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后感《王永庆全传》
读《王永庆全传》有感
这本书简约而详细的总结了王永庆一生的人生道路,从“米店老板到台湾经营之神”,让人体会到一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他从一家米店起家,创办了世界化工50强的台塑企业集团,他的投资遍布世界各地,涉及各行各业,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世人眼中成功者的代名词,被誉为”经营之神“,我们从王永庆成功的因素中也能学到很多做事的理念、方法与毅力,使之成为我们以后工作的指南针。
新一年的工作即将展开,我今年任职的岗位是生产部经理,主要是抓工程的生产、安全、质量等问题,对每个工程的实施进行监管,督促,确保每个项目按工工期,保质保量的顺利完成。我们从这本书中学到这些管理理念:追根究底——对问题不追究到水落石出,绝不罢休。这是我想到在工程进行过程中任何一个小问题都不容忽视,无论是质量还是安全有问题就立即解决,追根求源,找出问题所在,教育参与工程施工的职工接受经验教训不要重犯错误。
瘦鹅理论——忍饥耐饿,坚韧不屈,等待机会的到来。这是每个成长中的企业也是我们企业该学习的精神,企业的成长同每个人成长的历程是相似的,谁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古人说“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成功与机遇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我们的企业要经历风霜不断发展,明天就会更好。
基层做起——脚踏实地,按部就班,从基层做起,成功的机会就愈大。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我们都说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走,从一点一滴做
起,只有从基层做起,才能在上面有所建树。所以在每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要从基层抓起,从每道工序抓起,决不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教育广大职工们不能忽视细节问题。
④实力主义——学历不等于实力,实务经验愈丰富,成功的机会就愈大。我从事建筑行业已经二十多年,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切体会到经验的重要性。
⑤切身感——制定让员工有切身感的管理制度,发挥员工最大潜能。管理制度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必须有严格的符合实际的制度并能够运用到实际中,使员工严格遵守执行,才能保证企业有序运转,才能使员工有切身的行动指南,比如我们公司的管理制度的就能使职工有条不紊的安排自己的工作,发挥最大潜能。
第一篇传奇人生 王永庆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从一个贫苦人家出生的孩子到米店老板,然后到卖砖卖木材到最后锁定塑胶,然后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开动脑筋,勤于思考,调整策略,并且为两岸关系不断奔走,可谓赤子之心。
第二篇经营之神 善于动脑筋,商机来源于实践,卖冰激凌在冬天开业,虽然顾客少但先占领市场,一点一滴建立基础,等夏天来临,发展的机会到了,力量便一下子壮大起来,这告诉我们企业要加强对自己市场的建立并不断扩大,用真诚的服务赢得客户,发展自己。
第三篇管理之神养人育人,为己所用,留住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源泉,从基层培训做起,为人才搭建发展平台。我们公司这一点做的很好,职工们经常接受公司的定期培训,中上层领导不断提拔培养人才,为公司的发展储
存了足够的力量;企业管理合理化,合理的管理制度一定是适应公司发展的,符合实际的,有了这样的管理制度才能使员工在工作中形成习惯,自觉遵守执行公司制度,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无小事,由点到面做改善,节俭从点滴做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我们公司对于节能降耗这项管理制度很重视,现在市场竞争激烈,谁的成本低,谁的利润空间就打大,节能降耗不仅仅是企业更是整个社会所提倡的。
读了这本书,使我更清醒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新的一年里在新的岗位上我一定以饱满的热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第二篇:孙中山全传读后感
《孙中山全传》读后感
通读《孙中山全传》被伟人孙中山的人格魄力和领袖才能所折服。孙中山不愧为中华民族的先行者。致力于中国革命他是付出了艰辛而毕生的努力,他身体力行,规划富国强民的《建国方略》,且号召和付之实践,虽然当时是空想,或者说是不现实的,但多年后人们把孙中山总理的梦想个个都变成了现实,说明孙中山的远见卓识和雄才伟略。
孙中山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一直处于急先锋的位臵。初期,孙中山浪迹和游历海外20年,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几十年如一日,从没有停顿过,形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民主义”,并贯穿在自己的斗争纲颔中,兴中会、同盟会到国民党。
中期,也就是1912年1月1日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打碎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建立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遗憾的是新政权拱手让给窃国大盗的袁世凯,从此中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时代,直到孙中山逝世也无法辗转结局,就是在这种内外交困的状况下,既要反帝反封建,又要反复辟、反军阀,他仍能致力于推行“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感染和唤醒一大批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征战南北,发动革命,潜心开发和研究实业救国,但是,这种愿望与现实相差太远。孙中山的梦想和努力,以至于使治国方略一次次化为泡影。挫折和失败经常伴随着他,他的亲密战友相继离他而去,宋教人、黄兴、陈其美等等革命义士和领袖的失去,对他的打击最大。甚至无数次的失败,他从没有灰心丧气过,就是这样,他虽身处逆境,也曾多次流亡,然而他的革命意志从未因此而衰退过,反而更加强烈。
后期,他致力于北伐、护法、护国以及民生问题的运动。同袁世凯、段祺瑞、黎元洪、张勋、陈炯明、冯国璋等军阀,甚至一大批革命的败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与此同时还要对付革命阵营中的投机分子、旧官僚卖办,丧失民族气节的革命败类。可以说出生入死,面对威胁从不退缩,与政敌、与封建主义、与封建残余,与军阀、与帝国主义、与自己阵营中的动摇分子斗争,表现出他超然脱俗的伟人风采。他缔造了中华民国,并为之奋斗,最后死在斗争的最前列。1925年3月12日一代伟人孙中山在北京病逝,享年59岁。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党人的忠诚朋友。他的逝世对中华民族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通过这本书,我认为:他爱读书,学识渊博,口才和表达能力多数人不能企及,具有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这与他的学习精神有直接的关系。知识就是力量,是他成就伟业的巨大动力。孙中山的革命精神和振兴中华的意志始终不渝,人格精神和奋斗意志值得我们学习一生。
《孙中山全传》读后感
三 年 二 班
周 宏 宇
第三篇:《黄金荣全传》读后感
上海滩三大亨,黄金荣爱钱,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这本书的全称也是《黄金荣全传——上海滩最狡诈的守财奴》。在书的扉页上写着:“官场情场,十里洋场。扬威昔日,忏悔余生。”黄金荣一生的缩影,大致可窥,而深入阅读,更是让人掩卷叹息。
黄金荣的家族没有一点显赫的地方,他们世代居住在浙江余姚,父亲黄炳泉年轻的时候是余姚衙门的捕快。黄金荣12岁跟随父亲来到上海,在裱画店里当学徒没多长时间,认为“干这一行没有出息”,就提前开溜了。因为没有多少门路又不肯吃苦,黄金荣早年大部分时间在法租界的地痞群里混。这其实带有一种启示,并不是裱画一定没有出息,但是枭雄都能很早的意识到自己不适合干什么,并尽早设定自己的人生。黄金荣之所以成为“上海滩第一帮主”,是因为他的野心与不安分,不甘平凡。英雄和枭雄,却往往在于品性之差,也在于环境造就。当年上海滩风云变幻,惊动人心,既有黑帮像魔鬼般出没,又有歌妓像天仙般游荡,灯红酒绿中酝酿着柔情与杀机。上海滩是冒险家的理想场所,是赌徒表演的舞台,而黄金荣恰恰就是一个冒险家与赌徒。所以说可以是上海滩和黄金荣共同塑造了黄金荣。
1892年,黄金荣被法租界招入巡捕房担任探员,俗称“包打听”。流氓招入警察局,现在看起来有点离谱,不过这是当时法租界“以毒攻毒”的一招。为了维持自己在华的利益,租界当局决定吸收流氓为自己服务,用以控制流氓团伙,黄金荣就从这里开始发迹。他用“黑吃黑”、“一码克一码”的手法,网罗了一批“三光码子”,即那些惯偷、惯盗、惯骗分子给他提供各类情报,破了一些案子。另外,他还制造假象,用贼喊捉贼的办法提高自己的威信。
读这些的时候,我心中是带有疑惑的。黄金荣这样的手段,虽然聪明狠辣,但是没有真材实料,后来如何获得头等金质宝星、唯一的一个华认探督察长等成就呢?或许是我阅读没有仔细,或者是作者对人物描述有点偏颇,或者的确当时的社会之风不正,黄金荣的发迹都让人慨叹。懂得利用人性弱点,顺势而上,枭雄也;懂得利用人性弱点,顺势而上,行正义,英雄也。
黄金荣门生众多,其中鼎鼎大名的要数蒋介石了。蒋介石年轻时是中国第一代股民。他炒股到1922年春,血本无归,欠了一屁股债,债主们雇用青帮门徒向蒋介石逼债。蒋介石在虞洽卿陪同下,在黄公馆向黄金荣递帖子磕头行礼。这样,黄金荣就收了蒋介石为门徒。所以说黄金荣是反动统治时期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的靠山。他的门徒们在上海干了许多坏事。但是,上海解放后他不走,也就是说他对祖国还有感情,对共产党至少不抱敌意。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青帮大亨黄金荣的末路生活。书上说,上海解放之后,“见到一身戎装的解放军登门,他吓得双手颤抖,两腿哆嗦,尿湿了裤子”。为了表示痛改前非的决心,他在“大世界”门前扫地,其照片见报后,诸多帮派头目吓得纷纷低头“”认罪。黄金荣一个叱咤风云的大亨,大势已去的时候,“表示愿向人民坦白悔过”,要“洗清个人历史上的污点,重新做人”,其实不过是一种自私自保的行为而已。书本说他是守财奴,也的确配上一个“奴”字,倘若国民党得势,他会否“坦白悔过”呢?
但是为什么党中央没有裁决黄金荣呢?我想,应该是党对上海的帮会人物采取做好工作,为我所用的措施,即只要他们不出来捣乱,不干扰上海解放后的社会治安,老实接受改造,就不动他们。特别是对于黄金荣、杜月笙这样的帮会头面人物,“观察一个时期再说”(刘少奇语),其目的是“努力使上海不乱”(周恩来语),这样对全国大局有利,对恢复上海经济发展有利。而我们可以看到,当年的流氓,其实是反动统治阶级的一种工具。流氓能够横行霸道,依赖于反动统治阶级的支持。所以,解放之后,流氓的后台倒了,流氓也就随之土崩瓦解了。
邪不能胜正,这大概是历史永远的规律吧。
第四篇:比尔盖茨全传读后感
大家好,我是张佳怡,来自龙城常州。我很荣幸能够获得此次征文比赛的特等奖。当然,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学校,常州市湖塘实验中学以及我的指导老师,狄赛老师。今天我能获得这个荣誉,除了自己的努力外,也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导,所以,这个军功章有我的一半,更有她的一半。
其实那天踏进考场的时候我很平静。“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事实上,我甚至不敢想象自己可以获得这么高的荣誉。并不是我妄自菲薄,而是确确实实的,仅仅在我的学校中已是高手如云,更何况是在全省众多优秀的学校中呢?但其实我也曾问过自己,既然总有一个人能成功,或者仅有一个人能成功,那那个人为什么不可能是我呢?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曾经说过:“天才是重复次数最多的人。”我也始终认为成功是要以泪水和苦痛作代价的。然而当鲜花与桂冠纷沓而至时,曾经的努力与放弃,曾经的汗水与泪水,都已微不足道。心中只余尊敬——尊敬自己;心中不尽感激——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同学感谢朋友,感谢所有关心过我的人。
我最喜欢人物传记,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比尔盖茨全传》。比尔盖茨非常的成功,2001--2007年蝉联世界首富,2008年排名世界第三,在捐掉自己580亿美元的个人财产后2009年又一次成为世界首富!他13岁开始编程,并预言自己将在25岁成为百万富翁,虽然到那时他已经成为了亿万富翁,除了财富,他的敏锐的洞察力更是让人惊叹,他大学时就只花了2个月编写出Basic语言,他设计了很多软件并进行推广让他年纪轻轻就很富有,他看准了电脑的发展方向很快让微软走多媒体,视窗化等路线,总之,他早已经成为了让人们迷恋的传说。
看到了盖茨的成就,自然而然就想到了他成功的秘诀,这本书就更多的是介绍盖茨的各方面才能,并分析他如何得到这些才能的。比如说,他很小的时候开始学编程,原因是他的并不是很富有的父母那时让他去上湖滨学校这种贵族学校,而湖滨学校则是当年最先将计算机引入的学校之一,所以小盖茨水到渠成的学会了编程,而他对编程的喜爱成就了以后的他。假设没有编程,没有计算机,小盖茨可能将他的学习重点转移到他一直都比较喜爱的数学上,长大当一名教授,不过好强的他,不在自己的领域拔尖是无法容忍的耻辱,这也是当时他辍学的原因之一,据说他曾经因为在哈佛发现很多人在数学方面比他优秀而沮丧了很久,所以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计算机,盖茨会如何,也许依旧优秀,也许很平凡。
盖茨的成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广泛的人脉关系,充沛的体力,执着、自信的领导才能,敏锐的洞察力,激情等等诸多品质,我个人认为,一个人能否成功绝对不是具有单一条件就可以,而是诸多因素堆积而成的,甚至可以说是巧合,这也是为什么作者似乎已经极度了解盖茨,但是永远也无法成为盖茨。但是,这种巧合似乎也可以随着人的意志可以进行适度的转移,只有时刻的保持优良的品质,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时刻的进步,以保证自己能够应付各种情况,至于其他因素,我们完全可以去等待,寻找机会的到来。
总之,阅读完本书,我对成功人士又有了一份认识,他们的品质确实有共通性,阅读的同时,我也让自己同他们进行比较,寻找不同,参醒自己,确实让自己进步很多。有位作者说过:读一本传记,等于过了主人公的一生,体验了主人公一生的经历,读很多传记,等于活了很多生,体验了很多人的经历。我想,这句话确实很对,阅读传记的确让人受益匪浅。
比尔盖茨的十一条准则
1、适应生活。生活是不公平的,要去适应它,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2、成功是你的人格资本。这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这个世界指望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要有所成就。成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成功可以改变你的人格和尊严。自负是愚蠢的。
3、别希望不劳而获。高中刚毕业的你不会一年赚4万美元。成功不会自动降临,成功来自积极的努力,要分解目标,循序渐进,坚持到底。
4、习惯律己。如果你认为你的老师严厉,等你有了老板再这样想。老板可是没有任期限制的。好习惯源自自我培养。
5、不要忽视小事。烙牛肉饼并不有损你的尊严,你祖父年代,那可能被称为机遇。平凡成就大事业。
6、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如果你陷入困境,那不是你父母的过错,不要尖声抱怨。
7、事事自己动手。不要靠别人活着,要凭借自己的力量前进。
8、往往你只有一次机会。机遇是一种巨大的财富,机遇往往就那么一次,也许你没有机会,但可以创造。
9、时间,在你手中。生活部分学期,你并没有暑假可以休息,也没有几位雇主乐于帮你发现自我。
10、做该做的事情。电视并不是真实的生活。
11、善待身边的人。善待乏味的人。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要用赞扬代替批评并主动适应对方。
第五篇:胡雪岩全传读后感
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符号和标准,我想应该会让后人铭记!而我,当然也只是一个感性而多愁善感的凡俗之人,我无法控制我的心,我只记得在《胡雪岩全传》陪伴的这段时间,自己的心随着故事情节而不断地起伏,伴着这些人物笑,哭,愤怒,悲伤,胡雪岩全传读后感。胡雪岩,王有龄,古应春,七姑奶奶,还有他生命中那些女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彷似就在眼前,这些人就像一面面镜子,无不折射和激荡着我的心灵。我突然有一种冲动,好想写一个读后感,尽管我觉得评价一个人物,并且是一个历史人物,离不开其所处的历史环境,而我对历史也是一知半解,但是,就是忍不住想写一个读后感,这个意愿竟是那么强而且我一定要很认真地去写。于是,马上动笔!
《胡雪岩全传》共计7本,分别是《平步青云上》《平步青云中》《平步青云下》《红顶商人》《灯火楼台》《萧瑟洋场》《烟消云散》,平步青云上中下三册是我最喜欢看的,那是胡雪岩最单纯轻松快乐的时候,可以说他拥有天生的商业头脑,再加上那个时候政府外部环境相对稳定,他从窘迫到平步青云,可以说是一帆风顺,这期间结交了王有龄,尤五,古应春,七姑奶奶等一生都肝胆相照的朋友,也拥有了几段爱情,真可谓是情场商场皆得意啊!《红顶商人》描述了胡雪岩从平步青云到事业到达巅峰时的状态,我认为是最为扣人心弦的一个阶段,也正是这个阶段,胡雪岩真正的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许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才使得胡雪岩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个戴红顶子的商人。这阶段,他失去了一生的挚友也是他平步青云的依靠王有龄,为了挚友的一个重托,为了杭州百姓,胡雪岩冒死从杭州逃到上海,王有龄殉城之后为了为其报仇,冒险在左宗棠面前为其争名并且也由此依靠左宗棠的势力使自己的事业进入巅峰,如果说平步青云的阶段,胡雪岩依靠自己绝顶聪明的头脑经营事业过程中,一切都是胡雪岩可以控制和驾驭的话,那么后来胡雪岩商借官势的阶段,就已经有些身不由己了,很多事情犹如开弓之箭般亦无法回头,不过这阶段他错过了一段爱情,也可以说是另外一个叫阿巧姐的女人错过了胡雪岩也是让我惋惜的。《灯火楼台》和《萧瑟洋场》,介绍了胡雪岩事业中出现的危机和未来破产种下的祸根,但是尽管在这样的内忧外患和危机四伏中,胡雪岩还赢得了一份姻缘,和从小相识的罗四姐再续前缘,并且罗四姐以其精明泼辣的做事风格成了胡雪岩家庭内部的顶梁柱。《烟消云散》则描述了胡雪岩败落的过程。+
置身于胡雪岩传奇一生的世界中,没有声音,没有画面,没有记忆,当中的人物形象却很清晰和那么地靠近我,彷佛近在咫尺,我甚至都可以看得到的这些人物的表情一般,让我跟着他们一同笑与哭,一同悲与怒,一同畅快与纠结,一同释怀与遗憾。这里面有生如鸿毛的,有死如泰山的,有情义,有背叛,有爱情,有交易,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甜蜜或有情人各分东西的哀伤,有朋友肝胆义气赴汤蹈火的豪壮和墙倒众人推的无情,那时,那情,那景,甚至故事中一条船,一条胡同,一个吃饭的馆子的画面都那么地清晰可见,让我有一种强烈的愿望:真想去杭州感受一下黄梅天气,乘坐一下杭州的船,泡上一碗上品龙井新茶品尝一番,听着杭州女子呖呖莺声和听听雨声掉在船篷上滴滴答答的美妙声音;也想感受一下胡雪岩坐在爽气扑人的船窗边,品尝蘸着桂花酱和玫瑰卤香味浓郁和鲜艳夺目的用冰糖煮的新鲜莲子时眼望着平畴绿野,开阔轻松的心境。这神奇的感受让我对《胡雪岩全传》的作者高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很想知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够用一支笔让读者跟着他品尝喜怒哀乐的情绪,《胡雪岩全传》他是在什么年龄,什么样的心境下完成的。带着一系列的好奇和神秘感我对作者也了解了一下,据说高阳作者来自台湾,学富才高,著书百种,嗜酒如命。曾自嘲:酒子书妻,即以酒为子,以书为妻。独钟清史。写人情,高阳写出了怨而不怒、冷静客观的气质;写斗争,高阳切中了权利欲望对人性的腐蚀;写风格,高阳更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绚丽壮阔、气质非凡的景象,堪称一部民俗变迁史。这样一个以书为妻的人难怪会塑造出这样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描绘出如此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如此冗长和感性的语言,还是尽快结束吧。接下来还是想从分析胡雪岩以及其身边的人的性格特征的角度来进行阐述!
1.细细咀嚼这个人物,从始至终,胡雪岩都没有失去过乐观和包容的本性。不论是窘迫时的悠然自得和困境中的苦中作乐。我记得当王有龄困在杭州城内都绝了希望的时候,胡雪岩虽然眼圈也红了,自己又刚刚捡了一条命回来,都告诫自己不能不从无希望中去寻找希望,哪怕只是一个飘渺的希望也不愿放弃,不管是为了王有龄的情谊,还是对杭州百姓的责任,一度不惜以身相殉的坚决态度感动和吓退洋兵来接济王有龄,无不让我震撼。又如即便是胡雪岩败落钱庄倒闭,财产被封,面对家贼的背叛恨不得一口唾沫当面吐在他脸上,但是那念头也是一起即消,在这种四面楚歌之时,依然告诫自己不怨天尤人,最好能够忘掉他是钱庄的东家,只当自己是自己的“总管”,来解决所有的难题,这种胸襟和气魄怎不让人敬佩!
2.胡雪岩不是一个有太大贪念的人:胡雪岩曾经说过好多次“身外之物”的道理,读后感《胡雪岩全传读后感》。也正是有这个道理,他才能在各种危机来临的时候坦然处之。即便是钱庄倒闭事业濒临败落之际,胡雪岩也从未看重过钱财,相反也只是尽力将得失心抛开。我脑海里清楚地记得胡雪岩说的那几句颇具气概的话“我是一双空手起来的,到头来仍旧是一双空手,不输啥,不但不输,吃过,用过,阔过,都是赚头。只要我不死,你看我照样一双空手翻起来”无不叫人拍手叫好!
3.善于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是胡雪岩成功很大的性格因素:胡雪岩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前半夜想想人家,后半夜想想自己”,正是这种态度才使得他在商场中交友无数,平步青云,朋友还是生意的伙伴都愿意与他合作,就是他时时刻刻替他人着想的态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胡雪岩得知钱庄即将倒闭,一回到杭州不放心老母亲决定先回家看娘之时,他瞬间抛开自己闪现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不能先回家。假设自己是存户,血汗钱托付给钱庄,如今有不保之势,而钱庄的老板却只光顾自己家里,不顾别人死活,是否能咽的下这口气。凭借着一份大人物的大责任心和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态度塑造着一个做人的金字招牌,我想只有这样敢作敢当的胸襟才会有自己的信念和在困境中不断支撑自己的能量吧!
4.当然,作为一个女性读者,我很想说一说胡雪岩的情感。胡雪岩一生女人无数,光书中记载的妾就有12个之多。我甚至很想知道胡雪岩到底最爱谁?这个答案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是,在《胡雪岩全传》里讲述的这几段感情当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和阿珠,阿巧姐,螺瑡太太之间的3段情感吧!不一样的爱情会有不一样的人生,这3个女人最终的命运都不一样。
胡雪岩对阿珠的情感,那是非常真挚单纯但同样也现实的爱情,为什么这么说呢?可以说胡雪岩从事丝的生意目的很单纯,一半都是为了阿珠,谁曾想到为了取悦一个女子而涉入的丝行业也是胡雪岩成为当时巨贾的支撑行业之一呢,但是胡雪岩需要什么样的女人是有他的标准的,也正是这个标准决定了他和阿珠的分道扬镳是必然的,阿珠也是相当聪明的女子,她很清楚自己要的幸福是什么,所以,我想阿珠最后的选择一定是幸福的。
阿巧姐和胡雪岩的情感就显得一些凄美,也许我是一个偏执的人,纵然我认为胡雪岩是有情义的人,但是我却不太相信他重视儿女情长,可是他对阿巧姐的情感,却让我感动了一番。不论是送阿巧姐上岸,胡雪岩一只手插在兜里,摸着阿巧姐送给他的表链子上系着的那只“小金羊”,心潮起伏几乎要喊出来“阿巧不要走”;还是胡雪岩重病期间和阿巧姐6年分离后的再度相见后,患难与共结下的情谊,下定决心宁愿众叛亲离也要来维系阿巧姐这个外室的时候,阿巧姐的悄然消失令胡雪岩心中泛起的难以宣言的酸苦抑郁竟而站在客堂中久久无语之痛,也着实让人揪心。于是我便感慨:可能就那么半柱香的时光,一切都变了,我在想,如果阿巧姐再等一等,哪怕就一会儿,就会等到胡雪岩的一句承诺和誓言呢;胡雪岩的脚步再快一些,就不会等到阿巧姐绝望的离开。人世间就是没有那么多如果呀,所以,幸福是一瞬间得到的还是一瞬间失去的呢,谁能说得清楚?有的只是活生生的结果。且不去讨论阿巧姐和胡雪岩真的在一起之后是不是会幸福,可是天意弄人,缘分在弹指间流失是否让人感伤呢!好在阿巧姐也是一个大智慧的人,我相信她和张医生也会是幸福的呢!
说起螺瑡太太,我想这个女人在胡雪岩生命中所占的地位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我形容螺瑡太太是一个精明,果断,识大体的刚烈之人,女中豪杰也许就是她这样的人。螺瑡太太和胡雪岩的感情基础的深厚的,且不说是青梅竹马,现实中无论是享受荣华富贵还是患难与共,两人的夫唱妇随更加让这对夫妻的心紧紧地连接在起来,尤其是胡雪岩上海钱庄不能维持的危机关头,身边没有一位得力助手身心极度颓废之时的温情对话“胡雪岩一把抱住她,将头埋在她肩项之间,“罗四姐,怕是害你受苦了,你肯不肯同我共患难?”“怎么不肯?我同你共过富贵,当然要与你共患难,”说着螺瑡太太眼泪掉了下来,落在胡雪岩手背上。全书共7册都很少见到胡雪岩有如此温情的场面,让人忍不住感伤。
想想看,这3个女人,她们虽然有着不一样的爱情人生和情感归宿,但是相同点是这她们都是有追求的人,而且为了自己心中所追求的东西,她们亦懂得坚持和放弃。阿珠,不介意做别人的妾,只追求和自己的男人经常厮守在一起,所以,胡雪岩给不了她的时候,她毅然选择放弃;阿巧姐,介意做妾,就想当名正言顺的太太,这是她的追求,所以,她选择了坚持,只是多了一份阴差阳错,少了一份缘分而已,可是,最后她依然当上了另外一个男人的太太;螺瑡太太,这个人近乎于完美,不仅不当妾,要当太太,而且要做当家的太太,而且要让胡雪岩的妾都听她的指挥,除此之外她还要成就自己内心的一番事业,这个女人是有野心的。我记起了螺瑡太太在绝望的时候对胡雪岩说过的那段话“我一直不认输的。前天晚上,你劝我做房地产生意,我自己觉得蛮有把握,你倒下去了,由我来顶。这是我出人头地的一个机会。千载难逢的机会。以前有你在场面上,我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抛头露面,现在有了机会,这个机会是怎么来的?是你上千万两银子的家当,一夜之间化为灰尘换来的。好难得!你叫我怎么放弃!连胡雪岩都是恍然大悟,更何况是读者呢!原来螺瑡太太的追求是要实现个人更高的价值。所谓站得越高摔得越惨,胡雪岩的重重一摔,螺瑡太太的瞬间陨灭,无不让人感觉扼惜。这两个人都太过完美!但是不管怎么样的人生结局,他们都是有追求的,不是吗?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其实站得高摔得惨并不可怕,关键这是不是我们想要的。
此刻,我的读后感也渐渐进入了尾声,我的些许思绪依然萦绕在高阳作者的“烟消云散”之中,同样是烟消云散的结局在胡雪岩和螺瑡太太两个人物形象中,却是有着不一样的意味。胡雪岩的烟消云散,可以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局,我想引用别处转载来的一段精辟文字来解读:一代豪商胡雪岩由兴盛到败落的悲剧绝非他个人的悲剧,作为文学形象的胡雪岩,他的兴衰史极具典型意义,显然,高阳意在通过胡雪岩,概括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中华民族资本家的悲剧。在晚清至近代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内,中华民族资本家自生自灭,由盛而败是势所必然。胡雪岩的失败固然有自身的因素,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时代使然,正如高阳在《胡雪岩全传》的《后记》中所言:胡雪岩“不甘屈服于西洋资本主义国家雄厚的经济力量之下,因而在反垄断的孤军奋斗之下,导致了周转不灵的困境”,同时,又“是李鸿章与左宗棠争夺政治权力,争夺发展路线下的牺牲者”。作家无限深情地感叹道:“他的失败,可说是时代的悲剧”(注:高阳:《烟消云散·后记》)。但是螺瑡太太的烟消云散,我想就有些轻如鸿毛啦,因为个人的一点得失心理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实在是太不值得啦!毕竟人活着才会是最大的价值啊!毕竟所有价值的实现都是要以拥有生命为载体的呀!
哈哈,终于写完啦,也许是一天工作之后又一次大规模的动脑行为,让我的思路不免有些杂乱和无序。自己也觉得太过于儿女情长,光是写胡雪岩生命中的那几个女人就洋洋洒洒地写了那么一大段。此时已是深夜,倦意十足,却一点也不后悔,纪念自己看过《胡雪岩全传》之后的一段心情,我觉得好有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相信自己对《胡雪岩全传》的感受也会不断地改变,也希望这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将来有什么新的体会,我亦会一如既往地进行添加和修改!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