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曹勇同志在民营企业迎春茶话会上的讲话
曹勇同志在民营企业迎春茶话会上的讲话
曹勇
(2011年1月13日)
尊敬各位企业家、朋友们、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隆重举行民营企业迎春茶话会,与各位企业家欢聚一堂,畅叙友谊,畅谈发展,畅想未来。这里,我受振超书记委托,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企业家的光临表示热烈欢迎,向企业家长期以来为淮南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十一五”时期,是淮南经济社会发展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五年。全市人民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五彩淮南”的形象定位、“两型城市”的目标定位、“一主两翼”的战略定位、“四煤”发展的转型定位、“四宜”城市的功能定位“五个定位”,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五个倍增”,确保了工业化率、城镇化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节能减排目标“五个超额”完成。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我市大事多、要事多、喜事多的一年,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全市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财政收入达10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405亿元,重大项目纷纷落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四大节会”成功举办,“五彩淮南”扬帆远航。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坚持一手抓顶天立地、一手抓铺天盖地,强力实施民营经济发展“4511”腾飞计划,民营经济呈现稳中趋快、快中趋活、活中趋好的良好态势。一是实力越来越强。2010年,全市新增民营企业1696户,总数达7477户,户均注册资金248.7万元,是上一年的1.5倍。预计实现增加值200亿元,增长14%。二是领域越来越宽。民营企业已经遍及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三是贡献越来越大。目前,全市民营企业共吸纳就业20万人。2010年,民营企业实现税收32.8亿元,增长54.1%。在扶危济困中,共捐款捐物800多万元。这既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更是民营企业家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结果,凝聚着企业家的辛劳和汗水,闪耀着企业家的远见和卓识,体现出企业家的强烈责任心和崇高使命感。实践表明,民营企业不愧为推动淮南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民营企业家不愧为推动淮南和谐发展的中流砥柱。
“十二五”,是淮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立足新起点,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三个翻番”(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番)、“四个提高”(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群众幸福感明显提高)、“五个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同时还提出,2011年要新增民营企业1000户以上、个体工商户3500户以上,非公经济增加值增长16%以上。完成这些目标任务,需要广大民营企业家把握新形势,投身新实践,实现新发展。
第一,民营企业要在推动转型发展中一展身手。放眼全球,综观全国,环顾全省,“转型”已成为发展的新要求、时代的最强音。为推动转型发展,市委、市政府着力启动“两型”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着力推进立足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搭建了163平方公里的11个园区开发平台,继续实施七大产业
调整振兴规划;着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提升服务经济,发展现代服务业,全力以赴为民营企业提供一展身手的机遇,搭建一展身手的舞台,创造一展身手的条件。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家切实增强转型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勇于突破、敢于创新、善于把握,夯实基础,增强后劲。第二,民营企业要在推动绿色发展中一马当先。绿色发展,是宜居之本、宜游之要、宜学之需、宜业之重,也是推进新型城市化必须坚持的。近年来,淮南坚持“以城市化引领工业化,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加快城市大建设。“十一五”完成大建设投资492.3亿元,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普遍认为,看到的淮南比听到的要好,让人眼睛一亮、心情一畅、精神一振。这其中,也倾注了民营企业大量精力。“十二五”,我们腾出165平方公里的城市开发空间,计划完成大建设投资2000亿元。其中今年力争完成400亿元。特别是在推动新区向宜居宜业跨越、老区向滨河滨湖跨越、矿区向环境友好和安全和谐跨越、景区向区域联动和旅城一体跨越、交通向综合立体和内畅外联跨越的过程中,广大民营企业机会更多、空间更广。希望大家继续发挥优势,找准方向,以更大决心、更大手笔、更大气魄投身大建设,加速城市化进程,为推动绿色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第三,民营企业要在推动开放发展中一往无前。开放发展,民营企业既是受益者,也是推动者。现在,大家在淮南的公共场所,就会发现陌生的面孔多了、外地的方言多了、外地的车辆多了,说明淮南开放度正在提高;在省内外主流媒体上,“淮南元素”频频出现,说明媒体的关注度正在提高;在项目工地,会发现中石化、中铁、中建材等央企省企,还能发现中国太平洋、江西民生、山东志高等知名民营企业,说明“引进来”水平正在提高。今年是淮南的“招商引资年”,市委、市政府正在依托全省最优惠的承接产业转移投资政策、招商引资重大项目落地推进机制、“一窗式”服务等平台,全面掀起招商引资高潮。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善于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借力发展,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实施强强联合,迅速扩张,做大做强。特别是在合淮同城化、合淮工业走廊建设、承接产业转移、“飞地经济”发展等重大战略部署中,主动作为,率先突破,获得先机,赢得先发。
第四,民营企业要在推动安全发展中一丝不苟。安全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安全是企业之福。“十二五”期间,我们将按照省委宝顺书记“坚持生命至上,走安全发展之路”的要求,打造本质安全型城市,构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家本着对生命负责、对职工负责、对企业负责的态度,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加强安全防范,做到警钟长鸣,种好责任田,做好分内事,为社会安宁尽一份心、添一份力。
第五,民营企业要在推动和谐发展中一如既往。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当前,淮南正处于改革发展的黄金期,也是各种矛盾的凸显期,维护和谐发展大局,民营企业责无旁贷。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变“资本发展战略”为“人本发展战略”,变“人治管理”为“人本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使其更加有尊严地工作。另一方面,要把企业发展和全市大局联系起来,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积极参与福利、慈善等公益事业,以良好品德和人格魅力,赢得社会赞誉。
市工商联作为联系企业的桥梁和纽带,要充分发挥助手作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各级各部门更要增强加快民营经济腾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打造优质
服务的高地、要素聚集的洼地、投资兴业的宝地,让更多民营企业在淮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发展壮大,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喜人局面。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宏图大展、一帆风顺。谢谢!
第二篇:曹勇同志在全市信访工作专题会上的讲话
曹勇同志在全市信访工作专题会上的讲话
(2010年11月24日,根据录音整理)
最近,中央、省委对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作出了新的重要指示。昨天,又专门召开全国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经验交流会。17日-19日,省委召开了八届十三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制定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若干意见》。刚才,耀民同志全文传达了若干意见。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中央提到了很高的高度,省里有定性、有定量,特别是把信访工作作为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这次,我连续三天共接访35批171人,就是想多见一见上访群众,多听一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感到时间花得非常值。爱华同志、王诚同志、耀民同志,各县区、各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也参与了接访,在与老百姓零距离接触之后,都深有感触。不少网民也有反映,评价很高。首先,连续接访非常需要。通过报纸公告、电视公告,无论是老户、还是新户,都来诉求愿望;无论是积案、还是新案,都想表明观点。特别感动的是,有些上访群众凌晨四点就来排队等候,说明老百姓对这次接访非常看重。其次,连续接访非常重要。通过接访发现,有些问题不是无理取闹,而是有理有据;有些问题情况特殊,但触及了部分人利益;有些问题能够解决,就是没人愿意牵头。第三,连续接访非常必要。被接访的群众,揣着问题来,怀着希望走,给群众的答复都比较满意。这充分表明,我们忙到了点子上,忙到了关键处。现在,很多工作是“五加
二、白加黑”,这是一种状态。但同时,我们忙是为谁而忙?就是“为人民服务”。当务之急,就是如何把群众的合理诉求变成美好现实,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立即行动、狠抓落实。下面,结合中央和省里的重要精神,结合三天大接访的感受,讲三点意见。
一、必须解开信访工作的“思想扣”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头堡”,是了解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阀”。有意见向党委、政府反映,有困难找党委、政府帮助,有难题找党委、政府解决,成为很多群众的第一选择。怎样看待群众的信访行为?通过这三天来的接访,有三点感受。
第一点,信访是一种信任访。之所以有信访,就是让群众有一个说话的地方,一个解决问题的地方。群众碰到难解决的问题,基于对党委、政府的信任,所以才选择信访渠道。特别在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合理诉求未受重视时,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已经把党委、政府当成了一个“说理的地方”。如果没有这种信任,就不会来找党委、政府。信任是相互的,群众信任党委、政府,我们也要信任群众。如果不是信任,这次大接访就不会影响这么大,很多老百姓很早就来排队等候,有的中午都不回去。一定要培育好这种来之不易的鱼水之情,决不能对上访群众存在排斥厌烦的心理,决不能看上访群众从大门来,就从“小门”躲。因此,每一位领导干部必须坚定做好信访工作的决心,赢得群众的信任。
第二点,信访是一种责任访。老百姓之所以选择到你那里去反映诉求,因为你有这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深刻阐述了加
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从四个方面向全党提出了新要求。宝顺书记在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上,对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要求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自觉深入群众,紧密联系群众,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坚决纠正不正之风。振超书记也多次强调,“要构建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从我市当前情况看,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快推进,催生了城市的大发展,带来了利益的大调整,更需要构建和谐的大环境。因此,做好信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不是恻隐之心,而是政治责任;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根本要求,必须把信访工作,作为了解社情民意的“必修课”、培养锻炼干部的“大学校”、检验民心向背的“大考场”。
第三点,信访是一种民意访。信访是我们倾听民意的源泉,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是最直接、最现实的群众工作。换个角度看,也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调查研究问题的最好教材。一个人反映问题是个别,一群人反映相同的问题,就是现象,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现象抓本质,就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有的放矢、有效施策。社会转型时期,不同利益互相交织,不同观念相互碰撞,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民生问题层出不穷,是发展过程中的“阵痛”和“伤疤”。一些利益关系长久得不到重视和解决,就会滋生蔓延、交错汇集,其密集程度、激烈程度将会更多的耗尽内力、损害形象,最终是错失良机、贻误发展。近年来,淮南迈入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呈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但信访稳定压力很大,处于全省后进位次。为什么其它市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信访稳定压力没有这么大?值得我们深思。正如宝顺书记强调的,决不能简单地以为了群众的长远利益为借口,损害群众的现实利益;决不能随意地以符合大多数群众的利益为借口,损害部分群众的具体利益。要把握群众所思,解决群众所忧,满足群众所盼,下更大决心,集更多智慧,想更多办法,腾出精力、着力解决一批事关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筑牢发展之基,夯实和谐之基。
二、必须当好信访群众的“心上人”
一是接待来访要热心。从这三天掌握的情况看,引发上访的主要原因有五个方面,一是群众心理不平衡,二是政策理解落实有偏差,三是历史与现实问题相互交织,四是部分干部处理问题不当,五是群众对少数部门持怀疑态度。基于这些原因,很多群众带着情绪、带着冲动、带着怨气来上访。信访部门作为第一道关,如果态度冷漠、语言失当、方法欠妥,群众肯定难以接受,必定会导致事态扩大。因此,信访部门在接待来访时,必须要有一个好态度、一颗热心肠,以热心解寒心、以热心解烦心、以热心解揪心,坚决消除“上访的就是难缠户”、“闹访的就是钉子户”等错误看法,以一张笑脸、一杯热茶、一句贴心话,拉近和信访群众的感情,缓解其对抗、激动、怨愤等情绪。
二是听取反映要诚心。诚心听取群众反映的情况,是摸清真实意图、理清处理思路、找准解决办法的前提。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你是诚心听取、还是有心糊弄,上访群众一看就清楚。如果心不诚,上访人的“心门”就不会向我们打开。只有诚心对待群众,才能换来群众真心。比如,针对来访者反映的征地拆迁问题、历史遗留问题,有没有将心比心?有没有诚心去听?我们必须把群众反映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群众的诉求当成自己的追求,特别是对诉求不明的来访者,切不可不屑一顾;对重访户,要不厌其烦。要把信访台帐建立起来,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写在纸上、记在心里、刻在脑中,让来访者感到说话有人听,遇事有人办,困难有人帮。
三是了解情况要细心。细微之处见真情。信访工作必作于细,既要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细听,又要对群众递上的材料细看,更要对问题的来龙去脉细究。只有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才能有理、有利、有节地解决来信来访所反映的问题。比如,安成镇廖湾村、徐圩村、王巷村,反映与矿业集团土地权属纠纷问题,双方都有证据,土地权属到底归谁?必须研究细节、掌握细节,一旦作出裁决,要让双方都心服口服。我们在了解情况时,一定要细心听取群众的反映,细心品味与群众的谈话,从群众的建议、希望、要求中,甚至是抱怨、牢骚的语言中,细心琢磨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力求案结息访。
四是说明解释要耐心。接访一起案件少则几十分钟,长则几个小时。遇到一些积案和集体访,需要更多时间。这个时候,不仅考验大家的能力,也考验大家的耐心。若你一言,我一语,反复阐述,来回拉锯,很容易让人产生不耐烦的情绪,这时更需要保持耐心和清醒,切不可树立“对立面”,采取生硬的语言。语言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识、是素质,发怒于事无补,只会更加激怒上访者,使事态失去控制,局面不可收拾。热而能冷,动而能静,急而能安,安而能变,才能够掌握主动,稳住局面。比如,上次淮化限电事件,要不是处理及时,应对妥当,后果肯定不堪设想。因此,做群众工作要保持耐心,对群众的困难要耐心帮助,对情绪激烈的群众要耐心说服,对不明白的问题要耐心解释。要讲态度,通过拉家常式,讲掏心窝子的话,讲管用的话,解开思想疙瘩。要讲政策,共性案件要按政策解决,一个模式解多个结;个性案件要区别对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讲方法,把握“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结、可顺不可激”的原则,让耐心化解坚冰,让公平赢得信任,让高效凝聚民心。要讲宣传,积极运用报纸、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坚持正面宣传、疏导为主、疏堵并举,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思想教育实效。
五是排忧解难要真心。信访问题拖不起、绕不开、避不了,早解决,早主动,早见效。干部要得到群众的信任,决不是靠权力,而是靠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和人格魅力,靠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靠对群众的真心和真情。这次连续三天接访发现,很多问题都是重复化,有些问题从基层反映到中央,却难以解决;有些问题经过层层批示,却久拖不决;有些问题能够当机立断,却犹豫不决,这就是责任心问题。说明少数干部没有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群众所想;没有把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急群众所急。针对群众反映的情况,有没有亲自研究部署?有没有深入一线调查?有没有制定解决方案?有没有指定专人负责?有没有限定办结时间?有没有跟踪落实?我们必须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坚决杜绝“领导批来批去、部门推来推去、报告转来转去、群众跑来跑去”的不良现象。要坚持用群众观点思考问题,站在群众立场处理问题,多做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的工作,真正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在亲历亲为上下功夫、动真格、求实效。
六是处理问题要公心。家宝总理在年初人代会答记者问时指出:“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在这三天接访当中,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只要公开公平公正处理,我没有意见”。也就是说,有些事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好的,但群众有意见。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一是一碗水没有端平,相互攀比。比如,很多土地征用补偿问题,他们长年累月揪住不放,认为处理不公。到底是群众理解出现偏差,还是在处理过程中偏心,我们要扪心自问。二是一件事没有做完美,言行不一。比如,拆迁补偿问题,有没有依法拆迁、友情拆迁、文明拆迁?有的群众反映拆迁前的承诺,与拆迁后的补偿不一致。当
初是怎么承诺的?政策是怎么规定的?我们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有没有保护群众利益?三是一把尺子没有量到底,前后矛盾。比如,师范学院后面的土地要求被征用问题,这不算什么大事。关键是没有与群众沟通,没去想群众耕种的问题。我们必须坚持原则、恪守准则、遵守规则,做到让当事人满意,不留后患;让群众满意,不会攀比;让组织满意,不拖后退,决不能搞新官不理旧账。
三、必须种好信访稳定的“责任田”
各级各部门要把做好信访稳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用人民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倒逼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做到守土有责。一要开门接访。从过去的实践和现在的反映看,群众对领导干部大接访是欢迎的、积极的、肯定的。但我们必须防止把大接访的平常化变成平淡化,把大接访的制度化变成形式化。近年来,外地的教训表明,一些群众的问题看似小事,如果解决不及时、处理不妥当,就有可能小事变大事,局部问题演变成全局问题。希望各级各部门要畅通群众诉求表达的绿色通道,层层联动,点面结合,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切实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这次开门大接访,就是一个引导,表明党委政府的姿态,要在全市形成大接访的氛围;以后,每个月我都要连续三天大接访,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主要领导也要亲自接访、亲自过问、亲自解决。要继续完善领导干部公开接访长效机制,在实用、管用、好用上见成效。希望这次接访是一个引导,表明党委、政府对待群众工作态度,下一步要在全市形成氛围。
二要主动约访。矛盾不可怕,怕的是大意。群众的问题,是人民内部矛盾,都是可以调解和化解的,关键要知情、要有数、要主动。从近期的一些上访案件看,有些群众已经到了市里、到了省里、到了北京,领导干部还蒙在鼓里。事前有没有征兆?事中有没有线索?事后有没有跟踪?因此,各级各部门要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把触角延伸到村居、社区、企业、学校,发现上访苗头,主动过问,及早介入,及时约见。不要等群众找上门了,再去过问。不要等情况变复杂了,再去研究;不要等领导批示了,再去解决。
三要带案下访。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市、县区及部门领导干部每年深入基层调研不少于60天。我们要按照省委要求,把深入基层调研和带案下访结合起来,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变“坐诊”为“出诊”,实行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沉到基层、深入群众,少让信访群众跑路,不让老百姓跑冤枉路。尤其是对那些集体访和较难解决的积案,要实行“四定”,定领导、定责任、定承办人、定办结时限;要实行“四包”,包调查、包处理、包做疏导教育工作、包息诉罢访。针对本次接访的重点案件,下一步,我将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带案下访,看看这些信访件处理的如何?到底有没有解决?这次接访的35批群众,市信访局要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要求梳理出来,由市领导包点、包案,带案下访,早给群众答复、早让群众满意。特别是对有明确时限要求的,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办结;没有规定时限的,必须在法定时限内办结,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有关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真正架起一座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四要上门回访。回访是暖民心、赢民心的催化剂。解决好信访“后遗症”和“并发症”,必须开展好“回头看”,确保信访案件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回访是抓落实的重要体现,既可以增进感情,又可以督查落实,看案件进展,听群众心声。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和市信访局等部门要采取明查暗访、联合督查等
形式,做好跟踪、复查等工作,当面听取信访人的意见。希望各级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用力、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
同志们,面对当前淮南发展的大好形势,面对“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艰巨任务,群众观念只能强化,不能淡化;群众利益只能维护,不能损害;群众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我们只有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开创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第三篇:曹勇同志在全市工业大会上的讲话
曹勇同志在全市工业大会上的讲话
市长 曹 勇(2010年2月8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工业大会,是在全市上下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城市转型、加速淮南崛起的关键阶段,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大规模、高规格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企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思路,坚定信心,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速淮南工业化进程,努力增创工业经济新优势,开创工业发展新局面。刚才,谌伟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李忠同志通报了表彰决定,市委、市政府对获奖单位进行了表彰,市政府与各县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了责任书,潘集区、淮化集团进行了交流发言。特别是省经信委张德山副主任在百忙之中,莅临大会指导工作,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力推工业化,必须总结成绩、找准不足
去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特别是针对年初工业生产下滑、投资增幅下降、企业效益走低的严峻形势,我们在超乎寻常的困难下,实施了“连环策”,打出了“组合拳”,危中寻机、砥砺奋进,取得了“保增长、保企业”的阶段性胜利。
一是工业发展思路不断明晰。我们按照金山书记“扬煤凸企”、三运省长“深煤非煤”和振超书记“坚持产业第一,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指示精神,立足淮南实际,坚持一手抓扬煤凸企、一手抓扬长补短,一手抓深煤、一手抓非煤,一手抓顶天立地、一手抓铺天盖地,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一手抓优势传统产业改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晰了“立足煤、延伸煤、不惟煤、超越煤”的发展思路。
二是工业发展布局不断优化。顺应“工业集聚、规模集中、用地集约”发展的新趋势,远谋近施,合理布局。在空间结构布局上,规划了以沿淮工业带、合淮工业走廊为主线,以3个省级开发区、煤化工新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为重点,以县区工业集聚区为补充的“T”型工业布局。在产业结构布局上,山南重点建高新区和低碳区,山北至淮河以南重点建加工区和服务区,淮河以北重点建重化工业区。
三是工业发展平台不断完善。坚持把搭建平台作为加快工业发展的有力抓手,想在前、谋在前、做在前。在园区平台上,完成了45平方公里煤化工新区、20平方公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10平方公里凤台开发区、5平方公里淮南工业园、7.8平方公里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一批县区工业集聚区规划,完成了百平方公里的合淮工业走廊规划,使园区规划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以上。在融资平台上,组建了产投公司和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组建淮南通商农村合作银行,引进了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全年各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31.1亿元。在技术平台上,加快国家煤及煤化工产品质检中心建设,立项建设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构建了共享共用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平台。
四是工业发展实力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在保增长中表现出色,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50户,增长41.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80.2亿元,增长20.7%,总量居全省第4。28个工业行业中有22个增加值实现增长,占78.6%。16种工业产品中有13种产量实现增长,其中原煤产量7965万吨,增长16.8%,发电464亿千瓦时。
五是工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94.25,与去年同期持平。工业产品产销率100.1,居全省第1,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实现利税总额79.5亿元,同比增长4.3%。
六是工业发展结构不断改善。制定并实施七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加快发展,美国比塞洛斯煤机、美国乔丹公司、郑州煤机等落户淮南,装备制造业已成为我市的第四增长极。与中石化合作的煤化工大项目取得积极进展,首期投资200亿元,今年上半年将开工。国投新集与皖能集团合作煤制气项目,投资200亿元,煤化工将成为我市乃至全省的支柱产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共同拼搏的结果,更是广大企业家克难攻坚的结果,凝聚着大家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地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业的基础还不够好,规模还不够大,结构还不够优,主要表现在:一是非煤工业发展仍然不足。除煤电之外,其它产业仅实现增加值35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12.5%,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仅为6.7%。全市6227户非公企业中,工业企业仅1017户,占16.3%。二是工业企业规模总体偏小。全市3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产值超百亿的仅1家,10亿—100亿的仅9家,1亿—10亿元的仅30家。去年新增的10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1亿元,仅占全市的1.8%,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仅为1.9%。三是县区工业经济偏弱。一县六区共实现工业增加值44.78亿元(不在地),仅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16%。5个县区工业经济发展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四是园区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全市3个省级工业园区内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53家,完成工业增加值6.04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2.2%。五是项目储备明显不足。市级工业项目库仅储备项目165个,其中去年新增储备项目79个,总储备规模477.6亿元,难以支撑未来3年的发展。六是环境影响进一步显现。煤炭开采,已造成120平方公里的采煤沉陷,占全市面积的4.6%,且以每生产千万吨原煤沉陷2.2平方公里的速度递增,环境修复的压力增大。能源工业的发展,与环境容量受限、环境承载力有限的矛盾并存。少数部门服务意识淡薄,办事效率较低,“中梗阻”和“三乱”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矛盾和问题既影响当前,更影响长远。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增强推进工业调整振兴的紧迫感,积极作为、科学务实,努力保持我市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力推工业化,必须认清形势、抢抓机遇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是城市化的“助推器”,是财政收入的主渠道,是吸纳就业的“强磁场”。没有工业的大发展、大推进、大跨越,就没有全市经济的大提质、大提速、大提效。对淮南这样一个资源大市、工业大市来讲,工业是主力,工业化是主战略,工业强市是主攻方向。抓工业就是抓重点、抓关键,就是抓抓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合淮同城化的核心。
首先,力推工业化是“两型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建设“两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目标。市委八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明确提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目标是建设“两型城市”。2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研讨班上强调:“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我们力推工业化,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淮南实际,把加快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加强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逐步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与建设“两型城市”的内在要求是吻合的。
其次,力推工业化是“一主两翼”发展的重中之重。国家和省里对淮南的发展定位是,国家“亿吨级”煤电基地、安徽省重要工业城市。2009年,淮南三次产业比为8.2∶62.8∶29,工业化率55.8%,城市化率62.8%,已迈入工业化中后期。基于这种发展定位和基本市情,在年初的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我们把“加快以工业化和城市化双轮驱动为主战略、以合淮同城化和城乡一体化为侧翼的‘一主两翼’发展”,作为今年政府工作的战略取向,其中工业化是主战略和核心战略之一。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没有工业化的推进就没有城市化的发展。城乡一体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前提是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合淮同城化是对工业化的有效提升和补充,促进合淮工业走廊建设、加快“T”型产业布局是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力推工业化就是推动三次产业联动发展,力推工业化就是抓住“一主两翼”发展的重中之重。
再次,力推工业化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现实需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是产业转型和城市功能转型。没有产业转型,资源型城市就不可能有跨越式发展;没有城市功能转型,资源型城市也不可能有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力推工业化,就是着眼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立足煤、延伸煤、不惟煤、超越煤,着力解决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发展难以为继等问题。“立足煤”,就是淮南煤炭行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的70%左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淮南还离不开煤,这既是淮南的发展需要,也是国家的战略需要;“延伸煤”,就是加大煤炭加工转化力度,拉长煤炭产业链,实现多层次增值;“不惟煤”,就是着力推动由煤电产业为主向培育产业均衡、优化发展转变;“超越煤”,就是最终打破“资源诅咒”,跳出煤炭,积极探索一条具有淮南特色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力推工业化拖不得、等不得、慢不得,必须未雨绸缪、晴备雨伞、饱备干粮,为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最后,力推工业化是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改善民生需要坚强的财力作基础,更需要工业作支撑。去年全市实施35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7.7亿元;今年实施42项民生工程,还要加大资金投入。而工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2009年工业实现税收51亿元,占财政收入的68%,是名副其实的纳税大户。工业还是吸纳就业的主战场,目前全市工业共吸纳就业人员16万人,占全市就业人数的59.3%。因此,没有工业化的大推进,就没有财政收入的大增长,就没有就业岗位的大供给,更难以推动民生的大改善。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长期实践得出的重要结论,又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明确要求。去年,我省跨入“万亿俱乐部”,领跑中部工业化。省委、省政府在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提出,要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力争全省经济总量翻一番,工业的支撑带动作用必须进一步强化。振超书记在市委八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强调,“要始终把产业作为加快发展的核心,为构建‘两型城市’提供基础支撑”。特别是当前,淮南工业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是新一轮煤电需求为我市煤电两大产业增产增效、增加投资提供了市场空间。二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虽然没名,但是有份。淮南的项目都在里面,奠定了淮南在示范区的地位和作用。三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市建设的机遇。国家发改委已基本明确在淮南开展试点,为“四煤”发展拓展了空间。四是国家开展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四点一园”建设等带来机遇。只要抓好这些机遇、用好这些机遇,坚持工业化主战略不动摇,就一定能够推动工业经济率先发展。
三、力推工业化,必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一是加强项目谋划,在无中生有上实现突破。项目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我们力推工业化、加快工业结构调整要靠项目,我们推动工业即期增长、增强发展后劲也要靠项目,我们立足煤、延伸煤、不惟煤、超越煤靠的还是项目。没有项目,抓工业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米之炊。要在立足煤中抓项目储备,高标准策划包装一批煤电大项目,推动煤电联营,提升“亿吨级”煤电水平,为国家能源战略和皖电东送的实施奠定基础。要在延伸煤中抓项目储备,进一步加大煤-电-化一体化、煤-电-铝一体化、煤-电-硅-光伏一体化等项目的谋划力度,积极打造新的增长极。要在不惟煤中抓项目谋划,结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七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抓紧谋划一批项目,为优化工业结构奠定基础。要在超越煤中抓项目谋划,结合“两型城市”构建和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合淮同城化的推进,抓紧谋划一批项目,为推进城市转型奠定基础。要在培育千亿企业中抓项目谋划,发挥淮南矿业、国投新集、淮化集团等企业在项目谋划中的主体作用,储备一批有利于扩大总量、增强后劲、优化结构的项目,领跑工业化。各级各部门和工业项目谋划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项目编制补助资金的作用,立足特色,抢抓机遇,抓紧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牵动性项目,力争项目储备达到“千亿规模”,为工业发展蓄势、鼓劲和添力。
二是发挥基础优势,在扬煤凸企上实现突破。淮南是资源大市,资源是我们的基础。发展工业离开了资源,就丢掉了优势。当前,煤炭需求旺盛,各大电厂纷纷抢订合同,与往年形成鲜明的对比。随着经济企稳回升,煤炭和电力需求空间将进一步提升。因此,扬煤凸企是我们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必须抓住的。围绕打造“亿吨级”煤电基地,着力推进煤电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安全化发展,实现煤电联营、煤电一体;重点抓好朱集西矿、朱集东矿、杨村矿、平电三期、淮沪二期、淮浙二期、潘集电厂、顾桥煤矸石电厂、1000千伏特高压等项目的核准和开工,在此基础上再推进一批。只有把这些项目一个一个地抓到手、抓落地、抓投产,“扬煤”才会有基础,“凸企”才会有希望,最终才会“扬眉吐气”。
三是优化空间布局,在扬长补短上实现突破。产业集群发展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当前,国际经济市场的竞争已由单纯的价格竞争演变成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等非价格因素的竞争,而顺应这种竞争的最好形式就是产业集群。经济较为发达的美国,产业集群不仅规模大,而且很成熟,已形成近400个产业集群;意大利70%以上的制造业、30%以上的就业、40%以上的出口量集中在专业化产业区;广东省的广州、深圳、东莞、惠州四市所组成的电子信息走廊,电子产品产值占全省四分之三,成为亚洲电子产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力推工业化,就是按照集群发展的理念,着力打造“百亿”产业。要抓紧启动百平方公里的合淮工业走廊共建区规划建设,努力把合淮工业走廊纳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集中区范围,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要丰富沿淮产业带。积极推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煤化工基地、毛集工业集聚区等园区升级,逐步壮大省级淮南工业园、凤台开发区、煤机制造基地、生物医药及高 新技术产业基地规模。要下大力气抓好水、电、气、路网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园区“七通一平”,优化支撑工业发展的硬环境,真正把扬长补短的平台搭建好。
四是加快结构调整,在深煤非煤上实现突破。这是淮南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所在、结构调整的希望所在。要围绕煤炭资源多层次转化增值,变“有水快流”为“细水长流”,变“粗放式”发展为“集约式”发展,变“原”字头为“品”字头。要把煤化工作为深煤非煤发展的重点,努力把煤化工打造成淮南乃至全省支柱产业。要依托淮南煤气化技术、甲醇制丙烯技术、煤基合成油催化剂制备技术、电汽焦油多联产技术,推进与中石化合作,争取煤化工大项目尽快开工。上周,振超书记和我分别与中石化进行了新一轮谈判。皖能集团与国投新集合作煤制气项目,双方都非常积极,我们将全力支持。要把煤机装备制造作为深煤非煤发展的重点,推进成套化、专业化、高端化发展,促进省级煤机装备制造基地上规模、上水平。此外,还要按 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进一步扩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轻工、纺织等产业规模。
五是大力招商引资,在扩大开放上实现突破。要坚持“一手抓引进来、一手抓走出去”,千方百计利用好中国豆腐文化节、中博会等招商平台,推进项目投资招商“三位一体”突破,统筹外宣、外资、外经贸、外智、外事“五外”工作,强化工业招商的硬约束、硬指标和硬任务。要拓宽招商视野,放眼世界,分析全球产业转移趋势,构建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招商网络。要立足各类平台,发挥比较优势,重点推进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一把手”带队招商、联络处招商。要注重招商质量和层次,提升招商引资规模和水平,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结合起来,加快引进各类战略投资者,力求招大商、招好商。要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海峡西岸等沿海发达地区的沟通协调,在政府与政府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开展多形式、多领域的经济交流,加快推进共建园区建设和飞地经济发展。要加强与央企的合作与联系,丰富与央企对接成果,努力把对接中的意向性项目转化为协议性项目,把协议性项目转化成合同性项目,把合同性项目转化为开工项目,努力引进一批产业层次高、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在扩大开放中增强工业实力、优化工业结构、提升工业层次。
六是打造工业旗舰,在顶天立地上实现突破。企业是力推工业化的主体,大企业更是发展实力的象征。如果美国没有近200家世界500强企业,日本没有90家世界500强企业,他们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强大的经济实力;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省份,也都有一批大企业作支撑;省内的合肥、芜湖之所以经济势力比我们强,与他们的大企业实力强休戚相关。大企业大集团偏少、工业集中度不高,是我市工业的基本现状。当务之急是,要下更大力气抓大企业、大集团的发展,通过巩固发展一批、承接引进一批、整合扩张一批、成长壮大一批等多种方式,重点推动淮南矿业、国投新集两大煤炭企业,平圩、洛河、田家庵、田集和凤台五大电厂,安徽淮化集团、江苏德邦兴华公司等化工企业,比塞洛斯淮南公司、凯盛重工、长壁机械、舜立机械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不断壮大总部经济。要把大企业建设与深化改革结合起来,以资本为纽带,积极推进产权多元化改革,支持优势企业开展战略性重组和上市融资,在兼并吸收和强强联合中壮大规模和实力。要把大企业建设与扩大开放结合起来,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机遇,引进更多的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来淮发展,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企业发展空间。
七是壮大非公经济,在铺天盖地上实现突破。要抓紧编制亿元企业、百亿元企业发展规划,实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排名制度。要坚持错位发展、创新发展,引导民营和非公企业走专、精、特、新的路子。支持民营和非公企业收购、参股国有企业,优化国有企业股权结构。鼓励国有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方式,加强与民营和非公企业协作配套,为民营企业提供技术、人才等支持。要认真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和非公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力争到“十一五”末,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400亿元、从业人员达到50万人,民营企业达到1万户,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达到1000户,形成铺天盖地、相得益彰的良好格局。
八是坚持质量第一,在培育品牌上实现突破。品牌体现竞争力。没有自己的品牌,产品质量再好,作贴牌生产,只能是为别人打工,自己辛辛苦苦挣来利润被别人合法占有。要把打造淮南名牌作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作为增强要素聚集能力的重要举措,树品牌意识,创知名品牌,走品牌经济之路。要发挥“市长质量奖”的激励作用,鼓励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
九是抓好节能减排,在低碳发展上实现突破。这是新型工业化的要义、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也是力推工业化的突出任务。要围绕完成污染减排目标任务,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整治,严格环境准入,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技术改造和治污工程建设。要突出煤炭、电力、化工等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的监测体系、考核体系和责任体系。要积极争取循环经济试点建设,推进煤矸石、粉煤灰、煤泥、煤层气、余热余能、矿井水综合利用。要积极争取低碳经济试点,发挥碳汇减排功能,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四、力推工业化,必须强化责任、实化举措
加快淮南工业化进程,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政府和企业都要承担起各自职责。只有认识统一了,目标清晰了,责任明确了,措施扎实了,才能步调一致,把各方面的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把抓落实求实效的干劲激发起来,把全市人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要强化领导服务。工业化推进的快与慢,取决于各级各部门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要切实加强对工业经济的领导,自觉把工业发展摆在优先位置,学习工业、钻研工业、熟悉工业,着力解决想抓而不会抓、不善抓的问题,切实提高抓工业的本领和水平。要把力推工业化作为头等大事,抓具体、具体抓,举实招、创新招、出硬招。要结合实际,迅速把今年工业的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行业、落实到企业、落实到项目、落实到人头,严格实行目标责任制。
二要强化政策服务。去年,为应对金融危机,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支持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224”帮扶工程、税费减免、保险费缓交等政策,有力地促进工业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当前,全市经济已企稳回升,但基础还不稳固,有关部门要切实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年初,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民营经济发展“4511”腾飞计划的决定。2月4日,市政府又以一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力推工业化等“一主两辅三配套”文件。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文件精神,仔细研究,逐条落实,特别是涉及到的职能部门要主动服务,把政策、信息、科技送上门。要按照“管理有制度、考核有办法、奖惩有依据、操作有细则”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有分量、有针对性、有实效性的激励政策,年底要按政策规定,奖励到个人、奖励到企业、奖励到县区和部门一把手、奖励到其他有功人员。在此基础上,市经信委还要考虑制定一些配套性文件和辅助性措施。各县区也要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把政策给到位,把手续减到位,把措施落实到位。要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把政策传递到基层、企业和一线。
三要强化创新服务。一个地区没有产业,经济难以发展;没有工业的引领,产业就难以突破;没有技术的支撑,工业就难以实现跨越。要坚持用创新的思维、改革的办法、市场的手段,推进工业化。一是抓主体。企业发展的关键在创新,创新的主体在企业。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支持各级各类企业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二是抓载体。要充分利用煤矿瓦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煤及煤化工产品质检中心、深部煤炭开展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研发平台,充分利用省煤化工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物医药基地、煤机装备制造基地等省级平台,加强创新载体建设,攻克一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为我市工业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三是抓一体。要进一步健全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技术转化。要依托5所高等院校和一批科研院所,加快高新技术孵化器发展,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业化,促进高校出成果、出人才、出产业。
四要强化人才服务。一方面,要充分激发企业家的创造力。要注重培养企业家、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营造鼓励改革、支持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激励企业家放手创业、大胆发展。要加快建立“政府给荣誉,企业给实惠,社会给地位”的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到我市工作。企业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滋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既是法定义务,又能塑造形象。因此企业家不仅要对企业负责,更要对社会负责。另一方面,要着力提升产业工人的支撑力。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农民工培训,培养一批具备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为力推工业化和承接产业转移奠定良好的劳动力基础。
五要强化金融服务。金融管理部门要发挥联系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大力引进外部金融机构进驻淮南,推动银政合作、银企合作。金融部门要树立银企共荣共赢的理念,用足用活国家政策,进一步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方式,加大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为工业发展提供不竭的资金来源。要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努力实现担保资金筹集社会化、担保机构运作市场化、管理规范化,为工业发展融入流动资金。各县区和相关部门要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抓紧组建投融资公司,强化对投融资工作的领导和业务指导,尽快为工业融资搭建平台。
六要强化政务服务。要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精简审批事项,提高服务效率。要坚持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失职追究制,凡重点工业项目,全部进入“绿色通道”,实行特事特办。要严厉查处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坚决打击强买强卖、抢装抢卸等违法犯罪行为,深挖幕后的操纵者、指使人和保护伞,一经发现,坚决查处,毫不手软,努力把淮南建设成优质服务的高地、要素集聚的洼地、投资兴业的宝地。要自觉把“政务”当“家务”来认真对待,把“客商”当“客人”来热情接待,让投资者放心投资,让创业者安心创业,让企业家舒心发展。
同志们,加快工业发展,面临着难得机遇;加速淮南崛起,工业战线肩负着神圣使命。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奋力拼搏,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篇:迎春茶话会上的讲话
迎春茶话会上的讲话
迎春茶话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朋友们:
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欢聚一堂,举行这次迎新春茶话会,畅谈大好形势,展望发展前景,共谋发展大计,感到分外高兴。值此,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出席茶话会的同志们和朋友们,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向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
公安干警,向关心支持我市现代化建设的省内外、国内外友好人士,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节日的祝贺,向大家拜个早年!
过去的一年,在我国的发展进程中是重要又很不平常的一年,也是构建济南发展新格局取得良好开局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济南市各级党委、政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的总体思路,狠抓发展第一要务,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进步;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总的看来,去年全市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完成情况好于预期,特别是经济发展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一是整体经济增速明显加快。预计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36亿元,比上一增长1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5.9亿元,增长15.7%。二是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规模工业增长强劲,支柱行业主导作用增强,民营经济发展迅猛。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利用外资稳定增长,一批大的项目相继立项或开工,经济发展后劲增强。四是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五是加大对各项社会事业的支持和投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这些成绩,是济南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开拓创新的结果,是来之不易和值得珍惜的。
在过去一年里,市政协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进一步加强联系和合作,充分发挥政协的民主渠道作用,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促进了济南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巩固和发展了爱国统一战线。各级政协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开展了专题协商、专题调研、专题研讨、专题视察和专题议政,积极建言献策,不断扩大海内外联谊,为济南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各级政协继续发扬传统,切实履行职能,团结各界人士,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完成今年全市的各项任务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加快发展步伐。最近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抓好“观念更新、机制转换、结构调整”三个关键和“招商引资、民营经济、高新技术”三个亮点,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要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进一步加大投入。集中力量抓好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增加农民收入、财政收入和扩大就业为立足点,努力提高城乡购买力。大力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培植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努力开辟财源,重点培植能够支撑本级财政的骨干财源。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继续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战略、一个产业来抓。以实施“大开放、大招商,促进大发展”战略为总抓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坚持“济城之外都是外”的思想和“双赢”的方针,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深化改革为着力点,增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进一步加大企业改革力度,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切实做好经营城市的文章,下大力抓好改革开放试点工作。以优化环境、搞好服务为突破口,进一步增强济南对外的吸引力。进一步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强化城市功能。突出抓好软环境建设,切实抓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治理“三乱”。加快实施“科教兴济”战略,进一步完善政策,创造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环境。深入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加强作风建设,继续下大力解决好市委27号文件中提出的22个实际问题。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支持和保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党的领导下依法履行职责。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作用。做好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爱国人士的合作共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促进民族团结。不断扩大基层民主,进一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做好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保持良好的社会环境。
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志、各界朋友,充分发挥知识密集、经验丰富、联系广泛的优
第五篇:同志在林业局迎新春茶话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再过几天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大的传统节日春节了,今天我们再这里举行临江林业局迎新春茶话会。参加今天茶话会的有我们已经离任的原局级老领导、有我们的离退休职工代表、有我们各行业的工人代表、劳动模范代表、还有科技知识分子代表、干部代表。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代表局党委、局党政工领导向参加茶话会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向全局干部、职工、家属致以节日的慰问,祝大家新春愉快!
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令我们难忘的一年,也是催人奋进、值得我们回忆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局顺利实现了局领导班子交替,我们在“非典”影响、市场不畅、木材减产到位、减利因素增加的情况下,全局广大干部职工顽强拼搏,努力工作,战胜了“非典”影响,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胜利,全面完成集团总公司下达的各项承营指标。可以说去年集团下达给我们的承营指标是我局历史上,特别是企业步入“两危”以后,指标最艰巨的一年。集团下达给我们局五项指标,我们全部完成:按报表数一是营业收入计划18823万元,实际完成25554万元,超过35%;二是实现净利润计划是553万元,实际完成569万元;上缴利润计划589万元,实际完成589万元;三是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计划比上年增长5%,人均达到6048元,实际增长5.45%,人均达到6074元;四是木材、刨花板产销率计划100%,实际完成100.01%;五是应收帐款期末余额计划1412万元,实际完成1224万元。年初局工作会确定的“五大工程项目、三大任务”进展比较顺利。“五大工程”首先是健今药业的GMp认证改造工程,我们通过15个月的顽强奋斗,于2003年11月2日一次性通过国家GMp认证验收;二是福临木业防潮刨花板技术改造工程,于2003年9月2日正式破土动工,现在已完成全部设备的招投标和原料场地、厂内消防通道的改造任务,有望在今年年底前试车,明年正式投入生产。三是吉林森工临江种苗示范中心建设工程,2003年完成近千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如期完成工程建设计划,今年将全部投入使用。四是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工程,我们完成了区划、调查设计、可行性研究,实施方案已上报集团、国家林业局,今年有望全面实施。五是轻体墙研发工作,按期进行。整个看,“五大工程”进展顺利。“三大任务”取得新成效。天保工程建设,在延边召开的全国天保工程表彰大会上,我局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天保工程先进单位称号,获此殊荣全省仅有三家,其中有我们临江林业局。下岗职工分流安置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成效,我们利用国家政策共为1631名下岗职工办理了一次性安置,通过对外积极收集用工信息,集中输出劳务380人,下岗职工分流安置和再就业工作做得比较好。资源综合开发工作,全局全年实现产值3788万元,实现收入2060万元,从业总人数达到3847人,人均收入达到5141元。这些数字实实在在,有据可查。“三大任务”取得了新成效。企业改革有新突破,取得新成效。我们通过对我局现行体制、现有组织机构人员编制进行调整,改革取得的效益正在逐步显现。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又有新作为,再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荣誉称号。面对这些成绩,所以我说,一年来,在全局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各方面工作均取得了很大成绩,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值得回忆的一年。在这里我代表局党委、局党政工领导向为我们全局工作做出积极贡献,付出辛勤汗水的各位领导和全局广大干部职工及家属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想到我们仍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正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虽然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在前进的道路上制约企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企业行业间的差距还再拉大,特别是森工企业“资源危机、资金危困、人才匮乏”的现象仍然十分突出,我们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还没有到位,还不尽人意,不尽合理。尤其让我们寝食难安的是,我们职工的收入还不高,还有相当一部分职工家庭生活较为困难。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必须认真加以解决。所以我们提出加快调整,加快改革,增加企业实力,“提高职工收入” 就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
新班子上任后,我们认真分析了临江局的现状,认真研究了企业的发展和未来,通过征求广大干部职工,包括一些老领导的意见后,我们提出了在新形势下临江局长远发展的“三大战略”,提出了中期发展的“三大任务”,提出了今年我们要抓好的“七项工作”。“三大战略”是我们局的长远发展战略,是我们必须要坚持的一条主线。“三大战略”即营林基础产业战略、林产工业主导产业战略、资源综合开发致富产业战略。
第一个战略是“营林基础产业战略”。为什么把营林产业作为基础产业来抓呢?去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林业的“三地位”概念,着重强调“在贯彻可持续发展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这些科学论断,为全社会进一步深化对林业的认识,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林业新一轮发展机遇期已经到来。10月份,我到北京参加了由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中国林业与木业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国际上林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像美国、加拿大、芬兰、瑞典等都派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在大会上进行了论文交流。这次会议使我受益匪浅,启发很大,心灵受到一次震撼。国务院参事、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盛炜彤研究员受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中国林科院院长江泽慧教授委托作了一篇《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的论文发言,这篇论文发言讲得非常好,科学地阐述了中国林业的发展前景,林业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林业的“三大效益”逐渐被全社会所认可,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将远远大于经济效益。现在国际上正在研究“碳汇”,什么叫“碳汇”?就是森林能吸收多少二氧化碳,同时能多少释放氧气,能涵养多少水分,能防护多少风沙,进行定量研究,换算的数学模式正在研究付诸实施。盛炜彤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日本有一个财团到我国云南文远地区投资2亿美金购买荒山造林,就要明确投资多少钱、买了多少地、造了多少林这样一纸文书,别的什么都不要,文远当地的干部觉得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然后反映到云南省林业厅,林业厅也觉得蹊跷,又反映到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就派盛炜彤到文远地区,他一调查,就是国际上思维非常超前,现在国际上的碳汇数学模型已经研究出来了,将来林业的生态效益是经济效益的几倍、几十倍,他们现在造林,10多年后成林,经过碳汇换算的经济效益要比投资几倍的翻番,经过盛炜彤一解释,大家都明白了。就是说明林业发展的机遇期已经到了,所以我说要把营林产业作为我们局的基础产业来抓,道理就在这。
第二个战略是“林产工业主导产业战略”。刚才我跟老同志交谈时说,2003年我们2.5亿的销售收入中近1.5亿是从林产工业拿来的,虽然林产工业利润很低,但是它的销售收入占全局销售收入的60%,而且林产工业安置了2000多名职工就业,你说林产工业算不算我们的主导产业?福临木业防潮薄型刨花板改造今年年底试车成功,明年它的销售收入大概是1.3亿,我们暂且不管它被集团收购了,还是归我们局,它毕竟在我们临江林区这块土地上,对带动我们相关产业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现在的林产工业公司通过整合,明年的经济效益就会显现出来。特别是我们的木雕家具厂,大家比较清楚,木雕家具厂前三年产值200万元,亏损也在200万左右。2003年产值达到983.1万元,实现利润61.3万元。今年指标虽然没最后核实,但是全年产值要实现翻番,达到2000万元,利润要突破200万元。我们对木雕家具厂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他们的目标是两年连续翻番,什么概念?就是今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明年4000万元,到2006年要突破5000万元,利润突破800万元。这不是天方夜谈,这是研究分析了国内、国际市场走势,根据我们木雕家具厂的实力得出的结论。所以我说我们一定要把林产工业作为主导产业,把它抓好、抓强、抓大。
第三个战略就是“资源综合开发致富(富民)产业战略”。我局今年资源综合开发产值达到3700多万元,净收入实现2060万元,安置了近4000人就业,人均收入达到5141元。前几天,资源综合开发办公室给我了四份文件,我就担心他们把这些数据搞虚了,认真审阅分析了他们的考核依据后,我认为这些数据是真实可靠的。我可以跟大家讲几个数,我们种植业仅人参一项,今年起参6.1万丈,起参479吨,销售收入1015万元,安置了1100多人;养殖业销售收入560万元,安置739人就业,这仅指我们的梅花鹿和林蛙两个项目;我们的采集业今年销售收入是870万,季节性安排职工1800多人;商贸饮食、运输等第三产业,完成收入1140万元,安置1600人就业。你说如果没有资源综合开发、自营家庭经济这个产业,临江局能有今天这样一个稳定的局面吗?我们全局的工资收入在5000万左右,如果没有资源综合开发这2000多万作补充,我们怎么去安置这么多职工,这么多职工怎么能吃上饭呢?所以我们把资源综合开发作为致富战略来对待,要把它作为一个长期战略抓下去。
以上阐述的“三大战略”,是我们必须一以贯之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
中期我们要抓好“三大任务”。一是天保工程,天保工程是我们林业得以休养生息、得来不易的1号工程,对实现临江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不抓住这个机遇来休整自己,尽快地发展自己,天保工程期结束后,我们还靠什么,所以我们必须首要抓好天保工程。二是下岗职工分流安置和再就业工作,这是我们做好稳定工作的前提保证必须认真抓好。三是资源综合开发。
近期也就是今年我们要抓好七项工作,我想我今天讲得就是2004年局工作会上我的工作报告,基本就这个思路。
一、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增强企业发展后劲。重点抓好“四大工程”,一是福临木业防潮薄型刨花板改造工程。我们要积极配合集团的配股改造,争取年末试车成功,明年投入正常生产。二是吉林森工临江种苗示范中心建设工程。这项工程国家投资了近1000万,我们配套投资了1000万,今年建设项目要全部完成,形成种苗培育的完整系统,并且扩大场树种苗的培育品系,已培育成功的快杨品种今年要上山造林。三是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工程。我们已经完成前期所有工作,这是一项一举多得的工程。第一可以改善我们临江局的林相;第二可以增加我们的产量;如果每年我们干到400公顷的话,每公顷出50立方米木材,就可以增加2万立方米的产量,这是限额计划外的。第三可以满足刨花板原料需要。所以我们必须把这项工程抓好,今年必须实施。经过10-15年,一个每公顷150立方米蓄积的森林又出现了,而且可以实现永续利用。四是轻体墙研发工程,我们还要稳步推进。
这“四大工程”建设是我们调整产业产品结构的重中之重,是我们临江局的后备经济增长点。
二、抓好“三大任务”,确保林区稳定。三大任务是“天保工程、下岗职工分流安置和再就业、资源综合开发”,重点抓住天保工程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来发展自己、充实自己、壮大自己。
三、强化管理、增收节支,提高企业效益。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大家都非常清楚。强化管理千变万化,我认为就四个字“增收节支”。我们通过去年下半年的改革调整,效益已经初步显现出来了。在去年年中经营管理例会上,我提出增收节支1000万的目标,现在我可以跟大家说,这1000万已基本落实到位了。第一,公共事业公司撤销后,原所属单位加上从营林采运公司剥离出来的几个单位共8个单位,这8个单位都是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过去这8个单位除建安公司向局缴社会统筹之外,其它的7个单位都由局承担上缴。今年我要他们两项指标,一是折旧交上来,二是社会统筹交上来,在这个基础上再核定利润指标,仅此一项同口径比增收200万元。第二,木雕家具厂从林产工业公司分离出来后,它的产值将超过2000万元,利润超过200万元,同口径比增收150万元。第三,林产工业公司通过一系列改革调整,今年至少减亏200万元。第四,营林采运公司撤并了三个林场,他们加大了增收节支力度,今年同口径比增收节支100万元。第五,其他费用单位每家节约3%,同口径比节支100万元。第六通过争取国家政策增收。目前可以说我已经有几百万元收入囊中。所以说,今年我们增收1000万元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但是我们要严格地抓下去,不达目的我们是不罢休的。
四、改革创新,增加企业的活力。改革创新是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我们为什么要改革?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我们就要调整,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这在政治经济学里说的非常清楚。生产力发展了,反过来生产关系又不适应了,就得再调整、再改革、再适应,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所以说改革是绝对的,不改革是相对的,我们必须深化改革,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来增加企业发展的动力、活力。我们今年的改革重点是主辅剥离,我们8个与主业关联不大的单位已经从主业中剥离出来了,并逐渐在发展壮大。今年主辅剥离主要在大连大和木业搞试点,争取完成大和改制。
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增强企业合力和凝聚力。我到木雕家具厂调研,王立民厂长说得非常好,他说抓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抓企业文化建设,我认为他抓到点子上了。海尔从建厂到现在为什么一直保持裂变式发展的态势。靠什么?靠的就是企业文化,靠经营理念,靠大家团结一致往前干。我们的临江局的企业文化是我们建局50多年来的经验总结,所以说我们必须认真地抓好贯彻落实。我们的环境建设应该说已经很不错了,走在了全省森工系统的前列,应该说显成局长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功不可没。现在对我们的环境建设,我说就坚持“八个字”原则:“巩固硬件、提高软件”。硬件建设,今年我们就不想再有什么大动作了。主要在提高人的素质上做文章,在绿起来、净起来、靓起来做文章。
六、强化学习,提高干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学习就要落后,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潮流。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习,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第一位的任务。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许多新生事物需要我们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我们在年末的改革中,对19个基层单位进行了调整,有10个基层单位的一把手进行了调整和交流,全局共调整交流干部74人。在新的环境、新的岗位上有许多新问题等待我们去研究、去回答、去解决,我们要有所成就、有所建树,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班子的整体素质。要提高素质就必须努力学习,通过学习来不断提高我们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业务素质和理论文化素质。在这里我还要重复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做到“五讲六有”原则。“五讲”即讲团结、讲事业、讲大局、讲稳定、讲发展。“五讲”当中,讲团结、讲事业、讲大局尤为重要。团结才有合力,团结才有凝聚力,能不能团结干事,标志着一个领导干部的思想修养,标志着一个领导干部思想素质和水平。所以,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讲团结、讲事业、讲大局、要以诚相待、高风亮节,胸怀坦荡。“六有”:一就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我们的职务是什?是责任、沉甸甸的责任。敢不敢于承担责任是一个领导干部的思想和素质水平,我们每个领导干部必须敢于承担领导责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否则,根本做不好工作。二就是要有一种精神。什么精神?就是为党为人民负责的精神、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敢于受委屈的精神,还要有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我们才能出现干劲。三就是要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必胜信心。四就是要有水平。我说的这种水平在书本上找不到具体概念,就是能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抓住主要矛盾,能在突发事件面前从容应对,能驾驭复杂局面的这么一种能力。五有就是要有业绩。“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业绩,(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我说的这种业绩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东西。六有就是要有真抓实干的精神。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1月12日召开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主题就是求真务实。我们要把求真务实体现到各项工作中去,以实实在在的付出求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的威信。“吏不畏我威而畏我廉”、“公生明、廉生威”这些都是至理名言。我们每个领导干部要认真领会这些深刻的道理,加强廉政建设,提高我们在职工群众当中的威信。
利用这个机会我就说这么多吧,我想只要我们按照制定的路线方针坚定不移地抓下去,临江局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我们对临江局的未来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