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市农民消费状况和支出结构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19-05-14 02:13: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平市农民消费状况和支出结构的调查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平市农民消费状况和支出结构的调查与思考》。

第一篇:高平市农民消费状况和支出结构的调查与思考

高平市农民消费状况和支出结构的调查与思考

王晋峰

近来年,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政策措施,为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转变为“消费、投资、出口”,将消费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引导下一轮经济发展的主导。如何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去年以来,我多次深入高平市农村、农户家中,就农民的消费状况和支出结构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农民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消费特点和消费理念,寻找挖掘消费潜力的有效途径。

一、当前农民的消费状况和支出结构

这次调研我选择了经济基础好、一般和城乡结合部三类乡(镇、办事处)为试点,按好、中、差各取三个村为样本,再取好、中、差三类户口为样本点,分别从老俩口单独生活、小俩口刚成家单独生活、老人和儿女一起生活的三种家庭结构入手。围绕生产类支出、生活类支出、教育类支出、住房类支出、家电类支出、医疗类支出、精神文化类支出等七个方面展开,具体情况如下:

(一)从家庭结构入手对消费状况进行分析。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举家过日子的必需品目前在农村已经很普及,除这些基本消费之外,还发现不同结构的家庭消费重点不同,老俩口单独生活的家庭主要消费在医疗保健服务方面,看病吃药是重点,消费结构趋向单一化。小俩口刚成家单独生活的家庭,消费结构趋向多元化,衣着追求个性化,生活追求享受型,有的还向更新的消费领域拓展。老人和儿女一起生活的家庭,儿女小的时候重点是教育支出;儿女长大时重点是建房、结婚支出。

(二)从支出结构入手对消费状况进行分析。他们一般从事种植、养殖、手工业等职业,或外出打工。生产类支出主要是购买农业类生产资料或维持手工作坊式的再生产;生活类支出主要是吃、穿、人情往来等,发现人情往来负担比较重,一般家庭年平均在2000至3000元;教育类支出是上幼儿园、上高中、上大学的支出比较高;住房支出是集中的大额支出,现在平均在二十万左右,还发现一种结婚押房钱现象,说明住房在农村的重要性;家电类支出在儿女结婚时、乔迁新居时集中购买;在医疗类支出中,老年人占比率高;在精神文化类支出中,年轻人比率较高。

(三)从乡(镇、办事处)类别入手对消费状况进行分析。在这次调研中,发现经济基础好的乡镇农民消费反差比较大,存在大起大落的现象,有的“因煤而兴、因煤而衰”;一般乡镇农民的消费比较平稳,起幅不是很大;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办事处居民消费比较活跃,有相当一部分人有房租收入,就业也比较容易。

(四)农民的基本消费状况。通过入户调研,发现住房消费排在第一位,平均在20万元左右;第二位是结婚费用,一般在5至8万元;第三位是上学费用,尤其是上大学,一个壮劳力的收入供不起一个大学生;第四位是人情往来费用;第五位是医疗费用。其余的才是生产性消费、家电类消费、文化性消费等其它消费。

(五)目前农民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在调研过程中,感觉到农民普遍存在谨慎心理,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重储蓄,生活的磨砺更让他们相信储蓄的“万能”,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轻易开销;二是重实用,比较注重消费实惠和产品的使用效能;三是重质量,农业的自然特点和季节性,决定了农民采购中的质量意识;四是重长远,在眼前消费时,要顾及长远的消费。

二、影响农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一)收入来源不稳定,预期收入不乐观。收入直接影响购买力。收入愈稳定,消费的信心愈足,反之则越胆怯。家庭经营收入是主要收入来源,一方面通过农产品生产经营来大幅增加收入较为困难;另一方面,随着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重组的深入推进,十年间高平的煤矿由原来高峰期的400多个减少到现在的29个,90%有煤矿的村失去了煤矿,90%以上的农民失去了靠煤炭就业、增收的依托,就业形势并不乐观,这些因素使得农民未来收入持不乐观态度,故而紧缩消费。

(二)未来支出预期高,导致结余偏大。住房、教育、医疗、养老是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大问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惠民政策,确实给农民带来了许多好处,但在教育方面,义务教育虽已免除学杂费,而非义务教育负担仍然沉重;在医疗方面,新型医疗合作制度让农民受益匪浅,但仍然过高的医疗费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医疗支出仍是影响农民购买力的“软肋”;在养老方面,目前农村低保制度还很不健全,养老成为农民的大问题,一些有头脑的农民趁能挣钱把大笔的资金储蓄用于养老。诸如住房、教育、医疗、养老这些刚性支出,逼得农民消费趋于保守,行为更加谨慎,造成大量购买力沉淀,以保未来预期需求。

(三)传统观念阻碍消费,影响购买力实现。沿袭了几千年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束缚着广大农民的手脚,形成了人们自给性、封闭式的消费观念,以节俭为荣的消费理念支配着农民的行为,量入而出尤为推崇,这就使得农民对新产品的滞后消费,从而偏重远期消费,轻视近期消费,影响了购买力的实现。

三、提高农民消费潜能的有效途径

要挖掘农民的消费潜能,一方面是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就是如何继续提高农民消费倾向,调动存量,挖掘现有的消费潜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和改善消费环境。我认为要抓城乡统筹发展的历史机遇,从以下五方面进行突破。

(一)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现实购买力。刺激农村消费,根本出路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当前在农村一些原有收入增长点的优势相对弱化的情况下,必须开辟农村增收的新途径和新领域。一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注重特色,形成产业,打造品牌;二要积极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建设,着重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储藏、保鲜、运销业、尽快形成产业链,提高农副产品的商品率和加工增值率,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三要长期稳定党的农村政策,特别是要认真落实土地承包期、减轻农民负担、按保护价敞开收购余粮等农村基本政策,优化增收环境。四要加强劳动力市场培育,搞好劳务输出,提高农民收入。

(二)加强小城镇建设,拓宽农村居民消费空间。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达到提高收入和增加消费双赢的目标。发展小城镇,可以让更多的农村居民进城,迅速减少农村人口,让余下的农村人口更多地分享剩余资源;发展小城镇,可以拓宽农产品消费市场,还可以让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建设中获得更多的非农收入。随着收入的增长,将会进一步增加消费、促进消费。

(三)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基础设施,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农村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农村居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而且影响到农村的消费需求。因此,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而且有利于增加农村非农产业就业,提高农民收入,进而提高消费能力。因此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锲机,大力开展改水、改电、改厕、改厨和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同时,政府还应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整顿市场秩序,加强市场法制建设,维护农村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改善农民生活、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创造良好消费环境。

(四)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农村消费安全。目前农村居民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比较保守,为了养老和防病,总要留一笔钱防患于未然。为了缓解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应加强以农村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弱化“存钱防病、存钱防老”的心理,将预期消费转化为即期消费,让更多农村居民愿意拿出钱来享受现代生活。

(五)引导农民正确消费,拓宽消费领域和层次。更新消费观念是开拓农村市场的先导。要引导农民破除小农意识,激发农民通过勤苦致富,换取生活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领略新的消费时尚,拓宽消费领域。同时,要着重提高农民的素质,引导农民追求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加大科技、文化、教育、娱乐、旅游等非商品性消费,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和档次。在更新农民消费观念的基础上,还要发展农村的消费信用,改变传统的积累型支付方式,重点扩扩大住房、农用车、大型家电、农机产品等市场,实现从滞后型消费转为适当超前消费,将潜在需求转变为现实需求。

(作者系中共高平市委副书记)

第二篇:农民收入消费支出状况调查

农民收入消费状况调查

陈雨婷 100414104

一、收入方面

1、主要来源:农业种植收入80.02%

外出务工收入11.44%

其他收入8.54%

2、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

缺乏长期有效的收入机制和稳定的收入来源(天气、自然灾害、生态环境)42.30%

国家政策影响27.67%

科技投入影响28.13%

其他1.90%

二、支出方面

家庭最主要支出:基本生活29.55%

教育18.20%

住房0%

医疗11.62%

农业种植投入25.84%

养老1.06%

精神文化生活3.35%

其他10.90%

三、幸福状况

感觉一般

四、我的认识及调研报告

中国农村问题的研究,目前似乎都集中在提高农民收入上面。但是,在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上,各社会层次上的人士却有着不同的认识。一些经济学家看到了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缺陷,认为只有发展农村金融,才能保证农民有条件进行再生产。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农民收入太低,是因为存在着工农业产品之间的剪刀差问题,只要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就

能增加农民的收入。由于农民的收入本来就较低,加上生活支出不断增加,农业结构调整

成效尚未充分显现,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等,使得农民的收

入相当低,增收非常困难,同时随着近几年炒房炒楼、炒绿豆、大蒜的一些“专业”人士数

量的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依然不见乐观。

在我们看来,当今中国农村问题千头万绪,但归纳起来大体上形成三大矛盾:

第一,农业集约化生产与家庭承包经营之间存在矛盾。

现代化农业要求规模化大生产,而家庭联产承包制决定了,在中国大多数地区不可能实行规

模化生产。“席地经营”不可能获得高额的回报。除了在山东等一些地区农民通过塑料大棚生

产,获得相对较高的农业收入以外,绝大多数从事粮食作物生产的农民都不可能从承包田中

获得丰厚的回报。虽然国家一再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并且千方百计地降低农民购买生产

资料的费用,但是,农民从农业耕作中所获得的收益仍然远远低于出外打工所获得的报酬。

这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在其他国家,农业效益递减也是一个整体趋势。与其他发达国家规

模化生产的农业相比,中国的农业没有比较优势。和中国的其他行业相比,中国的农业投入

产出之比也不高。这其中固然有中国农业的技术含量低、生产力低下、农民负担较重等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长期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

作为阶段性的改革成果,家庭联产承包制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看来,家庭联产承包制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因为从制度基础上来看,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集体所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转型时期的特殊生产分配关系。由于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决定了家庭联产承包法律关系主体具有虚拟性质,作为发包方的集体所有制组织与承包人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的问题。当集体所有制组织的利益与土地承包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集体所有制组织会毫不犹豫地破坏业已形成的土地承包关系。农民作为土地的承包者,虽然可以通过村民自治组织来保护自己的权利,但由于自治组织同时也是发包人,这样就出现了农民无法通过农村内部的组织机构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问题。近年来,虽然不断有学者呼吁,通过合作社或者农会的方式将农民重新组织起来,但现有的农村生产关系阻碍了农民的联合。更重要的是,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少,中国的土地承包合同关系不得不经常性地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在农村承包经营责任制基础上的一系列制度都面临失效的危险。一些地区农民撂荒土地,其实是想用一种非常消极的办法来摆脱目前中国农村所面临的矛盾关系,但由于他们的农民身份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完全脱离建立在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一系列法律关系。中国的农村承包责任制已经变成了阻碍农业现代化的制度设计。

改变这种状况当然不能操之过急。在没有更好的制度加以替代的情况下,政府应当积极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通过农村互助组织逐渐地实现规模化生产,并且自发地与市场接轨。在一些商品化程度比较高的农村地区,农民内部之间的分工已经非常普遍,土地的集约化经营也基本上实现。政府部门应该在稳定现有生产关系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农民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发展道路。

面对国际集约化的农业生产,中国建立在家庭联产责任制基础上的农业耕作规模过小。今后应该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大力发展集约化农业。

第二,农业人口的严重过剩与城镇化发展的滞后之间存在矛盾。

提高农业劳动效率,必然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失去土地的农民。这些农民要么涌入大城市,要么被就地安置。近年来,关于城市化和城镇化的争论,其实质就是关于农民安置方式的争论。城市化固然能够一步到位,但城市化所带来的巨大的社会成本是发展中国家难以承受的。在城市化的背后,是城市布局的合理性问题,更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吸纳能力的问题。当城市控制在合理的规模状态,并且能够在一定区域内进行合理的布局,那么,城市化和城镇化之间没有大的区别。我们应该抛弃这样的思维模式:那就是在现有的不合理的城市布局前提下,各执一端,讨论城市化还是城镇化的问题。在我看来,中国现有的城市布局并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在广大的乡村普遍缺乏资金流动、信息流动和实物流动密切结合的小城镇,因此,今后应该更多地建设符合农村需要的小城镇。

但是,小城镇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土地使用的矛盾。当前中国一些地方的经济开发区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在一些开发区,已经形成了新型的小城镇。政府在清理和整顿经济开发区时,应该注意小城镇的正常发展与经济开发区盲目建设之间的区别,通过政策引导和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将经济开发区逐步改造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人口的小城镇。

在一些不赞成发展小城镇的学者看来,城市化才是解决当前中国农村人口过剩问题的唯一出路。他们反对小城镇发展,认为这样会降低土地的使用效率,形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助长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但是,应当看到,城市的设计不是搭积木。在城市的布局已经初步定型的情况下,成倍地增加人口会导致城市功能的急剧萎缩。城镇化虽然不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步到位,但可以在短时期内有效解决农村剩余人口的出路问题。即使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小城镇仍然居住着一个国家50%以上的居民。

第三,农村村民自治和政权机构不断扩张之间存在着矛盾。

村民自治在中国当代有着多重含义,从民主发展的角度来看,它是中国民主改革的先导;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它是尊重农民经营自主权的必要形式;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它是农民自主管理的社区组织结构。但是,中国农民自治机构面临着政权机构扩张所带来的压力。在许多地方,村民自治委员会成为了代表政权机关收取税费的“二政府”,成为了上传下达的管理组织。在一些农村,农民的自治组织和党的基层组织之间也存在着紧张关系,农民的自治事业面临难以为继的局面。

事实上,在当初的自治制度设计中,不是没有考虑到农村村民自治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但由于我国政权机构不断扩张,乡镇政府人员队伍庞大,如果不从自治组织获取必要的费用,机构就难以运转下去,所以,乡镇机关普遍存在着干预村民自治的现象。这种干预既是利益的诉求,也是传统行政思维观念的延续。如果不改革中国的行政体制,减少或者约束政府的行政权力,那么,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就难以继续发展。

可以说,农业集约化生产与承包责任制之间的矛盾是中国当前农村许多矛盾的根源,而农业人口的严重过剩与城镇化发展滞后之间的矛盾是导致中国当代农村问题加重的根本原因,村民的自治组织和政权机构的紧张关系是产生一系列问题的导火索。解决中国的农村问题,不但要从提高农民收入入手,而且还看到农业发展中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危机。在解决三农问题时,不但要从生产关系方面思考问题,而且要从上层建筑方面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跳出既定的思维模式,才能为中国当代三农问题的解决开出合适的药方。

我国农民数量如此之多,要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要带领农民奔小康,要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对策有:

1、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2、推进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

3、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途径。

4、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

5、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第三篇:农民消费怎么样?——遂宁市农民消费状况调查

农民消费怎么样?——遂宁市农民消费状况调查

农民消费怎么样?——遂宁市农民消费状况调查

解决“三农”问题,是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实现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农村消费者权益保护关系到国家“三农”政策的贯彻执行和农村社会稳定,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重

要保障。为弄清农民消费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消费市场整治和做好农村消费维权工作,今年8月—9月,遂宁市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对遂宁农民消费及消费环境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一、调查基本情况

遂宁是中国西部一个传统农业市,全市人口380万,其中农村人口达300万,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9,“三农”问题尤为突出。此次调查涉及全市5个县(区)、23个行政村,共向农民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196份。主要涉及农民消费状况、农村消费环境、农村消费维权等25个方面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农民的消费状况看:生产资料消费占收的近三成,生活消费占收入七成有余。电风扇、彩电、自行车、电话、摩托车、洗衣机等日常生活必需品普及率较高,普及率达61.1;冰箱、空调、照像机等高档日用消费品普及率较低,个别地方普及率甚至为零。在被调查的1196户农民中,2004年户均医疗消费485元,户均教育消费1294元,有69的农户家庭将其收入的相当部分(个别家庭是全部甚至是负债)用于子女上学;参加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933户,占78;能源消费仍然以柴火为主,“做饭”使用柴火的806户,占67.4,使用煤的390户,占32.6。

从农村消费的环境看:有1095人认为农民负担在逐年减少,占91.6;有814人认为农村市场的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占68.1;有982人认为当前农村教育收费较高,占82.1;有1049人认为目前农村的医疗环境差或一般,占87.7;有513人认为当前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包括种子、农药、化肥等)最让人不能放心使用,占42.9;有841人认为农村日常生活用品、食品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占70.3。

从消费维权状况看:有902人知道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占75.4;有758人在发生消费权益争议时知道与经营者协商和解,占63.4;有753人会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占63;选择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有139人,占11.6。

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农村的教育、医疗消费已成为农民消费的主要支出;保险逐渐成为农民新的消费热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质量问题是影响农民生产生活重要因素。农村消费环境状况令人堪忧。

二、农村消费主要问题及原因

造成农村消费问题的原因很多,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当今各种矛盾的归结。总的来讲,农民的消费意识、消费环境和消费维权等仍明显滞后,主要表现在:

(一)农民收入低,消费低水平十分突出

从调查来看,约70的农村家庭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农业,约50的农村家庭靠副业和外出打工增加收入,只有极少数人靠从事商业、手工业等增加家庭收入。相对农民单一的创收方式,农民的实际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很低。据统计,遂宁市2004年农民人均收入2580元,除去教育、医疗等花销,几乎所剩无几。加之受长期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导致农民消费低水平,农民维持其生产、生活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主要集中在低端商品上,有的甚至是已被禁止或引导不宜使用的商品上,就拿柴、米、油、盐、酱、醋、茶来说,部分农民他们至今还在食用散装的食盐、酱油、醋等,有的甚至已经过期变质。

(二)农民消费素质差,自我保护能力低

在被调查的人员中,文盲及半文盲占13.7,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0.1,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3.4,高中、职业高中的占2.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一个也没有。同时,调查发现,农民几乎都没有接受科技、消费知识等继续教育的机会,农村原有传播相关知识、信息的工具有线广播大部份也被撤除,就连传统的墙报等宣传教育阵地也几乎看不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仅靠一两名拿政府补贴的兼职村干部走村串户去落实,农民获取信息主要靠电视、电台和日常生产、生活积累。由于缺少必要的法律知识、商品知识等,农民在购买商品和选择服务时,主要凭感觉和经验,因而极易受到假冒伪劣、虚假广告、商业欺诈的侵扰。如:2004年4月,射洪县柳树镇等地的农民在个体工商户购买的杀虫新药“巴士特”,使用后造成760户农民种植的农作物枯死,受害面积1580亩,虽经射洪县工商局和消委会多方努力,受害农户也只获得了7.5万元的赔偿。

(三)农村市场发育不全,有效供给不能保障

遂宁现有各类商品市场199个,其中生产资料市场23个,它们集中分布于市、县城区和大的集镇,位于农村的商品市场多数为设施差、服务水平低、交易方式原始

第四篇:关于高中生消费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高中生消费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一.问题的由来: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金钱观,价值观,消费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有创新意识与强烈求知欲的当代高中生,我们很有兴趣知道,思南中学学生的消费欲望,消费方向是什么?影响因素又是什么?他们的理财能力怎么样?围绕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展开了题为“关于思南中学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与思考”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一对高中生的消费状况与消费观念进行考察与反思。二,培养我们组员的互助合作的精神,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三.课题研究方法及途径:

1.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小组讨论法、采访法;

2.途径:上网、到图书馆查找资料,采访,问卷调查。

四.研究步骤:确定课题→设计调查问卷→开展问卷调查→统计 数据,分析问题→小组讨论提出看法→撰写研究报告

五.研究过程:

1.准备工作: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课题的研究方法及步骤,制定活动计划,确定要开展的活动,并合理地分工,做好准备工作;

2.研究阶段:

①查找资料:主要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对资料进行一定分析,以此对当代高中生的消费观念有初步了解,以便更好地开展研究工作;

②问卷调查:根据查找到的资料,结合我们自身消费的实际情况,经导师指导和小组讨论,挑选20道有代表性的问题制作成调查问卷,并对顺德各镇部分高中生进行调查,统计百分比。

③个人采访:在校内选取个别有代表性的同学进行个人专访,了解他们的消费状况及消费观念;

④讨论,分析调查结果,得出相关结论;

⑤就发现的问题与导师进行商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研究结果:

⑴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A.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同学的消费比较理智,有76.6%的同学认为钱该花就花,16%的同学认为应尽量节俭,只有约7.4%的同学选择了有钱尽管花。就个人消费而言,有80%的同学以经济实惠为主要标准。这些数据,反映了受访学生中大部分有较好的消费习惯,且勤俭节约在顺德高中生心目中仍有一定地位。

B.对于影响消费的因素,有66%的同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值得一提的是,有30%的非独生子女表示受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最大,而这一比例在独生子女中仅为14.2%,这说明在以自己实际情况为主导的消费前提下,非独生子女表现出比独生子女更强的家庭观:

C.零花钱的来源及数量。受访学生中,接近98%的同学的零花钱来自于父母。而平均每周的零花钱普遍在100元以下,这个零花钱数目比较合理;

E.零花钱的最终用途。41.49%的同学的钱主要花在食品上,15.96%花在衣着服饰上,21.13%用在学习方面,15.96%则花在娱乐方面。这反映了食品开销仍在高中生消费中占主要位置,而学习开销在当中也占有比较大的比重,说明高中生还是比较注重知识方面的消费。

⑵从消费状况看消费观,并就有关问题研究对策:①从高中生自身方面看:高中生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多听家长、老师的教导,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努力矫正不良消费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②从家庭教育方面看:家长平日一定要言传身教,多引导高中生正确消费。对于学生个人名下拥有数万资金的家长,应加强监管;最好减少子女名下的资产,以免子女产生物质生活的攀比、爱慕虚荣以及生活上的奢侈浪费等不良的思想和行为。

③从学校教育方面看。学校应多对学生进行有关的个人理财常识教育、绿色消费教育等,使学生的消费观念得到真正提高,从小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和理财能力。

④从社会方面看。有关部门除了应加强有关方面的宣传与教育外,还应加强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为高中生消费提供一个健康有利的环境。

总之,思南中学学生的正确消费观的形成,需要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第五篇:关于高中生消费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高中生消费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一.问题的由来: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金钱观,价值观,消费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在现实生活中,在校高中生几乎是纯粹的消费者,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消费。作为有创新意识与强烈求知欲的当代高中生,我们很有兴趣知道,顺德高中生的消费欲望,消费方向是什么?影响因素又是什么?他们的理财能力怎么样?围绕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展开了题为“关于顺德高中生消费状况的调查与思考”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这次研究,一方面可以对当代顺德高中生的消费状况与消费观念进行考察与反思,从而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帮助顺德高中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端正消费行为。另一方面,通过这次研究,可以培养我们组员的互助合作的精神,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三.课题研究方法及途径:

1.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小组讨论法、采访法;

2.途径:上网、到图书馆查找资料,采访,问卷调查。

四.研究步骤:确定课题→设计调查问卷→开展问卷调查→统计 数据,分析问题→小组讨论提出看法→撰写研究报告

五.研究过程:

1.准备工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先确定课题的研究方法及步骤,制定活动计划,确定要开展的活动,并合理地分工,做好准备工作;

2.研究阶段:

①查找资料:主要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对资料进行一定分析,以此对当代高中生的消费观念有初步了解,以便更好地开展研究工作;

②问卷调查:根据查找到的资料,结合我们自身消费的实际情况,经导师指导和小组讨论,挑选20道有代表性的问题制作成调查问卷,并对顺德各镇部分高中生进行调查,统计百分比。

③个人采访:在校内选取个别有代表性的同学进行个人专访,了解他们的消费状况及消费观念;

④讨论,分析调查结果,得出相关结论;

⑤就发现的问题与导师进行商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研究结果:

⑴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A.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同学的消费比较理智,有76.6%的同学认为钱该花就花,16%的同学认为应尽量节俭,只有约7.4%的同学选择了有钱尽管花。就个人消费而言,有80%的同学以经济实惠为主要标准。这些数据,反映了受访学生中大部分有较好的消费习惯,且勤俭节约在顺德高中生心目中仍有一定地位。

B.对于影响消费的因素,有66%的同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值得一提的是,有30%的非独生子女表示受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最大,而这一比例在独生子女

中仅为14.2%,这说明在以自己实际情况为主导的消费前提下,非独生子女表现出比独生子女更强的家庭观:

C.零花钱的来源及数量。受访学生中,接近98%的同学的零花钱来自于父母。而平均每周的零花钱普遍在100元以下,这个零花钱数目比较合理;

D.理财能力较强。有50%的人能节制地使用零花钱,有47.8%的同学对使用零花钱有一定的计划,其中有20.21%的同学能坚持计划。关于有否纪录花钱情况,有57.45%的同学从来不记,只有6.38%的同学一直在记。至于零花钱够不够用的问题,有48.94%的同学表示仅仅够,有40.43%的同学每个月都有钱剩余,其中独生男同学每月有钱剩余的比例更达到了63.64%。以上数据表明,同学们普遍能较好地使用自己的零花钱,也能对零花钱的使用进行一定程度的计划与节制,说明受访学生的理财能力较高。

E.零花钱的最终用途。41.49%的同学的钱主要花在食品上,15.96%花在衣着服饰上,21.13%用在学习方面,15.96%则花在娱乐方面。这反映了食品开销仍在高中生消费中占主要位置,而学习开销在当中也占有比较大的比重,说明高中生还是比较注重知识方面的消费。

F.对个别消费行为的分析:78.43%的女同学认为不可以去网吧、歌舞厅,而有67.44%的男同学则认为可以。这反映男女同学的消费观存在一定差异,这大概与男女生在心理上的差异有关;在环境保护问题方面,有73.40%的同学会在消费时考虑到,这表明大部分同学能自觉在消费中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说明顺德高中生普遍的素质较高,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G.对于花钱最有意义的一栏,多数同学填写:“资助贫困生最有意义”,说明众多的顺德人和爱国华侨乐善于好施的高尚的品行以及这种优良的文化氛围对当今的中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⑵从消费状况看消费观,并就有关问题研究对策:

①从高中生自身方面看:高中生一般年龄在16——19之间,自我意识较强,多数的高中生在消费时主要以自己为核心,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具备了独立消费的能力。这就很容易导致盲目消费等不良消费现象的出现。有鉴于此,高中生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多听家长、老师的教导,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努力矫正不良消费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

②从家庭教育方面看: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家长的消费观或多或少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家长平日一定要言传身教,多引导高中生正确消费。对于学生个人名下拥有数万资金的家长,应加强监管;最好减少子女名下的资产,以免子女产生物质生活的攀比、爱慕虚荣以及生活上的奢侈浪费等不良的思想和行为。

③从学校教育方面看。接受学校教育是高中生日常最基本的工作之一。学校应利用自己的这一优势,多对学生进行有关的个人理财常识教育、绿色消费教育等,使学生的消费观念得到真正提高,从小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和理财能力。④从社会方面看。顺德经济发达,市场竞争激烈,在市场经济下,常有不法商人为牟取暴利而针对中学生贩卖或传播黄睹毒,搞坑蒙拐骗。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高中生容易被误导,错误消费。因此,有关部门除了应加强有关方面的宣传与教育外,还应加强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为高中生消费提供一个健康有利的环境。总之,顺德高中生的正确消费观的形成,需要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

下载高平市农民消费状况和支出结构的调查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平市农民消费状况和支出结构的调查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农民的收入来源与消费状况的调查(定稿)

    关于农民的收入来源与消费状况的调查 摘要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农村居民的主要的生活来源方式和消费去路,了解农村居民的纯收入,从而了解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生活状况,了解目前农......

    大学生日常生活消费支出调查

    大学生日常生活消费支出调查 (1)调查目的: 随着社会发展的日益加快,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消费群体在消费上支出越来越多,从而促进了大学周边商业、餐饮、娱乐业发达。大学生......

    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

    1124101班第二组设计 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欢迎参加本调查,为了解在校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准备开展此次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希望同学们能给予支持,并据实回答。感谢您的......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我们是经管院12级经济学专业的女生,我们正在进行一项有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方面的调查,目的是了解大家在消费上的情况,希望能在学校消费......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模版]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 同学,你好! 我们现在做一个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请根据你的消费状况真实的回答以下问题。 1. 你的月生活费为:A.300 B.300—500 C.700—1000 D.1000以......

    浙江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状况调查与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浙江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状况调查与思考 作者:孔朝阳 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12期 摘要: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是主体,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关系到基本实......

    关于某县农民党员先进性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某县农民党员先进性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某县农民党员先进性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某县农民党员先进性状况的调查与思考-10-13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

    农民党员队伍状况调查

    惠州农民党员队伍的现状最近,惠州市委组织部组成调查组,对本市农民党员队伍结构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分析,总的看来,农民党员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也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