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线段》听课反思
《认识线段》听课反思
线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既抽象又实际,学生难以理解,对此刘清华老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观察、比较。让学生通过拉一拉、比一比,体验线段“直”的特点和线段有两个端点,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形成线段表象。引导学生观察直尺、课本、黑板等物体的边,找一找、摸一摸,加深对线段的感受。鼓励学生寻找、利用身边的工具画线段,让学生经历画线段的过程,通过交流,探索画线段的方法。
课堂上,刘老师借助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这样容易被学生接受,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刘老师在导入新课的设计中,没有局限于课本,从“毛线”——入手,通过“拉一拉、比一比“揭示课题,区别曲线和线段,建立学生对线段概念的认识。这样导入既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又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强烈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中如果只单纯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教学的话,学生认识线段的程度显得单薄和枯燥。其实,我们的生活实际中处处都有线段。设计“比比谁的眼睛最明亮”找周围的线段、找端点等实践活动,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实践,不仅使孩子们认识了什么是线段,尤其有助于理解什么是线段的“端点”,端点并不是人为加上去的,而是生活中实实在在存在的。这样,学生对线段的认识更为形象和深刻。
知识的求索并不是一条平坦大道,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提供足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思考、探索。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许会走弯路,但是他们通过体验挫折,进而学会反思,进行改进,才会更上一层楼,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篇:二年级认识线段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陈明霞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初步认识线段,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简单图形中线段的条数,会画线段。
2、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良好情绪,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难点: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画线段。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上节课老师让你们准备一根毛线,谁准备了。请同学们拿出这根毛线,往桌上一放,你看到这根毛线形状是怎样的?(让学生感知放松的线是弯的。)(出示幻灯片生:
师:大家把这根毛线拉紧。和原来比,它的形状有了什么变化?
1)
(还是看幻灯片1)(让学生感受到拉紧的线形状变直。)
师:为什么它会变成直的?(把它拉紧了。)对,我们掐住了线的两端,把它拉紧了。(感知线头的两端。)
师: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这一段就是线段。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线段。(板书:线段)
二、认识线段。
师:同学们看,这就是线段。他有什么特点。(幻灯片
2)生:他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接着看幻灯片2)
师:(总结)你们说得很对。线段是直直的,还有两个端点。我们就说像“这样直直的,有两个端点的平面图形就是线段。”(看片2)
在数学上,线段可以用小竖线表示端点,也可以用小圆点表示端点。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判断一下他们是不是线段。(幻灯片3)
三、实物感知,强化线段特征。
师: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边也都可以看成线段。比如直尺(幻灯片4)他的的这条边就可以看成线段。还有教科书,他的这些边也可以看成线段。
想一想,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是线段?(学生自由发言)
四、量线段
师:线段可以量度吗? 生:
师:我也是这么想得,用你们喜欢的方法完成7页10题,而后,说一说你是如何度量的。
师:都是这么量的,有其他方法吗?(引出段尺量法)小结量法:先把尺子上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这种方法量比较简单。
学生通过用尺子量度,发现这两条线段是一样长的。小结:不太长的线段通常用厘米和米可以量出它的长度。而生活中的线段有时需要估计一下,有时又要通过实践来得出正确的结论。另外,同样长的两条线段,往往人们会觉得竖放比横放长,这是视觉的误会,同学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把书打到7页完成第8题。(幻灯片
五、画线段
师:量你们已经会量了,如果让你们自己画线段呢?
现在请小朋友们在练习本上试着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画好后,同桌交流自己的画法。
让几个学生演示怎样画线段,大家评价哪种方法好。
因为线段的长是3厘米,所以只要把尺子放平,铅笔紧挨尺子有刻度的一边,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3厘米的地方,最后在两端点上端点。
师:请小朋友们用这种方法再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小节:师:画线段时,我们一般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几厘米的地方,最后在两端点上端点。(有
5)
白板讲画法)
也可以加入段尺的画法
师:现在,让我们来一边画线段,一边数线段。每两点之间能画几条线段?(幻灯片6)
如果给你三点,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几条线段?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幻灯片
7)
若给你四点,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出几条线段?(幻灯片8)
六、全课总结,回顾知识。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线段,知道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还学会了画线段。
第三篇:认识线段反思
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2 2.师:这两条线的长短我们是怎么比的呢?(屏幕出示)
(把一头对齐,再看另一头)
师:线的两头叫两端,两端的点叫端点。师:为了在图上表示端点,我们可以在 两端标出两个小圆点,也可以画两条小短竖来表示端点。
像这样的直的、有两个端点的线就是线段。
【
点评:通过比两条线的长短,促使学生把线拉直,成为两条线段,自然地引向 对线段的两大特征“直”和“有两个端点”的关注。】
3.师: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线段是什么样的图形吗?(完成板书:线段是直 的,有两个端点。)同桌互说。
4.师:(旋转线段,斜着)这是线段吗?为什么?
(竖着)这又是线段吗?
小结: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和一定的长度。它可以是横着的,也可以是竖 着或斜着的。5.判断(课本第 49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
它们是不是线段?为什么?
【
点评:为了巩固对线段概念的认识,可以让学生判断一些图形是不是线段,以 明确这一概念的外延,并且让学生说出判断的理由,以明确概念的内涵。】
(二)找线段
1.师:
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它却跟我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你想找到它们吗?
听听维尼的提示:“小朋友们,我们身边就有线段!”
●
●
三角尺哪里可以看成线段?(学生边指边说)
你和维尼一起找一找,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
提问:为什么这些物体的边都可以看成线段呢?
2.师:还有许多线段藏在下面的图形中。
线段藏在哪儿呢?大家找一找。
【 点评:用富有童趣的语言组织学习活动,在游戏中达到了训练的效果。】
3.数线段(课本第 49 页想想做做第 2 题。)
小结:几边形就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三)画线段
1.师:拿出作业本,试一试,画一条线段。
他画的是线段吗?为什么?
刚才很多同学都用到了一种工具——直尺,为什么用直尺可以画出线段呢?(因 为尺的边是直的,所以画出的线也是直的。)
师:有没有人用其他工具画线段的?借助什么工具画线段?
为什么可以借助这些工具来画?
一起来看看维尼是怎样画的:
沿直尺的边先画一条直的线,再标出两个端点,就画出了一条线段;
也可以先标出两个端点,再用直尺连接这两点画出一条线段。
或者先画出一个端点,再从这个端点出发,沿直尺的边画一条直的线,最后再画 出另一个端点。
再画一条线段,比比谁画得又对又快。
2.课本第 49 页想想做做第 3、4、5 题
(1)出示第 3 题
师:你会连吗?
指出: A、B 两点其实就是线段的两个端点,所以画线段时两头不能超过端点。
使直尺的边经过 A、B,沿着直尺的边用铅笔从 A 画到 B,就画出了线段 AB。
(2)出示第 4 题
学生读题。动手试一试。
师:你画出了几条线段?画成的是什么图形 ? 可以从 A 点出发,按顺序和 B 点、C 点连接,再连接 B、C 两点。
小结:三个点,连接每两点画线段 , 共可画出三条线段。
(3)师:如果有 4 个点,连接每两点画线段,可以画出多少条线段?(课件演示)
展示学生作业(画了四条线段的)
有不同的意见吗?还可以连哪些线段?(补充另两条)
我们从 A 点出发,依次和另外的三个点连接,从每一点出发都要和另外的三个点连接。
(四)折线段
出示一张长方形纸,这张纸上哪里可以看成线段?
你能动手创造出一条线段吗?试一试。
观察折痕:这些折痕都可以看成线段,它们能比出粗细吗?
指出:线段是没有粗细的。
【
点评:用纸折出线段是根据平面基本性质公理:如果两个平面相交,则它们交 于一条直线。观察折出来的线段,能显示线段没有粗细这一特征,从而使建立的 线段概念趋于完善。】
三、课堂总结
还记得老师刚上课时说的话吗:维尼给你的那根线可隐藏着不少数学知识呢!
由它,我们和维尼一起认识了什么?线段是什么样的图形?
其实,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一定会发现它,理解它,运用它。
【
点评:为了使小学生毕业后适应初中的数学学习,需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理 性思维水平,不能满足于直觉、观察、操作和实验,还需要适当增加概念的定义 和命题的推理、论证,还需要在归纳、类比、联想的基础上演绎。】
教
学
反
思
陶行知认为教育源于生活。而新课程也强调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
知识与经验有机的结合起来。从生活的源头汲取活水,使数学与生活联袂,逐渐 5 让学生喜欢这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
学习《线段的认识》对二年级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虽然“线段”在生 活中无处不在,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大量接触到这一内容,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与 表象,但线段毕竟是几何知识中的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对这些内容的理解 往往是表面的,零碎的,为了认识它,不仅要经过“同一性抽象”,还需要经过 “理想化抽象”
。这对于年龄小,空间想象能力还比较低的小学生来说,必然会 产生一定的困难。
认识线段的教学通常有以下两种倾向:一是引导学生观察许多物体表面的直 的线,指出这些线都是线段,没有对这些现实原型进行同一性抽象,没有抽象、概括出线段的内涵。学生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感性的、日常事例的水平上,还不能 理解作为几何学概念的“线段”
;另一种倾向是研究的事例过少,缺乏动手操作,感性认识基础不足,仅仅记住了线段的定义等结论性语句,但不知道这些语句在 实际事物中的体现和相互关联。
本课的教学设计试图避免这两种倾向,引导学生在研究事例和动手操作的基 础上抽象出“线段”的概念,运用“同一性抽象”,明确线段的内涵:
是直的线
线段
有两个端点和一定的长度
没有粗细
从现实生活中具体实物的感知开始,通过观察、操作、描述和抽象概括,逐步建 立概念,是 “ 线段 ”
这一几何概念教学的基本步骤。善于引导学生将现实事物和抽
象概念搭建桥梁,实现过渡,使线段这一概念的基本特性凸现出来,真正实现对 概念本质意义的建构,为今后认识直线、射线以及其它几何形体打基础。
为此,首先让学生观察弯曲的线,并且创设了比较两根线长短的情境,引导 到将曲线拉直的操作,让学生在“曲”的背景下认识“直”,从一根线由弯到直 的过程,揭示: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认 识到线有直、有弯,同时也体验了线由弯到直的过程,感受了“直”。
对于“有两个端点”这一特征,大部分教者是通过“告诉”的方式来教学的,在本课中通过小结比长短的方法:
“把一头对齐,再看另一头”从两头引出两端。
接着指出为了表示两个端点,我们在两端标出小圆点,也可以用小短竖来表示。6 线段的端点是客观存在的,为了表示线段的有限长和可测量,在两端标出端点,因此,要让学生初步感知这只是一种表示方法。在标出端点后,揭示:
“直的”、“有两个端点”的线称之为线段。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既能感受到线段端点的真实存在,也认识到线段 是有长有短的,也为以后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打下基础。
线段是几何图形,生活中的线要通过抽象才能上升为数学概念。教者通过在 物体中找线段、画线段等操作,将生活中的线抽象为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抽象 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学生认识了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和一定的长度,在以上知识点的教学通 过练习巩固后,再引导学生操作——用纸折线段,揭示出线段是没有粗细的,以 达到运用
“理想化抽象” 所能达到的效果,使学生对线段的认识更加深刻和全面。
第四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线段》教案和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二年级教科书第48-4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建立线段的表象,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主要特征,能把物体直的边看成线段,会数图形里的线段条数,并会画线段。
2、培养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线段
1、感受线段的“直”。
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桌面上的一条线(弯曲状)。
提问:这根线是什么形状的?如果用手捏住线的两头,向两边一拉,这条线会变得怎样?(教师演示后让学生猜)
学生自己动手拉直曲线。
提问:这样拉出来的线与原来的那根线有什么不同?(板书:直的)
谈话: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线段都是直的。(板书:线段)
2、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谈话:两手捏住的地方,也就是线的两头就是线段的两端。
同桌互指对方手中线段的两端。
教师把线松开,提问:这还是线段吗?为什么?
教师重新捏紧线的两端,竖着放,斜着放,都问一问:这是线段吗?
请同桌每人捏住一条线段,以后我们还要学习量线段的长度。
3、认识线段的图形。
谈话:线段可以用图形来表示。(教师先画一条直的线)线段的两端我们该如何表示出来呢?
我们可以在它的两端各点上一个点或各画一条短短的线,这两个点就是线段的端点。(板书:)
提问:谁来指一指这条线段的端点?
线段有几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
4、小结线段的特征。
谈话:同桌看着图形,说一说线段有什么特点。
小结: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二、巩固线段的特征
1、根据线段的特征进行判断。
谈话: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线段的样子。
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线段,你能根据线段的特征来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线段吗?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中的图形,指名作判断,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2、找身边的线段。
谈话:看来,小朋友们已经知道线段的特征,认识了线段的图形,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能找到线段。比如说吧,这本数学书上就有线段。
拿起你的数学书,找一找,你觉得数学书的哪一条边可以看成是线段呢?
学生上来指一指。
提问:为什么这条边可以看成是线段呢?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里?还有哪一条边也可以看成是线段?
除了书的边可以看成是线段,还有很多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你能找一找吗?
3、折线段
谈话: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像老师这样对折、打开,这样一条折痕也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请你指一指它的两个端点分别在哪里,你能折出一条和它一样长的线段吗?
同桌合作,一位学生折比这条折痕短的线段,另一位折比这条折痕长的线段。
请同桌学生每人随意折一条线段,比比两条线段的长短。
4、数线段。
谈话:其实有很多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也都是由线段围成的。
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中的图形。
谈话:这几个图形就在书上第49页,数好后,把每个图形中线段的条数填在括号里。
集体核对。
问:你能来指一指围成正方形的四条线段吗?
(教师指着其中一条线段)这条线段的端点在哪里?(教师指着与这条线段相交的一条线段)那么这一条呢?
讲:当两条线段相接时,它们相接的那一点就是它们的端点。
问:三角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五边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那么由六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
5、学生画线段。
谈话: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线段,还找到了线段,想自己动手画一条线段吗?请小朋友拿出纸,试着画一条线段。
教师巡视,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指导。
谈话:你是用什么工具来画线段的?能举起来给大家看看吗?
为什么这些工具都能画出线段呢?(突出线段是直的,这些工具都有直的边)
请你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线段的,还有别的方法吗?
请小朋友欣赏你的同桌画的线段,如果他画得很好,就竖起大拇指表扬他,如果有画得不太对的地方,也请你给他指出来。
6、连结两点画线段。
谈话:刚才我们画了线段,数了线段,还动手折出了线段,如果给你两个点,你能连结这两点画一条线段吗?请把书翻到第49页,做“想想做做”第3题。
教师在黑板上任意点上两个点,指名连结两点画线段。
谈话:连结这两点能画出不同的另一条线段吗?
这就说明连结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
出示书上“想想做做”第4题,请学生读题。
问:什么是“连结每两点”?你能给大家指指吗?
想象一下,连出来会是什么图形?请你准备好直尺,在书上完成。
集体订正。
问:你画出的是什么图形?
谈话:如果给你四个点,请你连结每两点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出几条?这就是“想想做做”第5题,在书上试着画一画。
集体订正,注意提示中间的两条。
三、小结学习收获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线段,你有哪些收获?
四、综合练习,激发兴趣
“估一估:哪条线段长”。怎样来证实呢?引出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初步认识线段,“线段”的概念在二上年级学是很抽象的。我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先由学生实际操作拉毛线团,得知线段的表象,再通过指一指(同桌)、找一找、折一折、画一画这几个环节,抽象概括出线段。整个过程由具体直观到抽象,并由易到难逐层进行,创设开放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练习“任意点三点,选两点画一条线段,变成三角形”这个环节上增加了点深度:安排了,三角形有三条线段围成,有没有看到过别的图形中的线段,请举例。从学生大量的举例中了解学生对线段的认识又进了一层。然后从
“估一估:哪条线段长”到“通过估测再证实,引出:数学是科学,大量的是需要靠实验证得到正确的结果,光凭直觉(眼睛观察)是不够的。进行学习数学该具有的精神教育。”引出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今后我会改进的。
第五篇:认识线段二年级苏教版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二年级(上册)59页例题和60页想想做做。
教材分析: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这里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由于学生年龄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所以教材用直观、描述 的方式来说明什么是线段。教材在教学线段时,直接给出几条线段的直观图,告诉学生这些都是线段。
学情分析:线段对于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教材先通过学生的体验活动来初步认识线段并用图表示,再通过学生画线段活动,让学生直观认识线段的特征。教学线段时,要把握好教学要求,只要求学生直观了解什么是线段,并通过与曲线的对比知道线段“直”的特征。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2、了解线段的特征,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能从生活中找到线段,能够数出一些简单图形中的线段,会画线段。
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能借助工具画线段。
教学难点:从图形中正确的数出线段的条数。
教学具准备:
学具:每人一根毛线、一张长方形纸、直尺 教具:课件、毛线各一根、直尺、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曲直对比,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去过动物园吗?周末呀,老师去了趟动物园看到了一些有趣的表演,就随手拍了下来。看,第一幅是杂技演员和她的狗狗在表演跳绳呢!大家觉得怎么样?是不是很厉害!第二幅呀,是大象与人在进行拔河比赛,你们猜猜谁会赢?(看课件,出示两根绳子,一个是跳绳,另一个是拔河。)
引导学生比较手中的绳子有什么不同?(比较得出:一条是弯的,一条是直的。)
同学们再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啊? 出示教具:毛线。看,这根毛线是什么形状的?(弯的。)
不错,现在你有没有办法把它变直呢?请学生演示把绳拉直的过程。
二、观察体验,感知线段。
(一)、感受线段的“直”
1、(课件出示毛线图)那你们看,这条毛线是什么样的?你能想个办法让这条毛线变直吗?请小朋友们拿起桌上的毛线试一试。(指名演示)你是怎样让它变直的呢?
2、(课件出示拉线图)真聪明,我们捏住线的两端,把它拉紧了,线就直了。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齐读线段。线段的学问可大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这位新朋友。(板书课题:认识线段)
(二)、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1、(演示)我想请位小朋友来指一指这条线段是从哪儿到哪儿?(指名指)老师两手捏的这个地方是线的哪儿?(线的两头),在数学上把这两头叫做端点。(板书:端点)齐读。那线段有几个端点呢?。
(三)、认识线段的示意图
同学们,你们知道数学上怎么表示线段吗?那就和老师一起来看看吧!线段可以用这样的图形来表示。(师画线段图)指端点提问:你知道这是线段的什么吗?
讲解:我们用两个短短的竖线表示两个端点,这两个端点有时侯也可以用两个小圆点表示。同时在线段上相应的标出端点
(四)、小结线段的特征
1、(演示方向斜的线段)这样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吗?说说你的理由,好吗?(演示成U形的线段)那这样呢?为什么?
2、那线段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同桌互说,再指名说
是啊,线段必须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板书线段有两个端点并且是直的或者线段是直的并且有两个端点)同学们记住它的样子了吗?
(五)练习:
今天我们认识了线段这位新朋友,它想和大家做个游戏,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认识了它。现在它躲起来了,你能把它找出来吗?(课件出示想想做做1)
说一说下面哪些是线段?为什么是线段(或不是线段)?
(六)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线段
看来大家已经认识了这个好朋友,那么你能在我们的周围找到这些好朋友的影子吗?
3小结:线段必须有两个端点,并且是直的,和它的方向及长短都没有关系。
三、画线段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不仅认识了线段,还能找出生活中的线段,说明线段已经真正成为大家的好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怎样画出这位好朋友。(3厘米长的线段)
(1)教师先示范画一条线段,再让学生试画。
四、组织练习
1、出示想想做做3
师:给你两点,你能把两点连成一条线段吗?书上49页想想做做第3题。
师:连接两点可以画几条线段?
2、出示想想做做4
师:给你三点呢?连接每两点可以画几条线段?书上49页想想做做第4题。(展示)是这样吗?我们一起再来看一下。(演示)
师:是什么图形?
3、出示想想做做5
师:给你四个点呢?先猜一猜?再画一画,看看能画出多少条线段?(展示)
师:我们在画的时侯,怎样画就能画全了、不遗漏?课件演示有顺序的画。
五.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六、拼图形
师:小朋友们,你们可别小看这线段,它可以组成许多美丽的图案,请看:
(课件出示)
师:课后请小朋友们也动手画一画,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线段创造出更多、更美的图案,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