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解决国有粮食企业财务收支问题之我见[推荐]
解决国有粮食企业财务收支问题之我见
发布时间:2008-10-31 9:58:20
国有基层粮食企业收储、销售、管理及财务收支状况,从全国范围来讲,国家审计机关组织 有关部门已进行过多次大规模的审计检查,对发现的各种违纪问题进行了严肃的处理,党中 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不少相关的政策法规,并指定中国发展银行对粮食的 收储、销售资金进行专门管理。这些对于规范基层粮食企业对粮食的收储、顺价销售、资金 回笼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笔者受托参加了某县12个粮站及所属粮管所、两个直属公司19 99—2001年粮食收储管理和财务收支的审计工作。审计中,共计查出各种违纪违规金额1087 55万元,粮食盘亏17222987公斤。面对这些问题,笔者谈谈初浅的认识和见解。
一、问题的严重性
1陈化粮问题严重。经查全县12个粮站及两个公司2001年12月底止,共计储粮194亿公斤,其中约1亿公斤,(按审计核实陈化粮库存值每公斤110元计算)占总储粮的50%左右。如 某粮站共有陈化粮16037吨,占总储量的795%。陈化粮多,一方面占用了有限的仓库,造 成了一些粮食企业为了收购新粮,不得不在外租借简易仓库,有的甚至租用停产未用的企业 厂房储粮,增加外租仓费用。二是陈化粮所耗用的管理成本费用较高,如杀虫、防霉烂、翻 仓、仓库维修等,该县每年用于陈化粮的政策性补贴约2000万元左右(按每公斤每年2分计算)。三是由于陈化粮多,财政支付的管理费用多,据统计,各级财政用于该县的粮食补贴,陈化粮就占了50%左右,增加了财政负担。四是由于存放时间长,其价值下降幅度大,因此 处理陈化粮的价差损失大,截至2001年底止,该县处理陈化粮列“待处理财产损失”3541 7万元。
2顺价销售难度大。政策规定,粮食部门的粮食必须顺价销售,即不亏本销售,由于收购 时是按保护性政策收购,为了保护农民利益,收购价格本身就比较高,多数粮食品种不优良,属于大市货产品。相反,一些个体粮贩由于成本费用低,销售价格又不受国家限制,随行 就市自由定价,往往低于国家粮食企业的销售价进行销售,占领了很大一部分粮食销售市场,而国家粮食企业的粮食销售必须顺价销售,因此在价格上缺乏竞争力,销售难度大。该县 某粮站从1999年—2001年期间,共计销售粮食909604吨,其中2000年40378吨,2001 年345286吨,(2000年至2001年的销售中相当一部分是经政府批准处理陈化粮),呈下降趋 势。
3粮食收购困难。由于国家基层粮食企业要严格执行按保护价收购农民的粮食,而个体粮 贩则自由定价收购,其收购价往往都略高于保护价,同时有关部门对粮食市场和粮食企业管 理不够严格,个体商贩到处摆摊收购,方便农民,而国家粮食企业必须到粮库收购,加上一 些粮食企业服务质量差等原因,因此一些农民为了自身的利益和方便,不愿将粮食卖给国家,而愿卖给个体商贩。该县某产粮大区1999年—2001年期间,共计收购粮食约841128吨,其中:1999年370777吨,2000年357982吨,2001年112369吨,一年比一年下降。
4潜亏严重。表现为,一是陈化粮存在潜亏,该县已列帐的陈化粮损失为35417万元,如 果加上未列帐的陈化粮销售后可能出现的价差损失,问题就更严重了。二是基层粮食企业购 销粮食的资金发展银行对其实行“收一贷一,售一还一”的办法,由于一些粮食企业资金困 难,因此往往将仓存粮食销售后,回笼的货款未及时归还发行,将钱挪作它用,为了不被发 现,便不下财务库存粮食总帐和保管员实物明细帐,实际粮仓的粮食已经销售,形成潜在亏
损。某粮站截至2002年5月底止,采取上述方式挪用销售回笼资金276万元。三是盘亏数额 较大,未作处理,形成潜亏。截至2001年12月底止,全县共计盘亏17222987公斤,约占库 存的1%左右。
5虚开粮食收购的发票,套取发行粮食收购贷款后又虚开销售发票,套取进销价差,转入 “小金库”,挪着他用,甚至私分。某粮站1997年12月—1998年2月期间以虚列支出,空购 空卖大米,从中套取价差款151247元,列入附营业务收入(小金库帐),作为“小金库”资金
。1998年8月—2000年2月期间,以补助差旅费、拜年费等名义将列入附营业务收入的价差款 进行私分。1999年12月又虚开稻谷收购发票共计176858公斤,套取发行贷款147587元。该站 负责人及其有关人员均受到了法律的惩处。
6财政补贴不能及时足额到位,给基层粮食企业带来困难,截至2001年止,各级财政累计 欠该县粮食企业政策性补贴款105153万元,应补未补的待处理财产损失450604万元。
7基层粮食企业在财务收支中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违纪问题。经审计,查出该县3年间基
层粮食企业存在的各种违纪问题金额达108755万元。其中,乱挤乱摊成本费用达52862万 元,业务招待费超支1696万元,电话费超支137万元,违规计提福利费、补贴11584万 元。
8在粮食管理上,我们发现个别粮管所允许企业职工个人从农民手中收购粮食或直接从国 家粮库购买粮食,在粮管所内,利用国家的场地和设备,就地加工出售,为个人谋取利益。同时将私人的粮食与国家的粮食混装在一个仓库内,公私无法分清。基层粮食盘亏、霉烂、变质问题时有发生,2000年底止,全县共计盘亏17703753公斤,盘盈480766公斤,相抵 后净盘亏17222987公斤,占帐面库存数19446815175公斤的1%左右。
9企业亏损严重。经审计,2001年止,全县亏损(不含财政已补数)488581万元,加上已 列帐待处理财产损失470027万元,和未列帐的陈化粮的价差损失(按预计陈化粮原值的25% 计算)282472万元,累计亏损预计将达到124108万元。
10附营业务收入逐年减少。某粮站截止2002年5月底止,附营业务收入累计亏损4373万
元,其中1998年结转盈利2482万元,1999年盈利464万元,2000年亏损3147万元,200 1年亏损4019万元,2002年1—5月亏损153万元。亏损呈上升趋势。
二、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针对基层粮食企业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才能使企业走出困境。
1粮食科研部门要研究解决陈化粮的转化利用问题。陈化粮既不能食用,又占用了仓库,同时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管理,增加了财政补贴负担。粮食科研部门,应将陈 化粮的转化利用作为一项重要的科研课题进行研究,并将科研成果广泛运用于基层企业,使 陈化粮得到充分利用,其价值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是解决陈化粮的关键问题,也是解决 目前仓库紧张、财政补贴负担过重的关键。各级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陈放时间长,但能 作为工业用、饲料用的陈化粮作降价销售处理,制定销售转化可用陈化粮的优惠政策;国家
粮食部门要加强市场调查研究,改进销售管理体制,在国家宏观控制下,增加调运销售计划 的自主性;鼓励基层粮食企业广开门路,开辟销售渠道,尽可能地销售,以减少损失。
2整顿粮食市场,规范粮食市场经济秩序,严格执行粮食个体准贩制度。粮食、工商、物 价、税务等行政执法部门,要对无证经营的个体粮贩进行坚决取缔,决不手软。政府要从严 控制审批从事个体粮贩的数量和经营范围。对已办取了购销许可证的个体粮贩的收购销售 行为,要进行监督检查,购销活动要在规定的地点、范围进行。购销价格要严格执行国家统 一购销价格,个体粮贩不能进行不正当竞争。对利用价格进行不正当竞争,扰乱市场的行为 要坚决打击,以规范粮食市场秩序。
3粮食企业要充分利用资金充足、仓容量大、有市场、粮食购销主渠道等方面的优势,提 高服务质量,改变官商作风,灵活经营,增加购销网点,开展上门收购,方便农民售粮。要 依质论价,优质优价,不压级,不压价,不短斤少称,进行公平交易。收购粮食不打白条,不得利用农民售粮的机会,帮助某些部门从价款中搭车收费,代扣税费和提留,使农民得不 到实惠,而把粮食卖给个体粮贩。要积极运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科技攻关,对原粮进行 深加工,提高粮食的技术含量和价值,推出适销对路新的优质粮食制品,以满足消费者对粮 食制品的需要,繁荣市场,扩大销售,提高经济效益。
4发展银行作为国家管粮食收储的专业银行,负责供应收购资金,同时负责资金回笼,不 被挪作他用。因此,一定要认真履行国家赋予的职责,专管员要到第一线,到每个粮仓去实 地查验每笔购销业务。查验帐物是否相符,有无销售不下帐,形成潜在亏损。发展银行要实 行专管员责任追究制度。划片包干负责,发现问题,除要严肃处理粮食企业外,还应追究专 管员的责任。确保按保护价敞开收购,顺价销售。在资金管理上,实现“收一贷一,销一还 一”,防止挪用资金,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基层粮食的购销业务。
5粮食、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大对基层粮食企业财务收支的督查力度,严处违纪行为,将有限的资金用于粮食企业。特别要严肃查处一些粮食企业在收取了财政补贴后,又在费用 中按相同标准列支修理费用,将拨付的维修费用用于修造职工宿舍、办公楼,或将拨款列入 其他应付款,而将实际发生支出的列入企业费用,人为增大了经营成本等违纪行为。
6改善财政补贴的拨付办法,减少中间环节,杜绝中间环节吃扣补贴行为。县级财政部门 对已到位的中央和地方对粮食的补贴应及时、足额直接拨付到基层粮食企业。任何部门都不 能吃扣或挪用、拖欠粮食政策性补贴。对过去已形成的应补未补财政补贴及待处理财产损失 应及时组织资金拨付到位。
7国有基层粮食企业要加大改革的力度,实行减员分流,开辟第三产业。过去国有基层粮 食企业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经费由国家补贴,铁饭碗,吃大锅饭,职工人数增长过快,队伍庞大,剩余人员过多,且缺乏紧迫感和竞争谋生的意识。加之粮食企业是老企业,离退 休职工多,企业负担重。因此,必须加大改革的力度,实行减员分流,对多余的人员,要从 企业中分离出来,让他们参加社会人才市场的竞争,寻找新的就业门路,开辟第三产业; 对已经离退休的老同志,要按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交给社会养老保险机构负责;对于多余、陈旧的设备等资产要积极做变现处理,以增加发展资金;对在岗职工要满负荷工作,实行 定岗、定职、定责、定收购销售任务,实行费用包干等方法,并与职工的工资、奖金直接挂 钩,奖优罚劣,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增加收储、销售任务,节约费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使国有基层粮食企业尽快走出困境,当好粮食购销主渠道的角色。
8农业部门要积极研究和推广优质新品种,提高粮食质量。粮食企业粮食销售不畅,其中 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粮食品种老化、质量低劣,不受消费者欢迎。实践证明,优质新品种粮食 是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有广阔的市场,其销售价格也大大高于低劣品种,经济效益也好。因此,必须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研究和推广优质粮食新品种,打造自己的名牌,不断开拓 粮食发展的新路子。
(责任编辑孙思云)
第二篇:国有粮食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承诺书
国有粮食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承诺书
(示范文本)
为了进一步规范粮食从业行为,忠实履行粮食经营管理职责,便于上级粮食主管部门和本单位干部职工对我的廉洁从业情况进行监督,本人在此郑重作出如下承诺:
第一,认真遵守《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政策法规,严格按照廉洁从业五条要求和粮食流通管理规定规范从业行为,坚决做到“十五个不”:
1、切实维护国家和出资人利益,不滥用职权,不玩忽职守,不损害国有资产权益;
2、忠实履行职责,不违法动用国家和地方储备粮,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不损害本企业利益;
3、正确行使粮食经营管理权,履行社会责任,不侵害卖粮农民和公共利益,不侵害企业利益,不侵害职工合法权益;
4、认真贯彻勤俭节约的方针,降低管理成本,不奢侈浪费,不违反规定进行职务消费,不用公款旅游或者变相旅游;
5、切实加强作风建设,注重自身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不弄虚作假或骗取荣誉、待遇或者其他利益,不用公款支付与公务无关的娱乐活动费用,不从事有悖社会公德的活动。
第二,严格遵守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主动做好个人收入申报
—1—
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工作,主动做好本库省级储备粮储存管理重大事项报告工作,不向上级粮食主管部门隐瞒任何应报事项。
第三,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粮食业务工作一道部署、一道检查、一道落实、一道考核,努力完成反腐倡廉各项工作任务,促进粮食流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若违反上述承诺行为,本人承诺按照规定接受警示谈话、调离岗位、降职、免职等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
承 诺 人:(本人签字)
工作单位:
职务:
签订日期:二○○年月日
说明:本承诺书一式两份,正本(带封面)交由本人留存,副本
(无封面)存入本人廉政档案。
—2—
第三篇:关于国有粮食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的分析
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对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中纪委十七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我们要深刻理解党的十七大
精神和党中央的工作部署,结合国有粮食企业实际,认真总结经验,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思路措施,努力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不断建立健全国有粮食企业惩防体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一、通过深化改革,形成国有粮食企业内部制衡
实现权力的科学配置,形成内在的相互制衡,是防止权力失控的根本途径。
1、加快股份制改革。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股份制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做大做强国有粮食企业的必由之路。
2、完善企业内部制衡。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权利和职责,在公司内部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围绕国有粮食企业的用人权、财权、物权和事权,从操作层面上实行适度集权、合理授权和分级管理,完善企业内部制衡体系,防止权力滥用。
3、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支持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企业内部推行竞争上岗,能者上,不能者下,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
二、不断强化教育,筑牢国有粮食企业道德防线
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牢固树立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是抵御和防止腐败的坚实基础。
1、突出教育对象。坚持以企业领导人员和有业务处置权的重要岗位人员为重点。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利用廉政党课、集中学习、专题培训、电化教育等方式,不断增强法律意识、纪律意识和廉洁意识。改进教育方式,创新工作载体和活动方式,使反腐倡廉教育更加贴近工作实际,更加及时鲜活、具体实在、长效管用。
2、努力规范职业道德。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结合贯彻落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试行)》,建立健全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岗位要求、易记能做、便于考核的职业道德规范。坚持不懈,循序渐进,逐步深化职业道德意识,促进职业道德养成。
3、积极倡导廉洁文化。加强国有粮食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积极培育以“廉洁从业,诚信守法,行为规范,道德高尚”为核心的企业廉洁文化理念,把企业廉洁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融入企业管理,在思想上筑牢堤防、在行动上廉洁自律,形成良好廉洁氛围。
三、实行人本化管理,健全国有粮食企业激励机制
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人员管理办法,提高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人本化管理水平,是抑制腐败诱因的重要条件。注重把对人的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决定因素,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从精神和物质上为预防腐败提供保障。
1、从精神方面为预防腐败提供激励保障。既要注重激励机制的内在因素,运用企业的发展和成就激励员工,还要将实现员工自身价值与企业发展前景紧密联系起来。
2、从物质方面为预防腐败提供物质保障。完善国有粮食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全面实行经营业绩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责任制,建立健全国有粮食企业经营者的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规范国有粮食企业领导人员的薪酬制度,理顺分配关系,合理确定企业领导人员薪酬与职工工资水平的比例。
3、同步并举实行激励与约束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的预防腐败保障作用,在强化监督约束权力运行,规范员工从业行为的同时,实行激励与约束同步并举的“双轮驱动”。
四、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国有粮食企业运行机制
用完善的制度规范权力运行,用严格的程序规范从业行为,是减少腐败几率的保证条件。要通过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国有粮食企业的制度体系,发挥制度防腐的作用。
1、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制度建设要系统、切实可行、有效管用,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强化系统制约。要建立健全决策制度,健全完善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规定,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深化厂务公开;要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大宗粮食的收购和轮换必须挂牌招标和拍卖,资产租赁操作必须公开招租和公开竞价,严禁个人说了算,严防暗箱操作,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控制经营风险;要完善财务内控
机制,严格执行《会计法》,杜绝做假账,完善企业预决算管理、会计核算监督、财务动态监测、国有产权管理、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的工作制度;要规范职务消费行为,完善收入分配、薪酬管理等制度,探索科学合理的股权、期权激励办法,促进国有粮食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
2、完善权力运行程序。推进权力运行程序的制度化,增强制度的程序性,强化
规范制约。对于企业重要经营管理活动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产权交易、资本运营、投资决策、营销采购、财务资金、选人用人等重要事项的权力运作,要力求规程具体、程序严谨、罚则分明,在制度设计上尽量减少不确定性或自由裁量宽泛的弊端,不给腐败现象滋生留下空间。用责任落实制度,增强制度执行的公开与透明度,加强检查和惩处违规行为,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强化刚性制约。
3、加强领导人员廉洁自律。对企业领导人员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特别是执行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和遵守“七个不准”的情况每年进行一次集中检查,把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情况纳入企业党风建设目标考核,作为企业领导人员考察、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和任免的重要依据。
五、通过有效监督,遏制国有粮食企业腐败可能
切实加强监督,是减少腐败机会、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所在。国有粮食企业要注重把监督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作为管理的重要环节,针对权力运作的关键部位,重点对制度落实情况实施有效监督。
1、发挥监督的控制与纠错功能,减少腐败的机会。通过对用权行为重点的监督检查,推动决策和执行环节的权力规范运作,形成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束权的工作机制。建立报告制度,加强国有粮食企业重大事项及财务状况的监督,使主管部门能及时掌握企业重大事项及财务状况。建立通报制度,及时纠正不合规问题,修订完善制度规定,维护规章的严肃性,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完善厂务公开制度,增强企业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接受各方面的监督,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2、发挥监督的约束和防范功能,对腐败形成遏制。要坚持把监督渗透到企业改革发展各个阶段和生产经营的关键环节,与企业管理体系相融合,依靠有序管理和有效监督,有效约束违规违纪现象。在当前,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监督:一是严格执行大型国有粮食企业产权不向企业管理层转让的规定,规范中小型国有粮食企业管理层收购行为;二是国有粮食企业严格执行粮食购销政策和最低价格收购政策,防止在种粮补贴中弄虚作假,损害农民利益;三是防止擅自动用各级储备粮,拒不执行或擅自改变各级储备粮收购、销售、轮换计划和动用命令,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或在粮食统计工作中虚报库存,套取国家财政补贴的行为;四是在国有粮食企业重组改制过程中,防止不落实中央有关政策规定,挪用、侵占分流职工生活费、安置费,损害职工合法权益,中饱私囊侵吞国家或企业资产;五是国有粮食企业领导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通过同业经营或关联交易为本人或特定关系人获取非法利益,或为配偶、子女、亲属等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3、发挥监督的惩戒和警示功能,对腐败形成威慑。严肃查处国有粮食企业违纪违法案件,重点查办在企业重组改制、产权交易、资本运营和经营管理中隐匿、私分、侵占、转移国有资产的案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违规交易、以权谋私、非法获利等侵害国家、企业利益和职工权益的案件,切实做到违者必究,对腐败形成威慑力。
六、加强风险预测,提高国有粮食企业风险防范
提高风险预测水平,是提高有效预防腐败能力的重要标志。国有粮食企业要注重把防范腐败风险纳入企业风险管理之中,建立预警防范机制,增强有效预防腐败的主动性和预见性,降低反腐败成本。
1、加强组织领导。企业领导带头遵守和执行制度,树立“制度为上”的意识,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严格按制度办事,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建立廉洁约谈制度,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早扯袖子、早打招呼,使反腐倡廉工作逐步从亡羊补牢转向未雨绸缪,实现对腐败问题的超前防范,消除和减少企业改革发展中的消极因素和不利影响,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2、加强效能监察。充分发挥效能监察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作用。针对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效益、效率、质量、安全等问题,围绕基建项目、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营销采购、安全生产等开展效能监察,促进企业反腐倡廉工作与经营管理工作全面融合。
3、运用监督结果。要使监督检查切实有效,防范未然,必须将监督结果同奖惩和追究挂钩,做到执纪必严、违者必究,追究到位、惩戒有力,发挥惩处的治本功能,扩大监督效果,达到预防目的。
第四篇:国有粮食企业资产管理调研报告
加强国有粮食企业资产管理工作的探讨
xx市粮食局
国有粮食企业的资产属于国家所有,由国有粮食企业占有、使用,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但由于企业所拥有的国有资产大部分年代长久,资料保管不完整,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和监督体系,使一些单位的资产状况不清,家底不明。本文对近年国有粮食企业资产清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粮食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资产名目问题。过去长期使用的账目已经不能完全适合发展了的国有资产科目的需要,应该根据财务制度,及时对资产账目进行变更、补充和扩展,以适应发展的需要。
(二)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一是资产的核算不规范。有的单位不记固定资产明细账,有的单位资产保管不善,致使资产流失严重。二是往来款项缺乏有效管理。部分单位暂存暂付业务发生频繁、挂账问题严重,很多专项工作早已结束,但专项经费依然挂账、末予结转。部分单位应收账款账龄三年以上,债权数额较大,形成了名存实亡的空壳资产。
(三)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缺乏。一些单位末建立单位负责人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机制和离任责任审计制度。由于内部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职责不清、造成资产使用、移交手续不全、固定资产控制不到位。许多单位由于人员少,不明确资产管管理人员,管账与管物同一个人,不利于相互监督。
(四)资产的划转、调动、赠予等手续不全。由于行政干预,企业资产的调动、赠予等情况没有相关的权属证明、没经权威部门评估,甚至有些单位对上述财产没有及时入账,形成账外账。
(五)国有资产管理方式较为落后,资产管理与会计资料信息化管理相脱节。目前,有些地方国有资产的管理还停留在账簿和报表的管理上,不能动态地反映国有资产的变化情况。资产管理还末建立信息化系统,落后的管理方式造成资产管理的漏洞和风险。一些单位擅自处理了资产,主管部门也不能及时发现。
二、加强国有粮食企业资产管理问题的对策
为了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作用,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国有粮食企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强化监督、更新管理理念,改变管理方式,合理配置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一)完善国有资产监督制度,依法规范管理。各单位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文件精神及政策,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做到依法规范管理。通过采取各种形式宣传国有资产管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企业从思想上重视国有资产管理,掌握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政策。
(二)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资产管理信息化。为防止资产清查的前清后乱,切实提高国有粮食企业资产管理水平,应尽快建立国有资产动态管理系统。使财政部门及主管部门能及时、全面的撑握国有资产的总体情况,以利于资产管理的透明化和资源共享。
(三)加强基础建设,落实责任,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通过内部制约机制和外部制约机制相结合、资金管理与项目管理相结合,使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发挥制度建设的保障作用。明确法人代表为国有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并有财务科长、实物保管员等组成国有资产管理队伍。加强国有资产产权占有登记,使企业的产权权属更趋于明晰,明确管理目标。
(四)建立国有资产考核制度,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健全的业绩考核制度是促进企业高效运作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长效措施,其核心是使国有粮食企业可持续发展。考核制度应依照国家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目的是为了切实履行法人职责,维护所有者权益、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企业内部应建立完善各层次负责人及其他员工的业绩考核制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第五篇:解决官兵涉法问题之我见
解决官兵涉法问题之我见
首长和同志们:
官兵涉法问题关系官兵切身利益,影响官兵思想行为,危及部队安全稳定。正确把握和处理官兵遇到的涉法问题,把“难题”简单化,消除安全隐患和案件苗头,是预防犯罪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基层政工干部必备的能力素质。我认为,解决官兵涉法问题应重点把握好四个环节。
一、及时疏导,稳住情绪
官兵发生涉法问题,利益受到损害,工作分心走神,成天琢磨如何打“官司”,讨公道,容易出现偏激情绪和过火行为,诱发事故案件。作为基层政工干部,对遇有涉法问题的官兵,要多谈心,有耐心,理解他们的苦衷和心情;对他们的困难要热心,设身处地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要善于用大道理和小道理政策攻心,使他们保持清醒头脑,稳住偏激情绪,防止过激行为。我认为应首先帮助涉法官兵做到“三个认清”。
一是帮助官兵认清涉法问题的客观复杂性,缓解急躁心理。要向官兵讲清涉法问题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社会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解决涉法
问题,牵涉方方面面的政策、规定,影响当事人双方的切身利益,解决起来要做大量的调查取证、审理协商工作,还必须通过法定程序办理,这些都需要过程和时间。如果一味急躁,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增加解决问题的难度;意气用事、“私了”、“报复”还可能增加新的法律问题。引导官兵以辩证态度正确认识涉法问题自身。
二是帮助官兵认清法律的客观公正性,消除担忧心理。有的官兵认为当前地方风气不好,自己家庭经济条件又不富裕,担心即使自家有理也难于胜诉,所以要及时给官兵讲清我国法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使官兵明白,法律作为公众意志的体现,代表着公平和正义,不会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变化,不会因任何人的权势、地位或好恶而偏转。同时,用身边官兵依法维权的鲜明事例教育引导官兵,增强依法维权信心。
三是帮助官兵认清解决涉法问题地方责权的决定性,消除埋怨心理。针对有的涉法官兵认为问题没解决就是组织没出力的片面认识,通过个别谈心或法律咨询,既给大家讲清解决涉法问题部队作用的重要性,也引导大家明白地方作用的决定性,以及涉法问题自身的“有理性”决定解决的有效性,消除官兵埋怨组织、埋怨地方的心态;通
过心贴心的交流,手把手的教诲,使官兵能自觉相信部队,依靠组织,依法办案,做好疏通工作。
二、多方了解,弄清实情
俗话说得好,一个巴掌拍不响。发生纠纷,双方多少都有错。但了解情况时,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些官兵亲属与他人发生纠纷后,在给干部的电话、信件中,不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一味强调别人过错,误导了干部战士。作为基层政工干部,如果不做认真细致地调查分析,草率处理,很容易造成工作上的被动。因此,对提供案情的官兵及其亲属,我们一是要告诫他们必须讲真话,吐实情,尊重客观事实。二是不偏听偏信,认真细致地分析他们提供的情况,通过找班排长、同乡、家庭、三互小组多方了解,查看有无矛盾之点,不符合常理之处,力求掌握情况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三是弄清法律依据。连可以依靠法律咨询小组,使涉法官兵及时了解掌握涉法问题适用的法律条文和诉讼程序。还可以充分发挥军地“148”法律咨询服务热线综合协调功能,针对涉法问题类型性质,主动搞好法律咨询,使官兵依法维权。四是对问题复杂争议较大的,除了要与地方有关部门沟通情况外,必要时要派人去调查了解。
三、军地协同,依法处理
官兵涉法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依赖地方政府和司法机关,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解决。具体讲,在处理官兵涉法问题时要坚持三条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对官兵反映的涉法问题,要依据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做到不了解真实情况不轻易下结论;不一味满足官兵的要求发安慰信、义气函;不拿部队的名义“压”对方;不做官兵及其家庭逃避违法责任的“保护伞”。
二是依靠组织解决的原则。教育官兵要相信政府,相信法律,依靠地方解决涉法问题。加强横向协作联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省军区、军分区、人武部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维权机制”作用,为官兵提供直接法律支援,维护官兵的合法权益。需要部队发函时,要协调政治机关统一办理,语气诚恳,不用指令性文字,提要求客观公正;连队要想涉法官兵所想,急涉法官兵所急,舍得出人出力,千方百计协调各方帮助官兵打赢“官司”。派人到地方处理涉法问题时,选派懂政策、懂法律的同志;处理问题过程中,尊重当地政府,注意把握政策,并及时反馈情况。
三是把握灵活处理的原则。在法律服务对象上,以官
兵本人和其父母、配偶、未成年的弟姐妹为限,对曾抚养过官兵或对官兵思想影响较大的其他直系亲属可视情提供法律帮助。在时限上,一般以官兵服役期内发生的涉法问题为处理范围。在内容上,区分情况,区别对待,对一般性的涉法问题,以提供法律咨询为主;对涉及官兵切身利益以及在当地引起较大反响的涉法问题,部队视情派人到地方协助处理。在涉法问题没有弄清之前,官兵思想不稳定容易扩大事态的,不让单独回家;涉法问题棘手难处理的,不让单独回家。
四、经常关注,不留隐患
官兵涉法问题具有复杂性,反复性,经常关注,不留隐患是解决官兵涉法问题的重要策略。基层政工干部要切实搞好教育,严密监控,做到“四个确保”。
一是抓好政治素质的培养,确保官兵思想上不“混乱”。教育涉法官兵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看待涉法问题,以维护军队文明之师,军人良好形象为重,头脑清醒,敏锐性强,自觉做到有情况及时汇报,有困难组织解决。
二是强化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确保官兵追求上不“偏向”。要充分利用每月一课、经常性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等时机对涉法官兵进行滚动式教育,引导官兵正确对待理
想、得失、荣誉、婚恋等人生课题,经得起涉法问题考验。
三是注重法纪素质培养,确保官兵行为上不“越轨”。涉法问题能否圆满解决,涉及因素多,需要时间长,要采取观看录相、出板报、旁听庭审、分析案例、法律知识讲座等形式,帮助涉法宫兵提高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自觉性,强化法纪观念。“打好预防针,吃好定心丸”,“不靠武力靠法律,不靠个人靠组织”。
四是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确保官兵精神上不“颓废”。要把心理学和行为科学引入经常性思想工作之中,对心胸狭窄、脾气暴躁、性格孤僻、患得患失等心理不健康的涉法官兵,搞好思想行为引导,帮助他们克服不良情绪,改变不良性格,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总之,解决官兵涉法问题,基层政工干部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本着为部队建设负责、为官兵成长进步负责的态度,细心观察、耐心说服、诚心帮助,把官兵当兄弟看,把工作当事业干,官兵涉法问题是完全可以做好的。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