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

时间:2019-05-12 17:09: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

第一篇: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

认识线段

教学内容:教材第5页。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知道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有两个端点,体验线段的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教学难点: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教具准备:直尺、各种直、弯的实物若干。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情境图,从甲地道乙地有不同的几条路。问:走哪条路比较近?

为什么?师: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事例还很多,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

1、认识线段。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和弯的吸管、铅笔、绳子、直和弯的铁丝等,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

找出你认为直的东西。

从铅笔的一端摸到另一端,我们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书本的边等都有两个端点。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并在线段的两端点两个点,告诉学生这就叫做线段。问:我们身边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作线段?为什么? 判断下面哪些是线段?

2、线段可以度量吗?

试量课本第5页的线段,互相交流量法。师总结:先将尺子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点,再看线段的右端点对着尺上的刻度数是几就是几厘米。

3、画线段。

用手势表示3厘米大约有多长。是画3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总结: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铅笔尖沿着尺子的边一直画到刻度3厘米的地方,再标上两个端点,并且在线段下面写上3厘米。

讨论:用断尺怎样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

三、拓展运用:

1、下图有四个点,每两点之间画线段。....2、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实践活动:估一估,再量一量。

课本的长和宽。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课后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第二篇: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案

认识线段

董北实小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46~4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毛线、直尺或其他可画线段的工具、正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线段

1、感受线段的“直”。

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生活朋友,拿出信封打开看看(毛线),随意的放在桌子上。

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桌面上的一条线(弯曲状)。

提问:这根线是什么形状的?如果用手捏住线的两头,向两边拉紧,这条线会变得怎样?

教师演示后学生自己动手拉直曲线。

提问:这样拉出来的线与原来的那根线有什么不同?(板书:直的)

谈话: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线段都是直的。(板书:线段)

2、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谈话:两手捏住的地方,也就是线的两头就是线段的两端,在数学上,把它们叫做端点。

问:线段有几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

同桌互指对方手中线段的两个端点。

教师把线松开,提问:这还是线段吗?为什么?

教师重新捏紧线的一端和中间,竖着放,斜着放,都问一问:这是线段吗?

3、认识线段的图形。

谈话:线段可以用图形来表示。(教师先画一条直的线)线段的两端我们该如何表示出来呢?

我们可以在它的两端各点上一个点或各画一条短短的线,这两个点就是线段的端点。(板书:)

提问:谁来指一指这条线段的端点?

(板书:端点 端点)

4、小结线段的特征。

谈话:同桌看着图形,说一说线段有什么特点。

小结: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二、巩固线段的特征

1、根据线段的特征进行判断。

谈话: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线段的样子。

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线段,你能根据线段的特征来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线段吗?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中的图形,指名作判断,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2、找身边的线段。

谈话:看来,小朋友们已经知道线段的特征,认识了线段的图形,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能找到线段。比如说吧,这本数学书上就有线段。

拿起你的数学书,找一找,你觉得数学书的哪一条边可以看成是线段呢?

学生上来指一指。

提问:为什么这条边可以看成是线段呢?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里?还有哪一条边也可以看成是线段?

除了书的边可以看成是线段,还有很多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你能找一找吗?

3、折线段

谈话: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像老师这样对折、打开,这样一条折痕也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请你指一指它的两个端点分别在哪里,你能折出一条和它一样长的线段吗?

同桌合作,一位学生折比这条折痕短的线段,另一位折比这条折痕长的线段。

请同桌学生每人随意折一条线段,比比两条线段的长短。

比较发现,得出结论:线段有长有短。

4、数线段。

谈话:其实有很多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也都是由线段围成的。

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中的图形。

谈话:这几个图形就在书上第49页,数好后,把每个图形中线段的条数填在括号里。

集体核对。

提问:你能来指一指围成正方形的四条线段吗?

(教师指着其中一条线段)这条线段的端点在哪里?(教师指着与这条线段相交的一条线段)那么这一条呢?

讲述:当两条线段相接时,它们相接的那一点就是它们的端点。

提问:三角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五边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那么由六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

图形组合成小房子,数数这个图形上有几条线段?变化组合图形,直至变成一个圆形。

5、学生画线段。

谈话: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线段,还找到了线段,你想给你的新朋友“线段”画一幅画吗?线段是直直的能直接画吗?那怎么办呢?(用尺)

设想:你还能用其它工具画线段吗?请小朋友拿出纸,试着画一条线段。

教师巡视,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指导。

谈话:你是用什么工具来画线段的?能举起来给大家看看吗?

(根据课堂也可这样: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如果没有尺,你们能不能利用桌面上的工具画一条线段?还能用哪些工具画出线段?你们又是怎么画的?)为什么这些工具都能画出线段呢?(突出线段是直的,这些工具都有直的边)

请你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线段的,还有别的方法吗?

请小朋友欣赏你的同桌画的线段,如果他画得很好,就竖起大拇指表扬他,如果有画得不太对的地方,也请你给他指出来。

5、连结两点画线段。

谈话:刚才我们画了线段,数了线段,还动手折出了线段,如果给你两个点,你能连结这两点画一条线段吗?

请把书翻到第49页,做“想想做做”第3题。

教师在黑板上任意点上两个点,指名连结两点画线段。

谈话:连结这两点能画出不同的另一条线段吗?

这就说明连结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

出示书上“想想做做”第4题,请学生读题。

提问:什么是“连结每两点”?你能给大家指指吗?

想象一下,连出来会是什么图形?请你准备好直尺,在书上完成。

集体核对。

提问:你画出的是什么图形?

谈话:如果给你四个点,请你连结每两点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出几条?这就是“想想做做”第5题,在书上试着画一画。

集体核对,注意提示中间的两条。

判断线段的长短。(对不能直观看出长或短的线段,引导学生比较。)

三、小结学习收获

师:一条毛线不但好玩,还隐藏着许多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从一条毛线里面,一起认识了线段,你有什么收获?

四、综合练习,激发兴趣

1从小兔家到小猴家有这样三条路,(出示路线图)

你认为小兔们应该选择哪一条路呢?

是的,其实在这两点间,大家选择的是一条线段,它就是通往小猴家最短的路线。

小白兔高高兴兴地去小猴家做客啦。

2、激励探索:生活中还有许多数学知识,只要大家勤动脑,勤动手,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第三篇: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线段教案 苏教版(范文模版)

认识线段

教学内容:认识线段,教材第59、60页的内容。教学三维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会用直尺画不定长的线段。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操作等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学会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两根线、直尺、一张长方形纸。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线段。

1、请学生拿出一根白线,随意地放在桌上。提问:这根线是直的吗?(不是,是弯的)找一找:这个线有几头?(两头)

说明:这两头也叫两端。(板书)。请学生齐读。

2、请学生再将一根红线拉直,看一看,这时线怎么了?(直了)

3、揭示课题:

这时两手之间一段直的线叫线段。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线段。(板书课题)

4、请学生观察、比较,线段与桌上的白线比一比,有什么不同?(线段是直的,桌上的白线是弯曲的)

5、请学生将拉紧的线竖起来。提问:这叫不叫线段?为什么? 再将它斜拉。

提问:这叫不叫线段?为什么? 再将两手放松。

提问:这是不是线段?为什么?

6、小结:线段可长、可短,但是一定要直的,而且它有两个端点,所以弯弯曲曲的线都不能说是线段。

7、请学生摸一摸课桌的边,提问:是不是直的?两个端点在哪里?再指一指黑板的每一条边,说说从哪里到哪里是一条线段?

8、请学生举一个例子: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

9、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说说图中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 对能说明为什么不是线段的学生给予表扬。

二、教学画线段。

1.说一说:线段有哪些特点?(说明: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来画线段)2.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并借助一些工具,画一条线段。学生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工具来画的,是怎样画的?

3.师介绍:在众多的工具中,我们一般用直尺画线段比较漂亮。用直尺画线段时,先用左手将直尺固定,再用笔紧贴直尺的一边画线段。当然在画时千万不能忘记线的两端要各点上一点,表示两端。(师边说边示范)4.学生用直尺画一条线段。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自己练习。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1)请学生把两点连成一条线段。(2)集体订正。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四、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2题。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反思:

第四篇:新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线段教案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第1课时 统一长度单位 厘米

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例1—例2)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和老师比,谁高?谁矮?(老师高,同学们矮。)师: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 “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板书课题——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知

(一)统一长度单位

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出示例1情境图。)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

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一拃(zhǎ)、一步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师生共同测量课桌的长。)

交流汇报:课桌的长是几拃?学生汇报:4拃、5拃半、5拃等等。教师提出疑问:我量了只有3拃。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

追问: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学生:用相同的标准进行测量。

教师小结:因为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

(二)整体感知,认识厘米。1.教学例1。观察尺子,认识刻度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较一下,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学生可能回答:都有竖线、还有数字)这些竖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把它叫做刻度线。每一个数字都对着一条比较长的刻度线,第一个数字是O,我们就把这条刻度线叫做刻度O。后面的呢?(刻度1„„)让我们来读一下这些刻度。尺子上有这样的字母——cm,也有的同学的尺子上是“厘米”两个字,其实cm就表示厘米的意思。“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2.认识1厘米。

教师指出:这个刻度0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线一样,表示从这里开始。从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就是1厘米。(板书:1厘米)

尺子上还有哪一段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谁上来指指看?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加手势):从刻度2到刻度3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是l厘米,从刻度3到刻度4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刻度4到刻度5呢?我们发现了什么?(每一个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因为每个大格的长度都一样,所以我们在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时才有了统一的标准。

同学们你们觉得1厘米的长度怎么样啊?(很短。)是呀,1厘米确实很短。追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呈现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宽度、图钉的长度。用1厘米来说一句话:我们的食指宽大约是1厘米。你也能用l厘米说一句话吗?

学生积极发言。3.认识几厘米。

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1厘米,那现在老师要增加难度了,看从0到3的长度是几厘米,从O到7呢?

教师出示测量长度的不同方法,并引导学生学习。

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让学生看刻度尺,说出铅笔的长度,再说说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先估一估大约几厘米,再量一量。3.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2题。

看着尺子上的刻度,说出手掌的宽和一拃的长大约是几厘米。说明:接近8厘米的,我们说它大约是8厘米。

同桌合作,量一量一步是多少厘米?测量从脚尖到脚尖的距离。

四、课堂小结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测量物体的长度必须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还认识了1厘米的长度,并会用手上的尺子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

五、布置作业。回家量一量身边比较短的物品,看一看都是几厘米?记下来告诉老师。板书设计: 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

测量时,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统一长度单位 厘米 cm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量法:把尺的刻度O对准物体的一端,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第五篇:二年级认识线段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陈明霞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初步认识线段,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简单图形中线段的条数,会画线段。

2、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良好情绪,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难点: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画线段。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上节课老师让你们准备一根毛线,谁准备了。请同学们拿出这根毛线,往桌上一放,你看到这根毛线形状是怎样的?(让学生感知放松的线是弯的。)(出示幻灯片生:

师:大家把这根毛线拉紧。和原来比,它的形状有了什么变化?

1)

(还是看幻灯片1)(让学生感受到拉紧的线形状变直。)

师:为什么它会变成直的?(把它拉紧了。)对,我们掐住了线的两端,把它拉紧了。(感知线头的两端。)

师: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这一段就是线段。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线段。(板书:线段)

二、认识线段。

师:同学们看,这就是线段。他有什么特点。(幻灯片

2)生:他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接着看幻灯片2)

师:(总结)你们说得很对。线段是直直的,还有两个端点。我们就说像“这样直直的,有两个端点的平面图形就是线段。”(看片2)

在数学上,线段可以用小竖线表示端点,也可以用小圆点表示端点。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判断一下他们是不是线段。(幻灯片3)

三、实物感知,强化线段特征。

师: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边也都可以看成线段。比如直尺(幻灯片4)他的的这条边就可以看成线段。还有教科书,他的这些边也可以看成线段。

想一想,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是线段?(学生自由发言)

四、量线段

师:线段可以量度吗? 生:

师:我也是这么想得,用你们喜欢的方法完成7页10题,而后,说一说你是如何度量的。

师:都是这么量的,有其他方法吗?(引出段尺量法)小结量法:先把尺子上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这种方法量比较简单。

学生通过用尺子量度,发现这两条线段是一样长的。小结:不太长的线段通常用厘米和米可以量出它的长度。而生活中的线段有时需要估计一下,有时又要通过实践来得出正确的结论。另外,同样长的两条线段,往往人们会觉得竖放比横放长,这是视觉的误会,同学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把书打到7页完成第8题。(幻灯片

五、画线段

师:量你们已经会量了,如果让你们自己画线段呢?

现在请小朋友们在练习本上试着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画好后,同桌交流自己的画法。

让几个学生演示怎样画线段,大家评价哪种方法好。

因为线段的长是3厘米,所以只要把尺子放平,铅笔紧挨尺子有刻度的一边,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3厘米的地方,最后在两端点上端点。

师:请小朋友们用这种方法再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小节:师:画线段时,我们一般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几厘米的地方,最后在两端点上端点。(有

5)

白板讲画法)

也可以加入段尺的画法

师:现在,让我们来一边画线段,一边数线段。每两点之间能画几条线段?(幻灯片6)

如果给你三点,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几条线段?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幻灯片

7)

若给你四点,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出几条线段?(幻灯片8)

六、全课总结,回顾知识。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线段,知道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还学会了画线段。

下载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时内容(课本第59--60页)——认识线段,是教学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基础。线段是比较抽象的概念,由于二年级学生年龄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水平比较......

    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案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案苏教版 第一时:认识线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观察体会线段产生的全过程。 2、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线段的特征。 3、学生能与已有的......

    认识线段二年级苏教版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二年级(上册)59页例题和60页想想做做。 教材分析: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这里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由于学生年龄小,抽象逻......

    二年级认识线段教案(合集)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俞垛学校 张明娥 教学内容: 数学课本48-4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线段》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5页。 【教材分析】 教材在讲解认识线段时,直接给出几条线段的直观图,告诉学生这些都是线段。并通过让学生量这几条线段的长度,使学......

    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案设计(共5则)

    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案设计 教材: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P59-60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48—4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的过程,会用语言描述线段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二年级认识线段》说课稿

    认识线段说课搞《认识线段》是人教版数学第三册第一单元《厘米和米》的第三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等简单的图形,并在这学期学习了多边形,知道了有几条边就是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