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形势与政策-破解当前经济发展难题
2009-2010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科目考查卷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班级:信息09-2任课教师: 姓名:学号:成 绩
破解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难题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破解当前发展难题,实现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对此,我们不得不发出这样的疑问:
一、为什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
二、如何才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为根本途径来实现新一轮经济增长吗?
一、为什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
为更好理解何为经济发展方式,我们就从经济发展谈起,它既要求生产要素投入变化,还要求经济持续增长,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它还涵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个方面。它是有别于经济增长的。经济增长是一纯粹的经济概念,它仅仅是量,而经济发展还涉及非经济方面社会发展变化问题,它是质。弄清这关系后,紧接着我们探讨何为经济发展方式,它是按着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经济发展诸因素的配置方式和利用方法,使经济既在量上变化,更在质上变化、在结构上变化;在产出上变化;它是技术进步、体制变革、结构调整、最终是社会层面的变化;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结构的协调性和社会的和谐等。总之经济发展实质就是实现科学发展方式。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过去几十年来,虽然我国在不断地探讨经济发展的问题,但是收效甚微,积累下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包括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能源的持续短缺,从而引发有关能源安全生产问题(如最近的山西3.28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太湖蓝藻爆发、250吨污油泥泄入黄河二级支流北洛河)。单这污染问题,根据世界银行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大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价值,如果按支付意愿价值估计,约为540亿美元/年,而我国2009年的外汇收入仅为680亿。GDP为68000亿,再用人力资本价值估
计,大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每年则为240亿美元。
加之09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凸显的问题更加严重,政府的下乡工程、振兴方案真能是我国的经济发展一枝独秀吗?面对房子问题、低碳问题,我们真的不得不说声否。且不谈这是不是奥巴马蓄谋已久的贸易大战、汇率大战、成本大战,我们要的是抓住问题所在,才能更有效将其击破。如上所示,结构不合理导致的经济发展不佳,资源短缺、污染严重、生态破坏严重,消费、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失衡,分配不合理导致收入差距矛盾尖锐……
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
二、如何才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针对上诉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三个基本思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最实质是质量—降耗减排改善环境,首先从节能减排开始,其动力为低碳;其次是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其方向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最后是协调推进关键改革,构筑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
进一步探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须从制造业开始。而此,政府须给制造业提供了很好的营商环境,没有制造业的强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就无从谈起了,这是09全球金融风暴给我们的警钟。从全球股市低迷唯我回暖再到现在我国的经济态势,我们只能说那是由于企业所面临的投资营商环境开始恶化。政府的各项政策包括宏观调控像提高利率跟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打击了我国企业的投资营商环境,因此大量的资金从制造业转到股市楼市造成泡沫现象。同样的问题到了2009年,投资环境在没有有效改善之外,加上国际金融海啸的冲击,使得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更加恶劣。如果这个时候银行体系大量放松贷款,那企业能做什么?
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十分迫切。我们必须认识到,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找准定位,积极发挥作用,而制造业相关企业要配合政府,按照科学发展
观的要求,牢固树立新资源观,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推进制造业产业结构高级化为主线,构筑具有一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新型制造产业体系,实现从“加工”向“制造”和“创造”的转变。
参考资料
http://xianpinglang.blog.sohu.com/
郎咸平搜狐博客
http://.cn/newsdetail.jsp?type_id=7&board_id=15&news_id=2539亚太经济时报
第二篇:形势政策论文之当前经济发展
形式与政策之当前经济发展
2010年的经济形势较去年有所好转,但仍不容乐观,特别是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还是很低,甚至是负值,而失业率则是居高不下。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主要经济体采取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并加强了相互协调,这在世界范围内有效挽救了人们的信心,使工业生产下降势头得以逆转,从而为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创造了条件。
发展中经济体将成为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亚洲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中国和印度经济预计将分别增长8.8%和6.5%。发达经济体也将出现增长,但幅度不会很大。主要发达经济体将无法在近期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新兴经济体比发达国家恢复速度更快,两者有着明显不同的复苏和增长步伐,后者有足够的资金去做投资,而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还很低,新兴经济体追赶发达经济体的空间十分巨大。
就目前我们看到的世界经济形势转好的现象,很大一部分只是一些反弹,反弹和复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反弹通常是技术性的或者恢复性的,并不意味着全球经济是周期性、不断向上的复苏阶段,反弹可能
是某一个特定的短期因素,某种政策的影响结果。理由有两个,现在有很多抑制复苏的中短期因素,失业率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另外,家庭净资产大幅度下降,促使储蓄率上升,从而影响消费,而整个西方国家,经济更多的是依赖于消费。
反观国内,2010年中国的经济形势可以用一个成语形容:捉襟见肘。整体式太极式发展,力求平稳小心但波折很大。这主要与2009年中国大量政府性投资的大量盲目涌入社会以及没有形成社会化循环经济所导致的,2010年的经济发展主要内容将是:以消化、调整09年的大量不良资金和项目为主要任务,力求保持经济不降低,尽可能有所增长。这个经济目标并非中央刻意低调,而是不得已而为之,目前,我国的经济存在的问题决定了2010年经济发展的格局。
一、房地产发展20年,产业早就渗透与中国经济主体中,开发商资金多来与银行贷款,购房者多通过银行贷款消费,房地产直接或间接的与银行捆绑在一起,如果房价降价出现不保值的预期,很多贷款消费者会出现恐慌和抗议而引发社会危机;情况继续恶化就会发生还贷者不还贷引发的新的次贷危机;而房屋开发商最后会拿房屋抵贷,让银行成为房屋的所有者,迫使银行破产,另外,各级政府财政尽一半以上来至
于出让土地收入,房地产经营的不好,政府财政也要面临挑战。这些都是我们不想看到的,但房地产行业确实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缓解房地产的影响也要3-10年时间。近期,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投机炒房的政策,但远没有涉及房地产销售的核心内容,不足以也不可能短时间内降低房地产价格,反而能在短期内形成涨价的市场激励。未来抑制和放任的政策波动会反复也是目前的无奈。
二、09年10万亿政府性投资资金1年内的释放大部分集中于兴建开发区、市政设施、房地产、股市、钢铁、重化工等单一领域,由于缺乏很好的消费需求的引导,产能过剩、资金过剩、资源过剩不但会导致相关产业链下游企业的经营困境,还能引发社会性物价上涨,今年,09年危机不有效化解前,中央不会盲目追加政府性投入资金,金融政策针对性监管加强,以防止投资性恶心循环,而2010年经济工作重点会放在纠正09年不良投资项目上,企业关停会不断,项目下马也是必然,特重点项目扶持力度会加大,目的就是让那些关系产业兴衰的优质项目尽快产生循环效益,控制劣质项目影响,刺激经济可持续,但 08、09年产生的负作用将继续影响2010年内经济和社会建设全过程。
三、09年由于政府的大量救市投入及其社会性保障工作的深入,就业、物价、医疗、住房、上学、养老问题矛盾有所缓解,2010年,随着政府投入的减缓和政府财政的吃紧,经济问题的集中释放,这些社会矛盾会凸显。
四、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不理想,中国发展基础受影响。由于各国经济滑坡,就业压力增加,贸易保护主义对依赖出口的中国是一个打击。另外,中国对能源、基础资源的定价权和控制能力太弱,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未来资源性物质受制于人的局面还将加剧。国外需求一直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增长,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经济增长转向国内需求为主导,但围绕国内需求的经济系统严重不完善,无法保证经济顺利转型,这也是明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最核心问题。未来几年,中国经济一定也必须以国内百姓实际需求为引导,带动第1、2、3产业有节奏有步骤的发展!但内需基础建设将限制经济勃起的节奏和步伐。
从过去的一年多的时间段观察,结构调整效果非常有限。基本都是资金砸起来的繁荣。所以中国要想复苏,需要时间,需要思路和力度。
一、房地产行业。要么政府杀价,动用财政资金或资产置换方式反补购房者和房地产商的保值损失,但政府近期不可能有那么多钱也不会拿那么多钱去补这个无底洞,但长期看,确是有效解决房地产危机的办法。或者政府采用温和渐进的思路,停建中低档商品房,不限制高档住房建设,控制上市楼盘房价仍有保值预期,拖延时间让房子折旧,自然回归自身价值,抵消投机者和开发商的投机利润;同时政府鼓励房地产商转型建设的新型环保节能的中低档经济适用房,保证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
二、转换经济发展方向。政府应该集中大力气启动民间经济,扩大内需、化解经济矛盾、解决就业、缓和民生、促进经济回暖、以达到带动世界经济回暖的目的。用全民的需求引导第一、二、三产业的资源配给、生产、销售,让中国形成可循环的经济系统。保持中国经济发展的平衡有序、可持续。
总体来说,金融危机对于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冲击是巨大且长久的,但只要各国政府通力合作,本着互信互利的原则,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积极采取有效的救世政策,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就业率,世界走出困境只是时间问题。
第三篇: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__形势与政策论文
姓名:闫羽 学号:2011303816 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效日益明显,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经济总量日益上升。据数据显示,到2014年上半年止,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这样的成绩当然离不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处于一片低靡状态,中国也不例外,当年的经济增长率下降了几个百分点,失业率陡增,出口额下降。为寻求世界经济复苏,西方国家联手中国举行G20国峰会,讨论如何合作发展。实践已证明,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起了领跑者作用,成为全球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引擎。在2009年实现了经济增长突破8%的目标,2010年中国政府又投入40000亿,目的是刺激经济增长,确保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行,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作用,一方面我们借次机会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成就,为中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合作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推进城市经济文化建设,以点带面,辐射周边,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现阶段新一任领导人的上台,提倡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加大反腐力度,增加一些行业向民间资本开放,为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与政治环境。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正由“又快又好”向 “又好又快”发展,即科学发展。为实现其目标,中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模式正由“粗放型”向“节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因为从长远来看,只有节约型增长方式才能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粗放型增长方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中国当前是市场经济。
“三农”问题是历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中之重,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乡差距逐渐拉大,为此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继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提高养老金的发放金额,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房地产市场”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热点,改革开放特别是1998年以来,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观念明显转变,住房消费有效启动,房地产总体上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推进城镇化发展,改善居民住房条件,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发展中也出现了诸多矛盾,普通居民没有能力购买高档房,而且部分商家从中在此“炒作”,使房地产市场秩序不太规范,为此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运行。
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明显,人民币汇率逐渐上升,对此有利有弊。西方国家都强烈呼吁中国加快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此来促动其自身的外贸出口,因为中国劳动力比较丰富、廉价,是以加工业为主要出口的,一旦汇率有较大波动,中国出口将会减少。所以对此问题,自2007年人民币汇改以来,中国政府实施了平稳的汇改政策,以此来推动经济平稳发展。
到现在为止,中国外汇储备已突破20000亿外汇储备,足以说明中国对外开放取得的成效,但对外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贸易逆差的态势,且逐渐明显。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采取综合措施,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合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增长方式转变,建立新型科学的外贸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加快出口结构调整升级,提高出口的经济社会效益,大力推动科学进步和品牌发展。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促进对外贸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
在过去30多年中,尽管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世界其他绝大多数国家,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不仅严重落后于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即使与同行发展水平国家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发展缓慢,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2.结构不合理,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3.体制不合理,产业和市场化程度低.4.国际竞争力薄弱,参与全球化程度低。根据上述问题,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需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1.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服务业行业结构.2.加快企业改革和重组,优化服务业组织结构.3.加快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4.加快开放步伐积极参与服务业全球化。
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十分重要,我们要全面看形势。既要看局部,又要看全局;既要看现状,又要看趋势。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有足够的认识,引起高度重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中国的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同时在经济,科技,教育,民生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中国的发展也使得中国在国际上的
第2 / 4页
地位得到提升,在国际事务中具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同时中国也不得不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这不仅说的是政治环境,还有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
欧美国家在人民币汇率的问题上和中国纠缠不清。由于人民币汇率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中国的出口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导致美国贸易赤字不断增长。美国等国家希望人民币升值,以改变这种状况。中国考虑到中国的出口贸易以及就业的压力,坚决拒绝人民币升值。一方面来说保持汇率的稳定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如果人民币大幅升值的话,势必会降低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会使中国的招商引资遭受严重的打击,同时会大幅减少中国的出口,这样的话大批的民营企业就会倒闭,大量的工人会失业,会导致国家的政治环境恶化,社会不稳定。虽然人民币可以促进中国的进口,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是这些都要在国家的经济局势稳定,社会安定的基础之上才会有意义。
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使得美国人经济状况更加的糟糕,美国人大幅降低消费,特别是对中国商品的消费。由于美国人消费降低,导致中国的出口大幅下跌。大量的工厂倒闭,大量的工人失业。郎咸平教授说过,美国次贷危机是由于中国大量购买美国的国债,政府将资金注入银行,同时美国的利率很低,美国人大量地贷款用于买车和其他消费。才导致了次贷危机的发生。这不无道理,同时这与美国政府自身的调控和美国人不良的消费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中国政府面对此次危机提出了四万亿的投资计划。主要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有一部分是支持企业的资金。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一大批的钢筋水泥企业的生产,而且带动了大量的就业,可是这些投资都是一次性的,建完就不会再去重复建设。以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的经济发展是不会持久的。同时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高铁,高速公路的建设已经大于交通运输的实际需求或者超出了人们的消费能力。比如高速铁路,其投资成本非常的高,而且成本回收的周期非常的长。一般只有政府才有这样的能力和魄力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和建设。然而要收回成本,其票价必然不会低,有些线路价格将逼近机票的价格,使得很多路线的乘客往往是寥寥无几,实在是对资源的二次浪费。
为何普通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如此之低?当今流行语,“病不起”,“死不起”等都反映出普通老百姓极低的消费能力。其原因很多,首先是中国的人口多。中国的人口是怎样影响普通老百姓的消费能力的呢?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劳动力素质普遍提高,劳动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其工资却不能跟上这方面的提高,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人口太多,就算劳动力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由于劳动力过剩,使得劳动力的可替代性很高,工厂和企业就有更多的讨价还价的空间。如今大学的扩招也产生了同样的问题。大量的扩招,不仅严重地降低了教学的质量,而且造成劳动力的趋同化,使得大学生难以胜任工作,而且形成恶劣
第3 / 4页 的竞争。由于劳动力的工资不高,消费能力自然也不会高。另外就是房地产过热,导致普通老百姓的消费能力不得不被拘束在房产上。由于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对家庭和房子有着特殊的情感,所以一般会首先考虑买房,其次是买车。开发商抓住了买房者的心理于是抬高房价,榨取老百姓的血汗钱。普通老百姓由于处于被动地位只能任由开发商漫天要价。其次是地方政府为了短期的利益和政绩,抬高地价,频频拍出地王。房地产开发成本又间接转嫁给了购房者。可以说地方政府在房价高涨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教育,医疗费用也是普通老百姓的重要开支。普通老百姓的消费能力被束缚,导致内需不振,同时外贸出口又遭遇寒霜。政府提出的三驾马车有两驾马车已经不能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作出相应的贡献,所以只能依靠通过加大政府的投资来拉动经济。由于政府的大量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在GDP所占比例甚至达到70%以上。试想一下,如果这些基础建设完成,中国应该用什么去填补空出来的GPP空缺。到时中国的经济就会停止不前,甚至出现大的滑坡。中国的政府投资行为似乎有点饮鸩止渴的意思,但又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政府如何摆脱这种被动的局面呢?就是转变增长方式,控制产业链,把握产业链的高利润节点。中国如今的制造业主要是集中在制造。制造是整个产业链中利润最低的节点,会造成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和严重的劳动力剥削。美国人聪明之处就是控制了产业链,自己控制高利润的研发设计,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而把利润最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制造转移到中国,剥削中国的劳动力。而且往往造出来的产品都返销美国,国人并不能享受这些产品,真是“遍身罗琦者,不是养蚕人”。政府为了保障出口,保持着劳动力的廉价优势,或者通过出口退税的方式促进出口。这种思想方式似乎有悖于“经济发展,全民共享”的理念,为增长而增长的思维并不能真正实现国富民强。政府需要产业升级,加强产业链控制,重新审视经济增长的定义和意义。不能盲目地信从GDP指标,应该以人为本,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思路。相信政府可以抓住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真正达到国富民强。
第四篇: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 形势与政策论文
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效日益明显,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经济总量日益上升。据数据显示,到2010年上半年止,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这样的成绩当然离不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处于一片低靡状态,中国也不例外,当年的经济增长率下降了几个百分点,失业率陡增,出口额下降。为寻求世界经济复苏,西方国家联手中国举行G20国峰会,讨论如何合作发展。实践已证明,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起了领跑者作用,成为全球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引擎。在2009年实现了经济增长突破8%的目标,2010年中国政府又投入40000亿,目的是刺激经济增长,确保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行,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作用,一方面我们借次机会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成就,为中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合作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推进城市经济文化建设,以点带面,辐射周边,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正由“又快又好”向 “又好又快”发展,即科学发展。为实现其目标,中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模式正由“粗放型”向“节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因为从长远来看,只有节约型增长方式才能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粗放型增长方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中国当前是市场经济。
“三农”问题是历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中之重,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乡差距逐渐拉大,为此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继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提高养老金的发放金额,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
“房地产市场”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热点,改革开放特别是1998年以来,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观念明显转变,住房消费有效启动,房地产总体上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推进城镇化发展,改善居民住房条件,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发展中也出现了诸多矛盾,普通居民没有能力购买高档房,而且部分商家从中在此“炒作”,使房地产市场秩序不太规范,为此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运行。
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明显,人民币汇率逐渐上升,对此有利有弊。西方国家都强烈呼吁中国加快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此来促动其自身的外贸出口,因为中国劳动力比较丰富、廉价,是以加工业为主要出口的,一旦汇率有较大波动,中国出口将会减少。所以对此问题,自2007年人民币汇改以来,中国政府实施了平稳的汇改政策,以此来推动经济平稳发展。
到现在为止,中国外汇储备已突破20000亿外汇储备,足以说明中国对外开放取得的成效,但对外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贸易逆差的态势,且逐渐明显。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采取综合措施,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合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增长方式转变,建立新型科学的外贸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加快出口结构调整升级,提高出口的经济社会效益,大力推动科学进步和品牌发展。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促进对外贸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
在过去30多年中,尽管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世界其他绝大多数国家,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不仅严重落后于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即使与同行发展水平国家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发展缓慢,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2.结构不合理,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3.体制不合理,产业和市场化程度低.4.国际竞争力薄弱,参与全球化程度低。根据上述问题,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需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1.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服务业行业结构.2.加快企业改革和重组,优化服务业组织结构.3.加快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4.加快开放步伐积极参与服务业全球化。
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十分重要,我们要全面看形势。既要看局部,又要看全局;既要看现状,又要看趋势。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有足够的认识,引起高度重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
第五篇:破解当前卷烟销售难题
破解当前卷烟销售难题
2016年,卷烟销售面临“困难最多、压力最大、形势最复杂”的局面。从宏观看,随着 “控烟履约”要求不断推进,市场刚需拉动不足,行业“四大难题”正在加剧。从微观看,区域市场保量稳价难度加剧,零售客户利润下降,销售积极性不高,信心不足。为了行业良性健康发展,应扎实打好去库存保销量的攻坚战,坚持规范经营根基,在市场秩序健康良好基础下,寻求良性发展之路。
一、卷烟销售市场存在问题
1、库存压力加大。年前大量投放市场的卷烟库存没有得到充分消化。零售客户卷烟积压量过大,导致周转资金不够,造成巨大经营压力。由于消费群体有限、消费水平限制、货源投放集中、销售能力不高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库存短时间内难以消化。
2、利润空间下降。随着提税顺价政策实施以来,由于零售客户之间存在着销售能力的差别,部分销售能力较弱的零售户通过压低价格的手段保证销量,地区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竞价的问题,甚至出现价格倒挂,压缩了零售客户利润空间,致使价格维持在低平稳的状态,顺价难以落地。
3、卷烟品类繁多、供非所求。目前,在卷烟市场繁多的品牌规格中,存在很多同质产品,对原来能引领销售,创造利润的优质老品牌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根据市场满意度调查, 43%的零售客户认为当前卷烟货源投放存在严重的供非所求的情况,客户需要的不足,不需要的过剩,不能按照零售客户的真实需求进行货源供应。
4、假、私、非烟挤占空间。假烟呈现出网络式、专业化的制作和销售模式,大量的冲击市场,造成价格混乱,随着《新广告法》的修改、控烟政策的升级等原因,卷烟销售利润下降,零售户甘冒风险经营假烟、走私烟的现象呈抬头趋势。同时,在严打严控真烟非流的情况下,烟贩通过团伙式、流窜式、跨区域式收、贩烟,躲避执法打击,致使部分紧俏烟流入本地市场,挤占本地销售空间,加剧价格竞争,扰乱正常销售秩序。
二、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
1、烟草行业受制于大环境,消费情况遭遇困境。在GDP增长速度持续放缓的形势中,随着反腐倡廉带来政治清明化,国家控烟措施日益趋于严峻,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日益深入人心,消费者不断趋于理性,戒烟人数不断上升,在公共场合中,不抽烟逐渐成为普遍现象。
2、地域消费习惯不同。消费习惯相对保守,对烟草品类接受程度较低,新品卷烟往往很难打入卷烟市场,品牌市场占有率较低。
3、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在中央利税增收的压力下,烟草企业加大货源投放,实行宽松的货源投放政策,导致紧俏、顺销卷烟丧失稀缺感与价值感,影响销售状态;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者环保理念,控烟措施日渐加强,卷烟市场需求逐渐减少,市场需求的疲软叠加上货源投放的放大,两相作用下,直接影响卷烟零售价格,致其一直处于疲软状态,压缩零售户利润空间,挫伤零售客户经营积极性。
4、卷烟结构不合理。目前各工业企业各自为政,投入大量精力、物力研发新品卷烟,造成卷烟品牌数量过多,可从实际卷烟销售来看,主要集中在老品牌,新品卷烟品牌市场占有率较低,投入和收益不成正比,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5、卷烟在节日期间的重要性下降。往年除了日常自用,卷烟主要扮演两类角色,一是节假日、业务招待的礼物;二是红白喜事等酒席的份子回礼,如今随着“八项规定”等系列文件出台,“送礼”的浮夸风气已得到有效遏制,原有的政府、事业单位接待用烟、会议用烟等消费渠道基本被堵,节假日礼物更多的被健康的奶制品、茶叶等替代;红白喜事用烟等喜庆事件也因中央政策大幅减少,份子回礼逐渐由红包取代烟用物资,同时,槟榔、口香糖已不断成为卷烟强劲替代品,争夺消费市场。
三、解决对策
1、从“需求侧”发力。认真落实“总量控制、稍紧平衡”的调控方针,坚持市场需求导向,严格规范货源控制,由“满足消费需求”向“引导消费需求”转变,即通过产品创新,营销方式的创新帮助消费者发现自己的需求。新产品的研发要在洞察市场行情、了解现在大众潮流之后,研究当前的社会心理来研发出新的卷烟品牌来创造更多的卷烟需求,营销人员在品牌培育过程中找准市场定位,通过宣传推广,引爆需求。按照真实的市场状况因地制宜制定营销策略,挖掘农村市场蓝海,激发细支烟、旅游和婚庆等特色市场活动,用新思路来优化存量、激活需求、牵引增量。同时,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大,“天价”公务用烟现象已不复存在、而社会富裕人群逐渐增加,对高档消费需求旺盛,建议遵循市场规矩,取消或者提高高档卷烟价格限制,根据市场需求,面向高收入的精英人群销售高档高价卷烟。
2、从“供给侧”改革。烟草行业需求拐点,供大于求的表象之下,是有效产能的严重不足。新产品开发良莠不齐,低水平、低效益、低质量的产品不在少数,在开发新产品过程中忘了、弱了、忽视了对老产品维护,是得不偿失。应在全国性重点骨干品牌为核心的基础上,整合品牌,优化资源、精而准地推广新品。一是可以节约研发、推广的费用,二是集中精力突出所推产品的优势,提升品牌价值。因此,在做大、做强大品牌的同时,有计划、有限额、有把握地推出新品,严格按照创新特色的要求,在细分市场、新兴市场、潜力市场发力,避免出现同质产品。
3、向“假、私、非”要销量。强化市场规范管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种形式上的违法违规生产经营活动,确保市场秩序健康良好。一是重拳出击,在卷烟打假打私中要市场。保持卷烟打假打私高压态势,通过各级专卖人员信息互动,不断完善“三员”信息反馈,与公安等部门的信息防控网络,及与守法卷烟零售户的信息互动网络,建立多层次的卷烟打假打私信息网络,开展多部门联合的专项打假打私行动,同时严密布控微信、QQ等自媒体售假售私行为,不定时开展“网络巡查”,收集互联网制假售假行为的活动信息,打击新时期的售假行为。二是坚守底线,在真烟非流整治中提效益。牢牢把握规范经营这条“生命线”,杜绝主观故意、组织参与、内外勾结这三类触碰专卖管理底线的真烟非法流通行为,通过部门联动协作,强化绩效考核,守好关口、管好市场,既要严防区外流入,更要坚决堵住区内流出。
4、从优化服务上找空间。市场经理、客户经理要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帮助零售户增加销路和客户群体,提升零售户的经营能力,客我共赢的互利关系。一是持续深入地做好明码标价,大力营造明码实价的氛围,让零售户有钱赚;二是持续开展提税顺价自律小组工作。从提升卷烟零售价格着手,通过将大片区划分为小片区,逐一在小片区进行宣讲,引导零售客户自觉加入稳价,顺价的阵营,通过“统一战线”逐步提高卷烟价格,通过“一镇带周边,多镇带整体”全面提升卷烟零售价格,稳定市场,提振零售户信心。三是有序帮助零售户建立电子支付能力,以电子化交易保证价格执行,让零售户赚到钱。四是强化客户服务,指导客户强化卷烟鉴别技巧、防范卷烟掉包,在梅雨等潮湿季节保管卷烟,避免零售户蒙受损失。
5、向管理要效益。“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在困难时期更要凝聚全行业人员心往一处使,在优化管理中要效益、降成本。一方面,提升员工工作热情及克服困难的决心,将信心传达到零售户及消费者中,强化服务,提升效益,另一方面以精益管理工作为抓手,加大降本增效宣传力度,普及精益管理方法和理念,从后台管理的源头上降低可控费用,积极开展QC课题、精益课题小组活动,鼓励员工发挥聪明才智,探索节约资源、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的有效措施,达到降低管理成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