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程项目概况
项目概况
工程名称:墩头镇万顷良田安置区 建设单位:墩头镇人民政府
设计单位: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建业恒安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南通海洲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建设地点:海安县墩头镇墩头村9组,204国道北侧 工程范围:一期29#,30#,31#,32#,33#,34#,35#,36#,37#,38#
结构类型与层次:砖混结构,5+1层。 建筑规模:本工程建筑面积4.925075万M2。
周边环境:本工程位于海安县墩头镇,204国道北侧,目前拆迁工作已完毕,场地已平整完毕,水源、电源已接至施工现场。
第二篇:XX县城市集中供气工程项目概况及实施方案
XX县城市集中供气工程项目
概况及实施方案
近年来,随着我县县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县城市政公益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常住人口剧增,建设步伐加快,我公司作为受到县委、政府大力扶持正在逐步发展壮大的本土民营企业,参与到全县二次创业的队伍之中,县委、政府授权我公司建设XX县城市集中供气工程。
一、企业概况
XX振钢化工有限公司创建于2006年,由原振钢铁业有限公司转变组建的一家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具有蓖麻深加工、白灰、煤气发电等分厂,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拥有固定资产5263万元,现有职工283人,公司主要投资农产品加工及蓖麻油脂的科技开发领域,主要产品有蓖麻油,精炼一、二级蓖麻油,电、石灰等附属产品。今年以来,公司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蓖麻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投资扩建蓖麻油深加工项目年产2万吨癸二酸生产线,总投资10650万元,现经省发改委备案,其他各项手续在办理之中。该项目即将开展实施,2010年底准备正式投入生产,可创销售收入36400万元,实现利税4320万元。
二、项目建设内容
建设规模为日供气量100000m3,以县城9万常住人口设计(并根据未来发展。预留城市人口增加或城郊工业用气所需扩建余地),内容包括储气柜,城区管网,调压站,中压及入户管道,CNG专用
运输车3辆,项目总投资6700万元,全部由企业自筹,项目分两期工程建设。第一期工程总投资3342万元,建设工程期9个月,工程于2010年4月份开工,主要完成XX大街唐坪北路主管道安装,各个供气站基础设施及两边单位、商户、居民的入户管道。覆盖范围县城XX大街两侧,供气对象为城市居民用气、商业用气、工业用气、部分取暖用气及天然气CNG汽车用气。第一期工程计划于2010年12月份实现通气运营,第二期工程投资3358万元,与2011年5月份开工建设,完成向阳大街唐坪南路的居民、商业、部分取暖用气,工程建设期1.5年,于2012年12月实现通气运营。
本项目先期的气源供给采用CNG专用运输车从XX的XXX、XXXX等地拉运供给,现已和两地天然气公司签订合同,日供气量为10万立方米,靖边府谷占60%,XX占40%,气源经公司储气罐供气站调压、计量、加臭后进入城区中压输气管网分别送至楼栋等调压装置后送气入户使用。本工程后期气源从XX天然气公司准旗境内出口引入,现已与XX天然气公司协商初步达成意向,从XX引气入城。
三、项目的进度及实施步骤
(一)项目的进度
1.各项手续的完成情况,年供气量3650万立方米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达华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正在编制之中,备案批文手续已上报,待政府授权后省计委就可备案,安全管理工作也在主管部门指导下进行,安全评估现委托XX赛福特安环科技有限公司做安全现状评估报告,并派部分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持证上岗,确保安全运营,环评工
作委托XX华瑞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2.选址与规划
项目建设所需场地,CNG加气站,综合办公楼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8亩,按照城建规划初步拟为长城街与XX街中段桃新路,待安全评价后决定。
3.项目的规划已与XX天然气公司达成协议,在4月份钱完成第一期加气站及XX大街城区中压输气管网,调压装置的规划与设计。
(二)实施步骤
根据县城建设规划和现状,该工程计划覆盖居民共8000余户,宾馆饭店等商业用户1700多户,按片分二期实施。
1.第一期工程为中心储气站、XX大街两侧唐坪北路的管网工程,投资3342万元,铺设中压管线约4060米,覆盖居民4182户,商业用气830多户,具体进度为:
①2010年4月份前完成立项安评、环评选址,规划与设计。②2010年4月底完成场地平整、基础工程。
③2010年5月份完成配气站、增压站的土建工程。
④2010年6月份至9月份完成主体配气管道安装。
⑤2010年11月份至12月份完成入户管道安装工程,并正式通气运营。
2.第二期工程以XX大街、XX南路为中心,城区管网延伸铺设,投资3358万元,向阳大街、唐坪南路铺设中压管道4850米,覆盖居民5800多户,同时解决XX煤气发电、XX化工、XX煤业等工业用
气。
①2011年5月份完成规划与设计。
②2011年8月份完成所有增压站的土建工程。
③2011年12月份完成主要管网的安装。
④2012年6月份完成入户管道的安装。
⑤2012年8月份向阳大街、唐坪南路正式通气运营。
四、资金的筹集与使用
截至2010年2月份底实际落实资金3342万元,完成了第一期工程资金到位100%。资金使用情况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车辆投入571.5万元,占总投入的18%,主要用于购置车辆、储气罐、降压设备、调压站、调压箱等。
2.供气站土建工程投入358.5万元,占总投入的11%,用于填方土地平整,加气站,办公楼的建设。
3.城市地下天然气主管网建设投入1495万元,占总投入的45%,主要用于主管网的材料购置及安装费用。
4.宿舍楼小区入户管网工程投入690万元,占总投入的21%。
5.其它费用227万元,占总投入的7%。
五、收费标准
1.基本原则
为了保证燃气的安全运营,公司在燃气事业的发展上,坚持统筹规划,优化气源结构,实行市场准入,保证安全用气的原则,以安全管理为主,在燃气供气站(点)燃气的气质,压力符合国家安全规定的标准符合防污、防爆、防震、防洪等安全要求,保证安全稳定供气,不无故停止供气,禁止向未经批准的供气站(点)提供经营性气源,不强制用户购买指定的燃气器具,在县人民政府及经贸、城建、安检、公安、工商、质量技术监督、交通、物价、中小企业局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下建设运营。
2.收费标准
入户收费标准通过前期在XX等地考察,参照该地区天然气的入户费的标准,每户居民在规定距离内进户费用从主管网入户,计量表、卡及灶具安装费等我公司按每户居民3198元收取。
3.天然气的售价,严格执行市场物价部门的审批价格,参照我省的天然气价格水平,含税终端售价分别为,工业用气2.00元/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气2.10元/立方米,(按现行用液化气费用可节省2/3,液化气9立方米70元,天然气9立方米18.9元),福利用气(主要是单位食堂用气)2.26元/立方米,营业性用气(指饭店)2.25元/立方米。
4.工业用气价格遵循批量折扣的原则,即工业气价在2.00元/立方米的基础上,经供用气双方协商,价格可在10%以内浮动。
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经济效益分析,项目为市政公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决定了该项目是投资较大,收益微利、需要较长的投资回收期,项目建成后按设计能力正常运营,年可实现销售收入7480多万元,税金310多万元,利润790万元,全部投资税后收益率为11%,企业盈利能力较
好。
2.社会效益分析,项目的建成可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可安排下岗职工、北元村及周边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对缓解当地劳动力就业难的压力也起到重要作用。
3.项目建成后,可大大减少县城空气污染及碳排放。
XX振钢化工有限公司2010年3月21日
第三篇:工程项目
工程项目建议书范文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乌加河镇联荣村自治区级土地整理示范项目建议书 目 录
1、项目概况
2、编制依据
3、项目区概况
4、项目分析
5、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
6、投资估算
7、项目组织管理实施
8、效益分析
9、体会及建议
乌拉特中旗乌加河镇联荣村自治区级土地整理示范项目 1 项目概况
1.1项目提出的原因、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巴市河套灌区具有水资源丰富、光热充足、土地肥沃、地势平坦的优越条件,是全区乃至全国的重要农业生产区。但由于过去灌溉制度及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的粗放式经营,使农业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一是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日趋严重;二是风蚀沙化程度逐步加剧。近年来,通过世行贷款,兴修农田水利骨干工程,灌排配套,严格控制引黄量,使河套灌区的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土壤次生盐渍化有了显著的改观。发展节水灌溉,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耕地质量,是发展河套灌区农业生产的最佳途径。因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本着加强土地管理,保护和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通过土地整理,实现渠(井)路、林、田、电配套,达到增加耕地、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耕地质量的目的。
1.2项目简介 1.2.1项目类型
项目区位于河套灌区,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都具有明显的代表性。实施该项目,不但使当地群众受益,而且为周边地区及整个河套灌区起到示范作用。因此,拟报自治区投资土地整理示范项目。
1.2.2项目性质
本项目拟报自治区投资土地整理项目。1.2.3项目范围
项目区位于乌中旗乌加河镇西部的联荣村,东至郝村,西至后旗呼和大坝,南至旧乌加河渠,北至联荣渠。1.2.4项目规模
项目区辖地总面积334公顷,集中连片呈长方形分布。项目总投资507.58万元,平均每公顷投资1.52万元。
1.2.5项目工期
本项目的建设资金到位以后,从开工建设到项目竣工,需二年时间。1.2.6项目任务目标
项目建成以后,总整理面积334公顷。其中改造中低产田290公顷,占总面积的86.6%;新增耕地面积65公顷,新增耕地率19.5%;人工造林面积达到2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7.7%以上,有效起到抗风蚀的作用,使目前脆弱的生态系统得到保护和改善。项目区建成后,渠、路、林、田、井、电得到全面配套,同步建设,整体推进,使农业生产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并营造一个增效、增收、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4)《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5)《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6)《关于组织申报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
(7)《巴彦淖尔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8)《乌拉特中旗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9)《乌拉特中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0)《乌加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1)水利建筑工程定额及其它相关文件、资料 3项目区概况 3.1自然条件 3.1.1地理位置
项目区位于乌加河镇西部的联荣村,地理坐标为:东径107°55′49″----107°55′51″、北纬41°17′34″----41°17′35″。
3.1.2地形地貌
项目区属黄河冲积平原和山洪冲积扇接壤地带,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地面坡降为1/5000--1/6000,地面海拔高程1028米。区内土地,土层深厚,存在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通过土地整理后,这些土地均可用于发展农业生产。
3.1.3水文地质
据内蒙古水文地质队和乌中旗水务局水文地质资料表明,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于侏罗纪晚期的断陷盆地,由于构造上的长期深陷,构成了地下水的聚集带。含水层厚度达120--160米,单井出水量80m3/h。含水导主要以细砂、中砂为主,地下水储量大,水质好。矿化度为0.5--1.0克/升,盐度小天 1.2,地下水能够用于农业灌溉和人畜饮用。
3.1.4气候
项目区位于河套平原北缘,具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炎热而短促,降雨量少而集中,蒸发强烈。年平均蒸发量在2200--2400mm之间,平均降雨量177mm,且主要集中在7--9月份,与农作物生产期不同步。属无灌溉无农业的区域。
3.1.5植被
项目区植被类型较为单纯,植被覆盖度较小,生物量低。主要植被物种有红柳、白刺、沙蒿、碱葱等植物。
3.1.6土壤
因受黄河冲积和山洪冲积的影响,项目区属非地带性隐育性土壤。有灌淤土、盐土二个土类。土体构型多为粘土与壤土(包括粉沙轻壤)相间分布,土层厚度均在1米以上,可满足农业生产需求。
3.2自然资源 3.2.1光热资源
日照:年平均日照时数3225小时。
太阳辐射:累年平均太阳辐射能153.13千卡。
气温:年平均气温6.9℃,7月平均气温23.4℃,1月平均气温-11.8℃。积温:大于0℃积温3522℃。
无霜期:无霜期为97天--151天,平均无霜期为130天。3.2.2水资源
项目区可供水量主要由大气降水、引黄灌溉和地下水三部分组成。其中大气降水的多年平均值为177mm,而且多集中在7--9月份。历时短,强度大,与作物的需水期、需水量不同步,很难有效利用。随着引黄灌溉量的减少和控制,完全依靠引黄灌溉已不能满足项目区的用水需求。因此,本项目重点考虑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项目区地下水资源量主要由侧向补给量、降雨入渗量和阴山高平原潜流补给量构成。经分析计算,项目区地下水可供水量,干旱年为324.2×104m3,平水年321.7 ×104m3。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干旱年的需水量小于供水量。且干旱年可采地下水资源量有120 ×104m3余量。平水年有168×104 m3 余量,完全可满足发展井灌的用水需求。
3.2.3生物资源
项目区的生物资源主要由农作物资源和动物资源组成。其中农作物资源主要有小麦、玉米、向日葵等。动物资源主要有野兔、野鸡。
3.3社会经济条件
项目区现有农业人口830人,人均土地面积9亩。其中人均耕地6.5亩,2005年人均收入为2957元。
3.4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有效控制面积334公顷,现有耕地225公顷,盐碱地79公顷,沟渠路占地30公顷。各类土地呈不规则的镶嵌分布。
3.5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 3.5.1排灌系统骨干设施状况
项目区南侧有旧乌加河渠,北侧有联荣渠,水利骨干设施基本配套完成。3.5.2交通状况
固查公路从项目区北端穿过,具有靠近交通干线的地理优势。但项目区内的交通设施十分简陋,只有部分自然农路,农田运输十分不便。
3.5.3林网建设状况
过去由于土壤盐渍化较为严重,农田基础设施不配套,未实施成规模的林网建设。3.5.4电力设施状况
通过农网改造,电力骨干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现高压线路已架设至项目区北部,可为项目区提供可靠的动力保证。4项目分析
4.1项目的合法性分析
本项目是以土地整理为主要内容的建设工程,通过土地整理可使基础设施配套,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耕地质量,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符合《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具体实施。
4.1.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项目的要求 按照乌拉特中旗、乌加河镇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该项目区为耕地扩展区。在加强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实行渠(井)路、林、田、电配套,将未利用土地转变为耕地,并对原有耕地实施改造,提高耕地质量。
4.1.2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对项目的要求
该项目已列入乌拉特中旗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并符合规划的具体要求。4.1.3其它法律、法规对项目的要求
该项目符合《土地管理法》等有关土地管理的规定,并将管理后的耕地,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规定,划入基本农田。通过土地整理实现基础设施配套,达到提高耕地质量和增加耕地的目的。4.2项目区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该项目区具有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地适宜性强,光热资源丰富,地下水资源充足的优势。因土壤盐渍化和基础设施不配套,严重制约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土地整理,实现渠(井)、路、林、田、电配套,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加耕地和提高耕地质量是完全可以实现的。4.3项目区土地利用限制因素
项目区地处河套灌区北缘,土壤盐渍化和基础设施不配套,是土地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项目区实行井黄双灌,实施节水灌溉,既可解决引黄灌溉的缺水问题,又可降低地下水位达到脱盐的目的。通过实施土地整理,实现基础设施配套,克服限制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4.4公众参与分析
本项目的实施,完全符合当地群众的意愿。因项目区生产条件落后,经济效益低,直接影响到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所以,当地群众急切盼望土地整理项目尽早实施,改变生产条件,尽快全面进入小康社会。5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 5.1规划原则
1、坚持力求增加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3、坚持实施土地整理,适度开发未利用土地的原则。
4、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力求达到高效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现代化标准。5.2项目规划方案与总平面布置 5.2.1土地利用规划
项目区总控制面积334公顷,其中现有耕地225公顷,盐碱地79公顷,沟渠、农路30公顷。通过土地整理,耕地可达290公顷,林地26公顷。具体规划指标详见下表。项目区规划主要地类面积变化对照表 单位:公顷
5.2.2水利规划 全面实行井黄双灌,可降低地下水位,达到地表土壤脱盐的目的。5.2.3林网规划
项目区新增造林面积26公顷,使森林覆盖率达到7.8%,造林品种以农田防护林为主,辅以小量经济林。项目区内农防林采用大网络的的林带模式,沿道路布设,考虑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在东西向道路两侧设置主林带;以利浇水和改善景观。
5.2.4道路规划
为了便于交通运输,项目区设主干路、田间路。项目区需增设南北走向主干路3条,东西走向主干路3条,路基宽8米,路面宽6.5米,高出地面0.5米,总长20公里。田间路48条,路基宽5米,路面宽4米,高出地面0.3米,总长25公里。
5.2.5田块规划
以渠、沟、路为框架,将项目区分割成南北走向的条块52块,每块南北长100米,东西宽50米。为了提高水利用率,实行小畦灌溉。既畦宽4米,畦长50米。
5.3项目建设的主要工程 5.3.1田间土地整理工程
根据项目区地形、地物的实际情况,采取局部平整法,并按照挖填土方工程量最小或挖填平衡的标准进行,部分地块进行客土改造,以利畦田灌溉和园田化种植。具体工程量:机械平整土地334公顷,土方25万m3;机械打堰2100条,机械深翻土地334公顷;客土改造0.9万方。
5.3.2土壤改良工程
项目区的土壤养分除钾以外,其余含量都较低,需增施有机肥进行土壤改良。改良耕地面积234公顷。
(1)采用畦田灌溉,减少灌水定额,有效降低地下水位。通过淋溶使土地脱盐。
(2)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增施有机肥,采取根茬肥田,过腹还田等措施,逐步将绿肥纳入轮作制度,推广套种,抓好深耕、深松等工程措施,并依据作物需肥性能,实现配方施肥保持土壤养分平衡。
5.3.3农田水利工程
以实施水利规划为主体,实行井黄双灌。工程主要包括:开挖斗渠2km,开挖农渠3.5km,开挖毛渠15km全部实行衬砌,打配套机电井16眼,井深80m,混凝土管井筒,单井出水量每小时80立方米,埋设低压管道26km。
5.3.4电力设施工程
低压线7.05km,架设变压器5座,100KVA变台5座。5.3.5田间道路工程 主干路完成土方6万立方米,田间路完成4.5万立方米,干路辅沙1.6万立方米。
5.3.6农防林工程
营造防护林带25km,其中主林带15km,副林带10km,植树5万株。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6.1投资估算依据
本投资估算主要是依据《水利水电工程预算依据》《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结合当地实际而进行的。
6.2投资估算:507.58万元。6.3资金筹措
项目自治区投资450万元,地方投工投劳57.58万元。7项目组织实施管理 7.1组织领导机构设置
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为了保证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参与项目论证,工程设计、施工、验收、与资金、物资使用监督、检查以及有关事宜的决策协调工作。
7.2工程建设管理 7.2.1建立法人负责制度
项目实施的承担单位为项目法人,对项目的建设进度、质量管理、财务管理全面负责,并实行终身追究制度。
7.2.2实行公开招、投标制度
项目正式批准以后,在工程开工之前,须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并根据各类项目的工程性质、工程进度安排要求等编制标书,招标要按国家规定的正式程序进行,增加操作透明度。
7.2.3建立工程监理制度
业主、施工企业和监理是工程建设的三个相互制约的环节。监理人作为中介机构,对业主和施工方进行全面监督,保证工程质量和项目管理的规范化。
7.2.4实行合同化管理
标书、投标文件是项目实施合同的组成部分,无论项目工程实施及工程监理均采取合同制管理,增强透明度。
7.3财务管理 执行《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财务专设帐户、专款专用、建章立制、规范财务手续,实行财务管理达到帐据、帐物、帐款相符,努力做到增收节支,财务要定期审计。
8效益分析 8.1社会效益
(1)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本地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的实现。项目完成后,可新增耕地65公顷;新增耕地率19.5%,改造中低产田225公顷,可使290 公顷的盐碱地及中低产田变成优质的稳产、高产田、使每公顷增加农作物产量在3500kg以上,这对贯彻执行《土地管理法》,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起到保证作用。
(2)项目区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可吸纳部分剩余劳动力,为当地群众解困和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就业机会,有效地减轻了就业压力,有利于当地社会的稳定。
(3)实施农业经济产业化、规模化的战略,建立绿色农业基地,增强了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后劲,以促进地区经济振兴和快速发展。
8.2生态效益
通过对项目区进行综合性整理,合理规划,统一布局,使其农、林、水、路一体化,发展节水灌溉,提高土地生产力,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良和防治土壤盐渍化,使项目区植被率大幅提高。既可起到防风固土的作用,同时有利于改善区域小气候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使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观,为项目区的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和保持各农业生态系统间的良性循环,最大限度的为人民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为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打下良好基础。
8.3经济效益
根据项目区的农业产业布局和规模,按照产品市场价格及动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项目完成后,每年增加粮食总产量达251万公斤,年增加收益172万元,投资收益率为34%,投资回收期为3年。
9体会与建议
本项目经分析论证,该项目符合国家土地开发整理的产业政策,符合国家西部开发的战略构想。项目建成以后,可为国家增加耕地65公顷,同时可使290公顷原有低产田得到进一步改造,项目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项目各项建设条件优越,见效快,投资回报率高,而且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产业投资方向。
第四篇:电力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理工大学整体地块电缆隧道工程位于房山区长阳镇,紧靠轨道交通房山线。本工程新建电力隧道包括多宝路电力隧道、良乡东路电力隧道、长虹东路电力隧道、高教园八号路电力隧道,电力隧道采用2m×2m单孔隧道,全长3018m,电缆井70座,其中四通井24座,直线井42座,三通井4座,电缆隧道进、出风口各6个。规划四十五路电力隧道、多宝路高压段电力隧道、长虹东路高压段电力隧道,电力隧道为2m×2.1m明开电力隧道,全长3246m,共设25座人孔井和井盖监控:其中直通井8座、直线二层井3座、三通井1座、道四通井10座、四通三层井3座;进风口7处、出风口6处、接地装置5处。
多宝路电力隧道西起规划四十五路。沿多宝路北红线内1.5m向东,东至圣水东大街,全长452m;良乡东路电力隧道西起长于路,沿良乡东路北红线内1.5m向东,东至圣水东大街,全长1044m;长虹东路电力隧道西起规划四十五路,沿长虹东路南红线内1.5m向东,东至圣水东大街,全长478m;高教园八号路电力隧道西起长于路,沿高教园八号路南红线内1m向东,东至圣水东大街,全长1044m。
规划四十五路电力隧道,起点位于规划四十五路与良乡高教园八号路路相交路口东南侧,规划四十五路东红线1.5m处,由南向北途径良乡高教园七号路、长虹东路、良乡高教园六号路、规划六十路、良乡高教园五号路、良乡东路、良乡东路北侧路、规划五十九路,终点位于规划四十五路与多宝路路口东北侧,全长2136m。多宝路高压段电力隧道,起点位于长于公路与多宝路路相交路口西北侧,多宝路北红线以南1.5m处,由西向东途径规划五十七路,终点位于规划四十五路与多宝路路口东北侧,全长532m。长虹东路高压段电力隧道,起点位于长于公路与长虹东路交叉路口西南,由西向东延伸,途径五十七号路,终点位于规划四十五号路电力隧道相接,全长578m。
工程总长为6264m。
第五篇:概况成语
成语诗句
1.根据下面各句的内容或提示,概括出相应成语。
由“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概括出“
”;
《扁鹊见蔡桓公》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蔡桓公的悲剧是由于“
”造成的;
《桃花源记》结尾写刘子骥打算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后人据此概括出一个成语为:“
”;
《木兰诗》结尾:“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后人概括为一个成语“
”。
2.写出古今诗文中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
曹操的 顾炎武的 陈胜的 陆游的 范仲淹的 张闻天的 斯大林的
3.古今诗文中有许多表现惜时或劝学内容的名句,请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陶渊明的 达尔文的 培根的
4.写出我国古今诗文中关于读书的名句。培根的 高尔基的 高尔基的 歌德的
5.我国有许多关于团结的名句,请写出其中一句.6.古今诗文中有表现尊师内容的名句。杨雄的 别林斯基的 7.,请写出古今诗文中有表现奉献内容的名句。李商隐的 歌德的 爱因斯坦的
8.请写出古今诗文中有表现爱国内容的名句。陆游 陆游 顾炎武 鲁迅 邓小平
9.请写出古今诗文中有表现友谊内容的名句。巴金
奥斯特洛夫斯基
10.请你从古代诗词中找出两句写春雨的句子(含“雨”字): 杜牧:《清明》 孟浩然:《春晓》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1.请写出两句你所喜欢的描写春天的古代诗词。杜甫:《春望》 龚自珍:《己亥杂诗》
12.请写出古代诗词中有关山的诗句。杜甫:《望岳》 杜甫:《春望》 陶渊明:《归园田居》
13.请写出古代诗词中有关花的诗句。杜牧:《清明》 晏殊:《浣溪沙》 杜甫:《春望》
14.古代诗歌中写水的句子不少,请你举出两例,课内课外不限。曹操:《观沧海》 李白:《赠汪伦》 陆游:《游山西村》
15.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赞颂大海的一、二个句子。曹操:《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
16.请你写出一句与长江有关的语句。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王湾:《次北固山下》
17.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写到了月,如“明月别枝惊鹊”,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月的诗句。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王昌龄:《出塞》 曹操:《观沧海》
18.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描写鸟的诗句,请写出有关“鸟”的诗句。杜甫:《春望》 盂浩然:《春晓》 杜甫:《望岳》 陶渊明:《饮酒》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9.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句,请你写出两句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王湾:《次北固山下》 孟郊:《游子吟》 《木兰辞》 杜甫:《春望》
20.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写出中学学过的唐诗中这样的诗句。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21.中国的酒文化享誉世界,请你写出含“酒”字的诗三句。李白:《月下独酌》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杜牧:《清明》
22.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有深刻的哲理,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请你再写出一个含有哲理的诗句。苏轼:《水调歌头》 朱熹:《观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