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产核资讲话(修改)
全面清产核资强化三资管理
——在全市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市委农工办
2011年8月31日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工作做工作发言,主要讲三点:
一、明确目标要求
今年省纪委、省农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江苏省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工作方案》,牵涉面广,工作量大,要求高。落实好文件精神,做好清产核资工作,首先要做到三个明确:
1、明确清核范围。清产核资的工作范围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资金、资产、资源,即对“三资”清核要实现“三个全覆盖”:一是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的全覆盖,包括各行政村、单独核算的自然村及其所属的企业实体、合作组织等;二是“三资”账内账外的全覆盖;三是“三资”经营性、非经营性的全覆盖。
2、明确清核要求。要通过清产核资的方式,核查弄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资金、资产和资源的管理、经营和监督状况。实现“三清”,一是管理清况清,就是要全面清理核实村级-7-
集体所有的“三资”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效益情况,看账实、帐款、账账是否相符;二是经营状况清,就是要对镇村的各级资产、资源、资金的使用情况、承包发包程序、合同签订和管理情况进行清理核查;三是产权清,就是要对权属不清的村组资产、资源、资金要依法明析产权,严格区分国有资产、集体资产和村民资产,从而明确产权,并按照权属逐一登记造册。
三是明确清核目标。这次清核的工作目标是通过清产核资达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民主化“三化”的目标。最终形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督有力的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全覆盖,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二、扎实有序推进
清产核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确保清产核资工作扎实有序推进,要做好五项工作:
1、充分做好准备。前期准备工作时间从8月底开始至9月上旬,主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组织。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主要是加强对清产核资工作的组织领导;乡镇也要相应成立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和指导做好清产核资工作;各村要成立清产核资工作小组,小组成员要有镇分工干部、代理会计、村主要干部和财务人员以及民主理财代表和村民议事代表参
加,具体实施清产核资。二是制定方案。乡镇村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清产核资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核查内容、核查方法、时间进度及人员分工等。三是及时扎帐。乡镇经管站要及时做好村级财务财务收入、支出、债权、债务的结账、报账和关账工作,村两委会成员要在关账前进行自查,该结报的结报,该入账的入账,结报结束后,要签订书面承诺,明确相关财务责任。四是开展培训。为切实做好清核工作,我办将加强清核工作的业务培训,今天上午,我们已经对乡镇经管站长进行了业务培训,下一步我们还将分层次组织清产核资专项业务培训,乡镇也要加强村级清产核资工作小组人员的业务培训,以确保清核工作正常开展。
2、认真组织清核。组织清产核资工作时间是从9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为期一个月,清产核资的数据基准日为2011年6月30日。具体要注重四点:一是登记造册。要全面清查资金、资产、资源核算账目和管理台账,梳理相关协议和合同,认真填写清查情况登记草表;对照收集整理好的“三资”清理登记表,对账内、账外所有资金、资产、资源进行核实,对核实情况逐一记录在案并对账外资产进行补充登记。清查和复查的工作表要有清查工作班子、各级集体经济组织法人代表签字确认,并加盖集体经济组织印章方可上报。二是优化操作方法。在清理核实过程中,要采用以账对物、以物对账方法核查;要组织人员到现场清点、丈量和查看;要通过发动群众,广泛调查,分析排查,一般要注意做到“三先三后”:即:先账内、后账外,先清状况、后查原因,先清理后处理。三是严格把握政策。要依据农村政策,妥善处理清产核资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对于产权不清的,必须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合理界定产权,坚持尊重历史事实、平等协商;坚持谁投资、谁收益、谁拥有产权;坚持准确、合理,依据充分。对于强行侵占集体资产,又不按合同缴纳集体租金的,要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予以清收,教育不改的,依法强行收回。对于严重违规、长期低价发包的,要依法进行合同变更。对于私设账外账和账外资产,要在审计审核后入账核算,对涉及违纪、违法的要对照党纪条规和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对有账无物的,要通过审核程序和民主程序依规依法核销。
3、把握清核重点。在清理过程中,要有目的性的解决过去“三资”管理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和重点问题。一是要抓好 “薄弱村”、“难点村”的清理核实和综合治理。要认真重视“三资”管理薄弱村、重点村清核工作,要通过清查,找出问题原因,对症下药,切实解决一些“老上访”村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好“三资”管理薄弱村的转化。二是要抓好“三资”管理的一些突出问题的清理核实和问题解决。在集体资金上,要重点清理解决资金托管不到位,资金使用无计划,村级库存、干部往来大,甚至私设小金库、公款私存、坐收坐支、占用挪用集体资金的问题。在集体资产上,要重点清理解决账实、账款、账账不符的问题,对有账无物的资产要查清去向、查明原因;对有物无账的资产,要及时进行评估,入账核算;对村级债权,要逐户核对,合理界定债权的合法性、合理性,做好党员干部的宕欠款的回收工作。在资源管理上,要重点清理解决市场竟争不充分,低价发包、承包问题;自然资源整合不充分,开发不深、效益不高的问题;少数地方,仍不公开招投标,存在的霸包、人情包、拒交承包款的问题。
4、实行全程公开。对于“三资”清查核实,要全面实行“三公开”。一是核查过程公开,要让村理财小组、监督小组成员全程参与,确保核查登记在阳光下操作,公开透明。二是核查结果公开,就是清产核资结果在报经镇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初审通过后,在村务公开栏中向村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公开公示,公开时间不得少于7天。三是处置情况公开,就是将清产核资发现的问题和初次公示后群众反映问题的处理情况和清产核资的最终结果公开公示。
5、组织督查推进。我办将会同纪委等有关部门组成督查小组,定期不定期对乡镇清产核资工作进行督查,实行旬报制度,及时妥善处置清产核资中的问题、通报进展情况;乡镇也要组织相应的督查班子,及时解决清核中的问题,确保清产核资工作有序推进。
三、注重总结完善
按照要求,省市对我市清产核资工作将于11月份进行检查验收,市里计划于10月下旬对乡镇清产核资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在清产核资工作结束后,要注重三项工作:
一是注重总结迎检。在清产核资过程中,要及时总结推广
好经验、好做法,树立典型、放大效应;清产核资结束后,要对照要求认真组织自查验收,形成清产核资工作总结,并于 10月25日前将清产核资工作总结、表格以及验收申报表上报市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市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乡镇申报情况,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检查验收,对不合格的乡镇,限期进行整改,确保清产核资工作取得实效。
二是注重数据归档。要重视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工作基础数据和文档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对重要的汇总数据资料,还要建立电子文档,这既是做好省、市检查准备工作的要求,也是我们清核工作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农民群众实时监督的要求。
三是注重长效管理。要以清产核资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三资”管理制度,重点是要完善资产产权登记制度、资源运营制度、资金管理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相关制度;要加快建立农经信息管理网络,形成以“三资”管理为重点,具备网上实时监督、问题自动报警、信息及时反馈,管理全程公开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农经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建立完善我市市、乡(镇)、村三级监督管理体系,加快推进我市农村“三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民主化进程,不断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水平。
第二篇:清产核资工作讲话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
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中央纪委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一系列部署,全面落实省、市关于规范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的要求,对全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刚才,同志宣读了《实施方案》。下面,就做好这项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清产核资工作的重要性
(一)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是我县推行多年的农村财务“双代管”工作的延伸和拓展。这既是“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从乡镇工作来讲,抓住了“三资”问题,就抓住了农村矛盾的焦点,就抓住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就能有效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全面摸清农村集体“三资”的真实状况,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集体资金使用混乱、资产随意处置、资源发包显失公平和以权谋私等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对于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1 保障农民权益,加快推进我县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开展清产核资工作是加强“三资”管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基础。从当前我县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看,绝大多数村集体经济都很薄弱,有的还是“空壳”。大多数都没有集体资金积累,只有为数不多的集体资产和资源,这是村集体经济的“最后一点本钱”。通过清产核资,加强村级“三资”管理,管好用活这“最后的本钱”,盘活村级资产、资源,实现村级集体“三资”的安全和保值增值,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全面改善和提高农村群众的生活水平,加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提供经济基础。
(三)开展清产核资工作是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农民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也是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的多发领域。从近几年信访情况看,村组干部出问题、犯错误,甚至违法犯罪,绝大多数与处置集体“三资”有关。有的村干部不能认真执行村务公开的有关规定,在“三资”管理使用上优亲厚友,造成群众不满;个别村干部不能自觉遵守有关纪律规定,以权谋私、独断专行,集体资金被无偿占用或低价承包、租赁、处置,有的集体资金被贪污、私分、挪用、挥霍浪费等。这些情况,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推行农村 “三资”清理,就是要从源头上摘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从根本上减少和避免村干部犯错误的机会,保护基层党员和干部。
二、精心组织,注重实效,扎实开展清产核资工作 这次清产核资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任务重、时间紧、要求严。各村组要按照这次会议的统一部署,把握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工作稳步推进。
(一)把握目标要求,突出工作重点。为搞好这次清产核资工作,县纪委、农业局、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方案》。咱镇里也制订了《**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实施方案》各村组要认真学习领会省、市、县加强“三资”管理的有关文件规定,准确把握清产核资工作的目标要求,切实抓好《方案》的落实,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工作。一是要以摸清“家底”为目标,全面掌握村集体所有“三资”的现状。要把农村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资源全部纳入清产核资范围,以会计核算资料为基础,先账内、后账外逐项进行清查核实,通过账实、账证、账账核对,确定盘盈盘亏情况。对集体经营、投资等收入,固定资产和土地、林地等集体资源,要进行重点清查。二是要以明晰资产权属为重点,建立“三资”管理台帐。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对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的所有权归属关系进行确认,全面清查核实和权属界定后,按类 别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台账,及时反映增减变动情况。三是要抓住健全“三资”管理制度这个关键。逐步建立底数清晰、权属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督有力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农村集体资产的合理利用和保值增值。
(二)严格工作程序。一是明确清产核资范围,确保不遗不漏。这次清产核资以村为单位,对村集体所有的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都要认真清查、全面核实、逐一登记。二是严格资产清查程序,确保环环相扣。要按照有关会计制度核算要求,对资产、资源承包租赁合同或协议,要逐一调阅、认真审查。对固定资产要以账面数为基础,账内账外相结合,逐笔逐项盘点,对资源性资产,采取实地查看与重新测量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盘点。三是严格审查核实程序,确保真实准确。按照《方案》要求,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清产核资中的核实环节,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通过查询账目及凭证、查阅合同与协议、询问当事人、实地调查、组织评估等形式,对“三资”数额、权属、台账与实物、处置与管理等情况进行核实,做到数额无误、产权明确、现状清楚。开发区、各镇(街道)要对上报的清产核资结果进行认真的审查审核,确保清产核资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四是在工作安排上,我们选择了3个街道和**镇作为试点。会后试点工作马上启动,面上工 作要在4月下旬全面铺开,确保在10月中旬工作全面结束。
(三)公开透明,严肃纪律。各村组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全面公示,广泛征求群众和有关当事人的意见,凡是对“三资”清查情况有异议的,必须认真进行核查,直至群众认可。对核查不清或有权属争议的,不得进入确认程序,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协调解决或裁定,确保清查工作全面彻底、准确无误、不留死角。清产核资工作结束后,县里将组织全面验收,省、市也将组织抽查,抽查面不小于30%。对于验收抽查中发现没有按规定要求开展工作、“三资”底数不清、群众意见较大的,责令限期整改。
(四)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在认真开展清产核资的基础上,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完善以民主理财为基础,以全面推行委托代理制度为重点,从根本上防止边清边犯、前清后乱等问题的发生。一是建立完善“三资”管理制度。要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加强对财务预决算、收入管理、开支审批、债权债务管理的规范和监督,落实民主理财规定,确保集体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二是全面实行“三资”委托代理服务。要在清产核资和规范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的基础上,将委托代理服务范围由农村集体资金向资产、资源拓展,实行“三资”的全面委托代理服务。按照 省、市要求,2012年底,全县所有镇(街道)要建立“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作为农村集体资金结算中心和资产资源交易平台,代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收支,对工程建设、物资采购、土地流转、资产资源处置等统一管理、规范运作、公开交易,从根本上防止资产流失和资源浪费,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三、加强对清产核资的组织领导
春季是抓基层、打基础的黄金季节,是我们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的大好时机,推进“三资”清产核资是关系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件大事,是今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工作,也是“创先争优”破解难题的重要实践,各村组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在人员、时间和精力上予以倾斜,确保取得预期效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机制。这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在县委统一领导下进行,由县纪委牵头,成立由纪委、农业、财政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县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开发区、各镇(街道)也要成立专门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明确部门分工,做到指导到位、协调到位、落实到位。各村要成立由行政村支书、联系村乡镇干部、村两委成员、村务监督委员会、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等相关人员组成的清产核资小组,具体负责并实施清产核资工作。要形成工作日程推进表,按照时限要求,统筹安排好此项工作。要切实 加强宣传引导,做到进村入户、讲清讲透,打消群众不必要的顾虑,积极争取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配合,为工作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加强业务培训。各村组要抓紧确定专职业务人员,积极参加农业局和镇经管站的业务培训,确保村级集体三资清理工作规范运行,按期完成。
(三)做好群众工作,确保社会稳定。“三资”清产核资工作,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干部敏感、影响面大,尤其是在清理的过程中,可能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遇到或多或少的阻力和难度,甚至引发干部和群众之间的矛盾,引发前任干部和现任干部的矛盾,因此各村组干部必须把工作做细,把握政策界限,讲究工作方法,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引导,避免引发新的矛盾。对涉及历史遗留问题等争议较大、容易引发不稳定因素的特殊情况和重大问题,要主动介入,积极上手,妥善处理,避免因“三资”清产核资引起上访事件,确保农村稳定。
(四)加强技术指导,力求稳步推进。这次县里从纪委、农业、财政抽调20名业务骨干,组成4个技术指导组分包镇(街道)对清产核资工作进行指导。指导组要深入镇(街)、村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实地检查工作进展情况,把握好整体工作进度和质量,及时指出工作 7 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做到每个阶段有部署、有督促、有小结,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同志们,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工作,是加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是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的重要突破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希望与会同志要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务求工作实效,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三农“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谢谢大家!
第三篇:清产核资培训资料
清产核资工作培训资料
资料目录
资 料 页 次
一、清产核资具体方案(共56页)3-59
二、报告参考格式(共16页)60-75
1、清产核资审计报告(共12页)
(含报告封面、目录、正文、损失说明)
2、内部控制审核报告(共4页)
(含标准无保留及保留意见报告版本)
三、企业清产核资报表(共21页)76-96
四、清产核资报表编制说明(共26页)97-122
五、清产核资内控问卷(共24页)123-146
1、采购与付款循环调查问卷(4页)
2、仓储与存货循环调查问卷(3页)
3、工薪与人事循环调查问卷(2页)
4、控制环境调查问卷(3页)
5、会计系统调查问卷(2页)
6、生产循环调查问卷(3页)
7、投资与筹资循环调查问卷(3页)
8、销售与收款循环调查问卷(4页)
六、损失申报说明 147
七、清产核资文件(共24页)148-172
1、关于做好《企业会计制度》工作的通知(国资评价[2003]45号)
2、关于印发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方案的通知(国资评价[2003]58号)
3、关于印发《企业资产损失财务处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企[2003]233号)
4、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
八、中远集团关于航运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相关会计政策的规定 173-177
方案目录
项 目 页 次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清产核资的范围 4-5 第三章:清产核资的目的 5 第四章:清产核资的方法 5-6 第五章:清产核资的基准日 6 第六章:清产核资法规依据 6-7料范围 7-8 第八章:资产损失认定的依据 8-11 第九章:资产损失认定的原则 11-12 第十章:财产清查的步骤 12 第十一章:企业财产清查的程序 12-14 第十二章:审计工作程序 14-16 第十三章:清产核资的内容及要求 16-52 第十四章:内部控制的审核内容及要求 52-54 第十五章:清产核资表格及报告 54-56 第十六章:项目组织工作 56-57 第十七章:项目的时间安排 57-58协调与配合 58 第十九章:附则 59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
第七章:清产核资的资第十八节:中介机构的
清产核资工作具体方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中远集团为了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按照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颁布的《企业清产核资办法》应进行清产核资,经申请立项已获批准。
第二条 为保证中远集团清产核资工作的顺利进行,指导和规范清产核资工作的具体操作程序,提高中远集团清产核资工作的效率,特制定中远集团清产核资工作具体方案(以下简称“具体方案”),供此次清产核资参与单位使用。
第三条 本具体方案按照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颁布的《关于印发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方案的通知》、《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及相关配套规定和财政部颁布的《国有企业申请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程序及报送材料的规定》,结合中远集团的实际状况编写而成。
第二章 清产核资的范围
第四条 清产核资范围:根据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要求此次清产核资包括集团所属国内、外全部子企业、事业单位、分支机构,含已执行、尚未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等。
第五条 此次参与清产核资的企业范围比集团合并报表编制范围要广,即:只要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子企业均包括在清产核资范围内:
1)独立法人;2)独立核算;3)能编制完整的报表,只要未撤消,未清算,不论是否资不抵债、空壳公司均在此次清产核资范围。
3、新筹建企业可不进行清产核资,但应纳入清产核资报表范围。
4、上年已进行清产核资的企业,以帐面数过入清产核资报表范围。
5、事业单位首先将报表转为企业表再进行清产核资。
6、境外企业及对境内投资的企业,主要清损失,是原制度损失,不涉及转变会计制度问题,按当地的会计制度执行,一般不涉及预计损失。
7、基建单位也应纳入此次清产核资范围,应首先将报表转为企业会计报表再进行清
产核资,其损失企业可以申报。
8、未申报已执行的企业及金融企业均纳入清产核资范围。
第三章 清产核资的目的
第六条 财产清查的目的
(一)全面摸清中央企业“家底“,如实暴露企业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资产状况、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促进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二)全面清查核实中央企业各项资产损失情况,并根据国家清产核资政策规定进行处理,促进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创造条件。
(三)通过对中央企业所属事业单位清产核资工作,核实事业单位资产、权益等状况,规范中央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制度,促进真实反映企业经营实力。
(四)全面清查核实中央企业所属境外子企业各类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规范境外企业财务监督管理和财务报告制度,促进加强境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
(五)鉴于清产核资目的,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应全面彻底、不重不漏、不虚报、瞒报、账实相符,切实摸清“家底”,保证清产核资工作结果真实、可靠。
第四章 清产核资的方法
第七条 各级子公司按所属关系采取自下而上逐级审核、填报的方法,汇总全部下属企业单位户数,并上报中远集团总公司。
由于中远集团实施清产核资的目的是为了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因此参加清产核资的企业首先按照行业会计制度、全面清查企业的资产、负债,确认各项资产的清查损失,在此基础上,依据《企业会计制度》检查各项资产、负债的金额,确认各项资产的减值准备。也就是说,先按行业会计制度,即企业现行的会计制度(以下称“原制度”)清理出企业现存的资产损失,称“清查损失”,然后按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称“新制度”)预计企业的减值损失,称“预计损失”,统称“资产损失”。
上述资产损失,是指企业清产核资清查出的在基准日之前,已经发生的各项财产损失和被证明不能收回的各项债权与投资等形成的损失,以及以前的潜亏及挂帐等。
第五章 清产核资的基准日
第八条 此次清产核资的基准日确定为2002年12月31日。
第六章 清产核资工作的法规依据
第九条 清产核资工作中企业及中介机构应依据下列法规进行(不限于):
1、《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运输(交通)企业会计制度》、《运输企业财务制度》及相关行业会计制度、财务制度等;
2、《企业会计制度》;
3、《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
4、关于做好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工作的通知(国资评价[2003]45号)
5、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颁布的《关于印发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方案的通知》(国资评价[2003]58号)
6、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颁布的《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及相关配套规定;
7、《财政部关于国有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有关财务政策问题的通知》(财会[2002]310号);
8、财政部关于印发《贯彻实施<企业会计制度>有关政策衔接问题的规定》的通知(财会[2001]17号);
9、财政部关于印发《实施<企业会计制度>及其相关准则问题解答》的通知(财会[2001]43号);
10、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
(二)的通知(财会[2003]10号);
11、《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
1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印发《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的通知(会协[2002]41
号);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14、《中国注册会计师法》;
15、《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16、《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17、《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
第七章、清产核资的资料范围
第十条 被清查企业应在审计组进点前准备好如下资料:
1、清产核资单位基本情况、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财务机构及人员分工,企业成立批复;
2、清产核资前按“行业会计制度”编制的会计帐簿、凭证、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其中包括:各项实物资产盘点表、资产所有权证书、银行对账单及询证函、往来账账龄分析以及历年与对方核对(二次函证)的结果,各项投资协议、合同及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接受投资单位经审计的会计报表,借款合同或协议等;
3、企业清产核资自查中,按本方案要求搜集、补充、完善并分类装订成册的各项资产损失证据和资料;
4、各项预计损失依据和资料;
5、各项负债列入潜盈项目的相关依据;
6、重大的未决经济纠纷案件,其预计损失情况;
7、提供担保或抵押等或有负债事项的相关资料及说明;
8、企业会计政策制定及执行资料;
9、公司董事会同意企业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的决议;
10、按文件要求填列和签章的企业清产核资报表;
11、企业的验资报告及评估报告;
12、清查时点经会计师事务所审定的会计报表审计报告;
13、企业设计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报告;
14、与上述审计相关的、有可能对注册会计师做出专业判断产生重要影响的其它相关资料。
本章中我们提出的总体资料范围为14项,在各个会计科目的清查中我们又详细地列示了需企业提供、准备的资料,请各参与清产核资的企业在审计组进点前按本方案的要求做好资料准备工作,特别是确认资产损失和预计损失的证明资料。
第八章 资产损失认定的证据
第十一条 清产核资工作中企业需要申报认定的资产损失,必须提供合法证据。包括:法律效力证据、具有法律效力的社会中介机构经济鉴证证明和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而清产核资工作的难点主要在于损失证据的收集。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应充分估计取得的难度,选派有能力、责任心强的人员专门做此项工作,以保证财产清查工作的顺利实施,保证损失处理申报获得批复。
第十二条 法律效力证据:是指企业收集到的司法机关、公安机关、行政部门、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等依法出具的与本企业资产损失相关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据。主要包括:
(一)司法机关的判决或裁定;
(二)公安机关的立案结案的证明、回复;(三)工商管理部门出具的注销、吊销及停业证明;(四)企业的破产清算公告及清偿文件;(五)政府部门的公文及明令禁止的文件;(六)国家及授权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的鉴定报告;
(七)保险公司对投保资产出具的出险调查单,理赔计算单等。
(八)符合法律条件的其他证据。
第十三条
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是指社会中介机构按照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在充分调查研究、论证和分析计算基础上,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对企业的某项经济事项发表的专项经济鉴证证明或鉴证意见书,包括具有经济鉴证业务执业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专业鉴定机构等出具的经济鉴证证明或鉴证意见书。
第十四条 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是指本企业在财产清查过程中,对涉及财产盘盈、盘亏或者实物资产报废、损毁及相关资金挂账等情况的内部证明和内部鉴定意见书等,主要包括:
(一)会计核算资料和原始凭证;(二)财产清查的盘点表;(三)相关经济行为的业务合同;
(四)企业内部技术鉴定小组或内部专业技术部门的鉴定文件或资料(数额较大、影响较大的资产损失项目,应当聘请行业内专家参加技术鉴定和论证);
(五)企业的内部核批文件及有关情况说明;
(六)由于经营管理责任造成的损失,要有对责任人的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说明; 对可通过内部证据认定的损失金额大小企业应有一个划分标准,小的损失由企业内部鉴定,大的损失要经中介鉴定,不同企业大小的划分会不同。损失责任应明确,如未认定责任是不可以认定为损失的,责任必须要分清。
第十五条 作为资产损失的所有证据,企业都应当根据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进行逐级审核,认真把关;承担企业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业务的中介机构应根据独立审计准则规定做好相关证据的复核、甄别工作,逐项予以核实和确认。
第十六条 损失证据的法律效力问题
由于损失证据不同,其法律效力也不同,法律效力越高的证据越有利于损失的确认和核销审批,根据以往我们的工作经验,来源于政府的证据优于民间的,政府级别高的证据优于级别低的,外部的证据优于内部的证据,因此企业在寻找证据的过程中,应尽量取得法律效力高的证据。为了便利大家工作,以下我们将损失证据的效力由高向低排列:
1、法院的证据:
(1)破产执行及执行未果,有可能有剩余资产偿债,有可能没有;(2)破产判决书;(3)进入破产程序。
2、工商税务的证据
(1)被注销注册或登记的;
(2)被吊销注册登记,因为吊销有可能是暂时的;
(3)两年未通过年检的。
3、政府的证明,必须有公章
4、咨询管理机构文书,如技术鉴定部门、物价鉴定部门的鉴定、咨询报告
5、中介机构的证明、鉴定文书,如律师事务所对涉及诉讼案件资金回收可能性出据的律师涵;资产评估及会计师事务所出据的评估报告、经济鉴证报告、咨询证明等。
第4、5项应尽量取得资质较高机构的报告。
6、对方单位的证明,如欠款单位出具证明:无力偿还应付的款项、存在不能持续经营的迹象等;
7、函证、催收证明,对于三年以上未能收回的款项,在无法取得上述证明的情况下,要尽量查找企业以前发出的询证函、催款通知等证明,但应注意的是,不能只找最近一两年的,比如找到五封2001年的催收函,而以前的一封没有,说服力就太差了,应尽量寻找以前不同的。
8、企业内部证据。
第十七条 企业在清产核资工作过程中,对于清查出的下列损失及挂账,应委托中介机构进行经济鉴证:
(一)企业虽然取得了外部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但其损失金额无法根据证据确定的;(二)企业难以取得外部具有法律效力证据的有关不良应收款项和不良长期投资损失;(三)企业损失金额较大或重要的单项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工程物资的报废、毁损;
(四)企业各项盘盈和盘亏资产;(五)企业各项潜亏及挂账。
第九章 资产损失认定的原则
第十八条 资产损失认定的原则包括:
1、为保证企业资产状况的真实性和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企业对清产核资中清查出的已丧失了使用价值或者转让价值、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账面无效资产,凡事实确凿、证明充分的,依据国家财务会计制度和清产核资政策规定,认定为损失,经批准后可予以财
务核销。
2、企业对清产核资中清查出的各项资产损失,应当积极组织力量逐户逐项进行认真清理和核对,取得足以说明损失事实的合法证据,并对损失的资产项目及金额按规定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进行核实和认定。
对数额较大、影响较大的资产损失项目,企业应当逐项做出专项说明,承担专项财务审计业务的中介机构应当重点予以核实。
3、企业对清产核资中清查出的各项资产损失,虽取得外部法律效力证明,但其损失金额无法根据证据确定的,或者难以取得外部具有法律效力证明的有关资产损失,应当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经济鉴证后出具鉴证意见书。
4、企业对经批准核销的不良债权、不良投资等损失,应当认真加强管理,建立“账销案存”管理制度,组织力量或成立专门机构进一步清理和追索,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5、企业对经批准核销的报废毁损固定资产、存货、在建工程等实物资产损失,要分类排队,进行认真清理,对有利用价值或能收回残值的,要积极进行处理,以最大限地度降低损失。
6、企业清查出的由于会计技术性差错引起的资产不实,不属于资产损失的认定范围,应当由企业依据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差错更正办法,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提出相关意见后自行处理。
7、企业集团内部单位之间、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互相往来款项、投资和关联交易,债务人核销债务要与债权人核销债权同等金额、同时进行,并签订书面协议,互相提供处理债权或者债务的财务资料。
第十章、清产核资的步骤
第十九条 清产核资的步骤
清产核资的步骤分为企业自查和中介机构审计两个步骤。
第十一章 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程序
第四篇:清产核资讲稿
清产核资讲稿
清产核资,简单的说就是清查资产、核实资本。从定义上看清产核资是指根据国家专项工作要求或者企业特定经济行为需要,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方法和政策,组织企业进行账务清理、财产清查,并依法认定企业的各项资产损溢,从而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价值和重新核定企业国有资本金的活动。根据省政府19号文件精神,国有企业改制均应进行清产核资;按照国资评价45号文件精神,实行新《企业会计制度》须先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因此,清产核资目前正成为各企业(各部门、各集团)面临的一项非常紧迫的工作。
目前,许多企业对清产核资这项工作还不太了解,特别是一些改制企业在改制时以资产评估取代了清产核资这项工作,认为既然做了资产评估,就不必要再做清产核资。要强调的是,清产核资、资产评估都是改制的必经程序,不能忽略或替代。资产评估是指在资产进行交易、转移或变更经营者之前,由专门机构和人员,依据国家有关制度规定,遵循真实、公平、科学的原则,按照规定的程序,对特定的资产进行评定估价。资产评估主要是为了满足产权变动的需要,它是把企业的资产或企业整体作为商品,在考虑市场价格波动的情况下,来确定其交换价值(资产交易底价),它考虑的不仅仅是资产自身价值,而且更大程度上还要考虑资产使用的收益及其货币的时间价值。而清产核资主要是通过账物清理、资产清查、损溢认定、资金核实后来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与财务状况。清查核资结果经国资监管部门批复后,企业可以调整账务; 资产评估结果则只能作为确认交易价格的依据,不能入账。
通过清产核资,可以摸清家底,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及财务状况,完善企 业基础管理,并为科学评价和规范考核企业经营绩效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依据。
一、清产核资的主要内容
清产核资的内容包括:账务清理、资产清查、价值重估、损溢认定、资金核实这五大方面的内容。
(一)、账务清理
为保证账账、账证相符,企业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必须先进行账务清理。账务清理是指对企业各种银行账户、各类现金及有价证券、会计核算科目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以及企业的各项内部资金往来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以保证企业各项账务的全面和准确。
账务清理应当以清产核资工作基准日为时点,在基准日采取倒轧账的方式进行。通过账务清理要做到集团本部、集团与所属企业之间,所属企业相互之间往来关系清楚、资金关系明晰。
企业对在金融机构开立的人民币支付结算的银行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以及外汇账户等要进行全面清理。
企业在账务清理过程中应重点清理:
1、清理各种违规账户或者账外账,对违规开立的银行账户应当坚决清理,对于账外账的情况,一经发现,应当坚决纠正。
2、应当认真清查各项账外现金,对违规侵占截留的收入,或者私存私放的各项现金进行全面清理,应当认真予以纠正,要及时纳入企业账内。
3、对集团及所属企业对内或者对外的担保情况,财产抵押和司法诉讼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分类排队,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风险。企业在账务清理中,对清理出来的各种由于会计技术性差错因素造成的错账,应当根据会计差错更正的规定自行进行账务调整。
(二)、资产清查是对企业的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核对和查实。在资产清查中要把实物盘点与核实账务结合起来,在盘点过程中要以账对物,以物核账,以保证账实相符。要把清理资产和核实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结合起来,重点做好应收及预付账款、各项对外投资、账外资产的清理,查实应收账款的债权是否存在,核实对外投资初始成本的现有实际价值。
最后,企业在对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清产核资损失认定的有关规定,在社会中介机构的配合下,收集相关证据,填报各类清产核资报表、为资产损失、资金挂账的认定工作做好准备。
资产清查按会计科目分别进行,下面我按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排列顺序逐项讲解一下每个会计科目应清查的具体内容:
1、库存现金的清查
应当查看库存现金是否超过核定的限额,现金收支是否符合现金管理规定;核对库存现金实际金额与现金日记账余额是否相符;清查完后要编制库存现金盘点表。
2、银行存款的清查
主要清查企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在银行中该企业的存款账面余额是否相符。对银行存款的清查,应根据银行存款对账单、按存款种类及货币种类逐一查对、核实。重点应逐项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未达账项的真实性。
3、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清查
清查内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和待摊费用。对应收款项进行清查时要通过函证或(对金额较大的款项)到对方单位取证的方式逐一与对方单位核对,以双方一致金额记帐。
对于有争议的债权,要认真清理、查证、核实,重新明确债权关系;对于长期拖欠的款项,要查明原因,积极组织催收;对经确认难以收回的款项,应当明确责任,做好有关取证工作;对企业职工个人借款要认真清理并限期收回。
4、短期投资的清查
主要对国库券、各种特种债券、股票及其他短期投资进行清理。先取得股票、债券及基金账户对账单,与企业明细账余额核对,检查账证是否相符,再盘点库存有价证券,与相关账户余额进行核对,进行账实核对。
5、存货清查
对存货清查,要认真组织清仓查库,对所有存货全面清查盘点;对清查出的积压、已毁损或需报废的存货应当查明原因,组织相应的技术鉴定,并提出处理意见。对长期外借未收回的存货,应当查明原因,积极收回或按规定作价转让。
6、固定资产清查
固定资产清查范围主要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和土地等。
对固定资产的清查要查清固定资产原值、净值,已提折旧额,清理出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待报废和提前报废固定资产的数额;要查清固定资产损失、待核销数额等;对清查出的各项账面盘盈(含账外)、盘亏固定资产,要认真查明原因,分清工作责任,提出处理意见。对清查出的各项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应当查明日期、使用时间、技术状况和主要参数等,按调拨(其价值转入受拨单位)、转生产用、出售、待报废等提出处理意见。
对土地的清查范围包括企业依法占用和出租、出借给其他企业使用的土地,企业举办国内联营、合资企业以土地使用权作价投资或入股的土地,企业与外方举办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的土地。
7、长期投资的清查
主要包括以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各种资产的各种形式投资。核查内容包括:有关长期投资的合同、协议、章程,权力部门的批准文件,确认目前拥有的实际股权、原始投入、股权比例、分红等项内容。凡按股份或者资本份额拥有实际控制权的,一般应采用权益法进行清查;没有实际控制权的,按企业目前对外投资的核算方式进行清查。
如果企业以前因历史原因对长期投资核算不清楚(有些挂在往来款里),在此次清产核资过程要认真清理,符合投资性质能够取得有效证明的,应对账务进行调整。
8、在建工程清查
在建工程清查范围主要是在建或停缓建的国家基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包括完工未交付使用(含试车)、交付使用未验收入账等工程项目、长期挂账但实际停工报废的项目。在建工程由建设单位按项目逐一进行清查,主要登记在建工程的项目性质、投资来源、投资总额、实际支出、实际完工进度和管理状况。对在建工程的毁损待报废要详细说明原因,提供合规的证明材料。
对清理出来的在建工程中未交付使用和交付使用未验收入账的工程,企业应当及时入账。
9、无形资产清查
无形资产主要包括各项专利权、商标权、特许权、版权、商誉、土地使用权及房屋使用权等。对无形资产的清查要确定其真实价值及完整内容,核实权属证明材料,检查实际摊销情况。
10、递延资产及其他资产清查
范围和内容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及特准储备物资等,应当逐一清理,认真核查摊销余额。
对在资产清查过程中清查的资产存在产权不清晰的或有争议的,清查时先以账面记录为依据先进行清查,等清查核资结束后再进行界定。
(三)、价值重估是指对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背离较大的主要固定资产及流动资产(存货)按国家规定的方法、标准进行重新估价。价值重估不是资产评估,因此不能对长期投资、无形资产等进行估价,只能对主要的固定资产及流动资产进行估价。
凡在以前开展清产核资工作时已进行过资产价值重估的企业,或者因特定经济行为需要已经组织过资产评估工作的,原则上不再进行资产价值重估。
集团(部门)及所属企业(单位)在清产核资中经核准同意进行资产价值重估的,原则上应当采取物价指数法。特殊情况经批准后,才可采用重置成本法等其他方法进行。
(四)、损溢认定
损溢认定是指国资监管部门根据国家清产核资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对企业申报的各项资产损溢和资金挂账进行认证。
集团(部门)及所属企业(单位)在清产核资中要认真组织做好资产盘 盈、损失和资金挂账有关证明的取证与证据甄别。对各项资产损溢和资金挂账的核实和认定都必须取得合法证据。对证据充分、事实确凿的各项资产损失、资金挂账,经社会中介机构专项财务审计后,可以按清产核资政策规定向省国资办申报认定和核销。
企业在清产核资中应当严格区分开内部往来、内部关联交易的损失情况。在上报子企业的资产损失时,作为投资方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母公司不重复确认为损失。
(五)、资金核实是指省国资办根据企业上报的资产盘盈和资产损失、资金挂账等清产核资工作结果,依据国家清产核资有关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组织进行审核并批复准予账务处理,重新核定企业实际占用的国有资本金数额。
二、清产核资工作程序
企业开展清产核资工作,要经过立项申请、账务清理、资产清查、价值重估、损溢认定、报表编制、中介审计、结果申报、资金核实、账务处理这些阶段。下面我来具体介绍一下清产核资的具体工作程序。
根据国务院国资委1号令《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精神,开展清产核资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根据国资办的要求企业必须开展清产核资的,企业只需依据省国资办的下发工作通知或工作方案组织实施,不需要向国资办提出申请;另一种则是企业按照特定经济行为需要自行开展的,这种情形下需要向国资办提出申请。我们这里讲的是企业自行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的程序。
清产核资工作要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由集团(主管部门)向省国资办提出清产核资申请,并附报能够 说明开展清产核资理由的相关文件或材料。
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申请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企业情况简介。
2、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的原因。
3、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基准日(清查时点)。这个基准日的涵义在于清产核资工作的所有内容步骤都围绕这个时间点来进行。比如说,企业在这个时间点上,从法律意义上看有多少户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那么清产核资的户数就是这个数字,如果在基准日后至开展清产核资这段时间又有新成立的公司,或者有些公司合并了,都不能调整清产核资的户数。从资产状况来看也是这样,基准日是多少就是多少,不能根据以后发生的情况去调整它。
3、清产核资工作范围。企业开展清产核资的工作范围应当包括:集团总部(企业)及所属全部的子公司(含下属事业单位、分支机构、境外子公司等)。但是所属下列子公司可以不列入参加清产核资工作范围:(1)、子公司新成立不到1年的;(2)、子公司因为某种特定经济行为在上一已组织进行过资产评估的;(3)、子公司资产、财务状况良好,经财务审计确实不存在较大资产损失或者潜亏的。对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清产核资工作的所属企业,集团应当附报有关名单并要说明原因,经批准后以账面数作为清产核资工作结果
5、清产核资工作组织方式;
6、企业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如企业需进行价值重估的,就必须在企业清产核资申请报告就有关情况及原因进行专项说明。
国有控股企业开展或者参加清产核资工作,应当申请报告后附报该企业董事会或者股东会的相关决议。(二)、省国资办审核后批复立项;
对于符合开展工作条件的,省国资办将出具同意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的文件。对于不符合开展条件的,省国资办将及时通知企业并告之原因。
(三)、企业制定清产核资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账务清理、资产清查等工作,填列各种清查核资报表(包括基础表及资金核实表),并对清查出的各种资产盘盈和盘亏、报废等损失提出相关处理意见;
(四)、集团(企业主管部门)聘请中介机构对企业的清产核资结果进行专项审计,中介机构须对有关资产清查过程清出的损溢提出鉴证证明;
实际上在工作中,在国资办批复立项后集团就要委托中介机构,中介机构在企业进行资产清查过程中要参与,要配合企业收集有关证据。比如对应收款的清查,中介机构对实物资产的盘点必须进行监盘。企业清查出资产盘盈、盘亏及报废等损失,在企业拿出意见后,由中介机构进行鉴证。
(五)、各企业将盖章确认的清产核资工作结果报告及中介机构审计报告上报集团(企业主管部门),集团(企业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起草一份集团总的清产核资报告,盖章后与主审中介机构汇总形成的专项财务审计报告上报省国资办;(在这一步骤里,必须将集团所有二级单位的工作结果报告和中介机构的专项审计报告作为附件上交我办,并将集团予以申报的所有损溢的鉴证材料报送我办,包括至三级单位及以下)。
(六)、省国资办对资产损溢进行认定,对清产核资结果进行批复;
(七)、企业根据清产核资结果批复调账。企业必须在清产核资结果批复之后60日内调账。
(八)、企业办理相关的产权变更登记和工商变更登记。
三、关于中介机构
(一)、关于中介机构的委托
按照1号令的精神,企业开展清产核资必须聘请中介机构对清产核资结果进行专项财务审计和对有关损溢提出经济鉴证证明。
承办清产核资经济鉴证工作的中介机构,须由集团公司(主管部门)统一委托,并将委托结果报国资办备案。
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业务,原则上应当由一家中介机构承担,但若开展清产核资的集团(主管部门)所属企业分布地域较广,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业务量较大时,可以由多家中介机构(一般不超过五家)同时承办同集团(主管部门)的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业务,但是必须由承担集团本部专项财务审计业务的中介机构担任主审,负责总审计工作。
(二)、中介机构的审计流程
中介机构接受委托后,按照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在充分调查研究、论证和分析基础上,对企业提供的清产核资资料和清查出的损失及挂账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担出鉴证意见,出具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报告和经济鉴证证明。
中介机构的审计流程如下:
1、制定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工作计划,明确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和审计内容,拟定审计工作基础表和审计工作底稿格式,并对参加专项审计工作的相关审计人员进行培训;
2、对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基准日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以保证企业清产核资基准日账面数的准确;
3、负责企业资产清查的监盘工作;
4、核对、询证、查实企业债权、债务;
5、根据企业填报的清产核资报表对企业损失及挂账进行审核,协助和督促企业取得损失及挂账所必须的外部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其他中介机构出具的经济鉴证证明,以及提供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比如说企业的专项说明,并对其真实性和合规性进行审计;
6、出具企业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报告。
7、在国资办对企业的清产核资结果进行批复后,承办该企业清产核资经济鉴证业务的中介机构及时协助企业按批复文件要求进行调账。
(三)、中介机构需进行经济鉴证的损失及挂账
按照国家清产核资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所聘请的中介机构除对企业清产核资结果进行专项财务审计,还需协助企业进行财产清查,对企业清理出的有关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及资金挂账进行经济鉴证,出具鉴证意见书。企业清查出的下列情况的损失及挂账,应当经中介机构进行经济鉴证:
1、企业虽然取得了外部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但其损失金额无法根据证据确定的;
2、企业难以取得外部具有法律效力证据的有关不良应收款项和不良长期投资损失;
3、企业损失金额较大或重要的单项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工程物资的报废、毁损;
4、企业各项盘盈和盘亏资产;
5、企业各项潜亏及挂账。
(四)、中介机构审计报告出具形式
××对于单独承办同一企业全部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业务的中介机构,除出具该集团(主管部门)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报告,还要对该集团(主管部门)内有较大损失的子公司出具分户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报告。
对于同时承办同一集团(主管部门)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业务的多家中介机构,应当分别对其审计的集团所属企业出具分户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报告,并报送主审中介机构及集团,主审中介机构在此基础上出具集团总的清产核资审计报告。
企业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报告的基本格式为:
1、封面:标明清产核资专项审计项目的名称、中介机构名称、项目工作日期等;
2、目录:应对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报告全文编注页码,并以此列出报告正文及附表或者附件的目录;
3、正文:清产核资工作范围、清产核资行为依据及法律依据、清产核资组织实施情况、清产核资审核结果(以报表形式)、清产核资处理意见、需要专项说明的重大事项及报告使用范围说明等。
4、相关工作附表及附件:
①损失分项明细表
②损失挂账申报核销项目审核说明 ③损失挂账的证明材料
④主审会计师的资质证明和中介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 ⑤其他材料:会计师事务所编制的所审计企业对下一层汇总的过
渡表。如九江市,则需汇总九江市下面所有的县及其所属单位,集团则需汇总下属各地区与其他二级单位。
四、企业在资金核实工作中应提交的材料
企业应按规定要求在清产核资资金核实工作中向省国资办提交以下申报材料:
(一)、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报告。主要包括:清产核资工作基准日、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工作结果和基准日的资产财务状况,以及相关处理意见;
(二)、企业清产核资报表,包括:基准日企业基本情况表、各类资产损失 明细情况表、资金核实申报表等;中介机构编制所审计企业下属所有单位的资金核实申报表与损失明细表过渡表。
(三)、社会中介机构专项财务审计报告;
(四)、企业申报处理的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的有关意见专项说明。企业申报处理的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的专项说明和各类资产损失明细情况表,应当逐笔写明发生日期、损失原因、政策依据、处理方式以及有关原始凭证资料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齐全情况,并分类汇编成册;
(五)、有关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备查材料,主要包括:企业清产核资原始凭证材料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作为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备查和存档资料,应当分类汇编成册,并列出目录,以便于工作备查;
(六)、其他材料。
企业应报送备案的材料(备案材料均应抄报监事会一份):
1、清产核资工作实施方案;工作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企业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目标、企业清产核资办事机构基本情况、工作组织方式、工作内 容、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工作要求及工作纪律、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3、聘请中介机构的名称及资质情况;
3、企业清产核资批复后的账务处理结果。
五、关于清产核资资产损失的认定
资产损失是指企业在清产核资中清查出的在基准日之前已经发生的各项财产损失和以前的经营潜亏及资金挂账等。企业对清产核资中清查出的已丧失了使用价值或者转让价值、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账面无效资产,凡事实确凿、证明充分的,依据国家财务会计制度和清产核资政策规定,认定为损失,经批准可以予以账务核销。
企业对清产核资中清查出的各项资产损失,应当积极组织力量逐户逐项进行认真清理和核对,取得足以说明损失事实的合法证据,并对损失的资产项目及金额按规定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进行核实和认定。对数额较大、影响较大的资产损失项目,企业应当逐项作出专项说明,承担专项财务审计业务的中介机构应当重点予以核实。
应当值得重视的是:
1、企业对清产核资中清查出各项资产损失,虽取得外部法律效力证明,但其损失金额无法根据证据确定的,或者难以取得外部具有法律效力证明的有关资产损失,应当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经济鉴证后出具鉴证意见书。
2、企业清查出的由于会计技术性差错引起资产不实,不属于资产损失的认定范围,应当由企业依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差错更正办法,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提出相关意见后自行处理。在清产核资工作中,企业需要申报认定的各项资产损失,均应提供合法证据,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和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
(一)、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是指企业收集到的司法机关、公安机关、行政部门、行政部门、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等依法出具的与本企业资产损失相关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主要包括:
1、司法机关的判决或者裁定;
2、公安机关的立案结案证明、回复;
3、工商管理部门出具的注销、吊销及停业证明;
4、企业的破产清算公告及清偿文件;
5、政府部门的公文及明令禁止的文件;
6、国家及授权专业机构鉴定部门的鉴定报告;
7、保险公司对投保资产出具的出险调查单,理赔计算单等;
8、符合法律条件的其他证据。
(二)、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是指社会中介机构按照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在充分调查研究、论证和分析计算基础上,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对企业的某项经济事项发表的专项经济鉴证证明或鉴证意见书,包括: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专业鉴定机构等出具的经济鉴证证明或鉴证意见书。
(三)、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是指本企业在财产清查过程中,对涉及财政盘盈、盘亏或者实物资产报废、毁损及相关资金等挂账等情况的内部证明和内部鉴定意见书等,主要包括:
1、会计核算有关资料和原始凭证;
2、资产盘点表;
3、相关经济行为的业务合同;
4、企业内部技术鉴定小组或内部专业技术部门部门的鉴定文件或资料(数额较大、影响较大的资产损失项目,应当聘请行业内专家参加技术鉴定和论证);
5、企业内部核批文件及有关情况说明;
6、由于经营管理责任造成的损失,要有对责任人的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说明。
四、企业清查核资中清查出的各项资产损失的核实和认定,依据有关会计科目,分类分项进行。审核认定由国资监管部门负责。
(一)、货币资金损失
1、现金短缺:应将现金短缺数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数据,依照下列证据,确认为损失:
(1)、现金保管人签字的现金盘点表(包括倒推至基准日的记录);(2)、现金保管人对于短款的说明及相关核准文件;
(3)、由于管理责任造成的,应当有对责任人的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说明;
(4)、涉及刑事犯罪的应当提供有关司法涉案材料。(贪污等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失)
2、银行存款损失:不能收回的款项,按坏账损失的认定要求,进行损失认定。
(二)、坏账损失的认定
坏账损失是指企业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造成的损失,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等发生坏账造成的损失。企业的坏账损失认定,分以下几种情形进行:
1、债务单位已被宣告、注销、吊销工商登记或者被政府责令关闭等。如在上述情形中已经清算的,应当扣除债务人清算财产实际清偿部分后,对不能收回的款项,认定为损失。对尚未清算的,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对确实不能收回的部分,认定为损失。损失认定需要提供下列证据:A、法院的破产公告和破产清算的清偿文件;B、工商部门的注销、吊销证明;C、政府部门有关行政决定文件。
2、债务人已失踪、死亡。在这种情况下,如确定其遗产不足清偿部分或无法找到承债人追偿债务,由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的,认定为损失。需提供的证据有:公安机关出具的债务人已失踪、死亡的证明。
3、债务人因遭受战争、国际政治事件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这种情形下对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由企业作出专项说明,由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的,认定为损失。
4、逾期3年以上的的应收款项。如企业有依法催收磋商记录,确认债务人已资不抵债、连续三年亏损或连续停止经营3年以上的,并能认定在最近3年内没有任何业务往来的,由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的,认定为损失。如债务人在境外及港、澳、台地区的,需取得境外中介机构出具的有关证明,或者取得我国驻外使(领)馆或商务机构出具的有关证明后,认定为损失。
值得强调的是,对逾期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企业为了减少坏账损失而与债务人协商,按一定比例折扣后收回(含收回的实物资产)的,如能提供以下证据的,其折扣部分,可以认定为损失。提供的证据有:企业董事会或者经理(厂长)办公会审议决定(如二级及以下企业应有上级母公司的核准文件);债权债务双方签订的有效协议;已收回资金的证明。
(三)、存货损失的认定
存货损失是指存货盘盈、盘亏、变质、毁损、报废、淘汰、被盗等造成的净损失,以及存货成本的高留低转资金挂账等。
1、盘盈存货和盘亏存货,扣除责任人赔偿的差额,依据下列证据,认定为损失:(1)、存货盘点表;(2)、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3)、存货保管人对于盘盈和盘亏的情况说明;(4)、盘盈及盘亏存货的价值确定依据;(4)、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责任人赔偿说明和内部核批文件。
2、报废、毁损存货,扣除残值及保险赔偿后或责任人赔偿后的差额部分,依据下列证据,认定为损失:(1)、单项或者批量金额较小的存货,由企业内部有关部门出具技术鉴定证明;(2)、单项或者批量金额较大的存货,应取得国家有关技术鉴定部门或具有技术鉴定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技术鉴定证明;(3)、涉及保险索赔的,应当有保险公司理赔情况说明;(4)、企业内部关于存货报废、毁损情况说明及审批文件;(5)、残值情况说明;(6)、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责任人赔偿说明和内部核批文件。
3、被盗存货,将其账面价值扣除保险理赔及责任人赔偿后的差额部分,依据下列部分,认定为损失:(1)、向公安机关的报案记录;公安机关立案、破案和结案的证明材料;(2)、涉及责任人和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说明;(3)、涉及保险索赔的,应有保险公司的理赔情况说明。
4、对已削价、折价处理存货,由企业有关部门说明情况,依据有关会计凭证将原账面价值与已收回价值的差额部分,认定为损失。
5、清查出的存货成本高留低转部分,由企业作出专项说明,经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认定为损失。
工程物资发生损失的,比照存货损失的认定要求,进行损失认定。
(四)、待摊费用挂账损失的认定
企业清查出的已经失去摊销意义的费用项目,由企业作出相关事项说明,经中介机构进行职业判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鉴证证明后,认定为损失。
企业清查出的长期应摊未摊费用,由企业作出难以消化的未摊销专项说明,经中介机构进行职业判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鉴证证明后,认定为损失。
企业清查出的应提未提费用和汇率调整引起的汇兑损失挂账,由企业作出专项说明,经中介机构进行职业判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鉴证证明后,认定为损失。
(五)、投资损失的认定
投资损失包括长期投资损失和短期投资损失。被投资单位已破产、清算、被撤销、关闭或被注销、吊销工商登记等,造成难以收回的不良投资依照下列证明,认定为损失:A、法院的破产公告和破产清算的清偿文件;B、工商部门的注销、吊销证明;C、政府部门有关行政决定文件。如在上述情形中已经清算的,应当扣除债务人清算财产实际清偿部分后,对不能收回的款项,认定为损失。对尚未清算的,由中介机构出具经济鉴证证明,对确实不能收回的部分,认定为损 失。
(六)、固定资产损失的认定
盘盈固定资产,依照下列证据,确认为固定资产盘盈入账:
1、固定资产盘点表;
2、使用保管人对于盘盈情况的说明材料;
3、盘盈固定资产的价值确定依据(同类固定资产的市场等);
4、单项或批量数额较大固定资产的盘盈,企业难以取得价值确认依据的,应当委托中介机构估价,出具估价报告。
盘亏固定资产,将其账面净值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差额部分,依据下列证据,认定为损失:
1、固定资产盘点表;
2、盘亏情况说明(单项或批量较大的固定资产盘亏,企业要逐项作出专项说明,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
3、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
4、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和内部核准文件等。
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将其账面净值扣残值、保险赔偿和责任人赔偿后的差额部分,依据下列证据,认定为损失:
1、企业内部有关部门出具的鉴定证明;
2、单项或批量金额较大的固定资产报废、毁损,由企业作出专项说明,应当委托有技术鉴定资格的机构进行鉴定,出具鉴定证明;
3、不可抗力原因造成固定资产毁损、报废的,应当有相关职能部门出具的鉴定报告。如消防部门出具的受灾证明、公安部门出具的事故现场处理报告、车辆报损证明;房管部门的房屋拆除证明;锅炉、电梯等安检部门的检验报告等;
4、企业固定资产报废、毁损情况说明及内部核批文件;
5、涉及保险索赔的,应当有保险理赔情况说明。
3、被盗固定资产,将其账面价值扣除保险理赔及责任人赔偿后的差额部分,依据下列部分,认定为损失:(1)、向公安机关的报案记录;公安机关立案、破案和结案的证明材料;(2)、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责任人赔偿情况 说明和内部核批文件;(3)、涉及保险索赔的,应有保险公司的理赔情况说明。
(七)、在建工程损失的认定
因停建、废弃和报废、拆除的在建工程,将其账面投资扣除残值后的差额部分,依据下列证据,认定为损失:
1、国家明令停建项目的文件;
2、规划等有关部门出具的工程停建、拆除通知文件;
3、企业出具的鉴定意见和原因说明及核批文件;单项较大的在建工程报废,应当有行业专家参与的技术鉴定意见;
4、工程项目实际投入的价值确定依据。
由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毁损的在建工程,将其账面投资扣除残值、保险理赔及责任人赔偿后的差额部分,依据下列部分,认定为损失:(1)、有关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证明;(2)、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说明和内部核批文件;(3)、涉及保险索赔的,应有保险公司的理赔情况说明。
(八)、无形资产损失的认定
企业无形资产已经被其他新技术所代替或已经超过了法律保护的期限,依据(1)、有关技术部门提供的鉴定材料,(2)、或者超过法律保护的期限证明文件,将尚未摊销的无形资产账面余额,认定为损失。
六、资产损失的处理
企业清理出的各项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等的认定与处理,在事实确凿、证据充分、程序合规的情况下,可以向省国资办申报批准:
(一)、企业在清产核资中查出的资产盘盈与资产损失相抵后,盘盈资产大于资产损失部分,经省国资办审核批准后,相应增加所有者权益。
(二)、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较大、企业无能力自行消化弥补的,经省国资办审核批准后冲减企业所有者权益,顺序为依次冲减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和 实收资本。
损溢处理是以法人单位的损溢消化能力为限,而不能以集团(或部门)合并后权益为依据来报批。企业有关损失和资金挂账申报处理时应保证企业所有者权益中保留的资本金数额不得低于法定注册资本金限额,已清查出但不能处理部分,暂作待处理专项资产损失,并在3年内分期摊销。尚未摊销的余额,在资产负债表“其他长期资产”项目中列示,并在财务决算报告中的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
第五篇:清产核资工作指南
清产核资工作指南
受理依据:
1.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1号令)
2.省国资委《关于印发〈山东省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实施办法〉的通知》(鲁国资考评〔2004〕1号)
3.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印发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工作规程的通知》(国资评价[2003]73号)
4.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印发国有企业清产核资资金核实工作规定的通知》(国资评价[2003]74号)
5.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印发国有企业资产损失认定工作规则的通知》(国资评价[2003]72号)
6.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印发国有企业清产核资经济鉴证工作规则的通知》(国资评价[2003]78号)
受理范围:省属国有企业
申报材料:
1.企业清产核资申请。
企业发生分立、合并、重组、改制等经济行为涉及资产或产权结构发生重大变动的;企业会计政策重大更改、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账实严重不符的;国家及省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企业特定经济行为必须开展清产核资的。
2.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结果。
(1)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报告,包括清产核资工作基本情况、清产核资工作结果及存在的问题;
(2)清产核资报表;
(3)专项财务审计报告及有关备查材料。
(4)派驻企业的财务总监或监事会出具的审核意见。
办理程序:
1.企业提出立项申请;
2.省国资委批复同意;
3.企业制定工作实施方案;
4.企业组织开展财务清理、资产清查、损失认定等工作,并由中介机构进行专项财务审计,对有关损溢进行经济鉴证;
5.企业上报清产核资工作结果报告;
6.省国资委对清产核资结果进行审核批复;
7.企业根据批复文件调整账务;
8.企业与资产承接公司办理核销资产的移交手续。
办理时限:
1.清产核资立项申请的批复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
2.清产核资结果审核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