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管理会计的作用及强化对策
企业管理会计的作用及强化对策
所谓管理会计,有时候我们也把它叫做“内部报告会计”,管理会计的主要工作对象是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管理会计的工作目的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说,良好的管理会计工作能够为企业管理者与决策者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能够从自己的工作出发切实提升企业未来发展的质量与水平。
一、管理会计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
(一)加强风险管理。任何一家企业所从事的任何一种生产经营活动都会存在风险,风险可谓是无处不在,而且一般来说,风险越大的投资活动可能给企业所带来的回报也会越大,但是一旦投资失败,那么高风险必然造成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让企业承受破产的后果。所以企业想要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敢于面对风险,而如何更好地进行风险管理,实现风险规避为企业赢得更大经济效益就成为了管理会计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在风险管理工作中,企业管理者通常会选择组合式的投资方式以分散风险,所谓组合投资就是将资金分散到不同的投资项目当中,从而让这些项目实现风险均摊,在既定风险程度下寻找最高报酬,同时在既定报酬情况下寻求最低风险。而管理会计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组合投资的具体分析。(1)管理会计能够对潜在投资可能进行分析预测。(2)能够有效计算潜在投资组合方式中的各种期望值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3)能够计算出各种投资组合中存在的最优方案。(4)通过进行各种市场调查研究帮助企业避免参与竞
争激烈的投资项目,避免企业盲目地过度投资行为,保证企业在组合投资项目决策中能够获取最高收益以及最低风险。
(二)加强成本管理。成本问题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也是管理会计的重要工作之一,管理会计在成本管理中主要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通过研究企业自身发展规模以及市场和产业发展情况来为企业寻找到最佳的投资规模以及最佳的投资切入点,从而实现在现有企业发展规模和条件下寻求最大投资回报率以及最小成本支出。(2)通过对市场的周密调查研究来为企业出最优的生产规模及销售规模规划,从而避免投入不必要的生产成本及机会成本。同时管理会计还通过市场调查实现调整企业产品功能的作用,指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突出产品有用功能,剔除无用功能,最终实现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的目的。(3)企业想要获得进一步发展必然要对产品进行开发研究工作,但是企业对于研究开发还存在一些偏激的想法,有些企业看不到开发研究新产品的未来价值,从而盲目压缩开发成本,这样虽然能够节约眼前成本,但对于企业未来发展却极为不利。有些企业迷信开发研究,却不注意研究开发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从而出现盲目扩大投入,而最终的产品收益却让企业无法收入开发成本的问题。管理会计能够很好地通过对未来发展的合理研究来制定开发政策,让企业能够更加合理地进行研究开发工作,编制出更为合理的开发研究成本预算,让研究开发工作实现支出小于收益,避免企业陷入盲目压缩和盲目投入的两个极端。(4)管理会计能够更好地实现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帮助企业寻找到最佳的机构组织设置与人员数量
和质量之间的关系,让企业的人力资源在最小成本的基础之上发挥最大经济价值。
(三)加强人本管理。现代企业的发展经营离不开人,现代企业的管理思想也是以人为本。管理会计在人本管理方面也具有突出的作用。管理会计能够实现对企业员工的深入研究,能够实现对企业员工价值的深入研究,以及对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进行专门化、细致化的研究工作。从而提供企业管理者与经营者最为准确的人才需求信息,让企业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优化配置,提升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强化企业管理会计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管理会计。管理会计工作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对企业成本的管理工作,对于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区分不明是许多企业不重视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企业认为他们已经有了成本会计就无需管理会计了。但是管理会计的工作外延比成本会计要宽广得多。管理会计的成本管理不仅体现在具体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当中,更加深入到企业的经营决策与整体控制当中,成本会计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仅仅是管理会计进行成本管理的一个资料来源,成本会计所进行的管理工作是在管理会计制定的成本管理目标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成本会计要服从于管理会计的总体战略决策,也就是说,成本会计只是管理会计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它不能取代管理会计的位置。
(二)加强理论与实务的联系。现代企业的管理会计理论可谓是百家争鸣、各具特色。但是从企业管理会计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却发现
其管理技术相对简单和单一。这就说明管理会计在我国存在着理论与实务相互脱节的问题。管理技术单
一、机械也制约着管理会计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所以必须让管理会计的实务跟上理论发展的步伐,必须让理论更加接近实务工作的需要,加强实务与理论的融合,从而让管理会计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需要,让企业管理者与领导者真正发现管理会计的作用与价值。
总之,当今社会,企业想要获得进一步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实现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在进行现代化企业管理建设过程当中,确立管理会计的地位、重视管理会计的作用以及强化管理会计的工作就成为了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而管理会计是否得到重视和是否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也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体系是否确立的一个重要标志。管理会计的特点是超前的财务预测功能,它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的关键,所以企业想要生存发展、想要不断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就必须加强对管理会计的地位确立和制度建设,让管理会计帮助企业领导者与决策者在未来发展当中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第二篇:企业管理会计队伍建设的对策论文
一、前言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各类企业基本上是按照指令性计划生产,会计核算以财务、成本核算为主,企业管理是管人、管事为主,很少有研究经营管理,需要经营决策信息较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企业转换经济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济体制的转变带动经营管理理念的转变,企业管理已经不是苦思冥想、主观臆断、从上管理的活动,而是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在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基础上科学决策后而为之。企业管理决策所需财务方面信息也进一步扩展,不仅需要外部财务报告,而且需要内部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业务单一的财务核算难以担当起为企业决策层提供财务信息的重任,因此,企业必须配备既能进行定量分析又能定性分析的管理会计,组建管理会计团队,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信息支撑。
二、企业管理会计队伍建设缓慢的原因
企业管理会计队伍建设缓慢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企业财务人员缺乏管理会计知识,企业不具备管理会计应用环境,科技手段落后,影响管理会计作用正常发挥,从而得不到经营管理决策者认可,形成了管理会计得不到推广应用局面,影响管理会计队伍建设。
(一)企业财务人员知识单一,无法满足管理会计工作需要
大多数企业现有财务人员虽然大部分是财务会计专业毕业,但是多数院校都是注重财务核算能力的培养,业务学习和实际演练偏重财务核算,尽管有的院校也开设了管理会计课程,因管理会计涉及知识理论有一定难度,并且运到高等数学、数理统计等知识,对于大多数文科出身的财务专业学生来说,在管理会计知识学习上望而却步,只学个皮毛,在实际业务上无法运用自如。目前大部分企业财务工作只限于业务核算,没有达到广泛应用管理会计的程度,给财务专业学生造成“管理会计学了也用不上,即使用了也不多”错觉,消极对管理会计课程,大部分财务专业毕业生很难胜任管理会计工作,影响管理会计作用在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作用的体现。
(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导致管理会计无用武之地
经过不断深化改革,企业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离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现代经营管理模式、手段还有一定距离。国有企业虽然转换了经营机制,但是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企业经营管理受企业决策者影响仍然较大,主要领导意志决定企业的发展经营思路的比比皆是,没有运用现代管理知识进行企业管理的意识,管理决策脱离信息,从而使得管理会计在企业中难以普及、推广和应用,管理会计需求市场根本没有建立起来,更谈不上加强企业管理会计队伍建设了。
(三)企业的信息与沟通渠道不畅,影响管理会计工作推进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不同之处在于,管理会计履行更多的职能,需要企业各部门协作提供相关信息。目前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完整信息系统,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仍然是孤立的,没有实现共享,很难保证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信息的准确性、全面性和及时性。
(四)企业管理科技手段和设施落后,影响管理会计工作效率
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平台建设严重滞后,没有成型管理会计工作专门软件系统,管理会计工作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的手段仍然较为落后,靠手工劳动,造成信息时效性差,无法及时满足经营管理决策需要。
三、加快企业管理会计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营造管理会计应用环境是关键
目前,大多数企业管理者没有认识不到管理会计在经济管理决策中的作用,管理会计核算手段落后,基本上是事后控制,没有事前预测、事中控制的能力,影响管理会计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环境是制约管理会计发展重要因素,是制约企业管理会计队伍建设关键所在。
1、解放思想,充分认识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作用
企业经营管理好坏关键因素是人,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作用是否得到发挥也是人。企业决策者接不接受管理会计,允不允许管理会计协助经营管理决策,是企业管理会计生存发展关键因素。要想发挥管理会计重要作用,必须提高企业决策者和全体员工认识。一是加强管理会计方针政策学习,提高企业决策者思想意识。管理会计帮助企业决策是今后发展趋势。从国家层面来看,已经把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纳入《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财政部2014年《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中明确了各单位负责人要切实履行会计工作职责,将管理会计工作纳入本单位整体战略,周密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从企业层面来看,国内的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都建立以CFO领导下会计系统,将管理会计纳入,并赋予管理会计重要职能。从社会层面看,专家、学者和广大财务工作积极开展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方面研究,致力于管理会计在企业普及应用;部分机构已经开展注册管理会计师培训和代理认证工作,管理会计职业化正在逐步推进。二是加强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知识和管理会计知识学习,提高企业决策者应用管理会计的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企业拥有了更多的自主决策权力,科学决策和现代科学管理手段在企业中的运用要求企业管理者不断完善、更新自己知识水平,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包括管理会计相关知识。三是在开展管理会计知识培训同时,引经据典,重点讲解企业应用管理会计成功案例,使企业决策者从根本上认识管理会计在企业治理、经营决策中的作用,坚定企业决策者应用管理会计信念。四是将企业决策者对管理会计的了解、掌握和应用程度纳入业绩考核,提高企业决策者使用管理会计信息的能力和兴趣,从促进企业决策者提升认识,使管理会计成为管理中的常态工作。
2、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促进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
信息化是支持管理会计理念与方法落地,支撑管理会计功能发挥和价值实现的重要手段和推动力量。管理会计工作不仅需要会计部门提供资料,而且需要投资、风险、生产、销售、市场等部门提供资料,并且要求各种信息具有较强的及时性、实时性,使决策者能够随时掌握企业当前的状况。目前多数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信息彼此孤立,未得到有效整合,各部门信息相互之间在功能上不关联互通,不共享互换,信息与业务流程和应用相互脱节,导致管理会计无法及时获得和整合相关信息,影响决策支持功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企业应推进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整合各个分散的信息,建立覆盖企业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共享的信息平台,促进管理会计的预算管理、财务数据分析、成本费用管理和财务预测、为管理层提供财务及非财务信息以支持商业决策等传统职能,以及投资项目绩效考核与评价、风险管理和参与战略制定等决策性职能的如期履行。
3、实施科技创新,提高管理会计工作效率
管理会计工作不仅需要运用一些比较复杂的计算分析方法,而且需要各个方面信息。要想提高管理核算效率,及时获取准确信息,必须增加管理会计工作的科技含量,开发管理会计软件和建立企业信息平台,并做好信息平台与管理会计系统有效互通,实现信息共享。管理会计使用专用软件,可以使线性规划、非线性回归、投入产出模型等复杂的公式和模型得到有效运用,同时采用计算机和专用软件可以减少人为干扰,不仅可以保证运算的准确性,降低劳动强度,而且可以使管理会计人员能够准确、及时地提供预测、决策等方面的信息,满足企业领导者决策的需要。企业要加强与科研院所、软件开发公司合作,采取业务外包的形式,结合企业实际,开发管理会计软件和信息系统,为管理会计开展工作、满足企业决策需要提供支撑。
(二)加强人才培养,推进企业管理会计队伍建设
管理会计通过采用会计、数学、统计等各种技术方法,据实分析企业经济运行情况,科学对有关指标进行预测,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经营决策。这要求管理会计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需要掌握数理统计和经济数学、逻辑学、行为科学、IT等学科的技术方法,还需要熟悉业务运营、了解业务的每个环节,拥有管理者的视角、精通数据分析和信息系统以及必备的沟通能力。构建企业管理会计人才队伍,首先要走内部人员培训的路子,企业现有的财务工作人员具备知晓企业管理模式、结构、运行环节及特点的优势,采取送到高校或管理会计培训学校学习,或请管理会计专家来企业授课的形式,对财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财务人员掌握管理会计所需要的各项知识,拓展会计人员的视野,提升胜任管理会计工作的能力。其次,加强与相关高校合作,按照企业管理需要定向培养管理会计方面人才,充实一部分年富力强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企业管理会计队伍,提升管理会计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提升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的作用,促进管理会计在企业中有效的应用和推广。
(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管理会计综合素质
管理会计主要任务是向企业的经营决策者提供经营决策所需要的相关信息。管理会计的信息以及其核算基础信息的质量是企业决策正确与否的关键所在。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和提供信息是人,企业全员只有坚守职业道德,才能保证企业各种信息的质量。一是营造员工遵守职业道德的氛围。企业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并将职业道德纳入企业文化建设,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弘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全身心投入企业生产经营,做到精细化管理,精细化开展各项工作,畅通内部信息沟通渠道,全面提高信息质量,将信息风险降低到企业可接受程度。二是实行员工职业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相结合,做到依法约束员工的行为,提高员工法律意识;用职业道德规范引导和启迪员工的思想、行为,使遵守职业道德成为员工自觉行为,按照“三严三实”要求,投身于企业生产经管理活动。三是管理会计要认真学习和领会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等相关规定和政策,严格按照《会计法》、《会计准则》和各项制度开展工作,严格遵守能力、保密、正直和客观性等方面的行为准则,不仅有责任报告有利的信息,也有责报告不利信息,以保障企业决策正确科学合理。管理会计的应用及推广是强化企业经营管理、提高决策能力的重要任务,需要有法制的保障、企业全员的支持、社会舆论的呼吁和会计工作者的广泛参与。只有管理会计得到普及利用,管理会计才会有需求市场,才会有生存的土壤,才会在我国企业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第三篇:会计集中核算的作用、存在问题及对策
会计集中核算的作用、存在问题及对策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系,实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一项改革措施。它的实施与运作标志着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新突破,是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新形式,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机制上和体制上把财政监督贯穿于财务收支活动的全过程,对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改善经济环境和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澄城县为例,对会计集中核算运行的具体情况作以分析探讨。[本文章来源于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现状
xx县县级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成立于2001年6月1日,为财政局下属副科级事业单位。统管对象是:县委、县政府各部门、人大机关、政协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及县级各直属机构、各人民团体。资金范围包括:财政拨款、专项拨款、预算外资金、其他收入,按照单位收支自主权不变,资金使用权不变,财务管理权不变,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执行《会计法》、《预算法》、《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主要作法
1、撤销单位账户,设立会计核算账户。会计核算中心在银行开设各单位分户,实行“统一管理,分户核算”,由财政局和县人民银行负责统一办理销户和存款余额划转手续。
2、会计档案资料实行集中管理。纳入集中核算后,各单位的会计档案由核算中心统一保管、编目、立卷、归档。
3、取消单位会计机构,实施报账员制度。单位撤销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设置专职报账员,负责向核算中心申请支款、经办单位财务收支具体业务。核算中心根据单位业务量的大小,分别核发了备用金,用于报账员支付单位零星费用。
4、办理工资直发。核算中心在对财政供养人员及工资标准进行清理的基础上,实施工资统发,核算中心为每位干部职工在银行设立工资账户,按月将审核后的工资打入工资卡。
5、统一财务公开。会计核算中心定期向有关单位提供会计报表和财务分析,并统一办理财务公开。
(二)会计集中核算的职能
会计集中核算是融会计服务和管理监督为一体的新型会计管理模式,其基本职能是:在纳入集中核算单位的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的情况下,由会计核算中心代理各单位行使资金结算、会计核算职能,同时又行使财政资金的监督职能。对各核算单位的财务收支采取“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的办法,实行“一厅式办公,柜台式作业”。纳入单位的各项资金收支由核算中心严格按规定和相应的科目列入预算,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统管。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是通过建立专职的会计核算机构,由专业化的会计人员,运用现代化的会计处理手段和科学规范的会计处理方法,集中办理各单位的会计核算和监督业务。具体运作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会计业务的决策者与执行者分离,会计人员的隶属关系也与单位分离,解决了会计人员“顶得住站不住,站得住顶不住”的问题,会计业务处理由各单位处理变为核算中心处理,制止了作假行为。二是财务审批与会计监督分离,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财务审批权由单位行使,会计监督职能由核算中心行使,具体审批人与实际操作人实行分离,形成双重制约机制。三是会计资料的存放管理与单位分离,进一步健全了监督制约机制。四是会计业务处理实行公开,每项会计业务的处理,至少要经过单位经手人、财务审批人、报账员、核算中心审核会计、记账会计和总会计等六个环节,整个处理过程又是在“一厅式办公、柜组式作业”的运作方式下进行,知情范围扩大、运作过程公开,形成“阳光作业”,从运作机制上有效遏制了舞弊行为。[本文章来源于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
(三)会计集中核算取得的效果
1、强化了财政监督力度,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取消了各单位自设的银行账户,由会计核算中心在银行为各单位设立分户,并预留单位付款印鉴。预算内资金由财政拨入各单位的基本账户,预算外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先入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再按规定拨到各单位的账户上,使预算内外资金由过去的分散管理变为集中管理。有效解决财政资金调度紧张的问题,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同时,通过对单位每笔资金的审核,全方位和全过程监督,保证每笔资金按预算、按项目使用,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2、夯实了会计基础,强化了会计监督。会计集中核算的实行使财政监督的阵地前移。报账单位遵守财经纪律的意识明显增强,许多报账员经常事先向核算中心询问有关经济业务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及有关支出的开支标准,有效地杜绝了乱支滥用,有效遏制了违法违纪行为发生。
3、推动了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使会计人员的人事权、考核权等从单位分离出来,改变了会计人员“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的被动局面,增强了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独立性,使会计人员能够坚持原则,站稳立场,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大胆监督,解决了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秩序混乱等问题,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4、核算中心的成功运行为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改革、国库集中支付纵深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核算中心为部门预算的编制提供了准确的信息和基础的风廉政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大举措。其次,要加大财政形势、财经法规政策和《会计法》的宣传工作,转变思想,克服单位“甩手掌柜”的错误思想,使其真正认识到:单位行政领导人仍是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必须对单位的会计行为负法律责任。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要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的服务水平,将监管寄于服务中,多向核算单位做好政策宣传,加强沟通联系,理顺与核算单位之间的关系。只有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各单位、各部门和社会各界才能理解、配合和支持集中核算工作。
(二)强化监督,实现从单纯核算服务型向监督管理型转变。中心会计既要向核算单位负责,认真搞好日常会计核算,及时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同时更要向政府财政和《会计法》负责。核算中心一方面要严格按照财经纪律办事,关口前移,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掌握单位正常经济活动情况,参与单位的经济决策和预算编制,定期组织报账员学习财经法规,听取单位建议和意见,最大程度地避免核算业务判断上的误区。另一方面要更新监督观念,建立一个有效实施会计监督的运行机制,改善监督环境。加强同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进行联合检查监督,重视社会监督作用,切实强化会计监督,真正发挥源头治腐作用。
(三)规范制度建设,强化预算约束力。一是要制定一个适应性强,便于操作的制度,规范财务收支行为,使会计核算中心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如:将业务招待费实行与公务费挂钩办法,控制在一定总额之内,超过部分征收政府调节基金;对于福利、补贴、奖金的控制,可以分两部分:⑴国家政策允许发放部分如防寒防暑费、国家公费员考核称职以上一个月基本工资奖、误餐费等,可按标准发放;⑵对于各单位制定了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有合法收入来源可在一定标准内发放,超过部分征收政府调节基金。二是要强化预算约束力。过去单位预算外资金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没有约束力,不管收多收少,都有绝对自主权。要加强其约束力就是一方面将要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管理,真正做到所有权属政府,使用权属单位,管理权属财政,从根本上限制单位开支的随意性。另一方面是单位财务收支必须依照《预算法》规定执行,不得随意超预算范围。三是要规范专项资金的管理,首先要加强专项资金的跟踪问效,建立层层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对于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不管任何理由均要追究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其次是根据专项资金的性质,应适当安排一定的业务管理经费,以便于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推进部门预算改革。严格按照公共财政要求,扎实推进“零基预算法”,制定科学合理的支出定员定额标准体系。配套制度的建立应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由纪检、监察、审计和财政部门联合调研、制定、修订。标准的设计应根据单位对资金的客观需要和财力可能,同时兼顾单位的实际支出和目标任务的调整,接待标准及个人补助部分根据区域消费现状予以调整,以有效解决集中核算中的监督尺度问题。
(五)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大违纪违规处理力度。会计集中核算后,对核算单位的监督由过去的事后监督变成了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这就要求每一个会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业务素质,不仅要加强对财政法规的学习,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而且要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善于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了解掌握核算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及时敏锐地发现核算单位财务收支存在的问题,帮助核算单位提出合理化建议。会计核算中心要与纪检、监察、财政、审计加强配合,把握被核算单位违纪问题处理的原则性,发现轻微的违纪问题,可要求核算单位自行纠正,对违纪严重或知错不改的,要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
(六)明确核算范围,严明纪律,狠抓落实。按照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法规要求,相关部门强化措施,狠抓落实,限期将该纳入行政事业单位的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集中核算范围,对诸如部分基建、附属事业单位、一些临时性单位进行彻底清理。其次进一步加大银行账户清理力度,堵死转移资金和违规使用资金的渠道,使会计监督真正达到方方面面的监督。
第四篇:强化企业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
强化企业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 强化企业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切实转变增长方式,从而推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这既是企业管理的方向,也是企业管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强化企业管理应注重制度建设。
靠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制度不完善要修改制度,程序不科学要改进程序、流程,这些都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企业要建立健全以责任制为基础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基本制度、工作制度、责任制度,它是根据社会化大生产进行分工和协作的要求制定的,规定了企业每个成员在自己的岗位上所应承担的任务、责任以及相应的权利。建立岗位责任制是基础,通过这一制度的实行,可以把企业的每一项工作落实到人,从领导到基层,专人专岗,专人专责,有了良好的生产秩序,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实现也就有了保证。
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化企业管理。
企业应注重提高对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认识,把应用先进信息化管理纳入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的工作中去。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步伐,支持企业在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物资采购、市场营销等环节,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企业资源计划等计算机管理系统,全面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构建企业信息门户和电子商务平台,促进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重组与优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加快推进企业管理由传统经验型向现代科学型转变。
加强成本管理,努力实现降本增效。
企业应当在企业内部建立一整套降低成本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办法,要健全完善成本费用管理制度,科学制订企业生产计划与作业计划,对工艺流程、生产进度、过程质量、物质消耗、生产成本等进行全面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和优质产品率,降低成本。企业要开展目标成本管理,科学合理确定原材料及各种能源消耗定额,努力把原材料及辅助材料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把目标成本分解到产品开发和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目标责任落实到人,严格考核成本指标,严格兑现奖惩。企业应大力采用先进技术改造落后生产工艺和装备,主动淘汰原材料、能源消耗高的落后工艺和装备,杜绝跑、冒、滴、漏等各种浪费现象的发生,切实降低生产及经营成本。
强化财务管理,控制管理费用。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要把财务和资金的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环节,千方百计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和收益性。企业要建立健全以现金流量控制为重点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资金使用前的审批程序和使用中的过程监督;要以现金流量为重点,加强收入、支出管理,促进资金流转,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占用率;要改进和加强对现金流的动态监控,努力缩短资金循环周期,防范资金风险,保障资金运转安全,确保企业资金链不断裂;要加强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管理,强化合同订单执行,提高预收账款比例,加强货款回收,强化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风险预警预报,采取必要的保险或再保险办法,降低坏账比例。
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是企业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开拓市场、提高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必要手段。企业要加强对技术改造项目规划和实施的管理,针对企业在产业、产品、规模、技术和工艺等方面的薄弱环节,集中企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及时、准确提出技术改造项目并组织实施;要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和创新体系,切实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坚持以人为本,抓好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出效益,企业应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预警机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完善各种应急处置和救援预案;要结合企业行业特点和企业生产实际,以仓储运输、生产过程、作业现场、产品质量、原材料及能源消耗等环节为重点,制定和建立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范,确保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切实做到各类人员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员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严格持证上岗制度;要认真排查和整改各类事故隐患,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主动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进行安全评价,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生产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打造企业文化,创建特色文化。
企业要适应现代人文管理的发展趋势,就要结合行业和企业实际,打造企业的核心文化,通过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企业文化来吸引和凝聚员工,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主动接受企业、认同企业、维护企业。要积极培育特有的企业精神,用企业精神教育和激励广大员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以得到社会各界对本企业的关注、重视、信任和支持,在用户中树立起诚信守诺的形象,从而赢得市场;要注重文化礼仪建设,规范员工的言行,确保企业内部团结协作,使企业各项工作协调有序进行;要通过企业文化把企业、员工和社会三者有机结合到一起,创
建和谐企业。企业文化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在企业中创造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谐气氛,使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
如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呢?
(一)针对现有行业内竞争采取的措施
1.提高产品质量
在市场经济日益竞争的今天,产品质量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强,由其是文化产业,产品质量的高低是企业有没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之一。提高产品质量是保证企业占有市场,增加市场份额的基础。
2.打造差异化产品战略
差异化战略是指企业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区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东西。当一个企业向其客户提供某种独特的有价值的产品而不仅仅是价格低廉时,它就把自己与其竞争对手区别开来了。
3.提升品牌的影响力
当今品牌性购买逐渐成为主流,这就要求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商业市场竞争中要想赢得优势地位,就需要逐渐建立推行品牌战略。
4.严控项目成本
组建研发、销售部门管理机制,建立以成本管理为核心的项目管理体系,实行全方位控制,杜绝一切浪费,控制成本的基础上使研发的产品物美价廉。
5.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来说,文化非常重要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它常常决定了各种不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有效性。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开明和相互信任的关系
员工信任老板,老板信任员工,在这种氛围中可以节省时间,迅速的做出决策,提高企业战略的推进速度,使对市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出很快的应变动作,提高整体效益。关系到员工切身利益的事情,好、坏消息要实际的告知,这对于提高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以及公司对员工的期许都是大有好处的。
(2)员工凝聚力
团队与团队之间的关心、领导与领导之间的关心、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心等等,都会增加企业的凝聚力,但具体的表现形势并不是敷衍式的表面工作,更要注重细节的变化。
(3)建立互补型团队
由于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知识与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团队中每个人的知识都是有限的,因此在能力与知识方面需要民营书业公司建立互补性的团队,在实现组织规划、战略管理、等重要环节上,合理安排人员,因人而异取其所长,发挥出每个人长处。
(二)针对潜在竞争对手采取的措施
1.产品创新
针对优势项目进行强化企业应该具备独特的风格或个性化产品,在其产品上进行精雕细琢,使之竞争者在短期内不能效仿和超越,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再开发。
2.保证核心研发人员的高素质和高稳定性
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线,在优质、稳定、高效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发挥企业优势等。
3.建立完善的财务体系
良好的财务体系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财务与各个部门密切的联系,要做到每一笔账目都清晰明了;按照合同办事;老账、坏账尽早解决。
(三)针对替代威胁采取的措施
实施人才战略能预防和从容面对代替威胁。人力资源战略:指组织为了实现其经济发展、经营目标或各种工作规划,在员工管理、选拔任用和调整、绩效考
核和工资福利、培训与发展等诸多方面所制定并依此实施的全局性、长期性的思路和谋划。单位应把加强员工培训作为长期人才战略,按照单位利润一定比例作为培训支出。人力部门组织不定期对员工进行拓展培训,提升本企业员工能力的同时,为今后企业打造以下优势提供了可能:
(1)打造优质研发队伍
(2)打造优质销售队伍
(3)打造专业的服务队伍
(4)打造企业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企业通过加强企业管理以及提高在产品质量、打造差异化产品、提升品牌影响力、关注国家政策、增强团队服务意识、创新等等诸多方式进行提高企业竞争力,我相信通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增强,企业的将更加灿烂辉煌!
第五篇:强化企业管理 提高市场竞争力
现
代
企
业
管
理
题目:强化企业管理 提高市场竞争力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班级:11--0
2姓名:张春杰
学号:54110202025
5强化企业管理 提高市场竞争力
摘要:论文以企业管理的必要性、管理的层次性、管理的基本精神和目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加强企业管理的对策等方面阐述了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加强管理这个制度法宝,来最大限度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使企业在健康良性发展中做最大做强。
关键词:企业;管理;市场竞争力
任何一个企业要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不断地适应市场形成的变化,不断重视自己和竞争对手,不断学习和创新,不断运用科学管理理论,不断深层次的强化企业的管理,来提高和培育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使企业能够在发展中做大做强。
一、强化企业管理的必要性
1.管理的主要性
管理是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最强最主要的动力源泉。管理中能出效率,把管理工作做好了能事半功倍,能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效益,能全面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2.如何做好管理工作
我们能够真正认识到管理工作的主要性和艰难性,才能在企业工作中来认真对待管理工作,并认真做好管理工作,只有加强管理并做好管理工作,形成有己特色的管理模式,才能把企业活力和威力发挥出来。
二、现代企业管理要注重层次
1.管理中办事要有层次
管理要有层次,首先办事要有层次。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在企业中办事要有效率,但是所谓的效率,就要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各级分工明确,这样可以足以保证办事的合理性和效率性。
2.管理中用人要有层次
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用人要有层次。在这层里不论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如果想要发展起来,就得学会合理的运用人才,正所谓“人各有专“,合理的要运用人才,才不会导致人才的资源的流失,所以在企业中合理的安排人员位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管理工作中注重发挥人的优势
1.要尊重人才、爱护人才
要真正的尊重人才,爱护人才,才能将企业各方面的潜能调动起来,协调起来并产生最大的合力,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优势。一个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有竞争力,更是需要优秀的人才,人才在企业发企业要发展,首先,选拔人才,从高校中选拔学习成绩优异、思想品德好、动手能力强的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后加强培养与锻炼,使其成为企业的栋梁;其次,以人为本”,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把人看成是“具有内在的建设性潜力”的因素,为他们提供和创造条件,使其主观能动性和劳动潜力与智慧充分发挥出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再次,是教育投资,在本企业中培养创造性人才,通过对员工的继续教育、继续学习、继续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和素质,他们会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也促进员工本身的全面发展,使企业进入良性循环,成为知识型企业、创造型企业。
2.企业用人要任人唯贤
企业领导要搞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符合企业的根本利益。
3.要严格要求人才
对人才要严格要求,但不等于苛求人才。对于新手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领导者应从爱护出发,加以批评、纠正,不可一味苛求。有才者往往不拘小节,甚至狂放不羁,领导者应以宽厚、幽默来待之,并加以引导,成为企业管理的栋梁人才。
四、加强财务管理
企业运行说到底是靠资金维持的,离开了资金的支持,企业的其他活动都寸步难行。企业的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高低也间接地反映在财务报表上,它就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因此加强财务管理对企业运行来说至关重要,必须突出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制度,严肃财务纪律,防止资金被挪用被浪费,钱该花在哪里,如何花,花多少,必须有相应的决策机构和决策依据,实事求是,决不能浪费。
企业创造效益固然重要,它是增加企业效益的直接方式,但是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努力做到节省节俭,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也会间接地增加企业效益。企业运行费用成本过高会抵消企业的直接创造的效益,从而降低企业的实际效益,因此加强财务管理,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和硬约束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严格财务开支,把钱花在刀楞上,杜绝不必要的花费和开销,以最少的资金办最大的事情,发挥资金作用的最大化,努力降低费用成本,做到节约节俭,一年下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也会节省一笔很大数目的开支,从而间接地增加企业的效益。
四、企业管理工作中自身存在的几个问题
1.组织结构臃肿
第一组织结构臃肿导致管理混乱,员工有时会遇到多重管理,不知道听谁的指挥,增加了管理成本;第二相关部门有时利益不统一,都为了维护部门的利益,经常发生摩擦,合作性差,造成组织结构不够畅通、合理和有效率。
2.创新能力缺乏
缺乏创新能力原因很多:第一、没有充分认识到“创新是企业之魂”的真正含义,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创新的意识,不具备现代经济技术知识。第二、许多企业对技术创新投入很少,在投资上热衷于“短平快”,不重视技术改造与开发;第三、管理决策层素质底,通常喜欢复制国外的一些管理模式,不懂得变通,忽视了水土不服的因素,是企业变得越来越缺乏竞争力。
3.企业信用缺失
表现为企业为了追求暴利,隐瞒事实真相,欺诈消费者和其他商家。
4.企业文化模糊
目前,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还不
够深。第二,不知道该从何下手来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第三,没有将企业文化建设视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来做,缺少统一规划。第四,没有做好企业文化的宣传工作,员工对企业的宗旨及内容存在模糊认识。
五、加强管理、正视危机、迎接挑战
加入WTO,使中国真正融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但随之而来的是中国企业面临着一场从未有过的冲击与竞争,要想迎接这些挑战,就必须正确认识到企业存在危机的严重性,切实加强管理,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使企业走向健康成长发展的道路上。
1.正确面对管理危机
中国企业与国外大集团相比尚有一定差距,这种差距实质不在资本,不在规模,也不在市场占有率,而在于管理。中国企业管理的粗放型和不规范已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我们要敢于面对现实,正确面对这些管理危机,才能采取相应措施,让企业渡过难关。
2.企业面临人力管理危机
没有人就没有管理。没有人才就没有企业的发展,这是人力管理的根本目的。
3.危机与挑战并存
正是有了危机感,才使我们意识到学习的主要性。而那些整天只谈危机,却又不思学习进步的企业,即将面临最大的危机。
六、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对策
1.优化组织结构
第一、管理优化,企业可采用扁平化、流程化的组织结构,优化管理幅度。第二、岗位优化,做到人人有事做,事来有人做,精简整编人员。
第三、部门优化,精减不必要的部门和重复设置的部门,剔除无价值的工作。
2.提升创新能力
第一、健全奖励机制,调动职员创新的积极性。
第二、增加技术创新的投入,为职员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必要的物质条件。第三、提高创新意识,鼓励职员创新,对职员的创新意识和行动给予重视和支持。
3.重构企业信用
第一、企业领导要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要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
第二、政府应加快产权制度改革,让企业对自己的经济行为负责,做到诚信经营。
第三、加快诚信立法,只有提高失信企业的违信成本,实施新企业得不偿失,这样对企业的信用构建才有效。
4.改造企业文化
第一、创建自己的特色企业文化,制定出适合企业现状,又适合中国宏观环境的企业文化
第二、注重企业文化更新,这样才会促进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在企业中形成巨大的凝聚力,推动企业发展。
第三、创建虚实结合的企业文化,既要注重厂容、厂貌等主体因素。结束语
管理的精妙在于:方圆合一,方为其中。彼得·杜拉克说:“管理就是原则”,也就是说,管理的本质是方的,其中最为本源的东西就是:标准化、流程化、栅格化。我国企业越来越重视管理、创新、与时俱进,在经过这次经济危机的大浪
淘沙后,中国企业的未来将是一片光明的。
【参考文献】
[1]刘珂:《现代企业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
[2]周三多:《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余敬:《管理学案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王英杰等:《现代企业管理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