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信用社如何加强信贷资产的质量管理
农村信用社如何加强信贷资产的质量管理
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是多年来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积累形成的,有信用环境、行业政策、行政干预的原因,也有经营方针、内部控制、信贷管理的疏漏,还有领导决策、具体实施、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失误。对于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风险,不能简单的就化解论化解,必须把其置于发展和变革的环境中,在变革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发展中消化存在的风险,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要加强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产质理管理工作,关键是要对症下药。综合运用多种清收手段
集中精力清收盘活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是当前形势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工作重点。既重视信贷资产总量的扩大,以增量稀释存量,又重视以前资产存量的清收与盘活,把优化增量与盘活存量有机结合起来,应当是当前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工作的着力点。
(一)农村信用社内部要继续实行不良贷款清收责任人制度。对不良贷款要按原因分为行政干预形成不良贷款、公职人员或金融系统干部职工拖欠的不良贷款,特别是信用社人员发放的责任贷款等几种,要带头进行清收落实,并根据实际情况分别上报党委政府或请求有关部门协助、督促清收。收回的不良贷款,可全部用于支持农户、农业、农村经济及当地效益好、发展前景广阔的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以及支持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
(二)运用各种手段清收不良贷款。摸清情况,搞清信贷风险底数,甄别不良资产并逐步按照贷款五级分类,真实反映风险状况是清收不良贷款的前提。在对不良资产新老划段的基础上划分具体责任:对计划经济体制下政策性及行政干预的不良贷款可申请财政上减少税赋或由地方财政拨专款弥补冲销;对个人违规操作形成的不良贷款要追究经济或刑事责任;对其他历史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可仿照商业银行成立金融资产管理机构,专门组织收购管理。要运用多种手段清收欠贷欠息,尤其要注重各级政府的力量,提高清欠效果。
强化管理工作
完善的内控制度不仅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同时也是实现资产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和农信社增收及全面发展的需要。农信社要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并认真落实,确保各项法规制度的贯彻执行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将各种风险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达到查错防弊,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证业务稳健运行的目的。
一是坚持贷款“三查”制度,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始终是信贷工作的生命线。要在防范和降低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优化信贷资产结构上下功夫,严格贷款的发放和使用,确保信贷资产安全。二是加强信贷审贷分离制度,要健全严密的信贷手续,通过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来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严防违规违纪事件的发生。
适当压缩信用放款,规范抵押合同,完善担保手续,全面推行抵押担保贷款。历史的经验表明,信用贷款风险最大,要想规避信贷风险,实行动产及不动产抵押可以将信贷风险降
到最低点,相对能较好地确保信贷资产的安全。因此,尽管发放抵押贷款,涉及到要到各种相关部门进行登记协调,放贷手续要比信用贷款手续烦琐得多,可能会流失一部份怕麻烦的客户,但是实践经验表明,其发放效果比信用贷款效益要高得多。
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
信用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整个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信用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经济和金融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应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农民的依法守信观念,抓好“信用村”建设,通过在广大农村地域建立“信用村”、“信用户”、“文明户”,营造一个诚实守信的良好风气;并通过大力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环境的改善。总之,要解决好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存在的问题,信用社要克服面临的困难,促其健康发展,需要中央与地方、经济与金融、管理与党建、组织措施与政策支持的协调配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农村信用社要正确处理好政府支持与自身发展的关系,积极主动地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工作,争取各部门的支持、配合和帮助,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争取良好的运营环境。
小组成员:王奇轩 屠佳龙 沈佳斌 黄俊伟
第二篇:农信社加强信贷资产质量管理建议
农信社加强信贷资产质量管理建议
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是多年来主要由于信用环境、行业政策、行政干预等原因形成的,对于农村信用社信贷存在的风险,不能简单的就化解论化解,必须把其置于发展和变革的环境中,在变革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发展中消化存在的风险,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因此,要加强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产质理管理工作,关键是要对症下药。笔者建议:
一、综合运用多种清收手段
集中精力清收盘活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是当前形势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工作重点。既重视信贷资产总量的扩大,以增量稀释存量,又重视以前资产存量的清收与盘活,把优化增量与 盘活存量有机结合起来,应当是当前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工作的着力点。
(一)农村信用社内部要继续实行不良贷款清收责任人制度。对不良贷款要按形成原因分为:行政干预、党政干部、金融系统干部职工及家属、信用社人员发放的明责自清贷款等几种,并根据实际情况分别上报党委政府或请求有关部门协助、督促清收。
(二)运用各种手段清收不良贷款。摸清情况,搞清信贷风险底数,严格按照贷款五级分类标准,真实反映信贷风险 状况是清收不良贷款的前提。在对不良资产新老划段的基础上划分具体责任:对个人违规操作形成的不良贷款要追究经济或刑事责任;对其他历史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可仿照商业银行成立金融资产管理机构,专门组织收购管理。要运用多种手段清收欠贷欠息,尤其要注重各级政府的力量,提高清欠效果。
二、强化管理工作
完善的内控制度不仅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同时也是实现资产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和农信社增收及全面发展的需要。农信社要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并认真落实,确保各项法规制度的贯彻执行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将各种风险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达到查错防弊,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证业务稳健运行的目的。
一是坚持贷款“三查”制度,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始终是信贷工作的生命线。要在防范和降低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优化信贷资产结构上下功夫,严格贷款的发放和使用,确保信贷资产安全。
二是加强信贷审贷分离制度,要健全严密的信贷手续,通过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来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严防违规违纪事件的发生。
三是适当压缩信用放款,规范抵押合同,完善担保手续,全面推行抵押担保贷款。历史的经验表明,信用贷款风险最 大,要想规避信贷风险,实行动产及不动产抵押可以将信贷风险降到最低点,相对能较好地确保信贷资产的安全。
因此,尽管发放抵押贷款,涉及到要到各种相关部门进行登记协调,放贷手续要比信用贷款手续烦琐得多,可能会流失一部份怕麻烦的客户,但是实践经验表明,其发放效果比信用贷款效益要高得多。
三、进一步加强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
信用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整个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信用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经济和金融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应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农民的依法守信观念,抓好“信用村”建设,通过在广大农村地域建立“信用村”、“信用户”、“文明户”,营造一个诚实守信的良好风气;并通过大力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环境的改善。
总之,要解决好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存在的问题,信用社要克服面临的困难,促其健康发展,需要中央与地方、经济与金融、管理与党建、组织措施与政策支持的协调配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农村信用社要正确处理好政府支持与自身发展的关系,积极主动地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工作,争取各部门的支持、配合和帮助,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争取良好的运营环境。
第三篇:《广昌县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保全管理办法》
广昌县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保全
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确保信贷资产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信贷资产损失,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抚州市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办法》、《贷款通则》等有关规定,结合本社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任何企业、借款人都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故意拖欠信用社贷款不还,不得借合并、破产或者股份制改造之机,逃废信用社债务,侵吞信贷资产,不得借承包、租赁等途径逃避信用社监管,拒不履行偿还贷款本息的责任。
第三条 坚持以防范为主的原则,各项贷款发放前做好预防工作,依法保全信贷资金。
第四条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农村信用社新、老各项贷款的保全。
第二章 需落实保全措施的贷款范围
第五条 当年发放的逾期3个月以上的各项贷款。第六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贷款:
1、借款人未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
2、借款人家庭不和或者婚姻出现危机。
3、经营管理混乱,导致生产停顿、分立、破产。
4、企业改制对信用社债务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5、借款人涉及经济、法律纠纷。
6、借款人不与信用社积极合作,态度发生变化。
7、约见困难,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找不到人。
8、借款人的邻居或者企业员工举报,比如经常性拖欠工资等。
9、借款人有欺诈行为,或者挪用贷款去赌、吸毒、炒股或炒期货等。
第七条 未办理抵押担保手续或“虚假”抵押担保的贷款。第八条
已经进行保证担保、财产抵押手续的贷款,但担保人经济实力较差或超过担保法律时效,财产抵押是虚假的或抵押率过高清偿贷款差额较大的贷款。
第九条 超过法律诉讼时效的贷款,即从贷款到期日起二年以上未取得催收回执的贷款。
第十条 恶意逃废信用社债务的个人、企业贷款。第十一条 乡政府、村委会、财政所、税务所、派出所等行政事业单位借款,因人变动,长期拖欠的贷款。
第十二条 乡镇及个体私营企业,因经营不善,长期亏损,造成关停资不抵债,面临破产的企业贷款。
第十三条 信贷人员“违规、违纪、违法、失职”等发放的责任贷款。
第三章 保全措施
第十四条
当年发放的金额在5000元以上(含5000元)的 非农贷款,心须实行有效抵(质)押,按照有效抵(质)押率发放贷款,同时提供有经济实力的个人或企业公司担保。抵押物要按《担保法》、《抚州市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方法》等有关规定办理好评估和他项权利登记手续;质押物要按《抚州市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方法》的有关规定办理好质押物的核实和止付冻结手续。
第十五条 对于当年发放的各项贷款,在贷款到期前十天,信用社必须向借款人、担保人发出催收通知书,贷款到期后必须抓紧收回。当贷款逾期超过3个月,经信用社多次催收无效时,应立即通过法院进行起诉,依法处理抵押物,收回贷款本息。
第十六条
对于属于本办法第六条所列行为的贷款,信用社要将借款人列入“黑名单”,并通过各种手段提前收回贷款,终止信贷关系。
第十七条
对现有未办理担保抵押手续或“虚假”的担保贷款要重新补办落实好担保抵押手续,签订好抵押担保合同。
第十八条 对于原保证担保贷款,长期未进行催收而超过了法律诉讼时效的,或信贷人员未坚持信贷原则搞虚假的抵押贷款,必须在本办法实施后限期责令有关人员补办好担保抵押手续。
第十九条 对于超过法律诉讼时效的贷款,可采取以下措施:
1、通过邮局挂号邮寄逾期贷款催讨函或律师催讨函等,同时交公证处公证;
2、设法让借款人还部分贷款本息,即使是1元也行,但收回计数单上要有借款人签名或盖章。
3、向债务人发送催款通知单,如债务人在催款通知单上加盖了印章或签字则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受法律保护。
4、促成债务人达成还款协议或订立还款计划,这样形成新的债权债务关系,受法律保护。
5、在信用社丧失胜诉权的情况下,信用社应积极搜集其逃废债务、挪用贷款的证据,采取将其列入逃废债名单而公开在媒体曝光的做法延续信用社催讨债务的权利。
第二十条 对于恶意逃废信用社债务的个人、企业贷款,可采取以下措施:
1、信用社应将逃废债的企业名单提交政府部门,寻求政府部门的大力协助和支持。
2、在新闻媒体上予以公开曝光,并向辖区内金融机 构和有关部门通报,采取联合制裁措施,如:停止开立任何形式的账户,停止提供包括发放新贷款、对外结算在内的金融服务,停止向法人代表提供除个人储蓄款外的金融服务,停止向法人代表另行担任负责人的新企业发放贷款等。
3、通过法院部门进行依法起诉,采取查封其有效资产、依法处理贷款抵押物等措施落实和保全好债权。
4、加大司法打击力度,通过公安部门的经侦手段进 行清收。
第二十一条 对乡政府、村委会、财政所、税务所、派出所 等多年来的贷款要分别找出借款原因、用途,向现任政府领导协商汇报偿还方式和办法,如乡政府、村委会有可变现的财产要补办好财产抵押手续,有经营项目承包资源的可采用将发包权作抵押(如水库、企业等),由信用社收承包费,收回贷款。财政所、税务所、派出所可根据其借款用途,也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办法补办担保,如财政所可将上交款作担保,税务所可将信用社每年应交税款作担保,并签订好担保协议,系公安派出所的可聘请他们为清收不良贷款小分队打攻坚战,以收回贷款劳务费抵交所欠贷款。上述措施如未取得借款户同意的可采取依法起诉,通过调解达到有效担保目的,防止新官不理旧债,长期拖欠信用社贷款。
第二十二条 对于经营不善、长期亏损,造成关停、资不抵债面临破产企业,如属乡镇个体企业,原已经将厂房、设备作了抵押的,通过清算抵押的不足部分要用其个人家产补足作抵押,原未办理抵押手续的要尽快办好抵押手续,并到有关部门作好公证登记,作好还款计划,如抵制不办的立即依法起诉,查封其厂房设备等一切财产,有经济担保单位和个人的同时还要依法起诉其经济担保人,查封担保单位个人的帐面及财产,实行依法保全,确保信用社资金不受损失。
第二十三条 以信贷人员“违规、违纪、违法、失职”等造成的贷款损失要严格按照《广昌县农村信用社贷款终生制》等有关规定,对责任人采取停职收贷,扣发工资、奖金,收缴风险金等处罚措施,直至贷款收清为止。第二十四条 除上述措施外还可采取依法使用止付令,依法追索借款人对外债权,依法追究经济担保人责任等。同时还可采用重点催收办法,如:对哪些有偿还能力的钉子户、逃债户要研究对策,加大压力,实行跟踪催贷的办法;对哪些逾期时间长,收回难度大的沉淀贷款,可本着保本或保本微利的原则,实行“招标收贷”承包奖惩激励机制,对承包者收缴一定比例风险金,完成招标计划给予重奖,未完成按比例扣缴风险金;对于企业实行转制、承包、转让、合并等,信用社要积极主动参与企业整改全过程,切实把信用社贷款落到实处,确保贷款得到偿还。
第四章 贷款保全责任的落实及处罚措施
第二十五条 信贷资产保全办法制定后落实是关键,因此,各社必须要将新、老贷款防范和化解等信贷资产保全措施责任落到每个信贷人员(含原责任人)。本办法实施后,新增贷款要建立包放、包收、包效益、包各项贷款防范措施落实,损失包赔的“五包”制度;对于旧欠贷款要全面进行一次清理,需补办担保、抵押手续的要按《担保法》的有关规定补办好手续,该依法落实和清收的要依法落实、清收,并将贷款防范和化解保全措施责任落实到人,采取一户一策或多策,做到制度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属于信贷员“违规、违纪、违法、失职”等发放的贷款,各社要分责任人建立监控台帐,落实考核和清收计划。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实施后,各社主任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对新老贷款进行全面清理,未落实和建立责任人监控台帐,未落实 防范和化解风险贷款保全措施或落实后不认真考核的,处主任(负责人)300-500元罚款,工作不负责任的将采取行政措施。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实施后,每个信贷员在发放新的贷款时,必须认真将防范贷款风险保全措施落到实处,把信贷风险控制在贷前,不再出现补办担保抵押手续现象。对被落实到人的旧欠贷款需补办担保抵押手续的,必须认真按时、按质、按量抓紧落实好。
1、本办法实施后新发放的贷款,如未按规定将防范贷款风险保全措施落实好的(除农业贷款外),按责任人发放贷款金额3-5‰进行处罚。
2、应补办担保抵押手续的旧欠贷款,系现任信贷员本人发放而未补办好抵押担保手续的按本金2-3‰进行处罚;
3、调动人员发放的贷款,在本包片辖内能找到借款本人的,现任包片信贷员负责补办好的,如需要原发放责任人去补办的报联社信贷科,由信贷科责令原发放人补办好手续。如发现现任包片信贷员自己不能补办好,又不上报联社要求原发放人去补办的,对现任信贷员处1-2‰罚款,已报联社要求原放款人负责办理好抵押担保手续,对现任信贷员不进行处罚,对原放款责任人未补办好的处3-5‰罚款,并限期补办好。
4、如本方法实施后仍未采取防范措施的或需补办好抵押、担保手续,有关人员顶着未办等造成损失的,由责任人自赔。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农村信用社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广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计划信贷科负责解释修订。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二00三年七月十日起执行。
第四篇:提高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产质量
提高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产质量,必须防范与化解并举,而防范是关键,否则,信贷资产质量就会越来越低劣。提高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产质量,需要内外同抓,才能达到目的。
建设过硬的信贷队伍 建立利益激励机制
要提高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必须要建立一支思想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信贷队伍;以人为本,抓好管理,要利用各种渠道和形式,提高信贷人员的整体素质。要进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对素质低下、不适应信贷工作岗位的人员进行调离或淘汰。同时,推行等级管理办法和贷款风险管理,用贷款五级分类方法,对贷款风险进行衡量和分类。
激励机制是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动力。一个好的激励机制,能够调动上下的工作积极性。具体来说包括四种激励:一是精神激励。教育大家明白一个道理,即“社兴我荣,社衰我耻;社兴我富,社衰我穷”。要设立多种荣誉并于员工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二是岗位激励。实行全员聘用制,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劳动人事管理体制;在管理上形成纳优排劣的机制,信用社和联社中层干部采取自荐、推荐等方式,按规定和程序聘任,对员工采用双向选择,择优录用。三是政策激励。坚持目标管理,要把任期目标完成的好坏作
为考核干部的主要依据。四是物质激励。对信贷人员实行工效挂钩考核,鼓励先进,刺激中游,鞭策下游。
确立信贷风险防范前移策略切实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一是控制信贷操作风险。主要是变信贷事后检查性稽核为事前预防性稽核、事中阻滞性稽核。如:参与大额贷款调查与发放监督,从源头上严把信贷发放关;加强对违约贷款的清理,发现贷款逾期或未按时结息,要及时敦促信贷人员采取措施,对不良贷款突然大幅上升的信用社要及时重点稽核、专项稽核。
二是降低决策风险。让稽核部门参与联社的信贷业务经营决策,并对其进行分析与审查,及时提出可行性的意见,在关口上控制基层社为完成目标任务有可能出现的违规行为。如经济出现不稳定因素、社会信用环境不佳时,稽核部门应及时建议控制贷款投放量指标。
三是严防道德风险。稽核部门要严格监督执行信贷人员的定期轮岗和强制休假制度;搞好信贷人员离任审计;加强对信贷人员中“九种高危人员”的排查,对发现的“九种高危人员”,要及时建议对其调换岗位。
要加强内控制度建设,首先建立和落实第一责任人制度。即第一个同意发放贷款人为第一责任人,由他负责贷款本息的按时足额收回。贷款本息收回要与他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如果谁对信用社的信贷资产造成损失,按金融法律法规和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经济、行政处罚,直至追究其法律责任。
清收盘活不良资产 防范和化解风险
在我们所调查的农村信用社、联社的决策者中,一提信贷资产质量,就头疼,显得畏难发愁。应当承认,有些贷款多年沉淀,清收的难度的确有很大,但畏难发愁不行,不收更不行。每一笔不良贷款,都有它具体的数额和形成的原因,要摸清底子,对数额和盘活清收难易程度分类排队,设立台帐,先易后难,分别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全力清收盘活。要落实好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和“区别对待,划段考核”的奖惩措施;要力争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本着收一点是一点的原则,对没有资金来源,确实无法全额偿还贷款本息的贷户在利息上给予照顾甚至减免;对以资抵债资产,能变现的要变现,不能变现的,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租赁、转让等形式,最大限度地保全资产,争取效益。
在清收盘活不良乡镇企业贷款工作中,我们认为应采取如下具体措施:对欠贷欠息大户采取围合分割各个突破策略,逐个落实债权债务,完善贷款物有效抵,避免企业逃债、废债、悬空农村信用社贷款;对那些办理抵押证而拿不出资金的,要适量投入少量资金,帮助企业补办贷款抵物登记手续,保全该贷款资产;对那些产品技术含量高、有市场,注入一点可盘活一块的企业,在落实还款保证措施的基础上,要积极推行“康复工程”,帮助企业恢复生机,走出困境,走上资金良性循环轨道;对于扭亏无望企业,要坚决停止支持,并促其被好的企业兼并,该企业原有债务由兼并企业承担;对于“钉子户”、“赖债户”,要借助于法律,依法清收,借助于人民银行和新闻媒介,将其列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开。
第五篇:XXX农村信用社非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暂行办法
XXX省农村信用社非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暂行办法
(XXX农信办发〔2007〕52号 2007年4月17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加强XXX省农村信用社非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明确部门职责、理顺工作关系、规范经营管理、监控风险状况、提高资产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及有关规定,结合XXX省农村信用社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非信贷资产是指资产负债表内除信贷资产以外的各类资产。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非信贷不良资产是指按风险分类为次级、可疑、损失类的非信贷资产。
第四条 XXX省农村信用社按照“统一管理、分工负责、规范操作、科学分类、审慎经营”的原则,加强非信贷资产管理,防范经营风险。
统一管理是指XXX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联社)统一制定非信贷资产经营管理的各项内控管理制度,实行省联社和县(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村合作银行(以下统称县联社)分别对所辖非信贷资产的统一管理;
分工负责是指各相关职能部门在规定的职责范围内对非信贷资产经营和管理负责; 规范操作是指非信贷资产的经营管理严格执行省联社制定的各项制度;
科学分类是指根据资产风险状况和损失程度对非信贷资产进行风险分类,确保非信贷资产风险得到充分揭示;
审慎经营是指非信贷资产的经营要体现风险与效益原则,并及时足额计提减值准备。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省联社(含清算中心、办事处)以及所辖县联社。
第二章 非信贷资产归口管理部门
第六条 会计财务部门负责现金、业务周转金、准备金存款、存放联行款项、专项央行票据、存放其他同业款项、存放联社款项、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待处理财产损溢、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清理、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未弥补历年亏损。
第七条 县联社业务发展部门、省联社清算中心负责调出调剂资金、拆放银行业、拆放金融性公司、买入返售债券、委托及代理资产业务、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入股联社资金。
第八条 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待处理抵债资产。
第九条 涉及多个部门的非信贷资产由牵头经营管理部门统一负责经营管理,相关部门协助配合。牵头经营管理部门牵头负责相关管理制度制订;初步分析非信贷资产的风险状况,对非信贷资产的正常与否作出初步判断;风险分类初分结果的统计、资产质量分析的汇总等管理工作,并统一对口风险管理部门。
各项非信贷资产管理详细分工见《非信贷资产归口经营管理对照表》。
第三章 非信贷资产风险管理职责
第十条 省联社和各县联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是非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的决策与协调机构,风险管理部门、会计财务部门、业务发展部门、科技信息部门、稽核审计部门、监察部门、法律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十一条 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辖内非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的决策与协调,审议重大方针、政策、管理制度、发展规划,负责对权限内非信贷资产的风险分类认定工作和责任认定追究工作,负责决定非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的其他重大事项等。
第十二条 业务经营部门(业务发展等部门)职责:
业务经营部门是职责范围内的非信贷资产规范经营和管理的归口责任部门。
(一)负责起草和完善职责范围内的非信贷资产经营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具体操作管理规程,对制度的有效性、合规性、合理性负责。
(二)负责根据职责范围内非信贷资产种类的特点、性质和风险状况,配合风险管理部门起草具体的风险分类标准、操作管理流程。
(三)负责起草或配合起草归口管理的非信贷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标准和管理办法。
(四)负责按风险分类标准和程序收集真实、准确、完整的分类基础材料,进行初步风险分类,提交风险管理部门审查,并按最终审批结果及时更新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统计信息。
(五)对所辖信用社的非信贷资产经营管理进行业务指导、检查和监督。
(六)对本级职责范围内的非信贷资产按规定的格式建立专项台帐,准确、及时、真实地记录非信贷资产现状,并与会计部门及时核对帐目,确保台帐数据与会计核算数据准确一致。
(七)负责按季填制非信贷资产有关报表,并对质量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向本级风险管理部门提交报表和质量分析报告。
(八)对职责范围内的非信贷资产建立专项档案的保管、查阅等管理制度,收集、保管有关的基础材料、重要的法律文件、交易和会计凭证复印件以及分类材料,按有关规定归档、装订、保管、查阅、移交和销毁等,并对档案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负责。
(九)负责本部门业务管理范围内有交易对手类非信贷资产重大风险事项的调查核实;撰写并向同级风险管理部门报送重大风险预警报告;指定专人落实重大风险中有关风险防范的措施,并将落实情况及时反馈风险管理部门。
(十)对内、外部门检查发现的职责范围内的非信贷资产经营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将整改结果报送风险管理部门。
第十三条 风险管理部门职责:
风险管理部门是辖内非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的牵头管理部门。
(一)牵头起草全省农村信用社非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制度,组织督促相关部门起草职责范围内非信贷资产种类的经营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牵头组织相关部门根据职责范围内非信贷资产种类的特点、性质和风险状况,根据银监部门要求,拟订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标准、操作管理流程。
(三)研究拟订非信贷不良资产下降计划及其考核办法,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的提高非信贷资产质量。
(四)负责定期组织非信贷资产的风险分类工作,并对初分结果进行认定,超权限的需组织材料提交风险管理委员会认定审批。
(五)负责牵头起草损失类非信贷资产核销的有关制度、操作规程,明确报批程序和报批条件。
(六)负责对权限内的损失类非信贷资产核销进行审批,对超权限的按有关规定负责组织上报有关机构。
(七)负责损失类非信贷资产的台帐和专项档案的建立合管理,确保数据准确、及时,材料完整、有效。
(八)负责对辖内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进行监督和检查,分析其风险状况,研究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九)负责收集、核查非信贷资产有关数据和资料,建立非信贷资产风险监测、分析、预警和报告制度,并负责向监管部门报送非信贷资产风险变动情况及分析报告。
(十)组织辖内非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的业务培训和交流。
(十一)负责督促辖内信用社对内、外部门检查发现的违规行为进行认真整改,并追踪检查。
(十二)负责指导、督促和检查相关部门有交易对手类非信贷资产重大风险预警的管理工作;组织上报重大风险预警报告,并及时发送相关部门落实有关要求。
(十三)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非信贷资产的经营和管理职责适用本办法第十二条的规定。
第十四条 会计财务部门职责:
会计财务部门是非信贷资产的综合会计财务管理部门。
(一)负责按照财政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有关规定,合理、科学设置各类非信贷资产会计科目,及时、准确进行帐务处理,真实、全面、准确地反映非信贷资产科目核算情况。
(二)负责制定非信贷资产会计核算制度,组织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
(三)负责起草坏帐准备计提标准和管理办法;参与制定损失类非信贷资产核销的有关制度、操作规程。
(四)负责对非信贷资产会计核算真实性与准确性的监督、检查。
(五)负责配合各业务部门进行资产管理,根据需要向业务部门提供相关明细账页,协助业务部门查阅相关会计凭证。
(六)负责研究、制定未弥补历年亏损的消化措施。
(七)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非信贷资产的经营和管理职责适用本办法第十二条的规定。第十五条 科技部门职责:
科技部门是非信贷资产管理的科技技术支持部门。负责非信贷管理相关软件的开发、培训、优化升级等技术性工作和系统维护、管理和技术支持;
第十六条 稽核审计部门职责:
负责对非信贷资产内控管理的规范性、风险分类的真实性、减值准备计提的合理性进行稽核审计检查并督促整改。
第十七条 监察部门职责:
对责任认定部门的责任认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并按照责任认定部门的责任认定意见牵头进行责任追究工作。
第十八条 法律部门职责:
负责对非信贷资产管理、处置和消化提供法律支持,归口管理非信贷资产诉讼工作。
第四章 非信贷资产监督与管理
第十九条 建立非信贷资产定期风险分类制度。每季后5日之前,各职能部门完成所经营管理的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初分工作,登记台账,并将风险分类初分结果及相应资料移送上级或同级风险管理部门;每季后10日之前,风险管理部门完成权限内的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认定审批和超权限的非信贷资产报送至有权审批认定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或上级部门认定审批工作,并将最终认定审批结果及时向上报单位反馈;每季后13日前,各联社完成对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认定工作,并负责按有关规定向办事处报送汇总报表和资料;15日前,各办事处和省联社各业务经营管理部门向省联社风险管理部门报送辖内各联社和省联社本级的汇总报表。
第二十条 对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形态为正常或损失类,如基本情况未发生变化的,原则上半年进行一次风险分类审批认定;非信贷资产如遇重大风险事项,应实时分类,并按有关分类流程按季重新进行审批认定。
第二十一条 建立非信贷资产预警监测制度。风险管理部门在非信贷资产出现质量下降、损失扩大等现象或发生重大风险事项时,应及时出具预警通知书,要求经营部门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资产质量进一步恶化或损失扩大。对有额度控制的非信贷资产,还应提出调整有关授权意见,从额度控制上规避非信贷资产风险。第二十二条 建立非信贷资产风险分析报告制度。业务经营部门应按季分析职责范围内非信贷资产客户(有交易对手)的基本情况、市场及业务经营的变化情况等风险现状,并向风险管理部门提交非信贷资产风险状况季度分析报告;风险管理部门按季撰写非信贷资产总体风险状况分析报告,及时提出防范化解风险的措施和建议,统一对内对外报送。
第二十三条 建立和完善非信贷资产现场检查和稽核审计制度。风险管理部门对非信贷类资产风险分类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现场检查;业务经营部门应根据相关制度对非信贷资产的经营管理进行日常检查和指导;稽核审计部门对非信贷资产进行专项审计。对现场检查和审计中发现的违规操作、管理不善、高估或低估风险等问题,检查部门应及时对被检查单位提出整改措施,责成其限时整改,并进行后续追踪。
第二十四条 风险管理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非信贷不良资产进行责任认定工作。业务经营部门负责提供职责范围内需进行责任认定的项目名单,组织责任认定所需的有关资料并提出初步认定意见;风险管理部门审核并提出认定意见,报风险管理委员会最终审批;监察部门对责任认定的过程进行监督,并牵头进行责任追究工作。
第二十五条 省联社设立非信贷不良资产额下降考核指标,将非信贷不良资产的清收管理工作纳入不良资产考核中。具体考核指标为:
实际下降额=上年末非信贷不良资产余额-本年末非信贷不良资产余额-当年已在财务中消化了的非信贷不良资产(含核销和营业外支出消化两部分)-当年在联社内部账务转出的非信贷不良资产(含应收利息转催收利息)非信贷不良资产额下降实际完成率=实际下降额/计划下降额×100%(非信贷不良不降反升,则非信贷不良资产下降实际完成率统一规定为0%)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XXX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负责解释、补充和修改。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