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做好农村消防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
浅析做好农村消防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
据统计,仅2004年1—6月,全涪陵区共发生火灾34起,死亡2人,伤8人,直接财产损失278180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77.8%、100%、300%和下降72.2%,综合指数全部呈上升趋势。农村火灾虽然只占6起,但就是这6起火灾就造成2死2伤,经济损失162388元,占58、4%。农村火灾的不断发生,不仅扰乱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秩序,而且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公安部消防局在《2004年工作要点》中强调:“大力推动和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加强社区和农村消防宣传工作”,可见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重视。今年,重庆市消防总队及涪陵区政府又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通知》,把农村消防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这已成为促进农村消防发展,保障农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农村消防事故进行深入的分析,不难看出,消防意识淡薄是导致农村火灾频发的主观因素,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对农村防火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到位,在乡(镇)、村、社建设发展中,缺乏消防安全整体规划,导致消防工作严重滞后于当地经济的发展,留下了许多诸如建筑布局不合理、消防安全设施落后等消防安全隐患,而且整改起来非常困难。另外,部分乡镇防火安全责任制没有全面落实,制度不健全,乡(镇)、村、社消防管理薄弱,甚至出现无人抓的现象;
二是村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消消防法制观念淡薄,缺乏必要的安全用火、用电、用气常识。少数村民因受条件所限,生火、做饭、取暖用火多为柴草,取暖保温多用明火,用火用电频繁、用火用电管理不善、小孩玩火等诱发火灾的因素较多。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农村新兴的小商店、小加工、小化工、小作坊等场所,由于业主的消防安全意识不到位,存在“重效益、轻安全”的想法,有的人知道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却舍不得投入经费整改火灾隐患,使目前农村消防隐患重重;
三是村民在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工程和进行室内装饰装修时,缺乏消防法制意识和基本的防火常识。对消防认识不足,随意性大,部分村民置消防法律法规于不顾,认为自己花钱做自家的房屋、自己装修,与消防部门无关,这种思想导致村民住宅的火灾隐患多,火灾发生率居高不下。
至此,做好农村消防工作,关键在于“以人为本”,以广大农民为主体,加大宣传力度,逐步提高村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是当前加强消防宣传工作的当务之急。目前,农村消防安全意识还很薄弱,多数村民不知道怎样去预防火灾,通过广泛的调查走访,得知许多村民其实很需
要消防知识,切实需要提高消防自救能力,结合当前农村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改革,采取文化下乡等形式,开展送消防书籍、消防知识进乡、进村、进社等活动,增强农民消防意识,使广大农民掌握更多的消防知识和自救技术,“引火烧身”的事情才会逐步减少。
消防宣传工作中,笔者认为应抓好两项工作:一是在农业收获季节期间、重大节假日期间以及火灾多发季节,在村口、路边醒目位置刷写消防宣传标语,设立固定式的消防宣传栏,还可利用广播、召开村民大会等形式进行消防知识的宣传,不断提高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制定和完善农村防火公约,给村民、养老院、福利院等弱势群体印发农村安全用火、用电、用气须知,逐步规范村民安全用火、用电、用气的行为;二是在农村各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消防安全知识教育,通过老师经常性、长期性地为学生上消防常识课、举办消防知识报告会、召开消防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写一封做好家庭安全防火致父母的书信并由家长看完后签字等多种形式,通过学生把消防知识带到千家万户,实现一名学生带一个家庭、一个学校带一个村,把消防知识大力推广到学校、家庭的目标。上述两种形式是非常切实可行的,同时,我们还可以探索更多的农村消防宣传的工作形式,通过形式多样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农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总之,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农村消防工作任重道远。必须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紧紧抓住主观因素这一切入点,大力加强农村消防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群众抗御火灾和增强农村群防群治的能力,形成消防为人人、人人为消防的良好局面,为全区农民早日奔小康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来自: 安全管理网()详细出处:http:///Manage/Trade/Fire/201011/156983_2.shtml
第二篇:浅谈如何推进农村消防宣传工作
浅谈如何推进农村消防宣传工作
------------------
学习园地加入时间:2008-05-09点击:12
43摘要:本文阐述了在农村开展消防宣传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了消防宣传“进农村”工作应该立足于农村实际,创新宣传理念,丰富宣传教育形式,在农村形成切实有效的消防宣传阵势。
据不完全统计,80%以上的火灾都是由于用火、用电不慎,违反操作规定、不懂消防常识、疏于防范和管理等人为因素引起的,由雷击等自然灾害引起的火灾不到20%。因此,加强消防知识的宣传普及,最大限度地提高广大群众的消防安全素质,是有效预防和扑救火灾、减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消防宣传“四进”工作是深入贯彻“二十公”会议精神,实施“161”工程的重要举措,更是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和“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科学论断的有效途径。社区、学校、企业和农村是构成社会的主要群体,也是人员密集和消防安全意识相对薄弱的群体。通过多种形式的消防宣传,向这一群体传授消防常识,普及消防法规,提高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增强广大人民群众抵制火灾的途径和手段,最终形成消防工作群策群力、全民参与的大格局。此外,通过强有力的舆论手段,还能促使火灾隐患及时得到整改,增强消防安全责任人的忧患意识,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茂港区地处茂名市东南沿海地带,80%是农村人口,大力开展农村消防宣传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自去年广东省消防总队将茂港区确定为全省开展消防宣传“进农村”工作试点单位以来,总队防火部桂小玲副部长曾亲自深入茂港消防大队就如何开展好消防宣传“进农村”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茂名支队张道才支队长、谢彦景政委和叶远强副支队长也都分别对此项工作的开展做出过重要批示。茂港消防大队抓住机遇,迅速行动,认真分析研究在农村开展消防宣传工作的特点和策略,紧紧围绕“提高农村居民消防安全素质,全面推进农村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增强农村防御火灾能力,减少农村火灾危害”这一目标,以村委会为突破口,寓教于乐,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开展农村消防宣传教育。
一、大队充分认识到开展消防宣传在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消防宣传是消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是消防工作的根本所在。只有通过消防宣传,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消防工作才能处于主动地位,才能有扎实的基础。一年来,茂港大队坚持消防工作“宣传先行”的工作思路,把消防宣传工作看作是我们抓机遇、促发展、树形象的一项“法宝”,看作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措施,切实把农村消防宣传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政策、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农村消防宣传工作的政策和措施。
实践多次证明,消防工作开展得如何,消防宣传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各项消防工作中,宣传教育工作不是可有可无,也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而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要达到预防火灾、减少火灾损失的目的,就要以人为本,着力培养和传播消防安全知识、初期火灾的扑救对策及火场上的自防自救常识,使每一个社会成员牢固树立消防安全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社会抗衡火灾的整体能力。茂港大队党总支始终认为,只要持之以恒地抓好消防
宣传工作,就能为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遇。
二、立足于农村消防工作的特点,创新宣传理念,丰富宣传形式,注重宣传实效
茂港区是茂名市农村火灾的重灾区,因此,开展消防宣传的重点是消防宣传“进农村”。开展好农村消防宣传工作,是做好农村消防工作、提高农民消防安全意识的前提和关键,是减少火灾、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根本需要。茂港消防大队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推进农村发展、振兴农村经济的大局出发,把农村消防宣传工作与富民兴村大业紧密结合起来,找准消防宣传“进农村”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探索农村消防宣传的新路子。
(一)强化村委会的领导职能,为消防宣传进“农村”提供组织保障。近年来,茂港消防大队奔走于各村之间,向各村委会积极讲述消防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倡议他们采取有效措施抓好消防宣传工作。在村委会的配合下,各村确定一名消防安全责任人,具体负责消防宣传工作。大多数村委会都在村务公开栏设立消防知识宣传专栏,利用村广播播放消防常识和一些典型火灾案例的起火原因,在村主要街道悬挂宣传横幅,在主要街口树立《村民防火公约》警示牌。许多农村还成立了义务或专职消防组织,并配置了相应的消防器材和人员,建立了执勤战备制度和防火巡查制度。所有这些宣传阵地的开辟和各项制度的建立,都为我们开展消防宣传“进农村”工作做好了铺垫。
(二)通俗易懂,运用具有农村特色的消防宣传教育手段。茂港消防大队在农村开展消防宣传坚持以“消防科技进农村、消防知识进农村、消防法律进农村、消防技能进农村”为理念,在“进”字上动脑筋、想办法,不断创新宣传模式,以能真正提高村民的消防知识为目标。茂港区的农村经济近几年有了质的飞跃,但农村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还比较低,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还不强,不愿意接受传统的、死板的课堂教育,而比较适应于简易、实用、趣味性的教育方式。茂港消防大队抓住这一特点,开展了一些丰富多彩的消防教育,形成了农村消防宣传的强大攻势。一是印制以正确用火、用电、用气及初起火灾扑救对策、火场逃生、灭火器使用方法为主要内容的《居民防火手册》和消防漫画图片5万份,在镇、村主要路口、小区、村委会的宣传橱窗内张贴宣传画,这些宣传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许多火灾案例对村民形成了最直接的教育,用直观的图象和简明的语言表达了深奥难懂的消防专业知识;二是在村委会举办以消防为主题的文艺晚会,将枯燥的消防知识搬上舞台,以相声、小品、朗诵为载体,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享受快乐的过程中接受消防安全教育。晚会后经采访发现,这种宣传方式村民的反映非常好,大家都表示这样的教育很有创意,让他们学到了许多消防知识;三是对义务消防队进行业务指导,帮助他们建立档案、巡查记录,对义务消防队员进行队列、水带连接、着战斗服等消防技能培训,教给他们怎样开展防火检查、怎样确定火灾隐患等防火监督知识,使义务消防队能够真正拉的出、用的上;四是严格抓好消防站对外开放工作,每月轮流组织村民到消防站参观,趁机向村民讲授灭火常识,增强他们消防安全知识,提高消防安全技能,使广大村民充分认识到消防工作的无处不在,在思想上处处留心做好消防防范工作,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
三、与时俱进,继续推进消防宣传“进农村”工作,形成消防宣传社会化
消防宣传“进农村”工作是社会性工作,涉及到农村的各个方面,任何一个村干部、一个农户、一个村民都有责任、有义务来做好消防宣传工作,都要从保护自己、保护本村安全的高度认识到消防宣传的重要性。在消防宣传上,应跳出过去那种封闭的、半封闭的状态,跳出
只宣传自己工作业绩的狭隘思想,必须更新观念,充分发挥公安消防部门的监督指导职能,把消防宣传“进农村”工作与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使消防宣传融入村民生活的每个角落。
消防宣传教育工作要贯彻“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宣传责任制。消防机构进行消防宣传“进农村”活动时,将其同爱国主义、精神文明、社会公德等教育结合起来。同时,充分发挥街道、村镇等行政部门的职能作用,利用行之有效、生动活泼的形式加强居民群众的防火教育。此外,还可以努力尝试消防宣传的市场化运作,使消防宣传更加正规化、专业化。
近年来,茂港消防大队把农村消防宣传工作作为大队多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从而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极大程度上预防和减少了农村火灾、特别是农村重特大火灾的发生。可以说,我们已经深刻地感受到农村机消防宣传教育对农村防火工作的重大意义,消防宣传对防火工作来说,绝对是功不可没。
在我国现阶段,制约农村消防宣传工作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农村经济普遍落后、村民对消防工作不重视,社会消防安全环境不佳,群众对消防宣传认知程度不高、认为是没事找事,消防宣传形式、内容单调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要结合消防宣传“进农村”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创新消防宣传理念,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消防宣传形式,狠抓消防宣传政策、措施的落实,才能不断将消防宣传“进农村”工作推向高潮,实现农村处处讲消防、事事讲消防、人人讲消防的理想状况,实现农村消防宣传的社会化。
第三篇:关于做好红十字会宣传工作的思考
关于做好红十字会宣传工作的思考
要使广大民众和社会各界人士更好地了解红十字会,更加清楚红十字会存在的重要意义,营造一个“红”星闪耀的氛围,使广大民众、社会各界人士自觉投入到红十字的行列中来,就必须建立红十字工作的大宣传格局。
一要建立社会化的宣传机制
红十字事业是一项需要动员社会、动员广大民众参与、造福人类的伟大事业,其宣传仅靠红十字会本身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化宣传机制,借助社会力量开展全方位的立体宣传。各级红十字会要充分利用红十字品牌这一无形资产,积极主动地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红十字事业,借助外力,借用外脑,延伸红十字会宣传工作的手臂。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有条件的红十字会要建立“红十字会宣传工作委员会”、“红十字新闻工作志愿者委员会”等,聘请党和政府以及宣传部门领导、媒体负责人和知名人士担任宣传委员会委员,吸收热心公益事业的媒体记者参加志愿者委员会,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红十字宣传骨干队伍。
二要构建红十字大宣传格局
红十字宣传应该是全方位、多层次、多种类、立体化的大宣传。首先,要进一步加强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社会团体特别是新闻媒体的联系与合作,广泛动员和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资源,让更多的爱心人士投入到人道救助事业中来。其次,要把红十字宣传工作贯穿于备灾救灾、卫生救护、社区服务、青少年工作等各项工作的全过程。第三,各级红十字会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有很强的宣传意识,人人都要成为宣传能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红十字大宣传格局,才能有效提高红十字会的社会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
在过程中,要完善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为主线,以特色活动、品牌宣传、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传播、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救助等宣传活动为重点的大宣传格局。此外,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及时报道红十字志愿者开展活动的情况,加大对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和志愿者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提高红十字会的社会知名度、信誉度,扩大红十字会工作影响,营造红十字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要创新宣传内容与形式
在创新宣传形式上,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1)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强化媒体资源建设,完善红十字会新闻发布机制。(2)根据宣传受众不同特点,丰富适应性强、感染力大的宣传形式,搞好宣传品的开发、制作,开展创新性宣传,增强宣传效果。(3)积极组织广大会员、志愿者在县城、乡村、学校、社区开展宣传、义诊及各种救灾救助等社会实践活动,发放法律法规及各种业务宣传资料、活动简报,开展各种讲座,举办宣传专刊。(4)学校红十字会还可以举行红十字知识竞赛等宣传活动。(5)充分发挥红十字网站作用,使之成为广大会员、志愿者和热心红十字事业各界人士的信息中心和服务站。
在宣传内容上,要按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原则,不断提高红十字宣传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召力。重点宣传红十字会精品工程,加强重大主题活动的宣传,在开展经常性宣传工作的基础上,组织策划好每年的“5〃8”世界红十字日纪念活动,全国上下联动,重拳出击,大大造势,形成气侯,以宣传促筹资,壮大人道救助实力,形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国红十字大宣传格局。
浅谈红十字运动传播工作
红十字运动已成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世界性人道运动。红十字作为人道救助的象征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中国是日内瓦公约缔约国,中国红十字会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组成部分,是会员最多的国家红十字会。广泛传播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深入研究红十字运动的发展规律,对于促进红十字运动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各级红十字会要认真贯彻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致力于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传播的决策部署,要始终把加强红十字传播工作摆在红十字会自身建设的重要位臵,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签署的传播工作合作计划为抓手,着眼于红十字精神广泛传播、红十字会知晓率和公信力进一步提高、争取社会普遍认同并支持红十字运动、形成有利于红十字事业发展的社会氛围这一目标,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运用以往的成功经验和成果,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符合实际的红十字传播新路子,有力推进红十字会组织建设进程。
一要不断丰富内容,注重红十字运动传播的系统性。在红十字运动传播工作中,要坚持以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理论体系为主线贯穿红十字运动传播工作的全过程,以现代各种知识丰富红十字运动传播内容,以社会公众对红十字会的知晓率检验红十字运动传播的成效,形成红十字运动传播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一是要坚持传播红十字运动理论精髓和文化。传播中,要结合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儒家思想,阐述红十字精神和“人道”理念,倡导遵循红十字运动基本原则和国际人道法,爱护人的生命,关怀人的幸福,尊重人的人格,推动参与志愿服务和红十字运动的发展。二是要坚持现代知识的结合传播。传播中,要结合当前实际需求,把传播红十字运动理论与学习国际政治形势、法律法规、传播人道理念、增强防灾减灾意识等内容结合起来,既丰富了传播内容,又增强了传播的可听性。三是要坚持用生动的实践充实传播内容。传播中,要注重通过案例分析、主题讨论、专题演讲、实战模拟、设臵游戏环节等,引导广大传播对象在实践中提高认知,陶冶心境,增强认同,加深对红十字运动理论知识的记忆与理解。特别是在高校,红十字会要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防灾减灾演练、人道法庭模拟、救护技能培训、社会救助实践等形式,不断传播公益意识、提高学生会员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能力。
二要坚持分类施教,增强红十字运动传播的针对性。各级红十字会针对企事业团体会员蓬勃发展,数量迅速增多以及企事业团体会员中的会员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要专门研究制定符合企事业团体会员实际的传播计划和方案。在传播内容上,要侧重于基本知识普及,提高会员对红十字运动的认知度和信任度;在传播师资队伍建设上,要通过建立企事业团体会员传播骨干,加强传播骨干培训提高传播工作的质量;在传播阵地上,可结合社会培训机构等建立人道主义传播基地(站、点)。
针对学生会员数量基数多的实际情况,要探索建立“资源共享、活动共抓、作用共促”的双向传播机制。在传播内容上要侧重以基本知识学习和人道主义理念树立为主,提高学生会员的公益参与意识。在方式方法上,可采取“三结合”模式,即:集中传播与经常性传播相结合,通过传播培训班、寄送传播学习资料等方式,使学生会员传播不停顿不断线;传统传播与网络传播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红十字会网站,开办网上传播课堂,建立“会员专区”和“人道法庭专页”等;陈地传播与课堂传播相结合,以学校红十字会设立的“红十字博爱超市”为传播基地,利用学生购物时机进行图片、视频等传播,依托学校红十字会举办传播讲座,建立上级红十字会与学校红十字会共抓的模式。
针对部分社区、农村会员文化素质不高、发挥作用不够明显、参加组织活动不够主动等问题,要不断改进传播方式,完善传播内容,着力抓好救护培训及救灾、救助工作中的传播,还可通过巡回讲座、流动展览,以及设立“红十字传播之窗”、开辟“人道主义实践基地”、开展视频传播等方式,增强传播效果,解决一些社区、农村会员对红十字运动知晓率低等问题。
三要创新方式方法,提高红十字运动传播的实效性。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争取真正取得成效。一是要创新传播方式。要实行“一班一策”、“一班一法”传播方式,针对不同传播对象,设计不同传播专题,增强传播针对性。要争取多建立人道主义传播基地(站、点),把传播课堂延伸到企事业团体会员单位、学校课堂等,拓展传播空间,增强传播实效。二是创新传播手段。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如在电视报纸设传播专栏)、电化教育、网上学习、教材学习等手段,使农村会员不离村、团体会员不出单位就可接受传播,方便会员提高认识,节约传播成本,提升传播效果。三是创新传播平台。要坚持把创设传播平台作为深化传播活动、增强传播实效的有效抓手,在企事业团体会员单位设立“人道主义传播基地(站、点)”、在学校设立“博爱超市”,在社区、农村设立“红十字传播之窗”,使传播的功能通过平台不断延伸到社会当中。
四要加强基础保障,确保红十字运动传播的经常性。要切实加强对传播工作的领导和指导,落实工作责任,夯实工作基础,增加资金投入,为传播工作提供保障。一是要逐级落实责任。各级红十字会要建立传播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在传播工作中的督促检查职能作用,经常深入调研、督查和指导工作,有力促进工作落实。二是加大经费投入。各级红十字会每年都要从财政经费中预算一定经费作为传播工作专项经费,也要通过争取上级红十字会补助等多种渠道筹集传播工作经费。三是加强传播师资队伍和阵地建设。在传播师资队伍建设上,各地要建立各级红十字会专职干部中至少要有1-2名以上的传播骨干为主体的专职师资队伍;组建新闻媒体记者、学校教师、医务工作者、爱心人士等为主体的兼职师资队伍,设立传播志愿服务队。在阵地建设上,在不断推动新闻媒体设立红十字传播专栏(专刊、专版)的同时,着力帮助各级红十字会依托各类社会培训机构、企事业团体会员单位建立人道主义传播基地(站、点)。
第四篇:关于做好政协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做好政协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
政协宣传是政协工作的重要内容,担负着树立政协形象,展示政协成就,传播政协经验,扩大政协影响的职责。
一、要提高认识端正态度
抓好政协宣传工作,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政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政协宣传工作,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加强政协宣传工作,有利于更好地宣传中国特色的基本政治制度,有利于加深广大干部群众对爱国统一战线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政治功能,进一步形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合力。
加强政协宣传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加强政协宣传工作,积极反映人民政协在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的和谐。加强政协宣传工作,是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强政协宣传工作,有利于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有利于充分展示广大政协委员兢兢业业履行职责的精神风貌,调动广大政协委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全社会更好地了解人民政协,关心人民政协,支持人民政协,形成全党全社会重视和支持人民政协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是人民政协对每一个政协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要认真学理论。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政协工作者,还要全方位学习政协《章程》,了解政协的历史、性质、职能、常规工作,增加理论涵养,加强政治修养,确保宣传工作的方向性。
要认真学文件。要通过对中央、省、市、县各级各类文件的深刻剖析和透彻研究,把握发展全局,探索发展前景,把握宣传工作的时效性和前瞻性。
要认真学业务。政协人才荟萃,能人众多,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向领导学,向同事学,向报刊学,向网络学,形成“多问、多读、多想、多看、多想、多练”的学习格局,不断积累,厚积薄发,确保宣传工作的专业性。
三、要围绕主题突出重点
政协宣传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要围绕主题,突出 “五个重点”。
1、抓好统战政协理论的宣传报道。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宣传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宣传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让全社会更加了解政协、熟悉政协、关心政协、支持政协。
2、抓好政协会议的宣传报道。突出搞好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专题议政会、对口协商会的宣传,全面、准确、及时地报道会议成果。特别要注重深度报道,做好会议成果转化情况的跟踪报道。
3、抓好政协重要活动的宣传报道。根据政协活动的内容和特点,加强与各新闻单位的协调配合,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报道,多层面、多角度地反映政协开展的视察、调研、评议、提案办理和反映社情民意等工作,宣传政协的履职成果及其转化办理效果,宣传政协组织的重要纪念活动和联谊交友活动等。
4、抓好政协委员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充分利用主流媒体专题节目和政协内刊专题栏目,定期介绍政协委员中的典型人物及其先进事迹,展示他们参政议政、尽心履职的成果,宣传他们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事迹,展现他们在政协工作中的先进作用、本职工作中的模范作用和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
5、抓好政协工作中成功经验的宣传报道。按照“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主动、部门配合”的工作格局,认真宣传党委、政府推进政协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成果,宣传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政协工作的情况,宣传各级政协组织探索履行职能的新思路、新进展、新成果、新经验,宣传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取得的可喜成就。
四、要与时俱进努力创新
宣传工作,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地寻找新鲜素材、新闻事件、新的思想、新的规律、新的经验的过程。政协宣传要注意“三新”。
一是素材新。要善于挖掘新题材,见他人之所未见,言他人之所未言。政协有四种资源优势,这就是议政资源、统战资源、民意资源和文史资源。政协宣传工作必须在题材的开拓上发挥资源优势,不仅要善于从工作性报道中开掘新闻“富矿”,而且应贴近百姓生活,直面社会热点,将政协工作的特性与新闻工作的特性结合起来,研究工作内容与群众的相关性,开掘群众关切度高的题材。二是角度新。要善用独特的视角,提炼亮点,生动形象的反映常事、趣事、奇事,切忌千篇一律,落入俗套。对于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报道,要抓住重点问题和政协委员、常委会议提出的焦点问题,报道他们在议政过程中的意见,充分反映社情民意,真正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通过生动活泼的报道使人民群众爱读、爱听、爱看,逐步了解政协工作的全貌,更有力地展示政协在团结各界、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是形式新。要突出多样性,采用新颖、灵活多样的形式宣传政协的大事、小事、身边事,增强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我们要研究探索多形式多角度报道,通讯、特写、言论、文章、图片新闻、短讯、综述、来信等形式要熟练掌握,灵活运用。新闻报道要向深、重、新的方向拓展。深,就是要向深化、深度、深入来发展;重,就是要增加新闻报道的分量;新,就是要有新闻,要有信息量。
五、要勤于实践增强能力
古诗云:“纸上学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缺乏实践的东西是拿得来,留不住,更用不了的。要提高宣传能力,必须做到“四勤四多”。一是眼勤、多看。就是要处处留心,捕捉有新闻价值的东西。要多看新闻多读报。注意从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上及时掌握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了解中央的大政方针,认真学习领会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加信息的敏锐感,特别是了解本地、本辖区内的一些重要信息。要多看文件和资料。不但要经常阅读上级的文件和有关资料,而且还要钻研重要领导讲话,及时掌握领导意图,把握当前工作的重点、难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要多个心眼,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了解是否有新闻报道的价值,特别是发生在身边的重大事件,群众的建议和需求,各个时期的重大活动、重大安排都可以报道。
二是腿勤、多跑。不能仅满足于看事迹材料、听取汇报,而且需要亲自去调查采访,看一看,听一听,问一问实地情况,做到心中有一本账。凭印象、凭感觉、凭想象。写出来的东西,没有无任何意义,甚至损坏自己的形象,败坏自己的名声。
三是脑勤、多思。要提高辩别真假新闻的能力,抓住本质,防止偏见;要提高综合分析和选准信息的能力,选准角度至关重要;要提高深度挖掘新闻的能力,挖先进典型、先进做法、先进经验,深挖本地出现地带有共性的新情况、新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可行的依据。四是手勤、多写。要多记录,养成良好地习惯,记下来的东西作为自己的原料库和资料库,加以保存;要多写稿,古人说:“厚积薄发”,知识的积累是这样写出来的,只有多写多练才能变成行家里手。
努力提高人民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
我们要继续发扬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继续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牢固树立 “政协也是一线,政协也要有大作为”的理念,努力提高人民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坚持继承和创新并重,围绕中心,紧扣大局,履职尽责,激情工作,在推动各项事业发展中再创新的辉煌。
一、聚各方智慧,当赶超发展的推动者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各个领域突飞猛进,“一日千里”、“瞬息万变”不再只是一种形容,而已为现实,可以说,慢走一步,差之千里;耽误一时,落后数年。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推进赶超发展战略,是当前及今后的首要任务。全体委员和政协工作者,要立足大局,立足岗位,多建提速发展之言,多尽推动发展之职,为实现赶超发展目标竭尽心智。
围绕大局多作为。全体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当前西峰区中心工作,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大局中找准定位,明确目标,把心智凝聚到加速发展上,把精力集中到真抓实干上,把功夫下到狠抓落实上,始终保持昂扬斗志。当然,现阶段抓发展面临着不少困难,实践证明,困难与成绩总是相伴相随的,困难越大,战胜困难后取得的成绩也就越大。世界上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更没有不费力气的收获。特别是党和政府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是需要上下倾心奋斗的事业。政协委员人人都应该是“责任人”,而不是“局外人”;个个都应该是“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我们要认清自己的强项与比较优势,认清自己的弱项与局限性,要认清自己的角色与职责,把“人”字写正,把“我”字看小,把“干”字放大,把“学”字记牢,把“智”字用活,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做好各项工作,模范地影响和带动群众,共同努力确保赶超发展目标全面实现。
发挥优势多建言。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雄厚,能够深入研究一些重大的、深层次的问题;政协工作的力量源泉在委员、活力在委员、潜力也在委员;只要把委员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就可以转化为工作优势,转化为推进跨越发展战略的强大力量。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都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努力追求“正的做人风骨、诚的做人特质、善的做人底线、谦的做人作风和实的做人品位”,靠多学习,靠不断地反省总结,靠养成良好的习惯,切实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具体工作中,要自觉主动地参加政协组织的会议和调研、视察等活动,抓住事关发展和项目带动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选准角度,深入实际,认真搞好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协助党和政府解决好发展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履职尽责多奉献。政协委员来自不同岗位,基本涉及各个领域,有义务也有能力为经济建设作出贡献。全体政协委员都要有强列的追求意识,在实践中创造非凡之举,把工作做得与众不同;都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在位尽责,靠责任出勇气、出智慧、出力量;都要锤炼科学的思维方式,使自己的思维元素具有辩证思维的全面、系统思维的缜密、逆向思维的睿智、发散思维的灵活、和谐思维的包容;都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有那么一股子劲,靠正气树立形象、靠和气凝聚力量、靠勇气克难排障、靠人气团结兴旺、靠才气书写华章。始终把促进跨越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围绕发展、关注发展、支持发展、促进发展,立足本职,主动围绕实施跨越战略目标,开辟工作新途径,创造工作新业绩。各界委员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经济建设第一线,大胆创业,努力创新,奋勇争先,争当经济建设的主力军;要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上做表率,优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要立足岗位,为全面实施跨越发展战略尽职尽责。
二、讲参政艺术,当和谐稳定的促进者
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千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崇尚“人和”、崇尚团结,一直有“和为贵”、“和以处众”、“和衷共济”、“政通人和”等说法,这是一份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和”是一种理想的政治境界,是国泰民安的基本表征。“和”的内在精神就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有这么一幅年联对“和”的内涵有较好的诠释,就是“宽严俱持,待人宽,律己严,无处不宽严;方圆同重、形事方,思谋圆,诸事求方圆”。这种传统文化精华,包含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它既可以成为社会经济结构多元化时代不同阶层共存与发展的文化基础,也符合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精神。和谐稳定是发展的基石,只有这块基石岿然不动,我们的发展才能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人民政协是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促进和谐、维护稳定优势明显,责任重大。要当好和谐稳定促进者,就要讲究参政艺术,做到适时、适度、适用。
适时。就是要找准与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最佳切入点,瞄准时机,使之事半功倍。在党和政府制定决策前,要主动了解反映各种不同声音,为决策提供参考;决策措施贯彻实施中,要及时反馈情况问题,推动决策日臻完善;矛盾问题激化前,要深入调研,提出对策,主动为党委政府排忧解难,当好密切联系党群关系的“连心桥”。
适度。就是要掌握分寸,不作不负责任的评头品足,不作不切实际的夸夸其谈。要坚持帮忙不添乱、尽职不越位的原则,既“谏诤言”,又“献良策”,做到一心一意“出点子、抬轿子”,而不是“找岔子、抬杠子”。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党和政府还未掌握的矛盾问题,要开诚布公、直言不讳;对因条件局限、党政暂时难以做到的事情,要顾全大局,引导民众不说怪话乱发牢骚。面对矛盾,多提因势利导的建议;面对困难,多想扬长避短的办法;面对发展,多谋趋利避害的对策;面对未来,多思开拓创新的路子,真正把政协工作与全局工作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高起点、前瞻性地作好决策前的参政议政。
适用。就是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切实管用的对策建议,真正为实现目标发挥作用。广大政协委员要及时反映所联系的各类社会群体的诉求,用情使各种社会情绪得到渐进释放,各种社会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当好维护稳定的“减震器”。最大限度地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营造关爱宽容、和衷共济、团结稳定的社会氛围,形成推动和谐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重议政质量,当求真务实的践行者
必须求真务实。每个政协委员都肩负着服务社会的光荣使命,负载着人民沉甸甸的期盼与重托,必须树立“不履职就是失职”的理念,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把虚事做实,把实事做好,真心实意为社会、为百姓做一些实事好事,既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又在履行政协职能中有所作为,凭业绩赢得尊重,靠有为树立形象。
必须掌握实情。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对客观实际的真正掌握。“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就是需要我们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面向基层,深入基层,带着问题、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沉下去,到企业、农村、街道、学校,到人民群众中去,客观、公正、全面地收集第一手资料。不要被假现象、假情况、假数字所迷惑,要科学认真地进行研究,得出准确的结论。
必须敢进实言。追求真实、反映真实、维护真实,是政协委员和政协的一种基本要求。我们履行职责、反映问题要实事求是,做到一是一,二是二,不夸大、不缩小、不掺假、不隐瞒,无私无畏、敢作敢为,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具有求真务实、坚持真理的品格,具有敢讲真情、敢说实话的气势。
必须注重实效。政协委员履行职责、建言献策,政治性强、涉及面广,必须真正做到“切实而不表面”。要努力使各种调研、提案、视察都有较高水平,各种建言都有真知灼见、独到见解,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特别是要按照“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多出精品”的原则,精心选择调研课题,深入进行调查研究;要在掌握大量真实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深刻、系统的分析、综合、提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得出科学的结论,从而使所提的意见和建议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力争使调研成果做到理论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前瞻性和现实性相结合、宏观建言与微观献策相结合,既符合上级指示精神,又符合群众意愿,还切合工作实际,有一定的高度和实用价值,进而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采纳。
四、求监督效果,当政协事业创新者
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创新是对已有成果的丰富、扩展和扬弃;创新既有质的飞跃,也有量的变化,既有内容的更新,也有形式的改变。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更是政协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认真总结政协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使政协工作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使政协事业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确立新观念,增强监督的主动性。政协的民主监督具有广泛性、综合性、超脱性、柔韧性、有序性,是一种柔性的监督,是一种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监督,是一种求同存异、取得一致认识的有效方法。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政协委员围绕党和政府工作中心,围绕赶超发展稳定大局,扎实有效地开展民主监督。同时,要通过广泛宣传,在全社会营造民主监督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政协委员开展民主监督的主动性,使政协委员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乐于监督。全体政协委员也要优化自己的人生路径,有方有圆的为人,有板有眼的做事,有声有色的开展工作,有圈有点的创造业绩。
构建新机制,增强监督的功效性。建立健全新的工作机制,是做好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重要条件。只有在知情环节、沟通环节、反馈环节上建立健全制度,形成科学合理、协调有序的运行机制,才能取得民主监督的良好效果。为此,要建立和完善情况通报制度和民主监督意见的反馈和督办机制。定期邀请党和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向委员通报工作情况,让政协委员知情明政,使民主监督有的放矢。同时,对委员提出的一些重要建言,不能满足于“一提了事”、“一批了之”,需要花大力气,坚持不懈地跟踪督促、推进落实。
探索新形式,增强监督的创造性。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人民政协组织在开展民主监督的过程中逐步创造和积累了一些富有成效的形式和做法。我们在用好用活现有形式的同时,还要大胆实践,积极探索,不断创造民主监督的新形式。当前,应积极探索将民主监督与其他监督形式相结合,比如采取与舆论监督相结合,与群众监督相结合,与行政、纪检、监察部门开展联合监督等形式,从而扩大民主监督的影响,强化民主监督效果。
第五篇:做好乡镇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乡镇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
谈及宣传工作,一些人的印象就是“参加靠动员,鼓掌是客套;手中一张报,随时想溜号;台上开大会,台下开小会;台上讲不停,台下昏昏睡”,参与宣传活动是不得已的“功课”,“虚而无益”。不可否认,宣传工作不像业务工作,实打实、硬碰硬,干一项、是一项,看得见、摸得着,轰轰烈烈,立竿见影,且有直接客观的衡量标准。然而,“务虚”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常言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如果没有当前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就很难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从改革开放初的拨乱反正,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到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到科学发展观的学教活动,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的“务虚”,才有了今天人们思想上的极大解放,才推动了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挺进,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应当说,我们党在思想宣传方面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宣传工作也一直发挥着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指导实践等巨大作用。这是从大的方面讲,具体到每个单位、每个部门,又何尝不是如此。乡镇党委要把所谓“虚而无益”的宣传工作变成“实而有效”的思想统一过程,就需要“虚功实做”,在“实”字上狠下功夫。
乡镇思想宣传工作是一项重要且有一定难度的工作,其
担负着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重大任务,只有以务实的方法和务实的态度,虚功实做,才能为促进乡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那么,如何更好地发挥乡镇宣传工作的效力呢?以笔者之见,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宣传思想工作要有大局意识,只有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才能找到自身的准确定位,才能不断提升地位,树立良好形象,才能展现强大的生命力。通过宣传工作,努力在全社会营造解放思想、团结奋进,真抓实干,全面发展的浓烈氛围。要积极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思想解放,把积极性和精力都用在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上;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重要部署,凝心聚力、加油鼓劲。
二、建立机制,加强管理
第一、要强化学习,提升做好宣传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做好乡镇思想宣传工作,宣传队伍的能力和水平至关重要,只有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和各类法律、法规,掌握相关政策,才能准确把握时局动态,提升自身的政治敏锐性和时局判断分析能力,也才能对本乡镇工作开展及时准确有效的宣传。
第二、要完善宣传工作机制。一是要建立综合协调机制,由宣传办或党政办牵头,与各部门加强综合协调;二是要建立信息收集和分析机制,及时搜集掌握本乡镇的重点、热点问题,把握党委、政府工作重心,找准宣传切入点,从而更好地服务本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三是建立外宣协调机制,积极争取上级媒体来本地采访,并从正面多层次予以宣传扩大知名度;四是建立外宣激励机制,乡镇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出台外宣奖励办法,激发新闻工作者的工作热情。第三、要注重文化宣传。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国家来说是如此,对于乡镇,文化的作用同等重要。要认真挖掘本地民间文化,实施“文化兴镇”战略,发挥文化资源优势,积极联合上级部门,推介本地优秀文化产品。
三、突出重点,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在做好乡镇思想宣传工作的进程中,要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面向基层、服务人民是一切宣传思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就要一切从群众出发,一切为群众着想,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深入基层、深入实践,加强调查与研究,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思想脉搏,坚定不移地相信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永远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为群众说话,做群众的忠实代言人。
四、改进方式,创新思路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宣传思想工作增强吸引力和感召力的关键所在。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也在不断的丰富发展,如果宣传思想工作不能适应这些变化,仍然固守过时的思维模式,或简单地重复过去的方式方法,就很难完成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任务。宣传思想工作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只有创新观念、内容、方式方法才能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吸引力。
第一、要解放思想,创新观念。观念创新的程度决定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的力度。宣传思想工作既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既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形成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又要充分发挥舆论先导作用,努力营造思想大解放的舆论环境,引导人们勇于破除改革发展中的思想障碍,以思想大解放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强镇”。第二、要紧跟形势,拓展内容。要认真研究社会生活、经济组织、利益分配、就业方式等多样性的变化,研究宣传思想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对象、范围、空间的变化,紧密结合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和工作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紧密结合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新发展,努力扩大宣传思想工作覆盖面。特别是当前形势下,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都发生很大的变化,这都要求宣传思想工作拓宽视野、延伸触角,准确认识形势的变化,及时采取措
施,在思想观念和意识形势领域抢占制高点。
第三、要结合实际,创新方法。人民群众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宣传思想工作不能千篇一律,不能总是老面孔、老腔调、老办法,要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社会环境和干部群众思想变化的新特点不断创新宣传方法。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群众参与,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营造一种健康向上、团结进取的氛围。要发挥典型的模范带动作用,树立一批先进群体和个人,宣传推介,使大家受到启发和教育。要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拓展宣传思想工作的新手段。要通过创造大量体现时代特点、富有科学精神、切合当地实际、群众乐于参与的文体活动,不断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新的依托,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