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户籍人员在深圳发生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辉县付吉中---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随着车辆的增多,道路交通事故也有逐年递增的趋势。
农村户籍人员在深圳发生交通事故致残疾或者死亡的,其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按照什么标准赔偿,《广东省2004年度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计算标准》规定深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905.92元,但是该标准中没有深圳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只有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054.58元。因此,几乎所有的人均认为深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按照4054.58元计算,计算出来是死亡赔偿金结果是城镇户籍的可获赔478118.4元(23905.92元×20年),而农村户籍的仅仅获赔81091.6元(4054.58元×20年),二者相差竟达5倍,让农村户籍的人觉得心寒,感觉中国的农民“命贱”。甚至更有人认为,深圳目前已经没有农民了,在深圳发生的交通事故不管你是城镇的还是农村的均按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905.92元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五条规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第二十九条规定:“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根据以上规定,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的数额均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有密切联系,标准的差别,直接影响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利益。
深圳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到底该以哪个标准作为依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五条规定,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按照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上一年度相关统计数据确定。深圳市是计划单列市,其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不能按照广东省的标准计算,而应当按照深圳市的统计数据确定,虽然《广东省2004年度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计算标准》中没有列出深圳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但不能因此而认为适用广东省的标准。根据深圳市统计局 2004年3月29日公布的《深圳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深圳市上年度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1346元,所以深圳的交通事故案件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应当以11346元作为计算标准。
因此,农村户籍人员在深圳发生交通事故死亡的,其死亡赔偿金应当是226920元(11346元×20年),而不是81091.6元(4054.58元×20年),两者相差近3倍!
注:本文适用于2004年5月1日后深圳法院新受理的一审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具体统计数据,以深圳市统计局的统计数据为准。
第二篇:退休人员发生交通事故索赔误工费案例
上海交通事故赔偿网
2007年5月27日,李某驾驶的粤BMXXXX号轿车自南向西行驶时与自北向南行走的行人张某发生碰撞,致使张某受伤。事故发生后张某被立即送往B大医院接受治疗,并于2007年6月29日出院。2007年5月27日,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F支队经过现场勘查,作出《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李某承担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
2007年7月25日,广东N司法鉴定所对张某的伤残等级进行了检验鉴定,鉴定原告的伤残等级为玖级和拾级。
受害人张某于2007年9月20日将肇事者李某和承保肇事车辆交强险的T财产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告上法庭,要求两被告连带赔偿医疗费、鉴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交通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159769.8元。
在法庭辩论过程中,被告李某对原告主张的误工费提出异议,认为张某系退休职工,其主张的误工费不应得到支持。
法院经审理后查明,原告主张的误工费损失3444元,因原告提供的户口簿和住院病例资料均显示原告受伤时已是退休职工,原告本不应存在误工损失情形,因此,在原告为提供其他证据证明原告确系存在误工费损失的情况下,法院对原告主张的误工费损失不予以确认。
【分析】,是指受害人从遭受伤害到完全治愈这段时间内,因无法
上海交通事故赔偿网 http:///shanghai/
从事正常工作或劳动而失去或减少的工作、劳动收入。
也就是说,当交通事故受害人主张误工费时,其应证明在遭遇交通事故之前有正常的工作或劳动并由此获得相应的报酬,但由于事故的发生,导致失去或减少劳动收入,即受害人存在实际的误工损失,赔偿义务人理应赔偿受害人相应减少的误工费。
那么,如果受害人是离退休人员,或者超过离退休年龄的无业人员,或超过离退休年龄的农民,是否能主张误工费呢?一般情况下是不可以的。因为离退休人员不需要进行劳动工作但是可以领取养老金,不存在误工费。本案的张某即为此种情形。但是,离退休人员并非绝对不能主张误工费,只要伤者有证据证明其确实还在继续工作或劳动、参与经营的,则存在误工费损失。
第三篇:非深圳户籍人员子女的学位申请材料
非深圳户籍人员子女的学位申请材料
1.户籍证明和深圳居住证。
适龄儿童出生证、由公安部门出具的适龄儿童及其父母的原籍户口本——按户籍地有关规定办理。
适龄儿童及其父母的在深居住证——可与在深现居住地派出所联系办理。
2.在深居住证明材料。
适龄儿童及其父母在本市的有效房产证明和购房合同——按国土房产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提交《购房合同》的,需同时提交购房交款收据(交验原件,收复印件)。
在学校招生地段范围内租房居住的,到居住地街道办事处房屋租赁所办理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材料。
3.就业与社保证明材料。
⑴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就业证明——可按以下三种情况之一办理:一是提交“深圳市劳动保障卡”或“深圳市职工社会保险证”,验原件,交复印件。今年,上述两种卡、证可同时作为劳动就业和社保证明使用。
二是提交用人单位原填报的加盖有“劳务工专用章”的《深圳市暂住人口登记表》复印件,并加盖用人单位公章。三是从劳动保障网(http://)上下载获取或直接到劳动部门劳务用工手续办理服务窗口领取《深圳市暂住人员就业证明》,并加盖用人单位公章和劳动部门“劳务工专用章”。
⑵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社会保障证明——劳动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劳动者办理社保。劳动者可持身份证到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即原深圳市社保局)及其在各区的社会保险征收科窗口打印《深圳市社会保险个人账目单》并盖章,作为社会保险证明材料。
由于社保部门在每月15日前接受参保申请,已缴纳保费的人员于当月25日后才能打印《深圳市社会保险个人账目单》,因此需补办参保手续的适龄儿童家长要抓紧时间办理。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咨询服务热线电话:12333。
深圳市社会保险业务咨询服务热线电话:96888。
⑶本市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副本——按工商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持有本市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副本的,持证人本人的子女就读无需再提供其他就业与社保证明材料。
4.计划生育证明材料。在现居住地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部门办理,有效证明材料为《计划生育证明》(单张)
5.就读联系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十四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到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的,经户籍所在地的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按照居住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申请借读。”请适龄儿童家长要求原户籍地乡(镇)以上教育部门出具就学联系函。
《就学联系函》由适龄儿童家长到原户籍地乡(镇)以上教育管理部门(已撤消教办的,可由中心小学出具)或县、区教育局出具。《就学联系函》没有统一的格式要求,主要内容是:说明适龄儿童的姓名、户口所在地、年龄、性别;借读理由(儿童父母或监护人在何地居住、就业);向居住地教育部门提出借读申请。
第四篇:非深圳户籍就业人员申请赴港澳地区须知
非深圳户籍就业人员申请赴港澳地区其他类(Q)签注须知
发布时间:2012-08-31
一、申请对象
(一)在我市就业的非深圳户籍居民,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持有有效的《深圳市居住证》;
2、已连续在我市缴纳一年以上社会保险;
3、不属于登记备案国家工作人员。
二、申请材料
(一)提交填写完整的《深圳市居民往来港澳地区申请表》,申请人浅蓝色底光学光面正面半身彩照(规格为48mmX33mm)一张,贴在申请表上。
(二)首次申请、换发、补发通行证或所持《往来港澳通行证》为广东省外签发且首次在深圳申请签注的,须提交《广东省出入境证件数字相片采集回执》(新办证件的相片要与该回执一致)。
(三)提交二代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含首页和个人资料页,个人身份资料有变更的,还须提交变更页;集体户和代管户申请人可不提交户口簿首页),交验原件。在我市就业的非深圳户籍居民,还须提交深圳市居住证复印件,交验原件。
(四)持有效《往来港澳通行证》申请签注的,提交该通行证原件,通行证有效期须比拟申请的签注有效期多30天以上。
(五)换发通行证的,还须提交原《往来港澳通行证》复印件,交验原件;遗失、损毁补发的,还须提交书面遗失、损毁声明。
(六)提交公安机关认为确有必要的其他证明材料。
请用黑色或蓝黑色水笔填写申请表,所提交复印件使用A4纸张复印,并按顺序装订上述所列的申请材料。
三、申请方式
申请人每次申请均须本人亲自前往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办证大厅递交申请,可申请三个月一次或二次。
四、受理机关
深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罗湖区解放路4016号)
五、办结时限 办结时限:30日。
﹡公安机关认为需要调查的,调查时间不计入承诺的办结时限。
六、收费标准
往来港澳通行证
每证100元 一次有效签注 20元 二次有效签注 40元
七、温馨提示
如果您想了解更详细办证信息或查询办证结果,可以到全市各公安出入境办证大厅现场咨询或选择下列方式:
(一)信息咨询服务热线:96897、95000100。
邮政速递查询电话:020-11185(广州),0755-11185(深圳)。
(二)登录出入境便民网:http://www.xiexiebang.com(省厅)或http://www.xiexiebang.com(市局)。
第五篇:深圳户籍流动人员委托保管人事档案及关系须知(定稿)
深圳户籍流动人员委托保管人事档案及关系须知
一、业务对象
凡具有深圳户籍的流动人员均可以单位或个人名义申请委托保管人事档案及人事关系。
二、申报材料
1、必备材料(此项所列材料为必须提供)
①《委托人事代理申请表》、《人才信息登记表》(可浏览“深圳人才网”下载);
②《市内人员调动审查表》(可浏览“深圳人才网”下载)一式两份,由人事关系及档案所在单位在调出单位意见栏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或出示与原单位解除工作关系的书面证明材料;
③户口本或身份证复印件(验原件);
④计划生育证明:
如属已婚人员个人办理委托代理手续,须提供《广东省计划生育服务证》复印件(核原件),或现居住地居委会出具的计划生育证明;
如属单位委托办理已婚人员代理手续,须提供现聘用单位与辖区计生部门签订的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复印件(核原件),或被委托人的《广东省计划生育服务证》复印件(核原件),或被委托人现居住地居委会出具的计划生育证明;
⑤《人事代理协议》(一式两份,可浏览“深圳人才网”下载)。
2、非必备材料(此项所列材料自愿提供)
①现实表现证明(由原档案所在单位或现工作单位出具,含有否参与“法轮功”非法组织情况);
②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验原件);
③职称证书复印件(验原件);
④已婚未育者,提供结婚证复印件(验原件);已婚已育者,提供结婚证、独生子女证复印件(验原件);
⑤离异者,提供离婚证或判决书复印件(验原件);
⑥入深调令或毕业生介绍信复印件。
三、办理程序
1、提出申请、办理委托:用人单位或流动人员按上述二项要求备齐材料后,交本部业务受理窗口。经审核同意,签订人事代理协议并缴费后,领取《商调函》和《市内人员调动审查表》;
2、转递档案、报到:持《商调函》和《市内人员调动审查表》到原档案所在单位办理转递档案及调出的相关手续。然后,将原单位开具的《干部行政介绍信》交本部业务受理窗口办理报到手续。
四、注意事项
1、申请人办理档案转递手续后,须跟踪并确认档案已转来本中心档案馆(查询电话:82122113)。在档案未转递到本中心档案馆前,暂不能申办其他业务。
2、档案按规定应通过机要邮寄,如因实际情况可通过邮政速递或当事人自带到本中心档案馆。档案须密封好,并加盖骑缝章。如档案封条破损、被拆封或未加盖骑缝章,根据有关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我中心不予接收。
受理业务地址:宝安北路人才大市场六楼616大厅人事代理部
受理业务时间:星期一至星期四上午8∶30—12∶00,下午1∶30—5∶00
星期五上午8∶30—12∶00,下午1∶30(节假日及特殊情况除外)
咨询 电 话:82122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