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析国有粮食企业发挥市场主渠道作用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是国家实施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在保护农民利益、保障粮食供应、稳定粮食市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粮食购销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粮食流通形式多元化的发展,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市场主渠道作用受到严重的挑战。《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明确要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应当转变经营机制,提高市场竞争能
力,在粮食流通中发挥主渠道作用”。因此,新形势下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如何深化改革、创新管理、加快发展,积极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由“计划主渠道”向“市场主渠道”转变,发挥在粮食市场流通中的主导作用,是摆在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这需要我们在改革和新机制的不断完善中积极寻求和探索,以适应市场化改革后的新形势,为此,在当前粮食经营管理工作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在产权制度改革中,保留必要的国有独资或控股粮食购销企业。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是国家实施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承担国家或地方各级粮食储备任务,承担军粮供应任务,承担退耕还林粮食供应,承担救灾救济等政策性业务。因此,在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特别是在民族地区必须注意保留必要的国有独资、国有控股或部分国有参股的粮食企业,以确保各级政府对粮食调控的主动权。对于现有企业的重要粮食仓库、粮食加工设施和经营设施等决不能随意变卖处置,这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有效资产,也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优势所在。
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树立市场主渠道意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迈向市场的过程中,要适应新形势,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和推进管理方式和经营方式的转变,从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经营方式转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动占领市场,拓宽经营渠道上来,通过公平、公正竞争,体现国有粮企的主渠道地位。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新的使命和职责。为此,各级粮食购销企业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牢固树立在市场竞争中的主渠道意识,树立“市场第一、服务第一、质量第一、竞争取胜”的理念。把握好企业经营方向和策略。同时,要切实做到政企分开,规范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要不断深化改革,按照《公司法》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的要求,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管理机制,要认真分析和把握市场要素,大胆探索适合本地区市场营销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起与主渠道相适应的新体制。
三、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切实加强市场化购销体系的建设。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点多面广、仓储设施完备、人力和信誉等方面优势,切实加强市场化购销体系建设。一方面要加强现有网点建设,通过狠抓粮食购销,占领农村市场、服务于三农建设,全面推进城乡粮食购销网点建设,扩大经营量和市场影响力,形成强有力的购销网络;另一方面要把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整合起来,组建区域性的粮食集团(或粮食购销总公司),以发挥粮食资源优势,获取规模经营效益,为今后粮食购销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经营和资产重组打下基础,以应对大粮食、大市场、大流通发展的需要。同时,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粮食仓储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力大力度。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顺应粮食生产和流通规模的发展。目前,部分粮库设施老化的问题比较突出,应引起重视,加大改造力度。对现有粮食仓储设施和粮食加工设施的新建和改造,可以通过多种融资渠道,采取政府专项拨款、贴息贷款和自筹资金等多种形式进行,经常保持设施的完好状态,为发挥主渠道作用,承担宏观调控职能创造条件。
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集团化运作、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引导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做大做强,走联合发展、产业化经营之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需要,从传统的“收原粮、卖原粮”的经营方式,主动向粮食生产和加工销售多领域转化和延伸,创建优质名牌产品,走产、购、加、销一条龙的发展路子。
积极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一是要大力发展“订单粮食”。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积极发展订单农业、订单收购。在民族地区要把当地的特色粮种收购上来,开发绿色食品和旅游产品,充分调动农民开展粮食订单的积极性,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企业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减少粮食生产经营风险,为农民增收开辟新途径,努力开创“富民惠民”的新路子。二是要大力发展粮油加工,创建优质名牌产品。粮油加工是提高粮油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向粮油加工领域延伸,大力开发营养、健康的粮油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品牌,创立名牌。三是要大力发展粮食产销衔接
第二篇:国有粮食企业发挥主渠道作用的思考
粮食市场化的全面推行,国有粮食企业能否继续发挥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是关系国家粮食安全,也关系国有粮食企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必须着力做好由形象主渠道向市场主渠道转变这篇大文章。
一、转变观念,理清思路,是发挥主渠道作用的思想基础
当前,国有粮食企业普遍存有两种模糊认识:一种是盲目认为不论怎样改变,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
地位不会动摇,一味故步自封而坐失良机;另一种是悲观失望、无所作为思想,认为粮食市场全面放开,自己的优势没了,与竞争对手不在一条起跑线上,只好坐以待毙。这些认识明显的折射出,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市场化进程中思想观念和经营理念,已经成为发挥主渠道作用的绊脚石。因此,当前应着重从“四个转变”入手:
一是在企业发展思路上,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从传统的粮食流通业向现代粮食物流业转变。二是在企业发展模式上,要由政府附属型和单纯经营型向经营服务型转变。诸如铁路转运线、周转货台、储粮仓库、粮食检测设备及技术等,变企业自用为社会共享,大大延伸企业的经营服务空间。三是在企业发展策略上,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向社会化、集团化、网络化发展转变。四是在企业经济增长方式上,要树立向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机制多元化、管理模式多样化转变。从而使企业的思维方式和自主创新方式,与粮食市场化的需求相合拍,真正挖掘出国有粮食企业市场主渠道作用的潜力来。
二、掌握粮源是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先决条件
粮食市场化改革将国有粮食企业与粮食生产者的关系推得更近了。农村千家万户种粮食这是中国国情,国有粮食企业必须从这一实际出发,去考虑企业发展的切入点。
一是在发展“订单农业”中唱主角。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流通中占据重要位置,为此,首先要给订单农户配送良种,送种植技术,培训技术人员,让农户种订单.粮放心、省心和舒心;其次要让利给农民,粮食优质优价,让农民得到实惠,并让农民参与流通后的二次分配,心甘情愿与国有粮食企业结成长期的生产经营协作关系。
二是与种粮大户结成粮食生产经营利益共同体。目前农村出现土地向种粮大户转移的趋势,这有利于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国有粮食企业要主动与种粮大户建立相对稳定的粮食生产基地。加大对资金、良种、技术、化肥等生产资料的投入,生产的粮食由国有粮食企业全部包销,双方按合同合理分配收益,各得其所,从而使“订单农业”提高到更高级的程度。
三是与民营收粮大户联手共同开发粮食市场。粮食市场放开后,众多收粮大户应运而生,在粮食收购环节占了一定份额,成了国有粮食企业的重要竞争对手。可国有粮食企业在仓储、运输、储粮技术、检化验设备等方面具明显的优势,若为收粮大户提供必要的经营服务,为他们代存代卖,代收代运,代加工,把市场竞争对手变成优势互补、利益均沾的合作伙伴,这样更有利于掌握当地粮源,发挥出粮食主产区的优势。
三、积极探讨和实践现代粮食物流新路子,是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关键环节
在粮食市场化的新形势下,粮食企业必须调整经营理念、转换经营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借鉴商业现代物流的经验,从粮食行业的实际出发,走出粮食物流的新路子。
首先,要勇当现代粮食物流业的实践者。从目前看,国有粮食企业对现代粮食物流业介入度低,是粮食物流业滞后的重要原因。国有粮食企业有责任、有能力、有条件,在粮食现代物流业中唱主角、挑大梁。这需要充分发挥原有的优势,再引进现代物流经营机制和管理办法,粮食现代物流业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当前,国有粮食企业应从提供各类服务人手,增强现代粮食物流业的介入度。一是发挥好大宗粮食及粮食制品的吞吐功能,为粮食的大流通服务。国有粮食企业通过大进大出、深购远销、内外贸结合、期货现货结合等途径搞活经营,从而引导和带动当地粮食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二是发挥粮食交易中心作用,为粮食供需双方提供交易中介服务。把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三是动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为客户提供电子商务服务。参与区域性的和跨地区的电子商务网络业务,并与全国性的粮食批发交易市场联网,加大粮食的网上无物化流动量,使粮食供需双方的交易简捷、高效、节费。四是提供粮食市场信息服务。要加大粮食信息的研究力度,增加硬件和软件投入,增强粮食信息的分析判断能力,不断提炼有价值的粮食信息,不断提高粮食信息咨询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五是增加现代物流设施,为粮食用户提供配送服务。市场交易功能要向区域化和跨地区跨行业方向发展,逐步做到营销业务联网、信息服务联网、服务手段联网、配送服务联网,为营造现代粮食物流业新格局奠定基础。
其次,要主动参与期货市场,当好期货交易的主体。企业如果只介入现货市场而不介入期货市场,还算不上真正走向了市场。企业要充分利用期货市场发现价格的功能,研究粮食价格的发展趋势和市场走势,为企业经营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要充分
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的功能,机动灵活地搞好粮食经营。比如,对库存粮可分批分期卖出仓单,达到定期轮换和套期保值的目的;对需要定期补充的货源,可分批分期买入仓单,以减少库存费用;通过本地期货交易,异地进行交割,为异地配送提供货源,以节省销售费用;通过期货粮食交易,调剂品种余缺,以增强企业的配送功能,等等。粮食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本是一对
孪生兄弟,只有这两个市场共同繁荣了,才是粮食市场化改革的真正成功所在。
四、走联合发展之路,是发挥主渠道作用的组织基础
发展横向经济联合,走共同发展之路,对于粮食市场化的国有粮食企业来说,仍然是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所谓粮食企业的横向经济联合,就是打破行业和地区壁垒,通过资本和有效资产的联合,技术和人才的联合,经营和管理的联合,使企业逐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机制多元化、经营领域多样化、管理模式多样化,成为合格的市场竞争主体,进而推动新的粮食流通的建立和形成。从目前看,粮食企业的横向经济联合有多种途径:
一是大型国有粮食企业走资本联合之路,不断壮大自身的经济实力。通过招商引资,兼并或收购破产企业,活化存量资产,借以改善企业条件和设施,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带动能力。二是与中小粮食购销企业联合,构建适合市场需求的新型粮食购销网络。要充分利用国有基层粮食购销企业仓储条件好、贴近农民、网点分布广等条件,扩大购销网点覆盖面,为建立健全粮食购销网络体系打下基础。联合的方式,可以相互参股,形成企业紧密层,让其在实施“订单农业”和网点配送上发挥重要作用;也可以实行委托代理制,办理代购、代存、代配送业务,以扩大国有粮食企业在市场上的控制面和影响力。三是粮食购销企业与粮食加工企业联合,在提高粮食附加值上做文章,以扩大原粮的转化能力,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四是与粮食消费大户联合,建立常年供货关系,以达到合作双赢和关系持久的目的。五是与中介组织联合,增强国有粮食企业市场化服务功能。为完善粮食市场体系、服务粮食市场运作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第三篇: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1
第二节管理
学生
一六九团中学一直把学生管理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常抓不懈。多年来,一六九团中学自觉强化学校德育工作,优化育人环境,着力营造和谐向上的育人氛围,出现了学校管理得心应手,校园面貌日新月异,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喜人景象。
一、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放在重要地位。
2004年3月,国家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了全文。学校党支部调整了工作重点,坚持把学校党政重视,全校教职员工共同参与作为根本举措,不断增强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合力。
二、坚持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
多年来,一六九团中学始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为此,学校制定了关于落实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规划安排。要求各班利用班会,队会,团会组织学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和英雄人物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迹。学校利用“十一”、“五一”等节日举行歌咏比赛,积极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良好氛围。学校还充分利用升国旗、唱国歌和举办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国旗、国歌、国徽知识教育。结合胡锦涛总书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学生进行八荣八耻教育。学校还邀请离退休老干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屯垦戍边教育,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高尚情操。
三、抓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
多年来,学校一直注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熟记《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而且要认真践行。要求各班级利用班会、黑板报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宣传教育。为此,学校制定了《学校校园管理办法》、《中小学生仪表仪容要求》等规章制度,同时,教育学生要遵守社会公德,并从小事做起。结合团场实际,学校举行了“向不文明行为告别签字承诺”仪式,结合公民道德建设月、三八妇女节、教师节开展了“学雷锋,大做好人好事”、“为母亲做一件事”、“给老师写一封信”等活动。活动开展以来,许多学生表现出色,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加强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充分利用教育的优势,首先是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利用政治课及其它学科渗透法制内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其次是组织学生观看了青少年违法犯罪警示教育录像和崇尚科学,抵制邪教图片,使学生得到教育。三是积极组织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参加普法知识竞赛。四是和驻团派出所开展警校共建活动,聘请团司法办、综治办的领导为法制副校长,每学期为全校师生举办一次法制教育讲座。由于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增强了学生法治观念。使学生从小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六、充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意识。
学校每学年都要组织学生参加团场采摘啤酒花的劳动,让他们从劳动中体会职工付出的艰辛努力。每年寒暑假,学校都主动和社区和基层单位的领导取得联系,组织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任重而道远。学校校领导清醒地认识到,在今后的工作中,只有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才能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落到实处,引向深入。
第四篇:加强主阵地建设 发挥主渠道作用
加强主阵地建设 发挥主渠道作用为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市建
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中共沧州市委
点击量:4662011-03-02 08:53:56【大 中 小】【打印】【关闭】
两年来,沧州市委站在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紧紧围绕中央“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校工作条例》、省委《关于贯彻〈党校工作条例〉的实施意见》和《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有关精神,始终把干部教育培训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特色”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充分发挥市委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为沧州沿海强市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要求,切实加强对党校工作的领导
(一)政策支持。《党校工作条例》颁布以后,特别是全国、全省党校工作会议召开后,沧州市委高度重视,专门听取了市委党校情况汇报,及时召开了全市党校工作会议,并研究制定了《中共沧州市委关于贯彻〈党校工作条例〉的实施意见》,对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具体化,特别是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班次设置、师资培训、经费保障、硬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和要求,进一步增强了可操作性,推进了党校建设发展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加强指导。按照市委确定的市级党政领导定期到党校调研制度,两年来,市委有关领导,多次到市委党校调研指导工作,并结合市委党校实际,提出了校园建设、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具体意见。市委的总体要求是:以“花园式”党校为目标,加强校园规划建设,打造优良的培训环境;以培养“知识型、能力型”干部为重点,围绕加快沿海强市建设需要,构建具有沧州特色的党校教育模式;以“创建省内一流市级党校”为方向,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全面提升党校工作水平。
(三)深化改革。根据中央《党校工作条例》和《改革纲要》有关精神,适应当前干部教育培训的新形势、新要求,结合市级基层党校的工作性质和培训特点,沧州市委明确提出了党校教育的改革方向。在班次设置上,由按级别设置为主向按类别设置为主转变,由一般性轮训为主向专题培训为主转变,坚持中长期学制与短期学制相结合,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在培训理念上,按照“贴近市委要求,贴近社会实际,贴近学员需求”的“三贴近”原则,紧紧围绕市委确定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沧州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针对各级干部执政能力的需求,突出能力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发执行力、判断形势、科学创新、应急管理、依法行政等培训
项目;在不断完善基本理论培训课程的同时,积极更新现代知识培训课程,开发特色课程,创新培训内容。在教学方式上,从课堂讲授式教学为主转向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教学为主,创新培训方法,不断增强党校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依托市委党校现有条件和优势,突出特色,合理规划,创建“花园式”党校
(一)调研谋划,确定思路。为切实加强市委党校的硬件建设,进一步改善培训环境,沧州市委认真调研,积极谋划,通过学习考察、比较分析,确定了思路。占地220多亩的校园面积,是沧州市委党校独有的发展优势。与省内其他兄弟地市党校比较,沧州市委党校虽然没有高大雄伟的建筑群,但现有建筑错落有致,规划建设基本合理,后期规划建设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占地面积大,而且校园南半部均为空地,这一优势是全省同级党校少有的。因此,综合考虑市委党校现有的条件和优势,在市规划和园林部门的参谋建议下,我们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明确提出了创建“花园式”党校的思路。
(二)着手落实,分步实施。两年来,围绕“花园式”党校建设目标,为打造文明整洁、环境优美、和谐友好的校园环境,我们积极开展了“生态文明校园”主题创建活动。一是对办公楼、学员读书楼、图书楼等主要建筑外观进行了全部装修改造,翻新了校园围墙,彻底整修了路面。同时,设计建设小花园三个、成片树林五处,使校园内树木成林,绿草成方,处处鸟语花香,满目绿红如绣,进一步美化了校园。二是投建专家公寓楼两栋,完成了生活区规划建设,改善了教职工的生活环境;完成了读书楼续建工程,增加学员住宿准标间52个,提高了办班接待能力。三是利用校园南部闲置空地,规划建设了一个占地366亩的“半亩塘”水景园区。开挖人工湖两个,堆建假山三座,并在周边规划建成桃树园、李子园、冬枣园、石榴园、核桃园,种植灌木花草若干,使校园内四季常青、三季有花、两季有果,成为市委党校一道靓丽的风景,“花园式”党校建设如期实现,沧州市委党校因此被省建设厅评为“园林式”单位。省委党校领导来沧州调研时,也充分肯定了我们的这一做法。
三、以培养“知识型、能力型”干部为目标,加强师资建设,创新培训形式,扩大培训规模,服务沧州沿海强市建设发展
(一)“走出去,请进来”,提高教师素质,改善师资结构,着力提升执教能力。一是坚持“走出去”。两年来,选派年轻骨干教师50多人次,分别到农村学习考察基层组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成就,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经验,到革命老区接受传统教育,到实际工作部门挂职锻炼,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调研了解第一手材料,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丰富了经验。特别是2010年,投资近20万元,选派33名教师共54人次,先后到中央党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等院校进修培训,有效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主体班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学员的一致好评。二是积极“请进来”。加大外请教师力度,积极邀请市四套班子领导,重点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际国内形势、沧州市情及全市重要发展战略等方面的教育培训;邀请部分先进县(市、区)党政领导和市直部门一
把手,进行县域经济、特色产业、重点工作部署等方面知识的专题讲解,填补了党校教学内容的部分短板和空白,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建立兼职教授制度,经市委批准,聘请部分县(市、区)和市直部门中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领导及部分法律专家、先进典型乡镇党委书记作为党校的兼职教授,先后聘任了三批共28人。每年兼职教授的授课次数,占全部教学课程的四分之一以上,授课内容更加贴近工作实际,更加贴近学员需求,深受学员欢迎。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特色”,切实加强能力培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沿海强市,打造冀中南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和隆起带,全力推进沧州经济社会发展,是全市工作的中心和大局。因此,我们的培训工作始终围绕服务这个中心和大局来开展、推进和加强,既坚持“以理论教育为中心,以党性教育为关键”的办学原则,更注重“以提高能力为重点,以服务沧州发展为主线”的现实需要,以培养“知识型、能力型”干部为目标,突出适应服务沧州沿海经济发展的特色培训。一是积极聘请高层领导、省内外专家、渤海新区负责同志,广泛开展沿海经济形势、沿海经济发展知识、海洋经济知识、港口建设、环境建设以及沿海经济项目引进、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专题讲座,着力培树全市各级干部的沿海意识。二是在主体班次课程中,围绕服务沧州发展、加快推进沿海强市建设步伐的要求,大幅增加职能转变、依法执政、城镇化、统筹发展、和谐稳定等相关培训内容,努力提升参训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知识和能力。三是重点开设沿海经济开发利用专题培训班、沿海经济知识专题培训班、沧州沿海经济建设人才需求研讨班、依法行政研讨班等有关班次,积极培养符合沿海经济发展需要的领导干部和人才。既提高了各级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又提升了领导科学发展的执政能力,为沿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思想、组织、人才保障。
(三)创新培训形式,扩大培训规模,努力扩大党校教育培训覆盖面。一是在圆满完成主体班培训任务的同时,积极搞好联合办学。两年来,沧州市委党校共举办各类主体班次34期,培训各级干部2300多人次,培训规模在全省同级党校名列前茅。同时,由于党校培训环境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市直有关部门和单位纷纷与党校联合办班。如市政法干部培训中心、市国防教育培训中心、市人防教育培训中心、市妇女干部培训中心等先后在党校挂牌,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另外,市纪检委、市委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等部门也经常来党校办班。每年沧州市委党校与有关单位联合办班20多期,培训干部2000人以上。二是积极搞好社会讲学。为进一步鼓励、支持和规范党校教师的社会讲学活动,沧州市委党校研究制定了《关于鼓励和规范专兼职教学人员外出讲学的有关规定》,印发了《中共沧州市委党校社会讲学专家教授推介名录》,扩大宣传,积极推荐。每年有二十多名教师应邀到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进行专题讲座150场次以上,培训干部数万人,既锻炼了师资队伍,又扩大了党校教育培训的覆盖面,为全市干部培训做出了突出贡献。三是积极开展“流动党校”下基层活动。2010年,为切实完成好新一轮大规模干部培训任务,努力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开展,经市委批准,沧州市委党校抽调骨干力量,组成专家教授宣讲团,分别到各县(市、区)进行巡回宣讲,重点讲解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培训对象为各县(市、区)所有副科级以上干部,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欢迎,取得了“扩大培训规模与提高教师素质”双丰收的理想效果。
“十二五”时期,各项任务异常艰巨而繁重,各级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尤其是执行力的高低,是落实和完成好各项任务目标的关键。因此,更加重视和发挥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仍然十分必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主要工作重点和打算是:(1)围绕培养“知识型、能力型”干部人才队伍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搞好现有专兼职教师的进修培训,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内一流院校和国外知名大学学习交流,接受最新前言知识,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执教能力。二是加大高素质人才引进力度,积极选聘、招录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高校毕业生到党校任教,有效改善党校的师资结构,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2)进一步加强教职工队伍的作风建设、师德建设,坚持廉洁从教,树立良好的党校教学风范。(3)围绕“大规模培训干部”的需要,切实加大硬件建设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教学设施
第五篇: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doc论文5.20.doc55
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单位:霍城县兰干乡海力亚中心校姓名:日期:
买尔旦 2013年5月
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把主题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贯穿到小学生学习生活、成长、成才的各个方面,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发挥校园的陶冶作用,推动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思想入脑入心,使广大师生自觉地投入到“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建设当中。从教育实际出发,把主题教育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根本宗旨结合起来;与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教育、反分裂、反渗透和民族团结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结合起来;与课堂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力求出实招求实效,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确保教育系统主题教育入脑入心。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一是成立领导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在县教育局和兰干乡政府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动员大会结束后,我校立即召开会议,学习传达中央、自治区、县委等领导同志有关讲话精神和开展主题教育的方案,成立了以书记任组长,校长为副组长、其他领导班子为成员的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在党建办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于4月6日召开“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对“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教育活动进行了安排。并把该活动摆到工作突出位置,列入重要日程,为主题活动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是广泛发动,深入动员。召开全校主题教育动员会议,对各年级主题教育进行部署;把主题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贯穿到小学生学习生活、成长、成才的各个方面,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发挥校园的陶冶作用,推动爱国
主义和民族团结思想入脑入心,使广大师生自觉地投入到“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建设当中。通过校园广播、校刊、制作宣传横幅、办宣传展板等营造氛围。在去年年底全校工作会议上,专门对前期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对2013年工作做出部署。
三、创新形式,将主题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学校党建办始终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首位,重点抓好维护民族团结和校园稳定教育,设计开展主题校园文化系列活动,使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2012年,学校围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设计开展主题文化系列活动,包括唱红歌、汉语演讲、民族舞蹈、阳光体育、双语才能展示等,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民汉师生同台、激发广大师生维护民族团结、共建和谐校园的热情,不断增强对祖国、对新疆和对学校的热爱之情、感恩之心。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学生抵御宗教影响和“三股势力”渗透的能力,维护好民族团结和校园稳定。
二、把主题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
一是发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主渠道作用。学校把主题教育内容纳入课堂教学,通过教师培训,集体备课、专题教学方式使主题教育内容进课堂。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认真讲授国家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教材。积极开发校本教材,结合霍城县实际情况,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家乡的悠久历史、风土人情等,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怀。从《美丽霍城》、《团结霍城》、《发展霍城》等校本教材中,精选校本教材,作为地方课程进入课堂。同时,学校还要求各门课程都要发挥育人功能渗透德育教育,发挥全员育人作用。
二是抓好队伍培训。去年以来,结合主题教育的深入推进,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专题培训。通过集中面授加远程教育的方式,对全校从事民族团结国家教材教学教师进行了全员培训;本校组织开展的
各类培训,都把的主题教育作为重要内容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学校还特别重视骨干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培训工作,多次组织骨干教师、先进工作者、班主任等教师群体,外出参观学习。特别是与江苏省江阴市英桥国际学校建立手拉手共建学校以来,前往参观学习的教师已达7人。我校还和县一小是结对子学校,每年五月互相送课,一起搞联谊活动。通过这些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的培训工作,开阔了受训教师的眼界,提升了素质,工作积极性普遍高涨,为优秀高效的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有水之源,使越来越多的教师成为主题教育的宣传者、传播者、实践者、推进者,为主题教育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队伍保障。
三是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密切联系教材,努力解决学生思想实际问题、热点难点问题;强调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实施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重视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水平的提高,解决好“讲什么”、“谁来讲”、“怎么讲”、“怎么教”的问题,使课堂教育的针对性不断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明显提高。今年四月我校邀请伊犁州有影响力的讲师,给各校集中演讲,让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永远不动摇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为扩大受众面,学校集中组织开展全校性示范课、公开课。切实解决好“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三、发挥课后主阵地作用,突出活动育人
一是拓宽渠道。紧扣主题教育内容,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举办了“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唱红歌比赛,用广大师生深情嘹亮的歌声表达热爱伟大祖国、珍视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的真情实感。还分层次、分批组织主要领导和骨干教师赴内地考察学习,开展红色之旅,增强教师对“四个认同”的理解。今年4月27日,学校举办了四中第四届田径运动会,5月20日在兰干乡双渠学校举办了兰干乡各校间第28届“萌芽杯”足球比赛,教师们精心组织,同学们热
情参与,极大地加强了全校师生的凝聚力。
二是扩大影响。去年10月学校精心组织举办了以“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汉语演讲比赛,在全区高校掀起学汉语、赛汉语的热潮。
三是注重经常。在校开展“十个一”爱国主义主题教育(读一本爱国主义题材的好书,写一篇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作文,开好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参加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举办一次爱国主义知识竞赛,组织一次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组织一次爱国主义故事大赛,举办一场文艺演出,开设一门特色爱国主义教育课,召开一次表彰奖励大会),通过在全区中小学开展每天升国旗、唱国歌活动的开展,引导各族师生深刻认识到,维护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自觉做爱国主义精神的继承者、发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