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复旦考博-东方管理学
东方管理学
易经的阴阳学说:平衡,和谐原理道家的无为学说:人本管理,和谐孔子仁爱论:治人,治身,治国儒家的仁爱学说孟子性善论
荀子性恶论先秦墨家“兼爱利人”:兼爱交利,借用,尚同佛家的慈善学说:尊重,忍让,不说人非,奉献社会孙武的兵家思想:以人为本(恩威恕严),柔性化管理韩非子的崇法学说:人性自私,重势,法势合一传统秦始皇:集权管理秦汉汉高祖:无为而治汉武帝:经济管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唐太宗:分权,法制,均田,重视人才中国唐宋元王安石:租税均平,不拘一格选人才耶律楚材:赋税制,立仪制丘浚:土地抑并,货币管理,商贸和对外贸易管理明清黄宗羲:限制君权,工商皆本,土地改革王夫之:土地租税制,货币
魏源:变革,务实,富民,本末,消费,人才康有为:政治改革,君主立宪制,富国养民近代
张之洞:洋务派
孙中山:五权分立,耕者有其田
治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发展经济,和谐社会治生:学习西方先进理念,总结经验教训现当代治家:家和万事兴治身:修身,待人,成事
科学管理理论:定额管理,差别计件,工人培训,职能工厂,标准化作业古典管理程序理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行政组织理论:从行政角度对管理研究
人际关系:霍桑实验个体行为:需要层次,XY理论要点团体行为:组织行为:赫茨伯格行为管理经济人&社会人贡献提高职工满意度西方正确对待非正式组织
管理过程学派、人际关系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现代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
经验学派、经理角色、群体行为
比较管理理论,企业文化理论,非理性主义学习型组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
新发展团体学习,系统思考 虚拟企业,动态协作团队,和知识联盟知识型企业,知识管理理论
将人视为管理的首要因素,一切管理工作都围绕着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展开
以人为本通过给人们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运用挑战锻炼人的意志品质,提高人的生存质量与西方社会人假设有些相像,娃哈哈“理性化+人性化”
管理者加强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规范言行,以身作则被管理者以德为立身之本三为以德为先
人德管理在治身、治家、治生和治国中的运用
案例:同仁堂的经营理念“德、诚、信”板蓝根,药价便宜
人为:发挥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为人:为他人、为社会服务
人为为人对管理启示:建设创造型企业文化,倡导自我管理,关心员工心理健康,应对知识经济对管理的挑战案例:常熟开关厂:唐春潮
目标:富国安邦,安居乐业,社会公正理念:以民为本,道法自然,德法兼容治国法则:墙根固本,保民而王,集分适当,开放创新案例:李世民:以人为本创盛唐理念:勤俭致富,以义取利,崇尚规律策略:把握市场,成本控制,质量管理,开拓创新治生行为:预测决策,组织用人,关系营销案例:建立以信誉为先的盼盼集团四治理念:家和万事兴,道德教化始源于家,和睦为本
管理:科学计划,勤俭持家,家庭理财治家家国和谐:家庭伦理,家庭教育,家书家训案例:曾国藩“孝悌勤俭”治家兴业
概念:自我管理,克服私欲,改善心智管理:自正正他,修己安人,通达之乐治身待人之道:以礼相待,与人为善,以和为贵成功之道:以勤为先,以德为美,以志为纲
案例:奥巴马“修己安人”的成功之道
人道行为人心行为五行人缘行为人谋行为人才行为概念:管理哲学内涵:视人本身为最高价值,从而主张把人当人看的思想体系思想:肯定人的价值,坚持为了人而管理的目标,以人为本,效法自然,无为而治赢取民心(和民情,利民富,促民强)运用化解矛盾修身养性:养身先养心,养心需养身,养身重养德案例:格兰仕以心换心成一家内涵:管理心理,以人的动机,个性,人际关系,情绪理念,领导风格群体风格为切入点,管理员工心理,提高员工工资积极性东西方理论:人性善恶和XY理论人心激励:自我激励,他方激励,相互激励人心挫折:外部和个体原因,积极和消极反应,采用适度策略处理案例:海尔“热心,诚心,知心”换取员工的“一心”概念:合理发挥人与其他物质资源的综合效率,重视人际关系五缘价值论:亲缘,地缘,文缘,商缘,神缘特征:核心在人,精神在中庸,原则是情理法结合,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基础上权威渠道:正式,非正式沟通类型:横向,纵向(上下级)内容:情感沟通,需求沟通案例:淘宝:创业初均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老师概念:管理者对战略目标进行预测分析并运用策略达到目标的行为包括计划、决策和战略管理特征:团队论,人本论,创新论,系统论,心理论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用兵之道以计为首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艺术两利相权从其重,两害相衡趋其轻谋贵众,断贵独因利制权,诡道制胜原则:信息原则,利益原则,满意原则,纳言原则,权变原则案例:范旭乐“避实击虚”巧破“卜内门”概念:对人才界定、甄选、评价、使用、培养等一系列制度体系建立实施的过程重要性:人才是强国之本,企业基业长青之根,人为价值界定标准:道,变,人,威,实,和,器,法,信,筹,谋,术,效,勤,圆。用人艺术:礼贤下士,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当其才用其所长,用人要有气度案例:李嘉诚各尽所能用人才
人和文化三和和合思想和谐社会概念:个体内部心平气和,个体之间相互理解友好相处,强调人际关系个体和群体之间和谐相处,个体认同组织,组织也让个体自由发展文化传统:孔孟之道以和为贵内和外争:内部人和外部竞争概念:执中以致和:采取正确的方法达到理想的目的中庸之道做法:树立度的概念,选取最佳度,把握最佳度案例:任正非谈中庸管理把握度:高层管理要求无为而治,中层实施中庸管理,底层则依法管理概念:强调事物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冲突以及相互融合强调多元协调而不是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强调和合而生而不是双重否定强调有序对称而不是无序竞争和而不同:不同观点相互补充称之为和,简单的附和则称之为同竞合共赢:竞争与合作共存,战略联盟案例:柳传志和而不同搭班子:把脾气秉性价值观不同的主要干部组成总裁班以求价值观融合成为坚强团结的领导班子概念: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点:不否定差别不消除差别,社会结构合理,多种水平、多个层次和谐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和方法 引导民众个人修炼,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构建:妥善处理社会各阶层关系德法同治,法以扬德,德以贯法案例:华西村“共同致富”促和谐
第二篇:东方管理学
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内外兼修
正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里面蕴含丰富的管理思想,而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包含两方面的内涵,管理者自身管理和管理者对他人的管理。要成为一个 优秀的管理者就要做到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内外兼修。
关键字:东方管理学、以人为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民营企业
我国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哲学、文学与科学技术等方面都有过辉煌的时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但由于长期与外界联系不多,特别是清朝在建立全国政权之后,厉行闭关锁国政策,丧失了吸收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以后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的机遇。特别是在管理科学方面,由于种种原因,长期受到忽视和轻视,直到80年代初才开始将学习西方管理科学和培养 管理人员提上日程。
当今社会,一提起管理学,可能都会想到泰勒、彼德.德鲁克这些西方管理大家。殊不知,中国才是管理学的开山鼻祖。我国炎夏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包含了十分丰富的管理思想。中国古代的一些大思想家和贤君圣主的管理思想对当今社会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老子的无为而治、孔子的仁政思想、韩非子的法治思想,还有那些贤明君主的选贤任能思想。
《东方管理学十三篇》这本书就是立足于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
化,充分吸收了优秀传统价值观和传统管理思想,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东方管理学”,对我国管理学的发展作出了成功探索。该书突破了长期以西方管理为主导的管理理论体系,建立了具有我国特色的东方管理学的理论框架。
读完该书,让我受益匪浅,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处处体现的人本思想。不管是用人篇、治法篇还是组织篇、处事篇,都体现了人在管理中的特殊地位。
一、中国古代管理中的人本思想
管理中的人本思想,追根溯源可以探寻到中华传统管理文化的源头。奴隶制社会的《周易》作为三大流派儒家、道家、墨家以及诸子百家的基本理论汇综,为我们提供了人本思想框架。儒家的仁爱论、性善论、性恶论为我们提供了以民为本、仁政的管理理念;道家的效法自然、人性关怀为我们提供了道为本、人为本的真正的理性人的管理思想;墨家的兼爱利人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人本管理实践的参考;兵家的人本性思想为我们提供了战略管理思维的原则。
在《东方管理学十三篇》中也涉及到很多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的以人为本。现以用人篇为例,用人篇提出了东方管理学的三个原理:贤主劳于求贤,而逸于治世;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原理一强调了贤人及善于用人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善用人者应做到的几点要求。原理二向管理者提出了不同时期应重用怎样的人才,指出对人才的选拔要因时而变。原理三则是具体指出了应该怎样管理不同的人。
(二)人本管理的两个方面
管理可以是对物的管理,但我认为管理最重要的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就涉及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两类人。
人既是管理的实施者,同时也是管理的对象,一个好的管理者不仅应该懂得如何去管理别人,更要懂得如何管理好自己。《东方管理学十三篇》中的人本思想其实也是从管自己和管别人这两个方面来阐述的。
如第一篇用人主要是从管理者这方面来说的,一个好的管理者要善于用人,善用人者要为之下,善用人者要不恃人,善用人者私怨不入公门,做到将能而君不御,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再如第三篇纳言,要求管理者要采纳众言,以天下之目视,以天下之耳听,以天下之智虑,如此方能做到无不见,无不闻,无不知。还有修身篇、廉正篇都主要是从管理者这方面来阐述的。而治法篇、组织篇、处事篇、指挥篇、考核篇则主要是针对被管理者,即如何管理别人。管理者在管理别人时要做到公正执法、赏罚分明、公正无和。
(三)人本管理思想今用
很多著名西方公司的作法都洋溢着东方人本管理的温馨:惠普公司的人本管理经验一直为学界所称道,惠普公司经常到名牌大学招收“尖子”学生,经过严格挑选,一经录用,就给以良好的培训,同时决不轻易解雇。惠普员工要辞职,老总一定要找他谈一谈,了解他为什么要走,希望他提出一些好的建议,真诚地挽留员工,并真诚地欢迎辞职出去的人才再回到公司。诺基亚公司更是提出了响亮的“诺基
亚高科特,以人为本”口号。日本的松下电器也是非常注重人本管理,注重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并使员工甘心为企业奉献,形成了强大的企业凝聚力。
以人为本的思想对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也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中国民营企业大都是家族经营,在管理上用人唯亲的现象非常普遍,这势必造成管理者在管理上不能赏罚分明、不偏不倚。另外中国民营企业存在规模小,资金缺乏等不足,造成企业对员工的投入非常有限,员工的福利常常不能保障。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这是非常不利的。
看来,中国的企业家要学学老祖宗的管理思想,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重视自身管理,做到内外兼修。
参考书目:《东方管理金律》徐广权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之今用》潘承烈虞祖尧
第三篇:2014年复旦外哲考博真题
【2014年复旦外国哲学考博真题】
1、以柏拉图的某一作品为例,试析柏拉图如何用对话探讨哲学问题。
2、在政治社会思想上,法国启蒙主义和德国启蒙主义有何区别。
3、康德如何说明数学、自然科学的可能性,形而上学是否可能,何以可能。
4、费尔巴哈如何批判黑格尔及其未来哲学的思想内容。
5、洛克《人类理解论》的主要内容。
6、如何理解狄德罗辩证唯物的思想。
7、阿奎那如何改造亚里士多德哲学。
8、培根“三表法”的实质。
9、如何看待笛卡尔对上帝存在的三种证明方式。
10、费希特哲学思想如何体现了辩证思维,黑格尔为何批判谢林的哲学是“无生命的图式”。
※木有选择,一题十分,全要做。
第四篇:南开大学企业管理专业考博试题(管理学)
20XX年南开大学企业管理专业考博试题(管理学回忆版)第一大题(40分)
材料一:南开大学1980年代恢复管理学科,著名管理学家、系主任陈炳富说,本科生的任务是读重点,研究生的任务是读难点,博士生的任务是发现空白点。本科生要把厚书读薄了,博士生的任务是把薄书写厚了。材料二:最近,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
一项新型的脑成像研究可能帮助人们解释为什么有些人在清晨思维最为敏捷,而另外一些人则 在傍晚的时候变得最有效率。Christina Schmidt及其在比利时和瑞士的同事报告说,我们的思维敏捷程度及思想集中的能力受到了我们已经醒了多久以及当时在一天中所处的时间的双重影响,因为 我们的生物钟节奏是根据日—夜周期运作的。研究人员应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来对早起者和夜猫子的脑部活动进行监控。这些人连续两个夜晚呆在一个睡眠实验室 中,并周期性地从事一项需要保持持续注意力的作业。研究结果提示,一般来说,“夜猫子”在他们发生脑疲劳之前,其清醒的时间会比早起者长。在清醒10个小 时之后,与“夜猫子”相比,早起者与注意力有关系的脑部区域的活动性会有所下降。早起者还更容易感到困乏,并容易使操作变得更慢。这些脑区域包括生物主时 钟的所在地。该区域的活动会降低实验志愿者清醒的时间(即“睡眠压力”增加了),提示早起者和“夜猫子”之间的行为差异至少有一部分与控制睡眠压力和生理 节奏有关的脑区域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有关。
第一: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这一论文是想研究什么问题?研究的思路及技术路线怎样设计?研究方法?
第二:如果这种研究方法可以称为研究范式的话,管理学科能否借鉴这一范式,为什么?
第三:你觉得博士生应该主要做些什么工作?你认为自己具备哪些素质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博士生?
第二大题(20分)
20XX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EO,关于中国特色领导力理论。。。项目经费150万元,估计历时4年。(记不清了)
问题:课题的申请需要依靠现有的理论。如果你是课题组的一员,你觉得可以用哪些理论。
第三大题(20分)
中国工商管理学科经历了追随型研究,模仿型研究,修正型研究到创新性研究的发展,这是一种进步。请回答什么是追随型研究,模仿型研究,修正型研 究。第四大题(20分)
材料一:近年来,企业寿命周期变短,由20世纪70年代的30年缩短到。。,缩短到21世纪的15到20年。
材料二:下图是16岁年轻人和60岁老年人的红细胞图。
阅读材料,请提出一个你认为值得研究的问题,并简要分析原因。
第五篇:华商管理模式和东方管理学
华商管理模式和东方管理学
08级工商管理1班 王克非 0081124036 摘要:本文在分析华商的一系列管理模式中所渗透的东方管理学思想。关键字:华商管理 东方管理学 以人为本 仁 诚信
东方管理哲学学者、中国商学院联盟首席专家乾泉认为;“东方管理学”是以东方文化为背景,是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管理哲学思想为核心价值体系,以西方现代管理思想与方法为比较对象,以人为本,以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为目标,以资源节约、低碳环保、效率最大化、互利多赢、科学发展观为理念或管理手段,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东方文化理想的组织文化软实力,以期塑造和提升企业组织核心竞争力的,被国际上称之为“中国发展模式的”系列管理方法与理论实践。
关于东方管理学的历史渊源,有史可查的管理典籍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尚书》、《周礼》,我国历代典籍中记载的组织人事管理、典章制度、信息沟通、物流管理以及工程建设管理等,都已达到相当高度,它们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构成了东方管理研究的重要思想来源,也深刻地影响着当今的管理实践。
东方管理学的研究领域及其内容十分丰富,它不仅涵盖了西方管理中的国家行政管理、企业管理、教育管理、工农业管理、会计管理、财政管理和城市管理等,还包括了治家管理与治身管理等与个人的生存与生活质量相关的管理内容。其基本架构可表述为“外圆内方”,“‘外圆’是中国式管理的象征;‘内方’是中国式管理的基础”。有了均衡、统一、和谐的“外圆”之道和“修己安人”、纵横联合和识人经权的“内方”之道以及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相互转换,使得东方管理不仅具备恒久不变的内核,又能应时而变,不断实现超越与成长。如此构架显然具备了很强的包容性、弹性和创造力。
著名学者苏东水通过三十年的调查研究,在汲取中国管理文化中道家、儒家、法家、释家、兵家、墨家以及伊斯兰教和西方管理、华商管理中的经验后,他在1970年提出了概括管理的核心价值是“ 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和“人为为人”,并形成治国、治生、治家、治身的“四治”体系,以人本论、人德论、人为论为核心、包括人道、人心、人缘、人谋、人才“五行”管理的东方管理体系,并提出东方管理学的管理目标是构建社会的和贵、和合、和谐。
“以人为本”就是将人视为管理的首要因素, 一切管理工作都围绕着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展开;
“以德为先”是指管理者要通过“ 修己”树立道德之威, 在无形中影响被管理者,被管理者也要通过“ 修己”实施自我管理, 遵守职业道德, 以求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人为为人”是指“每个人首先要注重自身的行为修养,“正人必先正己”,然后从“为人”的角度出发,来从事、控制和调整自身的行为,创造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激励环境,使人们能够持久地处于激发状态下工作,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东方管理始终把“人”放在核心位置,包括对管理中“人”的地位与作用的理解,对激励的重视和管理与人之间平衡关系的构建等等。与西方管理视人为“物”或工具的视点不同,东方管理强调人是管理的根本、是主体,管理过程中应追求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甚至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牺牲效率和利润以维持人的发展。同时,整体观念也是东方管理系统论的核心,讲求管理中的整体协调,反对简单的因果对应;强调天地、万物、人类社会、意识形态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系统,须把具体问题放到管理系统中去考察。在今天的管理世界,东方管理的人本性、柔和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已经从理论上得到国际认可,并日益成为现实管理的原动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不断深入发展,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也在日益加快,华人企业因此面对到更多的机遇与挑战,这就对华商管理的现代化改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华商管理模式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营环境的转变,在继续保持传统管理模式优点的同时,成功汲取西方制度的精华并加以改造,从而摆脱传统华人企业的制约,使之走向现代化、国际化。因此华商管理是中国传统管理文化、西方管理文化及华商所在地的土著管理文化结合的成功典范,体现了东西方管理智慧的交融以及华商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的适应性与创造性。
华商的经营思想是和气生财,家族管理利用“五缘”即:血缘,香缘,文缘,商缘和神缘,的关系来建立经济发展的网络。通过“ 五缘”形成的华商网络是一种社会网络, 它可以提供情感、服务、伙伴关系、经济等多方面的支持。世界华人的成功是因为华商网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 以人为本”观念的体系。
企业经营者往往是家族成员或与家族关系密切者, 形成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共同体,即家族式治理结构。内部资金和经营管理人的靠获得需要进行外部股权或债务融资和聘请外部经营管理人才(尤其是中、低层管理人才和非核心企业的高层管理人才), 以获得企业扩展所必需的外部资金和人力支持。东南亚华商通常将这种外部资源的获得建立在个人或家族的信用关系网络基础之上, 即与信得过的人进行人事和融资(产权)交易。而这种信用关系与正规的契约关系不同, 是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基础主要体现在两种非常重要的传统力量——以宗族、乡亲、方言、朋友和合作伙伴等为纽带而组成的社会关系结构和以诚信、互助、长幼亲疏有序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价值观。
诚信被儒家视为“ 进德修业之本”、“ 位人之道”、“ 位业之本”。华商的商德讲“ 以诚相待,少以信为上”,这就是我们今天强调的信用经济。“ 诚”是儒家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秉承中国优良传统的海外华商,把“ 诚”奉为人生处世的信条,以诚待人,以诚处事。“ 诚”与“ 信”相伴而生,正因为华商以诚为先,所以才有了信誉在后,有了“ 人信”。“ 信”也是儒家基本的道德规范。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得住脚,并有所作为,就必须为人诚实,讲究信誉,树立“ 人信”。"华人企业家深明信用之道,非常重视自己的信用,珍惜自己的信誉。他们信奉“ 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商无信不富”的至理箴言,诚善于心,行信于人,不做亏心买卖,即使不订书面契约,语既出就诚守诺言。施行的结果,一方面是信任他人;另一方面是被人信任,从而资金得以周转,经营得以通畅,企业得以扩展。华商众多的东南亚各地,法律体系尚不健全,市场规范尚未完善,而华商却能够在这种环境中有序地工作与生活,靠的就是“ 人信”,即信用经营。他们在资金运用、风险回避等方面创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遵奉的“ 人德”文化,强调人性,注重情感。在这里,诚信守诺的经营风范实际上成为一种资产、一种保障,道德约束成为法律强制之外的又一重要的商业机制,人际信誉已成为华商信誉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华商企业一般会采取对员工的衣食住行都进行统一安排,提供集中的内部化服务的制度和策略,突出的表现是修建员工宿舍楼与食堂。深圳市区的沙都娱乐公司温锦培将祖居推平修建了6000 多平方米的员工楼。深圳大鹏镇的友发玩具,建有干部楼供管理人员居住,还有别墅式的夫妻房供高层管理者居住。有的企业建设工业村、工业城,不仅有员工宿舍、食堂,还有内部娱乐设施。汕头的春源集团工业村内,员工生活区建筑面积逾1.5 万平方米,主楼高8 层,有容纳1000 名单身员工的宿舍以及职工食堂、图书馆、影视厅、卡拉OK 娱乐场所等设施。东莞嘉利公司除员工宿舍外,还有家庭套房、夫妻宿舍及朋友来访招待房;食堂就有6 个,公司还开设幼儿园、医疗室、公园、烧烤场、各类球场、图书馆、卡拉OK 厅、溜冰场、康乐室等。深圳力嘉纸品工业城,买下厂区旁边的一座山,进行绿化美化,公司水台建在山顶,并别出心裁地在水台上建造一尊高大的观音座莲,旁建一亭,名芝德轩,碑文曰: 员工“业后工余,成群憩息亭下,草地就坐,树荫谈心,花絮芬芳,清风徐来,分外凉爽„„但愿观音座下,众生各各平安”,营造出一幅怡然安乐的厂区环境。
而这种管理制度恰恰与西方厂商的员工服务社会化和市场化员工管理模式大相径庭,在华商的东方管理制度下,华商老板把员工视为公司这个集体中的一员,老板必须对员工负责,并且强调以员工为主的思想。这也就是传统儒学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将人视为管理的首要因素, 一切管理工作都围绕着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展开。《论语· 雍也》载, 子贡问“ 如果有这么一个管理者, 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 又能帮助大家生活得很好, 就可以说是达到仁的境界了吧”孔子回答道“ 岂止是仁, 那一定是达到圣的境界了就是尧舜或许都难以做到哩。所谓仁, 就是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能够从自己的身边一步一步做起, 那就可以说是实践仁的方法了。”在这里, “ 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的安人措施, 即是“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的施行方法, 二者也是密不可分的。汕头海霸王公司厂房有一则醒目的标语,典型地反映了这种价值取向: “上对下有仁,下对上有义”,从儒家仁义道德的角度来诠释主雇关系。这些经营理念,通过道德约束来减少劳资对立,缓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中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原罪。
华商还致力于创建大家庭式的氛围和团队精神,从而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的积极性,并且淡化意识形态的冲突。华商企业组织员工开展各项文体活动与福利活动,通过内部化服务提升团队精神,凝聚员工的向心力。企业内部的福利制度还分摊和降低了员工的生存风险。如,中山完美公司每年组织春节联欢、三八联欢会,员工生日由部门组织庆贺。李锦记集团还组织员工到国外旅游,员工结婚时,老板参加婚礼并用私车接送。东莞嘉利国际公司设有称为“嘉利圈”的员工组织,下设医疗合作社、员工子弟助学基金、员工结婚等喜事祝贺金等,通过员工之间的互助合作,分摊风险,筹集资金。华商企业老板和公司会尽量表现出善待雇员,留住优秀的人,让所有员工保持良好的状态。南海皮业公司的邓总,每逢母亲节和父亲节,都会给员工家人寄发贺卡,“付出不多,收效很大”。有的侨商每年为职工和家属举办一次宴会,显示出老板与员工亲密无间,相处如一家。春源公司还开展先进档工等各项评比活动,每月一次为员工举行生日晚会。1997 年汕头春源公司创立十周年之际,为连续服务八年以上的38 位员工授予“忠诚奖”。在庆典大会上,公司董事长林先生特意介绍他的“老朋友”,自1948 年加入春源公司总部,历时50 载的一位老员工,林总说: “这是春源大家庭中最忠诚的一员,和我是亦师亦友。”李锦记集团为服务10 年的大陆员工颁发金牌,公司经理激励雇员说,有的香港员工在这家老字号服务长达40 年,员工与企业共成长。
孔子说“ 礼之用, 和为贵。”孟子更是将“ 人和” 置于“ 天时” “ 地利” 之上。“ 和为贵”为儒家思想的著名格言。“和”即调和、和谐与协调。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信奉“ 和为贵”处事哲学的华商们, 都很善于处理令许多西方老板很感棘手的雇主与员工关系。从新加坡华侨代表陈嘉庚先生的亲力亲为到马来西亚“ 种植大工”李莱生汗流侠背地与工人们一起干活, 都体现了华商极为“ 人和”。华商的成功与华商奉行“ 和为贵”的思想是分不开的。
儒家十分重视人在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礼记· 中庸》引孔子的话说文武之政, 布在方策。其人存, 则其政举其人亡, 则其政息。这里的“ 人” , 字面上指的是管理者,但在整个儒家思想中人作为管理的载体, 包括管理者和被管理者, 都是管理活动的中心。有了人, 才有所谓管理没有人, 也就无所谓管理了。因此管理者修己而安人, 就成了管理活动的题中应有之义。修己安人, 其要点也有三:
一曰“ 贵人” , 就是要重视人的作用。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人既有生命又有知识且有道义故为万物之灵。一切管理活动都要依靠人来进行, 围绕着人而展开。
二曰“ 爱人” 就是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 仁” 从汉字结构看“ 仁”是“ 二人”的复合字, 讲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仁者人也, 亲亲为大。”‘注。在管理活动中, 要提倡关心人, 爱护人, 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三曰“ 安人” , 就是要满足人的需求。人有各种各样的需要, 包括精神上的需要和物质上的需要, 而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求得安宁。管理活动要注意满足人的需求使组织的成员各得其所, 各得其安。
华商管理文化“ 仁为本”的员工管理中应更加注重义利的统一,为现代管理提供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以儒家思想为主旨的华商管理文化,强调以仁义立身,以仁义为重。儒家所认为的“ 仁”,就是要求人们以善良、宽厚和慈善之心待人,关心、爱护和帮助别人。秉承中国优良文化传统的海外华商,都能把“ 仁”字奉为自己人生处世的信条,以“ 仁”待人,以“ 仁”处事。把这种“ 仁爱”之心应用到企业管理之中,在企业中善待员工,从工作和生活的细微之处入手,时时处处关心员工,爱护员工,并且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和问题。在员工管理方面:不少企业主既严格要求部下,又十分照顾体贴部下;对于上司的庇护和关怀,部属也以努力工作来报答,相互间产生一种神圣的家族式道德责任。工资、奖金在华人企业家看来,正是自己创业成功荫护属下的结果;在员工看来,虽然自己付出了劳动,但正是企业主给自己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场所,因此心存感激。这原本对于华商企业的发展是很有利的,但这种传统的伦理文化正受到经济利益的强烈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它可能满足不了员工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压抑了员工的积极性。而相比之下,西方企业的基本推动力就是获取利润。它象征着资本家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成功。在利益分配上,西方企业严格遵循原订的合约和规定。工资代表一种纯粹的经济关系,它是人们劳动的成果和报偿,无疑能够提供给员工一个合理的报酬预期和经济刺激。“ 道不同不相与谋”、“ 士为知己者死” 等充分说明了内在的精神激励对企业
员工长期业绩的影响,但从短期来看,合理的报酬是满足员工需求的基本手段,差异化的工资策略是保证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措施。因而,在华商企业的管理中不仅要给予员工伦理上的人性关怀,还要重视薪酬的激励作用,建立有效的奖励体系,做到义利统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人, 世界越来越“平” , 人类交往的广度和深度的发展, 文化交流的规模越来越大, 速度越来越快, 层次越来越深, 东西方管理融合的趋势也愈发明显。中国传统管理文化既包容、吸收了其他西方管理文化中的先进成分,又深深地影响了日、朝、韩及东南亚周边国家,形成了一个“中华文化圈”。日本、韩国、新加坡和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经济成功的经验表明,正是独树一帜的东方管理提升了企业的产业竞争力,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方企业管理也呈现出整合化、战略化、人本化、博奕化的发展特色,显示出与东方管理的一致性与趋同性。可见,东方管理“ 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 的“ 三为”精髓与理念可视为未来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管理运营的基本原则, 它将以其独特的优势, 博大精深的内涵, 为深化和发展管理理论, 丰富管理实践做出更大的贡献。东方管理学研究的世界性影响正在形成,其研究成果,也将为我国的现代化管理指明未来方向和提供理论依据。它必然走向世界, 为世界管理研究和实践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苏东水试论管理科学的性质与对象[J].复旦学报, 1985,第2期
[2] 苏东水.论东方管理文化复兴的现代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3] 饶志明.东南华侨华人商贸经济[ A ].见: 透视中国东南: 文化经济的整合研究[ C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3.1430—1466.[4] 王龙,王晓义,李生君.儒家文化与西方思想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融合[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5] 黄英湖.中国文化与海外华商的企业管理[J].八桂侨史, 1998,(3).[6] 参见龙登高: 《海外华商经营管理的探索———近十余年来的学术述评与研究展望》,《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 年第3 期.[7] 陈衍德.控制、效率及其文化背景: 海外华人企业文化的再探讨[J].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9(1): 12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