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认识线段 1 教学设计[五篇]

时间:2019-05-14 20:31: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认识线段 1 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认识线段 1 教学设计》。

第一篇: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认识线段 1 教学设计

认识线段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45-46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会画线段。

2.能更深层次地理解线段有长有短,知道每两点就能画出一条线段,尤其是四个点能画六条线段。

3.通过折、化等活动以及趣味性练习,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操作实践能力。

4.通过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事物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

线段的两个端点,画线段。

教学过程:

一、探索新知

1.操作,认识线段

师出示谜语:

一根根,一条条,编织衣物少不了。

有时直来有时弯,缝缝补补少不了。

学生猜谜

师:线的本领真不小,只要我们开动脑筋,线还会帮助我们学到知识呢,拿出你们准备的线吧。

⑴ 学生操作:拉直手中的线。

教师指出: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板书)

⑵ 学生操作:同桌一生把线拉直,一生把线放在桌面上。

学生观察比较:两条线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⑶ 交流、小结:两条线一条是直的,一条是弯的。两条线都有两个“头”,引出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⑷ 判断:桌面上这条线可以看成线段吗?为什么?

教师也拉直线,变换方向,学生判断是否是线段,为什么?

2.从生活中寻找线段

⑴ 师生齐摸数学书的一条边,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师说明:数学书的边也可以看成是线段。让学生找找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举例说说生活中见到的线段的例子。

⑵ 练习:

①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判断哪些是线段,完成后说说为什么。

②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完成后说说其中的某些线段是从哪儿到哪儿的。

3.体会线段的长短

⑴ 让学生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纸对折,打开体会折痕也可看成线段。同桌比较折痕所成的线段的长短。

⑵ 学生操作:折出手中长方形纸的最长的一条线段。

4.线段画法

⑴ 小组讨论:用什么工具画线段,如果我们身边没有带直尺,那你还能利用其它工具来画吗?怎样画?

⑵ 学生动手画线段。

展示:请你说说你利用什么工具来画的?

⑶ 汇报交流画线段的方法。

强调:一定要画直,并且别忘记点上两个端点。

二、拓展练习

想想做做第3、4、5题

⑴ 学生分别动手画。

⑵ 学生作品展示。

⑶ 汇报交流:在两点之间画了多少条线段?两点之间只能画一条线段。三点之间呢?画出来是什么图形啊?四点间画出了几条线段啊?观察画出的线段的条数,发现了什么?

三、小结提升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新本领?有哪些收获?

四、课堂作业

一课一练32页

第二篇: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时内容(课本第59--60页)——认识线段,是教学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基础。线段是比较抽象的概念,由于二年级学生年龄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水平比较低,而且又是第一次接触这一概念,所以教材用直观描述的方式来说明线段的特征,而不是下定义。教材通过认识线段的两个特征,生活中找线段,折出线段,画出线段等内容,层次清晰,丰富学生对线段的体验,多方面增强对线段的理解。

学情分析:

线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很多时候他们还不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他们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零碎的,要使他们对线段的概念提升到一个概念的,抽象的认识,有一定的难度。但同时他们喜欢动手,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些又是学习的有利因素。所以我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学好这节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和理解线段,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能画出线段,正确数出并连出线段条数。

2、使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借助工具学会画线段。

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会分辨线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人一根任意长的毛线或绳子,直尺,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孩子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请注意听,我把它介绍给大家:弯弯一根线,拉直成线段,线段什么样?大家仔细看:线段是直的,还带两个小端点!

孩子们,既然线段这么有趣,我们赶快来了解它,进入今天的开心学习时间吧!

二、动手操作,认识线段

1、认识线段及其特征

(1)师:请小朋友们每人拿出课前准备的毛线,随意的放在桌子上,观察后再拿起来同桌之间比比谁的毛线长,谁的短。

学生观察后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交流结果。

(2)师:孩子们介绍一下你们观察的结果,然后是怎样比的?

生1:我看到毛线放在桌子上是弯曲的,拿起来比的时候拉直了。

生2:我们是把毛线的一端对齐,然后把线拉直,再看另一端,就比较出来了。

师:(边说边操作)大家说的都非常棒,像老师这样,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板书课题:认识线段)

大家两手捏住的毛线的两头,在数学上的名字叫线段的端点。线段可以用图形“段的端点。

(3)师:你认为线段有哪些特点?同桌互相说说线段的特征。

(4)师改变手中毛线的位置,让学生判断是不是线段并说明理由。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线段有长有短,线段和它的位置没有关系。

2、动手折线段

在日常生活中,直尺、课本、黑板、课桌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线段,把长方形的纸对折,折痕也可以看成一条线段。大家把你手中的长方形纸对折,看一下。

师:你能折出比这条线段长的折痕吗?比这条线段短的呢?

学生动手操作并比较,交流把自己的折法,师适时给予评价。

师总结:对角折时折痕最长,线段不仅是有长短的,后面我们还会学习到测量它的长度。

3、动手画线段

师(师示范,生模仿)沿着直尺的边画线段:你能根据线段的特点,用自己的方法,借助工具把它画在纸上吗?

”来表示,两头的短竖线表示线 学生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工具画的,是怎样画的。

师小结:在众多的工具中,我们一般用直尺画线段比较漂亮,当然除了用直尺,还可以选用其他合适的工具,像三角板,文具盒,课本的边缘等。在画的时候先把工具放平,按紧,铅笔尖紧挨工具的一边,记得标出线段的两个端点哦!

三、方法应用,巩固练习

课本60页想想做做第1——3题

第1题:说说下面哪些是线段。(图形略)

小结:只要符合(1)直,(2)有两个端点,就是线段,和它的位置摆放没有关系。

第2题:每个图形各由几条线段围成?填在()里。(图形略)

小结: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五边形是由五条线段围成的。

第3题:用直尺把下面的两点连成一条线段。..小结:连接两点可以画一条线段,两点是端点。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孩子们,回忆一下,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本60页第4、5两题

第4题:下面有三个点,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能画几条线段?

第5题:下面有四个点,连接每两点可以画几条线段?

板书:

端点

认识线段

直的

端点有长有短

教学设计评选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

宋 玉 秀

怀远县第四实验小学

第三篇: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案

认识线段

董北实小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46~4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毛线、直尺或其他可画线段的工具、正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线段

1、感受线段的“直”。

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生活朋友,拿出信封打开看看(毛线),随意的放在桌子上。

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桌面上的一条线(弯曲状)。

提问:这根线是什么形状的?如果用手捏住线的两头,向两边拉紧,这条线会变得怎样?

教师演示后学生自己动手拉直曲线。

提问:这样拉出来的线与原来的那根线有什么不同?(板书:直的)

谈话: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线段都是直的。(板书:线段)

2、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谈话:两手捏住的地方,也就是线的两头就是线段的两端,在数学上,把它们叫做端点。

问:线段有几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

同桌互指对方手中线段的两个端点。

教师把线松开,提问:这还是线段吗?为什么?

教师重新捏紧线的一端和中间,竖着放,斜着放,都问一问:这是线段吗?

3、认识线段的图形。

谈话:线段可以用图形来表示。(教师先画一条直的线)线段的两端我们该如何表示出来呢?

我们可以在它的两端各点上一个点或各画一条短短的线,这两个点就是线段的端点。(板书:)

提问:谁来指一指这条线段的端点?

(板书:端点 端点)

4、小结线段的特征。

谈话:同桌看着图形,说一说线段有什么特点。

小结: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二、巩固线段的特征

1、根据线段的特征进行判断。

谈话: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线段的样子。

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线段,你能根据线段的特征来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线段吗?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中的图形,指名作判断,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2、找身边的线段。

谈话:看来,小朋友们已经知道线段的特征,认识了线段的图形,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能找到线段。比如说吧,这本数学书上就有线段。

拿起你的数学书,找一找,你觉得数学书的哪一条边可以看成是线段呢?

学生上来指一指。

提问:为什么这条边可以看成是线段呢?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里?还有哪一条边也可以看成是线段?

除了书的边可以看成是线段,还有很多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你能找一找吗?

3、折线段

谈话: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像老师这样对折、打开,这样一条折痕也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请你指一指它的两个端点分别在哪里,你能折出一条和它一样长的线段吗?

同桌合作,一位学生折比这条折痕短的线段,另一位折比这条折痕长的线段。

请同桌学生每人随意折一条线段,比比两条线段的长短。

比较发现,得出结论:线段有长有短。

4、数线段。

谈话:其实有很多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也都是由线段围成的。

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中的图形。

谈话:这几个图形就在书上第49页,数好后,把每个图形中线段的条数填在括号里。

集体核对。

提问:你能来指一指围成正方形的四条线段吗?

(教师指着其中一条线段)这条线段的端点在哪里?(教师指着与这条线段相交的一条线段)那么这一条呢?

讲述:当两条线段相接时,它们相接的那一点就是它们的端点。

提问:三角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五边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那么由六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

图形组合成小房子,数数这个图形上有几条线段?变化组合图形,直至变成一个圆形。

5、学生画线段。

谈话: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线段,还找到了线段,你想给你的新朋友“线段”画一幅画吗?线段是直直的能直接画吗?那怎么办呢?(用尺)

设想:你还能用其它工具画线段吗?请小朋友拿出纸,试着画一条线段。

教师巡视,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指导。

谈话:你是用什么工具来画线段的?能举起来给大家看看吗?

(根据课堂也可这样: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如果没有尺,你们能不能利用桌面上的工具画一条线段?还能用哪些工具画出线段?你们又是怎么画的?)为什么这些工具都能画出线段呢?(突出线段是直的,这些工具都有直的边)

请你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线段的,还有别的方法吗?

请小朋友欣赏你的同桌画的线段,如果他画得很好,就竖起大拇指表扬他,如果有画得不太对的地方,也请你给他指出来。

5、连结两点画线段。

谈话:刚才我们画了线段,数了线段,还动手折出了线段,如果给你两个点,你能连结这两点画一条线段吗?

请把书翻到第49页,做“想想做做”第3题。

教师在黑板上任意点上两个点,指名连结两点画线段。

谈话:连结这两点能画出不同的另一条线段吗?

这就说明连结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

出示书上“想想做做”第4题,请学生读题。

提问:什么是“连结每两点”?你能给大家指指吗?

想象一下,连出来会是什么图形?请你准备好直尺,在书上完成。

集体核对。

提问:你画出的是什么图形?

谈话:如果给你四个点,请你连结每两点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出几条?这就是“想想做做”第5题,在书上试着画一画。

集体核对,注意提示中间的两条。

判断线段的长短。(对不能直观看出长或短的线段,引导学生比较。)

三、小结学习收获

师:一条毛线不但好玩,还隐藏着许多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从一条毛线里面,一起认识了线段,你有什么收获?

四、综合练习,激发兴趣

1从小兔家到小猴家有这样三条路,(出示路线图)

你认为小兔们应该选择哪一条路呢?

是的,其实在这两点间,大家选择的是一条线段,它就是通往小猴家最短的路线。

小白兔高高兴兴地去小猴家做客啦。

2、激励探索:生活中还有许多数学知识,只要大家勤动脑,勤动手,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第四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48—4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的过程,会用语言描述线段特征。会找、数、折、画、连线段。

2、培养学生初步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准备:课件、不同长度的毛线、折纸 教学重点:理解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体会线段在生活中的运用和联系。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引入新课。

1、出示谜语。(课件出示:一条条,一根根,编制衣物少不了,有时直来有时弯,缝缝补补要用它。-----毛线)

2、猜一猜谜语,以谜底毛线引入新课的学习。

二、动手操作,归纳特征。

1、谈话并把毛线放在实物投影上,问学生观察到什么并说说?(弯的,不直的)

2、拿另一根拉直,和前一根对比。

3、让学生动手,试拉一拉拿到的毛线,并和同桌观察有什么不同?(直的,弯的)交流汇报:指名上来展示,问全班:他的毛线直吗?(直)追问:你是怎么做到的?(用手捏住两端,把它拉紧,线就直了。)

4、想一想:变化方向,线的形态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都是直的,方向不同)展示一位学生的拉线放到黑板上,两端用磁铁吸住。

5、以毛线为话题揭题。(板书课题:认识线段)

让学生观察线段,说说自己的发现。师归纳(板书:两个端点)。小结:线段原来是直的,还要有?(两个端点)(板书:直)

6、生活中找线段:

出示实物交流它的边可以看成是线段吗? 直的、有两个端点。我们可以把这条边看成?(线段)

举出身边一些事物,并找找她们身上的线段。如书、窗户、门等等。小组交流。汇报:说想法

7、图形中找线段:小兔在图形王国找来了几个图形,你们在里面找找吧!学生独立完成,交

流发现。(几边形就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8、折线段

(1)师拿出纸示范,紧接着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对折,打开。

(2)师启发:现在同学们手中的纸都有了一条折痕,想一想,这折痕能看做一条线段吗?为什么?

(3)指名两位同学上来展示一下他们的作品,并把他们的作品放到投影机上对比。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线段是有长有短的)(板书:有长有短)

9、画线。(讨论、交流)(1)尝试着画一画。

找两人上来用直尺画一画。(其他同学画)点评。

(2)展示三个学生的不同长短线段作品,比一比哪条最长,哪条最短?(3)找找图形中的线段。(出示课件,平面图形)让生观察并说一说。

三、连线——练习巩固新知

1、出示动画情境:帮小兔子找最近的回家路线。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直、最短)

动画演示小兔的行走的路线,引导学生说。(线段)小结:两点之间可以画几条线段?(一条)

2、小猫和小狗两个好朋友来找小兔!课件出示三只小动物,点出三个点。你画出了几条?试一试。(3条)追问:围出的的是?(三角形)

3、小猪朋友也来了!点出四个点,他们之间能画出几条线段。猜一猜到底几条呢?学生画,师巡视。

四、全课小结。

请学生来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

认识线段

线段:

直的有两个端点

第五篇:新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线段教案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第1课时 统一长度单位 厘米

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例1—例2)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和老师比,谁高?谁矮?(老师高,同学们矮。)师: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 “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板书课题——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知

(一)统一长度单位

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出示例1情境图。)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

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一拃(zhǎ)、一步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师生共同测量课桌的长。)

交流汇报:课桌的长是几拃?学生汇报:4拃、5拃半、5拃等等。教师提出疑问:我量了只有3拃。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

追问: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学生:用相同的标准进行测量。

教师小结:因为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

(二)整体感知,认识厘米。1.教学例1。观察尺子,认识刻度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较一下,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学生可能回答:都有竖线、还有数字)这些竖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把它叫做刻度线。每一个数字都对着一条比较长的刻度线,第一个数字是O,我们就把这条刻度线叫做刻度O。后面的呢?(刻度1„„)让我们来读一下这些刻度。尺子上有这样的字母——cm,也有的同学的尺子上是“厘米”两个字,其实cm就表示厘米的意思。“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2.认识1厘米。

教师指出:这个刻度0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线一样,表示从这里开始。从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就是1厘米。(板书:1厘米)

尺子上还有哪一段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谁上来指指看?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加手势):从刻度2到刻度3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是l厘米,从刻度3到刻度4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刻度4到刻度5呢?我们发现了什么?(每一个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因为每个大格的长度都一样,所以我们在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时才有了统一的标准。

同学们你们觉得1厘米的长度怎么样啊?(很短。)是呀,1厘米确实很短。追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呈现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宽度、图钉的长度。用1厘米来说一句话:我们的食指宽大约是1厘米。你也能用l厘米说一句话吗?

学生积极发言。3.认识几厘米。

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1厘米,那现在老师要增加难度了,看从0到3的长度是几厘米,从O到7呢?

教师出示测量长度的不同方法,并引导学生学习。

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让学生看刻度尺,说出铅笔的长度,再说说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先估一估大约几厘米,再量一量。3.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2题。

看着尺子上的刻度,说出手掌的宽和一拃的长大约是几厘米。说明:接近8厘米的,我们说它大约是8厘米。

同桌合作,量一量一步是多少厘米?测量从脚尖到脚尖的距离。

四、课堂小结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测量物体的长度必须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还认识了1厘米的长度,并会用手上的尺子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

五、布置作业。回家量一量身边比较短的物品,看一看都是几厘米?记下来告诉老师。板书设计: 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

测量时,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统一长度单位 厘米 cm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量法:把尺的刻度O对准物体的一端,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下载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认识线段 1 教学设计[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认识线段 1 教学设计[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案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案苏教版 第一时:认识线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观察体会线段产生的全过程。 2、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线段的特征。 3、学生能与已有的......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1

    《认识线段》 教学内容:、课本第48页例题,课本第49页第1-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与操作,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是直的,线段是有长度的,有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线......

    认识线段 教学设计1

    让一切新知化为绕指柔 ——“认识线段”教学实践与思考 前思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 而线段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学生......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

    认识线段 教学内容:教材第5页。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知道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有两个端点,体验线段的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 2、通过实践......

    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线段教案 苏教版(范文模版)

    认识线段 教学内容:认识线段,教材第59、60页的内容。 教学三维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会用直尺画不定长的线段。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

    认识线段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建立线段的表象,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主要特征,能把物体直的边看成线段。 2.使学生能根据对线段的初步认识,从一组图形......

    认识线段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会描述线段的特征,会画线段。 过程与方法: 结合情景了解线段的画法和意义,掌握线段使用的方法。 情感态度......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认识线段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 2、能根据对线段的初步认识,从一组图形中辨认出线段,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