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试题库5篇

时间:2019-05-15 03:12: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德育原理试题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德育原理试题库》。

第一篇:德育原理试题库

德育原理------自学辅导资料

德育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是教育家()首先提出的。A、马卡连柯

B、赞科夫

C、苏霍姆林斯基

D、加里宁

2、现代德育在德育方法上()

A、更侧重于教育者施教传道的方法

B、只强调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方法

C、只强调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方法

D、强调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

3、我国新时期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公民道德”指的是()A、私德 B、社会公德 C、国民公德 D、职业道德 4.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研究方法主要采用()A、推理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道德两难法 5.一个人品德形成发展的外在表现和客观标志是()A、品德情感 B、品德行为

C、品德认识 D、品德意志

6、关于我国现阶段中小学德育目标的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强调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忽视基础文明教育和道德教育 B、心理品质的发展也作为德育目标的要求

C、不仅重视思想准则、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培养,而且强调发展学生的道德能力 D、把对全体学生的普遍要求和对其中优秀分子的要求区分开来

7、我国《中学德育大纲》正式颁布的时间是()A、1990年

B、1993年

C、1994年

D、1995年

8、学校德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道德教育

D、品德教育

9、人们能够发现、认识、掌握、运用,但不能改变、废除的是()A、德育原则

B、德育规律

C、德育方法

D、德育规则

10、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有关思想道德方面知识的德育方法是()

A、示范法

B、讨论法 C、陶冶法

D、讲解法

11、价值澄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马卡连柯

C、班杜拉

D、拉斯

12、我国新时期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公民道德”指的()

A、私德

B、社会公德

C、国民公德

D、职业道德

14、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选择

15、学校实施德育最主要、最基本的途径是()A、课外活动

B、各科教学

C、团队活动

D、校会晨会

16、价值澄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马卡连柯 C、班杜拉

D、拉斯

17、德育原理研究的根本任务是()

A、揭示德育规律

B、总结德育方法 C、探讨德育现象

D、研究德育功能

18、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研究方法主要采用()

A、推理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道德两难法

19、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并利用学生本身存在的优点克服缺点错误,这种做法主要遵循了()

德育原理------自学辅导资料

A、知行统一的原则 B、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 C、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D、说理疏导和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20、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A、活动和交往

B、品德内部的矛盾运动

C、深刻的道德认识

D、品德发展的动机

21、关于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不正确的是()。

A、反对灌输,提倡发展儿童的道德思维

B、强调澄清儿童混乱的价值观

C、倡导发展性的道德教育原则

D、把道德发展划分为“三水平六阶段”

22、在一定时期内对学生品德作出全面评价,以使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上进的方法,是()。

A、奖励法

B、惩罚法 C、评比法

D、操行评定

23、学生品德内部的基本矛盾是()

A、知与行的矛盾

B、知与情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品德现有发展水平的矛盾

D、受教育者对当前德育要求的反映与他们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24、人们能够发现、认识、掌握、运用,但不能改变、废除的是()A、德育原则

B、德育规律

C、德育方法

D、德育规则

25、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是()

A、德育个别问题

B、德育一般问题

C、德育规律

D、德育一般问题及规律

26、德育的外延涉及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

A、理想教育

B、劳动教育

C、人生观教育

D、道德教育

27、德育原理研究的根本任务是()

A、揭示德育规律

B、总结德育方法

C、探讨德育现象

D、研究德育功能

28、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属于()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宗教教育

D、道德教育

29、德育即()

A、品德教育

B、思想教育

C、宗教教育

D、道德教育

30、德育对社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通过直接影响生产资料而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

B、通过直接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

C、通过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

D、通过对生产中人的影响而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

31、保证我国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主要是()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3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体现了德育具有什么样的功能?()。A、经济

B、政治

C、法治

D、发展科技

33、德育在发展过程中要吸收和利用以往时代在德育思想、内容、原则、方法等方面的成果来丰富、发展自己,这表明德育具有()

A、民主性

B、变革性

C、继承性

D、滞后性

34、制约着德育的社会阶级性质的是()

A、生产力水平

B、科技发展水平

C、教育思想

D、政治经济制度

35、我国学校德育应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这表明德育的()

德育原理------自学辅导资料

A、全民性

B、民主性

C、变革性

D、社会主义方向性

36、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37、德育方法是()A、教师德育工作方式的总和

B、学生自我修养方式的总和

C、教师德育手段的总称

D、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38、直观性特点比较突出的德育方法是()

A、语言说理法

B、形象感染法

C、品德评价法

D、品德修养法

39、“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体现了()的要求。

A、陶冶法

B、榜样示范法

C、品德修养指导法

D、自我教育法

40、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是()A、讨论法

B、谈话法

C、陶冶法

D、讲解法

41、通过执行规章制度来培养学生的品德属于哪一种德育方法()A、说理教育法 B、品德修养法

C、榜样示范法 D、实际锻炼法

42、古人说:“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谈的是哪一种德育方法()

A、说理教育法

B、品德评价法

C、情感陶冶法

D、品德修养法

43、通过学生独立自主的活动,进行常规训练以培养品德行为习惯的方法,叫()A、实际训练法

B、修养指导法

C、榜样法

D、自我修养法

44、在一定时期内对学生品德作出全面评价,以使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上进的方法,是()A、奖励法

B、惩罚法

C、评比法

D、操行评定

45、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有关思想道德方面知识的德育方法是()

A、示范法

B、讨论法

C、陶冶法

D、讲解法

46、关于柯尔伯格道德教育模式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道德认知发展阶段来探讨道德教育模式

B、从道德情感发展阶段来探讨道德教育模式

C、从道德意志的培养来探讨道德教育模式

D、从道德行为的践履来探讨道德教育模式

二、名词解释

47、德育的全民性:德育的全民性包括几层含义: 第一、德育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权利、义务和责任; 第二、德育的对象包括全国人民、全体社会成员;第三、德育的任务是提高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道德素养水平,提高整个民族的精神文明程度。

48、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用正确的道德规范调节社会关系和个人关系的品质的教育活动。

49、他律:是认知发展的道德教育理论代表人物皮亚杰提出的,关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一个低级阶段,指进行道德判断时,以外在而非自身的价值标准进行判断。

德育原理------自学辅导资料

50、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教育者通过德育活动在促进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或质量标准,亦即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所要达到的。

51、政治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所持的立场的教育活动。就是要解决受教育者的方向、立场、态度这些根本问题。

52、自律是认知发展的道德教育理论代表人物皮亚杰提出的,关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一个阶段,指进行道德判断时,以内在的自身的价值标准进行判断。

53、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心理内部矛盾运动,而使其养成一定的思想品德,也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

54、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关键概念,指“通过学习者的观察和注视而进行的学习”。

55、说理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思想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一种德育方法。

56、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科学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57.替代强化:是社会学习理论提出的概念指榜样作用在示范者的身上,而使学习者间接受到的强化。.58、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59、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心理上施加影响,以培养起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主要涉及政治、思想、道德和法纪几方面的教育。简言之,德育是培养人的品德的活动。60、直接道德教学是指通过设置专门的道德课程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理论的教学。

61、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指在德育过程中,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并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因势利导,长善救失。62、德育网络是整合各种力量,由各种社会组织及其沟通渠道构成的组织体系。建立德育网络为的是将学校、家庭,社会各种教育力量有机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化的教育力量,故又称德育一体化网络。

63、学校德育组织体系:这指的是学校内部各种教育,教学组织及其相互勾通的途径。设有以下组织:(1)德育指导小组。由分管德育的校长,政教主任,团队教师,学生会主席,年级组长组成;(2)班级德育小组。由班主任,学科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社区代表组成。;(3)班级学科教师德育研讨小组。

三、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64、价值观澄清学说强调榜样示范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答:错,强调榜样示范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是社会学习理论的突出特点,价值观澄清学说强调自由选择,强调澄清受教育者自身的价值观。

65、我国现阶段的学校德育目标中,对全体学生的要求和对少数优秀分子的要求是一致的。()

答:错,我国现阶段的学校德育目标明确地把对全体学生的要求和对少数优秀分子的要求区分开来,全体学生要求培养成“四有公民”,对少数优秀分子要求培养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表明了我国目标更切近实际,也就是切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更加实事求是

66、班图拉研究儿童道德发展和教育问题的主要方法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答:错,班图拉研究儿童道德发展和教育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道德两难故事法是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观点。67、只要方法得当,德育过程可以一蹴而就,不会出现反复。()

答:错,这是因为青少年学生本身具有不稳定性,可塑性极强的特点;从培养目标来看,这是一个多层次的培养过程;此外,学生所处的客观世界是复杂多变的。所以,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68、思想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所持的立场。就是要解决受教育者的方向、立场、态度这些根本问题的教育。

答:错,政治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所持的立场。就是要解决受教育者的方向、立场、态度这些根本问题。思想教育是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

69、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导致了道德的进步和完善。()

答:错,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道德的进步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前提,但科学技术和社会道德之间不是直接的等同或等时的关系,科学技术与道德之间还存在着许多中间环节。70、变革性是现代化德育的本性和存在形式。()

答:对,社会一直处于变革中。作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一部分的德育不可能一成不变,而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变革性是现代化德育的本性和存在形式

71、认知发展的道德教育理论认为,道德教育的关键是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观。()

答:错,认知发展的道德教育理论认为,道德教育的关键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力的逐步提高。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观是价值观澄清学说强调的。

德育原理------自学辅导资料

72、现阶段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德育可有可无的。()

答:错,现阶段德育并非可有可无,因为德育不仅具有政治功能,也通过影响人的品德,塑造时代所需要的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73、第一个提出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的教育家是陶行知。()

答:错, 第一个提出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的教育家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长期教育实践中他提出了: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的教育体系.他分析了儿童集体形成的阶段,进一步提出了前景教育原则和平行教育影响原则。

74、德育的实质是育德。()

答:对, 育德即培养人的品德。德育的目的在于育德,这是德育区别于智育、体育、美育的主要标志。如果失去培养人的品德这一本质属性,就不能称它为德育了。从学生的特点来看,成长中的学生品德行为具有不稳定性和较强的可塑性。

75、德育方法是教育者的施教传道的方式。()

错,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道德的进步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前提,但科学技术和社会道德之间不是直接的等同或等时的关系,科学技术与道德之间还存在着许多中间环节。

76、德育过程总是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入手的。()

错,道德理想教育即运用道德倡议形式激励学生的高尚行为;道德规则层次是运用道德禁令或道德指令形式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

77、德育网络的功能体现在保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影响的一致。()

对,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相对于校外教育而言,学校德育的目的性最明确,组织性、计划性也最强,而社区文化设施、文化力量较不稳定,家长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教育观念、教育技能等相对教师而言没有受过专门培训。78、德育方法是教育者的施教传道的方式。()

错: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标,教育者、受教育者参与德育活动所采取的各种方式的总称。它既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的方式,也包括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的方式。

79、德育过程总是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入手的。()

错,德育过程具有多开端性,知、情、意、性四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可以作为德育过程的开端,具体从哪一个方面入手,要看受教育者这四个要素的发展状况而定。80.德育网络的功能体现在保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影响的一致。()

错, 德育网络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不仅仅体现在保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影响一致,还包括能增强家长及社会各界培养教育青少年学生的责任感;开发、利用社会德育资源,加强德育力度;优化学校德育的外部环境。81、相对而言, 学校在德育网络中具有有利条件

对,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相对于校外教育而言,学校德育的目的性最明确,组织性、计划性也最强,而社区文化设施、文化力量较不稳定,家长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教育观念、教育技能等相对教师而言没有受过专门培训。82、学校对德育网络中的教育工作有积极的导向作用,指通过在网络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把握方向。

错,学校对德育网络中的教育工作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其实现的基本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在网络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把握方向;二是利用学校优势,提高德育网络中成员的教育水平和活力。

83、学校在德育网络中的精神文明辐射、优化德育环境的作用指道德教育、道德同化作用。

错,学校在德育网络中的精神文明辐射、优化德育环境的作用体现在:一是道德教育、道德同化作用;二是文化宣传、政策宣传作用;三是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

84、德育网络的功能体现在保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影响一致

错, 德育网络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不仅仅体现在保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影响一致,还包括能增强家长及社会各界培养教育青少年学生的责任感;开发、利用社会德育资源,加强德育力度;优化学校德育的外部环境。

85、德育网络具有的功能是单独的学校德育所不可能具有的。

对,德育网络的结构形成德育新的格局,决定了它具有的功能,为单独的学校德育所不可能具有的。具体体现在保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影响一致;能增强家长及社会各界培养教育青少年学生的责任感;开发、利用社会德育资源,加强德育力度;优化学校德育的外部环境。

86、德育网络是将学校内部各种教育力量有机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化的教育力量的组织体系。

对:德育网络是整合各种力量,由各种社会组织及其沟通渠道构成的组织体系。建立德育网络为的是将学校家庭,社会各种教育力量有机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化的教育力量,故又称德育一体化网络。

四、试用有关德育原理分析以下现象

案例

一、某中学初三班会课。班主任甲别出心裁,搞一次评选“吵架大王”的民意测验活动,并规定凡得三票以上

德育原理------自学辅导资料 的同学都要在黑板上挂名。投票结果,李生得二票,但名字照样写在黑板上。学生感到不解。班主任甲说:“李生情况特殊,他干了坏事。”李生当场提出质问。班主任甲说“你经常给老师取绰号。”李生否认,坚持要与班主任甲说清楚,进而师生发生争执。班主任甲火冒三丈,打了李生两个耳光,李生愤而离校。

问题:试用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分析上面的德育案例,具体说明其中哪些地方体现(违反)了哪些德育原则。答,该案例主要违反了如下德育原则:

(1)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该原则要求正面说服教育为主,批评约束为辅,而案例中班主任与学生发生冲突,甚至体罚学生)

(2)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该原则要求利用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即闪光点进行教育,案例中评选“吵架大王”的行为则相反。)

(3)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评选“吵架大王”的行为、体罚学生的行为是对学生人格与自尊心的伤害)

(4)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李生这样的学生,应该从其个性特征出发,有的放矢,而评选“吵架大王”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

案例二:开学不久,陈老师发现杨朗同学有许多毛病。陈老师心想,像杨朗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陈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天,杨朗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陈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陈老师听了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话,杨朗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

问题:试用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分析上面的德育案例,具体说明其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答:该案例中教师主要运用了如下德育原则。

(1)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该原则要求正面说服教育为主,批评约束为辅,案例中对有许多毛病的杨朗同学陈老师没有再以批评为手段,而是以鼓励为突破口)。

(2)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案例中陈老师要求学生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即运用闪光点进行教育)。(3)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对有许多毛病的杨朗同学陈老师没有再以批评为手段,而是以鼓励为突破口这是尊重学生人格、自尊心的做法)。

(4)因材施教的原则(“像杨朗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陈老师的做法显然是考虑了杨朗的特征)。

案例三:一位禅师晚间出来练功,看到墙角下有堆垒起的石头,禅师知道这是徒弟违反寺规跳出寺院玩乐去了。正在这时,禅师听到墙外有脚步声,知道是徒弟回来了,于是他躬下身体,趴在石头上,让翻墙的徒弟踩着他的背下了墙头。这徒弟低头一看,自己踏着师傅的脊背,羞愧交加,无言以对。老禅师拍着他的肩膀说:“时间不早了,快回去吧。”老禅师宽容大度的教育机智令人叫绝,同时,我也为老禅师巧妙设置台阶以唤醒徒弟的做法而折服。问题:试用我国常用的德育原则分析禅师对徒弟的教育案例,具体说明其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此案例中,该禅师的做法是对的,符合以下德育原则:

参考答案:

1、符合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该禅师对晚归的徒弟让他踏着自己的脊背进寺,并且拍着他的肩膀说:“时间不早了,快回去吧”,使他羞愧交加,无言以对。体现了对徒弟的关心与爱护,在尊重徒弟自尊心的基础上,对他提出了的要求。

2、符合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要给学生讲明道理,疏通思想,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分放在辅助的地位,该禅师对犯错误的徒弟没有一味的批评教育,而出乎意料地巧妙设置台阶以唤醒徒弟,正是正面教育为主原则的体现。

3、符合知行统一的原则。让徒弟知道晚归的错误并改正。案例四:下面是某报记者与一位小学生的对话: 记者:你今天上哪玩去了?

学生:没上哪,在家和同学玩电脑,还看了×××的飞车过黄河。记者:当时有什么感觉?

学生:很紧张,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不过……我更希望他掉下去。记者:(大吃一惊)为什么?

学生:你不觉得那才更刺激吗?许多人急得团团转,追踪、打捞、抢救……当然他最后成功了,也挺不错。记者:你崇拜他吗?

学生:不,我有自己的理想。记者:你的理想是什么?

德育原理------自学辅导资料

学生:(笑起来,很干脆)挣大钱。

记者:我是问你将来想当什么样的人,比如科学家、工程师、商人…… 学生:那还用问,哪个挣钱多就当哪个呗。记者:你为什么想挣大钱呢?

参考答案::可用说服法,榜样法,陶冶法,品德评价法,心理咨询法等进行教育。(要求每一种方法能联系案例中情节说明,至少应包括四种方法)。

案例五:四块糖的故事

陶行知任育才中学的校长时,有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等陶行知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办公室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给他:“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励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行知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行知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行知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问题:试用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分析上面的德育案例,具体说明其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参考答案:此案例中,陶行知先生的做法符合以下德育原则:

1、符合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陶行知先生对欲用砖头打人的男生及时制止,并且在尊重杨朗自尊心的基础上,把他叫到办公室进行进一步的教育。

2、符合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要给学生讲明道理,疏通思想,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分放在辅助的地位,陶行知先生对杨朗同学没有一味的批评教育,而出乎意料地找出该男生的的优点,并以糖果加以奖励,正是正面教育为主原则的体现。

3、同时,德育的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要求德育过程中利用学生本身的“闪光点”,克服缺点错误,陶行知先生就是利用了该男生的四个闪光点—“按时到办公室、尊重老师、有正义感、能认错。”来克服他自身存在的缺点错误。案例六

据报道,某校初三男生沈阳(化名)上学路上,捡到一只包,打开一看。发现包内有许多现金,他顾不上多想,直奔学校,把钱交给了老师。老师一清点,竟有11430元。之后,学校出了一则招领启事,并通过广播站向全镇广播。消息很快传到了失主那里,他赶到学校,对沈阳同学十分感激,并拿出500元表示酬谢,被沈阳婉言谢绝。学校表扬了沈阳,同学们对他也很赞赏。但是没想到,当他回家时,街坊邻居却像见了“外星人”。有人说:“你这个傻瓜,钱又不是你偷的,做好事能值几个钱?”也有人说:“路上又没人看见,你放进口袋拿回家,谁晓得?”他的家人也说他太傻。沈阳同学怎么也想不通,那些平时让他“学好”的家人、邻居,为什么会这样对待他。问题:(1)沈阳这么做,到底是对还是错? 分析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德育网络的功能。

沈阳这么做是对的,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但是社会、对此反映却各不相同,有些是消极负面的,这显然对正在成长的青少年不利,要求发挥德育网络的强大功能 具体体现在 :

1、能增强家长及社会各界培养教育青少年学生的责任感;

2、保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影响一致;

3、开发,利用社会德育资源,加强德育力度;

4、优化学校德育的外部环境。案例分析七

小学生餐费在教室丢失

昨天是玉泉小学三(1)班全体学生交下月饭费的时间。“上完课间操回来,我发现还没交给老师的钱不见了。”据丢钱学生小悦(化名)回忆,上午9点半下楼做操前,她还小心地把钱放进铅笔盒里。小悦立即将此事告诉了班主任郭佳。郭佳在教室里转了一圈,对小悦说“别怕,老师会帮你找到的”。然后走出了教室。

小悦同班同学小唐说,中午同学们正在自修,郭老师抱着一个箱子走进教室,“她说这是悄悄话信箱,谁要是捡到小悦的钱没能还她,就自己悄悄放进去”。随后,郭佳将全班学生带到室外,让他们逐一进去逗留两分钟再出来。最后一名学生出来后,大家才进教室。“后来小悦就说老师帮她把钱找着了”。

“这样做是在沿用教育学上的案例。”郭佳说,一开始她在教室转时,注意到有个学生显得很紧张,直觉告诉她小悦的餐费钱可能与自己班的学生有关。她和其他老师商量了一下,然后从学校资料室借了个箱子,中午便来帮小悦找钱,同时给拿钱学生一个自我反思、改过的机会。-------校园无贼 问题:郭老师这样做对吗?请你用相关的德育原理分析。案例答案

德育原理------自学辅导资料

郭老师这样做无疑是正确的。可以用德育的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等等原则分析。也可以用相应的德育方法分析。

案例分析八:

阅读下列案例材料,详细分析案例中突出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

有个学生,在老师上课板书时,常用两手食指敲打桌沿,发出“哒哒声”的响声。虽然有老师警告说查出来要处分,可总是禁而不绝。后来,一位音乐老师找到了这个学生。他怯生生地站在老师面前,等待批评和处分。出乎预料的是老师不仅没有责备他,反而笑着说:“你参加乐队打鼓好吗?”学生愣了,以为老师讽刺他,不敢答话。老师接着说:“学生乐队缺一名鼓手,我觉得你有条件当。但是,你在上课时要认真听课,遵守课堂纪律,不要再敲桌子了,好吗?”学生点点头,泪水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后来,这个学生敲鼓进步很快,上课也不再敲桌沿了。案例答案

此案例中,音乐教师的做法符合以下德育原则:

1、符合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对破坏课堂纪律的学生,音乐老师没有一味采取禁止的办法,反而笑着说:“你参加乐队打鼓好吗?”在尊重小王自尊心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2、符合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要给学生讲明道理,疏通思想,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分放在辅助的地位,音乐老师让小王担任学生乐队鼓手,同时进行说理教育,使小王愉快地接受教育。

3、同时,符合德育的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要求德育过程中利用学生本身的“闪光点”,克服缺点错误,音乐老师让小王担任学生乐队鼓手,即利用“闪光点”教育。

五、德育小论文

作文

一、目前,我国的学校德育还较多地处在应试教育的困境中,德育实效性低。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小论文,对德育产生困境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学校德育的变革提出一点看法。

作文

二、当今世界,电脑网络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人们在计算机网上阅读新闻、下载文件、通信、交友、购物等等,的确带来了生活的便利,但是上网也有负面作用。人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道德困境。例如,充斥网上的假新闻,泛滥成灾的网络色情,横行肆虐的黑客等等。电脑网络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影响与教育是现代德育的新课题,请你自拟题目,对以上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写一篇小论文。

作文

三、低效性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学校德育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德育的低效性表现为:一是效果差——教育内容未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发展。教育部的一位研究员就把“德育不实,一代青少年思想空虚、表里不一”看作是当前教育危机的重要表现之一。二是效应低——德育投入未能产生相应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德育的低效,导致了德育的“三无”状态:无位——不重视;无力——软弱无力;无用——缺乏实际效果,未能有效地转化为品德。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德育小论文,分析造成目前我国德育低效性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学校德育改革的对策。

作文四:人们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正陷入“高投入”与“低产出”的困局之中.“高投入”政策,表现在:第一,地位高.从课程排列上看,德育被置于“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首,第二,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多.在我国,学校德育工作是所有学校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之一。第三,目标高.长期以来,国家希望全体人民都能具备“圣人,英雄”一般的道德水准.与“高投入”相对比,则是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低产出”.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日益多元化,人们也普遍感受到道德的衰落,目前的德育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一种过场和形式,成了令教育者无奈,受教育者生厌的负担,学生是“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请你自拟题目,针对我国德育如何走出困境提出措施,写一篇小论文。

作文五: 如今,一些家长忙于赚钱,对孩子放任不管,有一些父母进城挣钱,把孩子寄托给老人,而自己对孩子成长不闻不问。孩子渐渐地变得思想扭曲,惟我独尊,霸道蛮横,给学校德育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社会上那些不良的书籍、报刊、影视、黑网吧都冲击着学校德育。请你就以上学校德育所面临的困境谈谈看法,提出对策,自拟题目写一篇小论文。

德育原理------自学辅导资料

作业题:

1、德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联系和区别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的特点

3、“德育过程总是从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入手的。”对吗?试说明之

4、从我国德育目标的历史演变分析新时期我国德育目标的特点

5、试述德育网络中的组织及其沟通措施

6、试述学校在社区教育网络中的功能

7、什么是直接的道德教学?

8、什么是间接的道德教学?德育时间中如何渗透间接的道德教学? 9

第二篇: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库

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库(04规范)

一:名词解释

1.钢筋混凝土结构2.混凝土弹性特征系数3.混凝土徐变4.混凝土收缩

5.粘结强度6.目标可靠指标7.极限状态8.设计基准期

9.纵筋配筋率10.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11.剪跨比12.箍筋配筋率

13.受扭塑性抵抗矩14.轴压构件稳定系数15.偏心距增大系数 16.换算截面

二、选择题

1. 测试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采用涂润滑油的方法比不涂润滑油测试的强度高

b. 边长100mm的立方体测试的强度比边长150mm的立方体测试强度高

c. 采用蒸汽养护方法测得的强度比室外干燥低温养护的强度高

2. 关于混凝土各种强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混凝土立方体标准抗压强度高于棱柱体标准抗压强度

b. 标准强度的取值标准对应的强度保证率为90%

c. 混凝土双轴受压时强度高于单轴受压强度

3. 关于混凝土收缩与徐变特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徐变是荷载变形,而收缩是非荷载体积变形

b.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条件,对于控制混凝土徐变和减小收缩量均有利

c. 只要长期应力水平不超过棱柱体单轴抗压强度,徐变终究会趋于停止

4. 关于钢筋的性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有明显流幅的钢筋,屈服强度取其下屈服点的强度;无明显流幅的钢筋取其上屈服点的强度

b. HRB335级钢筋的标准抗拉强度为335MPa

c. 低碳钢经过冷拉和冷作时效,可以提高其抗拉屈服强度

5. 关于《公路桥规》(04规范)中对于设计原则的阐述,正确的是:

a. 规定了结构设计的四种状况:正常状况,持久状况,短暂状况,偶然状况

b.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以塑性理论为基础,要求作用效应最不利组合(基本组合)设计值必须小于或等于结构抗力的设计值

c. 对于正常使用阶段的验算,亦采用塑性理论,要求在作用效应基本组合下,钢筋混凝土的应力、变形和裂缝不超过容许值

6. 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超筋梁正截面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未开裂的弹性工作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受拉钢筋屈服后的破坏阶段

b. 小于最小配筋率的梁,梁的开裂弯矩近乎等于钢筋屈服弯矩,承载力几近素混凝土梁承载力

c. 梁截面在整个加载至破坏过程中,拉区混凝土开裂逐步退出工作,而压区混凝土压应力呈线性分布

7. 受弯正截面强度计算中,对于引入压区等效矩形应力图块的目的和原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引入压区等效矩形应力图块是为了简化计算公式,便于设计人员应用

b. 等效矩形应力图块的等效原则是应力图块的合力大小与作用点与原应力图一致c. 矩形截面等效矩形应力图块压区高度与原图块相等

8. 对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强度和抗弯强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连续梁反弯点两端正负弯矩之比的绝对值等于1时,抗剪承载力与同截面简支梁一致 d.梁的抗剪强度随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而提高,大致成线性规律变化

e.如果将纵筋伸出其不需要点0.5h后弯起,就能保证斜截面抗弯强度

9.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构造要求,不正确的做法是: .

a.为了有利于抗剪,可以将全部纵向钢筋在跨内弯起;

b.当根据计算不需要配箍筋,仍要按最小配箍率进行构造箍筋配置;

c.当钢筋需要接长时,可以采用绑扎或焊接接头,绑搭接长度和焊接长度均有构造要求

10. 钢筋混凝土构件受扭承载力计算的变角度空间模型中,结构各部分材料的角色有:

a.混凝土作为斜压杆,纵筋为受拉弦杆

b.箍筋则有部分为受拉腹杆,有部分为受压腹杆;

c.当受扭纵筋与受扭箍筋的配筋强度比小于1时,斜裂缝与轴向夹角小于45度;

11. 在保持不变的长期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中:

a.徐变使混凝土压应力减小,钢筋的压应力也减小;

b.钢筋和混凝土的压应力均不变;

c.徐变使混凝土压应力减小,钢筋压应力增大。

12. 在偏心受压构件设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小偏心受压构件的判别条件是e0>0.3h0为大偏压

b.在弯矩作用方向上满足偏心受压的抗力要求,构件就一定满足轴心抗力强度要求; c.采用非对称配筋时,若为小偏心受压构件,从经济角度上受拉一侧钢筋可按最小配筋率设计

13. 小偏心受压构件

a.N不变时,M越大越危险;b.M不变时,N越小越危险; c.N不变时,M越小越危险。

14. 大偏心受压构件

a.轴力的参与使抗弯能力提高; b.轴力的参与使抗弯能力下降;

c 轴力的参与对抗弯能力能力没有影响

15. 下列构件的强度计算假定中,没有用到平截面假定的是:

a.正截面抗弯承载力b.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c.偏心受压承载力d.纯扭构件承载力

16. 其他条件相同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与平均裂缝间距、裂缝宽度(指构件表面处)的关系是:

a.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大,裂缝宽度也愈大;

b.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小,裂缝宽度也愈小;

c.保护层厚度对平均裂缝间距没有影响,但保护层愈厚,裂缝宽度愈大;

d.保护层厚度对平均裂缝间距和裂缝宽度均无影响。

17.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应力计算与验算要求,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进行短暂状况应力验算时,截面应力计算抗弯惯性矩取开裂换算截面惯性矩;

fsdAsb.计算矩形断面的开裂换算截面受压区高度的公式为x fcdb

c.受弯构件短暂状况钢筋应力应力控制条件为si0.75fsk

18. 钢筋混凝土简支受弯构件的变形计算与验算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变形计算的构件刚度取开裂换算截面的刚度计算 t

b.挠度计算短期荷载组合下的挠度值,并要求最大挠度不超过跨径的1/1600

c.若短期荷载组合并考虑长期影响的挠度值超过l/1600,则需要设置预拱度

二:问答题

1.混凝土双轴受力与三向受压的强度特点?

2.《公路桥规中》规定如何测试混凝土弹性模量?

3.影响混凝土徐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简述影响关系?

4.保证粘结效能要采取哪些措施?

5.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的发展历程;简述极限状法设计的三个水准

6.简述结构的极限状态的分类

7.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有哪些基本假定?

8.什么是T梁截面翼板有效宽度?

9.简述无腹筋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破坏的几种形态与剪跨比的关系?

10.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能力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公式的上限值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11.试简述钢筋混凝土构件受扭的四种破坏形态

12.什么叫薄膜比拟法,什么叫沙堆比拟法?

13.普通箍筋柱和螺旋箍筋柱中的箍筋作用有什么不同?

14.简述大小偏心受压破坏形态的特点

15.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有哪些?

16.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特点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特点有何不同?

17.影响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裂缝宽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8.混凝土常见的耐久性问题有哪些?

三:识图绘图题

1.混凝土在单调、短期单轴压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特征

2.混凝土徐变发展曲线

3.螺旋箍筋柱的N-ε曲线

4.偏心受压构件的M-N相关曲线,不同长度柱的破坏路径

5.大小偏压的判断与截面应变分布图

6.绘一梁高大于1m的简支梁结构的钢筋布置示意图,并说明钢筋名称

7.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的截面应力分布图式,计算公式

考题分值比例:

名词解释:3X5=15选择:3X6=18问答:5x7=35

绘图识图:2x8=16计算:1x16=16

第三篇:教育学原理试题库

《教育学原理》试卷(第三套)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_____阶段、_______阶段和_____阶段。2、西方国家奴隶社会的教育有两个典型:____和____。3、教育有两大基本规律,一是______、一是_____。4、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是___、___和____。5、我国的专职教师大约在_______出现。

6、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组成部分是____、____、_ __、____、____。

7、1922年通过了“_____学制”,它基本是参照_____的学制制订的,通常又称“____”新学制,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8、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关系也就是_____与____的关系。9、品德评价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辅助方法,它有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方式。

10、班主任要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即要发挥____的骨干作用和抓好______的转化工作。

11、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_____,它包括了解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

12、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为_____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括号内,每题1分,共10分)1、教育目的指明了受教育者的()。

A 发展方向 B 发展阶段 C 发展结果 D 发展进程 2、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 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B 教学工作 C 校外活动 D 教师的培养工作 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

A 顺序性和阶段性 B 稳定性和可变性 C 发展的不均衡性 D 个别差异性 4、下列哪些因素制约着教学内容的制定()。

A 教育目的 B 生产力发展水平C 儿童的年龄特征 D 教师实际水平5、“罗森塔尔效应”反映了()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A 内容正确 B 方法恰当 C 目的明确 D 情感深厚 6、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

A 《论语》 B 《理想国》 C 《学记》 D 《大教学论》 7、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的核心是()。

A 热爱学生 B 为人师表 C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D 团结互助 8、从以下几种活动中,挑选出教学过程的活动()。A 备课 B 排课表 C 批改作业 D 教研活动 9、课的类型是根据()来确定的。

A 教学目的 B 课的具体任务 C 学科特点 D 教学内容

10、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 电化教学 B 复式教学 C 课堂教学 D 现场教学

三、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10分)

1、动物能哺育幼仔,因此在高等动物之间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2、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3、形成技能、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

4、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学生集合在一起,有了班级组织,就标志着班集体的形成。5、读书法就是学生自已独立地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

四、解释名词(每题3分,共15分)1、教育目的 2、教学大纲 3、启发式 4、榜样示范 5、集体舆论

五、简答下列各题(每题5分,共20分)1、学校教育产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2、教师的劳动具有哪些特点?

3、什么是课的结构?综合课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4、如何培养班集体?

六、论述题(共22分)

1、为什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发展学生智力?试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12分)2为什么说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的斗争发展过程?怎样才能做好学生的思想内部矛盾的转化工作?(10分)

七、实例分析(8分)

用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论分析:

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少年,5岁时就能作诗,但后来由于他父亲没有及时教育,使他到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教育学原理》第三套试卷参考答案及要点

一、填空

1、萌芽、独立、发展 2、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

3、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4、遗传、环境、教育 5、奴隶社会初期

6、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7、壬戌、美国、“六三.三” 8、教育、发展

9、奖励、惩罚、操行评定

10、优秀生、差生

11、基础、集体、个人

12、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二、不定项选择

1AC 2B 3ABCD 4ABCD 5D 6C 7C 8A 9AB 10C

三、判断并改错

1、错。动物能哺育幼仔,是动物的本能,它不存在教育。2、正确。

3、错。形成技能、技巧是运用知识的中心环节。

4、错。集体形成的条件是:①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②要有健全的组织和积极分子骨干;③要有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班风;④开展有教育意义活动。仅仅有了班级组织,不能标志集体已经形成。

5、错。读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而无教师指导的阅读只能是学生的自学法。

四、解释名词

1、教育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规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2、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3、启发式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他们自已去学习的方法。通过启发教学,促使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引起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

4、榜样示范是利用他人的模范行为或英雄事迹作榜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种教育方法。5、集体舆论是指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和集体成员的言行,成为个人和集体发展的一种力量,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要手段。

五、简答下列各题

1、①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使一部分人能够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从事专门的教育工作。②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出现了专门从事科学文化活动的知识分子。③社会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需要专门的学校教育进行传递。④文字的产生,使人类文化有了书面记载,促进了学校的产生和发展。

2、教师工作性质任务和工作对象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①教师劳动的复杂性。②教师劳动的创造性。③教师劳动的示范性。④教师劳动的长期性。⑤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群体性相结合。

3、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的分配。综合课的结构:①组织教学。②复习检查。③讲授新教材。④巩固新知识。⑤布置家庭作业。

4、①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②培养选拔班级干部和积极分子,形成班级的核心。③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④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促进集体的发展。

六、论述题

1、提示:发展学生的智力的意义:发展学生智力是时代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成倍增长,知识的物化过程缩短,知识的陈旧率迅速提高,学生所学的科学技术知识总是要落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要解决这个矛盾,就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以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实现四化的需要。四化需要一大批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具有探索精神的人才。现代化生产只有既掌握科学知识,又具有良好智力的人才能驾驭。

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需要。智力是学生获取知识崐的工具,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愈高,接受知识的速度就愈快,掌握知识就愈牢固,运用知识就愈灵活。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辩证统一崐的,这是由知识和智力的辩证关系决定的。知识与智力的关系:知识与智力不是一个概念。知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现象、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人类历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而智力是指人们认识、适应和改变客观世界的心理能力。知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成果,而智力则是顺利完成这种反映的主观条件。知识与智力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智力的转化物;作为智力活动原料的知识,又可促进智力的发展。这是知识向智力的转化。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二者的联系体现在学生掌握知识是通过自已的智力活动来完成的,智力的发展可以促进知识的掌握,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工具;智力又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没有知识,智力活动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掌握知识是智力发展的的基础。二者又是相互区别的。知识掌握的多少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能成为智力发展水平高低的标志,这是因为智力不表现为知识本身,而表现在获得知识的心理品质上。因此掌握了知识并不意味着自然而然地发展了智力。在教学中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不是任何教学都可实现二者的统一。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结构;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启发性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维,主动地掌握知识;教会学生学习,使之能自崐行去获得新知识,这样才能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

2、提示: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实质上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转化,必须通过受教育者心理内部矛盾运动,通过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作用。这种心理内部矛盾就有受教育者对当前道德要求的反映与现有的道德状况之间的矛盾。

外部教育的影响是思想品德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但受教育者对外界教育影响具有选择性。当受教育者对外界教育影响采取接受的态度时,外部的要求就会转化为受教育者自已的动机。并选择行为的方式,在活动中,这种动机就转化为行动。对外界教育影响采取中立或排斥的态度,外界影响也会在受教育者的心理上留下痕迹,或者使原来的道德心理结构更加巩固,或者引起对原有结构作某些调整。所以,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心理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

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内部矛盾的转化工作,教育者要注意做到:

(1)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地运用内部矛盾运动规律,启发、引导、促进受教育者的“自我运动”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

(2)要善于发现矛盾,分析矛盾,对不同性质的矛盾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3)要善于抓住思想矛盾转化的契机。

七、实例分析:

提示:从方仲永的事例说明,遗传素质好的人,如果离开后天的环境、教育和主观努力,是不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的知识、才能、思想、观点、性格、爱好、道德品质都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给予人的发展 的可能性便不能变为现实。

第四篇: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试题库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试题库(2009)

一、名词解释

1、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观规范对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2、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的思想沾沾自喜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应用性科学。

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问题的总和。

4、思想品德

5、思想品德结构

6、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7、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8、思想政治教育艺术

9、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10、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二、简答题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个人与社会、思想与行为、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内化与外化、教育与管理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社会调查法、总结经验法

3、在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中怎样鉴赏习型组织理论与技术?

4、简述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结合现实谈谈如何批判继承?(15分)

答:首先,在道德教育原则上,强调以育人为中心,德育至上。其次,在教育内容上,重视立志教育、注重修身为本,其理想人格是“圣贤”、“君子”。再次,在道德教育途径上,强调通过多种途径如学校、家庭、社会等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最后,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注重教化与修身的统一。(5)

对待剥削阶级思想道德教育资源总的方法:批判继承。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的局限性:

A、单纯采用灌输式教育方法。B、公私德不分的倾向。C、“重规范,轻人格”的倾向。(5)

对我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古为今用”的思考:A、突出“德育首位”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根本保证。B、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C、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是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5)

5、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联系实际说明其中一种功能。

6、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联系实际说明其中一种功能。

7、完成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8、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它有哪些主要特点?

9、联系实际谈谈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0、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11、简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12、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征

13、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14、如何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15、思想政治教育有哪些主要原则?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这些原则?

16、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何意义?

17、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有哪些?联系实际谈谈其中一种方法

18、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19、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艺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有什么意义?

20、联系实际说明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

21、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载体?其特征有哪些?

22、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大众传播载体各有什么特征、功能?如何运用好这些载体?

23、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24、形成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决策应该做好哪些重要工作?

三、论述题

1、简析行为科学的基本观点及代表理论,并分析行为科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异同。

2、答:答:一方面,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尊老爱幼、保护环境蔚然成风,但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入,一些与社会整体文明进步趋势背道而驰的丑恶现象也大量存在着。(5)

A、建立正确的道德导向。首先,要承认人们通过正当途径追求自身利益的道德合理性,又要提倡和发扬为社会奉献的精神。其次,公德建设要调整战略重点。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战略重点必须从精英道德建设转向大众道德建设,重在规范大众的日常行为,兼顾倡导不断提高道德境界。(5)B、改变道德教育的方式。(5)C、注重法律的作用。(5)

谈谈在新形势下如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20分)

校园文化就是以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以群体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一种亚文化,它既反映文化的一般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其主要内容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制度文化建设。(5分)

3、在新形势下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创建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首先,“要让校园的每堵墙壁都说话”,我们的理解就是赋予校园里的建筑设施具有丰富的文化涵义。其次,要做好校园的净化、美化和绿化。(3分)

2、营造奋发向上的校风,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校风最集中的体现是学风和教风。教风是主导、学风是主体。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风建设,抓好领导作风建设及从教职员工入手,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在学风建设方面,通过各种载体和形式将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传递给学生。(3分)

3、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发挥校园文化的控制功能。首先,要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其次,要加强常规管理,进一步修订完善一系列校园管理制度,第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3分)

4、优化人际关系,发挥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之间关系、教师之间关系。(3分)

5、精心开展文化活动,发挥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校园文化活动要系列化、特色化、常规化,通过各种多样的活动和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美育教育。(3分)

总之,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当前,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将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新形势下学校实施推进素质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4、新媒介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答:

一、新媒介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

1、新媒介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领域。

2、新媒介为思想政治教育创建了新平台。

3、新媒介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模式。

4、新媒介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课题。(6分)

二、新媒介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思想教育原则,是对教育内容和形式一般性质的体现。在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介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以下原则:

1、民主平等原则。

2、正面教育原则。

3、稳定性原则。

4、针对性原则。

5、实效性原则。

6、疏导原则。

7、创新原则。(12分)

5、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答: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适应超越规律:教育者的教育活动一定要适合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的规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决定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所选择的社会思想品德要求的内容层次及相应的教育方法。另一方面,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具有反作用。(5分)

A、适应:教育者的外部要求要适应学生的内在心理。教育者的外部要求要符合学生的品德心理发展规律和意志力和行为习惯系统。(5分)

B、超越:教育者的外部要求要超越学生的内在心理。由外部要求“超越”内在心理而产生的内部矛盾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方法:首先,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学生的志向水平,其次,对一些比较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现象做出正确合理的解释,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5分)

四、案例分析

第五篇:德育原理

一、名词解释

1教师道德:作为职业活动行为主体的教师在个体一般道德基础上,发自内心对职业生活各种要求的认同,是教师所秉持的职业道德认识、职业情感以及在从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职业行为,对职业伦理规范的自觉遵守并践履以德行的面貌展示出来的一种品质,是对教师职业生活的一种整体把握。P

532 教师道德修养:就是指教师在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方面进行自觉的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培养和自我陶冶的功夫和过程。教师道德修养包含了教师遵照道德原则和规范所进行的学习、体验、反思、修炼和提高一系列心理活动和客观的实践活动,以及在每个阶段所能达到的道德境界p52。德育过程:即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的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具体来说,德育过程是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为目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双向互动的教育活动过程。P11

德育目标的层次:是指同一个目标在不同级次学校班级的过程中,具有高低不同的要求,形成符合学校、班级实际标准。P130德育目标的序列:是指把同一目标中不同层次,按照到底的不同要求,顺序形成一个承前启后的体系。P130德育的途径:是指教育者为传递德育内容、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而确定的各种路径(渠道)的总称,由参与者、方法、手段等要素组成。P140学校德育管理: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德育目标任务,运用科学管理思想,结合学校德育的特点而进行的行动策划,并通过一定的途径、方法和手段积极实施的过程。P158

8学校德育的评价:是指运用测量或评鉴的科学手段和方法,对学生潜在的和外显的综合素质如思想品德、世界观、气质、性格的差异及其功能行为进行测量和评价的活动。P178学生档案袋:是指有关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就,取得的进步以及所反映学习成果的一连串信息的汇集,即每一个学生具有代表性的学习成果(作业、作品)、反思报告、评价结果以及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收集。P187

二简答新型德育中的教师角色定位p48

答:(1)教师既是德育教育者又是道德学习者

(2)教师既是道德示范者又是道德实践者

(3)教师既是道德知识的传递者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道德修养的意义p

53答:(1)教师道德修养的特殊性

(2)教师道德对教育事业具有促进作用

(3)教师道德对未成年学生具有示范作用

(4)教师道德地社会生活具有导向作用教师道德修养的内涵p5

4答:(1)充满爱心、忠诚事业

(2)努力钻研、学为人师

(3)以身作则、行为世范教师德育修养的方法p56

答:(1)学习与实践

(2)自行与交流

(3)认同与发展

5.教师德育素养的结构?p58

答:(1)教师的德育意识

(2)教师的德育知识

(3)教师的德育能力

6.教师德育能力发展依存的条件?p60

答:(1)掌握必要的德育知识与技能是发展德育能力的先决条件

(2)德育能力的发展还依赖于德育活动内容的正确选择

(3)德育活动过程的合理安排和德育方法的恰当运用

7、教师德育意识的构成4答:

1、教师对自身道德意识现象的体验

2、教师对学生道德实际表现的体验

3、教师获得对德育活动的体验

4、对德育环境的体验

8、学生道德发展的过程特点

3答:(1)做人与成长(2)明理与习德(3)长期与反复

9、皮亚杰的儿童品德发展阶段p79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2).权威阶段(6~8岁)

3).可逆性阶段(8~10岁)

4).公正阶段(11~12岁)

10、人本主义的道德情感教育原则p86

1)真诚

2)接受和信任

3)移情性理解

4)主动倾听

11、学校德育中师生关系的性质 p97

1.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之交流

2.教师和学生的创造之生成3.教师和学生的情理之互动

4.教师和学生的活动之协同

12、中小学德育目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p130

1..社会对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需要

2.学生自身对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需要

3.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及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4.制定者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期望及其教育理论和实践水平

13、中小学德育目标体系构建的原则p1

311)继承、借鉴与创新的统一

2)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统一

3)适应性与超越性的统一

4)整体性与层次性的统一

14、学校德育管理的基本模式p16

31)学校德育目标管理模式

2)学校德育常规管理模式

3)学校德育制度管理模式

4)学校网络德育管理模式

15、德育日常评价的重要方面?P186

答:

1、评价的内容要明确。

2、评价要真诚。

3、评价要是适时、适度。

四论述

1.学校德育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原则?p100

答: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师是关键要素,教师需要遵循一定的工作原则,讲求工作的艺术性,才能够实现此目标.(1)目标趋同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工作目标和学生的发展目标需要与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在总的方向上一致或趋

同,都要以达成教育目标为重,要以学校教育要求为最终结果,不断修正师生双方目标.只有这样,师生才能互相

合作,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争取达到共同的目标.(2)尊重信任原则: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要从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和信任学生出发,向学生提出道德要求,使

道德要求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和信任学生,学生才会尊重教师,亲近教

师,熨衣接受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从而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3)心理相容原则:是指师生相互吸引,和谐相处,相互尊重和相互支持.教师和学生心理相容度高,师生关系表现更

高的良好状态,德育内容和要求就容易被学生接纳和吸收.在德育过程中,师生关系是否心理相容,对整个德育活

动过程影响很大,决定德育效果的好坏.心理相容为师生关系达到和谐,融洽创造了条件,从而提高德育效果.(4)智能互补原则:指在师生群体内,由于所担负的角色不同,因而需要担任不同工作的人员相互合作,互为补充.智

能互补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水平互补,思维类型互补,能力专长互补,知识构成互补等.德育活动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智力活动,针对教师个体来说,构成智力的各要素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往往是不均衡的.教师要善于发挥学生的长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一名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形成一个最佳的互动和互补的师生结构,才能有效的提高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15、学校德育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

答:(1)教师要向学生表达教师之爱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然而教师的工作对象首先是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是与教师有着同等人格尊严的个体,此时教师的爱会作为一种外部的情感因素,能够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动机,成为学生推动自己不断进步的动力。师爱可以作为一种教育力量,给学生以温暖,提供学生成长中所需要的稳定、安全和一般性的支持,它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受到鼓舞,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人格形成。因此,对学生表达教师之爱是至关重要的,关乎着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

(2)教师要和学生进行对话沟通

师生之间教育交往的主要形式就是对话,通过对话形成真正的沟通和交流,从而达到理解,即精神获得沟通。教师的角色理应是对话者和理解者,从而平等地看待学生、尊重学生,以角色换位来“移情”和理解学生,并达到共情从而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总之,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声音,通过与学生交谈和说理,进一步建立起学生的理性行为,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3)教师要向学生展现民主作风

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快乐的环境,让学校充满了友爱、和谐的气氛,让学生们在老师面前能畅所欲言,这不仅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相待,而且也锻炼了学生们的各种能力,如语言、思维等,这些都与教师的影响有着密切关系。总之,教师在与学生的各种交往中,要建立起诚挚、平等、互敬、互尊、互重的友好关系,向学生展现民主作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4)教师要与学生进行道德合作

教师和学生的道德合作,就是指教师在道德教育活动过程中与学生之间协同的意识和心态的反映。合作是以师生关系为中心的诸多教育关系的健康与协调,教师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个人之间关系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集体主义原则的具体表现。教师与学生的道德合作,给学生得到的成长提供了自主发展的宽松环境,平等、合作、健康的师生关系,尉氏县学生得到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3、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区别p117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

① 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其实施属教育活动范畴;

② 是从外部对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

③ 受教育者与外界教育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① 思想品德是人的精神素质的组成部分,其形成属于人的素质发展范畴;

② 是在外部影响作用下,道德主体内部自身运动的过程;

③ 是道德主体与各种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我们再谈个体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时,指的是一种个体德行发展客观过程中的规律,而我们讲德育规律时,则是指我们自觉地控制事物,间因果关系或变量间的关系,使教育活动按照预期目标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规律,所以我们说,德育过程论在探讨德育规律时,探讨的是施教与受教之间的变化规律,是从教的角度探讨教育者如何实施德育的过程,而不是指单方面的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对德育过程规律与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的正确区分是认识德育过程规律的前提。

4、德育过程中开放性与整体性相结合原则p12

3教育过程的开放性要求教育一方面一开放的心态冲破传统道德教育的封闭,领会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道德的理解,另一方面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已发生的社会变革而带来的道德上的变化。开放式的道德教育不是以禁锢学生的思想为目的,而是促进学生的到的思维能力,特别是独立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道德观为目的。用一种单一的到的教条和道德信仰体系教育学生,并采取一切措施压迫学生接受这些教条的做法,都会阻碍学生理智和道德的发展。教育过程的开放性原则要求作为道德教育内容的价值准则和规范系统必须向学生开放接受学生的检验。是学生的道德观点经过自己的理智思考而自由选择。现代德育过程理论认为的是个体的完整的人格特征。个体的道德发展以受教育者的自觉的生命实践活动为基础,是首要教育者在日常生活实践完整生命活动的展开。作为道德发展的主体,受教育者的身心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他们的个体性,主动性,完整性在道德上是统一的。所以,德育不能着眼于德性的单一方面,不能强调单项的道德知识的接受与片面的行为操练。否则,个体道德的健全发展就是不可能的。

5德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相结合的原则p12

4德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是指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力量协调一致,系统地发挥整体影响的教育作用。这是由于影响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因素的广泛性和社会性所决定的,谈到外部因素的整体影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一个人不能够一部分一部分地来教育,而是由人所经受的种种影响的全部总和综合地教育出来。”

德育影响的一致性指的是影响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各方面因素和力量的协调一致,互相配合。德育影响的连贯性则是指教育过程运行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德育过程系统是一个与外部社会相会影响、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如何利用各种外部因素,形成教育的合力,成为现代德育所面临的迫切的现实问题。为此,作为学校教育来说,应首先保持校内

各方面的教育影响的一致,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主导作用,成为学校德育的整体优势。其次,应密切联系家庭和社会,统一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积极组织学生进社会实践,一方面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思维和践行能力,同时,也起到优化外部环境的作用。最后,要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不断地提出适时、适度的要求,并将这种要求贯彻到底。

6、小学生德育内容体系的基本内容?P138

答:根据小学生生活的环境、交往对象及身心特点,我们认为小学德育重在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与自己、个人与他人及集体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规范、意识和行为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进行自我认知及活泼开朗、合群、乐学等健康的人格教育。

(2)、法纪教育。主要进行班规班纪、校规校纪、小学生守则及交通规则等教育。

(3)、道德规范教育。主要进行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的教育。在家庭美德方面,主要进行尊老爱幼、爱父母家人等教育;在社会公德方面主要进行文明礼貌、团结同学、尊敬师长、乐于助人、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等意识和行为教育;在个人品德方面主要进行城市、善良、友爱、谦让等平的教育。

(4)、思想教育。主要进行人生观中的热爱生活、积极进取、乐观向上、不惧困难和挫折的人生态度教育。

(5)、政治意识教育。主要警醒爱国旗、国徽、国歌,爱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爱中华民族的故土山河等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下载德育原理试题库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德育原理试题库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德育原理

    2014年春季 期末作业考核 《德育原理》满分100分一、判断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40分) 1、加强学校德育,就要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 2、德育是对人思想品德给予多方面......

    化工原理试题库(5篇材料)

    1、精馏分离的依据是各组分的挥发度的差异,要使混合物中的组分得到完全分离,必须进行 多次地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2、 相对挥发度的表示式=_A.对于二组 B 分溶液的蒸馏,当=1 时......

    德育原理 读书笔记

    《德育原理》学习摘录主编 檀传宝(志行天下) 笔记摘录: △德育是促进学生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过程。 △“新性善论”:德育所能做的事情其实很有限,它只能提供一种有利于道......

    德育原理总结

    第一章德育的意义与任务 一、德育的意义 1. 加强德育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2. 加强德育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需要(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教育培养出来的......

    德育原理复习题

    一、判断题(20分) 1、道德行为是道德教育的理想。( ) 道德行为只是道德教育的体现,做好事的人不一定是好人。 2、品德修养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基础之上的。( ) 因为只有自己想要提高自......

    德育原理读书笔记

    内容简介 信仰与道德、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敏感、现实和富有挑战性的课题。研究这一问题的出发点在于目前中国德育现实中业已存在的对于核心价值或终极价值......

    《德育原理》复习

    《德育原理》 一、简要回答 1、在德育中指导学生品德修养应予把握的主要问题?答:(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修养,要注意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修养目标和方向。选择什么样的修养方向,决定人......

    德育原理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德育: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