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什么要读经典
为什么要读经典?
让我们先提出一些定义。
一、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至少对那些被视为“博学”的人是如此;它不适用于年轻人,因为他们处于这样一种年龄: 他们接触世界和接触成为世界的一部分的经典作品之所以重要,恰恰是因为这是他们的最初接触。
代表反复的“重”,放在动词“读”之前,对某些耻于承认未读过某部名著的人来说,可能代表着一种小小的虚伪。为了让他们放心,只要指出这点就够了,也即无论一个人在性格形成期阅读多么广泛,总还会有众多的重要作品未读。任何人如果读过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的全部作品,请举手。圣西门又如何?还有雷斯枢机主教?即使是十九世纪那些伟大的系列小说,通常也是提及多于读过。在法国,他们开始在学校读巴尔扎克,而从各种版本的销量来判断,人们显然在学生时代结束后还在继续读他。但是,如果在意大利对巴尔扎克的受欢迎程度作一次正式调查,他的排名恐怕会很低。狄更斯在意大利的崇拜者是一小撮精英,他们一见面就开始回忆各种人物和片断,仿佛在谈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认识的人。米歇尔·布托多年前在美国教书时,人们老是向他问起左拉,令他烦不胜烦,因为他从未读过左拉,于是他下决心读整个《鲁贡玛卡家族》系列。他发现,它与他想像中的完全是两回事: 它竟是寓言般的、神话学式的系谱学和天体演化学,他后来曾在一篇精彩的文章中描述这个体系。
上述例子表明,在一个人完全成年时首次读一部伟大作品,是一种极大的乐趣,这种乐趣跟青少年时代非常不同(至于是否有更大乐趣则很难说)。在青少年时代,每一次阅读就像每一次经验,都会增添独特的滋味和意义;而在成熟的年龄,一个人会欣赏(或者说应该欣赏)更多的细节、层次和含义。因此,我们不妨尝试以其他方式:
二、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
因为实际情况是,我们年轻时所读的东西,往往价值不大,这又是因为我们没耐性、精神不能集中、缺乏阅读技能,或因为我们缺乏人生经验。这种青少年的阅读可能(也许同时)具有形成性格的作用,理由是它赋予我们未来的经验一种形式或形状,为这些经验提供模式,提供处理这些经验的手段,比较的措辞,把这些经验加以归类的方法,价值的衡量标准,美的范例: 这一切都继续在我们身上起作用,哪怕我们已差不多忘记或完全忘记我们年轻时所读的那本书。当我们在成熟时期重读这本书,我们就会重新发现那些现已构成我们内部机制的一部分的恒定事物,尽管我们已回忆不起它们从哪里来。这种作品有一个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籽留在我们身上。我们现在可以给出这样的定义:
三、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自己以遗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像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基于这个理由,一个人的成年生活应有一段时间用于重新发现我们青少年时代读过的最重要作品。即使这些书依然如故(其实它们也随着历史角度的转换而改变),我们肯定已经改变了,因此后来这次接触也就是全新的。
所以,我们用动词“读”或动词“重读”也就不真的那么重要。事实上我们可以说:
四、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五、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我们以前读过的东西的书。
上述第四个定义可视为如下定义的必然结果:
六、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从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而第五个定义则隐含如下更复杂的方程式:
七、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带着以前的解释的特殊气氛走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或只是多种语言和风俗习惯)时留下的足迹。这同时适用于古代和现代经典。如果我读《奥德赛》,我是在读荷马的文本,但我也不能忘记尤利西斯的历险在几个世纪以来所意味的一切事情,而我不能不怀疑这些意味究竟是隐含于原著文本中,还是后来逐渐增添、变形或扩充的。如果我读卡夫卡,我就会一边认可一边抗拒“卡夫卡式的”这个形容词的合法性,因
为我们老是听见它被用于指称可以说任何事情。如果我读屠格涅夫的《父与子》或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恶魔》我就不能不思索这些书中的人物是如何继续一路转世投胎,一直到我们这个时代。
读一部经典作品还一定会令我们感到意外,当我们拿它与我们以前所想像的它比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要一再推荐读第一手文本,尽量避免二手书目、评论和其他解释。中学和大学都应加强这样一个想法,也即任何一本讨论另一本书的书,所说的都永远比不上被讨论的书;然而他们竭尽全力要让学生相信的,事实上恰恰相反。这里存在一种流行很广的价值的逆转,即是说,导言、批评机器和书目被用得像烟幕,遮蔽了文本在没有中间人的情况下必须说和只能说的东西——而中间人总是宣称他们所知比文本自身还多。因此,我们可以总结:
八、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不断让周围制造一团批评话语的尘雾会,却总是把那些微粒抖掉。
一部经典作品不一定要教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有时候我们在一部经典作品中发现我们已知道或总以为我们已知道的东西,却没有料到那个经典文本早就说了(或那个想法与那个文本有一种特殊联系)。这种发现同时也是非常令人满足的意外,例如当我们弄清楚一个想法的来源,或它与某个文本的联系,或谁先说了,我们总会有这种感觉。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定义:
九、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
当然,发生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一部经典作品的文本“起到”一部经典作品的作用,即是说,它与读者建立一种个人关系。如果没有火花,这种做法就没有意义: 出于职责或敬意读经典作品是没用的,我们只应仅仅因为喜爱而读它们。除了在学校: 无论你愿不愿意,学校都要教你读一些经典作品,在这些作品当中(或通过把它们作为一个基准)你以后将辨别“你的”经典作品。学校有责任向你提供这些工具,使你可以作出你自己的决定;但是,只有那些你在学校教育之后或之外选择的东西才有价值。
只有在非强制的阅读中,你才会碰到将成为“你的”书的书。我认识一位出色的艺术史专家,一个极其广博的人,在他读过的所有著作中,他最喜欢《匹克威克外传》,他在任何讨论期间,都会引用狄更斯这本书的片断,并把他生命中每一个事件与匹克威克的生平联系起来。渐渐地,他本人、宇宙及其基本原理,都在一种完全认同的过程中,以《匹克威克外传》的面目呈现。如果我们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我们就会形成对一部经典作品的想法,它既令人仰止又要求极高:
十、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个名称,它用于形容任何一本表现整个宇宙的书,一本与古代护身符不相上下的书。
这样一个定义,使我们进一步接近关于那本无所不包的书的想法,马拉梅梦寐以求的那种书。但是一部经典作品也同样可以建立一种不是认同而是反对或对立的强有力关系。卢梭的所有思想和行动对我都十分亲切,但是它们在我身上催发一种要抗拒他、要批评他、要与他辩论的无可抑制的迫切感。当然,这跟我觉得他的人格与我的性情难以相容这一事实有关,但是,如果这么简单的话,则我避免读他就行了;事实是,我不能不把他看成我的作者之一。所以,我要说:
十一、“你的”经典作品是这样一本书,它使你不能对它保持不闻不问,它帮助你在与它的关系中甚至在反对它的过程中确立你自己。
我不相信需要为我使用“经典”这个名称辩解,我这里不用古代、风格和权威等字眼来区分。(关于这个名称的上述种种意义的历史,弗朗哥·福尔蒂尼为《伊诺第百科全书》第三册撰写的“经典”条目有极详尽的阐述。)基于我这个看法,一部经典作品的不同之处,也许仅仅是我们从一部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但在一种文化延续性之中有它自己的位置的作品那里所感到的某种共鸣。我们可以说:
十二、一部经典作品是一部早于其他经典作品的作品;但是那些先读过其他经典作品的人,一下子就认出它在众多经典作品的系谱图中的位置。
至此,我再也不能搁置一个关键问题,也即如何协调阅读经典与阅读其他一切不是经典的文本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与其他问题有关,例如: “为什么要读经典作品,而不是读那些使我们对自己的时代有更深了解的作品?”和“我们哪里有时间和闲情去读经典作品?我们已被有关现在的各类印刷品的洪水淹没了。”十三,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把现在的噪音调校成一种背景轻音,而这种背景轻音是经典作品的存在不可或缺的。
十四,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哪怕与之格格不入的现在占统治地位,它也坚持成为一种背景噪音。
事实仍然是读经典作品似乎与我们的生活步调不一致,我们的生活步调无法
忍受把大段大段的时间或空间让给人本主义者的悠闲;也与我们文化中的精英主义不一致,这种精英主义永远也制订不出一份经典作品的目录来配合我们的时代。
这反而恰恰是莱奥帕尔迪的生活的环境:住在父亲的城堡,他得利用父亲莫纳尔多那个令人生畏的藏书室,实行他对希腊和拉丁古籍的崇拜,并给藏书室增添了到那个时代为止的全部意大利文学,以及所有法国文学──除了唱片小说和最新出版的作品,它们数量极少,完全是为了让妹妹消遣(“你的司汤达”是他跟保利娜谈起这位法国小说家时的用语)。莱奥帕尔迪甚至端起绝不算“新近”的文本,来满足他对科学和历史著作的极端热情,读布封的关于鸟类的习惯的著作,读丰特奈尔关于弗雷德里克·勒依斯的木乃伊的著作,以及罗宾森的关于哥伦布的著作。
今天,像青年莱奥帕尔迪那样接受古典作品的熏陶,已难以想象,尤其是他父亲莫纳尔多伯爵的藏书室已经崩溃。说崩溃就是说那些古书已所剩无几,也指新书已扩散到所有现代文学和文化里去。现在可以做的,就是让我们每个人都发明我们理想的经典藏书室;而我想说,其中一半应该包括我们读过并对我们有所裨益的书,另一些应该是我们打算读并假设对我们有所裨益的书。我们还应该把一部分空间让给意外之书和偶然发现之书。
我注意到,莱奥帕尔迪是我唯一提到的来自意大利文学的名字。这是那个藏书崩溃的结果。现在我应重写整篇文章,使它明白表示,经典作品帮助我们理解我们是谁和我们所到达的位置,进而明白意大利经典作品对我们意大利人是不可或缺的,否则我们就无法比较外国的经典作品;同样地,外国经典作品也是不可或缺的,否则我们就无法比较意大利的经典作品。
接着,我还真的应该第三次重写这篇文章,以免人们相信之所以要读经典作品是以为它有某种用途。唯一可以列举出来讨他们欢心的理由是,读经典作品总比不读好。
而如果有谁反对说,它们不值得那么费劲,我想援引纪奥伦(不是一个经典作家,至少还不是一个经典作家,却是一个现正被译成意大利文的现代思想家):“当毒药正在准备中的时候,苏格拉底正在用长笛练习一支曲调。„这有什么用呢?‟有人问他。„至少我死前可以学习这支曲调。‟”
第二篇:经典名著要读
经典名著要读,流行作品也要读。但是无论是哪种作品都要读出自己的独特的感悟。这需要我们好好考虑经典与流行的问题。经典名著可以熏陶你的情趣,培养你的正确的审美观念,还可以帮助你形成正确的评价标准。流行作品可以让你视野开阔,获取更多的新知识。但是因为流行作品没有经过时间的沉淀所以你不能持一种完全欣赏的眼光,相反你更多需要的是批评的眼光,要做到这些没有大量的名著阅读积累是做不到的。所以要想阅读大量的流行作品还是先好好读读经典作品
很多经典名著在其产生时也曾经是流行作品,关键是它能引起很多人在感情上的共鸣。读当下的流行作品也是一样,要了解其思想内容,最重要的也就是它能令你觉得既有同命运感又
不会令你消极堕落。
经典有经典的理由,流行有流行的原因,但读什么都不要尽信其内容,因为尽信书则不如无
书。关于2者,我更喜欢经典!
我认为流行读物有它的可看之处,但我比较喜欢经典名著,因为名著毕竟经过了时间的考验,他所反映的都是对人性的赞美,对整理的追求.所以我赞成多读经典名著
经典的基本上都是以前流行的,但是流行的不一定都会经典.比如感冒
我认为流行作品是一个短时期内的文学特点,就像泡沫剧。而名著是反应一个民族的文学素
养,是永恒而经典的。流行作品是一种娱乐,名著才是真正的文化
流行作品,明确阅读要适量,同时注意汲取古典名著的精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流行作品 用的是现代生活中鲜活的语言,反映的是当代人的思想感情,读起来轻松省力,有兴趣,吸收快。经典名著最靠得住 如果你想从阅读中获得值得你永远铭记在心的知识,你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研读那些无疑是富有天才的作家们的作品.读第二次时,在各处都会有与读第一次时不同的情调和心境.名著是经时间筛选留下的硕果,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它们和一般作品在文化品味上是不相等的,它们好像军事上的的制高点,占领了它,其他就不在活下了。读名著,有以一当十的价值。尤其是,名著为很多人反复阅读,已成为当代人共同的文化素养,不了解名著,就会在文化沟通中产生严重障碍.某文艺出版社就曾经启动经典阅读100部名著的活动,打出“我们不要戏说,我们要经典”的口号,称要重树经典名著的“正餐地位”
对图象的审美和诠释也是要有文字的修养做底子的,想想一个目不识丁或者文字修养不高的人看的图片也未必能完全理解图片的意义个人认为图文并貌是很适合中学生认知的一个很好形式尤其是运用到一些稍微枯燥的内容之上
读图和读文根本上来说应该没有什么区别来着。
我觉得读图有利于培养写作的画面感和细节,并且读图的话应该每个人看出的东西都不太一样,所以应该更有启发性,而且也比较利于思维的培养。但是读图的时候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得到的启发观点比较紊乱来着。
读文就要读那种观点啊写作技巧比较新鲜而不是老生常谈的那种,读文能让人安静下来调整思绪,并且能让学生有效的吸收好文中条理分明的观点,但是限制了学生自主思维的能力所以也不是完美。
我觉得最好是图文并茂吧。而且读起来也比较有趣味性。
中学生如果要培养思维就读图,要吸纳经典就读文。
第三篇:读《为学》有感
读《为学》有感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这是清代彭端淑说的,有错吗?
读了《为学》,我心里就感到隐隐作痛,夜不能眠,它令我脸发烧,心作痛,所以我内心很不平静,心中的涟漪不断荡漾,我不得不暗暗地责问自己:进了初中后,你究竟在赶什么了?
可能是升中考吧!升中考的失败对我的打击实在太大,太大了!升中考的失败使我遭受到许多的白眼,许多的指责。这都足以令我陷入万丈深渊,不能自拔。我对学习失去信心,直到在暑假姐姐引导我学会了《为学》一课后,我对学习有了希望,对生活也有了希望。现在老师让我真正领会到当中《为学》一课的奥秘了。
这《为学》使我看到以前的我:成绩差,总为自己寻找一些客观的原因(藉口),说什么“我很笨”呀、“我基础不好”呀,“试题太差”呀之类的话。殊不知:为了学习知识,搞好成绩,我付出过努力吗?付出过多少艰辛劳动,我又有没有改进学习的方法?我“学之”了吗?我“为之”了吗?
论条件,我会比文中的“穷和尚”差吗?他几乎三餐温饱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但他仅靠他双脚,只是去几千里外的南海,意料之外的是,他竟到达了目的地。他靠得是什么?靠得是他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为现实理想而付诸行动的毅力。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三十二岁
突然耳聋了,当时的他心情痛苦之极了,但他就是靠着他对音乐的那种追求,以惊人的勇气和毅力克服了困难,创下了一部惊世之作----《第九交响乐曲》。这说明了什么?
论天资,不可否认,我们的同学有的天资较差,反应迟钝,这样是不是意味着搞不好学习呢?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侯就是又聋又哑,被人称为“笨蛋”。也许当时他真是十分笨,可是他“笨鸟先飞”,终于靠自己的勤奋刻苦,成为世界闻名的“发明大王”。可见,“笨”并不是借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于“笨”而止步不前。“不学”“不为”,又怎能搞好学习呢?
学过《为学》,我如梦初醒,后悔莫及。前人在逆境中,在艰苦环境中能有这样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我们在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在这样好的条件下,难道没有了吗?
第四篇:读《为》心得体会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警备团为追悼张思德同志而召集的会议上发表讲演《为人民服务》,至今已60年了。在历史的长河中,60年弹指一挥间,“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光辉大字,愈发显示出永恒的魅力。
一、《为人民服务》发表的前后背景
张思德,四川仪陇人,1933年参加红军,牺牲时是中央警备团的战士。他参军后,先后当过勤务员、通信兵、警卫员,转战川陕,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多次负伤。他搞过生产,烧过木炭;叫他当班长,就当好班长,后来因工作需要,由班长改当战士,他就当好战士。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石峡峪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
日理万机的毛主席,在延安得悉张思德同志牺牲的消息后,心情十分沉痛。他把警卫队队长古远兴叫到窑洞里详细询问了情况,严肃地说:“前线打仗,是免不了要死人的;但后方搞生产出事故死人,是不应该的。第二天,古远兴又去毛主席那里请示,说石峡峪到延安有七八十里地,天热路又不好走,张思德的遗体运回来不方便,是不是就在当地掩埋。毛主席看了古远兴一眼,满怀深情地说:“小古呀小古,古人说,落叶归根,入土为安。张恩德是四川人,他牺牲了,虽然回不了老家了,我们也不能把他埋到荒天野地里哟!”毛主席当即作了三条指示:“第一,要把张思德身体洗干净,穿上新衣服,入殓前要派战士给他站岗;第二,买一副棺材,运回延安;第三,要给他开个追悼会,我要参加,还要讲话。”
三天之后,即9月8日下午2时,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在枣园后院的干河沟上召开。会场上悬挂着毛主席亲笔写的“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联,主席台的四周摆放着花圈.所有的花圈,都是战士们用从山上采来的野花扎成的。
这天,一向秋高气爽的陕北阴沉着脸,好像老天也在为张思德同志致哀。中央机关和警备团一千多人,整整齐齐地在操场上列队。会场上一片肃静。2时许,毛主席在中央机要科科长叶子龙和警卫队长古远兴的陪同下,从住处枣园后院走出来,迈着沉重的步子下了坡,一步一步地来到会场前,然后站在队列中间的最前排。
追悼大会在哀乐声中开始了,首先由中央警备团团长吴烈宣布向张思德同志默哀三分钟。毛泽东这位指挥千军万马、叱咤风云的伟人,也同所有参加追悼会的人一样,为一位普通而平凡的战士低头默哀。当警备团政治处主任张廷祯详细介绍了张思德的生平事迹之后,毛主席即缓步登台,怀着沉痛的心情向死者表示哀悼,接着发表了重要讲话。
毛主席对张思德是早已认识和了解的。张思德临时抽调到山里烧炭前,是毛主席的内卫班战士。1942年春天,为了使中央军委领导同志及直属机关干部有一个开会的场所,上级决定在杨家岭建一座大礼堂。来到条石场,张思德见哪块石头大,就背哪块,lOO多斤重的大石块,他一悠就上肩,一气不歇地背到工地。
一天,他们去礼堂工地劳动,正赶上礼堂上最后一根大梁。工人们用木架子搭绳,“嘎吱嘎吱”地慢慢把大梁往上吊。只听见“嘎巴”一声脆响,支架的一根木杆断了,整个架子晃动起来,由于支撑不稳,又粗又大的木梁,一直往下坠落,眼看就要砸着在下面干活的工人和战士。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张思德一个箭步冲过去,飞身跨上架顶,用肩头死死顶住大梁,使梁下的工人和战士避免了一场大祸。这时,战友们也跟着张思德冲上去了,张思德眼尖手快,他从战友手中要过斧头,“啪,啪,啪”几下,只听见“咔”一声,大梁牢牢地对准柱榫。可是当张思德抡最后一斧头时,由于用力过猛,一个趔趄从架子上摔下来。“班长!张思德!”工人和战友们不约而同地大喊起来„„这喊叫声,惊动了正好路过这里的毛主席。毛主席快步如飞地走过来,一见是一位战士摔伤了,便立即指示派人去枣因请医生过来,并高声地说:“决不能有一分一秒的耽误!”
几位战士按毛主席的吩咐,把受伤的张思德抬到毛主席的窑洞里。当把张思德抬到毛主席的躺椅上时,毛主席仔细一看,认出了是张思德,便亲切地叫了一声:“老朋友,是你呀,张思德同志!”战士们点点头,对毛主席说:“主席,他就是张思德,原来是我们班长!”可战士们纳闷,毛主席咋就知道张思德的名字呢? 原来,在此之前,由于“推车”一事,张恩德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是一年前的冬天的一个上午,张思德一行三人从杨家岭前往新安场,途中路过石砭时,见毛主席的小汽车陷进冰窟窿里,他们立即跑去推车。这时,毛主席和警卫员贺清华也下了车,他们5人一起用力推车,可是,只见车子后轮在冰上原地打转,没有向前挪动一点。张思德见状,立即把鞋袜一脱,跳进冰水中,两手抱起大石头,对准车轮前的冰陀子猛砸,又喊旁边的战友搬一些小石头来。把冰陀子砸碎,将碎石头垫在车轮子底下。司机将车子一发动,“咕咚”一声,车轮子便从冰窟窿中滚了出来,顺利地上了路。
毛主席用双手一边给张思德暖和冻红了的手,一边叫大家给他搓腿,以防冰水把脚冻坏。毛主席细细地端详了张思德几眼,用浓浓的湖南话问:“你叫哪个名字?’’张恩德回答:“张思德。”毛主席又问:“张是弓长张的张?”张思德仍然拘谨地点点头回答:“是!”毛主席从怀里掏出笔记本,把张思德的名字记在本子上。临走时,他拍了拍张思德的肩膀,风趣地说:“小同志,你是路见不平,舍身相助,这种精神,值得学习哩!”
张思德一桩桩、一件件模范事迹,令毛主席大为赞赏。张思德的死是偶然的,但毛主席要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倡导、推广到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中去,却是必然的。
毛主席把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讲话,压缩整理成一篇文章,这就是《为人民服务》。它第一次发表于1944年9月21日的延安《解放日报》上,具有深刻的含义。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从此,“为人民服务”的声音传遍了延安,传遍了陕甘宁边区,传遍了全国各解放区战场。张思德的形象成了“为人民服务”的代名词,成了一种革命人生观的纪念碑。
时隔仅半年多,党的七大就把“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鲜明地确立为我党我军的根本宗旨。在新中国诞生前夜,它如一盏光芒四射的灯塔,激励着亿万人民为着自己的解放事业而浴血奋战、前仆后继;在和平建设时期,它如强劲的东风,鼓舞着当家作主的亿万劳动群众,为了建设美好的家园而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二、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伟大的现实意义
在二十一世纪“保先教育”活动中重读毛泽东同志六十年前的这篇文章,对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牢固树立共产党员的宗旨观念,发扬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仍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伟大的现实意义。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永远的宗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执政为民、立党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建党八十多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永远的宗旨。
在和平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我们不用象刘胡兰那样去面对敌人的铡刀,不用象董存瑞那样用自己的身体去做炸药架子,不用象黄继光那样用自己的胸膛去堵敌人的子弹。但是,和平年代仍有流血,仍有牺牲。上世纪末,数十万子弟兵根据江泽民主席“严防死守”的命令,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了汹涌的洪水,保护了长江大堤,保护了沿江两岸人民的生命安全。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人。在本世纪初的抗“非典”战斗中,全国各地的医护工作者,面对被感染甚至死亡的危险,在病房抢救病人,在疫点疫区防止病毒扩散。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人。郑培民、孔繁森等同志,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身体力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人。
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应当牢牢记住自己“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入党誓词,做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坚决执行者,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做人民群众利益的坚定捍卫者,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二)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没有贵*,关健在于尽责
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我国的工人阶级队伍在不断壮大,素质在不断提高,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进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改革开放和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指出: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岗位种类越来越多,无论我们在哪个岗位,无论我们从事哪项工作,只要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要有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只要有利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归根到底,只要是为人民服务的,都是光荣的,都必须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尽心尽责地做好。
(三)做好本职工作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落脚点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党要求全党同志必须经得起改革开放和执政的考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勤奋工作”。这就要求每一名共产党员,要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头人,要通过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体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我们人事编制部门是政府的综合管理部门,用人以治事是天下最难的事,也是人事工作的本质内容。为人民服务体现在我们的本职工作中就是要以人为本,从传统意义上的“等人上门”、“神秘化”、“具体审批”等等向“提供优质服务、依法行政”转变,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为此要重点实现五个转变:
一是从注重管理向服务为主转变。走出去、请进来,把服务作为根本职责,增强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途径,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
二是从专心审批向注重监督转变。注意充分发挥用人部门的作用,诸如职称、考试申报资格审查等由用人单位自主进行,政府人事部门保留监督检查和纠正权。
三是从眼盯微观管理向重视宏观控制转变,制定规则、完善政策,保证有序准确执行制度是政府人事部门的基本职能。
四是从零散、不规则向标准化转变。工作标准化应成为各级人事部门加强管理工作的努力方向,只有实现标准化,才能保证我们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五是从神秘、半公开向公开透明转变。凡是没有明文规定保密的,一律应当实行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比如公务员考试录用、事业单位人员招聘、职称和工资审批等。
(四)扎实的工作技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础
全心全意的宗旨不能只停留在思想上认识上,必须体现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和让“人民满意”中去,体现到“两个务必”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中去,体现到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去,因此,我们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同时,还要学习科学的、技术的、经济的、社会的和法律的知识,学习专业知识,掌握扎实的工作技能。否则,“为人民服务”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出现“帮倒忙”,“好心办坏事”。
第五篇:读《为学》有感
~-7-9 字数:716昨天我看了清朝作者彭端淑写的一篇文言文——《为学》。文言文注解,我明白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通过两个和尚去海南的故事,用简练的语言为我们阐述了“是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当我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我想到了现实社会,我觉得彭端淑的语言是极赋有哲理性的,并且他所阐述的事理完全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缩影。正如文中开头所讲:“天下事有难易呼了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呼?学之,则难者亦难矣。不学易者则易难矣。”文中说的很对,天下的事有容易和简单之分吗?没有,这正如作者所说:只要去做,难事也会变简单;而不去做,简单的也会边难,就如文中的那两个和尚;富和尚随有财富,却没有志向,而穷和尚随穷,但有远志,有信心。就平这两样,他达到了他最后的目的,以至于最后“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的结果。由两个和尚的故事,我终于明白了有心者事竞成的作风。真的,人各立志,每人都能成功吗?不是由古到今,每一个干部都立志,都宣称自己要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可做到的又有几个呢?当他们登上官位时,就志呼所以,贪赃枉法,以至于最后使国家受损失,使人民受害,连自己也不能堂堂正正做人,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只是空怀大志,并没有付诸行为,所以他们根本不可能有什么作为。比如我身边有一些同学,他们的父母给他们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而他们呢?却不知父母的苦心,看到这些好条件,就不在认真学习了,而是一天乐不思蜀的玩着。他们并不是没有志向,而只是对现实状况感到满足,所以就忘记了自己的行动。人们常说:“寒门出才子”。由此可见,人生立志,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向穷和尚那样,有所想必有所做才行。否则就会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