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郑州市2014年春节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2014年郑州市春节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2014年春节长假,郑州市消费品市场商品供应充足,活动精彩纷呈,消费稳定增长,郑州市商务局监测数据显示,黄金周期间,我市重点监测的15家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
2.95亿元,同比增长5.65%。
一、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平稳
春节期间,省会各商业企业早作准备,烟酒、肉食、糕点、生鲜水果、服装鞋帽等各种年货数量充足,品种丰富,丹尼斯、大商、华润万家、家乐福等大卖场销售稳定增长,部分品种消费量增幅较大,如大商新玛特的鲜食类食品同比上升四成以上。节日期间商品价格保持稳定,从监测的14大类商品看,小包装大米、大豆油等大部分生活必需品零售价格与节前持平,花生油微幅上涨0.12%,牛肉上涨0.32%,鲜猪肉等商品呈现小幅下降趋势。
二、新年促销活动丰富多彩
春节期间,各大商场、超市纷纷开展营销活动,吸引消费者购买。郑州丹尼斯百货开展“金马迎春 新春贺喜”活动,将中奖标示印制在购物小票上,顾客购物均有中奖机会;大商超市开展“大单送礼”、“年到福到红包到”活动,营造喜庆氛围,让利消费者。除大型商场、超市等传统零售企业外,今年国贸360广场、中原万达广场、锦艺购物中心等大型商业综合体也以多业态统一促销的方式,给马年消费者带 1
来很多惊喜。总体来看,各种新年活动取得了预期效果,不少购物中心的部分业态品种更是出现了少有的排队购买景象。
三、消费方式呈多元化发展
从消费结构看,居民休闲消费、文化消费和旅游消费大幅增加。春节期间,休闲民俗、健身娱乐、外出旅游等消费更加受到居民青睐,我市的文庙庙会、城隍庙会、商都民俗庙会等各种传统庙会人潮涌动,消费人数屡创新高。各大健身房和KTV娱乐场所采用微信、微博、团购等营销模式,吸引大批年轻消费者前往;春节档电影票房全线飘红,奥斯卡、万达、耀莱等院线购票队伍排起了长龙,部分热门影片连续创下单日票房记录。消费方式的多元化发展,极大丰富了市民的节日生活。
四、家电市场销售出现反弹
春节期间,家电销售冲破电商冲击和暖冬影响,销售额出现增长,其中信息消费和3C数码产品增长较快,特别是4G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春节期间4G智能手机销量增长较快;另外3C数码成为过年送给孩子们的时尚新年礼物,销售情况较好。
五、餐饮市场以大众消费为主
从监测的餐饮企业经营情况看,初
一、初二等亲朋好友集中宴请日期饮食公司等辖区内知名度较高的中档饭店食客爆满,初三以后阿五美食、萧记烩面等本地特色饭店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荤菜、鱼虾和菌类菜品较受欢迎,符合人
们节日期间的饮食传统;春节餐饮以大众消费为主,普遍崇尚节俭,包桌消费多在800元上下,家宴标准略低于聚会类。初一至初七,我市监测的四家餐饮企业餐饮消费同比增长
7.55%,高于全省平均增幅。
第二篇:郑州市2011年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及2012年展望
郑州市2011年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及2012年展望
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围绕着“扩内需、促消费”,从多个方面着力,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消费品市场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前11个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7.8亿元,同比增长18.4%。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4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
一、2011年消费品市场基本情况及运行特点
1、城镇市场占主体,城乡市场同步增长。从总量看,1-11月份城镇零售额实现1658亿元,占全市的91.7%;乡村零售额实现149.8亿元,占全市的8.3%。从增速来看,1-11月份城镇零售额同比增长18.4%,比上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乡村零售额同比增长17.4%,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城镇市场增速比乡村市场增速高1个百分点,和上年同期相差的2.9个百分点相比,减少1.9个百分点。城乡市场发展差距正在缩小,逐步实现同步增长。
2、批发零售业带动明显,住宿餐饮业增长平稳。分行业看,前11个月全市批发零售业共实现零售额1519.4元,同比增长18.5%,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78.1亿元,同比增长20.5%;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341.3亿元,同比增长18.2%。住宿餐饮业共实现零售额288.4亿元,同比增长17.6%,其中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9.5亿元,同比增长15.6%;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68.9亿元,同比增长17.7%。
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分别占全市的84.1%和15.9%,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占八成以上,比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增速高0.9个百分点。
3、个体经营户及限额以下企业仍占市场份额一半以上,限额以上企业(单位)规模化经营不断提高。1-11月份个体经营户及限额以下企业实现零售额929.9亿元,同比增长13.0%,占全市的51.4%。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零售额877.9亿元,同比增长24.6%。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零售额增速比个体经营户及限额以下企业高11.6个百分点,说明限额以上企业通过企业集团化、连锁经营等多种业态竞相发展,实现企业规模化经营不断提高。
4、消费内容日趋多样化,市场消费热点纷呈。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25大类主要商品零售额看,前11个月消费热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刚性需求和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吃、穿、用类等基本生活用品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如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31.4%,其中食品类增长27.1%,饮料类增长46.6%,烟酒类增长36.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9.2%,其中服装类增长27.3%,鞋帽类增长39.7%;日用品类增长39.5%。二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商品成为销售热点。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提高生活质量的享受类商品销售成为消费品市场的热点领域。如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增长25.5%,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23.1%,化妆品类增长21.7%,金银珠宝类增长36.5%,通讯器材类增长23.8%。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量占全省两成以上,增速居上游水平。1-11月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807.8亿元,占全省的21.7%,总量在全省十八个省辖市中居第一位,增速在全省十八个省辖市中居第五位。
二、对当前消费品市场发展态势的思考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但受刺激消费政策退出因素的持续影响,增幅有所回落。分季度看,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8.6%,二季度同比增长18.6%,三季度同比增长18.3%,四季度预计同比增长17.6%左右。2011年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每个季度都在18%上下,说明消费平市场运行基本平稳,但从下半年以来,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总体上呈现回落趋势。
与去年同期相比,消费品市场增速有所放缓。1-11月,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分季度看,除一季度增速与上年同期持平外,二、三季度都回落了0.1个百分点,预计四季度将回落2.4百分点。
分规模看,前11个月,个体经营户及限额以下企业零售额累计增速为13.0%,增幅同比回落0.1个百分点。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增速为24.6%,增幅同比回落1.8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回落是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而其中汽车类的零售增速回落是重要原因。
目前,虽然全市汽车市场仍处在普及性需求增长阶段,但受汽车购置税优惠、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政策去年年底到期停止、今年10月1日节能车补贴门槛提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2009年和2010年全市汽车市场超高速增长及市场超前消费,汽车市场需要一个能量积累时间等原因,使近年来拉动全市消费品市场较快增长的汽车这一重要因素正在减弱。1-11月份,全市汽车类零售额累计为372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0.6%,增速为19.5%,增幅同比回落15.9个百分点,拉动零售额增长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减少2.4个百分点。
现阶段虽然汽车零售出现增速回落,但在限额以上企业(单位)的25大类商品中,仍然是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拉动作用最大的商品。从长远看,汽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是消费热点,中高档车取代低档车成为又一种方式的消费升级也将成为必然。因此要加大对汽车销售行业的发展扶持力度,通过引导企业适时合理地调整汽车销售结构,在高档车销售上做文章,以提升郑州作为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的汽车市场辐射作用,在将来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以支撑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预计受刺激消费政策退出的持续影响,全年零售额增速继续回落,增速在18.3%左右,总量达1985亿元左右。
三、2012年消费品市场展望
2012年,我市消费品市场运行既既面对挑战,又有发展机遇。
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上。从国际经济形势看,2011年3季度以来,以美国主权债务评级遭下调为导火索,美欧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世界金融市场进一步动荡,全球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经济增长预期不断下调;国内经济运行的态势从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的态势非常明显,物价上涨的压力依然较大,虽然国民经济运行依然总体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但经济增长已逐步放缓。在国家刺激消费政策退出、物价持续上涨、社会消费意愿下降等多重因素影响,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势头也相应地受到抑制。特别是在近两年在国家扩大消费政策刺激下,居民消费需求得到一定程度释放,要进一步扩大消费,如果没有收入分配改革等大的改革措施出台,期望通过消费增幅的明显提高,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是有难度的。
有利因素主要表现在: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努力改善民生,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郑州以此为契机,着力将郑州打造成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和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些政策的落实,将形成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等许多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能有效提升居民消费预期的民生政策。政策的支持会对郑州消费市场的持续良性发展形成强有力支撑。这些因素将推动全市消费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考虑到经济下行和物价因素影响,预计2012年消费品市场仍将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但增幅将比2011年有一定幅度的回落。
为确保全市消费品市场的稳定发展,我们要用好政策,一是从根本上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着力提高居民购买力水平,增强消费增长后劲。保证城乡居民形成收入稳步增长的心理预期,增强居民消费信心;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即期消费水平;三是加大力度发展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大型购物中心、超市、专营店、便利店等新型消费业态,拓展文化旅游等新兴服务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四是强化市场监测和预警机制,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创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第三篇:消费品市场运行调研报告
消费品市场运行调研报告
上半年,在市政府出台的扩大消费、振兴商业八项措施带动下,重庆市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据统计,上半年,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0.36亿元,同比增长13.5%,较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1.8%。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总体情况
上半年各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保持在13.0%以上,总体呈上扬趋势。其中:6月份,在全市大力开展购物美食节、汽车会展等活动助推下,零售额增长创半年新高,同比增长14.3%,分别比1、2、3、4、5月加快1.3、0.9、0.9、1.0、0.8个百分点。
二、消费品市场运行主要特点
(一)城乡共同发展,乡村市场快于城镇
重庆市城镇与乡村消费品市场持续稳定发展,共同推动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市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077.06亿元,同比增长13.5%,较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8个百分点。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13.30亿元,同比增长13.9%,较一季度加快0.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7个百分点。在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家电惠民、汽车惠农等政策拉动下,农村消费增长较快,消费潜力得到一定释放,乡村市场增速快于城镇市场0.4个百分点,城镇市场增速长期快于农村市场局面发生变化。
(二)批发和零售业拉动作用显着
从行业结构看,批发业和零售业作为全市消费品市场的主导力量,拉动作用显着。上半年,批发和零售业在全市消费品市场中占比达85.5%,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873.40亿元,同比增长14.0%,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9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54.03亿元,同比增长20.1%,增速比一季度回落4.5个百分点;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519.36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
(三)住宿和餐饮业呈现新变化
上半年,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16.97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在中央及地方政策导向下,餐饮消费结构发生转变,餐饮市场呈现出注重节约实惠、抵制奢侈浪费的新变化。一方面,大众消费的中小型餐饮、特色餐饮保持平稳增长,重庆佳永小天鹅餐饮有限公司、重庆骑龙饮食文化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德庄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等几家大型火锅连锁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速达14.8%,有力地支撑全市餐饮业平稳发展;同时,高档餐饮消费增速普遍下降,全市四星级以上宾馆餐费收入同比下降13.4%。分行业看,住宿业实现零售额30.25亿元,同比增长3.0%,较一季度加快4.1个百分点;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86.72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与一季度持平。
(四)限额以上法人企业支撑作用明显
上半年,全市共有限额以上法人企业4806家,比2012年末增加318家,共实现零售额1369.64亿元,同比增长17.7%,高出全市平均增幅4.2个百分点,占全市零售总额比重达62.5%,对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贡献率达79.2%,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7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287.73亿元,同比增长18.1%,比一季度加快4.3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实现零售额81.91亿元,同比增长12.5%,比一季度加快2.7个百分点。
三、多数商品销售有所加快全市限上法人企业数据显示,上半年,在十六大类消费品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中西药品类、家具类、石油及制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汽车类等12类主要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比一季度有不同程度加快。
四、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各类会展、促销活动拉动消费
由政府搭台、商家参与的“2013中国重庆国际汽车工业展”,汇聚奔驰、宝马、劳斯莱斯等全球105个参展品牌,销售各类车辆近1.8万台,极大地拉动了重庆市汽车消费市场,在汽车消费淡季大大提高了销售业绩。据统计,上半年汽车类占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比重达25.1%,实现零售额322.93亿元,同比增长20.6%,增速较上季度加快2.6个百分点。
以“味动山城、乐购重庆、美丽春天、快乐消费”为主题的“2013重庆春季购物美食消费节”,通过上下联动,在百货、超市、电器、汽车、餐饮等商贸行业,采取抱团促销、让利促销、有奖促销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各类促销活动,有效激发消费热情,促进了消费。
(二)相关政策刺激消费
为有效应对国内外经济发展新形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防止经济特别是商业经济过快回落,4月下旬,重庆市政府出台《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采取适应性政策措施提振商业经济的通知》,从家电惠民和汽车惠农、节庆促销活动、商旅联动、会展活动、电子商务、培育限额以上商业企业、商业环境、市场秩序等八个方面采取适应性措施,扩大消费,振兴商业,至5月初实施以来效果明显。据统计,上半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大类商品中,零售比重排列前五位的汽车类、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石油及制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制品类实现零售额896.67亿元,同比增长15.3%,增速较上季度加快2.0个百分点,五大类商品拉动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
随着刺激消费政策实施效果的进一步显现,下半年,全市消费市场有望承接上半年走势,全年实现稳定增长。
第四篇:春节期间消费品市场运行工作小结
春节期间消费品市场运行工作小结
2012-02-01 08:57 文章来源:湟源县商务和经济技术协作局
文章类型:原创 内容分类:
为切实做好春节期间市场监管和市场供应工作,防控突发事故发生,让全县人民过一个欢乐祥和安全的节日,我局积极安排部署,使得节日期间我县消费品市场平稳、物价稳定,市场运行态势良好,市场供应正常。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我局领导十分重视春节期间市场运行工作,保障我县市场商品供应充足,强化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制定了节日期间市场运行监管措施,层层落实工作,确保了春节期间市场运行的稳定。
二、突出重点,加强监管。一是加强市场管理,确保市场销售肉品安全,节日期间我局安排专人每天对农贸市场进行检查,加强集贸市场销售生猪产品的监管,确保全县人民吃上“放心肉”。二是开展了全县商贸流通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进一步加强我县商贸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提高紧急情况下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要求各企业采取有效措施,排除安全生产隐患,切实做好防灾减灾、预防报警、安全规范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和遏制了节日期间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三是组织全县家电下乡销售网点开展了家电的促销活动,活跃了城乡市场。
三、密切监控,及时掌握市场动态。积极发挥好事多超市、华通超市、宁食超市对市场的监测作用。启动了市场监测日报制度,对节日期间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及时掌握消费动态,确保信息畅通,全力搞好了市场调控监管工作,确保了节日期间市场稳定有序。总之,春节期间我县市场繁荣有序,货源充足,购销两旺,没有发生突发事故。
第五篇:2013年黑龙江省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2013年黑龙江省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2013年,面临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生产流通成本上升、实体经济经营难度加大等严峻形势,黑龙江省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以保增长作为工作主线,千方百计扩大消费,稳定市场预期,黑龙江省消费品市场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全年黑龙江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6000亿元大关,达到6205.7亿元,比上年增长13.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国第14位。累计实现销售额(营业额)14209.4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批发零售业销售额13084.4亿元,增长14.3%;住宿餐饮业营业额1124.9亿元,增长16.5%。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1.消费市场总体平稳,增速稳中有升。2013年,受全国消费市场增速放缓影响,我省消费品市场在物价平稳运行、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以及各类促销活动带动下,呈现出先抑后扬、缓慢回升态势。从季度零售总额增速看,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2.4%,二季度增长13.5%,三季度增长13.6%,四季度增长15.3%,增速呈逐季回升。
2.城乡市场共同发展,乡村市场增速略快于城镇。2013年,黑龙江省城乡市场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消费品市场良性
推进。黑龙江省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435.2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对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贡献率达87.3%,城镇消费仍是市场主力。其中,城区零售额4356.1亿元,增长14.1%,同时,随着农村商品流通体系逐步完善,消费品市场逐步活跃,黑龙江省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70.5亿元,增长14.2%,增幅快于城镇0.5个百分点。
3.批发零售业增势稳定,住宿餐饮业增速放缓。2013年,黑龙江省批发零售业引领消费品市场发展,总量及增速均超过住宿餐饮业。全年黑龙江省批发零售业零售额54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4.3%,拉动黑龙江省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受政策因素影响,增速明显放缓,实现零售额755.8亿元,增长9.2%,增速比上年回落6.4个百分点,低于批发零售业5.1个百分点。
4.限上比重明显提升,热点商品销售略有好转。近年来,黑龙江省涌现和成长了一批限额以上企业,进一步改善了城乡居民的购物环境,零售额比重持续提升。2013年,黑龙江省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零售额2268.4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占全部零售总额比重的36.6%,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从黑龙江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零售类值看,一是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吃、穿类商品保持较快增长,分别实现零售额288.2亿元和355.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6%和16.1%;二是标志消费升级的产品略有好转,金银珠宝、通讯器材和
家具类分别增长15.9%、26.1%和30.3%;三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休闲意识的增强,家庭医疗及健身娱乐用品快速增长,体育娱乐类增长22.1%、中西药品类增长30.4%,分别比上年提高5.6和4.3个百分点。
5.地区间市场运行落差有所扩大。2013年,黑龙江省各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挖掘消费市场发展潜力,确保了消费品市场增长势头,但受各市地经济形势与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市场运行情况存在差异。从消费品市场总体发展水平看,增幅最高为绥化市(15.4%),牡丹江市和佳木斯市增幅分别为15.0%和14.7%,分列第二位和第三位。增幅最低的鹤岗市仅增长10.0%,增幅差距比上年扩大4.1个百分点。
6.物价涨幅平稳回落,系列促销活动成效明显。2013年,黑龙江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2%,涨幅同比回落1个百分点,为消费品市场企稳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黑龙江省对促消费活动进行了统一部署,在黑龙江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以“保供应、促消费、倡低碳、惠民生”为主题的“魅力龙江”消费促进月等一系列促消费活动。全年黑龙江省共组织举办主题消费促进活动85项,对拉动消费品市场效果显著;同时大部分商家抢抓节日商机,利用节假日开展促销活动刺激消费,据统计,全年黑龙江省重点零售企业实现销售额248.6亿元,增长13.5%,极大地活跃了消费品市场。
二、存在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2013年黑龙江省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但受宏观政策影响及部分行业发展制约,黑龙江省消费品市场也呈现出热点消费降温,与上年同期相比市场发展逐渐回落的态势,市场运行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不容忽视。
1.受国内大环境影响,市场需求回升缓慢。受经济总体下滑、物价高位运行等因素影响,居民即期消费难以得到有效释放,刚需性消费增速减缓,对消费品市场的拉动力减弱,加之各类刺激消费政策的退出,而新一轮的刺激消费政策尚未出台,难以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发展。
2.城乡市场发展不均衡,农村市场有待进一步拓展。由于大中型商场过于集中在城市,而农村市场网点布局不尽合理,目前超市、连锁等新兴业态很少有企业进入农村市场。2013年,黑龙江省乡村限上实现零售额43.6亿元,仅占黑龙江省限上零售额的1.9%。近年来,虽然农村居民消费潜力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释放,但农村发展环境仍然滞后,制约了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发展。
3.物价持续上涨对消费品市场将产生不利影响。2013年,虽然物价涨幅明显回落,但食品类价格的大幅攀升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城乡
居民的消费支出,尤其是对低收入居民的消费影响比较大,货币实际购买力逐步降低,对居民消费预期产生不利影响。
4.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影响消费预期。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是影响居民消费的首要因素,2013年受经济不确定因素影响,城乡就业压力有所增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收入增加。2013年,黑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10.3%,增幅同比回落2.8个百分点;黑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0%,增幅同比回落1.3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对消费增长有一定制约作用。
5.国家调控政策影响,重点行业支撑力度减弱。受刺激消费政策的退出以及总体内需减弱等因素影响,汽车和石油制品等大类商品消费明显降温。2013年,黑龙江省汽车类和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0.3和8.7个百分点,这两类商品的降温,直接影响黑龙江省零售总额增长1.1个百分点。同时,在中央及地方政策导向下,住餐企业消费发生明显转变,市场销售明显下滑,对消费市场的带动作用有所减弱。全年黑龙江省餐饮业零售额仅比上年增长9.5%,增幅同比回落7.4个百分点,住餐业的深度下滑,影响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
6.重点企业零售额增速下滑。2013年,黑龙江省大型零售企业受政策影响,销售压力进一步加大,企业零售额增速明显下滑。全年
黑龙江省限上企业排名前20位的零售额占黑龙江省限上比重的26.9%,比上年增长12.7%,增幅回落2.9个百分点,比限上企业平均增速低1.9个百分点,大型企业增速下滑严重影响黑龙江省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增长。其中,增幅回落较大的企业有中国石油哈尔滨销售分公司、大庆百货大楼有限公司、哈尔滨新一百购物广场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鸡西销售分公司,分别比上年回落6.9、22.2、15.1和7.1个百分点。
三、对策建议
目前,消费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要在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上下功夫,进一步优化消费结构,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强化社会民生保障来减少居民的消费顾虑,加快消费空间的合理布局,促进农村消费升级,真正促消费扩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