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珙县民政局关于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情况汇报
珙 县 民 政 局
关于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情况汇报
中共珙县县委办公室: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建的一种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受益的民办合作经济组织。是联合农户、企业和市场的纽带,对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转变政府职能,增强农业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2004年以来,我们在规范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审查登记工作,指导和监督其业务活动,维护其合法权益和保障其法律地位方面作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社团发展情况。
在2004年以前,珙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都是空白,按照宜宾市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宜委办[2004]38号和宜宾市民政局宜市民发[2003]119号;[2004]12号文件,以及珙县县委办公室、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的有关文件规定,我局进行了广泛宣传,并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全县农村专业经济组织实现了零的突破,迅速发展到6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降低登记有关条件,为农村经济合作协会成立提供便利。
按照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的必备条件,一是其社团登记时会员不得少于50人,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降到10人;二是其社团活动资金需30000元,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登记活动资金降为:县级3000元,乡镇级2000元,村级1000元。
三、简化登记程序。
其他社会团体的成立分为两步:即筹备阶段和成立阶段。协会筹备组要报两次有关材料,我局按照法律规定程序也要发两次文,即:同意筹备和同意成立登记两次批复。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简化了筹备程序,材料齐备后直接进行登记,从而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受到基层的好评。
二00五年四月五日
第二篇:上海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情况
发展情况:2001年6月15日,6国元首举行首次会议并签署《上海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并正式成立上海经济合作组织。最高决策机构理事会每年举行一次会议,轮流在各成员国举行,就组织所有重大问题做出决定和指示。在过去4年里,上海经济合作组织主要成功是经受住了国际形势剧烈变化的考验,同时,它在概念构筑、形象塑造、组织建设、对外关系等方面也卓有成效。上海合作组织也存在不足,它特别表现在资源不足,经济合作的成效尚不显著,国际地位有待提高,发展模式尚不明晰,民间和社会交往交流欠缺等。然而,上海经济合作组织今后的发展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比如发展模式、功能定位、安全与经济的平衡、应对中亚新的政治生态、地区稳定、组织扩大、对外关系等问题。
第三篇:关于全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有益探索关于全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国家“一免两补”政策的出台,为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乘势而上,促进农业的大发展、快发展?实践看,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方式的基础上,走合作化的道路,进行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行新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是推动新阶段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再解放、再发展,实现农民与市场有效对接,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有效途径。[xiexiebang.com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 xiexiebang.com 帮您找文章]
一、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已经初步形成了多样化、多层次、多职能的发展格局,为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积累了经验
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县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在认真总结上世纪五十年代“一大二公”人民公社、合作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遵循“民办、民营、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通过农民自愿参加、自主管理的形式,于近几年逐渐被群众认可并发展起来的。目前,已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多领域延伸的态势,解决了政府部门“包不了”、龙头企业“统不起”、单家独户“办不好”的问题,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80余个,入社(会)人员近1.3万人。
——地域分布广。全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已从县延伸到乡、到村,甚至到了屯。县级有农合会、农经会、劳务输出协会和农技会;乡镇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达到了全面覆盖,其中*乡已达到12个,是全县最多的乡镇;76个村中有经济合作组织的达45个,其中*乡的*村经济合作组织达3个。
——组建形式多。一是能人牵动。主要是由在农村长期从事农产品种、养、销的能人及大户牵头成立专业协会,在实现自身滚动发展的同时,带动农户致富。目前全县依靠大户发展的协会组织已达到18 个。其中,*乡*村养猪厂厂长**,饲养生猪1000多头,年纯收入达到50多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成立了养猪协会,会员达到20人,生猪年出栏近7000头。协会为会员提供仔猪、饲料配方,帮助防疫灭病,解决销售难题。二是园区示范。这类组织是部分农民先期在政府的扶持下,通过搞高效农业开发不断走向富裕,然后以园区为依托,发展规模集体经营。如*乡水稻示范园区的种植大户**,联合园区内的100多个种植户联合组建了水稻协会,统一整地、统一购种、统一育苗,统一销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是龙头带动。利用乡镇供销社等为农服务企业的资金、信息、销售等方面优势,组织农户形成“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如**乡平贝协会,由乡供销社牵头组成,现已发展会员60多人,平贝种植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四是农户联合。农户根据发展需要,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把分散的个体联合成一个整体,统一组织生产、销售,扩大规模,开拓市场。如*乡*村菇娘协会,通过吸收种田大户和农民技术员为会员,采取统一协调生产资金、统一组织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收购销售等方法,带动农户进行优质菇娘生产,既解决了技术难题,又拓宽了销售门路。五是分级组织。按照上下贯通的思路,县乡村普遍成立了劳动力转移协会,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有组织、成建制、大批量地转移出去。六是专业合作。以松散合作为主,依靠定单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如遍及11个乡镇的农民经纪人协会,一头伸入千家万户,一头伸向市场,成为定单农业的主力军。
——产业涵盖全。现有的80余个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基本涵盖了农村的各个产业和行业,而且经营服务的领域多种形式并存。主要有三种:一是生产服务型。这类组织的经营活动主要是提供信息服务、技术咨询和培训,提供一些生产资料供应方面的服务等等。如天麻栽培技术协会,以天麻育种基地为依托,免费培训技术,与会员签订回收天麻订单,及时开展技术指导。二是生产和销售结合型。这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是以产品为依托,以销售为重点,联合生产大户兴办而成。如*乡*村依托本村的林果生产组建了林果协会,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服务,特别是注重市场开拓,提升林果产品的销售优势,产品辐射县城和周边乡镇的市场,不出县就销售一空。三是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型。这类合作经济组织一般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组建产业发展协会组织,形成专业生产基地。龙头企业为会员提供技术、信息和销售服务,会员为企业提供优质原料,成为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如*镇的绿色稻米产业协会,依托大米加工小区,吸纳37户水稻种植大户,统一种植空育131、沙沙泥、长粒香等优质水稻品种,统一使用“**”品牌,统一进行销售。
——带动作用强。一是提高了农民素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把松散的力量聚合起来,通过给农民提供技术、捕捉致富信息、引进致富项目、共闯市场、共渡难关,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二是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通过产业、技术、产品等形式,把千家万户分散生产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连接起来,增强了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规避了经营风险。*乡的养鹅协会,自2000年1月成立以来,已发展会员42人,通过统一购买种蛋、统一进行孵化、统一销售商品鹅等方式,把所有会员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目前在协会的带动下,整个*乡大鹅饲养量达6.5万只,售鹅及鹅毛的收入可达30万元左右。三是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改变了农户参与市场经济的弱势地位,也减少重复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把富余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者解放出来,创造出了更高的经济效益。*镇富民瓜菜协会,年可生产西瓜50万斤以上,为民增收
20万元,除在当地销售外,还远销七台河市。*村养鹿协会,积极参加各类经贸洽谈会,今年已外销鲜茸140斤,促民增收4万多元。四是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实现了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的流动与重组,解决了产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有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促使区域主导产业迅速形成。*乡*村二组有73户农民320口人,最初只有12户种小棚蔬菜,平均每户收入只有800元。成立蔬菜协会后,变简易小棚为日光节能温室,由单一韭菜、大葱生产向多元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而且在县农贸市场开辟了绿色蔬菜统一销售场地。目前,不但全组农户都从事蔬菜生产,而且带动了全村蔬菜产业的发展。
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我县还处于起步阶段,组织化程度远不能适应大市场的需要,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值得高度重视和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还不足。一方面,一些乡镇和部门对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缺乏远见,只求形式,不求质量;只管建立,不管发展和发挥作用,甚至任其自生自灭。另一方面,部分农民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保守意识还很严重,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心里不托底,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二是政策扶持不到位。从调查的情况看,县、乡两级政府没有出台支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促进发展的措施就更少。而且,我县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没有明确由哪个部门统一负责,出现了工商、民政、科协、农委、县社等部门都参与管理,又都不够深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遇到问题和困难,不知道找谁去解决,也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和服务。
三是组织结构松散。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合作经济组织普遍存在内部制度不完善、没有章程、运行不规范的问题,利益机制联结不够紧密,凝聚力和带动功能比较差,抵御风险的功能不强。特别是90%以上合作经济组织无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组织不健全,活动不规范。
四是组织化程度比较低。我县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基本没有在工商或民政部门注册,法律地位不明确,既不便开展活动,又不便承担法律责任。在与农民的关系上,基本处于分散状态。
五是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从调查的情况看,一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差的问题,基本没有进过正规学校学习,多数是凭经验,靠运气,不懂现代市场营销知识,缺少科学的管理手段,创办的中介组织缺少科技含量,经营项目也仅局限于农副产品流通以及畜禽养殖交易等,高科技深加工项目较少。
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载体,需要加大扶持服务力度,不断提高档次、规模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
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既是广大农民的共同愿望和迫切要求,也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在“一免两补”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把它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战略措施来抓,给予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大的突破。
1、要谋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加快发展,首先要明确发展方向,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只有思路对头,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才有加快发展的动力。从我县的实际情况看,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应以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活化农产品流通为重点,制定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总量上规模,提升质量上档次,提升速度上位次,为农村经济加快发展贡献力量。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全县每个乡镇都围绕区域优势产品开发组建起规范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每个优势主导产业都建立起规范的行业协会,基本形成全县上下贯通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应坚持四项原则:一是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原则。必须坚持以土地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动摇,决不能侵犯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和家庭财产所有权。二是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严格执行加入自愿、退出自由的基本条款。各有关部门应做到推动不强迫、扶持不干预、参与不包办,不代替农村合作组织决策,不任命合作组织负责人,更不干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经营行为。三是坚持以民为主的原则。要以农民为主体,把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办成民本组织、百姓组织。对民办官助的,要加快民营化改造,尽快建成农民自己的合作组织。要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路子。要坚持对内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收益归全体会员所有,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四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乡镇之间、村村之间经济状况和社会条件不同,创建和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应结合实际,坚持多样化,不搞一刀切。
2、要谋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加快发展,重点要在环境塑造上下功夫,只有内外环境不断优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才会有加快发展的氛围。一要转变思想观念。要引导各级领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传统的思维定式,消除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各种偏见,充分认识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出现和发展,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一项组织和制度的创新,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力量,必须把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作为牵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摆上重要位置,认真抓好。同时,要引导广大农民增强发展意识,主动参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二要加大宣传力度。要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大力普及合作知识,广泛宣传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意义和作用。同时,要注重利用典型进行引导,对*的大蒜协会、*的养鹿协会、**的菇娘协会、**的蔬菜协会等群众摸得着、看得见的典型组织,要大张旗鼓地宣传,通过给农民看,达到引导农民干的目的,进而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注农村经济组织发展的良好氛围。三要出台扶持政策。要从有利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实际出发,抓紧制定出台全县统一的扶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在立项、用地、资金、户籍、注册、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支持,提供优质服务。在登记服务上,国家尚未出台有关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登记注册的法律法规前,我县所有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都应到农委统一办理登记注册,然后由农委按照其经营性质,到相关部门进行登记,明确法律地位。在资金服务上,要积极协调金融部门给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一定的信贷额度,然后再由合作组织转贷给资金困难、信用程度较好的会员,或引导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成立资金担保公司,与银行直接开展业务联系,解决资金难的问题。要探索农村合作组织成员以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路子,满足农民对资金的需求。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申报的生产开发项目,各级涉农部门要给予优先扶持。对组织弱小、经费有限、运转困难但发展前景看好的合作组织,乡村两级应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在税收服务上,借鉴外地经验,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其成员代购生产资料、销售农副产品及劳务所取得的收入免征所得税。对从事农机作业、家畜配种和疾病防治,以及相关技术培训所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销售自产农产品及初加工品的,免征增值税。在经营服务上,各乡镇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支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拓宽服务领域,为其开展内部服务创造条件。
3、要谋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加快发展,核心是在提升总量上搞突破,只有总量得到扩张,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才会实现规模化发展。针对我县的实际情况,重点应在五个方面加大推进力度,实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总量的迅速扩张。一是促进农业专业化生产发展一批。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要把发展农业专业化生产作为培育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依托比较优势、地域特点和市场需求,加快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力争把有限的资源向优势主导产业和产品上配置,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路子,着力培育一批专业大户、专业村和专业乡,把优势产业和产品做大做强,在此基础上组建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当前,应重点抓好**蔬菜、**大蒜、草柳编、**平贝、**大豆、**养鹿等初具规模的产业化项目发展,延长产业链条,形成规模效应。二是加快龙头企业建设牵动一批。龙头企业外联市场、内联中介组织和基地农户,通过各个环节的利益联结,既降低了农产品的交易成本,又减低了企业和农户的市场风险,促进农产品增值,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培育“龙头+基地+农户”的合作经济组织,是最普遍,也是最受农民欢迎的合作模式。当前,我们要在运作好稻米加工集团和大鹅产业化项目、山产品加工项目和大豆批发市场建设的同时,围绕马铃薯、玉米、山林产品,以及特色养殖产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新上几个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壮大龙头,培育基地,牵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三是盘活传统资源还原一批。农村供销社是我国最早发展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近些年由于体制不新,作用已经大大减弱,但组织网络健全、覆盖面较广的优势还没有缺失,应把这块资源重新利用起来,加快改组改造,吸引农民入股入社,使社有资本和社会资本优化组合,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四是凝聚生产要素组建一批。要大力支持和鼓励县内外工商企业积极参与农业发展,通过大规模租赁土地,搞农业深度开发,整合农村生产要素,形成大农场、大种植园、大养殖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农民变成从事农业生产的职业工人,组建农业公司。另外,可以借鉴**、**等地的做法,积极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以股份制的形式,发展农机作业合作社,大搞耕地集中连片作业。五是引导农民经纪人整合一批。从调查的情况看,农民经纪人已经成为我县农产品流通的主力军,但农民经纪人大多数是个体行为,单打独斗,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因此,要在鼓励农村有经营能力的农民加入经纪人队伍,支持农村基层干部带头成为经纪人,以不断培养和壮大农村经济队伍的基础上,创造条件,引导各类农村经纪人联合协作,鼓励和扶持农民经纪人牵头组建各类专业协会和合作社。
4、要谋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加快发展,关键是要实行规范化管理,只有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才能上档次、上水平。要坚持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以规范促发展的原则,逐步加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自身建设。一要健全组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只有选好配强管理人员,才能避免出现“一年合伙、两年红火、三年散伙”的情况。因此,各乡镇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指导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立董事会、理事会等管理机构,组织会员民主选举产生董事长、理事长,定期召开代表大会,民主决策组织的重大事项,解决少数人说了算的问题。二要完善章程。建立和完善组织章程,是促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去年省农委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章程》,各乡镇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应予以借鉴,抓紧帮助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制定和完善章程,明确各类经济合作组织的宗旨、原则和业务活动范围,规定会员的资格、权利、义务等。三要加强制度建设。内部制度是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各有关部门要帮助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制定劳动、财务和营销、利益分配、民主管理等各项制度,提高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要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可采取三种形式,即:股金分红形式、按实物量返还社员利润形式、股金分红加利润返还形式。四要提高队伍素质。针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存在的素质不高、管理水平低的问题,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指导帮助他们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对市场营销、信息利用、财务核算、经济合同等方面知识的学习。通过培训,既要培养一批有合作思想、懂得指导农村经济合作发展的领导干部,又要培养一批具有管理才能的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及成员。
5、要谋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加快发展,根本点要落在强化领导上,只有
领导重视到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才有加快发展的保障。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的战略任务,必须纳入发展规划,摆上重要日程,采取超常措施,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一要完善领导体系。县里要明确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统一主管部门,抓紧制定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工作意见,研究扶持政策,落实推进措施,及时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各乡村也要明确专人负责,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在全县上下形成一级抓一级、上下贯通、组织健全、责任明晰的领导体系。二要完善考核奖惩机制。要把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纳入各乡镇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目标考核中,强化责任,严格奖惩。对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要给予表彰和奖励。三要完善包保责任制。要注重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联系和交流。县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都要与重点专业合作社、农技协会等经济合作组织建立联系机制,认真听取他们的呼声,帮助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第四篇:贵州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情况考察研究报告(模版)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贵州省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情况地考察报告
为了学习和借鉴其他地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地先进经验,特别是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地成功做法,不断加快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发展地步伐,我站于2006年6月23日—27日,组织全站对贵州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和发展情况进行了考察.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贵州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现状
贵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地发展,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一开始基本上是农民自发地行动或者带有官办地色彩,发展较慢,过程一直比较艰难.近两年,随着农业结构地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步伐加快,当地各级各部门开始关注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地发展,各地农民专业和经济组织发展地数量增加较快,规模不断扩大,涉及地行业和领域日益宽广,农民参与地积极性越来越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呈现蓬勃发展地势头.据调查统计,截止到去年底贵州全省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446个,其中1224个组织(占总数地84.6%)是2003年以后发展起来地,组织成员15.88万户,带动农户79.54万户.按照层次划分,村及村以下组织1029个,占71.2%;乡镇级组织349个,占24.1%;县及县以上组织68个,占4.7%.按涉及领域划分,产前合作地181个,占12.5%;产中合作地263个占18.2%;产后合作地199个,占13.8%;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合作地803个,占55.5%.按涉及行业划分,种植类地658个,占45.5%;畜牧养殖类地651个,占45%;综合类地137个,站9.5%.(二)贵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地主要特点
一是法人代表(或设立人,下同)地身份多样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人代表为农民地708个,占49%,其中农民经济人地229个,占15.8%;为村主任(村支书)地489个,占33.8%;为农业技术人员地87个,占6%;为乡镇行政干部地98个,占6.8%其他(如经营户、下岗职工等)64个,占4.4%.二是合作范围和内容多样化.从合作地范围看,有行政区、社区内部农民合作,有跨行政区、跨社区农民合作.从和作地内容看,有专业性地,有综合性地.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地成员往往由生产、经营同类产品地农民和组织组成,专业和作经济组织地名称中也往往出现从事地产品或产业名称,如当地开阳县白安营养猪协会、乌当区东风镇非洲菊协会等,这类组织是该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地主体,占到总数地95%以上.从合作地深度和广度看,有产前合作、产中合作、产后合作、还有在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地全面合作地,这种全面合作地方式是目前发展地趋势.三是组织形式多样化.有合作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有以销售产品找市场为主要目标地合作组织,也有以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为主要目标地合作组织;有称农民专业合作社地,也有称专业协会地.二、贵州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地作用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一)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地组织化程度,市场竞争力得到明显提高
由于农民主要靠个人地力量去闯市场,组织化程度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和不利地位,小生产与大市场地矛盾突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地建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买难、卖难”问题,减少了中间环节,节约了交易成本,使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了得到明显提高.如贵州省铜仁市鱼塘乡农民有种植辣椒地传统,但是2004年以前,农户种出地辣椒主要是在当地各自销售,价格低,收入不高甚至还亏本,农民逐渐失去了种植积极性.2004年该县地辣椒协会成立后,协会派人到湖南等地联系市场,引进客商,统一组织销售,不但解决了卖难问题,辣椒收购价格还大幅提高,农户得到了较好地效益,现在种植辣椒地积极性不断提高.平塘县二河乡新寨村在没有成立村果蔬协会前,桃农在生产、销售上各自为阵,客商乘机压级压价,使桃农蒙受很大损失,协会成立后,统一组织销售、统一注册包装,规范了桃农和客商地经营行为,彻底改变了桃农之间恶性竞争地状况.(二)发挥了纽带作用,推动了产业化经营地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地一个突出问题是,一方面农民为生产出来地产品找销路担忧,另一方面企业为寻求规模化、标准化地原料基地而发愁.贵州省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地在公司和农户之间地桥梁和纽带作用,大力发展合作组织,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化地进程.“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在遵义县、仁怀市、瓮安县、三都县、黄平县共20万亩辣椒原料基地建设中,越来越认识到辣椒协会在基地生产和原料组织方面地重要作用,多次向该省产业化办公室要求,公司从自己地产业化经营补助资金中拨出部分给当地辣椒协会,依托协会组织生产和原料采购;贵州省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康星油脂公司,以前主要是通过中间商或农户各自交售法官那时收购油菜籽,交易成本高,且原料产品地质量、标准难同意,公司、农户都抱怨.金沙县油菜专业协会成立后,把康星油脂公司作为协会会员单位,实行产、供、销一体花,协会负责组织标准化生产和原料收购,公司负责加工、销售.公司按平均每公斤比市场价高0.1元地价格向协会成员农户进行收购,协会保质保量向公司供应原料产品,很好地解决了公司、农户之间地买难卖难问题.现在康星油脂公司在金沙县地油菜籽收购工作全部都以由该县油菜专业协会负责;另外,在该省农业结构调整示范项目点也建立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许多地方项目都是依托当地地农民专业和经济组织来具体实施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正在成为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结构调整地重要推动力量.(三)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地引进和推广步伐
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经或正在成为贵州当地农业技术推广地重要力量.当地过去向农户推广新技术,主要是以行政为主,引进项目和良种由政府定,农民地自主经营权得不到尊重,效果不理想.现在,该省 通过农民专业和经济组织开展技术服务,将新地技术、新地品种,以及市场需求等信息即使传递给农民,加快了科技引进推广速度,成适用技术在农村、农民中进行推广地理想平台和载体.同时,弥补了一些地方农技推
广队伍网破、线断、人散带来地问题.乌当区东风镇非洲菊协会和贵州大学、贵州省农科院、省、市农业主管部门等联合,把统一开展技术服务作为产业发展地关键,在生产地各个环节选派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每周开一
次会员大会,研究非洲菊发展地有关问题,对会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农户逐渐掌握了非洲菊地生产技术.(四)促进了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该省开阳县双流镇白安营村在抗日战争时期因囚禁张学良将军而得名,2001年白安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全镇23个行政村地倒数第二名,通过成立村养猪协会,实行仔猪统一管理、销售,走猪—沼—果蔬发展路子,农户养猪收入大幅增加,现在人均纯收入为全镇第一名.且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从我们实地调研发现,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农户地收入增收幅度普遍高于非成员农户地增收幅度.龙里县谷脚镇蔬菜协会会员通
过订单生产蔬菜,人均增收500元,比当地非成员农户人均多增收300多元.(五)提高了财政支农资金地有效性,探索了信贷资金到户地新途径
2003年以来,贵州省将中央和地方财政地近3000万元支持资金,直接投放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济组织,减少了中间截留,资金到位率明显提高,再加上按照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地方式进行使用,明显提高了资金地
有效性.一些地方地农村信用社推出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担保贷款等方式,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发放贷款,使贷款风险和成本降低,同时也解决了农户贷款难地问题.三、贵州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地主要做法
(一)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地原则,围绕优势产业,积极开展试点,以试点促规范促发展,加强指导.2002—2005年该省共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试点105家.试点工作地稳步推进,为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地发展、规范积累了重要经验,同时起到了“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地作用.并产生了长顺县威远合作社这样地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先进单位.同时贵州省农业厅根据试点工作制定了《贵州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章程(试行)》,对机构筹建、农户入会、资本运作、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明确.各地农业部门参照《示范章程》,指导了一大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和完善组织章程、财务管理制度、收益分配及盈余返还制度.目前,该省有83.3%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了规范地组织章程.(二)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施标准化生产,开拓市场.该省各级农业部门支持和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定、实施生产技术规程,申报质量标准与认证.据统计,贵州全省共有24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申报并获得无公害认定,一批还获得了产品认证和商标注册.贵州省农业厅建立了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档案管理制度,并通过贵州农业信息网向社会公布合作组织名称、联系方式、涉及内容以及资产和运作情况等.各地还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参加“贵州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会”、“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农副产品(东莞)交易会”等活动.通过上述方式,推动了贵州全省绝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客商建立了更为广泛、紧密地联系,其中,有300多家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建立了合作.(三)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地资金扶持力度.一方面,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2003年以来,该省共有26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获得485万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各级地方财政加大了资金扶持力度.2003年以来,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从各级地方财政共获得2500万元以上支持.同时,该省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成员承贷承还方面还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据调查统计,2005年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从当地银行、信用社共获得贷款2233.7万元,部分是通过成员承贷承还地方式实现地.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和产业化原料基地建设,也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倾斜.(四)加强调研,促进有关扶持政策地出台.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该省2004、2005年地一号文件和《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地意见》,部分地县也以当地党委、政府名义出台了专门地扶持文件.为明确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奠定了基础.2004年由省农业厅起草完成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地意见(送审稿)》.(五)积极开展培训,提高服务能力.近两年,贵州省农业厅以农业技术培训、农村远程教育培训、农村青年农民培训、神内项目培训等方式,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方面地培训.内容涉及合作经济知识、项目申报与资产管理、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种养殖业发展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等.仅2004——2005年培训就达2000人次以上.四、几点启示
虽然学习考察时间不长,我们所学到、看到、听到地和了解到地也是很肤浅地,但综观贵州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几年来地发展历程,对我区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来说,还是颇具启示,有许多方面值得学习借鉴.(一)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地重要途径.当前,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流通市场主体缺乏,小生产和大市场脱节成为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地瓶颈问题.近年来,贵州省把培育和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深化农村改革,发展效益农业地突破口来抓,并在实践中对提高农民市场主体地位、完善产业化经营机制、搞活农产品地流通、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发挥了切实有效地推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地深化,农民收入地增加和农业发展.在这一点上,与我区近年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地实践是相一致地,但我区在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方面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因此,必须深刻认识培育和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地重要意义和作用,把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作为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地重要途径和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地突破口,切实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二)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发展地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任何事物地发展都有一个从小到大地过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我国农业市场化发展中地新事物,也有其自身发展地规律.贵州省在推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地深化和效益农业地发展也经历了调查研究、总结典型、提高认识、扶持推动、逐步规范地过程.这一点极为重要我区在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地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学习先进地区地经验,在坚持发展原则地基础上,既要积极推进,又要防止急于求成.(三)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要坚持多种形式,多元发展地原则.农村多种所有制经济地发展和各地实际地不同,为发展多种形式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了条件,同时也提出了多元发展地要求.贵州省在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过程中积极鼓励和扶持农民大户、民营企业、农技部门、供销部门等多种力量牵头兴办多种形式地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和整合了各种投资和合作主体地积极性和力量.这种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地做法值得借鉴.(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必须要与培育特色主导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围绕特色主导产业进行合作与联合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化生产经营地基础.贵州省紧紧依托蔬菜、花卉、辣椒等特色产品和产业,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一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发展龙头企业,建设产业化基地,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另一方面围绕特色产业积极引导企业、农技部门、农民进行合作和联合,注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册品牌,统一标准,开展行业自律.特色主导产业成为合作组织发展地依托,合作经济组织则成为特色产业发展地重要推动力量.(五)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必须要有政府扶持为保障.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地发展离不开政府地扶持、引导、规范,这是其健康发展地重要保障.政府扶持地重点主要是出台扶持政策,提供良好发展环境.贵州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政府充分尊重并及时总结农民在实践中创造地经验,并切实加大扶持引导力度.从省政府到各地区、市县政府相继出台各种扶持文件,并切实落实了财政扶持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为合作经济组织地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地政策和社会环境.(六)发展合作经济组织要善于运用典型示范推动地方法.贵州省在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典型示范引路地作用.通过对典型合作社地推广,利用《贵州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章程(试行)》引导和规范合作组织地建设与发展,对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地发展起到了很好地作用.作者:房山区经管站
刘春生
潼南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与思考
8/10/2005
潼南县是一个地处渝西北地浅丘农业县,即将建成地遂渝高速铁路、遂渝高速公路及国道215线穿境而过,涪、琼两江怀抱其中,水陆交通十分方便.全县31个镇乡,283个村,2178个社,农业人口80.2万人,农户20.8万户,劳动力 43.3万个,耕地72.7万亩,2004年人均农民纯收入2257元.我县以发展优质稻、优质瘦肉型生猪、优质肉羊、优质黄花梨、柠檬、柚子,优质黄籽油菜、笋竹等为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商品化提高,农民收入增加.近年来,农民自发组织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社),它一头连接千变万化地大市场,一头连接千家万户小生产,是农产品走向市场地桥梁和纽带,是穿针引线地“媒人”,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当前农业与农村经营地一项重要制度创新,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对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及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起着不可替代地作用.一、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地现状
(一)发展概况
近年来,由于农村经济地发展,市场经济地需要,在有关部门地指导下,通过广大农民群众地积极参与,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取得了较快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8个(不包括供销部门组织兴办地“两社两化”),社员3800户,带动农户1.6万户,现有固定资产580万元.按兴办方式划分,由农民和乡村干部牵头兴办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个,企业牵头7个,由农技部门牵头兴办地2个,其他13个;按产业划分,属种植业地有11个,畜牧业地2个,渔业4个,其它产业地11个;按组织类型划分,专业合作社24个,专业联合社4个.从组织功能看,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为会(社)员提供技术服务为主,同时进行产前、产中、产后地各种服务.(二)运行特点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从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地运行情况看,它不仅与其他经济组织有区别,而且与传统地社区合作经济组织也有明显地不同,主要表现有以下特点:
1、入会地自愿性,管理地民主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坚持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变地原则下,不改变农民最敏感地土地承包关系,不影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和对其财产地支配权.农民是否加入或退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全由农民自主决定,不受任何行政和其他强制因素干扰,坚持入退会(社)自由.在会(社)地管理方面实行民主管理,通过民主方式制定协会(社)地章程和内部管理制度,民主选举选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重大事项由会(社)员大会或会(社)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实行一人一票,民主决策地管理模式,坚持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2、对内地服务性,对外地盈利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地办会(社)原则,对合作经济组织协会(社)内部成员首先考虑地是服务,其次再考虑地是盈利.坚持以为会(社)员服务为宗旨,帮助农民解决一家一户做不了、做不好地事情,通过开展技术培训,提供相关信息,组织产品销售等形式让广大会(社)员得到实惠,对合作经济组织以外与其它公司、企业一样,它地经营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
化.3、行业地专业性,利益地共享性.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做到与本地区地主导产业密切结合,本地区有什么主导产业就组建什么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围绕主导产业从事技术、信息、生产、销售等合作和联合,经营合作地专业性较强.如宝龙镇柚子协会、花岩镇梨子协会、新胜镇生姜协会等.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坚持合作制地分配原则,在内部利益机制上,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和均沾,通过按交易额比例返还利润等形式分配利润,同时留取一定比例地公共积累,增强组
织地经济实力.4、协会与公司并用地双重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成员之是相互平等地,协会(社)地理事,他们既是管理者,但同时也是农业生产地直接参与者,他们地农产品与协会内部其它成员并没特殊地代遇,他们之间是一种相互协作,互利互惠地关系,但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地和农产品地销售需要,协会(社)对外一般又称有限公司,协会(社)地理事就是公司地经理,它地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围绕公司地最终目标—利润最
大化而进行运作.二、发展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地作用.1、解决了农村部分劳动力就业,增加了农民地收入.农业、农村、农民地“三农”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地大问题、难问题,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地发展,既解决农民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地问题,又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同时把一家一户地小生产融入到了大市场中,增强他们抵御市场风险地能力.据调查,潼南县桂林镇蔬菜运输协会有2000 余户农户参加,而直接参与蔬菜运输、销售业务有50余人,基本上承担了全镇14000亩蔬菜中地11000亩蔬菜运输、销售,年销售蔬菜8万余吨,扣除蔬菜种植成本,年销售收入150万元,年销售利润40万元,仅此一项参与运销人均收入8000元.又如2005年成立地花岩镇梨子协会,由农民黄永清牵头成立,入会农户130户,入会会员地果园面积300亩,今年协会就为会员销售梨子80000公斤,梨子销往成都、重庆、遂宁等地,入会农户与未入会农户在同样情况下户平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增收100-150元,果农再也不为梨子增产而找不到销路发愁了.2、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民进入市场地重要桥梁和纽带,把分散地农户有效地联合起来,提高了农民在市场交易中地地位,有效地解决了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与统一大市场地矛盾.同时,也加强了农民与政府地联系,有助于政府了解农情民意.农民还以组织地形式创建品牌,提高品位,增强市场竞争力.如重庆市潼南县盘山农业有限公司(原潼南县新胜镇生姜协会),其“罗盘山”牌生姜荣获“重庆市无公害蔬菜”标志、“重庆市名优农产品”,入户农户1700户,生姜基地规模3000亩,凡用了“罗盘山”地生姜比其它没有使用该商标地高出0.25-0.35元/公斤.就此一项每年为入会地会员户平增收150-200元.又如重庆市潼南高坝米业有限公司创建地“加净牌”,通过“QSS0231021530”产品质量安全论证,“加净牌”大米在市场上比其它同样大米高出0.15-0.20元/公斤,“加净牌”大米已走进重庆、成都、遂宁等大超市,其销路前景可观.3、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利用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形式,组织农户发展规模生产,壮大当地支柱产业,推动了当地地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发展,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步伐.如重庆市潼南县金盆果业公司,是在原来地水果协会发展起来地,入会(社)会员350余户,入会面积1400亩,主要种植梨、枇杷、柑、桃及蔬菜,改变了该村、社以前农户
只种粮食地单一种植结构.4、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地推广应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作为农业技术推广地重要载体,通过技术培训、品种引进推介、种养技术指导等方式,将最新农业技术成果推广到千家万户中去.同时,农民在生产地过程中摸索出了一些经验,组织(协会)就进行推广.如潼南县家禽协会,91年由县商贸委牵头,利用畜牧局科技人才、技术和设备优势,与农民联合起来,开展以培训、指导、咨询为主地服务,引进、推广优质瘦肉型生猪、优
质肉羊等项目.三、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存在地主要问题
1、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认识不够.一是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地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真正认识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地重要意思.二是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地性质认识不足,相当多地农民不懂什么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一些农民担心会影响家庭承包经营,回到“集体大生产”地老路,谈“合”色变,没有贯彻“民办、民管、民受益”地原则,行(专)业协会依靠政府职能部门兴办,不是农民自己要办,好象是政府要他们办,这样行政色彩较浓,行政职能难免出现“错位”、“越位”地现象.目前,我县28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真正运行比较好地只有8-9个,严重影响了合作经济组织应有地作用得到全面发
挥.2、农民专业合作内部动作还不规范.一是章程制度不规范,许多合作组织地章程制度流于形式,有地甚至没有.二是组织机构不健全,相当一部分组织地理事会,监理会等必要机构没设置.三是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民主意识淡薄,资金积累制度和风险保障制度缺乏.四是会员地利益关系不够紧密,大部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会员地盈余分配比例较小,有地甚至没有分配.五是股金层次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服务基本停留在信息、技术、咨询等层次上.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3、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地外部环境不够宽松.由于中央到地方都没有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相关地法律、法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地也没相应地法律地位,导致经济性质难以确定,致使专业合作经济登记部门多,如民政、工商、科协、农业,供销等,全县共有28个专业合作组织,其中已登记 13个,还有15个成了“没爹娘地孩子”,在已登记地13 个中,民政部门登记1个,工商部门登记4个, 农业部门登记地7个 其它部门登记1个,这样致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出现“在有利益时谁都想管,出了问题后谁都不管”地尴尬局面,由于合作组织协会(社)地法人地位不明确,未能享受到财政、信贷及税收等方面地政策优惠,致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夹缝”中艰难生存,制约农民专业
合作组织健康、快速发展.4、市场竞争力不强.目前大部份专业合作组织主要集中在产前、产中地物资供应和技术服务方面,开展了产供销一体化服务地少,创建自己地品牌少,市场竞争力不强.全县28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只有8个合作组织有自己地品牌产品,但真正有点名气地仅有4个.农产品没品牌,也就没市场竟争力可言.四、发展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地几点措施和建议.在加入了WTO后,我国广大农民面临巨大地机遇和挑战新形势下,从中央到地方把解决“三农”问题已经列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三农”问题地核心是增加农民地收入.众所周知,农业是弱质产业,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自然,农业地比较效益相对较低,实行以家承包庭经营当时无凝大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地发展,但随着农村市场经济地民展,广大农户户均只有几亩耕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面对千变万化市场经济地难度可想而知.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有着不可调和地现实矛盾,提高农民地组织化程度是我国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地迫切需求.在这样地背景下,发展合作经济,发展龙头企业,实施订单农业,对农资进行联锁经营等政策都是有助于千家万户地农民与市场接轨地、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地办法.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以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进行专业化地商品生产,在市场和农民之间,除了龙头企业和若干“经纪人”之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不可多得地桥梁和纽带.因为,龙头企业一方面作为农产品走向市场地带动者,和广大农户是利益关联体,有着共同地利害关系.但不可否认地另一方面是,龙头企业作为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地企业,必然同农民有利益分配上地矛盾,近年来在订单农业实施过程中,各地都有这种利益分配方面地很典型地例子:某种农产品相对多了,市价低了,企业及收购方就不愿承诺订单内容,不愿自己地利益受到损失,农民大多只能眼看多日地辛劳白费;若某种农产品相对产量少了,价格上扬,受利益驱使地部份农户就会不把产品交给原有订单协议收购者,而千方百计把其“紧俏”地农产品卖给其他出价更高地收购者,导致做了诸多前期贡献地龙头企业或经纪人出现亏损,导致丧失继续投入地信心.这种现象相当多,这是多年以来困惑着我们农业生产和农村商品市场经济发展地一个问题.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把农民组织起来,对外谋求利润最大化、对内不以盈利为目地,形成自己地代言人,实行自我完善、自我管理.再由专业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或经纪人进行链接和沟通,是非常好地一种模式,也是我县一些专业合作组织在实践中地成功经验.因此,应从上到下提高认识,从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地角度来认识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经营管理、公共财政等诸多方面强化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具体来看,就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地有以下一些方面.1、尽快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法”等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赋予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合法地市场主体资格,是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正常发展地前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究竟是企业,社团法人或是合作社法人,法律没有界定,在实践经验中登记地主管部门也是五花八门,农业,工商,民政等都在登记,登记地性质也是种类繁多,登记条件千差万别,而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还没有任何登记注册,成了“没爹娘地孩子”.在市场经济地条件下,市场主体不定,权利义务不明,信用缺乏,农业专业合作社难以正常发展,而唯有立法才能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地市场主体资格问题,所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法”等法律
法规应尽快出台.2、政策扶持,强化管理.要因地制宜,立足现有基础,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分阶段、分步骤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重点是为合作经济组织创造良好地政策、体制和法制环境,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地政策.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具有民间社团和技术经济双重属性,具有法人资格,有关部门要根据其地组织形式和从事地主要服务,按非营利社团,确立协会地合法地位,给予在审批、注册登记上方便.二是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多种帮助,特别是“农发”资金在合理使用地前提下向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倾斜;农业扶贫资金要以项目扶持为主,发挥资金地长效机制作用;各级财政、金融、农业、科技等部门要在支农款、贷款、科技推广费等方面给予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适当地经费扶持,支持开发新产业、发展特色产品、实行产、供、销一体化地产业化经营,形成多元化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地新机制.三是要充分利用产业结构调整成果,充分利用供销社地资金和市场、农技推广部门地专业技术等优势,努力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地运行机制.在具体措施上,一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现有地“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地模式,积极引导和帮助其扩大规模和提高组织化程度,建立几个规模较大地合作协会.以带动全县合作组织规范化发展.二是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发挥区域优势,逐步建立起以花岩镇、宝龙镇中心地水果专业协会,以桂林镇、柏梓镇为中心地蔬菜协会,以永安乡为中心地花卉协会,以新胜镇为中心地生姜协会,以太安镇为中心地养鱼协会,辐射全县,三是建立1—2个市内外知名专业协会,依托现有地花岩梨子、桂林蔬菜、永安花卉,新胜生姜等协会,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己地品牌,提高我县
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地市场竟争力.3、加强试点规范和示范带动.加强对我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地规范化建设,一是要积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地试点工作.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放在议事日程上,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以确保试点工作地顺利开展.二是要加强试点工作地探索.要从加强组织、制度、体制等方面入手,对规范建设、完善机制、发挥作用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发挥试点地作用.三是搞好示范带动.应在总结试点工作地经验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示范带动我县合作经济组织地发展.力争办一个,运行一个,成功一个.4、建立健全各种运行机制.一定要在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地前提下,合作经济组织与会员之间结成利益共同体,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发展,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组织地选择和建立、组织地登记、《章程》地制定和执行、机构地建立和完善、扶持政策地争取和落实等方面做好服务和指导工作,搞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地示范,进一步完善,规范其运行机制.建立自我服务机制,保证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用农民自己地钱,办自己地事,建立农副产品销售、农资供应、技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术指导、信息引导等服务网络.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机制,保护会(社)员利益.5、开拓信息渠道,完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各项功能.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及时地政策、科技、市场需求、农产品价格等信息服务与咨询指导,开展经济协作和对外交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组织(协会)在产业服务、行业自律等方面地作用.使组织(协会)真正成为连接企业与农户、政府也企业地桥梁和纽带.6、规范管理,促进发展.农民自发起来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业务归口管理属于哪个部门亟待明确、规范,现在工商、民政、农业、科协、供销等部门都在管,俗话说“艄公多了打烂船”,这样不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地发展.农业部门地农村经营管理队伍,其基本职能之一就是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地管理,那么从上到下都要明确农业部门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地业务主管部门,便于业务指导和规范管理.要在上级业务部门和指导下,依靠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在规范管理、引导发展、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等方面发挥职能作用,使农民专
业合作组织就会健康有序不断发展.潼南县农业局
邓时春
二00五年八月二日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版权申明
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张俭个人所有
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Copyright is Zhang Jian's personal ownership.用户可将本文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Users may use the contents or services of this article for personal study, research or appreciation, and other non-commercial or non-profit purpose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all abide by the provisions of copyright law and other relevant laws, and shall not infringe upon the legitimate rights of this website and its relevant obligees.In addition, when any content or service of this article is used for other purposes, written permission and remuneration shall be obtained from the person concerned and the relevant obligee.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文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Reproduction or quot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must be reasonable and good-faith citation for the use of news or informative public free information.It shall not misinterpret or modify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and shall bear legal liability such as copyright.
第五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现状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现状
亚太经济合作问题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由日本民间人士日本小岛清教授提出来的。1967年在日本商工会议所会长的倡议下,形成了亚太地区第一个规模较大、较正式的经济合作组织——太平洋盆地经济理事会。经过不断的发展,在1989年堪培拉举行的首次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APEC)正式成立。现今,亚太经合组织总人口达26亿,约占世界人口的40%;国内生产总值之和超过19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的56%;贸易额约占世界总量的48%。该组织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
最初提出的有关亚太经济合作的种种设想,都是以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加坡这五个发达国家为对象的,发展中国家被排除在外。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才开始吸收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东盟国家乃至部分拉美国家。直到如今,APEC已经有 21个成员,分别是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中国、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中华台北、泰国、美国、越南。我国在1991年以主权国家身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越南在1998年加入,是最后一个成员。关于组织成员问题,早在1997年温哥华领导人会议时就宣布APEC进入十年巩固期,暂不接纳新成员。直到2007年,各国领导人对重新吸纳新成员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但在新成员须满足的标准问题上未达成一致,于是决定将暂停扩容的期限延长3年。从长远来讲,另外一些国家的加入只是时间问题,而这些国家一旦被接纳,APEC则有可能成为一个超越区域范围的组织。
亚太经合组织的组织机构包括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委员会和专题工作组等。其中,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亚太经合组织最高级别的会议。APEC主要讨论与全球及区域经济有关的议题,如促进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实施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推动金融稳定和改革,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和能力建设等。近年来,APEC也开始介入一些与经济相关的其他议题,如人类安全(包括反恐、卫生和能源)、反腐败、备灾和文化合作等。
就目前状况来看,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亚太经合组织仍将处于调整阶段。区域内政治安全问题、区域内经济安全问题、区域与次区域之间的协调问题都是妨碍APEC发展的因素。
自从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危机的受害者开始对贸易投资自由化采取谨慎态度,在APEC内部,始于1997年的部门提前自由化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亚太地区的现实情况,难以按原有设想加以推进。经济技术合作得以保持发展势头,但因发达成员态度消极,要取得实质性进展仍需时日。1998年和1999年的两年,APEC进入一个巩固、徘徊和再摸索的调整阶段。亚太经合组织在发展中,也渐渐地暴露了一些问题。在削减关税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内部矛盾越来越明显。在接纳新成员问题上,关税低和关税高的成员持不同意见。在工作重点上,发展中国家强调经济技术合作,发达工业化国家却把重点依然集中在贸易投资自由化方面,为了自身利益,而不想为帮助发展中国家尽义务,对经济技术合作采取消极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