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首席执行官有感
观《首席执行官》有感
《首席执行官》这部电影,是我第二次看。影片以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为创作原型,讲述了一群胸怀振兴民族工业大志的优秀人士,十七年如一日奋力拼搏,历经风雨百折不回,从欠债百万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销售额600多亿人民币的大型跨国企业的真实故事。电影生动再现了海尔艰难的创业历程和海尔人对事业执着的追求,观影之后我深深被海尔CEO“凌敏”先生那种坚定的信念、排除万难、勇敢上前的精神所打动。
在海尔一步步走过来的过程中,海尔的电冰箱是质量不过关,员工们敷衍了事,轻工局的局长也苦口婆心地对凌敏说:“现在还搞什么质量啊,赶快把数量赶上去,目前的状况,你糊一个纸箱都有人买。” 可是凌敏却忍痛把价值二十多万的76台冰箱砸了。其实大家都知道他比任何人都心痛,但是为了让员工把质量意识烙在心中,他还是拿起了手中的铁锤,毫不犹豫地砸了下去。因为他说的“今天不砸这些冰箱,明天别人就要来砸我们的工厂”。这个情景也令我久久不能平静。那一锤的榔头砸毁的不仅仅是有质量缺陷的冰箱,也砸毁了企业“不行、能凑活”的旧观念,也正是这一砸,将重视质量,重视细节的观念深深印在了每个海尔人的心中,也印在了我的心中。影片后面在海尔步入正轨后的“找螺丝”事件中,海尔所倡导的管理模式“日清日毕,日清日高”和站在6S脚印上做反省的习惯,这些都反映了海尔人的这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当“凌敏”先生带领员工砸碎不合格冰箱的时候,海尔的员工都流下了眼泪,观看影片的我也是深受震撼。这就是精神的力量。我们每个人的工作成果首先要让自己满意,然后再让别人满意。因此要先问问自己,对自己的工作成果到底满意不满意;自己的工作成果是否对得住自己的劳动。当对自己的工作都不满意时,应该敢于否定自己。自己对自己否定是一种进步,别人对自己否定是一种耻辱。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勇于自我否定的精神,我们才能变得优秀,企业才能走向卓越。自我否定体现了一种进取精神,一种不甘人后,不甘平庸的精神。一个具有进取心的企业是值得尊敬和信赖的,其发展潜力也是不可想象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向榜样学习。作为当代大学生,“凌敏”那种坚定的信念、排除万难、勇敢上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第二篇:观《首席执行官》有感
观《首席执行官》有感
《首席执行官》是以青岛海尔集团张瑞敏总裁的创业历程为原型进行创作拍摄的一部电影,静静地看完影片,始终被深深的感动着,期间多次抑制不住而落泪。
电影以凌敏带领一群普通的职工创业为线索展开讲述,因为他们的不懈努力,使我们的民族品牌“海尔”经过艰辛的历程,成长为全球第一大白色家电品牌;同时又以凌敏和AE集团副总裁的三次交锋为暗线,体现了凌敏的个人魅力。
一个普通的乡镇企业,在经历了四任领导班子之后,最终变成一个职工面临失业,企业面临倒闭且负债147万元的局面。凌敏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他是如何能够做到的呢?通过对电影的欣赏,我领悟到了一些东西。
凌敏作为企业的领导人,他拥有着超前的意识,只有有雄才伟略的人才具有超前的意识。无论企业处在顺境还是逆境,都不会影响到对企业前景的判断,这也和其不断的学习提高有关,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电影中凌敏办公室的书籍和其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看出。一个企业当其在困难的时候,只要领导不放弃,职工就可以团结在领导的周围度过难关,而在企业经营红火时,就要看领导的眼光,是守住阵地,还是扩大规模,进行多元化经营,因为超前的意识不是随便每个人都可以有的。
质量是企业的灵魂,不以质量为保证的繁荣是不会长久并发展壮大的。在一张冰箱卷就能卖1000元,并且连市里的领导都要托关系买冰箱时,凌敏没有做纸糊的冰箱,而是在做员工培训,严格要求产品的质量。当发现76台不合格冰箱时,他忍痛将其全部砸毁,并强调今天不将冰箱砸毁,将来就会有人来砸我们的厂子,正是因为质量意识的缺乏,助长了国人的自卑感。由于质量意识的提高,使海尔在几年后的质量评比中取得第一枚质量金奖。
公平和激情是企业所不可或缺的,创业的过程本身就是充满了激情和成就感的,怎样让职工保持激情是很重要的事。最重要的就是公平,职工的成绩不能被抹杀,职工的能力应该得到承认,赛马的机制是对公平和激情的保证,也是对管理层的重要要求。当然保持职工的激情不仅仅是这一点,还要有更多的方法。职工有了激情,同时也就有了家的感觉,自然也就有了做事的效率。开发一款冰箱在欧洲需要2年,在韩国和日本需要1年,那么在中国海尔呢?海尔的回答是90天,同时在企业承诺的力量下,6款25台样机在45天时间内全部高质量完成,这是一群怎样的人呢?他们年轻、有激情、重承诺、绝不对客户说不。美国客户的要求,在海尔用17个小时将图纸变成了精美的艺术品,这样的效率是可怕的,有了这样的效率难道还有什么做不好的事情吗?
当国内很多企业都在积极的学习国外企业管理方法的时候,海尔正在用自己的方法快速的发展着,忽然之间人们看到原来很好的方法就在我们身边,并已逐渐传播向了全球,如果说质量是企业的灵魂,那么管理就是企业的基石,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没有严格的管理就没有过硬的质量。管理意识体现了领导和企业的成熟程度,也决定了企业征途的远近。管理是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只有当管理适合了目前企业的发展状况时才能很好地为企业生存发展服务,使企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片中的6S大脚印可以说是通过实践得出的很好的管理方法,但是在美国就不适合,因为美国人性格奔放,崇尚自由,犯了错误站大脚印就不受欢迎,当这时候管理意识就必须及时的转变。如果不转变就有可能阻碍了生产的发展。通过影片暗线即凌敏与AE副总裁的几次交锋,我们可以看到凌敏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并且一直以集体的利益为重,企业的发展有顺利的时候也总会遇到困难的时候,在顺利的时候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准确的判断分析,以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当在困难的时候,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地面对所有的挑战,困难就一定会迎刃而解。在海尔的发展中,凌敏总裁始终以创立民族品牌为己任,在遇到困难时也始终不懈的坚持着,不为利益所动,冷静地面对一次又一次挑战。从而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白色家电品牌,也正是因为这我们一直被感动着激励着。也是这句话“只要找到了路就不怕路远”。
电影看完了,我们被感动了,但感动不是目的,我们是要有收获的,对比我们缺少了什么?我们也要提高我们工作的效率,因为只有量变才能引起质变。我们要以公司利益为中心,以主人翁的心态去干好每一天的工作。挑战总是会有的,也像我们的人生,正是因为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才发现我们成长了。
铁血丹心1982
第三篇:观首席执行官有感
观《首席执行官》后有感
在公共关系学的课上,我们观看了《首席执行官》这部影片,该影片以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影片中为凌敏,以下均称凌敏)为创作原型,讲述了一群中华民族的优秀人士、胸怀振兴民族工业的大志、秉承一种“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精神、十多年如一日奋力拼搏、历经风雨百折不回,从欠债百万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相当国际影响力、全球年营业额超过600亿美元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的真实故事。
看《首席执行官》,就像看一部轰轰烈烈的创业史,它充分诠释了“好日子是从苦日子里创造出来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凌敏和他的海尔团队十八年如一日奋力拼博,以其独有的人格魅力和领导方略将一个亏损百万濒临倒闭的小厂发展壮大成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跨国企业。整部影片给人一种激情昂扬、荡气回肠的感觉。让我们体味到了了创业者的艰辛,也体味到了收获是的喜悦,有想法更要有行动,有果断的决策,更有坚强的意志。而他们强调质量意识、纪律和创新精神的管理理念在影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都带给我极大地震撼和启示。
首先最令我震撼的是“砸冰箱”事件,1985年,海尔从德国引进了世界一流的冰箱生产线。一年后,有用户反映海尔冰箱存在质量问题。海尔公司在给用户换货后,对全厂冰箱进行了检查,发现库存的76台冰箱虽然不影响冰箱的制冷功能,但外观有划痕。凌敏决定将这些冰箱当众砸毁,并提出“有缺陷的产品就是不合格产品”的观点,在会上他痛心疾首的说:“我们引进了德国的设备,人家派来了专家指导我们,但是你们看看这些冰箱不是有坑的,就是螺丝没拧紧的,这些都是小毛病,但是为什么我们就是做不到位?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质量意识!中国货分等级,质量好的出口,质量不好的转内销。为什么中国人就要用最次的产品?是我们比外国人低贱吗?中国产品要想让国际认可,我们首先就得有质量意识!这些冰箱谁是负责人谁负责砸!” 紧接着是惨烈的砸冰箱场景„„看到这一片段,相信很多观众也都被深深震撼了,可是这一砸,却砸出了海尔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砸冰箱事件成为海尔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转折,作为一种企业行为,不仅改变了海尔员工的质量观念,为企业赢得了美誉,而且引发了中国企业质量竞争的局面,对中国企业及全社会质量意识的提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质量,是海尔的生存发展之本,同样也是所有企业的生存发展之本。质量意识,这是管理者们应该时刻持有的创业态度,海尔的经历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为了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他还创设的了6S“大脚印”的惩戒手段,对于在工作中出现的质量问题,都要站一站6S“大脚印”,以示惩戒和警告。海尔严格的纪律不仅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意识,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企业文化。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严格的纪律约束,员工没有严谨的纪律意识,那么这个企业肯定是个松散的、没有战斗力的企业,那么也就无所谓强大了,海尔告诉我们,企业的管理需要严格的纪律要求。
可以说,海尔一直在创新的理念中获得成长的,没有创新就没有企业的发展。凌敏的创新意识可谓一流,我觉得他的创新思想和创新实践突出地体现在观念创新、战略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这四个方面。首先,观念创新是先导。凌敏认为,“观念创新是一切创新之源”。海尔的每一步发展,每一项成绩的取得,都是从观念创新开始的。他通过调查发现,当时的海尔冰箱确有质量问题,为此他当众宣布: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就是废品,必须砸掉。其次,战略创新是方向。为
实施名牌战略,凌敏提出了:“要么不干,要干就争第一”的创名牌战略。为实施多元发展战略,凌敏领导海尔人将产品从单一的冰箱,发展到包括空调、洗衣机、热水器等多个白色家电,又扩展到以彩色电视机为代表的黑色家电,以及涉足电脑、手机等信息家电领域,最终使海尔成为了一个多元化的跨国大企业。再次管理创新是基础。凌敏在海尔倡导OEC管理模式是海尔管理的灵魂,即“日清日毕,日清日高”——要求海尔人每天在完成当天工作的同时,必须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质量或数量,降低成本、改进工艺、革新技术。最后,技术创新是手段。凌敏要求海尔的技术创新要坚持国际化,并将创新定位在全球行业先进技术水平上。海尔的创新意识可谓高人一等,这也是它能够在世界范围内立足的最根本原因。当然,这些都不是空想出来的,看看影片中那些感人至深的场景,海尔人创新的激情和快速行动的作风在影片中随处可见。影片中有一个片段是海尔产品第一次打入巴黎市场时,法国一著名连锁店的总裁需要海尔提供六种款式的样机,他问海尔的女经理:“开发一种新产品,欧洲要两年左右,韩国、日本要一年左右,你们海尔需要多少时间?”女经理的回答令他非常惊讶,“海尔只需三个月的时间!”三个月的时间,海尔给了他一个超值的惊喜,为他提供了25款风格各异的样机。而当他随意地与太太念叨着他们需要一个酒柜的时候,海尔的设计师记下了他们的酒柜设计要求,并且连夜为他制作出来了。当他看到这个酒柜时,他没有说话,只是紧紧地拥抱了这一群年轻的海尔人,他已经深深地被海尔人创新的激情和快速行动的作风感染了。这些细节,这些片段和场景,告诉了我们海尔成功的原因很大程度归根于创新精神的运用以及高度创业热情驱使,市场唯一不变的法则就是永远在变,所以不论任何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迅速反应,马上行动”的工作作风和“激情创新”的工作理念,这就是海尔告诉我们的。影片给了我太多的震撼,“因为梦想,所以年轻”,海尔给我们的启示太多太多,有志于成为企业家的年轻人,就应该学学海尔的创业精神。很有幸在公共关系学的课堂上看到这样一部经典的影片,最后引用凌敏说的一句话:什么叫做不简单?能够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做不容易?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地的做好它,就是不容易;什么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让我们以此共勉。
第四篇:观《首席执行官》有感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
今天有幸观看了《首席执行官》这部电影,海尔的成长经历给我们是一种鼓舞和自豪感,虽然我只是企业的一名普通员工,但是在看完《首席执行官》这部电影后,还是感触颇深。
凌敏忍痛把价值二十多万的76台冰箱砸烂,目的就是让员工把品质意识烙在心底,很深刻的记得凌敏说的一句话“今天不砸这些冰箱,明天别人就要来砸我们的工厂”也正是这一砸,质量、细节深深印在了每个海尔人的心中,因此海尔在全国同行业评比中以最高分赢得了国家质量金奖,也是中国冰箱史上的第一枚金牌,其次因“螺丝”事件中,也反映了海尔管理中的尽职尽责,管理层和员工的工作认真劲和那份责任感,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命脉:每个人都知道企业要发展做好质量是根本,而在海尔集团首先就让质量意识在每个员工心中根深蒂固,只有做好产品质量,才能有永久的客户,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海尔为了生产多元化的产品,打造自己的品牌,海尔要建工业园。15亿的资金需求,对于年利润不到5000万的海尔来说,有困难,但凌敏没有退缩,选择了迎难而上,抓住了风险中有可能的机会,并说“我们从来没有这样清醒,我们最怕的是自己,路是人走出来的”这种坚持不懈,不畏困难的精神,也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海尔的创业精神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打动了政府,在政府的资助下,海尔工业园终于建成了。海尔在全国打出了自己的品牌,迈出了跨国的步伐。凌敏说,一个企业要发展壮大,就要有自己的品牌,就要形成国际化的大公司,就要成为狼,这样才能与狼共舞;现在看来海尔成功了!面对困难,他们没有放弃,面对挑战,他们没有懦弱,面对压力,他们没有惧怕。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朝着一个方向努力,锲而不舍。
回味着过程,每一位角色,和每一个情节,每一次的绝境逢生,峰回路转,想着是不是他的运气好的同时也在仔细回想着他们每个人在遇到问题时候的处理方法和冷静的头脑、果断的决定的重要性,和不放弃最后的希望的争取贷款的过程,把不可能的变成可能的决心。这样的经历走过来了,海尔成功的走向全球,也达到他梦想,为了自己的梦,现在的成就,和责任让我更加明白一些道理,责
任有多大能力就有多大。
最好引用海尔总裁的一句话:什么叫做不简单?能够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做不容易?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的做好它,就是不容易;什么事不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第五篇:观《首席执行官》有感
观《首席执行官》有感
思修实践时,我们观看了《首席执行官》。这是著名导演吴天明根据海尔集团的真人真事所改编的,吴导演拍这部电影不是为海尔宣传造势,而是被海尔人那种“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精神所感动,所以他拍了这部电影,希望在这物质横流、信仰危机、道德沦落的社会中立一座灯塔,竖一座丰碑。
影片通过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为创作原型,讲述了在20世纪90年代海尔在欠债一百四十七万、濒临倒闭的情况下,三十五岁的新任厂长凌敏第一次踏出国门,去德国科隆为引进利勃公司生长线而谈判。几经谈判,因为经济不允许,他只能买一条去掉了自动化部件的生产线。面对发达的西方工业,他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与其的巨大差距,在美丽的烟花下,德国科隆公司的老总对凌敏说:“中国有世界上最美的烟花,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在50年后赶上我们的工业水评的。”凌敏对此感到惭愧,中国难道只有老主宗的东西才拿的出手吗,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搞发展,让外国人不敢小瞧中国。凌敏回国后,加紧整顿工厂,来迎接德国生产线时,德国人突然提前了验厂时间。如果验厂不合格,签订的合同就会自行失效,凌敏和他的助手总工程师向华紧急动员全厂职工连夜加班,清理环境。凌敏和员工们改变企业落后面貌的志气和努力,感动了前来验厂的德国专家。验厂顺利通过了,第一批用德国生产线生产的冰箱终于成功下线。此后,电影以时间为序,列举了海尔在现实中面对的种种难题,如为了质量问题而砸毁质量不合格的冰箱、虽陷入资金问题但为了民族品牌拒绝AV的种种利诱等。
纵观全片,导演没有把更多的笔墨放在人物的情感表现上,而是通过一个个事件冲突的转换,来衬托出人物内心中潜藏着的激情,企业首席执行官临危受命,不畏压力,力挽狂澜、果断决策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我国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背景下,影片《首席执行官》除了艺术上的探索外,更有其现实意义。随着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本土企业带来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影片所描述的主人公足迹及他创造的典型企业成功范例,将给现实生根中追求进取的人们带来不无借鉴意义的思考和启示。
其中电影中海尔从1984到1995,十年创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立志要干出中国最好的冰箱的海尔创业者们,发出了“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心声。而海尔作为国内最后一家引进冰箱项目的工厂,要想后来居上,必须速度制胜,“迅速反应、马上行动”成为当时全体海尔人一致的工作作风。在这种企业精神和工作作风的推动下,海尔十年创业首战告捷,创出中国家电第一名牌。
我觉得海尔的精神这值得我们所有的人去学习,海尔人能做到的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也能够做到,因为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了历史的新使命:要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海尔的创始人为了实现振兴民族工业的强国梦,不断的努力着,但他不放弃因为他相信,只要找到了路,就不怕路远!而我们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但要继承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还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继续破浪前进。
我们也要有明确的成才目标,因为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我们要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要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我们要有远大的理想,像张瑞敏一样立志做中国品牌,振兴民族工业,热爱祖国,树立起“舍我其谁”豪情壮志和坚定信念,把振兴中华做贡献为自己不懈奋斗的目标。我们作为世界的主人,要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努力提高创新能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我相信在大学,这个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可以适应人生的新阶段,坚定崇高的信念,继承爱国的传统,去追求远大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