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北涿州承接京津产业转移 打造
河北涿州承接京津产业转移 打造“区域总部基地”
关注度:8462011/1/7保定晚报王宁我要评论总投资9.53亿元的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科技园区地球物理研究中心和总投资13.68亿元高性能计算机中心项目等大批高科技项目落户河北涿州„„该项目由总部设在涿州市的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兴建。该公司陆上勘探市场份额居全球第一位,综合实力位居全球物探公司第四位,年收入达百亿元以上。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速度最快数据处理中心。
近年来,涿州市紧抓北京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外移的机遇,瞄准总部设在北京的中央国有企业和中央大型研究机构进行对接,同时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区,推动项目集中连片建设,精心打造“区域总部基地”。
该市着眼于“京南保北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始终坚持“工业立市”的战略,积极构建服务高地和投资洼地,努力推动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结合十二五规划,涿州市将打造产业名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谋求与北京的错位发展。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力发展农场经济,打造面向北京的京郊型高效农业;依托开发区、松林店工业园区及正在筹建中的100平方公里新兴产业示范区作为承接腹地,制定出台面向京津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为京津企业来涿投资创业营造良好的“软环境”,落实项目审批“一条龙”服务,完善项目领办制、代办制等工作举措,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冶金新材料、物探数据处理等高端科技产业;依托北京,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和文化创意产业,在服务北京当中求发展。
在上下共同努力下,涿州市的“京”牌项目之花愈开愈艳,航天信息、安泰科技、宇田世纪、东方金田等一批来自北京的高科技项目落户涿州。仅2010年该市的26个省市重点项目中就有19个是“国”字号或京津投资项目,总投资149.6亿元。
现在的河北涿州新兴产业示范区内,机声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首批开工的钢研集团河北新材料产业园等10个高科技新能源项目正在紧张的施工建设当中;开发区项目建设也“遍地开花”,总投资768万美元的涿州汉森绍尔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自动化焊接系统制造”项目等15个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定位为“涿南新城”的松林店工业园区内一座座巨大厂房的骨架争相崛起,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紧锣密鼓,总投资18.5亿元的首批入园8个工业项目中,嘉华铝业有限公司已经提前2个月投产见效,弘博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做到边生产边建设„„
随着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北京航天赛德科技公司纷纷把总部或生产基地放在涿州,涿州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基本形成了电子信息、新型材料、整车及汽车零部件、现代机械制造与加工四大主导产业格局,已发展成京南最具发展潜力的一座现代化“投资之城”。
第二篇: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基地
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基地,推进园区跨越发展
——明光工业园区发展调研报告
阚乃成吴家德
近年来,明光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举全市之力建设工业园区”的战略决策,全市上下迅速掀起工业园区建设热潮,工业园区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目前已初具规模。特别是2010年以来,园区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机遇,把园区建设大跨越作为园区建设和发展的落脚点,扎扎实实开展各项工作,园区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好势头。
一、“十一五”工作总结
2006-2010年,是工业园区建设和快速发展的五年,伴随着一批重大项目、亿元项目、高新技术项目的竞相入园,一期10平方公里的建设任务已完成,扩园开发正在全面展开,工业园区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按照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工业园区管委会严格按照“完善一期,建设二期,开拓三期”园区发展思路,倒排工期,分解任务,明确责任,提升园区载体功能,园区建设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经济呈现“量效”双增,各项指标均望完成随着园区建设的快速发展,工业园区各项经济指标大幅递增。2008年,园区完成工业产值5.6亿元,同比增长95.8%;实现税收3615万元,同比增长160%。2009年,完成工业产值11.2亿元,同比增长96.4%;实现税收6030万元,同比增长66.8%。2010年,1-9月份完成工业产值14.22亿元,同比增长106%;实现销售收入13.86亿元,同比增长128%;实现税收7100万元,同比增长75%;出口创汇5773万元,同比增长10%。投产企业效益均好于去年同期。2009全市纳税额前30家单位中,园区企业有14家,其中三友电子公司2009年纳税1616万元,成为明光市纳税大户。2010年园区将坚决完成年初制定的“四个翻番”目标任务。目前园区企业安排就业6000多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同步提升。
(二)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园区面貌日新月异。
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不断加强。在十一五期间,园区基础设施累计投入近7亿元,在完成体育路、洪武路、柳湾路、灵迹路、嘉山路、明珠路等田字型道路框架的基础上,加快实施灵迹路向池河、中宁路向化肥厂、建材大市场向灵迹路延伸工程建设,拉开园区西部框架;加快实施体育路和明珠路向外环延伸建设,拉开园区东部框架,东中西连成一体,建成 “七纵四横” ”道路网20公里,绿化、1亮化、水电、管网工程同步配套;东西2个排涝站、污水提升泵站、固废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同时修建了2个排涝站、1个污水提升泵站、1个固废处理中心、1个加气站、1个110KV变电所等配套设施,全部实现“七通一平”,保证了入园企业建设生产需要。
(三)政策落实到位,软环境建设日臻成熟。
近年来,明光工业园区注重政务环境、商务环境建设,不断提高为外来投资者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并把园区作为明光服务的窗口,全力亲商、助商、安商,完善修订了《企业入园管理试行办法》,园区管理工作开始走上了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在项目入驻上,市政府成立项目入驻审批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地审批项目入驻。在入驻项目服务上,坚持一个项目引入,一位领导牵头,一个班子服务,一套机制保障。在建章立制上,进一步理顺办事程序,减少环节、简化程序、压缩时限,再造办事流程。园区管委会实行了工作人员联系企业制度,定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协调解决企业生产建设中的矛盾问题,及时为企业提供服务。定期召开园区形势分析汇报会,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同时建立健全企业服务和管理档案,便于开展服务。
(四)园区面积倍增,总体建设进展顺利。
2009年以来,按照“完善一期、建设二期、规划三期”,注重抓好园区的建设规划和产业规划,科学规划、集约用地,园区发展进一步提速。园区一期建成4平方公里,二期建成后已达到10平方公里,今年将跨过高速建设新扩区,完成2个平方公里的“五通一平”,园区面积将达到12平方公里以上,较2008年扩大3倍。
(五)招商引资显现成效,入园项目突破百家。
截止目前入园项目116家,比2009年底新增59家,2010年半年入园企业总数超过前6年之和,企业入园的态势强劲,势头迅猛。116家中,建成投产43家,在建44家,29家正在做入园前期准备工作。项目单体投资超亿元的项目26个,已经投产的有5家(明光三友电子、滁州润海甜叶菊高科、安徽榄菊、浩淼消防科技、屹州铜业),在建的有11家(高盛科技材料、丰亿电子、盛辉电器、安徽暨阳新型建材、龙利得包装、茶叶瓜子机械设备、华帅农业科技、正点科技、裕盛金属材料、万超工贸、汉龙工贸)。投产的规模企业中,总投资8个亿的安徽榄菊一期蚊香生产线已经进入生产阶段,二期洗洁精项目主体工程将于2011年3月份完工投产,三期汽雾剂项目正在规划设计中。明光义乌工业园签约项目45家,其中:在建25家,另有10多家项目拟到新扩区选址建设。
(六)稳步推进园区建设,产业集聚雏形初现。
2009年以来,明光工业园区牢牢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黄金机遇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努力把明光打造成长三角及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承接基地”的总体思路,立足“科技型、外向型、生态型”的发展定位,通过不懈努力,园区初步形成了以永言水产、润海甜叶菊、桂花面粉、鸿远油脂、恋尚你食品等为主导的食品饮料产业;以浩淼消防、三友电子、华信电子、众力铸造、瑞丰五金为主导的机械电子产业;以甚泰服装、希安琦玩具、天梭纺织、莱莉服装、陆玖纺织、甲青制服、卡乐诗服饰、光华制衣、安徽喜洋洋儿童用品等为主导的服装玩具产业;以瑞尔非金属材料、华慧微晶铸石、安徽高盛材料、丰亿电子为主导的新型材料产业;以明美矿物、弘宇硅砂为主导的矿产加工产业;以榄菊日化、金庄生物科技为主导的家用日化产业等六大支柱主导产业。同时,坚持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完善产业配套,培育产业集群。目前,园区的聚集效应、规模效应和品牌示范效应逐步凸现。
(七)全面落实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节能减排工作布署,狠抓节能减排工作:
1、指导科技企业制定节能降耗计划,落实节能工作措施;
2、着力研究开发和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生产节能产品,提高生产效益;
3、制定科学的调度计划,维持企业生产,保证节能减排措施落实。
三、明光市工业园区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园区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产业不聚集,产业化布局有待于进一步调整;
2、部分企业厂区内未填满布实,有些企业投资强度未能达到协议要求;
3、在建企业进展不快,未能按序时进度推进;
4、用地指标紧张等因素的影响,项目不能及时落地;
5、企业招工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部分企业难能满负荷达产达效。
三、明光工业园区在建设工作中的主要措施
(一)科学规划,夯实建设基础
为夯实园区建设基础,按照“适度超前、梯度推进”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开展了园区规划工作。
1、编制园区新扩区总体规划。积极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机遇,合理确定园区未来5—10年的开发建设范围及开发建设时序。力争到2015年,园区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2020年达到60平方公里。
2、编制专项建设规划。在编制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园区道路、管网、通讯、仓储物流、公共交通、政府公共服务设施、园区教育文化及其它生活服务配套设施等专项建设规划,促进园区规划与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协调发展。
3、编制功能分区规划。统筹考虑产业布局、项目落点,突出产业特色,注重功能分区,编制分区规划,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园、产业转移承接园、农产品精深加工园、矿产品精深加工园。
(二)改善环境,完善园区功能
1、强化企业服务管理。把软环境建设作为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切入点,着力打造创业最宽松、社会最文明、人居最安全和低交易成本、低生产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会成本的“三最四低”发展环境,努力建立主动服务不推诿、协调服务不扯皮、高效服务不拖拉、廉洁服务不设卡的高效、快捷服务体系。在项目入驻上,成立项目入驻审批领导小组,定期审批项目入驻。在入驻项目服务上,坚持一个项目引入,一位领导牵头,一个班子服务,一套机制保障。在建章立制上,进一步理顺办事程序,进一步减少环节、简化程序、压缩时限,再造办事流程。园区管委会实行了工作人员联系企业制度,定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时为企业提供服务;定期召开经营形势分析汇报会,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同时,建立由组织、纪检等部门组成的重点项目协调督查组,主要对重点项目引资额、建设序时进度、投资强度等进行跟踪督查,促使项目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
2、做好项目用地保障。为保证入园项目能按时供地、按时开工,按照“统一规划、分期收储、统一供地、分片开发、滚动发展”的原则,通过财政投入、银行贷款、社会融资等方式筹措资金滚动收储项目建设用地,提高熟地供应能力。
3、加快园区基础建设。围绕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五通一平”的基本要求,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通过财政投入、争取上级支持等多种渠道广泛筹措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形成开发框架,提升配套水平,增强承载功能,确保企业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
(三)培育特色,打造产业集群
围绕明光市委、市政府“努力把明光打造成长三角及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承接基地”的总体思路,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以工业园区为载体,集中力量发展食品饮料、日用化工、机械电子、新型材料、矿产加工、服装玩具六大主导产业,逐步配套、延伸链条。通过不懈努力,园区初步形成了以永言水产、润海甜叶菊、桂花面粉、鸿远油脂、恋尚你食品等为主导的食品饮料产业;以榄菊日化、金庄生物科技为主导的家用日化产业;以浩淼消防、三友电子、华信电子、众力铸造、瑞丰五金为主导的机械电子产业;以瑞尔非金属材料、华慧微晶铸石、安徽高盛材料、丰亿电子为主导的新型材料产业;以明美矿物、弘宇硅砂为主导的矿产加工产业;以甚泰服装、希安琦玩具、天梭纺织、莱莉服装、陆玖纺织、甲青制服、卡乐诗服饰、光华制衣、安徽喜洋洋儿童用品等为主导的服装玩具产业。同时,坚持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完善产业配套,培育产业集群,园区的聚集效应、规模效应和品牌示范效应逐步凸现。2010年1-8月,园区实现工业产值10.63亿元,同比增长81%,实现销售产值9.24亿元,同比增长80%,实现税收4800万元,同比增长31%,出口创汇5072万元,同比增长10%。
(四)全力招商,推进项目建设
园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园区开发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围绕“依托资源引龙头,依托龙头引配套”的思路,面向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地区招商引资,围绕入园重大产业项目和优势企业,有针对性地引进关联项目和关联产业,鼓励和支持企业完善自我配套,拓展上下游产业链。同时,积极探索“合作共建”“飞地经济”的共建新模式,推动区域联动发展,实现双赢。经过努力,已成功建成“明光义乌工业园”。现已签约浙江义乌项目45家,协议总投资30多亿元人民币,已入驻项目30家,其中开工建设23家,另有7家正在做规划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近期,还将有一批浙江金华地区客商前来明光工业园区新扩区考察、洽谈。在全力招商引资的同时,园区狠抓项目推进,加快园区发展。严格执行大项目建设“四个一”推进机制,围绕合同履约率、资金到帐率、项目开工率、竣工投产率,全面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完善市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着力破解土地、资金、用工等方面的要素制约,及时解决项目推进难题,促进项目早落户、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积极推行在建项目挂图作战,倒排工期,明确建设工期、质量标准,强化项目责任。深入推进园区项目建设旬调度工作,由市委主要领导每10天对园区的项目建设工作进行一次调度点评。加强效能督查,确保项目实施能快则快,尽快形成新的增长点。
(五)扩区增容,拓展发展空间
坚持大思路谋划、大手笔运作,加快工业园区扩区增容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拓展发展空间。跨过宁洛高速开辟工业园区新扩区,在目前园区10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到2015年,园区新增面积30平方公里,达到40平方公里;2020年园区再新增面积20平方公里,达到60平方公里。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原则,着力完善园区新扩区的配套功能,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底前,新扩区将完成3平方公里的征地拆迁任务,道路、供电、供水、燃气、电信等配套工程形成雏形,年底要有20多个项目选址。
在明光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明光工业园区制定了“十二五”规划,为园区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我们相信,在国家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的政策鼓舞下,明光工业园区抢抓机遇,立足实际,超前谋划,一定会实现超常发展、跨越式发展。
陈主任你好:2010年底,我们对明光工业园区进行了一
些调研,形成了这篇报告。由于时间仓促,报告可能不
太成熟,敬请指正。这篇报告在明光市调研报告评比中
获二等奖。
吴家德
2011年3月10日
第三篇:县政府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方案
一、总体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为三年翻一番,五年翻两番。按照“突破大项目主攻开发区,立足高品位建设旅游城”的要求,到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确保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领先全市平均水平,力争挤进沿江第一方阵,进入全省一类县,努力把青阳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有色金属材料基地、全国
重要的非金属材料基地、省内重要的机械加工基地、国内知名的旅游接待基地。
二、主要工作重点
(一)加快推进空间布局。
我县位于《规划》“一轴双核两翼”的一轴上,属于三大组团“铜池枞产业组团”(建设世界级有色金属产业基地),承接集中区建设有很大布局空间。在加强现有经济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扩容升级的基础上,确定从县城沿103省道和318国道呈y型空间布局,在丁桥沿103省道至新河老山一线规划建设12.18平方公里的有色金属产业承接集中区,在木镇沿318国道至乔木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的非金属材料产业承接集中区,整体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总面积达到55平方公里。规划建设3个2平方公里的特色产业“园中园”。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新开辟一条青阳童埠至铜陵的通道,以更加便利的交通优势吸引承接产业转移。
(二)加快推进产业规划。
我县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就是工业主攻三大产业,重点打造四大板块。
国内知名的有色金属材料基地:规划近期发展目标产值为30-50亿元,中远期目标达到50-100亿元。现有规上企业7户,产值9.89亿元,已形成10-20亿元产能。主要产品有铜杆、数据线、铅合金等。目前重点发展企业有鼎胜矿业、大九华铜业、九华金润、九华铜材、金邦铜业、金阳电器、金田通讯等。
全国重要的非金属材料基地:规划近期发展目标产值为30-50亿元,中远期目标为50-100亿元。现有规上企业43户,总产值11.66亿元,已形成10-20亿元产能,其中采选业36户,产值8.86亿元,非金属矿制品业7户,产值2.8亿元。主要产品:方解石120万吨、方解石粉145万吨、白云石406万吨、轻烧白云石9.5万吨、氧化钙67万吨、石灰石122万吨。目前重点发展企业有:皖南矿业(方解石)、英格瓷颜料(方解石粉)、宝宏矿业(白云石)、兴国矿业(轻烧白云石)、恒基钙业(氧化钙)、元进来龙矿业(石灰石)等。
省内重要的机械加工基地:规划近期发展目标产值为30-50亿元,中远期目标为50-100亿元。现有规上企业16户,产值10.34亿元。主要产品有阀门、水泵、矿山机械、农机具、叉车和汽车配件等。目前重点发展企业有:方兴实业公司、天平机械公司、马东机械公司、铮递阀门、昌利锻造、富莱茵汽配、华瑞汽配等。
国内知名的旅游接待基地:旅游服务业是青阳富民重要产业之一,旅游服务业收入为22.8亿元。近期发展目标为实现营业收入30-50亿元,中远期目标为50-100亿元。目前重点建设项目为:九华国际养生园、九华旅游工艺品展示中心、龙泉胜境旅游景区、星级宾馆、新型物流业等。
下步承接产业的重点就是一方面继续引进大企业、大集团,进行产品上下游配套和延伸,形成产业链;一方面发挥现有企业转型升级,扩规改造,进一步提高现有企业的经济实力,重点打造有色金属加工、非金属深加工、装备制造业三大百亿产业集群。
(三)加快推进园区建设。
根据我县产业现有基础和规划布局,重点建设以下产业承接平台,包括青阳经济开发区、产业承接集中区、园中园、乡镇工业集中区等共计55平方公里。
1、安徽省青阳经济开发区扩区建设。在现有“一主两辅”园区基础上规划扩建,总建设规划面积达到26.84平方公里,其中主园区15.24平方公里,木镇、新河园区11.6平方公里,主要承接非金属材料、机械制造、有色金属加工等产业。
2、规划建设青阳有色金属加工产业承接集中区。在邻近铜陵市的丁桥和新河老山新选择规划建设青阳有色金属加工产业承接集中区,规划建设面积12.18平方公里,主要承接铜材加工产业链企业、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和机械设备制造业。
3、规划建设三个特色园中园。在青阳经济开发区通过招商引资规划建设特色园中园。
一是在青阳经济开发区东河园规划建设2平方公里宁波园,重点承接汽车配件项目,现已有富莱茵汽配、日隆机械等企业入园。
二是在青阳经济开发区木镇园规划建设2平方公里铸造产业园,利用产业园平台,重点引进制造业企业。
三是在青阳经济开发区新河园规划建设2平方公里紧固件产业园,主要承接紧固件(标准件)等加工制造企业。
4、其他乡镇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工业集中区,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四)加快
推进招商引资。
一是突出产业和“园中园”招商。围绕规划的支柱产业和重点板块,把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配套能力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方向,广泛开展招商宣传推介活动,充分利用青阳资源、产业、区位等优势,着力引进产业关联的大项目、大企业,培育壮大产业龙头,形成特色产业链。专门制定承接产业转移和“园中园”招商优惠政策,“园中园”建设
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可以政企共建、政商共建、政建企用、企业自建等多种方式。
二是突出以商招商。围绕县内企业扩规转型,有针对性地对接国内大企业大集团,主动加强股份合作,实现强强联合、弱强联合,促进现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充分发挥企业招商主体的作用,以商招商,以商带商。
三是突出领导一线招商。充分发挥县级领导专职招商工作队优势,进一步加强招商工作站建设,以更大的力度在江浙沪有重点的招商,创新招商方式,围绕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园区招商,以资源换产业,项目配资源。积极开展网上招商,发展代理招商,实行重奖招商,广泛开辟招商渠道。
四是突出央企招商。继续加强央企对接,在已完成20亿签约任务的基础上,跟踪做好金田通信与中国联通集团合作的数据线缆、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北京有色设计研究总院和鼎胜钨钼矿的合作、中国铸造协会合作的年产20万吨生铁铸造和镁产业链建设等项目,力争在央企招商合作上取得新突破。同时,全力抓好项目争取工作,紧盯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变化,围绕重点投资方向,尽快在城镇建设、社会事业、交通、水利、节能减排等领域,谋划编报一批带动性强的适合对路的项目,提高项目的获批成功率。
三、加强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
1、品牌环境。充分发挥青阳作为“安徽省首届文明县城、科学发展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安徽省平安县、安徽省双拥模范县、全国绿化先进县和最佳投资环境县及浙商最佳投资城市”的品牌效益,打造一流的产业承接环境。
2、政策环境。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关于支撑示范区建设的政策,建立健全财政支持、税收支持、金融促进、要素支持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3、人文环境。加强政务和法制建设,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4、交通环境。不断加强我县国道、省道和县乡公路道路建设,完善对接长三角的交通体系,以更加完善的交通优势吸引产业转移。
第四篇:承接产业转移祝酒辞
尊敬的方区长、杨常委,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各位朋友: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在美丽的山城重庆,成功举办了渠县承接重庆产业转移座谈会。在此,我谨代表中共渠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和148万渠县人民,向出席晚宴的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和各位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
这次座谈会,为我们搭建了交流沟通、开放合作的平台,必将加快渠县融入重庆、依托重庆、借力重庆的发展步伐。必将有效地推动重庆产业转移进驻渠县。为此,县委、县政府在这里举行晚宴,欢迎大家!感谢大家!
真诚地邀请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各位朋友,多到渠县参观考察、携手合作、投资兴业,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最后,我提议,让我们共同举杯:为座谈会的圆满成功,为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各位朋友的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事业鸿发,干杯!
第五篇:承接产业转移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在这万物回春、生机盎然的美好时节,我们欢聚在美丽的皖江之滨,共同迎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银企对接会的隆重召开。首先,我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志刚的委托,向此次对接会的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会议的各位来宾和同志表示亲切的问候!
开发开放皖江,是安徽人民不懈的追求。今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安徽历史上第一个进入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也是全国第一个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战略规划。这不仅圆了我们多年的梦想,也使皖江这条蓄势在发的巨龙从中部大地脱颖而出、翘首起飞。顺应国家的部署,当前皖江示范区建设热火朝天、如火如荼,在这个重要时刻,省政府举办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银企对接会,目的就是架起金融与示范区建设合作的桥梁,为金融发展营造新的平台,为示范区建设加油助力。
承接转移、合作共赢,是此次对接会的主题,也是金融机构和示范区建设的共同机遇。我们高兴地看到,各地政府为实现对接作了大量准备,按照落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精选了580多个对接项目,分布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产业、农业产业化和节能环保等领域,符合
金融投入方向。我们也高兴地看到,各金融机构为参与对接表现了极大热情,参会的不仅有长期对安徽建设作出杰出贡献的各银行业机构,也有潜力和优势巨大的大型保险机构,还有正在蓬勃兴起的投资基金,这都将为成功开展对接奠定坚实基础。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开展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对接合作,是我省金融服务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金融机构加快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深入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新形势下,在皖江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各地政府、各金融机构都要珍惜此次对接机遇,共享合作成果,借此机会,提三点希望。
一是齐心协力推进示范区建设。推进示范区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各级各有关方面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意义,把示范区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积极履行好职责,发挥好各自的职能和作用。要创新思路,强化措施,扎实做好规划工作,加强园区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流的发展平台。要研究解决好用地、环保、资金等重点问题,保障示范区建设顺利推进。要加强科技创新,抓好人力资源培训工作,为示范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持。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结合起来,更有力地带动和促进
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各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金融的支撑作用。示范区建设,既是安徽加速崛起的重大机遇,也是各金融机构加快发展的重要契机。各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创造性地做好金融工作,确保实现新增信贷规模高于去年水平,信贷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直接融资规模高于去年水平的目标要求。要围绕示范区建设这个主题,强化金融组织、体制机制、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积极利用银企对接平台,加大对示范区重点项目、新兴产业、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力度,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三是各级政府要加强协调服务。各级政府要把握金融发展规律,加强协调服务,切实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促进银企合作。要积极主动向金融机构推荐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好项目。加强跟踪监督,大力抓好对接成果的落实。要加强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加大对逃废银行债务、非法集资活动的打击力度,严肃查处各类金融违法行为,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八百里皖江风云动,示范区建设春潮涌。今天的对接会是各地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构建合作关系,形成相互支持的良好开端,后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各地、各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明确责任人,加强沟通,跟踪落实,使银企
对接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最后,祝愿201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银企对接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