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华大学蒋劲松博士谈素食与生态
-->蒋劲松哲学博士,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2007年9月3日肉类生产不仅包括对动物的残忍屠宰过程,而且还对中国乃至全球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危害。蒋劲松呼吁人们成为素食者, 以选择绿色环保生活方式。
“中国现在许多人对素食的误解,是将为了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和健康的主动素食混同于经济窘迫情况下的被迫素食。” 不必列举类似太湖蓝藻爆发这样的轰动事件,现在几乎每天我们都可以从新闻中看到生态危机的消息。也许在全球范围内,人类今天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就是如何保护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许是人们首先想到的答案。但是,事实告诉我们,仅仅依靠科技是根本不能解决问题的。除非我们愿意改变生活方式,否则科技的进步只会加速生态环境破坏的步伐。
过去的山民也许要花一天的时间才能将一棵参天大树伐倒,而要将这棵大树加工成木材,并运到遥远的首都去修筑宫殿更是需要经年累月的漫长工夫。可是,现代化木材加工工业可以迅速地将一片原始森林夷为平地,遮天蔽日的森林顷刻化为实木地板和各种家具。更不用说古人对于山神树怪的敬畏,使得他们仅有的那点 技术和生产能力也不能充分利用。而现代人对于一切“迷信”的扫荡,使得人们在资本的驱使之下贪婪而无所畏惧,总是要充分利用一切的技术能力,并且竭力研发 新技术,向自然榨取最后一点利益。
从这一角度看,素食者的生活方式在道德上是高尚的。因为,素食不仅直接避免了动物的杀害和奴役,而且也非常有利于生态保护。饲料在转化为肉食的过程 中,浪费很严重,同样的土地,通过种植谷物可以养活的人口,是通过种植饲料喂养经济动物提供肉食来养活的人口的20倍。也正是由于放牧的需要,对于全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的拉丁美洲热带雨林,成片地被转变成牧场。并且这些牧场一般都只能持续很短时间就因退化而被废弃,然后开发新的热带雨林……。每一份汉堡的 代价是6.25平方米的森林。
经济动物的大规模工厂化饲养,不仅导致了大量动物的痛苦,而且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污染。据统计,每生产一公斤牛肉,需要10万公升的水,排泄出40公 斤的粪便。而工厂化的大规模养殖产生的粪便数量太多,远远超出了自然本身的净化和吸收能力,也无法像传统农业那样予以利用,大多直接排放进入自然界。工厂化饲养的方法,使得全球牛的存栏量居高不下,所产生的大量甲烷,是全球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之一。这些都给本来已经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 的负担。除此之外,肉食还给生态环境带来种种其他的威胁。例如,过长的食物链所造成的有毒化学物的高度富集,饲料中的药物添加剂,过度放牧造成表土流失,这些都在加剧着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
在既有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下,生态环境问题非常棘手,难以解决,这已经由历史和现实再三证实了。相反,如果要调整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许多生态问题的 解决却相当容易。例如,素食者不必做许多额外而辛苦的努力,只需不受肉食文化的蛊惑,调整自己的食谱,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避免上述种种对于环境的破坏。
这样的倡议,在许多人看来是非常严酷的要求,很不近人情。其实,素食并非是难以忍受的苦行。与肉食者相比,素食者更加健康,更加精力充沛。例如,奥 运会短跑冠军卡尔?刘易斯就是一位素食者。而像自行车、马拉松、游泳运动等耐力项目中素食者取得好成绩的更是比比皆是。西方国家中尤其是文化程度高、注意 健康的阶层中素食者比例越来越高,而在青少年中素食已然成为时尚。
中国现在许多人对素食的误解,是将为了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和健康的主动素食混同于经济窘迫情况下的被迫素食。后者当然会有营养不良的恶果发生,可那 并非素食的原因,而是因为摄入的热量不足,食物单一,缺少搭配。而在主动的素食,只要摄入的热量充足,注意营养搭配,是根本不必有营养不良之虞的。
当然,不可讳言,许多人不能接受素食,就是因为素食不能满足长期养成的肉食口味的需要。这对许多人来说的确是个考验,因为我们的口味是文化训练的产物,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习惯了肉食烹调的滋味,往往不假思索地认定素食是劣等的食物,口味一定逊于肉食。其实,只要讲究一点烹饪的技巧,对素食的加工像对肉食一样重视,是完全可以做出像肉食一样的美味的。几乎第一次去过素食餐馆的人,都会禁不住地赞叹,从来没有想到过素食可以如此美味。而且,中国的素食 馆在长期的摸索过程中开发了许多道几乎乱真的仿荤菜。想要素食但一时不能忘情于肉食的人们,完全可以在满足口腹之欲的情况下,自然轻松地走向素食。不仅如 此,素食作为一种生活的理念,人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程度和自身情况,决定采取素食的程度和种类,决定是长期素食还是间断性的素食。
古代大乘佛教提倡并培养了相当普遍的素食的优良传统。然而今天,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素食者的比例却远远落后,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对于 素食在生态保护方面的贡献宣传不足。这和环保运动在中国发展的情况多少有点类似。从2000年北京大学素食文化协会成立以来,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多所著名大学纷纷成立倡导素食文化的学生社团。素食运动在当今中国是一个方兴未艾的青年运动,是一个主要由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环保理念知 识群体发起的运动。它的发展前景未可限量,值得每一个热心环保的人去关注、认识和加入。
第二篇: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谈高校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
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谈高校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2007年08月28日10:20 [我来说两句(2)]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搜狐教育
第1页: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差距 第2页: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应从哪里入手 第3页:清华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嘉宾:张慕葏
原清华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老教授协会常务副会长、法人,曾任驻美芝加哥总领事馆教育参赞
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差距
主持人:各位网友下午好,欢迎来到搜狐直播间,很高兴今天我们请到了原清华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中国老教授协会常务副会长兼法人张慕葏教授来到这里。今天的主题是高校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
我知道老教授协会将在9月4号召开一个创新人才培养的论坛,我们今天的主题正好是畅谈创新人才培养。首先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当前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差距?
张慕葏:我们国家提出来要在2020年基本上建成一个创新型国家。应该说目前我们跟世界上创新型国家有比较多的差距,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德国、日本、芬兰、韩国等这样一些国家。创新型国家究竟有什么主要的标志,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可以叫创新型国家呢?最主要的标志有两个,第一个是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创新型的国家一般比率大于70%,而中国在2005年科技贡献率仅仅是39%。跟创新型国家差距差不多是31%。第二个比较重要的标准,对外技术的依存度,就是经济发展、国民生产总值的技术方面有多少需要依赖于外国,技术依存度,创造型国家小于30%,像美国、日本一般小于5%。中国目前对外技术的依存度是大于50%,也就是50%以上的关键技术要依靠进口。目前中国相当大比例的关键技术是依靠外国的,比如航空设备、精密仪器、医疗设备、工程机械,具有战略价值的高科技含量的产品80%以上还是依靠进口的。在重大装备制造业当中,70%的数控机床,70%的轿车生产设备,80%的石油化工装备,85%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100%的光纤制造设备都是外国的产品,这些都是很关键,重要的行业。在通讯、半导体、生物医疗、计算机这些行业当中,外国公司获得授权的专利数占到60%到90%。
像刚才谈到的关键技术不能独立发展,而依靠外国,就会受制于外国,而且在国防、环境、资源、疾病、卫生、信息很多方面不能够保证我们国家的安全。高科技的核心技术和关系到国家战略安全的高技术花钱买不来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在2020年基本建成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原因。
除了以上的指标以外,还包括科技研发的经费占GDP比例,创新型国家一般大约2%,中国1995年是0.6%,2000年1%,04年是1.23%,还是有很大差距。另外是国家拥有发明专利数,占世界专利数的比例。这20个创新型国家占世界发明专利总量99%以上,基本上世界发明专利是20个创新型国家所拥有的。现在中国的专利数是世界专利数的1.8%,而且其中70%是外国企业申请。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在2004年根据国际上的统计,在49个主要国家,这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总量92%,排名24位,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在49个国家当中,排在印度、巴西之后。所以现在我们的国家跟世界上先进的创新型国家相比仍然有比较大的差距。要完成2020年基本建成创新型国家的任务,还是非常艰巨、复杂的任务。
衡量创新型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主持人:刚才您也说了,我们离现在国际上的创新型国家差距还很大,如果我们要达成2020年的目标,现在必须得抓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什么才是创新型人才呢?
张慕葏:关于创新这个概念,首先有一个什么叫创新?对创新,学术界、政府机构和研究机构有各种不同的解释。我认为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有一个定义,他的定义是说创新应该是指创造、传播和应用知识,并且获取新的经济社会效益的过程,它的核心是知识创新,知识创新当中包括科学、技术创新和其创造性的应用。同时也涉及到制度、管理和文化创新这样一些诸多要素。这是路甬祥的定义,我觉得这个定义是比较准确的。
根据创新的含义,创新型人才就是指在科学、技术创新和创造性应用方面,做出比较大贡献的人才,我们叫创新型的人才,当然也包括在管理、文化创新这些方面,做出的比较大贡献的人才。举例来讲,比如科技型的创新型人才,像在原始创新、科学创新方面,诺贝尔奖获得者,当然是原始创新了。中国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像华罗庚,是杰出的创新型人才。在技术创新方面,比如说中国自力更生的完成了两弹一星的制造,两弹一星的很多元勋,我们有23名元勋,像钱学森、钱三强,农业方面,最近表扬的中国水稻的专家,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他们都是在工程的,航天科技、农业科技方面杰出的创新型人才。标准是什么呢?最主要的是这个人才对于科学技术,对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当然也包括社会上认知的程度。社会认知程度,如果说有形的应该是什么呢?比如说原始创新,就是科技论文,比如说能够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数量,特别是论文被引用的数量,这往往被作为论文的水平很重要的标志,就是论文被引用多少。当然也包括一些世界和中国的大奖评比的结果以及在学术、技术团体当中所担任的职务等等,这样一些方面综合来考虑。
创新型人才所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品格呢?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科院第13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做了很全面的深刻的阐述,主要从的六个方面说明了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跟品格。这六点,第一要具有高尚的人生理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技事业,德才兼备。第二,要有追求真理的志向和勇气,能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三,要有严谨的科学思维的能力,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善于运用科学方法和科学手段进行研究。第四,具有扎实的专业的基础,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准确地把握科技发展的创新方向。第五,强烈的团结协作的精神。第六,具有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淡泊名利,志向高远,不谓艰难,勇攀高峰。这六点要求,明确了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和方向,当然也就是高等教育改革,我们教育改革,深化改革的重要方向。
中国高校在培养体制和模式上有缺陷
主持人:刚才提到的创新型人才都是层次更高一些,大师级,获得诺贝尔奖的,两弹一星的专家等等,但是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可能一辈子达不到那样的高度,但是他们可以从自身做起,从以后毕业工作之后,为国家从一点一滴开始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们应该向创新型人才这方面去培养和努力,目前的高校培养体制是不是在这方面有缺陷呢?
张慕葏:对的。应该说我们国家在教育体制的改革方面,跟一些创新型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比如说刚才提到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基金会公布的材料,世界上获得诺贝尔奖人次最多的是美国。从1901年到2001年一百年间,美国大学获得207.5个,大学获得诺贝尔奖占81%。主要是大学里的教授所获得的。我去过哈佛大学,曾经有30位教授获得诺贝尔奖。而中国现在还没有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现象?除了美国跟中国在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方面有很大的差距之外,两国之间的人才培养体制有着重要的关系。比如说美国研究生教育,因为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的人才,对一个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起着关键的作用。美国研究型大学和基础研究能力仍然是世界最好的,顶尖的位置。中国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美国最大的差距应该说表现在研究生阶段,大学和本科教育差距不是很大,但是也有一定的差距。什么原因?为什么呢?首先是导师群体和美国导师群体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的差距。其次是研究的环境和实验室的设备条件的差距,还有研究生培养经费不足等等原因。师资条件、科研环境的差距,中国要赶上美国海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主持人:除了您刚才说的这三点之外,有没有我们教学方法或者说教学模式上的缺陷和落后?
张慕葏:拿美国跟中国来比,在教学体制、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各个方面,应该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因为我在美国呆过三年多,做美国的教育参赞,这方面也了解了一些情况。应该说美国的教育体制跟中国的教育体制各有优劣,需要相互的学习和借鉴。对中国来讲,如果说向美国学习在教育体制方面应该学习什么?美国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都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创造的想象力,实践动手的能力,注意学生个性的培养。这个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也是最值得中国教育借鉴和研究的。比如说美国的小学教育,一般都认为好像美国小学教育主要是玩,他们的数学水平,跟中国搞数学竞赛差距比较大,中国老是在第一,美国学生一般不太行。但是在小学里甚至从幼儿园就注意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的能力。比如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出作文,一般是老师出一篇范文,学生去做。我有一个在美国的中学朋友,他的孩子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老师出了一篇作文题目叫中国的昨天和明天,这么一个题目,让中国的学生去做。没有任何的材料,结果那个小学生就到图书馆里找有关中国的各种资料,中国的地理、历史、文化各个方面,最后做出一篇论文来,这是小学三四年级的题目。到六年级的时候,有时候老师给他出一个题目,关于世界第二次大战的结果,然后进行论述,你认为世界第二次大战用原子弹结束战争是不是正确?为什么德国的法西斯能够在相当长时间里统治德国。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让学生来思考,最后要写出作文来。学生要回答这些问题,必然要搜集资料,有的中国留学生讲,美国的小学要做论文的这种方式是我做研究生的时候才开始学习到的。这就说明,他们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发挥他的个性,发挥他的创造想象力方面,是从小学就开始注意培养,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作为中国来讲,中国几千年来形成好的教育传统,比如说尊师重教,学生刻苦学习,这已经形成了很好的社会氛围。注重对知识的系统的积累和传输,老师系统地教给学生,培养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而且对于学生要求严格、严密、严谨,这都是很好的。美国就不一样,美国有时候老师给学生上课的时候等于聊天,学生可以一边吃,一边大腿一翘在桌子上上课,这是我们不允许的,我们很严谨。这是值得美国借鉴的。中国和美国历史文化和政治的巨大差异,决定了中国和美国教育体制存在很大的差距,不能够说中国全部用美国的,美国也不能全部用中国的,不能够绝对地融通,而只能相对地吸收对方的长处,不能够全盘否定自己国家原有的优势。在自己国家,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吸取其他国家好的地方来补充,成为一个更加完善的教育体制。所以中国假如要完成构建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从教育理念上改变,这个改变是什么?过去中国历代传下来的叫功名为本,过去封建社会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而优则仕,这就是所谓功名为本了。过去上大学是独木桥,上了大学就是国家的人了,各方面有保证了,生活、待遇等等方面。还有以考为本的评价观,这个学生好坏就是考试,考试的结果分高就是学生好,分低就是差。这些我们要改变这样一种观念,更大一点的教育概念,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独立思考,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发扬个性的能力。我们现在的教育理念的改革,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挖掘他们的聪明才智,坚持多样化、个性化的培养原则,不能都是统一的模式。现在中国也在对中国的教育理念弊端进行反思,探索有中国特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模式。
主持人:今天我们讨论这个主题就是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不光要从高校改起,其实从整个中国教育反思,包括从小学,幼儿园开始,从小就要教育学生,是一整套的教育。刚才您说的这个我特别有感触,美国小学生从小有研究的态度对待学习和思考问题,您刚才提出来的作文题之后,我想到的如果我是那个中国小学生,就会想马上去教科书上找答案。
张慕葏:对,或者去问老师。
第三篇:谈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对策
谈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对策
摘 要: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也不断的进步,同时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党在十八大中首次提出“生态文明”新理念,在十八大中进一步重点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讲其放在了突出地位。本文介绍了生态文明的概念,阐述了加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生态文明 重大意义 对策 生态文明的概念
一般来说,“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在改造自然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积极成果。从狭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对应。生态文明是指人类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积极成果,表现为人们的生态意识的增强、生态制度的完善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等。从广义说,生态文明是一种文明类型。从人类文明形态演技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大体上经历了原始文明、从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现在正处于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的过渡时期。文明基本类型的划分,主要是根据不同时期的核心产业而加以区分。工业文明是以工业为核心产业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则是以生态产业为核心产业的文明形态,是后工业文明时代的文明类型,它是人类社会(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反思传统工业文明弊端的基础上提出并且努力建设的一种文明形态,它不仅意味着要改造传统的产业结构、增长模式和消费模式,而且涉及到制度、观念等要素的全面变革。
从生态文明的结构来看,生态文明首先包括强烈的生态文明观念,这就要求我们摆脱“人类中心主义”,不能仅把自然看作人类征服和掠夺的对象,而应该把人看做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观念;其次,生态文明包括一系列为
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建设而建立起来的组织机构和制度规范;再次,生态文明还包括人们在生态观念指导下和生态制度的规约下采取的生态实践活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2.1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特殊国情的必然抉择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国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面临着全面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中发展了经济破坏了生态环境的情况。人口众多,破坏严重,所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意义重大。
2.2 生态文明建设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迫切需要
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中有好多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建设美好社会的思想。儒家所追求的人与自然统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主张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相通、相关、相类和统一,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道家极力主张人要节欲知足,要感恩大自然,以为人与人的和谐比不上人与自然的和谐。佛家不但主张万物都是“佛性”的体现,还主张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
2.3 生态文明建设是健全我国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内在要求
生态文明值指的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明相并列的人类文明形式之一。
2.4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和谐”,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2.5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树立社会主义国家良好形象的客观需要
生态环境问题成为西方国家争夺选民支持的重要筹码的事实表明,生态运动已登上
世界政治舞台。当今世界,决定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发展形式和前途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生态问题,这也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既能树立起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良好形象,也能逐渐改变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误解,促进社会主义因素在全球范围的传播。
2.6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并且把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一起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当代中国,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把人民群众利益(包括物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之一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说,注重环境保护和建设,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2.7 促进“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构建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重要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新一届领导集体进一步提出了它。树立生态文明观,建设生态文明,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具有积极的促动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和谐理念”在内政上的重要体现。它不仅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不仅能够保证人类有个舒心的生活环境与良好的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且能够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实现代际公平与代际和谐。
构建和谐世界是中国共产党的“和谐理念”在外交上的重要体现。它既可以保证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也是我国作为一个大国应该承担的国际责任。在推进构建和谐世界过程中,建设生态文明是个重要条件。和谐世界应该是一个不同民族
国家或地区(不论社会制度)既和平共处而又互利共赢的世界。我国不仅要致力于自身发展,而且作为一个大国要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自己的积极贡献。我国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回应国际社会在资源能源和环境等问题上的关切,致力于与国际社会一起通过协商与合作解决共同面临的(如发展和环境关系)问题,才能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建设生态文明的对策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大力提倡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文明消费,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与保护生态相适应的政绩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
3.1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3.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们对生态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从一定意义上说,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建立与生态文明要求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全体国民的参与和自觉行动。因此,应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和教育,普及生态环境知识,以提高公众生态文明意识。
(1)持续开展生态教育,提高全民忧患意识
(2)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和监督
3.3改变生产方式,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我们的社会是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的话,那么我们的生态也会是文明的。
为此,我们要做到:第一,努力实现从资源粗放型向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第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环境友好型生态产业。
3.4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机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我们做到了节约资源,也就保护了生态环境,进而对建设生态文明做了大大的贡献。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所以我们要:第一,倡导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第二,追求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第三,提倡节俭的生活方式。
3.5 加快生态文明法制建设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健全的法律体系和良好的法治氛围,具有道德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注视生态文明法制建设,做到:第一,加快生态环境立法。第二,提高生态环保执法力度和公共监督水平。
3.6 制定生态文明经济政策
经济激励政策是科技促进生态文明的根本性保障。经济主体做出技术研发或技术采纳的决策,都有内在经济原因,都受到成本效益规律的驱动。因此,如无较强的经济政策作为保障,建设生态文明将会困难重重。我们可以指定的经济政策有:一,绿色税收。二,环境收费。三,绿色资本市场。四,生态补偿。五,排污权交易。六,绿色贸易。
3.7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的优势在于:生产和消费最少资源、排放最少的废弃物、无害废弃物作为资源合理的加以利用,把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
循环经济是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实现发展的经济模式,它要求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而不是遵循机械论规律,因此其本质上属于一种生态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的操作原则,此即著名的循环经济“3R”原则。所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建设生态文明。
3.8 逐步推进生态示范区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大力加强生态区域建设,着力建设和保护好各区域内森林、湿地、沙漠等生态系统,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生产生态体系。
3.9 制定科学的生态文明发展规划
我国现在的环境问题许多都是由于从前的大布局和大结构有问题造成的。只有根据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容量总量,制定城市和区域的发展目标,及相应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并实施,才能解决问题,才能不出问题,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
3.10 强化政府职能作用
鉴于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和公共物品的特点,只有政府才能担任管理的重任。生态经济是一项集经济、环境、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它要求人们转变观念,彻底改变行为方式,而这一过程依靠市场自发形成是绝对不可能的,必须依靠政府来保证其实施。政府充分发挥协调和服务职能,重点执行好综合决策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污染物集中控制制度,清洁生产审计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等,非常必要。
3.11 发展环保产业,提高科技水平
生态文明要求从根本上减轻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从而实现环境与资源对经济建设的持续支撑,充分体现新型工业化的要求。高新技术和专利技术是发展生态文明的技术支撑和推动力,环保产业是生态文明的产业支柱和有力的催化剂。环保产业以物质循环利用、废物最小化为追求目标,为清洁生产、废弃物充分利用和物质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和物流服务。
3.12 广泛参与全球生态交流与合作,创造生态文明建设良好的国际环境
我们人类都生存在同一个地球上,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不是中国一个国家的事情,而是全人类、全社会都应该做的事情。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技术,人类的智慧各种各样,所以我们国家要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广泛参与全球生态交流与合作,创造生态文明建设良好的国际环境。做到:第一,积极参与国际生态文明制度构建。第二,加强双边、多边区域合作。第三,保障国际贸易中我国的生态安全。结束语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和国家要切实做到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而不是空喊口号。对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来说,也应该真的响应国家领导人的政策,从我做起,从小时做起,大家齐心协力,共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参考文献:
[1]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言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 [3] 夏群友.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J].理论前沿,2010,(1).
[4]徐民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J].社会主义研究,1999 ,(5):1-3.[5]梁小民.西方经济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第四篇: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2018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办法
依据《北京科技大学2018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结合我学院实际情况,特制订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办法如下:
一、适用对象
本办法适用于2018年报考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的考生。
二、申请条件
(一)基本要求
符合《北京科技大学2018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规定的报名条件(见简章)。
(二)学院要求
除学校规定的申请条件外,还须满足学院的要求:往届毕业生需要在近三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所要报考学科或相近研究领域学术论文一篇或者SCI/EI检索文章一篇及以上。
须同时满足学校及学院的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注:未取得硕士学位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允许报考。
(三)考试方式
2018年我院通过以下方式选拔博士研究生:
1、学士直攻博(已完成拟录取工作,考生只需在报名系统填报信息);
2、硕博连读;
3、申请考核制(含定向就业)。
三、报名程序
(一)网上报名:我校采用网上报名方式。报名期间系统24小时开放,报名网址:http://yjsy1.ustb.edu.cn:8080/zsgl/bswb/。报名费200元,交费方式为网上支付。
(二)提交的申请报名材料:
1.《北京科技大学2018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需要提交的材料。2.学院补充要求:对于有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考生(往届毕业生)需提供学术论文首页。具体材料清单如下:
①《2018年报考北京科技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硕博连读考生须同时提交《北京科技大学硕博连读申请表》;
②学位证书复印件;
包括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及硕博连读考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入学报到时补交硕士证书复印件);
③身份证复印件;
④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书两份(所报考的导师不能填写);
⑤本科、硕士课程成绩单原件;
⑥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和评议书(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约3000字左右,包括题目、导师、论文摘要和创新性结论;同等学力报考者提供学士学位论文全文及评议书复印件;
⑦研究计划;
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计划或方案,要求不少于3000字。⑧科研经历简介及自我介绍;
科研经历包括参与科研、发表论文、出版专著、获奖等情况;
⑨同等学力报考者,除上述材料外,还须提供发表论文或获奖证书的复印件。⑩对于有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考生(往届毕业生)需提供学术论文首页。
(三)材料审核
网上报名审核通过后10个工作日内,考生须将上述材料纸质版寄(送)至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310办公室。学院将按照教育部及学校规定时间,组成不少于3人的专家组对考生报名材料进行严格审查,审核结果最后由学院提交至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复核,复核无误后进行网上公示。经审查不符合规定者或因个人原因未能将报考材料及时送达者,将不予准考。
四、考核与评价
(一)考核时间:2018年4月9日-13日,具体时间地点届时登录学校及学院网站查询。
(二)考核及内容
所有考生(学士直攻博考生除外)均需参加学院组织的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
①学术水平考核(100分)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参考考生申请材料审核情况,采用考核小组的面试提问方式来考查考生对专业基础知识、对本学科前沿领域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等。
②外语水平考核(100分)
硕博连读采用考核小组的英文提问方式考查考生对专业外语的听力、口语的能力。申请考核制考生通过科技英语文献阅读与翻译的笔试(在钢铁冶金、有色冶金、物理化学、生态学方向中任意挑选一套答题)以此来考查考生的外语水平、专业水平及文献掌握能力等。
③综合素质考核(100分)
采用考核小组的面试提问方式,考察考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研究潜质。④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主要考查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诚实守信、遵纪守法、道德品质、学习(工作)态度,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查是博士生招生考试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计入总成绩,但对于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同等学力的考生除参加上述学院组织的考核外,还需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
1、思想政治理论课(自然辨证法)考试。
2、加试2门硕士学位课程,每科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00分(加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备注)。
(三)考核专家小组
考核专家组由博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在内的不少于5人的本学科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考核过程及考核内容以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导师为主,考核结果在参照所报考导师意见下,由考核专家组集体讨论决策,并报本学院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审定,形成集体讨论、重视监督的专家组集体决策制度。
五、体检:考核期间学校统一安排体检,地点为北京科技大学校医院,具体时间届时登录研究生院网站查询。
六、录取
(一)将参照考生的申请材料审查评价结果、考试考核成绩,以及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查结果、体检结果等做出综合判断,按照 “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录取工作。
(二)按所报考导师学生成绩排名、不同报考类别排名,依据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取。
(三)考生的录取类别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录取类别与报考类别一致,录取阶段不作调整(考生报名阶段须慎重填写)。
(四)录取阶段,所报考培养单位将向考生所在单位函调人事档案和本人现实表现等材料(须加盖考生人事档案所在单位人事或政工部门公章),全面审查其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七、学习年限
以申请考核制、硕博连读方式录取的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为4年,学士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5年。
八、专项计划:报考专项计划的考生(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联合培养等),请参见《北京科技大学2018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九、学费、奖助学金、住宿、合作培养公派留学:请参见《北京科技大学2018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十、申诉机制
考生在招生、录取等方面有疑问,可首先向我院提出署名申诉,由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对考生提出的申诉进行调查及处理。
如果考生对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做出的申诉处理仍有异议,可进一步向学校招生领导小组提出申诉,并由学校招生领导小组调查后做出最终裁决。
十一、其他:
1、博士招生考核将在2018年4月9日-13日进行。关于博士的报考、初选审核名单、综合考核及录取等通知均在本学院网(http://metall.ustb.edu.cn)招生就业栏目公告,请考生随时关注,学院不再另行通知考生。
2、咨询电话:010-82375007 马老师
3、学院申诉电话:010-62334914
4、学院联系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310办公室
本招生办法由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负责解释。
第五篇:邵劲松 湖北省咸宁市咸宁高中 谈高中物理课堂“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融合
谈高中物理课堂“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融合
湖北省咸宁市咸宁高中 邵劲松
摘要:本文讨论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在中学教学中的利与弊。通过案例阐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地位及关系,两者相融合才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学传统教学;利与弊;融合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主的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蓬勃发展,其应用已遍及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正在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同样,多媒体技术对教学也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成为高中物理课堂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那么,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哪里?它真的是完美无缺的吗?
一、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
优点:其一,方便、快捷、高效。多媒体教学通过演示课件,使授课方式变得方便、快捷,节省了教师授课时的板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其二,综合应用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来进行教学活动。而应用普通教学手段难以讲清楚,甚至无法讲清楚的知识重点、难点,使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直观而形象。尤其是用图片动画和视频就更直观更形象;一些教学内容很方便的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手段展示,实现了在课堂中用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实现的教学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其三,信息量大。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将大量 的信息带给学生,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更新丰富的前沿资料;其四,使课堂教学活动变得生动 有趣,富有启发性、真实性,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上单调的教学模式,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多媒体教学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目前很多的中学现状是无论授课内容是否适合或者有必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讲授,在课堂上从头到尾都是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就象是播音员和解说员,失去了对教学应有的控制地位,甚至出现有些教师离开多媒体课件后无法进行教学实践的情况。在我所教的年级组就曾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有一天正要上课的时候突然停电了,有的教师就说,这怎么办啊没有电怎么上课呢?可见有些教师对多媒体课件的依赖程度之高。再有就是,由于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节奏快,难免重点不突出,信息过多过滥还会使学生无法跟上讲课的进度,只能被动地接受授课内容,缺乏思维的过程。还有,过多依赖于多媒体课件,会使师生之间失去互动、交流,难以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媒体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和实验;多媒体不能代替学生的情感体验,而其不足之处正好可以用传统教学来弥补。
但是说起传统式的教学模式,很多人会认为它已经是一种落后的教学,已经被时代所淘汰了。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应该用辨证的观点来看问题,传统教学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利与弊
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多不可替代的优势,经过几千年的厚重沉淀,积累了很多课堂教学 经验。首先是它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在进行讲授时,面对学生,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等和学生进行人性化交流,然后可根据学生接受的情况随时对教学内容、方法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情况的把握,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在讲台上的一举一动,一个眼神或手势,都对学生有启发诱导的作用。教师在讲授时会经常有意地将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观点、解决时的思路讲解出来,从而对学生的思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传统教学在讲授时,更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因题而异,采用设问、提问、讨论、启发、例题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使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留给学生思考时间,让学生从中慢慢地品味和细细地咀嚼,从而保证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培养学生能力。传统教学给师生的自由度相对较大,这就为学生和教师潜能的发挥留有相当的空间。这些正是传统教学的优势所在。
传统教学法也存在很多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黑板加粉笔,但高中物理教学中有些抽象的概念,空间模形和难以在实验室完成的精密实验仅借助“黑板+粉笔”,学生会感到抽象,难以消化和理解。通过口述和板书又难以充分表达其变化的细微过程,所以,舍弃直观的背景,以一种静态的语言直接抛给学生一连串的概念和法则已成为传统教学模式中司空见惯的做法,这种做法常常使学生在理解概念时由于缺少经验的支持,而对概念的形成过程的了解感到茫然。传统教学模式单一,表现在传统教学中板书费时、效率低,课堂上教师书写板书总是占用了大量宝贵的课堂时间,尤其在习题课中更为突出,复杂题图绘制困难且费时,板书常写常擦造成教师劳累,影响课堂效率和授课容量。
分析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利弊后不难发现,它们正好可以取长补短相互补充,所以现在的高中课堂应当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融合,从正真意义上提高高中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人材。
三、高中物理课堂“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融合
高中物理有着与其它各学科都不同的特点。首先,它的概念多且抽象;其次,对定理及定律内容的理解和适用条件的判断要求较高,求解过程中物理规律与数学图形相结合等等;这些从理解到应用再到能力的提升,怎样通过高中三年的教与学而达到高考和高校的要求,最后成为国家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人材呢?下面谈谈我个人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心得,与广大中学物理教学工作者共勉。
第一,物理实验要以传统教学为主多媒体应用为辅。实验是打开物理大门的钥匙,物理规律的发现是离不开实验的,可见物理实验的重要性。高中物理实验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物理实验的教学。所以有条件做的实验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不能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或模拟实验,虽然通过多媒体播放或模拟实验更省时,学生也可能觉得有趣,但是达不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效果,特别是模拟实验,有的动画做得已经脱离了实际从而对学生产生误导的反作用;而有些在高中阶段没办法在实验室完成的实验,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实验视频或模拟动画,比如原子物理部分的α散射实验,光电效应现象等,教师应在恰当的位置加以说明,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样相互补充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和分析能力。
第二,典型习题课以多媒体为主传统板书为辅。习题是学生加深对物理规律理解的重要手段,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同解,让学生灵活掌握和应用物理规律也是习题课的宗旨。有些物理题需要准确画图应用几何关系进行求解,如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而利用多媒体就可以很好的作出准确图形,从而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大量节约教师在黑板上抄题画图的时间,提高讲题容量;教师只需要在黑板上画受力图分析运动情况,做功情况,分析解题条件和应用的物理规律,达到图形文并茂让学生能更清晰和轻松解题。
第三,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更易形成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有些概念较抽象光凭教师讲难以理解,可以结合多媒体插图和动画加深学生的理解。如力学部分加速度的概念,它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这一点学生理解起来觉得很难,我通过汽车行驶的动画展现出来,既可以看清运动情况,又可控制运动时间,从而很清楚的看到速度的变化与速度的变化快慢的区别,让学生掌握了加速度的概念。再如,在《天体的运动》这一章的学习中,利用多媒体动画模拟太阳系中各行星的运动情况,既让学生很好的理解了开普勒三定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也丰富了他们空间想象力增加了学习兴趣;还有在习题中碰到的双星系统和三星系统的运动的计算,学生难以进行空间想象找到相等的物理量,教师也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制作后展现出来,让学生自己分析找出相同物理量,既直观又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题兴趣。还比如在电磁场部分,我通过多媒体展现电场及磁场的空间分布情况,拓展了学生三维空间想象力,等等诸如此类的高中物理问题很多,如何充分结合多媒体与传统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各项能力,值得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去探索和积累。
总之,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各有利弊,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融为一体才能正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国家所需人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吴立岗,等.《现代教育论基础》,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10,151-1
[2] 刘乃琦,等.《生活在信息时代》,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3,8-12
作者:邵劲松
工作单位:湖北省咸宁市咸宁高中
通迅地址: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咸宁高中
邮编:437000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