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检总局三定方案国办法(2001)57号(合集5篇)

时间:2019-05-14 20:39: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质检总局三定方案国办法(2001)57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质检总局三定方案国办法(2001)57号》。

第一篇:国家质检总局三定方案国办法(2001)57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

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国办发(2001)5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现予印发。国务院办公厅

2001年8月7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根据《国务院关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新闻出版署、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出入境检验检 疫局机构调整的通知》(国发〔2001〕13号),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调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升格为正部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是国务院主管市场监督管理和有关行政执法工作的直属机构。

行政管理总局。

二、主要职责

根据以上职能调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主要职责是:

(一)研究拟定工商行政管理的方针、政策,组织起草有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并发布工商行政管理规章。

(二)依法组织管理各类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个人以及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注册,核定注册单位名称,审定、批准、颁发有关证照并 实行监督管理。

(三)依法组织监督市场竞争行为,查处垄断、不正当竞争、走私贩私、传销和变相传销等经济违法行为。

(四)依法组织监督市场交易行为,组织监督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组织查处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保护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

(五)依法对各类市场经营秩序实施规范管理和监督。

(六)依法组织监管经纪人、经纪机构。

(七)依法组织实施合同行政监管,组织管理动产抵押物登记,组织监管拍卖行为,查处合同欺诈等违法行为。

(八)依法对广告进行监督管理,查处违法行为。

(九)负责商标注册和商标管理工作,保护商标专用权,组织查处商标侵权行为,加强驰名商标的认证和保护。

(十)依法组织监管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和私营企业的经营行为。

(十一)领导全国工商行政管理业务工作。

(十二)开展工商行政管理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十三)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设11个职能司(局)。

(一)办公厅

协助局领导处理日常工作,负责重要文件起草和文书档案、新闻发布、安全保密、信访、机要管理、信息管理和会议组织;承担综合性调研,并协调全局的调研工作;拟定宣传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局机关财务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组织指导系统统计、财务工作;负责对直属单位的审计监督。

(二)法规司

研究拟定工商行政管理立法规划,组织和承担工商行政管理规章制度的拟定、协调和发 布;组织开展工商行政执法监督和听证工作,承担或参与行政复议、应诉和赔偿工作;组织法制宣传培训,指导本系统法制工作。

(三)公平交易局(打击传销办公室)

研究拟定制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规章制度及具体措施、办法并组织实施;组织查处市场中的垄断、不正当竞争、走私贩私、传销和变相传销及其他经济违法案件。

(四)消费者权益保护局

研究拟定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规章制度及具体措施、办法并组织实施;组织查处严重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案件;组织监督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组织查处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

(五)市场规范管理司

研究拟定规范市场秩序的规章制度和具体措施、办法;依法组织各类市场经营秩序的规范管理,组织实施合同行政监管,组织管理动产抵押物登记,组织监管拍卖行为,组织查处合同欺诈等违法行为;组织指导对市场进行专项治理。

(六)企业注册局

研究拟定企业注册的规章制度及具体措施、办法;组织管理企业注册,核定注册单位名称,审定、批准、颁发管辖范围内的企业和其他经营单位的执照,对其注册行为进行监督检 查;指导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企业注册及监督管理工作。(七)外商投资企业注册局研究拟定外商投资企业注册的规章制度及具体措施、办法;组织管理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注册,核定注册单位名称,审定、批准、颁发管辖范围内的外 商投资企业和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证照,对其注册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工 商行政管理系统的外商投资企业注册及监督管理工作。

(八)广告监管司

研究拟定广告监督管理的规章制度及具体措施、办法;组织实施对广告活动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指导广告审查机构和广告协会的工作。

(九)个体私营经济监管司

调查研究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与管理情况,研究拟定监督管理个体、私营经济的规章制 度及具体措施、办法;指导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和私营企业的登记注册与监督管理工作; 指导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的工作。

(十)人事教育司

负责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的人事、机构编制管理;协助局党组会同地方党委组织部门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领导班子行使双重管理职责;研究拟定工商行政管理 系统教育培训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实施奖励工作;指导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

(十一)外事司

组织开展工商行政管理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组织实施国外智力引进工作;负责对外培训活动;负责局机关外事工作。

机关党委。负责局机关及在京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四、人员编制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机关行政编制为272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4名,司局级领导职数35名(含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离退休干部办公室工作人员编制及领导职数不变。

五、其他事项的职责分工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负责流通领域的商品质量监督管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生产领域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实施流通领域商 品质量监督管理中查出的属于生产环节引起的产品质量问题,移交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 局处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不再重新组建检测检验机构。按照上述分工,两部门要密切 配合,对同一问题不能重复检查、重复处理。

(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使用事业编制,承担商标注册与管理监督等行政职 能,其干部管理办法不变。

(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负责处理商标争议事宜。

第二篇:国家质检总局内部三定方案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文件

国质检人〔2009〕336号

关于印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各司(厅、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各司(厅、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各司(厅、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总局党组会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七月二十八日

办 公 厅

一、职责调整

(一)加强质检事业发展规划、宏观战略研究和政策研究工作。

(二)加强质检政务公开工作的推进、指导、协调、监督,促进服务型机关建设。

(三)组织实施总局机关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管理工作。

(四)将总局机关行政事务性工作交由总局机关服务中心承担。

二、主要职责

(一)协助总局领导安排处理日常工作,协调总局机关政务工作。

(二)协调组织总局机关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负责总局机关会议计划管理工作。

(三)负责总局党组和总局领导的秘书工作;负责总局政务值班和值守应急工作,指导质检系统值守应急工作。

(四)承担质检事业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工作,承担质检事业发展规划的组织协调工作。

(五)组织或参与起草、审核重要的综合性报告、文件、讲话,综合工作要点。

(六)承担总局新闻发布工作;管理和组织质检系统宣传报道工作;管理质检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出版物等工作,并承担监管责任。

(七)承担总局政务信息工作,指导质检系统政务信息工作;推进、指导、协调、监督政务公开工作;编发总局公报和年鉴。

(八)负责组织协调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质检工作部署和总局重要工作的督促检查,承担总局领导批示的督办工作。

(九)组织协调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有关建议、提案的办理工作,负责总局信访工作。

(十)负责总局机关公文处理和机要工作,指导质检系统公文管理工作;组织协调总局机关办公自动化工作,指导质检系统办公自动化建设的有关工作。

(十一)研究拟订总局机关内部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负责总局机关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管理;负责总局机关和直属检验检疫局、直属挂靠单位各类印章的管理工作。

(十二)管理总局机关档案、保密工作,指导质检系统的档案和保密工作。

(十三)协调总局机关和在京直属挂靠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

(十四)承办总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办公厅内设9个处(室):

(一)局长办公室(总值班室)。

(二)政策研究室。

(三)新闻办公室。

(四)质量管理体系办公室。

(五)督查室(信访办)。

(六)秘书处。

(七)政务信息处。

(八)档案处(保密办)。

(九)综合处。

四、人员编制

办公厅行政编制另行核定。设主任1名,副主任3名,局长办公室主任、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办公室主任、党组秘书分别高配为副厅级;处级领导职数16名。

五、其他事项

关于下放行政事务性工作问题。将总局机关办公用品、办公设备、办公家具的采购和使用管理,办公用房的分配和管理、总局机关公务车辆的管理,重要会议、活动的后勤服务保障,机关大楼的安全保卫及保安队伍管理,以及总局机关资源节约、机关文印和交通安全、爱国卫生、绿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日常管理工作交由总局机关服务中心承担。

法 规 司

一、职责调整

(一)加强对涉及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具有强制执行力的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

(二)加强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

(三)将质检系统对台事务管理工作划归国际合作司承担。

二、主要职责

(一)研究拟订质检法规建设规划和立法计划。

(二)承担质检法律、法规草案的起草工作。

(三)组织质检部门规章的制修订工作,承办部门规章的审核、清理、发布、解释等事项。

(四)承担质检对外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协定、协议和议定书等草案的法律审核工作。

(五)承担涉及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具有强制执行力的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

(六)负责对涉及质检工作的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征求意见的答复工作。

(七)牵头组织质检系统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对质检行政执法工作实施监督检查。

(八)承担总局普法办公室工作,组织实施质检系统普法教育、法规培训和宣贯等工作。

(九)承担总局行政复议办公室工作,负责质检系统行政复议、— 5 — 行政应诉和行政赔偿、补偿管理工作。

(十)指导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立法相关工作。

(十一)承担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相关工作。

(十二)承担与质检法制相关的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

(十三)管理与质检工作有关的技术规范工作。

(十四)承办总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处(室)

根据上述职责,法规司内设5个处(室):

(一)综合处。

(二)法规一处。

(三)法规二处。

(四)法制监督处。

(五)行政复议处。

四、人员编制

法规司行政编制另行核定。设司长1名,副司长3名;处级领导职数5名。

五、其他事项

(一)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问题。法规司牵头组织质检系统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总局各相关业务司局在职责范围内承办行政执法责任制相关工作。

(二)关于直属系统执法工作的内部监督问题。法规司牵头组织质检系统执法监督检查工作,会同有关司局对直属系统执法工作进行专项督察。

质量管理司

一、职责调整

(一)加强质量宏观管理,强化产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责任。

(二)加强宏观质量统计分析工作,科学设置质量统计和评价指标体系;将科技司承担的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综合统计分析工作划归质量管理司承担。

(三)不再直接办理与企业和产品有关的名牌评选活动。

(四)将国内相关缺陷产品召回的管理工作划归执法督查司承担。

二、主要职责

(一)研究拟订提高我国质量水平的发展战略,组织实施《质量振兴纲要》。

(二)研究拟订并贯彻实施国家有关质量宏观管理的方针政策,对全国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宏观指导。

(三)组织实施国家质量奖励制度,推进和实施名牌发展战略。

(四)研究建立并组织实施国家宏观质量水平评价制度与评价体系;承担全国质量状况调查和全国质量信息管理工作。

(五)负责宏观质量综合统计、分析与通报工作;负责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综合统计工作,编制《质量技术监督统计年报》;统一协调有关业务司局配合开展宏观质量调查统计工作。

(六)组织建立企业质量档案,协调和管理信用资源,承担产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责任。

(七)指导地方开展“质量兴市”活动,建立质量工作责任制,组织开展“质量月”等活动。

(八)总结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和质量管理方法,研究建立顾客满意指数评价制度;指导开展质量管理培训;研究建立质量职业资格制度,承担全国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的工作。

(九)组织实施重大工程设备监理制度,承担设备监理协调办公室工作。

(十)牵头组织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建设;组织建立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与推动产品质量提高的管理制度。

(十一)组织实施产品责任制度,推进建立产品责任保险制度,负责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制度。

(十二)组织重大产品质量事故的调查并提出整改意见。

(十三)负责产品防伪监督管理工作,承担全国防伪技术产品管理办公室工作。

(十四)承担与本司业务相关的对外合作与交流活动。

(十五)承办总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处室

根据上述主要职责,质量管理司内设5个处(室):

(一)综合处。

(二)质量信用处。

(三)质量统计分析处。

(四)质量管理处。

(五)产品质量处。

四、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质量管理司行政编制另行核定。设司长1名,副司长2名;处级领导职数7名。

五、其他事项

(一)关于宏观质量统计分析工作职责划分问题。质量管理司承担宏观质量统计、分析与通报工作,根据宏观质量管理和质检系统工作实际,科学设定宏观质量统计和评价指标,统一协调有关业务司局配合开展宏观质量调查统计工作。通关业务司在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关业务的统计工作,对所涉及的检验检疫工作中有关宏观质量统计分析职能交由质量司承担。

(二)关于缺陷产品召回职能的划分问题。质量管理司牵头组织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建设,执法督查司承担国内相关缺陷产品召回的管理工作;检验监管司承担进出口缺陷产品召回的管理工作。

计 量 司

一、职责调整

加强对能源计量工作的监督管理,牵头组织总局有关节能减排工作,承担能效标识的归口管理工作。

二、主要职责

(一)拟订计量事业发展规划;参与计量法律、行政法规的制修订工作;研究拟订计量管理规章、制度;制定计量技术规范,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推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承担总局单位制办公室工作。

(三)监督管理量值传递工作,规划、组织建立和管理量值传递、溯源系统;监督管理计量检定、计量校准、计量比对和测试活动。

(四)监督管理国家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制定国家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监督管理标准物质的制造、销售和使用。

(五)制修订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校准规范和其他计量技术规范,并组织实施;承担部门、地方计量检定规程的备案工作。

(六)拟订市场计量行为规则,规范市场计量行为,组织开展市场诚信计量体系建设,组织市场计量监督检查;监督管理商品量的计量工作;配合有关部门组织查处市场计量违法行为;组织计量 — 10 — 调解和仲裁检定。

(七)监督管理计量器具型式批准、制造和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计量器具计量监督检查及后处理工作。

(八)监督管理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和测试工作;组织实施强制检定和进口计量器具检定。

(九)负责规划、建立计量技术保障体系和运行规则,提出全国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建设规划建议和总局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技术设备改造计划建议;监督管理计量检定机构、计量校准机构、计量授权机构和社会公正计量服务机构。

(十)监督管理计量授权工作;管理测试、校准机构量值传递能力的评价工作,指导检定、校准、测试等机构的计量管理工作。

(十一)监督管理计量标准考核、计量检定人员考核和计量考评员考核工作;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国计量人员职业资格制度。

(十二)监督管理工业计量工作,推进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推动中小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评价工作,开展计量增效活动,建立计量自律机制和计量保证体系;推行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合格确认制度。

(十三)承担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工作,制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能源计量数据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规范和要求,组织能源计量数据核查、能效测试、能效评价工作,推行大宗能源贸易交接公证计量制度;牵头组织总局有关节能减排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管理能效标识,承担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计量监督管理工作。

(十四)承担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亚太法制计量论坛

— 11 —(APLMF)中国秘书处业务工作;负责在中国推行OIML证书制度;承担与本司业务相关的对外合作与交流活动。

(十五)承办总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主要职责,计量司内设5个处(室):

(一)综合与技术规范处。

(二)量值传递处。

(三)法制计量处。

(四)工业和能源计量处。

(五)计量管理处(单位制办公室)。

四、人员编制

计量司行政编制另行核定。设司长1名,副司长2名;处级领导职数9名。

通关业务司

一、职责调整

(一)将检验检疫系统收费项目和标准管理工作划归计划财务司承担。

(二)将检验检疫业务统计工作中涉及宏观质量统计分析的职能划归质量管理司承担。

二、主要职责

(一)拟订出入境检验检疫综合业务、口岸业务、检务业务、原产地业务等规章、制度。

(二)组织协调和管理出入境检验检疫目录的日常调整、审核和发布工作;配合有关部门研究拟订商品税则分类。

(三)管理报检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报检业务人员的报检从业注册、进出口收发货人的备案、代理报检企业和出入境快件营运企业的注册登记。

(四)会同有关部门对进出口企业、与检验检疫通关业务有关的社会服务机构守法能力及行为实施监督管理。

(五)统筹协调出入境检验检疫行政执法相关业务;协助调查处理检验检疫业务工作质量重大责任案件。

(六)管理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签证、通关放行及签证流程工作;负责出入境证单、签证业务印章、封识标志的管理工作;负责非贸易性物品检验检疫的免检管理。

(七)负责各类原产地证书的签证管理,组织实施原产地标记

— 13 — 管理、原产地核查等相关业务。参与原产地规则等规章的制修订,参与自贸区等双多边原产地规则谈判;负责金伯利进程国际证书制度有关工作,承办政府采购中“国产货”的认定工作。

(八)管理边境贸易、涉台贸易、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如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等)、快件等的检验检疫工作。

(九)承担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信息化工作,从业务层面研究提出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信息化需求项目,负责组织需求分析和应用推广等工作。

(十)承担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统计工作,审核、汇总、编制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统计资料,定期发布业务统计公报和统计分析报告。

(十一)承担代理报检企业、检疫处理单位(包括卫生处理和除害处理)等与检验检疫通关业务有关的社会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责任。

(十二)监督管理出入境检验检疫口岸有关业务,承办国家口岸开放有关事宜,负责与口岸有关部门的工作协调;负责口岸查验现场设施规划、布局和查验程序的协调工作。

(十三)牵头协调国内举办的重要国际展会、赛事等活动的检验检疫工作,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十四)承担与本司业务相关的对外合作与交流活动。

(十五)承办总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通关业务司内设5个处(室):

(一)综合业务处。

(二)口岸业务处。

(三)检务处。

(四)原产地管理处。

(五)法检目录管理处。

四、人员编制

通关业务司行政编制另行核定。设司长1名,副司长2名;处级领导职数9名。

五、其他事项

(一)关于宏观质量统计分析工作职责划分问题。质量管理司承担宏观质量统计、分析与通报工作,根据宏观质量管理和质检系统工作实际,科学设定宏观质量统计和评价指标,统一协调有关业务司局配合开展宏观质量调查统计工作。通关业务司在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关业务的统计工作,对所涉及的检验检疫工作中有关宏观质量统计分析职能交由质量管理司承担。

(二)关于检验检疫信息化管理问题。总局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编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信息化发展规划、拟订规章制度,统一组织质检系统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论证与实施,从技术层面上统一协调管理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信息化工作。通关业务司承担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信息化工作,从业务层面研究提出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信息化需求项目,负责组织需求分析和应用推广等工作。总局信息中心负责组织应用系统开发、软硬件平台建设及维护等工作。

(三)关于法检目录管理问题。通关业务司负责法检目录的管理和协调,有关业务司提出法检目录的调整建议方案,通关业务司汇总和征求意见,统一对外发布。

卫生检疫监管司

一、主要职责

(一)研究拟订出入境卫生检疫监管的规章、制度、规划、计划以及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预案、技术方案并组织实施;参与拟订并组织实施卫生检疫标准与技术法规。

(二)负责组织境内外有关传染病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收集、通报工作;组织实施口岸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工作,依法承担出入境卫生检疫责任。

(三)监督管理直属系统保健中心的业务工作。

(四)研究提出出入境相关传染病名录。

(五)负责出入境人员、交通工具、货物、行李、邮包、特殊物品、尸体/骸骨的卫生检疫查验管理工作。

(六)负责对出入境微生物、人体组织、生物制品、血液及其制品等特殊物品卫生检疫的管理工作。

(七)负责出入境人员及口岸人员的传染病监测、健康体检、预防接种、国际旅行健康咨询和卫生宣传的管理工作。

(八)负责组织实施出入境口岸及其区域内的食品饮用水生产经营单位、公共场所、储存场地以及出入境交通工具、货物、行李、邮包等的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垃圾和废弃物、传染病相关的医学媒介生物监测与控制等卫生监督工作。

(九)研究境内外(地区)医学媒介生物预防与控制对策;负责通报医学媒介生物监测疫情信息。

(十)负责出入境口岸卫生处理的管理工作。

(十一)负责口岸检疫查验、疾病监测、卫生监督、卫生处理的安全与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以及指导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应用工作;指导、监督保健中心对生物制品、诊断试剂的使用和卫生处理单位对药品、器械的使用。

(十二)承担总局口岸反恐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组织实施出入境口岸卫生检疫监管环节的生化、核与辐射反恐相关工作。

(十三)承担与本司业务相关的对外合作与交流活动。

(十四)配合有关部门拟订卫生检疫实验室的规划和考核办法,批准实验室开展相关检测任务。

(十五)承办总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主要职责,卫生检疫监管司内设5个处(室):

(一)综合业务处。

(二)检疫查验处。

(三)疾病监测处。

(四)卫生监督处。

(五)口岸反恐办公室。

三、人员编制

卫生检疫监管司行政编制另行核定。设司长1名,副司长2名;处级领导职数9名。

四、其他事项

(一)关于口岸反恐工作职能划分问题。卫生检疫监管司承 — 18 — 担总局口岸反恐办公室工作,协调有关司局组织口岸反恐工作;有关司(局)在职责范围内承担口岸反恐的相关工作。

(二)关于集装箱检验检疫职能划分问题。卫生检疫监管司参与拟订出入境集装箱卫生检疫监管工作的规章、制度、规划,承担出入境集装箱的卫生检疫监管的相关工作。

动植物检疫监管司

一、职责调整

(一)加强生物物种资源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

(二)将检验监管司负责的皮张(已加工鞣制动物毛皮除外)检验工作划入动植物检疫监管司管理。

二、主要职责

(一)研究拟订出入境动植物(含繁殖材料)、动植物产品和其他应检物检验检疫的规章、制度、技术法规、工作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研究提出禁止入境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名录,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名录,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和动植物疫区名录。

(三)负责组织实施出入境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其他应检物、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检验检疫及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实施运输工具、木质包装的动植物检疫及监督管理工作;承担对重大动植物检验检疫问题的调查和处理工作。按职责分工承担出入境动植物及其产品检验检疫责任。

(四)组织协调境内外有关动植物疫情、有毒有害物质信息、出入境动植物检验检疫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收集、评议、通报工作;组织实施出入境动植物检验检疫风险分析和风险预警工作。

(五)研究提出防止重大动植物疫情和有毒有害物质传入传出的紧急预防措施,负责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及其他应检物的禁止入 — 20 — 境和解禁工作。

(六)负责入境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及其他应检物、过境动物的检疫审批及管理工作,办理特许审批和农业转基因生物过境转移审批;负责出入境动植物、动植物产品的生产、加工、存放单位注册登记和监督管理工作。

(七)配合有关部门对外商签政府间动植物检疫协定并负责有关条款的实施;承办对外商签和组织实施政府部门间出入境动植物检验检疫协议;承担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工作,参加动植物检验检疫国际组织或区域性组织的活动;承担实施SPS协议的相关工作。

(八)负责入境动植物、动植物产品的境外预检、监装和产地疫情调查工作。负责外来有害生物和分管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有毒有害物质监测工作。

(九)研究拟订出入境动植物检疫除害处理规章、工作规程和办法;指导除害处理药剂、器械的使用及除害处理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应用工作。

(十)负责出入境旅客携带物、邮寄物的检验检疫管理工作;负责生物物种资源的出入境检验检疫及管理工作;负责检疫犬应用规划和管理工作并组织实施,指导全国检疫犬驯养基地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旅、邮检现场查验设施规划、布局和查验程序协调。

(十一)配合有关部门拟订出入境动植物检验检疫实验室的规划和考核办法并批准实验室开展相关检测业务。

(十二)承办总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动植物检疫监管司内设6个处(室):

(一)综合业务处。

(二)动物检疫处。

(三)植物检疫处。

(四)生物安全处。

(五)旅邮检监管处。

(六)物种资源监管处。

四、人员编制

动植物检疫监管司行政编制另行核定。设司长1名,副司长2名;处级领导职数9名。

五、其他事项

(一)动植物检疫监管司职责中负责检验检疫的“动植物产品”包括:生皮张、鬃类、羽毛、羽绒类、骨、蹄、角、非食用动物油脂、动物血液、蚕茧、小麦、大麦、黑麦、玉米(含玉米粉)、大豆、马铃薯(含薯片、薯条、马铃薯淀粉)、鲜瓜果类、油菜籽、木薯干(含木薯淀粉)、竹藤柳草、烟草(卷烟除外)、木材、种子种苗、花卉、植物性包装材料、饲料、饲料添加剂等;负责检疫的“动植物产品”包括:毛类、木制品、棉花、麻和已鞣制加工动物皮张。

(二)关于集装箱检验检疫职能划分问题。动植物检疫监管司参与拟订出入境集装箱动植物检疫监管工作的规章、制度、规划,按装载货物的类别在其职责范围内组织实施对货物和集装箱的检验检疫工作。

检验监管司

一、职责调整

(一)取消外商投资财产及相关进出口商品的价值鉴定工作职责。

(二)将出口危险货物包装生产企业质量许可工作下放直属检验检疫局承担。

(三)将皮张(已加工鞣制动物毛皮除外)的检验工作划归动植物检疫监管司管理。

(四)进一步减少直接审批事项,调整进出口商品法定检验范围,逐步将有关技术性评审及事务性工作交给符合法定条件的相关事业单位承担。

二、主要职责

(一)拟订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工作的规章、制度和计划、规划;参与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和检验标准的拟订,并组织实施。

(二)承担组织实施进出口商品法定检验和监督管理的责任;负责管理进出口商品免验和复验工作;监督管理法定检验商品的数量重量鉴定工作。

(三)组织实施法定检验目录外商品的监督抽查;组织实施进出口领域打击假冒伪劣工作。

(四)负责国家实行进出口许可制度的进出口商品出入境验证工作。

(五)负责按照国际通行的合格评定程序,确定进出口商品检

— 23 — 验监管模式;负责进出口企业的分类管理。

(六)负责进出口重点商品质量分析工作;组织实施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工作。

(七)依法审批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并对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和业务进行行业管理和监督;实施对检验鉴定业务从业人员资格的考核和审核工作。

(八)组织实施进口旧机电、进口废物原料的法定检验和监督管理工作,管理援外物资的检验工作。

(九)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出入境集装箱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规划,组织实施出入境集装箱的检验检疫工作。

(十)负责进出口商品装运前(预)检验管理工作,负责境外装运前(预)检验机构的指定和业务指导。

(十一)配合有关部门拟订进出口商品检测实验室规划和考核办法并批准实验室开展相关检测业务。

(十二)负责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工作的监督检查;组织对进出口商品检验重大问题和重大质量安全事故产品的调查处理。

(十三)承担进出口缺陷产品召回的管理工作。

(十四)承担与本司业务相关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活动,承办对外商签和组织实施政府间或政府部门间有关商品检验协议,承担TBT协定的相关工作,参与有关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应对工作。

(十五)承办总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处室

根据上述主要职责,检验监管司内设5个处(室): — 24 —

(一)综合业务处。

(二)机电产品检验监管处。

(三)资源与化学品检验监管处。

(四)消费品安全检验监管处。

(五)检验鉴定机构及业务管理处。

四、人员编制

检验监管司行政编制另行核定。设司长1名,副司长2名;处级领导职数9名。

五、其他事项

(一)检验监管司主管商品范围:进出口工业产品、旧机电和进口废物原料;进出口食品添加剂和与食品接触的器皿和材料,纺织原料包括棉、麻、丝、毛、化纤等;已加工鞣制动物毛皮,包装及已加工木制品。

(二)关于集装箱检验检疫职能划分问题。检验监管司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出入境集装箱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规划,组织实施出入境集装箱空箱的检验检疫工作;装载货物的集装箱由相关业务部门对货物和集装箱一并实施检验检疫工作。

(三)关于缺陷产品召回职能的划分问题。检验监管司承担进出口缺陷产品召回的管理工作;质量管理司牵头组织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建设,执法督查司承担国内相关缺陷产品召回的管理工作。

(四)关于法检目录管理问题。由通关业务司负责法检目录的管理和协调,检验监管司提出法检目录的调整建议方案,通关业务司汇总和征求意见,统一对外发布。

(五)关于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的职责划分问题。对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规定的法定检验目录内的锅炉、压力容器、气瓶、压力管道的进出口安全性能检验(包括旧机电产品装运前预检验)和监督检查,依据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六)关于重要出口商品注册登记管理问题。检验监管司统一协调重要出口商品注册登记(出口商品质量许可)管理工作,及时向认监委等部门通报注册、登记重要出口商品的质量信息。认监委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实施对相关重要出口商品的注册登记(出口商品质量许可)工作,及时将有关注册登记信息报总局备案。

进出口食品安全局

一、职能调整

(一)承担对向我国境内出口食品的出口商或者代理商以及进口食品收货人的备案管理工作。

(二)加强对进口食品、化妆品的标签、说明书的审核管理工作。

(三)取消对进出口食品、化妆品的批次管理和样品管理等工作。

二、主要职责

(一)研究拟订进出口食品、化妆品的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工作规章、制度、技术规范和工作计划、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配合有关部门研究提出进出口食品、化妆品检验检疫目录。拟订并组织实施进出口食品、化妆品检验检疫准入制度及相关工作。按职责分工承担进出口食品、化妆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责任。

(三)承担对向我国境内出口食品的出口商或者代理商以及进口食品收货人的备案管理工作。负责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养殖场的备案管理工作。

(四)组织实施进出口食品、化妆品生产、加工、存储、经营等单位(场所)的日常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

(五)负责进出口食品、化妆品安全信息、法规、标准的收集、汇总和相关通报工作。

(六)拟订并组织实施进出口食品、化妆品风险预警和控制措施。

(七)负责进口食品、化妆品的检疫审批和管理工作。负责进

— 27 — 口食品、化妆品的标签和说明书的审核管理工作。

(八)拟订并组织实施我国进出口食品、化妆品的安全风险监控计划。

(九)承担重大进出口食品、化妆品质量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十)承担与本局业务相关的对外合作与交流活动;承办对外商签并组织实施有关进出口食品、化妆品检验检疫协议;参加相关国际组织或区域性组织的活动;承担实施SPS协定的相关工作。

(十一)配合有关部门拟订进出口食品、化妆品检验检疫实验室的规划和考核办法并批准实验室开展相关检测业务。

(十二)组织实施进出口食品、化妆品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资格考核和审核工作。

(十三)承办总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内设6个处(室):

(一)综合业务处。

(二)食品安全一处。

(三)食品安全二处。

(四)食品安全三处。

(五)食品安全四处。

(六)风险预警处。

四、人员编制

进出口食品安全局行政编制另行核定。设司长1名,副司长2 — 28 — 名;处级领导职数10名。

五、其他事项

(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职责中的“食品”,包括肉类及其制品(含动物脏器)、水生动植物产品、乳和乳制品、蛋类及产品、蜂产品、肠衣、食用油、大米、花生、蔬菜(叶、茎、根,不含马铃薯)、中药材、罐头、食用动植物源性蛋白及制品、面粉及粮食制品、杂粮(含高梁、荞麦、豌豆、绿豆、红小豆等)、油籽油料类(不含油菜籽)、干坚果、籽仁类(含各种瓜子、杏仁等)、茶叶、可可咖啡原料类、麦芽、啤酒花、饮料、酒类、糖及糖食、调味品、酱腌制品、糕点、特殊膳食用食品、保健食品、新资源(转基因)食品、卷烟。

(二)关于进出口食品、化妆品注册、备案问题。进出口食品安全局统一协调对向我国境内出口食品、化妆品的境外生产企业的注册管理和我国出口食品、化妆品生产企业的备案(注册)管理工作,及时向认监委通报注册、备案进出口食品、化妆品的质量信息。认监委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实施对向我国境内出口食品、化妆品的境外生产企业的注册和我国出口食品、化妆品生产企业的备案(注册)工作,及时将有关注册、备案信息报总局备案。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

一、职能调整

(一)加强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监管,监督检查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标准的执行情况。

(二)进一步减少直接审批事项,将有关审批权限下放给地方质监部门,并逐步将有关技术性评审及事务性工作交给符合法定条件的相关事业单位承担。

二、主要职责

(一)承担综合管理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监督工作的责任。

(二)监督检查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和进出口。

(三)拟订特种设备目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规章,制定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规范、制度和相关措施,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四)负责组织实施特种设备行政许可。

(五)按规定权限组织调查处理特种设备事故并进行统计分析,公布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制定预防措施和对策;组织开展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应急反应工作。

(六)监督管理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作业 — 30 — 人员的资质资格,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考核工作。

(七)拟订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科技发展和检验检测机构建设规划,指导重大科研、技术引进的规划、立项和重大安全技术成果、安全技术措施的鉴定、评价、推广工作。

(八)监督检查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标准的执行情况。

(九)承担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的宣传教育和与本局业务相关的对外合作与交流活动。

(十)指导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节能监管业务工作,承担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归口管理质检总局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办公室和质检总局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的业务工作。

(十一)承办总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内设6个处(室):

(一)综合处。

(二)检验和信息化管理处。

(三)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处。

(四)压力管道气瓶安全监察处。

(五)电梯起重机械安全监察处。

(六)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处。

四、人员编制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行政编制另行核定。设局长1名,副局长

— 31 — 2名;处级领导职数10名。

五、其他事项

关于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的职责划分问题。对锅炉、压力容器、气瓶、压力管道以外的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规定的法定检验目录内的其他进出口特种设备的监督检查职能,仍然依据现行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产品质量监督司

一、职责调整

(一)管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资格。

(二)取消承担国家免检工作的职责。

(三)进一步减少直接审批事项,将部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发证产品的审批权限交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四)组织开展相关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工作,具体技术性、事务性工作交由符合法定条件的事业单位承担。

二、主要职责

(一)研究拟订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有关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

(二)研究拟订国家重点监督的国内产品目录。

(三)研究拟订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有关实施规范和规划、计划,指导和协调产品质量的行业监督、地方监督和专业性监督,并汇总分析相关信息。组织实施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和重点产品全国统一抽查,并汇总分析和公布结果。

(四)承担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工作。承担组织实施对总局审批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监督管理责任,指导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开展省级发证。拟订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目录,并组织制订实施细则。指定承担生产许可证产品检验任务的检验机构,指导和监督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产品审查部、发证检验机构、生产许可证审查中心承担的受理、审查、检验、审核等生产许

— 33 — 可证有关工作;指导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获证企业的监管工作。

(五)监督管理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依法组织查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监督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指导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检验机构的监督工作。配合有关部门研究拟订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发展规划,参与有关部门对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依法审批和授权的相关工作。

(六)研究拟订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资格管理的规章制度,指导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资格管理工作,组织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执行国家机动车检验技术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抽查。

(七)组织开展相关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工作,监督管理产品质量强制检验、仲裁检验、鉴定工作。

(八)协调有关纤维质量监督检验工作。

(九)承担与本司业务相关的对外合作与交流活动。

(十)承办总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产品质量监督司内设5个处(室):

(一)综合业务处。

(二)监督抽查处。

(三)生产许可证管理处。

(四)检验机构监管处。

(五)质量监督处。

四、人员编制

产品质量监督司行政编制另行核定。设司长1名,副司长2名;处级领导职数8名。

食品生产监管司

一、职责调整

(一)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卫生的日常监管工作。将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卫生规范和条件纳入食品生产许可的条件。

(二)进一步减少直接审批事项,将部分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和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的审批权限下放给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承担,将型式审查、现场核查等事务性工作交由符合法定条件的事业单位承担。

二、主要职责

(一)拟订国内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和化妆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规章、制度。承担国内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责任。

(二)拟订国内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和化妆品生产许可工作规则,指导和监督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及有关单位落实生产许可工作。承担化妆品生产许可和强制检验工作。

(三)指导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对国内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和化妆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四)组织开展国内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和化妆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

(五)组织并指导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监督国内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和化妆品生产加工企业实施召回制度。

(六)按规定权限组织调查处理国内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和化妆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和事故,组织国家专项监督抽查。

(七)监督管理国内企业生产加工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和化妆品的标识。

(八)负责对国内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和化妆品生产许可审查员的监督管理,组织实施审查员的考核和注册工作。

(九)负责国内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及化妆品等产品检验的监督管理工作。配合有关部门研究拟订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机构发展规划,参与有关部门对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机构的审查和授权的相关工作。

(十)承担与本司业务相关的对外合作与交流活动。

(十一)承办总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食品生产监管司内设6个处(室):

(一)综合业务处。

(二)动物源食品监管处。

(三)植物源食品监管处。

(四)食品相关产品监管处。

(五)食品安全风险监管处。

(六)化妆品生产监管处。

四、人员编制

食品生产监管司行政编制另行核定。设司长1名,副司长2

— 37 — 名;处级领导职数10名。

五、其他事项

食品生产监管司职责中负责监督管理的“国内食品相关产品”包括:用于生产加工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的工具、设备。

— 38 — 执法督查司(国家质检总局打假办公室)

一、职责调整

(一)承担产品质量电子监管具体应用管理工作。

(二)将质量管理司承担的国内相关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工作划归执法督查司承担。

(三)加强对质量技术监督系统12365举报处置指挥系统的规划、管理和相关工作。

二、主要职责

(一)拟订质量技术监督执法打假和督查督办工作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查处违反标准化、计量、质量、特种设备等法律、法规的行为。

(三)承担联系有关部门的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根据国务院授权,组织协调全国有关专项打假活动。

(四)承担总局打假办公室日常工作。组织协调本系统依法开展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违法活动和专项整治。

(五)组织协调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案件的查处和大案要案的督查督办工作。

(六)指导规范地方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工作,督查地方行政执法过程中的违法或不当行为。

(七)组织开展质量技术监督系统12365举报处置指挥系统的规划、管理和相关工作。指导协调有关产品质量假冒伪劣举报处理

— 39 — 工作,管理举报奖励。

(八)指导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加强行政执法机构管理,拟订执法装备规划,并指导实施。

(九)配合有关部门实施地方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人员的岗位培训、考核工作。

(十)承担产品质量电子监管具体应用管理工作。

(十一)承担国内相关缺陷产品召回的管理工作。

(十二)承担与本司业务相关的对外合作与交流活动。

(十三)承办总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执法督查司内设4个处(室):

(一)综合业务处。

(二)执法信息处。

(三)办案督查处。

(四)打假协调处。

四、人员编制

执法督查司行政编制另行核定。设司长1名,副司长2名;处级领导职数8名。

五、其他事项

关于缺陷产品召回职能的划分问题。执法督查司承担国内相关缺陷产品召回的管理工作;质量管理司牵头组织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建设,检验监管司承担进出口缺陷产品召回的管理工作。

— 40 — 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

一、职责调整

(一)将台湾事务管理工作职责由法规司划入国际合作司。

(二)加强自贸区谈判工作、港澳台事务管理工作、技术性贸易措施协调工作。

二、主要职责

(一)拟订质检国际合作、港澳台合作发展规划、计划及管理规定,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签署多、双边及与港澳台合作协议的管理。牵头政府间或政府部门间综合性框架合作协议的拟订、谈判并协调实施。

(三)审核多、双边合作协议和重要文件。

(四)组织和协调参加有关国际和区域性组织的活动;组织承办国际和区域性组织在华举办的国际会议和活动。

(五)牵头参加自贸协定的有关谈判和组织实施工作。

(六)负责归口管理世界贸易组织(WTO)与质检有关的工作,组织参加WTO框架下相关的多双边谈判、会议。

(七)组织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协定》(《TBT协定》)、《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承担TBT/SPS国家通报、评议和咨询的国内协调工作;指导国家通报咨询中心的通报咨询工作。

(八)负责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和援助项目的管理。

(九)负责总局机关和直属挂靠单位的外事管理工作;指导、— 41 — 监督和检查认监委、标准委的外事管理工作。

(十)负责总局机关和直属挂靠单位人员因公出国(境)及赴港澳台和接待来访任务审批。

(十一)负责总局领导外事活动的安排、礼宾及翻译工作。

(十二)承担全国技术性贸易措施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的工作;承担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等技术性贸易措施协调工作。

(十三)承办总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国际合作司内设8个处:

(一)综合业务处。

(二)外事处。

(三)亚欧处。

(四)美大非处。

(五)国际组织处。

(六)世贸组织处。

(七)自贸谈判处。

(八)港澳台处。

四、人员编制

国际合作司行政编制另行核定。设司长1名,副司长3名;处级领导职数10名。

五、其他事项

(一)关于外事统一协调管理问题。国际合作司代表总局对认 — 42 — 监委、标准委的外事管理工作实施指导、监督和检查;负责总局机关和直属、挂靠单位人员因公出国(境)及赴港澳台和接待来访任务审批;对两委及委托两委管理的直属、挂靠单位的接待来访工作进行指导。

(二)关于技术性贸易措施协调工作问题。国际合作司负责全国技术性贸易措施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承担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等组织协调工作,总局相关业务司局参与有关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协调应对工作,涉及技术性贸易措施组织协调的具体事务性工作交由总局标准法规中心承担。

— 43 —

科 技 司

一、职责调整

(一)将质量技术监督系统收费项目管理工作划归计划财务司承担。

(二)将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综合统计分析工作职能划归质量管理司承担。

二、主要职责

(一)组织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科技方针政策,研究拟订并组织实施系统科技工作的各类规划、计划及规章、制度。

(二)负责质检科研与技术发展的组织与监督管理、科研计划与经费的编制和实施、科研评估与论证的组织和管理;负责质检技术发展的科研资源与能力建设、科技成果应用转化、技术引进与推广应用、科技奖励的组织与管理。

(三)负责检验检疫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管理并制定相关规定。承担检验检疫技术机构和实验室技术能力建设及监督管理责任。组织制定检验检疫实验室建设规划、建设计划,并监督执行。会同计财司共同编制下达检验检疫实验室仪器设备项目预算计划、专项资金计划,并监督执行。

(四)负责拟订质量技术监督系统挖潜更新改造、技术装备项目管理的规章制度,会同计财司共同编制下达挖潜更新改造、技术装备项目计划及有关仪器设备配置专项计划并监督执行。

— 44 —

(五)负责质量技术监督技术机构建设规划;牵头负责本系统国家质检中心的规划、筹建和验收的审批及动态管理,提出相关能力建设要求。

(六)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和推动质检系统科技体制改革工作。

(七)负责质检科技相关信息系统和资源数据库的建立及应用管理。

(八)承担质检总局科技委日常工作。

(九)研究拟订并组织实施地理标志保护规划、计划及规章、制度。负责地理标志(包括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和原产地标记中的地理标志)管理工作。

(十)承担与本司业务相关的对外合作与交流活动。

(十一)承担质检系统的知识产权管理和协调工作。

(十二)承办总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科技司内设5个处(室):

(一)综合业务处。

(二)科技规划处。

(三)技术发展处。

(四)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五)地理标志管理处。

四、人员编制

科技司行政编制另行核定。设司长1名,副司长3名;处级领

— 45 — 导职数7名。

五、其他事项

关于挖潜更新改造、技术装备及实验室仪器设备等项目预算和资金计划的职责分工问题。科技司负责提出项目经费需求,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计划财务司牵头提出预算分配方案,向财政部申请预算额度。科技司、计划财务司根据所批复的预算额度,共同编制下达项目计划。计划财务司按计划向项目承担单位拨付相应资金。

— 46 —

人 事 司

一、职能调整

(一)加强工资政策研究,加强对直属系统执行工资政策的指导和监督管理。

(二)将干部教育培训的具体实施工作交由人力资源培训中心承担。

二、主要职责

(一)研究拟订总局管理的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计划和干部队伍发展规划及质检系统人事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对质量技术监督队伍建设进行指导。

(二)承担直属检验检疫局及直属挂靠单位领导班子的管理工作,协助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领导班子。承办总局管理干部的考核、任免、调配、监督、培训、交流和退休等事项。

(三)负责总局机关公务员管理工作;对系统内公务员管理进行政策指导,审批下达系统内公务员录用计划。

(四)负责审批直属挂靠单位、直属检验检疫局所属事业单位接收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军转干部计划,指导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

(五)负责直属检验检疫局及直属事业单位人事、财务、监察部门正职任免的审批;负责两委内设机构副职、直属检验检疫局及直属事业单位有关处级领导干部的任免事前备案。

— 47 —

(六)按干部管理权限,承办向驻外机构和国际组织选派工作人员,承办对外派人员的考核、任免事项。

(七)承担总局系统干部监督工作的综合协调和宏观指导工作,组织实施对直属系统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及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工作。

(八)研究拟订和组织实施质检系统教育、培训工作发展规划、计划和有关规章制度;负责总局教育培训基地的资格评估、认定、考核及有关管理、指导工作。

(九)研究拟订总局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有关规章制度;负责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及专家培养、选拔推荐等管理工作。

(十)协调建立并组织实施质检专业职业资格制度工作和特有职业(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授权并指导有关机构承办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鉴定有关具体实施工作。

(十一)负责审核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和人员编制的发展规划,承办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及国家新开放口岸、已开放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编制核定工作。

(十二)研究拟订总局所属社会团体管理的规章制度;承办社会团体及其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筹备申请和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前的审查及年检的初审。

(十三)研究拟订直属挂靠单位、检验检疫系统工资管理办法,并指导开展社会保障相关工作;承担总局管理干部的工资管理工作。

(十四)承担总局管理干部和部分直属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 — 48 — 作,指导直属挂靠单位、检验检疫系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负责直属挂靠单位、检验检疫系统干部、机构编制、劳动工资和教育培训统计工作。

(十五)承办总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人事司内设8个处(室):

(一)综合处。

(二)干部一处。

(三)干部二处。

(四)公务员管理处。

(五)干部监督室。

(六)教育职称处。

(七)机构编制管理处。

(八)工资管理处。

四、人员编制

人事司行政编制另行核定。设司长1名,副司长3名;干部监督室主任高配为副厅级1名;处级领导职数13名。

五、其他事项

(一)关于教育培训工作管理职责划分问题。人事司统一归口管理总局各单位的培训工作,负责审核教育培训计划,牵头组织对教育培训工作的评估;总局机关各司(局)根据工作需要提出培训需求计划,并对培训工作给予业务指导;总局人力资源培训中心具体承担培训教学的组织工作。

— 49 —

(二)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认监委、标准委内设机构正职和直属单位正职因公出访,报总局备案。

— 50 —

第三篇:国家质检总局三定方案国办法(2001)56号

国家质检总局三定方案

时间:2006-01-09 00:00:0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国务院 国家质检总局三定方案 国办发〔2001〕56号

http://www.law999.net/law/doc/b/2001/08/07/00110061.html

标 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颁布单位】:

【颁布日期】:2001-08-07 【正

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职能

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国办发〔2001〕5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以及《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现予印发。

国务院办公厅

二00一年八月七日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根据《国务院关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新闻出版署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构调整的通知》(国发〔2001〕13号),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与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并,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正部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是国务院主管全国质量、计量、出入境商品检验、出入境卫生检疫、出入境动植物检疫和认证认可、标准化等工作,并行使行政执法职能的直属机构。

一、职能调整

按照国务院授权,将认证认可和标准化行政管理职能,分别交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管理的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局)承担。

将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的职能划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二、主要职责

根据以上职能调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起草有关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方面的法律、法规草案,研究拟定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的方针政策,制定和发布有关规章、制度;组织实施与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相关的法律、法规,指导、监督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的行政执法工作;负责全国与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有关的技术法规工作。

(二)宏观管理和指导全国质量工作,研究拟定提高国家质量水平的发展战略,组织实施《质量振兴纲要》,组织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和方法,推进“名牌战略”的实施;会同有关部门建立重大工程设备质量监理制度;负责组织重大产品质量事故的调查;依法负责产品防伪的监督管理工作。

(三)统一管理计量工作,推行法定计量单位和国家计量制度,组织建立、审批和管理国家计量基准和标准物质;制定计量器具的国家检定系统表、检定规程和计量技术规范,组织量值传递;负责规范和监督商品量的计量行为。

(四)拟定出入境检验检疫综合业务规章、制度;负责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管理;负责商品普惠制原产地证和一般原产地证的签证管理。

(五)组织实施出入境卫生检疫、传染病监测、卫生监督工作;管理国外疫情的收集、分析、整理,提高信息指导和咨询服务。

(六)组织实施出入境动植物检疫和监督管理;管理国外重大动植物疫情的收集、分析、整理,提供信息指导和咨询服务;依法负责出入境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检验检疫工作。

(七)组织实施进出口食品和化妆品的安全、卫生、质量监督检验和监督管理;管理进出口食品和化妆品生产、加工单位的卫生注册登记,管理出口企业对外卫生注册工作。

(八)组织实施进出口商品法定检验和监督管理;监督管理进出口商品鉴定和外商投资财产价值鉴定;管理国家实行进口许可制度的民用商品的入境验证工作;审批法定检验商品免验和组织办理复验;组织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的前期监督和后续管理;管理出入境检验检疫标志(标识)、进口安全质量许可、出口质量许可,并负责监督管理。

(九)依法监督管理质量检验机构;依法审批并监督管理涉外检验、鉴定机构(含中外合资和合作的检验、鉴定机构)。

(十)综合管理锅炉、压力容器、电梯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监督工作,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对锅炉、压力容器实施进出口监督检查。

(十一)管理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管理和指导质量监督检查;负责对国内生产企业实施产品质量监控和强制检验;组织实施国家产品免检制度,管理产品质量仲裁的检验、鉴定;管理纤维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管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工作;组织依法查处违反标准化、计量、质量等法律、法规的行为,打击假冒伪劣违法活动。

(十二)管理与协调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代表国家参加与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有关的国际组织或区域性组织,签署并负责执行有关国际合作协定、协议和议定书,审批与实施有关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按规定承担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和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的实施、通报和咨询工作。

(十三)制定并组织实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的科技发展和实验室建设规划,组织重大科研和技术引进;组织管理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的统计、信息、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实施相关专业职业资格工作;负责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的情报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提供信息指导和咨询服务。

(十四)垂直管理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机构实行业务领导。

(十五)管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十六)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设15个职能司(局)。

(一)办公厅。

协助总局领导处理机关日常政务;负责事业发展规划和政策研究;起草和审核重要文件和报告;负责秘书、文电处理、文书档案、值班、督查、信访、保密、保卫、政务信息工作及重要会议的组织;制定并组织实施总局机关内部规章制度,指导机关办公自动化建设;承担总局新闻发布工作,管理和组织宣传报道和报刊出版工作;负责机关财务、房产及其他资产的行政管理工作。

(二)法规司。

承办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法律、法规草案的起草工作;拟定有关规章;承办发布

部门规章的有关事宜;负责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协定、协议和议定书草案的法律方面的审核工作;管理与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有关的技术法规工作;负责行政执法的监督检查和普法教育等工作;管理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的对台业务。

(三)质量管理司。

组织实施国家关于质量振兴的政策措施;对全国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宏观指导;组织实施国家质量奖励制度和推进“名牌战略”的工作;总结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承办建立重大工程设备质量监理制度的有关事宜;组织重大产品质量事故的调查并提出整改意见;负责产品防伪的监督管理工作。

(四)计量司。

组织实施计量法律、法规,推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管理和监督国家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组织制定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检定规程和计量技术规范;组织全国量值传递,依法监督管理全国计量器具;规范市场计量行为,组织计量仲裁检定;规范社会公正计量服务机构;承担有关国家法制计量组织的具体业务工作。

(五)通并业务司。

研究拟定出入境检验检疫综合业务、证书签证和标志(标识)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管理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编制、汇总出入境检验检疫目录和种类表;管理商品普惠制原产地证和一般原产地证签证工作;管理出入境检验检疫计收费工作和相关业务统计;组织实施检验检疫业务信息化工作;依法监管从事与检验检疫通关业务有关的社会服务机构。

(六)卫生检疫监管司。

研究拟定出入境卫生检疫规章、制度,组织实施出入境卫生检疫、传染病监测、卫生监督;收集国外有关传染病疫情信息。

(七)动植物检疫监管司。

研究拟定出入境动植物检验检疫的规章、制度,研究提出禁止入境动植物名录,组织实施出入境动植物及动植物产品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出入境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检验检疫工作;收集国外有关动植物疫情信息,按分工组织实施风险分析和紧急预防措施;依法管理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注册和审批工作。

(八)检验监管司。

研究拟定进出口商品检验和监督管理规章、制度、技术措施及进出口商品检验种类表,组织实施进出口商品法定检验;组织实施进口许可制度民用商品入境验证管理;审批法定检验商品的免验,办理复验和监督抽查;组织实施一般包装和危险品包装检验;组织实施和协调运载工具和集装箱检验检疫工作;监督管理进出口商品鉴定和外商投资财产价值鉴定;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涉外检验鉴定机构。

(九)进出口食品安全局。

研究拟定进出口食品和化妆品安全、质量监督和检验检疫的规章、制度及进出口食品、化妆品检验检疫目录,组织实施进出口食品、化妆品的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收集国外有关食品安全、卫生质量信息,组织实施进出口食品卫生风险分析评估和紧急预防措施;管理重大进出口食品卫生质量事故查处和食源性污染源处理工作。

(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

管理锅炉、压力容器和电梯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监督工作,拟定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对锅炉、压力容器、气瓶、压力管道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等环节和进出口进行监督检查;对有关事故进行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负责有关事故的统计分析;管理有关检验机构和检测人员、操作人员的资格考核工作。

(十一)产品质量监督司。

组织实施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拟定国家重点监督的国内产品目录,并组织实施监督;组织对生产企业实施国内产品质量监控和强制检验;管理和协调产品质量的行业监督、地方监督与专业质量监督;管理质量仲裁的检验、鉴定工作;监督管理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管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工作。

(十二)执法督查司(国家质检总局打假办公室)。

组织协调依法查处违反标准化、计量、质量法律、法规的行为;根据国务院授权,组织协调全国有关专项打假活动;组织本系统开展从源头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违法活动;组织协调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案件的查处和大案要案的督查督办工作;管理、指导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承办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对行政执法工作进行指导和督促检查。

(十三)国际合作司(科技司)。

研究拟定有关国际合作和科技发展的规划、计划及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组织参加有关国际组织或区域性组织的活动;组织协调双边和多边合作协议的实施;组织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和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的国家通报和咨询工作;管理总局机关和下属单位的外事工作;组织协调系统科研、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新技术推广、科技成果评审等工作;提出实验室建设规划、计划和科研专项经费、仪器设备专项资金的分配计划,并监督执行。

(十四)人事司。

拟定和组织实施干部人事、教育、培训工作发展规划、计划和规章制度;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管理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领导班子,协助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机构的领导班子;承担总局机关、直属单位、挂靠单位及系统的干部管理和机构编制、劳动工资、职称管理工作;管理有关职业资格工作。

(十五)计划财务司。

拟定并组织实施计划、财务、会计和基本建设的管理规章、制度;编制财务和基本建设发展规划、专项计划及预决算;审核、汇总和下达财务收支计划;统一管理各类资金、专用基金和国有资产、基本建设、政府采购及制装工作;参与本系统计收费管理工作;负责财务内部审计工作。

机关党委。负责总局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挂靠单位的党群工作。

四、人员编制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机关行政编制为332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4名,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1名(可配备副部长级干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1名(可配备副部长级干部),司局级领导职数58名(含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将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离退休干部局与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离退休干部办公室合并,组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离退休干部局。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不变。

五、其他事项。

(一)根据国务院决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质量监督方面的职责分工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生产领域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负责流通领域的商品质量监督管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实施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中查出的属于生产环节引起的产品质量问题,移交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处理。按照上述分工,两部门要密切配合,对同一问题不能重复检查、重复处理。

(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维护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与卫生部、农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的职责分工不变。其中:

1.国境卫生检疫法律、法规草案的起草,由卫生部负责;出入境检疫传染病和监测传染病名录的确定、调整,由卫生部委托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以卫生部名义发布。

2.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律、法规草案的起草,由农业部负责;禁止入境动植物名录的确定、调整,由农业部委托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以农业部名义发布。

在国际合作方面,签署动植物检疫的政府间协议、协定,由农业部负责;签署与实施政府间动植物检疫协议、协定有关的协议和议定书,以及动植物检疫部门间的协议等,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两部门的工作要相互衔接,密切配合。

3.进出口商品检验方面的法律、法规草案的起草,由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负责;进出口商品检验种类表的制定、调整,由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委托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以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名义或由其委托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三)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与海关的通关作业机制维持不变。两部门要相互配合,实现监管有效、方便进出。

(四)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继续实行垂直管理体制,机构名称不变。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仍为同级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体制和机构名称不变。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为加强对全国认证认可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监督管理,国务院决定组建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局),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质检总局)管理的事业单位。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国务院授权的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全国认可工作的主管机构。

一、划入的职能

(一)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承担的统一管理和监督认证认可工作以及相关的对校准、检测、检验实验室技术能力的认可、计量认证和资格认定工作。

(二)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承担的管理并组织实施进出口认证认可和进出口安全质量许可以及出入境检验检疫实验室注册认可、进出口食品卫生注册登记,涉外检验检疫、鉴定和认证机构(含中外合资、合作机构)技术能力的审核和监督管理。

二、主要职责

(一)研究起草并贯彻执行国家认证认可、安全质量许可、卫生注册和合格评定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发布并组织实施认证认可和合格评定的监督管理制度、规定。

(二)研究提出并组织实施国家认证认可和合格评定工作的方针政策、制度和工作规则,协调并指导全国认证认可工作。监督管理相关的认可机构和人员注册机构。

(三)研究拟定国家实施强制性认证与安全质量许可制度的产品目录,制定并发布认证标志(标识)、合格评定程序和技术规则,组织实施强制性认证与安全质量许可工作。

(四)负责进出口食品和化妆品生产、加工单位的卫生注册登记的评审和注册等工作,办理注册通报和向国外推荐事宜。

(五)依法监督和规范认证市场,监督管理自愿性认证、认证咨询与培训等中介服务和技术评价行为;根据有关规定,负责认证、认证咨询、培训机构和从事认证业务的检验机构(包括中外合资、合作机构和外商独资机构)的资质审核和监督;依法监督管理外国(地区)相关机构在境内的活动;受理有关认证认可的投诉和申诉,并组织查处;依法规范和监督市场认证行为,指导和推动认证中介服务组织的改革。

(六)管理相关校准、检测、检验实验室技术能力的评审和资格认定工作,组织实施对出入境检验检疫实验室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实验室的评审、计量认证、注册和资格认定工作;负责对承担强制性认证和安全质量许可的认证机构和承担相关认证检测业务的实验室、检验机构的审批;负责对从事相关校准、检测、检定、检查、检验检疫和鉴定等机构(包括中外合资、合作机构和外商独资机构)技术能力的资质审核。

(七)管理和协调以政府名义参加的认证认可和合格评定的国际合作活动,代表国家参加国际认可合作组织(IAF)、太平洋认可合作组织(PAC)、国际评审员与认证培训协会(IATCA)、国际实验室认可论坛(ILAC)、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等国际或区域性组织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合格评定活动,签署与合格评定有关的协议、协定和议定书;归口协调和监督以非政府组织名义参加的国际或区域性合格评定组织的活动;负责ISO和IEC中国国家委员会的合格评定工作。

负责认证认可、合格评定等国际活动的外事审批。

(八)负责与认证认可有关的国际准则、指南和标准的研究和宣传贯彻工作;管理认证认可与相关的合格评定的信息统计,承办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协议(WTO/TBT·SPS)中有关认证认可的通报和咨询工作。

(九)研究拟定认证认可收费办法,会同有关部门对收费办法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十)管理下属认可机构、认证机构和办事机构。

(十一)承办质检总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内设8个职能部门。

(一)办公室(人事部、外事办公室)。

负责协助委员会领导协调机关日常工作,起草重要文件和报告,组织会议,办理文秘、督查、信访、保密、安全保卫、宣传、人事和外事审批等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委员会机关及下属单位的内部规章制度。负责认证认可和合格评定的信息、统计等工作。

(二)政策与法律事务部。

负责起草并组织实施国家认证认可和相关的合格评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划、计划。组织查处重大认证认可违法行为,处理相关的投诉和申诉工作。负责有关的合格评定、食品卫生管理体系国际指南、准则和标准的跟踪研究与宣传贯彻工作。

(三)认可监管部。

负责认可机构的审批与授权,监督管理认可机构和人员注册机构的认可、注册活动。负责认证、认证咨询、培训等机构(包括中外合资、合作机构和外商独资机构)的资质审核和监督管理,依法监督检查认证咨询、培训等中介服务和技术评价活动。负责对外国(地区)认证及相关的检验鉴定机构在我境内活动的监督管理。指导和组织推动认证中介组织的机构改革。承担全国认证认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的工作。

(四)认证监管部。

负责拟定和组织实施实行强制性认证与安全质量许可制度的产品目录、认证标志(标识)和认证程序,负责相关认证机构和承担相关检测业务的实验室、检验机构的指定和审批,并监督检查。依法监督管理自愿性认证业务。

(五)注册管理部。

负责拟定进出口食品和化妆品生产、加工单位的卫生注册登记管理制度、规范和工作规划、计划,组织和协调卫生注册评审和复查工作,办理标志(标识)、注册通报和向国外推荐事宜。管理卫生注册评审员的培训、资格审核认可和注册等工作。根据国外有关卫生注册、食品卫生管理体系的规定,提出并组织实施对策措施。

(六)实验室与检测监管部。

负责拟定和组织实施实验室国家认可制度和规划、计划。负责对校准、检测、检定、检查、检验检疫、鉴定等实验室技术能力评审和资格认定的统一规范和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出入境检验检疫实验室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实验室的评审、计量认证、注册以及依法授权和验收工作。负责检测、检验检疫和鉴定机构(包括中外合资、合作机构和外商独资机构)技术能力的资质审核。

(七)国际合作部。

负责拟定并组织实施认证认可、合格评定、卫生注册及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计划。负责协调和审核有关认证认可与合格评定的协议、协定与议定书。负责WTO/TBT·SPS认证认可的通报与咨询工作。承担ISO、IEC中国国家委员会的合格评定和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CCEE)秘书处的工作。管理下属单位的对外联络。

(八)财务管理部。

负责拟定委员会机关计划、财务、会计和内部审计管理制度,编制预、决算。研究拟定认证、认可收费办法,并监督执行。审核、汇总下属单位的财务收支计划,并监督检查。管理各类资金和国有资产,负责下属单位的财务稽查工作。

四、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机关事业编制为115名。

主任(局长)1名,可配备副部长级干部;副主任(副局长)4名、总工程师1名,可配备正司级干部;部门负责人8名,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1名,可配备副司级干部。

五、其他事项

(一)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合格评定组织及其活动,并会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有关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活动。

(二)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建立全国认证认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的内容和组织方式,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拟定和组织实施。

(三)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实现强制性认证与生产许可证的统一。为避免重复检验、检测和审查,对于既属于强制性认证或安全质量许可制度的产品目录,又要求取得产品生产许可证的同一产品,只要获得强制性认证或安全质量许可,即可同时取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四)鉴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特殊情况,原则同意该委员会机关工作人员依照公务员制度进行管理。具体事项由人事部按有关规定办理。

(五)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认可机构、认证机构等单位的调整,另行核批。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局)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质检总局)管理的事业单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是国务院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的主管机构。

一、主要职责

(一)参与起草、修订国家标准化法律、法规的工作;拟定和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拟定全国标准化管理规章,制定相关制度;组织实施标准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二)负责制定国家标准化事业发展规划;负责组织、协调和编制国家标准(含国家标准样品)的制定、修订计划。

(三)负责组织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负责国家标准的统一审查、批准、编号和发布。

(四)统一管理制定、修订国家标准的经费和标准研究、标准化专项经费。

(五)管理和指导标准化科技工作及有关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六)负责协调和管理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有关工作。

(七)协调和指导行业、地方标准化工作;负责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备案工作。

(八)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其他国际或区域性标准化组织,负责组织ISO、IEC中国国家委员会的工作;负责管理国内各部门、各地区参与国际或区域性标准化组织活动的工作;负责签定并执行标准化国际合作协议,审批和组织实施标准化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负责参与标准化业务相关的国际活动的审核工作。

(九)管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和商品条码工作。

(十)负责国家标准的宣传、贯彻和推广工作;监督国家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

(十一)管理全国标准化信息工作。

(十二)在质检总局统一安排和协调下,做好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WTO/TBT协议)执行中有关标准的通报和咨询工作。

(十三)承担质检总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内设6个职能部门。

(一)办公室。

承担文秘、档案、行政、保卫、保密、信访等日常行政运转工作;承担党务和纪检监察工作;负责人事劳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负责出国审批和办理有关手续,承担外事接待工作;负责标准化经费的筹集和管理工作;负责行政财务日常运转和财务的内部审计工作。

(二)计划和信息部。

参与起草、修订标准化法律、法规的工作,承担标准化政策研究和标准化事业发展规划的拟定工作;负责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编制、实施和国家标准统一编号、登记、发布工作;承办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的综合协调事务,以及专家的聘用等工作;负责标准化统计工作和信息数据库的开发和日常维护工作;负责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指导和备案工作;承办标准样品的计划、协调、审批和管理工作。

(三)国际标准部。

承担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地区标准化组织PASC等国际标准化组织活动的组织、联络、协调、管理工作;负责ISO、IEC中国国家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负责我国参加国际标准化工作的政策研究并提出建议;负责协调、组织国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归口单位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和ISO、IEC的日常投票工作;负责由我国承担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的技术委员会TC(分技术委员会SC)秘书处的管理工作;负责国际标准和发达国家标准的采集、研究的组织工作。

(四)农轻和地方部。

承担农业(包括畜牧、水产等)、水利、供销、粮食、烟草、商业、林业、动植物检疫、卫生检疫、轻工、卫生、旅游、民政、体育、气象、文化、海洋、包装等部门的国家标准的计划和国家标准的审查、实施情况的监督工作;负责对口部门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协调和指导工作;负责对口部门和行业的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指导及相应行业标准的备案工作;承担地方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的研究和发展方向的指导以及地方标准的备案工作;推行农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

(五)工交部。

承担劳动安全、机械、汽车、航空、航天、兵器、船舶、交通、铁道、民航、锅炉压力容器、特种设备、纺织、纤检、节能、环保、石化、冶金、有色、建材、建设、煤炭、化学危险品等部门的国家标准的计划和国家标准的审查、实施情况的监督工作;负责对口部门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协调和指导工作;负责对口部门和行业的标准化工作指导及相应行业标准的备案工作。

(六)高新技术部。

承担通信、电子、电工、电力、仪器仪表、教育、新闻出版、银行、证券、保险、公安、广电、海关、地震、测绘、统计、档案、邮政等部门的国家标准的计划和国家标准的审查、实施情况的监督工作;负责管理高新技术相关标准的研究工作;负责对口部门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协调和指导工作;负责对口部门和行业的标准化工作指导及相应行业标准的备案工作。

三、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机关事业编制为85名。

主任(局长)1名,可配备副部长级干部;副主任(副局长)4名,可配备正司级干部;部门负责人6名,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1名,可配备副司级干部。

四、其他事项

(一)有关标准制修订的宣传贯彻、与国际标准接轨和合作工作,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负责。有关认证认可、合格评定和标志(标识)管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

(二)鉴于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履行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特殊情况,原则同意该委员会机关工作人员依照公务员制度进行管理。具体事项由人事部按有关规定办理。

(三)所属的标准研究机构的调整,另行核批。

第四篇:三定方案

XX乡机构改革“三定”方案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乡的实际,特制定XX乡机构改革“三定”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按照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遵循权责一致、统筹兼顾、政事分开、重在转变职能和因地制宜的原则,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明确职能,科学设置机构,合理配备人员,健全保障制度,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乡党委、政府的主要职能

乡党委、政府通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切实履行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努力把工作重点从直接抓招商引资、生产经营、催种催收等具体事务转到对农户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示范引导、提供政策服务以及营造发展环境上来。

(一)宣传法律政策,促进村民自治。贯彻执行法律法规,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民主政治发展,加强基层党组织和政权建设。

(二)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组织指导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健全农业社会化服 务体系,完善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支持保护农民兴办各种经济组织,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三)加强社会管理,创造良好环境。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推进政务、村务公开;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安全生产,组织抢险救灾,实施优抚救助,及时上报和处置重大社情、疫情、险情,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发展公益事业,提供公共服务。搞好乡村公共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发展科教文卫体等各项社会事业;开展社会保障服务,提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信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五)加强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保护辖区内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调解民事纠纷,化解社会矛盾,接待上访群众,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它权利,保证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稳定。

(六)上级党委、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

三、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核定乡机关行政编制27名,司法专项编制1名,人武部4名,财政所3名。

核定领导职数8名,实行交叉任职(党委书记1名,人大主席1名,人大副主席1名,党委副书记兼乡长1名,党委副书记2名,纪委书记1名,副乡长3名,武装部长1名)。

四、机构设置及其职能

乡机关设以下机构:

(一)党政综合办公室(加挂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办公室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牌子):主要承担党委、人大、政府以及群团组织的各项日常工作,负责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宣传、武装、统计、信访、工会、共青团、妇女、科协等工作,组织协调各项中心工作。

党政综合办公室核定编制17名,设办公室主任1名、组织、人事、宣传干事各1名,共青团、文秘干事1名,统计、妇联、科技干事1名。

(二)经济发展办公室:主要承担经济产业发展规划。经济结构调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防汛抗旱救灾、安全生产等工作,协调与经济发展相关工作。完成党委、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

经济发展办公室核定编制3名,设经管、扶贫、安全生产1名。

(三)社会管理办公室:主要承担人口和计划生育、村镇规划建设、民政事务、民族宗教、残联、劳动和社会保障、教科文卫体、移民、环境保护等工作,协调与社会事务相关工作。完成党委、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

社会管理办公室核定编制7名,设人口与计划生育、村镇规划、国土资源、科教文卫、劳动保障、民政、残联、乡镇企业各 1名。

(四)财政所:主要承担镇政府预决算编制,预算内外资金收支及由镇实施的专项资金管理,各项农民补贴核定,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及村级集体资金的专户存储核拔和监督管理,乡村债权债务清理、基金会和国债性资金回收清欠管理,耕地占用税、契税征收,会计核算,国有资产管理等职责。

财政所核定编制3名,设所长兼专项资金管理员1名,预算会计1名,国有资产管理员1名。

(五)司法所:主要承担本镇普法教育工作,推进依法行政,做好基层调解组织的指导、培训工作;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开展法律咨询、民事调解、法律援助等各项服务活动。完成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镇政府交办的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司法所核定编制1名,设所长1名。

(六)人武部:主要承担民兵征组,义务兵的选送等工作。人武部核定编制4名,设部长一名,人武干事3名。

(七)后勤编:主要承担驾驶车辆、职工食堂等后勤工作 后勤编核定编制4名,其中驾驶员、事务长、勤杂人员各1名。

五、乡属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及职能

按照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分开,保证公益性、放开经营性的原则,对乡事业单位进行调整重组,统一设置农业综合服务站、计划生育服务站、文化综合服务站、卫生院、林业站等五个事业单位,财政全额拨款,由乡政府领导和管理,县业务主管部 门负责业务指导、技术培训、发展规划和专项事业费的统筹安排。

县编制部门核定镇事业编制42名,其机构设置如下:

(一)农业综合服务站:事业编制11名,其中设站长1名(专业技术人员兼职),水利员3名、农技员4名、兽医员4名。经费实行全额拨款。

主要职责:负责本镇农林水等产业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以及病虫害及疫情的检测、预报、防治和处理;小型水库、堰塘、泵站及农村人畜引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指导,基层防汛、抗旱、排涝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公益性服务职责;畜禽疾病医治、畜禽疾病预防和疫情测报。完成党委、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计划生育服务站:事业编制 2名,其中设站长1名(专业技术人员兼职),专业技术人员 2名。经费实行全额拨款。

主要职责:负责本镇计划生育“三查”、生殖保健、生育技术、生育随访、孕情监测、计划生育宣传咨询、计划生育新技术推广、培训以及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工作。完成党委、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

(三)文化综合服务站:事业编制6名,其中设站长1名(专业技术人员兼职),专业技术人员6名。经费实行全额拨款。

主要职责:负责本镇乡村图书资料借阅管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广播影视、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管理服务工作。完成党委、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

(四)林业站:核定事业编制5名,设站长1名(专业 技术人员兼职),专业技术人员5名。经费实行全额拨款。

主要职责:森林资源管理、护林防火,植树造林。

(五)卫生院:事业编制18名,其中设院长1名(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副院长2名(专业技术人员兼职),专业技术人员18名。经费实行全额拨款。

主要职责:承担本镇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预防保健、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初级卫生保健规划实施、合作医疗组织与管理、卫生监督与卫生信息管理。

XX乡人民政府 2011年9月23日

第五篇:三定方案

三定方案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直属事业单位,受部委托组织指导全国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支付、管理、运营事务,组织实施社会保险的基础性、技术性、事务性和服务性工作。

一、职能调整

(一)划入的职能

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1998]50号)的规定,以及国务院关于社会保险实行统一管理的要求,以下职能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承担:

1.原劳动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承担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方面的具体事务管理职能。

2.卫生部原全国公费医疗事务管理中心承担的机关、事业单位公费医疗管理涉及职工医疗保险方面的具体事务管理职能。

3.民政部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服务中心承担的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及具体事务管理职能。

4.人事部原中央国家机关及其在京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管理中心承担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社会保险基金及具体事务管理职能。

5.原劳动部就业司承担的企业职工失业保险基金收缴的统计工作职能。

6.在以上职能基础上,因按国家规定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而增加的职能。

(二)划出的职能。

1.由原劳动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承担的建设全国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职能,交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为主承担。

2.由原劳动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承担的拟定社会保险基金审计制度、建立并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系统及受理投诉举报的职能,交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司承担。

(三)需要强化的职能。

1.对社会保险基金及事务的统一管理,协调运作。

2.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基金管理方面的内部自律和社会保险基金稽核工作的指导。

3.对社会保险对象的社会化管理服务的组织、指导。

二、主要职责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的主要职责是:

(一)拟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社会保险登记、审核社会保险缴费申报、开展社会保险费征缴以及办理社会保险关系建立、中断、转移、接续和终止工作的办事程序与操作规范并组织实施。

(二)拟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社会保险缴费记录、档案和个人帐户的业务工作规范并组织实施。

(三)在部的统一组织下,汇总编制全国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基金的、季度、月度财务报告,指导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执行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会计制度。

(四)拟定社会保险基金统筹与调剂的具体办法,指导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存储、划拨社会保险基金。

(五)制定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规范,指导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工作和做好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服务。

(六)在部的统一组织下,承担全国社会保险信息与统计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及管理工作,参与全国社会保险信息系统规划建设工作。

(七)拟定社会保险基金稽核制度并组织实施,指导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建立健全防范瞒报少缴社会保险费和虚报冒领社会保险待遇的工作制度。

(八)按照部的统一规定,拟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工作人员任职资格、上岗标准、业务培训规划、考核规范和内部自律制度并组织实施。

(九)在部的统一组织下,参与社会保险宣传工作,主办《中国社会保障》杂志。

(十)在部的统一管理下,开展社会保险经办事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组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涉外技术合作、人才交流和专业培训。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内设13个处级机构。

(一)办公室

拟定中心行政事务管理制度并组织执行;承担中心各项公务活动的协调及接待联络工作;负责中心相关会议的组织和实施;负责中心安全保卫、保密、机要档案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负责中心财务、政府采购及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负责中心外事联络、协调、接待及组织出国考察和培训工作,承办中外社会保险协议的相关事务;负责中心的来信来访工作。

(二)综合计划处

负责中心各类公文审核和文电处理,组织办理部内外征求意见文稿的答复;组织编制社会保险扩面征缴计划并督促落实;拟定社会保险经办工作要点和中心计划并负责监督检查;负责社会保险经办业务考核的组织实施工作;负责领导指示和会议决定事项的督办落实;组织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答复;负责政务信息的收集整理,编发《社会保险工作信息》。

(三)调研处

组织开展社会保险经办管理的综合性调查研究,为决策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负责拟定社会保险经办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负责起草领导讲话和各类综合性重要文稿;参与社会保险立法的有关研究工作;拟定社会保险宣传计划,组织经办系统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总结、交流、推广宣传工作经验;指导《中国社会保障》杂志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

(四)系统建设处

负责指导经办系统开展经办管理服务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不断完善经办系统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制定各项综合管理和业务服务标准并组织实施;拟定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经办系统干部培训工作,组织编写培训教材,拟定培训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指导经办系统开展行风建设。

(五)城镇养老保险处

组织指导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工作;拟定城镇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业务规程并指导实施;拟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组织指导基本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工作,规范基本养老保险金社会化发放工作;参与拟定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和接续的实施办法并指导实施;参与指导和推动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落实养老保险相关政策。

(六)农村养老保险处

指导和推动扩大农民工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工作;指导经办系统开展农村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工作,拟定业务规程并指导实施;拟定农民工养老保险业务经办规程并组织实施;组织指导农民工和农村养老金发放工作;参与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清理整顿工作。

(七)医疗保险处

组织指导扩大医疗保险、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工作;拟定医疗、生育保险业务流程和操作管理规范并指导实施;拟定医疗保险就医管理、待遇审核等办法;建立医疗、生育保险运行分析、监测和评估体系,组织开展运行分析和评估;拟定医疗、生育保险管理服务标准,建立服务信息数据库,定期公布相关信息;组织指导经办系统开展医疗照顾人员等特殊群体的医疗保障工作。

(八)工伤保险处

组织指导扩大工伤保险覆盖范围工作;拟定工伤保险业务流程和相关业务管理及操作规范,并指导实施;拟定工伤保险企业浮动费率核定程序和办法并指导实施;建立工伤保险运行分析体系,组织开展分析、监测和评估工作;参与拟定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工伤康复诊疗规范等相关服务标准;指导开展工伤康复试点和工伤康复评估工作。?

(九)失业保险处

组织指导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工作;拟定失业保险业务流程和管理操作范围并指导实施;拟定失业报险个人缴费记录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指导失业保险基金的归集和调剂工作;指导经办系统落实失业保险享受条件、待遇项目和给付标准等政策。

(十)基金管理处

依据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会计制度,拟定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规范并组织实施;指导地方完善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体制,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的征收与管理;组织经办系统逐级编报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和基金财务报告,组织社会保险基金决算,汇总编制社会保险基金财务报表。参与研究制定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办法和预算管理制度,并督促落实;测算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状况,参与各项社会保险补助资金分配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定期组织对全国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检查,参与基金审计检查和监督工作;组织全国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以及推广应用工作。

(十一)信息处

负责人各项社会保险数据信息的采集、统计分析及其管理工作;参与拟定社会保险统计制度和统计指标体系,汇总编制社会保险统计报表;负责社会保险事业发展重要数据的采集、整理、汇总、分析和报告,建立社会保险事业发展数据库;组织社会保险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参与金保工程建设总体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指导经办系统信息指标体系和业务流程标准化建设以及各类应用软件的开发、升级和维护运行等工作;指导和规范经办系统社会保险数据的整理与整合工作,提高数据质量,建立数据分析体系并开展数据应用。

(十二)稽核处

拟定社会保险稽查工作规范和业务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经办系统对参保单位和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进行稽查,纠正瞒报、欠缴社会保险费的行为;拟定经办系统内部控制办法和社会保险信息披露制度,定期对经办系统内部控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内部审计;拟定社会保险待遇审核规程,指导经办系统审核社会保险待遇支付情况,开展反欺诈工作。

(十三)精算处

建立和更新社会保险精算模型,定期对全国社会保险基金中长期收支情况开展精算分析和预测,提交精算报告;适时就社会保险政策调整对基金运行的影响进行评估,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开展人口、宏观经济和社会保险制度运行相关指标的预测,为相关部门编制计划提供数据支持;指导经办系统开展精算工作,建立基金预警制度,规范模型设计、分析方法及实务操作。

(十四)社会化服务处

制定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经办系统开展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不断拓展工作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参与指导推动地方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指导基层工作平台开展社会保险管理服务工作;指导和推动经办系统开展退休人员公寓建设,拟定管理办法,并组织开展适合退休人员需求的老年护理服务。

(十五)人事处

综合管理中心干部人事工作,负责工作人员考核、调配、奖惩、工资核定和社会保险、人事档案等事务管理;拟定中心内部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中心党组织建设、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廉政建设、思想教育和工、青、妇组织工作;承办部人教司、机关党委和纪委交办的其他工作。

(十六)中国社会保障杂志社

负责《中国社会保障》杂志的编辑、出版、发行及广告经营工作。

四、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全额拨款事业编制75名。其中司级领导职数5名(含专职党委书记或副书记1名),处级领导职数35名。

来源: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保中心

下载国家质检总局三定方案国办法(2001)57号(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质检总局三定方案国办法(2001)57号(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定方案

    “三定”方案按照机编„2009‟1号《关于做好机构改革前期准备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要求,我局认真做好“三定”方案的草拟工作,现将本单位“三定”方案拟定如下: 一、主要职能 (......

    三定方案

    **市妇幼保健站 关于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的方案**市妇幼保健站是由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副科级事业单位,隶属于市卫生局管理,其主要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如......

    关于三定方案(范文模版)

    关于三定方案“三定方案”, 定机构(单位的性质,如行政、事业等),定职能(单位有些什么权力和职责),定编制(单位各种编制的人数,内设机构数,领导职数等)。 定机构:确定行使职责的部门,包括名......

    国土局三定方案(最终定稿)

    行政处室:法规监察处负责有关市级国土资源管理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审查、协调工作;负责有关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宣传、咨询工作;负责有关行政复议、应诉事宜;监督检查......

    三定方案自查报告

    三定方案自查报告三定方案三定方案自查报告市编办:根据《**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编制使用核准有关问题的通知》(*编办字44号)规定以及《**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

    城管局三定方案

    区城市管理局 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觃定 根据《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宁委〔2010〕174号)和《中共南京市......

    发改委“三定方案”

    焦作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根据〘中共焦作市委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焦作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焦文〔2010〕16号),设立焦作......

    三定方案(精选五篇)

    关于呈送《发改委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草案)的报告 县机构改革领导小组: 根据**地区行政公署《关于印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党发„2011‟**号)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