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居民消费调查报告
居民消费调查报告
一、调查报告的目的为了深入了解本市居民家庭在酒类市场及餐饮类市场的消费情况,特进行此次调查。调查由西飞工学院承担,调查时间是2011年9月至10月,调查方式为问卷式访问调查,本次调查选取的样本总数是160户。各项调查工作结束后,西飞工学院将调查内容予以总结,其调查报告如下: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1.样品类属情况。在有效样本户中,工人32户,占总数比例
18.2%;农民12户,占总数比例7.4%;教师20户,占总数比例11.4%;机关干部19户,占总数比例10.8%;个体户20户,占总数比例12.5%;经理15户,占总数比例8.52%;科研人员5户,占总数比例2.84%;待业户9户,占总数比例5.1%;医生2户,占总数比例1.14%;其他26户,占总数比例14.77%。
2.家庭收入情况。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从本市总的消费水平
来看,相当一部分居民还达不到小康水平,大部分的人均收入在1000元左右,样本中只有约2.3%的消费者收入在2000元以上。因此,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本市总的消费水平较低,商家在定价的时候要特别慎重。
二、专门调查对象
(一)酒类产品的消费情况
1、白酒比红酒消费量大。分析其原因,一是白酒除了顾客
自己消费以外,用于送礼的较多,而红酒主要用于自己消费;二是商
家做广告也多数是白酒广告,红酒的广告很少。这直接导致白酒的市
场大于红酒的市场。
2、白酒消费多元化。
(1)从买白酒的用途来看,约52.84%的消费者用来自己
消费,约27.84%的消费者用来送礼,其余的是随机性很大的消费者。
买酒用于自己消费的消费者,其价格大部分在20元以下,其中
10元以下的约占26.7%,10~20元的占22.73%,从品牌上来说,稻
花香、洋河、汤沟酒相对看好,尤其是汤沟酒,约占18.75%,这也
许跟消费者的地方情结有关。从红酒的消费情况来看,大部分价格也
都集中在10~20元之间,其中,10元以下的占10.23%,价格档次越
高,购买力相对越低。从品牌上来说,以花果山、张裕、山楂酒为主。
送礼者所购买的白酒其价格大部分选择在80~150元之间(约
28.4%),约有15.34%的消费者选择150元以上。这样,生产厂商的定价和包装策略就有了依据,定价要合理,又要有好的包装,才能增
大销售量。从品牌的选择来看,约有21.59%的消费者选择五粮液,10.795%的消费者选择茅台,另外对红酒的调查显示,约有10.2%的消
费者选择40~80元的价位,选择80元以上的约5.11%。总之,从以
上的消费情况来看,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基本上决定了酒类市场的规
模。
(2)购买因素比较鲜明,调查资料显示,消费者关注的因
素依次为价格、品牌、质量、包装、广告、酒精度,这样就可以得出
结论,生产厂商的合理定价是十分重要的,创名牌、求质量、巧包装、做好广告也很重要。
(3)顾客忠诚度调查表明,经常换品牌的消费者占样本总
数的32.95%,偶尔换的占43.75%,对新品牌的酒持喜欢态度的占样
本总数的32.39%,持无所谓态度的占52.27%,明确表示不喜欢的占
3.4%。可以看出,一旦某个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是很难改变的,因此,厂商应在树立企业形象、争创名牌上狠下功夫,这对企业的发
展十分重要。
(4)动因分析。主要在于消费者自己的选择,其次是广告
宣传,然后是亲友介绍,最后才是营业员推荐。不难发现,怎样吸引
消费者的注意力,对于企业来说是关键,怎样做好广告宣传,消费者的口碑如何建立,将直接影响酒类市场的规模。而对于商家来说,营
业员的素质也应重视,因为其对酒类产品的销售有着一定的影响作
用。
(二)饮食类产品的消费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一些饮食消费场所和消费者比较喜欢的饮食
进行,调查表明,消费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1、消费者认为最好的酒店不是最佳选择,而最常去的酒店往
往又不是最好的酒店,消费者最常去的酒店大部分是中档的,这与居
民的消费水平是相适应的。
2、消费者大多选择在自己工作或住所的周围,有一定的区域
性。虽然在酒店的选择上有很大的随机性,但也并非绝对如此,例如,也有一定的远距离消费者惠顾。
3、消费者追求时尚消费,如对手抓龙虾、糖醋排骨、糖醋里
脊、宫爆鸡丁的消费比较多,特别是糖醋排骨,在调查样本总数中约
占26.14%,以绝对优势占领餐饮类市场。
4、近年来,海鲜与火锅成为市民饮食市场的两个亮点,市场
潜力很大,目前的消费量也很大。调查显示,表示喜欢海鲜的占样本
总数的60.8%,喜欢火锅的约占51.14%,在对季节的调查中,喜欢在夏季吃火锅的约有81.83%,在冬天的约为36.93%,火锅不但在冬季
有很大的市场,在夏季也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三)饮料类产品的消费情况
1、居民对果汁及果汁饮料以18—30岁年龄段的占了34.3%,30—60岁年龄段的占了28.4%,其中,又以女性消费者居多。
2、影响购买因素----口味:酸甜的味道销的最好,低糖营养
性果汁饮品是市场需求的主流;包装:家庭消费首选750ml和1L装的塑料瓶大包装;260ml的小瓶装和利乐包为即买即饮或旅游时的首
选;礼品装是家庭送礼时的选择;新颖别致的杯型因喝完饮料后瓶子
可当茶杯用,所以也影响了部分消费者购买决定。
3、饮料种类选择习惯----71.2%的消费者表示不会仅限于一
种,会喝多种饮料;有什么喝什么的占了20.5%;表示就喝一种的有
8.3%。
4、品牌选择习惯----调查显示,习惯于多品牌选择的消费者
有54.6%;习惯性单品牌选择的有13.1%;因品牌忠诚性做出单品牌
选择的有14.2%;价格导向占据了2.5%;追求方便的比例为15.5%。
5、饮料品牌认知渠道----广告:75.4%;自己喝过才知道:
58.4%;卖饮料的地方:24.5%;亲友介绍:11.1%。
6、购买渠道选择----在超市购买:61.3%;随时购买:2.5%;
个体商店购买:28.4%;批发市场:2.5%;大中型商场:5.4%;酒店、快餐厅等餐饮场所也具有较大的购买潜力。
7、一次购买量----选择喝多少就买多少的有62.4%;选择一
次性批发很多的有7.6%;会多买一点存着的有29.9%。
三、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本地区的居民消费水平还不算太高,属于中等消费水平,平均收入在2000元左右,相当一部分居民还没有达到小康水平。
2、居民在酒类产品消费上主要是用于自己消费,并且以白
酒居多,红酒的消费比较少,用于个人消费的酒品,无论是白酒还是
红酒,其品牌以家乡酒为主。
3、消费者在买酒时多注重酒的价格、质量、包装和宣传,也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持无所谓的态度。对新牌子的酒认知度较高。
4、对酒店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中档消费水平上,火锅和海
鲜的消费潜力较大,并且已经有相当大的消费市场。
5、消费者对饮料的消费主要喜欢一些酸甜味道的,而起对
饮料的消费大多是以女性,小孩为主。
6、居民购买饮料大多喜欢在超市及一些大型的市场购买,一般购买的量比较少是能喝多少买多少。
(二)建议
1、商家在组织货品时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制定相应的营销策
略。
2、对消费者较多选择本地酒的情况,商家应采取积极措施
引导消费者的消费,实现城市消费的良性循环。
3、由于海鲜和火锅消费的增长,对餐饮业的卫生,食品安
全加大管理力度。
4、小孩和女性比较喜欢一些酸甜口味的饮品,对于生产厂
家应当注意消费者的口味要求及习惯。
第二篇:城乡居民消费调查报告
报告名称: 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市场调查报告
调查方法: 入户访问
调查地点: 重庆市奉节县
调查时间: 2011年 1月24日
被访者: 城镇居民
一、前言
居民住房条件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社会物质文明程度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居民住房除了具有生存资料的功能外,同时又具有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功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住房消费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现阶段,它和其他产业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不但对消费的启动有重要作用,而且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日益突出,国家也反发展住宅业作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产业,反居民住房消费用为带动投资、启动消费的突破口。因此,了解居民居住现状及消费需求,对研究居民居住问题,完善居民住房消费体制,制订居民居住消费政策是十分必要的。
二、具体内容
经过调查显示:
55.7%家庭已经购房,户均2.6万元
随着国家房改力度加大,我国城镇居民已形成掏钱买房住的观念,超过半数居民已购买了住房。
在购房家庭中,户均购房金额2.6万元,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收入的1.5倍。其中购房改房的家庭占86.9%,户均购房金额1.9万元;购商品房的家庭占9.7%,户均购房金额7.9万元;购买其它住房的家庭占3.3%,户均购房金额3.4万元。户均购房金额小于1万元的家庭占购房家庭总数的31.1%,户均购房金额1至3万元的家庭占46 .5%。
购买住房的家庭中,1990年以前购房的家庭只占4.2%,1991-1994年购房的家庭占19.0%,1 995-1996年购房的家庭占32.5%,1997-1999年购房的家庭占44.3%。可见随着房改力度的增加,居民购房呈上升趋势。
65.8%家庭住房产权归己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已初步构建起了住房新体制基本框架。它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住房产权形式,形成了以居民自主产权为主、多个产权形式并存的格局。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房改力度,公有住房比例下降,私有住房比例上升,其中居民家庭拥有原有私房的为12.0%;拥有房改私房的为48.4%;拥有商品房的为5.4%。近1/3的居民家庭实现了拥有一套产权归自己的住房梦想。传统租赁
公房的家庭由1993年的76.8%急剧下降到目前的28.6%。
户均使用面积52平方米
住房面积是衡量居住水平的重要指标,从实际使用面积来看,户均小于20平方米的家庭占总调查户的7.8%;户均20-40平方米的家庭占32.7%;户均40-60平方米的家庭占35.5%;户均60-80平方米的家庭占14 .1%;户均80-100平方米的家庭占5.4%;户均10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占4.5%。
从不同的行政区域看,使用面积最大的为海南和福建省,户均为76和74平方米,使用面积最小的为上海、北京和天津,户均分别为30、38、38平方米,高、低相差一倍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户均使用面积小于20平方米的家庭中,仍然存在着15.2%的三人以上家庭的安居问题。其中,大多是离退休、下岗待业及家庭负担重、就业人口少的低收入家庭。这些家庭的成员因工作单位经济效益差、福利待遇低,住房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
住房成套率达到72.7%
奉节县城镇居民居住的房屋类型分为7种,58.7%的城镇居民家庭住房结构为二居室或三居室,其中二居室达到3 9.0%;三居室达到19.7%;一居室和四居室比例较低,分别为9.6%和2.6%;普通楼房和平房居住率达10.1%和17.2%。
绝大部分家庭居住条件较好,拥有比较齐备的生活设施。其中拥有暖气设备的家庭占31.5%;拥有厕所浴室的家庭占40.2%;拥有管道煤气天然气的家庭占30.3%。部分家庭的居住条件较差,生活设备不配套,8.1%的家庭没有单独属于自家的卫生间;38.8%的家庭无暖气设备;17.7%的家庭使用煤炭燃料。
32.3%的家庭户均装修1.4万元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对居室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近1/3的家庭进行了住房装修。户均装修支出1.4万元,其中房改房户均装修支出1.3万元,商品房户均装修支出2.4万元。装修家庭中,户均装修支出小于1万元的家庭占58.3%,装修支出1-3万元的家庭占33.7%,3万元以上的家庭占8%。
12.9%的家庭打算购房
有12.9%的家庭打算在2011年购房,其中6.8%的家庭打算购买现住房,3.2%的家庭打算购买商品房。
从结果可以看出,国有职工及集体职工就业者家庭(以户主就业情况划分,下
同)拥有住房产权的比例明显高于个体经营者和个体被雇者,就连国有下岗职工
及(国有、集体)内退职工拥有住房产权的比例也明显高于个体经营者和个体被雇者。国有企业就业者拥有住房产权比例高达77.9%,分别比个体经营者和个体被遍及者拥有住房产权比例的47.8和50.6%高出30.1个百分点和27.3个百分点。„„近七成的家庭拥有了自己的产权房,户均购房金额2.6万元,户均使用面积52平方米;家庭装修已成新产业,三成多的家庭户均装修支出1.4万元;12.9%家庭今年打算购房。以上数据表明购房已成家庭最大消费。
不同收入家庭购房意向差异较大。在2000年打算买房的家庭中,年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家庭为7.1%;年收入在3-5万元的家庭为18.4%;年收入在7-10万元的家庭为22.7%。低收入家庭对住房的需求比较迫切,但是受收入的限制难以立即转化为有效需求。可以看出准备买房的大多数属于中、高收入家庭,他们有较强的改变住房条件的愿望及相应的经济承受能力,如果有比较优惠的鼓励购房的政策,这部分人将成为今后实现住房消费的主体。
三、关于发展城镇居民住房消费的建议
1、早日停止各种形式的福利售房
优惠售房对推动房改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从长远来看,对今后的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将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加快制定有关政策,尽快使居民住房货币化、市场化,消除原住房体制的负面影响,让居民在平等的条件下购买住房,以引导居民住房市场的发展方向。
2、尽快开放居民住房二级市场
据调查,奉节县城镇居民住房私有率已达73.6%(包括部分产权),但这样大的住房存量在客观上是不流动的。不流动的存量势必造成住房资源的不合理消费和浪费,并且地住房资源的进入形成障碍,开放住房二级市场势在必行。因此,应抓紧解决房改房产权分割问题,尽早全面放开住房二级市场,消除居民住房消费“瓶颈”,畅通居民住房消费渠道,全面激活住房市场,使之成为拉动内需的又一积极因素。
3、降低商品房价格和各种交易税费
商品房价格居高不下,使中低收入居民望房兴叹,也使商品房处于
积压状态。既然大量商品房积压,使之自行折旧学杂费,不如降价出售,让利于民。据了解,房产转让有关税费达交易额的10%左右,这样高的税费对居民是个不小的负担,降低税费,是促进居民住房消费的有效方式之一。房地产交易税费属于地方税费,税费的降低表面上看减少了地方收入,但是,如果由于税费的降低激活了居民住房消费,交易额的提升同样可增加地方政府税收的来源。
4、加强住房市场化宣传,促进居民住房消费观念转变
针对旧的、落后的消费观念,各有关部门及各种媒体,要加强宣传有关住房市场化的知识、住房市场化的进程以及与个人的切身利益;鼓励人们住房即期消费、中长期消费和信贷消费;使人们形成住房消费新观念、新意识。
第三篇:杭州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
杭州居民消费习惯
调查报告
打造“生活品质之城”,不能不关注事关百姓生活满意度、消费环境和谐度的问题。杭州有770多万人口,从生活角度讲,每一个人都是消费者。当下消费市场全面繁荣,我们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元化。追求品位,享受生活已成为许多人的心愿。2011年,杭州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48.36亿元,同比增长18.7%,超出2011年目标0.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社零增幅1.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社零增幅1.4个百分点。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增幅排名第二,绝对值排名第六。由此可见,杭州居民的消费能力很强,不愧被誉为“购物天堂、美食之都”。
1.多元化消费热点
城市居民消费热点,一般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定规模的家庭,在消费领域中对某种商品或某类服务的一种热衷消费。然而由目前需求疲软、城市居民消费心理成熟等多种原因影响所形成的局面是:城市居民消费热点趋向分散化、多元化。本次调查显示,住房、汽车、家用电脑依次成为城市居民十分期望购买或拥有的商品。同时,在对城市居民收入投向的调查中发现,除52%的被调查者将收入用于储蓄以外,用于教育、文化、娱乐支出的被调查者占到22%,这项支出实际上已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占了较大比重,形成了一种新的热点消费。被调查者都已拥有且市场相对饱和的冰箱、彩电、洗衣机,更新意向分别达到了29%、27%、25%,这也形成一种对家电需求的持续热潮。
调查样本中,74%的家庭月收入在1000-3000元之间。这类家庭需求范围较广:家电、住房及装修、教育、文化及娱乐消费、汽车、电脑。而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被调查者家庭,其消费倾向主要集中在住房、旅游、汽车。汽车需求尤为突出,77%的此类家庭有购买意向。旅游对该层次的被调查者也有较强的吸引力,但对于大部分收入不高的城市居民而言,旅游还属于期望消费。对于精神消费,居民较能接受的还是一些花费较低的娱乐方面的支出。
一般来说,城市居民消费倾向分成冲动型、稳健型和享受型三大类。24岁以下的年轻人基本是冲动型消费者,有57%的被调查者认为“收入不高也要买喜欢的”。而24岁以下及25至34岁的被调查者中分别有42.9%和31.6%的人认同“尽量买名牌”,这类享受型消费者中73.2%学历为大专以上,月均收入大于1500元。一般消费者在吃穿用方面也有名牌化趋向。35至54岁的稳健型消费者注重实际,他们崇尚“尽量节约”。这部分城市居民家庭负担较重,一般家庭结构是夫妇二人加上未婚子女,抚养子女的开支十分庞大。
当前,消费不再是居民收入除储蓄外的唯一出路。投资为城市居民的收入开辟了具有强烈吸引力的又一条途径。调查中有38%的城市居民在传统消费之外,将收入主要用于投资。
随着住房制度、医疗制度、劳动保险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等改革的深化,67.3%的被调查者将收入中的相当部分转入储蓄或各种形式的投资,以备日后用于购房和装修、子女教育、医疗费用、养老生活费用,这也相对限制了当前实际购买力增长的速度和幅度。
2.消费观念开放和消费市场空间扩大
近几年,普通家庭的家用电器更新换代进入了高潮,上世纪90年代购置的家电中相当一部分需要淘汰更新。家电行业中的技术更新,使产品不断发展,品种不断增加,款式不断翻新,如等离子彩电、无氟冰箱、滚筒式可烘干洗衣机等,均进一步刺激了居民消费需求;DVD机、音响、摄像机、数码相机等也掀起了一定规模的消费热;各类小家电,如洗碗机、消毒柜、按摩器等层出不穷,也纷纷在产品功能上吸引消费者注意。
另外,在家电市场中一个很突出的表现是:品牌倾向。城市居民心中理想的品牌全是知名品牌,他们认为这些品牌的产品无论在技术水平、工艺装备还是售后服务上均有良好保障。
现在的消费市场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基本消费品市场。城市居民需求已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享受型消费升级,这就促使市场空间扩大。人们在满足了基本需求后,正逐渐追求社会需要、尊重需要甚至自我实现需要。开放型消费观的逐步形成使消费不再仅仅是为了解决温饱,更多地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与发展自我。应该看到,娱乐市场、教育市场、文化市场、房产市场前景均十分诱人。
3.消费层次升级和消费阶段变化递进
城市居民的消费特征从过去的以基本生活必需消费转向更高层次、满足多种需求的消费阶段,以发展为目的的大学以上高学历的教育支出、以更舒适的生活质量为目的的购房消费、以体现自身价值为目的的高层次消费,都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消费热点。
在实际生活中,消费热点意向的形成而没有导致实际消费购买热潮是消费能力和消费氛围积聚的过程。由于消费热点意向多集中在住房、汽车、电脑、教育等支出大的项目上,则消费热潮的出现就需要城市居民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及国家消费政策的明确导向。如浙江省城市的房价与城市居民平均收入的比例高达20:1,甚至30:1。此类消费具有多年积聚、集中支出的特征,也有国家宏观政策影响的特性。因此,消费热点和消费热潮的形成是客观必然趋势。
居民消费热点是动态现象,根据浙江省城市居民消费热点现实分析和发展趋势预测,企业在产品开发方向及政府在消费政策导向上应紧紧把握消费热点的形成机理和变化规律,以消费热点的主要影响因素作为进行经营决策的立足点和制定政策的出发点,不断开拓新经营领域和新经济增长点,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经济的持续进步。
4.杭州居民具有理性的、符合自己能力范围的消费观
2007年杭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9万元,被调查者人均月消费水平在1000至2000元之间占50.49%的,人均月消费水平在1000元以下的占23%,而人均月消费水平在3000元以上的占7%。这些数字说明杭州居民的消费意识基本保守,习惯于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每个月的消费,91%的被调查者都是有计划消费,因此,杭州人的消费观还是比较理性的,这种理性的、适合自身能力范围的消费观,是目前倡导的“新消费理念”的基础。
5.注重消费品质,不盲目迷信洋品牌
在“您在购物时最注重的方面”这项调查中,71.3%的消费者选择了“质量”,21.87%的消费者选择了“品牌”,而对于商品的价格反应并不敏感。在“您更青睐国产品牌还是进口品牌”的调查中,46.85%的消费者选择了“支持国产品牌”,还有44.06%的消费者选择了“说不清,看情况而定”。结合以上两项调查进行交叉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杭州居民对于商品的品质有较高的要求,商品的质量过硬才是吸引杭州消费者的决定因素,而最近众多洋大牌在浙江出现的“质量门”事件前,也让众多消费者不再迷信洋品牌。如前年年底,一批欧盟国家进口名牌皮鞋因质量不合格在杭州市郊被集中烧毁。此前,2005年索尼六款问题数码相机在浙江全面退市;2006年丰田公司就渗油问题向广大用户表示歉意等,针对这些事件,我委采取了一系列的处理措施,为广大消费者培养科学健康的品牌消费理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6.媒体广告仍然是消费者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
在这项消费者获得消费信息渠道的调查中,有77.9%的消费者选择从各类媒体获得消费信息,这种对媒体广告的依赖,会使消费者产生轻信广告、盲目消费的倾向,因此,广告的发布者要以诚信为本,社会各界要加强对广告的监督,杜绝虚假广告,营造健康品质的广告环境,而广大消费者也要增强鉴别能力,谨防盲目跟着广告走,吃亏上当。
7.消费内容仍较为传统,高品质生活休闲类消费有较大发展空间
此次调查反映出杭州居民的消费内容仍然较为传统,用于饮食,生活用品方面的消费占较大比例。旅游、娱乐类消费比例较小,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预见,此类消费的比重将逐渐上升。杭州是个温情和浪漫的城市。在我们的另一项调查中,列出了30个有代表性的景点,要受访者选出自己和家人最喜欢去的景点。结果,平湖秋月、断桥和太子湾分列三甲。作为亲情、爱情、幸福的文化载体,最爱平湖秋月、断桥和太子湾,应在情理之中。因此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对杭州著名景点加强对外宣传和推广,不但使杭州人熟悉和钟爱家乡景点,更要让众多的外地游客了解杭州、喜爱杭州。
8.消费渠道的创新
调查显示,目前在商场和超市购物依然是杭州居民最愿意采用消费渠道,而值得关注的是,网上购物已经成为年轻人和白领阶层乐意采用的消费渠道,而被誉为继零售、超市之后的第三次销售革命的电视购物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被调查者中有27%的人有电视购物经历。而这些新型的消费渠道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62%的被调查者认为电视购物广告存在虚假成分或夸大效果。电视购物的售后服务也令人担忧,因此,对于此类新型的消费渠道,需要进一步进行规范和管理,从而更好的服务消费者,为打造品质消费创造良好环境。
通过本次调查活动,我们基本了解了杭州市居民消费习惯现状,从而使我们可以更好地开展和品质生活相通的“新消费理念”运动,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理性的消费观,促进和谐消费。
9.消费更看重方便性
现在,越来越多的日常活动在“抢夺”消费者的购物时间。消费者的购买频率在明显下降,但他们每次的购物金额在明显上升。
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家门口就能买到东西,或者是开车去稍远的卖场买很多东西。这个变化对一些更小的卖场模式可能提供更好的成长土壤,也就是说,商家可能不需要开几千平方米、几万平方米的卖场,只要开五六百平方米或一两千平方米的店面,就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方
便性的服务。
这一启示要求零售业的布局要更贴近消费者的生活。一方面从零售店铺的模式及布局上来说,需要更加靠近消费者;另一方面,消费者进到商店以后,希望更快、更容易地找到自己想买的东西。传统上,中国零售业对于店堂布局不那么讲究,店堂布局不一定跟客流、人的习惯走动方向完全一致,但往前发展,这种情况肯定有提高改进的必要。
10.消费取舍,有增有减
不论是否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消费者开始在不同产品品类中有意无意地进行着消费预算再分配。一方面,消费者的总体消费支出在上升,但是上升是不平衡的。相当多的消费者并不是在所有品类上的消费都在上升,相反地,他们在某些品类上甚至在想办法压缩支出或维持不变。目前,从一些方向性数据来看,比较明显的是消费者在生活必需品,比如食品、特别是包装食品上,大家更意愿控制支出;而在电子产品、娱乐相关产品、时装衣服等方面,有不少消费者希望增加支出。
所谓有取有舍,市场正在经历消费预算重新调整的过程,这对零售商和消费品生产商会带来一些影响。这反映了中国居民生活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消费选择会发生变化,从过去单纯地关注饮食丰富,到现在觉得吃就是那么回事儿,更想得到的是好的消费体验,如电子产品、时装等能直接给消费者感官上的享受和丰富体验。从零售上来说,电子产品、服装店专卖店或网上渠道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会有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机会。尤其是年轻一代消费者,对这些非必需品的需求,会进一步丰富和提高。
11.消费活动半径拉长,区域性概念增强
消费的区域性消费概念增强和拓宽。随着我国整体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特别是高铁和动车的发展,把三四百公里之内的区域更密切地互通互联起来。此次调查发现,消费者区域性特征正进一步加强。在一个大的区域概念里,原来的一二线城市、二三线城市之间的消费心理变化进一步缩小。
随着交通便利,消费的趋同性加大。江浙一带的城市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增大了,他们可以直接到上海消费。这对于不同品类的产品有不同的影响。比如,对高端商品,店铺的战略是否仍有必要在城市级别上继续深入走下去,是将店面开到比如杭州更下面的城市,还是随着大家到杭州消费的概率提高,一些高端产品、奢侈品应该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旗舰店的拉动作用。过去,经营者更强调开店要进一步深入下去,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一些高端品牌可能需要更强调一线旗舰城市的市场地位,进一步加强旗舰城市对二三线城市的作用和影响。
12.晚间娱乐休闲活动消费特征
晚间娱乐休闲活动青睐大众型消费,主要表现为消费场所大众化。晚间娱乐休闲活动场所受到喜爱的程度由强至弱依次是:茶楼、商场、KTV、特色街、咖啡馆、书店、影剧院、健身中心、酒吧、餐馆、广场、网吧、洗浴中心、其他。其中,排在前几位的消费场所普遍具有大众
性和亲民性,价格相对其他业态更为透明化。其次是出行方式大众化,一般选择的交通工具为汽车、公交等。最后是消费水平大众化。杭州晚间娱乐休闲消费水平还是以中等偏低的大众化消费为主。同时,杭州市民的晚间娱乐休闲活动场所基本上还锁定在老城区内业已发展多年的商业街成熟区块,而对于因商住功能于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城区内的新型娱乐休闲模式,市民普遍接受程度偏低。总结起来,杭州市民晚间娱乐休闲活动消费趋势特征主要表现为家庭型消费(这个重要发现为发展杭州市晚间娱乐休闲提出了又一个新命题,即如何发展家庭型晚间娱乐休闲活动以适应消费需求),个性化消费(这就要求杭州发展晚间娱乐休闲活动时能够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形式),舒适型消费(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晚间娱乐休闲活动的配套设施和项目应该进一步到位、管理和服务应该进一步提升)。总而言之,从容不迫的、体贴入微式的舒适型晚间娱乐休闲活动形式正在为更多的消费者所关注。
13.消费行为特征
首先,消费行为因人而异,主要表现在:
(1)性别差异导致消费行为差异化。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女性对商场、特色街、餐馆、美容院要显著高于男性。对健身中心、棋牌室、夜总会、洗浴中心的偏好上,男性略高于女性,余者差别不是很大。
(2)年龄差异引发消费行为层级化。经比较发现,18~25岁的消费者最为偏爱排名前五位的晚间娱乐休闲场所依次为:KTV、特色街、影剧院、商场、书店;25~44岁的依次为:茶楼、咖啡馆、健身中心、商场、KTV;45~64岁的依次为:茶楼、商场、健身中心、特色街;65岁以上的为餐馆、广场、影剧院、书店等。总体上来说,KTV以其相对适中的价格和倡导的绿色健康消费更为受到年轻人的追捧。茶楼、商场和健身中心则由于社交应酬和身心放松的需要受到经济能力较强的中年人的喜爱。
(3)收入差异致使消费行为悬殊化。综合比较发现,月收入在5009元以上的高收入人群在总体上对晚间娱乐休闲场所的偏好总体上高于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中低收入人群,尤其反映在咖啡馆、健身中心、商场等相对中高端的休闲场所上。
其次,消费行为因时而异,比较双休日晚间和工作日晚间的消费行为,我们发现消费者对晚间娱乐休闲场所的选择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受选率按降序排名,在双休日晚间消费者最喜欢的场所依次为:茶楼、特色街、影剧院、书店、商场、咖啡馆;而在工作日晚间最为喜欢的则依次为:咖啡馆、茶楼、健身中心、影剧院、商场等。研究发现:无论是双休日还是工作日,咖啡馆、茶楼、商场以及KTV的排名始终在前六位,差别不是很大。但在不同的时间段,消费者对不同场所的选择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工作日晚间有很大一部分的娱乐休闲活动属于商务休闲与娱乐性休闲的结合,人际交往与感情联络是休闲的重要目的之一。
资料来源:
1:2011年的麦肯锡中国消费者调查
2:消费头条网
3:百度文库---杭州女性购物
4:星岛环球网---一张打折卡给杭州消费者省下400万元 口碑卡刷出杭城消费新习惯
5:连锁实战网---新生代消费者消费行为习惯研究
6: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区商业网点2003—2010年发展导向性规划纲要的通知》
7:华东经济管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地区消费统计分析
8:杭州网---建设“购物天堂、美食之都”杭州今年排出“十大任务”
9:百度百科---市场消费特征
10:当代经济研究---消费者特征与消费者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
11:消费导刊---消费者行为:多学科视角比较
第四篇:XX年在春节期间居民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XX年在春节期间居民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春节眼看就到了,关于春节该买些什么、今年的春节怎么过又成了话题。那么XX年在春节期间居民消费情况是怎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关于XX年在春节期间居民消费情况调查报告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一、春节主要消费
2月份,据国家统计局泸州调查队物价调查资料显示,受春节节日等因素影响,泸州市居民消费价格幅度扩大,CPI同比上涨%,较一月份扩大个百分点,同比涨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个百分点,从调查来看,这期间居民消费主要分为一下几个部分:
1、购置年货
春节是我国一个及其重要的传统节日,因此,对于大多数居民而言,春节期间在年货上的支出占了所有支出的大部分。春节前夕,摩尔、重百、汇通等泸州的大型超市相继进入销售高峰期。消费者每次消费均在200元以上,在购买的商品中,以肉类和蔬果类居多,其次是糖果,酒水等。
2、休闲娱乐
随着人们消费与生活观念的改变,近几年,春节期间人们比起在家过年更愿意选择出门旅游,使得春节成为了旅游高峰期,其中较温暖的南方与冰雪覆盖的北方成为人们的首选。除了旅游以外,人们花在棋牌,KTV,电影上的费用也在增加,这些都是春节与亲朋好友一起消遣的不错选择。
3、饮食消费
不同于过去的过年,人们从方便、实惠、美味的角度考虑,现在更加愿意在饭馆请客,这也省去了在家做饭带来的各种麻烦,所以也就增加了春节期间在饮食方面的消费比例。由于吃团年饭大多是以家庭为单位,因此消费均在500元以上,在某些高档酒店甚至可以达到XX元,同时,各饭店在春节期间都会在平常消费的基础上增加价格幅度,使得春节期间饮食消费在居民消费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4、送礼拜年
春节期间人们不仅会和家人度过,还会选择在这个时期走亲访友以增加亲友间的感情,这其中包括了买礼物的费用以及送红包的费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送的礼物也越来越昂贵,各种营养品,保健品成为人们的首选。同时,给亲朋好友的小孩儿包红包也成为较大的一个支出,大家在潜移默化中逐渐习惯也此种形式来表达新春的祝贺之情。
二、春节消费现状分析
1、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
人们已经从以前只解决温饱问题转变到开始享受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上,大家不再像以往一样,机械地把挣来的钱存起来,而是开始步入消费领域,开始学会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改变对待生活的方式态度。
2、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随着经济增长和系列民生工程、惠民政策的推进,泸州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同步提高。前三季度泸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59元,增长%。其中,工资性收入仍成为可支配收入的主体,占可支配收入的%,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141元,增长%。正是由于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刺激了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
3、政府的各种政策
受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地政府开始实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政策,如:加快建设安居型工程、加快医疗卫生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等。这些政策直接使得人们改变消费观念,增加消费。
4、商家的促销手段
到了过年期间,各大商场的促销手段主要分为区别营销、定制营销,无缝营销等方面。主要体现为折扣优惠、送劵返现金等活动。因此,消费者们在各种优惠手段的吸引下进行多种w消费。
三、春节理性消费建议
1、在春节前夕拟出一个大致的消费计划,以避免冲动的消费行为,这可以减少消费者在购物时在非必须商品上的支出,节约开支。
2、由于在春节期间,受整个社会氛围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的增加消费,同时,各大商场的折扣活动使得商品价格的确低于平时价格,因此消费者应当回避,克制贪便宜的消费行为。
3、对信用卡的使用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增加消费,由于刷卡并不能实际即刻得反映支出状况,因此会在不自觉中加大了消费支出,因此人们可以适当减少对信用卡的使用,而改用现金支付。
4、按自身收入水平安排消费,这不仅能够减少自己在非必须商品上的消费,同时也能够通过计划的手段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结论:此次调查仅是针对泸州地区的居民消费现状,但这种现状也是各地区在春节期间的一个共同特点,这不仅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这同时也是对国家日益富强的一大肯定。人们响应着国家的号召,也深深受到国家各种福利政策的惠及。人们自身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这也将社会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调查问卷
1、春节是否回家
A回家 B不回家 C外出旅游
2、收入与往年相比
A减少 B增加 C与往年一样
3、收入变化对春节消费是否有影响
A无影响 B有影响 C可能会有影响
4、春节的预计支出
A XX元以下 B XX元至4000元 C 4000元以上
5、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支出
A增加 B减少 C无变化
6、今年的消费主要用在(多选)
A年货 B餐饮 C休闲娱乐 D走亲访友 E压岁钱
7、个人认为影响消费的因素
A收入水平B物价水平C个人需要
春节将至,在这个传统而又重大的节日里,喜欢热闹、喜庆的家乡人民会选择怎样的方式“过大年”呢?他们的年夜饭会在哪里吃?哪些消费领域最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今年的“黄金周”是否依然金光灿烂?孩子们的消费方式又有哪些不同呢?有人说:“这一年的辛劳赚来的钱,正是为了欢渡春节。”所以也就是说,这是一年中花钱最多的一次节庆。于是,趁势我就春节消费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
一、消费投向在哪里?
在调查中,大人们的消费投向可谓五花八门,各种方式都在选择之列。不过,购置衣服以微弱票数胜出。其次是餐饮,再次是送礼,接下来还有文化娱乐、压岁钱、购置日用品、旅游等。
1、新年就要穿新衣
春节期间购物往往是一些女士在节日期间的首选。在一家公司上班表姐告诉我,她们这些职业女性因为工作关系平常难得凑在一块,刚好利用休假时光快快乐乐地逛街购物。据了解,有表姐这样想法的大有人在。一些职业女性和家庭妇女平常都是没有充足的时间逛街购物,春节的休假正好可以弥补。一位平常只在家围着老公、孩子干家务的阿姨说,“往常在家里就是围着灶台、洗衣机转,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现在他们都休假了,我也要放松放松,买几件称心的衣服好好地打扮打扮自己。” 另外,给爱人、孩子添置新衣,也是春节女士们不可缺少的“工作”之一。
2、民以食为天 对很多人来说,春节活动基本上围绕吃进行。
家乡人春节期间在食品方面到底要花多少钱呢?世纪联华的一位收银员告诉我,大概在节前20多天,超市就进入销售高峰,顾客一次购物花费大多在200元至600元之间,有不少还上了千元,卖出去的东西绝大部分是食品。“有一次,一个五口之家买了1000多元的食品,装了好几辆手推车,他们的孩子还吵着说不够呢。”收银员笑着说。在购买食品方面,我了解到,有以下几种食品几乎成为了家家必备的。有各类小食品、糖果、瓜子、饮料、葡萄酒。但是除了葡萄酒所占花销较大,约达到六七十元外,其余各项基本在三四十元左右。
餐饮消费也是家乡人民春节的一大消费支出之一。对多数人来说,春节期间走亲串友是常情,既然是走亲访友那就免不了吃吃喝喝,我从家附近的一些酒楼了解到,今年春节从三十到正月初五的酒席早20天前甚至更早就被预定一空。一家酒店的大堂经理告诉我,在他们这预定酒席的平均消费大多为六七百元,有些还超过千元。“民以食为天嘛,何况还是过节呢。”
在酒店消费的市民大多是图个方便,不愿亲自下厨,但也有不少人为追求家庭气氛,在家里设宴招待亲友的。家住红星小区的王先生说,“大过年的,亲朋好友聚在一起不就是图个开心嘛,犯不着上酒店花那冤枉钱。”
3、送礼开销过大 亲戚朋友互相拜年,自然少不了送礼。如今,送礼已经成了过年支出的很大一部分,有的家庭甚至超过了吃的支出。我对运河小区的一些居民进行了随机调查,过年的人情消费最多超过5000元,最少的也有近千元,这其中包括给亲朋好友的礼品、礼金,给孩子的压岁钱等。
一位吴先生说,一年只过一次年,亲戚朋友间总要是要走动一下的,又不能空着手去,现在的人品位高了,送低档的东西显得寒酸,给每个孩子的压岁钱就不能少于200元。粗粗算一下,春节期间送礼的钱就达到XX多元。其实,春节人情消费的增加只是一个缩影,不仅是春节,就是平时,人情类的消费也占了人们消费中的很大一部分,成为一项很主要的消费。
随着家乡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情消费也在不断上档升级,礼金数额水涨船高。人情类消费的增加也成很多人的沉重负担。一位去年春节期间人情类消费达到3000多元的李先生无奈地对我说:“人情费超过了小孩学费,面对众多的人情费,我真的有点捉襟见肘。”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人们习惯将白酒作为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选择白酒送礼的家庭比率达69%,平均送礼金额中也是白酒最高达到元。
4、快快乐乐春节游近年来,春节游一直很火爆。我在市里的一些旅行社了解到,一些旅游线路基本排满。在春秋旅行社报表上,大年初一和初二的海南游已“满座”,而前来咨询的市民仍是络绎不绝。
“如果天气晴好的话,外出旅游的人还会多些呢。”一旅行社工作人员告诉我。对于很多人来说,春节是个团圆的的日子,也是游玩的日子,一位熊先说:“我挺喜欢旅游的,但不知道春节期间天气怎样,如果天气不是很坏,带着亲戚朋友一起自驾游也是件快乐的事。”
调查显示,在旅游形式上,57%的人选择随团出游,43%的人选择自助旅游。在地点上,广东、厦门、深圳、云南等气候宜人的南方和气候相对寒冷的北方城市(如哈尔滨、长春等)最受欢迎。在境外游方面,香港仍是许多人的首选。
三、春节的疑问
1、春节打算在哪过?
相对于“五一”、“十一”、元旦等节假日,调查显示春节是最深人关注的节日。在被采访者中,83%的人认为,在所有节日中,春节是最重要的,也是必须要过的一个节日。53%的被采访者表示要在家度过春节,16%的被采访者表示要以旅游的方式度过春节,27%的被采访者表示要以走亲访友的方式度过春节,有4%的被采访者称,他们会以知识充电或健身的方式度过春节。
2、年夜饭在哪里吃?
关于今年的年夜饭,62%的被采访者表示要在家里吃,38%的被采访者表示会选择近几年流行的方式,在酒店里享受店家推出的年夜大餐。在饭店里吃年夜
饭,48%的消费者预计消费在1000元以下,21%的消费者预计消费在1000~XX元,13%的消费者预计消费XX~3000元,有8%的消费者称,他们的预计消费在3000~5000元,有10%的消费者打算在年夜饭这一项上花费5000元以上。我在我市一些三星级大酒店了解到,酒店推出的1666元、2888元的年夜饭在除夕之前约十天就被订购一空,且比去年预定量要多出10%。而“豪华级”的6666元、8888元年夜饭的预定量较比前几年有所下降。这说明了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观念改变的同时,已经初步养成了节约的习惯,不再刻意追求“天价”带来的那份虚荣,而是选择过一个富裕而不浪费的春节。
3、春节应当怎样过?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而如今那浓浓的年味似乎越来越淡。在对待春节的态度上,有63%的人认为现在春节年味太淡,缺少传统文化,希望能过一个传统型的春节,16%的人认为现在的春节简单轻松,比传统春节要好,据我了解,这么认为的大多数位年轻人,另有21%被采访者认为现在的春节和“五一”“十一”长假没有什么两样。我市今年举行的“运河之都”文化庙会,集民俗风貌、文化演出、传统小吃、特色饰物于一体,成为百姓过年消费的一大去处,也是今年市民欢度春节的方式之一。在庙会上我了解到,百姓对这种过年的方式十分满意,认为这种在城市里少见的庙会不仅让人了解到本地的传统文化,还使这个春节变得年味浓浓,对于小孩子来说这也是一个让他们真正了解春节传统的渠道。在城市里举行庙会,不仅拉进了城乡间的距离,更为市民提供了消费好去处,也给更多的商家带来商机。
过年送礼送什么?
69%的被访者表示春节送礼会选择白酒,27%的被访者表示会选择一些保健品送亲友,极少数被访者表示会选择其他有意义或对方真正需要的礼品。由此可以看出,春节送礼还是停留在送传统礼品上,并没有深入实际的考虑。
4、压岁钱该怎样花?
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的压岁钱也是越来越多。那么,这些交到孩子手里的钱,是怎样花的呢?我在家附近的第八中学对初中学生作了调查。调查发现,近八成中学生的压岁钱在800元左右,超过1000元的和低于500元的在少数,极少数的学生压岁钱在1500元左右。他们的压岁钱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用压岁钱上网,买游戏卡,为自己添置新衣服及饰物,买平时就喜欢的图书,购买高档文具,请同学一起去吃肯德基、德克士等洋快餐。调查中,很少有学生提出会把压岁钱捐给希望工程或贫困家庭,但经我提醒,有不少学生表示会考虑这么做。由此可以看出,家长对学生平时的教育在这方面还是有所欠缺。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而又重大的节日,贴春联,放鞭炮,给孩子压岁钱等成为了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习俗,每年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也成了固定的传统。一向喜欢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家乡人民会选择怎样的方式过大年呢?他们的年夜饭在哪儿吃?大人们的消费投向在哪里?孩子们的消费方式又有哪些不同?于是,围绕上述几个问题,我就小区的春节消费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
一、年夜饭在哪儿吃?
关于今年的年夜饭,70%的被采访者表示要在家里吃,30%的被采访者表示会选择在酒店里享受店家推出的年夜大餐。
在饭店里吃年夜饭,48%的消费者预计消费在1000元以下,22%的消费者预计消费在1000~XX元,12%的消费者预计消费在XX~3000元,有10%的消费者称,他们的预计消费在3000~5000元,有8%的消费者打算花费5000元以上。这说明了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消费观念改变的同时,已经逐步养成了节约的习惯,不再刻意追求“天价”带来的那份虚荣,而是选择过一个富裕而不浪费的春节。
二、大人们的消费投向在哪里?
在调查中,大人们的消费投向可谓五花八门。在这其中,送礼以微弱票数胜出,其次是餐饮,购置衣服,旅游,文化娱乐等。
亲戚朋友互相拜年,自然少不了送礼。调查发现,过年的人情消费最多超过5000元,最少的也有近千元,这其中包括给亲朋好友的礼品、礼金,给孩子的压岁钱等。俗话说得好:“今朝有酒今朝醉”,71%的被采访者表示春节送礼会选择白酒,而白酒作为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平均送礼金额中也是白酒最高。23%的被采访者表示会选择一些保健品送给亲友,还有极少数的人表示会选择其它有意义或对方真正需要的礼品。一位丁先生说:“过年嘛,亲戚朋友之间难免要互相走动,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都高了,送礼也讲究档次,送低档的东西面子上说不过去。”其实,春节人情消费的增加只是一个缩影,不仅是春节,就是平时,人情类的消费也占了人们消费中的很大一部分,成为一项很主要的消费。随着家乡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情消费也在不断上档升级,礼金数额水涨船高。人情类消费的增加也成为很多人的沉重负担,尤其是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一位去年春节期间人情类消费达到4000多元的张先生就无奈地表示“这样下去实在吃不消”。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对很多人来说,春节活动基本上围绕吃进行。那么,居民们春节期间在食品方面到底要花多少钱呢?据我调查,大部分居民一次购物花费大多在200元至600元之间,有不少还上了千元。邻居林叔叔跟我说:“我家买了3000多元的食品,装了满满三辆手推车,我儿子还吵着说不够呢。”在购买食品方面,我了解到,有以下几种食品几乎成为了家家必备的:各类小食品、糖果、瓜子、饮料、葡萄酒。除了葡萄酒所占花销比较大,其余各项基本在三四十元左右。此外,餐饮消费也是一大消费支出之一。对多数人来说,春节期间走亲串友是常情,既是如此,就免不了要吃吃喝喝,我从家附近的一些酒店了解到,今年春节从三十到正月初五的酒席早20天前甚至更早就被预定一空。在酒店消费的居民大多是图个方便,不愿亲自下厨,但也有不少人为追求家庭气氛,在家里设宴招待亲友的。小区的一位王女士说:“过年不就图个吃饱喝饱嘛,还是在家里吃比较实在。”
春节本就是个辞旧迎新的日子,因而大部分人选择春节期间购物添置新衣,对小孩子们来说,穿着新衣服、新鞋子在伙伴们面前炫耀别提有多得意了。一位刚刚放假的孙女士告诉我,她们这些职业女性平时因为工作忙,根本没时间购物逛街,而这正好提供了她们休闲放松的平台。而那些平时在家操持家务的家庭主妇此刻也终于得以休息,相约几位闺蜜一起为自己、爱人、孩子购买新衣服,一位整日围着老公孩子转的阿姨提到这儿时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平时从早到晚都忙着做家务,哪有时间打扮自己,现在春节到了,自己也可以好好放松,休息一下了。”
相对于“十一”、元旦等节假日,春节是最受居民关注的一个节日。在被采访者中,85%的人认为,春节是一年当中最重要,最特别的日子,对他们来说,与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看春节联欢晚会是他们最大的满足。54%的被采访者表示要在家度过春节,16%的被采访者表示会携带家人去外面旅游,27%的被采访者表示会在春节期间走亲访友,也有3%的被采访者表示会以知识充电或健身的方式度过春节。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春节期间外出旅游业成为大部分人的选择。一位陆先生说:“每年春节带着家人出去旅游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调查显示,在旅游形式上,58%的人选择随团出游,42%的人选择自助旅游。在地点上,广东、厦门、深圳、云南等气候宜人的南方和气候相对寒冷的北方城市(如哈尔滨、长春等)最受欢迎。在境外游方面,香港仍是许多人的首选。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而如今那浓浓的年味似乎越来越淡。在对待春节的态度上,有65%的人认为现在春节年味太淡,缺少传统文化,希望能过一个传统型的春节,17%的人认为现在的春节简单轻松,比传统春节要好,另有18%的人认为现在的春节和“五一”“十一”长假没什么两样。为了丰富小区居民的生活,小区举办了一次写春联比赛,居民们无论男女老少都踊跃参加,这次活动不仅使这个春节变得年味浓浓,对于小孩子来说也让他们真正了解的春节的传统。
三、孩子们的消费方式有什么不同?
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的压岁钱也是越来越多。那么,这些交到孩子手里的钱,是怎样花的呢?我对小区的一些孩子们做了调查。调查发现,近八成的孩子的压岁钱在800元左右,超过1000元的和低于500元的在少数,还有极少数的孩子压岁钱在1500元左右。他们的压岁钱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与朋友逛街购物,去公园玩或参观博物馆,买游戏卡,去网吧,买图书,购买文具用品,请同学吃饭等,当然,也有极少数选择存一部分钱。调查中,很少有人提出会把压岁钱捐给希望工程或贫困家庭。由此可看出,家长平时对孩子在这方面的教育还是有所欠缺。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调查,让我有了特别深刻的感触,一方面,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条件的进步,无论是在消费档次还是消费水平上,春节消费状况一直呈不断进步趋势,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经验和生活,也增进了我与邻里乡亲的感情,其实与他们虽然同住在一个小区,所谓抬头不见低头见,但真正交流的机会很少,通常都只是匆匆而过,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了沟通是打开彼此心门的一把钥匙。
另一方面,虽然在这假期我并没有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上有所提升,但我却学会了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而这些是必须通过亲身经历才会明白其中的苦与乐,正如古语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今后我也会更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不断地磨练自己,提升自我,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
第五篇:诸城市居民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
诸城市居民消费状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诸城市辛兴初中七年级王炜烨
指导教师:董治国
摘要: 通过调查诸城居民的消费情况,认识诸城市居民消费状况的变化,确立科学、文明、健康的消费观念,从根本上改造居民家庭消费的传统偏好,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建立新的现代消费方式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社会总需求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居民消费增长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为主的拉动经济增长方式,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问题的根本措施,是使我国经济走向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严峻的形势下,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我们必须更多地依靠消费需求增长渡过难关,通过投资和消费“齐步走”来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以确保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持续性。通过研究,结合诸城居民家庭消费状况的变化为主题,分析当前诸城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特征,并对促进居民家庭消费和扩大内需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调查过程及研究方法
第一阶段:发放问卷,了解诸城市居民消费状况。第二阶段:社会调查并搜集数据。第三阶段:分析、整理数据,写调查报告
研究方法:座谈会,个别了解,网上搜索,社会实践调查,在家中实际体会,分组整合。
三、调查情况
经过一个假期的努力,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方式,开展了 “诸城居民消费状况的研究”,共成功访问了100多位年龄在18-69岁的居民,内容涉及收入、消费、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呈逐年上升态势,五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加近250元,年均增长4.4%;
四、调查结果分析
依据此次调查数据,以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消费状况的变化为主题,分析当前诸城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特征,诸城市居民消费有如下特点:
1.食品支出比重(恩格尔系数)呈下降态势
食品消费水平由过去简单地吃饱吃好,转变为品种更加丰富,营养更加全面。在食品消费中,粮食类、蛋类和烟草类消费呈下降态势,油脂类、肉禽及制品类、水产品类、酒和饮料类基本持平,菜类、干鲜瓜果类、奶及制品类呈增长态势。
食品商品性消费占消费总支出则分别为45%、35~40%和33%。这表明食品商品性消费内部结构在改善,食品以外的其他消费在扩展和丰富。
2.衣着消费比重下降
几年来,城乡居民用于衣着方面的消费逐年增加。但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分别下降了0.9、0.2个百分点。说明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的衣着消费质量在不断提高,但相对于其他消费的重要程度却在降低,这是消费结构优化的重要标志。服装商品化的背后是普通家庭对商品生产服
务的购买,说明中国城乡居民日渐成为相对成熟的消费群体。
从购买衣服地点的选择来看,农村人口更倾向于将衣服看作日常消费品来购买,在乡村集市购买服装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在普通服装专卖店和路边摊点购买。
衣着消费的显著特点是:(1)家庭收入档次愈高,衣着支出增长率愈高;(2)在各家庭组中,衣着消费是居食品消费之后的第二大项。
3.住房、教育、医疗等消费支出增长,降低了居民消费率。住房、教育、医疗等消费支出增长,增加了居民消费的支出负担,进而降低了居民消费率。根据此次调查,住房、教育和医疗支出占农村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比较高,分别占10.4%、11.5%和10.6%,住房、教育和医疗的家庭消费支出比例较高,一方面显示了家庭消费结构升级的发展趋势,也就是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为了今后的发展,人们更加重视教育、健康等方面的人力资本投入,而不仅仅是单纯地为了生活的享受;另一方面也说明,住房、教育、医疗的费用和支出,相对于目前诸城居民的收入水平来说,还存在过高的问题,从而成为影响群众生活的一个突出问题,并进而影响到居民一般生活质量的改善。
4.人情消费呈增长态势
人情往来的支出在消费总量中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平均达到7.6%,居于支出项目的第四位。注重人际关系和人情往来是中国社会生活的一个特点,但人情费用过高会影响到家庭消费的合理性支出,特别是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家庭的人情费用支出比例比城市居民还要高,这也显示出
熟人社会的人情费用高于陌生人社会的特点,对此应当通过扩大农村地区的制度化公共服务,逐步转变社会风气,发展健康的消费方式。
5.不健康消费依然存在
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农村居民,由于观念意识转变上的滞后,加之消费者素质不高,在现阶段,不健康消费还随处可见,比如迷信消费、盲目崇拜消费仍有一定市场,算命、相面盛行,结婚、丧葬等铺张性红白消费,这些都是不健康消费的具体表现。
五、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及扩大内需的意见和建议 :
在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中国经济波动、出口萎缩的情况下,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已经成为普遍共识。通过对诸城居民消费状况变化的分析,我们认为,为了促进消费、拉动居民消费市场,投资的重点应该是投资民生,要加大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资力度,完善这些领域的公共财政制度,扩大这些领域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逐步消除家庭正常消费的后顾之忧,坚定居民的消费信心,采取鼓励居民消费的积极措施。
1.健全住房、医疗和教育制度体系,解决家庭正常消费的后顾之忧
目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教育、医疗、住房消费支出的快速增长打乱了正常的消费结构升级的节奏。家庭消费中,教育、医疗消费支出表现出较强的刚性,不但对其他消费支出产生了挤压效应,抑制了家庭正常的消费支出,因而,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必须建立在包括住房、医疗、教育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机制相对完备的基础之上,否则,难以形成提高家庭和个人消费意愿,带动国内需求增长的局面。
2.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减少农村居民家庭公共服务消费支出比例
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仅长期落后于城市,而且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严重地影响农村家庭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可见,农村家庭购买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成为城乡消费结构差异,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倒挂”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需要切实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减少农村家庭公共服务消费支出比例,才能合理带动农村家庭消费。
3.理顺收入分配关系,重点帮扶农村和低收入家庭提高收入水平
收入分配关系不合理导致收入差距不断加大,也拉大了不同类型家庭和人群之间的消费差距。调查发现,虽然农村家庭对以家电为主的大众耐用消费品消费意愿高于城市,但农村消费受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低的局限而处于相对低迷状态。这说明尽管政府补贴对农村家庭消费起到了刺激作用,但是农村家庭的消费能力仍然有限。因而,对农村和低收入家庭而言,提高收入水平才是刺激消费的关键。尤其2014年,经济波动对农村和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水平冲击可能更大,所以,重点帮扶农村和低收入家庭提高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有益于提高社会整体消费能力和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4.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拓展居民的消费领域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和消费需求的变化,不断的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积极的开发新的需求点对于提高消费水平和优化消费结构是相当重要的。随着人们不同的需要建立个性化的消费市场,随着人口的流动性的增强,进一
步的开发新的消费领域。未来有待拓展的消费领域有:保险消费、绿色环保消费以及网络消费,服务消费,通信流通消费等等,都将成为拉动消费和经济的新生力军。
5.提高消费者素质,促进消费结构优化
提高消费者素质,是优化消费结构的关键。提高消费者素质,建立科学、健康的消费观念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当前,要积极运用舆论工具,宣传消费知识,引导富裕起来的农村家庭以提高精神生活质量为重点,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消费氛围,提倡科学型消费,减少愚昧型消费,从而优化消费结构,拓宽消费领域,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