第一篇:向韦尔奇学习
—向杰克·韦尔奇学管理 杰克·韦尔奇曾是美国通用电气的掌门人,被誉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商界领袖。他打破了当时美国一些大型组织对于员工的过度管控系统,鼓励企业管理人员“反其道而行之”。让组织精简,管理人员变得更少,自己摸索出了一套构思严密精巧的公司治理理念。在此理念的指导下,让通用电气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更进一步的证实了这一管理理念有着强大生命力。
由罗伯特·史雷特所著的《向杰克·韦尔奇学管理》一书,对这位传奇人物一生的管理艺术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分别从管理诀窍、应对变革的战略、构建无边界组织等几个方面阐述了韦尔奇在实践过程中所总结出的一些管理秘诀。读完这本书后,我想结合本人的工作,简单的谈谈自己对于如何提高管理水平的一些看法及感想。
首先,敢于面对现实。我们公司有着自己有久文化和历史,在企业管理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根据杰克·韦尔奇的管理思想,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大型的组织机构往往会习惯于接受妥协这种固定的管理模式,按部就班地做事,滋生安逸。这样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公司的高层也深刻的认识到这个问题严重性,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和效果。但是,在引进这些新的方式时,难免会和一些旧的思想产生冲突。事实上一些方式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所以,我们在不断学习和引进这些新的管理方式的同时,要注意结合我们企业实际的情况,加深理解,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其次,稳中求变,变则生存。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我们要认识到事物存在着这样的规律。变和不变本身就是相辅相承的,我们的企业也不例外。对于企业的管理工作,我们既要认识到当前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又看到我们企业一直存在的一些优良的传统,用正确的眼光正视不足之处。努力构建学习型文化,为公司管理工作的打下量变的充分条件,才能的寻求“质变”的突破口。才能改变我们的现状,不断的创新出新管理方式很好的管理企业。
最后,精益化管理制度,提高生产力。书中所提高的构建无边界组织的精髓也就是精益化管理。精益化管理是一个过程,涉及个每个细节。从制度上保证精益化生产才能从根本上转变观念,逐步实现精益化管理工作,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目前,针对公司的精益化管理,我们引进了许多的先进的精益化管理工具包括“QC”、“PDCA”等等,我们对于这些工具的本身毋庸置疑,只要我们能够坚持运用这些工具,长期执行,我想在以后的生产过程就会出来比较明显的效果。
通过对全书的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要想管理好企业,就必须有高效的执行能力,无论你选用如何先进的管理工具,如果你的执行态度不端正,或是执行强度不够,都会影响到我们的工作。书中所说的29个管理方面的金点子,对于我们的管理工作是由很大的帮助的,我想在以后的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运用好这些方法,通过不断学习,摸索出一条适合企业的管理模式。
第二篇:韦尔奇自传读后感
杰克·韦尔奇是伟大的,我无法用精确的语言全面地概括他的管理理念,只能是跟着他的阐述,搜取只言片语,以期产生思想的共鸣和心灵的激荡,韦尔奇自传读后感。全书通篇读下来,其实就是在讲用人的问题。两次选GE的董事长兼CEO都分别花费将近十年时间,这是何等恢宏的工程啊。韦尔奇的前任雷吉,从著名的飞机面试,候选人从几十人逐步缩小到几人,最后产生唯一一位幸运儿韦尔奇的过程都让人感到既残酷又公平。而韦尔奇也从其前任身上学习到经验,他选接班人同样也花费了八年的时间,虽然在在具体方式上与雷吉有所不同,但其精髓却是如出一辙,都有以下方面的要求,即:诚实、价值观、经验、愿景、领袖气质、锐利、名望、公平、精力、平衡性、勇气。根据这些要求,雷吉选重了韦尔奇,韦尔奇选重了杰夫。
书中讲述的韦尔奇从一个工程师成长为世界上最好公司的CEO的过程同样值得我们深思。年轻时的韦尔奇是一个锋芒毕露、富有才华、同时又是一个时不时会犯一些小错误的小伙子,但是GE很幸运,因为韦尔奇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伯乐选马的过程,在成为CEO前的任何时候,韦尔奇的背后都有一个巨大保护伞在何护着他,在他成功时鼓励他,在他失败时保护他,使韦尔奇不断成长,最终成为GE的CEO。试想,其在GE工作期间,如果在其背后没有保护伞保护他,韦尔奇绝不可能成为GE的CEO。这又从另一个方面验证了“千里马常有,伯乐难得”这句中国古话的寓意,如果没有伯乐,GE的CEO可能会是王尔奇、李尔奇,GE的历史也就要重写了。
书中还谈到GE的另一个用人方面做得很好的例证就是其人力资源总监的较高地位。自从引进了“人力资源”这个词,这个词就开始泛滥了,其实现在国内有许多人力资源仅仅是一个部门经理,或者仅仅是人事部的概念,离真正的人力资源还差得很远。GE的人力资源总监的地位是极高的,在选GE接班人时,甚至副董事长也不能了解整个进程的进展情况,这在国内是难以想象的,由于文化的因素,国内的等级制度中,职务只有自高到低的垂直结构,GE却在垂直结构外还有平行的结构。人力资源负责人较高的地位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在GE,在美国大公司里,人的重要性。
总之,看过《杰克·韦尔奇自传》后让我深深体会到韦尔奇管理理念的精髓就是在于用人,这贯穿于他所有的管理思想和40余年GE的管理过程,他将本书献给GE数以十万计的员工,并特别强调所有的成绩都是同事们共同合作的结果,管理的终极真谛在于用人,人是GE的核心竞争力,GE就是人的企业。“如果不是以人为本,我们的成功是会受到很大限制的”,因此,“我尤为注重把人作为GE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一点上我倾注了比任何其他事物都多的热情”。这便是韦尔奇在这部书中一以贯之的思想红线。建立在对人的高度关注这块基石之上的管理理念,使韦尔奇确认正是优秀的人才而非宏大的计划成就了一切,企业造就了不起的人,然后由他们造就了不起的产品和服务。如果要说泄露天机的话,我想这应该就是韦尔奇所有成功的核心秘诀了。
以上就是本人读过《杰克·韦尔奇自传》后的一点感受,我想中国的国有企业只要努力做到以“人”为核心,视人为“资本”,积极为人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能够注意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的高度,持续构筑人力资源的竞争力,我们的企业也必定能够基业长青。
一、国家、个人的和谐相融
在《杰克•韦尔奇自传》中,能读到一份真诚而又理性的爱国之情,这种感情中饱含的是公民对于国家的关切与眷念。他写到母亲一个人厨房里悄悄哭泣,全家空气凝重,父亲无言,幼年的韦尔奇得知原来是罗斯福总统病逝,这就是父母亲伤悲的原因。罗斯福总统的伟大世人皆知,他的突然去世对美国人民的打击毋庸多言。读到此处,我心深处突然涌上一股既说不清、也道不明的惆怅。一个普通美国家庭的普通人民对一个国家领袖的诚挚情感,一个普通家庭对自己国家的真挚情谊、寄托、祈望,以及将自我与国家溶为一体的认同,就算如我这般从小学一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中国人静心细想后也自叹弗如。这份真诚而又理性的爱国之情对于已惯于忘却、背叛以及麻木、怀疑,自堕操守于富贵荣华之前并对修饰得美丽无比的政治理念见惯不惊的我们,犹如一瓢冷水,将自我虚化的伟大感觉,冲刷得一干而净。在那样的环境下,总统不是一个无限膨胀的神灵,爱国也不是一个大而无当指向虚无的口号。
国家、个人原本就应该是和谐相处的。国家至上,自由至上的观念对美国人民的影响可谓是深入骨髓。韦尔奇小学、中学,大学到工作,他叙述中的自己一直是一个个性倔强,坚持自己观点,不善于妥协的人,也一步一步走上了成功。而当他面对许多困难时,总会遇到看问题客观,善于容忍年轻气盛,善于发现利用他才华的上级。对我们而言他是幸运的,幸运之于我们有几分不可强求的偶然与宿命的成分。而我们所应思考的是:偶然是不是必然的体现?而这必然是不是与更宏观的氛围、规则、制度相连?
真诚而又理性的爱国心,兼备了个人的正直品质与放眼世界的阔大与包容,庶几近乎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理。
二、理解、信任;人性化的管理
韦尔奇在理解、信任氛围中获得的成长,而当他开始做了CEO后,也有了属于韦尔奇的深具细节魅力的人性化管理。
每个人无论学习或工作,置身其中的团体,具有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氛围在成长的过程中,是很重要的。28岁、匹兹菲尔德、实验室。第三章韦尔奇叙述到,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室发生巨大爆炸“爆炸的气流震碎了顶屋所有玻璃……我害怕极了,作为负责人,我显然有严重过失”。到集团公司查理•理德那里解释事故的起因,韦尔奇叙述“他表现的异常通情达理。他几乎是以苏格拉底的方式来处理这起事故。他所关注的是我从这次爆炸中学到了什么东西,以及我是否认为自己能够修理反应器的程序……这一切都是充满理解,没有任何情绪化的东西和愤怒”,最后他说“谢天谢地,没有人受伤。”
反观诸己,在我们的环境中,很多上级管理人员在从事管理活动中,落实、检查、验收时对种种脸色转换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浅薄应用得是多么广泛。任何一级管理人员和下级执行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纰漏是难免的,而由于工作失误或者是没有达到上级所期许的层次,被上级痛骂和数落的现象也是常见的。我们每一天生存的意义多都用在了许多无聊的事中,用在了“应付”这两个字上。“苏格拉底”式的处理方式,这种管理修养在1963年的春天给韦尔奇留下的深刻影响是铭心的。
韦尔奇1963年的过失并未使他停下走向GE最伟大的CEO的步伐,这种优良的企业文化和良好的管理素质只有在专业管理团队中才会出现,读后感《韦尔奇自传读后感》。查理的理解和宽容以及他的辨证领悟能力,在不经意间为一个年轻人创造了一个更伟大的前途,为一个团体种下了一颗忠心耿耿的树。很多管理者和上级领导每天嘴上都大谈企业文化,什么是文化?这就是文化。企业、团队文化不是如何熟练应用《厚黑学》,不是时刻想着怎样对上级和下级使用《三十六计》,不是领会了王阳明、曾国藩的思想精髓、处世哲学就会管用,不是将权力的光辉化为高傲冷漠凶狠的面部表情生产“威望晕”,不是靠建立小帮派和依靠小团体制造虚假气势就能达到一定威望值。而那些妄图将从古书中以偏概全得来的权谋之术与官场哲学实践于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便颇有些缘木求鱼的戏剧味道了。
韦尔奇在第三章最后一句话是:我终于上路了!他是去佛罗理达参加公司高层管理会议。
韦尔奇深知理解、宽容、信任在他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他成为管理者后也以小便条的形式实施了他那极具细节魅力的人性化管理策略。韦尔奇的自传中没有花过多的笔墨来描述在管理过程中伤心费神的“内耗”现象,也没有提到与员工有多大的冲突以及由此郁积下的不可饶恕的过错而后悔,倒是他多次对自己写的小便条的作用进行描述,而这体现出的便是韦尔奇管理的细节魅力所在。于1998年韦尔奇对杰夫写道:”……我非常赏识你一年来的工作……你准确的表达能力以及学习和付出精神非常出众。需要我扮演什么角色都可以——无论什么事,给我打电话就行。”在本书的后部有韦尔奇从1998年至2000年写给杰夫的便条,这些便条在完善韦尔奇管理理念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这些充满人情味的便条对下级或者是朋友的激励是多么让人感动,这种尊重付出,肯定成果的胸怀令多少管理者自叹弗如。
任何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始终都会将尊重人、以人为本当作自己管理实践的指南,并在实践中随时随地体现自身良好的个人素质来感动别人,从而达到共赢的目的。
三、荣誉、责任;用人
荣誉心、责任感是每位管理者均应具备的优良品质。而这荣誉心责任感一代一代的良性的承袭,对管理者而言,进而细化至管理者用人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着超越自身利益的荣誉与责任,雷吉与韦尔奇在用人不疑和各尽其才方面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
文化传承理想、历史,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世界是多样性的,纷呈绚丽的多样性文化激发了人类无穷创造力。在接触过的西方文化中,一般留给我们深刻印象的就是对责任的推崇和对荣誉的爱惜。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对一个政党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爱情的责任、对子女的责任等等。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是值得信赖的。阿尔伯特《把信带给加西亚》发表于上世纪初,经一版再版,而于近年才被我国大多数管理人员发现其中的内涵,加西亚的主要精神就是崇高的责任感促使加西亚把信送到将军手中,无论遇到多大困难。加西亚没有丰功伟绩,但加西亚精神对美国民众的影响是深远的。
每一个人,无论职位高低,无论所掌握的可支配资源有多少,无论其本质及爱好是多么地与众不同,对专业的造诣有多高,其责任感和对荣誉的珍惜程度决定了一种延续和传承,这种传承特别是对拥有一定权利的人来说,在培养人才,做出决断时,责任感显得尤其十分重要。
1979年1月,幸运的韦尔奇先生被GE最高领导雷吉请到办公室,进行著名的“飞机面视”,这次的面视的目的就是挑选接班人。“杰克,假设只有我同你在GE的商务飞机上,但不幸的是,它要坠毁了,你认为,谁该是下一任董事长?”这个题目要求是飞机必须坠毁,而韦尔奇必须回答。各位可以自己假设一下的环境,如果你是一个单位的局长,你认为谁有可能将你所进行的事业传承下去,又是你较为欣赏的呢?请你做出一个有责任感的,对一个部门、单位的发展更为有利的抉择。
雷吉要韦尔奇选择,雷吉将韦尔奇选择的都留下来,其余的都“杯酒释兵权”了。这不是雷吉为了韦尔奇而率性而为,这是因为,雷吉知道,韦尔奇是他的选择,韦尔奇就是GE的未来,雷吉有责任为了GE的未来而为韦尔奇消除潜在的、不利于GE发展的种种不利因素。雷吉知道,为了GE的荣誉和未来,他有责任作出哪怕是痛苦的抉择。西方国家大型企业优秀之处就在于,即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又有一套符合自身价值观的企业文化,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标准。这种超越个人喜好着眼全局的责任心,这种将集体荣誉超越个人荣辱的高尚情操,是多么的宝贵。正直和诚信,荣誉与责任,不断追求是西方现代企业历久不衰,不断成长的重要法宝之一。
本着GE更大的发展,雷吉给韦尔奇创造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基于同样的荣誉心与责任感,韦尔奇又以一套科学合理的用人制度,真挚感人的用人理念,以人为本的管理手段,符合实际的绩效实施考核标准达到了人尽其才。
第十一章,“人的企业”中,韦尔奇叙述了自己的选人用人之道,无论是伊丝﹒赫根汉,抑或是大众汽车修理工,在韦尔奇那里都受到了应有的重视。韦尔奇尤为注重把人作为GE的核心竞争力,他还喜欢在自己的内部找出那些“媚上欺下”的害群之马。读到这里,在我们的环境中,稍有生存经验的脑海里一定会出现两种感想:一是敬佩,二就是如果还有良知的话,就应该自省。
对于人才的选用和选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同心态的人有不同的打算,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行业人才竞争已经影响到一个地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到了决定了某种行业是生存还是死亡的地步。很多单位已成积习的不良的用人机制和落后的用人理念,在面对社会发展时所起的负作用十分突出,凡是经济观念、用人观念落后的地方都有一个现象,就是人才极其缺乏,一边缺乏,而一边又是流失。而凡是人才无生存之地的单位又有一个现象,就是单位最高管理着一般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狂妄自大,而他的周围往往集结了一批“媚上欺下”之徒。这种强烈的对比应该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人不能尽其才的单位是没有激情的,我们在阅读西方管理大师的心迹时,当然不能忽视客观的社会制度、现实状况与文明程度高低,但我们可以从别人的字里行间感受到自己所处的环境与之差距是多么的明显。想想我们每天所从事的“重要工作,所看到的重要文件,所接受到的重要理念”。如果与“四E领导力”。“活力曲线”一对照,什么最具可操作性,符合实际一试便知。
四、自省、自励、自强
读《杰克﹒韦尔奇自传》,感动与赞赏带给我们更大的或许是一种压力与紧迫,更需要的是自省,并汲取合适的经验结合实际的情况做好切实的工作,不断自励而后自强。相形之下,真诚而又理性的爱国之情之于仅停留于大而空的口号形成的反差是值得深思的;充满理解与信任的人性化管理之于权谋的较量耗损所造成的一良一恶的后果是让人痛心的;超越个人利益的荣誉心与责任感形成了人尽其用的用人机制,闭塞视听、随心所欲的官僚作风导致了人才的缺失,两相比较之下,孰弱孰强孰是孰非以及强弱是非之后的道理也便一目了然了。
西方先进管理思想、经典管理书籍汗牛充栋,工业文明高速发展对管理科学的提升和细化以及信息化无孔不入之冲击令我们不得不自省和不断改进,这种改进和吸取当然不可能完全照搬,也不可能全盘应用于我们的现实。戴尔•卡耐基《人性的优点和人性的弱点》中所举的事例是西方日常场景。在一个制度相对完善,公平,透明的社会,细化的处世技巧当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卡耐基书籍畅久不衰的主要因素就在于如果你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巧妙的结合现状,就能给你带来改变。
今天读《杰克•韦尔奇》并不是认为韦尔奇的管理手段就适用于我们现实,或者是你也给下级写个小便条就能收到与韦尔奇相同的效果。我更没有想否定我们现状中所取得的成果以及那些符合实际,具可操作,充满人文关怀的管理哲学,我想阐述的原则是:管理是门科学,这门科学对生产力的影响在我们的未来是会得到高度重视的。我们观察韦尔奇,学习卡耐基,赞扬加西亚的主要目的是:西方管理学家是如何将制度与人性充分结合并巧妙应用于实际,如何在落实制度及规范中始终贯穿以人为本,如何进行激励,如何尽善尽美,我们如何借鉴并利用于自身工作。
毋容置疑,综观我们所处环境,很多管理者在进行计划的贯彻时,对制度的依赖,对激发团队参与,对远期前景和可预后的结局掌握无明确认识。这些景况带来的恶劣后果有许多让我们自省的地方。我们既要自省内在因素,也要自省外在因素,而自省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成功的案例和先进的管理思想。我们羡慕西方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后更应该自省自身的不成熟与落后,这种自省对每一个具有真正思想,积极要求进步的人都适用。
只有完善的制度和宽容的社会氛围,积极进取不断学习的良好环境,才会造就出充满人性光辉的杰出的管理者。这个过程任重道远。
第三篇:韦尔奇的领导艺术
杰克·韦尔奇的领导艺术
领导,就是影响他人的一种过程,是个体引导群体活动达到共同目的的一种行为。它在企业中处于核心位置,是生产力的中心环节。领导者是否卓越,将直接决定企业的成败。在美国《财富》杂志的评选中,GE(通用电器公司)连续四年高居“全球最受赞赏的公司”排行榜上的第一位,比第二位的微软公司的得票率高出50%。GE的CEO韦尔奇由此被誉为20世纪最成功的首席执行官。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受尊敬的企业家,韦尔奇对领导学和企业管理的贡献超过了任何同时代人。如果说领导是门艺术,那么杰克·韦尔奇必定是位艺术大师。很少有人能像他一样如此充分地演绎领导艺术,而能像他一样使领导艺术不断结出丰硕果实的人则是少之又少。
就在许多商业领导人针对领导艺术这一话题夸夸其谈的时候,韦尔奇已经在亲身实践了。他为通用电气创造了一个愿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企业,再花20年时间激发企业将这一愿景变为现实。他拥有巨大的能量,点燃激情,取得成功。同时,他积极寻找拥有这些素质的领导者。韦尔奇说:“这就是领导艺术的精髓:吸纳每一个人,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伟大构想。因为商业的精髓完全在于从每个人那里得到伟大的构想,所以注意不要放过每一个人。很有可能你的团队中最沉默的那个人就有着最好的构想。”
一、韦尔奇的领导秘诀:
率先变革
“把每一天都视为你到任的第一天。”这是韦尔奇最喜欢对GE管理层说的一句话。他主张通过把每一天都视为到任的第一天,以崭新的视角审视自己的工作,进行一切必要的、有力的变革。
因为市场的变化永远比企业的适应性调整要快,所以必须领先于其他企业进行变革,甚至领先于市场采取变革性的行动。对于外界环境的变化,韦尔奇要求GE管理人员不仅要接受变化,而且要利用随时而来的变革时机。他提出不应该惧怕变革,以不变应万变是最不安全的。变革是一件令人兴奋、大胆且充满想像力的事情。
韦尔奇认为年轻干部只有一条路,就是采取主动,率先变革。否则就不能脱颖而出,领导也就不能重用你。韦尔奇把必须变革、率先变革的理念深深刻在GE的管理者心目中,这也为他后面的一系列变革奠定了基础。
【案例】我们要居安思危
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经济开始萧条。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高达18%。但GE人和大部分美国企业界人士一样,没有看到变革的必要性。他们希望这只是60年代、70年代的翻版,只要稍微多加一把劲、只要美国经济再好转一点,GE就会像以往一样一帆风顺。
韦尔奇回忆道:“那个时候,整个公司内外没有一个人能感觉到危机的到来。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股票市值,GE都是美国排名第10的大公司,它是美国人心目中的偶像。”像GE的家电事业部,虽然还有赢利,但正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但当问到他们中的许多人时,他们会说:“哦,现在不是还有赢利吗?有什么问题吗?” “这就够了,你还要干什么?”他们不能正视环境的变化。
但是,韦尔奇看到了环境的巨大变化:强有力的日本竞争对手来了、油价大幅度攀升、美国汽车工业的萧条使得美国经济跟着衰退。只有靠产品的高质量并降低成本才能振兴企业,乃至整个美国经济。在韦尔奇看来,“如果我们对一项业务的长期竞争力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那么终将有一天业务会陷入困境,这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韦尔奇说:你们不要四平八稳,不要去等经济好转,我们现在就处于危险关头,因为日本企业的竞争不会像潮来潮去那样,日本企业的竞争力只会更加提高。
数一数二的战略愿景
战略愿景是一个长期目标,是人们心目中、心愿中的一个未来景象。
韦尔奇上任伊始,就提出数一数二的战略愿景。他说:“我们要能够洞察到那些真正有前途的行业并加入其中,要在自己进入的每一个行业里做到数一数二的位置——无论是在精干、高效,还是成本控制、全球化经营方面。不这样做,80年代的公司将不会再出现在人们面前。我们必须做到数一数二,因为,如果我们对一项业务的长期竞争力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那么终将有一天业务会陷入困境,这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韦尔奇认为GE的各项业务都要力争在市场占有率、在竞争力上达到业界数一数二,否则就要处理掉。追求数一数二,这正是GE的新战略愿景。在此后的20年里,这一愿景就像一面旗帜,指引GE从当年的美国十强之一,变成世界第一;从当年的大而有些僵化的“超级油轮”,变成最具活力的企业——“会跳舞的大象”。
【案例】令人难以置信的危机
在出售GE的家用电器部门时,引发了一场“令人难以置信的危机。”韦尔奇平生第一次收到了来自员工的愤怒信件。“你究竟是什么人?如果你连这种事都做得出来,你还有什么事不敢干?”
韦尔奇反驳道:“过去并不意味着什么。并不能因为那是过去的行为方式它就将永远继续下去。GE将不会再有对一个业务、一个员工的毕生承诺。如果你的业务不能获胜,GE将不再欢迎你,谁也不能例外。”
尽管充满疑虑和恐惧的员工们不断反对,韦尔奇仍旧坚持他的想法。有人窃笑,说他发疯了,认为他急功近利,事实上公司根本不需要他的改造;有人则怀疑他的品格,认为他不过是想否定GE的过去罢了。
对于这些攻击,韦尔奇丝毫不放在心上。“力求最顶尖的位子”就是韦尔奇想说的。痛下抉择,决定哪一个事业值得栽培,哪一个不值得。在韦尔奇执政的最初几年,他出售了大批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到了90年代的时候,他的举措的效果就显出来了,通用电气变成了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企业——原来只有三个事业部是数一数二的。20世纪80年代末,几乎所有的事业部都在美国,甚至在世界上排到前列,它的股票值一下子就升起来,员工信心也自然而然上升。
“数一数二”战略提出20年,已经成为韦尔奇的招牌战略之一,至今仍指导着GE。后来的全球化战略、六西格玛战略、电子商务战略等都没有脱离“数一数二”的战略思维范畴。
面对现实
这是杰克·韦尔奇执掌通用电气 20年,坚持最久、最坚决的一个理念。“面对现实”就是在思考一切经营问题的时候,要从当前企业和市场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来考虑、研究问题并进行决策。韦尔奇强调要确立面对现实的经营态度。他提出要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安排,而不是按照希望的去做。这对于克服大公司的骄傲自满和忽视现实的经营态度极为重要。
韦尔奇说过:“面对现实”看似简单,然而在现实中,在一个组织或集体中,要想真正做到以面对现实的态度对待问题,而不是非理性地倾向于以自己希望或期待的方式来分析形势,却远比想像中的要难得多。我们必须在整个公司提倡和灌输一种观念,营造一种气氛,以鼓励公司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够以面对现实的态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坚决避免那种自以为是、主观专横的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式。
【案例】GE的核电业务改革
核电项目是 GE在20世纪60年代上马的,它当时与飞机引擎和计算机并称为三大风险项目。后来,飞机引擎业务逐步发展壮大,而计算机业务被出售掉了。核电项目在当时看来充满了希望。该项目位于圣何塞市,那里集中了那个时代最优秀、最聪明的精英,他们把自己的全部生命和希望投入到了核能利用这一前景辉煌的事业当中,1979年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的核事故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信心。
1981年,韦尔奇上任伊始,参观了这个身价几十亿美元的业务部门。在此次行程中,核能部门向韦尔奇展示了颇具前景的乐观计划。他们预计每年得到3个核反应堆的新订单,而全然不顾已经两年未接到一份订单、1980年亏损130万美元以及1981年亏损2700万美元的现实。尽管韦尔奇十分尊重他
们的热情,但还是硬生生地打断了他们的陈述。虽然韦尔奇不了解这个行业,但他相信自己的双眼,相信自己双眼洞察现实的能力。事实上,1979年的三里岛核泄漏事件把公众心中残存的一点点对原子能的支持都打消了。对公用事业管理部门以及政府来说,核电的安全是最优先考虑的事情,而GE公司已经有72个反应堆在运转,使这些项目保留下来并安全运转才是头等大事。
韦尔奇基于对以上事实的判断,要求核电业务部门必须按照全部依靠核燃料和技术服务来制定新计划,而不再发展新的核反应堆。到 1981年秋天,核业务部门重新调整思路,终于制定出了新的计划。而且,他们将反应堆业务部门的雇员从1980年的2410名减少到了1985年的160名,将绝大部分建设反应堆的基础设施都拆掉,把力量集中到对先进反应堆的研究上,以备将来有一天世界对核能利用的态度可能会发生转变。按照韦尔奇的思路,核业务部门的技术服务开展得非常成功,这正符合韦尔奇服务业在 GE未来的发展中将扮演重要角色的构想。由于服务业务的成功,整个核能部门的净收入从 1981的1400万美元增加到1982年的7800万美元,1983年则增长到1亿1600万美元。
核能业务部门的成功改革正是韦尔奇基于现实的领导艺术的绝妙一例。只要有机会他就把这个故事向每个 GE的员工讲述,借以把自己的理念传递到整个GE。他在其最新自传中说: “不管你是什么长相,什么个性,你都可以成为 GE的英雄。你需要做的只有一点,就是面对现实并开始行动。”
追求卓越
追求卓越跟数一数二有点相近,这是特指GE公司下面的各个企业,都要追求卓越的经营目标。韦尔奇喜欢造就一种充满激情的氛围,使员工为追求高质量和出色的工作成就而自豪,使他们愿意并敢于尝试新事物。追求卓越的理念就是为下属设定看似高不可及的目标,以此激发员工的潜能。比如:今年2亿的营业额,明年2.2亿应该不错了,但在韦尔奇看来还不够,要追求卓越,今年2亿,明年要3亿、4亿。
应该说这个提法来源于韦尔奇对人性的深刻认识,韦尔奇的观点是:员工们的潜能是你永远也无法想像的,至于他们能够实现多高的目标,任何人包括员工自己事先也无从知道。因此,事业部的领导人必须想尽办法,挖掘出员工的最大潜能。要相信,员工的潜能绝对超乎你的想像,只要你肯挖掘,你就会得到一笔惊人的财富。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作为事业部门的领导人,挖掘员工的潜力,永远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记住,鼓励你的员工永远追求卓越的目标。
【案例】六西格玛质量战略的实施
在六西格玛质量战略刚开始提出的时候,韦尔奇决定,公司将在未来的 5年之内,成为一个全面贯彻六西格玛质量体系的公司,这远比摩托罗拉公司为此所耗费的10年时间要短。5年之后的2000年春天,在韦尔奇公开出现的各种场合中,他从来不提六西格玛战略目标的具体实施情况,舆论界据此认为,GE六西格玛战略的实现尚需时日。然而,在韦尔奇看来。5年实现六西格玛质量体系的全面贯彻,绝对是个高标准的目标,不管成功与否,韦尔奇仍然非常高兴,因为员工们已经积极努力地为这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付出了“卓越”的奋斗。
韦尔奇认为,“追求卓越”目标的思想很有意义,因为它将鞭策员工更加努力。即使他们最终没有实现这些目标,他们也会在这一超越自我的追求过程中学到足够多的东西,从而得到甚至超乎自己想象的结果。因此,韦尔奇强调,作为一名公司领导者,必须不断员工灌输一种思想,即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当然,在追求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过程中,也可能会有失败。但韦尔奇却坚信,最糟糕的结果也不过是失败而已。但是,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在追求高标准业绩目标的道路上,GE所得到的,将比在低水准的要求下所获得的要多得多。
管得越少越好
韦尔奇倡导领导,贬抑管理,认为领导者的主要工作是提出愿景并激励他人为此奋斗。有人说,GE公司这么大,管的越少不乱套吗?韦尔奇却认为:管得越少越好。这跟以往GE公司领导们的思想大相径庭——过去是井然有序,追求规范化。
这一点有通用电气自身的一个比较独特的背景,通用电气公司是一个百年老店,这家公司从爱迪生创建之日起延续了一百多年,这一百多年里它演化出一整套非常复杂但也非常完备的管理体系,韦尔奇执掌了通用电气以后,发现这套管理体系里有太多的控制、太多的程序,对人的创造性、积极性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所以韦尔奇说,在这样一个企业里面我们要有更多的领导,更少的管理。
【案例】生产线上的授权
韦尔奇参观一个工厂里的生产线,发现生产线上的工人没有任何权力,传送带传过来的就是命令,工人很被动,只是工具。韦尔奇问厂长,能不能向工人授权?工厂的厂长认为绝对不可能,这时韦尔奇提出一个设想,说给每个工人的操作台设计一个按钮,他想歇的时候就摁停,有精神的时候就可以一直干,甚至可以让传送带的速度更快,当然流程就要稍稍有一定变化。韦尔奇提出这个设想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同意,但他决定试一试,结果发现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在GE,几乎所有的工厂在处理每一件事情时都以生产部门为单位,各小组协同工作,而不是以拒工人于门外的生产线为单位。负责维修劳斯莱斯牌发动机、说话无所顾忌的马修·格雷指出,其结果是:“信息交流的速度简直快得惊人。”在这家维修厂,负责从70 个不同的供应商那里进货──其中包括液压调节器和燃料泵等配件,部门里有 130 个雇员,却只有一位经理。
当然不要抽象理解授权他人,或更多放权于他人,因为在现代企业组织里的环节太多,太集中。
以人为本,造就全明星的领导团队
韦尔奇认为领导者的重要工作是用大部分时间观察人,像GE这么大的公司,它的业务是多元化的,没有统一性,要把这么一个多业务的公司搞好,只有把最合适的人放到最合适的岗位上。韦尔奇用他的独特而严厉的办法,在GE造就一支高水平的管理者队伍,一支“全明星领导团队”。
【案例】用严格区分的办法考核管理者
一次,韦尔奇来到纽约第五大道的一家商店买衬衫。在导购员帮助韦尔奇挑选合适尺码的衬衫时,这家商店老板走了过来。这位老板是一位非洲裔年轻人,昨晚刚刚在电视上看到了韦尔奇的访谈节目。他对韦尔奇提出的不断裁掉公司里最差的10%员工的观点很感兴趣。
“韦尔奇先生,我能请教您一个问题吗?”这位老板一边礼貌而又神秘地说着,一边带韦尔奇来到一个楼梯口旁的隔间,在那里,没人能听到他们的谈话。
“是这样的,韦尔奇先生,我的店里只有20名员工,难道我一定要淘汰其中的两位吗?”
“基本上是这样的。如果你想拥有第五大道上最优秀的销售队伍的话。”
让韦尔奇忍俊不禁的是,他的“10%淘汰率”理论反馈来自第五大道的一个服装店老板那里。这也许能够说明“1O%淘汰率”还是颇有市场的。所谓10%淘汰率是韦尔奇寻找了很久才总结出来的一套有效评价组织的方法,韦尔奇称之为“活力曲线。”
领导者要做传道士
传道士就是指基督教、天主教中那些孜孜不倦的传播教义的人。在GE公司里,韦尔奇本人身先士卒,他说自己就是一个新理念的传道士,他用近乎传道士的精神花大量时间与员工沟通,向他们灌输GE的理念、价值观,向他们讲述好的经营思想和创意。他说领导者要沟通,要把传道士传播好思想的沟通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领导要身体力行
韦尔奇不仅是GE价值观的倡导者,也身体力行,通过参与GE重要的创新项目和带头做等方式,推动积极进取的价值观的形成。韦尔奇的做法还有点奇特,他提倡“深潜”,就是一个猛子扎进去,一直到最基层,跟最基层员工在一起工作,他还提出 “打滚,做表率”。
在组织结构上,推行扁平化的改革
GE公司原来的组织结构是高耸的,管理层次非常多,好像一个王国,从国王到平民中间有许多层
次,最下面的员工向韦尔奇报告工作要通过16层。扁平化说起来简单,其实很深刻,韦尔奇为此解雇了一大批中高层管理者。
在软环境方面,提出了“无边界”理念
韦尔奇为构筑学习型组织,提出“无边界”理念,使得建设学习型文化有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模式。企业自然有边界:企业内外存在边界、企业内部的部门间也存在边界。韦尔奇发现正是这些边界阻碍了好思想的流动,所以他要打破这些内在壁垒,把GE公司建成一个无边界的透明企业,让好的思想、好的主意自由流动,这样企业才能步步向上。
对于基层组织变革,韦尔奇提出群策群力的活动模式
这个模式有点像中国过去所说的合理化建议,但是又不尽相同,韦尔奇做得更透。它可以达到运用全体员工的智慧改进GE工作的目的对于高层变革,韦尔奇创立了GE管理运营系统
在促进高层管理者学习和分享好思想方面,他发起了致力于推动新思想在GE应用的行动集团。也就是说一系列高层会议和高层行为、行动,不再是官僚们在一块聚会、讨论,而是把这一系列的行动作为一个传播好思想的系统。
从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型
“GE是一个以电气为主,以做电灯泡起家的服务业”,简单说,到2000年,GE公司的服务业收入已经占了公司全部收入的75%。过去GE公司总部的墙上写“General Electrics”,现在简化为“GE”,因为“General Electrics”(通用电气)已经不能准确表达GE公司的业务,所以就用简单的“GE”表示。
企业转型是韦尔奇20年来一个很重要的贡献。
全球化战略
韦尔奇掌权之初,GE公司15%的收入来自于美国以外的世界各地,这时GE还只是一个美国公司。但到了上个世纪末,GE公司全球化业务的产值已经达到了整个产值的一半,也就是说GE公司的半分天下是在国外,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
六西格玛战略
六西格玛是一个更加深刻的质量管理计划,这个质量管理达到每100万件产品或100万次操作中的错误率、次品率不超过3.4%的程度,是一个接近于零缺陷的概念,而GE公司大体上做到了。
GE公司的六西格玛战略风行全世界,大家都在学。
电子商务战略
今天看来,这好像不是什么新思想,但关键是GE公司的起步之晚、行动之敏捷、做法之独特,非常值得传统的制造型企业借鉴。韦尔奇说:
电子商务为通用电气公司的官僚主义的棺材上钉上了最后一颗钉。
二.韦尔奇的名言:
第四篇:《韦尔奇自传》读后感
《韦尔奇自传》读后感
韦尔奇是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能把GE运作的如此卓越之效率,他策划英明的战略方向,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懂得提高生产力的途径,等等,这一切成就了GE,同时也成就了一位优秀CEO。
韦尔奇在自传中描述了他一生中最重要几个方面,重要之一就是他的母亲给他的影响力,使他建立了自信,成为睿智的领导者,并且成为一名教练去带领队员驶向有理想的目击地。
母亲教会了韦尔奇竞争的价值,还教会了他胜利的喜悦和在前进中接受失败的必要。这些让我震撼,更让我感同身受。的确,在人的一生中会有几位影响你,鞭策你的领路人。做为我人生的领路人也是我的母亲。母亲是四十年代的人,没有现代的时尚前卫,更没有企业家们的高瞻远瞩,但是母亲让我学会了坚强,永不言败,她用平凡的事情,教会我伟大的道理。母亲曾经说过,别怕跌倒,它是以后你能站稳的必要条件,是一路走来值得珍藏的财富,为以后的成功创造价值。我从高中的时候一直到现在年近四十,这个道理我一直享用着,它象个无形资产一样给我带来很大财富。同时我也教育我的员工,坚持是你比别人能成功的必要条件,承受别人不能承受的。我同我的员工一起分享我的理念----母亲教给我的道理,激发了他们的斗志,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更加优秀。
韦尔奇在讲述工作的失误炸毁了屋顶时,有这样一段精典的话:“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惩罚,这时最需要的是鼓励和自信心的建立,而且首要的工作就是恢复自信心。我想,当一个人遇到不顺或者
挫折时,人云亦云是最不可取的行为。GE工作总结中有一则笑话,说的是在某一位CEO头脑发热的时候,如果公司里有人跟着一窝蜂,员工们就会掏出白手绢,将它抛向空中,指责这个人云亦云的人。”犯错受惩罚是很多公司贯用的手段。员工在工作上受挫,在人事上还要把他彻底摧毁,对于员工来说这种压力是很难承受的。所以大多员工都墨守成规,以防创新中、建设中出错受到惩罚,做的越少出错率越低,风险越小。我认为如果员工不是因为疏忽、故意等态度品行问题给公司带来损失的话,那么应该鼓励他们做的更好,帮助员工修正错误,向他们伸出援手,这样员工会觉得亏欠公司,工作起来会更加卖力。
韦尔奇的自传里有这样一段话:“我喜欢‘积极的冲突’,相信关于商业问题的公开、真诚的辩论能带来最好的决策。如果一个想法没有经过开诚布公的讨论,那么市场就会无情地抛弃它。”这些如果民营老总们能真正的学到那才是有真正的价值。中国现在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不分离,导致一些决策的专政,以致以失败而告终。现在一些民企的决策完全是老总的一个想法,没有经过探讨和深度研究,在实施时并不成熟,所以全员都累得不成样还不见成效,然后再重新来过。我希望一些企业老总们看完《韦尔奇自传》后,发每一个指令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要朝令夕改,不要让员工象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忙乱成一锅粥。
最后,我还想说一下我非常崇尚的理念:“无边界”。韦尔奇的自传中这样写到:“我称“无边界”这一理念“会把GE与20世纪90年
代其他世界性的大公司区别开来”。对于这一前景我并不是大言不惭。我预想中的无边界公司应该将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障碍全部消除,工程、生产、营销以及其他部门之间能够自由流通,完全透明。在无边界公司里,“国内”或者“国外”业务将没有区别,它意味着我们在布达佩斯或者汉城工作,就像在路易斯维尔和斯克内克塔迪一样自如。”现在很多公司形成了部门间的壁垒,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在我们公司发展的历程中,我们总是挖空心思的去激励人和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配合度,但距离我们预定的目标还是甚远啊!“无边界”是一个大大的范畴,GE的内涵我们好好思量,研究,学习,虽然我们公司和GE没有可比性,但是韦尔奇的一些理念、观点、方法、手段在适合我们国情企情的前提下,我认为可以一试,企业模式不是抄来的,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切身条件加以改良,成为自己的东西。
读完《韦尔奇自传》让我感觉我的知识太欠缺,我的路任重而道远!
第五篇:杰克韦尔奇读后感
杰克韦尔奇读后感
委领导向全委团员青年荐书,作为一名从事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工作的干部,我结合本职工作,有重点地选读了《杰克·韦尔奇自传》一书,杰克韦尔奇读后感。我们众所周知,韦尔奇是GE(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历史上最年轻、最有作为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也是全世界企业家和经理人的榜样,很少有人能像他一样如此充分地演绎领导艺术,而能像他一样使领导艺术不断结出丰硕果实的人则更是少而又少。20年来,大公司和它们的领导人在无情的全球经济中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纷纷倒塌,而韦尔奇却领导着GE创下了一个接一个的收入和利润的纪录。因此韦尔奇享有“全球第一CEO”的美誉,享受着与美国总统一样的尊荣和礼遇。我很崇拜韦尔奇先生,非常希望通过拜读此书,能够学习到韦尔奇治理公司的成功经验以及世界著名的GE公司选人用人的理念,并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带来一些借鉴;更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努力工作,为中国最终成就一位杰克·韦尔奇式的企业领军人物,带领着我们的国有企业鼎立在世界经济颠峰做出自己的贡献。带着这样的期望读过该书,感到受益非浅。
杰克·韦尔奇是伟大的,我无法用精确的语言全面地概括他的管理理念,只能是跟着他的阐述,搜取只言片语,以期产生思想的共鸣和心灵的激荡。全书通篇读下来,其实就是在讲用人的问题。两次选GE的董事长兼CEO都分别花费将近十年时间,这是何等恢宏的工程埃韦尔奇的前任雷吉,从著名的飞机面试,候选人从几十人逐步缩小到几人,最后产生唯一一位幸运儿韦尔奇的过程都让人感到既残酷又公平。而韦尔奇也从其前任身上学习到经验,他选接-班人同样也花费了八年的时间,虽然在在具体方式上与雷吉有所不同,但其精髓却是如出一辙,都有以下方面的要求,即:诚实、价值观、经验、愿景、领袖气质、锐利、名望、公平、精力、平衡性、勇气,读后感《杰克韦尔奇读后感》。根据这些要求,雷吉选重了韦尔奇,韦尔奇选重了杰夫。
书中讲述的韦尔奇从一个工程师成长为世界上最好公司的CEO的过程同样值得我们深思。年轻时的韦尔奇是一个锋芒毕露、富有才华、同时又是一个时不时会犯一些小错误的小伙子,但是GE很幸运,因为韦尔奇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伯乐选马的过程,在成为CEO前的任何时候,韦尔奇的背后都有一个巨大保护伞在何护着他,在他成功时鼓励他,在他失败时保护他,使韦尔奇不断成长,最终成为GE的CEO。试想,其在GE工作期间,如果在其背后没有保护伞保护他,韦尔奇绝不可能成为GE的CEO。这又从另一个方面验证了“千里马常有,伯乐难得”这句中国古话的寓意,如果没有伯乐,GE的CEO可能会是王尔奇、李尔奇,GE的历史也就要重写了。
书中还谈到GE的另一个用人方面做得很好的例证就是其人力资源总监的较高地位。自从引进了“人力资源”这个词,这个词就开始泛滥了,其实现在国内有许多人力资源仅仅是一个部门经理,或者仅仅是人事部的概念,离真正的人力资源还差得很远。GE的人力资源总监的地位是极高的,在选GE接-班人时,甚至副董事长也不能了解整个进程的进展情况,这在国内是难以想象的,由于文化的因素,国内的等级制度中,职务只有自高到低的垂直结构,GE却在垂直结构外还有平行的结构。人力资源负责人较高的地位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在GE,在美国大公司里,人的重要性。
总之,看过《杰克·韦尔奇自传》后让我深深体会到韦尔奇管理理念的精髓就是在于用人,这贯穿于他所有的管理思想和40余年GE的管理过程,他将本书献给GE数以十万计的员工,并特别强调所有的成绩都是同事们共同合作的结果,管理的终极真谛在于用人,人是GE的核心竞争力,GE就是人的企业。“如果不是以人为本,我们的成功是会受到很大限制的”,因此,“我尤为注重把人作为GE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一点上我倾注了比任何其他事物都多的热情”。这便是韦尔奇在这部书中一以贯之的思想红线。建立在对人的高度关注这块基石之上的管理理念,使韦尔奇确认正是优秀的人才而非宏大的计划成就了一切,企业造就了不起的人,然后由他们造就了不起的产品和服务。如果要说泄露天机的话,我想这应该就是韦尔奇所有成功的核心秘诀了。
以上就是本人读过《杰克·韦尔奇自传》后的一点感受,我想中国的国有企业只要努力做到以“人”为核心,视人为“资本”,积极为人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能够注意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的高度,持续构筑人力资源的竞争力,我们的企业也必定能够基业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