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海洋与渔业局年度工作思路(推荐)
县海洋与渔业局年度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海洋经济的发展,以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为动力,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加快优化海洋产业结构与布局,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思路与工作目标
围
绕一个目标,实施两大工作重点,处理好三方面关系。即以建设海洋经济强县为目标,实施海洋综合开发与海洋综合管理,正确处理好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资源保护的关系、渔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关系、加强海洋综合管理与提高服务水平的关系。2006年全县海洋经济总产出和海洋经济增加值同比增加15左右,预计渔业总产量20.3万吨,产值12.8亿元,其中捕捞产量12万吨,产值6亿元;养殖产量8.3万吨,产值6.8亿元。渔民人均收入8300元。
三、具体措施
2006年,海洋与渔业工作要紧紧围绕全县“提升文化力,再创新优势”的战略目标,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加快发展我县海洋经济。
(一)创新海洋意识,加强统筹协调,积极推进海洋经济强县建设。
1、建立健全县海经办。树立大海洋的观念,按照《县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新修编的《县海洋功能区划》,确定海洋经济发展框架。在县海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领导小组办公室,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正常运行,发挥综合协调、综合管理和服务职能,做好与上级海经办及本县涉海部门的信息沟通工作和重点涉海项目的实施。
2、开展近海海洋资源综合调查与评价。结合国家“908项目”的实施,配合省、市局进一步做好全县的海籍及海岛资源调查,组织开展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调查,摸清全县海洋资源状况,为海洋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序利用奠定基础。
3、抓好渔港经济区建设。加快国家级中心渔港建设,形成以渔港为依托,以渔业为基地,集渔船避风、渔需供应、水产品交易、水产品加工基地、渔政管理与渔民教育培训中心、渔船修造及配件、休闲渔业、渔民新村为一体,产业层次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现代渔港经济区。
(二)创新产业结构,加速产业升级,着力提高渔业发展质量。
1、调整提高捕捞业。一是稳定与优化海洋捕捞作业方式。继续出台优惠政策,积极扶持捕捞作业的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灯光围网、延绳钓等作业;要在捕捞强度许可的范围内,充分依托传统作业优势,更新改造现有渔船,推广海上一线保鲜保质技术,最大限度提高渔业经济效益。要及时掌握远洋渔业信息,推进境外的渔业技术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远洋渔业船员的培训工作,为远洋渔业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二是继续推进捕捞渔民转产转业,积极探索建立与完善弃捕渔民的转业机制。在原转产转业渔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基础上,逐步构建转产转业渔民社会保障体系。
2、发展优化养殖业。一是以优势产业带建设为重点,优化养殖品种和养殖布局。进一步开发礁膜、沙蚕等新的特色优势产品养殖,突破黄玉螺、角螺半人工育苗与养殖技术,引导规范延绳式网箱养殖和工厂化养殖。二是完善基地与园区建设,提高养殖业的集约化水平。深入建设深水网箱基地,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积极开展无公害基地和产品认证工作,提高产品质量。三是继续实施养殖证与苗种许可证制度。进一步完善档案建设,打击无证生产,切实保护养民合法权益。
3、整合提高加工业。一是加大扶持水产品精深加工力度。动员和鼓励企业以科技创新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积极扶持龙头企业,提高加工水平。二是加快水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加快水产品加工基地、水产加工园区和虾米加工基地建设,引导产业聚集,形成规模效应,增强带动和辐射功能。三是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开拓水产品国内外市场。组织举办水产精品推介活动,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加有影响的国际渔博会或展销会,扩大水产品的知名度,努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4、发展规范休闲渔业。大力促进休闲渔业发展。在“渔港经济区”、“海洋生态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加强对休闲渔业建设的指导,努力建成集海岛旅游、海上垂钓、海鲜美食、休闲娱乐等一体的海洋休闲渔业项目。
5、提高渔业组织化程度。培育一批渔业经济合作组织和专业大户,逐步完善渔业经营体制,努力推动“公司 渔户”的初级形式向“行业协会 龙头企业 专业合作社 专业大户”的高级形式转变。选择几家带动力强的予以重点扶持,发挥企业辐射示范效应,全面提高渔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
(三)创新管理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切实保障海洋经济健康发展。
1、渔业安全生产管理。一是继续推行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制度。将渔船安全责任真正落实到船长,同时加强安全事故的责任追究,对在渔船安全事故中负有责任的人员要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
第二篇:普陀区海洋与渔业局2006工作总结和2007年工作思路
普陀区海洋与渔业局2006工作总结和2007年工
作思路
一、2006工作情况
2006年,全区海洋与渔业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显著成效,保持了海洋与渔业经济平稳发展的态势。总体情况是:渔业总产量、总产值上升;国内捕捞增产增值;远洋生产减产减值;水产养殖增产减值。据统计,今年全区渔业总产量49.53万吨、总产值29.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37%和7.51%,其中国内捕捞产量38.33万吨,同比增长1.24%,产值19.86亿元,同比增长16.43%;远洋捕捞产量7.33万吨,产值4.21亿元,同比分别减少3.89%和11.75%;水产养殖产量3.86万吨、产值5.77亿元,同比增长0.2%和减少2.7%,养殖面积5.54万亩,同比减少8.21%。渔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585元,比去年增长15.5%。
综观今年我区海洋与渔业工作,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调整渔业产业结构 积极调优国内捕捞结构。2006年,全区平均出海单位3302个,同比减少285个。控制调减高耗低效和限制性作业,适度发展低耗高效作业,帆张网作业93个单位,同比减少42个,而深水流网147个单位,同比增加5个,灯光围网作业300组,同比增加17组。生产形势总体明显好于去年,几种主要作业生产情况良好,单位产值均有所增加。
继续推进渔民转产转业。调减渔船121艘,其中报废拆解国内捕捞渔船35艘,分流转业渔民486人,上交马力指标837千瓦,落实部、省拆解资金43.75万元。创新双转渔民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培训双转渔民1295人,其中水产养殖436人、水产加工79人、远洋渔业216人、转港务证书培训574人。在切实加强渔船源头控制,杜绝“三无”渔船产生的基础上,通过淘汰、报废劣质木质渔船,今年新增钢质渔船108艘。
积极稳妥发展远洋渔业。今年全区远洋渔船130艘,同比减少8艘,其中北太鱿钓作业101艘(生产渔船92艘,辅助船9艘)、南太及秘鲁鱿钓作业12艘、印尼拖网10艘、朝鲜东部渔场拖网4艘、印度洋金枪鱼钓3艘。北太鱿钓渔船数比去年增加16艘,累计产量达到5.37万吨、产值3.09亿元,同比分别减少1.85%和10.89%。南太及秘鲁渔场海况较好,12艘渔船鱿鱼产量7950吨,产值4197万元,同比分别增加25.6%和13.28%。积极实施大洋性远洋渔业项目,完成全省第一艘群众远洋渔业经济型专业鱿钓船建造项目,于8月份顺利投入北太生产。新建的二艘500总吨超低温金枪鱼钓船分别于6月份和10月份顺利下水,有望在明年4月之前投入渔场生产。完善远洋渔业管理,新增具有远洋渔业资格企业4家,达到9家。
切实提高水产养殖质量和效益。全区改建、改造围塘1024亩,其中虾峙420亩、登步604亩,实施省级标准化示范项目,新增大黄鱼标准化养殖面积1000亩,搞好无公害产地认定,新增3个省级无公害基地,认定面积2690亩。探索养殖产业化建设,努力提高组织化程度,新组建朱家尖连心梭子蟹养殖合作社一家,达到省级规范合作社要求。开发育苗生产,扩大水产养殖的保险面。
进一步拓展水产加工流通市场。2006年全区水产加工产量40.16万吨,同比增长21.1%;产值80.3亿元,同比增长12.2%;水产品出口交货值28.1亿元,同比增长9.4%;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7.3%,出口交货值占全区的55.1%。做强水产加工龙头企业,“金星”、“晟泰” 二家水产企业被评为省级龙头企业,为7家省级龙头企业申报了资金补助项目。开展鲜活水产品绿色通道工作,开具绿色通道证明31300车次,水产企业及营销户得益在620万元以上。
大力发展休闲渔业。积极申报市特色休闲渔村建设项目,落实蚂蚁岛乡、东港街道为项目实施单位,挖掘海洋文化中的渔船文化历史,保护古老造船工艺,完成了大捕船、大钓船和打洋船3艘仿古渔船的建造。积极主动向上级业务部门争取省、市级休闲渔业建设项目,整合全区休闲渔业资源,动员东极镇、六横镇分别申报省、市级休闲渔业基地项目,目前各项工作已经到位,等待上级部门的验收评审。
(二)大力实施水产科学技术推广,积极申报项目 推进渔业科技入户工作。制定完善了实施方案,确定了区级专家组和指导员29人,实施乡镇10个,重新选定示范户220户。组织科技下乡活动30余次,举办33次水产养殖培训班,培训养殖户3600余人次,发放养殖书籍和资料7600余本。实施“数字养殖”,利用科技示范户短信平台网络,发布各种气象消息、灾后自救、苗种供应、清塘技术等信息500余条,渔业科技入户工作成效明显。
开展各项示范试验。一是三疣梭子蟹大规模土池育苗试验示范,面积达到300多亩,育出梭子蟹苗600余公斤,由于土池育苗生产成本低、苗种质量好,使育苗单位增产增收,也缓解了我区梭子蟹养殖苗种紧缺的局面。二是舟山本地牙鲆育苗养殖推广示范,育出牙鲆苗10万余尾,其中有5万尾在普陀的围塘中养殖,总体生长良好。三是高位池改造及虾、蟹精养高产试验推广,改造中间排污式高位池精养塘62亩,进行高产精养和鱼虾蟹混养模式试验。四是梭子蟹配合饵料的研发及应用推广试验,通过在朱家尖、六横等地的应用试验,取得良好效果。五是大弹涂鱼滩涂围网养殖试验,面积200亩,放养苗种4350斤,养殖前景和经济效益看好。
做好项目编报工作。在已建立的项目库基础上,进一步扩充项目库的内容,今年共编报项目49个,其中农业部项目3个,省局项目19个,市局项目18个、省水产龙头企业以奖代补项目7个,区科技局项目2个。目前已被农业部立项2个、省局立项1个。另外,我局承担的2个农业部渔民转产转业项目,今年顺利通过省局验收。
(三)进一步推进渔业经营体制改革,完善体制创新 稳步推进渔业经营体制企业化法人化管理。起草制定了《关于建立渔民专业合作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渔业经营体制的若干意见》,为加快渔业体制创新提供政策支撑。大力培育渔业企业和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区130艘远洋渔船全部纳入13家远洋企业管理。积极探索国内捕捞渔船的企业化管理,新成立渔业捕捞有限责任公司2家,达到4家,纳管渔船近200艘。新成立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渔民专业合作社8家,共达到9家,成立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渔业行业协会9家。
着力做好渔业经营体制创新试点工作。制定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分别选定虾峙镇、白沙乡为民营渔业有限责任公司和渔民专业合作社试点单位。制定了《普陀区渔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试点方案》,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经市农民合作社领导小组考核有3家为市级规范化合作社。
积极做好渔业经营体制创新典型调研。完成《关于加强老大队伍建设调查与思考》、《工商资本投入渔业的调查与思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渔村研究》、《渔业经营体制创新的实践》等四项课题的调研。
(四)加快渔港等渔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
沈家门国家级中心渔港建设项目已获农业部批准立项,项目总投资5268万元,是我区渔业史上最大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实施机构组建等前期工作;虾峙渔港防波堤工程已顺利完工;朱家尖月岙渔港透空式防波堤工程项目和东极青凌公司渔业基地建设项目已进入启动阶段。
(五)强化综合管理,推进海洋与渔业可持续发展。加大海洋开发管理力度。积极抓好涉海工程项目的审查、审批工作,发放海域使用证32本,新用海项目的发证率达到100%,确权面积395.27公顷,征收海域使用金692.95万元。认真做好生态区建设和海域环保工作,出具涉海项目的环评审核意见15份。开展《普陀区海洋功能区划》的修编工作,区划文本已通过专家评审并获得省政府批复。普陀中街山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项目得到国家海洋局和省政府批准设立。海域勘界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完成舟山——宁波海域勘界普陀段的后续工作,完成普陀——岱山海域勘界工作。
狠抓渔业安全生产管理。2006年共发生等级以上渔业水上交通事故和生产安全事故56起,沉船4艘,死亡(含失踪)15人,直接经济损失344.94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总起数下降12.5%,沉船数持平、死亡(含失踪)人数下降34.78%,直接经济损失下降8.2%。紧紧围绕“平安普陀”建设目标,全面落实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抓好渔业安全生产各项管理工作。一是深入开展渔业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大力实施《浙江省渔业管理条例》的宣传工作,着力提高渔区广大干部群众安全生产意识;二是认真落实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各涉渔乡镇(街道)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考核和督查;三是强化渔业安全技能培训,共举办渔业船员培训47期,培训渔业船员4601人,有效地提高了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四是全面启动渔船“定人联船”安全督导服务工作,区政府和我局班子领导分别联系各涉渔乡镇街道,局属相关职能部门分别联系渔业村社、公司,各乡镇、村社、公司相关人员具体督导联系本辖区内10人以上的深水围网、深水流网、帆张网、大机蟹笼等高危作业渔船;五是突出重点狠抓渔业安全专项整治,开展深水灯光诱捕作业渔船、渔业船舶职务船员持证情况、低质量渔业船舶的专项整治,实施新型充气式救生衣试点推广和120马力以上木质渔船的气胀式救生筏配备工作,努力改善渔船安全状况;六是加强渔事纠纷调处,共受理200起,调解结案192起,结案率达96%,有效地维护了渔民生命财产安全;七是全面开展渔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全区有1811艘渔船和16218名渔民参加了渔业政策性保险,获省财政补贴293.8万元,渔民的保险深度和广度有了较大提高。
加大渔业资源保护力度。打击禁渔线内违规捕捞渔船,查获违规渔船1000余艘,有效遏制了违规捕捞势头,严厉打击非法捕捞、收购抱卵梭子蟹和幼梭子蟹行为,没收抱卵和幼梭子蟹2500余公斤,全部放归大海,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加强岛礁资源保护,严肃查处非法电捕鱼案件,做好鳗鱼捕捞管理。切实加强伏季休渔管理工作,做好拖虾休渔期延长一个月和2007年围网作业渔船纳入伏休管理的宣传工作,确保全区2171艘伏休渔船零违规。
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一是继续实施养殖日志制度,发放养殖日志220本,加强对渔用药物等养殖投入品的监管,进行养殖品药残抽样92份。二是做好省级无公害基地和国家无公害产品的申报,今年共3家单位的养殖基地通过省级无公害基地的认定,认定面积2690亩。三是进一步完善养殖病害测报网络,今年对南美白对虾、三疣梭子蟹、大黄鱼进行了每月一期的病害测报,设立测报点9个,测报面积4335亩。四是实施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督,对全区10家育苗厂进行持证情况、生产记录、药物使用等方面情况的检查,对52艘次的拖虾渔船进行了药残抽检。
加强涉外渔业安全管理。做好中日、中韩暂定措施水域入渔许可申报,加强渔民涉外法律法规培训。完善远洋渔业管理,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和技术培训,组织各类远洋渔业培训班4期,485人次,对全区各远洋企业的渔船挂靠、安全责任落实、渔船编组、应急预案制订等情况进行督查,有效遏制和减少了涉外渔业事件的发生。
(六)狠抓机关自身建设,推进全局工作的全面完成 加强干部职工的从业道德教育,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要求,创新载体,开展了“建设和谐机关、服务渔区群众”和“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贴心人”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了“八荣八耻”、郑万九先进事迹及廉政建设等方面的学习,举办了党章、党史理论的测试和竞赛,修订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把机关效能建设提高到新的层次。继续深入开展职务犯罪预防教育,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逐步建立起惩防并举的行风管理体制。深入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建立健全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的各项配套制度,对海洋与渔业执法行为实施执法现场监督和执法案件检查,规范具体行政行为,促进了依法行政,提高办事效率,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提高为渔服务水平。
二、2007年工作思路
2007年是我区加快海洋与渔业产业升级、实施增长方式转变、全面推进现代渔业基地建设的关键一年,既是各类矛盾的凸现期,也是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根据对海洋与渔业新形势的分析,明年我区海洋与渔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海洋渔业基地为目标,以加快渔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渔业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为动力,做精做强国内捕捞,稳步发展远洋渔业,大力提升水产养殖,不断强化海洋与渔业综合管理,着力构建和谐渔区,努力促进我区海洋与渔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具体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快渔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渔业体系
做强做精国内捕捞。要进一步做好国内木质捕捞渔船拆解报废工作。计划更新改造钢质渔船80艘以上,努力打造一支精干高效的现代捕捞船队。大力引导渔民发展资源节约型渔业,限制资源破坏性生产工具,总结研究深水围网等新型作业技术,争取明年在作业渔场、捕捞品种和经济效益上有新的突破。加强海上保鲜和节能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工作。
稳步发展现代化远洋渔业。面对远洋渔业新的竞争和挑战,要通过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推进群众远洋渔业的稳定发展。2007年,要有重点、稳妥地开发新渔场,探索远洋新项目,稳定远洋渔船规模,着力稳定北太项目,争取在建的2艘超低温金枪鱼钓船投入使用。进一步完善远洋渔业管理,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涉外安全,加强远洋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和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和技术素质,切实遏制和减少远洋安全事故和涉外事件的发生。
大力推进海水养殖业。进一步深化梭子蟹、对虾、大黄鱼等优势产业带和养殖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推广精养高产的模式,创新经营机制,创建特色品牌,提高经济效益。按照“生态、健康、循环、集约”的要求,重点抓好旧围塘的标准化改造,完成改建、改造围塘1000亩。加快养殖良种场建设,引导现有育苗企业列入省级或国家级良种场行列。大力引进和推广养殖新技术、新品种,全面推行以“无公害”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化建设,结合开展“千场无公害、万户信得过”活动,鼓励和引导规模养殖场申报无公害双认证。通过整合资源,建立“水生动物疫病防治中心”,做好养殖水质环境监测和病害测报工作。
继续推进渔民转产转业。积极实施渔民双转培训,开展远洋渔业、海水养殖、休闲渔业、“渔转港”等渔民技能培训,把双转渔民培训与渔业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紧密结合,使培训渔民既学到了技术,又获得从业证书,促进双转渔民的再就业和再创业。积极发展休闲渔业。把发展休闲渔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渔民收入的重要手段,继续扶持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上等次、上规模,努力提高休闲渔业的接待能力和管理水平。以创建市特色休闲渔村建设项目为契机,进一步抓好蚂蚁岛乡、东港街道两地的市特色休闲渔村建设项目的实施,力争将我区的市特色休闲渔村建设项目成为全市的典型单位。
(二)加快渔业体制创新,增强渔业发展动力。
加强渔业体制调研,大力探索和推广市场化、企业化的渔业生产经营模式。积极推广渔业经营体制创新试点工作经验,根据渔业生产的实际和群众意愿,对有条件的地方鼓励将捕捞渔船进行法人化改制,创办各种形式的渔业公司或渔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突破渔业发展体制性、机制性障碍。
(三)加大渔业基础设施投入,推进现代渔业基地建设。加快沈家门国家级中心渔港建设,力争完成建设总投资1200万元。朱家尖月岙透空式防波堤工程,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和评审,争取列入省“十一五”渔港建设规划。帮助和支持民营公司投资建造东极青凌公司渔业基地建设,切实解决东极镇200多艘渔船的停靠和生产补给。同时,再筛选1-2个渔港项目争取省级立项。
(四)强化渔业安全管理,着力构建平安渔业
进一步抓好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完善奖惩措施,建立渔业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深化渔船安全专项整治。继续抓好渔船编组生产制度、安全值班制度、渔船动态报告制度、通讯联络制度和“黑名单”制度。加大渔船船员培训力度,提高船员意识和技术素质。严格实施渔船买卖和海洋捕捞职业准入制度,控制市外渔船买入和外来劳力下海生产。做好120-184马力木质渔船和船长大于20米小于24米钢质渔船的气胀式救生筏配备工作。加强渔业船舶安全监督检查、“定人联船”安全督导,通过严查、严管,消除渔业船舶的事故隐患,使渔业安全事故特别是被大轮碰撞的重大安全事故能得到有效的遏制和减少。要建立健全渔船海上互救激励机制,倡导渔场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新风尚。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年”活动,促进渔业安全生产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五)强化海洋与渔业综合管理,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 一是严格涉海工程项目审核和审批,所有用海项目纳入做证管理范围。做好《普陀海洋功能区划》的宣传贯彻实施工作,积极做好中街山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加强海洋环境管理,严格项目环评意见审核,及时掌握和发布赤潮动态,加大环保执法检查力度。同时按照省局部署,做好908专项调查工作。
二是加大渔业资源保护力度。严厉打击禁渔线内违规捕捞作业,严厉查处非法捕捞、收购抱卵梭子蟹和幼梭子蟹行为。加强岛礁资源保护,严肃查处非法电捕案件,做好鳗苗捕捞管理。加强伏季休渔管理工作,做好明年围网作业渔船纳入休渔管理的宣传教育,努力实现零违规目标。积极实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加大放流力度,增加放流品种,使近海渔业资源得到有效修复。
三是强化渔业涉外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宣传,在提高渔民知法、守法意识的同时,切实加强对渔业企业、渔船所有人和渔业船员的监督管理,重点监管敏感海域的生产渔船。加大涉外事件责任追究力度,无论是远洋渔业还是国内捕捞,都要严格执行渔业法规,坚决杜绝因违规违法而引发各种涉外事件的发生。四是高度重视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管理体系,开展各种形式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初级水产品生产环节、水产品苗种监管、水产品捕捞、养殖过程中添加各种渔药的监督检查。努力探索初级水产品保鲜技术,大力推行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组织实施无公害养殖产地、产品的认定和认证,进一步扩大无公害养殖产地面积和无公害产品的数量,不断提高我区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第三篇:海洋与渔业局工作计划
海洋与渔业局工作计划
2014年,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学习贯彻**以及中央、省、市有关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市蓝色经济区建设战略部署,进一步提高海洋经济服务水平,不断加强海洋综合管理,扎实推进渔业发展方式转变,深入创建海域使用管理示范区、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现代渔业发展示范区和科技兴海示范区,努力实现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促进蓝色经济区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主要目标:全市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增长12%,海洋产业增加值增长12%,渔业经济总产值增长10%,水产品产值增长8%,渔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
一、加强海域综合管理,服务全市蓝色经济发展
1.提高重点涉海项目服务水平。重点抓好董家口港、邮轮母港、丁字湾、凤凰岛旅游文化聚集区、西海岸中心区、水产品交易中心及冷链物流等重点建设项目的用海规划、用海指标、用海审批,助力海洋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国家深海基地建设,积极协调解决建设进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2.加强海域使用规划建设。搞好《市海洋功能区划》的修编工作。完成《海洋重要资源勘探专项规划》《市滩涂保护和利用规划》编制,做好近海海洋重要资源勘探、调查及评价工作,为我市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完善海岛规划,科学有序推进海岛开发和保护。
3.强化海域使用综合管理。完善行政审批程序,对重大用海项目实行绿色专属审批通道,将局项目审批时限压缩到10天,审批效率提高50%。加强重点海湾、海岸带、海域、湿地、海岛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严格控制海岸线,落实市人大《环胶州湾保护控制线划定与岸线整理规划方案》及市政府相关工作责任分工,切实搞好环胶州湾岸线整理。6月份完成三浴重点岸线整治。
二、创建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提高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4.积极创建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加强海洋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提高胶州湾滨海湿地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水平。依据蓝色经济区规划和海洋保护区规划,加快推进各区市新海洋保护区选划。积极申报省、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推进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做好海洋公益性专项项目申报等工作。
5.加强各种海洋灾害的监测、预防、处置。加强海洋环保能力建设。推进海洋环境监测基础建设,启动仰口环境监测站建设。重点抓好浒苔处置工作,确保四月份前完成应急处置工作方案、计量办法等一系列前期工作。及时开展浒苔监视监测和预警预报,根据浒苔发生发展态势做好应急处置,最大程度降低浒苔灾害影响。
三、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渔业
6.抓好渔业调结构、转方式。优化渔业产业布局,推进现代渔业园区建设。加快建设省级以上水产良种场,重点培育1万立方米水体以上的水产良种繁育基地。深入推进十大水产良种、十大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的“双十工程”,全市水产良种覆盖率达到85%。抓好池塘标准化改造园区建设,提升海参养殖池塘标准。扩大渔业增殖放流规模,不断深化渔业资源修复,全年放流优质水产苗种8亿单位,加快推进斋堂岛、石岭子等6处增殖性海洋牧场项目建设,抓好**湾公益性海洋牧场建设试点。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市水产品综合合格率达到99%以上。
7.大力发展远洋渔业。实施远洋渔业发展工程,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力争落户**的远洋公司达到10家以上,争取新建船指标30艘,建成下水远洋渔船20艘,全市远洋渔船总数达到60艘以上。加快推进鲁海丰与印尼的远洋渔业合作,实现**远洋渔业质的发展。
8.提高渔业生产安全水平。深化渔船专项整治,加强涉外渔船监管,抓好休渔期渔船管理。加快渔港建设,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快渔业安全生产短信信息发布平台建设,组织安装第二批北斗卫星船载终端设备,提高岸基和船载导航通信设施装备水平。推进政策性渔业互保工作,提高渔民风险保障水平。
四、加强海洋执法力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9.加强执法基础建设。重点抓好维权执法基地建设,力争9月底完工,12月全面达到国家验收标准。积极推进海监船的建设、交付、使用。
10.加强海上执法工作力度。深入开展整治非法盗采海砂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盗采海砂违法行为。强化联合执法监督检查,依法维护休渔秩序。组织开展“海盾”“碧海”“护岛”“护渔”专项执法行动,加强专属经济区巡航及北纬35度线执法管理。严格查处非法围填海、占海等一切侵海行为。
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促进机关建设上新台阶
11、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办好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读书班,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深化机关作风建设,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有关实施办法,扎实推进“六治”活动,重点抓作风、抓效率、抓规范、抓制度、抓落实,切实提高机关工作效率。
12.切实抓好机关管理。牢固树立“人性化服务、制度化管理”的机关管理理念,切实加强机关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改善办公环境,提高服务水平。
第四篇:市海洋与渔业局过去五年和2011年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思路
市海洋与渔业局过去五年和2011年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思路
过去五年特别是2011年以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现代农业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对农业发展造成的影响,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步伐,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一、过去五年的主要成就
过去五年,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好势头,较好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过去五年是全市农业发展最快、农民受惠最多、农村变化最大的五年。201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54.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770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分别递增7.7%、12.5%。
(一)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扎实推进,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8.5万吨以上。粮经作物收入比由2005年的16.21:83.79调整为2010年的16.09:83.91;林特产业加快发展,建成兴林富民镇2个、村26个;畜牧业在农林牧渔产值中的比重持续提高,生猪、家禽规模养殖率在90%以上;水产养殖实现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提升的生态养殖转变。现代加工业、循环农业、设施农业、休闲观光等新型农业业态蓬勃发展,加工型蔬菜、畜禽、水产、茶叶、竹笋、蜜梨、葡萄、茭白等特色产业迅速发展,生产布局进一步优化,经营效益逐步增长,建成高效农业“315”示范工程10个,亩均效益达到7500元。
(二)经营主体不断壮大,经营机制创新取得积极进展。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快速成长,产业带动力、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涌现出农业龙头企业10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33家,各比2005年增加42家和87家,以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为主的其他经营主体层出不穷,引进高校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建设工作全面起步。加大中低档茶叶开发力度,标准化茶加工企业达到22家,产量372吨。大力推广“三园养禽”、“种草养鹅”等结合型养殖模式和水禽旱养喷淋、生物发酵床养猪等新型养殖技术,畜禽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市肉类总产量4.1万吨,同比增长7.9%。进一步提升名特渔业品种养殖比例,其中套养生态鳖3万亩,建立庭院式石蛙养殖实验点8个,发展稻田综合渔业养殖面积320亩,我市的《中华鳖养殖系列标准》升格为宁波市地方标准,全市渔业总产量3.1万吨,同比增长4%。
(二)着力促进规模集聚,加快发展的拉动力不断增强。大力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16.8万亩粮食功能区三年建设任务,建成0.9万亩标准化功能区。积极推进畜牧业规模化养殖,建成中央资金畜牧产业提升项目5个、宁波市级标准化养殖场项目9个,使全市生猪、家禽规模养殖比重各达到95.2%、92%以上。不断加大基地建设项目推进督查力度,大岚高山云雾茶产业等6个宁波市级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项目顺利通过验收。继续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在加强对已招农业项目指导和服务的同时,成功举办2011杭州余姚农业项目招商推介会和赴以色列招商活动,引进总投资700万美元的茶多酚合资生产项目。强化政策驱动和财政资金的引领功能,制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启动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3个、主导产业示范区2个、特色农业精品园5个,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的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目前临山葡萄产业示范区、明凤中华鳖精品园已通过省级专家组验收,成为首批授牌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三)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发展的承载力不断增强。圆满完成以珍贵树种造林、迹地更新为重点的山地造林任务,山地新造林1963亩,其中珍贵树种造林400亩。扎实推进沿海基干林带建设,种植耐盐林带255亩,23公里海岸一线海塘林带全面合拢。增划宁波市级生态公益林6.4万亩,使全市公益林总面积达到46.5万亩。加强森林村镇绿化建设,丈亭镇创建成为省级森林城镇,新创建省级森林村庄2个、宁波市级森林村庄62个,其中42个绿化示范村成功转化为宁波市森林村庄。积极推广应用平衡施肥等地力培肥、病虫害灯诱性诱色诱等技术,减少不合理化肥施入量5%以上、不合理农药施用量3%以上。着力抓好畜禽养殖场的沼气、沼液、沼渣等“三沼”综合利用,完成1家国家级大中型沼气项目和3个宁波市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建设任务,新建中小型沼气池25只。组织实施标准农田地力提升工程,新增标准农田0.76万亩,推广有机肥料2万吨。积极申报创新省级示范区,黄家埠镇被列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创建单位。切实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监管,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断增强。扎实开展公益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共投放夏花1200万尾、稚鳖10万只。加强野外火源管理,落实预防扑救措施,森林消防工作取得近几年来最好成绩。
(四)着力提升农业实力,加快发展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以业务培训、规范复评、项目培育为抓手,加快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力,新增宁波市级示范社2个、省级示范社1个,新增专业合作社6家。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组织标准化乡镇创建活动,土地规模经营行为更为规范,到10月底止全市新增土地流转面积0.87万亩。加大投改投入力度,农业龙头企业在国家银根收紧、成本大幅上升等不利形势下不断发展壮大,预计全年完成销售收入100亿元,同比增长10%,创利税3亿余元,技改投资超过2.5亿元,新增宁波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成功举办余姚市第二届农博会,顺利举办杭州2011浙江省“余姚瀑布仙茗”敬老茶会,组织开展斗茶会、杨梅擂台赛等活动3次,组织参加中国农交会等国内外重要展会15次,农产品市场名知度进一步提升,新增宁波市名牌农产品2个。积极开拓茶叶市外消费市场,建立市外门市部或专卖店6家。组织开展池塘标准化改造,顺利通过宁波市验收的有605亩。加快“三品一标”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建设进程,新建成省、宁波市农业标准化推广示范区各1个、3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25个、绿色食品4个,泗门等2个乡镇成为宁波市标准化示范乡镇。认真组织开展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强化上市农产品抽样检测工作,平均合格率达到97.8%,比宁波市规定合格率提高1.8个百分点。
(五)着力创新工作机制,加快发展的保障力不断增强。加强对村级“三位一体”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人员业务知识轮训和农业技术人员专业培训,其中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的农民有200人。制订出台高校和职高毕业生在农业领域创业就业政策。顺利完成274个村经济合作社换届选举工作,做好279个村证明书的审验和变更工作。扎实推进农村“三资”规范化建设,被认定为省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乡镇(街道)19个、村247个。切实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工作,没有发生因负担重而引发的上访事件。挂牌成立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目前已实现交易项目38宗、金额659万元。加强林木采伐、林地审核审批管理,编制下达“十二五”林木采伐限额,拟定出台加强四明山区域森林生态保护和专项整治行动等文件,组建成立市农林局四明山林业执法队。组织开展打击农林牧渔业违法犯罪行为的各类专项行动,共查处各类行政处罚案件71起,其中非法电鱼案件22起、破坏森林资源案件47起,共处罚金额31万元。不断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受益面,新增杂交水稻、虹豆等2个保险目录。妥善处置榨菜鲜头低价、中讯稻稻瘟病等农业突发事件,农业信访调处等应急反应能力不断提升。认真履行农业行政许可审批职能,到10月底止办理各类行政许可1864件,征缴规费30.5万元。按时完成市水稻原种场等局属单位拆迁任务,全面启动局属单位国有资产整合工作。
回顾总结2011年工作,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是农产品价格波动大。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农产品价格特别是生猪、榨菜价格上下波动幅度较大,对实现农民稳定增收构成较大压力。二是农业劳动力严重弱化。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低文化、兼职化趋势还没有得到改观,乡镇级农技人员老龄化现象更为突出,农技推广应用缺乏创新动力。三是农业经营机制还不够完善。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推进难度加大,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主体联结基地、带动农民的能力有待于提升。“两区”建设过程中面临大项目引进难、土地资源缺乏等问题。四是农业生产条件依然薄弱。目前农业基础设施还较薄弱,渔船管理难度加大,生态承载能力不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还有待提升;重大动植物疫病、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仍然较大。
三、2012年的工作思路
2012年是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一年,也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做好农林工作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至关重要。
第五篇:无棣县海洋与渔业局
无棣县海洋与渔业局
2016年工作总结及下一步打算
今年以来,无棣县海洋与渔业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工作中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统领,积极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工作大局,明确思路,突出重点,积极履职,各项任务指标进展顺利,全县海洋与渔业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是两个海上粮仓项目(无棣县智能工厂化海水养殖建设项目、无棣浅海增殖类海洋牧场建设项目)获批,目前正在实施中。其中,无棣县智能工厂化海水养殖建设项目总投资537.94万元,主要建设2万平方米智能工厂化海水养殖系统;无棣浅海增殖类海洋牧场建设项目将在我县近海9670公顷的海域分五期进行贝类海洋牧场构建,其中第一期投资556万元,建设1000公顷的海洋牧场及海上水质在线监测系统、陆基化信息化控制室。二是总投资6500万元的高效工业化循环水养殖与环境调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完工,共建成5万㎡的循环水养殖车间。三是总投资1520万元的“高效工业化循环水养殖与环境调控技术集成与示范”2015年滚动支持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90%。是在养殖车间“内循环”水处理的基础上建设“外循环”水处理系统,全面实现养殖用水的循环利用。四是无棣县省级现代渔业示范园区成功入选2015年山东省省级现代渔业园区,今年完成投资456.78万元,新建育种车间1600平方米、高位养殖池24个,建成观测网与鱼病远程诊断系统。以上项目的大力实施,对推进我县海水规模养殖,提高水产养殖产业化和规模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养殖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一是圆满完成资源修复任务。共向我县近海放流中国对虾、半滑舌鳎、海蜇、梭子蟹等苗种超过1.8亿单位。二是狠抓基层渔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升养殖户科技素质,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三是注重科技创新,不断探讨养殖新品种、新模式,今年山东沃达水产有限公司的高位池养殖取得试验成功单产3000斤,有效丰富了我县水产养殖内涵,提升了档次与水平。新品种养殖进入试验阶段。从烟台、威海等地引进了扇贝、牡蛎等新品种,现已投放进行试验养殖,目前长势良好。四是休闲渔业蔚然兴起。结合我县实际,年内着重发展了以观光渔业、休闲渔业为主的新型绿色产业。承担实施了省“渔夫垂钓”工程,水沟村成为全省休闲渔业示范村、黄河岛景区成为AAAA级以休闲渔业为特色的旅游景区,滨州贝壳堤岛借助“海洋牧场”建设,发展以“赶海拾贝”为主要特色的休闲渔业。同时全县涌现出以垂钓为主的休闲渔业场所八家。
(三)科学管海用海达到新水平。一是保障重大建设项目用海,服务海洋经济发展。在依法履职尽责的前提下,确立了优先满足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用海的“三优”原则。今年共完成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宣教平台、魏桥物流、东风港航标、长胜船舶通用泊位四个项目用海的申报工作,有力的推动了海洋经济发展。二是认真编制用海规划。编制的《无棣县海域使用规划(2013-2020年)》已通过专家评审,已上报市政府、省厅待批;积极参与西港经济园区及滨州港套尔河港区规划的编制工作。三是积极开展海洋宣传活动,今年5月12日、6月8日分别开展了以“科学减灾,依法应对”为主题的防灾减灾日活动和“关注海洋健康、守护蔚蓝星球”为主题的世界海洋日活动,发放宣传页2000多份。四是强化行政管理。外检和年审渔船249艘,渔船的外检和年审率均达到了100%;组织春季跨界捕捞执法,严厉查处外省籍渔船到我县海域抢占网地进行捕捞的非法行为,对海上生产秩序进行整顿;开展了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对全县各超市、市场及养殖户进行了检查;开展了清理整治违规渔具专项行动,对违规渔具进行彻底清理;伏季休渔期间我县应休渔渔船除10艘在外地坞修外,其余全部停港休渔;开展了“碧海2016”、“海盾2016”、“ 渤海海域管辖区域溢油监视”等专项执法行动,加大对违法用海行为的监督打击力度。今年共处理违法用海行为1起,处罚金额31万元;清理外省籍渔船300余艘,查处2艘;收缴违规渔具(地笼)1200余条,确保了我县用海秩序稳定、有序。
(四)食品安全和渔业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新成效。认真落实“两个安全”领导负责制,针对“两个安全”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水产品质量和渔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一是对辖区内所有渔业养殖企业、养殖户进行不定期的产品质量检查,确保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由于工作到位,在农业部、省级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及贝类划型质量抽检中,我县抽检样品36个,全部抽检合格,合格率100%。二是与全县249条渔船船主全部签订了安全生产承诺书,明确了部门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将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到位;对全县所有渔船进行逐船登船检查,做到横到边、纵到底,安全隐患排查不留死角。三是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信息调度,及时将大风预警信息通过渔船安全短信平台、传真等手段及时通知到渔业镇、街、渔村、渔业企业、渔民。今年累计发送各类预警信息1万余条,确保了全县渔业生产安全稳定。四是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把开展渔业船东互保工作当作保障安全生产、减少渔民生命财产损失的重要举措来抓,今年共收取保费81.5万元,为广大渔民群众提供了持续可靠的风险保障;协调商业银行为渔民争取贷款300余万元,解决了多年来渔民春季因资金短缺,不能正常生产的困难,受到了渔民的一致好评;积极申报国家惠农资金(燃油补助),并按规定及时发放到渔民手中。目前,燃油补助已发到2014年,共27873157.10元。
(五)党建及机关工作实现新作为。一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扎实推进。4月28日,召开全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启动会,坚持党员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集中学习,按要求组织专题研讨。结合机关周五集中学习制度,组织党员集中学习讨论,积极开展“手抄党章100天”、“党员活动日”(每月10日)、关注微信学习公众号、“三会一课”等活动,抓好支部学习标准化建设,党费收缴走向规范化。党组率先制定具体的学习教育方案,进一步明确学习研讨的时间、内容和方式。在参加集中学习的基础上,每个党员每天至少拿出一小时自学。7月1日,全局党员召开“庆七一·颂党恩”大会,观看了微电影《红色气质》,上了党课,收听收看了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全体党员思想上接受了一次红色洗礼。局党总支及机关、渔政、老年支部顺利完成换届。开展了“三亮三树”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履行职责,争创一流服务水平。二是廉政建设工作常抓不懈。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制,层层签订廉政建设责任书,实行半年廉政约谈制度,机关廉政建设取得较好成效。三是机关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面对工作新形势新要求,全局建立健全了12项工作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了学习工作化、工作高效化、管理制度化、执法规范化、担当常态化和服务标准化的“六化”工作机制,努力打造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权的工作局面,进一步增强了全局干部职工思想凝聚力、工作执行力和纪律约束力,为推进海洋与渔业事业再上新台阶提供坚强保障。四是精准扶贫工作稳步推进。全局副科级以上包村干部和“第一书记”第一时间到所包村进行了对接,详细了解了帮扶村基本情况,研究制定了脱贫工作计划,并通过与村班子座谈、到群众家中走访等形式,大力推进扶贫工作。截至目前,第一书记帮扶村确定了晚熟桃木“映霜红”种植为主导产业助力脱贫,经过努力,现在已有四户村民开始种植“映霜红”桃,种植面积达20余亩;旱厕改造工作完成46户。
二、下年工作计划
(一)严抓渔业安全生产和水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以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为根本出发点,狠抓渔业安全生产不放松,认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活动,做好防范台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天气的工作,切实保护好渔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二是加强水产品质量监管力度,建立无棣县水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实行水产品质量追溯制度,进一步提高我县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不断推进现代渔业发展。一是进一步加大渔业技术养殖技术创新和新模式创建工作力度。在今年大水面南美白对虾健康增产养殖技术试验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验面积和提高单产,争取明年实验面积扩大到10000亩,养殖单产从今年的100公斤/亩提高到150公斤/亩以上,力争最高产量达到250公斤/亩;推进卤虫(卵)养殖产业化进程。充分利用沿海的多亩高盐度池塘面积,进行技术改造,实行精细化、产业化卤虫养殖,走“养殖--加工--出口”的一条龙产业发展的路子,建设具有特色的卤虫(卵)产业发展基地,实现产业产值6亿元;开展以贝类品种为主的新品种养殖试验。充分调动养殖骨干企业,合作社的积极性,开展扇贝、牡蛎、背尾白虾等品种的引进养殖实验,丰富我县渔业养殖品种多样化,提高养殖效益。二是加快渔业重点项目实施,带动整个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海洋牧场”项目建设,实施贝类的人工增殖封滩护养。开展贝类良种的人工繁育工作,推进贝类清洁生产新技术,打造“海洋牧场”海上自助平台,完善牧场智能化控制系统;做好2016年全省渔业发展平台县项目建设工作。三是全力搞好2016年现代渔业发展平台建设,高标准建设“鲁北海洋高科技产业园”。计划利用2万亩浅海滩涂,建设包括海洋生物高效健康养殖、加工,以及渔光互补、物联网技术、冷链物流、互联网+等综合产业技术的产业区,形成独具特色的高科技产业示范园区。
(三)严格执法管理。认真组织开展“海盾”、“碧海”、“渤海海域管辖区域溢油监视”、“伏季休渔”、“清理违规渔具渔法”等专项执法行动,有效预防并遏制违法用海行为的发生,维护我县海洋与渔业开发利用秩序,保护生态环境。
2016年12月12日
无棣县海洋与渔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