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

时间:2019-05-14 20:57: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

第一篇: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我读的是《宏观经济学》(第5版)。此书由斯坦福大学教授、《宏观经济学手册》主编、泰勒规则的提出者约翰·B.泰勒(John B.Taylor)著,北京大学李绍荣、李淑玲等译。作者简介:

泰勒教授是经济学教育领域中最振奋人心的教师之一。作为斯坦福大学经济学系Raymond教授,他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得他在学习经济学原理的学生们心中成为传奇的人物,为此获得Hoagland和Rhodes两项杰出教学奖。《华尔街日报》曾这样评论说:泰勒“冷静的外表下„„蕴涵着不同寻常的教学风格。”学生们怎么也不会忘记他在第一次讲述需求黄线的移动时生动的解释,不会忘记他是如何通过让学生扮演成买卖双方在教室里进行现场的投标叫卖来验证供求模型的胡在起作用。正是这种清晰的解说和令人难忘的教学方法,使得他编写的教科书吸引着全球各地的经济学学生和教师。

泰勒教授以其对现代货币理论与政策的基础性研究而闻名于世。他的最重要的研究贡献之一是提出了泰勒准则,泰勒准则得到了世界各地中央银行的采用。《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曾这样描述他所担出的这一准则:“它会令你的朋友大吃一惊!来预测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新动向吧!”他近期的研究课题是国际货币政策。

内容简介:

与国内现在流行的经济教科书,如斯蒂格利茨和曼昆所编写的经济学原理教材相比,此书是一本最新版的新古典综合的教科书,它易于初学者在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内系统地把握微观经济学原理和宏观经济分析方法。这种新古典综合的理论分析框架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在微观经济学原理部分,不是像传统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那样,主要通过完全竞争市场,兼顾垄断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的分析,来说明市场经济的效率。

此书不仅适合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的低年级学生阅读,并且还适合其他非经济类专业的学生阅读。

在微观经济学原理部分,此书强调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及其对人们生活的改善。书中以经济学的前提条件----稀缺、选择和经济互动为基础,以经济现象作为分析对象,在原理层次上阐述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政策含义,说明市场价格的作用、经济学固有的国际化特征、产权和激励的重要性以及中央计划和市场等。

在宏观经济学原理部分,不是像传统宏观经济学那样只简单地介绍有效需求理论的分析框架,而是强调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分析结果,即宏观经济增长和波动的互动关系。说明经济增长的确会伴随着经济波动。长期经济增长虽然是人类社会关注的目标之一,然而产量的减少、失业的增加(衰退的特征)却是现实经济的访客。书中探究了产生经济波动的原因,并分析和说明了结束经济波动的政策方法。

此书分为三大部分:宏观经济学原理、经济波动和宏观经济政策和贸易与全球市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作为整体的市场经济。像经济学的分支一样,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是人们根据稀缺的资源,有效地做出相应的决策。然而,宏观经济学不再聚焦于单个市场的运作,而是把市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宏观经济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通过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的把握经济生活中发生的变化,更清楚地理解好经济政策是如何促进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的。

在宏观经济学原理这部分中,通过对国内产出、收入和支出的计量,支出分配模型,失业与就业,生产率与经济增长,货币与通货膨胀的研究,让读者了解到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是怎样影响这个国家的GDP,以及GDP的增长对于个人的影响。2005年1月18日,发布官方实际GDP统计数据的经济分析局(BEA)在新闻公告中宣布:“2004年第四季度的实际GDP---

由劳动和财产创造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量---的年增长率是3.1%。”4周后,BEA在其后续公告中又修改了1月28日公布的数字:“2004年第四季度的实际GDP---由劳动和财产创造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量---的年增长率是3.8%。”这两次估算结果的差距几乎为2000亿美元!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衡量实际GDP等变量的复杂性,同时也说明了掌握确切数据的重要性。正确的经济政策有赖于准确的经济数据。

而在经济波动和宏观经济政策这部分中,则主要分析了波动的本质和原因、波动的模型及其应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2001年初,从1991年开始的创纪录的经济扩张走到终点。美国股市科技板块大跌、消费者信心下降、公司决定消减投资支出、2000年美联储急速提升利率和油价上涨,这些都可能是造成经济发展减速的原因。“9·11”的悲剧和接下来的消费和产出的下降更加速了经济的衰退。了解经济波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经济衰退会给很多人带来失业与困苦。尽管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应被夸大,但是围绕增长趋势的波动依然关系到上百万人的生计。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其《货币改革论》一书中精辟地说道:“但是这种长期趋势对当前是一种误导。在长期内我们都已经死了。如果经济学家们在暴风雨的季节只能告诉我们风暴过去大海就会恢复平静,那么他们的任务就太简单、太无用了。”简单说来,研究经济波动对于理解宏观经济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部分则是介绍了全球贸易增长、国际贸易收益、国际贸易政策以及新兴市场经济。对于我们国贸生来说,这一章是及其有用的。首先,国际贸易令很多公司得以通过向世界范围内更广阔的市场销售产品来降低成本。其次,国际贸易令一国得以专业化生产相对生产效率高的产品。在贸易政策中,从经济学层面和政治层面来考察国际贸易政策,探讨现存贸易壁垒的经济影响,回顾美国曾经存在过的贸易壁垒的政治历史,并且考虑支持贸易壁垒存在的政策经济观点,然后继续评价那些与消减贸易壁垒、提高效率有关的另外一些国际贸易政策。绝大部分的经济学家都认为关税、配额和其他的贸易壁垒会减少一个社会的经济福利。实际上,在经济学家的投票中显示,他们对于这个观点的赞同度比其他任何一个经济学观点更高。各国政府应用很多方法来限制国际贸易,我们把限制贸易的政策称为保护贸易主义政策,因为对贸易的限制常常源于保护本国工业免受外国进口商品的冲击。对于这些贸易保护措施,我们应该完善国内市场经济制度,为企业实现充分的公平竞争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尽量为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利益;善于利用WTO中的贸易规则规避风险,为本国企业在对外贸易中争得主动。

我觉得宏观经济学的难点在于它与事实的联系更近。学习了微观之后,我根本想象不出它在指导我们在市场上的行为中可以发挥多大的用处。但宏观经济学则不是这样,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模型,加以在市场上观察到的一些现象,而对未来的市场走势做出一些初步的预判和推测。比如,通过 MV=PY 的公式,可以知道美国发行 6000 亿美元的货币可能会给市场带来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又如,我们可以通过投资和利率的关系,得知央行提高储蓄利率可能会抑制投资。总体来说,我觉得学习宏观经济学还是有意义的,可以学以致用的。然而,对于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我还是存在一些困惑。正如曼昆在他的书中所写的一则笑话:经济学家善于使用假设来简化问题。但现实情况是,有时候假设把问题过于简化了。比如,很多模型都把政府行为作为外生变量,即使考察了政府的行为也仅仅限于税收、补贴或者政府消费。但是,政府有时候可以通过法律、法规更多的影响经济。有时候市场走势不仅是市场本身造成的,其背后可能有许多利益相关国家的博弈。除了假设使问题简化,宏观经济学使用的是定性研究的方式,即使我们知道市场的变动趋势,我们无法得知市场会在该方向上有多大变动。

还是以美国的 6000 亿美元为例,我们知道它会冲击市场,造成通货膨胀,但 CPI 是多少?美元会贬值多少?我们无法量化一个冲击给经济带来多大的变动。最后,经济学本身是一个主要采用规范分析的科学,它很少设计价值判断。但任何一项宏观经济政策的目的是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和促进就业,其中就涉及到了一些取舍的问题。取舍的背后是价值判断,宏观经济学在这方面无能为力。

第二篇: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1

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1

姓名:曾庆涛

专业班级:旅游管理112班

学号:11341107

参考文献:《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中美国因素的影响》

作者:姜凌

出处: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06期

摘要: 国际贸易作为一种国际合作和交易,其所产生的结果就是贸易利益。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中,贸易条件被认为是衡量—国获得贸易利益的一个重要指标。贸易条件的优劣直接涉及到各国切身的贸易利益,因此与“比较利益”一起被认为是国际贸易的两个最基本问题,各国对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都十分关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大幅度增长,而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强国与我国的经济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我国的汇率形成中美国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美国作为我国的第一大进口国和第三大出口国其贸易地位不容忽视。因此,本文选择美国对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进行分析。本文的逻辑安排:首先是对贸易条件研究的综述,而后介绍新开放宏观经济学及其基本理论;其次是我国贸易条件的变化以及中美贸易关系的概括;第三是基于新开放宏观经济学构建理论模型,并对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第四是分析实证结果,并从其他角度提出美国对我国贸易条件影响的其他补充;第五部分是政策建议。逻辑分析是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个人感想

中国和美国就像最亲密的敌人,不知道这个比喻是否恰当,但是中国和美国在贸易上的相互对抗却又彼此相依,谁也离不开谁。中国和美国做为世界上两个对全球经济贡献最大的两个国家,在为了彼此利益对抗的同时,一定要时刻关心国际大局,以大局为重,共同推进全球经济的发展。在08经济危机的阴霾尚未消散之时,中美双方需要的是精诚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的复苏。中美双方都会根据国际形势和本国政经形势的发展而制定出不同的经济政策,此时可能会有冲突,但是双方务必保持顺畅的沟通,相互理解。中国在这个国际形势千变万化的时代,国内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一定要有信心,温总理说过:信心比黄金重要。我国的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家们,一定要有信心,相信中国的经济仍会腾飞,加快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相信,中国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站在世界之巅!

第三篇:宏观经济学论文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及趋势

姓名: 学号:

摘 要:文章从收入分配差距分解角度看,可以将收入分配差距主要分解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的三大差距。转型期,我国居民整体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的同时,在城乡居民之间、不同区域的居民之间及不同行业的职工之间也呈现出显著的收入差距。

关键词:转型期,收入差距,变化

一、转型期中国全国居民收入差距概况

转型期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整体水平已经十分可观。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我国居民基尼系数1990年是0.343,1995年是0.415,1998年是0.403,进入新世纪后则基本上在0.4以上的水平发展,2000年为0.417,2001年为0.447;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提供的数据表明,1996年全国城乡合计的基尼系数为0.424,1997年为0.425,1998年为0.456,2000年为0.458,2002年为0.460.2005年的全国基尼系数,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的数据是0.454;南开大学研究的结果已经超过0.5;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达到0.45;虽然不同来源的基尼系数在具体数值上有明显差异,尚无法得到统一的数据,但大致上各机构的数据皆显示出居民收入已存在明显的内部分配不均衡的问题,中国则显然已进入重视该问题的阶段。

表1 1990~2006年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

二、转型期不同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

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可主要分解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的三大差距。目前,我国收入分配现状不仅表现出居民整体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城乡之间、城市居民之间、农村居民之间均存在分配不平等的现象,且区域内部居民之间及不同区域的居民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也都呈现较大的收入差距。

1.转型期区域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转型期,具有区域性特点的居民收入差距是中国收入分配领域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区域之间,同时也存在于区域之内。新中国成立前,经济发展的东西部差距早已形成。改革开放以后,东部沿海地区同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其所造成的各种区域差距的格局至今尚未完全被改变。

1.1区域间整体收入差距的变化

伴随转型期区域间经济增长速度差异的是经济发展的差距不断扩大,以及东、中、西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的随之扩大。1978年,东、中、西部生产总值占全国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2.5%、29.70%、17.80%,1995年为59.00%、26.50%、14.50%,2005年为55.6%、18.8%(东北地区已划出)和16.9%。1980年,东、中、西部三大地带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488.3元、336.0元和274.3元,东部地带是西部地带的1.78倍;到了2006年,东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为27567元,中部地区为12269元,西部地区为10959元,东北地区18277,东部地带是西部地带的2.52倍。该变化趋势促使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见表2)。

表2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行业职工平均工资及东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

从省际收入分配差距来看,转型期,中国省际间居民收入水平差距较大,而且从变动趋势上看呈逐步扩大之势。省际间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并无明显的改善趋势。

从城市收入分配差距来看,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前列的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广东、江苏等基本均为东部城市,与收入位于较后的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不断扩大,而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后的城市基本均为西部城市,且收入水平与居于前列的城市差距十分可观。2006年,主要城市中上海居民收入以7.7%的薪酬涨幅为列第1,广州以7.6%的涨幅排在第2位,北京则为7.2%,东部城市以较高的薪酬增幅继续位于城市收入前列。

1.2区域间不同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

从具体情况考察,同一社会群体的收入区域性差异明显。

(1)区域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在中国区域间的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过程中,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农民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而西部与中部相比,收入水平仍较低,在1980~2005年间,西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水平也低于中部农村居民纯收入水平,详见表3。

表3 农民人均收入的地区差距比较(单位:元/人)

(2)区域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世纪80年代,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十分微小,但随着东、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目前东部地区已远远高于西部地区。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1993~2006年,东部与西部、东部与中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的变化基本呈现出小幅扩大的趋势(详见表4)。另一方面,西部与中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则相对接近,主要的变化体现在两者之间收入水平地位的变化上:在2004年以前,西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略高于中部地区,2005到2006年间西部开始略低于中部地区。在收入增长速度上,2007年,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较大基数的基础上保持了较大增幅,上海和北京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较2006年的增长幅度分别达到14.3%和13.9%。

表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地区差距比较(单位:元/人)

1.3区域间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以上分析表明,随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得到进一步落实,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将对遏制地区经济差距及区域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起到积极作用。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虽然国家实施了一些措施来调节收入差距,但是收入差距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由于我国的地区差别不仅是GDP增长上的,也是社会发展,特别是教育、卫生和文化方面的,区域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既受历史和资源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受经济增长阶段等规律性因素的影响,因此,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收入差距的任务仍十分艰巨。总的来看,由于经济增长惯性、运行机制以及发展基础等差异,东部地区已积累的可观实力将使其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从而使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在未来若干年间将继续存在。

2.转型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转型期,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不断扩大,在我国各类居民收入差距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解决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难点问题。

2.1转型期城乡间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由迅速缩小到逐渐扩大,由逐渐扩大到逐渐缩小,再由逐渐缩小到加速扩大的发展过程。从时间上看,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与改革的深化不具同步性,大体可分四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1984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迅速增加,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全面展开,城镇居民收入变化不大,增长低于农村,结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迅速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由1978年的2.57∶1(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下降至1984年的1.54∶1;第二阶段为1985~199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几度陷于停滞,结果城乡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由1984年的1.54∶1上升至1985年1.8∶1,1992年回升到1978年的水平,到1994年已升至2.86∶1,年均增长8.57%;第三阶段为1995~1997年,国家干预使城乡收入差距有所降低,由1994年的2.86倍下降至1997年的2.47∶1,年均下降4.55%;第四阶段为1998~2006年,1997年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加速扩大(见表5)。

表5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较年份城乡比年份城乡比年份城乡比

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不均衡程度显著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恶化,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数额不断上升。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纯收入的31.02%,比1997年的40.5%下降了约9.5个百分点。此外,恩格尔系数也从侧面反应出城乡居民在社会水平上的实质性差距。自1992~200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持续高于城镇居民9个百分点左右,以2005年为例,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5.5,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则为36.7,在总收入水平差异的影响下,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持续高于城镇,说明城乡居民在生活水平上的差距没有改善。纵观中国转型期城乡居民收入的总体情况,自1992~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与农村居民收入的比例是不断增大的。

城乡间以存量财产表征的贫富差距扩大得更快。居民财产分布的城乡差距,是一种组间差距,城镇居民拥有比农村居民高得多的房产价值、金融资产和耐用消费品价值。例如,2004年占全国人口总数41.76%的城镇居民的储蓄占了全国储蓄总额的83%,而占全国人口总数近60%的农村居民,其储蓄仅占全国储蓄总额的17%。如果考虑各种货币性和非货币性福利待遇,如城市居民享受的医疗等实物性福利,城乡间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提高。这种差距在世界上是极为罕见的,在世界各国的情况中,仅有少数国家的城乡收入之比超过了2。此外,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区域分布差异明显,除东部沿海地区的城乡差别相对较小之外,各省内都存在着严重的明显的城乡差别。

2.2转型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状况已十分严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至2005年,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对全国总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平均贡献率高达63.73%。从整体上来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中国收入差距整体水平的贡献率是最高的。进入转型期后,其扩大趋势十分明显,且目前并无减弱迹象。

3.转型期产业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

2002年行业中的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的年人均工资与平均工资最低的行业的年人均工资的比率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工资相差2.99倍,2003年迅速扩大到4倍以上并在其后的年份持续扩大,到2005年达到4.88倍,2006年差距略有缩小,但仍维持在较大的差距水平上。

3.1不同生存状况的行业间的收入差距

不同生存状况的行业间存在极大的收入差距。20世纪90年代,各行业就业者收入水平都有较大的提高,但提高的程度各不相同,各行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呈明显扩大的趋势,收入高低位次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新兴产业,如IT电子等行业,收入状况良好,而一些依靠财政补助的基础性行业如农林牧渔业和地质水利业和一些充分竞争性行业如社会服务业、餐饮业和建筑业由于补贴减少和利润下降,从业人员收入减少。

三、结语

转型期,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等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采取对策调节居民收入差距已经成为确保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应对该问题的首要任务是要减弱收入差距的扩大速度,控制其扩大趋势。由于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背景之下,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具有相当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因此对于解决当前各种分配矛盾和问题,必须进行全面分析和慎重考虑。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0~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2007.[2]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1992、1996、2003、2000/2001.2005)[M].中文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1996、1997、2000/2001、2003、2005.[3]曾国安,胡晶晶。论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及其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J].经济评论,2008,(1)。

[4]约翰·奈特,李实,赵人伟。中国城镇工资和收入差异的区域分析[A].载赵人伟,李实,卡尔·李思勤主编。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C].255-256,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5]胡日东,王卓。收入分配差距、消费需求与转移支付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研究,2002,(4)。

[6]常党生。浅析现阶段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

第四篇:宏观经济学论文

班级:IBA0902学号:200905168091姓名:黄涛

200905168084梁艳

200905168067徐苏瑜

“80”后主导的中国经济

世界经济看中国,中国经济

摘要:随着“80”后这个名词的兴起,中国的经济逐渐走向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有人称这是中国进入了第三个消费的黄金时期。“80”后在中国经济体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下面就来详细地论述“80”后所带来的经济思索。关键词:“80”后、失业、消费、储蓄

“80后”这个词对我们来讲已不再陌生。其实这个词最早由少年作家恭小兵提出,是文坛对于上世纪 80年代出生的年轻写手的统称。随后“80后”的指称迅速流传并在网络中被高频率使用,后又被各个领域借用,被用来指代整个20世纪80年代的一代人。为什么“80”后如此广受关注?原因很简单,“80”已逐渐成为社会历史舞台的主角,而他们的经济活动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80”后成长于改革开放迅速发展的阶段,受思想解放的影响,他们的职业观、消费观,和储蓄观等与前人有着天壤之别,而这些区别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与方向。

一、“80”后的就业难题

近年来,很多调查报告显示,社会失业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新的现象。那就是失业人员结构日趋年轻化。由于近几年的金融风暴,很多人都无奈地从岗位上退下来,人们第一直觉会认为这部分人群应集中于四五十岁。应该是那些无法紧追时代潮流更新思维方式,以致被淘汰。但没想到四十岁以下的占了绝大部分,也就是“80”后成了失业人群的主力。究其原因,一方面确实是由于社会竞争的激烈及金融危机的影响,但还有另一原因,“80”后的思想较为活跃,很难在一个企业好好地干上几年。而且在工作时的态度也与前人迥然不同。就拿对加班这件事的态度来讲,稍年长点的职员对加班很少有抵触情绪,甚至有些宁可牺牲掉自己休息的时间去完成自己的工作,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种责任。“70”后便是这部分人群的代表,网络上号称是“拼命三郎”。而作为“80”后,加班在他们眼中看来却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且认为加班是没有效率的表现。从对待加班的态度这一点,不难看出,生活于不同年代的“80”后,在职业的价值取向方面,更追求自由、舒适。

近两年,每当春节的时候,我们总能看到些有关招工难的新闻报道,“80”后既是失业的主力军,也是就业的主人群。既然如此,那为何还会有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这个时代的就业人以不同于以往,企业急需根据现实的情况,改变招工策略,以引起“80”后的关注。

“80”后的这种职业观无疑会对中国的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首先年轻一代失业率的增加所导致的最大损失便是实际国名收入的减少,而这一批失业的群体又恰巧是最具有潜力,且劳动力较为庞大的“80”后,这部分闲置的劳动力又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一些招工未满的企业,生产设备和其他一些经济资源没得到充

分的利用,生产能力下降,直接导致了社会产品的减少,从而降低了国民收入水平,而即使失业率得到缓减,那部分失去的经济也无法得到弥补,这才仅仅针对那些真真失业的人群,还有那部分工作不稳定、追求舒适自由的人群,他们游离在社会上,使得劳动力不能够集中,这也阻碍了国民收入增长的步伐。

二、所谓的消费黄金年代是福是祸

居民储蓄是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一环。市场经济历来提倡“藏富于民”,因而它也理所当然的得到了各国政府及学界的高度关注

据资料显示:25-34岁展整个消费比例的33.4%,是我国绝对的消费主力。

据巴黎百富勒研究报告,中国已经进入了第三个消费高峰,依据是计划生育以来,即1978年之后,中国家庭的独生子女骤增,而他们的生活环境相对较好,在消费上追求舒适便利与品牌形象。中国的消费结构随着“80”后生一代的消费能力的提升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经济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作为消费主体的“80”后显然对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80”后作为社会的主流,他们已不会像上一代人那样忙忙碌碌,他们更具有个性与思想,喜欢具有独特风味的商品,这一特点,使得很多商家都为之而疯狂,毕竟他们是这一消费时代的主角。不仅如此,“80”后的消费者花钱比较洒脱,尤其是这一群体中的女生,学历越高,收入越多,花钱就越冲,追求时尚,展露个性,服饰重款式,香水看香型等等。除了这种个性消费外,“80”后还热衷于娱乐消费、潮流消费、体验消费、成就消费等等,“80”后很多的消费都属于一种感性大于理性的消费,消费行为变得情绪化、感性化、冲动化,期望借此来体现自身的独特,消费的重点有时甚至脱离商品本身,热衷于其衍生的各种附加价值。

“80”后的这种消费模式体现了中国消费结构发展的的趋势,而了解这种模式有助于国家把握住这个潜在的庞大消费市场。在经济学中,长将消费、投资和进口作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因素,而其中消费的权重最大,因此政府经常通过一些干预来促进消费,比如减少税收,加大采购等等。“80”后这种消费固然对中国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并不是我们所提倡的那种。他们的这种消费是建立在冲动、攀比等一系列不理性的想法之上,所以如果简单地认为这种消费是积极的,是不正确的。拉动消费,需建立在较好的就业状况之下,消费水平并不取决于人口结构,或是人们的消费意识。关键决定因素应该是消费能力和对未来的预期。而政府所需做的应是如何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比如教育、社保、养老、住房等,让消费者安心消费。

三、储蓄变零、变负的背后

“80”后被冠以很多理财的美名,如“月光族”、“日光族”、“三光人士”,甚至是什么“透支狂”之类的。这些显然与中国的传统理财观念不同。受中国传统思想的限制,用宏观术语来讲就是预防性动机,中国的储蓄率比较高,人们都不怎么懂得花钱,只希望将钱存着,为将来不能预料的意外事或者儿女买房买车之类做下充分的准备,但这样的高储蓄渐渐使得中国的消费需求增长变得较为缓慢,当然这部分人群大多属于“80”后的父辈们的一代,而“80”后,他们所想的便是如何生活得更加丰富多彩,对储蓄并不那么热衷。这主要由于他们生活在思想解放,个性张扬的时代,况且,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一方面是自己努力工作的薪酬,另一方面是父母多年的储蓄。而这两者之间后者往往成为了“80”后们“坚强”的后盾。

“80”后的零储蓄与负储蓄让很多专家议论纷纷。储蓄率的适当降低固然很好,因为在一定条件下,低储蓄率意味着国民的消费水凭较高,有助于经济的增长,但像“80”后的这种消费趋向与过度消费,而其中又有一部分人的消费是建立在牺牲父母消费的基础上的,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啃老”一说。这种意识,已趋向于像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信用消费,而当信用消费过度时,难免会引发一系列的经济危机。所以“80”后的这种消费意愿远大于储蓄意愿的经济行为使信贷业务和内需过快地发展,这种推动经济增长的理念不符合中国目前的国情,相反过分地“刺激”内需会带来更严重的“房奴、车奴和卡奴”问题。

总结

“80”后新一代的价值观念,让一部分人感到担忧,害怕中国经济的命运将会在这一代人的手中受到严重挫折,在这部分个人眼中,“80”后是那么的不沉稳、不实干和不理性。而作为“80”后的后继者们则认为这是与时俱进,现今社会是思想高度解放的时代,是追求创新的时代,“80”后的价值观为经济发展注入了一股蓬勃的新生力量。无论是何种评价,“80” 后的这种经济发展趋势已不可改变,我们只有认真地去了解与分析“80”后的价值观念,把握住这群社会历史舞台上的主角实时动态,了解他们独特的经济行为和心理特征,才能帮助我们其实分析和预测未来中国市场经济结构,才能培养后来者们健康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合理的经济行为,促进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从而让中国经济在历史的长流中得以不断地前进。

参考资料:吴建安《市场营销学》

市场经济论坛

第五篇:宏观经济学 讲稿

宏观经济学

讲稿

南京大学出版社(第四版)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梁东黎

第一章

导论 

一、主要参考书

1、萨缪尔逊,诺得豪斯 

2、多恩布什,费希尔 

3、曼昆 

4、樊纲 

5、周振华

导论

二、学习方法

 1.搞清楚理论,特别要注意结论成立的条件。

 2.通过报刊关心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宏观经济问题。导论

三、学习的意义

1、了解国家宏观经济形势 

2、提高微观决策的水平

3、认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差别

2006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

国内生产总值(GDP)9.1万亿元,同比增长10.9% 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8%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3%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97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10.2%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797元,同比实际增长11.9%

工业产品销售率保持了97.5%的较高水平;实现利润8107亿元,同比增长28% 全国财政收入2万亿元,同比增长22% (2006年上半年货币政策报告)2006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续)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6万亿元,同比实际增长12.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万亿元,同比增长29.8% 全国财政支出1.5万亿元,同比增长17.5%

贸易顺差614.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18亿美元,同比增长55%(笔者计算)(2006年上半年货币政策报告)

一、西方经济学演化简史 

一、西方经济学演化简史 1.古典经济学

(1)重商主义托马斯·孟1664《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2)重农主义魁奈1758《经济表》 (3)斯密

1776《国富论》 

李嘉图1817《赋税论》 2.新古典经济学

(1)边际革命(1870年左右)瓦尔拉斯 杰文斯 门格尔

(2)马歇尔1890《经济学原理》

(3)资源配置(罗宾斯,1932)

3.宏观经济学

(1)凯恩斯经济学 1936《通论》

(2)新古典综合派 萨缪尔森1948《经济学》 (3)新自由主义思潮 

供给学派(拉弗等)

货币主义(弗里德曼)

理性预期学派(卢卡斯等)

二、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 

二、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 1.怎样克服经济萧条?  30年代大危机

97年的亚洲经济危机 2.怎样克服失业?  充分就业 

奥肯定律 

我国的失业 

怎样认识失业

3.怎样克服通货膨胀?  通货膨胀的含义 

通货膨胀的影响 

我国的通货膨胀。4.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  国际收支

宏观目标的兼顾性 

94年的我国经济 

97年的泰国经济

94我国经济

我国市场外汇过剩,为保持对美元的汇率,中央银行出资购买市场中的美元;同时,市场已出现通货膨胀的趋势,故对美元的收购加大了人民币的流通量,加剧了通货膨胀。即,两者之间有时会存在矛盾,不得不牺牲一者。

三、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 

三、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 1.实证分析方法

(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2)经验实证与逻辑实证 (3)经济理性主义假设 (4)均衡分析 

2、总量分析

3、事后分析与事前分析 

4、流量分析与存量分析 

5、需求分析与供给分析

章节安排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含义,支出法和收入法的核算口径,以及对核算中价格因素的剔除

第一节 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 

一、学习本章的意义

1.了解国民收入核算的方法和基本概念 2.掌握宏观经济变量的统计学基础

二、GNP即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定 时期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总额。理解如下:

1.GNP是一个流量。2.按市场价格计算 

(1)

计划价格 (2)马克思的理论 (3)茅于轼的观点

(4)竞争的市场价格反映价值 (5)价格对价值的偏离

3.劳务计入GNP (1)劳动和劳务的差别 (2)交易的劳务计入

(3)工农业生产总值的统计口径。(4)知识分子的劳动

(5)三次产业的结构变化

第二节

支出法

1.核算原则:

2.核算口径:家庭消费支出C 

企业投资支出I:

固定投资

建筑投资 

净存货 

政府购买支出G:

一般政府购买 

政府雇员薪金支出(转移支付不计入)

净出口=出口-进口=X-M 3.核算恒等式:GNP=总支出=C+I+G+(X-M)

第三节

收入法 1.核算原则: 2.核算口径:

雇员收入 

业主收入 

利息净额

个人租金收入 

资本品耗费补偿 

间接税净额 

公司利润

3.核算恒等式:GNP=总收入=C+S+T4、收入结构

5、五个总量指标:

第四节

核算恒等式分析

第五节

价格因素

1.名义GNP 

2.GNP价格矫正指数 

3.实际GNP 

4.通货膨胀率

九、近年我国GNP(GDP)情况 

九、近年我国GDP情况

年份

GDP(亿元) 19926638  19934634  19946759  19958478  1996

67885  1997

74463  1998

78345  1999

82068

2003年世界投资率和消费率

投资率

消费率 世界(02年)

20.7

79.1 低收入国家

22.7

79.7 中等收入国家

25.3

71.7 中、低收入国家

24.0

72.8 

东亚、太平洋

37.8

58.7 高收入国家(02年)

19.9

80.3 2005国际统计年鉴

2003年世界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世界(01年)

3.8

28.3

67.9 低收入国家

24.1

27.4

48.5 中等收入国家

9.6

36.2

54.2 中低收入国家

11.6

35.0

53.4 

东亚太平洋

14.4

49.3

36.3

高收入国家(01年)1.8

26.9

71.3 2005国际统计年鉴

GDP不能反映的一些情况

医疗公平性2000年188位/191。世界卫生组织 税务负担2005年第2位。福布斯 清廉指数2004年3.4分,71位

2005年

78位

2006年

70位

德国透明国际 环境可持续指数2005年133位/144。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 矿难人口2004难占全球80%(产量占33%)

第三章消费需求

凯恩斯的消费需求理论:绝对收入假说以及消费理论研究的深化:相对收入假说、财产终生收入假说、持久收入假说

第一节

绝对收入假说

一、绝对收入假说的基本思想 消费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 消费倾向递减

二、线性消费函数

第二节

消费函数之谜 

一、消费之谜

1.库兹涅茨的经验研究

2.消费之谜

3.消费之谜的主要表现

4.消费函数研究的深化

第三节

相对收入假说 主要内容

攀比效应和示范效应

若收入增长率相同(相对收入不变),则消费倾向不变。收入增长率较高(相对收入增加),则降低消费倾向(示范效应); 收入增长率较低(相对收入下降),则提高消费倾向(攀比效应)。

棘轮效应

收入较过去增加,消费倾向不变; 收入较过去减少,消费倾向提高。

第四节 财产终生收入假说

(莫迪利安尼)

1、基本思想

第五节

持久收入假说

(弗里德曼)主要内容

3.持久收入的估计

我国98年以来多次降息与99年 

开征利息税对消费的影响 (1)储蓄的目的 (2)两种效应

99年下半年加薪500亿元对消费 

的影响。

第四章

投资需求

根据凯恩斯的投资需求理论,投资需求主要受利息率和资本边际效率的影响;在信贷配给情况下,投资需求的决定有特殊性;投资需求导致生产能力扩大。第一节

凯恩斯投资需求理论 1.投资的成本与收益

2.资本边际效率

投资需求理论的限制条件 

1、信贷配给情况

2、企业预算软约束情况 第四节

信贷配给情况 信贷配给情况 信贷配给条件下的投资需求

第五节

投资需求的供给效应 1.资本产出比率和加速数

2.投资函数

需求效应 3.投资的二重效应

供给效应

2006年1季度国民经济统计数据

国内生产总值43313亿元

10.2%(+0.3)固定资产投资13908亿元

27.7%(+4.9)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

18440亿元

12.8%(12.2%,+0.3)消费价格指数1.2%(-1.6)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4月20日电(王永志,王兆寰)郑京平司长发布 计算得:投资率为0.32,消费率为0.43

2006年前3季度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

71942亿元

27.3%

城镇

61800

28.2% 农村

10062

21.6% 中央项目投资

6712

19.6% 地方项目投资

55168

28.1%

第一产业

665

37.0% 第二产业

26099

30.1% 第三产业

34516

26.7% 内资

54819

29.1% 港澳台

2845

14.9%

外商

3915

21.4%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 

1、由审批制改为核准制和备案制

核准的内容: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

2、宏观调控

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以间接调控方式为主。建立科学的行业准入制度

2004年 第五章

有效需求

总需求形成的前两个环节:意愿购买和有效需求。研究的重点是: 有效需求的决定和有效需求的变动 第一节

有效需求概念 意愿购买 有效需求

第二节 有效需求的决定

第三节

有效需求的变动

1、漏出和注入的数量关系和有效需求 (1)漏出的含义 (2)注入的含义

(3)漏出和注入的数量关系 (4)漏出和注入内涵的扩大 漏出和注入的数量关系

注入大于漏出等价于有效需求增加 注入小于漏出等价于有效需求减少 注入等于漏出等价于有效需求不变

2.投资需求乘数

需求增加

收入增加 第一轮

第二论

第三论

56.25

56.25 ```````` 需求总的增加=100+100·0.75+100·(0.752〕+······

投资需求乘数的代数表达

3、总需求形成的五个环节

意愿购买-有效需求-交易货币需求 -交易货币可得性-总需求 第六章

货币需求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以及托宾-鲍莫的著名模型--平方根定律 第一节

货币需求概念 研究货币需求的意义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1)货币需求概念

(2)持币动机:交易

预防

投机 (3)影响因素:收入

利息率 货币需求和有效需求的关系

C=C(Yd)

I=I(MEC,i)

L=L(Y,i)=kY-hi 

Y=C+I 所以,货币需求是总需求形成的一个环节。第二节

货币需求曲线 货币需求函数

货币需求的古典区域

利息率太高,以至投机货币需求为零。L=L1,所以,利息率变化对货币需求无影响。

第三节

货币需求模型 

1.平均货币持有量 

2.持币成本

3.最优平均货币持有量的决定 

4.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 

5.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

6.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第七章

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决定的复杂性、货币乘数以及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 第一节

影响货币供给的三个行为主体 

一、研究目的 

二、货币口径

三、中央银行的作用 

1.资产负债表 

2.高能货币

四、商业银行的作用

1.存贷款业务导致存款创造

2.存款创造的倍数是存款准备率的倒数。

3.准备率受法定准备率和超额准备率的影响。

五、公众的作用

第三节

货币供给量的决定 货币供给决定公式  M=C+D=(1+k)D  H=C+R=C+Rd+Rt+E=(k+rd+rtt+e)D

货币政策工具 1.公开市场业务

2.再贴现政策

3.改变准备率

例:H=1000,r=10%,则M=10000。

若ΔH=100,而准备率r分别为10%、11%、9%,

则货币供给增加ΔM分别为1000、0、2222。

4、窗口指导

2006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4月28日,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5.58%提高到5.85%。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保持不变。

4月27日、5月18日和6月13日,分别召开“窗口指导”会议,传达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要求商业银行统一思想,全面、正确、积极地理解和贯彻中央确定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合理均衡发放贷款,更好地发挥金融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6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7月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执行8%存款准备金率,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暂不上调。

2006年7月金融运行总体平稳 货币信贷增长较快

2006年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4万亿元,同比增长18.4%增幅比去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 狭义货币M1余额11.27万亿元,同比增长15.3%,增幅比去年同期高4.3个百分点。

7月末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2.38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增幅比上年同期高3.1个百分点。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较多。7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本外币并表余额为22.94万亿元,同比增长15.4%,比去年同期高2.4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6年8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2%;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85%提高到6.1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幅度。同时,进一步推进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市场化。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由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扩大为0.85倍,其他商业性贷款利率下限保持0.9倍不变。2006年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亿元)

2月

9月 国外资产

67214.75

78201 对政府债权

2891.88

2862 对其他存款性

公司债权

7871.79

6920 对其他金融性

公司债权

18403.55

20080

总资产

108000.58

119739 2006年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亿元)

2月

9月 储备货币

63514.14

66187 

货币发行

26593.45

28008 

金融性公司存款

36783.13

37985 发行债券

23831.17

30298 政府存款

9000.20

14227 自有资金

219.75

219

总负债

108000.58

119739 2006年货币供应量(亿元)

2月

9月 M0

24482.02

25687 M104357.07

116814 M304516.27

331865 流动性过剩 解读四个谜题

中国存在巨大的过剩货币,不管原因如何以及是否合理,已经是一个客观现实。货币资本的特性是必须寻找到更高的回报,所以仅仅靠“堵”是堵不住货币资本对资本市场的冲击的,所以在努力回收过剩流动性的同时,对已经存在的巨大货币存量,也必须加以合理的疏导

自去年初以来直到目前,流动性过剩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不仅因为央行在最近几年虽然不断奋战过剩的货币流动性,却出现了越战越多的结果,也因为巨大的过剩货币正在强劲地推动中国的资产价格上涨,从而开始酝酿出日益扩大的资产泡沫风险。为了防范这个风险,政府一方面在加强回收过剩流动性的力度,一方面在努力打压地产和股市的泡沫,这些做法无疑都是对的,但要“治本”还得从消除产生过剩货币流动性的根源入手。

谜题之一:货币乘数之谜

从2003年到今年初,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从6%提升到9.5%,已连续提高了7次,但是根据央行的报表计算,中国的货币乘数却从2003年末的4.23上升到了2006末的5.3,为什么在央行大幅度提升存款准备金率的条件下,货币乘数会不降反升呢?

谜题之二: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自2003年中国货币流动性过剩显著增强以来,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是在不断下降的,按理说这种变化趋势,本应是会导致货币流动性的减少,具体地说,如果按照2002年的货币流通速度,到2006年末货币的流动性本应是减少2万亿元,但结果却是流动性过剩更加显著。所以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不仅不能解释货币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原因,反而增加了更多的迷雾。

谜题之三:生产过剩和贸易顺差

货币供给代表着国内需求,如果货币供给不足,就会导致国内需求不足,从而导致国内的商品市场出现供过于求,进而形成贸易顺差。所以贸易顺差不是国内货币供给不足的原因,而是货币供给不足的结果。反过来说,如果一国的货币供给过剩,就会导致国内需求过旺,从而引起进口大于出口,形成贸易逆差。但这都是传统理论的分析框架,对目前的中国经济已经不适用了。中国经济的现实是,在贸易顺差不断放大的同时,却出现了巨大的货币流动性过剩。

谜题之四:中国为何会形成如此之大的货币存量

到2006年末,中国的广义货币M2已达34.56万亿元人民币,按当年汇率折算,相当于4.3万亿美元,当年中国GDP总值为20.94万亿元人民币,折合2.6万亿美元,货币存量相当于GDP的1.65倍。根据世界银行和美联储的数字,2006年美国GDP总值为12.9万亿美元,12月末的M2为7.1万亿美元,美国货币存量相当于GDP的55%。

以前年份中国货币供给的高速增长,被解释为市场化的推进与商品货币关系的深化,但是在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具备了市场经济形态,广义货币仍以年均17%的速度递增,并且货币存量相对于经济总产出,已经是发达市场经济体的3倍,就令人感到迷惑不解了。王建 中国证券报

2007年货币政策操作

第一季度受春节前后现金大量投放回笼以及新股密集发行等因素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存在较大波动性,中国人民银行合理安排操作工具组合与期限结构,累计发行央行票据1.8万亿元,同比多发行0.5万亿元。3月末,央行票据余额为3.99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0.9万亿元。

2007年货币政策操作(续)

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于1 月5 日和2 月16 日宣布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各0.5 个百分点,分别与1 月15 日和2 月25 日实施,共冻结流动性约3300 亿元。根据流动性的动态变化,又于4 月5 日、4月29 日分别宣布再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分别于4 月16 日、5 月15 日实施。

2007年货币政策操作(续)

2007 年3 月18 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 个百分点,由2.52%提高到2.79%;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 个百分点,由6.12%提高到6.39%;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2007年3月货币当 局资产负债表(亿元)

国外资产

95939.51 对政府债权

2839.26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

6526.55 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 21917.51 对非金融性公司债权

66.34 其他资产

11829.84 总资产

139108.30 2007年3月货币当局 资产负债表(亿元)

储备货币

76990.09 

货币发行

29867.77 

金融性公司存款

46817.03 

非金融性公司存款

305.29 发行债券

38475.16 国外负债

924.11 政府存款

13610.98 自有资金

219.75 其他负债

8888.21 总负债

139108.30 2007年3月货币供给量(亿元)

流通中现金M0

27387.95 货币M127881.31 货币和准货币M364104.66 第八章

总需求

利息率对有效需求的复杂影响(著名的IS-LM模型),总需求形成三种情况以及影响总需求的7个因素 第一节

利息率对有效需求的影响:IS曲线 

1、利息率对有效需求的影响:

利息率下降-投资需求增加-卖者收入增加-消费需求增加-有效需求增加 所以,有效需求是利息率的减函数

2、利息率对有效需求的影响程度 IS曲线的表达式:

第二节 有效需求对利息率的影响:LM曲线 

1、利息率的决定 (1)古典理论:投资和储蓄决定利息率

(2)凯恩斯理论: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利息率

5、利息率决定的两种极端情况

第三节

总需求的形成 总需求形成有三种情况 总需求形成有五个环节

1、两市场力量较平衡情况

2、产品市场起主导作用

3、货币市场起主导作用

4、总需求的形成的五个环节 意愿购买:C=C0+cY 

I=I0-bi 有效需求:

货币需求:L=L(Y*,i)货币供给:M=H 总需求:AD

min{L,M} 第四节 物价对总需求的影响

1、物价对总需求的影响 (1)凯恩斯效应 (2)庇古效应 (3)蒙代尔效应

3、影响总需求的因素(小结)自发性支出A 货币供给量M 交易货币占收入的比例k 乘数a 投资需求对利息率变化的敏感性b 投机货币需求对利息率变化的敏感性h 物价P AD=AD(A,M,k,a,b,h,P)第九章

总供给

就业的决定,影响总供给的因素 第一节

就业的决定 

1、充分就业的常态

(1)工资过高-失业-工资下降-劳动需求增加-就业增加;

(2)工资过低-劳动市场供不应求-工资提高-劳动供给增加-就业增加(3)结论:工资弹性导致充分就业成为常态 充分就业常态

2、小于充分就业的常态 工资刚性假说:

失业-政府和工会阻止工资下降-失业成为常态 第二节 短期总供给的形成

总供给曲线总体 第三节 短期总供给的变动

《2007年全球商业环境报告:改革之道》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以多项重大的法律法规和机构改革措施,荣获全球商业环境改革的第4名,变革步伐在东亚地区内第一,综合商业环境排名提升了15位。

中国商业环境的综合指标排名仍然靠后,位居93位(排名越高商业环境越差),在175个国家和地区中属于中等偏下。特别是,中国在“新企业建立”排名第128位,“行业经营许可”排名第153位,“信贷获取”排名第101位,“税收制度”排名第168位。

张维迎:中国经济仍然是一个被高度管制的经济

2006-09-27文汇报

第四节

长期总供给的形成

机制:物价上涨-实际工资下降-(长期)工人要求提高货币工资-实际工资不变-劳动需求不变-就业不变-产品总供给不变。

在短期,工资刚性:物价上涨导致总供给增加

在长期,工资弹性:物价、工资同比例上涨,总供给不变。长期总供给曲线 第十章

通货紧缩

总产出决定的短边规则,总产出和物价决定的三种情况,通货紧缩的两种情况以及通货紧缩的成本 第一节

总产出决定的一般原理

总产出决定的短边规则:总产出决定于生产能力和需求二者中的小者。若需求大于生产能力,则总产出决定于生产能力,这是资源约束型经济。若生产能力大于需求,则总产出决定于需求,这是需求约束型经济。资源约束型经济 需求约束型经济

第二节

总产出和物价的决定 三种情况:

(1)总供给和总需求共同决定 (2)总需求起主导作用 (3)总供给起主导作用 总供给和总需求共同决定

总产出的决定:总需求起主导作用 总产出的决定:总供给起主导作用 第三节

通货紧缩的形成

1、通货紧缩:物价水平持续下跌 

2、三种情况:

(1)总需求收缩导致通货紧缩 (2)总供给改善导致通货紧缩

(3)总需求、总供给同时扩张导致通货紧缩 成为严重宏观经济问题的是情况(1)总需求收缩导致通货紧缩

总需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收缩-产品市场供大于求-物价下跌,利润下降,企业减产或破产,失业增加,国民收入减少

总需求收缩导致通货紧缩 总供给改善导致通货紧缩

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成本下降-产品价格下降-(凯恩斯、庇古、蒙代尔机制)-总需求增加 14 -总产出增加,失业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 总供给改善导致通货紧缩

总需求、总供给同时扩张导致通货紧缩 第四节

通货紧缩的成本 通货紧缩与失业率上升相伴 失业的成本:奥肯定律 治理通货紧缩的成本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形成,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替代性以及通货膨胀的效应 我国通货膨胀情况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形成 

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总需求扩张-总产出没有随之增加-产品市场供不应求-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重要生产要素(如石油)价格上涨-企业生产成本提高-部分企业破产或减产-产品供给减少-(需求不变)-产品市场供不应求-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3、统一的解释

第三节 通货膨胀和失业的

替代性:菲利普斯曲线

1、原始形态:对英国的经验研究

W/W 工资增长率 

第四节

通货膨胀效应

一、没有通货膨胀预期时的效应 

1、再分配效应 

2、生产效应 

3、资源配置效率 

4、不稳定效应

二、有通货膨胀预期时的效应 

1、通货膨胀税

2、增加金融交易成本 

3、菜单成本

4、通过税收产生的扭曲 第二节

现代货币主义的观点

1、货币数量是影响宏观经济最重要的变量 

2、通货膨胀的原因

若货币流通速度V不变,则

3、货币规则 

第十二章

财政政策效应

需要区别:财政政策的需求效应和财政政策的总产出和价格效应 第一节 需求效应:乘数效应

2.乘数理论

需求增加

收入增加 第一轮

第二论

第三论

56.25

56.25 ```````` 需求总的增加=100+100·0.75+100·(0.752〕+······

4.影响财政政策效应的因素(续)(6)进口

(7)时间 

第二节 需求效应:挤出效应

简介

(一)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宏观经济政策-自利行为-政策目标实现程度

(三)形式化

1、比较静态均衡 

2、几何的方法 

3、代数的方法

1、一般效应

政府发行收益率较高的债券为财政扩张融资- (1)私人部门购买债券-财政扩张获得融资

(2)货币市场求大于公-利息率提高-投资减少(挤出效应)-总需求扩张受到一定限制

一般效应

2、陷阱区的财政政策效应

陷阱区:利息率极低,货币需求对利息率变化无限敏感

政府借债扩张财政,债券收益率仅比市场利息率高一丁点,就完成融资。由于市场利息率提高一丁点,对私人部门投资的挤出近乎为零,财政政策的需求效应达到最大程度。陷阱区的财政政策效应

3、古典区的财政政策效应

古典区:利息率极高,投机货币需求为零

(1)私人部门闲置货币为零,政府债券无人购买,财政扩张无法实现

(2)金融部门购买政府债券,不得不收回对私人部门的贷款,由此产生完全的挤出效应

4.影响财政政策效应的因素 第三节 扩张财政的融资方式 

1、增税

增加税收-可支配收入减少-乘数(3倍)-消费需求减少 增加政府购买-可支配收入增加-乘数(4倍)-消费需求增加 由于

2、向中央银行借债

向中央银行借债-货币供给增加 政府购买增加-货币需求增加

-利息率不变-挤出效应为零-完全乘数效应

3、向私人部门借债

利息率提高-挤出效应

理论的概括:

第四节

财政政策对产出和物价的影响 在财政政策对需求的影响(需求效应)已定的情况下,对产出和物价的影响取决于供给(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的不同状况: 

1、一般情况

2、极端萧条情况 

3、充分就业情况

1、一般情况

财政扩张-总需求扩张-产品市场供不应求-物价上涨-(小于充分就业)--总供给增加-总产出增加

1、一般情况

2、极端萧条情况

财政扩张-总需求扩张-(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仍然是供大于求-物价不变,总产出增加

2、极端萧条情况

3、充分就业情况

财政扩张-总需求扩张-(充分就业)-供不应求-物价上涨,总产出不变

3、充分就业情况

第十三章

货币政策效应

货币政策是通过非常迂回的途径影响总需求的,因此,货币政策的总需求效应受到各个环节因素的影响 第一节 货币供给量的控制 

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中央银行的资产-中央银行的负债-

货币供给-利息率-有效需求-交易货币需求

---------交易货币可得性 -总需求-总产出和物价水平

2、对货币供给控制可能的干扰

1、由中央银行资产到中央银行负债 (1)中央银行资产子项目数额偏小 (2)中央银行资产子项目被动地变化

2、由中央银行负债(基础货币)到货币供给 (1)商业银行的干扰(超额准备)(2)公众的干扰

第二节 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

1、一般效应:

货币供给量增加-货币市场供大于求-利息率下降-投资需求增加-总需求增加

2、陷阱区的货币政策效应

陷阱区:利息率极低,货币需求对利息率变化无限敏感

货币供给量增加-利息率有一丁点下降使投机货币需求无限大-未形成货币市场供大于求-利息率(几乎)不下降-投资需求不变-总需求不变-扩张性货币政策无效

3、古典区的货币政策效应

古典区:利息率极高,投机货币需求为零。货币供给量增加-

(1)货币市场供大于求-利息率下降-投资需求增加-总需求增加

(2)货币供给量增加全部转化为交易货币需求-(在这个意义上)总需求增加达到最大限度

4、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因素 第三节 政策搭配的效应 双扩张 双紧

松财政紧货币 紧财政松货币

1、双扩张政策效应

扩张财政-利息率提高,总需求增加 扩张货币-利息率下降,总需求增加

综合效应:利息率较少变化,总需求显著增加

2、双紧政策效应

紧缩财政-利息率下降,总需求减少 紧缩货币-利息率提高,总需求减少

综合效应:利息率变化不大,总需求显著减少

3、紧财政松货币政策效应

紧缩财政-利息率下降,总需求减少 扩张货币-利息率下降,总需求增加

综合效应:总需求变化不显著,利息率大幅下降

4、松财政紧货币政策效应

扩张财政-利息率提高,总需求增加 紧缩货币:利息率提高,总需求减少

综合效应:总需求变化不显著,利息率大幅提高

第四节 治理通货膨胀政策的成本

充分就业情况:紧缩政策-总需求收缩-物价下跌,产出不变

小于充分就业情况:紧缩政策-总需求收缩-物价下跌,产出减少(政策成本)紧缩政策的成本

第十四章 总需求扩张的

负供给效应

三个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总需求的扩张导致物价上涨,并进一步导致工资增加,最后导致总供给收缩。第一节 适应性预期假说

政府扩张需求-失业率下降,通货膨胀率提高-(工人有通货膨胀预期)-要求增加工资-减产-失业率提高(回到原有水平),通货膨胀率仍然大于零-政府再一次扩张需求-通货膨胀率进一步提高,失业率先下降后提高,维持不变--自然失业率

结论:扩张需求政策短期有效,长期无效。

第二节 理性预期假说

1、基本思想:价格机制健全,充分就业是常态

2、劳动市场:若预期价格等于实际价格,则实现充分就业;若实际价格高于预期价格,则就业大于充分就业。劳动市场

3、产品市场 两种情况:

(1)未预期的总需求扩张导致总产出增加

(2)预期的总需求扩张导致物价上涨,而总产出不变 产品市场

第三节 粘性工资假说

一、工资(价格)粘性的含义:工资、价格 滞后地反映劳动市场(产品市场)供求情况 

二、就业状况对工资的影响 

1、本期充分就业 

2、本期小于充分就业 

3、本期大于充分就业

第十五章

经济增长

均衡增长的条件及其实现的机制,经济增长的源泉以及经济增长政策 第一节

经济增长概述 

一、经济增长问题

二、经济增长的典型事实

1、人均实际产出增长率大体不变。

2、不同国家人均产出增长率有很大不同。

3、人均资本增长率大体不变。

4、资本产出比率相当稳定。

5、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的分配比例高度稳定。

6、资本收入比例越高,则投资率越高。

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条件

3、有保证的增长率

(1)含义

(2)有保证的投资增长率

(1/s)ΔI=(1/a)I

ΔI/I=s/a

(3)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

假定储蓄率不变(S/Y=ΔS/ΔY),各年生产均衡(I=S,ΔI=ΔS),则

I/Y=ΔI/ΔY

就是

g=ΔY/Y=ΔI/I=s/a=sσ

4、经济增长的一致性条件

(1)自然增长率

(2)经济增长的一致性条件: 

s/a=n

若s/a>n,则资本过剩;

若s/a<n,则劳动过剩。

均衡增长的机制

一、政府干预(哈罗德-多马模型)

二、价格机制(新古典增长理论)

1、基本假设:

规模收益不变,

投入具有替代性 

2、均衡条件:

资本增长率等于劳动增长率

均衡条件

调整的价格机制

如果资本的增长率高于劳动的增长率,那么,资本价格会下降、劳动价格会提高。企业进行投入替代:用资本替代劳动,这样使人均资本占有提高。这导致人均储蓄(投资)递减地增加,最后与按(劳动人口)固定比例增加的人均资本减少趋于一致。调整的价格机制

三、收入分配调节

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通过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改变储蓄率,实现均衡增长 通过调节收入分配改变储蓄率 第四节

经济增长的源泉 

1、资本的作用

技术进步的作用 知识的作用 制度的作用

2、技术进步的作用

Y=F(K,L)

ΔY/Y=EK(ΔK/K)+EL(ΔL/L)

根据美国70年代的数字,

方程右边=0.25·3.5%+0.75·1.5%=2%

而经济增长的实际值为3.5% 各种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如下:

资本增长的贡献率为0.25 

劳动增长的贡献率为0.32 

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为0.43

第五节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经济体制改革 提高储蓄率

增加人力资本投资 推动技术进步 转变政府职能

增长方式的特征

(1)经济增长的速度:高速还是低速? (2)经济增长的路径:平稳还是起伏?

(3)经济增长的源泉:增加投入还是技术进步?

(4)经济增长所使用的投入:按节约的方式还是浪费的方式? (5)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高投资率还是低投资率? (6)经济增长和环境的关系:保护还是破坏? (7)经济增长和消费的关系:抑制还是促进? (8)经济增长中的收入分配:公平还是不公平?

经济增长方式的决定

第一种,在人力资本所有者消极、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也消极的情况下,则经济增长方式表现为:较少数量的非人力资本按粗放(或浪费)的方式投入使用。

第二种,在人力资本所有者消极、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积极的情况下,则经济增长方式表现为:较少数量的非人力资本按集约(或节约)的方式投入使用。

第三种,在人力资本所有者积极、非人力资本所有者消极的情况下,则经济增长方式表现为:较多数量的非人力资本按粗放(或浪费)的方式投入使用。

第四种,在人力资本所有者积极、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也积极的情况下,则经济增长方式表现为:较多数量的非人力资本按集约(或节约)的方式投入使用。

8、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已经实现的转变

集中决策转变为分散决策 

压制消费转变为扩大消费 转轨经济的制度特征 (1)人力资本投入方式的选择自由具有制度保障。同时,事实上存在针对劳动者特别是非熟练劳动者谋求劳动的所有者权益行为的一定的限制性制度安排。(2)土地有限制地由地方政府占有。

(3)资本由私人占有。地方政府采取优惠资本的政策。(4)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小于需求。(5)对外经济关系接受WTO规则。

案例:“新型工业化”政策

某地方政府公布2003年预期目标和今后五年主要任务,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方面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环保产业,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

案例:“新型工业化”政策

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引导生产要素向支柱产业集聚,提高电子信息、纺织、机械、石化、汽车、冶金等产业的竞争力。加快关键技术装备的引进、吸收和开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着眼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主动承接和吸收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加快国际制造业基地建设,保持制造业在全国的领先水平。积极拓展国内外建筑市场,提高建筑业发展水平。充斥动词、副词和形容词的政策

动词:坚持、走、形成、发展、提高、加快、增强、保持、拓展、促进、引导; 副词:大力、优先、积极、充分; 形容词:高、好、低、少、新。

落实为“可操作”、“可观察”的政策目标

第一,可以提出“优化产业结构”的政策目标。该政策目标可以细化为“电子信息产业占加工业的比重”等一系列更加具体的政策目标。

第二,可以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目标。该政策目标可以具体化为“本国申请专利占全部专利的比重”、“本国申请专利的销售率”、“本国技术标准的被采用率”等等次一级的政策目标。

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节选)2006年3月5日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途径和迫切任务。

一要着力提升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继续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产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关键是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节选)2006年3月5日

主要措施是: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鼓励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实行支持企业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改善市场环境,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支持中小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第十六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 内外宏观经济目标的协调

第一节 包含进出口的IS-LM模型 IS曲线:

物价降低-净出口增加-IS曲线右移 本币贬值-净出口增加-IS曲线右移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

1、净国际收支=收入-支出

=(出口+资本流入)-(进口+资本流出)

=(出口-进口)-(资本流出-资本流入)

=净出口-资本净流出

=(X-M)-K

2、影响净出口的因素 

3、影响资本流动的因素 

4、国际收支平衡  22

恢复国际收支平衡所需要的条件 

1、物价提高-净出口减少-逆差

提高利率-资本净流出减少-恢复平衡 所以,物价提高时,BP曲线必须上移 

2、本币升值-净出口减少-逆差

提高利率-资本净流出减少-恢复平衡 所以,本币升值时,BP曲线必须上移

第三节 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机制 浮动汇率对顺差的调节:

顺差-本币升值-净出口减少- (1)顺差减少

(2)利率下降-资本净流出增加-顺差减少 国际收支趋于平衡 代价:总需求减少

浮动汇率 对顺差的调节 浮动汇率对逆差的调节

逆差-本币贬值-净出口增加- (1)逆差减少

(2)利率提高-资本净流出减少-逆差减少 国际收支趋于平衡 代价:总需求扩张

固定汇率对顺差的调节

顺差-本币升值压力-中央银行扩张货币(购买外币)-利率下降(1)总需求扩张-收入增加或物价上涨-净出口减少-顺差减少 (2)资本净流出增加-顺差减少 国际收支趋于平衡 代价:总需求扩张

固定汇率对逆差的调节

逆差-本币贬值压力-中央银行投放外币回收本币-利率提高 (1)总需求收缩-收入减少或通货紧缩-净出口增加-逆差减少 (2)资本净流出减少-逆差减少 国际收支趋于平衡 代价:总需求收缩

逆差的过热经济

1、紧缩货币-利率提高-

(1)总需求收缩-物价趋于稳定 (2)资本净流出减少-逆差减少 

2、本币贬值-净出口增加- (1)逆差减少

(2)总需求扩张-物价进一步上涨 所以,紧缩货币具有兼顾性

逆差的萧条经济

顺差的过热经济

顺差的萧条经济

总复习

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2、GNP、GDP的含义与统计口径 

3、总需求的形成

(1)意愿购买(消费,投资)(2)有效需求 (3)货币需求 (4)货币供给 (5)总需求 总复习(续)

4、总供给

(1)短期总供给 (2)长期总供给 

5、市场均衡 (1)短边规则 (2)通货紧缩 (3)通货膨胀 总复习(续)

6、需求管理政策效应 (1)需求效应

财政政策 

货币政策 

搭配政策 (2)产出和物价效应 (3)负供给效应 总复习(续)

7、经济增长问题 (1)均衡增长的条件 (2)均衡增长的机制 (3)经济增长的源泉 (4)经济增长的政策 

8、开放经济的政策协调

形式化方面容易混淆的几个问题

1、流动陷阱和极端萧条

2、LM曲线古典区和充分就业

3、水平曲线和垂直曲线 MBA总复习

一、基本概念

GNP(GDP)

GNP价格矫正指数

通货膨胀率

凯恩斯革命

绝对收入假说

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

高能货币

IS曲线

LM曲线

挤出效应

有效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奥肯定律

总复习

二、问答

1、宏观经济学研究哪些问题?

2、哪些家庭收入、企业收入不通过收入法计入GNP?哪些家庭支出、企业支出不通过支出法计入GNP? 

3、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总产出是怎样决定的?

4、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总复习

5、根据投资曲线及其移动说明投资需求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

6、简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7、货币供给是怎样决定的?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给有哪些政策工具? 

8、利息率和总产出之间有何关系?

9、在IS-LM模型中,财政政策效应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总复习

10.在IS-LM模型中,货币政策效应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11.简述凯恩斯关于劳动市场的主要观点。12.在AS-AD模型中,政策效应如何? 13.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如何?

14.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有何关系?

下载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宏观经济学重点归纳

    十二章2.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最终产品是不重复出售、不转卖、不进一步加工的产品。如①消费品,军工......

    《宏观经济学》答卷

    2014年第一学习阶段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 《宏观经济学》答卷 本人承诺:本试卷确为本人独立完成,若有违反愿意接受处理。 试题:(每大题50分) 一、布鲁金丝研究所的著名宏观经......

    2011宏观经济学题库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011宏观经济学题库 一.名词解释 1.个人收入 2.边际消费倾向 3.自然失业率 4.充分就业 5.流动性偏好陷阱 6.......

    宏观经济学感想

    宏观经济学感想 相比上学期的微观经济学来说这学期的宏观经济内容上难度大幅提升,很多内容学完就不记得了,还有一些是上课模模糊糊的听懂了,但是还是不理解,所以这学期的宏观经......

    宏观经济学感想

    宏观经济学感想 —应试者的盛宴,实用者的深渊 管13-1 吕腾飞 *** 我很喜欢经济。这并不是一句空话,对于一个想挣大钱的人来说!没有什么途径能比这挣钱更快的了!所以我一......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情况】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类别及性质:专业必修课 三、课程学时学分:54学时(教学:54 实践:0) 3学 分四、教学对象:经济管理学院各专业本......

    宏观经济学作业

    摘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两大重要经济政策,两者无论是在微观经济领域还是在宏观经济领域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改变政府预算调节社会......

    宏观经济学总结

    一、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 1、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总产出水平的不断提高。由于产出的增长率,尤其 是人均产出的增长率最终决定一国的贫富程度,因而宏观经济学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