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及实施策划方案
**塑件化工厂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及实施策划方案2006-03-
31一、目的和意义
塑件化工厂的生产活动涉及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财务管理等方方面面,单纯采用一种管理模式必然难以满足客观需要。随着ISO9000认证、ISO14000认证和OHSAS18000认证的迅速发
展,为了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企业可能需要多种管理体系的认证,由于QMS、EMS、OHSMS三个体系在管理目的、对象的不同,三个标准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由于我厂负责质量、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是两个部门,三个体系自成系统,我厂在实施时采用了各自独立的体系,出现了文件大量重复、争资源、政令不统一、信息不能共享、导致企业管理效率降低、相同的工作重复且难以控制和实施。ISO9000、ISO14000、OHSAS18000管理体系具有兼容性,在标准的思想、标准要素等内容上有很强的关联性,在体系的运行模式、文件的架构上也是基本相同的,在文件、记录、内审、管理评审等管理要素可以实行共享。就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的性质而言关联性也是很明显的,如果质量控制不好,就要多出废品、浪费能源和原材料,废品处理也可能带来污染;由于环境污染的受害者往往首先是企业职工,就同时产生了职业健康和安全问题。特别在我们化工等高风险行业这种关联性更加明显,如火灾和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一旦发生,既是质量事故,又是环境灾难,也同时会有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所以需要采取综合的措施,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一起考虑,实施一体化管理,从而使各管理领域优势互补降低管理费用、减少管理上的不协调、提供整体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管理效率,解决管理体系运行中的问题。
在今年的QHSE体系认证工作中,在认证公司咨询组的协助下,通过提供相关培训及咨询指导,达到以下目标:[xiexiebang.com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
1、依据中国**HSE管理体系标准(Q/SHS0001.1—2001)和国际互认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19001—2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GB/T24001-200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GB/T28001--2001)的要求,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使塑件化工厂的QHSE管理体系与国际国内的先进管理模式保持一致。
2、完成环境管理体系换版转换工作,保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连续性。
3、通过提供各种HSE培训,使相关人员能够掌握QHSE管理知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环境因素识别/环境影响评价方法,HSE运行控制和产品实现过程控制知识,确保所建立的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能得到有效实施、保持并实现持续改进。
4、强化产品实现过程控制,实现产品质量的最优化,满足顾客期望;系统并有效地识别与生产、活动、服务及其他业务活动有关的危害/环境因素和事故隐患,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消除或降低事故发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依据标准
塑件化工厂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将同时满足下述四个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
Q/SHS0001.1-2001《中国**集团公司安全、环境与(HSE)管理体系》
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三、资源准备
1、领导决策
高层管理者确立企业统一的宗旨及方向,应当创造并保持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企业目标的内部环境,建立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是高层管理者的英明决策,高层管理者应为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强有力的领导和承诺,提供人财物等资源的支持,亲自参与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活动,对资源、职责和其他问题实施决策,提供必需的支持。
我厂厂长袁立明任命副厂长周宝刚为管理者代表,全权负责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
2、组建工作组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实施是我厂各部门的工作,齐抓共管是体系成功的关键,工作组的建立极其重要。我厂决定以质量技术部、安全环保部为主,各主要职能管理部门选派人员参加。
3、组建内审员队伍
管理部门应至少有一人参加,基层单位应至少有二人及以上参加。
4、全员动员
为便于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有效开展,计划进行一些宣传活动,让职工了解实施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5、时间保证
工作组和内审员在体系建立阶段有大量工作要做,应给予充分的时间保证。
6、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的时间安排
我厂的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实施咨询工作自2006年4月开始至2007年8月结束,其中2006年7月底前完成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确保2006年10月进行环境管理体系换版认证审核。
四、整合计划及工作内容
体系整合工作共分六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体系知识和标准宣贯培训、第二阶段
初始QHSE管理评审、第三阶段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策划、第四阶段文件化体系的建立、第五阶段一体化管理体系试运行、第六阶段监视测量、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第一阶段:体系知识和标准宣贯培训
体系知识和标准要求宣贯培训的目的是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和推广培训提高全员的QHSE意识和规则意识。特别是领导作用、全员参与、持续改进、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和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等管理原则的了解和标准的理解掌握。领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是建立和实施有效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先决条件,全员的参与是建立和实施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基础。深入学习理解四个体系标准的要求,切实掌握Q/SHS0001.1-2001、GB/T19001-2000、GB/T28001-2001、GB/T24001-2004四个标准的基础要求,分析评估四个体系标准的异同点。
第二阶段:初始QHSE管理状态评审
做好初始QHSE管理评审是提出有挑战性方针目标、建立适合的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前提,因此在策划管理体系时,应通过初始评审了解质量环境健康安全管理的特色、差距和努力达到的方向。初始QHSE管理评审包括:
质量管理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识别和控制现状分析;
我厂范围内的危害因素/我厂能够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重要因素确定和控制策划;
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情况分析和控制策划,识别出包括质量方面法律、技术规范、行业标准,适用于组织环境因素与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标准,以及相关方的质量环境和安全方面的要求;
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事件、事故情况调查分析等等。
第三阶段: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策划
依据初始QHSE管理评审的结果,结合实际由最高管理者批准组织在质量环境健康安全管理方面的承诺、方针目标作为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保持的基础。
确定我厂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运作的范围。
确定我厂开展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最终组织机构,明确作用、职责和权限并予以沟通。
针对重大HSE因素制定目标指标和旨在实现目标指标的管理方案。
确定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实施要素及保障要素的开展方式。
确定体系文件的架构和层次。
第四阶段:文件化体系的建立
文件是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外在表现,应能反映出整个体系的全部要求,符合四个标准和企业的质量、环境、健康安全管理实际。
建立/完善一体化的管理手册和必需的程序文件,程序至少应包含(但不限于):文件与记录控制程序,内部审核管理程序,不合格/不符合处理程序,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环境安全因素管理程序,法律法规管理程序,人力资源/培训管理程序,信息交流咨询管理程序,应急准备响应程序,监测与测量管理程序等;
完善为控制过程、环境因素、风险所需要的其他文件/规范/要求;
合理安排为证实体系有效运转和用于追溯的记录;
识别外来文件的控制要求并保持。
第五阶段:一体化管理体系试运行
按照文件的规定和策划的结果实施管理,对识别出的过程/重要环境因素/重要危险因素进行控制,执行旨在实现目标的管理方案,包括对应急情况的管理、对相关方施加影响等以及安排所需的支持性的培训、交流等活动。保存所需的各种实施记录并妥善管理。有效实施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是体系成败的关键,各部门应严格按照体系文件的规定要求去做。分层次对体系文件进行大规模培训,重点是领导层和重点岗位员工。各部门按相关文件规定进行实施。各部门对实施的情况进行记录。修改完善体系文件,满足可操作性要求。
第六阶段: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监视测量、内部审核及管理评审
实施过程/体系的监控,包括顾客满意、产品/过程质量、遵守相关法规要求情况、环境/安全绩效/表现等,所需监视测量仪器管理。对监控中出现的问题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持续改进整个管理体系。体系试运行1-2个月后进行一次一体化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由管理者代表亲自负责组织该项工作,对体系的运行情况作全面检查,判定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收集目标指标完成情况、守法情况、内审情况等资料准备管理评审,最高管理者主持管理评审,以确保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保存整个监控过程和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记录,为监视测量的符合性提供证据。提交管理体系认证申请。
附件:进度表
第二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我公司从编制引入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来,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以及按程序办事的工作思想已深入人心。不仅强化了公司的管理机制,增强了产品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客户满意度,为员工创造了安全、温馨的工作环境,而且树立了较好的企业形象,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从管理上较原来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现将近年来体系运行的情况总结如下:
1、目的
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起重要作用的各个场所使用文件的有效版本。
2、适用范围
公司、项目部及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场所。
3、职责
3.1办公室主控本程序,并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管理公司颁发的管理类文件,组织、编制受控文件总清单。
3.2总经理负责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和目标,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的批准与发布。
3.3管理者代表组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和目标方案的制定,负责组织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写,负责管理手册的审核、程序文件的批准发布。
3.4公司质量技术处负责质量技术文件的控制和管理,编制技术文件清单。
3.5公司其它责任部门和项目部设专职或兼职文件管理人员负责本部门文件的控制和管理。
4、主要内容:
针对建筑安装企业的特点,从体系文件的建立、记录控制、产品实现、运行控制、内审、管理评审方面阐述了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就其体系运行的方法和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要生存发展,不能不关注工程施工质量、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问题。优质的工程施工质量是顾客的要求和期望,良好的环境保护和有保障的职业健康安全是相关方的要求和期望。企业只有满足顾客及相关方的要求和期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虽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要取得稳定的良好效果,或者想要取得越来越好的效果,企业就得寻找更好的施工管理模式。
GB/T 19001—2000、GB/T 24001—2004和GB/T 28001—2001标准,为我们提供了一般标准的管理模式。我国许多企业引进这一标准模式,并开展了贯标认证的活动。然而,开展贯标认证活动,企业未必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企业如果忽视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管理体系文件没有以全体员工的实际行动落实到管理活动中,那么就不会取得实质性的良好效果。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确保符合建筑安装企业的活动特点建筑安装企业施工队伍是流动的,承接施工项目是分散的;有的施工项目远离公司总部,工程内容繁杂,施工周期短,施工人员和施工机具的调动比较频繁,项目经理部班子的组合也随着项目的竣工而变化。建筑安装企业的这些特点,给贯标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形成管理体系文件,既要符合标准的要求,还要适应建筑安装企业的特点,这样才能保证体系文件的可操作性,才能达到企业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目的。将企业贯标的目的定位在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上,追求创新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贯标认证的最终效果表现在取得认证证书,那不是我们贯标认证的目的。取得证书并不必然表明管理水平高,而只能说明所引入标准要求的管理模式达到了标准的最低要求。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需付出更多的努力。要实现体系有效运行,满足标准要求的方法,要不断创新,不断变化。企业做好一项改进不难,难的是不断改进,形成“持续改进”的机制;企业中一个人关注持续改进不难,难的是人人关注持续改进,人人参与持续改进。如果一个企业每个人都参与实施持续改进,那么该企业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持续改进”机制。建立“持续改进”机制要重视闭环控制无论是GB/T19001—2000标准,还是GB/T24001—2004标准和GB/T28001—2001标准,都要求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建立持续改进标准要求重视“策划”过程,“策划”是持续改进的重要一环,只有策划出了最佳的方案,才为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策划”形成了最佳方案,方案转换为结果。必须经过“实施”这一环,“实施”不能偏离“策划”形成的方案,要保证不偏离方案,实施者就必须了解方案,把方案变为实施者的行动准则,才能把最佳方案转化为最佳结果。方案的效果如何需要通过检查、测量才能判断,需要经过评价才能知晓。因此,“检查评价”环节又是“实施”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环节。经过“检查评价”环节,发现和找出存在问题还不能达到目的,还要将这些问题改正,以达到最终的最佳效果才是我们的目的。因此,“改进”又是“检查评价”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改进发现的问题,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要解决这个课题又需要“策划”改进方案,于是就形成了一个闭环:P(策划)一D(实施)一C(检查)一A(改进)一P(策划)。闭环在控制下运行,企业的管理水平就会不断上升。建立“持续改进”机制要抓好企业的几项“持续改进”活动 4.1 “管理评审”是企业最高级别的“持续改进”活动
4.1.1 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必须是“管理评审”活动的主持者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适宜企业的特点,其运行是否有效是最高管理者高度关注的问题。管理评审要对企业体系的符合性、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这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管理评审活动从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各个环节都需要最高管理者参与,做出决定。
4.1.2 管理评审活动环节管理评审活动需要策划。最高管理者根据企业的运行和发展,需要解决很多方面的问题。简单的问题可以立即做出决定,但有些重大问题则需要最高管理者集中广大管理者的智慧,充分论证,在有成功把握的基础上做出决策,这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因此,最高管理者把这些需要集中论证的问题对主控部门发出指令,贯标主控部门根据最高管理者的指示,结合标准的要求,运用体系文件的规定策划形成管理评审计划。为保证计划的适宜性,需经过管理者代表的审核,还要经过最高管理者的批准,批准的过程就是最高管理者对管理评审活动的再策划,有些内容要修改,有些内容要补充,使管理评审的内容真正代表最高管理者的意图和愿望。
4.1.3 管理评审活动的实施环节最高管理者批准的管理评审计划,由主控部门登记发放到各位领导,及各部门、各单位和各项目部的管理者。管理评审活动进入实施环节,收到管理评审计划的人员和单位就管理评审计划中列入的课题,组织相关人员实施评审,就这些课题组织讨论,收集相关信息作为论据,形成每个人员和部门的意见。在适当的时候,最高管理者把收到管理评审计划的部门、单位的有关人员集中起来,对管理评审计划中提出的课题,进行较大范围的集中评审。各位人员将各部门讨论和论证的意见在会上发表,主管部门派做详细地会议记录。最高管理者在听取大家的意见后,形成最后的决策,对重大问题做出最终安排,要求各部门对决定贯彻实施。主管部门根据会议记录,编写管理评审报告,对最高管理者的决定做出实施安排,并提出实施改进的时间要求。
4.1.4 管理评审的“检查”和“改进”环节管理评审报告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后,送交最高管理者批准。最高管理者认为无误,符合自己的想法后,签发,而由主管部门发放到公司各领导,各部门进行贯彻落实。到了规定的时间要求,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人员到各个部门、各单位对管理评审报告的贯彻落实的情况进行检查,主控部门派人做详细的记录。所有部门、单位都在检查之后,由主控部门根据跟踪检查记录编写管理评审的跟踪验证报告,把这次管理评审活动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汇总,指出还存在哪些问题、什么原因等,并在跟踪验证报告中阐述清楚。管理评审的跟踪验证报告,要作为下次管理评审活动的输入信息,提交下一次管理评审对存在问题的改进策划,使管理评审活动形成P—D—C—A—P闭环控制。
4.2 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是在管理者代表的领导下的全面持续改进的活动内部审核要结合建筑安装企业特点进行,由于施工项目分散,可将内部审核活动和企业传统的综合安全大检查结合进行,确保每个项目都在内部审核覆盖范围之内,当所有的项目部都经过内审之后,公司可以集中对公司总部实施内部审核(包括最高管理层),从而确保内部审核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4.3 不合格品控制是各单位日常的持续改进活动当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任何不符合要求的环节都属于不符合和不合格品,要有发现者对其性质做出评价,责成责任部门整改。对于性质严重的要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消除产生问题的原因,确保不合格品的重复发生。
4.4 数据分析是企业深层的持续性改进活动数据是广泛的信息的代名词,要重视建立,保持体系运行中的记录。记录是证据性的文件,记录是数据的载体,是实施数据分析的基础,凡是标准要求建立和保持记录的环节,必须建立,收集相关的数据,形成记录并予以保持。贯标主管部门对这些数据的收集和保管的部门,提出数据分析和安排,提供持续改进的决策信息。要利用统计技术的有效工具,得出发展趋势和苗头,发现潜在的不符合项。
4.5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是最高境界的持续改进活动对于存在的不合格而尚未出现不合格品,但发展下去会出现不合格品的可能的环节实施控制,预防不合格品的发生是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理想境界。按照体系文件的规定实实在在去抓,必然使企业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产生质的飞跃。5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安装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要结合企业的特点,不能出现“双轨”现象,要突破传统的管理观念,采取持续改进的有效措施,从而实现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事实证明:科学的、先进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我公司运行是有效的、适宜的、符合的。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按照ISO9001:2008 标准的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积极开展过程控制、客户满意度的测量、服务、纠正预防措施等有效的持续改进工作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我们相信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我们会克服种种困难将体系的运行不断推向新的高度,取得更好的成果。
第三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学习心得
三体系学习心得
——工程技术部、技术管理部、安全管理部
公司管理手册自5月15日发布实施以来,我技术管理部、安全管理部和工程技术部组织部门成员认真、系统、全面的学习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加深了大家对管理体系的理解,有助于进一步落实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于2010年5月15日正式发布实施。管理体系文件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管理手册
三体系管理手册是对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全面描述,它是全部体系文件的“索引”,对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有特殊的意义,是管理体系中的A层文件。
公司管理手册确定了公司管理方针:精心设计 诚信服务;预防为主 保护环境;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科学管理 持续改进。并制定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管理手册的内容包含了管理体系运行的一系列相关的程序描述,和各部门的职责权限的界定,制定了管理体系的运行准则。我技术管理部和安全管理部是管理体系运行的主要负责部门,负责管理体系的日常维护、年审和管理体系文件的归档整理。
第二层次: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就是为了完成管理体系要素所规定的方法。在书面或文件化的程序中,通常包括活动的目的和范围,做什么和谁来做;何时、何地以及如何做;应采用什么材料、设备和文件;如何对活动进行控制和记录。其内容是描述实施管理体系要素所涉及到的各职能部门的活动,是管理体系文件结构中的B层文件。
公司根据管理手册和公司运营特点,制定了20个程序文件,用于支持管理手册的相关要求。程序文件详细的规定了公司运营中各个部门的过程职责,并指导各项管理工作的实际运行步骤和方法。设计到我工程技术部、技术管理部和安全管理部的程序文件主要有: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获取控制程序、环境因素识别和环境影响评价控制程序、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施工安装管理过程控制程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文件控制程序、记录程序、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不符合事件处置控制程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改进过程控制程序和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第三层次:作业文件
作业文件是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一个程序文件可分解成几个作业文件,能在程序文件中交待清楚的活动,就不再编制作业文件;作业文件与采用要素的程序相对应,是对程序文件中整个程序或某些条款进行补充、细化,不脱离程序;国家、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规范不作为作业文件,单独在“标准规范目录”中体现。在作业文件中通常包括活动的目的和范围,做什么和谁来做,何时、何地以及如何
做,应采用什么方法、设备和文件,如何对活动进行控制和记录,即5W1H原则。作业文件的内容是描述为实施程序文件所涉及到的各职能部门的具体活动。作业文件是管理体系文件结构中的C层文件。
公司的作业文件由各个部门结合自己的工作内容制定,用于支持程序文件,使之便于操作。
通过此次的管理体系学习,我部成员对管理体系有了重新的认识,以下是我对管理体系的一些理解:
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认证的目的在于通过按照标准要求使公司的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最终使得公司产品在质量上满足顾客要求,并达到公司自定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在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的整个环节中,过程的概念一直贯穿其中。所以我对过程这一概念有较深的理解,公司的质量、安全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文件就是按照过程建立。
对单个过程的管理,基本思路是采用PDCA的方法
1)过程的策划。
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一级活动计划的制定。在这个阶段主要是找出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制定改进的目标,确定达到这些目标的措施和方法。其具体步骤为: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制定措施和计划。
2)过程的实施。
实施就是具体运作,按照策划要求组织实施,使过程正常运转起
来。在实施中,应当对过程进行控制,及时发现问题或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使问题得到解决。
3)过程的检查。
对过程的结果应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验证,并根据验证结果对过程进行确认。所谓验证,就是对过程输出进行某种方式的测量,然后对照输入的要求,看其是否符合。如果符合要求,说明过程是成功的,如果存在问题,就应该采取纠正措施。
4)过程的改进。
过程经过检查,发现有问题,就要及时进行改进。也就是对过程的结构、输出、输入、活动、人员及其它资源进行改变,甚至可能导致对过程的重新策划。
对公司内各种过程或部门内各种过程的管理,也是采用过程方法。过程方法是要求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内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关注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的应用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实施:
1)过程的识别
识别过程可能会遇着两类情况。一是过程已经存在,则仅是过程的识别;二是过程尚未存在,那么此时的识别即为对该项过程的策划。
2)理出关键过程
企业的过程网络非常错综复杂,不管是对于哪一级管理者来说,理出关键过程,并对其进行重点控制,对质量管理来说尤为重要。
3)简化过程
过程越复杂,过程的结果、运行成本、管理难度、失控可能性等各个方面就越容易出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对一些过程进行简化,我认为是小企业质量管理的基本功。所谓简化,一是将过分复杂的过程分解为较为简单的小过程,二是将不必要的过程取消或者合并。
4)按优先次序排列过程
由于过程的重要程度不同,管理中应按其重要程度进行排列,将资源尽量用于重要过程。当然,这并不代表对次要过程可以放弃管理,可以不给予资源保障。
5)制定并执行过程的程序
要使过程的输出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必须制定并执行程序。没有程序保障过程就会混乱,结果是过程要不未能完成,要不输出达不到要求。我认为程序的类型应包括两种,一种是已形成文件的书面程序,一种是以工作习惯形成的一些潜规则。一个公司的潜规则不能太多,应受到控制,有所节制。
6)严格职责
任何过程都需要人去控制才能完成。因此,必须严格职责,确保人力资源的介入。
7)关注过程接口
所谓接口,是上一个过程的输出和下一个过程的输入之间的连接处。如果接口不相容或不协调,过程的运作就会出问题,而这可
不是影响一个过程那么简单。
8)过程的监控
过程一旦建立、运转,就应对其进行控制,防止出现异常。控制可通过了解过程的信息,当信息反映有异常倾向时,应及时采取措施,使其恢复正常。
9)过程的改进
任何过程都存在着改进的可能性。对过程进行改进,可以提高其效率或效益。我们所谈的持续改进,其对象主要就是过程。
通过对公司管理体系的学习了解,我部门成员对公司的组织结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分配、日常工作的作业程序和依据、公司总体方针和目标都有了系统的了解。
公司在“精心设计 诚信服务;预防为主 保护环境;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科学管理 持续改进”方针的指导下,确立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我部门结合部门实际情况,制定了部门目标。并实施动态管理,在公司总目标变动后,我部门成员将对部门目标做及时修改。
按照公司结构和职权分配,技术管理部、安全管理部由工程技术部中分立出来,并独立承担各自职责拥有相应权限。技术管理部在此次的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中,负责技术归档、技术指导、内审组织、内审和外审的准备工作。安全管理部负责公司各部门危险源的辨识、不可接受风险的评估;环境因素的识别、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和应急预案。
在日常工作中,本部门也看到了自身存在的需要改进的问题:
1)技术管理部应加强数据收集整理的管理,力求使各个部门的数据收集、整理工作统一化、规范化;同时,技术管理部应加强各部门规范性文件的管理工作。
2)安全管理部应加大安全宣传管理力度,务必使项目现场每位员工心中安全警钟长鸣;同时,全面识别各项目现场的危险源,进行不可接受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项目现场人员设备的安全。
3)工程技术部应加强项目过程记录的管理,并结合技术管理部做好项目问题的改进。
以上问题,需要我们在日后的工作中尽快解决,并寻求持续改进的机会。
第四篇:如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
一、如何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现代酒店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酒店服务质量是酒店经营的生命线。加强质量服务管理,创造服务精品,酒店营造核心竞争力,使酒店立于不败之地的战略任务。由于市场竞争的不断升级和服务对象的日趋成熟,我们已步入顾客选择品牌和企业的时代。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不断发展壮大,我们要牢固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信誉、以质量求市场、以质量赢效益、服务质量是企业生命的质量观。所以,我们策划了酒店的全面质量管理要点,以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的质量保证制度和多种质量检查控制的方式方法保证酒店产品质量的有效性。让我们共同来关注酒店的服务质量,以优质的服务创造卓越的企业效益。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将获得以下好处:
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会将酒店管理和服务精细到每个人、每件事、每一天、每一处,形成人人有标准、事事有标准、时时有标准、处处有标准的标准化管理格局。除了接受内审,酒店还要进行管理评审,以及第三方的认证审核,对程序运行中产生的问题,不断改进,在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酒店管理和服务水平。
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酒店不仅会建立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更要求酒店全员工作中要时刻关注顾客,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满足顾客,争取超越顾客期望。酒店还须对顾客的满意程度进行监视和测量,并对测量的结果进行改善。
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将大大减少或消除不合格品,明显地降低产品成本;酒店管理更加精细化,事事有人管,用制度和程序将无谓的浪费和各种跑冒滴漏减少到最低,降低各项费用开支。除了在节约开支方面作用明显外,在各项程序制度的指引下,酒店服务不断提升,提升顾客满意度,增加酒店营业收入。
酒店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初步设想: 1.建立质量目标体系 1.1酒店产品服务质量是由宾客来评价的,客人应成为酒店关注的中心;满足宾客的需求,首先要发现和了解宾客的需求;客人的需求有共同的一面,规范服务可使多数客人满意,服务质量达到较高的水准;客人的需求又有差异性,在规范服务的基础上,提供个性化服务才是优质服务;提高质量是为了增加宾客所获得的价值,但服务需要成本;宾客的需求与社会利益相矛盾时,酒店只能服从社会、公众的利益;服务不到位造成的人或环节的成本浪费必须重视。
1.2最佳服务质量,最佳服务,就是尊重、理解人的服务,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推动、改善、创新,不允许一成不变,追求质量就是文化革命,质量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文化,要提升质量,就必须全面的变革。
1.3酒店产品的质量目标,我们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必须使宾客满意。这是我们放在第一位考虑的优先目标。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您的客人的满意。像对待领导一样尊重客人,像对待你的朋友一样,理解和关注客人;酒店服务以提高客人的满意度为最高准则。
1.4质量目标的精髓是要用心服务,关注细节,追求完美。1.5质量目标的分解(四级目标设立)1.51酒店目标 1.52部门目标 1.53班组目标 1.54个人目标
2.遵守酒店服务质量的三条黄金标准,酒店产品是指我们提供的活动、服务和设施。它们必须被设计成和经营得具有高品质、能始终满足我们宾客的需要和期望。①凡是客人看到的必须是整洁美观的;②凡是提供给客人使用的必须是安全有效的;③凡是酒店员工见到客人都必须是热情礼貌的。3.制定酒店服务准则 4.酒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三级质量管理体系)4.1酒店质量管理委员会
为切实有效地做好酒店的服务质量的管理工作,酒店成立“服务质量管理委员会”,全面指导酒店的服务管理工作。以强化基础工作,力争预前控制为目标,健全质量管理组织。质量管理委员会概述,有效地指导各酒店服务质量管理,使酒店的质量能达到统一的品质,酒店成立“酒店质量管理委员会”。质量管理委员会担任酒店管理公司日常质量管理工作,协助酒店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并有专人对酒店的环境、设施设备、服务项目及服务水平进行检查。质量管理委员会的组成,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每季度召开公司酒店的质量管理分析会,编发《酒店质量分析报告》。确定公司所属酒店的质量目标。审视公司所属酒店质量管理的效果。确定公司各酒店质量的控制措施。完善《服务质量评审细则》。评审和检查公司所属酒店服务质量情况,督导酒店服务质量的提高,以达到管理公司所制订的质量标准。组织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4.2酒店质量管理小组
酒店服务质量检查小组由酒店质检经理、各部门质检员组成。组长由人力资源部质检经理担任。在酒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展开全面质量管理工作。4.3部门和班组质量管理小组
部门和班组按根据部门的管理要求,建立部门质量管理小组,并在酒店质管小组的指导下展开工作。
5.建立酒店质量监督检查体系 5.1酒店的七级质量控制体系
总经理的重点检查;值班经理(值班管理人员)的全面检查;值班经理作为酒店当日服务质量的总负责人,履行服务质量管理的职责检查。检查重点内容在次日早会上通报。部门经理的日常检查;部门经理对自己所辖范围内的各项工作质量负有直接的管理责任,各项检查必须形成制度化、表单化。质检人员的每日检查;质检人员除了日常检查、掌握酒店质量状况外,应在专项检查、动态检查上下功夫,寻找典型案例,发现深层问题,体现专业水平。全体员工的自我检查;酒店必须培养员工的自我检查的意识和习惯,并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形式和方法,激发全体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保安人员的夜间巡查;夜间往往是酒店安全和质量问题的多发期。保安部的夜间巡查内容与要求形成质检日报,第二天发送总经理和人力资源部。客人的最终检查;只有客人认可的服务,才是最有价值的服务。其途径主要有:一是宾客拜访表;二是每日大堂经理日报记录、值班经理记录所归纳的客人对于服务质量的有效意见;三是不定时地邀请客人暗访,对于整个酒店或某个服务区域进行客观、实事求是地评价。
5.2质量管理委员会对酒店服务质量的监督
——服务质量监督人员:酒店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以及邀请的专业人员,对所属酒店进行检查和评估。
——质量检查活动:酒店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以及邀请的专业人员中一员,每年对酒店进行至少3次检查和评估。
——暗访:每年至少一次,邀请专业人士并出具暗访报告和评分报告。所用表格:《重要宾客意见征求表》,酒店最低产品标准执行检查:酒店按照《酒店产品最低标准》(如:五星级酒店餐厅服务质量最低标准、酒店外来人员最低标准、餐厅服务质量最低标准、酒店菜单设计质量标准等)检查并出具评分报告。
——质量保证的全面检查:由质量保证代表对酒店进行全面的检查,质量保证代表在进行检查时,由驻店经理或营运总监陪伴进行评估工作。这样做的目的也是很明显的。就是共同发现缺陷,真正理解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所用资料:酒店客户管理考核标准,旅游涉外饭店星级划分与评定,酒店服务质量评审细则,宾客调查:每年一次。对这些分数的总和将用来决定被检查酒店的服务质量等级。
6、建立质量的分级管理体系(五级考核体系),服务质量等级的表示 : 5 Sunbursts 五个太阳符号/95分或以上;
Sunbursts 四个太阳符号/90分或以上;
sunbursts 三个太阳符号/85分或以上;
sunbursts 二个太阳符号/80分或以下;
sunbursts 一个太阳符号/75分或以下;
低于70分无太阳符号;
酒店质量管理委员会,每月根据检查结果召开质量分析会,对各部门进行质量等级评比,产品和服务部门带有3个或更多太阳符号的酒店,意味着他们超出了酒店最低的标准,也就是说,酒店的太阳等级越高,服务质量水平就越高。低于2个或没有太阳等级的部门表示该部门或产品品质、设施设备或服务水平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将被限期整改,同时根据酒店绩效考核办法,将对负责人予以一定的奖惩,直至达到酒店规定的服务标准。
7、建立酒店质量信息管理体系,质量评价与分析是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实现预前控制的有效手段。7.1质量信息录入制度。
各部门对当日发生的质量事故、服务案例、安全巡检及质量情况必须于次日中午12:00之前内录入电脑,并反馈到人力资源部。对未能及时录入信息的部门,按服务质量评审细则之未及时完成工作任务同等处罚。大堂经理日报表:保证每月拜访的宾客数量不少于×××位。完整、详细地记录在值班期间所发生和处理的任何事项,将一些特殊的、重要的和具有普遍意义的内容整理成文,并在当班期间录入电脑发至所有部门。所记录的大堂经理日报均要及时归档。7.2分析报告制度。
质检小组每月对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汇总统计、分类解析、定量说明,并形成质量分析反报告。
7.3实行典型案例通报制度。
重要的典型意义的事件应进行核实调查,并制作成典型案例通报酒店。7.4质量分析会制度。每月召开质量分析专题会。7.5质量档案管理制度
质量档案是酒店改善服务,提高水平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酒店人力资源部由质检经理负责。部门、班组应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实行专人专管和定期检查制度,酒店不定期会对各个部门档案进行检查。7.6质量检查的报表及分析格式 7.6.1酒店质检日报表:
专职质检每日抽查各部门全面质量状况和汇总分析各部门上报的质检内容,以“5W1H”为质检报表的基本内容:1)when:什么时间检查?2)where:检查哪里?3)what :发生了什么?(客观描述)4)who:涉及到的人。5)why:分析原因,直接和间接原因。6)how:怎么办?采取何种措施可避免问题再次发生。7.6.2部门质检日报表
7.6.3月度质量分析报表及分析图:
当月酒店有关服务质量的重大事件。质量数据分析,包括以下内容: 当月酒店有效投拆的数量(饼状图)当月酒店有效投拆部门分布情况(饼状图)各部门与上月有效投诉数量比较(柱状图)当月宾客意见,典型投诉案例分析。典型优质服务案例分析。
7.7服务质量问题的分类控制
根据酒店产品的特性和服务问题产生的特点,对服务质量问题分为9大类26小类,分述如下。工作形象:a仪表仪容、b姿势规范工作态度、c服务态度、d责任心服务规范、e服务规范服务涵量、f服务熟练度、g员工应知应会、h语言能力、i产品质量。
总之,酒店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服务质量管理模式,对于实现酒店服务的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起到了很多的作用。但只是服务质量的合格标准,说明酒店具备了参与市场竞争的基本条件,但这还远远不够,只有为客人提供个性化服务才会提升“顾客情感满意度”,增强酒店的核心竞争力。个性化产品最大的特征就在于产品性质的差异化,因人而异是个性化服务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强调顾客的差异化和个性化,是提供个性化酒店产品和服务的根本原因所在。表现在服务的位置上,想客人之所想,急客人之所急,自觉淡化自我,而强化服务意识,从而站在客人的角度上进行换位思考,面对性格、禀赋、需求不同的客人,面对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发生瞬息万变的情况,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地采取灵活的服务技巧,努力为不同客人的特殊需求,用周到、高效的超值服务去满足客人,给客人留下独特美好的回忆,以此获得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赢得更多的感受良好地回头客。
二、ISO14000在宾馆酒店实施的具体要求
1.策划阶段
根据自身的活动特点确定环境方针,建立总体目标,并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宾馆酒店应首先制定环境方针,明确环境管理的指导思想。收集宾馆酒店活动适用的法律与其他要求,识别并评价宾馆酒店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环境因素,明确环境管理重点。宾馆酒店业可以从能资源的使用情况和环境污染等方面识别环境因素,例如:用电情况、用水情况、设备运行效率、一次性用品的消耗,厨房和洗衣房的污水排放,噪声排放,锅炉废气排放,垃圾的分类处理等。根据重要环境因素和技术经济条件,宾馆酒店确定环境目标和指标要求,并提出明确的环境管理方案,确定实现目标的职责、方法和时间表。环境目标可以从污染物达标排放、减少污染、节约能源、降低消耗,提高效率、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等方面进行考虑。2.实施阶段
为实现总体目标明确职责,制定相关文件化的管理程序和运行标准对活动的全过程实施有效控制。宾馆酒店在ISO14000的实施过程中首先明确组织各部门职责,任命环境管理者代表负责体系的建立;对员工实施必要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全体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工作技能;有效地沟通和交流有关环境管理的信息,注重相关方所关注的环境问题。建立环境管理的体系文件并纳入严格的文件管理,确保重要岗位能按文件规定执行。对重要环境影响的岗位和设备制定运行控制程序,并加以日常的设备维护保养,使各类环境因素得到有效控制。识别宾馆酒店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紧急意外情况,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响应。3.检查阶段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有计划有针对性对相关活动进行监控,纠正出现偏离目标的现象。宾馆酒店在实施ISO14000过程中建立严格的检查制度,对重大环境影响活动与设备运行进行监测,对环境绩效和环境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解决问题,防止再次发生。同时定期进行环境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从整体上了解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情况,判断体系的有效性和对标准的符合性。建立环境管理活动相应的记录以追溯活动的实施运行状况,对记录进行良好的管理。4.改进阶段
宾馆酒店的最高管理者在平时检查的基础上,定期对环境管理体系的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提出进一步改善意见以达到持续改进之目的。宾馆酒店可根据策划-实施-检查-纠正改进的管理思路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通过标准宣贯培训,作初始环境调查,进行体系策划,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和发布,并根据体系文件的要求运行,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并最后申请ISO14000认证。结束语: 打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金钥匙”。建立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环境管理水平对中国宾馆酒店业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全球环境保护呼声日益强烈的时期。应深刻认识到ISO9000/ISO14000认证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遇和挑战,质量、环境形象对宾馆酒店发展战略具有越来越重大的影响。实施ISO9000和ISO14000认证给宾馆酒店带来了效益,一方面是可以衡量的经济效益,体现降低成本、节约费用方面;另一方面是一些无法以简单的经济手段衡量的效益,如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和市场占有率的扩大、质量、环境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形象的改善、守法程度的提高、员工协作的加强等。前一种效益可以使企业在短期内获得对建立体系花费的人力、物力的补偿,而后一种改变则可以在企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带来不可估量的效益。
第五篇: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及实施情况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及实施情况
关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总结报告公司从2008年引入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以来,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按程序办事的工作思想已深入人心,从管理上较原来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自从引入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以来,公司各相关部门根据管理评审中提出的问题、外审的不符合项以及纠正和改进建议进行了全面整改,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坚持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和完善我们的管理体系。现将几年来体系运行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前言
鉴于GB/T19001-2008 / ISO9001:2008标准已于2008开始执行,从质量体系运行以来,所有的部门都按照公司质量体系的要求执行。没有发生任何重大的质量事故和顾客投诉事件。
二、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方面做的主要工作:
(一)行政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学习有关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加深对GB/T19001-2008/ ISO9001:2008标准的理解,对内部审核中提出的多个不符合项于一个月内整改到位。
(二)对于上次管理评审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加深了对体系文件的学习和理解,为今后工作的条理化、流程化奠定了基础。
(三)为使体系文件能够更好的与实际相结合,真正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行政办公室征集了各部门对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运行的意见,对于不适合工作运行的部分作业文件进行修改,并理顺工作流程。
(四)为了集中验证下半年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同时为今年的外部监督审核做好准备,行政办公室组织各职能部门实施了本内审工作。其中不符合项,技术培训要求项纠正观察项,虽然与第一次内审相比有进步,但较外审时还是有所放松,分析原因主要是整体思想重视不足,今后应定期加强学习提高重视程度。
三、质量体系运行的收获及取得的成效
公司于2008 年通过并获得O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发展至今质量体系已经运行达9年之久。不仅强化了公司的管理机制,增强了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客户满意度,而且树立了较好的企业形象,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一)建立了科学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系统循环式的运行方式,各项工作都处于比较严格的受控状态。公司的商务文件,行政文件,体系文件和技术文件都进行了有效管理,均按照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执行。
各部门都建立了外来文件清单,质量纪录清单等,合理运用各项管理机制和表单进行工作的管控,方便了日常的管理工作。
通过定期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管理评审、工作质量检查运用数据分析等各种科学手段,对系统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力求不断改进工作,促进系统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确保预期的质量方针、目标的实现。
(二)促进了公司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确定管理者职责,各项内部事务工作都制定了文件化的工作程序,各部门、各环节、各岗位都有明 确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质量要求,让全体工作人员都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都 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如何做和做得怎么样、如何自我评估和自我控制。全体工作人员均按规定的要求去做,形成一个全面控制、高效运转的质量管理体系,克服以往那种凭经验管理的不规范做法,解决基础管理弱化、内部协调不畅等问题,使管理工作步入科学、系统、规范的要求。
(三)制定出各部门的质量目标。部门的目标管理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通过质量目标检查,各部门基本实现了本部门的质量目标,且各部门依照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严把质量关,使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 100%、用户满意率达到85%以上。
四、存在问题及纠正改进措施
ISO9000 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最根本的要求是:“说=写=做”。即“写下要做的,做所写的,检查所做的”。质量体系管理的这三条基本要求看似简单,但在实际工作中执行起来,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一)对导入体系的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在公司执行ISO9001标准过程中,经过多次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工作质量检查等发现,部分人员对公司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在实践中不能完全有效地运用SO9001的管理理念和所提供的管理方法,从而在部分工作中出现了生搬硬套的现象。
(二)因为ISO9000标准中概念太多不好掌握。公司现有的管控程序虽然很规范,做到了事事有记录,时时有记录,但太细,执行起来不是很方便,影响了工作效率,也造成工作成本上升问题等等。所以,有效运行体系需要长期的坚持和不断地实践,并在实际运行中不断持续改进,切实将ISO9001标准的管理理念与现有的行政管理模式相融合,促进公司的各项工作不断完善和机关效能的全面推进,最终实现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的提高。
鉴于此,改进措施如下:
(一)管理层高度重视,推动体系有效运行
管理者推动是关键,管理者特别是最高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领导是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关键。
首先,管理者要树立质量意识,做履行质量职责的明白人、带头人。所谓明白人,就是指各级管理者必须明确:自己在整个质量管理体系或其某一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应执行的质量职责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去实现,执行什么程度,才能满足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所谓带头人,就是要求各级管理者以身作则,不折不扣地完成自己负责的质量职能及质量活动,并带动各级相关人员完成质量职责。
其次,建立质量责任制,将组织的质量职能活动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实施质量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和奖惩。再次,为有关的过程、部门的质量职能质量活动,提供履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指导性文件和评价准则,诸如作业指导书、评价与验证规范等,并配臵必要的资源。
最后,管理者还要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强化日常的监督管理和信息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沟通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以及各部门、各岗位的业绩与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
(二)提高质量意识,加强质量培训
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与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能力密不可分,若要提升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水平,就要抓好质量管理培训。质量管理培训内容由质量意识、质量知识和质量技能培训组成,一个要求不断提高的纵向过程;对培训对象而言,一个从高层领导到质量管理人员,再到一线操作人员的全员培训,这是一个横向过程。
由此可见,质量教育培训贯穿于公司全面质量管理的所有人员和所有与质 量相关的过程,质量培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质量管理培训的前提是提高企业员工的质量意识,首先要求各级员工理解本岗位工作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和意义,明确并履行各自的岗位职责,为实现公司的质量目标做出积极贡献。然后针对所有从事与质量有关的工作的员工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对领导培训内容应以质量法律法规、经营理念、决策方法等着重于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以及质量管理的技术内容和人文因素,对基层员工培训则应以本岗位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所需知识为主。同时抓好技能培训,学习新方法,掌握新技术。
(三)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参与质量
质量管理不仅仅是某个、某几个质量管理人员或质量管理部门一个部门的事,需要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需要全员的共同参与。上到最高管理者,下到每一名
员工。首先,最高管理者质量管理的驱动者,观念、意识、态度以及行为方式是 公司全体员工参照效仿的典范,正如一艘大船上的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
其次,各科室与各基层单位组成质量管理链的各个节点,任何一个节点的失控,都会导致质量管理运行不畅。因此各部门都应积极投入质量管理活动中,齐心协力完成其在服务实现过程中所承担的工作职能。
再者是个人参与,个人是团队最小单元,工程施工的具体操作者,所以他必须清楚了解服务符合质量标准或要求的重要性,以及不符合质量标准或要求将会造成的损失,进而自觉地去识别和解决服务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只有每个员工“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减少差错,防微杜渐,才可实现以最低的成本创造最大的效益,体系才能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