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化工原理试题库
1、精馏分离的依据是各组分的挥发度的差异,要使混合物中的组分得到完全分离,必须进行 多次地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
2、相对挥发度的表示式=_A.对于二组
B
分溶液的蒸馏,当=1 时,能否能离不能
3、q的定义式是进料的液化分率,饱和液体进料q=_1.饱和蒸汽进料q=_0_蒸汽是液体的3倍的混合进料时q=_0.25_。
4、二组分的连续精馏操作,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5x0.245,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1.25x0.02,当q=1时,则xWxD5、在连续精馏中,其它条件均不变时,仅加大回流,可以使塔顶产品xD提高_,若此时加热蒸汽量V不变,产品量D将下降。若在改变R的同时,保持塔顶采出量不变,必需增加蒸汽用量,那么冷却水用量将_增加__。
6、压力增加_.温度下降将有利于吸收的进行。
7、完成下列方程,并指出吸收糸数的单位。NAk.CiCk的单位_m_
NAKG.PPKG 的单位__.m2.s.atm8、吸收过程中的传质速率等于分子散速率的条件是层流或静止。
9、饱和空气在恒压下冷却,温度由t1降至t2,其相对湿度不变,绝对湿湿度H下降_,露点下降,湿球温度下降。
10、萃取操作的依据是_组分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的差异.萃取操作选择溶剂的主要原则是_对被萃取组分有较好的选择性 与稀释剂互溶度愈小愈好_,易回收便宜无毒性__.1、直接水蒸汽加热的精馏塔适用于_待分离的混合物为水溶液且水是难挥发组分的情况_,与间接蒸汽相比,相同要求下,所需理论塔板数将__理论板数要多。
2、平衡线表示塔的任一截面上气、液两相的易挥发组分在气、液两相间的浓度关系,操作线表示了易挥发组分在塔内的下一块塔板中上升的气相中的组成与上一块塔板上的液相组成之间的操作线关系
3、溶液中各组分之挥发度可用它在___气相中的分压_和与之平衡的液相__縻尔分率之比来表示,若是理想溶液,则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来表示。
4、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正偏差是由于不同种分子之间的引力小于同种分子之间的引力所造成的。
5、对拉乌尔定律产生负偏差是由于不同种分子之间的引力大于同种分子之间的引力所造成的。
6、在板式塔的设计中,为了减少雾沫夹带,我们可以适当地增大塔径 以减少空塔气速,也可以适当地增大板间距。
7、实验室用水吸收空气中的C02,基本属于液膜控制控制,其气膜中的浓度梯度小于液膜中的浓度梯度,气膜阻力小于液膜阻力。
8、在吸收操作时,若解吸因素mV 增加,而气、液进料组成不变,则溶质的回收率将减少。
9、组分A、B的分配糸数之比值1,能否能萃取分离。
10、理论干燥过程是指干燥过程为等焓过程_
11、总压为0.1Mpa的空气温度小于1000C时,空气中水蒸汽分压的最大值应为该温度下水蒸汽的饱和蒸汽压。
12、单级萃取操作中,料液为F,若溶剂用量愈大,则混合物的点愈接近S点,当达到溶解度曲线上,溶液变为均一相。
1、精馏塔内,气液两相的流动,液体靠重力自上而下地流动,气体靠压力差自下而上地与液体成逆流流动。
2、全回流时,操作线与对角线重合,操作线方程为y=x,理论塔板数为最小.当回流比减少到__两操作线的交到相平衡线时称为最小回流比,所需的理论塔板数无限多.适宜的回流比应通过经济核算确定。
3、y-x相平衡曲线上各点的温度是不等的。
4、当增大操作压强时,精馏过程中物糸的相对挥发度减少,塔顶温度增加,塔釜温度_增加。
5、精馏塔设计时,若工艺要求一定,减少需要的理论板数,回流比应增大,蒸馏釜中所需的加热蒸汽消耗量应_增大,所需塔径应增大,操作费和设备费的总设资将是_急速下降至一最低点后又上升。
6、享利定律总压不太高时,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上方溶质组分的平衡分压与它在液相中的浓度之间的关系。其数学表达式pE.x,pC,ymx,YmX。
7、所谓气膜控制,即吸收总阻力集中在气膜_一侧,而_液膜_一侧阻力可忽略;如果说吸收质气体是属于难溶气体,则此吸收过程是液膜__控制。
8、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将要涉及物料衡算.传质速率_与相平衡这三种关系式的应用。
9、离开干燥器的湿空气温度t2比绝热饱和温度高20-50K.目的是防止干燥产品反潮.10、物料中的水分与空气达到平衡时,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水蒸汽分压与空气中水蒸汽分压_相等_.11、非吸水性物料,如黄沙、瓷土等平衡水分接近于零。
12、萃取和精馏同样是分离液体均相混合物的单元操作,但萃取操作更适用_溶液沸点高__,沸点相近、恒沸物_,_热敏性物料。
1、某连续精馏塔中,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截距为零,则精馏段操作线斜率等1,提馏段操作线的斜率等于1 ,回流比等于_无限大, 馏出液等于0,回流液量等于进料量。
2、理想溶液的特点是同分子间作用力__等于___异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混合溶液中没有体积效应和,热效应。
3、精馏塔结构不变,操作时若保持进料的组成、流率、热状况及塔顶流率一定,只减少塔釜的热负荷,则塔顶组成_降低__,塔底组成___增加
4、精馏塔的塔底温度总是_高于塔顶温度,其原因_塔顶轻组分的浓度高_、相应的泡点低塔底压力高于塔顶__塔底的泡点较高_。
5、已测得精馏塔自塔顶下数第四和第五层塔板的两相组成为0.62、0.75、0.70、0.82,其中x40.70,试判断:__y40.82____、__y50.75_____x50.62___。6、塔板负荷性能图中有5条线,分别是液泛线、漏液线、夹带线、液相负荷上限线、液相负荷下限线。
7、在选择吸收剂时,应主要考虑的4个方面是溶解度、选择性、挥发度、粘性。
8、对于低浓度气体吸收操作,在求传质单元数时,解析法的适用条件是_操作范围内平衡线为直线,对数平均推动力法的适用条件是操作范围内平衡线为直线,梯级图解法的适用条件是操作范围内平衡线弯曲程度不大, 图解积分法的适用条件是各种情况。
9、生产上常见的脱吸方法有通入惰性气体、通入水蒸汽、降压_。
10、萃取过程是在混合液中加入溶剂使溶质由原溶液转移到溶剂中过程。
11、溶解度曲线将三角形相图分为两个区域,曲线以内为两相区,曲线以外为均相区,萃取操作只能在两相区内进行。
12、恒定干燥条件是指温度、湿度以及速度与物料接触状况都不变。
1、精馏分离的依据是各组分的挥发度的差异,要使混合物中的组分得到完全分离,必须进行 多次地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
2、相对挥发度的表示式=_A.对于二组分溶液的蒸馏,当B=1 时,能否能离不能
3、q的定义式是进料的液化分率,饱和液体进料q=_1.饱和蒸汽进料q=_0_蒸汽是液体的3倍的混合进料时q=_0.25_。
4、二组分的连续精馏操作,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5x0.245,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1.25x0.02,当q=1时,则xWxD。
5、在连续精馏中,其它条件均不变时,仅加大回流,可以使塔顶产品xD提高_,若此时加热蒸汽量V不变,产品量D将下降。若在改变R的同时,保持塔顶采出量不变,必需增加蒸汽用量,那么冷却水用量将_增加__。
6、压力增加_.温度下降将有利于吸收的进行。
7、完成下列方程,并指出吸收糸数的单位。NAk.CiCk的单位_m_NAKG.PPKG 的单位__.m2.s.atm8、吸收过程中的传质速率等于分子散速率的条件是层流或静止。
9、饱和空气在恒压下冷却,温度由t1降至t2,其相对湿度不变,绝对湿湿度H下降_,露点下降,湿球温度下降。
10、萃取操作的依据是_组分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的差异.萃取操作选择溶剂的主要原则是_对被萃取组分有较好的选择性 与稀释剂互溶度愈小愈好_,易回收便宜无毒性__.1、直接水蒸汽加热的精馏塔适用于_待分离的混合物为水溶液且水是难挥发组分的情况_,与间接蒸汽相比,相同要求下,所需理论塔板数将__理论板数要多。
2、平衡线表示塔的任一截面上气、液两相的易挥发组分在气、液两相间的浓度关系,操作线表示了易挥发组分在塔内的下一块塔板中上升的气相中的组成与上一块塔板上的液相组成之间的操作线关系
3、溶液中各组分之挥发度可用它在___气相中的分压_和与之平衡的液相__縻尔分率之比来表示,若是理想溶液,则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来表示。
4、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正偏差是由于不同种分子之间的引力小于同种分子之间的引力所造成的。
5、对拉乌尔定律产生负偏差是由于不同种分子之间的引力大于同种分子之间的引力所造成的。
6、在板式塔的设计中,为了减少雾沫夹带,我们可以适当地增大塔径 以减少空塔气速,也可以适当地增大板间距。
7、实验室用水吸收空气中的C02,基本属于液膜控制控制,其气膜中的浓度梯度小于液膜中的浓度梯度,气膜阻力小于液膜阻力。
8、在吸收操作时,若解吸因素mV 增加,而气、液进料组成不变,则溶质的回收率将减少。
9、组分A、B的分配糸数之比值1,能否能萃取分离。
10、理论干燥过程是指干燥过程为等焓过程_
11、总压为0.1Mpa的空气温度小于1000C时,空气中水蒸汽分压的最大值应为该温度下水蒸汽的饱和蒸汽压。
12、单级萃取操作中,料液为F,若溶剂用量愈大,则混合物的点愈接近S点,当达到溶解度曲线上,溶液变为均一相。
1、精馏塔内,气液两相的流动,液体靠重力自上而下地流动,气体靠压力差自下而上地与液体成逆流流动。
2、全回流时,操作线与对角线重合,操作线方程为y=x,理论塔板数为最小.当回流比减少到__两操作线的交到相平衡线时称为最小回流比,所需的理论塔板数无限多.适宜的回流比应通过经济核算确定。
3、y-x相平衡曲线上各点的温度是不等的。
4、当增大操作压强时,精馏过程中物糸的相对挥发度减少,塔顶温度增加,塔釜温度_增加。
5、精馏塔设计时,若工艺要求一定,减少需要的理论板数,回流比应增大,蒸馏釜中所需的加热蒸汽消耗量应_增大,所需塔径应增大,操作费和设备费的总设资将是_急速下降至一最低点后又上升。
6、享利定律总压不太高时,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上方溶质组分的平衡分压与它在液相中的浓度之间的关系。其数学表达式pE.x,pC,ymx,YmX。
7、所谓气膜控制,即吸收总阻力集中在气膜_一侧,而_液膜_一侧阻力可忽略;如果说吸收质气体是属于难溶气体,则此吸收过程是液膜__控制。
8、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将要涉及物料衡算.传质速率_与相平衡这三种关系式的应用。
9、离开干燥器的湿空气温度t2比绝热饱和温度高20-50K.目的是防止干燥产品反潮.10、物料中的水分与空气达到平衡时,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水蒸汽分压与空气中水蒸汽分压_相等_.11、非吸水性物料,如黄沙、瓷土等平衡水分接近于零。
12、萃取和精馏同样是分离液体均相混合物的单元操作,但萃取操作更适用_溶液沸点高__,沸点相近、恒沸物_,_热敏性物料。
1、某连续精馏塔中,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截距为零,则精馏段操作线斜率等1,提馏段操作线的斜率等于1 ,回流比等于_无限大, 馏出液等于0,回流液量等于进料量。
2、理想溶液的特点是同分子间作用力__等于___异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混合溶液中没有体积效应和,热效应。
3、精馏塔结构不变,操作时若保持进料的组成、流率、热状况及塔顶流率一定,只减少塔釜的热负荷,则塔顶组成_降低__,塔底组成___增加
4、精馏塔的塔底温度总是_高于塔顶温度,其原因_塔顶轻组分的浓度高_、相应的泡点低塔底压力高于塔顶__塔底的泡点较高_。
5、已测得精馏塔自塔顶下数第四和第五层塔板的两相组成为0.62、0.75、0.70、0.82,其中x40.70,试判断:__y40.82____、__y50.75_____x50.62___。6、塔板负荷性能图中有5条线,分别是液泛线、漏液线、夹带线、液相负荷上限线、液相负荷下限线。
7、在选择吸收剂时,应主要考虑的4个方面是溶解度、选择性、挥发度、粘性。
8、对于低浓度气体吸收操作,在求传质单元数时,解析法的适用条件是_操作范围内平衡线为直线,对数平均推动力法的适用条件是操作范围内平衡线为直线,梯级图解法的适用条件是操作范围内平衡线弯曲程度不大, 图解积分法的适用条件是各种情况。
9、生产上常见的脱吸方法有通入惰性气体、通入水蒸汽、降压_。
10、萃取过程是在混合液中加入溶剂使溶质由原溶液转移到溶剂中过程。
11、溶解度曲线将三角形相图分为两个区域,曲线以内为两相区,曲线以外为均相区,萃取操作只能在两相区内进行。
12、恒定干燥条件是指温度、湿度以及速度与物料接触状况都不变。
第二篇:教育学原理试题库
《教育学原理》试卷(第三套)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_____阶段、_______阶段和_____阶段。2、西方国家奴隶社会的教育有两个典型:____和____。3、教育有两大基本规律,一是______、一是_____。4、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是___、___和____。5、我国的专职教师大约在_______出现。
6、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组成部分是____、____、_ __、____、____。
7、1922年通过了“_____学制”,它基本是参照_____的学制制订的,通常又称“____”新学制,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8、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关系也就是_____与____的关系。9、品德评价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辅助方法,它有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方式。
10、班主任要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即要发挥____的骨干作用和抓好______的转化工作。
11、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_____,它包括了解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
12、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为_____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括号内,每题1分,共10分)1、教育目的指明了受教育者的()。
A 发展方向 B 发展阶段 C 发展结果 D 发展进程 2、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 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B 教学工作 C 校外活动 D 教师的培养工作 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
A 顺序性和阶段性 B 稳定性和可变性 C 发展的不均衡性 D 个别差异性 4、下列哪些因素制约着教学内容的制定()。
A 教育目的 B 生产力发展水平C 儿童的年龄特征 D 教师实际水平5、“罗森塔尔效应”反映了()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A 内容正确 B 方法恰当 C 目的明确 D 情感深厚 6、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
A 《论语》 B 《理想国》 C 《学记》 D 《大教学论》 7、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的核心是()。
A 热爱学生 B 为人师表 C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D 团结互助 8、从以下几种活动中,挑选出教学过程的活动()。A 备课 B 排课表 C 批改作业 D 教研活动 9、课的类型是根据()来确定的。
A 教学目的 B 课的具体任务 C 学科特点 D 教学内容
10、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 电化教学 B 复式教学 C 课堂教学 D 现场教学
三、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10分)
1、动物能哺育幼仔,因此在高等动物之间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2、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3、形成技能、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
4、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学生集合在一起,有了班级组织,就标志着班集体的形成。5、读书法就是学生自已独立地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
四、解释名词(每题3分,共15分)1、教育目的 2、教学大纲 3、启发式 4、榜样示范 5、集体舆论
五、简答下列各题(每题5分,共20分)1、学校教育产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2、教师的劳动具有哪些特点?
3、什么是课的结构?综合课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4、如何培养班集体?
六、论述题(共22分)
1、为什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发展学生智力?试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12分)2为什么说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的斗争发展过程?怎样才能做好学生的思想内部矛盾的转化工作?(10分)
七、实例分析(8分)
用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论分析:
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少年,5岁时就能作诗,但后来由于他父亲没有及时教育,使他到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教育学原理》第三套试卷参考答案及要点
一、填空
1、萌芽、独立、发展 2、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
3、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4、遗传、环境、教育 5、奴隶社会初期
6、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7、壬戌、美国、“六三.三” 8、教育、发展
9、奖励、惩罚、操行评定
10、优秀生、差生
11、基础、集体、个人
12、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二、不定项选择
1AC 2B 3ABCD 4ABCD 5D 6C 7C 8A 9AB 10C
三、判断并改错
1、错。动物能哺育幼仔,是动物的本能,它不存在教育。2、正确。
3、错。形成技能、技巧是运用知识的中心环节。
4、错。集体形成的条件是:①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②要有健全的组织和积极分子骨干;③要有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班风;④开展有教育意义活动。仅仅有了班级组织,不能标志集体已经形成。
5、错。读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而无教师指导的阅读只能是学生的自学法。
四、解释名词
1、教育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规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2、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3、启发式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他们自已去学习的方法。通过启发教学,促使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引起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
4、榜样示范是利用他人的模范行为或英雄事迹作榜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种教育方法。5、集体舆论是指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和集体成员的言行,成为个人和集体发展的一种力量,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要手段。
五、简答下列各题
1、①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使一部分人能够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从事专门的教育工作。②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出现了专门从事科学文化活动的知识分子。③社会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需要专门的学校教育进行传递。④文字的产生,使人类文化有了书面记载,促进了学校的产生和发展。
2、教师工作性质任务和工作对象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①教师劳动的复杂性。②教师劳动的创造性。③教师劳动的示范性。④教师劳动的长期性。⑤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群体性相结合。
3、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的分配。综合课的结构:①组织教学。②复习检查。③讲授新教材。④巩固新知识。⑤布置家庭作业。
4、①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②培养选拔班级干部和积极分子,形成班级的核心。③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④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促进集体的发展。
六、论述题
1、提示:发展学生的智力的意义:发展学生智力是时代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成倍增长,知识的物化过程缩短,知识的陈旧率迅速提高,学生所学的科学技术知识总是要落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要解决这个矛盾,就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以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实现四化的需要。四化需要一大批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具有探索精神的人才。现代化生产只有既掌握科学知识,又具有良好智力的人才能驾驭。
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需要。智力是学生获取知识崐的工具,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愈高,接受知识的速度就愈快,掌握知识就愈牢固,运用知识就愈灵活。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辩证统一崐的,这是由知识和智力的辩证关系决定的。知识与智力的关系:知识与智力不是一个概念。知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现象、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人类历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而智力是指人们认识、适应和改变客观世界的心理能力。知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成果,而智力则是顺利完成这种反映的主观条件。知识与智力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智力的转化物;作为智力活动原料的知识,又可促进智力的发展。这是知识向智力的转化。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二者的联系体现在学生掌握知识是通过自已的智力活动来完成的,智力的发展可以促进知识的掌握,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工具;智力又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没有知识,智力活动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掌握知识是智力发展的的基础。二者又是相互区别的。知识掌握的多少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能成为智力发展水平高低的标志,这是因为智力不表现为知识本身,而表现在获得知识的心理品质上。因此掌握了知识并不意味着自然而然地发展了智力。在教学中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不是任何教学都可实现二者的统一。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结构;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启发性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维,主动地掌握知识;教会学生学习,使之能自崐行去获得新知识,这样才能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
2、提示: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实质上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转化,必须通过受教育者心理内部矛盾运动,通过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作用。这种心理内部矛盾就有受教育者对当前道德要求的反映与现有的道德状况之间的矛盾。
外部教育的影响是思想品德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但受教育者对外界教育影响具有选择性。当受教育者对外界教育影响采取接受的态度时,外部的要求就会转化为受教育者自已的动机。并选择行为的方式,在活动中,这种动机就转化为行动。对外界教育影响采取中立或排斥的态度,外界影响也会在受教育者的心理上留下痕迹,或者使原来的道德心理结构更加巩固,或者引起对原有结构作某些调整。所以,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心理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
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内部矛盾的转化工作,教育者要注意做到:
(1)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地运用内部矛盾运动规律,启发、引导、促进受教育者的“自我运动”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
(2)要善于发现矛盾,分析矛盾,对不同性质的矛盾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3)要善于抓住思想矛盾转化的契机。
七、实例分析:
提示:从方仲永的事例说明,遗传素质好的人,如果离开后天的环境、教育和主观努力,是不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的知识、才能、思想、观点、性格、爱好、道德品质都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给予人的发展 的可能性便不能变为现实。
第三篇: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库
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库(04规范)
一:名词解释
1.钢筋混凝土结构2.混凝土弹性特征系数3.混凝土徐变4.混凝土收缩
5.粘结强度6.目标可靠指标7.极限状态8.设计基准期
9.纵筋配筋率10.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11.剪跨比12.箍筋配筋率
13.受扭塑性抵抗矩14.轴压构件稳定系数15.偏心距增大系数 16.换算截面
二、选择题
1. 测试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采用涂润滑油的方法比不涂润滑油测试的强度高
b. 边长100mm的立方体测试的强度比边长150mm的立方体测试强度高
c. 采用蒸汽养护方法测得的强度比室外干燥低温养护的强度高
2. 关于混凝土各种强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混凝土立方体标准抗压强度高于棱柱体标准抗压强度
b. 标准强度的取值标准对应的强度保证率为90%
c. 混凝土双轴受压时强度高于单轴受压强度
3. 关于混凝土收缩与徐变特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徐变是荷载变形,而收缩是非荷载体积变形
b.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条件,对于控制混凝土徐变和减小收缩量均有利
c. 只要长期应力水平不超过棱柱体单轴抗压强度,徐变终究会趋于停止
4. 关于钢筋的性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有明显流幅的钢筋,屈服强度取其下屈服点的强度;无明显流幅的钢筋取其上屈服点的强度
b. HRB335级钢筋的标准抗拉强度为335MPa
c. 低碳钢经过冷拉和冷作时效,可以提高其抗拉屈服强度
5. 关于《公路桥规》(04规范)中对于设计原则的阐述,正确的是:
a. 规定了结构设计的四种状况:正常状况,持久状况,短暂状况,偶然状况
b.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以塑性理论为基础,要求作用效应最不利组合(基本组合)设计值必须小于或等于结构抗力的设计值
c. 对于正常使用阶段的验算,亦采用塑性理论,要求在作用效应基本组合下,钢筋混凝土的应力、变形和裂缝不超过容许值
6. 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超筋梁正截面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未开裂的弹性工作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受拉钢筋屈服后的破坏阶段
b. 小于最小配筋率的梁,梁的开裂弯矩近乎等于钢筋屈服弯矩,承载力几近素混凝土梁承载力
c. 梁截面在整个加载至破坏过程中,拉区混凝土开裂逐步退出工作,而压区混凝土压应力呈线性分布
7. 受弯正截面强度计算中,对于引入压区等效矩形应力图块的目的和原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引入压区等效矩形应力图块是为了简化计算公式,便于设计人员应用
b. 等效矩形应力图块的等效原则是应力图块的合力大小与作用点与原应力图一致c. 矩形截面等效矩形应力图块压区高度与原图块相等
8. 对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强度和抗弯强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连续梁反弯点两端正负弯矩之比的绝对值等于1时,抗剪承载力与同截面简支梁一致 d.梁的抗剪强度随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而提高,大致成线性规律变化
e.如果将纵筋伸出其不需要点0.5h后弯起,就能保证斜截面抗弯强度
9.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构造要求,不正确的做法是: .
a.为了有利于抗剪,可以将全部纵向钢筋在跨内弯起;
b.当根据计算不需要配箍筋,仍要按最小配箍率进行构造箍筋配置;
c.当钢筋需要接长时,可以采用绑扎或焊接接头,绑搭接长度和焊接长度均有构造要求
10. 钢筋混凝土构件受扭承载力计算的变角度空间模型中,结构各部分材料的角色有:
a.混凝土作为斜压杆,纵筋为受拉弦杆
b.箍筋则有部分为受拉腹杆,有部分为受压腹杆;
c.当受扭纵筋与受扭箍筋的配筋强度比小于1时,斜裂缝与轴向夹角小于45度;
11. 在保持不变的长期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中:
a.徐变使混凝土压应力减小,钢筋的压应力也减小;
b.钢筋和混凝土的压应力均不变;
c.徐变使混凝土压应力减小,钢筋压应力增大。
12. 在偏心受压构件设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小偏心受压构件的判别条件是e0>0.3h0为大偏压
b.在弯矩作用方向上满足偏心受压的抗力要求,构件就一定满足轴心抗力强度要求; c.采用非对称配筋时,若为小偏心受压构件,从经济角度上受拉一侧钢筋可按最小配筋率设计
13. 小偏心受压构件
a.N不变时,M越大越危险;b.M不变时,N越小越危险; c.N不变时,M越小越危险。
14. 大偏心受压构件
a.轴力的参与使抗弯能力提高; b.轴力的参与使抗弯能力下降;
c 轴力的参与对抗弯能力能力没有影响
15. 下列构件的强度计算假定中,没有用到平截面假定的是:
a.正截面抗弯承载力b.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c.偏心受压承载力d.纯扭构件承载力
16. 其他条件相同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与平均裂缝间距、裂缝宽度(指构件表面处)的关系是:
a.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大,裂缝宽度也愈大;
b.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小,裂缝宽度也愈小;
c.保护层厚度对平均裂缝间距没有影响,但保护层愈厚,裂缝宽度愈大;
d.保护层厚度对平均裂缝间距和裂缝宽度均无影响。
17.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应力计算与验算要求,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进行短暂状况应力验算时,截面应力计算抗弯惯性矩取开裂换算截面惯性矩;
fsdAsb.计算矩形断面的开裂换算截面受压区高度的公式为x fcdb
c.受弯构件短暂状况钢筋应力应力控制条件为si0.75fsk
18. 钢筋混凝土简支受弯构件的变形计算与验算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变形计算的构件刚度取开裂换算截面的刚度计算 t
b.挠度计算短期荷载组合下的挠度值,并要求最大挠度不超过跨径的1/1600
c.若短期荷载组合并考虑长期影响的挠度值超过l/1600,则需要设置预拱度
二:问答题
1.混凝土双轴受力与三向受压的强度特点?
2.《公路桥规中》规定如何测试混凝土弹性模量?
3.影响混凝土徐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简述影响关系?
4.保证粘结效能要采取哪些措施?
5.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的发展历程;简述极限状法设计的三个水准
6.简述结构的极限状态的分类
7.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有哪些基本假定?
8.什么是T梁截面翼板有效宽度?
9.简述无腹筋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破坏的几种形态与剪跨比的关系?
10.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能力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公式的上限值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11.试简述钢筋混凝土构件受扭的四种破坏形态
12.什么叫薄膜比拟法,什么叫沙堆比拟法?
13.普通箍筋柱和螺旋箍筋柱中的箍筋作用有什么不同?
14.简述大小偏心受压破坏形态的特点
15.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有哪些?
16.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特点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特点有何不同?
17.影响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裂缝宽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8.混凝土常见的耐久性问题有哪些?
三:识图绘图题
1.混凝土在单调、短期单轴压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特征
2.混凝土徐变发展曲线
3.螺旋箍筋柱的N-ε曲线
4.偏心受压构件的M-N相关曲线,不同长度柱的破坏路径
5.大小偏压的判断与截面应变分布图
6.绘一梁高大于1m的简支梁结构的钢筋布置示意图,并说明钢筋名称
7.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的截面应力分布图式,计算公式
考题分值比例:
名词解释:3X5=15选择:3X6=18问答:5x7=35
绘图识图:2x8=16计算:1x16=16
第四篇: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摘 要 本次设计是针对二元物系的精馏问题进行分析、选取、计算、核算、绘图等,是较完 整的精馏设计过程。我们对此塔进行了工艺设计,包括它的辅助设备及进出口管路的计算,画出了塔板负荷性能图,并对设计结果进行了汇总。此次设计的筛板塔是化工生产中主要的气液传质设备。此设计的精馏装置包括精馏 塔,再沸器,冷凝器等设备,热量自塔釜输入,物料在塔内经多次部分气化与部分冷凝进 行精馏分离,由塔顶产品冷凝器中的冷却介质将余热带走。本次设计是精馏塔及其进料预 热的设计,分离质量分数为 20%的苯-甲苯溶液,使塔顶产品苯的质量分数达到 95%,塔 底釜液质量分数为 2%。综合工艺操作方便、经济及安全等多方面考虑,本设计采用了筛板塔对苯-甲苯进行分 离提纯,塔板为碳钢材料,按照逐板计算求得理论板数为 12。根据经验式算得全塔效率为 0.5386。塔顶使用全凝器,部分回流。精馏段实际板数为 10,提馏段实际板数为 13。实际 加料位置在第 11 块板。精馏段弹性操作为 2.785,提馏段弹性操作为 2.864。塔径为 1.4m。通过板压降、漏液、液泛、液沫夹带的流体力学验算,均在安全操作范围内。确定了操作 点符合操作要求。
关键词:苯-甲苯;精馏;负荷性能图;精馏塔设备结构-I-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in two yuan of the distillation analysis, selection, calculation, calculation and drawing, is a complete distillation design process.This tower was process design, including its auxiliary equipment and import and export pipeline calculation, draw plate load performance diagram, and the design results are summarized.The design of the sieve plate tower is the chemical industry in the production of gas-liquid mass transfer equipment.The design of rectifying device comprises a distillation column reboiler, condenser and other equipment, heat from the reactor input, material in the column after repeated partial gasification and partial condensation distillation separation by top product condenser cooling medium to heat away.The design of distillation column and its feed preheating design, separation and mass fraction of 20% benzeneII-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前 言 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课程的一个非
第五篇:化工原理总结
化工原理总结
张晓阳
2013-2015 第一章 流体流动 1.牛顿黏性定律
2.流体静力学的方程运用:
(1)测压力:U管压差计,双液U管微压差计(2)液位测量。(3)液封高度的测量。3.湍流和层流。
4.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连续性方程(质量守恒原理),能量守恒方程(包括内能,动能,压力能,位能),伯努利方程。
5.边界层与边界层分离现象:边界层分离条件:流体具有粘性和流体流动的过程中存在逆压梯度。工程运用;飞机的机翼,轮船的船体等均为流线形,原因是为减小边界层分离造成的流体能量损失。6.流体的管内流动的阻力计算:(1)流体在管路中产生的阻力:摩擦阻力(直管阻力)和形体阻力(局部阻力)
形体阻力的来源:流体流经管件、阀门以及管截面的突然扩大和缩小等局部地方引起边界层分离造成的阻力。
(2)管内层流的摩擦阻力的计算:范宁公式和哈根—泊谡叶公式。管内湍流的摩擦阻力的计算:经验公式。
(3)管路上的局部阻力:当量长度法和阻力系数法。7.流量的测量(知识点综合运用)(1)测速管(2)孔板流量计(3)文丘里流量计(4)转子流量计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 2.离心泵的基本方程
3.离心泵的理论压头影响因素分析(叶轮转速和直径,叶片的几何形状,理论流量,液体密度)4.离心泵的特性方程
5.离心泵的性能参数(流量,扬程,效率,有效功率和轴功率)6.离心泵的安装高度 7.离心泵的汽蚀现象;8.离心泵的抗汽蚀性能:NPSH,离心泵的允许安装高度。9.离心泵的工作点 10.离心泵的类型
11.其他类型化工用泵:往复泵(计量泵、隔膜泵、活塞泵)、回转式泵、旋涡泵。12.气体输送和压缩机械(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真空泵)
第三章非均相混合物分离及固体流态化
1.颗粒的特性 2.降尘室的工作原理 3.沉降槽的工作原理
4.离心沉降的典型设备是旋风分离器,其原理。
5.过滤操作的原理(化工中应用最多的是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过滤)、过滤基本方程、过滤速率与过滤速度
6.过滤设备:板框压滤机、加压叶虑机、转筒真空过滤机 7.间歇、连续过滤机的生产能力
第四章 液体搅拌
1.搅拌额目的。
2.搅拌器的两个基本功能及适用场所。3.均相液体搅拌的机理是什么。4.选择放大准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第五章 传热
1.传热方式: 热传导,对流,热辐射(1)导热 若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仅借分子、原子和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称为热传导(导热)。(2)对流传热
热对流是指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质点相互掺混所引起的热量传递。热对流仅发生在流体之中, 而且必然伴随有导热现象。(3)辐射传热
任何物体, 只要其绝对温度不为零度(0K), 都会不停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界辐射能量, 同时又不断地吸收来自外界物体的辐射能, 当物体向外界辐射的能量与其从外界吸收的辐射能不相等时, 该物体就与外界产生热量的传递。这种传热方式称为热辐射。
2.冷热流体热交换方式:(1)直接接触式换热(2)蓄热式换热(3)间壁式换热
3.热传导:平壁传热速率,n层平壁的传热速率方程;圆筒壁的热传导(单层和多层)
4.换热器的传热计算:总传热系数的计算 5.传热计算方法:平均温度差法,传热单元数法!6.对流传热原理及其传热系数的计算
7.辐射传热:黑体,镜体,透热体和灰体,物体的辐射能力 8.换热器
(1)分类:混合式换热器,蓄热式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2)间壁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U型管式换热器),蛇管换热器,套管换热器。
(3)换热器传热过程的强化:增大传热面积S,增大平均温度差,增大总传热系数K(4)换热器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六章 蒸发
1.蒸发的目的:(1)制取增溶的液体产品(2)纯净溶剂的制取(3)回收溶剂 2.蒸发的概念
3.蒸发过程的分类及蒸发过程的特点 4.蒸发设备:循环冷却器
第七章传质与分离过程概论
1.传质的分离的方法:平衡分离,速率分离。
2.质量传递的方式:分子传质(分子扩散)和对流传质(对流扩散)(1)分子扩散:菲克定律
(2)对流传质:涡流扩散,对流传质机理,相际间的传质(双模模型,溶质渗透模型)3.传质设备:板式塔和填料塔。
第八章 气体吸收
1.气体吸收的运用:
2.吸收操作:并流操作和逆流操作 3.气体吸收的分类:
4.吸收剂的选择:(1)溶解度(2)选择性(3)挥发度(4)粘度 5.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通常用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及亨利定律表示。
6..相平衡关系的应用:判断传质进行的方向,确定传质的推动力,指明传质进行的极限。
7.吸收过程的速率关系:膜吸收速率方程(气膜、液膜吸收速率方程),总吸收速率方程。
8.低组成气体吸收的计算:全塔物料衡算,操作线方程 9.吸收剂用量的确定:(1)最小液气比(2)适宜的液气比 10.吸收塔有效高度的计算:(1)传质单元数法(2)等板高度法 11.其他吸收与解吸 12.填料塔
(1)塔填料:散装填料与规整填料等
(2)填料塔的内件:填料支撑装置,填料压紧装置,液体分布装置,液体收集及再分布装置。
(3)填料塔流体力学能与操作特性
第九章 蒸馏 一.相关概念:
1、蒸馏: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间挥发性不同的性质,人为的制造气液两相,并使两相接触进行质量传递,实现混合物的分离。
2、拉乌尔定律:当气液平衡时溶液上方组分的蒸汽压与溶液中该组分摩尔分数成正比。
3、挥发度:组分的分压与平衡的液相组成(摩尔分数)之比。
4、相对挥发度:混合液中两组分挥发度之比。
5、精馏:是利用组分挥发度的差异,同时进行多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的过程。
6、理论板:气液两相在该板上进行接触的结果,将使离开该板的两相温度相等,组成互成平衡。
7、采出率:产品流量与原料液流量之比。
8、操作关系: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第n层板下降液相的组成与相邻的下一层(n+1)板上升蒸汽的组成之间的函数关系。
9、回流比:精流段下降液体摩尔流量与馏出液摩尔流量之比。
10、最小回流比:两条操作线交点落在平衡曲线上,此时需要无限多理论板数的回流比。
11、全塔效率:在一定分离程度下,所需的理论板数和实际板数之比。
12、单板效率:是气相或液相通过一层实际板后组成变化与其通过一层理论板后组成变化之比值。
二:单级蒸馏过程:平衡蒸馏和简单蒸馏及其计算 三:多级精馏过程:精馏(连续精馏和间歇精馏)
四:两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全塔物料衡算和操作线方程,理论板层数的计算(图解法、逐板计算法和简捷法),最小回流比的计算及选择。
五:间歇精馏和特殊精馏以及多组分精馏概述(了解部分)六:板式塔
(1)塔板类型:泡罩塔,筛孔塔板和浮阀塔板。(2)塔高及塔径的计算(3)塔板的结构:溢流装置
(4)板式塔的流体力学性能和操作特性
第十一章 干燥
一、名词解释
1、干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物料中湿分的操作。
2、湿度(H):单位质量空气中所含水分量。
3、相对湿度():在一定总压和温度下,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压比值。
4、饱和湿度(s):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等于同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汽压时的湿度。
5、湿空气的焓(I):每kg干空气的焓与其所含Hkg水汽的焓之和。
6、湿空气比容(vH):1kg干空气所具有的空气及Hkg水汽所具有的总体积。
7、干球温度(t):用普通温度计所测得的湿空气的真实温度。
8、湿球温度(tw):用湿球温度计所测得湿空气平衡时温度。
9、露点(td);不饱和空气等湿冷却到饱和状态时温度。
10、绝对饱和温度(tas):湿空气在绝热、冷却、增湿过程中达到的极限冷却温度。
11、结合水分:存在于物料毛细管中及物料细胞壁内的水分。
12、平衡水分:一定干燥条件下物料可以干燥的程度。
13、干基含水量:湿物料中水分的质量与湿物料中绝干料的质量之比。
14、临界水分:恒速段与降速段交点含水量。
15、干燥速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气化的水分质量。二: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 三: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 四:干燥速率与干燥时间 五:真空冷冻干燥
六:干燥器:厢式干燥器,转筒干燥器,气流干燥器,流化床干燥器,喷雾干燥器真空冷冻干燥器等 七:增湿与减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