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溪镇紫金村委会2012年新农村建设调查(范文)

时间:2019-05-14 19:56: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紫溪镇紫金村委会2012年新农村建设调查(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紫溪镇紫金村委会2012年新农村建设调查(范文)》。

第一篇:紫溪镇紫金村委会2012年新农村建设调查(范文)

紫溪镇紫金村委会2012年新农村建设调查

报告

基本情况

紫溪镇紫金村委会驻地距楚雄鹿城18公里,距紫溪镇政府20公里,属山坝结合的农业村委会,国土面积15.7平方公里,下辖14个村民小组,历来划分上下两片,(上片有法藏寺、集落冲、大紫溪、张家、山王庙、寂光寺、甘家箐、普贤寺共8个村民小组,下片有丁家、徐家、李家、彭家、九族河、杨家共6个村民小组),共326户,总人口1360人,有汉、彝、苗、白四个民族,少数民族比例占11.2%,大牲畜622头,黑山羊443只,总耕地面积1546亩,人均

1.36亩,山林面积12000亩,通过林权制度改革后,全部均山到户,辖区有小

(二)型水库两座,2011年末实现全村经济7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30元,人均产粮457公斤。已实现村村通路户户通电。

村委会工作主要成效

从2000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州、市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自从紫溪山旅游环山公 1

路开通后,2001年,列为云南省《省级科技示范村》,2010年列为云南省的《云南紫金特色旅游村》,2007年列为云南省《先进性教育进村入户工程》,以及2007年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建设,2008年列为产业扶贫示范点和林业产业发展试点,财政奖补一事一议工程,整村推进工程等项目的实施,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经济收入,人居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民群众的科技知识,商品意识,思想观念都有很大的改变。已种植樱桃1100亩,冬桃1300亩,核桃800亩,杨梅50亩,还有李子,花红等多种水果,有农家接待户28户,每年樱桃等林果收入和生态旅游收入200多万元的生态旅游村,在全村14个村民小组中有6个村民小组基本不种植水稻和烤烟,已被林果业和农家生态旅游业取代,基本形成继烤烟之后独特的第二产业,为加快全村的生态旅游,促进经济增长、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11月村党总支成立了紫金村林果专业合作社,制定章程、出资设立综合服务部,统一为16户会员340多人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为加强领导,2010年4月村党总支成立林果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建立起“支部+合作社联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提高了林果产业的组织化程度。现已基本形成特色经济林果(樱桃、冬桃)带动乡村生态特色旅游(农家乐)的发展路子。

存在问题

以上工作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团结努力,得益于历届村两委班子打下的坚实基础。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要求,我们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加快发展的压力大,主要是产业后劲力量不强,群众投资基础薄弱,科技管理水平缺乏,对产业投资乏力,二是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滞后,不成规模,不上档次,无资金注入,接待能力不强,季节性强,无常客的现象,三是全村发展极不平衡,特别是下片6个村民小组,无特色产业,交通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水资源缺乏,严重制约了下片6个村民小组146户636人的经济发展。四是我村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提高劳动者思想素质和科技水平势在必行。

具体措施

一、继续巩固樱桃冬桃特色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强化科技,提高产品品质,做好产品营销。

1、紫金村委会1300亩冬桃,按每颗从农药、化肥、果袋、包装箱等支出需17元/株,合计需投资243元,但农户发展基础薄弱,一时调整产业结构后没有经济支撑点无法全部投资到位,要转变农户思想,必须有30%政府扶持2—3年

后,农户得到效益后才能保证产业的成功,每年需73万元作为产业扶持。

2、紫金村委会通过云南紫金特色旅游村建设后,虽然无论从基础设施还是农家乐扶持都有了一定的效果,但要作为一个村的产业来发展,还必须加大投入,我村共有农家乐28户(其中普通农家乐23户),按照能接待旅客(星级农家乐)的标准,每户需投资12万元,共计需投资276万元,但农户从传统的种植业转变为旅游业,在经营打造过程中没有家庭资金积累,无法投资打造。需大力靠政府投资扶持,按30%计算,共需各级扶持资金82.3万元。

3、水利设施建设,针对下片6个村民小组只有石门坎小

(二)型水库一座,需解决用水问题,必须与云庆村委会在两村交界的龙井河共建小

(二)型水库一座。预计需投资800多万元,现项目以上报列项。

4、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由于紫金因历史原因,劳动者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现通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转型为特色经济林果和乡村生态特色旅游,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弱,必须加强劳动技能和思想方面的培训,5、公路建设方面,由于下片6个村民小组居住分散,交通基础薄弱,虽然多年来,各级政府先后不同程度的投入,加之村民辛苦的付出,有了一些改善,但到雨季车辆就无法通行,特别是从云庆村委会----紫金---东华镇朵基村委会的主干道5.3公里至今雨季都无法通行。法藏寺、集落冲两个村民小组---东华朵基村委会6公里的主干道雨季无法通行。

附:

1、紫金村委会历年来上级各种扶持建设情况统计表

第二篇:村委会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村委会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永阳镇紧扣新农村建设的“新”要体现在环境面貌要有新改观、村民素质要有新提高、村风文明要有新提升、经济发展要有新产业上,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规划、逐步推进”的原则,立足蒋坊村实际,坚持以村庄规划为基础,“五通一气一绿化”为重点,“三清三改”为配套的社

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思路,突出抓好“十个一”和“四合一”,走出一条建设有蒋坊文明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路。

一、规划新村现状

蒋坊村委会蒋坊村,是永阳镇的”北大门”,吉永公路穿村而过。规划区内总占

地面积约120亩,现有农户54户,人口269人(其中新规划小区已建成新房21户,109人)。通电话12户,通有线电视9户,沼气21座,户户通集中供水井1口,规划供水66户,通村道路公里。新建房占地8460平米,粉刷面积万平米,新村绿化面积800平米,排水沟渠1020米。规划区有一所占地12亩、教师13名、学生299人的全日制完小(南山希望小学);一座占地20亩、日加工大米50吨的吉祥米厂,周边另有两座占地700亩的薇藻生产场、年产900万块砖的蒋坊机砖厂和160亩葡萄种植园。新村呈现了”新房宽敞、绿树成行、沟渠成网、道路通畅、产业实壮”的新貌。

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主要做法

1、高标准抓好蒋坊村的规划。坚持规划先行。组织规划人

员并收集和分析有关的基础资料,经充分调研、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因地制宜,正式编制村庄建设规划。由镇政府、县建设局组织有关领导、专家和村民代表

对规划进行评审,最终形成村庄规划的正式文本。

2、组织机构落实到位。按照县委要求,认真、迅速抓好贯 彻落实,制定了实施方案,加强了领导力量,健全了组织机构,强化了组织领导。镇里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凌裕华同志任组长,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协调和督促工作。同时,安排二名镇领导为挂点联系人,村也明确了新农村建设工作机构,进而形成了县、镇、村三级联动的组织领导网络。同时,充分抓住村第六届换届选举工作的有利时机,积极选配思想好、作风正、年纪轻、想干事、能成事的村民充实到村两委干部和理事会中来,带动群众共同抓好新农村建设,打好组织基础。

3、宣传发动深入。县动员大会召开以来,镇召开了由镇村干部、驻镇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动员大会,村里召开了党员干部会和全体村民会议,层层传达

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政策、精神。采取横幅、标语、公开信等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重大意义和方法步骤。成立了蒋坊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把能力强、威望高的村“五老”纳入其中,依托理事会动员群众、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并组织村理事会成员和群众代表到赣州市兴国县实地参观学习,并把参观学习的内容全程全景拍摄下来,在全体村民会议上播放。深入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让广大群众有切身的感受,充分认识和理解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调动了群众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4、党员干部带头积极参与。将新农村建设工作与开展先进 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级党员干部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切实提高机关干部的思想境界和领导水平,努力加强队伍建设。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自我修养,认真开展镇“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机关干部的

工作作风得到改善。镇二名挂点领导带领四名镇干部吃、住在村,真正做到了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二是坚持抓基层、强基础不放松,不断推进村级组织建设。全体村干部和全自然村的无职党员及理事会成员全部定职上岗,充实到新产业发展、村务监督、沼气管理、自来水管理、村容村貌管理、维稳调解岗位上。镇、村两级干部全身心扑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组织干部群众出工1000多人次,对全村进行集中“三清”,镇党委书记凌裕华带领镇干部参加了蒋坊村的“三清”工作,共拆除破旧房屋、露天厕所、违章搭建棚舍、厨房和残垣断壁20多处,面积1000多平米。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引导和带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到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来。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蒋坊村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人人有职有位有为,全村形成了葡萄、螺旋藻养殖、果业、优质稻、大米加工、机砖生产等产业,帮助160

多名村民解决就地务工,每人年平均增加收入5000元。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极大改善了人居、家居、村居环境,400多平米的村文化宣传中心,让群众的文化生活多姿多彩。全村评出“文明示范户”5户、“文明信用农户”5户今后还要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组织群众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把思想道德教育寓于活动中,切实形成了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

第三篇:村委会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总结

村委会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村两委班子的支持和配合下,我努力学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调研,积极工作。心怀一份热情、一份真情、一份友情和一份感情,认真履行指导员职责,虚心向农村干部群众学习,热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扎实有效地推动了XX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加强学习,积极履行好新农村指导员职责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以打牢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增强农村发展后劲,促进农民增收,逐步使广大农村和农民群众生活富起来、精神乐起来。我们以“六大员”(方针政策宣传员、生产发展服务员、社情民意调研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思想感情联络员、基层组织建设督导员)的身份要求自己做一个合格的驻村工作队员。只有认真学习农村政策、规章制度和相关的会议精神,丰富自己的理论水平,才能更充分的认识与理解新农村建设的重性。因此,工作中,我注重学习,认真思考,并结合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坚持学习相关的理论,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工作才能,增强自己的工作自信心,逐渐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和综合能力,更好的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新农村建设氛围

在认真做好调研和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做好宣传工作,努力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建设氛围,让群众充分了解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和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一方面我先与村小组长及党员群众,认真学习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任务、目标,特别是仔细领会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群众尽快过上小康生活;另一方面是召开群众大会、民情恳谈会,由镇党委、政府领导和工作队员向群众反复宣讲建设内容、规划项目、建设实施方案、过程、步骤。通过加强对群众的宣传解释,把党的政策不折不扣地宣传给群众,使群众了解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各项政策措施,充分发挥自己懂政策、懂法规、懂技术,知识丰富,有一定的理论素养的优势,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把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及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中央“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方针和“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要求及时准确宣传到广大农村,使这些政策、措施转化成群众的自觉行动,落实到生产、生活中。

三、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做好新农村建设的科学规划

搞好调查研究,是开展工作的一项基本功,也是做好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的重要基础。只有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才能客观认识农业农村的新情况,全面了解农村发展的新特点,科学把握农村经济的运行规律,因势利导做好“三农”工作,顺势推进新农村建设。驻村后,我深入农户家中,认真做好调查,了解民情,熟知村民的要求与愿望,仔细分析与研究,掌握好第一手材料,做到心中有数。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实现农业特色优质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目标,做好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四、深入基层,用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针对自己主要工作,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帮助群众解难事。一是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的凝集力合影响力。二是依靠科技和信息,切实加强村级经济社会建设与管理。三是项目建设上,积极帮助联系和协调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四是动员群众搞好村子清洁工程,带动群众搞卫生,清垃圾,为群众解决了实际问题;五是大力支持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展旧村改造工作;七是为起草村务工作规则、村规民约,规范村级管理制度。

一年来,自己坚持认真学习,积极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理论学习上全面性和系统性不够,特别是对农村工作的学习上与农村工作的要求有差距;二是在解决农村的实际问题上办法不多,有时力不从心,与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为此,我将继续保持优良作风,努力学习改进,不断总结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做好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为今后的工作打下牢靠的根基。

第四篇:村委会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澄江县龙街镇立昌村委会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近日,我们对立昌村委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并形成如下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及现状

立昌村位于江川与澄江的交界处,共有农业人口672户2442人,共有八个自然村,七个村民小组,耕地总面积1292.52亩,属于山区村委会,土面积平方公里,共个村民小组,户,总人口人,党员人,可用耕地面积亩,其中烤烟面积亩,2006年烤烟产量达到。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万元,人平纯收入实现元。村级公路硬化累计达到公里,部分村民小组不通公路。多年来的经济收入都以种植烤烟为主,由于受水利条件的限制,生产发展缓慢,经济落后。一直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生活非常艰苦。

2002年以来,该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狠抓村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围绕本地独特优势,大力发展烤烟生产,烤烟已经成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的经济支撑。围绕旅游项目建设,加大就地创业的步伐,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造就了一批有眼光、会经营的农民队伍。围绕改善村容村貌,狠抓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村级公路硬化得到突破性的发展,农民居住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大为改观。围绕建设文明新村,科学制定居民点村庄规划,加强引导管理,万松寺文明村已成雏型。

未来的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顺应农村发展的重大决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出路在发展。通过调查我们认为该村的发展和建设具有一定优势条件。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重大意见,镇党委和政府制定了具体政策措施,这些好政策将会有利促进该村发展。二是该村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澄川公路从这里出口,有利于该村经济发展。三是镇党委、政府确定该村为全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试点村,将有一些政策、资金倾斜,有利于加快该村发展。四是该村的烤烟主导产业发展有利于深度开发转化,该村旅游业已形成一定规模,群众的积极性已调动起来。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调研,该村也存在一些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因素。

一是宣传发动工作不够深入,群众认识不到位。主要是宣传的力度和广度不够,再加上当前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没有具体的标准,从而导致于少数村干部在认识上存在偏颇,误认为只要搞好村庄规划,建成小康新村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还未正确看待,有的认为这是政府的“形象工程”,领导的“面子工程”,误认为又要搞创建,又要搞验收。

二是村级积累薄弱,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配套资金大多要靠地方财政投入,而乡村两级财力有限,有的还背着沉重的农村债务(如普九欠债、历年欠款),有的村连村干部工资也难以正常兑现,万松寺村虽向上争取力度较大,部分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但仍然捉襟见时,特别是诸如公共服务与活动用地建设就没有列入发展规划。

三是劳动力转移滞后,农民难以“洗脚上岸”。近年来通过农民工转移培训和农民知识化工程,培养了一批适应进城务工的新型农民。但其效果仍然很不明显,所从事的主要行业依然是从事简单劳动的建筑小工、家政服务和制造行业,而且外出务工人员年龄参差不齐,大至60岁,小至15、6岁,究其原因还是现行农民知识化工程不贴近农村,不贴近农民,与农民的需求造成了脱节,因此培育新型农民任重道远。

四是农村公共文化事业严重“贫血”,塑造新风貌困难重重。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农村电话、手机、广播、电视覆盖率虽然较高,但农村科技培训和文化生活相对脆弱,许多设施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使农村文化活动停留在自发的、散乱的、无组织状态,难以发展壮大。再加上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农村基本上在家的是儿童和老人,少数人仍沉迷于“赌码”等陈旧的习气主,难以跟上现代文明。五是村干部队伍不稳,后顾之忧难以解决。年轻农民多数外出务工,村里仅有的几个年轻党员主要是复员退伍军人,存在后继乏人的问题。村干部待遇比较值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积极性,村组干部缺乏必要的保障,既担心退下来后遭他人打击报复,又没有养老等社会保障,年轻的村干部想外出务

工、想打工致富心切。

三、对策建议。如何调动和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如何引导农民群众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结合对立昌村的调研,我们提出几点肤浅的看法和思路:

1、加强村级班子组织建设,提高村级班子凝聚力。一是要从农村党员中选拔政治觉悟高、致富本领强的党员干部担任主职领导。在立昌村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该村至所以班子比较团结、有战斗力和凝聚力,在群众中有威信,关键是有一个好的“班长”,村党支部书记刘建勋不仅在群众中有威信,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农民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技术和服务。二是要过基层组织“五好” 创建等活动载体,完善村级党组织制度建设,在农村乡土能人、经营人才中发展党员,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三是要关爱村组干部,建议多方筹资建立养老保险基金和年老生活补助制度,解除村组干部的后顾之忧,稳定农村干部队伍。

2、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着重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继续采取对上争取、多方筹资的办法,争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推进包括末级渠系、农村能源、田间道路、土地平整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在巩固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成果,全面创新农村公益性服务机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有农村科技服务设施功

能,积极探索与农业科研单位和院校的合作,引进适合本地自然资源的“三新”(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项目,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要大力发展农村中介协会组织,增强带动、辐射能力,网络更多的农户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就是要围绕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不断拓展增收空间。要引导农民群众围绕烤烟、旅游、菜碗豆三大主导产业做文章,利用现有资源优势与条件,把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撑;要继续发展打工经济,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外出务工的服务网络,为外出务工农民提供法律救助、信息服务、转移培训,为打工经济创造宽松的环境和条件;要结合落实中央农村政策、建设节约型社会,落实惠农政策增收、强化农资市场监管增收、科技增收、抗灾增收、节本增效增收等综合措施,不断拓展农民增收的渠道和来源。

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建设小康新村。要坚持规划先行、试点示范、分步推进的原则,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在规划区内通过整理集聚、拆旧建新、移民迁建等途径,开展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搞好配套设施建设,搞好村庄绿化美化和环境卫生,不断提高居住环境。要开展扶贫开发、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和新型合作医疗成果、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群众养老等社会保障,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要注重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救助体系建设,关注弱势群体,实现共同致富。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新型农民。首先,是要加强农民

群众的教育、宣传与引导,解决好农民群众的认识问题。其次,是要增强农民致富的本领,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培育尽量多的农村种养大户、经营大户,提高农民群众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综合素质。第三,是要围绕精神文明建设,培育综合素质较高的新型农民。通过农民培训、加强文化等基础设施和阵地建设,开展农村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构建和谐农村。

5、推进民主管理,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一是规范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保障群众“四权”。二是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民主理财制度、村级财务依法委托镇经济中心管理制度,健全“一事一议”制度,探索“联户议事”、“联组议事”、“联村议事”等农村事务决策的议事新形式,把权利交给人民群众,真正做到事由民理、家由民当。三是各级干部要转变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巩固送政务下乡成果,强化农村公益性事业服务的质效,提供能够满足农民群众实际需求的实实在在的便民、惠民服务。

第五篇:村委会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大姚县三岔河乡荞苴村委会是州统计局的是 “四群”教育工作联系点,近年来,在州、县、乡三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扶持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全村社会和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也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为了深入了解实情,摸清底数,掌握荞苴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困难,进一步做好扶贫帮困工作,近期,我通过入户走访、村领导班子座谈、自己驻村亲身体验等方式,重点围绕调整产业结构、理清发展思路、增加农民收入等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对荞苴村贫困的原因和如何脱贫致富有了一些初浅的认识和思考。

一、基本情况

荞苴村隶属大姚县三岔河乡。地处三岔河乡南边,距三岔河乡政府驻地6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大姚县城58公里。东邻白泥田村委会,西邻背阴地村交界,北邻三岔河村委会。辖里村、河边、外

一、外二、三龙树等5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64户,有乡村人口治理发愣功人,村党总支一个,村支部5个,其中党员有35人,女性党员5人。

全村国土面积19.02平方公里,海拔1580米,年平均气温17.80℃,年降水量650-750毫米,适合种植粮食、烤烟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974亩,人均耕地1.59亩,林地23483.2亩,共有经济林果地810亩。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49.9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37元。村内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民风淳朴,适宜烤烟、核桃、花椒、水稻等粮食经济作物生长。

二、经济状况

荞苴村主导产业农业,经济结构单一,由于自然条件和传统习惯所限,农户以烤烟,核桃、花椒、水稻种植为生,也是经济收入重要来源,不能形成多种品种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种植。生产经营方式粗放、产业化程度低,主要还是梨耕的原始耕作方式,不能形成专业化、机械化的作业;产业化生产水平低,未能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供、销一条龙生产经营体系;农民收入来源单一,主要靠出售农业初级产品创收,缺少加工增值环节,农民增收困难。通过国家近年来对“三农”的大力扶持,村民基本上都已经达到温饱水平,但是村民普遍缺乏发展意识和市场观念。基础设施逐步加强。随着国家对三农加大投入,自然村道路硬化得到改善,饮水工程成效明显,保证了村民喝上安全的自来水,沼气和太阳能补助加大,农户用上清洁环保生活能源,针对荞苴村实际情况,我局积极出主意想办法,给予他们帮助。逐步改善了交通,卫生,教育和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三、影响农民增收的几个因素

(一)村民的思想观念落后。

由于受恶劣的自然环境制约,全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导致思想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温饱无忧小富即安”的思想,缺乏长远发展规划。在文化素质方面:目前,全村治理发愣功人中,文盲有64人,占总人数的10.62%,小学文化程度397人,占总人数的65%,初中文化程度110人,占总人数的18%,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27人,占总人数的4.45%,大专文化程度仅有12人。由于知识匮乏,村民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二)精神文化建设匮乏,村民的物质水平在逐渐提高,但是村民们的业余活动较少,没有的村文化活动场所,主要还是观看电视为主,农闲后相互的串门聊天,村民自觉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不能体现“乐在其中”的创建思想,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有待加强和提高。

(三)基层党组织建设仍须加强。荞苴村设党总支部1个,下辖村民小组党支部5个,共有党员35人。从调研情况看,基层党组织健全,村组党员干部吃苦精神强,在带领村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了较好作用。但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党员、干部在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上还存在一些不容乐观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多数党员、干部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二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目前,多数党员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发展的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群众“盼富”面前力不从心。三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当前,全村集体经济收入相当微薄,正常的办公费用都依靠转移支付来维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级组织作用的正常发挥,村组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

(三)产业单一且培植新产业难度大。一是荞苴村的经济收入烤烟种植。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9.5%来源于烤烟,烤烟已成为全村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其它的经济林果核桃,板栗,花椒,种植过程中科技含量低、科学的核桃嫁接技术掌握不够好、中耕管理不到位、集约化经营刚起步、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等问题还较为突出,壮大核桃产业任重道远;二是受地理环境的制约,除核桃种植外,还可种植花椒、板粟、华山松等,但受地势和水资源的制约,想形成规模难度非常大;三是缺乏养殖技术。近年来,县、乡党委政府均鼓励大力发展黑山羊养殖,荞苴村也有不少农户作过尝试,但由于养殖技术和品种改良等问题,养殖大户少。四是剩余劳动力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受自身素质和传统观念的束缚,许多村民文化水平低,科技素质差,缺乏竞争力,在非农领域就业面临着诸多困难,加之一些人安于现状,外出务工怕吃亏,减少了增收的机会。

四、发展思路和几点建议

近年来,三岔乡党委政府就全乡的发展提出了“一园四区”的工作思路,荞苴村委会烤烟、畜牧业、优质粮食种植的实际,面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针对荞苴村的实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着力夯实基础,筑牢发展根基。

1、加强基础教育,提高村民素质。让“学习改变命运,教育决定未来、成就未来”的思想扎根群众。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特别是在县、乡政府关心支持下,对学习好考上大学的农村家庭给予一定的助学补助,真正让学生安心读书。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积极争取资金,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村庄道路硬化,房屋亮化成效明显

3、发展文体卫生事业,提高健康水平。建设村组文体活动中心,为群众提供文体活动场所。

4、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构建和谐新村。以为民解困为核心,以村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特困群众生活救助、大病医疗救助。五保对象救助、教育救助、养老救助、自然灾害救助等为辅助,以捐赠扶贫为补充,建立健全覆盖全村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保障机制和养老保险制度。

(二)壮大林果产业,实现“三棵树”富村。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荞苴村地处山区,“三棵树”种植已初具规模,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有三:

1、要提高科技种植含量,聘请专业人员为群众开办经济林果植培训班,力争每个村民小组有3-5名种植辅导员,广泛开展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组织专家进村入户,为群众解答各种疑难问题;大力推广科学种植,育苗、移栽、嫁接、防病、施肥等环节上下功夫,不断改善经济林果的生长环境,努力使经济林果种植产量增收、品质提高。

2、要发动群众自建蓄水池(窖),解决经济林果灌溉难的问题,改变靠天吃饭的历史。

3、要通过双向互动,促进产品流通。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成立荞组村经济林果专业合作社,统一组织生产、统一产品质量、统一组织销售、统一策划宣传,扩大销售渠道、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引导扶持经营能手带头组建联合销售实体,实行企业化运作,通过企业带动实现产业富村,同时,鼓励和倡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魔芋、反季节蔬菜、中草药的种植,在每个村民小组扶持培训1-2户黑山羊养殖专业示范户,特别是要大力推广种植花椒,把花椒作为具核桃之后的重要收入来源,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三)加强教育培训,实现人才强村。

1、开展校村合作,主动与大姚县职业学校联系,选送具有初中毕业以上的优秀青年参加果树、畜牧、兽医等专业的学习,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村民致富带头人。

2、加强技能培训,培养新型农民。利用远程教育和现场教育相结合,开展科技培训入户、技术服务入户、农业信息入户等活动。每年有计划地邀请专家为村民开展培训50人次,使每个青壮年劳动力平均掌握1~2项农业实用新技术。

(四)完善组织机制,强化支部带村。

1、完善“一事一议”等民主议事制度,引导农民自主开展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完善和落实《村民公约》,形成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机制。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法制观念,增强依法维护权益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责任。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造农村安定祥和、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2、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为契机,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挥核心作用。建立完善“一制三化”(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党支部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的工作机制。落实党员干部“两带三为”(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为民造福、为民解困、为民排忧)责任,全面开展“三项培养”(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的农村基层干部)活动,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增强村组党组织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争力。

(五)整合各项资源,发挥群众集体智慧兴村。

1、充分相信群众的凝聚力,创造力,把资源转化为资产,把资产转化为资本,荞苴村林地多,随着林权制度改革后,各家各户都有一定的林木资源,可以采取用林权抵抵押贷款,化解发展产业资金不足的现实。

2、运用金融杠杆作用,突破产业调整结构资金不足的瓶颈,上级对农村金融服务渠道少,加之群众对金融认识起点低,观念弱,不会运用现代融资工具,不会用别人的钱,用下代人的钱,用上代人的钱去发展自己的产业,随着国家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农民群众努力劳作,手里面也有大量的存款,只会存入到银行,获取利息,而急需发展调整产业的农户苦于不有钱,可以不出村在农户直接融资,适当高于银行利息,形成良性循环,解决农户发展产业资金不足的现实。

3、搞好土地流转,发挥土地使用效率,由于老龄化加快,“农转非”政策习贯彻执行,进城务工的增多,而造成土地闲闲置,而一些种植大户苦于没有土地,搞好土地流转,形成规模效应,就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产出效应就会增大,出租土地的人可以收获一定土地出让费,同时也可以到出租土地上打工增加收入。

下载紫溪镇紫金村委会2012年新农村建设调查(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紫溪镇紫金村委会2012年新农村建设调查(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xx村委会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xx村委会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目录 第一章 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项目的由来---4 第二章 XX村委会的基本情况----------------4 第三章 XX村委会存在问题的成因----------5 第四......

    新农村建设调查

    新农村建设调查——以小岗村特色农业旅 游为例 缘由和现实意义***@163.com 活动缘由:2013年中央民族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即将展开,本团队响应学校和团总支的号召,积极参......

    新农村建设调查

    新农村建设调查 2011年.1月 我是个农村的孩子,做农村调查比较方便,趁着放假的机会,我了走了多户人家,问了他们对新农村的了解,及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传播新农村思想等等。 "社会主......

    范水镇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

    范水镇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 为了掌握目前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近日我镇组织专人进村入户,分别对五里、新民2个村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采取走访农户,召开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等形式,......

    汤坑镇梅溪村新农村建设简介

    丰顺县整村推进“幸福安居工程”梅溪示范村简介 梅溪村位于丰顺县汤坑镇的北部,距县城18公里。辖区面积4平方公里,全村379户1793人,全村共有水口、梅子坝、枷榄塯、赤溜凹4个自......

    紫溪镇中心完小实验室工作总结2011.1.10

    紫溪镇中心完小实验室工作总结 李宗旺 实验室工作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抓好实验工作管理,以实验为突破口,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素质,是我校整个教学工作计......

    2010年村委会关于新农村建设总结

    2010年村委会关于新农村建设 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XX村委会认真贯彻市委新农村会议精神,按照镇党委、政府的要求进行了认真地调查研究,制定了村级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在宣传发动上......

    2009年上半年村委会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09年上半年度的工作,是在乡党委、政府四班子及主管部门的领导与指引下,村两委班子及全体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开展的,两委班子高度重视,真抓实干,在很抓落实、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