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低碳发展是涂料行业未来主流
低碳发展是涂料行业未来主流
何谓低碳经济呢?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涂料的用量迅速增加。新建筑不断拔地而起,对原有建筑的拆除、改造从未间断,桥梁、道路基础设施层出不穷,城市色彩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都和涂料的使用密切相关。面对未来“低碳”的发展趋势,涂料行业其实早有准备。近年来,涂料行业一直致力于开发低污染、高固体份或无溶剂(包括粉末、光固化)涂料、水性涂料(耐高温隔热保温涂料和志盛耐1700℃高温防腐涂料);开发低环境风险的防污技术和防污涂料;开发非铅、铬的防锈颜料及替代品开发钛粉、氧化铁颜料的清洁生产工艺;积极制定涂料行业清洁生产工艺评价标准等,以推动涂料行业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另外,近几年开发的玻璃节能涂料、辐射散热降温涂料、防晒隔热涂料、耐高温封闭涂料、高效耐污损太阳热吸收涂料等新型涂料,也为涂料行业在“低碳”道路上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江门市凌丰涂料有限公司座立于“中国涂料之乡”—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司前镇,公司占地面积3万余平方米,是一家致力于研发、生产、销售各种中、高档内外墙乳胶、家具漆、硝基漆、聚酯漆、及其它化工涂料的现代化高新化工企业。
凌丰公司一直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追求完美,近乎苛求;群策群力,精益求精;提高效率,顾客满意;环保健康,自然精彩”为质量方针,以“健康安全,绿色环保”为涂装理念,不断追求完美,铸就更加令人满意的“绿色、环保、健康”全新概念!
第二篇:环保涂料成发展主流
环保涂料成发展主流
近些年来,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强调环境的保护;国家大力推动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国家发改委也相继制定了绿色建筑标准及绿色建筑行动通知等。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经过几十年展开,逐步走向成熟标志。而绿色建筑发展的根源就要从建筑材料来说,过去由于技术有限和企业素质偏低,大大限制了建筑材料行业的发展。涂料行业作为建筑行业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其绿色环保性能备受人们关注,统企业靠量大价低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涂料行业也进入转型时代,从过去的价格竞争转为区别竞争,消费者需求也从传统的功能需求转为特征功能需求,绿色节能环保也将成为未来涂料发展的主流。绿色建筑推行,带动绿色节能环保涂料发展
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涂料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之一。但是全世界每年从涂料中挥发出来排放到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大约有1000 万吨,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城市出现雾霾、沙尘暴天气,人们环保意识开始提高,国家省市绿色建筑标准及限制VOC排放的相关法规也相继出台。环保节能涂料以其环保性、功能性、美观性等特性博得了消费者的喜爱,新型环保节能涂料代替传统重污染涂料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
水性涂料成为目前涂料市场主导产品
水性涂料因其无毒环保、无气味、可挥发物少、高安全性等特性受到了人们的喜欢。目前水性涂料是当今涂料行业的一个热点,水性涂料是溶剂型涂料替代品,而且是一种特殊性的替代品,因为它的VOC含量低、更环保。这个问题恰恰是目前人们对涂料需求的重点所在,这也加大了水性涂料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目前环境污染对人类自身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加重,环保节能涂料的展开已刻不容缓,无论从社会的需求、人们的需求、环境的需求来看,绿色环保涂料发展都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所需。
第三篇:商业银行发展主流行业
客户经理——2014年商业银行发展主流行业
北京立金银行培训中心
联系人:马老师
电话:010-85863668/9
手机:***
Q Q:2324636707
邮箱:1435920352@qq.com
银行内部交流QQ群:245177265(输入您的单位+职务+姓名)
[attach]3517[/attach]
[attach]3519[/attach]
[attach]3518[/attach]
[attach]3521[/attach]
[attach]3522[/attach]
[attach]3520[/attach]
第四篇:我们发展的未来-低碳城市
低碳城市规划
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研究和实践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城市是碳减排的关键,而城市规划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必然担负着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但对于城市规划中如何有效落实低碳城市建设理念.如何确定低碳城市规划定位、内涵,构建低碳城市规划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具体实施等,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低碳城市的认识
自低碳概念提出以来。各方学者对于低碳经济的理论研究都较为热衷,而低碳城市相对还处于研究初期.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理念推广实践都处于探索阶段。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要控制碳排放量,实现节能减排,应该首先关注人口、产业大量聚集的城市地区,尤其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城市,这里是近现代人类工业文明的“结晶”.也是人们各种生产生活活动消耗能源、排放温室气体的重要源头所在。因此.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探索建立发展低碳城市的模式,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低碳城市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夏垄堡认为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实行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刘志林、戴亦欣等学者认为.低碳城市应当被理解为通过经济发展模式、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实现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从上述概念中可以看出:
(一)低碳城市是一个综合性系统,需要规划、建设以及政策、制度的推动:
(二)低碳城市是生产、消费的互动,经济增长方式和城市发展方式是重点:
(三)低碳城市是城市循环经济的一种形态,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能率、高效益、高循环为主要特征。
可见低碳城市理念涵盖着能源技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城市规划政策制度建设等各方面的革新。
二、低碳城市规划定位
低碳城市建设要求对城市建设和碳排放进行有效的规划和管理。只有对低碳城市规划进行深入研究,构建其理论基础,明确低碳城市规划内涵、定位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才能真正将低碳理念落到城市的规划建设实际中。当前,低碳城市建设实践迫切需要相关理论进行指导,并逐渐系统化。
城市规划应该承担起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低碳城市规划是在特定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下低碳理念及技术与城市空间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相结合,对城市进行空间和发展时序的制度性安排,通过相关可以有效发挥规划的综合引导作用,通过明确城市低碳发展目标,识别确定低碳发展任务,提出具体保障措施,探索城市低碳发展模式。
三、国际低碳城市规划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一)低碳城市规划编制框架研究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即需对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交通体系进行整体研究,并针对不同地区在功能、开发强度、建筑和空间形态方面的差异,提出各地区在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方面实施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的规划设计对策。其低碳城市规划理论研究重点在于构建适合国情的低碳城市规划框架,揭示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低碳城市生活方式、低碳城市运行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并提出:
(1)在区域规划层面,应注重运用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电信电缆的“流动空间”构建“巨型城市”;设计多中心、紧凑型城市的大都市空间结构;用新的功能性劳动分工来组织功能性城市区域;避免重复的城市空间功能分区。(2)在总体规划层面,应综合考虑城市整体的形态构成、土地利用模式、综合交通体系模式、基础设施建设及固碳措施。
(3)在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层面,应根据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交通系统,对城市中功能相对集中的地区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并提出具体的减少碳排放的规划对策。
(二)低碳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目前关于低碳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城市空间结构对低碳城市建设的意义。如美洲发展银行FernandaMagalhaes 等认为城市形态影响了城市的能源消费模式,城市空间结构和街区结构、大小、密度,以及土地利用模式、交通模式等均影响了城市的碳足迹,并通过对巴西首都Brazilia和东南部的Curitiba 两个城市燃料消耗量的对比研究,验证了低密度开发的Brazilia 相较于适度密度开发的Curitiba,在城市运行过程中消耗了更多的能量。
(2)合理的低碳城市空间结构的探索。日本学SachihikoHarashina 通过对比东京大都市区与纽约都市区的城市空间结构,认为低碳的城市结构应是多核心的。潘海啸、汤锡等认为低碳城市目标下的城市规划应坚持5 个导向原则:步行导向发展>自行车导向发展>公共交通导向发展>形象导向发展>小汽车导向发展;低碳目标下的区域规划应采用“轨道或区域公共交通导向的走廊式发展模式”,且强调区域公交网络与区域空间布局模式相适应。德国的Reiss Schmidt 在研究“慕尼黑应对气候变化集成战略”时,针对城市结构方面强调:①紧凑、城市性和绿色聚落战略;②高密度化发展、宗地再利用的“内向积聚”;③住房、工作、休憩和购物多元功能构成的混合利用搭配;④建设近距离出行城市,如公共交通方式、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高可达性;⑤突出以“高密度、低高度”为特征的场所;⑥突出包括公园、袖珍公园体系在内的绿带。
(三)低(零)碳社区建设实践
关于低(零)碳社区建设理念,全球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英国政府及地方政府部门于2006 年颁布了“零碳住宅”政策(Zero Car-bonHome)。其政策目标是从2016 年开始,所有在国内建造的住宅都要达到“零碳”标准。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英国生态区域发展集团共同发起“一个地球生活”活动,旨在让可持续的居住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变得易行、有吸引力,并提出社区开发建造时需遵守零碳、零废弃物、可持续的交通体系等十项原则。
关于低(零)碳社区(城市)的实践,全球已经有部分成功案例,如1980年竣工的丹麦Beder 的太阳和风社区,是由居民自发组织建设的公共住宅社区,以太阳能和风能作为主要能源。再如英国伦敦南郊的BeddingtonZero Energy Development(BZED),占地1.65hm2,将众多节能减排的措施集中于一个小生态社区中,切实有效地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建的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有我国天津的生态城和以低碳技术创新为特征的阿联酋的Masdar 城。
四、低碳城市规划的手段
建设低碳城市应重视城市规划、建筑节能和规划环评等领域。科学的城市规划是建设低碳城市的第一步。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要从决策源头和宏观层面上确保低碳发展,在城市详细规划阶段则要从具体操作层面上实现低碳设计。
(一)城市空间布局
建立科学、合理、有序、稳定的高效的城市空间结构,对于防止交通拥挤、空气污染、城市热岛效应等大城市病的发生,提高城市运行效率,降低城市内耗,减少城市能源消耗水平具有重大意义。针对我国城市的现状,要尽快遏制大城市主城区“摊大饼式”的蔓延趋势,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大城市的空间由局结构应以组团式为主,对主城区人口密度过高和功能过分集中的城市要进行适当的有机疏散,并通过规划合理的城镇空间体系,适当遏制大城市的无限膨胀,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从而减少城市夏季的空调能源消耗。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也应适当集中紧凑布局,以减少交通能源消耗。
(二)产业规划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研究国际产业发展规律和我国各地产业发展的自身规律,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节能减排战略和建设两型社会的有利时机,先行先试,降低高碳产业的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加快城市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加大污染工业、设备和企业的退出力度,全面完成城区高污染企业的退出;提高各类企业的能源使用效率和排放标准;提高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和电力等高能耗行业的规划准入条件;制定低碳产业规划战略,将可再生资源、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城市规划应该对低碳产业的发展规律加强研究,在用地规划等方面为低碳产业发展提供便利和有效的引导。
(三)交通规划
交通与建筑是现代城市能源消耗最大的2个行业,占总能源消耗的70%以上。因此,要大力推行绿色交通规划,实施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模式,确立城市公共交通的优先地位,倡导低能耗、低排放的低碳出行方式。据估算,北京小汽车出行比例每降低1个百分点,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0万吨以上。目前,我国城市的公交出行比例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大城市公交出行比例已达到50%~60%。因此,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要通过合理的规划来提高公交出行的比例,有条件的城市要实现地铁、城铁、机场、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方式“零换乘”,并保留和扩大城市道路上的自行车道和步行道,提倡绿色出行方式。对外交通规划方面,要推行以城际轨道交通为主、高速公路为辅的交通模式,加快城际铁路和地铁建设,打造城际高速立体交通网络。此外,要做好推广新能源公交车、控制私人交通工具的出行规划管制。
五、结语
对于低碳城市规划理论、实践与方法,笔者认为首先应将低碳城市理念融入城市规划法定编制体系 促进城市规划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创新,是低碳城市规划得到有效实施的关键。在总体规划层面,要以“低碳城市 作为规划项目的发展目标之一,相关低碳构思主要体现在:城市布局的方法主要是公共交通走廊引导居住用地开发,交通枢纽引导城市服务业发展,同时促进周边用地的混合发展,减少小汽车的使用,促进交通减量和城市运行减碳;在能源利用方面,提出能源结构调整 促进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在生态建设方面.进行碳氧平衡分析 提出生态固碳措施等。在控规层面.要在相关低碳构思中体现并提出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的产业减碳策略;以紧凑集中为导向的混合布局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绿色交通系统,以扩大碳汇为导向的多样化生态系统.以新能源利用和节能为导向的清洁能源发展等。并通过低碳的目标体系和控制指标体系 来具体指导城市用地的开发建设。
参考文献:
[1]寇有观.建设低碳城市,促进科学发展[J].中国信息界,2010,(3):22-24.
[2]仇保兴.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低碳生态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9,(8):1-6.
[3]罗巧灵,David Martineau.美国交通政策“绿色转型”、实践及启示[J].2010,(9):5-10.
[4]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等.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9,(6):1-7.
[5]顾朝林.低碳城市规划发展模式[J].城乡建设,2009(11). [6]李丹.从城市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城市规划政策与管理[D】.长沙: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
来源:中研智业集团
更多信息请关注:@北京东西部能源技术研究院 @陕西中研智业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第五篇:低碳发展论文
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期间中美两国就削减义务进行了全面争辩,其实争夺的是的碳排放权的分配。最终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并未明确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为此国际间的碳汇市场的前景扑朔迷离,各国必将关注进入国际碳汇市场的基础――采用降低碳排放的替代技术。本文从国际和国内探讨了碳排放与环境服务付费的内在机制,为进一步开展国内并加入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低碳经济 环境服务市场 碳关税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温室气体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作为温室气体的一种,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被隔离或采用技术手段消减,因此,国际上温室气体排放削减的重要途径是把温室气体排放目标与大气中二氧化碳削减相关联。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背景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京都议定书》是历史上第一个给成员国分配了强制性减排指标的国际法律文件,而《哥本哈根协议》对成员国的的减排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只是为各国下一步开展全球气候变化谈判提供了起点。中美作为世界的焦点,双方的立场、态度将对未来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框架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美国目前参与国际气候变化公约的可能性不会很大。一方面由于美国国内对削减碳排放的量化指标不但要求从技术上明确其效果、还要从经济上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根据美国1997年的《伯德-哈格尔决议》,美国不应当签署没有明确各参与国相应责任的气候协议,并且要求行政部门对任何气候政策都要提供经济合理性分析,以确保未来的收益高于现期费用。因此,多数美国人认为现在还没必要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另一方面,即使美国参与了国际性气候变化公约,对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交易也面临两难选择:若不采取交易的办法,削减排放的成本费用在发达国家就显得太高;倘若采取交易的办法,削减的配额的分担有可能得不到各方的普遍认同,从而无法获得美国国内公众政治上的支持。因此,哥本哈根会议后,美国为防止各国对温室气体排放各行其是,提出到2018年如果未达成多方协议,就美国的国内气候政策美国可以单方面调整关税政策,碳关税是其可能的选择。因为在不存在削减温室气体共同行动的国际政策下,美国认为美国国内的企业竞争力会受到国内气候政策与其他国家“碳泄漏”的影响。为保护其国内企业由于严厉的国内气候政策导致的资金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减弱,将对来自于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增加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密集型进口品征收碳关税。除非温室气体排放削减等同于或高于美国,或者被美国认定的不发达国家,或者是温室气体排放少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0.5%,进口到美国的商品需要购买排放配额,以保证其国内产业的就业率、竞争和发展。因此,碳关税的目的是保护其国内相关产业的竞争力。
中国是为西方进口需求生产碳密集型产品的供给者,作为消费者的美国应该对制造产品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负责,而不应是出口这些产品的发展中国家负担。而中美两国不同的选择依据和标准必然导致中美关系将会进一步恶化,碳关税将会彻底搅乱中美的贸易关系,这是对双方都不利的。
为在未来的全球共同行动中取得话语权,同时也是本着对全人类负责的态度,中国自愿性地实施减排措施,采取低碳经济战略。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技术替代取决于能源投入中替代资本和技术转换的难易以及低碳排放技术成本的高低。但是如果不存在各国一致认可、执行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框架协议,低碳排放的新技术市场就发展不起来,社会将会锁定在集中大量使用石油的体系中,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全球温室气体变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