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华大学顾秉林校长在2010本科生毕业典礼的讲话
顾秉林校长在清华大学2010本科生毕业典礼的讲话
《做第一等的事业,做中国的脊梁》 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举行清华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和各位老师,向你们致以最衷心和最热烈的祝贺!
清华,承载了大家最美好的一段青春时光。四年来,你们每天骑着自行车穿行在清华园。清晨到图书馆前排队占座,黄昏去紫荆操场挥汗如雨;在课堂上倾听思考,在寝室里夜话人生。你们是最后一届记得十食堂的同学,是清华路、学堂路、紫荆路命名后第一届毕业的同学,也是让当年的“校内网”、现在的“人人网”风靡起来的第一届同学。
四年时光,我也与你们共同经历了很多:还记得你们在紫荆楼前,为汶川灾区群众献血的长龙;也记得在主楼前,你们为玉树人民祈福的身影;还记得国庆六十周年庆典上,你们在天安门前整齐通过的方阵;更记得北京奥运期间,你们在水立方志愿服务的笑容„„
前年冬天,我参加同学们举办的“与校长面对面”活动时,有同学问我:怎么看待来到清华的每一个学生?我说,我把你们每一位都看作一块“璞玉”,希望你们在清华获得充分的滋养和磨炼,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在过去的四年中,学校也正在通过各种方式,来为大家创造这样的环境和空间。比如吸引更多国际一流学者到清华任教,如施一公教授等;比如改革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如清华学堂计划的设立和经管学院的通识教育改革;再如加大力度推进国际交流,在你们中间,超过20%的同学拥有了到海外学习访问的经历。当然,我们还有一些地方做的不够,比如清华总体上对课业的要求比较严格,学分绩的压力比较大,给大家自主学习的空间不足,对同学的个性发展和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支持不够,一些教育改革的举措也未能惠及每一位同学,等等。
在此,我要衷心地感谢大家,感谢你们对母校的包容与热爱,感谢你们伴随清华一起成长。相信在这里留下的所有幸福或苦涩、进步或彷徨、成功或遗憾,都会化为属于你们每个人的终身难忘的清华记忆!
今天的毕业典礼以后,你们中有不少人还会继续留在清华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但也有很多人将要离开这里,到国内外新的地方去学习、工作、生活。无论
走到哪里,“清华”已经成为你们身上最深的烙印。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到“行胜于言”的校风;从“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会通理念,到“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的实践精神;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品格,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和“我愿以身许国”的强烈社会责任意识,再到“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体育传统„„这些都是你们的精神财富,也是母校对你们的殷切嘱托。多少年后,老师教给你们的许多知识也许已经过时或者已被遗忘,但我相信,清华的精神将融化在你们中大多数人的血液里,体现在你们的行动上。
此时此刻,如果让我送给同学们一段临别赠言,我想站在今天这个时代,再来阐释一下我们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何谓自强不息?我校老校友、著名历史学家何炳棣先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1965年,林家翘先生应邀到芝加哥大学访问时,曾对他说:“要紧的是不管搞哪一行,千万不要作第二等的题目!”这就是老清华人的抱负——做事就要做到一等!今天的中国正在崛起,未来的几十年,中国将在世界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这个时代的清华人,我们没有理由不树立这样的雄心和抱负。我衷心地鼓励各位同学,不要随波逐流、小富即安;更不要朝秦暮楚、轻言放弃,而要坚持理想、追求卓越,做出第一等的事业!
何谓厚德载物?清华的建立与国耻相连,救亡图强、爱国奉献从来就是清华人心中最重的传统和责任。大礼堂西侧闻一多先生塑像旁边,刻着他的一句名言:“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我相信清华的同学都有这样的热忱,我更期望大家能够把自己的热忱化为一生都坚定和坚持的行动,为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而努力,不因社会的磨砺褪色,不因个人的坎坷动摇。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我衷心希望各位同学在未来的道路上,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无论处于何种情况,要“做第一等的事业”,“做中国的脊梁”!
同学们,你们是清华在百年华诞前送别的最后一届本科生。“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清华过去百年的辉煌,是由你们的学长担当起来的,而清华新百年的光荣,则寄托在你们新一代清华人的肩上。我衷心希望你们不负清华的培育,也衷心地祝愿你们每一位都健康、幸福、成功!
第二篇:顾秉林校长在清华大学2011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顾秉林校长在清华大学2011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完整版)2011.7.5 同学们,老师们:
百年校庆的喜悦气氛还在清华园萦绕,我们又迎来了百年华诞后的首届本科生毕业典礼。经过四年的学习,同学们顺利完成了学业。在此,请允许我们向大家致以衷心的祝贺:“你们毕业了!”(掌声)同时,也向关爱同学们成长的各位老师和家长们道一声:“你们辛苦了!”(掌声)
大学的时光似乎转瞬即逝。此时此刻,大家有学业已成的欢乐和喜悦,也难免有同窗离别的惆怅和伤感,有走向未来的憧憬与忐忑,大概也有回顾过去的留恋与不舍。或许你们还在感慨文科图书馆的舒适便,或是怀念名厨进清华带来的四方美味(笑,鼓掌)或许你们还能记起入学时与家人在校园里的合影,而今天却穿上学士服,犹豫着究竟要摆一个什么样的雷人造型。(大笑 鼓掌)而在我的眼里,你们爱真理,也爱生活,爱自己,也爱公益,(欢呼 掌声),爱机械制图,也爱引体向上,没有什么畏惧与不可能,你们是阳光的七字班!(大声欢呼,长久掌声)我记得你们在汶川地震后的献血长龙,记得你们在奥运志愿服务中的忙碌身影,记得你们在国庆游行时喊出“祖国万岁,清华加油!”(鼓掌)也记得百年校庆时,用我的名字,在人人网上写下“清华,生日快乐”(大笑,长久鼓掌)有的同学说,七字班是最幸福的一届,因为经历了这么多的国家大事和学校大事。而我想说,你们不仅经历了这些大事,而且在这些大事中付出了智慧,奉献了辛劳,得到了锻炼和成长,我更为你们感到骄傲!(掌声,长久的)
当然,我也知道,学校一些工作中存在着问题。比如,校园建设中的噪音、尘土和交通不便给大家带来的困扰,网络收费和宿舍搬迁大家也给大家不满意的地方。我觉得,同学们的批评和意见,是出于对学校的爱护和理解,学校的各个部门都会以虚心的态度去反思,以负责的行动去改进。在此,我要衷心地感谢你们的包容与热爱,学校也一定会与同学们一起,把清华建设地更加美好!
作为在清华学习工作了四十六年的一个老清华人,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你们这一代人,与我们那个时代相比,你们知识更丰富,视野更开阔,思维活跃,多才多艺,也更加敢于展示个性,表达想法。我由衷地赞赏你们这些品质,也因此愿意为你们致以更多的期待。所以,在这告别的时候,我还想与你们分享一点我的体会:两句话,八个字,希望能够对你们未来有所帮助:第一,独立思考。从陈寅恪先生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到蒋南翔校长坚持“不唯书、不唯上、不唯他、不唯洋、只唯实”,清华传统的深处,始终蕴含着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的精神,不论是在学术研究中,还是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情况需要我们去分析,去判断,去决定。比如毕业时面临的选择,是读研还是工作,是出国还是留下,是到企业还是去政府,是选择这个行业还是选择那个行业。实际上,如果没有真正独立、深刻的思考,就难以作出正确的决断,将来在研究和工作中也难以有真正的创见,更难以形成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认识。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见异思迁,只会失去自己前进的方向。看到同学们毕业,不禁使我想起四十多年前我在清华的情况。我是1965年进入清华学习的。刚入校九个月,文革就开始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完全被打乱,但我和一些同学依然坚持学习,书本被扔到了垃圾桶里,就半夜打着电筒去偷偷地把它捡回来。学校呆不下去,就背起课本回家自学。之所以如此,是我相信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成为有用之才。(鼓掌)所以我常说:“人要寻常理,不跟风”,就是要有自己的思考、认识和坚持。我觉得这是人在一生当中有所成就的重要基础。
我送你们的第二句话是,善于作为。中国社会正处在快速发展和变革当中,方方面面的不完善、不合理乃至不公平会有很多,这些也常常为同学们的成长带来困扰,造成影响。所以大家有时候会抱怨,会批评,会发牢骚,这事难免的,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我想提醒大家的是,仅仅有抱怨和批评还远远不够,更不能因此嘲笑和怀疑一切,而要善于从复杂的局面中找到解决问题、改变现实的道路。我们要有批判、更要有建设,要有质疑,更要有行动,要有想法,更要有办法,我们不是旁观者,不是过客,我们有责任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有的时候,真正去做成一件事,比仅仅去批判它要困难得多。不仅有外部的阻碍,还有自己内心的动摇。要克服这一切,需要我们有坚韧和智慧,付出辛勤和汗水。而这才是清华人的底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不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才。(掌声)
同学们,清华过去百年的巨大荣誉,来自十七万毕业生在各行各业取得的成就,而清华新百年荣光,将寄托在包括你们在内的新一代清华人身上。站在新百年的台阶上,在大家即将踏上新的征途之际,我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这八个字:“独立思考,善于作为”。并衷心希望各位,在事业成功的同时,志趣高尚,身心活泼,家庭幸福,拥有更加充实丰盈的人生!谢谢大家!(长久的掌声)
第三篇:顾秉林在清华大学2009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同学们:
毕业的钟声已经响起,你们即将告别大学本科生活,走入新的学习或工作岗位。在此,我首先代表学校,对同学们顺利完成学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多年来为同学们的成长付出辛勤劳动的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向支持学校发展、关爱你们成长的家长们,表示亲切的问候!
四年前的开学典礼上,我曾向大家提出“志存高远、学业精深、体魄强健”的三点希望。四年来,我们共同见证了“嫦娥一号”奔月、“神六”“神七”升空、抗击汶川地震、成功举办奥运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相信这些经历会进一步增强大家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事业心、责任心和使命感。四年来,同学们也亲身见证和参与了清华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在学校深入开展因材施教、大力加强实践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做到了收获知识、增强才干、健康成长。
两个多月前,温家宝总理来到清华园,与我校毕业生代表座谈,殷切希望清华学子“要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清华今天的地位和影响,来自于近百年来一代代清华人为国家和民族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而未来,更要靠包括各位在内的新一代清华人拼搏进取。在这个民族复兴、大浪淘沙的时代里,各位同学责无旁贷,也大有可为!
今天,在同学们即将本科毕业之际,我再送给同学们三句话,就是:牢记责任、独立思考、诚信为人。
第一,牢记责任。去年我们刚刚纪念了改革开放30周年,今年又值五四运动9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形势下,正处于保持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青年者,国家之魂”,祖国的兴衰都寄托在一代代青年身上。中国传统文化要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同学们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忘记对自己、对家庭和对国家的责任。刚才徐航校友在发言中说到:“不要先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首先要问你为国家做了些什么。”这句话看似简单,实际上蕴涵着深刻的含义。我们有些同学,毕业后好多年,自己感觉没有什么大的长进,说起来往往是“我们那里根本没有什么什么”等等抱怨。其实当你抱怨时,就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推卸自己的责任。所谓牢记责任,就是无论顺境逆境,都能够坚定地为着自己的使命而努力奋斗。希望同学们能够时刻告诫自己作为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所应当担负的历史与时代重任,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做出清华人应有的贡献。
第二,独立思考。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为王国维纪念碑撰文说:“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独立思考的人,才能从生活中获得智慧。面对复杂的社会需要独立思考,特别是在当前网络发达、信息爆炸的时代,只有深入和理性的思考,才能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面对人生和发展需要独立思考,在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条完全一样的道路,不能审慎思考,就会随波逐流,就会失去自己的方向和道路;面对未来的科研或其它工作也需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创新的源泉,没有深刻的独立思考过程,就会囿于既有的知识而难以突破。所以,希望同学们坚持独立思考、慎思笃行。
第三,诚信为人。孔子有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浮躁之风日甚的今天,要完成自己的历史责任,一个最根本的立脚点就是诚信,这是为人、为学最基本的准则。近年来,社会上频频发生诚信危机事件,教育和学术界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术失范,有的还比较严重。这些事件究其本质,都是丧失了诚信为人的基本准则。在座的同学们大部分将继续深造,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学风修养,恪守学术道德,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对于参加工作的同学们来说,诚信也是立业之本、成功之道。人不信于一时,则不信于一世。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名新生在入学报到时,拜托一位老者帮他照看行李,但办完手续后直到中午才想起行李的事情,他赶快跑回去,发现等待了一个上午的老者依旧站在原地,这位老者就是我校校友季羡林老学长。季羡林先生一生严谨为学、诚信为人,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4天前,季老不幸过世了。他在生前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题为《清华颂》,其中深情地讲到:“清华园,永远占据着我的心灵。回忆起清华园,就像回忆我的母亲。”今天,同学们就要离开母校了。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不忘母校的嘱托,发扬母校的精神,在时代大潮中勇往直前,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再过两年,清华将迎来一百周年校庆。
第四篇:《做第一等的事业,做中国的脊梁》——顾秉林校长在清华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的讲话
《做第一等的事业,做中国的脊梁》——顾秉林校长在清华 做第一等的事业,做中国的脊梁》 顾秉林校长在清华 来源: 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的讲话 来源: 沈晓明的日志 同学们: 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举行清华大学 2010 届本 科生毕业典礼.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和各位老师, 科生毕业典礼.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和各位老师,向你 们致以最衷心和最热烈的祝贺!们致以最衷心和最热烈的祝贺!清华,承载了大家最美好的一段青春时光.四年来, 清华,承载了大家最美好的一段青春时光.四年来,你 们每天骑着自行车穿行在清华园.们每天骑着自行车穿行在清华园.清晨到图书馆前排队占 座,黄昏去紫荆操场挥汗如雨;在课堂上倾听思考,在寝室 黄昏去紫荆操场挥汗如雨;在课堂上倾听思考, 里夜话人生.你们是最后一届记得十食堂的同学, 是清华路, 里夜话人生.你们是最后一届记得十食堂的同学, 是清华路, 学堂路, 紫荆路命名后第一届毕业的同学, 也是让当年的“校 学堂路, 紫荆路命名后第一届毕业的同学, 也是让当年的 校 内网”,现在的 人人网 风靡起来的第一届同学.人人网“风靡起来的第一届同学 内网 ,现在的”人人网 风靡起来的第一届同学.四年时光,我也与你们共同经历了很多: 四年时光,我也与你们共同经历了很多:还记得你们在 紫荆楼前,为汶川灾区群众献血的长龙;也记得在主楼前, 紫荆楼前,为汶川灾区群众献血的长龙;也记得在主楼前, 你们为玉树人民祈福的身影;还记得国庆六十周年庆典上, 你们为玉树人民祈福的身影;还记得国庆六十周年庆典上, 你们在天安门前整齐通过的方阵;更记得北京奥运期间, 你们在天安门前整齐通过的方阵;更记得北京奥运期间,你 们在水立方志愿服务的笑容…… 们在水立方志愿服务的笑容 前年冬天,我参加同学们举办的 与校长面对面“活动 与校长面对面 前年冬天,我参加同学们举办的”与校长面对面 活动 时,有同学问我:怎么看待来到清华的每一个学生?我说, 有同学问我:怎么看待来到清华的每一个学生?我说, 我把你们每一位都看作一块“璞玉 , 我把你们每一位都看作一块 璞玉”,希望你们在清华获得充 璞玉
分的滋养和磨炼, 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在过去的四年中, 分的滋养和磨炼, 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在过去的四年中, 学校也正在通过各种方式, 学校也正在通过各种方式,来为大家创造这样的环境和空 间.比如吸引更多国际一流学者到清华任教,如施一公教授 比如吸引更多国际一流学者到清华任教, 等;比如改革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如清华学堂计划的设立 比如改革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和经
管学院的通识教育改革;再如加大力度推进国际交流, 和经管学院的通识教育改革;再如加大力度推进国际交流, 在你们中间, 在你们中间,超过 20%的同学拥有了到海外学习访问的经 的同学拥有了到海外学习访问的经 历.当然,我们还有一些地方做的不够,比如清华总体上对 当然,我们还有一些地方做的不够, 课业的要求比较严格,学分绩的压力比较大, 课业的要求比较严格,学分绩的压力比较大,给大家自主学 比较大习的空间不足,习的空间不足,对同学的个性发展和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支持 不够,一些教育改革的举措也未能惠及每一位同学,等等.不够,一些教育改革的举措也未能惠及每一位同学,等等.在此,我要衷心地感谢大家, 在此,我要衷心地感谢大家,感谢你们对母校的包容与 热爱,感谢你们伴随清华一起成长.热爱,感谢你们伴随清华一起成长.相信在这里留下的所有 幸福或苦涩,进步或彷徨,成功或遗憾, 幸福或苦涩,进步或彷徨,成功或遗憾,都会化为属于你们 每个人的终身难忘的清华记忆!每个人的终身难忘的清华记忆!今天的毕业典礼以后, 今天的毕业典礼以后,你们中有不少人还会继续留在清 华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但也有很多人将要离开这里, 华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但也有很多人将要离开这里, 到国内外新的地方去学习,工作,生活.无论走到哪里, 清 到国内外新的地方去学习,工作,生活.无论走到哪里,“清 已经成为你们身上最深的烙印.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华“已经成为你们身上最深的烙印.”自强不息, 已经成为你们身上最深的烙印 从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的校训到“行胜于言 的校风 中西融汇, 的校训到 行胜于言”的校风;从“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 行胜于言 的校风;中西融汇 古今贯通, 理渗透”的会通理念, 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 的实践精神;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的实践精神 理渗透 的会通理念,到”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 的实践精神;的会通理念 独立之精神, 的学术品格, 从我做起, 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的学术品格,到”从我做起,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的学术品格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和 我愿以身许国 的强烈社会责任意识, 我愿以身许国“的强烈社会责任意识 从现在做起 和”我愿以身许国 的强烈社会责任意识,再到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的体育传统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体育传统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的体育传统……这些都是你们的 这些都是你们的 精神财富,也是母校对你们的殷切嘱托.多少年后, 精神财富,也是母校对你们的殷切嘱托.多少年后,老师教 给你们的许多知识也许已经过时或者已被遗忘,但我相信, 给你们的许多知识也许已经过时或者
已被遗忘,但我相信, 清华的精神将融化在你们中大多数人的血液里, 清华的精神将融化在你们中大多数人的血液里,体现在你们 的行动上.的行动上.此时此刻,如果让我送给同学们一段临别赠言, 此时此刻,如果让我送给同学们一段临别赠言,我想站 在今天这个时代,再来阐释一下我们的校训:自强不息,厚 今天这个时代,再来阐释一下我们的校训:自强不息, 德载物.德载物.何谓自强不息?我校老校友, 何谓自强不息?我校老校友,著名历史学家何炳棣先生 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讲过这样一个故事:1965 年,林家翘先生应邀到芝加哥大学 访问时,曾对他说: 要紧的是不管搞哪一行 要紧的是不管搞哪一行, 访问时,曾对他说:“要紧的是不管搞哪一行,千万不要作 第二等的题目!这就是老清华人的抱负 这就是老清华人的抱负——做事就要做到 第二等的题目!”这就是老清华人的抱负 做事就要做到 一等!今天的中国正在崛起,未来的几十年, 一等!今天的中国正在崛起,未来的几十年,中国将在世界 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这个时代的清华人, 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这个时代的清华人,我们没有 理由不树立这样的雄心和抱负.我衷心地鼓励各位同学, 理由不树立这样的雄心和抱负.我衷心地鼓励各位同学,不 要随波逐流,小富即安;更不要朝秦暮楚,轻言放弃, 要随波逐流,小富即安;更不要朝秦暮楚,轻言放弃,而要 坚持理想,追求卓越,做出第一等的事业!坚持理想,追求卓越,做出第一等的事业!事业 何谓厚德载物?清华的建立与国耻相连,救亡图强, 何谓厚德载物?清华的建立与国耻相连,救亡图强,爱 国奉献从来就是清华人心中最重的传统和责任.国奉献从来就是清华人心中最重的传统和责任.大礼堂西侧 闻一多先生塑像旁边,刻着他的一句名言: 诗人主要的天 闻一多先生塑像旁边,刻着他的一句名言:“诗人主要的天
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我相信清华的同学都 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我相信清华的同学都 有这样的热忱, 有这样的热忱,我更期望大家能够把自己的热忱化为一生都 坚定和坚持的行动,为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而努力, 坚定和坚持的行动,为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而努力,不因社 会的磨砺褪色,不因个人的坎坷动摇.鲁迅先生说过, 我 会的磨砺褪色,不因个人的坎坷动摇.鲁迅先生说过,“我 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 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 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我衷心希望各位同学在未来的道路上, 我衷心希望各位同学在未来的道路上,无论从事何种职 做第
一等的事业“, 做中国的 业,无论处于何种情况,要”做第一等的事业 ,“做中国的 无论处于何种情况, 做第一等的事业 脊梁”!脊梁!同学们, 同学们,你们是清华在百年华诞前送别的最后一届本科 西山苍苍, 生.“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 西山苍苍 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 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清华过去百年的辉 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煌,是由你们的学长担当起来的,而清华新百年的光荣,则 是由你们的学长担当起来的,而清华新百年的光荣, 寄托在你们新一代清华人的肩上.寄托在你们新一代清华人的肩上.我衷心希望你们不负清华 的培育,也衷心地祝愿你们每一位都健康,幸福,成功!的培育,也衷心地祝愿你们每一位都健康,幸福,成功!
第五篇:顾秉林卸任讲话
篇一: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校友们、老师们、同学们:
清华大学诞生于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成长于国家和民族奋斗之中,发展壮大于国家和民族振兴之时。从用庚子赔款建立的清华学堂,到经辛亥革命洗礼的清华学校;从探索学术独立、教育自主的国立清华大学,到刚毅坚卓、弦歌不辍的西南联大;从艰苦奋斗造就“红色工程师的摇篮”,到改革奋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作为中华民族前赴后继、百折不挠走向复兴的一个缩影,清华的百年历程,是清华人致力于兴国安邦的奋斗史,是探索中国科技教育自立自强的开拓史,是向着世界先进水平跨越发展的攀登史!
百年风雨,世纪沧桑,清华大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良传统,积淀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和“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光荣传统,这种充分体现民族自觉、深刻反映时代风貌、高度凝聚大学使命的清华精神,是学校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和不竭源泉。
清华精神,始终贯穿于教书育人之中。建校早期,清华就确立了“培植全才,增进国力”的宗旨。新中国成立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造就思想坚定、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改革开放以来,不断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推进教育改革,努力培育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拔尖创新人才。百年树人,桃李芬芳,十七万莘莘学子在清华精神熏陶下奋发向上,一大批治学、兴业、治国的英才挺起民族的脊梁。
清华精神,深深融入到创新实践之中。无论是开创“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学术风格,还是确立“顶天、立地、树人”的科研宗旨;无论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辟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诸多领域,还是五六十年代兴办一批新技术专业、八十年代以来布局和发展综合性学科,清华精神引领着我们始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坚定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百年创新,硕果累累,清华师生在科技进步和学术发展中填补了一个又一个空白,刷新着一项又一项纪录,作出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和知识贡献。今天,随着一批优势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清华大学在国际学术领域逐步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放慷慨赴难,为国家富强拼搏奉献,为人民幸福建功立业。
100年来,一代代清华人以思想和行动铸就了清华精神,以智慧和汗水诠释了清华精神,以创造和贡献光大了清华精神。清华精神根植中华文明沃土,广纳世界文明精髓,激励着万千学子把自身发展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相连,汇聚成一曲昂扬激越的时代壮歌!
百年华诞是清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我们迈向未来的历史新起点。当今世界,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同时,仍面临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许多共同的难题;当代中国,正处于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全国上下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这都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深刻反思不足与差距,进一步增强知难而进的勇气和决心,大力弘扬清华精神,奋发有为,开创未来。我们要始终坚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不断树立更高目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把百年积淀的办学优势进一步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努力造就更多拔尖人才,取得更多原创性成果,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使清华大学始终走在时代进步的前列。
我们要始终坚持爱国奉献、追求卓越。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弘扬高尚师德和优良校风学风,引导广大学生坚定理想、刻苦学习、潜心钻研、全面发展、成才报国,激励全校教职员工牢记使命、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为人师表、敬业奉献。
我们要大力倡导人文日新。在清华大礼堂内,有一块1926级毕业生赠送母校的“人文日新”牌匾。“人文”二字源自《易经》“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概指人类一切文化创造;“日新”一词典出《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为每天都要革故鼎新。作为清华精神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文日新不仅是指人文精神的发扬和提升,更是指文明的传承与创造要日新月异、不断进步。我们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风尚,使清华大学始终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交流借鉴人类进步文化的重要窗口,孕育创造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要坚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举,营造开放和谐的校园氛围,鼓励自由探索,激发创造活力,培育视野开阔、人格完善、素质全面的一代新人。
展望未来,我们一定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提出的要求,不负国家的重托和人民的厚望,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建设步伐,力争在本世纪中叶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浩荡洪流中,续写清韵华章,再创新的辉煌!篇二:顾秉林校长在清华大学2011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顾秉林校长在清华大学2011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完整版)2011.7.5 同学们,老师们:
百年校庆的喜悦气氛还在清华园萦绕,我们又迎来了百年华诞后的首届本科生毕业典礼。经过四年的学习,同学们顺利完成了学业。在此,请允许我们向大家致以衷心的祝贺:“你们毕业了!”(掌声)同时,也向关爱同学们成长的各位老师和家长们道一声:“你们辛苦了!”(掌声)
大学的时光似乎转瞬即逝。此时此刻,大家有学业已成的欢乐和喜悦,也难免有同窗离别的惆怅和伤感,有走向未来的憧憬与忐忑,大概也有回顾过去的留恋与不舍。或许你们还在感慨文科图书馆的舒适便,或是怀念名厨进清华带来的四方美味(笑,鼓掌)或许你们还能记起入学时与家人在校园里的合影,而今天却穿上学士服,犹豫着究竟要摆一个什么样的雷人造型。(大笑 鼓掌)而在我的眼里,你们爱真理,也爱生活,爱自己,也爱公益,(欢呼 掌声),爱机械制图,也爱引体向上,没有什么畏惧与不可能,你们是阳光的七字班!(大声欢呼,长久掌声)我记得你们在汶川地震后的献血长龙,记得你们在奥运志愿服务中的忙碌身影,记得你们在国庆游行时喊出“祖国万岁,清华加油!”(鼓掌)也记得百年校庆时,用我的名字,在人人网上写下“清华,生日快乐”(大笑,长久鼓掌)有的同学说,七字班是最幸福的一届,因为经历了这么多的国家大事和学校大事。而我想说,你们不仅经历了这些大事,而且在这些大事中付出了智慧,奉献了辛劳,得到了锻炼和成长,我更为你们感到骄傲!(掌声,长久的)
当然,我也知道,学校一些工作中存在着问题。比如,校园建设中的噪音、尘土和交通不便给大家带来的困扰,网络收费和宿舍搬迁大家也给大家不满意的地方。我觉得,同学们的批评和意见,是出于对学校的爱护和理解,学校的各个部门都会以虚心的态度去反思,以负责的行动去改进。在此,我要衷心地感谢你们的包容与热爱,学校也一定会与同学们一起,把清华建设地更加美好!
作为在清华学习工作了四十六年的一个老清华人,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你们这一代人,与我们那个时代相比,你们知识更丰富,视野更开阔,思维活跃,多才多艺,也更加敢于展示个性,表达想法。我由衷地赞赏你们这些品质,也因此愿意为你们致以更多的期待。所以,在这告别的时候,我还想与你们分享一点我的体会:两句话,八个字,希望能够对你们未来有所帮助:第一,独立思考。从陈寅恪先生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到蒋南翔校长坚持“不唯书、不唯上、不唯他、不唯洋、只唯实”,清华传统的深处,始终蕴含着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的精神,不论是在学术研究中,还是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情况需要我们去分析,去判断,去决定。比如毕业时面临的选择,是读研还是工作,是出国还是留下,是到企业还是去政府,是选择这个行业还是选择那个行业。实际上,如果没有真正独立、深刻的思考,就难以作出正确的决断,将来在研究和工作中也难以有真正的创见,更难以形成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认识。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见异思迁,只会失去自己前进的方向。看到同学们毕业,不禁使我想起四十多年前我在清华的情况。我是1965年进入清华学习的。刚入校九个月,文革就开始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完全被打乱,但我和一些同学依然坚持学习,书本被扔到了垃圾桶里,就半夜打着电筒去偷偷地把它捡回来。学校呆不下去,就背起课本回家自学。之所以如此,是我相信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成为有用之才。(鼓掌)所以我常说:“人要寻常理,不跟风”,就是要有自己的思考、认识和坚持。我觉得这是人在一生当中有所成就的重要基础。
我送你们的第二句话是,善于作为。中国社会正处在快速发展和变革当中,方方面面的不完善、不合理乃至不公平会有很多,这些也常常为同学们的成长带来困扰,造成影响。所以大家有时候会抱怨,会批评,会发牢骚,这事难免的,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我想提醒大家的是,仅仅有抱怨和批评还远远不够,更不能因此嘲笑和怀疑一切,而要善于从复杂的局面中找到解决问题、改变现实的道路。我们要有批判、更要有建设,要有质疑,更要有行动,要有想法,更要有办法,我们不是旁观者,不是过客,我们有责任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有的时候,真正去做成一件事,比仅仅去批判它要困难得多。不仅有外部的阻碍,还有自己内心的动摇。要克服这一切,需要我们有坚韧和智慧,付出辛勤和汗水。而这才是清华人的底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不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才。(掌声)
同学们,清华过去百年的巨大荣誉,来自十七万毕业生在各行各业取得的成就,而清华新百年荣光,将寄托在包括你们在内的新一代清华人身上。站在新百年的台阶上,在大家即将踏上新的征途之际,我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这八个字:“独立思考,善于作为”。并衷心希望各位,在事业成功的同时,志趣高尚,身心活泼,家庭幸福,拥有更加充实丰盈的人生!谢谢大家!(长久的掌声)篇三: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清华大学校长 顾秉林
同学们:
毕业的钟声已经响起,你们即将告别大学本科生活,走入新的学习或工作岗位。在此,我首先代表学校,对同学们顺利完成学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多年来为同学们的成长付出辛勤劳动的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向支持学校发展、关爱你们成长的家长们,表示亲切的问候!
四年前的开学典礼上,我曾向大家提出“志存高远、学业精深、体魄强健”的三点希望。四年来,我们共同见证了“嫦娥一号”奔月、“神六”“神七”升空、抗击汶川地震、成功举办奥运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相信这些经历会进一步增强大家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事业心、责任心和使命感。四年来,同学们也亲身见证和参与了清华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在学校深入开展因材施教、大力加强实践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做到了收获知识、增强才干、健康成长。
两个多月前,温总理来到清华园,与我校毕业生代表座谈,殷切希望清华学子“要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清华今天的地位和影响,来自于近百年来一代代清华人为国家和民族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而未来,更要靠包括各位在内的新一代清华人拼搏进取。在这个民族复兴、大浪淘沙的时代里,各位同学责无旁贷,也大有可为!
今天,在同学们即将本科毕业之际,我再送给同学们三句话,就是:牢记责任、独立思考、诚信为人。
第一,牢记责任。去年我们刚刚纪念了改革开放30周年,今年又值五四运动9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形势下,正处于保持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青年者,国家之魂”,祖国的兴衰都寄托在一代代青年身上。中国传统文化要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同学们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忘记对自己、对家庭和对国家的责任。刚才徐航校友在发言中说到:“不要先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首先要问你为国家做了些什么。”这句话看似简单,实际上蕴涵着深刻的含义。我们有些同学,毕业后好多年,自己感觉没有什么大的长进,说起来往往是“我们那里根本没有什么什么”等等抱怨。其实当你抱怨时,就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推卸自己的责任。所谓牢记责任,就是无论顺境逆境,都能够坚定地为着自己的使命而努力奋斗。希望同学们能够时刻告诫自己作为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所应当担负的历史与时代重任,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做出清华人应有的贡献。
第二,独立思考。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为王国维纪念碑撰文说:“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独立思考的人,才能从生活中获得智慧。面对复杂的社会需要独立思考,特别是在当前网络发达、信息爆炸的时代,只有深入和理性的思考,才能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面对人生和发展需要独立思考,在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条完全一样的道路,不能审慎思考,就会随波逐流,就会失去自己的方向和道路;面对未来的科研或其它工作也需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创新的源泉,没有深刻的独立思考过程,就会囿于既有的知识而难以突破。所以,希望同学们坚持独立思考、慎思笃行。
第三,诚信为人。孔子有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浮躁之风日甚的今天,要完成自己的历史责任,一个最根本的立脚点就是诚信,这是为人、为学最基本的准则。近年来,社会上频频发生诚信危机事件,教育和学术界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术失范,有的还比较严重。这些事件究其本质,都是丧失了诚信为人的基本准则。在座的同学们大部分将继续深造,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学风修养,恪守学术道德,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对于参加工作的同学们来说,诚信也是立业之本、成功之道。人不信于一时,则不信于一世。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名新生在入学报到时,拜托一位老者帮他照看行李,但办完手续后直到中午才想起行李的事情,他赶快跑回去,发现等待了一个上午的老者依旧站在原地,这位老者就是我校校友季羡林老学长。季羡林先生一生严谨为学、诚信为人,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4天前,季老不幸过世了。他在生前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题为《清华颂》,其中深情地讲到:“清华园,永远占据着我的心灵。回忆起清华园,就像回忆我的母亲。”今天,同学们就要离开母校了。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不忘母校的嘱托,发扬母校的精神,在时代大潮中勇往直前,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再过两年,清华将迎来一百周年校庆。衷心希望到时候能够再见到大家,让我们一起庆祝母校百年华诞!
谢谢大家!篇四: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在100校庆上的讲话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在100校庆上的讲话
清华大学诞生于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成长于国家和民族奋斗之中,发展壮大于国家和民族振兴之时。作为中华民族前赴后继百折不挠走向复兴的一个缩影,清华的百年历程是清华人致力于兴国安邦的奋斗史,是探索中国科技教育自立自强的开拓史,是向着世界先进水平跨越发展的攀登史。
谈“清华精神”:突出体现在社会责任之中
顾秉林说,百年风雨,世纪沧桑,清华大学形成独具特色的优良传统,积淀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和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光荣传统,这种充分体现民族自觉,深刻反映时代风貌,高度凝聚大学使命的“清华精神”,是学校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和不竭源泉。“清华精神”始终贯穿于教书育人之中
建校早期,清华就确立了扶植全才、增进国力的宗旨。新中国成立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造就思想坚定、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改革开放以来,不断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推进教育改革,努力培育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型的拔尖创新人才。百年树人,桃李芬芳,17万莘莘学子在“清华精神”熏陶下奋勇向上,一大批治学、兴业、治国的英才,挺起民族的脊梁。
“清华精神”深深融入到创新实践之中
无论是开创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学术风格,还是确立顶天、立地、树人的科学宗旨,无论是二三十年代开启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诸多领域,还是五六十年代兴办一批新技术专业,八十年代以来布局和发展综合性学科。“清华精神”引领着我们始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坚定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百年创新,硕果累累,清华师生在科技进步和学术发展中,填补了一个又一个空白,刷新着一项又一项的记录,作出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和知识贡献。
今天,随着一批优势学科达到和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清华大学在国际科技领域,逐步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清华精神”突出体现在社会责任之中
一百年来,一代代清华人以思想和行动铸就了“清华精神”,以智慧和汗水诠释者“清华精神”,以创造和奉献光大了“清华精神”。“清华精神”根植中华民族的沃土,广纳世界文明的精髓,激励着万千学子,把自身发展同国家发展、民族命运紧紧相连,汇成一曲昂扬激越的时代壮歌。
展望未来:本世纪中叶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顾秉林说,百年华诞是清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我们迈向未来的历史新起点。当今世界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同时,仍面临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许多共同的难题。当代中国,正处于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全国上下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这都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深刻反思不足和差距,进一步增强知难而进的勇气和信心,大力弘扬清华精神,奋发有为,开创未来。
我们要始终坚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不断树立更高目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把百年积淀的办学优势进一步 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努力造就更多拔尖人才,取得更多原创成果,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积极面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使清华大学始终走在时代进步的前列。
我们要始终坚持爱国奉献,追求卓越,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弘扬高尚师德和优良校风学风,引导广大学生坚定理想,刻苦学习,潜心钻研,全面发展,成才祖国。激励全校教职员工牢记使命,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为人师表,敬业奉献。
我们要大力倡导“人文日新”。在清华大礼堂内,有一块1926级毕业生赠送给母校的“人文日新”牌匾。“人文”二字,源于《易经》。“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盖指人类一切文化创造。“日新”一词,典出《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为每天都要革故鼎新。作为“清华精神”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文日新不仅是指人文精神的发扬和提升,更是指文明的传承与创造要日新月异,不断进步。
我们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风尚,使清华大学始终成为继承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交流借鉴人类进步文化的重要窗口,锐意创造新知识、新理论的重要摇篮。
要坚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举,营造开放和谐的校园氛围,鼓励自由探索,激发创造活力,培育视野开阔、人格完善、素质全面的一代新人。
顾秉林最后说,展望未来,我们一定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提出的要求,不负国家和民族的重托,以及人民的厚望。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发展步伐,力争在本世纪中叶,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浩荡洪流中续写清韵华章,再创新的辉煌。篇五:2010顾秉林在清华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清华,一份厚重的人生选择
2010顾秉林在清华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清华,一份厚重的人生选择 同学们:
今天,带着高考成功的喜悦,带着家人朋友的祝福,你们走进美丽的清华园,成为清华园的新主人,为这座百年学府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此,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你们问好:清华欢迎你!借此机会,我也代表学校,向辛勤培养你们的父母和中学老师们道一句谢意: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清华大学的关心、支持与信任!为了你们的到来,学校已做好了充分准备。在这个“全球最美大学校园”里,你们将会享受到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学校建立了完善的成才支持体系,包括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近三分之一学生将在大学期间出国交流的国际培养环境,以及新生研讨课、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等一系列因材施教措施,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学校将从多个方面给予帮助,绝不会让一位勤奋而有才华的同学因为经济压力而停下追寻梦想的脚步。
同学们,清华为你们搭建了成就梦想的平台,但是梦想的彼岸还需要自己去找寻。高中时代,考入清华也许就是你们的梦想。现在,当这个梦想已经成为现实,下一站的目标在哪里?选择了清华,究竟对自己的人生意味着什么?这样的思考或许会伴随你们四年的大学生活。在此我想告诉大家的是:选择清华,就是选择了一生的责任!从建校之初的留美预备学校开始,清华人就将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毕生追求。不久前辞世的钱伟长老学长,最初是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历史系,却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抱着“科学救国”的思想毅然改学物理,最终成为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为科学与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钱老曾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现在,我们的国家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正需要每一个有理想的清华学子,勇敢地承担起肩头的责任: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舞台上,成就自己的事业;在奉献祖国、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责任”可以引领你们成长的方向。但要真正担当得起这份责任,首先还是要“好好学习”。刚才钱颖一教授提出希望同学们具有“好奇心”、“想象力”和 “批判性思维”,我都非常赞同,期望同学们在校期间独立思考、大胆实践,积极尝试各种有兴趣、有意义的事情,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健全人格。此外,我还想强调一点,那就是“勤奋”。“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大学阶段的学习看似轻松自由,但要想真正学好、学透,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有质量的设想和批判性见解,就一定要十分地踏实勤奋。切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而是要在多方涉猎的基础上,在感兴趣的领域里,扎扎实实地下功夫。
品学兼优,德才兼备,是同学们不断追求的成长目标,而一个重要先决条件是要有一副健康的体魄。清华有句口号叫“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这是清华
独特体育传统的写照。学校将在大学四年都开设体育课,并为同学们课余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供一流的设施和条件。希望看到你们在运动场上生龙活虎、挥洒汗水,希望你们在大学期间至少掌握一项体育技能,并把它长期保持下去,成为一生的爱好和习惯。
同学们,明年清华将迎来百年校庆。你们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走进清华,成为了百年清华校园里最年轻的清华人。近百年来,从这座校园里走出了大批学术大师、治国之士和兴业之才,为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