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济危机对普通百姓的消费影响的调查报告
经济危机对普通百姓的消费影响的调查报告
2008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面临一个全新的挑战。这次的经济危机在全球范围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那么,这次的经济危机究竟对中国普通百姓的消费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为了研究这一问题,我在寒假时间里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势,进行了关于经济危机对普通百姓的消费调查。
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的现象。而这次的美国次贷危机,起源就是美国政府为了解决低中下群众的住房问题,可以说是出于对人民群众生活保证而作出的努力,为了降低人民贷款的门槛,美国政府委托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家美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为低中下收入者提供贷款。政府则在给他们提供一些资金保障的同时给足了优惠。
而2002年以来,美国经济在美国房地产业的房产整张的带动下牛气冲天,投资商纷纷投入大量资金。但是随着2006年利率提升,投资商开始对美国房地产业产生质疑。之后,股市下滑,一场以美国次贷危机为首的全球经济危机开始了。
在我的调查中发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都知道经济危机,但是对于经济危机具体原因和解决方法并不是特别清楚。相当一部分人,知道经济危机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但是并不能了解经济危机的影响。
若仅仅是美国的次贷危机恐怕也不会对全球经济造成如此大的影响。全球原油价格的飙涨,虽然受到美国经济疲软所导致的美元对外贬值使原油的涨势也要打上些许折扣,但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此时对于原有上涨也是叫苦不迭。而由于受原油价格的飙涨,致使欧美企图以生物燃料代替原油的计划,非但没能缓解原油继续走强的势头反而是成为了促使新一轮的全球粮食价格高涨的帮凶,则就将全球经济推向了深渊。不仅是非洲一些当今世界面临着强大的粮食压力问题,亚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是岌岌可危,从中国政府关于加重粮食出口的税附甚至是之后的限制部分粮食出口的相关政策的出台中对关于由原油所早成的全球价格的飙升的推动能力可见一斑。
而比如粮食,汽油……这些都是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经济危机对于百姓生活也是有着巨大的影响。
调查中发现,约45。5%的人认为,当前的经济形势对他们的生活有一点影响,42。2%的人认为经济危机对他们的消费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12。3%的人认为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多少改变。如此可见,经济危机在中国,对于普通百姓的消费还是造成了一些影响,尽管影响没有如同对于美国那么大,但是也是不容小觑的。
由于收入的多少,将直接影响着消费热情的高低。在此次调查中我发现,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有五成受访者认为,2009年自己的收入可能会小幅降低。认为收入肯定会有增加的仅占两成。这样就导致约六成的人,会压缩2009的日常开支,只有一成的人会增加2009年的开支。由此可见,经济危机对百姓的收入的影响进而导致了居民对日常开支的计划的改变。
而在对于压缩开支的一部分人群的再调查中发现,接近六成的人压缩开支的原因是因为经济前景不好,为收入担忧。这就进一步证实了我的推论。而调查中的结果还表明有相当一部分人,面临失业或者降薪的风险,如此看来,居民改变消费方式和态度也是理所应当的。
而在接下来的消费模式的调查中,81%的人都不会选择信贷模式的消费,由此可见,居民对经济前景的态度:不像想象中那么乐观。
其实这场源于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的新世纪的全球首次危机,虽然有走弱的之势,但因此给全球各投机商所造成的损失还将继续,可以说2010年之前大多数全球大小企业还会停留在对此次危机所造成损失的修复阶段,要想实现赢利恐怕还要需要更多的路要走。
而对于中国来说,2008年的经济,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前三个几乎都保持了10%的增长速度,而在第四个季度,由于受到世界经济下滑的影响,我国经济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是,仍然保持了6%的增长。
2008年中国迎来“奥运年”,奥运经济对中国特别是北京的经济有相当大的影响。虽然,目前中国还有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权,但是今年的中国上证深证指数暴跌,不禁影响到很多人的消费。
在我调查中发现32%的人不炒股,24%人认为股市如果能够上扬,一定会刺激消费,23%的人认为对于股市消费的影响要依据个人是否赚钱决定,而剩下的则认为股市的上扬与下跌并不会对消费造成多大影响。
由此可见,经历过股市暴跌的人们对于股市的看法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更多的人可以更加理性的看待股市,更加理性地对待经济危机造成的影响,不过与悲观或者乐观。
在这次的调查访谈当中,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年龄和收入上的差异,造成人们对于经济危机更加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年轻的人对于经济更加乐观一些,这个年龄阶段从收入上分为不同的2个层面,收入高的白领阶层对于经济危机更加理性,对于消费更具有计划,收入低的对于经济危机更加敏感,消费也更加谨慎。老年人
对于经济危机稍显悲观,他们更愿意从管理上寻找问题,从社会的层面分析经济危机带给居民消费的影响。
而在中年人中,他们对于经济危机又更深层的感受,其中一个人是这么跟我说的:“不同于年轻人和老年人,我们这个年龄层段更多的肩负起了家庭的责任。对于经济危机,我们的反映可能更加有影响。我们愿意理性的去看待分析这场经济危机,对于自己的消费作出调整。我们会更加努力的工作,为了能够有一份安定的可以养家糊口的工作。而在消费上,我们可能更加节约,更加会在选购商品的时候注重它的量价比。”
在调查中就发现,很多人在经济危机前后对于商品的选择时,由原来最注重质量,转变为现在最注重价格。而且在大型商品如住房、汽车等的选购的时候,更加精打细算。
通过我的调查,在我的家乡,曾经城市的支柱企业如某造纸厂、某轮胎厂,由于大部分是和美国企业合作或者产品主要出口美国,而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已经部分停产,许多工人被裁员,或者停工休息。这些使得市场上找工作更加地困难,这对本地居民的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影响。但是我也注意到,在各大商场,顾客的购买欲依然高涨。
由于调查期间正处于中国的传统佳节——春节。浓浓的过年气愤,冲淡了经济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在节日的气氛中,本地的消费也被带动起来,形成了一股购物热潮。
而从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春节期间的消费报告,可以发现,节日期间,全国各地的消费也都有所提高。
与此同时,国家也公布了一系列的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政策。
刺激消费,主要要刺激普通消费者、中产阶层消费能力和欲望,相应扶持发展消费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扶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一方面促进我国企业的品牌建设和研发,促进我国市场供应更加多元化、精细化,另一方面,也可以创造更多较高消费力的白领岗位,促进较高层次就业,为促进消费提供基本支持。由于服务业平均就业岗位高于其他产业和投资,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通过发展消费性服务业,既促进就业,也促进消费。事实上,我国的服务业发展太落后了,发展空间巨大,只要我们的各项政策真正配套有效,一定会取得长足的发展。但是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要克服我们头脑中固有的条条框框,大胆地解放思想,二次创业。因为发展服务业更考验政府的政策制定水平和政策合理性。
经济危机之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倒闭,很多员工被辞退,工作越来越难找。在调查中发现68%的人现在认为无论何时,一定要先存钱,再消费!这也就反映了,在经济危机下,投资消费贸易变冷了,人们越
来越重视金钱。
在对于商场的走访中,我看到有部分商品已经开始降价。媒体等也有报道,沃尔玛在中国全面降价,而麦当劳肯德基也在进行降价促销。这样的商家促销方式,也起到了刺激消费的作用。
在面对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巨大压力的同时,理性的进行消费计划是非常重要的。从调查中不难刚出:居民消费的形成和变动主要是消费者根据自身的经济收入和消费偏好自主选择的结果。在当前形势下,采取谨慎的消费策略是城市居民家庭应对危机的普遍做法。与谨慎消费相对的是居民储蓄意愿的增强。同时由于未来经济情况在短期内不明朗,居民对未来的消费预期不确定性较大。
在影响预期消费的诸多原因中,物价较高,医疗、养老、子女教育压力大,以及攒钱以备不时之需是最主要的三类因素。此外,预期收入降低、购房压力大也是影响城市居民家庭预期消费的重要原因。
居民消费结构在经济危机下也发生变动。调查显示,大多数居民表示,如果缩减开支,首先会减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此外,教育文化娱乐服务、衣着、其他商品及服务支出也成为许多受访者首先缩减开支的项目。
而针对当前经济现状和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国家相继出台了诸多相关政策措施,例如对房贷利率和相关交易税费进行调整,北京“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等保障性住房力度增大,一方面意在保障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另一方面希望能刺激购房需求,引导房地产市场步入的良性的发展轨道。
通过调查经济危机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我也在思考各种经济危机的解决办法。目前国际上的许多办法都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中国推出的四万亿救市计划应该就是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办法。金融危机涉及的方面很多,主要是出口业,现在出口对中国经济的拉动已经不大,最迫切的就是解决内需问题了。而消费就被摆在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这次的调查实践中,从设计调查问卷,考虑走访对象,已经进行社会调查,我都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而本次的调查中,最大的失误就是在设计调查问卷的时候,问题之间的递进性不好,可能对结果有所影响,而且调查时间正处与春节期间,人们消费欲望高涨,对于调查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总体看,这次调查是比较成功的,调查结果经过分析,也得出很多有用的结论。
第二篇:经济危机对普通百姓的消费影响的调查报告
08年经济危机
对普通百姓的消费影响
10财务管理F班
方正
20104748
2经济危机对普通百姓的消费影响
2008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面临一个全新的挑战。这次的经济危机在全球范围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那么,这次的经济危机究竟对中国普通百姓的消费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
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的现象。而这次的美国次贷危机,起源就是美国政府为了解决低中下群众的住房问题,可以说是出于对人民群众生活保证而作出的努力,为了降低人民贷款的门槛,美国政府委托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家美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为低中下收入者提供贷款。政府则在给他们提供一些资金保障的同时给足了优惠。
而2002年以来,美国经济在美国房地产业的房产整张的带动下牛气冲天,投资商纷纷投入大量资金。但是随着2006年利率提升,投资商开始对美国房地产业产生质疑。之后,股市下滑,一场以美国次贷危机为首的全球经济危机开始了。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都知道经济危机,但是对于经济危机具体原因和解决方法并不是特别清楚。相当一部分人,知道经济危机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但是并不能了解经济危机的影响。
若仅仅是美国的次贷危机恐怕也不会对全球经济造成如此大的影响。全球原油价格的飙涨,虽然受到美国经济疲软所导致的美元对外贬值使原油的涨势也要打上些许折扣,但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此时对于原有上涨也是叫苦不迭。而由于受原油价格的飙涨,致使欧美企图以生物燃料代替原油的计划,非但没能缓解原油继续走强的势头反而是成为了促使新一轮的全球粮食价格高涨的帮凶,则就将全球经济推向了深渊。不仅是非洲一些当今世界面临着强大的粮食压力问题,亚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是岌岌可危,从中国政府关于加重粮食出口的税附甚至是之后的限制部分粮食出口的相关政策的出台中对关于由原油所早成的全球价格的飙升的推动能力可见一斑。
而在对于压缩开支的一部分人群的再调查中发现,接近六成的人压缩开支的原因是因为经济前景不好,为收入担忧。这就进一步证实了我的推论。而调查中的结果还表明有相当一部分人,面临失业或者降薪的风险,如此看来,居民改变消费方式和态度也是理所应当的。在消费模式的选择中,81%的人都不会选择信贷模式的消费,由此可见,居民对经济前景的态度:不像想象中那么乐观。
年龄和收入上的差异,造成人们对于经济危机更加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年轻的人对于经济更加乐观一些,这个年龄阶段从收入上分为不同的2个层面,收入高的白领阶层对于经济危机更加理性,对于消费更具有计划,收入低的对于经济危机更加敏感,消费也更加谨慎。老年人对于经济危机稍显悲观,他们更愿意从管理上寻找问题,从社会的层面分析经济危机带给居民消费的影响。
而在中年人中,他们对于经济危机又更深层的感受,其中一个人是这么跟我说的:“不同于年轻人和老年人,我们这个年龄层段更多的肩负起了家庭的责任。
对于经济危机,我们的反映可能更加有影响。我们愿意理性的去看待分析这场经济危机,对于自己的消费作出调整。我们会更加努力的工作,为了能够有一份安定的可以养家糊口的工作。而在消费上,我们可能更加节约,更加会在选购商品的时候注重它的量价比。
与此同时,国家也公布了一系列的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政策。刺激消费,主要要刺激普通消费者、中产阶层消费能力和欲望,相应扶持发展消费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扶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一方面促进我国企业的品牌建设和研发,促进我国市场供应更加多元化、精细化,另一方面,也可以创造更多较高消费力的白领岗位,促进较高层次就业,为促进消费提供基本支持。由于服务业平均就业岗位高于其他产业和投资,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通过发展消费性服务业,既促进就业,也促进消费。事实上,我国的服务业发展太落后了,发展空间巨大,只要我们的各项政策真正配套有效,一定会取得长足的发展。但是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要克服我们头脑中固有的条条框框,大胆地解放思想,二次创业。因为发展服务业更考验政府的政策制定水平和政策合理性。
经济危机之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倒闭,很多员工被辞退,工作越来越难找。在调查中发现68%的人现在认为无论何时,一定要先存钱,再消费!这也就反映了,在经济危机下,投资消费贸易变冷了,人们越来越重视金钱。
在对于商场的走访中,我看到有部分商品已经开始降价。媒体等也有报道,沃尔玛在中国全面降价,而麦当劳肯德基也在进行降价促销。这样的商家促销方式,也起到了刺激消费的作用。
在面对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巨大压力的同时,理性的进行消费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居民消费的形成和变动主要是消费者根据自身的经济收入和消费偏好自主选择的结果。在当前形势下,采取谨慎的消费策略是城市居民家庭应对危机的普遍做法。与谨慎消费相对的是居民储蓄意愿的增强。同时由于未来经济情况在短期内不明朗,居民对未来的消费预期不确定性较大。
居民消费结构在经济危机下也发生变动。调查显示,大多数居民表示,如果缩减开支,首先会减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此外,教育文化娱乐服务、衣着、其他商品及服务支出也成为许多受访者首先缩减开支的项目。
第三篇:关于经济危机对荆州地区农民收入影响的调查报告
华东交通大学大学寒假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关于经济危机对荆州地区农民收入影响的调查报告
人文学院07级对外汉语2班田琴
自从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已经与世界接轨.2008年爆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强烈的冲击了中国正在火热发展的经济.而对于中国薄弱的农村经济,影响尤其大.于是我在荆州农村地区就经济危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对广大农民朋友展开了口头调查.经济危机导致的农产品以及农副产品销售受阻,农民工失业潮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与此同时,要想最大程度的减少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是此问题的重中之重.一、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经济危机导致农村经济下滑,带动国民经济增速减缓.此次全球性经济危机,导致农村和农民也受到了很大影响。首先是由于出口需求的减少,导致相关企业经营不景气,首当其冲的就是农民工失去就业机会,造成农民工返乡潮,既影响农民收入,也影响农村稳定;其次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材料的加工业的不景气,导致对农副产品需求的减少和价格的回落,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其三,由于整体上预期收入和购买力增长放缓,导致农产品价格合理上涨势头受抑,甚至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价格回落;其四,由于各级财政收入可能因经济危机的影响而增幅减缓,而用于涉农的财政支出必将受到较大影响,而直接影响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品的供给。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2008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几个典型农民工输出大省的调查,截止到目前,外出打工农民工回家的比例大概占四分之一。在回家的农民工中,约有40%是为了和家人团圆过年;20%确实是因为所在的工厂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停产、半停产而返乡;另外的约40%回家的农民工是由于各种原因,如回乡创业、办事等。全国约有2000万农民工失去工作或者还没有找到工作而返乡,占外出就业农民工总数的15.3%。加上每年新加入到外出打工队伍的农民,今年共有2500万农民就业面临很大压力。
据国家统计局1月22日发布的数据,2008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1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末提高0.2个百分点。由于外需持续恶化、国内需求不足等因素,2008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速放慢。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全年GDP为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2008年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仅为6.8%。2008年四季度GDP增幅较三季度有所回落。2008年三季度,中国GDP增长速度为9%。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介绍说,中国目前衡量经济走势的指标还是用同比的概念,以后则需要逐步建立GDP增长的环比指标,可以用来解释四季度的GDP相对于三季度的GDP是增长还是下降。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年增长21.6%,其中12月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同比增长17.4%,比11月增加0.8个百分点。部分商品销售有所回升,包括汽车、服装、化妆品,乘用车销量达到64.4万辆,创了当月销量之最。
2.农民工失业问题迫在眉睫.全球金融风暴已波及到珠三角、长三角。从东南沿海到中西部部分城市,企业因业务不 景气,有的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目前,已出现大量农民工回流返乡现象。昨日,据市就业管理局介绍,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荆州“回流”返乡农民工已达5.6万人。
中心城区回流返乡农民工较少.据了解,荆州中心城区的回流农民工较少,回流务工人员主要集中在松滋、洪湖等县市。沙市长途汽车客运站办公室主任杨帮方说,这主要与各县市区打工流向和从业结构相关。荆州城区打工者到武汉、上海等城市从业的居多,且部分打工族基本从事管理层。而各县市区打工者主要到沿海城市较多,且多从事一线工作。
从业有别各地回流人数悬殊.松滋人口84.3万,其中农村人口59.82万。农村劳动力40.8万,外出务工人员17.5万,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3%。这次回流2.65万人,是全市回流农民工最多的县市,已占外出务工人员的15%。据分析,这些返乡的农民工大多是缝纫工、电子装配工、制鞋工、纺织工、建筑工等工种,大多是为企业打工。而且沿海城市企业,多数从事制造业。因为这次金融危机对沿海制造业有非常大的冲击,造成许多企业被迫“放假”。所以,也是松滋市回流返乡农民工居多的原因之一。同时,监利县是劳务输出大县,也是转移人口最多的县市区。历年来已有逾29万人外出打工,占全市转移人口的近1/3。但是回流返乡的人数仅1万多人。据荆州劳动部门介绍,这主要是因为外出农民工多数在各大城市当小老板。监利县有全国闻名的网市是玻铝、毛市面点等劳务品牌,这些外出的打工人员大多都是自己出去做老板,同时,金融危机对这些产业冲击也不大,所以返乡的人数就相对较少。
3.农产品价格下滑,打工收入减少,农民收入大幅度缩水
调查中,有一户人家的生活具有现代中国农民家庭典型的生存特征.户主老张一家五口人:夫妇二人和儿媳两人再加上刚刚出生的小宝宝。老两口在农村经营着整个家庭的12亩地,小两口两人则常年在附近一缝纫企业当工人。他们家12亩地的2008年的大致种植结构如下: 5亩水稻和油菜,5亩棉花,2亩花生.水稻的亩产在600公斤,油菜的亩产则可以达到110公斤。棉花的亩产是250公斤,花生今年每亩收获300公斤。今年的收获水平也可以视作这几年这几种农产品的平均收获水平。按经济危机前的农产品价格计算这些土地的收入:2007年秋季,水稻每公斤收购价1.40元。油菜每公斤收购价为2.6元,棉花每公斤收购价则可达到6.2元、花生的收购价格也在6元每公斤。据此,我们可以得出老张一家这12亩土地一年的毛收入是15787元人民币。儿子打工的企业在危机前一直保持着很好的经济效益,他那时每个月的平均工资在2000元人民币左右,加上儿媳妇两个人每月平均可以拿到1500元,一年就可以拿到38500元左右的打工收入。所以在经济危机前,老张一家5口的毛收入是54287元人民币。可是当前他们的实际毛收入是这样的水稻的价格在短期出现大幅下降后由于政府出台的提高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影响,当前的价格略高于经济危机前价格达到1.50元每公斤。但其他的农产品价格几乎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棉花的每公斤价格跌到了4.3元、花生的收购价则是2.9元每公斤,油菜收购价则是1.9元每公斤。那么按照当前的农产品收入价格,老张一家12亩地的毛收入则下降到了12660元。儿子的收入状况可能更加凸显出国际经济危机对一家农户收入的巨大影响,由于受经济危机影响,儿子打工的企业从2008年7月份开始就开开停停,一个月最多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生产,但即使是生产,比起危机前每天的产量也差的很远。这样儿子的月收入就锐减到了1000元人民币,虽然挣得很少,但因为没有其他更好的收入来源也只能在那继续有一天没一天地干着,儿媳妇则早已停工在家。如此一来,户主一家今年一年的毛收入则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锐减到了20660元人民币。收入跌幅达到38.05%。
我们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农民的收入结构中,农民的打工收入已经成为农村人口收入的主要来源。打工收入锐减同时农产品收入的大幅下降已经影响到了农民基本的生活性支出。经济危机的影响还在持续,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会更加凸显,因此政府在防止农民收入出现大规模下降的同时必须尽快出台更多实实在在的惠农利农政策来增加农民收入,以期达到通过刺激农村消费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目的。
二、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经济危机的关键
1.从整体上看,今年以来,农业农村经济总体上延续了相对较快增长的态势。具体表现在:
第一,粮食、畜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较快、非农产业保持增长势头。夏粮喜获丰收,总产超过1亿吨,比去年增长超过5%。畜牧业增长相对更快,上半年肉类总产量增长超过6%。在农业保持较快增长的拉动下,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6707亿元,增长5%。农业增产,农产品供求关系改善,使农产品出口形势明显好转。前5个月我国农产品出口额105.4亿美元,增长20.6%,进口额106.5亿美元,同比下降8.3%,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由去年同期的28.6亿美元缩小到今年上半年的1亿美元。乡镇企业增幅虽然有所回落,但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仍可达到11%左右,尤其是乡镇企业中的农产品加工业增长更快,增速同比达17%左右。
第二,农民收入以相对较快速度增长。2005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586元,实际增长12.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比今年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快0.9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尽管农产品价格稳中有降,但是农产品市场需求保持旺盛势头,农民扩大农产品销售数量,出售农产品的收入的贡献仍然占到近一半。上半年农民外出务工数量增长平稳,但由于各地普遍提高了农民工的工资标准,使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仍接近31%。
第三,农业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消费水平提高对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的贡献增强。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了约6%;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稳中有降,使食品消费价格上涨幅度自3月份开始逐月回落,促进了上半年城乡居民消费价格的稳定,为巩固宏观调控成果做出贡献。前5个月,乡镇企业新增就业138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2万人。乡镇企业为扩大就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发挥积极作用。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势头显著,1~6月,全国县级以下地区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1 %,城乡市场增速差距由去年同期的5.6个百分点缩小到3个百分点,相当于9亿农民每人比去年同期多消费了110元。农民消费增长已成为国内需求扩大、依靠国内市场支撑经济增长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2.面对经济危机,农村市场是拉动消费的主战场。
出口不行了,投资难以持续,要保持经济增长,必须扩大内需。而扩大内需,靠城市,由于城市受金融海啸的影响较大,其增长必然有限。所以,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在八亿农民身上下功夫。2008年,全球市场遭受重创,国家将保经济增长的重点放在了消费,特别是农村市场消费。城镇化和低收入是 农民消费总量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分析农民收入结构,2009年,农民增收主要 源于家庭经营收入和国家加大向农民的转移支出力度,工资收入会受经济 危机影响,财产收入受益于土地新,但短期难以明显改善。对比2007年农村 1995年城镇的支出结构,由于收入水平相当,衣食电器的生产商和 渠道是农村市场启动时的最大受益者。
如何让农民致富,我认为有两个办法:一是,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让农民实现增收。但农产品价格不能急涨,考虑到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只能一步一步的逐渐提高,所以,此方法可以让农民致富,但不能让农民暴富.二是,直接增加农民的财产,让农民可以享受到财产性收入。所以,明确农民的土地使用权,把土地进一步的分配给农民,并允许其转让。这是给农民直接注入资产,所以,让农民可以迅速致富的唯一途径非如此不可。
8亿农民有了地,就有了财产,有了财产,必然可以形成财产性收入,有了财产性收入,就有了消费能力,有了消费能力,就能扩大内需,能扩大内需,就能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国民经济能持续增长,就能进一步提高中国的竞争力,能提高中国的竞争力,就能增加中国的实力。
所以,只要有八亿农民在,强国可望,崛起可期。也正因此,面对金融海啸的复杂局面和种种不利因素,国人应该保持信心。在国家放宽宏观调控、拯救楼市、增加投资的利好政策支持下,我们只要能坚持到农民兄弟富起来的那一天,一切困难都将迎刃而解,然后转危为安,再然后,只能是形势不是小好而是大好之局面。
三、迎接挑战,开发机遇
1.政府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缓解经济危机的领头羊.日前,国务院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中,相当程度上体现了对农村经济应对经济危机问题的重视。在具体推进农村发展和促进农村需求方面,应着力推动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要借中央财政加大投入的时机,加速全面建立农村社保体系,打消农民增加消费需求的后顾之忧。
二、各级政府一直力图推动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来带动全面经济增长,但效果并不明显,最主要的原因是农村居民收入上升较慢,预期收入和收入增长的来源也不确定。应借鉴国际经验,制定并实施有利于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农业保护政策和农民收入保障政策,在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农产品运输等方面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农业补贴政策;在经营风险、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等方面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农民收入保障政策。在培育农业技术和农村人才、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等方面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农业保护财税政策。
三、此次国际经济危机,导致我国出口受到一定影响后,扩大农村内需市场,成为各类型企业的必然选择,也应是各级政府积极推动的方向。日前,财政部、商务部正式下发《家电下乡推广工作方案》,对实施地区农民购买财政补贴家电下乡产品,国家财政将比照出口退税率,直接补贴农民消费者。
四、要有效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潜力,还必须为广大农村地区提升和拓展需求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如电力及其他能源的供给能力和供给设施、交通条件、通讯设施等。政府和国有企业对于这些建设项目可适当地予以补贴,电力、能源、交通、通讯等企业也可以采取差别性定价策略——以比城市低廉的价格向农村地区和农村居民供给这些产品及服务。
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部分沿海出口企业因生产经营困难而停工或关闭。从去年底开始,已有大量农民工返回了家乡。据说,此次中国农民工的大举返乡,与往年“候鸟式”往返不同,很多农民工如果在春节之后回到城市,并没有一份有把握的工作在等待着他们。因此,许多人都试着选择在家乡找机会。根据国家统计局日前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去年,全国离开本乡镇外出就业的农民工总量大概是1.3亿人。据测算,有15.3%的农民工现在失去了工作或者没有找到工作,人数达2000万。
多年来,我们一直看到的是这样一种现象:当宏观经济发展良好的时候,大量的农民被吸引到城市里来;而当宏观经济一旦恶化,最先遭受打击的就是农民工,大批农民工被迫回到农村。让农村成为城市经济荣枯的蓄水池,对农村和农民而言这显然不太公平。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次农民工返乡带回来的不仅仅是就业压力,可能更多的还有潜在的社会压力。因为,农民工返乡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农民收入的减少,由于农民工没有失业保险,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社会保障都没有,所以只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讨生活。虽然大部分农民工在家乡多少还有一点土地,短期内他们的基本生计不会出现太大问题,但是如果在较长时期内他们的经济和社会状况没有得到改观的话,对输出地的社会稳定和发展都将可能会是一种挑战。
因势利导让“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扩大农民就业要有新思路、大思路。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2009年就业形势趋紧,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而在就业大军中,农民工就业又成为重中之重。年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要尽量多使用农民工”。今年,促就业成为与保增长同等重要的命题。
眼下出现大量农民工返乡,也让我们得以再次思考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如何使用这一课题。今年中国经济既要保增长,同时也要调结构。怎样让农民工现在既要有生计,未来还能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变化?答案并不仅仅是简单地给他们找份工作。大部分农民工文化程度偏低,对市场情况缺乏了解,更无法准确预计就业的前景,这些更加重了他们对金融危机的恐慌。增强农民工对今后的信心,重要的就是要为农民工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尤其是农民工大量输出的地方,应该给予能大量提供就业机会的中小企业更多的扶持力度和创业空间。对返乡农民工群体,政府也应该提供更完善的市场信息咨询服务,帮助农民工提高再次就业的成功率。而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还需要加大他们的技能培训力度。毕竟,与外出务工相比,返乡创业对管理、经营、组织等综合能力和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而这些正是大多数农民工所缺乏的。
对中国经济来说,金融危机是危中有机,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我们都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时机使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以往的那种以“打工经济”为主的格局向以“创业经济”为主的格局方向转变。
及时制定国家扶持农民工回乡创业的长效机制.农民工返乡从另一个角度讲为我国农村地域经济的大发展注入勃勃生机和持久活力,极大地拓宽了农村转移就业的渠道,成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有效途径,成为促进地方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政府应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的政策文件,明文彰显农民工回乡创业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扶持措施等方面的内容,在工商登记、资金、技术、人才、劳动力、税费、创业培训、人员招聘、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优惠,使农民工回乡创业同招商引资一样享受同等甚至更为优惠的待遇。
通过进一步放宽政策、强化工作措施、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优化创业环境,切实解决好农民工回乡创业普遍存在的资金、场地、技术、人才、服务等问题,努力构建等竞争、充满活力的创业机制和全方位的创业服务体系,鼓励、支持农民工回乡创办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应鼓励多种形式创业,鼓励外出农民工回到户籍所在地创办各类企业、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或从事个体经营等。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本地经济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当地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指导和帮助回乡农民工选准选好创业项目。
应明确扶持重点,鼓励、支持回乡创业农民工进入科技创新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劳动密集型、农副产品加工型、现代服务型等产业或行业。积极引导回乡创业农民工主动接受大中型企业的辐射带动,创办为大中型企业服务的配套配件企业;围绕高科技产业终端环节或外部配套产品生产,发展劳动密集型组装加工业;在运输、商贸、餐饮、娱乐等领域发展个体私营企业,着力发展文化产业、现代物流、社区服务、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利用农村资源优势,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规模化种植养殖、特色农业、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和编织业。对于地方政府来讲,应坚持手续从简、收费从低、办事从快、服务从优的原则,进一步清理和规范创业涉及的行政审批事项,简化许可、审批和办证手续,大力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等制度,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为农民工回乡创业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及时、高效、便捷的服务。
同时,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也要提供配套的金融服务。为此,各地应加快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大力推行信用证制度、农户联保贷款制度,拓宽农户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覆盖面,加大对回乡创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放宽小额担保贷款条件,降低反担保门槛和贷款抵(质)押标准,积极给回乡创业的农民工发放小额担保贷款。
2.中国经济未来的脚步从这里开始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出现不少农民工提前返乡的现象。这一方面反映出我们过去所依靠的劳动密集型兼出口导向型的产业模式,在全球经济危机冲击前的脆弱,另一方面也反映
出我国巨大的人口数字,决定了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转变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为了帮助农民工度过金融危机时的艰难,我们反而要加大这一产业的比例,以促进就业。
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政府最担心两件事情,一是农民工返乡问题,二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如何安置好返乡农民工的就业牵动着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心。这不仅是因为农民工数量大、流动性强,更重要的是这支1.3亿人的劳动大军,是推动中国经济二十多年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他们用辛勤的劳动改变着一个又一个城市,他们用巨大的付出支撑着中国制造的基础,他们用并不丰厚的收入换回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当我们在扩大内需保增长的时候,在降息减税,加紧提振房地产业、汽车业的时候,更要倍加呵护返乡农民工这支劳动力大军。因为默默无闻的他们和众多企业一样,都是中国经济所拥有的宝贵资源。信心比黄金更宝贵,我希望各地密集出台的就业新政,变成今后一种一以贯之的制度。只有这样,返乡农民工才能在危机中坚守自己创业的信心。记得温总理在与重庆的返乡农民工座谈时,勉励他们:“冬天总会过去,春天总会来的,太阳也总要出来的。”
客观地说,这次大批农民工返乡,也给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中国经济仍然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而且东南沿海地区的打工经历,也让这批农民工的劳动素质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他们依然是中国经济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如果通过转化,使内地的中小企业也能像之前的沿海地区一样,利用自身的优势兴旺发达起来,农民工们即使回到家乡,他们仍然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一年之计在于春,广大农民工何尝不需要出门挣钱?但经济危机又加剧失业几率。折腾得农民工出门也不是,不出门也不是。城乡各级政府要积极联手互动帮助农民工收集用工信息,安排出行计划和就业上岗,做到有的放矢,不放“空炮”、不盲目流动。我认为,荆州市的城乡政府应从以下几方面来“穿针引线”。
第一、广大农村基层政府要充分发挥地方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特色优势,发展现代农业、工业、商业等项目,就地“造血”谋发展,让广大农民工不出门就有事干、有钱赚、有奔头,改变以单纯出售劳动力为生的窘状,从而减缓农民工盲目入城,减少民生疾苦。对农民工负责、对城市负责也是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第二、城市各级政府要积极主动与农村基层政府联合,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标牌等,向广大农民兄弟宣传各个城市用工信息、就业形势和经济走向,让农民工在家就“心里有数”,而不会“飞蛾扑火”。第三、城市在大力宣传就业形势的同时,积极与各用工单位联系,免费为农民工举办大型招聘会,实现就业最大化,分解盲目而来的农民工大军,及时做好农民工属地管理和困难救助。“衣食得安”是构建和谐的基石;放任农民工困苦云集,就是给城市制造“双重杀伤”。
结论:
截至目前荆州有756个农民工返乡创办企业,投资超过14.9亿元,带动了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4.47万人。面对返乡农民工,我们的政府可以把这看成是一次调整我国经济结构的机遇,而不仅仅是压力和负担。或许,荆州乃至中国经济的未来就是从这次大批中国农民工返乡的脚步声中开始的,靠农村经济的发展而腾飞的.
第四篇: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
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
2008年上半年,以美国次贷危机开始,波延及全球,到目前世界经济依然在回复期中。这次金融危机,牵涉到全球众多国家和金融机构,美国五大投行倒下了三个,其波及面之广,影响力之大,对全球经济造成后果之严重,都是二战后前所未有的。这次危机的影响,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金融层面,对整个世界体系,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验都带来了巨大的深层次影响,并且波延到政治、文化、思想侧面。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是以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为导火索。2007年8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所属的两支对冲基金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的爆发。什么是次贷?次贷是新时期美国的新型发明,具体就是把贷给需要买房但是未必能还得起贷款的人的贷款。本质上就是美国人对住房的超前超量消费。一个人收入不高,没有多少钱,现在却想住未来很久才能买得起的房子,这种事情在现实中是不太可能出现的,即使出现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然而美国金融机构为了谋求利润,硬是批准了大量这样的贷款,并且封装高价卖出去。即使这样还不够,美国的金融家又创新了金融工具,即在使用次级贷款购买了住房之后,如果有新的资金需要,还可以把住房进行再抵押,进而取得新的贷款。这一循环往复的资金膨胀过程,使美国人的住房拥有率不断提高,也把美国的经济推向了空前的高潮,更使美国的银行家获得了巨额的利润。但是关键的问题就是其假设,房屋价格只能升,不能降。而2007年出现了房屋价格的拐点,一旦房屋价格下跌就标志着以次级债务支撑的金融泡沫开始破裂。到2007年8月份,贝尔斯登所属的两个巨大的对冲基金由于做了过多的次级债务出现资不抵债,进而破产,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的次贷危机爆发了。由于美国的次贷量大,并且拥有房地美房利美等国营公司销售,次贷通过各大投行卖给了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央行在内的金融机构。由于利润驶道,政府监管和金融机构监管双双缺失,导致次贷泡沫越吹越大,最后导致了全球性大规模金融危机。
这次金融危机是否表明资本主义已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对此,尚不能妄下断语。资本主义能否继续存在和发展,不仅要看经济条件,还要看社会基础,要看社会主义能否在资本主义国家获得大多数人民的拥护。马克思和列宁曾经预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分别将在19世纪和20世纪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一预言并
未如期实现。在新的形势下,如果共产党人在争取人民方面多做些工作,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不是没有可能的。
资本主义国家救治措施治标不治本,资本主义已经无法统治世界。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曾经发生大范围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只起到了缓和危机的作用,并未找到解决危机的根本出路。罗斯福政府为应对危机,采取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工会权利等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对缓解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有益的。此次经济危机既有金融危机又有生产过剩危机,而资本主义国家的拯救措施主要是着眼于金融危机,采取通过国家财政大量救济措施来缓解对经济社会的冲击,但这一系列措施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性问题。
今天,世界政治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伊拉克战争的爆发,表明美国不能在政治上控制世界,这次经济危机的爆发,表明美国也不能在经济上控制世界。没有中国、印度、巴西等国的参与配合,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无法整合当今世界事务。长期以来,美国想向全世界输出新自由主义,此举严重扭曲了国际金融秩序,面对这种态势,国际社会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诉求急切地提上了议事日程。今年4月召开的G20峰会对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和加强金融监管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讨论,这种讨论虽然没有对新规则的建立做出具体的安排,但我们应当看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金融秩序重新构建中的博弈已经开始。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还任重道远,解决金融危机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才刚刚开始
美国作为拥有全球经济军事霸权的资本主义国家,不会坐视金融和经济危机侵蚀其国际地位,不会容忍美元霸权走向衰落。金融和经济危机削弱了美国的整体经济和军事实力,给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带来了严重挑战。2009年美国财政赤字达到创纪录的1.4万亿元,挽救金融危机代价猛增,限制了美国在全球的庞大军事开支。美联储滥发货币挽救危机导致美元大幅度贬值,发展中国家纷纷提出以超主权国际货币替代美元。美元霸权地位面临着比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更为严重的挑战,美国必然会采取一系列特殊措施挽救全球霸权。
金融危机使资本主义遭受到一次沉重打击,与此同时,世界人民对资本主义的局限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以获得剩余价值为目的,即“利润至上主义”,这个本质贯穿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始终。它既是资本主义发展壮大的动力,又是危机产生的病因。
这次金融危机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利润至上”的本质,经历这次金融危机,人们发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呈现出进一步深化的趋势。金融危机的爆发客观上表明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日趋严重,我们有理由重新评估其生命的延续力。一些学者认为,观察今天的金融危机,不能将其简单归结为一种错误政策的结果,更要看到,这是资本主义发展到最后阶段的表现。金融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定阶段,金融资本实际上是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的结合,它只关心利润而不关心生产,是危机产生的罪魁祸首。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经济危机的出现不等于资本主义的终结,资本主义一方面暴露出自身的严重局限性,另一方面又有在可能的范围内进行自我调节的修正能力。美国、日本、欧洲都在采取自我调节的措施,因此,对资本主义的生命力问题仍需深入研究。
此次经济危机虽然重创了资本主义,但是从总体上看,当今世界还没有形成社会主义变更的主体力量,资本主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存在下去。社会主义国家还将与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共存。
第五篇:经济危机对服装的影响
经济衰落对服装流行的影响
摘要:服装是一种社会形态下政治、经济、文化的全方位体现,服装能够体现经济的好与坏,反过来经济能够影响和制约服装的发展和变化创新。该篇主要讲述经济危机时期对同时期服装流行的影响和服装流行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经济危机 服装流行
服装是社会的镜子,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整个社会组成部分的缩影和体现,服装和经济的关系更为突出,经济的增长和衰退都对服装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讲述经济衰退危机时期对服装流行产生的影响。自从西方国家开始进入了工业社会,经济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之后,服装开始变得简洁、方便和优雅。其中女装的现代化彻底的消灭了服饰上的阶级性差和性别差,那是因为战争及战后的经济复苏到来的社会变革,不仅使女性走出闺房,而且成为与男性一样的、政治、经济地位独立的社会成员,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增长和女性地位的不断提高,使得女性有着自己的审美趣味和独特思想,女性服装的流行变化速度逐渐加快。下面就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来探讨经济的衰落对服装流行产生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重创期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各国战乱不断,其经济受到重创,战争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其中霍布尔裙于1914年左右销声匿迹,用紧身胸衣束腰的现象也不多见,裙子缩短到离地20cm左右,腰身越来越宽松。战争期间,巴黎的高级时装店几乎都倒闭。1919年出现了流行于整个20年代的基本外形——宽腰身的直通形女装:乳房别有意压平,腰部放松,腰线的位置被下移到臀围线附近,丰满的臀部被束紧,变得纤细小巧,头发剪短与男子差不多,裙子越来越短,整个外形呈现名副其实的“管子状”,这种造型被称之为boylish(男孩风貌)。
美国纽约股市暴跌期间
1929年10月,美国纽约突然爆发股市暴跌的风潮,这一不详的征兆宣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到来。经济危机使得高级时装业顾客数量锐减,许多时装店被迫停业,缝纫工大量失业,走向社会的女性又一次被赶回家园,要求女人具有女性味的传统观念重新回归,女装又一次出现尊贵优雅的非机能性的倾向,20年代的男孩风貌消声灭迹。然而在女性回归女性化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又一次风卷而来,男性又一次出去大战,女装被迫又一次重返社会,女装再度向机能性化的男装靠拢,英姿飒爽的军服式女装(Military Look)风靡全球。细长型女装开始流行开来:裙身变长,腰线回归到自然位置,体现出优雅的女性美。其中与之相对的是夜礼服的大胆漏后背的样式。这是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期被动的色情性表现。石油危机期间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经济一直处于不景气状态,能源危机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环境意识,“重新认识自我”、“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使人们对80年代的大量浪费开始反省,反对流行,但对浪费资源,反对过量消费,回归自认等70年代初的“石油危机”时代的消费意识重新出现,70年代样式因此开始风卷而来。“生态学”的主题不仅在设计师的作品发表会上得以发展,而且在人们的实现生活中不断普及。其中的流行倾向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回归自然风。在“保持大自然”的思想指导下,人们从大自然的色彩和素材出发,变现人类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各种自然色和未经人加工过的本色原棉、原麻、生丝等粗糙织物,成为维护生态的最佳素材,代表未受污染的南半球热带丛林图案和强调地域性文化的北非、印加土著、东南亚半岛的民族图案以及
各种植物纹样的印花织物,树皮纹路的交织色彩效果等都是90年代素材的新宠儿;2.新的节俭意识。70年代人们的消费观是重质不重量,重机能性而不重装饰性,以最低限度的素材发挥最大的效益,而90年代新的节俭意识表现在:人们不仅重视节约资源,有一种衣着简化意识,而且在新素材的开放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山本耀司发表的“木板套装”,三宅一生的“纸装”;3.重叠穿衣再次成为时髦的着装方式。随着70年代样式的复兴,70年代流行的重叠穿衣方式再次受到青睐,一般以内紧外松,内断外长或内长外短的方式进行组合搭配;4.表现现代高新技术的未来派。以现代高科技为背景,利用各种新的合成纤维高弹力织物为素材,表现出尖端技术感觉的图解性的未来印象。5.新的浪漫主义。把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或可可、19世纪末的新艺术派、20世纪20年代的装饰艺术等历史上各种艺术样式和装饰风格无秩序的组合在一起,形成戏剧性的浪漫假象。
美国房屋次贷危机期间
2008年夏天,美国的次级房贷危机引发的经济萧条在美国全面展开,从而引发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新的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即将上演。在欧洲,由于经济危机所受到的重创十分严重,对高级时装业是一个很致命的打击,许多品牌开始裁员,减少发布会的开销,或者取消发布会,CHANEL的巴黎办公室裁员200人、法国的Morgan已经倒闭。今年的高级时装发布会不再出奇制胜,新花样,强烈的独特性已经不再适应今年的经济走势,大多数品牌开始注重服装的机能和性能。著名的“裙摆理论”自上世纪20 年代以来再展威力:今年的长裙开始悄无声息的流行起来。新一季的秀场已经传递出这样的信息:一些设计师们的剪裁趋向传统,并且不得不放弃刺绣、丝缎、镶边等繁琐细节以及其他标新立异的元素,而以更安全的色彩如蓝、灰、黑以及更经典、平实的设计所代替。或许最近几季的时尚风向标,会不由自主地反映出主流意识的恐惧:重回经典(安全与安慰),Gothic或者Punk(内心的黑暗和反叛)。经济危机令Luxury Fashion忽然之间不再是所有人的要事;对于纽约、巴黎、香港等各大都市的时髦人士来说,或许6个月之前购买售价1800美元的手袋想都不想,如今面对一双400美元的高跟鞋却会踌躇不已。
以前是经济危机对于中国的服装市场来说影响不大,但是随着中国的以出口为主的“纺织帝国”的帽子不断耀眼,2008年的这次次贷危机威胁到了中国的纺织企业,许多企业面临减产甚至停产的挑战,以出口为主的纺织产业进入寒冬。一些以纯加工出口为主的企业瞬间蔓延了买主,无订单可做,倒闭危机,工人失业。但是这次的重创其实给中国纺织业带来了新的法宝,那就是品牌的重要性。一个企业如果一直依赖国外的进口来促进企业的壮大的话,其风险和成功率都是不可忽视的。随着人们的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喜欢具有文化内涵、文化深度的品牌,仅仅是穿着上的满足不足以吸引消费者。国内的现状是被国外的品牌充斥着,奢侈品牌更是全一色的外国品牌,中国需要自己的品牌,这种品牌是要打到国际上去,这次的次贷危机给中国的纺织业带来的是一种挑战,一种机遇。
参考文献:《西洋服装史》 李当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