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读书心得

时间:2019-05-14 20:51: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细节》——读书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细节》——读书心得》。

第一篇:《细节》——读书心得

《细节》——读书心得

对于我来说一直很喜欢读一些比较现实的书籍,不喜欢虚幻的小说,因为一些有哲理的或是人物传记,对读者来说会有很多的帮助。这些天我去了一次徐汇区图书馆,在众多的书籍中看到了一本其实并不是很受人关注的一本书,书中的开篇语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在现实生活中,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少雄才伟略的领导,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规章条款仔细执行。我们必须改变自身的浮躁,认识自身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对于我们轨道交通工作来说真是切中肯綮。轨道交通的工作由于它的特殊性,很多工作就落实在一个个细节中,而细节是闪光点,也往往是失误点。在平时的客运工作中,有很多我们容易忽略的细节问题,比如导向标志的标识不清会给乘客带来很多困扰也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就这样的细节问题,我们要针对乘客询问最多的路线和问题,进行导向的后天弥补,张贴一些临时导向标志等,方便乘客。还有车站内施工期间遗留下来的电线线头裸露在外(但日后还需使用的),这些线头虽然不起眼但是我们要注意到并且要有补救的措施,在线头周围用颜色鲜明的提示胶带围好,并在电线上做好包扎等,保证乘客的安全。这就要求我们时时注意,事事留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工作中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以习

惯完善细节。行车和票务工作都是需要良好的业务基础和细心的工作态度,虽然6号线的行车及票务和5号线有很多不同之处,对于我自己来说有很多要学的东西,但我会在工作中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敢于实践,仔细处之,一定会在业务上打下良好的基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幸运与机会总是垂青那些有所准备的人。6号线新线现已开通千头万绪,十分繁杂,如果没有积极的态度和超前的谋划准备,是很难适应岗位要求做好工作的。“积极主动、未雨绸缪”,不仅是思想境界的反映,也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凡事从点滴做起,尽可能把工作干在前头,争取主动。这是个在辛勤耕耘中积蓄能量、在战胜自我中超越自我的过程,是以恒心和汗水为代价的,也是一个人成长进步的基础和阶梯。

读一本好书真的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粮食,更是人生中时刻陪伴我们的良师益友。

2008年1月7日

徐焱

第二篇:读书心得 关注细节

关 注 细 节

学校开展了“书香校园”的读书活动,《细节决定教育成败》一书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轻轻地翻开书的封面,在封面的内侧几行黑体小字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

观察不到细节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不善于捕捉细节的教育是缺乏技巧的教育;

记忆中不存储细节的教育是缺乏真爱的教育。

做了多年的老师,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工作,总觉得有些地方很懵懂,总觉得不能触及到某个“点”。致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不明显,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是细节,是自己忽略了细节教育,影响了教育的效果。

其实教育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动作”里完成,素质也可以在细节中培养,有时候成败的关键不在环境,而在过程中的细节。《细节决定教育成败》一书向我们展示一些教育的细节,这些细节往往被我们做老师的和做家长的忽视。或是眼神,或是动作,或是态度,而这些恰恰是精雕细琢的契机,这本书没有刻板的理论知识,也没有长篇大论的说教,有的只是一些细节的灌输,很容易操作、领悟。讲述的是小故事,渗透的却是大道理。书中安排的教育细节是我们在工作中随处可见的,例,让孩子得到好成绩的细节,让孩子养成好习惯的细节,让孩子学会交往的细节等等,读了这本书我深深地认识到,要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须关注细节,落实细节,换句话说就是把事情想细了,把事情做细了。

《细节决定教育成败》一书让我学会了关注细节,这次寒假同以往的寒假前一样,布置假期作业,其中让学生制作读书笔记《采蜜集》是一项学生从未接触过的作业,虽然学校在致家长一封信中提出了具体的制作要求,但我想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一定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于是我规定学生在全体到校的最后一天,人人准备一本16开的硬皮笔记本和一支铅笔(四年级基本不用铅笔写字了)。我事先设计了一本“采蜜集”作为样本,在课上我一边讲解一边教学生制作,掀开封面,在本子的第一页中上方写上“采蜜集”三个大字,然后在“采蜜集”下方适当位置写上自己喜欢的读书格言,右下方画个小小的简笔画作为图标,可以是一本展开的书籍,可以是一片叶子,还可以是一棵小草,或是一朵浪花。第二页设计了“序”,鼓励学生写一些自己制作感言及对采蜜集的自我评价,或写一些读书寄语。第三页设计了三个板块,即读书计划、读书目标、读书篇目,其中读书计划引导学生安排读书时间,读书方法,读书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包括用眼卫生等;读书目标的确立,立足于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读书可以积累好词好句,丰富语言,在读书中学会做人、做事、明理;读书篇目中还要注明作者及出版社。第四页设计了“读书笔记的目录”,主要有篇目序号、读书笔记篇

目名称、页码,除此之外,我建议同学们在制作过程中,每篇读书笔记要注明读书时间,根据读书笔记的内容设计一些小图标、小插图等,绘画采用珠光笔和细水彩笔,少用或不用油画棒,书写上用蓝黑中性笔,字迹不要过疏或过密,这样给人的感觉既清新又自然,在写读后感时要先打草稿,修改后准确誊写,这样才能保证制作精良。关注细节,精心布置,期待开学时同学们都能制作一本图文并茂,令人赏心悦目的读书笔记。

关注细节,把事情做细了,使一些孩子改掉了坏习惯。班级里常有几个孩子家庭作业完成的不好,平时作业少,发现作业没完成,在课间可以找空补上,但是一到周末作业偏多些时,不能够完成作业,周一根本没有时间补完,这样学生的作业越欠越多,于是每到周末我都要给那几位同学的家长发一条短信,告之作业内容,这样在家长的协助下,那几个孩子都能完成作业。

读了《细节决定教育成败》一书让我学会了关注细节,让我们都来关注细节,潜能生的发展是我们关注的细节,学生成长中的个案是我们关注的细节,不要因潜能生是极少的一部分,个案是偶然,就给自己一个借口忽略了细节。关注细节,细节滋养教育智慧;细节决定教育成败。失败的细节给人以启迪,成功的细节给人以借鉴。

第三篇:《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1

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我从书中吸取了很多有用的东西,给我今后的工作会带来很大的帮助。我希望教育工作者们都来看看这本好书。尽量给孩子们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有时间和自由去探索一个丰富多彩、安全可靠的环境。要知道玩耍对于小孩子来说并不是什么分散精力的坏事,相反,那是他们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要理解并尊重孩子自身的兴趣爱好与能力发展水平。只要我们明察秋毫,他们就会给我们指明方向。

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成功的教育细节中的每一个都发人深思,第一遍看完这本书后我又细细研读了第二遍。在重读的过程中,我也在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我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应该如何利用这些案例呢?我可以试着做哪些工作?我应该在哪些方面有所改进?我应该怎样灵活地应用这些道理来处理自己特殊的情况呢?反思自己的教师职业生涯,虽然已经是有近的老教龄了,但也容易生成一些惯性,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对幼儿的关注、对家长工作等反思的深入还是不够的,通过学习和自省也希望自己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能不断反思、不断创新,形成对教学工作的新动力。

教育如果有大事,那就是孩子们在乎的事。孩子们在乎的事是什么呢?是这堂课好不好玩、有没有趣,是新发下的语文书里有没有好看的故事,是课间能不能到操场上追跑打闹,是学校让不让去郊游,是体育课会不会被主科占用,是老师的一个微笑,是校园里的一片红叶……这些事都能让孩子们或欢呼雀跃或“黯然神伤”,大人眼里的这些小事恰恰是孩子们的大事,恰恰是教育的大事,又是教育的细节。可惜我们的教育者常常忽略这些细节,却喜欢去做大事——给学校一个大大的理念,在墙上写上大大的标语,让孩子喊出大大的口号。

其实永通写的所有的小事、细节,无非是呼唤教育、呼唤学校、呼唤老师给孩子以平等、尊重和爱。

把小事做到一个个小孩子的心坎上,用细节体贴每个学生细密的心思——这或许就是我们教育的大事。《教育的细节》里班主任坚持“睡眠第一”而非“作业第一”感动了我;宋校长说“开慢点,宁可迟到也不要急”感动了我;清林小学校长杨勇为了让学生享受一地落红之美而特地交代校工不要把紫荆花的`落花扫光感动了我;龙岗外国语学校和晋江实验小学用心为孩子们设计方便放书包的课桌感动了我——他们在乎孩子的感受,他们拿孩子们的小事当大事,他们把关乎孩子们的细节做成了精品,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味儿。

《教育的细节》好像是我在内心深处一直呼唤的一本书,好像是我很想对老师、家长们说的一些话,好像是我天天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一个个故事,所以很亲切很柔软。

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我从书中吸取了很多有用的东西,给我今后的工作会带来很大的帮助。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2

这些天读了朱永通《教育的细节》一书,这本书从五个部分叙述——“活在观念里”“守住教育的重心”“一厘米之变”“教育中的习以为常”“过有思考的较教书生活”,文字朴实、真挚,正如网络评论的那样“能穿透灵魂、体现育人智慧”,是一本关于教育的有价值值得阅读的好书。其中的点点滴滴的生活事例给这本教育学专著赢来了很多的吸引力,让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我产生种种共鸣,作者对我们教育一线中看似平常的现象的深度解读让人敬佩,更受其感染愿做那个1厘米的改变者。

在看到《一厘米之变》这一章节时,前引中的'这几句话觉得说得特别好:坚持一厘米之变,即从能改变的地方开始,一厘米一厘米地努力去改变。小如一厘米的改变,如果它挑战了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中反教育的“习惯无意识”,积少成多,就能引发更多更大的改变。

教育改革悠悠万难,细思量,并非“顶层设计”不够美妙亦非推广力度跟不上,而是再铿锵的改革步伐,几无例外要止步于观念性的“习惯无意识”。常听人说,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就改变自己。事实上,改变自己,也就间接改变了这个世界,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一分子。但改变自己,谈何容易!每个人都活在观念性的“习惯无意识”里,对太多太快的改变,有平天生的恐惧感,抵制是出于自我保护的必然反应。所以,古人概叹: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好在是“难移”,而非不能移。古人所叹之“难”,一则难在看见自已需要改变的地方,这需要自觉和反思;二则难在找到改变自已的恰当方式,这需要智慧和坚持。作为整日忙碌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师,能在一地鸡毛式的工作中,觉察到一个个看似很小的教育行为,可点滴积累并逐步成为难解的大问题,对于我个人只是努力去改变自己,期待今天迈出的一小步,明天可以收获一片蓝天。

《润泽的座位》,让我知道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在我们的目光之外成为“边缘人”“局外人”,应成为每一个教师的基本素质一,个老师最难做到的事情,并非获得多高的职称、多大的荣誉,而是如何做到对人性充分的关注、理解和呵护,并几十年如一日在“琐细”的工作中为每一个孩子的未来累积美好的态度。有时候,评价一个教师是否是好教师,从他对待教室里那个“特殊座位”的态度和方式,就可以一眼看出来,因为作为教育者,若不理解座位背后学生微妙的心灵世界,则其与教育相隔的距离,不知要多出座位多少倍。这或许就是细节的力量。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3

今天读了苏州德育的一片文章《良好的教育从细节开始》觉得对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很有帮助,忍不住谈谈自己的看法。

作为一个班主任不仅要有足够的智慧、耐心、责任,还要时时、处处、事事关注细节,把教育做死细、做小,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为今年在教二年级,所以学生来打小报告的特别多,某某打了我、某某不让我走路、某某偷我的铅笔……每次解决要花费我很多时间,怎样让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让学生学会宽容别人呢?我给学生讲宽容的小故事: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在寺院的高墙边发现一把座椅,他知道有人借此越墙到寺外。长老搬走了椅子,凭感觉在这儿等候,午夜,外出的小和尚爬上墙,再跳到“椅子”上,他觉得“椅子”不似先前硬,软软的甚至有点弹性。落地后小和尚定眼一看,才知道椅子已经变成了长老,原来他跳在长老的身上,后者是用脊梁来承接他的。小和尚怆惶离去,这以后一段日子他诚惶诚恐等候着长老的发落。但长老并没有这样做,压根儿没提及这“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小和尚从长老的宽容中获得启示,他收住了心再没有去翻墙,通过刻苦的修炼,成了寺院里的佼佼者,若干年后,成为这儿的长老。我在晨会课上让孩子们讲讲身边的宽容故事,找找别人的优点,慢慢地我发现孩子们变得越来越有礼貌了,打小报告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在教育中班主任要有宽容心,要允许学生犯错。并给予一定的耐心、等待学生去改正。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陶先生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让我们班主任学会宽容吧,给学生多一点宽容,学生自己就会多一点自尊,多一点自省。宽容是大爱,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教师也不是完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失误,只有对孩子们有一颗宽容的心,才能赢得孩子们对自己的宽容,心里互不设防,才能实现真正的'心与心的交流。让我们以博大的胸怀、独具的慧眼接纳我们的学生,赏识与宽容我们的学生。多一份关爱,少一份冷漠;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责备;多一份民主,少一份个人专断……我们的教育或许会收到更好的成效。因为宽容,纷繁的生活才变得纯净;因为宽容,单调的生活才显得鲜丽。宽容赋予了生命多么美丽的色彩!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4

最近,我阅读了《教育的细节》这一本书。接下去谈谈自己教育的一点感悟。从大学毕业至今已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十三年了。从当初一个懵懂、稚嫩的小后生,我变得更加成熟。回顾这些年的教学经历,我觉得是快乐与痛苦并存。和学生在一起,心情会变得愉悦,心态也会更年轻。但面对成堆的作业和班级的琐事时而会变得烦恼。

但虽然工作中有少量苦楚,我从没有放弃过。因为对于我来说,它就是一份事业。虽说平凡又微不足道,但它是我人生前进的动力和心灵的寄托。的确,就是这份对工作的执着和热情,让我每次都能精力充沛地走上三尺讲台,和同学们一道去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教学工作繁杂而又有些枯燥,但有时静下心来去思考、去总结,定会发现许多乐趣和那片属于自己的沙漠绿洲,给人无限遐想。

在教学中,和同学们谈谈英美文学,中西方文化差异会让学生们觉得你知识渊博;和他们谈谈人生会让他们觉得你很有人生阅历;和他们一起课堂互动,会让他们觉得你很有亲和力。是的,这就是我教学经历的真实写照。每每想起,都会喜悦涌上心头,心情自然舒畅起来。

谈到自己的教学观,我觉得可以用“与生为友,共同发展”这几个字来概括,虽说语言朴实,但也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那么,我该怎么做呢?

第一,与学生为友,相互理解。

自己也是从一名普通的初中生成长而来的。初中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的一个阶段。所以,我都会正视学生成长中的一些错误,想方设法地帮助学生改正。

第二,永葆年轻心态,跟上时代的节拍。

从刚工作时的90后学生到现在面对的00后学生,我发现我所教的学生们的观念有了很大的'差异,社会赋予给他们的责任和荣辱观也有不少的变化。教的学生越来越年轻,而我们老师年纪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更应该保持一种年轻心态,更好地融入新鲜事物中,而不会变成学生口中所谓的“老人”。

第三,教书育人,从我做起。

为了不被社会所淘汰,我经常学习。更多去了解学生的心理,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关心帮助他们。

以上,就是我个人教育的些许感悟,或许很平实,但我会继续慢慢摸索,去开辟更为广阔的教学绿洲,和学生们一道,共同发展。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5

刚拿到这本书,就被里面一个个生动的例子吸引。“把你送到小班去”“对你真棒的质问”“你们喜欢不喜欢呀”这些熟悉的例子都是曾经发生在我的身边。特别看到“为什么她总是最后一名”这个例子,让我想到了不管我接手哪个班级,似乎总有那么一两个孩子有这样的问题。

笔者举的这个例子很贴近生活,里面老师的`做法其实是有普遍性的。老师们因为碍于日常生活环节的时间安排,所以很难有时间心平气和的去和这样的孩子交谈。看了这本书,让我突然想到,是不是真的是因为没时间,还是自己对孩子没有真心的接纳。环节时间紧凑不是客观原因,是自己浮躁的心造成了与孩子之间的障碍。让孩子怀疑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是否真诚。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也许这些孩子就是被我们无形中加倍的放大了这一个缺点,以至于遮蔽了孩子身上其他的优点。看来真的是要时刻提醒自己始终要以接纳、尊重、信任的态度了对待孩子。其实这些动作慢的孩子身上有很多优点,比如:这样的孩子做事往往很仔细、谨慎。我们应该多挖掘孩子的优点,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给他想要改变自己缺点的信心与勇气。

真的很喜欢这本书,里面一个个的细节看起来似乎是小事情,但确实是我们一线老师们经常会遇到,甚至是常犯的一些错误。书中的“细节透视”对每个案例都进行简单的理论阐述,剖析了细节背后的积极或消极意义,让我感受到了小细节,大学问的魅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做好每个细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茁壮成长。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6

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寒假里我认真学习了《幼儿教师88个成功的教育细节》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格温.斯奈德.科特曼,在美国马里兰大学获得幼儿教育专业学士学位与硕士学位。她从事幼儿教育事业近30年,当过幼儿园教师、幼儿园园长、大学教师和教育培训者。本书着重介绍如何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和建立积极有益的家园关系两个方面的内容。她以讲故事的方式提供了88个幼儿教师与孩子、与家长相处的细节,包括如何与孩子交流、如何应对孩子的错误、如何帮助孩子学会合作与分享、如何与家长合作等。对于幼教工作者而言,可将此书比喻成自己的私人导师。

翻开书的第一辑,第一个章节的题目《使用非语言交流方式》首先吸引住我:当笔者与故事中8岁的男孩做了15分钟的游戏后,这样写道“男孩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来碰了碰我的胳膊。他这个动作对我来说意义非同一般。因为这不是处于他的好奇,而是想向我表达他的友好。”故事后附有一段“小贴士”以及给教师自省的`几个问题——“问问自己”:我有没有使用非语言教师方式呢?我会不会用肢体语言来向小孩表达自己的赞赏与肯定态度呢?虽然是短短数语,但带给我深深的思考,面对孩子,我们应如何走进他们心灵给他们爱,书中对此给了点睛的指导,这在工作中是很受用的。

我非常赞同作者从始至终阐述的观点:尽量给幼儿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有时间和自由去探索一个丰富多彩、安全可靠的环境。要知道玩耍对于小孩子来说并不是什么分散精力的坏事,相反,那是他们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要理解并尊重孩子自身的兴趣爱好与能力发展水平。只要我们明察秋毫,他们就会给我们指明方向。

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88个成功的教育细节中的每一个都发人深思,第一遍看完这本书后我又细细研读了第二遍。在重读的过程中,我也在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我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应该如何利用这些案例呢?我可以试着做哪些工作?我应该在哪些方面有所改进?我应该怎样灵活地应用这些道理来处理自己特殊的情况呢?反思自己的教师职业生涯,虽然已经是有10几年的老教龄了,但也容易生成一些惯性,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对幼儿的关注、对家长工作等反思的深入还是不够的,通过学习和自省也希望自己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能不断反思、不断创新,形成对教学工作的新动力。

威廉.詹姆士说过:“智慧就是懂得应该忽略什么。”我相信,细节决定成败,不要放过日常工作中、与孩子们相处中、处理事情过程中的任何小细节,用心对待与孩子们的每一天,一定能在保教实践中提升自己与孩子、与家长相处的智慧,走向成功的职业人生。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7

近段时间在我们工作室的建议下,翻开这本由中学高级教师许传利撰写的教育书籍,感受颇深。这是一本重在中学教育的书籍,它所折射出的教育原理、教育思想、方法等对我们高中教师日常教学和工作影响深刻。

开篇的教育热点探讨如“禁补令”为何成了“禁不灵”。初中和高中的“中考及高考”的升学压力大,也在无形中成为广大家长、老师和学生的沉重包袱。为了能在残酷的竞争中成为佼佼者或者不被淘汰,家长能做的就是给孩子施压,报各种补习班;老师能做的就是执行领导的施压政策,完成指标;学生能做的就是接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事实上,不管是教育所涉及的任何一方,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能在这个社会脱引而出,或者说有一席之地。说得更白点,就是这个社会的各项制度,如考试制度、评价制度、用人制度等等,无一不反映出一个人想要成功就必须刻苦学习,拼尽全力考入好的大学。对于此现象,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的我们感到无比痛心,素质教育的旗帜高高挂,应试教育却依旧深入人心。

在“问题生”更需关怀中提到经济学中的名词“边际效应”。何为“边际效应”?简单地说就是对于需要或缺乏某种东西的人来说,给予其这样东西的附加值远比给予不需要或者不缺乏的人要大得多。将这一效应应用于教育中,也就是说对于“问题生”“后进生”,他们缺乏老师的人关心、鼓励、表扬;而优等生则对老师的表扬与关心早已习以为常,无论老师再怎样发自内心的赞扬,优生都不以为意,因为他们“娇生惯养”惯了,而对于“问题生”,老师的一个亲切的眼神都会成为他们肯定自己的源泉。对于“问题生”,他们之所以成为问题生,是因为所有人对他们漠不关心,冷嘲热讽,家长如此,老师如此,就连同伴也如此,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如果在教育中,我们教师能发现这一点,多对他们爱护、关怀、理解、体贴,他们就会产生积极情绪,并逐步朝向正常转化,这一过程也可以与家长沟通,家校共同努力,使得问题学生重新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从而肯定自己,进而督促自己向优生发展,因此,对问题生的转化,情感教育很重要。

下面我摘录一些许老师的观点和语录,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和认识:

1师生关系的零距离与温热有隙效应。零距离由此衍生出一些非理性的做法和一些形式化的操作,违背了教育规律,于切实改善师生关系无益。无数事实证明,追求“零距离”在理论上是值得商榷的,在实践中是应当缓行的,在后续影响上是令人担忧的。保持距离,适度交往是人际关系的适度准则。教师还是应该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好,保持“亲而不熟,敬而不远”的状态更益于恰到好处地体现“师表”的作用。“师道尊严”并非都是“发霉的奶酪”凡事都有底线,就像木桶都有铁箍。放开了,就全散了。

2教师着装不能过于“随便”。服装有人的第二皮肤之称。教师的着装必须有助于育人的功能发挥。由于教师人际交往的主要对象是学生,教师着装时尤其要把握“性的吸引力”这个维度,有研究表明,学生最受不了教师的几大衣着:低腰、低胸、透明,紧身,下摆喇叭超大的裤子,颜色太过艳丽,浓妆艳抹;男教师蓄长发,女教师爆炸式发现。教师应该如何着装,并非一己之事,还需与其具体的职业性质结合起来,掌握一个恰当的分寸、尺度,应该在尊重教育对象、契合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做到衣着个性与教育规范、个人形象与职业形象的有机统一。教师的服饰也是一种软环境,同样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教师的着装除了摒弃“薄、透、露”外,还应注意:庄重整洁、典雅大方;重在得体,切忌太土;与时俱进,儒雅宜人。

3新课改谨防“唯新主义”:所谓唯新主义就是新的两个凡是“凡是新的就是好的,凡是新的就要紧跟”。要处理好如下关系:继承与创新、基础与提高、能力与知识、个性与主体、模式与经验、激励与求实的关系。所谓教育模式是为解决特定问题,在一定抽象、简化、假设的条件下,再现原型客体的某种本质特征的方法,它是沟通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是一所学校长期稳定使用的教育方法经过概括、抽象而逐步演变形成的。

4构建和谐校园,校长须处理好另外的十大关系:

“决策力”与“执行力”的关系

“一位管理者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

校长的决策力:善于规划学校近期与远期的发展目标,确立学校特色发展方向,制定出既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又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具备扎实丰富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业务理论知识和计划管理的能力。换言之,就是要建立学校共同愿景,在全体教职员工中形成比较一致的教育理念,激发全体教师共同参与。

作为校长还需要有将决策力转变为现实的执行力。

所谓执行力,是通过一套有效的系统、体系、组织、文化或技术操作等办法把战略决策转化为结果的综合实力。

校长决不能“第一年宏伟蓝图,第二年糊里糊涂,第三年唯利是图,第四年一塌糊涂。

“制度”与“制裁”的关系

学校管理既要有“制度约束”也要有“人文关怀”。须知,对教师这一特殊群体而言,言之有“礼”比“言之有理”更为重要。如果不是简单地以“制度”去“制裁”教师,而是灵活运用人际关系心理效应,就比较容易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使人尽其才,才尽其能,从而使工作达到最优。

“门房”与“心房”的关系

在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把人的根本需求与特殊性作为出发点,使各项工作合于人性。换位思考就是一个重要的.方法。

“拇指”与“食指”的关系

管理的艺术不在于做指示、下命令,而在于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师生为学校的工作目标去奋斗,校长对学校工作的管理,不能仅仅满足于“食指效应”——指点工作,指点方向,而更应发挥“拇指效应”——激励先进、激励师生,让教师感受到学校领导的真情与关爱。

“价值”与“分值”的关系

“领导”与“引领”的关系

领导者,应具备“君子三变”的素质,《论语》记载:“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作为校长应该在引领方面下功夫。

“20%与80%”的关系

“无为与有为”的关系

“教学”与“教研”的关系:“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虚”。

“政令”与“朝令”的关系:校长应该在组织上、制度上、措施上、方法上确保“政令”相对的稳定性、持续性、导向性。

5班主任队伍的现状及对策

班主任分类:经验型、科学型、高压型、保姆型、灯草型、

经验型:这类班主任的特点是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年限长,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人生阅历丰富,工作起来不温不火,按部就班,管理常常建立在“经验”和“体会”上,这类班主任时学校常规管理得以落实的基础。

科学型:思想活跃、积极进取、事业心浓、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素质,且善于吸取先进的教育理论及先进的管理方法,工作热情高,方法较灵活,业务能力强,教学受到学生欢迎。这类班主任不仅在常规管理中能做到井然有序,所组织的班会或其他活动也往往很有创意,班级干部管理能力强,学生自律觉悟较高,学习成绩普遍较好。是班主任队伍中的优秀分子。

高压型:这类班主任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善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对班级的管理“高压”多于引导,训斥多于激励。学生对班主任又畏惧感,一般能言听计从,但对任课教师则尊重不够。师生关系貌似融洽,实则虚假。班集体似一潭死水,缺乏应有的生气;班级组织纪律尚好,但学生的成绩普遍较差。这类班主任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愿望良好,但是缺乏经验,急于求成;另一种是对班主任工作不是出于热爱而是迫不得已,心有怨气,借“压”整人。这类班主任约占总数的1%—3%,是班主任队伍中的稀有元素。

保姆型:热爱班主任工作,事业心较强,但缺乏科学管理的经验,对学生常常无原则地呵护溺爱,甚至将班级学生视为私有财产,容不得有关领导及任课教师的批评和指责。这类班主任工作勤勉,工作量大,成天忙忙碌碌,但管理效果不突出。这类班主任多为刚刚步入教坛的年轻女教师,约占总数的5%—10%,是班主任中的常见因素。

灯草型:他们对学校安排的班主任工作能推则推,实在不行则原则上同意领导的“分配”。班主任工作一般无长远规划,犹如灯草,领导拨一下就动一下,毫无主动性。对班级同学较为冷淡,对班干部缺乏应有的指导和培养,平时对班级情况亦少主动过问,一旦出了问题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成天忙于救火,收效甚微;一旦出了问题,不愿意从自身找原因,不是指责学生及其家长的素质差,就是私下抱怨学校领导或其他教师对自己要求过高,既听不见不同意见,又不愿意化力气钻研现代教育理论,既压不住台,也叫不住座,班级秩序混乱,学生情绪低落,后进生面大,根本无法完成学校领导下达的各项任务。这类班主任虽然人数极少,但对学校的声誉及所在的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学习成绩提高等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是班主任队伍中的“阿斗”分子。

以上是我对《教育细节的深度反思》近期时间的一些随意阅读,感悟肤浅。这本书,又一次让我学会“联系实际、取其精华”的阅读方法。我不是领导,不是校长,只是个平凡的老师,有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虽然提出,却也难以解决,我可以操作的内容是有关于教育教学的。此书教育教学方面的建议,值得我在日常教学中推敲,实践。另外,了解了几个名词。“缄默知识”是我了解的新名词,这也是我受到启发的所在。如此来说,“百年树人”的价值越来越被教师感知。显性的知识是我们能够直接感觉到的,还有一部分知识就是“缄默知识”,是难以表达的,却也有老师的教育作用。“第三教学”的意思也是初次涉猎,对我有用的教育格言、教育方法在以后的读书过程中不断摘抄,予以积累。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8

暑假里,我有幸拜读了朱永通先生的《教育的细节》一书。拿到书本,一行小字跃入眼帘——警惕细节中的魔鬼,让天使常驻。何为魔鬼?何为天使?当我一页一页翻看着的时候,我想我似乎明白了……

《教育的细节》这一书其实是一个个案例,一个个故事片段,有他女儿教育成长的真实经历,有他到各地学校的所见所闻,以小见大,娓娓道来,他不似教育类书本中的大段大段的道理哲学,更像是话家常般的阐述,读之让人耳目一新。

如《单独的座位》、《课堂中的道具》、《怎么和孩子说话》,这些细节常在我们的教学生涯中遇见,可也常常被我们忽略。当我读完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不禁在想,如果换做是我,我会怎么做?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朱永通先生提到的《一厘米之变》,看到这个标题,我就想到了我们班的一个小朋友哲哲。哲哲小朋友,长得非常帅气,很聪明,上课回答问题都能回答到点子上,数学操作也做的又快又好。可就是这样一个本来应该很讨人喜欢的小家伙,在班级的一日活动中,你会听到很多的告状声,哲哲抢积木了,哲哲把小朋友弄哭了……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老师都会想怎么让他变好呢?其实改变他人何其不易,不如试着改变自己。也许你会觉得你改了他怎么还是这样?那么不如想我改的是不是不够,再多一厘米如何?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们两位老师、阿姨、孩子的妈妈甚至孩子的整个家庭都在悄悄的变化,在这样的变化中你再去观察孩子,你会发现孩子也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从原来的迫不及待到现在的学会等待,从原来的不敢放手到现在的`其乐融融……也许有时候还是很调皮,但是只要我们继续坚持每天一厘米,相信孩子也会越来越好。

俗话说: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教育的细节关系着教育的成败。而“一厘米之变”所变化的就是种种细节,包括观念的“一厘米之变”、教育重心的“一厘米之变”、对教育中习以为常的事情的“一厘米之变”……坚持一厘米之变,从能改变的地方开始,一厘米一厘米地努力去改变,积少成多,量变产生质变。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9

《教育的细节》全书共分五辑——“活在观念里”“守住教育的重心”“一厘米之变”“教育中的习以为常”“过有思考的较教书生活”,道出鲜活案例中蕴含的思考和启示。细节虽小,却能穿透灵魂、体现育人智慧。

假期我有幸读了朱永通老师的《教育的细节》。细微之处多常识,细微之处藏卓见。捍卫常识,大而言之就是捍卫未来;小而言之,就是对规律和人性的尊重。细节的力量在于理性的批判和建设。纵观全书,朱永通老师以敏锐的视角不动声色地真实记录了这些年他在教育界的所见所闻。审视之中难免忧思,也不乏批判,但他不囿于一时情绪上的发泄和愤慨,更多的是客观省察后的理性思辨。让我们在“自我发现”的同时,还能增强“自我变革”的行动力。

他在书中直面教育现实中司空见惯的种种问题,切中要害,思想深邃。书中没有对宏大叙事的理论阐释,只有面对一个个教育细节的理性思考,既启迪智慧,又滋养心灵,是追根溯源、探寻教育本质不可或缺的“活的范本”。书中对很多教育细节的思考,唤醒了我们对常识的尊重和敬畏。阅读品味中,我们会不自觉地和朱永通老师一同进行深层次的拷问,继而反观自身,或颔首称赞,或汗颜不已。如《润泽的座位》一文中,他从女儿受伤的经历中发现了一个经常被忽略的细节:如果班级学生数为奇数时,怎么安排那一个单独的座位?在惯性思考中多是消极惩罚的.答案,而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把这样特殊的座位变成了“表扬的座位”。在郑也夫先生《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中,我们看到了这一做法和“喜新厌旧”背后的理性分析:“追新”构成的适度刺激,变成了激励学生的媒介,暗合了人性炫耀的本能,激发了潜在的正能量,体现了润泽人性的价值和意义。

教育一定要直面现实的问题,直面人性的善恶,不逃避,不伪装。一味的批判会赢得群情的回应,但这种非理性的情绪宣泄于事无补,于人无益。正如朱永通老师倡导的“一厘米之变”——“从能改变的地方开始,一厘米一厘米地努力去改变。小如一厘米的改变,如果它挑战了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中反教育的‘习惯无意识’,积少成多,就能引发更大的改变。”的确如此,在仰望星空的时候,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建设之路如何根植素朴的大地,哪怕有暂时的弯路,但拐角处总有会有惊喜,有亮光,哪怕很微弱。微,也是一粒种子,一份力量,一种希望……这本书对一线教师而言有很深的启发意义,它能指导我在教育的过程中更好地保护学生,保护学生是在保护人的心灵,读完这本书,我在思考:我要成为什么样的教师,我能成为什么层次的教师,我应该从哪些角度去自我反思,我目前的不足和我将要努力的方向分别是什么。

这些思考不会停止,只要我在一线教学,只要我从事教育行业,我就会把这份工作当作事业去经营,去创造,去丰盈。读书的目的就在于使自己成长,我的教育事业刚刚起步,我相信,如果我能保持自我审视,自我鞭策,并且不断汲取前辈经验,吸收专业营养,我一定会幸福地工作,我教出的学生一定会是幸福的孩子。

一本书物理意义上的重量轻如鸿毛,但“化学反应”意义上的重量却有无穷的意味。岂止如此呢?于他,或许只是个体的“精神侧影”,但于读者而言,这种潜藏的富足却是一种莫大的“正向力量”,它如精神暗夜里“自明的火种”,将鼓舞千千万万个你我不断匍匐前行。

第四篇: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读书心得

今年暑假,我研读了《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书,感触非常深,这也许是我从教以来对我感受最深的值得鉴的一本好书。我从教学方法探索、教师的语言行为、课堂突发事件、学生的学习状态等几个方面入手专心研读,郑老师抓住了以上几个细节的关键核心问题来进行研究,但在现实教学中这些大多是被我们忽略了的或完全不以为然的小问题,而在郑老师的眼中却成为了非关注不可的大问题。

曾经听有人说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是啊,连小事都做不好的人,谈何做大事呢?更何况课堂教学中根本就没有小事可言。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师生的语言、行为、举止,都应该严谨得体。本书中,郑老师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语言、教学中的参与程度、教师的手势、甚至是教师的行走路线都做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和周密的阐述,仔细的品味,确实有理有据,不容忽视。是啊!只有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感觉当一名老师难啊,特别是要做一名时刻都关注细节的老师,更是深感压力之大。

课堂教学是对教学智慧的挑战,教师在解决一个问题时,要敏锐地察觉到还存在的其他问题,并且着力对后者进行思考与探索,在问题的深入探究中,形成自己的智慧和独到的教学本领,才能形成自身的教育教学智慧。关注细节,将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我们应该努力把细节做到位,让我们的课堂散发着和谐与美丽,让我们的学生在和谐与美丽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课堂教学也是一个艰辛的的旅程,我们要脚踏实地的,一如既往的坚持探究每一个细节问题,如果说一个细节就是一朵最美的小花,那么我们应该致力于将其编织成世上最绚丽多彩、最赏心悦目的花环。让我们一起来采花吧!

第五篇:名师课堂经典细节 读书摘记及心得

课前精彩交流

宽松、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直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并指导行为。(美国)罗伯特利珀

课前谈话犹如上课的“序幕”是指教师利用课前简短的时间为沟通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结合教学内容而设计的即兴谈话。课前谈话要做到“趣、诚、巧、疑、实”

教育学家斯维特罗夫说,教育最重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就是幽默。幽默的语言,绝不是为了博学生一笑,他在给学生愉快欢悦的同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悟出“笑外之音”

利用学生的好奇的心理,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吸引学生,引导学生逐步进入课堂的气氛。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应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堂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因为师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具体教学内容不同、班级情况不同,课前谈话的设计往往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因此,谈话的方法要灵活多变,切不可千篇一律,而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巧妙的谈话方式,无论是那一种谈话法,都要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为学生学习新知识营造一个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起,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提供一种既令人愉快又有用的东西,当学生的思想经过这样的准备之后,他们就会以极大的注意力去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最感兴趣,会觉得内容亲切,易于接受与理解。

新课精彩导入

新课的导入有时可以创设认知冲突的思维情境,使孩子徘徊在思维的矛盾中,从疑问中产生“探个究竟”的幸福;有时可以创设悬念,紧扣学生心弦,造成求知若渴的状态;有时可以把鲜活的生活引入课堂,让孩子们一开始就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产生非要学习的愿望;有时还可以用故事或者猜谜等形式开讲。不论是以“境”还是以“疑”、以“趣”来开讲都是为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华罗庚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学习中,选取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知背景。的确生活中数学是鲜活的,数学若脱离了生活实际则显得苍白无力。

卢梭曾说“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断伤的结果。”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自觉主动地学习。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它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是学生进入主体角色的重要保证。

悬疑,苏霍姆林斯基有言: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是就是希望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情境,这里指的是“问题情境”苏联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曾指出:思维过程最初的时刻通常是问题情境。对学生而言,问题是放飞他们想象的钥匙。有了问题他们就会产生一种需要,一种渴求。它的最大功能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室所讲授的内容上来。

三、课堂精彩展开

有效的课堂展开应当起于疑,序于疑。起于疑,开始于学生的疑问,让疑问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序于疑,让疑问成为课堂天然的主线。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四、课堂精彩提问

有为教育家曾说过:教师不暗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时不容易成功的。说明课堂提问时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考察教师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血情的驾驭程度。荷兰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认为,数学与其他思维相比较,有一个最大的的特点,那就是对任何一个陈述,都可以确定其对错。

教学就是要反复探讨和辩论来认识事物。卢梭认为,教学要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通过观察和探索,获取真实的知识。杜威—作为探究教学的最早倡议者之一,强调教师不要让学生只获得别人的理想成果,而是要学生在自己的探索中去创造性的获得知识和技能。

美国学者萨奇曼认为,教师首先要创造使学生感到困扰的问题的情境。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以了解问题的本质,再提出假设,指导学生身体力行进行探究学习。

我觉得提问时,应该提出一个与学生原有的认知发生矛盾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

五、课堂精彩生成

在课堂中,我们应该注重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让我们的课堂更加地呈现出一种开放与生成。教师应该能及时“抓彩”、随机应变,让我们的每一堂课都能上出“意外”,上出“精彩”。在实施预设教案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高课堂应变能力,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充分利用生成性资源,调整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案,教学活动,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使课堂再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交锋,从而再有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因此,动态生成是课堂预设的升华,我们的课堂需要动态的生产。

预设与生成犹如课堂教学的一对孪生姐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缺乏预设的生成是肤浅的、低效的,难以把握;没有生成的预设是机械的、乏味的、缺乏生命活力的。

教育学家洛克说过:“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都变成一种游戏式的。

有效的课堂生产:

1.宽容的接纳生成2.机智地促进生成3.巧妙地创造生成

教师只有在课前预设中充分考虑了课堂和学生的所有可能,课堂才会在教师的把握和调控下自由生成。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悱其实是学生在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之前一种短暂的心理空白,由于每位学生个性和接受能力的差异,对同一问题的思考所需的时间,也不可能同步。因此,我们面对生成一定要留足思考的时间,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知识的积累,逐步达到预设的目标,还有助于学生展示丰富、独特的内心世界,有助于教师重新整合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进程。

课堂生成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做到的是要引导学生将生成的结论表达出来,引导交流,达到共享。

六、课堂智慧拓展

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课堂教学的拓展给予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的感知和研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实践者,从而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真正把课堂构建成为连结课文和生活的桥梁,真正的实现课内和课外的沟通。老师的作用不再是依据概念去分析课文,而是引导学生遵从认识规律去感知和思考,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的拓展时一门教学技术,更是一门教学艺术,只有正确的使用,才可以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洋溢着智慧的火花。精彩的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将知识运用由课内逐步拓展延伸到课外 2. 将判断方法逐步拓展延伸为判断策略

数学课总是力求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复杂的事物,用最和谐的图画抽象出形象的形体。

课程资源不仅仅是指教材,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学生的差异,师生和学生间交流启发也是有效的课程资源。

倾听,延伸到心灵深处的音乐 思辨,拓展学生数学思维的体操 尊重,人性关怀拓展的魅力语言

明确概念,突出数学思考。数学课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技能的教学,更是心智和思维的训练。数学课的核心就体现在思考上,否则枯燥干巴的概念教学就会失去大部分的意义。在问题情境中丰富数感。数感是一种数学的直觉,它表现为主动化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的态度和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决定一个人数学素养的高低,很大程度上看其如何对待数学,如何理解数学,能否应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但小学生的数感不是实际去解决应用问题,而是培养数学兴趣和数学意识。

开放课堂中的数学文化。因拓展延伸而使课堂呈现全方位的开放。开放的课题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课堂的开放并非是一定要走出课堂,也并非一定是借助多媒体的具体情境。开放首先是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探索,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中的对话,是这堂课的特色。

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而实际生活总是千变万化,不是简单运用公式就能解决的,它需要灵活对待。

七、课堂精彩评价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生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学生总是很重视教师的评价,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把爱的阳光洒向那些易被遗忘的角落,使他们在引导激励下看到自己的能力和进步,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激励评价是教师启迪学生智慧,开掘学生潜能的一种艺术。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评价最具有权威性。对于学生来说,他在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一旦得到老师的鼓励、肯定评价之后,内驱力往往成倍地激增.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面向学生个体,有针对性地从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动机、态度、自信心、思维方法、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等方面进行适时、正面、积极的评价。

教师非常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有意识的让学生经历“失败”的过程。其实有时让学生体验失败也绝非是一件坏事,失败给人们带来的感觉非常复杂,孩子必须学会面对这些情感。必须要学会接受失败、痛苦的感觉,然后不断自我反思,自我调控,直至成功,每一个过程都不能回避,正如名言所言“失败乃成功之母”

认知心理学对“元认知”的研究表明“自我评价是元认知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叙述能否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认真地总结各种学习方法,检查学习活动进行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进一步的数学学习。

八、课堂精彩结果

起句如爆竹,骤响易沏;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谢榛 课堂结束时新授结束时,以精炼的语言,通过归纳总结,实践活动,转化升华和设置悬念等方式,对所学知识和技能及时地进行系统巩固和运用,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传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美国教育学者加里 鲍丽奇认为:利用学生的观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的调节对答又可以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投入,帮助学生用自己的想法、经历和思维模式建构学习内容。

下载《细节》——读书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细节》——读书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行为五十个细节》读书心得

    《教师行为的50个细节》读书心得 最近读了《教师行为的50个细节》,通过读书让我觉得,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读这些教育专著时,我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

    教师行为的50个细节读书心得

    《教师行为的50个细节》读书心得读了《教师行为的50个细节》之后,提高自己的素养,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因而,不管参加有组织的学习活动还是自我学习,教师都要管理好自己的行为细......

    《教育的55个细节》读书心得(五篇材料)

    《教育的55个细节》读书心得 细节决定成败,有时我们过于注重事情的结果而忽略了做这件事中的微小的细节,细节虽小对于人的一生却相当重要。读了《教育的55个细节》后我更加深......

    《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读书心得

    《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读后感 小二班 邹雯曼 “细节决定成败”是一句人们耳熟能详的话,这句话对于幼儿园教育尤显重要。幼儿教师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传递出的或积极或消......

    读书心得:品味细节,感受美丽(共五则)

    品味细节,感受美丽 ——读《细节决定成败》有感 给心灵沏一杯暖暖的香茗,在星光点点的夜,守着一点灯光,品味细节的芬芳。细细读完汪中求先生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书中大量的......

    《成于细节,赢在执行》读书心得

    《成于细节,赢在执行》读书心得钟文强最近阅读了《成于细节,赢在执行》一书,其中对于细节和执行的相关论述以及这两者对于工作的重要意义都给我带来的巨大的启示。这本书从细节......

    《致青年教师》读书心得:精雕教育细节 成就教育大业

    《致青年教师》读书心得:精雕教育细节 成就教育大业 《致青年教师》读书心得:精雕教育细节成就教育大业 我很喜欢这样的师德培训方式,发一本贴近一线教师的书籍,让老师们坐在桌......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王茂龙(最终五篇)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 王茂龙 读了朱永通《教育的细节》深受启发,作者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反应了教育工作当中注重细节的重要性,很引人深思。 《平等观念在哪儿》一文,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