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纪录片《海洋》观后感
纪录片《海洋》观后感 海是人类生命的摇篮,见过海洋的人都会被海的美所折服。无论是风平浪静时,海的柔情,抑或是惊涛骇浪时,海的激昂。甚至在夜晚,黑暗也无法掩盖海洋的美丽,而更显出一番深邃的意境。每一种姿态的美都如此震撼,文字是难以言尽的。除非亲眼所见,否则难以想象。
其实海洋的美丽远不止于此,人们很难全方位观赏到海洋之美。而在《海洋》播放的一百分钟里,我却被轻而易举地带进了海洋的世界,海的唯美、海的灵动、海的柔软、海的深沉。各种姿态,穿过屏幕,透过眼球,传达至我的脑海,竟迟迟难以忘怀。然而《海洋》带给我的,除了超美的视觉震撼,更多的则是对人类残忍行为深深的反思。
《海洋》由法国纪录片大师雅克·贝汉执导,花费巨资耗时五年拍摄完成。片中的每一个画面都唯美细致,堪称完美。影片由一个第一次见到大海的小男孩提问而展开:这就是大海?大海是什么?我想,如果是我,我也无法回答。海洋的浩淼无穷,确实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甚至当你以不一样的心情去观赏时,海洋所表现的姿态,也是截然不同的。
《海洋》的前半部分,以展示海洋生命的多彩绚丽为主,譬如那巨大的沙丁鱼群,在鲨鱼的追赶下,疏密有致的排列组合,迅速地变幻出各种状态的美;又如那成千上万的海鸟,如箭雨般扎进海水中捕食的健硕之美;再如那成群结队的海狮,被鲨鱼追赶捕食而后为同伴的阵亡而闭目哀歌的悲凉之美……这一切,看在我们的眼中,不过是一个个震撼的画面,而对于海洋生命来说,它们是有着喜怒哀乐的。它们也处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动物们的捕食虽然残忍,但这是它们的生物链,自然之规则不可逆转。我们且悲且叹之,但它们的世界,我们是无权干扰的。正如小海龟与秃鹰的故事一样,游客不忍秃鹰吞食打探敌情的小海龟而出手相助,最后导致一大群小海龟接收到错误的信息而惨遭鹰群吞食。动物们有自己的生存方式,人类若任性伸出援助之手,终将违背初衷。即便如此,好心做错事犹可饶恕,而有些人类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对海洋生物痛下杀手。
在《海洋》的后半部分中,导演镜头一转,唯美和谐的海洋生态不复存在。随着人类的入侵,海洋垃圾一再的驱赶着海水中的居民。不仅如此,围猎、杀戮、剖尸、解体……似乎要等那深蓝的海水被染得鲜红,人类才能停下那充满血腥的双手。这将是怎样一种悲哀?导演在影片前段部分缔造的如梦如幻的奇妙世界,在人类狠心地将猎捕的鲨鱼去鳍切尾,然后扔回海底苟延残喘的那一瞬间,支离破碎了。那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啊,人类怎能对它如
此残忍!在这强烈的对比下,导演唤醒了人类心底的良知,是的,这让我们刻骨铭心。除了心灵的震撼之外,我想更多的,应该是反思。
影片最后提出了疑问:难道有一天,真正的自然风光会消失么?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围绕我们身边的将是代替活生生的动物们的标本,被保存在动物园或巨大水槽中的人工的世界,而那样的世界,仅仅是永远失去的生物多样性的一个缩影而已。
雅克·贝汉说:“我拍摄的这些自然纪录片,本质上和政治片其实没什么不同,它没有说教,也没有对白,只是通过展现自然之美,让观众自己感受到教育。”当然,我们不用仅靠几部纪录片就来完成教育,就像人不能靠不吃饭、不生产来保持低碳一样。同样也不能让那些杀害海洋生命的人消失,人类能做的,只是用这些震撼人心的画面来教育他们,感化他们。
海洋是人类的母亲,她孕育了我们,也孕育了其他的海洋生物。假如人类还是如此不顾一切的破坏海洋生态,在海洋母亲的眼中,这无异于看着孩子们在互相残杀啊,这是多么地残忍。人类应该反思的,就是不让这样的杀戮悲剧继续在海洋中上演,这应该也是拍摄者和观影者共同的心愿吧。是的,地球不仅仅属于人类,那是所有生物共存的地方。
第二篇:纪录片《海洋》分析
纪录片《海洋》分析
老师说,要分析一部纪录片要先看清楚他是一部真实电影还是直接电影
我认为《海洋》可以算是真实电影,理由如下
1.《海洋》前半部分意识形态不强,似乎是一部直接电影;但是最后十分钟加入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得前半部分完全成为最后十分钟的铺垫,整体大逆转成为一部观点鲜明的具有故事片特质的真实电影。
2.摄影机是和被摄体有互动的,有肢体上的访谈的;《海洋》使用了大量的先进摄影机和摄影设备,以达到各种刁钻的摄影角度要求,有些镜头就仿佛是摄影机和鲸鱼在大海中翩翩起舞,可以理解为摄影机参与进入影片,虽然没有语言,但是形成了一种肢体上的访问,个人认为这是直接电影的表象,但却是真实电影的形式。
3.《海洋》使用了大量的故事片叙事手法,将割裂的场景和镜头连在一起,而不是直接电影那样按照被摄体本身的进程发展。虽然《海洋》制作团队难以干预各种海洋生物的行为,亦未干涉大海的发展进程,在解说和音乐的使用上也非常谨慎,这是直接电影的特征;但是通过强势的视听语言和剪辑手法,打乱了大海的逻辑,而影片结构也是精心安排,全然没有了即发的特性,真实电影的人工痕迹非常明显。4.最明显的就是该片有演员参与表演,还制作了仿真模型代替难以拍摄的物体,如机械控制的鲨鱼代替被捕捉的而砍去鳍沉入海底的鲨鱼。这都有违直接电影的原则。
5.总体看来《海洋》这部纪录片,虽然有很多直接电影的元素,但是更多偏向于真实电影。
我将先选择1:03:40-1:04:00的这一个镜头来分析画面
这是一个在空中的运动镜头,起幅是一个远景,在广阔平静的湖面上,纵深是连绵的远山被云层覆盖,画面中央有两条座头鲸的尾巴露出水面,仿佛在旋转着舞蹈;随着镜头前移,镜头向下扣,直到湖水充满屏幕,两条尾巴已经到了水下,水面打着转,形成一个浅浅的漩涡;落幅水面平静,但是漩涡中心水流翻涌,同时配着座头鲸的鸣叫,让人感觉水下将要发生什么事情
这个镜头前五个镜头开始起悠扬的笛子音乐,配着平静的水面;到这个镜头音乐止,座头鲸的鸣叫从远到近;
紧接着下一个镜头是一大群座头鲸冲出水面。
据花絮片所描述,这是2007年7月剧组追踪这个座头鲸群从夏威夷来到阿拉斯加占单海峡时拍摄的画面。剧组坐在一个小橡皮艇上接近鲸鱼群,而摄影机夹在三维稳定仪上,用装在橡皮艇上的摇臂进行拍摄。
这个镜头,作为一个过渡作用的承上启下的镜头,以向前的运动、水面的漩涡和鲸鱼越来越逼近而急促的鸣叫声,将整个平静的节奏打破,观众可以清楚地感觉到水下隐藏着蠢蠢欲动的庞大生物,随时会窜出水面。
在器材方面,使用的是ARRI435摄影机,该机器使用钢性连接,可以升格至150,其后座头鲸冲出水面的两个镜头就使用了这个机器的升格功能。摄影机通过一个万向稳定器连接到摇臂上,因为稳定器的使用,使得即使在晃动的小船上也能保证画面的高质量。同样的,为了获得各种刁钻艰难的画面,制作小组使用了遥控直升机,防水外壳,大型摇臂等等先进的摄影设备,甚至在法国国防部的帮助下将一枚鱼雷改装成摄影机,只是为了拍摄一个鱼群追着摄影机游泳的镜头。
好了,现在我要截取 9:52-13:45 南非 海豚和海鸥捕猎沙丁鱼群段落 来分析他的拍摄和剪辑
节奏控制方面
从剪辑的镜头长度来看,在前半部分海豚和海鸥前往目的地的时候,镜头长度由长变短,从13秒变成6秒,接着稳定在2-4秒,逐渐缩短;在随后的捕猎阶段出现了大量1秒的跳接;而捕猎结束后镜头长度又回到4秒以上,并以一个14秒的镜头结束了这段激烈的捕猎。而音乐上,平静的海面悄然无声,第6个镜头急促的低音弦乐预示着危险的到来;直到11镜雄壮的低音管乐伴随着全屏幕的海豚在海面上跳跃,海豚群仿佛一支军队,英勇无畏地行进;随着乐器越来越丰富,节奏越来越快速,音调越来越高亢,节奏即将达到顶点;
突然31镜一只海鸥的俯冲升格让整个世界安静下来,32镜成为整个捕猎的分界点,随着32镜海鸥入水的那犹如炮弹发射的一声闷响,嘹亮的高音管乐突然响起,如同军队的冲锋号一般将整个捕猎推向高潮,空中的海鸥群展开了全面进攻,雨点一般落入水中;
整场战役最终在海鸥海豚酒足饭饱之后由一头蓝鲸的介入而结束,蓝鲸窜出海面的巨响使得音乐戛然而止;配着镜头长度的增加,舒缓悠扬的钢琴乐起,捕猎者大获全胜,凯旋而归。
景别角度
舒缓的开头和结尾都有大量远景,而紧凑的捕猎高潮多用中近特来拍摄;随着景别的越来越紧凑,节奏也越来越推向紧张。
蓝鲸作为一个极佳的亮点的出现着实让大家眼睛一亮,借用其大体型动作缓慢的自有特点,将几乎就要失控的捕猎一下控制下来。
亲,这哪是动物世界,简直就是海空联合大作战啊有没有 器材方面
和阿拉斯加的很像,万向臂稳定器的先进机械结构直接保证了在海浪颠簸如此极端恶劣的拍摄条件下仍能获得稳定的高质量影像。
华丽的空中俯拍镜头得益于航拍遥控直升机,起降方便,便于携带;
而技巧高超的潜水员使用水下摄影机提供了漂亮的水下画面。
那么最后,全片导演构思与导演创作的分析如下
整部影片的出发点是一个问题:“海洋是神马?”,而导演呈现给我们的,并不是科学角度的了解,而是理解,靠近他们,融入他们,理解他们;这使得《海洋》超越了一般的科教作品,而成为一部寻求感动,探究生物和自然之间的直接关系的电影。
导演在5年前策划影片拍摄对象的时候曾犯愁该在25万种海洋生物中挑选哪些来拍摄,后来,制作组抛弃学名和数字,而是按照行为方式对生物进行分类,挑选出一批能够表现大海的汹涌暴烈的生物;“人与鲨鱼”便是一个典型的选择,而导演组为了精确达到叙事的目的,甚至为这些无法预测的野生生物设计了分镜。
为了从数百部表现海洋的纪录片中脱颖而出,制作组决定以生物的快速和强大的生命能量来表现海洋的汹涌和暴烈;最终,海豚和金枪鱼进入导演视线,他们快速,顽强而聪明,完全符合表现目的,而为了完美捕捉他们的动作,剧组开发了各式各样的机器,以在海面快速前进的航拍直升机,船基吊车;在水中潜行的潜水推进器,水下摄影机;这些设备在帮助剧组客观地传达了大海的魄力的同时也带给了所有人全新的视觉感动。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当属“乔纳斯”——剧组和法国国防部合作开发的鱼雷摄影机;这枚鱼雷的制作只是为了完成一个从未有人尝试的在鱼群前拍摄的镜头;乔纳斯的开发非常成功,最终画面里,我们看到鱼群追随着摄影机,如同领头的鱼的视角,仿佛摄影机和鱼群翩翩起舞,真正做到了靠近、融入海洋的理解与感动。
除去复杂高端的机械的使用,优秀的潜水员和水下摄影师也是整个创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为了完成表现海洋汹涌暴烈的目的,经验丰富的潜水员从鲨鱼身边游过,按照设计的分镜草图拍摄了大量与鲨鱼共舞的镜头。如水下摄影师所说:“为了理解生物,我们只能亲自去体会,他们是非常美丽的生物;虽然是支配者,但并不是怪物;相反的是警戒心很强,胆小的生物;难的并不是和鲨鱼的对峙,而是静静地靠近他们,需要相当冷静,控制住着急的行为,表现出崇高的敬意,肩膀和鱼鳍凑在一起”。
我想这就是导演想要在这一部拍成了战争片的自然类纪录片中想说的,海洋汹涌而暴烈,难的并不是与海洋与自然的对峙,而是静静地靠近她,表现出足够崇高的敬意,靠近海洋,融入海洋,理解海洋。
——————————————————————FIN————————————————————————— 雅克贝汉帅爆了有没有 等我截张图
嗯 再来点废话 你能想象拍纪录片都做分镜的么 他居然把每个镜头画出来了 然后再去拍一样的画面
你见过8米摇臂装在轨道上的么 要6个人推 就是最后这个截图这场里用到的 我说那炮有8米都是保守的了
另外 雅克贝汉最早是个演员,《天堂电影院》就是他,拿了威尼斯金狮之后转行制片拿了两个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然后导纪录片做了《迁徙的鸟》《海洋》
不过就纪录片而言,相比雅克贝汉我更喜欢RonFricke,《天地玄黄》《轮回》的导演,这个疯子居然是自己导自己拍,他是有多么精力充沛。
讲到最后惯例都要讲一下本土制作,我觉得中国的纪录片装逼的太多,大概是我没有那么喜欢人文题材的纪录片,不过画面都不讲究是公认的;但是就我最近接触的几个做纪录片的朋友来看,对画面的态度有要求有提高;这是好事,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来关注本土纪录片嘛。
嗯,最后啰嗦一句,我是一个苦逼的摄影,我的主业是剧情片;我讨厌没办法控制的场面,尤其是在非常混乱的地方拍纪录片。
第三篇:纪录片观后感
纪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
4月5日晚,公司党群组织全体党员观看纪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它诠释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何坚守信仰,如何取得信仰的胜利。
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信仰。1920年,《共产党宣言》创造了共产党信仰的起点。1992年,邓小平曾经回忆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ABC》,正是以《共产党宣言》为起点,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停的追寻,坚守自己的信仰,发挥了他永恒的魅力。
九十年前,南湖澎船里的仁人志士悄然酝酿着时代的蓝图。开天辟地慨而慷。《共产党员宣言》确立了中国人民自己的信仰,在这种力量的支持下,民族先锋队开始了救亡图存的伟大探索,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共产党宣言》引导彭湃从一个富家子弟走向革命之路,从他烧田契开始,已经开始绽放出信仰之光。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揭开了中国现代历史的新篇章。有了信仰,还要坚守,正是有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坚守自己的信仰,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聆听着片中的入党誓词,再次心潮澎湃,历经各种时期,党的誓词也在不断修改,但毛泽东主席添加的“永不叛党”一句从未更改。绝大多数共产党人在用生命捍卫自己的信仰。方志敏曾写过:死,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他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说道:中国一定有个可爱的光明的前途。正是由于像他这样对信仰的坚守,他心中的光明前途现在已经出现。当然,不是所有的共产党人都能坚守自己的信仰,像陈公博、张国焘等人,他们终将被历史所唾弃。
中国共产党创造历史奇迹靠的是什么?就是信仰。湘江战役陈树湘断肠而死,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陈毅的“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表达了对信仰的忠诚,张思德的为人民服务,刘胡兰的“怕死不是共产党员”,无不是对信仰的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从苏维埃到民族解放,从新中国到五星红旗,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去实践自己的信仰,共同的信仰让人们凝聚起来,为信仰而奋斗,就是为未来而奋斗。我深信,在信仰的照亮下,在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坚定党的信仰推动跨越发展。我们要坚定正确信仰、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作为党课的主要内容,抵御不良习气、始终保持先进。
第四篇:纪录片观后感
纪录片简史
西方纪录片美学
结课论文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学院:__________________;
纪录片简史
——《颍州的孩子》评析
第7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
《颍州的孩子》(The Blood of Yingzhou District),拍摄于2004年2月,耗时一年多,片长39分钟,是一部讲述中国安徽阜阳颍州受艾滋病影响的家庭及儿童的真实生存状态的纪录片,也展现了中国大约七万名艾滋孤儿命运。影片于2006年6月在美国华盛顿纪录电影节获得全球公共卫生类最佳纪录片奖,2007年2月获得第7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杨紫烨——只对生命负责的女导演
《颍州的孩子》导演杨紫烨,华人电影工作者出生在香港,1977年移民美国,先后取得绘画和电影制作硕士学位。身为剪辑师和制片人,杨紫烨涉猎了反映中国社会的广泛主题,和不少知名的美国华裔电影工作者如王颖、陈冲等有过合作,如在1997年陈冲导演的《天浴》中担任剪辑师和副制片,在陈冲导演的另一部在好莱坞拍摄的电影《纽约之秋》中担任剪辑师。
她首部执导的纪录片是1997年拍摄的以香港主权移交为主题的长篇作品《风雨故园》,反映的是一九九七香港回归前后香港年青人的心态。2001年拍摄的纪录片《中国一二》,真实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新一代年青人的心态以及中国城乡地区家庭面貌的差异,在2005年5月首度于全美公共电视台公映,之后还应邀参加香港和欧洲等地多项影展并深受好评。这两部片子已被美国多所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定为教科书和亚裔研究教材。
2007年,杨紫烨以纪录短片《颍州的孩子》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成为历史上第九位获得奥斯卡奖项的华人。在全球企业抗艾滋病联合会上获奖的姚明与魔术师约翰逊拍摄的艾滋病防治电视宣传片《姚明、约翰逊公益广告》及纪录短片,也是由杨紫烨导演,该片在国内获得全国艾滋病防治优秀影视作品奖。在央视及各地方台播出的《彭丽媛携手抗击艾滋 关爱儿童公益广告》也由杨紫烨导演。
接受《公益时报》采访时,杨紫烨用一个词形容自己:生命。她这样介绍自己:“生命是最宝贵的,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生命。抗艾、环保都是如此。我希望充满生命力、蓬勃地去工作,电影就是我的生命。如果别人问起杨紫烨是谁?我不用讲太多,就把我的电影拿出来。” 她将电影视为生命,同时又将电影赋予生命的厚重感。作为女性导演,她的电影中却有一种利落的、干净的节制力量,赋予电影一种冷静的基调。杨紫烨对纪录片有自己的理解:“记录变成很容易的事情,每个人都可以记录,关键是你的主题是什么,可以是城市的历史,或者是个人的经历,有好的主题就可能拍出好的纪录片”,通过拍摄艾滋病纪录片及公益广告,这位女导演找到了自己的主题:对人的关怀,大爱,人和人性。她用实际的行动表明着自己对人文主题的热衷和对自己的同胞持续不变的关注和关怀。
2002年,杨紫烨无意中在美国报纸上看到了关于中国艾滋孤儿的报道,是这部电影诞生的最初契机。但最初的行动直至2004年才有了转机,中国卫生部与美国NBA一起合作拍摄艾滋病公益广告,杨紫烨被邀请执导,就是姚明和约翰逊参演的公益广告,这个作品出来之后,影响很大,也成为她拍摄《颍州的孩子》的润滑剂。由此她得到了斯达基金会和赠与亚洲基金会资助,并回到中国,杨紫烨与汤列伦成立了“预防艾滋病宣传制作”项目(The China AIDS Media Project), 开始策划和制作一系列与预防艾滋病相关的公益广告和纪录片。汤列伦是美国资深电影制作人,也在后来《颍州的孩子》中担任监制。这个的团队耗时一年半,深入安徽阜阳市颍州区跟踪拍摄多个受艾滋病影响的家庭,素材共有60多个小时,对当地的艾滋孤儿的生活做了详实的深入记录。
在拍摄中团队也遇到了重重困难,一方面这样的片子用镜头直面残酷的现实,需要强大的道德担当和承受巨大的压力及痛苦,另一方面杨紫烨刚回国内对很多情况和人际关系都不了解,必然会碰很多壁。庆幸的是,杨紫烨通过哈佛人类学博士、清华大学艾滋病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景军认识了阜阳市艾滋病贫困儿
纪录片简史
童救助协会会长张颖,这位女商人长期救助艾滋孤儿,也帮助杨紫烨和拍摄组得到了孤儿和他们亲属的信任,这也是影片得以顺利拍摄的有利条件。内容分析——当一个孩子变得沉默的时候
片中讲述的是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的小男孩高俊、女孩楠楠和黄家三姐妹的真实的生活状态。影片的开始用了一系列画面引入,人的无辜、无奈、恐惧的眼神、破旧凌乱的房屋,立刻让人的心情异常沉重。
故事情节穿插进行,首先出现在画面上的是4岁孤儿高峻,他的父母都因艾滋病去世,病毒也已经使他全身长满了疮,小男孩本该与同伴无忧无虑地玩耍的,但他却因为受到歧视只能把家里的猪当作玩伴,整个过程里小孩都沉默不语,眼神里透着恐惧和陌生,看到这儿我心里的滋味真是难以言说。后来因为高俊的叔叔不愿收养和奶奶过世,在阜阳市艾滋病贫困儿童救助协会的帮助下他被另一个艾滋家庭收养,在三个月后的拍摄中可以看到小男孩的脸上终于有了本该拥有的天真的笑和童年应有的快乐,其中有一个画面是高俊和他的养父在油菜地的场景,在这里可以看到亲情的温馨、孩子的童真,终于听到了高俊天真无邪的声音,分明就是正常家庭里的温暖欢乐,这是我看影片中唯一的一次不由得面对画面微笑了。但是由于病情恶化,高俊最后又被送到一个新的家,瘦小孤单的背影消失在小路上,让人心酸。
小女孩楠楠则因为感染艾滋病而形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父母去世后与姐姐相依为命,受到亲人的冷淡和周围人的歧视,以至于姐姐结婚都不敢讲明楠楠的病情,也许她们一辈子都得小心翼翼地隐瞒下去了。幸运的是楠楠的叔叔最终把她接过来一起住了,楠楠也慢慢开朗起来,同时她受到美国一位老人的资助,而另外还有千千万万像楠楠这样的孩子不能受到医药治疗。
黄家三姐妹的父亲因艾滋病刚刚去世,死亡的阴影笼罩着这个残破的家庭,黑黑的屋子里,孩子们嘤嘤地哭泣,他们还沉浸在丧父的悲痛中,又受到同龄孩子和村民的众多非议、排挤和歧视,镜头中的弟弟哭诉着自己受到的歧视和委屈,这么小的孩子就不得不承受丧失亲人的痛苦和周围充斥的压力。令人欣慰的是孩子们在阜爱协会的大家庭里都露出了笑容,最感动我的是那一首《让世界充满爱》,稚嫩的声音里有着对未来的期盼和生命的坚强。
影片展示的歧视、恐惧、贫穷、冷漠、无奈的一幕幕场景都令人心痛,我看到了一群艾滋病幼童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处境,印象最深的是由于周围人的歧视和偏见而变得沉默,孩子的本性应该是活泼可爱的,而在他们的身上却感觉到了对死亡的恐惧和内心的孤独,他们是多么的无辜!当一个孩子变得沉默的时候,需要做的是去呵护、理解、照顾他们。艺术特色——刚刚好的打动
影片的叙述结构经过了精心编排,三个故事穿插讲述,板块式的叙事策略,将镜头深入三个不同的家庭,力图在三个不同孩子身上为观众提供更多的视角,并不是对事实的简单罗列,可以说是纪录片运用了剧情片的表达方式,与其说是艺术的虚构,不如说是一种逼近生活实质的体现,一种对主题的把握,导演将视听集中于展现孩子们在现实中的悲惨处境,以唤起更多人对这个群体的关爱。
影片的主题很明显,以小见大,博爱和人道主义贯穿其中,这在全世界各种文明中都是主流价值观,也是能够感动和影响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人的原因。电影是视听艺术、纪实与抒情的综合,导演用镜头来密切配合主题的表达,多次使用到平拍的角度,力图使被拍者与观众处在平等的视线,目的在于把他们作为正常人看待。此外还多次使用到了特写,拉近了观众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真实再现生活中的情景。近景和远景运用适当,配合了影片的基调和抒情效果。而音乐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也在塑造内心世界、烘托气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从中能够体会到影片想要表达的主题。
影片的前后形成了鲜明对比,从沉默无语到歌唱、笑容可以看出孩子们处境的变化,同时也在表明孩子们需要人们的关怀、帮助,需要社会更多人的关注。
片长只有39分钟,却足以给人以巨大震撼。“制片人认为39分钟更有力度。如果故事太长,震撼力就没这么大。”杨紫烨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时也说道:“我们拿去国外,对他们的观众而言,很多东西他不
纪录片简史
明白,给他刚刚好的打动就可以。”影片最动人之处非常有控制,但却恰恰给人了最大的触动,如在影片的最后,从背面的拍摄角度讲述了小男孩高俊被送往另一个新的家,整个片子以瘦小孤单的身影结束,画面情绪马上被调动起来。
总体评价——对每一个生命最原始的尊重
《颍州的孩子》讲述的是一个全世界都关注的话题,是“反映有关人性的好故事”。在第70届奥斯卡中另一部入围华语片是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部投资3.6亿元人民币的影片获得了“最佳服装设计奖”提名,时长39分钟的纪录片《颍州的孩子》成本约4.5万美元。如果电脑特技公司的“优惠价”再打五折,这笔钱还是不够完成《黄金甲》一个6秒钟的特技镜头。这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我想应该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的关怀,是包括电影在内的艺术活动不变的主题,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片往往比那些虚无的故事更有感染力,这个全球瞩目的奖项也让艾滋孤儿的命运受到强烈关注。
这部影片对那些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时隔一年后的奥运会期间,导演杨紫烨在鸟巢见到了影片中的小男孩高俊,“我看到他在笑,就感到特别的开心。朋友带他去吃饭,在吃饭的时候,他也在笑,我当时就哭了。他的生命这么强韧,一直在与病魔作斗争,我感觉他就像是一个小英雄。这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同时也是对我拍这个片子的精神回报。”而黄家三姐妹的生活也明显不再是昏暗的色调,大姐已经上中专,二姐和弟弟都在上初中,比起谈从前的日子,弟弟更愿意从抽屉里翻出相册,让记者欣赏他和总理温家宝、演员蒋雯丽的合影。而小女孩楠楠再也不沉默寡言,许多人专程来看望她,在她的睡房里,漏风的墙壁上贴着姚明、濮存昕等公益名人的照片,悬挂着山东白血病人送她的千纸鹤,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接见了她和其他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还在她的笔记本上赠语:“坚强、努力、奋斗、向上。”
可以看到影片的拍摄给小主人公们带去了温暖和关怀,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但影片的宗旨绝不仅仅是这些,它在于唤起社会更多人对那些艾滋孩子的关注,因为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艾滋孩子需要帮助和关爱,还有很重要的是要消除特别是农村里对艾滋病人的歧视和偏见,这样他们才能正常生活,拥有生活的信心。但对艾滋病的防治和重视并不是用一部片子就能解决的,而需要一个过程,美国发行量最大的华文媒体《世界日报》这样写道:“如果说,股市的一天暴跌,北京可以用庞大的资金来入市托股,第二天就可以全盘翻红,继续营造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盛况,那么,艾滋病的防治,就绝对需要漫长的奋斗过程,才能出现成效”。
对于艾滋病的认识我以前并没有太多的了解,看完这部影片通过查资料知道了一些有关的常识,艾滋病患者本身已经受到我们无法想象的病痛折磨,又怎能经得起人情冷漠、歧视和偏见?无论是出于对生命最原始的尊重,抑或是出于人道主义关怀,我们都需要尊重他们、关爱他们、帮助他们。影片不仅唤起了我对艾滋孩子的同情,更给我了一种生命的启示、一种对生命的敬畏。7
第五篇:纪录片观后感
纪录片《颍州的孩子》读后感
机械学院 车辆131班
苏朝阳
130505117 我看过《颍州的孩子》后,我感受最深的是真实。它真实细致地讲述了艾滋病儿童的生存状态,展示了两个艾滋病儿童高俊和楠楠的真实生活。即使影片涉及有关政府方面的问题,它依然真实。
在本片中高俊,是一个可怜的孩子。他的父母因艾滋病去世,然而,他的伯伯叔叔却怕被别人歧视而不愿意收养,不过,幸好他在当地慈善组织的帮助下进入艾滋病家庭,开始了他短暂而又快乐的儿童生活但随着病情的恶化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最终走到自己人生的尽头也没有找到可以安放自己童年的地方。楠楠,也是一位年幼的艾滋病患者。她生活在一个被周围人歧视的环境中,甚至在她的姐姐结婚都不敢讲明楠楠的病情。亲情带给她的只有冷漠与无助,她的性格变得寡言少语,只能在恐惧与孤独中与艾滋病挣扎斗争。不过幸运的是,她在协会的帮助下慢慢变得开朗起来。它纪实的记录下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的真实。当两个脆弱而美好的生命真实的出现在镜头前,通过对即将面临死亡前的一种孤独心灵的挣扎,就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动,而这正是真实的力量。
其次,我感受到的就是人性。永远忘不掉高俊在他第二个家喝药露出痛苦却依然说“甜”的神情,也无法忘记第二个家中养父母面对病情恶化的高俊无奈的眼神。然而这个困窘的家庭已无力承担抚养高俊的责任,虽然他们最终送走了高俊,但我依然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人性,因为总还是有人愿意接受这些孤儿。黄家三姐妹的父亲因艾滋病刚刚去世,他们还沉浸在丧父的悲痛中,又受到同龄孩子和村民的众多非议、排挤和歧视。令人欣慰的是孩子们在阜爱协会的大家庭里都露出了笑容,那一首《让世界充满爱》她们唱的时候是笑的,我却不忍去看。三岁半的高峻赤着脚独自站在空荡的堂屋内,家里的猪和鸡,以及偶尔来串门的大黄狗是他仅有的玩伴;其他的一些小朋友则在一起快乐地玩耍。这更让人有一种心酸的感觉。主人公小高俊只有几处哭泣,但从头至尾都表现得十分坚强,一个幼小的孩子,自己是无法理解自己遭遇到的事情,当导演将镜头对准这一个无辜的孩童时,人性最本源需求的渴求以及不可获得的痛苦让整个人物丰满起来。人性是复杂的,既要美好的一面,也有不那么美好的一面。导演并不希望观众看见一个个血淋淋的死亡镜头与垂死的状况,仅仅是通过对人们即将面临死亡前的一种孤独心灵的挣扎,展示出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人性,而这正是影片带给我们的震撼。
影片呼吁的不仅仅是单一的救助爱心行为上,更是希望全社会能够给予对艾滋病病人更多的关注与心灵的救助,而这种精神上、心灵上的救赎,意义远远要大于对一个人在物质上的救助。正是影片中蕴含的人性光辉,让影片直指人心。而关于生命和人性的话题,是全世界都在关注的话题。这部纪录片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反映出社会主流价值观,更加深了影片的感染力和号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