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耶鲁大学校长莱文在清华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
耶鲁大学校长莱文在清华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
胡锦涛主席、顾秉林校长、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我很荣幸代表今天出席大会的各国大学带来对清华百年庆典的祝贺,更有幸的是今天将和中国国家领导人一起见证世界高校对清华的高度认可。
100年来,清华大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清华17万毕业生中,许多人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这其中有中国国家领导人,首获诺贝尔奖的两位华人杨振宁和李政道先生也曾在清华学习,清华培养的钱学森、朱光亚、钱三强等著名学者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耶鲁引以为荣的是,在清华大学建校初期,我们两校就有了紧密联系,清华的前五任校长中有四位都曾在耶鲁学习过。
任何到访清华的人都会对清华的快速发展留下深刻印象。清华在理学、工程、环境和可持续设计方面世界闻名,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的数量一直位居中国高校榜首,其在培养商界和公共政策领袖人物方面的创业努力也令人钦佩。
清华大学也积极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目前有27个与海外大学建立的联合研究中心。此外,清华还与丰田、联合技术公司和波音公司等30多家跨国企业建立了联合研究中心。很幸运,耶鲁也是清华一些重要领域的合作伙伴。耶鲁与清华合作推出中国女性医疗管理领导力培训项目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干部培训项目。
世界各国的大学非常钦佩清华在学生海外培养和留学生教育方面所做的努力。每年清华有超过2500名学生赴海外学习,同时有近2000名学位留学生和800多名访问学生来清华学习。正是这样的交流,使世界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而中国也加深了对世界的了解。
今天在座的各国大学校长都以极大的兴趣关注着中国大学的崛起,而清华正是中国大学飞速发展的一个象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正在越来越多地获取推进大学向更高层次发展所需的人力、物力和信息资源。中国政府作出了明智的决定,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发展一批高水平院校,吸引世界范围内的高端人
才,这将使这些高水平院校有希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
欧美一些人认为中国大学的崛起是一种威胁,这是一种短视的看法。正如全球化一样,教育的竞争是一种共赢博弈。提高全球教育质量将有助于人们扩大知识面和提高生产力。地球的命运取决于我们打破国界共同解决持续贫穷、疾病蔓延、核武器扩散、水资源缺乏、全球变暖等人类社会面临的紧迫问题的能力。我想引用胡锦涛主席在去年7月中国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来结束今天的发言,胡锦涛主席当时说:“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100年来,清华一直致力于实现上述目标。我想代表世界各国大学向清华大学表达最诚挚的祝贺。她即将走向新的百年,并继续为其毕业生的美好未来和整个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而不懈努力!
谢谢。
第二篇:耶鲁大学校长莱文致词欢迎胡锦涛主席
Mr.President, it is my pleasure to extend a warm welcome to you and Mrs.Liu on behalf of our entire community.We are deeply honored that you have chosen to visit Yale.主席先生,我高兴地代表耶鲁大学的全体师生向您表示热烈欢迎。对您特意造访耶鲁,我们深感荣幸。
Your country has an ancient tradition of reverence for education, and your actions affirm this tradition.During the past decade, you have made massive investments in your universities, strengthening the most excellent of those institutions while broadening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from less than 5% to more than 15% of your college-age population.Your nation’s focus on education has contributed substantially to your historically unprecedented success in lifting more than 200 million of your citizens out of poverty in the past quarter century.We admire these achievements, and, like most Americans, we are hopeful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your economy will be accompanied by continued expansion of the rule of law and strengthening the rights of individuals.贵国素有尊重教育的古老传统,而您的行动正证实了这一传统。过去10年里,你们大力投资高校。既加强了高等院校中最出类拔萃的学府,也增加了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入学率从不足5%增加到15%。过去25年中,两亿多中国人摆脱了贫困,这一前所未有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贵国对中小学教育及大学教育的重视。我们钦佩你们取得的成就。像大多数美国人一样,我们希望,随着贵国教育体制和经济的发展,你们将继续完善法制,加强个人的权利。
These past two summers, Yale has been privileged to host presidents and vice presidents from fourteen of your leading universities for an intensive ten-day seminar on the policies and practices of the world’s most respected institutions.Our conversations have acknowledged deep differences on important questions of values and national policy.But we also share values in common, chief among them the belief that only through education can one acquire the capacity to think creatively and independently, and thus contribute to scientific and material progress as well as to the humanistic and artistic expression that enriches society.We also agree on the power of personal encounter to deepen mutual understanding among those who start from different traditions, norms, and values.Our experience mirrors that of thousands of U.S.and Chinese scientists and scholars and tens of thousands of students whose interactions with one another can be a foundation for a lasting peace between our nations.去年和前年夏天,耶鲁特别荣幸地接待了来自贵国14所主要高校的校长和副校长,举办了为期10天安排紧凑的研讨班,探讨了世界上最知名学府的政策和实践。我们的对话表明,在重要的价值观和国家政策问题上,我们有着很大的分歧。但是,我们也有共识,即:教育乃树人之本。教育使个人能够创新地思考,推动科学和物质进步,并展现丰富社会的人文和艺术的表现力。我们也同意,拥有不同的传统、准则和价值观的人们可通过交流切磋加深了解。我们的经历与成千上万的中美科学家,学者和学生的经历一样,我们之间的互动可
以成为两国间持久和平的基础。
Yale is proud of its extensive connections with China.Scholars fromour 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 and faculty from nearly all of our professional schools are currently engaged in more than 80 research and educational collaborations with Chinese counterparts.In addition to our seminar for university leaders we are currently involved intraining programs for your environmental officials, mayors, senior executives of state owned enterprises, and senior governmental leaders.We are collaborating with Fudan and Peking Universities on major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s, and with your alma mater TsinghuaUniversity on both 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projects.Our China Law Center, directed by Professor Paul Gewirtz who helped to orchestrate the Rule of Law Initiative launched by President Jiang Zemin and President Bill Clinton, is deeply engaged with your courts, lawschools,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and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helping to advance legal reform.耶鲁引以为荣的是,我们同中国有着广泛的联系。文理学院的学者以及几乎各个专业学院的教员都正与中方对口合作,从事50多个研究和教育项目。除大学领导高级研讨班之外,我们还为贵国的环境官员、市长、国营企业的高层主管和政府部门的高级别领导提供培训项目。我们还与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合作进行大型的科研项目,并与您的母校清华大学就文化和环境项目开展合作。我们的中国法律中心与贵国的法院、法学院、行政机构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保持紧密接触,协助推展中国的法制改革进程。该中心主任,保罗•格沃兹教授乃江泽民主席和比尔•克林顿总统共同发起的法制倡议的主要推动者。
Our American students are eager to learn about China.They learn from study: enrollment in our first-year Chinese language courses increased by more than 50% this past year, and each time Professor Jonathan Spence offers his course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over 300 students enroll.And they learn from encounter: from getting to know the more than 600 Chinese students and scholars currently in residence here at Yale, who teach us even as they pursue their own studies.我们的学生渴望了解中国。一年级中文课的注册学生在过去一年里增加了50%以上。乔纳森•斯宾塞教授开授的中国近代史课程,每次总有300多名学生注册报名。过去一年里,我们有100多名学生在中国学习或工作,这个数字还在大幅上升。另外,耶鲁在校的600多名中国学生和学者也让我们受益匪浅。他们在此求学的同时也让我们从他们那里学了不少
We look forward to your address, Mr.President.By your presence today, you honor the long association between China and Yale, and you honor the place of the university in both Chinese and American society.We are deeply grateful.我们期待着聆听您的演讲,主席先生。您的到来给中国与耶鲁之间渊远流长的关系带来了荣耀,也给中美社会的大学园地带来了荣耀。我们深表感谢。
第三篇:朱镕基清华百年校庆讲话
朱镕基讲话集锦
(2011年4月在清华百年校庆期间)
核心提示: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与清华师生座谈中,直言不讳地就分税制、土地财政、城市交通、义务教育这些社会热点话题,表达了自己的思考。“攻击分税制,根本就是无知!无知还透顶!”
谈及分税制,朱镕基手拍着《中国农民调查》说道,攻击分税制,说分税制掏空地方财政,造成农民贫穷的人,根本就是无知!无知还透顶!随后,朱镕基缓和了口气,说:“来的时候,我的女儿劝我不要发脾气,我忍不住了,还是要发脾气。这绝不是为了我个人,也是为了整个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
分税制是1994年后推行的新税制,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是主要推手之一。
在此之前的1993年,中央政府财政能力降至历史最低点。于是,朱镕基采纳经济学家董辅等人的提议,决定“分灶吃饭”,中央与每一个省份磋商分税种类和比例,实行分税制。
从1993年9月9日到11月21日两个多月的时间,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带领60多人的大队人马,飞遍17个省、市、自治区,苦口婆心解释中央要推行的分税制方案。其间,中央与地方讨价还价,并最终相互妥协。
推行分税制前后变化大致可总结为:1994年以前的财政收入,中央占3成,地方拿7成,财政支出则是倒过来,中央拿7成,地方拿3成;1994年以后,中央政府在名义上可以得到60%以上,甚至可占7成。不过根据相互间的妥协,中央仍须在自己的收入当中提取若干返还地方。
到2003年,朱镕基卸任时,分税制实施整整十年,财政的盘子从4349亿元增长到21715亿元,增长了将近四倍。
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农民调查》也恰于这一年出版。书中披露了安徽农村的现状,作者认为分税制改革的实质就是中央财政集权,中央出发点虽好,但造成地方财政弱势。诸如义务教育、计划生育、优抚和民兵训练等费用,中央都甩给了地方,但地方没有钱,最后就都转嫁到了农民头上。
在清华座谈现场,朱镕基列出2010年财政收入数据予以批驳,其中提及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分账数据,此前尚未有官方披露过。
朱镕基说:“去年全国财政收入83000亿,其中,地方直接收入4万亿,中央税收返还(给地方)33000亿,两者相加是73000亿,占了大部分啊。中央财政收入多少?是15900亿(注:原话如此),占83000亿的20%左右吧。92、93年中央财政收入比重是28%、27%,现在20%都不到,怎么能说中央把税都收上去了,收得过多呢?”
不过朱镕基对分税制亦有反思,“当然我们还有缺点,主要是返还支付的方式。”
由于收上来的相当一部分钱只是中央财政过了一下手,又通过转移支付、专项拨款等形式补助给各地,使得中央财政和中直部门从中权力大增。
朱镕基说:“税收返还(转移支付)的工作做得不好,要靠地方‘跑部钱进’,求爷爷告奶奶才能拿到,分税制有缺点,但我负的责任不是主要的,因为我当时就说,分税制改革没有完,要继续进行。”
“地方没钱了,所以它只有发展房地产才有钱?”
朱镕基在清华说:“最近呢,还有一种谬论呢,国外的报纸也有,国内的报纸也有,说这个房地产项目这么沉重,都是过去这个分税制搞坏了,说税收都收给中央来了,地方没钱了,所以它只有发展房地产才有钱?狗屁!”座谈现场爆发大笑,连一旁的刘延东也不禁掩口而笑。
从2005年起,大陆楼市价格开始了暴涨历程。由此而起的诸多社会抱怨中,对分税制的声讨此起彼伏,亦有不少专家学者撰文称,高房价的深层原因是分税制掏空地方财政,地方倚重土地财政直接推高房价,且使地方政府被房地产业绑架,阻挠中央调控楼市政策落实。
对此论调,朱镕基说:“(财政收入)总共8万亿,一来一回(地方)收回来7万3千亿,还少啊?还没钱?现在地方有的是钱。这房地产(问题)根子就是房改政策错误。这个不讲,你们看书。”
朱镕基说:“我们制定了一个错误的政策,就是房地产的钱,都收给地方政府,而且不纳入预算,这不得了。这个钱就是搜刮民膏,所以把地价抬得那么高。这个绝对不是分税制的错误。地方没少收钱。”
朱镕基对清华的学生说,房改更多的失误就不多讲了,请大家多看书(注:
即指将要出版的《朱镕基讲话实录》一书)。
“我们什么时候引领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了?全世界都笑了。”
朱镕基清华座谈时,谈到了即将出版的《朱镕基讲话实录》一书最后一篇文章的选取。据他回忆,最后一篇文章本来要选其最后一次在国务院会议上的讲话,题为《值得纪念的五年》,内容是总结任总理的五年。
临近《朱镕基讲话实录》(试印本)快要出版的时候,朱镕基又想起一篇文章。那就是卸任总理的前一个月,2003年的2月1号,农历春节,他去拜访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所做讲话,讲话不长,占了书的最后两页。
新华社当时对朱镕基此行有公开报道:11时50分,朱镕基来到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44路北官厅站,看望大年初一坚持运营的公交系统干部职工。
中央电视台当时的报道突出了朱镕基的讲话内容:“中国要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从根本上说,是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应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城市交通效率,还要大力发展环保型公交车,减少机动车污染,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
朱镕基此次在清华再提这段往事,他说:“那是我的(任内公开的)最后一次讲话,我拜托大家别拿公款去买小汽车,去补贴小汽车,拜托大家多发展公共汽车,发展公共交通吧。如果这么做了,何至于有今天。如果那时候照我说的做了,现在北京就不会那么堵车了。”
朱镕基又说:“现在有个‘荣誉’,我是不把它当做荣誉的,叫做‘中国引领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我心里想,我们什么时候引领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了?全世界都笑了,他们是把我们这里当做市场了。”
“现在的义务教育怎么样?好多同学都辍学了。”
朱镕基又说,上海车展上有的名贵小汽车一辆一亿多,还有不少企业家买飞机,而农村呢,有的地方依然吃不饱,我们解放了这么多年,农村的居民这么贫苦。我从来不主张财政补贴发展汽车工业,我主张全力加强农村义务教育。
朱镕基说,农村的学校,一人一杯牛奶,一个鸡蛋都吃不到,青海省仅是800人的试点能吃到,青海省有3万中小学生,800人跟3万人怎么能比啊?
朱镕基痛心地说道:“我们现在的义务教育怎么样?(农村)好多同学都辍学了,都提前去城市里打工了。”
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界未达到4%。”但实际上,迄今为止,“4%”的政策目标并未实现。
在讲这番话前一个小时,朱镕基在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参加清华大学机电系1951届毕业60周年同学聚会时,也谈及此问题。陪同的刘延东在走出人文社科图书馆赶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途中,对朱镕基的一位同班同学说,我是来接受批评的,不过教育投入也是在增加,以前教育投入占GDP达不到4%,就快要达到了。
2010年7月29日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全文发布。其中,关于经费保障一章,表述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
对这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朱镕基批评其中不少是“空话”。
朱镕基谈及高校扩招,他说“我不主张发展这么多大学,这么多大学干什么呀,我刚才问了我的同班同学,我刚进清华的时候,1947年清华才有两千人,现在几万人就不知道了,清华几万人说得过去啊,一个吉林大学也要七万五千人,大学出了不少(学术上的)假冒伪劣,教授都去造假,剽窃论文,这样搞下去......你还是先把义务教育搞好嘛。”
朱镕基由义务教育谈及国民教育,他以日本大地震为例,说“这次日本大地震,日本的国民损失这么大,连我们都胆战心惊,但老百姓普遍不惊,还是讲礼貌,还是讲公德,在这中国是做不到的,中国要是碰到这么大的地震就乱了套了,这个国民性的养成一定要从国民教育开始。”
朱镕基又说:“你不花大力气搞国民教育,就出很多问题,现在很多人唯利是图。”
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日前夕,清华大学校友、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到访清华,在师生中间多次谈到要讲真话、讲实话,并透露新书《朱镕基讲话实录》即将出版。这是朱镕基近期第二次在公共场合露面,受到清华学子和网民的热捧。
网友“建筑师李煜”在微博中介绍,10时47分,她和很多学生一起在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门口等候朱镕基的到来。11时20分,她再发微博说:“朱
镕基总理很nice,下车后对着层层等待的同学,认真地从左走到右从右走到左挥手,亲切地跟大家打招呼。”
朱镕基随后来到清华经管学院的学术报告厅,在农业发展、房地产改革、教育制度等多个方面与清华学子进行了交流。清华经管学院的官方微博记述:“朱院长说,别的地方我不去,清华经管学院我一定要来。他在讲话中,多次提到说真话,讲实话。”此微博称,朱镕基的新书《朱镕基讲话实录》即将出版,此书收集了他从副总理到总理期间没有发表过的讲话。“所有清华经管学院的学生,都送一套。”朱镕基在当场说。网友“张逢THU”称,朱镕基最后对学生说“今天的话莫要外传哦”,顿时引起广泛掌声。
新快报记者在网友拍摄的图片看到,朱镕基头发全白,身着黑色外套,笑容非常和蔼,随同他到访的还有朱镕基的夫人劳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学生的微博直播在网络空间迅速引起广泛关注。“终于再次看到了他老人家,太感人了”。有网友如此感慨。记者了解到,朱镕基退休后很少露面,但近期已两次出现在公共场合。
1947年,年仅19岁的朱镕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就读于电机系电机制造专业。在当时报考清华大学的湖南籍学生中,他的考分最高,一进校就拿到了奖学金。自此,他与清华大学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1984年,朱镕基以老师的身份进入清华大学。当年清华经管学院成立,朱镕基受邀担任首任院长。曾有媒体报道称,一开始,朱镕基每个月都会来学院一次,主持召开一次院务会议。到了1991年,朱镕基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尤其是1998年出任总理之后,因为工作太忙,只能一两年来学院一次。朱镕基曾说:“这些年,我给经管学院没有做过什么事,甚至同学们想见我一面都难。扪心自问,心中有愧。”朱镕基还亲自指导过4个技术经济专业的博士生。
在担任清华经管学院院长期间,朱镕基一直以清华和经管学院为荣,每次出国访问,都要表明他是清华的教授。他还借助自身力量,为清华的发展带来很多优质资源。
2001年6月,朱镕基辞去清华经管学院院长职务。在告别会上演讲时,他动情地说:“今天,我告别清华,以后就很少来了。但是,请大家放心,我的心永远留在清华。清华的每一个成绩我都会欣慰,清华的每一个难处我都会关心,清华的每一个不足我都会指出。再见了,我永远是一个清华人!”
朱镕基在清华大学到底说了什么?公开的报道中似乎并没有提及,但许多现场的网友还是对此有所描述。
@纳米阿东:朱镕基2003退休之后曾表示不谈工作是最大的原则,以免给新领导造成被动局面,也显得自己指手画脚恋栈不去。多年来一直深居简出,少抛头露面。此次却借清华校庆大谈工作,批评甚严厉。两相对比,值得思索。
朱镕基向清华经管图书馆送出新整理的《朱镕基讲话实录》一书,是他任副总理和总理的12年间的所有讲话录音,“对比一下,看看我是不是说的真话、实话。”朱镕基说,现时送出的是试印版,包括很多未公开过的照片和亲笔信,还要经过中央相关部门审阅才能出版,“批评了别人,总要让别人辩解吧”。
朱镕基在清华座谈会上感叹上海车展一辆车买一亿二千万,说:“青海那边还有很多贫困的农村,很多小孩子连发鸡蛋这种事都不相信,为什么?因为从来没免费发过。我不主张花这么多钱去补贴汽车工业,像这样花1亿多买一辆车这样的发展。还有很多贫困的山区,很多贫困的孩子无法上学。要把钱花在义务教育上,把义务教育搞好!”
朱镕基一反退休9年来不评论时政的态度,高调批评了一些社会现象。朱镕基说,“现在每天7点到7点半必看中央电视台,看他们胡说些什么”。他还批评很多钱都花在大学,但大学扩大招生政策失误,大学出现假论文,并指基础教育投入不足,更说教育中长期规划都是“空话”,也反对补贴汽车产业。让在场陪同的刘延东和袁贵仁十分尴尬。
朱镕基提到给学生们送书,特别要送《中国农民调查》,他指此书引致很多对他的攻击,指税改政策让农民陷于贫穷。“这本书受到很多国外异见分子的追捧。”送书的目的是让同学们有批判意识,用事实去对比书中内容。
朱镕基又批驳他当年制定的税收政策被指令地方财政困难的说法,指去年全国财政收入8.3万亿,其中地方收入4万亿,中央返还3万多亿,“中央自己才1万多亿,怎么能说中央把税都收上去了,收得过多呢?无知透顶啊。当然我们自己也有错误。税收返还的工作做得很不好,要靠地方跑部钱进求爷爷告奶奶才能拿到。”
第四篇:清华百年校庆讲话.docx.docx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胡锦涛
(2011年4月24日)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 4月的北京,春风送暖。在这个美好的时节,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清华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参加庆祝活动的海内外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全国高等学校的师生员工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100年前,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历史背景下,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建立了。那个时代,外国列强的侵略欺凌,封建统治的腐败黑暗,使我们的祖国和人民蒙受了水深火热的苦难。中国人民和大批仁人志士在苦难中觉醒、在压迫下奋起,决心改变民族积贫积弱的命运和人民苦不聊生的状况。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推动全民族更加自觉地走上了振兴中华的奋斗历程。
90年前,在中国人民改变民族命运如火如荼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仆后继、顽强拼搏,经过长期浴血奋战和艰苦奋斗,建立了新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了改革开放,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建校以来,广大清华师生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形成了优良文化传统和光荣革命传统,在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史册上写下了自己的隽永篇章。
建校伊始,清华秉持科学救国理想,倡导“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一批学界泰斗在清华园里潜心治学、精育良才,形成了名师荟萃、鸿儒辉映的盛况,很快发展成为我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填补了我国现代科技的诸多空白。抗日战争期间,清华同北大、南开一道,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共创了西南联大的办学成就。梁启超、冯友兰、陈岱孙、费孝通、钱钟书、吴晗、曹禺、季羡林等一大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大师,叶企孙、茅以升、竺可桢、华罗庚、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钱伟长等一大批我国自然科学学科和工程技术领域奠基人和开拓者,还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李政道,都是清华人中的佼佼者。广大清华师生始终满怀强烈的爱国情怀,积极投身“五四”运动,坚定走在“一二九”运动等爱国民主运动前列,奋勇参加民族救亡和人民解放斗争,涌现出闻一多、朱自清等一大批革命先烈和民主志士,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大清华师生满怀豪情投身祖国教育、科研、建设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坚持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重视因材施教、实践锻炼、能力培养,努力建设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大学。清华大学创办了原子能、无线电等一批国家急需的新技术专业,积极参与“两弹一星”等重大工程,完成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密云水库等重要设计,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发展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我和很多同龄人在这一时期进入清华大学学习,清华园里蓬勃昂扬的青春理想、严谨勤奋的治学氛围、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生动活泼的文化生活深深熏陶了我们。当时,蒋南翔校长富有创造性的教育思想,刘仙洲、梁思成、马约翰、张光斗等大家名师执教讲坛、垂范学子的风采,令我们受益匪浅、终生难忘。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清华师生牢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使命,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加快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一流大学,清华大学办学总体实力大为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学术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清华大学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强化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育人特色,大力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新型的人才,广大毕业生踊跃到国家重点行业和基层施展才干。清华大学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要开展科研,取得高温气冷堆等一大批先进科技成果和优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社会影响和国际声誉不断提升,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上迈出重大步伐、取得显著成绩。
水木清华,钟灵毓秀。在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清华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传统,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弘扬“行胜于言”的校风,培养了17万名优秀人才,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在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460位清华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00年来,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顽强拼搏、真诚奉献,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建立了突出功绩。
清华百年历史又一次表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类进步为己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改革创新,我们的大学就能获得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就能源源不断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特别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为掌握国际竞争主动,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
对我国来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既要充分认识我国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决不能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必须谦虚谨慎、埋头苦干,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目标奋勇前进。
第五篇:胡锦涛2011清华百年校庆讲话摘录
胡锦涛清华百年校庆讲话摘录
当今世界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为掌握国际竞争主动,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树立终身学习和系统培养观念,造就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要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瞄准国际前沿,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学科融合,培育新兴学科,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要自觉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产学研紧密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着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要自觉参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参与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进程,以服务和贡献开辟自身发展新空间。要自觉参与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需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广泛开展科学普及,为社会提供形式多样的教育服务,深入开展政策研究,积极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努力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作出积极贡献。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进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展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风采,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努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总之,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人才培养新优势,努力出名师、育英才、创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