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德育原理中期论文
诺丁思关怀理论及其对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摘要: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在继承传统关心道德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关心道德教育的新模式。这种模式提倡培养处于关怀中的、并具有适合自身特点能力的人以及关心者和被关心者之间角色的定位和学生持续关心能力的培养。提出了道德教育的四种方法,以身作则、对话、实践和认可。其教育理论在多方面给我国道德教育带来重要启示。
关键词:关怀理论
学校德育
启示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把报告题目定为《学会关怀》,就充分的体现了关怀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一、诺丁思关怀理论
(一)诺丁思关怀理论的基础
吉利根曾认为妇女对世界有与男人不同的憧憬,妇女和男人分别用关怀和正义来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妇女不同的声音来看,社会关系的破裂是各种社会不平等现象、各种伤害的根源,重建以关怀为基本特征的关系将是妇女们所认为的解决途径。正是在吉利根这种理论的影响下,诺丁斯开始思考如何用关怀伦理视角来重新组织社会、改造社会。但与吉利根不同的是诺丁斯试图从哲学和历史的视角反思整个西方男性主义文化传统,全面建构关怀伦理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
现代教育思想家马丁·布贝尔提出的“我一你”的教育思想,对诺丁斯有直接的启发作用。在民主和教育的问题上,杜威认为,民主是动态的建构和再建构的过程。学校应该是个小社会,学生只有在学校里民主地生活、民主地参与才能学会民主。⑧杜威的这些观点滋养了诺丁斯的关怀理论,支持了诺丁斯的活动与互动的关怀实践观及学校作为关怀的实践共同体的观点。
(二)诺丁思关怀理论的观点
1.学校德育的目标:诺丁斯认为学校教育惟一一个主导目标应该是培养健康的、有能力的和有道德的人。关怀作为人类共同生活的一种基本需要理应占据中心的位置。从诺丁斯对教育目标的这种论述来看,关怀教育实际上已经突破了道德教育的范畴,关怀已经构成了学校教育应该追寻的主要目标,学校教育的其他目标都应该在关怀这一中心的统摄之下来进行。所以这种关怀教育已经构成了一种教育的模式,这种模式所要求培养的是处于关怀中的、并具有适合自身特点能力的人。
2.学校德育的内容:会关怀和被关怀。在对被关怀的学习中,诺丁斯认为学生要学习的是如何洞察和感知关怀。在得到关怀者的关注之后,学生要学习展现对关怀的接受、认可。在对关怀的学习中,诺丁斯认为学生首先需要的是学会关怀自身。为了更好地学习关怀自身,学生还需要尽可能学习更多的自我知识,要学会构建自我形象和形成自尊。同时,学生还要学习建立与他人的关系,要逐渐把对自身的关怀转向对同伴、周围的人的关怀。学习关怀就是要学习如何去关注他人、如何去感受他人的需要、如何产生动机的换位、如何根据被关怀者的回应再做出关注和动机换位等。
3、关怀教育的实施:诺丁斯从长期的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实践中提炼出四种方法。(1)榜样。诺丁斯认为,教师的关键在于以身作则。在她看来,作为关怀者的教师看重的是学生与自己的关系对学生道德态度产生的影响,这样的教师自然而然地会把教知识的过程和教做人的过程合而为一,⑩对学生践行关怀具有催化之功。
(2)对话。对话发生在我、你之间,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有道德的弦外之音,对话时保持对学生的关怀是教师关怀的底线。当学生和教师对话时,教师一定要全身心地、无选择性地向学生开放,聆听他的心声。对话的主题应无禁忌。讨论要求的是实质的平等,师生共同进行批判性的、合情合理的思考。与对话相关,诺丁斯从人本主义、解释学与道德想像力等视角指出,叙事法是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
(3)实践。诺丁斯认为学生的关怀实践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师生关怀关系中,学生最基本的道德实践是保持对教师关怀行为的敏感性和反应力。这是指学生学会关怀、学会自主性发展是最让教师感到欣慰的,学生进一步的道德实践是关怀老师个人,同时,她又提出关怀是需要一些基本技能的,学生必须通过践行学习关怀,诺丁斯将这个过程称为关怀实习。
(4)认可。诺丁斯认为,学生担当多种角色所获得的感觉是加强或削弱其道德理想的重要力量,教师不断对他做出的反应是其形成自我形象的一个重要影响源,所以,教师应该赋予学生与现实相符的积极的自我形象,这就是对学生的认可。认可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与现实相符的最好动机的归因;二是引导人们朝向更好的自我去发展。
4.关怀德育的评价:诺丁斯把认可看作是一种评价,认为传统的评价方式要求教师割裂与学生的关怀联系,把学生某一方面的表现与其整体性发展割裂开来。她设想了一个解决办法,即把任课教师的评价职责让渡给某种专职评价员,这样做的合理性是:任何一种教育评价实际上是对学生和教师的双重评价,教师也是被评价的对象,这就不会破坏师生的我—你主体间关系。
二、诺丁思关怀理论对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一)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现状
在我国,虽然许多教育方面的指令性文件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规定了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首要位置,以及它在素质教育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在我国的学校教育实践中
却存在着“重智轻德、德智分离”的做法。学校教育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但在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技能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学生道德的培养。教师更多采用一种填充式的应试教学方式,德育以知识传授为多,忽视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要求学生服从自己的管理与教学,同时追求符合标准答案的高分,才能够符合中国教育目标。在学科教育中往往进行知识灌输、思维训练和标准化教学,而对道德的教育是缺失的。于是,道德教育不仅很难充分地融合到教育的各个层面和过程中,而且道德教育本身的品质也难以得到提升。而且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在不断地进行着交融与碰撞。
(二)对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1.在德育内容上,强化“关心”的价值取向,“关心,是一种富含积极关注、尊重、宽容与爱等伦理主题的价值取向。从社会视角看,当前,我国建设中强调以人为本,让人有尊严地生活,这和关怀教育存有内在的契合。在呼唤和谐的社会氛围中,关心的道德品质有助于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环境和谐。再从个人视角来看,对学生进行以关心为主旨的道德教育,对于他们自身道德状况与全面人格成长需要也是很具针对性的。只有当学生真正学会理解别人、爱别人、对别人的感受产生同感时,才能做出真正发自内心的道德行为。只有真正做到理性与情感、公正与关心的高度结合,学生才能成为完美的道德人。
2.在德育形式上,强调关心型道德关系的建立。关怀理论可以改善师生关系,由以前的“我一它”关系变成“我一你”关系、关怀者与被关怀者的关系。学生被看成有主见、有思想、有感情的完整的人,是一个有个性的个体而不是客体;教师成为与学生有着平等地位的关怀者。教师的关怀不是将自己投射到对方身上,而是接受学生,不能对其进行操纵和控制。在建构道德关系上,应以关心为出发点,将关心贯穿始终,以关心为落脚点,构建关心型的道德关系。这样方可积极调整德育中的矛盾,在关心、和谐的关系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达成德育的效果。
3.在德育学习中,强调互动的道德学习。传授式的道德教育方式属于知识学习,具有一劳永逸性和抽象性;好的教育方式应该是启发式,具有情感性、实践性、反复性、内在性、自悟性。在德育教育方式上,老师的责任是显而易见的,学生的责任实际上构成了课堂道德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会道德学习、学会与老师及同学共处、学会相互关怀。被关怀者通过积极回应来承担自己对关怀关系的责任关怀也是一个过程,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受。
关怀道德教育会带来新的师生关系,但是当比较注重学生的自由时,就会忽略了学生也有要求“他律”的心理特征,忽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而且建立在纯人性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上的理论,也是不太现实的。因此,我们在借鉴这种关怀教育思想的同时还要对其中的很多问题保持清楚的认识和反思。
参考文献:
[3]付世平.中学生与大学生奢侈品消费动机差异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02).论诺丁斯的关怀教育理论及其德育启示_王珊2010-12-05小学教育
诺丁斯关怀理论及其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_王蕊 创新沈阳文集 2009-08-27 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启示_侯晶晶 教育研究
20040317 试论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_刘建业 企业家天地20090615
第二篇:德育答辩中期论文
德育答辩中期论文
学号:1120121023 班级:04121202 姓名:xx
转眼大学生活已经过去了两年,步入大三,想来变化应该是非常巨大的,毕竟听了好些学长学姐们说大三的生活是多么的忙碌,专业课是多么的难,大一大二的安逸生活将一去不复返之类的云云。而事情的运转总是那么飞快,我们考完试没多久就匆匆的收拾行囊从郊区良乡,搬到了中关村校区,开始了这第一步的转变。
我们都知道到生活总是要不断地向前,不管未来有什么样的变化、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得去面对。不过做人总不能浑浑噩噩地等生活赶着我们向前,我们总得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吧,面对即将到来的大三,我们可以从过去的两年中吸取经验教训,也可以从学长学姐们那里借鉴他们的心得体会,更可以从老师那里获得相应的建议。总而言之,我们能够做的有很多,我们应该认真地以一个相对成熟的眼光审视、思考我们的过去,结合多方面的建议,重新标定自己的人生轨迹,而这也正是此次德语中期答辩开展的意义所在。
还记得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时候,那时候我向往的是高中班主任时常提到的轻松的学习、丰富的校园社团生活、自由的恋爱等等,浑然忘了大学是我们进行深造、学习高等、艰深知识的地方,不过值得庆幸而又悲哀的是,我们学校的社团生活实在是未成气候,对我的吸引力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而我呢,本身在人际交流、组织管理方面也是未得其法,所以也就只能循着高中学习的惯性慢慢地摸索进行着大学的生活。为什么说值得庆幸又悲哀呢?庆幸的是,我没有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社团工作中,对于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学科的学习一直都保持足量的学习时间,为后来大二学习大学物理、复变函数等打好了基础。而那些被社团生活迷得晕头转向,报了十来个社团的同学在期中高等数学考试之后才知道学习已经落下,着急忙慌的退社团,补知识。悲哀的是,没有参加任何社团、学生会工作的我,由于缺乏锻炼交流、表现、组织能力几乎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我记得我报名参加的一次辩论赛,赛前我们把辩题的各方面都做了相当大量的资料的查阅,总结出了许多与我方有利的论点论据,也针对对方容易攻击的地方进行了大量的思考,可以说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只差我们上场的随机应变。但是一到了比赛的时候,我就十分紧张,常常表达得结结巴巴、语无伦次,想好的论点总是不能明明白白的表达出来,虽然队友没有怪责,但我的内心总是过意不去,也对自己的临场表现能力感到十分的不满。
进入大学之后,大家明显感觉到的就是所谓憧憬已久的自由——没有老妈叫你起床,也没有班主任在你会整天盯着你是否迟到早退、是否按时完成作业,也没有了高考时的明确的目标。一切都需要你自己去安排,你可以选择早起,也可以选择赖床;你可以选择艰苦的看书听课写作业,也可以选择上课抄作业睡觉;你可以选择课余时间阅读课外读物做科技创新,也可以选择回到宿舍与同学激情的联机玩电脑游戏。总之,生活的舵已经完全交给了我们自己,要我们自己去掌控航向,不管事大事小都要你自己去处理。我是第一次离家,在没有父母的帮助和管束下生活,有许多事以前都是父母帮我代劳了,以致我对于许多生活上的事的细节关窍把握的不清楚。就洗衣服来说吧,我开始洗衣服的时候,洗衣液的量总是放很多,而至于应该怎么搓衣服、搓衣服的哪儿我都不知道,只知道用手不停的翻滚按压。清衣服的时候,也不知道怎样算是清干净了,总是把衣服泡进清水力翻滚几下,来回几次就收工。结果就是导致衣服越洗颜色越浅,回到家的时候被爸妈嘲笑说衣服的颜色都被我洗变了,穿得像个小乞儿一样。而对于我的床单、枕巾等,我不知道要定期清洗,因为在家里总是有老妈帮我按时换好了,我就以为枕巾、床单比较耐脏,要等它脏了再洗。结果就是床单、枕巾都被我睡得发黄了我才去洗,而洗又洗不干净了。(这也和我运动完不洗澡直接睡觉、不穿睡衣有关,后来知道后都改了)
不过大学这两年的学习生活不仅仅让我学会了怎样去管理生活中每一个小细节,更让我学会了用更深层次的眼光去看待我们所学的知识。高中的时候,我几乎形成了一个对于知识不多加思考的接受模式,总是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理解、记忆、应用老师交给我们的概念、公式,然后就是不断的做题、做题,我甚至没有时间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这个科学家是怎么想到这个东西的。不过到了大学,总算是应试的压力没那么大了,我会经常的去图书馆找一些记载科学家们思维过程的书籍去看,去跟随他们的思维走过那些他们遇到的难题与迷茫,虽然很多地方限于知识有限看不太懂,不过我已经逐渐的养成了去思索的习惯,我会在看课内的知识的时候也注入这样的思考惯性去理解科学家做出这个理论时候的背景,所进行的实验与思考演绎。总而言之,我很欣慰我的思维有这样的转变,可是我一方面有很担心的有一点就是我会在有些事情的处理方面变得异常的理性化。因为我应用逻辑的思维方式去思量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就会发现人际交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所谓的浪漫与爱情会变得那么的苍白与无力,小时候书中学到的那些伟大的爱情会变得那么不可理喻。我想我可能应该听舍友的建议去多看看一些人文方面的书,去理解书中的那些美好。
还记得德育开题的时候我说过我想当一个科学家,那时候不能完全明白科学家意味着什么,不知道科学家需要用多么严谨的实验数据,多么跳脱的想象,多么明晰的逻辑才能完成一个理论,做出一个成果。现在我明白我离科学家有多么远,但我想我已经踏上了正确的路,我需要坚持下去。而当今最紧急的任务就是把大三的专业知识学好,为上研究生做好万全的准备(背英语,复习高数,学习政治)。再者就是把我的短板,临场表达与交际能力多加锻炼,不要成为妈妈口中常说的书呆子把。
第三篇:德育答辩中期论文
德育答辩中期论文
姓名:李科 学好:1120102811 班号:22111002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转眼间大学生活已经过了两个年头,回想当年刚步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发现,对于那时的我,如今的确改变了很多。
两年前的德育开题,那时的思想真的是过于理想化,简单化了。那时,觉得未来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容易,近在咫尺,只要敢去想,就一定能够实现。现在看来,那时的思想是多么的可笑啊。但是有理想总是好的。两年前给自己做的未来规划也是在我的努力下正在一步一步的实现。当然,其中也有一定的调整,毕竟两年来长大成熟的不光是我的身体,也是我的心理。
简单回顾一下两年前德育开题时我的规划吧。
1.进入学生会,并做到一个合适的职位,积累实际管理经验。2.预备党员转正。
3.通过英语四级,努力通过六级。4.体验社会实践,做兼职。5.考各种证。
6.未来工作方向向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努力。
两年过去了,我的思想发生了一些改变。
1.内心更成熟了。两年的大学生活,教会了我如何面对困难,如何面对失败,如何在一个对你完全不理的情况下把事情的结果尽量往对自己好的方面发展。处理事情的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不在像两年前遇到困难总是想着依靠别人来解决。
2.思想更实际。两年前对未来的理想大多是不着边际的,想到什么就是什么,完全不懂“实际”二字的含义。两年的大学生活磨掉了我的棱角,让我明白了不实际的思想不可能让我们成功,只是所谓的“空想主义”。而实际的思想可能不是最美好的,但一定是最贴近生活,最能帮助你成功的。
3.情感更稳健。恋爱就像大学课程中的选修课。不是必修,但你最好选修。跟女朋友快两年了,一直是异地。从开始的什么都不懂,到现在的感情稳定,中间经历了跟多,也学会了很多,特别是在为人处事上。其实,异地恋也是有好处的。不需要每天一起吃饭一起
自习,只是晚上视频就好。自由了很多,省了很多时间。好消息是女朋友明年四月份就来北京了。
当年预设的目标完成了一部分。
1.11年6月份,竞选学生会副主席成功。结束了一年的学生会干事工作,开始在管理者的位置思考学生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实际管理经验。
2.11年7月23日,我成功的通过了党的审查,成功转正,成为了一个正式的中共党员。
这两年的大学生会,让我认识到当初制定不目标有一些不是非常适合我,所以我对当初指定的目标做了一些调整。
1.放弃学生工作。原因有二,一是转专业了,有非常长多的事需要处理,非常多的课程需要重修,再继续做学生工作有点力不从心了;二是已经在这个职位上做了一年,学习了一年,体验了一年,也应该把这个职位让给别人了,这个职位又不是非我不可,那么别人也应该得到体验管理学生工作的机会。
2放弃兼职、放弃考证。大一大二主要是为了学习的,这个时段来接收知识比兼职、考证要重要得多。
3.出国。本科毕业后一般人都是走的三条路之一。考研保研、工作、出国。就我个人来说,成就不是特别拔尖的,保研绝不可能,又感觉自己没有考研的毅力。所以放弃国内研究生这一条路。工作呢,家庭状况良好,不需要着急找工作,另现在本科生找工作本来就难。综上考虑,不如先出国读研究生“镀金”,3年后在回国工作。我觉得这是最符合我的一条路。
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我也做了一定的规划。
1.转专业实在是个特别麻烦的事情。转到经济学之后有大量的遗留问题。专业课程的变更意味着大量的可能需要重修。党支部的变更意味着党关系的转移等等。所以说处理转专业遗留问题是当前阶段的首要任务。
2.本科毕业后的出过问题。出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现在正在准备英语的各种相关考试。假期也得忙英语的东西,不能在玩了。
3.努力完成预期的规划。其中包括解决转专业遗留问题顺利毕业。出国后的一些问题,以及学成归来后的工作问题。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对我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
总之在过去的两年中我有许多收获,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再今后要更好的发展自己。
第四篇:德育中期答辩论文
德育中期报告
且行且珍惜
窗外下着雨,黄叶满地,转眼秋天就要过去。承载着梦想的大学之船,已悄然航行了两年的时光。航程中经历的欢笑与泪水,充实与空虚,挫败与收获……那是我们的青春。
那年九月,我们匆匆背上行囊,离开了熟悉的家乡,踏上名为大学的专列,驶向当初向往而不明朗的方向。大学的旅程就这样开始了。
面对扑面而来、种类繁多的新事物。有的人选择了继续刻苦学习,延续当年高中努力学习时的热情;有的人选择参加学生会和社团的活动,一展自己的才能;有的人选择投入自己的兴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而我呢?却都不是。在高中,还有考大学这个单纯而明确的梦想。然而,上了大学,一下子失去了动力,失去了方向,觉得未来遥远的没有一点形状。自己好像处在一片浓雾中,看不清方向,能做的只有站在原地徘徊。一直以来都没有发现自己身上有什么才艺,加上觉得自己没有什么能力,觉得自己会中途放弃,犹豫之后,还是什么学生会或者社团都没有参加,久而久之连想法也没有了。虽然我的确很想参与一些锻炼的活动,而现在剩下的活动只有后悔了。因为害怕失败的结局,我却避免了可能的开始。原本不参加活动的话,自己还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完成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对于这点,周围的同学做的挺好的,无论是看书、提升球技,还是玩游戏、减肥,他们都能长时间的坚持下去,没有轻易就放弃。至于我,练字的结果是菜单都不好意思写;跑步则是三天打鱼两天上网,看书则是有一阵没一阵的,想学PS也是有始无终……像这样,很多想做的事情都以中途夭折告终了。日复一日,新鲜逐渐褪去,被空虚和迷茫占据的大一就这么结束了。
青涩渐渐退去的大二如期而至。到了这个阶段,大家的分类已经明显了,学习的、做项目的、玩游戏的、无所事事的,各忙各的,自得其乐。而我却有了恐慌感,那种实实在在的恐慌,难以排解,也无法消除。慢慢觉得自己不应该一直是这个空虚的样子,但还是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我把我的状况告诉了一些人,接下来他们就尽力的帮助我。我的哥哥告诉我,大学里多读书,不然以后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已经工作的学长向我吐苦水与懊悔,劝我珍惜大学时光,认真的做好每一件该做的事情;有学姐告诉我起码要掌握一门属于自己的技艺,无论是什么都行,将来会有用的;我的其他同学告诉我他们在参加机器人大赛等各种项目的比赛,问我在忙什么,我回答我倒是想有的忙……我觉得是时候做出改变了,做一个让自己欣赏的人。大学的青春可以挥霍,但不能只有挥霍。于是我开始尽力的去靠近那些我欣赏的人,和他们同路,尽量去追上他们的脚步。开始总是有困难的,只能硬着头皮慢慢的坚持,疲惫的时候就鼓励自己,或者独自散散步。就这样,过了半年以后,回头一看,发现自己竟然坚持了下来。上课时,虽然不再像大一那样积极的占座,但也是老老实实的去上课、完成作业,上自习。关了电视剧,卸载了游戏,打开网易公开课……就这样,生活开始慢慢变得充实起来。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可能脆弱的一句话而泪流满面,有时候却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不管我情不情愿,大三还是早早的来临了。感觉在流逝的两年岁月里,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沉淀下来。看着年轻的大一大二,觉得自己的曾经错过了一些东西,没有波澜,没有热闹,只是自然而缓缓的成长着。此时,周遭的状况已悄然发生着变化,大家渐渐开始为将来的需要做点什么。于是,有的积极报了考研班,有的关注招聘会,有的报考各种等级证书……是的,是时候该为将来的发展修建一些平台了。然而对于我来说,说实话,还没有确定接下来的方向,考研还是就业,选择以后,具体方向是什么,都还不明了。我觉得,我不能就这样草草的决定,因为可能影响深远,甚至是一生。我要从我的梦想出发,勾勒出实现梦想所需要的舞台,然后,一步步努力的去搭建。在搭建的梦想过程中,找出自己所需要的拼版,然后一块块用心凑齐。我想,只有这样,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看清自己的方向,紧紧追随梦想的脚步,直到最精彩的光芒在梦想的舞台上绽放。
在剩下不到两年时光的这个现实中,我想我要做到的就是,首先是好好的完成自己的学业,为将来积蓄力量,因为这样的机会以后不会再有。其次要不折不扣的兑现自己的设定的一个个目标,提升自己所需要的能力,因为这样才能离梦想更近一些。然后更多地关心自己的亲人,他们陪着我长大,却自己慢慢老去。最后是珍惜身边的人和物,珍惜一起行走的这段岁月,因为说了再见就可能再也见不到……
第五篇:德育答辩中期论文
德育答辩中期论文
学号:20091541
班级:06110905
姓名:王迪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大学的时间转瞬即逝,回首望去,我刚来良乡校区的情景历历在目。军训、第一次上课、第一次考试、第一次实验、参加各种活动……现在我已经成为了一名大三的学生,生活在中关村校区了。这两年来,我经历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随着自身的成熟,我对大学又有了新的认识,也重新审视了自我。我觉得,我应该对两年的大学生活做一个总结,同时展望以后的大学生活,给自己确立新的目标。
首先说说思想上的转变吧,没上大学的时候,大学在我心中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且以前老师与家长为了激励我们,也没少哄骗我们,让我们感觉大学是一个轻松的地方,每天空余时间很多,上课也没那么累,上了大学就解放了云云。刚来到大学的时候,这个观点马上就被颠覆了。在那时我觉得,大学对我们的要求比高中更高,高中里,我们学的东西很少,大量的时间都用来反复巩固和练习。大学里,我们要学习的知识数量大大上升,课程也很多。而且,对于大多数人,我们除了学习,还需要照顾好自己的生活,这里没有父母的宠爱与照顾,我们都要学会独立。
现在,时间又过了两年,我对大学又有了更深的认识。大学里,除了学习是第一要务外,我们还需要增强自己融入社会的能力,要让自己参与一些社会工作。同时,作为工科学生,我们还需要加强自己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今后走入社会,社会更看重你能干什么,而不是看你大学期间学习成绩如何高。所以,接下来的两年,需要我对今后的目标做一定的调整,这样我才能像我德育开题报告说的一样——度过充实的四年。
说完了思想上的转变,下面我就对我大一大二的生活做一个总结,讲讲我开题目标的完成情况。大一我的首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完成高中学习到大学学习的过渡;二是努力学好基础课,给未来的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那时刚来到大学,还不知道如何去学习大学的课程,以前在高中,都是老师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这种手把手式的教学方式虽然可以让我们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却不利于大学的学习,在大学我们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起到辅助作用,所以大学如何学习关键还看我们自己摸索。大一的时候,我大体沿用了高中的学习思路,上课专心听讲,下课认真完成作业,对于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和身边的同学求教,唯一与高中不同的是,我更注重知识在实际问题上的应用,比如利用数学模型去解决人口的增长问题、工厂的通风问题等等。经历了一年的学习,我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顺利实现了大一预期的目标。
在大二,我的任务是打好专业课的基础,同时训练自己的探索意识。胡校长曾经在讲话中说过“弘扬科学精神,探索和追求真理”,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努力训练自己探索的意识,敢于质疑固有的观点,这也是当今世界对于人才的要求。现在的社会,创新是很重要的,一味地墨守成规是不利于发展的。这个目标也体现了一种历史责任感,我们当代的大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能力的高低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如果我们能拥有很强的探索精神,我们国家一定能走向繁荣与强盛。大二我们学习的复变函数、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和信号与系统等等,都是我们大三专业课的基础,我扎实地掌握了相关课程内容,完成了大二的第一个目标。我也从中收获到了很大的益处,因为这些课程的扎实基础,我大三的学习相对比较顺利。对于第二个目标,我觉得我完成得不够理想,我自己的探索意识还不是很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努力去实现这个目标。
除了学习,在开题报告里,我也给自己设立了一些生活上的目标。比如,利用空余时间阅读书籍、锻炼身体、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在大一大二,我利用课余时间读了一些小说,大多是自己感兴趣的科幻小说,也让我收获很多。体育锻炼我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在良乡校区我基本没怎么参加运动,回了本部后我会更注意这点。现在,我与身边的同学们建立了良好的友谊,有比较好的群众基础,我会继续注重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让自己生活在和谐友爱的集体环境里。
以上就是我对大一大二的一个总结,前两年的目标我基本都完成了,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我会继续坚持信念,完成新的目标。经过这两年的成长,我对于自己也有了新的认识。以前我觉得自己只要好好学习,拿个好成绩就可以了。现在我觉得,不能只看重学习成绩,我应该更看重个人能力的提升,比如动手实践的能力、社会工作的能力等等,这些更是今后社会所需要的。
基于个人认识的变化,我对接下来两年的目标有了一定的调整。大三的目标和开题报告中一样——扎实学好专业课。我现在已经决定了要保研,大三这一年的成绩很关键,同时大三课程的难度也有不小提升,所以我大三需要保持住成绩。目前,我正在努力学习各门专业课,扎实掌握知识,同时为今后的研究生学习打下好的基础。在大四,因为保研的事情已经有了结果,我的目标是: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社会工作或者一些创新项目,增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只有社会工作能力与动手能力提高了,我才能在今后的激烈竞争中取胜。同时,除了学习上的这些目标,我也会继续读一些书,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同时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并注重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大学让我成长了许多,也成熟了许多。这两年让我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我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努力完成新的目标,让自己度过充实的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