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农协对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启示

时间:2019-05-14 19:23: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日本农协对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日本农协对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启示》。

第一篇:日本农协对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启示

日本农协对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启示

研究领域农村经济: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形势,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坚定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目标不动摇,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和历史罕见的严重旱情等不利影响,夏季粮油再夺丰收,畜牧、水产稳定发展,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农业农村经济总体保持稳定发展势头,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形势好于预期,实现全年“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目标具备了较好的基础,金融危机没有改变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走势。但由于我国农业农村经济与外部关联度不断提高,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结构性和不确定性特征日益凸显。在新形势下,面对金融危机可能存在的长期的、潜在的影响,以及日益趋紧的资源和市场约束,我国需要在保持相关政策基本稳定的同时增强政策调控的灵活性,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是夏粮首获“六连增”,夏油再创历史新高。二是畜牧业生产总体向好。三是渔业生产稳定增长。

四是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跨区机收成效显著。五是乡镇企业保持增长,农垦经济平稳发展。六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重大动物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七是农民收入和外出务工人数小幅增长。(这些都没有什么用,可以删除)

3设计工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但农产品供求紧平衡仍是长期态势 当前农产品供给充足,价格总体稳定,全年粮食和农业生产有望保持稳定发展态势。随着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提高,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产品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阶段性、区域性、结构性的短缺与过剩一直会交织存在,对农产品进口的依赖可能相应增长。

1.农产品供给充足。夏粮总产达到2467亿斤,实现连续6年增产,早稻总产预计在660亿斤以上,增产已成定局。秋收作物长势总体正常,预计面积将比上年增加1300万亩以上,全年粮食保持稳定发展态势,总产有望超过1万亿斤。油菜生产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油菜籽产量1290万吨,比2008年增加90万吨左右。

2.农产品价格总体稳定但存在下行的压力。据我部监测,近期小麦和玉米价格有所上涨,稻谷价格略有下跌,猪肉价格止跌回升,水产品价格平稳运行,农产品价格总体保持稳定。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农产品需求下滑,世界农产品价格目前总体保持下降趋势,目前国内小麦、玉米、大豆的价格分别是国际价格的155.7%、181.4%和136.1%。此外,国家通过临时收储措施分批收购了约7000万吨粮食,粮食出库销售也将给价格带来下行压力。

(二)2009年上半年农民收入增长情况好于预期,但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可能出现变化 2009年上半年,农民增收出现困难,但人均现金收入仍达到2733元,实际增长8.1%,高于年初预期。上半年,江西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232元,同比增长8.8%,增幅同比下降9个百分点。下半年农民增收相对乐观,也可能改变年初认为比较困难的判断。但由于农民增收主要受市场因素影响,今后两三年内保持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势头有相当难度。

(三)农民工外出就业形势逐步好转,大规模转移就业仍然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格局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劳动力转移速度虽一度减缓,但大规模转移的基本态势未变。

(四)统筹城乡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关键领域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近几年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步伐加快,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逐步扩大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范围,在全国普遍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也开始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部分地区也积极开展统筹城乡发展试点,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发展。但农村公共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改革中的矛盾和问题仍然较多。

(应主要论述农业合作组织对农业发展和我国经济的重要意义。)

4目前研究的概况和发展趋势

农协对于第一产业提供政治以及经济上的优惠条件,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第一产业的发展。积极进行收入所得的再分配,有效地防止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社会贫富差距,安定了社会秩序。其作用:

1.培育农畜优良品种,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对农民进行指导和培训。农协组织水稻、大米和大豆栽培讲习会和现场讨论会,指导样板田的工作;建立新农药、肥料试验田和低农药大米试验田;开展对异常气象造成冷冻的对策研究。农协还组织农民扩大花卉、水果、蔬菜等特种园艺的生产,指导农民提高栽培技术水平,如组织花农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举办花卉展览评比,从园艺品种的搜集、育苗到产品的出售实行一条龙服务。为加快畜产品的生产,农协组织农民开展了引进良种、建立生产高品质牛肉的畜牧场、加快肉牛的育肥等一系列活动。

2.承担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农产品加工销售,免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农民通过农协销售的产品有粮食、园艺品、畜产品等。2005年,平均每户农民通过农协销售的农产品为166万日元。农民通过农协购买的商品有肥料、农药、饲料、农机具、石油、大米及其他生活资料。平均每户农民由农协供给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达96万日元。

3.为农民提供农业信贷服务并组织农民互助共济。2005年农协给农民的贷款总额为63.8亿日元,其中包括住宅资金(18%)、营农资金(19.3%)、事业资金(18.9%)等。每户农民当年向农协存款637万日元。农协的互助支出用于农民养老、育儿、住房和火灾、车祸等伤害的款项,共计4.8亿日元。

农协为农民的社会化服务是全方位的,既包括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服务,又包括为全体农协会员、准会员的日常生活服务,凡是生活在其中的人都已离不开它。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农协应以服务农民为目的,而现在却以盈利为目的。二是农协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综合经营机构,什么都要管,有的农民认为不自由。三是农协管理机关人员太多,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农业组织化建设必须以共同利益为基础。

3.2农业组织化发展的主体必须是农民自身。日本农协的各种服务机构是农民会员自己的组织,其岗位责任者和普通会员的区别只是组织分工不同。我国现存的各种农业服务社团组织的特征基本都是存在于农民群体之外,以一种外在的协作力量帮助、促动农业发展。这种组织关系使工作效绩高低无关痛痒,效绩低下管理部门不会严厉责罚,农民也不会有多少责难。如果服务部门是农民股份合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农民选举或聘任的结果,作为组织主体的农民当然不会容忍服务效绩的低下,这种关系派生的压力会转化成处在服务岗位上的责任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促使其自觉勤奋努力工作。

3.3我国当前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我国农业组织化发展的胚芽。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是以农民为主体的互助联合体,只要它们逐步向综合性质规范化发展,就是和日本农协具有相近性能的现代农业组织。目前,我国农民的专业化组织已经初具规模,各级政府机构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支持,通过总结经验,完善法制基础,促动其健康规范发展(是对农业合作组织的研究概况,而不是农协的作用)

二设计研究的内容 1重点解决的问题

解决农村现实问题,维护农民整体利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之所以取得历史性的巨大进步,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亿万农民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今天,我们要克服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困难,继续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最根本的还是要靠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下决心解决好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

近年来,党和政府针对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也要看到,当前一些影响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是一些地方农民负担仍然较重。这些地方不顾国家三令五申,随意向农民伸手,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和各种摊派仍屡禁不止,要农民出钱出物出工的各种达标升级和检查评比活动依然名目繁多,向农民转嫁乡村两级不良债务的现象有所蔓延。二是不少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堪忧。一些地方农民文化生活贫乏,文化糟粕乘虚而入,封建迷信活动抬头,腐朽思想蔓延,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三是一些农村地区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而且影响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多方面作出努力,其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基层干部能否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政府要帮助农村基层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农民谋利益的思想,增强民主法制观念,提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学会正确处理新时期农村人民内部矛盾。(是农业合作组织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2拟开展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1农村改革2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3合作金融4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模式5农村生产和土地问题6农村经济安全发展7农业产值8改善农村生态资源环境8强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应该关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研究的几个方面)

3本设计预期取得的成果(撰写出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三 设计工作安排

1拟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采用列路线图的方式

日本农协对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启示——我国农村经济——我国农村经济现状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重点要解决问题

——新问题采取政策措施

——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农村地区社会问题

——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

——统筹城乡发展 日本农协共同利益机制——.借鉴

我国农业的组织化发展共同利益机制.——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

——组织内外监督制衡

——农业组织化发展的主体

——农业专业合作组织

2设计进度计划2.1毕业实习(第1周-第3周,共3周):2月28日-3月18日

2.2毕业论文开题(第4周,共1周):3月21日-3月25日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封面写:2011年3月25日]

2.3论文初稿(第5周-第9周,共5周):3月28日-4月29日

2.4论文二稿(第10周-第13周,共4周):5月2日-5月27日

2.5论文定稿(第14周-第15周,共2周):5月30日-6月10日

2.6论文答辩(第16周,共1周):6月13日-6月17日 四 需要阅读的参考文献

《农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_文秘114》

《日本农协的发展与思考》

《中国农业科研优先序》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和经济改革》

《中国农业科研优先序》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农村研究报告1990-1998》,中国财经出版社

《全国乡镇企业基本情况及经济运行分析》1994-199926.OECD

《中国《中国农村观察》,1999年第一期29.王宝清战胜农村贫困》,中国财经出版社,2001年4月28

《2000-2001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财经时报》

《经济日报》

参考文献格式不对,也需要有一些期刊文章。

第二篇:日本农协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日本农协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摘要】:本文在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下回顾了我国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历程。随着成本的升高,效益的下降,我国农业进入了明显的转型期#作为农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之一。农业组织的滞后已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农业的产业化进程。东亚经验证明:农协组织是小农经济条件下实现产业化,现代化有效的组织载体,日本等国农协的发展经验对我们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日本农协;农业合作组织:启示

正文:

一、日本农协的概况与分类

(一)日本农协的概况

日本农协是“农业协同组合(Japanese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JA)”的简称。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实行农地改革,将大地主所有的大量土地无条件地分给农民,从而确立了战后日本农业家庭经营的基本制度。然而,由于分散经营,加上生产力水平低下,家庭经营的弊端相继显现出来,表现为生产上的盲目性、供求关系失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均得不到保证,实质上就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为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1947 年日本颁布了《农业协同组合法》,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农协的特殊地位。在不到3 年的时间里,各地的基层农协都建立起来,全国成立的基层农协有4 000余个,99%以上的农民都加入了农协组织。

(二)、日本农协的分类

(1)从经营范围角度,日本农协分为综合农协和专业农协两种综合农协是以某一个地区为依托,由一个地区的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组成。综合农协对组合员的农业经营和日常生活进行指导,综合农协实行的业务不是以特定的农业生产部门为对象,而是实行综合性的采购、销售、信用、互助等业务。它的业务几乎包括所有的农业部门,经营范围极广,涉及生产生活的一切领域。满足农户在生产生

活上多方面的需要,这比较适合日本农民进行多角度经营的现状。专业农协是由

特定农业生产品种的生产者组织的生产合作集体。主要业务是进行所需生产资料的采购和农产品的销售,并对业务进行指导。专业农协只限于某种特定的农业

部门或品种,而不限于区域。在日本农协中,综合农协是主流,专业农协也叫专

门农协,其组合员也可以参加综合农协。

(2)从筹资来源角度分,日本农协分为投资农协和非投资农协投资农协是合作

成员拿出资金,共同承担业务活动各项责任,共同进行合作业务活动,综合农

协即属于投资农协;非投资农协是参加并利用农协设施的成员,不出投资金,其

业务活动的经费是依靠向合作成员征收款项和收取手续费来维持活动。投资农协

和非投资农协的区别在于投资农协可以实施办理在农协法中规定的所有业务;而

非投资农协不可以实施办理储蓄存款和互助业务。

二、日本农协的组织结构

日本农协全称为“日本农业协同组合”,其前身为1900年建立的“产业组合”,重组于1947年。战后,于1947年颁布的《农协法》,规定重建后的日本农协以“提

高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实现国民经济的发展”为目的,是法

制化的由农民自主的合作组织。农协所“从事的各项事业应最大限度的为组合员

做贡献,不以营利为目的”。并且实践证明,日本农协作为农民的合作组织,在组织农民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向农民提供生产资料购买、金融、共济、技术经营指导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促进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日本农家是家属经营的基本单位。而且在日本,农协基本上将所有的农家都组织

了起来。在近百年的实践中,日本农协已经形成了一个包括地方性组织和全国性

组织在内的完整体系,自下而上按地域范围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市町村层次、都

道府县层次和全国层次。

基层以市町村等行政区域为单位组成农协。以基层农协为团体会员组成都道

府县级组织,以都道府县级农协为团体会员组成全国一级的组织。这两级组织按

其所经营的业务不同分为两大系统,即主要从事指导业务的“全国农业协同组合中央会(简称全中)”和主要从事经济事业的“农协联合会”系统。日本农协在全国

层次还有从事出版文化活动的家之光协会,从事信息文化活动的新闻联及各种全

国专门联合会。

全中是农协的综合性指导机关,主要任务是对下一级农协的组织、业务及经营进行指导,协调各联合会之间的联系和调节纠纷,就农协和农业政策问题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三、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发展, 现代农业受消费者的需求驱动,新科技革命和市场化影响,派生出很多相关联的产业。生产资料供应、食品储藏、保鲜、运输、分割、精深加工、批发零售等产业不断涌现,农业的产前、产中与产后形成了越来越多的阶段或环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各个环节的市场化、专业化和商品化使得农产品生产者的生产经营规模逐步扩大,同时他们承受的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也逐渐加大,收入预期上的不确定性也增大。在这种形势下,务农劳动者通过何种方式来获取或分享初级产品进入二、三产业后的增值利润? 如何减少他们的市场风险呢?伴随着我国加入WTO,上述农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将越来越突现,加大对农业部门的支持力度已经势在必行。然而,同“硬件”相比,我国农村和农民更迫切地需要包括技术、文化、经营理念和组织体系在内的“软件”支撑,特别需要采用有效的经营组织把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形成一种“合力”。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历程

随着我国农业商品化、专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始产生并稳步发展起来。纵观其发展历程,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萌发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至中后期,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萌发阶段。80年代初,获得了经营自主权的农民在独立发展生产的过程中迫切要求农业科学技术。为适应这种要求,农村出现了第一批农民自己组织起来的技术服务组织。它们着重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研制和开发,多以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的称谓存在。

(2)起步阶段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开始实行市场调节。农民对产品的生产及其相应的产前、产后服务提出了要求,从而开始出现一批具有一定科技水平同时又具有产前、产后综合服务能力的专业协会。这一时期的专业协会在技术协作基础上又增加了许多服务内容,以能人或专业大户牵头为主,但专业合作组织的形式还比较松散。

(3)快速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后期,进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发展阶段。一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起来,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目前,全国农村有各类专业合作组织140多万个,其中规模较大、管理较好、活动比较规范的有十几万个,占总数的10% ,分布在全国各地和各个行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兴办方式多种多样,组织形式相对紧密,协会的活动内容也逐渐拓宽,既有技术合作,又有供销、资金、信息等方面的合作,甚至出现劳动联合、资本联合相结合的新型合作关系。

四、日本农协的经验给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启示

通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是我国实现农产品经营、理顺农产品流通渠道的一种很好的组织形式。日本农协的经验对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如下几点启示:

(1)农协是一个整体 日本农协是集指导、经济、金融、保险、医疗等5大功能为一体的,是统一核算的经营实体,维持其正常运转的财源主要来自于金融及保险。而我国上述五大领域被不同部门分割,并自上而下地形成了利益集团。因此,我国的产业化只是停留在农产品产销一体化的阶段,而与此紧密相关的金融、保险及医疗卫生等,至今仍很难纳入到农业产业化建设中来。从我国农村具体情况出发,现阶段,至少应把乡村级合作组织与供销社的衔接工作做好,真正使之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支柱。然后再考虑将乡村及农村合作基金与信用社间的关系理顺,使其在性质上充分体现出是农民自己的组织。

(2)农协是准政府组织 日本农协是政府授权兴办的,又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成长壮大,为政府办实事。当农民与政府发生矛盾时,农协站在政府一边,为政府做工作,成为政府的得力助手。而日本的分级建制的体制,又使政府能多渠道倾听农民的意见,对正确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了确保农协组织的有效运行,政府每年拨款10亿日元补贴日本农协中央会。我国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有两大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经济功能分散,且缺少上下统一的系统性。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向上表达的渠道不畅。这两个问题能否真正解决,关键在党和政府。因此,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党和政府今后应该在研究基层党组织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化的关系处理上,要体现既能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又能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地位的作用,使他能把农民群众(即合作化社会)的意见通过合理

渠道随时反馈到党和政府部门,弥补分散小农政治行为弱小的弊端。

(3)农协是依法成立的 日本农协的管理体制比较健全,有一个比较完善规范的法律体系。自1947 年颁布《农业协同组织法》以来,日本政府又迅速颁布了《农业协同组织财务处理基准令》等12个附属法令,对农协的发展给予了法律保障,我国去年已颁布了《农民专业合作化法》,但还需整套法规来规范各种社会和经济关系,依法保护合作社及其社员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和资产收益不受侵害。

(4)农协是渐进发展的 日本农协经过一百多年循序渐进的发展,才形成了现在的局面,在日本的农业生产中取得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急功近利是中国推进农村合作组织化进程的最大教训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条件下,如何对以往的组织形态进行改造,使农民有组织的进入市场,适应农业产业化生产的需要,是我们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以渐进的意识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 1 ]章政.现代日本农协.农业出版社, 1998

[ 2 ]山口正彦等.日本农协———由农户组织、农民管理并为农民服务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科学普及出版社, 1991

[ 3 ]朱国云.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江海学报,2005(6)

[ 4 ]徐瑜清,张云静.日本农协及其对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合作经济的启示.农业经济, 2004

(4)

[ 5 ]李显刚,石敏俊.日本农协的作用与启示.中国经济导报, 2002(10)

[ 6 ]梁晓明.日本农协的经验研究及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启示.日本问题研究, 2002(4)

[ 7 ]叶少荫.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探讨.台湾农业探索, 2003

第三篇:对日本农协的考察报告

我们赴日农经考察团一行五人于2002年7月10日至21日,对日本农业协同组合(农协)的发展过程及现状进行了考察。考察团拜见了大阪府农协中央会,走访了基层农协会员。通过日本农协职员的情况介绍和实地走访,对日本农协的形成、发展、职能和作用有了粗略的了解,特别是对日本农协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了些粗浅的认识。

一、日本农协的基本情况

(一)日本农协发展的历史简况。

(二)日本农协的主要职能

日本农协在组织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农民意志的统一体,代表着农民的利益,所以其职能非常广泛,概括起来主要有:

1.生产指导。农协对农民的生产指导非常全面,包括生产技术的提高、生产计划的安排制定、种植业结构调整等。还利用农协自身优势,进行农产晶的开发,使组织起来的农民增加经济效益。

2.农产品销售。销售是农产品得以实现其价值、农民获得生产收益的关键环节。在日本集中销售农产晶是农协重要的日常工作。农协销售的农产品包括大米、蔬菜、花卉、水果等;销售的方式有超市销售、批发市场销售和直接销售。通过集中销售既可以防止中间商的压质压价,也能避免各组合之间的相互压价竞争,保护农民的利益。同时,还能够促进农协与中间商之间形成计划销售体制,并建立起相互依存和信赖的合作关系,使农协的生产更有组织性和计划性,使市场有稳定的供应,避免盲目生产,确保农民收入的稳定。

3.集中采购生产生活资料。农协为减少生产资料流通中的环节,和降低成本,根据会员的需要,组织农用生产资料的集中采购,由农协统一与生产厂家订货,再分售给各会员。对加入农协的农民日常生活用品,农协也组织统一购买,可以享受厂价或批发价。通过集中采购,使加入农协的农民得到实惠。

4.信用合作。日本的法律规定农协可以自办信用事业。日本农协从组建后就抓自己的金融系统,它以独立于商业银行的方式组织农协会员手中的剩余资金开展以农协会员为对象的信贷业务。日本农协金融活动的主要特点是: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为农协全体成员服务;资金主要用于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同国家的农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密切配合。日本农协对资金的组织和信贷非常重视,要求农协会员将闲置资金存人自己的信用组合,如存入商业银行则视为背叛行为。为保证资金的顺利组织,农协狠抓资金的投放和信誉,坚持服务的宗旨,保证用在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两大领域,确保信用工作真正成为会员办事的金融组织。

5.共济和社会福利。日本的农业虽相对比较发达,但在国民经济中也显软弱,极易受到市场和自然条件的制约。所以,日本农协建立了风险基金制度,号召会员发展互助协作精神,共同解决面临的问题,并确保农民由于意外灾害或事故遭受损失时能得到一定补偿,提高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日本农协的福利事业包括医疗保险、婚、丧、嫁、娶等各个方面。农协组织农民参加保险,有的还建立自己的医院,为农民的健康提供保证。还投资兴建许多农民婚丧。等大事所需的基础福利设施;为农民提供服务,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

(三)日本农协发展的条件

通过考察日本农协的建立与发展过程,我们感到,日本农协之所以能产生并不断发展,主要是农协得到了法律的保护、政策支持和农民的拥护,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基本条件,才使日本农协的发展有了保证。

1.法律保护。日本早在1947年就颁布了《农业协同组合法》,并在60年代又进行重新修订。这是日本为促进和保护农协的发展而制定的专门法律。《组合法》明确规定了农协不同于经济团体和政治团体,是特别法人;承认农协自主经营权和民主管理权,以保证不受行政干扰,确保农民的经济地位,规定农协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经营团作,而是服务机构,农协各种事业所获收入归农协成员所有。此外,还对农协的成立、管理、解散等各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可以说,法律保护是日本农协得以发展的基本条件。

2.政策支持。有了法律保护的日本农协,在发展过程中同样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体现在日本各级政府制定的农业政策、税收及金融政策等方面。这些政策的特点是:与法律保护高度一致性,促进农业向规模经营和集约化方向发展,使农民得到实惠,促进农业基地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以经济手段调整农业,而很少使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如政府在新品种推广、农业基地建设、稳定蔬菜生产等方面都是通过制定相应的补贴政策来完成的,不仅使政府的计划得以实现,也保证农民得到实惠。在扶持农协开展信用事业上,各级政府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确保农协资金来源,有国家贴息贷款、县政府的无息贷款及农林渔业金库贷款等支持。在税收政策上,规定农协各种税收均比其它法人纳税税率低10个百分点左右。各种政策对农协的扶持,使农协的发展具有了强大的凝聚力。

3.农民的拥护。日本农协以把分散农民组织起来,共同组织生产,进入市场为宗旨,不以盈利为目的,坚持服务第一,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农民踊跃参加农协,服从农协的指导,保证了农协发展有坚实的基础。这在农协成立之初表现得最为明显。只是在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受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加之日本农协方面的一些原因,才使农民对农协的依赖程度有所下降。

(四)日本农协的组织形式

日本农协是靠自己独特的组织原则和经营原则组织发展起来的特殊法人。其原则主要有志愿加入、民主管理、协作、限制出资配额、促进教育发展和剩余资金分配等。

日本农协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由各基层组合推荐,并经全体会员选举产生的总代表大会。由总代会选举产生理事会和监事会,再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农协最高领导层。理事会及领导成员的工作受监事会的监督检查。

日本农协自上世纪90年代实行改革后,原来的市、町、村一都、道、府、县一全国三级组织体系改为二级,把都、道、府、县联合会并到中央,并将基层农协进行合并,提高农协的规模和实力。按照农协的改革方案,日本基层农协到 1999年已减少到1580个,到目前,基层农协只剩1040个。全国中央会下设生产、生活、总务及金融四个委员会,分别与都、道、府、县中央会的农协经济联、共济联、福利联和金融联进行对口联系,都、道、府、县农协只对市、町、村农协进行业务指导,是一种联合协作的关系,不具有行政命令权,从而保证了基层农协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日本农协的会员分为正式会员和准会员。正式会员是从事农业的农民。准会员不从事农业生产,只靠出资通过农协做生意。准会员不享受正式会员的权利,也不承担正式会员应尽的义务。

二、值得我省借鉴的经验及建议

1.借鉴日本农协发展的成功经验,积极推进我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日本农协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组织体系、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在振兴战后日本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农协即是国家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又是农民意志的载体,农民利益的代表,可以说农协是国家与农民之间的联系纽带和桥梁。特别是在日本农协发展初期,农协代表农民与政府对话,政府把某些职能转移给农协,通过农协来调控农村经济,政府的计划和政令基本上都是通过农协贯彻实施的。虽然目前受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客观影响,农协的作用有所减弱,但其历史功绩是有目共睹的。我国与日本是近邻,农业方面有与日本相似的东西,如人均占有耕地少,实行家庭经营等。在我国经过20多年的农村改革,家庭经营制度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如何使农业生产更加适应市场化需求,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将是我们必须面对且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通过考察,联系我省农村实际,我们感到在农产品供应日益国际化的今天,我们必须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个有一定生产规模,具有相当经济实力,能够参与市场竞争的新的农业经济组织,而日本农协则不失为一种可供借鉴的农业组织形式(不是唯一形式)。这种组织应具有为成员服务的职能,保护成员利益的职能,培训示范的职能和互助合作的职能。这种在农民自愿、合作、互助、民主管理基础上成立的合作经济组织,将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将会推动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2.吸取日本农协发展过程中的教训,少走弯路,促进我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日本农协在其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虽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同时也应看到教训也是有的。通过考察我们认为:日本农协在组织形式上过于强调以市町村(相当于乡、镇)为范围组成基层农协,就使基层农协的规模过小,经济实力受到限制,进而影。向服务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发展到目前,一些基层农协对农民的吸引力已大大降低,农民对农协的信任也下降,相当的农民已把农协看成是农业公司,是经营单位,所以,只在特殊情况下才找农协,如借款、农产品无销路时。这也促成了日本农协的改革。所以我们在发展农村经济组织时,一定要注意吸取日本农协发展过程中的教训,在组织形式、规模等方面不搞一刀切,不搞行政命令,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3.认真抓好试点,积累经验,为全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的发展打好基础。

我省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很快,到目前已有700多个,有会员29000多,涉及到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储藏、运输、加工,农业信息等各个方面。但是我们目前的合作经济组织,有的机构不完善,有的功能不健全,有的服务不规范,从全省来看尚未形成服务体系。因此,我们应借鉴日本农协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引导、规范我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要注意抓好试点,在工作条件好,农民认识水平高,领导重视的地区建立全省基点,着重在组织性质、地位、服务功能、运行机制等方面开展好工作,还要在政策扶持等方面加以研究,形成一整套完整、规范的运作方法,指导全省工作的开展。

4.进一步加强与日本农协的交流与合作。

日本农协在其发展过程牛吸收了世界上一些国家的长处,并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可以说是成功的。我们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时,应注意与日本农协多联系、多交流、多合作。一方面我们与日本同属人多地少的国家,气候特点、产业结构又很相似;另一方面,日本在农业生产组织的发展上已先走了一步,且已积累了成功经验。与日本农协建立经常性的联系,有助于我省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特别是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方面也能建立起联系,这样对我省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关于全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有益探索关于全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国家“一免两补”政策的出台,为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乘势而上,促进农业的大发展、快发展?实践看,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方式的基础上,走合作化的道路,进行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行新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是推动新阶段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再解放、再发展,实现农民与市场有效对接,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有效途径。[xiexiebang.com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 xiexiebang.com 帮您找文章]

一、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已经初步形成了多样化、多层次、多职能的发展格局,为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积累了经验

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县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在认真总结上世纪五十年代“一大二公”人民公社、合作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遵循“民办、民营、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通过农民自愿参加、自主管理的形式,于近几年逐渐被群众认可并发展起来的。目前,已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多领域延伸的态势,解决了政府部门“包不了”、龙头企业“统不起”、单家独户“办不好”的问题,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80余个,入社(会)人员近1.3万人。

——地域分布广。全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已从县延伸到乡、到村,甚至到了屯。县级有农合会、农经会、劳务输出协会和农技会;乡镇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达到了全面覆盖,其中*乡已达到12个,是全县最多的乡镇;76个村中有经济合作组织的达45个,其中*乡的*村经济合作组织达3个。

——组建形式多。一是能人牵动。主要是由在农村长期从事农产品种、养、销的能人及大户牵头成立专业协会,在实现自身滚动发展的同时,带动农户致富。目前全县依靠大户发展的协会组织已达到18 个。其中,*乡*村养猪厂厂长**,饲养生猪1000多头,年纯收入达到50多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成立了养猪协会,会员达到20人,生猪年出栏近7000头。协会为会员提供仔猪、饲料配方,帮助防疫灭病,解决销售难题。二是园区示范。这类组织是部分农民先期在政府的扶持下,通过搞高效农业开发不断走向富裕,然后以园区为依托,发展规模集体经营。如*乡水稻示范园区的种植大户**,联合园区内的100多个种植户联合组建了水稻协会,统一整地、统一购种、统一育苗,统一销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是龙头带动。利用乡镇供销社等为农服务企业的资金、信息、销售等方面优势,组织农户形成“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如**乡平贝协会,由乡供销社牵头组成,现已发展会员60多人,平贝种植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四是农户联合。农户根据发展需要,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把分散的个体联合成一个整体,统一组织生产、销售,扩大规模,开拓市场。如*乡*村菇娘协会,通过吸收种田大户和农民技术员为会员,采取统一协调生产资金、统一组织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收购销售等方法,带动农户进行优质菇娘生产,既解决了技术难题,又拓宽了销售门路。五是分级组织。按照上下贯通的思路,县乡村普遍成立了劳动力转移协会,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有组织、成建制、大批量地转移出去。六是专业合作。以松散合作为主,依靠定单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如遍及11个乡镇的农民经纪人协会,一头伸入千家万户,一头伸向市场,成为定单农业的主力军。

——产业涵盖全。现有的80余个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基本涵盖了农村的各个产业和行业,而且经营服务的领域多种形式并存。主要有三种:一是生产服务型。这类组织的经营活动主要是提供信息服务、技术咨询和培训,提供一些生产资料供应方面的服务等等。如天麻栽培技术协会,以天麻育种基地为依托,免费培训技术,与会员签订回收天麻订单,及时开展技术指导。二是生产和销售结合型。这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是以产品为依托,以销售为重点,联合生产大户兴办而成。如*乡*村依托本村的林果生产组建了林果协会,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服务,特别是注重市场开拓,提升林果产品的销售优势,产品辐射县城和周边乡镇的市场,不出县就销售一空。三是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型。这类合作经济组织一般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组建产业发展协会组织,形成专业生产基地。龙头企业为会员提供技术、信息和销售服务,会员为企业提供优质原料,成为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如*镇的绿色稻米产业协会,依托大米加工小区,吸纳37户水稻种植大户,统一种植空育131、沙沙泥、长粒香等优质水稻品种,统一使用“**”品牌,统一进行销售。

——带动作用强。一是提高了农民素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把松散的力量聚合起来,通过给农民提供技术、捕捉致富信息、引进致富项目、共闯市场、共渡难关,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二是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通过产业、技术、产品等形式,把千家万户分散生产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连接起来,增强了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规避了经营风险。*乡的养鹅协会,自2000年1月成立以来,已发展会员42人,通过统一购买种蛋、统一进行孵化、统一销售商品鹅等方式,把所有会员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目前在协会的带动下,整个*乡大鹅饲养量达6.5万只,售鹅及鹅毛的收入可达30万元左右。三是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改变了农户参与市场经济的弱势地位,也减少重复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把富余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者解放出来,创造出了更高的经济效益。*镇富民瓜菜协会,年可生产西瓜50万斤以上,为民增收

20万元,除在当地销售外,还远销七台河市。*村养鹿协会,积极参加各类经贸洽谈会,今年已外销鲜茸140斤,促民增收4万多元。四是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实现了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的流动与重组,解决了产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有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促使区域主导产业迅速形成。*乡*村二组有73户农民320口人,最初只有12户种小棚蔬菜,平均每户收入只有800元。成立蔬菜协会后,变简易小棚为日光节能温室,由单一韭菜、大葱生产向多元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而且在县农贸市场开辟了绿色蔬菜统一销售场地。目前,不但全组农户都从事蔬菜生产,而且带动了全村蔬菜产业的发展。

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我县还处于起步阶段,组织化程度远不能适应大市场的需要,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值得高度重视和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还不足。一方面,一些乡镇和部门对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缺乏远见,只求形式,不求质量;只管建立,不管发展和发挥作用,甚至任其自生自灭。另一方面,部分农民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保守意识还很严重,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心里不托底,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二是政策扶持不到位。从调查的情况看,县、乡两级政府没有出台支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促进发展的措施就更少。而且,我县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没有明确由哪个部门统一负责,出现了工商、民政、科协、农委、县社等部门都参与管理,又都不够深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遇到问题和困难,不知道找谁去解决,也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和服务。

三是组织结构松散。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合作经济组织普遍存在内部制度不完善、没有章程、运行不规范的问题,利益机制联结不够紧密,凝聚力和带动功能比较差,抵御风险的功能不强。特别是90%以上合作经济组织无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组织不健全,活动不规范。

四是组织化程度比较低。我县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基本没有在工商或民政部门注册,法律地位不明确,既不便开展活动,又不便承担法律责任。在与农民的关系上,基本处于分散状态。

五是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从调查的情况看,一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差的问题,基本没有进过正规学校学习,多数是凭经验,靠运气,不懂现代市场营销知识,缺少科学的管理手段,创办的中介组织缺少科技含量,经营项目也仅局限于农副产品流通以及畜禽养殖交易等,高科技深加工项目较少。

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载体,需要加大扶持服务力度,不断提高档次、规模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

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既是广大农民的共同愿望和迫切要求,也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在“一免两补”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把它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战略措施来抓,给予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大的突破。

1、要谋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加快发展,首先要明确发展方向,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只有思路对头,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才有加快发展的动力。从我县的实际情况看,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应以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活化农产品流通为重点,制定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总量上规模,提升质量上档次,提升速度上位次,为农村经济加快发展贡献力量。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全县每个乡镇都围绕区域优势产品开发组建起规范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每个优势主导产业都建立起规范的行业协会,基本形成全县上下贯通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应坚持四项原则:一是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原则。必须坚持以土地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动摇,决不能侵犯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和家庭财产所有权。二是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严格执行加入自愿、退出自由的基本条款。各有关部门应做到推动不强迫、扶持不干预、参与不包办,不代替农村合作组织决策,不任命合作组织负责人,更不干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经营行为。三是坚持以民为主的原则。要以农民为主体,把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办成民本组织、百姓组织。对民办官助的,要加快民营化改造,尽快建成农民自己的合作组织。要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路子。要坚持对内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收益归全体会员所有,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四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乡镇之间、村村之间经济状况和社会条件不同,创建和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应结合实际,坚持多样化,不搞一刀切。

2、要谋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加快发展,重点要在环境塑造上下功夫,只有内外环境不断优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才会有加快发展的氛围。一要转变思想观念。要引导各级领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传统的思维定式,消除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各种偏见,充分认识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出现和发展,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一项组织和制度的创新,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力量,必须把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作为牵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摆上重要位置,认真抓好。同时,要引导广大农民增强发展意识,主动参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二要加大宣传力度。要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大力普及合作知识,广泛宣传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意义和作用。同时,要注重利用典型进行引导,对*的大蒜协会、*的养鹿协会、**的菇娘协会、**的蔬菜协会等群众摸得着、看得见的典型组织,要大张旗鼓地宣传,通过给农民看,达到引导农民干的目的,进而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注农村经济组织发展的良好氛围。三要出台扶持政策。要从有利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实际出发,抓紧制定出台全县统一的扶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在立项、用地、资金、户籍、注册、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支持,提供优质服务。在登记服务上,国家尚未出台有关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登记注册的法律法规前,我县所有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都应到农委统一办理登记注册,然后由农委按照其经营性质,到相关部门进行登记,明确法律地位。在资金服务上,要积极协调金融部门给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一定的信贷额度,然后再由合作组织转贷给资金困难、信用程度较好的会员,或引导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成立资金担保公司,与银行直接开展业务联系,解决资金难的问题。要探索农村合作组织成员以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路子,满足农民对资金的需求。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申报的生产开发项目,各级涉农部门要给予优先扶持。对组织弱小、经费有限、运转困难但发展前景看好的合作组织,乡村两级应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在税收服务上,借鉴外地经验,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其成员代购生产资料、销售农副产品及劳务所取得的收入免征所得税。对从事农机作业、家畜配种和疾病防治,以及相关技术培训所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销售自产农产品及初加工品的,免征增值税。在经营服务上,各乡镇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支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拓宽服务领域,为其开展内部服务创造条件。

3、要谋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加快发展,核心是在提升总量上搞突破,只有总量得到扩张,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才会实现规模化发展。针对我县的实际情况,重点应在五个方面加大推进力度,实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总量的迅速扩张。一是促进农业专业化生产发展一批。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要把发展农业专业化生产作为培育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依托比较优势、地域特点和市场需求,加快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力争把有限的资源向优势主导产业和产品上配置,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路子,着力培育一批专业大户、专业村和专业乡,把优势产业和产品做大做强,在此基础上组建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当前,应重点抓好**蔬菜、**大蒜、草柳编、**平贝、**大豆、**养鹿等初具规模的产业化项目发展,延长产业链条,形成规模效应。二是加快龙头企业建设牵动一批。龙头企业外联市场、内联中介组织和基地农户,通过各个环节的利益联结,既降低了农产品的交易成本,又减低了企业和农户的市场风险,促进农产品增值,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培育“龙头+基地+农户”的合作经济组织,是最普遍,也是最受农民欢迎的合作模式。当前,我们要在运作好稻米加工集团和大鹅产业化项目、山产品加工项目和大豆批发市场建设的同时,围绕马铃薯、玉米、山林产品,以及特色养殖产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新上几个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壮大龙头,培育基地,牵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三是盘活传统资源还原一批。农村供销社是我国最早发展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近些年由于体制不新,作用已经大大减弱,但组织网络健全、覆盖面较广的优势还没有缺失,应把这块资源重新利用起来,加快改组改造,吸引农民入股入社,使社有资本和社会资本优化组合,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四是凝聚生产要素组建一批。要大力支持和鼓励县内外工商企业积极参与农业发展,通过大规模租赁土地,搞农业深度开发,整合农村生产要素,形成大农场、大种植园、大养殖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农民变成从事农业生产的职业工人,组建农业公司。另外,可以借鉴**、**等地的做法,积极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以股份制的形式,发展农机作业合作社,大搞耕地集中连片作业。五是引导农民经纪人整合一批。从调查的情况看,农民经纪人已经成为我县农产品流通的主力军,但农民经纪人大多数是个体行为,单打独斗,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因此,要在鼓励农村有经营能力的农民加入经纪人队伍,支持农村基层干部带头成为经纪人,以不断培养和壮大农村经济队伍的基础上,创造条件,引导各类农村经纪人联合协作,鼓励和扶持农民经纪人牵头组建各类专业协会和合作社。

4、要谋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加快发展,关键是要实行规范化管理,只有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才能上档次、上水平。要坚持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以规范促发展的原则,逐步加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自身建设。一要健全组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只有选好配强管理人员,才能避免出现“一年合伙、两年红火、三年散伙”的情况。因此,各乡镇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指导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立董事会、理事会等管理机构,组织会员民主选举产生董事长、理事长,定期召开代表大会,民主决策组织的重大事项,解决少数人说了算的问题。二要完善章程。建立和完善组织章程,是促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去年省农委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章程》,各乡镇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应予以借鉴,抓紧帮助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制定和完善章程,明确各类经济合作组织的宗旨、原则和业务活动范围,规定会员的资格、权利、义务等。三要加强制度建设。内部制度是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各有关部门要帮助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制定劳动、财务和营销、利益分配、民主管理等各项制度,提高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要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可采取三种形式,即:股金分红形式、按实物量返还社员利润形式、股金分红加利润返还形式。四要提高队伍素质。针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存在的素质不高、管理水平低的问题,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指导帮助他们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对市场营销、信息利用、财务核算、经济合同等方面知识的学习。通过培训,既要培养一批有合作思想、懂得指导农村经济合作发展的领导干部,又要培养一批具有管理才能的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及成员。

5、要谋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加快发展,根本点要落在强化领导上,只有

领导重视到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才有加快发展的保障。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的战略任务,必须纳入发展规划,摆上重要日程,采取超常措施,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一要完善领导体系。县里要明确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统一主管部门,抓紧制定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工作意见,研究扶持政策,落实推进措施,及时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各乡村也要明确专人负责,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在全县上下形成一级抓一级、上下贯通、组织健全、责任明晰的领导体系。二要完善考核奖惩机制。要把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纳入各乡镇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目标考核中,强化责任,严格奖惩。对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要给予表彰和奖励。三要完善包保责任制。要注重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联系和交流。县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都要与重点专业合作社、农技协会等经济合作组织建立联系机制,认真听取他们的呼声,帮助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第五篇:对日本农协的考察报告(小编推荐)

对日本农协的考察报告

我们赴日农经考察团一行五人于2002年7月10日至21日,对日本农业协同组合(农协)的发展过程及现状进行了考察。考察团拜见了大阪府农协中央会,走访了基层农协会员。通过日本农协职员的情况介绍和实地走访,对日本农协的形成、发展、职能和作用有了粗略的了解,特别是对日本农协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了些粗浅的认识。

一、日本农协的基本情况

(一)日本农协发展的历史简况。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制定了《农地改革法案》,实行农地改革,解决农村中地主与农民之间长期存在的社会矛盾。主要内容就是将大地主所有的大量土地无条件地分给农民,从而确立了战后日本农业家庭经营的基本制度。然而,由于农业生产受到分散经营、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束缚,家庭经营的弊端和问题相继显现出来,主要表现为生产上的盲目性,供求关系失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均得不到保证,归根结底就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为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日本也曾效仿其它国家的做法,如搞美国的家庭农场的办法,只是由于日本农户耕地面积过小,平均每户只有1.2公顷,仅相当于美国家庭农场的一百五十分之一,加之东方农民特有的视土地为生命的传统观念影响,使日本不得不放弃实行家庭农场的作法。1947年日本颁布了《农业协同组合法》,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农协的特殊地位。《农业协同组合法》的宗旨是:“促进发展农民的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民在社会上的经济地位,同时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按照这一宗旨的要求,日本农民通过协作的方式来谋求农民经济性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发展农业生产力。从1947年到1950年,在不到三年时间里,日本各地的基层农协都建立起来了,全国成立的基层农协约有4000余个,有99%以上的农民都加入了农协组织。

(二)日本农协的主要职能

日本农协在组织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农民意志的统一体,代表着农民的利益,所以其职能非常广泛,概括起来主要有:

1.生产指导。农协对农民的生产指导非常全面,包括生产技术的提高、生产计划的安排制定、种植业结构调整等。还利用农协自身优势,进行农产晶的开发,使组织起来的农民增加经济效益。

2.农产品销售。销售是农产品得以实现其价值、农民获得生产收益的关键环节。在日本集中销售农产晶是农协重要的日常工作。农协销售的农产品包括大米、蔬菜、花卉、水果等;销售的方式有超市销售、批发市场销售和直接销售。通过集中销售既可以防止中

间商的压质压价,也能避免各组合之间的相互压价竞争,保护农民的利益。同时,还能够促进农协与中间商之间形成计划销售体制,并建立起相互依存和信赖的合作关系,使农协的生产更有组织性和计划性,使市场有稳定的供应,避免盲目生产,确保农民收入的稳定。

3.集中采购生产生活资料。农协为减少生产资料流通中的环节,和降低成本,根据会员的需要,组织农用生产资料的集中采购,由农协统一与生产厂家订货,再分售给各会员。对加入农协的农民日常生活用品,农协也组织统一购买,可以享受厂价或批发价。通过集中采购,使加入农协的农民得到实惠。

4.信用合作。日本的法律规定农协可以自办信用事业。日本农协从组建后就抓自己的金融系统,它以独立于商业银行的方式组织农协会员手中的剩余资金开展以农协会员为对象的信贷业务。日本农协金融活动的主要特点是: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为农协全体成员服务;资金主要用于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同国家的农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密切配合。日本农协对资金的组织和信贷非常重视,要求农协会员将闲置资金存人自己的信用组合,如存入商业银行则视为背叛行为。为保证资金的顺利组织,农协狠抓资金的投放和信誉,坚持服务的宗旨,保证用在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两大领域,确保信用工作真正成为会员办事的金融组织。

5.共济和社会福利。日本的农业虽相对比较发达,但在国民经济中也显软弱,极易受到市场和自然条件的制约。所以,日本农协建立了风险基金制度,号召会员发展互助协作精神,共同解决面临的问题,并确保农民由于意外灾害或事故遭受损失时能得到一定补偿,提高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日本农协的福利事业包括医疗保险、婚、丧、嫁、娶等各个方面。农协组织农民参加保险,有的还建立自己的医院,为农民的健康提供保证。还投资兴建许多农民婚丧。等大事所需的基础福利设施;为农民提供服务,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

(三)日本农协发展的条件

通过考察日本农协的建立与发展过程,我们感到,日本农协之所以能产生并不断发展,主要是农协得到了法律的保护、政策支持和农民的拥护,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基本条件,才使日本农协的发展有了保证。

1.法律保护。日本早在1947年就颁布了《农业协同组合法》,并在60年代又进行重新修订。这是日本为促进和保护农协的发展而制定的专门法律。《组合法》明确规定了农协不同于经济团体和政治团体,是特别法人;承认农协自主经营权和民主管理权,以保证不受行政干扰,确保农民的经济地位,规定农协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经营团作,而是服

务机构,农协各种事业所获收入归农协成员所有。此外,还对农协的成立、管理、解散等各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可以说,法律保护是日本农协得以发展的基本条件。

2.政策支持。有了法律保护的日本农协,在发展过程中同样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体现在日本各级政府制定的农业政策、税收及金融政策等方面。这些政策的特点是:与法律保护高度一致性,促进农业向规模经营和集约化方向发展,使农民得到实惠,促进农业基地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以经济手段调整农业,而很少使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如政府在新品种推广、农业基地建设、稳定蔬菜生产等方面都是通过制定相应的补贴政策来完成的,不仅使政府的计划得以实现,也保证农民得到实惠。在扶持农协开展信用事业上,各级政府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确保农协资金来源,有国家贴息贷款、县政府的无息贷款及农林渔业金库贷款等支持。在税收政策上,规定农协各种税收均比其它法人纳税税率低10个百分点左右。各种政策对农协的扶持,使农协的发展具有了强大的凝聚力。

3.农民的拥护。日本农协以把分散农民组织起来,共同组织生产,进入市场为宗旨,不以盈利为目的,坚持服务第一,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农民踊跃参加农协,服从农协的指导,保证了农协发展有坚实的基础。这在农协成立之初表现得最为明显。只是在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受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加之日本农协方面的一些原因,才使农民对农协的依赖程度有所下降。

(四)日本农协的组织形式

日本农协是靠自己独特的组织原则和经营原则组织发展起来的特殊法人。其原则主要有志愿加入、民主管理、协作、限制出资配额、促进教育发展和剩余资金分配等。

日本农协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由各基层组合推荐,并经全体会员选举产生的总代表大会。由总代会选举产生理事会和监事会,再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农协最高领导层。理事会及领导成员的工作受监事会的监督检查。

日本农协自上世纪90年代实行改革后,原来的市、町、村一都、道、府、县一全国三级组织体系改为二级,把都、道、府、县联合会并到中央,并将基层农协进行合并,提高农协的规模和实力。按照农协的改革方案,日本基层农协到1999年已减少到1580个,到目前,基层农协只剩1040个。全国中央会下设生产、生活、总务及金融四个委员会,分别与都、道、府、县中央会的农协经济联、共济联、福利联和金融联进行对口联系,都、道、府、县农协只对市、町、村农协进行业务指导,是一种联合协作的关系,不具有行政命令权,从而保证了基层农协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日本农协的会员分为正式会员和准会员。正式会员是从事农业的农民。准会员不从事农业生产,只靠出资通过农协做生意。准会员不享受正式会员的权利,也不承担正式会员应尽的义务。

二、值得我省借鉴的经验及建议

1.借鉴日本农协发展的成功经验,积极推进我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日本农协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组织体系、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在振兴战后日本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农协即是国家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又是农民意志的载体,农民利益的代表,可以说农协是国家与农民之间的联系纽带和桥梁。特别是在日本农协发展初期,农协代表农民与政府对话,政府把某些职能转移给农协,通过农协来调控农村经济,政府的计划和政令基本上都是通过农协贯彻实施的。虽然目前受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客观影响,农协的作用有所减弱,但其历史功绩是有目共睹的。我国与日本是近邻,农业方面有与日本相似的东西,如人均占有耕地少,实行家庭经营等。在我国经过20多年的农村改革,家庭经营制度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如何使农业生产更加适应市场化需求,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将是我们必须面对且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通过考察,联系我省农村实际,我们感到在农产品供应日益国际化的今天,我们必须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个有一定生产规模,具有相当经济实力,能够参与市场竞争的新的农业经济组织,而日本农协则不失为一种可供借鉴的农业组织形式(不是唯一形式)。这种组织应具有为成员服务的职能,保护成员利益的职能,培训示范的职能和互助合作的职能。这种在农民自愿、合作、互助、民主管理基础上成立的合作经济组织,将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将会推动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2.吸取日本农协发展过程中的教训,少走弯路,促进我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日本农协在其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虽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同时也应看到教训也是有的。通过考察我们认为:日本农协在组织形式上过于强调以市町村(相当于乡、镇)为范围组成基层农协,就使基层农协的规模过小,经济实力受到限制,进而影。向服务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发展到目前,一些基层农协对农民的吸引力已大大降低,农民对农协的信任也下降,相当的农民已把农协看成是农业公司,是经营单位,所以,只在特殊情况下才找农协,如借款、农产品无销路时。这也促成了日本农协的改革。所以我们在发展农村经济组织时,一定要注意吸取日本农协发展过程中的教训,在组织形式、规模等方面不搞一刀切,不搞行政命令,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3.认真抓好试点,积累经验,为全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的发展打好基础。

我省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很快,到目前已有700多个,有会员29000多,涉及到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储藏、运输、加工,农业信息等各个方面。但是我们目前的合作经济组织,有的机构不完善,有的功能不健全,有的服务不规范,从全省来看尚未形成服务体系。因此,我们应借鉴日本农协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引导、规范我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要注意抓好试点,在工作条件好,农民认识水平高,领导重视的地区建立全省基点,着重在组织性质、地位、服务功能、运行机制等方面开展好工作,还要在政策扶持等方面加以研究,形成一整套完整、规范的运作方法,指导全省工作的开展。

4.进一步加强与日本农协的交流与合作。

日本农协在其发展过程牛吸收了世界上一些国家的长处,并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可以说是成功的。我们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时,应注意与日本农协多联系、多交流、多合作。一方面我们与日本同属人多地少的国家,气候特点、产业结构又很相似;另一方面,日本在农业生产组织的发展上已先走了一步,且已积累了成功经验。与日本农协建立经常性的联系,有助于我省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特别是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方面也能建立起联系,这样对我省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下载日本农协对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日本农协对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 汽车产业是日本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日本国民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日本国民经济来说,如果抛开汽车产业,不仅谈不上日本的国际竞......

    日本农村教育的实施及对我国农村教育的启示

    张颖:日本农村教育的实施及对我国农村教育的启示 作者:张颖 时间:2011-03-30 浏览次数:189 次 日本与中国同属东方文化的范畴,而且日本有着百余年的义务教育经验,日本农村的教育属......

    浅析日本农业产业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浅析日本农业产业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也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以农业为基础的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进程,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我国......

    珙县民政局关于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情况汇报

    珙 县 民 政 局 关于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情况汇报中共珙县县委办公室: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建的一种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受......

    日本地方公债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地方公债市场化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公债作为筹集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方面无疑发挥了积极作用,2014年8月新预算法颁布,明确规定我国......

    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Aaron Jiang作品QQ:723722960一、日本企业文化的主要特点有:(一)重视履行社会责任,将企业使命与社会责任相统一日本公司往往追求经济效益和报效国家的两重目标,积极倡导企业履行......

    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Aaron Jiang作品QQ:723722960 摘要: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民族文化差异、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都会影响各国企业文化的形成。日本企业受东西方文化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日本“新农村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借鉴及启示

    一、日本“新农村建设”经验 二战结束后,日本许多城市被夷为废墟,物资非常匮乏,农业也遭遇欠收,通货膨胀严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955年日本农林大臣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构想”,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