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海运2009年防火工作总结
中国海运2009年防火工作总结
2009年集团的防火工作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认真学习贯彻新《消防法 》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中海的要求,强化单位防火工作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各级防火工作责任制,通过持续不断的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和火灾隐患排查整治,集团没有发生上报及以上等级的火灾事故,未达到上报等级的火灾小事故大幅下降,为集团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消防安全保障。
一、全年主要消防工作
1、落实各级防火安全责任制
新“消防法”5月1日实施后,在“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新的工作格局下,进一步确立了单位是防火工作的责任主体,单位防火工作的原则是“管理自主、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各单位高度重视防火安全工作,充分认识到作为中央企业,做好单位的防火工作是政治责任、是社会责任;领导层的重视、特别是一把手的重视是做好单位防火安全工作的重要保证,消防管理干部的责任意识和专业技能是做好单位防火安全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员工的防火意识、防火技能和积极参与是做好单位防火安全工作的基础。年初,集团与21家专业公司签定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各单位分别与173家下属单位及部门签定了安全生产责任书,逐级落实了防火安全责任,各基层单位与所有一线操作员工签定了“安全生产承诺书”,把防火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各单位加强了消防管理队伍的建设,完善了防火工作制度建设,加大了防火安全投入,加强企业员工消防安全培训,加大了对消防管理干部队伍的培训工作力度,集团消防管理干部中已有70多人通过了国家消防管理员和管理师培训。目前,各单位防火安全机构和管理人员到位,管理网络健全,运行有效。在60周年国庆庆典活动期间,集团所属各单位没有发生一起火警,确保了集团防火安全形势的安全稳定。
2、各地区防火委全面开展工作
今年年初广州、大连海运公安局分离后,集团的防火工作彻底摆脱了保姆式的管理模式,真正确立了各单位防火工作的主体责任。根据集团实际情况所采取的地区防火委的工作格局,从年初开始也全面运行了。上海海运、广州海运、大连海运和中海海盛克服了人手少,防火工作点多、面广、工作量大等困难,积极承担起了地区防火委牵头单位的责任,积极主动地完成了与海运公安消防管理档案的移交,制定了地区防火委的工作职责,建立了新的工作台帐,做好牵头和协调工作,尽职尽责,在地区各单位的主动配合下,有序地开展工作,为提升整个集团的防火安全水平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今年以来,四地区防火委分别召开了地区防火工作联席会议,开展专项检查31次,查出消防安全隐患26项,整改建议11项,已全部整改。
今年集团未发生火灾上报事故,与08年持平;未发生火灾小事故,同比减少4起。是近年来防火安全形势最好的一年。
3、认真学习新消防法、强化单位主体责任
1998年9月1日颁布的消防法已经实施了11年,对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消防工作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原消防法的一些规定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消防工作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关于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新机制的要求,新消防法自今年5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消防工作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一个新的划时代的开始。4月16日召开了整个集团范围的新消防法宣贯视频会议,专门邀请了上海市消防局水上支队的消防法制专家进行宣贯,讲解的非常透彻,要求非常明确,对于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消防法,认真、全面的贯彻消防法有着极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各单位广泛开展了学习和宣贯活动,中海物流等单位还组织机关员工进行了知识竞赛活动。新消防法从三个方面完善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从四个方面规定了单位消防责任主体的义务和责任,进一步加大了消防执法力度。通过新
消防法的深入学习,极大的促进了集团的防火安全工作。
4、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督促整改火灾隐患
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要求,各单位持续深入地开展了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努力做到火灾隐患“不增新量、减少存量”。各单位普遍对本单位内的重点单位、重点部位、重点工种进行了确认。重点对消防水系统、消防通道、报警系统、电气设备、防雷设施、明火作业、出租单位、人员密集场所等进行消防检查。逐步完善防火档案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台帐火灾隐患的治理说到底就是安全投入的问题,08年各单位对于重大火灾隐患的治理都有较大的投入。由于集团内老企业多、老旧船舶多,消防设备、设施陈旧现象比较普遍,历史欠帐较多,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轻重缓急,逐年投入。对于暂时还没有改造计划的设备和设施,采取了必要的防范措施;对于已经影响到安全、或不符合最新的消防法律、法规的设备设施,都能够做到立即整改。中石化中海燃供何家湾油库,消防水系统已不符合新消防法规要求,公司已拨300多万元专款准备对整个消防水系统进行全面更新,目前已进入设计审核阶段。船舶检查组1至9月份检查船舶243艘,查出消防方面缺陷972项,其中较为集中的缺陷中扣5分的大项目有6项,如:火警探头、报警按钮不工作;防火门、框锈烂洞穿;大型Co2三副不熟悉操作、管线锈烂洞穿;消防水出水时间超过5分钟;消防演习人员集中超过2分钟等,各船公司督促、跟踪整改,目前已全部整改。
5、消防重点单位加强防火安全工作
为了加强消防重点单位的防火安全工作,年初,上海地区的各人员密集场所签订了“消防安全保证书”、修船单位签订了“消防安全保证书”,进一步树立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特别是修船企业明火作业多,施工量大,施工环境情况复杂,外包施工队伍多,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火灾危险性大。历来是集团防火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中海工业通过一系列的专项整治工作,修船防火安全形势基本平稳。今年以来,各船厂加强了对修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长兴船厂组织了由各车间主任、主管等生产管理干部与专职安全干部共同组成的安全督察组,轮岗脱产2个月一期,对作业现场进行检查,通过检查督促现场安消员的工作职责,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生产管理干部管生产同时管安全的意识和习惯;该厂还专门投资近100万元,集中管理外包队伍的氧乙炔管,杜绝了不合格氧乙炔管的使用。从年初开始到9月份,各船厂认真扎实地开展了修(造)船厂明火作业专项整治活动。在明火作业专项整治活动期间,各船厂领导重视,加大火灾隐患整改力度,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监管,有效地促进了修船防火管理,9月底,各单位全部以优良的成绩通过消防局的验收,长兴船厂以94的高分获得上海市水上单位第一名。集团内各油库、船厂、污水处理厂等建有专职消防队的单位,加强队伍建设和训练,切实提高专职消防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灭火救援实战能力,促进专职消防队伍正规化、专业化和准军事化建设发展,在保障本单位的防火安全及处置初起火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消防局的年度考核验收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中海空运今年以来生产任务减少,但防火安全丝毫不放松,他们主动邀请消防局上门检查,获得了较好的评价。中海投资年初三家集装箱厂恢复生产,公司专门组织了多次安全检查,各箱厂加强外包工上岗前培训,查找安全隐患,采取了多项防范措施,确保了安全生产。各船公司认真吸取去年3起船舶火灾的教训,加强船舶体系的执行力,加大隐患排查整改力度,今年以来,未再发生类似事故。
6、认真开展“119消防日”等活动,加强消防演习
各单位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119消防日”等活动,在活动期间,普遍开展了消防知识宣传、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火意识。各基层单位都开展了消防演习,重点加强扑灭初起火灾的能力。中海国际加强对消防重点单位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的管理力度,学院针对有近三千学生住宿,人员密度大的特点,把应急疏散演练作为重点。学院组织了学生义务消防队,对4幢学生住宿楼每月在一幢楼进行应急疏散演习,每位学生每年参加2次疏散演习,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应急疏散能力。学院确定了39个防火重点部位,每月进行重点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隐患。今
年是集团第十二届119消防日活动,活动主题为“全民参与消防,共筑平安世博”。各单位在活动中,加强宣传,拓宽阵地,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组织消防知识测试和知识比赛,增加活动趣味;开展训练和演练,提高实战能力;消除隐患,完善制度。中海工业与中海油运在长兴船厂举行了厂、船联合消防演习。目前119消防日系列活动正在各单位全面开展,通过活动全面提高全员的消防素质和安全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集团的防控火灾能力,为构建和谐中海,创造平安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对明年防火工作的建议
1、深入学习新消防法,严格执行消防法律、法规。牢固树立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切实做好本单位的防火安全工作。
2、完善各级防火安全责任制,进一步理顺防火安全管理关系,完善防火安全管理网络,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责任到岗位。
3、加强防火安全检查,做好隐患整改和跟踪工作,建立隐患整改的工作台帐,加强对出租场所、医院、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监督检查。各单位要保证整改资金的落实到位,确保每项隐患都能够得到切实的整改。
4、进一步强化动火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管,严格动火作业三级审批制度,加强对外包工的管理。
5、加强专职消防队和义务消防队的建设和训练,提高单位对初起火灾的处置能力。
6、加强应急演习和培训,强化员工扑灭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技能的训练。特别是人员密集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演习的实战性和真实性,真正提高单位内人员的应急自救和逃生的技能,切实防止发生群死群伤的事故。
中国海运防火委
第二篇:中国海运企业文化
中国海运“十二五”企业文化建设规划
一、序 言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这不仅深刻阐明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更为新时期和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中国海运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国有重要航运骨干企业。长期以来,中国海运始终不渝地支持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久增长、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海运自身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壮大。按照党和国家提出的要在新世纪前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战略目标,中国海运积极推进、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期内滚动调整规划和建设“百年中海、一流企业”的发展目标;在产业结构、发展方式、管理方式、团队建设、竞争力模式建设方面,努力开展“五个转型”;围绕航运主业,坚持“立足沿海,开拓远洋”的指导思想,努力做强、做大、做优;同时,贯彻国家产业发展方针与政策,积极发展相关陆岸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握国际和国内政治、经济发展形势与环境,突出主业,保持企业经营、效益的平稳较快发展。努力将中国海运建设成为国家30至50家重要骨干企业之一,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优势、质量效益型、世界一流的航运企业。
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的灵魂,是实现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中国海运企业文化是集团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持续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构建企业民主、和谐的内在推动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实现集团“十二五”发展规划,把中国海运全面建设成为世界一流航运企业,不仅要靠经济实力,还要靠文化的力量,把广大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发挥出来,为建设“百年中海、世界一流”体现价值。
中国海运经过十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实现了从小船到大船、从沿海向远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三个转变”;同时,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逐步突出,深入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为此,站在“十二五”新起点上,我们要进一步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把集团的发展与国家的规划相衔接,努力实现新的“三个转变”:一是从航运的行业成功者向行业领先者转变;二是从经济增长向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手段,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的;三是从单一的速度指标向全面和谐发展转变。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努力实现新的“三个转变”,是我们推进“五个转型”、向“百年中海、世界一流”迈进的重要新台阶,也是建设与时俱进的先进企业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集团“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达到2000亿总资产规模,世界一流航运企业总体目标,同时,对企业软实力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抓住企业文化这一软实力的核心,扎实努力开展工作。为实现集团“十二五”发展规划,依据国务院国资委和交通运输部有关文件精神和中国海运“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在总结前五年特别是2008-2010年企业文化建设实践成果、主要经验、形成基本特点特色的基础上,制定中国海运“十二五”企业文化建设规划。
二、集团“十一五”企业文化建设主要经验及存在困难与问题
企业文化是生产力,优秀企业文化是先进生产力。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文化已成为决定一个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特别是经历了始于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广大干部职工更认识到企业文化在凝聚人心,应对危机,迎接挑战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海运的企业文化不断融合上海、广州、大连海运三地的优秀文化,系统总结集团文化建设丰硕成果,在实践中不断加强探索并发扬光大,逐步提炼了具有航运特点、企业特色、时代特征的“爱我中海、勇创一流”的企业精神和“诚信四海、追求卓越”的企业核心价值观,确立了企业宗旨、企业愿景、企业目标、企业形象、经营战略、管理理念、行为准则、共同价值观等体系,推出了《中国海运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等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成果,为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凝聚员工意志和力量的重要精神支柱,促进了企业持续稳健发展,提升了企业的综合竞争软实力。
2008年初,集团编制印发的《中国海运2008—2010年企业文化建设规划》,明确提出,通过“实践年”、“推进年”和“提高年”的三年努力,力争“在2010年基本形成适应中国海运‘十一五’改革发展要求,具有航运特点、中国海运特色并逐步成为被广大员工认知认同的企业文化体系”的企业文化建设目标。经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企业文化的各项工作在集团各层面不断推进和提高,企业文化的理念在中海员工的头脑中已沉淀、清晰,一些优秀的属于中国海运自身的企业文化理念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集团行业特色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并在安全、管理、经营、服务等各个工作环节中得以体现,企业文化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作用已清晰显现,并越来越彰显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等诸多效应。其主要成效:
一是集团党组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调整和充实了集团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了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具体落实完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机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力量、落实企业文化建设经费、筹办企业文化展示厅、制作企业形象宣传片、梳理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协调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等七项工作,明确了工作要求、责任部门和时间限定,为加强和推进集团企业文化建设起到了主导作用。近三年来,集团先后召开了7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年会、企业文化研讨会和企业文化建设交流推进会,对推进和深化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企业文化建设领导机制、工作机制、运行机制和企业文化子系统建设等达成了共识,取得上下联动效用。
二是在实践中形成集团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以集团参与央企8家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试点单位为契机,形成了具有中国海运特色和行业特点的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标准体系,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评价,坚持以评促建、重在推动工作的原则,通过评价,查找存在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完善工作措施,改进工作方法,以进一步规范、引导、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同时,形成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示范、达标单位管理办法,将在集团系统中,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示范、达标单位评选,推广先进经验,促进平衡发展。
三是集团核心价值体系初步形成并引领企业文化建设。集团成立后,确定了“爱我中海、勇创一流”的企业精神;2004年8月正式确立体现时代特色、具有航运特征“诚信四海、追求卓越”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近三年来,集团不断丰富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同时提炼和培育了各具特点的经营战略、宗旨和理念,成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思想先导。集团所属各单位,包括每艘运输船舶都逐步形成了具有各自特点的精神和价值观。精神和价值观的凝聚,不断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建设世界一流航运企业的激情,体现了中海人建设百年中海和世界一流航运企业的勇气和信心,为集团科学发展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四是以先进文化理念融入企业管理。近几年来,中国海运以“安全、优质、高效、绿色,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和谐服务”为使命,以“建设百年中海”为企业愿景,以“世界一流航运企业”为企业发展目标,以“做强做大航运主业,积极发展相关产业”为企业经营方针,以“精细化”为企业管理理念,以“执行力”为企业工作要求,以“爱中海、有思路、能干事”为企业员工理念,以“中国海运、共创双赢”为企业广告语等,切实使企业管理,上升为文化行为,促进企业的管理升级。
五是丰富企业文化活动,建设精神家园。近三年来,集团充分肯定了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建立和完善安全文化、廉洁文化、服务文化、管理文化、风险文化、学习文化、团队文化等体系建设,并以在全国交通系统开展的“学先进、树新风、创一流”活动主题,结合集团实际,延续开展了“一流企业、一流员工”素质工程建设和“精细化管理”,所属单位包括运输船舶开展了与国际国内同行业先进企业“对标”活动,找差距、定目标,缩小差距、赶超目标,较好做到了把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与企业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相结合。2009年,结合建国60周年庆祝活动,展示集团改革发展成就,宣扬集团企业精神,凝聚力量。在海运报连续刊载《海运六十年•精神丰碑》系列文章,回顾中国海运与共和国共同走过的风雨历程,展现中海人在各个历史时期坚强拼搏的精神风貌,以此弘扬中海精神,传播中海优秀文化,激励中海人为建设“百年中海、世界一流”的宏伟目标奋斗不息;组织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和“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成功举办集团文艺汇演,并刻录光盘发放各单位基层、船舶;集团和所属单位还多次开展职工体育运动盛会、地区文艺汇演等,促进企业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努力满足员工的文化体育需求。
六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中国海运以创建全国交通系统文明行业、所属各单位以创建省市级文明单位为主线,大力开展群众文明建设创建活动,集团于2005年12月被交通部授予“全国交通文明行业”称号并连续两次通过复核;中海发展油轮公司被授予第四批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被授予全国交通文明行业,集团先后有30多家单位被命名为省部级以上文明单位和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集团始终坚持每年开展评选“十佳中海标兵船”、“十佳文明示范窗口”、“十佳文明标兵”、“十佳新人新事”的“四十佳”活动,使精神文明活动载体与企业文化建设阵地融会贯通,不断丰富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
七是以先进典型激励,做好文化育人。坚持用先进文化凝聚人、培育人、激励人是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和有效做法。先进模范是企业的宝贵财富。近几年来,集团和所属各单位每年召开劳模座谈会、报告会,组织开展了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及“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交通人物”,集团杨怀远被分别评选为全国“双百”和“交通感动人物”;组织开展了向杨怀远同志学习活动,并举办了杨怀远先进事迹专场报告会;广泛开展了“10位为中国海运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一线模范人物”评选活动并在国庆60周年前夕予以隆重表彰,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群英谱;在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并作为构建企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不断建设和形成一支具有中海文化底蕴和特色的高素质员工队伍。
八是大力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集团把推进学习型党组织作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并以此为引领,每年定期举办领导干部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后备干部培训班和海外干部培训班;建立和完善船员、员工网上在线教育培训;举办各行各业技术技能练兵、比武活动;建立船舶业余学校,建设船舶文化,提高船员素质。
九是承担社会责任,提升企业形象。大力倡导并努力践行中国海运发展的事业追求和社会责任,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客户利益、公众利益、员工利益,维护和谐稳定,力保煤电油运,热心赈灾救灾,开展海上救助,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建设“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优秀责任文化。
通过近三年来的积极推进和加强,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总体呈现认识到位,制度成型,活动持续,各具特色的态势。所属各单位宣传企业形象,建设内部凝聚力工程,开展精细化管理,塑造经营品牌等等,逐步形成了与企业硬实力配套的软实力。
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的工程。当前,集团企业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误区,主要表现为:一些单位领导干部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不够,致使各单位企业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个别单位企业文化建设呈现人治化现象,浮于表象,与企业改革发展形成脱节,出现“两张皮”;一些单位企业文化子系统建设特点不显著、效果不明显;有些单位企业文化建设落地不够实、办法不够多、推进不着力;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文化现象,有时影响企业和员工的价值观,并在一些干部和员工中时有显现等。这些困难和问题将在“十二五”期间逐步加以解决。
三、集团“十二五”企业文化建设指导思想、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集团“十二五”企业文化建设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继承企业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国内外现代管理和企业文化的优秀成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念,以学习创新为动力,以安全高效为目标,以诚实守信为根本,以追求卓越为要求,围绕大局、融入中心,推进“五个转型”,实现科学发展,努力建设与“百年中海、世界一流”相适应、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丰富管理内涵和中海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为全面实现集团“十二五”发展规划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总体目标:着眼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软实力,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优势、质量效益型、世界一流航运企业,从战略高度重视和谋划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化和创新,站在新起点,总结新经验,承担新使命;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相融合,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相一致,企业文化优势与企业竞争优势相辉映,使中国海运努力成为对社会是责任型企业,对客户是价值型企业,对员工是激励型企业,对同业是竞合型企业,对自身是和谐、进取、创新、学习型企业的目标,坚持建设“百年中海”,实现“基业长青”不动摇。
具体目标:在“十二五”期间,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得到较好实践,文化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建设“百年中海、世界一流航运企业”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加牢固,职工队伍素质明显提高,集团系统“三个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加强,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明显增强,努力将集团建设成为中央企业或全国交通系统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累计60%以上直属单位被评为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或达标单位,其中30%以上直属单位被评为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建立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反映海运企业特色的理念体系、行为体系、制度体系、形象体系等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体系。
四、集团“十二五”企业文化建设遵循基本原则
一是人本原则。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始终贯穿以人为本一条主线,用美好的愿景鼓舞人,用宏伟的事业凝聚人,用科学的机制激励人,用和谐环境熏陶人;从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全力为每位员工搭建发展平台、提供发展机会,增强员工的责任感、爱岗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达到员工价值体现与企业发展的有机统一。二是“四结合”原则。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相结合;与推进精细化管理和科学规范企业制度相结合;与创先争优等党建工作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
三是“五统一”原则。企业文化建设坚持核心理念的统一,企业文化建设发展战略的统一,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统一,企业品牌意识的统一,企业形象识别规范的统一。
四是创新原则。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具有世界性眼光,国际化需求,继承发扬,借鉴创新,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实事求是,不断超越。
五是机制长效原则。企业文化建设坚持用制度、机制予以保障;坚持从企业实际出发,尊重建设实践,追求建设效果,形成鲜明特色,杜绝流于形式。
六是文化融入原则。用优秀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管理,逐步实现以优秀企业文化为引领的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的流程再造,显现文化对管理提升、制度创新的推动与影响,实现优秀文化与精细管理的相互保障和促进,逐步形成先进文化管理的理念。
五、集团“十二五”企业文化建设主要任务
一是建立明确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进一步完善价值理念体系,制度、行为规范体系,形象识别体系;形成组织保障机制,工作指导和载体支撑机制,考核评价机制。
二是实施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评价体系。通过建立健全有利于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评价体系和机制,检查和衡量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要求是否落实到位、措施是否切实有效、企业文化体系是否健全完善、工作成效是否明显,以便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完善工作措施,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水平。
三是营造全员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氛围。牢固树立职工群众主体地位的意识,依靠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发挥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建设企业文化,从而使企业文化既符合企业科学发展的需要,又源于职工自身发展的需要,实现企业发展与职工发展的和谐统一。
四是促进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推进、协调运转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建设和丰富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使这四者成为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特别是要通过不断完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行为规范,使企业文化理念融入经营管理,转化为职工的思想认识和自觉行为,从而使企业文化长期持续发挥作用。
五是发挥企业文化建设和谐共进的作用。引导企业和职工正确认识和处理企业利益、国家要求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企业发展与职工发展的关系,形成企业、职工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局面;引导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相融共进;引导企业注意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管理,使企业文化建设既有工作内容、基本要求、实施原则、分类指导,又有检查评价、示范引路,确保企业文化建设整体规划,系统运作,落到实处。
六是坚持企业文化建设兼容并蓄,注重特色。在所属企业不断充实丰富个性文化的基础上,形成战略性、主导性、整合性、包容性的集团共性文化,对内,规范集团所属企业和所有员工的行为;对外,展示集团的竞争力和整体形象,达到 “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的要求。七是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引领,推进“四个一流”职工队伍建设。在突出“深化结构调整,促进五个转型,推动企业科学发展上水平”这一创先争优活动主题的同时,在职工中广泛深入开展“一流职业素养、一流业务技能、一流工作作风、一流岗位业绩”活动,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任务,以建设“百年中海、世界一流”为目标,以尊重职工、激发活力、促进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为宗旨,以落实岗位责任制为基础,以培养爱岗敬业、严谨诚实的企业文化为核心,以理论武装、班组建设、职工素质工程、企业文化建设等为载体,切实加强职工队伍的教育、培训、考核、管理、激励和关爱,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素质、执行能力、业务技能、服务水平、知识结构、创新意识和工作理念,着力打造一支具备世界眼光、顺应时代潮流、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高素质、高层次、现代化的职工队伍。
八是积极稳妥推进文化融合,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做好文化融合工作是企业并购重组成功的重要保证,要适应中央企业并购重组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以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兼收并蓄、融好融优,重在建设、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战略高度,认真谋划,积极探索,切实抓好文化融合工作。在企业“走出去”,海外经营、发展的同时,要充分运用中华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宝贵资源,结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点,从建设百年中海、世界一流航运企业目标出发,以全球化、国际化视野为要求,推进文化融合,培育特色鲜明的集团海外企业文化,树立和扩展中国海运的国际品牌,彰显民族精神、国家形象。
六、集团“十二五”企业文化建设主要实施八项工程
(一)具有完善的价值理念体系,开展理念深入工程。
充分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一是根据集团“三个转变”新要求,进一步增强广大员工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做强做优的观念、质量效益的观念,正确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硬件与软件的关系、短期与长期的关系;二是从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出发,深刻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从建设百年中海、世界一流航运企业的需要出发,深刻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紧迫性;三是从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建设“一流职业素养、一流业务技能、一流工作作风、一流岗位业绩”的高素质员工队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出发,深刻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四是从分析、了解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使命和责任出发,提高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觉性。通过广泛深入学习、宣传和开展有关主题活动,进一步树立企业科学发展理念,凝聚企业核心价值观,增强广大员工对企业宗旨、企业目标、企业愿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等企业文化理念的认同,并在实践中得以落实,成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
(二)推进文化品牌建设,开展形象塑造工程。
树立企业对外共同的形象。集团系统各单位在共铸中国海运企业精神、共塑中国海运核心价值观、共升中国海运司旗、共唱中国海运司歌的同时,做好集团展示厅筹建、落成、展示工作;发挥集团海外产业优势,做好宣传工作“走出去”,扩大集团海外知名度、影响力;采取内外结合方法,建立健全与社会主要媒体沟通渠道,加强内部媒体舆论宣传,凝聚人心,集聚力量;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定期发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报告;按照视觉识别系统规范使用形象标识,充分展示集团的文化形象。
(三)以凝心聚力为要求,开展文化融合工程。
以建设百年中海、世界一流航运企业为目标,以凝心聚力为要求,在集团文化的旗帜下,做好合并、合资、合作企业及总部与各地分支机构的文化融合工作,推行集团海外企业的文化融合,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和统一的集团价值理念、大局意识、集团意识,注重总结、吸收国内外重组、合资、合作中有效实施文化融合的新经验、新成果,探索企业文化融合创新之路,为推进企业并购重组、合资合作、海外发展壮大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持。
(四)形成各具特色子文化,开展文化发掘提炼工程。
引入国内外优秀企业文化成果,发掘集团企业文化优秀遗产,提炼优秀文化价值观和现有的企业各具特色的子文化并予以进一步弘扬和推广;要根据企业实际,大力弘扬诚信文化、执行力文化,编印企业文化建设各类案例,如安全文化、廉洁文化、服务文化、船舶文化、和谐文化、管理文化、学习文化等系列丛书,学习研讨,汲取经验,解决子系统文化建设方面理论与实践的问题;倡导尊重、民主文化、公平文化、团队文化等主流文化,从而摒弃和取代一些不良文化的影响。
(五)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开展文化管理工程。
以精细化管理为重点,坚持文化融入管理,文化融入制度,文化融入生产经营安全活动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全过程,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五个转型”。通过实行全员参与精细管理、全过程精细管理、全要素精细核算、全方位精细考核,形成精细化管理文化,深化精细化管理的应用,达到文化管理的目标。
(六)不断完善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开展制度固化工程。
坚持企业文化建设评价制度,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示范、达标单位评选,规范、引导、推动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定期对企业文化建设现状的审视、分析和判断、评价,查找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实施环境和计划、制度的落实情况,比较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标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建议和预案;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建设,以制度固化,推进集团各单位企业文化建设平衡发展。
(七)落实各类行为准则,开展行为规范工程。
建立健全企业员工行为规范体系,落实各类行为准则,制订和完善包括服务规范、岗位规范、程序规范、奖惩规定、对外窗口单位服务承诺、廉洁自律规定等规范员工行为的管理制度,使企业行为文化建设规范化、标准化,成为集团企业文化的重要体现。
(八)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开展教育培训工程。
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引领,倡导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团队,健全和完善员工在线教育培训机制;加大对企业文化专兼职人员的培训力度;由集团统一编制培训教材,分层次组织开展员工企业文化教育培训,特别是对新进员工,要进行入司教育,及时有效地帮助员工形成对企业文化和价值理念的认同。
七、集团“十二五”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实施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遵循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逐步深化推进。
(一)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贯融合阶段(2011年)。教育引导,培育员工科学发展理念和企业价值理念。
一是宣贯企业文化理念。重点宣传贯彻集团科学发展和核心价值理念,增强员工的认同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健全工作体系,统筹企业文化发展战略。切实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十二五”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工作,从战略发展的高度进行统筹规划并纳入党政工作重点,统一部署,统一考核,统一奖惩。
二是加强文化阵地建设。组织学习集团《企业文化读本》,大力宣传推广企业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以集团企业文化展示厅建成投运为契机,做好集团直属各单位企业文化阵地建设的申报工作,使之成为传播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
三是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以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指标评价体系考核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企业文化建设各项管理机制,通过制度创新,把理念“固化于制”;进一步落实并完善《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机关员工行为规范(试行)》和《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船员行为规范(试行)》,按照共同的价值标准规范员工行为。
第二阶段:持续推进阶段(2012年)。突出企业特色,促进企业文化落地生根。
一是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入。从企业自身实际出发,建设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充分发挥企业文化软实力对企业科学发展和全面实现“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助推作用,打造与世界一流航运企业相适应的由集团主导、各直属单位全面引入并参与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
二是发掘借鉴国内外企业优秀文化。引入国内外优秀企业文化成果,发掘集团企业文化优秀遗产,着眼于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发掘和推广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中海特色、与时俱进的先进企业文化。
三是促进企业文化落地生根。深挖主题特质,对科学发展理念和企业价值理念体系及具有个性案例特质,及时提炼总结;搜集整理体现企业文化理念的故事、格言,用典型事例传播企业文化;创新组织载体,搭建企业文化建设共性化和个性化平台,以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和方法,促进企业文化落地生根。
第三阶段:继续深化阶段(2013年)。拓展内涵,企业文化建设成效凸显。
一是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宣传体系。整合宣传手段和功能,充分运用现代传媒和网络技术宣传企业理念,树立企业形象;与内外部新闻媒体建立广泛、融洽的合作关系,宣传企业形象;充分运用职工文化大赛等文体活动,扩大企业文化影响力。
二是建立彰显魅力的品牌文化。以交通运输部在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打造十大交通运输文化品牌为契机,深入开展文化品牌摸底调查,对集团各行各业分别确定一些有较强的文化创建基础,社会知名度和客户满意度较高,在集团系统内能够起到文化引领作用的单位、船舶作为文化品牌重点培育,鼓励并指导其全面深入推进文化品牌建设。
三是完善深化企业文化建设考评体系。调研集团各单位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推行现状,通过对各单位企业文化现状的诊断和各单位企业文化建设差距分析,总结集团优秀文化的积淀,推广在集团共性文化下企业优秀个性文化、特色文化的经验,研究企业文化发展方向,推动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均衡、协调、健康发展。
第四阶段:巩固提高阶段(2014年)。融入管理,创造出先进的文化管理经验。
一是修改完善企业文化建设考评制度。集团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由试行为正式推行,并将企业文化建设考评意见纳入企业绩效和“四好”领导班子评选考核范围,形成比较完整的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制度体系、管理体系,培育建设一批企业文化建设示范点,构建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二是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专业精神、职业操守等行为规范。努力将企业文化外化于行,促成全体员工在管理实践中认知、认同的企业文化并将其视为准则而共同遵守;健全制度贯彻执行保障机制,积极探索文化管理考评机制,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结果、有评价,强化执行力建设。
三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素质教育。综合运用企业形象、企业品牌、企业荣誉、社会信誉、员工形象等手段,宣传中海文化,并结合创先争优、精神文明创建、学习型组织建设等活动,逐步形成资源优化、功能完善,适应企业改革发展需要的员工综合素质教育培训体系,形成全员学习、持续学习、终身学习、创新学习的长效机制。
第五阶段:总结评估阶段(2015年)。固化成果,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一是形成企业文化建设评估报告。认真总结集团“十二五”企业文化建设经验,对规划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进行科学诊断和评估,分析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思路,研究部署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
二是打造企业文化建设新优势。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次全面深入推进的同时,总结提炼集团各子文化建设的特色经验和优秀文化典型案例,通过集团和各单位在“十二五”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动内容、文字表述、影像展示、案例实践、人物事迹等进行宣传展示,固化成果,示范引导。
三是广泛传播中海特色文化。进一步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沟通与交流,积极参加国务院国资委、交通运输部和所在地区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系列活动和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评选活动,协办召开部委办和所在地区召开的企业文化年会、企业文化研讨会等,邀请有关专家对集团企业文化进行评估、诊断、辅导,向社会主流媒体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情况作深入宣传报道,打造企业文化品牌,展示企业良好形象。
(二)形式载体
注重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企业文化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利用富有时代感、表现力强的载体传播企业文化。适时组织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会、交流会、座谈会及开展典型案例观摩、集中培训活动;经常性开展评先创优、选树典型活动;编写完善企业文化培训教材、企业文化案例故事,修订评价制度,编辑企业文化建设经验成果,制作企业文化视频资料;发挥内部媒体、培训中心、展示厅、荣誉室、“职工之家”、船舶业余课堂、员工(船员)学习在线培训等文化阵地的作用,广泛宣传企业文化内涵,引导员工自觉实践企业文化理念,将企业文化植根于员工的思想,转化为员工的行动。
(三)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统筹党政工团各方力量,落实企业文化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形成企业文化主管部门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分工落实的工作体系。各直属单位党政主要领导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2.机制保障。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运行体制,建立分工明确、运转协调的责任体系,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有序开展。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考核评价机制,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有效开展。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交流机制,互相学习借鉴企业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开展。
3.人才保障。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一项战略性工作,在组织架构中明确企业文化主管部门、岗位和人员,注意选拔培养理论素养好、综合素质高、工作作风实的同志从事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同时,通过加大培训力度、采取岗位实践等方式,加快培养企业文化建设专兼职骨干队伍,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4.资金保障。企业文化建设所需费用纳入企业预算,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
第三篇:第二届国际海运(中国)年会
第二屆國際海運(中國)年會
2005-11-5
【大公報訊】在上海舉行的「第二屆國際海運(中國)年會」日前圓滿結束,總結貨櫃班輪業、船舶融資界及船務顧問服務等航運主業對行業前景的看法,各界對運費走勢及市場是否運力過剩眾說紛紜。船公司作為海貿運輸的經營者,固然賣花讚花香,認為運費可維持高企,不過,以船舶融資為主業務的德國北方資本則大膽預測,全球船舶運力及港口業務過度膨脹可令運費在明年大幅下跌50%之多。
中期前景持審慎態度
年會主辦者中遠集團總裁魏家福對行業前景表示樂觀,多次重申航運業黃金時代可在短期延續,而東方海外(國際)有限公司主席董建成雖對中期前景持審慎態度,但肯定表示市場運力供求失衡情況不會如外界所料般惡劣。
A.P.莫勒─馬士基集團行政副總裁邦托比達則認為,貨櫃班輪業界會因應市場變化作出調整,船公司不會在各界預期運力過剩的情況下盲目擴展船隊營運,運費的實際下調壓力不會太大。他解釋,貿易狀況波動及港口擁擠問題會令船公司暫緩將新增運力投進市場,加上海貿航線的延伸及增加等因素,可令運費繼續維持在高水帄。
然而,並非所有船公司看好市場的中短期發展,海皇東方認為,海運量明年增長約為10%,但運力增長介乎14%至16%之間,市場競爭壓力日增,船公司收費將嚴重受壓。運費在過去數月的同比跌幅帄均達15%,維持了三年的海運高峰期很有機會在明年結束。
運費跌幅可能達5成
北方資本行政總裁麥克瑞司更作出大膽預測,市場運力過剩幅度明年達5%至7%,令運費帄均跌幅達5成之多,其時船舶租期會大大縮短,同時有大量船舶處於靜止狀態。
英國德魯里航運諮詢公司資料研究主管貝治對市場發展的看法則比較中立,在2006年至2008年間下水投產、配載超過5000標箱的船舶數目是歷來最多的,構成海貿供求失衡的潛在危機,但各主要航線仍有空間吸納新增運力。
他稱,市場可以將整體運力以階梯式分布在不同航線,把小型及老舊船舶安排在東西航線的第二市場及南北航線的第一市場,令全球主要海貿航線的運力分布達致帄衡。此外,多式聯運及中轉運輸可減少船公司開設直達航線的營運成本,有關海運模式已逐漸被市場受落,相信中轉支線有助吸納多餘運力。他預測,上述海運模式的轉變,會令亞洲出發、經蘇伊士運河開往美東港口的航線更受歡迎。
第四篇:关于中国海运集团农民工情况汇报材料
以人为本 同舟共济 和谐发展——中国海运集团农民工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尊敬的黄淑和副主任、各位领导、同志们:
中国海运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领导和管理的重要国有骨干企业,是以航运为主业的大型企业集团。拥有各类船舶470余艘,2350万载重吨、50万载箱位;集团年货物运输完成量近4亿吨、1000万标准箱,在国家能源和进出口贸易中发挥重要的运输支持和保障作用。中国海运集团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走和谐发展之路,其中一项内容就是高度重视集团农民工工作,把做好农民工工作作为促进企业协调健康发展、构建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全局性任务来抓。现将我集团农民工工作情况向大家作一汇报:
一、以人为本,确立“进了中海门,就是中海人”的企业文化理念
目前在中国海运集团就业的农民工9900人,占集团境内员工人数的17.9%,其中:船员农民工6312人,主要是船舶水手、机工,从事船舶运输生产;陆岸产业农民工3594人,主要从事船舶修造、集装箱制造等。在中国海运集团生产建设中,农民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集团一线生产工人的重要力量。
几年来,中国海运坚持“进了中海门,就是中海人”的文化理念,将农民工纳入集团员工队伍统一管理,做到“五 1
个统一”:统一纳入人力资源信息库,统一登记造册,统一管理台帐,统一实施奖惩考评,统一进行文化管理,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同舟共济,构建和谐统一的员工管理体系
中国海运集团农民工工作特点主要体现为“三化”管理:一是坚持同工同酬、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制度化管理,二是规范招工与使用、确保劳动安全的精细化管理,三是关心关爱农民工、善待农民工的人性化管理。具体做法和经验主要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1、与地方省级政府共建中国海运集团船员基地,确保有长期、稳定、高素质的船员来源
中国海运集团首先从战略高度,高起点、高标准地建立船员基地。集团分别在2007年、2008年与湖南省、江苏省政府签订了《建立中国海运集团船员基地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把集团船员基地分别建在两省劳动保障厅,由劳动保障厅主管部门负责船员基地管理工作。
规范建立船员基地,既保证了集团有长期、稳定、高素质的船员来源,同时又确保了农民工的规范管理,这是做好农民工管理的基础。农民工劳动合同签约率达100%,社会保险费用按时足额缴纳。集团船员基地主要是以高考落榜的高中或高职毕业的农村青年为招收对象,经笔试、面试后择优选拔,再送中国海运集团培训中心进行为期6~8个月的培训,经国家海事主管部门适任证书考证合格后录用。运输船员农民工大都身强力壮,文化基础较好,经培训后均能独立担任船上职务,服从意识好,能吃苦耐劳,得到了各船公司的认可和好评。目前,运输船员农民工在集装箱轮、油轮、货轮等船舶工作,航行在全球各大航线港口,为集团运输生产及企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坚持同工同酬的分配制度,注重改善农民工生活条件
同工同酬是做好农民工工作的关键和本质要求。例如,中国海运集团运输船员农民工在船工作期间收入与集团职工执行相同工资制度,包括岗位工资、业绩工资、奖金劳务费、加班工资和津补贴等都相同,法定节假日在船工作的,依法支付300%的加班工资。同时,按照集团船员工资制度和工资晋升办法,经考核合格后运输船员农民工也按同一工资制度晋升工资标准档次。
此外,为改善农民工生活条件,集团修造船基地还建成20栋宿舍楼、约14000平方米,租用4栋六层宿舍楼、约10000平方米,以及建成600平方米浴室和210平方米食堂,免费提供3000余名农民工住宿和使用,基本解决了农民工住宿问题。集团其他单位也根据自身条件,通过改造空余厂房、办公楼、教室,解决农民工住宿问题。
3、依法足额缴纳社会保险,确保农民工的长远利益 依法足额缴纳社会保险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也关系到农民工的长远利益。由于我们是与省政府签定船员基地协议,由省劳动保障厅基地管理机构负责农民工管理,执行政策意识强,因此能保证按照当地政府规定和标准,为农民工按时足额缴纳各类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目前由集团用人单位按预算支付社会保险费和
管理费用,现农民工的参保率达到了100%。
4、加强农民工培训,不断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
中国海运集团农民工接受与集团职工相同的教育培训,均纳入集团教育培训计划管理。运输船员农民工进公司前,需参加集团培训中心培训,经国家主管部门考试合格、取得适任证书才能录用;农民工上岗前,均安排实习,安排实践经验丰富的职工带教,发挥“传帮带”作用,使农民工能尽快成长,适应新的工作岗位;任职工作期间,还通过“在船、在岸、在线”等方式,组织农民工立足岗位参加各类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农民工岗位技能水平。同时,集团鼓励和组织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对考取技师资格或表现优秀的农民工将提升为水手长、机工长或工长,现有农民工水手长37人、机工长29人。
5、加强安全管理,切实保障农民工劳动安全
只有确保安全生产,才能确保农民工安居乐业。在安全管理上,中国海运集团农民工与集团职工也一视同仁,统一纳入公司ISM安全管理体系,农民工安全生产指标已作为对各单位经营考核的指标之一,通过层层分解下达,加以贯彻落实。为此,我们坚持认真抓好农民工上岗前的安全教育,以事故案例分析、安全操作、应知应会为重点,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提高农民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对高危和特种作业岗位进行专门的培训,坚持先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作业。集团严格执行国家职业安全和劳动保护规程及标准,积极改善生产条件和作业环境,完善安全防护设施,发放符合要求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同时,根据船舶运
输生产的实际,船舶班组坚持每天早上召开“班前会”专门布置安全措施,并充分发挥“船舶安全员”作用,认真做好船上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管,落实安全检查责任。近年来,没有发生运输船员农民工工伤死亡事故。
6、依法保障农民工民主政治权利,加强农民工党团员管理
现中国海运集团运输船员农民工中的中共党员共189人,其临时组织关系已全部转入集团。作为国有航运企业,集团充分发挥运输船舶设专职政委兼船舶党支部书记的政治优势,认真组织安排在船工作的农民工党员参加船舶党组织生活。同时,集团将农民工纳入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评选范围,2008年以来,共有13名优秀运输船员农民工被授予公司劳动竞赛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给予表彰奖励;并邀请农民工代表出席职代会,保障了农民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
各位领导,同志们,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农民工工作,作为中央企业我们责无旁贷。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落实好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做好农民工工作的指导意见》,从党和国家的大局出发,从企业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大局出发,进一步确立“同舟共济”的文化理念,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努力开创农民工、企业、社会和谐发展、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五篇:国际海运中国年会2014绽放重庆
“国际海运(中国)年会2014”绽放重庆
借势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政策东风,“国际海运(中国)年会2014” 将于11月5-7日首次移师长江上游航运中心重庆。
站在十年积淀的高起点上,由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英国德鲁里航运咨询公司(DREWRY)、《中国远洋航务》杂志和美国商务日报(JOC)联合主办,中国船东协会、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国际干散货船东协会(INTERCARGO)和国际独立油轮船东协会(INTERTANKO)荣誉主办的“国际海运(中国)年会,”秉承高规格、高层次、高标准、高水平之一贯特色,倾力打造国际高端盛会。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航运市场持续低迷已达六年。海运需求格局和供应链秩序出现了大变革、大调整。运力供求失衡、衰退期延长、运价低水平波动、企业盈利空间受压已经成为全球航运的新常态。如何认识和适应航运新常态、在新常态下谋求生存和发展是航运业亟待破解的时代命题。
本届年会将围绕“合谋共赢新常态”主题,汇聚国际航运产业链相关方于一堂,就当下困局把脉问计,共商良策,为从低迷中攻坚突围、寻找和释放新的发展动力提供新的选项。
年会特邀国际业界重量级人物诠释“新常态”内涵、解析产业链重组和变革,探讨经营模式和创效策略的转型与调整……这些行业巨擎与精英将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交汇点重庆为舞台,全景式展现新常态下的新视野、新思维和新战略。
本届年会在议程设置上也有新的创意与突破。在广受往届代表赞誉的传统环节如名家论道、高端访谈等基础上,增设权威预测、商机推介和成果发布等新项目,为海运盛宴增添新的亮点。
让我们相约在美丽山城重庆,在新形势、新情境下合谋发展、共赢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