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日本农业产业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浅析日本农业产业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也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以农业为基础的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进程,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我国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改革开放,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了向现代化农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世界范围内区域性冲突加剧的同时,区域性的合作也进一步加强。我国与日本互为周边国家,同属人多地少,人均资源十分有限的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关系,对各自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日本战后崛起于亚洲和世界,在农民家庭经营基础上,成功地在短期内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更给我留下了思考。本文所讨论的内容和阐述的观点,对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如何妥善解决农业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对日本农业发展的过程与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日本农业的发展概况,主要包括日本农业的发展过程与特点。然后,论述了日本农业现代化及日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主要包括农业产业化的一般理论、日本农业产业化与日本农业面临的问题等。最后,阐述了日本农业产业化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主要包括中国农村改革的道路、农业产业化是中国农业的必然选择以及日本农业产业化对我国的启示。
第二篇:美国农业产业化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农业产业化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紧密连结的体系。
美国的农业产业化体系
美国农业产业化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体系,首先是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经营组织体系;其次是100多年来逐步形成的法律法规体系;再次是完善的社会化的服务体系。美国农业产业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推动了美国农业产业化走在了世界前列,领导了农业一体化的方向。
(一)美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
美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农工综合企业;二是工商企业;三是农业合作社。美国的食品加工业已是各制造业中规模最大的行业,农产品加工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龙头”。
1、农工综合企业。农工综合体是把农业生产本身同农用生产资料的生产、供应,或农产品的加工、销售过程的若干环节,纳入一个统一的经营体内,融合为一个企业。综合体实行统一核算,形成完全垂直一体化的综合经营。在综合体一体化经营的基础上,几个相互连接的生产环节被置于单一所有权下,由同一个指挥中心管理和协调,实行类似流水作业的工作程序。
2、工商企业。由私人工商企业与农场主签订合同,通过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以直接的业务往来向农场主提供服务,通过合同建立一种相对稳定的联系,从而把产供销统一起来,原有的工商企业和农场仍保持各自的独立地位不变。合同制在战后成为私人公司与农业结合的一种主导类型,在目前实现了一体化经营的农产品的产值里,合同制部分占75%。
3、农业合作社。美国的农业合作社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单个农民出于自身产销利益的考虑,自发组织起来的互助合作经济组织。美国合作社主要有四
种类型,分别是生产、销售、购买供应和服务合作社。农业合作社在美国农村几乎无处不在,它们在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二)美国农业产业化政策体系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农业政策转向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主,通过稳定农产品价格、扩大财政对农业支出、增加对农民补贴等多方面措施,在有效促进美国农业生产长期稳定增长、增强美国农业竞争力的同时,农民收入保持了稳定增长。美国农业支持政策主要有以下内容:
1、生产支持政策。美国联邦政府对多数农产品生产都给予支持,具体支持方式和程度随产品不同而有所差异。法律规定享受政府直接生产补贴和价格支持的农产品,对有些农产品虽没有补贴规定,但如果出现灾害或其他特别情况,也常常会得到政府的支持。
2、对外贸易支持政策。由于美国农产品30%以上都依赖于出口,所以美国农产品出口一开始便着眼于全球市场。2002年的农业法曾要求农业部制订一项农业外贸长期战略,明确美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机会,确保不同部门的资源、项目和政策相互协调。
3、农业政策性保险。美国普遍实行国家对农保险提供保费补贴的农业保险支持政策。美国是世界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国,其农业保险制度也相当发达。美国的农业保险是以农作物保险为主,目前,可保作物种类和参与率都有了很大提高。
(三)美国农业产业化管理体系
美国的农业产业化职能在农业部,它包括农业行政、农业财政、农业金融、农业计划、农业政策、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加工、农产品交易、农产品商业信息、农产品出口。
1、确立农产品市场交易标准。农产品市场交易标准旨在把各种假冒伪劣商品排除在市场交易之外,使农产品运销加工企业能够更好的经营,为农业生产部
门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同时,为了履行其监督执行的职责,农业部不仅在部机关建立了相应的主管机构,而且在全国各地维持了一支庞大的现场工作队伍。
2、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农场主由于力量分散,经济实力弱小,往往成为垄断行为、不公平竞争行为和其他商业欺诈行为的牺牲品。美国国会先后通过若干法律,对垄断行为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将非股份制、非盈利性的合作社从反托拉斯法中豁免出来。为农产品运销加工企业确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市场交易环境,为入市交易的经营者规定了经营行为标准,进而保证农产品运销加工活动的有序进行,避免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波动。
3、提供各种服务。美国农业部是美国政府第一大管理机构,它既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参加者,又是协调者。作为参加者,它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和信息传播系统向农场主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作为协调者,它又利用自己的独特地位与身份从总体上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序运行提供保障
美国农业产业化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从一个移民国家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农业大国,除了良好的资源条件之外,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和保护起了重要的作用,有许多好的经验可供借鉴。
(一)必须形成强大的法律保障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立法和制定保护农业的政策,推进农工商一体化。目前,美国国会已经制定了几百部有关农业的法律,使农业在产、供、销各个环节都得到法律的保护,形成了完善的产业化政策体系。二是进行执法监督,联邦政府、州政府、私人企业每年约花费数十亿美元用于农业的执法和监督;三是通过立法稳定农业的投入机制,使对农业的投入有法律保障。
(二)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
美国农业立法人员促使美国政府把农业教育、研究、技术推广作为重要职责,形成了极有特色的“三位一体”的体系,成为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许多国家所效仿。这个体系有三个特点:(1)州农业大学同时承担教育、研究和推
广三项任务,使三者结合在一起,互相促进,共同为农业生产服务;(2)推广经费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县政府以及个人共同负担,其中州政府负担50%左右,教育、推广、科研机构均可申请农业推广经费,每年的研究推广计划由基层向上申请,推广站提供的服务应尽量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3)美国的农业推广体系由农业部、州农业推广中心、县农业推广站组成。推广部门每年印发大量的科技资料,免费提供咨询,上门辅导和解决农民提出的问题。
(三)加强市场化的调控机制
美国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几乎都是采取了市场机制,真正做到了用经济的手段管理经济。政府一般不直接对农场主发号施令,政府所要做的事情是市场解决不了的,如环保、科研、农业生态等涉及全社会共同发展的领域。美国农业的宏观调控有两个特点:一是有专门的政府调控职能机构,政府农业部门对农业的管理非常专一,种子、农药、植保等等都有专门机构、专门的政府官员去专门管理,通过政府部门的严格执法来保护农民的权益不受侵犯;二是有充足的财政支持,政府实行农场主“自愿”的农业计划,并用价格、信贷、补贴等手段予以有力的配合,从而实现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四)实现城乡和谐的发展目标
农业生产向少数大规模农场集中,意味着许多农民及其家庭必须放弃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和谋生,这个基本条件是由乡村城市化所创造的。从美国的经验来看,乡村城市化表现为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乡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农业人口、劳动力和产值的份额都下降到了很低的水平,这就为土地集中创造了条件。如果不是城市化吸纳了大量人口和劳动力,农产品市场需求增长和农业经营规模扩大都会受到限制,农业产业化也无法有效展开。
第三篇:日本农协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日本农协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摘要】:本文在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下回顾了我国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历程。随着成本的升高,效益的下降,我国农业进入了明显的转型期#作为农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之一。农业组织的滞后已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农业的产业化进程。东亚经验证明:农协组织是小农经济条件下实现产业化,现代化有效的组织载体,日本等国农协的发展经验对我们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日本农协;农业合作组织:启示
正文:
一、日本农协的概况与分类
(一)日本农协的概况
日本农协是“农业协同组合(Japanese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JA)”的简称。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实行农地改革,将大地主所有的大量土地无条件地分给农民,从而确立了战后日本农业家庭经营的基本制度。然而,由于分散经营,加上生产力水平低下,家庭经营的弊端相继显现出来,表现为生产上的盲目性、供求关系失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均得不到保证,实质上就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为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1947 年日本颁布了《农业协同组合法》,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农协的特殊地位。在不到3 年的时间里,各地的基层农协都建立起来,全国成立的基层农协有4 000余个,99%以上的农民都加入了农协组织。
(二)、日本农协的分类
(1)从经营范围角度,日本农协分为综合农协和专业农协两种综合农协是以某一个地区为依托,由一个地区的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组成。综合农协对组合员的农业经营和日常生活进行指导,综合农协实行的业务不是以特定的农业生产部门为对象,而是实行综合性的采购、销售、信用、互助等业务。它的业务几乎包括所有的农业部门,经营范围极广,涉及生产生活的一切领域。满足农户在生产生
活上多方面的需要,这比较适合日本农民进行多角度经营的现状。专业农协是由
特定农业生产品种的生产者组织的生产合作集体。主要业务是进行所需生产资料的采购和农产品的销售,并对业务进行指导。专业农协只限于某种特定的农业
部门或品种,而不限于区域。在日本农协中,综合农协是主流,专业农协也叫专
门农协,其组合员也可以参加综合农协。
(2)从筹资来源角度分,日本农协分为投资农协和非投资农协投资农协是合作
成员拿出资金,共同承担业务活动各项责任,共同进行合作业务活动,综合农
协即属于投资农协;非投资农协是参加并利用农协设施的成员,不出投资金,其
业务活动的经费是依靠向合作成员征收款项和收取手续费来维持活动。投资农协
和非投资农协的区别在于投资农协可以实施办理在农协法中规定的所有业务;而
非投资农协不可以实施办理储蓄存款和互助业务。
二、日本农协的组织结构
日本农协全称为“日本农业协同组合”,其前身为1900年建立的“产业组合”,重组于1947年。战后,于1947年颁布的《农协法》,规定重建后的日本农协以“提
高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实现国民经济的发展”为目的,是法
制化的由农民自主的合作组织。农协所“从事的各项事业应最大限度的为组合员
做贡献,不以营利为目的”。并且实践证明,日本农协作为农民的合作组织,在组织农民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向农民提供生产资料购买、金融、共济、技术经营指导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促进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日本农家是家属经营的基本单位。而且在日本,农协基本上将所有的农家都组织
了起来。在近百年的实践中,日本农协已经形成了一个包括地方性组织和全国性
组织在内的完整体系,自下而上按地域范围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市町村层次、都
道府县层次和全国层次。
基层以市町村等行政区域为单位组成农协。以基层农协为团体会员组成都道
府县级组织,以都道府县级农协为团体会员组成全国一级的组织。这两级组织按
其所经营的业务不同分为两大系统,即主要从事指导业务的“全国农业协同组合中央会(简称全中)”和主要从事经济事业的“农协联合会”系统。日本农协在全国
层次还有从事出版文化活动的家之光协会,从事信息文化活动的新闻联及各种全
国专门联合会。
全中是农协的综合性指导机关,主要任务是对下一级农协的组织、业务及经营进行指导,协调各联合会之间的联系和调节纠纷,就农协和农业政策问题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三、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发展, 现代农业受消费者的需求驱动,新科技革命和市场化影响,派生出很多相关联的产业。生产资料供应、食品储藏、保鲜、运输、分割、精深加工、批发零售等产业不断涌现,农业的产前、产中与产后形成了越来越多的阶段或环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各个环节的市场化、专业化和商品化使得农产品生产者的生产经营规模逐步扩大,同时他们承受的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也逐渐加大,收入预期上的不确定性也增大。在这种形势下,务农劳动者通过何种方式来获取或分享初级产品进入二、三产业后的增值利润? 如何减少他们的市场风险呢?伴随着我国加入WTO,上述农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将越来越突现,加大对农业部门的支持力度已经势在必行。然而,同“硬件”相比,我国农村和农民更迫切地需要包括技术、文化、经营理念和组织体系在内的“软件”支撑,特别需要采用有效的经营组织把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形成一种“合力”。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历程
随着我国农业商品化、专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始产生并稳步发展起来。纵观其发展历程,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萌发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至中后期,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萌发阶段。80年代初,获得了经营自主权的农民在独立发展生产的过程中迫切要求农业科学技术。为适应这种要求,农村出现了第一批农民自己组织起来的技术服务组织。它们着重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研制和开发,多以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的称谓存在。
(2)起步阶段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开始实行市场调节。农民对产品的生产及其相应的产前、产后服务提出了要求,从而开始出现一批具有一定科技水平同时又具有产前、产后综合服务能力的专业协会。这一时期的专业协会在技术协作基础上又增加了许多服务内容,以能人或专业大户牵头为主,但专业合作组织的形式还比较松散。
(3)快速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后期,进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发展阶段。一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起来,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目前,全国农村有各类专业合作组织140多万个,其中规模较大、管理较好、活动比较规范的有十几万个,占总数的10% ,分布在全国各地和各个行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兴办方式多种多样,组织形式相对紧密,协会的活动内容也逐渐拓宽,既有技术合作,又有供销、资金、信息等方面的合作,甚至出现劳动联合、资本联合相结合的新型合作关系。
四、日本农协的经验给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启示
通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是我国实现农产品经营、理顺农产品流通渠道的一种很好的组织形式。日本农协的经验对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如下几点启示:
(1)农协是一个整体 日本农协是集指导、经济、金融、保险、医疗等5大功能为一体的,是统一核算的经营实体,维持其正常运转的财源主要来自于金融及保险。而我国上述五大领域被不同部门分割,并自上而下地形成了利益集团。因此,我国的产业化只是停留在农产品产销一体化的阶段,而与此紧密相关的金融、保险及医疗卫生等,至今仍很难纳入到农业产业化建设中来。从我国农村具体情况出发,现阶段,至少应把乡村级合作组织与供销社的衔接工作做好,真正使之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支柱。然后再考虑将乡村及农村合作基金与信用社间的关系理顺,使其在性质上充分体现出是农民自己的组织。
(2)农协是准政府组织 日本农协是政府授权兴办的,又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成长壮大,为政府办实事。当农民与政府发生矛盾时,农协站在政府一边,为政府做工作,成为政府的得力助手。而日本的分级建制的体制,又使政府能多渠道倾听农民的意见,对正确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了确保农协组织的有效运行,政府每年拨款10亿日元补贴日本农协中央会。我国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有两大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经济功能分散,且缺少上下统一的系统性。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向上表达的渠道不畅。这两个问题能否真正解决,关键在党和政府。因此,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党和政府今后应该在研究基层党组织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化的关系处理上,要体现既能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又能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地位的作用,使他能把农民群众(即合作化社会)的意见通过合理
渠道随时反馈到党和政府部门,弥补分散小农政治行为弱小的弊端。
(3)农协是依法成立的 日本农协的管理体制比较健全,有一个比较完善规范的法律体系。自1947 年颁布《农业协同组织法》以来,日本政府又迅速颁布了《农业协同组织财务处理基准令》等12个附属法令,对农协的发展给予了法律保障,我国去年已颁布了《农民专业合作化法》,但还需整套法规来规范各种社会和经济关系,依法保护合作社及其社员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和资产收益不受侵害。
(4)农协是渐进发展的 日本农协经过一百多年循序渐进的发展,才形成了现在的局面,在日本的农业生产中取得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急功近利是中国推进农村合作组织化进程的最大教训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条件下,如何对以往的组织形态进行改造,使农民有组织的进入市场,适应农业产业化生产的需要,是我们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以渐进的意识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 1 ]章政.现代日本农协.农业出版社, 1998
[ 2 ]山口正彦等.日本农协———由农户组织、农民管理并为农民服务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科学普及出版社, 1991
[ 3 ]朱国云.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江海学报,2005(6)
[ 4 ]徐瑜清,张云静.日本农协及其对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合作经济的启示.农业经济, 2004
(4)
[ 5 ]李显刚,石敏俊.日本农协的作用与启示.中国经济导报, 2002(10)
[ 6 ]梁晓明.日本农协的经验研究及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启示.日本问题研究, 2002(4)
[ 7 ]叶少荫.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探讨.台湾农业探索, 2003
第四篇:日本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张利
王影
(中国民生银行长春分行
吉林长春
130041 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1)
日本是世界上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该国通过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在自然灾害面前有力地保护和促进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社会保障。
一、日本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概况
日本的农业保险是基于其农业灾害补偿制度来实施的,该制度被定性为“国家实施的应对农业灾害的一种经济政策性保险”。与日本农业个体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现实相适应,日本政策性农业保险采取的是民间非营利团体——互助保险合作社经营、政府提供补贴和再保险支持的模式。
(一)开办险种。目前,日本政策性农业保险涵盖的品种众多,其中农作物保险实施强制加入,即达到一定种植规模的农户必须参加。成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对象品种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必须是对国计民生非常重要的品种;(2)必须符合成为保险标的的条件(能够确定常年产量和价格、能够确立损害评价方法、有历史受灾率数据);(3)农户有需求。其中前两个条件是必要条件,对于一些非强制加入的险种来说,农户需求也是很重要的条件。
(二)组织构架。日本政策性农业保险采用相互制保险模式,以农民合作社为载体。组织结构有三级:基层是由农民会员组成的共同抵御风险的合作社——农业共济组合(以下简称共济组合);中间一级是都道府县成立的以共济组合为会员的农业共济组合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第三级是“日本全国农业共济协会(NAIA)”——以全国47个都道府县的农业共济组合联合会为会员。合作社、联合社和NAIA共同接受政府的知道和监督,政府的农业灾害补偿以共济组合、联合社这样的农民组织为载体,通过农业保险的方式落实到农民身上。
(三)业务运作。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业务运作涉及农户、共济组合、联合社和政府四个层面。共济组合与联合社之间没有任何隶属关系,在经营上是相互独立的,只有业务上的指导及保险关系。虽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营由民间机构承担,但是农林水产省和都道府县政府相关部门仍然要对农业保险经营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监管。
日本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业务运作的最大特色是保险费和事业费分别封闭运行。共济组合和联合会将保费作为信托投资投放到农林渔业信用基金用以增值。信托投资盈利不允许用于事业费支出,它有两个用途:一是用做共济组合和联合会的法定积累金(即风险基金);二是用做特别积累金,直接返还会员和为会员免费提供各种防止损害的服务(例如土壤测试、喷洒农药等)。共济组合和联合会的事业费有三个来源:(1)政府补贴,共济组合和联合会职工工资等经常性经费的1/2由政府财政负担;(2)会员缴纳的附加手续费(通常按保险费的一定比例);(3)商业险盈余,《农业灾害补偿法》规定共济组合可以经营能够盈利的商业险种(农村建筑物保险和农机具保险),其盈利用以补充事业费。
二、日本政府的角色定位
日本政府在政策性农业保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体表现在:为农业保险提供立法、再保险、资金、管理和技术支持,建立相应的业务协作机构,例如农林渔业信用基金等。虽然政府的参与面很广,但是定位非常明确,仅是为农业保险提供外部支持和管理监督,保险业务的经营完全由农业共济组合、联合会这样的农民组织来承担。
(一)立法支持。法律是保障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日本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是立法在先,实施在后。从1929年的《家畜保险法》到1938年的《农业保险法》,再到1947年颁布直到现在仍然生效的《农业灾害补偿发》,日本关于农业保险的法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变化经过了一系列调整。1952年,为了应对灾害补偿资金不足的问题,日本颁布《农业共济基金法》,建立农林渔业信用基金。《农业灾害补偿法》从1947年颁布到现在经过了七次修订,是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本法律依据,该法对财政补贴标准、险种及费率、险种及费率、具体业务操作等都有详细明确的规定,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二)再保险支持。关于农作物、家畜、果树、旱田作物、园艺设施的保险,政府通过设立农业共济再保险特别帐户接受都道府县级农业共济组合联合会的再保险,承担对农户受灾时保险支付的最终责任,即保险赔偿政府兜底。以家畜保险为例,损害(家畜死亡或伤病等)发生后,共济组合承担赔偿金额的20%,联合会承担赔偿责任的30%,政府承担赔偿责任的50%;但是如果发生地区性的较大灾害,例如大规模的传染病或者水灾等自然灾害,则作为异常事故,由政府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三)财政支持。为了保证农业保险能够获得持续的财政支持,《农业灾害补偿法》规定每年都要在财政预算中列示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补偿。补贴分为两大块:一是政府财政设立农业共济再保险特别帐户,对农户的互助保费补贴和再保险业务进行专门管理,财政对农户的保费补贴将直接划拨到该帐户;二是对农业保险的其他补助,例如合作社、联合社和NAIA的事业费以及损害评价补贴、农业保险事业推广补贴等。
(四)管理与技术支持。日本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主管部门是农林水产省,农林水产省经营局内设保险科,下设保险数理室和保险监理官。保险数理室承担农业保险的技术支持工作,如保险统计数据汇总、保险费率厘定、保险品种及保险业务软件开发等。保险监理官负责对保险业务的指导和监督。
三、对我国的启示
(一)加快我国农业保险立法进程。通过农业保险立法,明确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属性以及在国家农业保护制度中的主体地位,明确规定农业保险的目标、保障范围、保障水平、组织机构与运行方式,科学合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明确保险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财政补贴标准,为农业保险提供法律保障,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二)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进一步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逐步扩大农业保险公司的免税范围,最终免除其所有税收。要进一步加大对经营管理费用补贴和再保险费补贴力度,建立对参保农民实行保费补贴的长效机制。并且制定政策规定,农村地区的商业险种只能由农业保险公司专营,实现“以盈补亏、以险养险”。
(三)建立政策性的全国农业再保险公司,补贴各省、市、区农业保险的亏损。这种补贴不同于一般的民政救济,它是一种差额补贴,专业性的农业保险公司、一般的保险互助合作社或其他商业性保险机构都可以按低于农业风险的实际费率来承保,当赔付率超过一般赔付率时,由再保险公司来补足,以此调动普通保险机构对农业风险的参与热情。(四)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基金来源应以财政拨款、社会募集为主,将原本用于救灾的、不能滚动使用的资金逐步转换为可以长期积累的保险基金。一方面政府将每年无序的“不确定”灾害救济变为合理、确定支出,减轻政府“不确定”的财政压力;另一方面充分保证农民及时得到补偿资金,尽快恢复生产与灾后重建。
第五篇: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精选)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
党的十六大以来,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有的进入了创新提升阶段。截至2004年底,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总数达11.4万个,各类产业化组织固定资产总额8099亿元,龙头企业、中介组织销售收入分别为14261亿元和2108亿元,专业市场完成交易额8661亿元。农业产业化经营从局部探索转入全面推进,形成了规模扩大、领域延伸的新格局,显现了竞争力增强、带动力提高的新态势,探索了用现代工业理念、先进科技成果建设现代农业的新途径,构建了政府扶持、龙头带动、农民参与、中介组织服务的多方推进的新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推动农业结构优化,促进优势产业带发展
各地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来抓,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2004年,在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中,种植业5.2万个,带动种植面积近7亿亩;畜牧业3.3万个,带动牲畜养殖量6.7亿多头,禽类养殖量近70亿只;水产业8397个,带动养殖水面5000多万亩。尤其是畜牧业发展最快、产业化经营程度最高,其产业化经营组织数比2002年增加44.8%,在各类组织中所占比重增加4.8个百分点。农业结构的优化,推动优势产品形成优势产业,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带:东部沿海地区积极发展附加值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强的创汇农业,形成了出口外向型农产品产业带;中部地区以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深加工为重点,形成了优质专用农产品产业带;西部地区精心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形成了特色农产品产业带。
(二)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完善,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各地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方式。截至2004年底,在各类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的联结方式中,合同方式占51.9%,合作方式占14.2%,股份合作方式占13.8%,其他方式占20.1%。合同、合作、股份合作三种较为稳定的利益联结方式所占比例达到79.9%,其中订单合同履约率达80.6%,与2002年相比分别增长2.2个和4.6个百分点。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产业化组织除了向农户提供农资、技术、资金、价格等方面的服务外,还通过实行合作制按利润返还、股份合作制按股分红、租赁方式支付租金、雇用农村劳动力在基地务工支付劳动报酬、兼并方式支付各种报酬、建立风险基金给予补助等,带动农民稳步增收。2004年,全国各类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8454万户,平均每户从中增收1202元,比2002年增加202元;产业化组织从业人数3333万人,比2002年增长23.8%,其中龙头企业从业人数1363万人,占全部产业化组织从业人数40.9%。
(三)中介组织不断发展,农民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各地积极引导龙头企业、技术服务部门、专业大户、农村经纪人和农民创办或领办各类中介组织,促进了组织形式的创新和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2004年,中介组织数量比2002年增加29.2%,占产业化组织总数的36.4%。尤其是从事产业化经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组织数量比2002年增加50.9%,带动了600多万农户。各地大力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成立行业协会,维护农民和企业的利益。江苏省支持发展按市场化运作的新型农产品行业协会,已建立省、市两级农产品行业协会72家,涉及农、林、牧、渔、蔬菜、园艺各个产业,开始从官办向半官办或民办、综合性向专业性、工作依附于主管部门向部分独立行使职能的转变。
(四)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产业化经营综合效益显著增强
龙头企业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率先执行农产品质量标准,积极创新技术、开拓市场,引导和组织农户实行标准化生产。2004年,全国龙头企业销售收入14261亿元,利税总额1382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50.7%和32.6%。580多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平均销售收入9.4亿元,平均利税额5526万元,平均直接或间接辐射带动农户8万多户。内蒙古草原兴发集团改变粗放型畜牧业生产方式,采用“羔羊当年育成出栏”和散养“绿鸟鸡”的模式,科学配置草原资源并创造出绿色财富,构建了企业与草原和谐发展的空间。2004年完成销售收入42亿元,创利润6225万元,带动8万多户农牧民增收约1.5亿元,实现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多赢。
(五)龙头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农产品出口日益扩大
外向型龙头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按照国际化要求组织生产、开展加工、应对争端、解决纠纷,促进了竞争力提高和农产品出口扩大。2004年,全国龙头企业出口创汇约200亿美元,比2002年增加38.7%,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出口创汇约142亿美元;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出口创汇额约62亿美元,出口创汇超过1000万美元的由88家发展到131家,超过5000万美元的由21家发展到26家,超过1亿美元的由6家发展到10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吉林粮食集团,加工的玉米、大豆油、饲料等产品,销售到日本、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韩国、加拿大等国家,2004年出口创汇达1.68亿美元。
在看到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龙头企业经营效益偏低。调查显示,2001年世界500强中食品消费行业的利润额比上年增长54.5%,增长幅度最高,而我国龙头企业整体效益增长主要靠数量的增加,平均效益增长不明显。
二是利益联结不完善。全国各类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数仅占农户总数的34.1%,仍有三分之二的农户没有参与产业化经营,覆盖面还比较小;其中紧密型带动的仅占33%,利益关系相对松散;一些龙头企业不能很好地为农民服务,损害农民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其是奶业,农民意见较大。
三是龙头企业收购资金贷款难。龙头企业收购资金一次性需求量大、占用时间长,一般商业性贷款难以满足,特别是省级以下中小型龙头企业贷款难问题更加突出。2004年,新疆全区87家龙头企业收购农产品资金缺口达74.2亿元,影响了农产品收购和农民增收。四是基地建设明显滞后。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分散,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基础设施不配套,农作物新品种、农业新技术推广跟不上等因素,制约了龙头企业的健康发展。山东金锣集团在内蒙古通辽地区建立了年加工能力350万头的猪肉加工厂,由于生猪基地养殖规模偏小,2004年实际加工量仅50万头。
五是工作指导不适应产业化快速发展的要求。管理体制不顺畅,政策不配套,部门分割、市场封锁现象依然存在,按照市场规律指导企业发展的水平和能力还与产业化发展要求存在很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