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产鹿饲养管理技术
高产鹿饲养管理技术
科学的饲养管理是育成品种(品系)鹿,并取得高技术经济指标和高效益的根本保证。近十几年,我国育成高产梅花鹿和马鹿品种(品系)共7个。对于引种和饲养这些鹿,应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和各生育期的生理特点,结合圈养方式,除采用对一般鹿的常规饲养技术外,还应采用以下主要的饲养管理综合配套技术。1 成年鹿1.1 分区、分群饲养 按照鹿的生产和生理特点及繁育的需要,分成:①成年公鹿区 它包括种公鹿圈、“退役”种公鹿圈、后备种公鹿圈和各龄生产公鹿圈、淘汰群公鹿圈,并把这些圈安排在上风向,目的在于减少公鹿在配种期嗅到异性的气味而角斗。①成年母鹿区 包括育种核心群各年龄圈、各年龄生产群及淘汰群圈,并安排在下风向。公鹿与母鹿区用幼鹿区隔开。③幼鹿区 包括离乳仔鹿圈和育成鹿圈。以上分区分圈目的是实施不同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治措施。1.2 圈舍结构合理 高产鹿的圈合长25--30m、宽14―16m,一般养梅花鹿20只左右,养马鹿15只左右,若养特级和超特缎种公鹿时只数应减半。棚舍里的地面不铺砖,用三合土压平,夯实,上面铺上沙子,并经常更换,冬季铺垫上喂剩下的碎秸叶保暖。饲槽和水锅设在圈舍中央。水锅设在饲槽下方,饲槽一般长10m左右,在饲槽一端设盐槽。在运动场鹿群常活动处堆埋黄土拌盐的“盐窝子”。做好这些能确保高产鹿的运动量,减少配种期争偶角斗伤亡和蹄伤感染坏死杆菌病的机会,保证高产鹿安全、充分地采食、饮水、反刍和休息,有利于鹿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发挥。1.3 合理配制精、粗饲料 精饲料由饼粕类、玉米、麦麸、骨粉、盐、添加剂组成。高产梅花鹿成年公鹿生茸前期、生茸期、生茸后期及配种期和配种恢复期的日粮量分别为1.5kg、2.0kg、0.5kg、0.75kg,其中,饼粕类分别占 40%、50%、30%和25%,盐、骨粉和添加剂各占1.5%-1.8%。成年母鹿配种与妊娠初期、妊娠期和产仔哺乳期分别为0.8kg、0.6kg、1.0kg,其中,饼粕类分别占25%、28%和32%。高产马鹿的日粮量是高产梅花鹿的2倍,各种精饲料的配比相同。在增加和变换精饲料时应逐渐进行,尤其3月份及10月份,以每星期增加50g至100g为宜,防止加料急而引起“顶料”。粗饲料满足供给,随季节变化而品种各异。在生茸前期和生茸期每日粗饲料的品种至少3种以上。一般6--9月喂青绿灌木枝叶和蒿草(马鹿);10月至翌年9月投给黄柞树叶、玉米秸或铡短、揉碎、粉碎的玉米秸、青贮玉米秸、豆秸、豆荚皮、青干枝叶或杨柳叶、果树叶等。1.4 科学饲喂 每天饲喂次数:粗饲料于夏季喂4顿,全年做到天天喂1顿夜草。精饲料生茸期喂4顿,其它季节喂3顿,晚上必喂1顿夜料。每次饲喂前扫净饲槽内的残料。喂饲时先添精料,待10分钟左右耙精料吃净后再添粗饲料,尽量做到看槽饲喂。要根据鹿的采食情况及时调整饲料量。2 幼鹿的培育幼鹿培育是高产鹿优良特性得以表现的关键技术环节。幼鹿出生6个月内生长发育迅速、消化器官不完善、消化机能弱、可塑性和适应性强,因此要对幼鹿实施有效的培育技术。2.1 妊娠和哺乳母鹿仔鹿初生重大小、生活力强弱和生长发育快慢,既取决于鹿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又取决于妊娠期和哺乳期母鹿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有研究表明,公仔鹿的初生重与2―5岁时的产茸量之间呈强正相关,因此要供给母鹿足够的蛋白质类、青绿多汁类及矿物质类饲料。可在母鹿妊娠期每天每只喂蛤胡萝卜1kg;妊娠后期每天喂1顿青贮玉米,并保证足够的黄柞树叶、盐和骨粉等。母鹿分娩后到离乳阶段,精饲料量逐渐增加,到7月中旬前后加到全年中的最高量;并且豆类饲料占30%以上。4月上旬始喂杨柳枝,6月上旬始喂青绿枝叶饲料,以提高母鹿的泌乳量和
乳汁品质,幼鹿生长快速,日增重平均可达O.29--0.55kg。此外,应在初产母鹿圈早放进几只无恶癖、温驯、经产且妊娠产仔早的母鹿。2.2 哺乳仔鹿的补饲 仔鹿出生20天以后,在保护栏内设补料槽和水槽。精料配方为;豆饼50%、高粱粉 5%、玉米面35%、炒热大豆粉5%、麦麸5%,加少量盐和复合维生素等,并投给嫩枝叶。在哺乳期看护母仔鹿,用鹿代养或用牛奶、羊奶喂养被弃仔鹿或弱仔。以固定信号、食物和其它环境条件来驯化仔鹿。2.3 离乳仔鹿 于8月20日前后仔鹿离乳,公、母、仔鹿同时分群。母鹿留原圈,公鹿到新圈,并用无仔温驯鹿稳群。仔鹿刚离乳时喂给少量精料,做到不能剩料。每天定时投给6次嫩绿多汁的鲜枝叶、青刈大豆秧或铡短的青玉米秸,到10月初每天喂4次粗饲料。精饲料量到年末时加到:梅花鹿每天每只1kg,马鹿2kg。精饲料中应有 50%豆饼,并喂给熟豆浆。2.4 育成鹿 育成鹿仍处于生长发育旺盛阶段,但是公、母育成鹿的生长发育、体型大小及所需营养已有显著差异,由此在管理上和饲料营养上要区别对待。投给的精料日量渐增,每天每只
1.5kg,马鹿加倍。饲料中,豆饼占 50%,骨粉和盐各15g,马鹿30g。采取上述培育技术,高产鹿的育成率可达95%以上,育成母鹿90%以上发情受配,仔公鹿于当年12月即可“冒桃”,其初角茸鲜重一般可达1kg(梅花鹿)、2kg(马鹿),最高个体可达3.4kg(双阳梅花鹿)和10.41kg(清原品系天山马鹿),为成年时更高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二篇:高产鹿饲养管理技1
高产鹿饲养管理技术
科学的饲养管理是育成品种(品系)鹿,并取得高技术经济指标和高效益的根本保证。近十几年,我国育成高产梅花鹿和马鹿品种(品系)共7个。对于引种和饲养这些鹿,应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和各生育期的生理特点,结合圈养方式,除采用对一般鹿的常规饲养技术外,还应采用以下主要的饲养管理综合配套技术。成年鹿
1.1 分区、分群饲养 按照鹿的生产和生理特点及繁育的需要,分成:①成年公鹿区 它包括种公鹿圈、“退役”种公鹿圈、后备种公鹿圈和各龄生产公鹿圈、淘汰群公鹿圈,并把这些圈安排在上风向,目的在于减少公鹿在配种期嗅到异性的气味而角斗。①成年母鹿区 包括育种核心群各年龄圈、各年龄生产群及淘汰群圈,并安排在下风向。公鹿与母鹿区用幼鹿区隔开。③幼鹿区 包括离乳仔鹿圈和育成鹿圈。以上分区分圈目的是实施不同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治措施。
1.2 圈舍结构合理 高产鹿的圈合长25--30m、宽14―16m,一般养梅花鹿20只左右,养马鹿15只左右,若养特级和超特缎种公鹿时只数应减半。棚舍里的地面不铺砖,用三合土压平,夯实,上面铺上沙子,并经常更换,冬季铺垫上喂剩下的碎秸叶保暖。饲槽和水锅设在圈舍中央。水锅设在饲槽下方,饲槽一般长10m左右,在饲槽一端设盐槽。在运动场鹿群常活动处堆埋黄土拌盐的“盐窝子”。做好这些能确保高产鹿的运动量,减少配种期争偶角斗伤亡和蹄伤感染坏死杆菌病的机会,保证高产鹿安全、充分地采食、饮水、反刍和休息,有利于鹿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发挥。
1.3 合理配制精、粗饲料 精饲料由饼粕类、玉米、麦麸、骨粉、盐、添加剂组成。高产梅花鹿成年公鹿生茸前期、生茸期、生茸后期及配种期和配种恢复期的日粮量分别为1.5kg、2.0kg、0.5kg、0.75kg,其中,饼粕类分别占 40%、50%、30%和25%,盐、骨粉和添加剂各占1.5%-1.8%。成年母鹿配种与妊娠初期、妊娠期和产仔哺乳期分别为0.8kg、0.6kg、1.0kg,其中,饼粕类分别占25%、28%和32%。高产马鹿的日粮量是高产梅花鹿的2倍,各种精饲料的配比相同。在增加和变换精饲料时应逐渐进行,尤其3月份及10月份,以每星期增加50g至100g为宜,防止加料急而引起“顶料”。粗饲料满足供给,随季节变化而品种各异。在生茸前期和生茸期每日粗饲料的品种至少3种以上。一般6--9月喂青绿灌木枝叶和蒿草(马鹿);10月至翌年9月投给黄柞树叶、玉米秸或铡短、揉碎、粉碎的玉米秸、青贮玉米秸、豆秸、豆荚皮、青干枝叶或杨柳叶、果树叶等。
1.4 科学饲喂 每天饲喂次数:粗饲料于夏季喂4顿,全年做到天天喂1顿夜草。精
饲料生茸期喂4顿,其它季节喂3顿,晚上必喂1顿夜料。每次饲喂前扫净饲槽内的残料。喂饲时先添精料,待10分钟左右耙精料吃净后再添粗饲料,尽量做到看槽饲喂。要根据鹿的采食情况及时调整饲料量。幼鹿的培育幼鹿培育是高产鹿优良特性得以表现的关键技术环节。幼鹿出生6个月内生长发育迅速、消化器官不完善、消化机能弱、可塑性和适应性强,因此要对幼鹿实施有效的培育技术。
2.1 妊娠和哺乳母鹿仔鹿初生重大小、生活力强弱和生长发育快慢,既取决于鹿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又取决于妊娠期和哺乳期母鹿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有研究表明,公仔鹿的初生重与2―5岁时的产茸量之间呈强正相关,因此要供给母鹿足够的蛋白质类、青绿多汁类及矿物质类饲料。可在母鹿妊娠期每天每只喂蛤胡萝卜1kg;妊娠后期每天喂1顿青贮玉米,并保证足够的黄柞树叶、盐和骨粉等。母鹿分娩后到离乳阶段,精饲料量逐渐增加,到7月中旬前后加到全年中的最高量;并且豆类饲料占30%以上。4月上旬始喂杨柳枝,6月上旬始喂青绿枝叶饲料,以提高母鹿的泌乳量和乳汁品质,幼鹿生长快速,日增重平均可达O.29--0.55kg。此外,应在初产母鹿圈早放进几只无恶癖、温驯、经产且妊娠产仔早的母鹿。
2.2 哺乳仔鹿的补饲 仔鹿出生20天以后,在保护栏内设补料槽和水槽。精料配方为;豆饼50%、高粱粉 5%、玉米面35%、炒热大豆粉5%、麦麸5%,加少量盐和复合维生素等,并投给嫩枝叶。在哺乳期看护母仔鹿,用鹿代养或用牛奶、羊奶喂养被弃仔鹿或弱仔。以固定信号、食物和其它环境条件来驯化仔鹿。
2.3 离乳仔鹿 于8月20日前后仔鹿离乳,公、母、仔鹿同时分群。母鹿留原圈,公鹿到新圈,并用无仔温驯鹿稳群。仔鹿刚离乳时喂给少量精料,做到不能剩料。每天定时投给6次嫩绿多汁的鲜枝叶、青刈大豆秧或铡短的青玉米秸,到10月初每天喂4次粗饲料。精饲料量到年末时加到:梅花鹿每天每只1kg,马鹿2kg。精饲料中应有 50%豆饼,并喂给熟豆浆。
2.4 育成鹿 育成鹿仍处于生长发育旺盛阶段,但是公、母育成鹿的生长发育、体型大小及所需营养已有显著差异,由此在管理上和饲料营养上要区别对待。投给的精料日量渐增,每天每只1.5kg,马鹿加倍。饲料中,豆饼占 50%,骨粉和盐各15g,马鹿30g。采取上述培育技术,高产鹿的育成率可达95%以上,育成母鹿90%以上发情受配,仔公鹿于当年12月即可“冒桃”,其初角茸鲜重一般可达1kg(梅花鹿)、2kg(马鹿),最高个体可达3.4kg(双阳梅花鹿)和10.41kg(清原品系天山马鹿),为成年时更高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三篇:鹿的饲养与管理1
鹿的饲养管理
鹿是经济价值很高的食草动物,新中国成立之后的50余年来,我国的养鹿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因鹿的驯养较晚,为半驯养状态,饲养试验起步较晚,至今国内外还没有制定出一个科学的饲养标准,为此,河南正大药业总结了近10年来关于鹿的饲养管理方面的经验,供大家参考。品种选育与引种改良:养鹿的主要目的是获得高产的鹿茸,但影响鹿茸产量和质量的首要因素是鹿的品种。双阳梅花鹿品种(1986年),西丰梅花鹿品种(1995年),塔里木马鹿品种(1996年)以及长白山梅花鹿品系(1993年),天山马鹿清源品系(1994年)都是具有优质、高产、遗传性能稳定特点的优良茸用鹿品种(或品系)。而且这些品种被引种到全国各地,引种单位鹿茸单产均有较大的提高,如双阳梅花鹿品种,被引种到东辽县后与东辽县母鹿杂交,杂种一代公鹿初角茸单产提高42.1%,2岁公鹿平均单产提高36.3%,显示了明显的杂交优势。鹿饲养管理的一般原则
2.1 应以青粗饲料为主,精料为辅。要定时定量饲喂。合理搭配饲料,力求饲料多样化.精料每天喂2~3次,青粗饲料尽量满足需要,每天喂4~5次,必要时可任其自由采食。一般先喂粗料后喂精料,并应根据不同的时期,给予不同数量的饲料。
2.2 调换饲料要逐渐进行,鹿在夏秋季节以青绿饲料为主,冬春季节则以贮备的粗饲料为主。更换饲料时,新换的饲料量要逐渐增加,不能突然全部换掉或喂的新饲料量过大。若突然改变饲料,会影响胃肠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影响鹿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2.3 公母鹿应分圈喂养,最好能坚持每天在圈内对鹿进行哄赶运动,饲料、饮水、鹿圈尽量要求干净卫生,发现疾病要及时治疗。应经常注意观察鹿的精神状态、吃食和反刍,鼻镜有无水珠,大小便是否正常等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医治和处理,有条件的应定期请兽医进行检疫。
2.4 要注意饮水,鹿在采食后需要饮水,水要清洁卫生,应当尽量为鹿创造随意饮水的条件,以便能喝到大量充足的饮水。鹿的常用饲料
3.1 能量饲料:谷实类籽实及其加工副产品,淀粉质的块根茎及瓜类饲料,油脂类饲料。
3.2 蛋白质补充饲料:豆饼(粕),棉籽饼,大豆,动物性蛋白质鱼粉饲料。
3.3 青饲料:天然牧草、人工种植牧草、嫩枝树叶、蔬菜叶类等。
3.4 粗饲料:青干草、玉米秸、谷草、花生秧、豆秸、秕壳等。
3.5 青贮饲料:玉米青贮、胡萝卜青贮等。
3.6 矿物质饲料:食盐、骨粉、磷酸氢钙等。
3.7 饲料添加剂:中草药、维生素等。公鹿的饲养技术根据鹿在一年内不同生产时期的生理阶段特点,我们把出茸公鹿分成冬季恢复期、生茸前期、生茸期、生茸结束期、配种期5个生产时期。
4.1 冬季恢复期:要求迅速恢复公鹿的体况,增加体质,保证越冬。日粮应以粗饲料为主,精料为辅同时多增加些能量饲料,逐渐增加禾木科籽实饲料,使其保持在八成膘的中等体况。
4.2 生茸前期:日粮配制应是禾本科籽实类50%、豆科籽实类30%和糠麸类20%,而且此时给鹿增加精饲料是十分重要的,喂给优质的蛋白质饲料如鱼粉等来补充矿物质、微
量元素,使鹿体达到九成膘情,为生茸期机体代谢打下基础。
4.3 生茸期:鹿茸由脱盘至锯茸结束约90d时间,是鹿体消化机能和血液循环系统功能的旺盛阶段,是全年生产中最关键的时期,为此,在日粮配合上应采取高能量、高蛋白、高投入的措施。日粮的配合比例应是:豆科籽实类50%,禾本科籽实类20%,糠麸类30%,多汁饲料及青粗饲料根据条件尽量多给些。每日喂精料3次,饮水充足。
4.4 生茸结束期:此期为避免出现骨质疏松,应注意补充钙、磷和微量元素,矿物质等。7~8月鹿吃青草、嫩树叶,一般不喂精料即可满足机体的维持需要。为控制9~10月的发情可由十成膘降为八成膘。
4.5 配种期:生产群公鹿即非种公鹿,在9~10月份发情闹圈,为减少公鹿的伤亡,要控制发情,多喂粗饲料、干草,少喂或不喂精料,同时还要适当的减少易促使发情的青饲料。膘情要控制在七成膘,使其发情能力减弱,缩短发情持续时间。但同时对个别弱鹿要补饲。而对于种用公鹿,因其在这一时期食欲急剧下降,体质下降,所以,这时应特别注意饲料的调制,设法增进鹿的食欲,选择适口性强,维生素含量丰富的块根多汁饲料,幼嫩的青绿饲料等。母鹿的饲养技术饲养母鹿的基本任务是使其保持高度的生产力,繁殖优良的后代。母鹿一般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进行饲养。
5.1 配种期 这一时期必须保证母鹿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日粮配制应以青绿多汁饲料为主和含有一定数量的蛋白质饲料组成。豆科籽实类20%,禾本科籽实类10%,糠麸类70%,多汁饲料及青粗饲料应视各地条件而选择应用。
5.2 怀孕期 由于这个时期母鹿所摄取的营养物质除自身消耗外,还需供给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所以必须加强饲养才能保证母鹿体质健康和胎儿发育正常。日粮的配合是豆科籽实类30%,禾本科籽实类30%,糠麸类40%。每天喂精料2次,青饲料应尽可能多样化,饮水要充足。
5.3 哺乳期 仔鹿的哺乳期大约为90d左右,母鹿在哺乳期内,主要是分泌乳汁供给仔鹿的需要。日粮的配合应豆科籽实类40%,禾本科籽实类25%,糠麸类35%。多汁饲料及青粗饲料应视各地条件而选择应用。精料每天喂2~3次,青粗饲料可任其自由采食,饮水要清洁充足。幼鹿的饲养技术幼鹿的培养包括哺乳仔鹿的培育、断乳仔鹿的培育、幼鹿的培育3个阶段。
6.1 哺乳仔鹿 仔鹿出生后7~8d为初生期,这时必须保证仔鹿尽早吃到初乳,最好在出生后1~1.5d就能吃到初乳。过了初生期,仔鹿就可以进入正常的哺乳饲养阶段。这时需要有固定的栖息地和哺乳场所,最好设置仔鹿保护栏。对仔鹿应每天定时哄赶,逐渐增加运动量。仔鹿出生后半个月左右开始采食精饲料,其精料的日粮配方为:豆饼25%,炒大豆面10%,玉米43.2%,麦麸15%,白糖5%,食盐0.5%,骨粉或磷酸氢钙0.7%和添加剂0.3%,另加胡萝卜占精料40%。胡萝卜进行粉碎,拌入精料里,每日更换一次精料,要保持饲槽里总有精料,让其自由采食,同时在小栏内放上鲜嫩的柞树叶、杨树叶或青草,让其自由采食。
6.2 断乳仔鹿 仔鹿多采用一次性断乳的饲养方法。断乳仔鹿的饲料应易于消化,营养较全。在圈内饲槽架上放足青嫩多汁饲料,最好是青柞树叶,杨树叶,新鲜果树叶,优质青草,保证圈内昼夜都有饲草和饮水,自由采食,自由引水。精饲料每昼夜4次。精料配制可采用如下配方:豆饼25%,炒熟的大豆粉10%,玉米45%,麦麸5%,白糖3%,食盐0.7%,磷酸氢钙1%,含有多种维生素的添加剂0.3%。
6.3 育成鹿 仔鹿出生后第二年到第三年的幼鹿统称为育成鹿,这时幼鹿的生长发育速度很快,所以要求饲料的营养物质要丰富,精粗饲料搭配要合理。精料应是混合饲料,其中豆类40%,玉米20%~30%,糠麸类30%~40%。另外运动场地应尽量大些,同时要公母鹿分开饲养。
第四篇:猪场饲养管理技术
猪场饲养管理技术
A常见猪病的免疫程序
一、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
1日龄:猪瘟弱毒苗超免,仔猪生后在未采食初乳前,先注射一头份猪瘟弱毒苗,隔1~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这适用于常发猪瘟的猪场。7日龄:气喘病苗。10日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肌注或皮下注射。10~15日龄:仔猪水肿苗。20日龄:肌注猪瘟苗。25~30日龄:肌注伪狂犬病弱毒苗。30日龄:肌注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35~40日龄:仔猪副伤寒菌苗,口服或肌注(在疫区,首免后,隔3~4周再二免)。60日龄:猪瘟、肺疫、丹毒三联苗,2倍量肌注。
二、后备公、母猪的免疫程序
1.配种前1个月肌注细小病毒疫苗。2.配种前20~30天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
3.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乙型脑炎疫苗1次。4.配种前1个月接种1次伪狂犬疫苗。
三、经产母猪免疫程序
1.空怀期: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2.每年肌注一次细小病毒灭活苗,3年后可不注。3.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1次乙脑苗,3年后可不注。4.产前2周肌注气喘病灭活苗。5.产前45天、15天,分别注射K88、K99、987P大肠杆菌苗。6.产前4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7.产前35天,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苗。8.产前30天,肌注仔猪红痢疫苗。
9.产前2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10.产前13天,肌注猪伪狂犬病灭活苗。
四、配种公猪免疫程序
1.在做好仔猪阶段免疫后,每年春、秋各注射一次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
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2.每年3~4月份肌注乙脑苗1次,3年后可不注。3.每年肌注气喘病灭活苗2次。4.春、秋各肌注1次猪伪狂犬病疫苗。5.每年肌注两次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疫苗。
五、其他疾病的防疫
1.口蹄疫:常发区:常规灭活苗,首免35日龄,二免90日龄,以后每3个月免疫1次;高效灭活苗,首免35日龄,二免180日龄,以后每6个月免疫1次。非常发区:常规灭活苗,每年9、12月份和次年1月份免疫1次;高效灭活苗,每年9月份和次年1月份各免疫1次。2.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仔猪1、3、5周各免1次。3.猪链球菌病:成年母猪每年春秋各1次,仔猪10日龄首免,60日龄2免,或出生后24小时首免,断奶后2周2免。
B饲料管理制度
1、饲料原料需来自无农药残留所生产的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
2、饲料中不得添加国家禁止使用的药物或添加剂。
3、饲料进仓应由采购人员与仓库管理员当面交接,并填写入库单,仓管员必须查验进仓饲料的数量及质量。
4、饲料必须离地分品种存放并保持仓库卫生。库内禁止放置任何药品和有害物质。
5、建立有饲料进出仓库记录,详细记录每天进出仓情况。
6、饲料必须从具有生产正规、批准文号、质量标准等资质的生产厂家购进。
7、配料间、搅拌机及用具应保持清洁并不定时消毒,配料间内禁止放置有害物品。
C卫生防疫制度
1、生活区的垃圾具备防护措施,及时清理,保持清洁。
2、养殖用具每天清洗一次,保持干净。
3、外来人员不得随时进入养殖区。
4、发现局部发生疫病时,用具、料槽、水槽专用,并进行消毒,做好发病料槽,水槽的有效隔离。
5、病、死猪当天烧毁或深埋,用过的药品外包装等统一放置并定期销毁。
6、购进的仔猪经过检疫,防止病原体传入。
7、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和疾病防疫药品投放。
D消毒制度
1、养猪场实行封闭式饲养管理,人员、车辆进出必须全面消毒。
2、定期对猪舍、食槽、水槽、运动场和其它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3、病死猪要进行深埋作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抛。
4、人员外出归来后,必须换鞋帽、衣服并进行彻底消毒,防止带入病源。
5、消毒药的使用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
6、消毒药必须保持三种以上交叉使用。
E养猪场防疫制度
1、猪场所有人员必须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无公害养殖技术规程”。
2、在猪场及不同栋猪舍间,设立药物消毒池或紫外线消毒室,进出人员须更换衣服、鞋帽,经消毒后方可入内。不准随意进出、串岗。
3、不在疫区和发病猪场引种。新购进的种猪,须隔离观察半个月,确认无病方可转群混养。商品猪实行自繁自养。病猪严禁出场销售。
4、经常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天天打扫卫生。定期或不定期对圈舍、食槽和用具进行清洗、消毒。
5、按无公害养殖技术规程,定期进行猪瘟、丹毒、肺疫、蓝耳病等急烈性传染病进行预防注射或药物防治。
6、所用疫苗、药物等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的规范。
7、谢绝外人入舍参观,禁止其他畜禽和猫、犬入舍。
8、病猪隔离,死猪焚烧或深埋。猪粪尿须经沼气腐化后再出场使用。
F药物管理制度
1、建立完整的药品购进记录。包括:药品的品名、剂量、规格、有效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购进数量、购货日期。
2、药品的质量验收:包括药品外观性质检查、药品内外包装及标识的检查,主要内容有:品名、规格、主要成分、批准文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
3、搬运、装卸药品时应轻拿轻放、严格按照药品外包装标志要求堆放和采取措施。
4、药品仓库专仓专用、专人专管。在仓库内不得堆放其他杂物,特别是易燃易爆物品。药品按剂量或用途及储存要求分类存放,陈列药品的货柜或厨子应保持清洁和干燥。地面必须保持整洁,非相关人员不得进入。
5、药品出库应开《药品领用记录》,详细填写品种、剂型、规格、数量、使用日期、使用人员、何处使用,需在技术员指导下使用,并做好记录,严格遵守停药期。
6、不向无药品经营许可证的销售单位购买猪用药物,用药标签和说明书符合农业部规定的要求,不购进禁用药、无批准文号、无成分的药品。
7、用药施行处方管理制度,处方内容包括:用药名称、剂量、使用方法、使用频率、用药目的,处方需经过监督员签字审核,确保不使用禁用药和不明成分的药物,领药者凭用药处方领药使用。
第五篇:桃树优质高产管理技术
桃树优质高产管理技术
摘要:总结了桃树优质高产管理技术,包括:改良树形,提倡长枝修剪;及时、适量疏花定果;科学合理施肥;应用套袋技术;分批、适时采收等内容,对当前桃树生产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关键词:桃树;优质;高产;管理技术
桃树以其成形快、易挂果、管理简单等优点,深受广大果农喜爱,在各地均有栽植,但是笔者近年来在农业技术推广实践中发现果农在桃树生产管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了桃树果实的品质改良和产量提高,制约着果农收入的提高。针对桃树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总结出桃树优质高产管理技术,现介绍如下。
1逐步改良树形,提倡长枝修剪
优良的树形是桃树优质高产生产的基础,也是提高果农劳动生产效率的需要。目前,在XX区桃树生产中多选用三大主枝开心形。这种树形枝条级次多,内膛容易密闭或者光秃,结果部位易外移,所产果子质量参差不齐,且修剪管理工作量大而繁琐。经过笔者在当地多年来的研究、试验,认为“V”字形、纺锤形2种树形优于开心形。这2种树形管理方便、简捷,改善了光照、通风条件,使果实品质和产量都有了大幅的提高,应在生产中积极推广。采用这2种树形在修剪中应以疏枝为主,轻剪长放,只对主枝打头。其中“V”字形树只留两大主枝,单轴延伸,不留侧枝,只留大、中、小各类枝组,错落排开。纺锤形树要求培养强壮、笔直的中央领导干,其上螺旋错落排列主枝及枝组,主枝与中央领导干开张角度为80~90°,主枝粗度要小于中央领导干的1/3。
2及时、适量疏花定果
桃树易成花,正常年份花量很大。因此,一般当地果农认为桃树花量多,坐果有保障,多不进行疏花定果工作。但笔者在该地区的试验证明,适当地疏花节省了树体养分,所留的花坐果更加可靠,果子也更大。疏花的最佳时期在花蕾期,具体方法是用手指轻轻抹去枝条上下的花蕾,留两侧的花蕾即可。花后2周开始进行第1次蔬果。先疏除并生果、畸形果、小果、黄萎果、圆形果、朝天果及病虫果,留枝条中上部的单果、大果。坐果率高的品种疏果、定果一次完成,坐果率低的品种疏果分2次进行。第2次疏果叫定果。定果时间大约在硬核期,按一定距离定果。定果距离具体为:大型果品种树每25~30cm留1个果,中型果品种树每15cm留1个果,小型果品种树每10cm留1个果。
3科学合理施肥
桃树易成花、坐果,产量很大,消耗也很大,所以需要充足、良好的水肥供给。目前果农施肥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桃树需要氮、磷、钾三大营养元素的比例为1.0∶0.5∶1.5。由此可见,桃树需钾肥较多,比氮肥多0.5倍,满足钾肥的需要是桃树丰产、优质的关键。而在当地生产实践中,果农重视氮肥、磷肥的供给,而忽略了钾肥施用。特别是在果实膨大期钾素的吸收量占全年吸收量的80%,而且这一时期的钾素也决定着果实的品质。试验证明,果实膨大期钾肥供应充足的桃树比一般常规方法管理的桃树产量高出近20%,而且优果率也大大提高。因此,桃树施肥要在前期重施氮肥,果实膨大期重施钾肥。在采果后及时施入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最好能达到每1kg果实施3~4kg农家肥。只有施好基肥,才能充实花芽,提高树体储藏营养的水平,为翌年开花、坐果打好基础。
4应用套袋技术
科学合理施肥从根本上满足了树体和果实生长的营养需要,提高了桃树果实的内在品质,但要进一步提高桃树果实的外在商品品质,最有效的方法是果实套袋。经笔者多年试验发现,有些外在品质不佳的品种经套袋后外在品质有了较大改观。如燕红、川中岛等品种经过套袋后果实颜色由嗜红变成粉红,果色艳丽,娇嫩可爱,市场价格大大提高。果实套袋还可以有效防止桃炭疽病、桃褐腐病、白粉病、食心虫、蝽象等桃树病虫害的危害,从而提高优果率、商品果率。同时,套袋也避开了果实与农药的直接接触,减小了农药残留,使果实成为绿色、无公害的果品。笔者多年试验证明,苹果的套袋及套袋方法也适合于桃树。
5分批、适时采收
分批、适时采收是获得桃树优质高产的重要工序。经笔者多年来观察沙红桃、川中岛发现,桃树果实的膨大期至成熟期在28d内。在这28d内桃的重量增长了2~3倍,特别是在后8d增长速度最快。从成熟到完熟只有7d左右,重量稳定不变。因此,桃树果实膨大至成熟期是产量、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应加强水肥管理。果实完熟期是最佳的采收期。一般桃树果实采收分2~3次进行,采收时先选大果、着色好的果子采收,余下的果子膨大、着色更快。一般间隔3~5d即可再次采收。分批采收比一次性采收的果实品质更好,而且产量增加26%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