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关于审理若干新型毒品案件定罪量刑的指导意见》[范文]
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关于审理若干新型毒品案件定
罪量刑的指导意见》
来源:zzgls6:日期:2008-02-12
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
《关于审理若干新型毒品案件定罪量刑的指导意见》
近年来,新型毒品案件频发,呈上升趋势。为坚决打击和有效遏制这类毒品犯罪的发展蔓延势头,统一司法标准,现作如下规定:
一、新类型毒品的定罪量刑数量标准暂按以下比例与海洛因进行折算:
1克海洛因=20克氯胺酮(化学名:2-(2-氯苯)2-甲氨基环巳酮,俗称:K粉);1克海洛因=20克美沙酮;
1克海洛因=10克替甲基苯丙胺(MDMA)(化学名:N,a-3,4亚甲基二氧甲基苯丙胺,俗称:摇头丸,迷魂药);
1克海洛因=10克替苯丙胺(MDA)(化学名:a-3,4亚甲基二氧苯丙胺,俗称:摇头丸,迷魂药);
1克海洛因=1000克三唑仑(化学名:8-氯-6-(邻-氯苯基)-1-甲基-4H-s-三氮唑(4,3-)1,4苯丙二氮杂卓,俗称:蓝精灵,海乐神);
1克海洛因=1500克安眠酮(又称甲喹酮);
1克海洛因=10000克氯氮卓(化学名:7-氯-2-甲氨基-5-苯基-3H1,4-苯丙二氮杂卓-4-氧化物,俗称:利眠宁,绿豆仔);
1克海洛因=10000克地西泮(化学名:俗称:安定);
1克海洛因=10000克艾西唑仑(化学名:俗称:舒乐安定);
1克海洛因=10000克溴西泮(化学名:俗称:宁神定);
二、对新型毒品要做含量鉴定,确定单一型毒品还是混合型毒品;如果是混合型毒品,要鉴定主要毒品成份及比例。对不符合要求的鉴定结论,应作重新鉴定或补充鉴定,否则不能作为定罪量刑的证据使用。因某种原因不能作出重新鉴定或补充鉴定的,应按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进行处理,判处重刑及死刑的应特别慎重。
三、对新型混合毒品的量刑应以其主要毒品成分为依据。将危害较大的主要几类毒品成分按其比例折算成海洛因后再确定数量量刑。
四、新型毒品案件适用死刑的主要对象是从事制造、走私等源头犯罪行为的首要分子和其他主犯,对仅从事了运输、贩卖等中间环节行为的犯罪分子,原则上可不适用死刑,尤其是立即执行。
五、上述规定仅供法院系统内部掌握,执行中遇到问题请及时层报我院刑一庭。
第二篇: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广东省公安厅关于审理新型毒品犯罪案件定罪量刑问题的指导意见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广东省公安厅关
于审理新型毒品犯罪案件定罪量刑问题的指导意见
(粤高法发[2005]35号 2005年11月22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毒品案件定罪量刑标准有关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办理几类新型毒品犯罪案件定罪量刑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对于不是国家规定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不能作为毒品。
国家规定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包括国家有权部门发布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中列举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列举的精神药品以及国家有权部门新发布列入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下列毒品,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二款第(一)项、第三百四十八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毒品案件定罪量刑标准有关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九)项规定的“其他毒品数量大”的情形:
(一)美沙酮100克以上;
(二)氯胺酮500克以上;
(三)安眠酮8000克以上。
三、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下列毒品,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三款、第三百四十八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毒品案件定罪量刑标准有关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九)项规定的“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情形:
(一)美沙酮20克以上不满100克;
(二)氯胺酮100克以上不满500克;
(三)安眠酮1600克以上不满8000克。
四、走私、贩卖、运输、制造下列毒品的,应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四款的规定的“其他少量毒品”的情形:
(一)美沙酮不满20克;
(二)氯胺酮不满100克;
(三)安眠酮不满1600克。
五、对于含甲基苯丙胺等多种毒品成分的粒状(丸状)或者粉末状毒品,应当做含量鉴定。甲基苯丙胺的含量在25%以上的,可视为刑法中规定的甲基苯丙胺,按照我院粤高法[2003]133号《关于毒品犯罪案件有关数量量刑标准的参考意见》第三、第四点的规定处理。但适用死刑时,应当慎重掌握。
六、对于刑法、司法解释和本意见没有明确规定数量标准的其他新类型毒品,应充分考虑其隐癖性、戒断性、社会危害性等因素酌情量刑。对这类案件一般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本意见自下发之日起执行,本意见下发后尚未审结的案件,依照本意见执行。今后法律、司法解释作出新规定的,按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执行。
第三篇:关于案件审理常见问题处理的指导意见
关于案件审理常见问题处理的指导意见
为保证案件质量、规范案件审理工作,天津仲裁委员会(下称本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及其他有关民事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本会仲裁实践,对案件审理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提出以下意见。
一、程序问题
(一)审理范围
1.申请人的仲裁请求事项超出合同内容的,应当询问当事人双方是否就超出合同内容的仲裁请求提交本会处理。当事人一致同意提交本会处理的,应当达成补充仲裁协议。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庭应当以书面形式提请本会驳回申请人的申请:
①申请人的仲裁请求事项超出合同内容,被申请人不同意提交本会仲裁的;
②申请人基于不法原因申请仲裁的;
③申请人因被申请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再次申请裁决被申请人履行义务的。
(二)反请求或者变更请求
1.当事人在本会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反请求或者变更仲裁请求申请的,应当休庭办理反请求或者变更请求手续;在期限外提出的,应当释明当事人可以另行提出仲裁申请。
2.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与仲裁庭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不一致的,可以告知当事人有权在指定期限内变更仲裁请求,当事人未变更的,按照原请求审理。
(三)委托代理人
1.当事人变更代理人的,应当告知其书面通知本会,并详细说明各代理人的代理权限和代理时间。
2.当事人委托2名以上代理人的,应当告知当事人依照本会仲裁规则只可以同时委托2名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并要求当事人在其委托的代理人中确定2名代理人。
(四)回避
1.当事人在开庭时提出回避申请的,应当休庭,提请本会主任决定是否回避;在回避决定作出前,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应当暂停参与该案的工作。
2.仲裁员或者仲裁庭秘书在开庭过程中发现应当回避情形的,应当主动披露回避情形并休庭,提请本会主任决定是否回避;在回避决定作出前,申请回避的人员应当暂停参与该案的工作。
(五)延期开庭
当事人逾期提出提前或者延期开庭申请的,应当对当事人逾期申请的理由是否充分作出判断。因突发事件导致当事人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申请的,可以予以变更。
(六)缺席审理
1.被申请人未出庭亦未提交主体资格证明材料的,应当要求申请人提供被申请人的主体资格证明,申请人不提供的,仲裁庭应当以书面形式提请本会驳回申请人的申请。
2.缺席审理的案件应当一次审结。
(七)旁听
1.当事人在开庭时提出旁听要求的,仲裁庭应当征求对方当事人意见,对方同意的,可以旁听。
2.旁听人员擅自发言的,应当予以制止。旁听人员不服从仲裁庭要求的,可以要求当事人协助将旁听人员请出仲裁庭,当事人不予配合的,可以休庭。再次开庭仍然不予配合的,可以作出仲裁程序终结的处理意见并提请本会批准。
3.旁听人员要求发言的,不予准许。代理人需要借助旁听人员阐述案件事实的,可以休庭,由代理人征求旁听人员意见,再次开庭时由代理人发表意见。
(八)证据
1.当事人申请延期举证的,应当要求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延期举证书面申请,并在书面申请中写明延期的具体理由和准备提交的证据材料名称。准备延期提交的证据须为经延期后有可能取得的证据。2.当事人在开庭时提交新证据的,应当询问对方当事人是否同意质证,对方当事人同意的,应当接受该新证据;对方当事人不同意的,应当释明当事人不予接受。但不接受该新证据足以导致裁决明显不公的除外。
3.当事人以提交针对仲裁反请求的证据材料为由,补充仲裁本请求证据的,应当询问对方当事人是否同意质证,对方当事人同意的,应当将该证据作为本请求证据接受;对方当事人不同意的,应当释明当事人,不予接受。但不接受该新证据足以导致裁决明显不公的除外。
4.当事人证据材料繁多、复杂、无序的,应当要求其限期提交证据目录,并可以在首次开庭前组织证据交换。
5.当事人在质证过程中大量提及辩论内容的,应当及时制止并引导当事人围绕证据三性进行质证,并明示当事人可以在庭审辩论时集中发表辩论意见。
6.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而未提交证人证言的,应当要求当事人说明证人出庭的证明内容。
7.一方当事人要求提供证言的另一方当事人的证人出庭接受询问的,应当询问提供证言的一方当事人证人是否可以出庭接受询问。证人能够出庭的,另择日期开庭;证人不能出庭的,告知要求其出庭的另一方当事人,依据证据规定,提供证人证言的证人并非必须出庭,另一方当事人应当就证人证言发表质证意见。
8.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供证人证言,开庭时申请证人出庭的,证人出庭作证内容仅限于证言的范围。
9.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已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人出庭申请的,应当准许证人出庭作证并接受询问;当事人未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人出庭申请的,应当按照本意见第(八)2款关于逾期证据的处理办法处理。
10.当事人开庭时未带证据原件,对方当事人因此拒绝质证的,可以休庭,另择日期开庭。
11.当事人在规定的期限内申请仲裁庭调取证据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准许:(1)申请调取的证据是国家机关等部门保存且当事人不能自行取得的档案材料、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材料以及由于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
(2)申请调取的证据与本案有关。
12.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事实,另一方当事人未承认也未否认的,应当充分说明并询问其意见,仍不明确表示承认或者否认的,认定其对该项事实予以承认。
(九)鉴定
1.当事人申请鉴定的,应当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作出是否同意鉴定的决定。同意鉴定申请的,应当休庭并及时向本会主任提交鉴定情况报告书;不同意鉴定申请的,应当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并说明理由。当事人逾期提出鉴定申请的,不予准许。但仲裁庭认为不鉴定不能查明案件事实的除外。
2.当事人拒不交纳鉴定费用的,视为撤回鉴定申请;拒不提交鉴定材料的,以现有材料为准。
(十)程序终止
当事人欠缺必要的配合,导致仲裁程序无法继续进行或者严重拖延的,应当作出仲裁程序终结的处理意见并提请本会主任批准。
二、实体问题
(一)仲裁时效
1.申请人撤回仲裁申请前,本会已将仲裁申请书送达被申请人的,构成仲裁时效中断,仲裁时效自本会同意申请人撤回仲裁申请之日起重新计算;未将仲裁申请书送达被申请人的,不构成仲裁时效中断。
2.申请人依据分期付款协议主张债权的,时效应当自最后一期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次日起计算。
(二)违约金与损失
1.申请人同时请求违约金及损害赔偿金的,分情况作出不同处理:
(1)申请人同时请求惩罚性违约金及法定损害赔偿或者约定损害赔偿的,予以支持;(2)申请人同时请求补偿性违约金及法定损害赔偿的,仅支持补偿性违约金;
(3)申请人同时请求约定损害赔偿及法定损害赔偿的,仅支持约定损害赔偿。
2.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以支付违约金作为承担逾期付款违约责任的方式而没有约定逾期付款违约金计算标准,一方当事人请求另一方支付逾期付款违约金的,应当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逾期付款违约金计算标准的相关司法解释,计算逾期付款违约金数额:
(1)1996年5月1日至1998年12月6日期间,按日万分之四计算;
(2)1998年12月7日至1999年6月9日期间,按日万分之三计算;
(3)1999年6月10日至2003年12月31日期间,按日万分之二点一计算;
(4)2004年1月1日至今按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利率的基础上加收30%-50%计算。
3.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数额不合理但未申请调整的,不得径行调整;认为有必要调整的,可以在庭审辩论前就合同约定违约金数额的合理性向当事人释明。
4.申请人能够合理预见的可得利益损失已经发生,且该损失是由被申请人违约行为造成的,应当支持申请人有关可得利益损失赔偿的请求。当事人约定损失赔偿额或者计算方法的,从其约定;未约定的,以上一收益时间段的利润为准或者结合案件具体情况确定。
5.股权被擅自转让,被侵权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向无处分权人提起侵权损害赔偿请求的,应予支持;请求返还股份份额的,不予支持。
(三)合同解除
1.申请人对合同解除与合同终止的概念不清楚或者主张错误的,应当释明合同解除与合同终止的区别。经释明,申请人仍然坚持原请求的,按照原请求审理。
2.解除合同的书面通知符合下列情况的,视为送达:(1)行使解除权人的对方提供的地址不准确或者地址变更导致通知不能到达的,通知被退回之日;
(2)行使解除权人的对方下落不明,行使解除权人在省级报刊上刊登解除合同通知的,自通知刊登之日起60日。
3.合同解除后请求违约金或者赔偿损失,符合合同约定或法定条件的,应予支持。
(四)商品房买卖合同
1.商品房买卖合同履行中,开发商只提供临时用电,但不收取电费或者按照施工用电标准收取电费的,不按照违约处理。
2.申请人请求逾期办理房屋所有权证违约金,当事人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没有约定的,按已付房款×逾期天数×0.005%(相当于0.021%×23%)的标准作出裁决。
3.申请人请求赔偿逾期办理初始登记损失,分情况作出不同处理:
(1)受理前申请人已经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不予支持;(2)受理前被申请人已通知申请人办理房屋所有权证的,不予支持;
(3)被申请人有证据证明受理前已向房屋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初始登记,但尚未办理完毕或者在仲裁期间办理完毕初始登记的,在现行支持比例的基础上适当下浮;
(4)受理前被申请人尚未申请办理初始登记的,按照现行比例支持。
支持数额计算至百位,不足一百的按四舍五入处理。
(五)建设工程合同
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发生增项,发包方未予签字,承包方请求支付增项部分工程款的,应当由承包方对增项后发包方未签字部分为合同工程所必需的增项举证证明。能够举证证明的,对增项部分工程造价在减除利润的前提下可予支持。
2.申请人请求确认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86条的规定并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的批复》(法释[2002]16号)的规定作出裁决。3.建设工程合同价款约定为固定总价,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工程范围、亦有明确施工图纸或工程量清单以确定工程范围的,应当认定为固定总价合同;价款约定为固定总价但不符合上述条件的,不应认定为固定总价合同。
(六)依公平原则裁决
1.在法律没有规定或法律规定不明确,且当事人没有约定的情形下,可以依据公平原则裁决。
2.申请人明知被申请人存在违约行为而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在合理时间内未向被申请人催促行使权利的,依据公平原则对违约金或者损失可予部分支持。
(七)合同无效
1.合同存在无效情形,且申请人未提起确认之诉的,应当确认合同无效并裁决“恢复原状”。
2.确认合同无效的,应当在裁决主文单独列为一项,表述为“涉案的《××合同》无效”。
3.合同约定依据保底条款取得固定利润,依职权确认保底条款无效的,不主动裁决返还。
4.房地产经纪机构向委托人提供禁止转让的房屋信息的,应当确认房地产居间合同关系无效,并裁决返还居间服务费。
(八)调解
1.调解时机的把握
应当在基本查明案件事实,且不影响仲裁程序进度的前提下,主持调解。一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应当终止调解,尽快审结案件并作出裁决。
2.对调解协议进行文字规范
应当在不改变当事人原意的前提下,对调解协议的文字进行必要的规范。
3.当事人要求在调解协议中约定由一方提供担保或者由案外人提供担保的,应当准许;案外人为当事人提供担保的,担保自案外人在调解协议上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调解书应向担保人送达,担保人不签收不影响调解协议生效。
(八)其他
1.申请人请求赔偿律师费的,其他请求全部得到支持且提供委托代理合同及律师服务费票据的,应予支持并以司法行政部门制定的律师服务收费标准为限。
2.当事人未约定及指定清偿抵充方法,到期债务与未到期债务并存的,先抵充到期债务;均届清偿期或均未届清偿期的,先抵充无担保或者担保数额最少债务;担保数额相等的,先抵充债务人因清偿而获益最多债务;获益相等的,先抵充最先到期债务;清偿期相同的,按同一比例各抵充部分债务;原债务与费用、利息并存的,依费用、利息、原债务的顺序抵充。
3.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情事变更情形的,可以依照诚实信用原则适用情事变更原则。
4.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判断应遵循下列标准:(1)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下的,或者从事货物批发或者零售,年应税销售额在180万元以下的,为小规模纳税人;
(2)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为一般纳税人。
5.保全费、鉴定费和公告费不作为申请人的请求事项,由仲裁庭依职权裁决,并在裁决主文后表述。
第四篇: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审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指导意见一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江苏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指导意见
(一)2009年12月
为依法妥善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切实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意见。
一、劳动关系的主体
第一条 与原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的下岗、内退职工与新的用人单位建立用工关系的,可按劳动关系处理:
劳动者请求在新的用人单位享受《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工作时间、休息休假、职业危害防护、福利待遇的,应予支持。但劳动者请求新的用人单位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办理社会保险的,不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特别约定的除外。
第二条 未依法领取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用人单位分支机构,受用人单位委托直接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双方发生劳动争议时,应当将委托其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作为当事人。
第三条用人单位招用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双方形成的用工关系按雇佣关系处理。
第四条没有用人单位主体资格的个人承包经营者违法招用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劳动者请求损害赔偿的,应当将发包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作为共同当事人。
发包组织在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后可以依据双方签订的承包协议向个人承包经营者追偿。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
第五条 劳动者不愿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五条、第六条的规定请求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的,应予支持。
用人单位不按《劳动合同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且以《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五条、第六条规定为由请求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的,不予支持。应当认定双方自用工之日起成立劳动关系。
第六条 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双方未续订劳动合同,但劳动者继续在用人单位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在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续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不与用人单位续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五条、第六条的规定请求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的,应予支持。
用人单位自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次日起一年以上未与劳动者续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请求确认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的,应予支持。
第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合同期限届满后自动续廷的,应视为双方重新订立了一次劳动合同,但劳动合同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五条规定的事由依法续延的除外。
第八条 用人单位的下列行为,应认定属于《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条规定的“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情形:
(一)用人单位以组织委派任命形式对劳动者进行工作调动的;
(二)用人单位因资产业务划转、资产购并、重组等原因导致劳动者工作调动的;
(三)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下属分支机构间流动的;
(四)用人单位及其关联企业与劳动者轮流订立劳动合同的。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实施后,劳动者因原用人单位重组改制进入新用人单位,原用人单位已向劳动者依法支付了经济补偿的,劳动者的工作年限不连续计算。《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实施前,用人单位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进行改制的,劳动者的工作年限计算应按改制时的政策规定处理。
第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后,因下列情形而续延,致使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应予支持: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三)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第十条 被派遣劳动者请求与劳务派遣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不予支持,但劳务派遣单位同意的除外。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的规定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请求确认其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的,应予支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权利义务内容不能协商一致的,按双方原劳动合同的约定或实际履行内容确定。原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等约定不明确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集体合同未规定的,按照同工同酬原则确定。
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原劳动合同约定条件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拒绝签订的,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即时终止劳动合同或依照《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五条、第六条规定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的,应予支持。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为由请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的,人民法院、仲裁机构应对用人单位是否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进行审查。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的上岗前培训和日常业务培训,不应认定为专业技术培训。劳动者接受专项培训期间的基本工资,不应认定为专项培训费用。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了竞业限制条款但未约定经济补偿,或者约定了经济补偿但未按约定支付的,该竞业限制条款对劳动者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劳动者依约遵守了竞业限制条款,但用人单位未按约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应予支持。双方没有约定补偿标准或约定的补偿标准低于《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的标准,劳动者请求按照((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的标准补足的,应予支持。
用人单位在竞业限制期限届满前已通知劳动者解除竞业限制条款,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竟业限制条款并支付经济补偿的,不予支持。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等原因而采取降薪保职、降薪休假等变更劳动合同措施,且与劳动者以相关文字记载或实际履行行为达成变更合意后,劳动者又以用人单位变更劳动合同未采用书面形式为由请求确认劳动合同变更无效的,不予支持。
三、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十五条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除有《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主张劳动者赔偿违约金的,不予支持。但劳动者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实际损失,用人单位主张劳动者赔偿直接经济损失的,应予支持。
劳动者以《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应当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说明理由,劳动者未履行告知程序,事后又以《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一)项规定为由请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不予支持。
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自身不愿缴纳等不可归责于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用人单位未为其缴纳或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或者未参加某项社会保险险种,劳动者请求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不予支持。
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未履行《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四十三条规定的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职工的意见等程序性义务的,应认定其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违法,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支付赔偿金的,应予支持。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本身符合法律规定,仅存在未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劳动者的程序性瑕疵,劳动者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为由请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支付赔偿金的,不予支持。
第十八条 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制定的规章制度,虽未经过《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的民主程序,但其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且不存在明显不合理的情形,并已向劳动者公示或者告知的,可以作为处理劳动争议的依据。
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制定、修改规章制度,经法定民主程序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但未达成一致意见,若该规章制度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存在明显不合理的情形,且已向劳动者公示或者告知的,可以作为处理劳动争议的依据。
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执行母公司的规章制度,如子公司履行了《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的民主程序,或母公司履行了《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的民主程序且在子公司内向劳动者公示或告知的,母公司的规章制度可以作为处理子公司劳动争议的依据。
第十九条 用人单位以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的,人民法院、仲裁机构应当审查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是否合法、劳动者的违纪行为在规章制度中是否有明确规定、规章制度对劳动者严重违纪行为的规定是否公平合理等,以判断劳动者是否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
第二十条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的用人单位需额外支付劳动者的“一个月工资”,应按劳动者上一个月的应发工资标准予以确定。上月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最低工资标准确定。上月工资不能反映正常工资水平的,可按劳动合同解除前劳动者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确定,不满十二个月的,按实际月平均工资确定。
第二十一条 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关系终止,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不予支持。
第二十二条 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应以该法实施之日即2008年1月1日为界,对经济补偿的适用条件和计发年限予以分段审查计算。
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请求将用人单位加付给劳动者的赔偿金计入经济补偿的计发基数的,不予支持。
四、工资争议的处理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实际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未明确区分正常工作时间工资和加班工资,但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已支付的工资包含正常工作时间工资和加班工资的,可以认定用人单位已支付的工资包含加班工资。但折算后的正常工作时间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者计件工资中的劳动定额明显不合理的除外。
第二十四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加班工资发生争议,用人单位主张由于劳动者工作性质、工作岗位的特点无法对其实行标准工时制度而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或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但用人单位未依法履行审批手续的,仍然应当认定其实行标准工时工作制。但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具有不定时工作制或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特点、依据标准工时计算加班工资明显不合理,或者工作时间无法根据标准工时进行计算,或者其上级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已办理了相应岗位、工种的不定时工作制或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审批手续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计算劳动者加班工资。
对于劳动者工作时间长,但劳动强度与工作时间明显不一致的;或者长期处于等待状态且等待期间有休息场所可以休息、完全认定为工作时间明显不合理的,在认定时可以根据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或者劳动合同的约定,对工作时间进行合理的折算。
第二十五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工资、加班工资等劳动报酬的计算、支付达成结算协议,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应认定有效,但有证据证明在协议签订时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或乘人之危等违背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形除外。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在结算协议中约定结清的费用列有工资或劳动报酬,但未列明是否包含加班工资,如果确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未支付加班工资,劳动者请求支付的,应予支持。
第二十六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加班工资发生争议的,对劳动者提供的证明其加班事实的证据和用人单位提供的否认劳动者加班的证据,人民法院、仲裁机构应审慎审查,综合分析,合理认定。
用人单位提供的电子考勤记录、手工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表等证据未经劳动者签字确认,但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根据规章制度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表等已通过一定方式向劳动者公示而劳动者在合理期限内没有提出异议的,应予采信。
劳动者提供电子考勤记录主张加班工资,但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劳动者未加班的,对劳动者的主张不予支持。
用人单位有明确的加班审批制度,劳动者仅以电子考勤记录主张存在加班事实的,不予支持。
五、程序问题
第二十七条 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增加社会保险险种、补足缴费基数、变更参保地的,不属于劳动争议,但应告知劳动者向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主管部门申请解决。
第二十八条 劳动者以其应休而未休年休假,请求用人单位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的,不予受理,告知劳动者通过劳动行政部门解决。
第二十九条 本意见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本意见施行后受理和正在审理的第一、二审案件适用本意见的规定;本意见施行前已经终审,当事人申请再审或者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不适用本意见的规定。
本意见施行后,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作出新规定的,从其规定。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办公室 2009年12月14日印发
第五篇:高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指导意见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为正确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统一裁判尺度,平等保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的若干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1、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应当依法保护合法借贷,制裁和防范规避金融监管、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保障融资渠道畅通,促进信贷市场多元结构的形成,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对民间借贷行为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引导市场主体守法诚信。
2、自然人与非金融企业之间或者自然人相互之间的借贷纠纷,应当作为民间借贷纠纷受理,并适用本指导意见的规定。经地方政府金融主管部门和其他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担保、典当、融资、租赁、基金等金融业务的企业法人机构发放贷款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指导意见。
因非法集资等原因被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认定为非法金融业务活动的借贷纠纷,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受理,但对非法金融机构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被取缔后,因清退发生的纠纷,协商不成诉至人民法院的,应当受理。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涉及的民间借贷纠纷,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受理。
3、一般情况下,民间借贷纠纷的当事人以借款合同载明的合同签订方为原告和被告。没有签订书面借款合同的,以其他债权凭证载明的出借人、借款人为原告和被告,本意见另有规定的除外。
4、对于共同债权人为两人以上的借贷纠纷,仅一人或部分出借人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他出借人参加诉讼,但明确放弃向借款人主张权利的其他出借人除外。放弃债权的其他出借人对借款人另行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
对于共同债务人为两人以上的借贷纠纷,出借人仅起诉部分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追加其他借款人为共同被告。
5、企业法定代表人以个人名义签订的借款合同,人民法院应当列个人为当事人;企业法定代表人以企业名义签订的借款合同,人民法院应当列企业为当事人。
6、夫妻一方签订的借款合同,出借人以夫妻双方为被告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7、原告仅依据借条提起诉讼,被告辩称借条上的签名或盖章虚假,在原、被告均不申请鉴定的情况下,由原告承担申请鉴定的责任。原告申请鉴定的,被告应当提供笔迹或公章比对的样本,拒不提供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认定借条上的签名或盖章是真实的。
8、对于标的额较大的案件,出借人应举证证明支付方式。出借人陈述支付方式为现金交付的,人民法院应根据当事人陈述、现金交付金额、出借人支付能力、交易习惯等因素综合审查判断。
9、出借人仅依据金融机构划款凭证提起诉讼,借款人辩称划款系出借人偿还双方以前的借款并且借条已经灭失,借款关系成立的举证责任由出借人承担。
10、出借人仅依据借据提起诉讼,如果借款人对借据的效力、金额等提出抗辩并有证据证明存在买卖、承揽、居间等基础法律关系的,应当对基础法律关系进行审理;如果借款人对借据没有异议的,可以不审查基础法律关系。
11、借款人已经按约支付完毕借款本息后,又以约定的利率超过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4倍为由请求返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借款人未按约支付完毕借款本金的,在审理过程中请求将已经支付的超过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4倍的利息冲抵本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2、对于利息支付无约定或约定不明的,视为不支付利息,但已经支付的利息不得要求返还。借贷双方对利息支付虽有约定,但对利率约定发生争议的,可以参照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息。
13、出借人根据约定将利息计入本金请求借款人支付复利的,只要约定利率不超出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4、出借人根据约定同时主张逾期利息和违约金,只要逾期利息、违约金之和不超过按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4倍计算出的利息,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5、出借人虽然在借款合同中没有约定逾期利息的计算标准,但是向借款人主张逾期利息的,如果借款合同中对利率有约定,可在该利率的基础上上浮30%主张逾期利息,但上浮后不得超过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如果借款合同中对利息支付没有约定或约定了利息但对利率约定不明的,可以在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基础上上浮30%主张逾期利息。
约定了还款期限的,从借款合同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逾期利息;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债权人可以催告债务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从合理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逾期利息。
16、出借人依据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条提起诉讼,从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
出借人依据未注明还款期限的欠条提起诉讼,从出具欠条的第二天开始计算诉讼时效,但名为欠条,实为借条的按前款规定处理。
17、出借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发出催收通知,借款人在通知单上签字或盖章的,应视为对原债权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应受法律保护。
18、人民法院应当要求借贷双方当事人本人到庭参加诉讼,查明借款的原因、用途、金额、支付方式、高利贷等事实。
19、对于涉嫌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高利转贷等刑事犯罪的民间借贷案,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公安机关不予立案侦查的,人民法院继续审理。裁定驳回起诉后,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又撤销案件的以及人民法院作出刑事判决认定不构成犯罪的,出借人再行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民间借贷案件的审理必须以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审理。
20、本意见自下发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