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兴寨村村情介绍
鸡场乡兴寨村村情介绍
兴寨村地处鸡场乡东部,距乡人民政府驻地6公里,平均海拔1410米,织金至六枝公路横穿境内,年均气温27摄氏度。行政区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9.0亩,人均耕地0.54亩。
全村辖兴寨、上坝、李家坝、黄泥寨、扈家河、大地头 6个村民组,318户1367人,村内居住着汉、苗、彝、穿青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85人,占总人口的20.8%。盛产玉米、马铃薯、烤烟、核桃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种植业和养殖业.完成入户院坝、连户路硬化189户,占总户数的60%。黔西北居民改建户17户。
第二篇:干河村村情介绍(范文模版)
鸡场乡干河村村情介绍
干河村地处鸡场乡东南部,距乡人民政府驻地3公里,平均海拔1410米,年均气温25摄氏度。
行政区面积:5.8586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18.0亩,人均耕地0.6亩。
全村辖勾家寨,良子上,七块田,长麻窝,瓦房寨,青杠坡,秦家岩脚9个村民组395户1854人,村内居住着汉、苗、彝、穿青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 290人,占总人口的15.5%。盛产玉米、马铃薯、烤烟、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主要经济产业:烤烟。
完成入户院坝、连户路硬化331户。,
第三篇:农村村情调查报告
***村村情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乡东南,属于平原村,南临沙河,属于井灌溉区,全村共有居民户,口人,辖三个自然村(***、***、***),个村民小组,现有可耕地亩,人均年收入
元。
***村人民群众以农业种植为主,个别群众从事养殖业,种植业是群众的主要从事行业。畜牧业以养猪、牛、羊等几个传统的养殖种类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是,由于结构、布局不合理、缺少养殖技术、缺少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发展速度较为迟缓,不能很好地为人民群众增收所利用。
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距离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和构建和谐农村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
二、发展优势
该村区位优势显著,大道从境内穿过,正在修建的 路也从村内穿过,交通便利,该村是城镇一体化规划村之一。历史上是乡蔬菜主要供应村之一,由于长期以来的种植结构不合理、种植技术落后,加之市场竞争激烈,导致经济效益不佳,近年来群众种菜积极性锐减,严重的制约了本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
设,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大种植、养殖优抚力度,能够有效的促进本村蔬菜种植,改善农业种植结构,最终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
由于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该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因此,大力提高对剩余劳动力的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能够更好的改善该村面貌、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技术、缺资金。长期以来,由于群众缺乏文化知识、思想落伍、观念守旧,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有待提高,对于依靠农业科技种植、养殖的认识不够,因此种植、养殖的品种较单一,经济效益不佳,严重的挫败了群众的种植、养殖积极性,因此缺技术、缺资金是困扰该村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2、移民村供地。由于该村基层组织建设力量薄弱,支部不够团结,战斗力不强,加之家族势力鲜明,且派别对立严重,群众思想认识不够,导致了移民新村供地工作不能按时完成,严重的影响了全乡工作大局。
3、群众上访严重。一年来,因为移民村征地问题、西气东输管道占地问题、班子问题以及个人纠纷等问题引发的上访事件时有发生,在全乡造成了不良影响,严重的影响了全村发展稳定大局。
4、班子建设。该村支部力量薄弱,缺乏战斗力,没有成立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失败),急需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力度,增强支部战斗力,以便更好的推进全村工作的开展。
四、解决措施
1、大力提高农业生产技能培训。
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站点平台作用,组织好群众定期进行学习,并聘请农业种植、养殖专业技术人员在农闲时对群众进行培训,同时收集农业种植、养殖有关信息制成海报宣传页,及时发到群众手里,增强群众发家致富本领。
2、引进资金,推进农业发展。
主动引进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该村区位优势,搞活、搞好农业种植、养殖门路。同时,进一步制定种植、养殖优惠政策,引导群众走致富奔小康之路。
3、化整为零,逐步解决征地问题。
专门成立移民新村征地工作队,分工明确,认真做好群众工作,对存在的问题逐一化解,各个攻破。
4、建立信访代理制度。
建立信访代理制度,依靠全乡开展的党员干部“联树保促”活动,对经常上访的对象进行责任分包,定期入户调查,做好各项安抚工作。
5、加大基层组织建设力度。
加强对现有班子的思想教育,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团结,强化责任目标,提高班子战斗力、凝聚力。同时,认真做好第七次换届选举准备工作,力争在第七次换届选举中选出新的村委班子,进一步巩固该村两委班子,促进该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年月日
第四篇:某某村村情分析报告
某某村情分析报告
一、某某村概况分析
(一)村情概况
某某村位于达板镇政府5公里处,全村共有10个村民组,451户,2282人,是纯东乡族村。距离最近的集市2公里。近三年新修开钢筋混泥土和砖木结构住房户62户,拥有农用机车380户,饮用安全饮水用户451户,使用固定或者移动电话用户350户,有彩电用户345户,使用煤炭和清洁能源作为主要炊事能源户数451户,全村都通电,通广播电视。全村劳动力中有文盲、半文盲210人,距离最近的小学1KM,距离最近的乡级医院2KM,2011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265人,2011年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950人。该村位于川中平地,耕地较少,全村总耕地面积1523亩,人均耕地0.67亩,有效灌溉面积1027亩,全村主要是农业人口,大部分人外出打工或者经商。
(二)产业结构不平衡,收入单一
201年外出务工449人,全村尚无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某某村面积较大,人口多,村民生活条件较差,村民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为种植农作物和劳务输出,养殖业发展滞后,没有带来大的经济效益。人均纯收入2060元。
1.农业生产方面。本村在农业生产单一,该村大部分群众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种植业主要以玉米为主,无法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收入有限。2011年,粮食总产量656吨,农民多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和玉米,人均占有量394公斤。
2.养殖业方面。养殖业主要以养羊、鸡为主。羊存栏量小、养殖方法落后、饲草利用率低,成本高,导致养殖效益不明显,收入不高。2011年底,全村大牲畜存栏185头,羊存栏2302只,羊出栏3964只。
3.非农产业主要是几个采砂厂。
4.劳务方面。本村劳务收入成为群众收入主渠道,本村有农村劳动力有1156人,其中男632人、女524人;但大部分人员缺乏技能,在外务工技术含量低,收入有限。
(三)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该村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尚未建立。
1.该村已通自来水,人畜饮水方便。
2.村道尚未硬化,4公里的道路为土石路或者泥土路,各巷道也尚未硬化,为泥土路群众出行较难,尤其是雨雪天气,道路泞泥不堪,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出行。
3.该村尚未修建村民建身广场,无任何健身设…… 4.农田水利方面,村渠年久失修,急需修渠。道路建设方面。
(四)群众居住条件差。
1.住房方面。截止目前,全村共实施危房改造户40多户,尚有近70户群众住房未得到解决,尤其是20户特困户,房屋年久失修,无法居住,现有危房改造项目资金支持下,无力筹集自筹部分资金,住房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2.居住环境方面。村民居住环境较差,柴草秸秆乱堆乱放,没有专门的垃圾扔到场所,垃圾随意扔到,村民缺乏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
(五)村级组织运转情况
村办公场所是2006年修建,占地一亩,房屋有6间,分别有三间办公室,三间会议室(学习室、图书室)。全村共有农村党员10人,入党积极分子4名,社干部10人。村支部和村委会运转正常,村支书在村中威望较高,镇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能够不折不扣的落实,对减轻农民负担、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各项惠农政策,大多数农户都表示满意和支持;该村没有宗教矛盾和信访苗头,社会稳定。
(六)惠民政策落实情况
截止目前统计,全村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180户、548人,其中二类12户33人,三类147户472人,四类21户43人,纳入五保对象的有10户、18人。近2011年来实施“少生快富”项目户11户,危旧房改造项目12户。2011年,落实小额妇女担保贷款20户。
(七)基础教育现状
该村有一所六年制小学(某某小学),占地10亩,6个教室 24间房屋。现有学生236人,女11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3%。教师有11人(男7人、女4人)。
(八)计划生育工作
近几年,由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全村深入开展计 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全体村民对计划生育工作有了深刻认识,绝大部分群众都能自觉遵守,但仍有少数群众不能够很好的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超生现象还有。务此计划生育工作仍然艰巨。
(九)精神文明建设
全村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村两委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动,努力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破除陋习树新风,增强村民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主动性。全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在村民中形成了一种健康、积极、团结、向上的新风尚。
二、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文化教育落后,劳动力综合素质不高。多年来因种种原因,部分家庭不重视教育,目前全村青状年劳动力文盲仍有210人,一些家庭难以承受子女的教育负担,导致接受文化水平低,文化水平低,影响就业和发展。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既是贫困的结果,又是造成贫困的原因。据统计,本村近70%劳动力为小学文化或者是半文盲,文化素质状况较差,由于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外出打工收入有很大差距。
(二)缺少耕地、资金和项目
多年来因人口增长迅速,大量占用耕地,目前全村实有耕地1523亩,人均有耕地面积为0.5亩,耕地少,种植成本高,耕地收入少,成为该村群众致贫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长期的贫困,农村信用社给该村群众贷款的数量也十分有 限,缺资金成为制约该村群众发展经济的瓶颈;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养殖业没有形成规模,没有多大效益,劳务收入成为主要收入来源,农民群众经济收入来源单一,且又少。
(三)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本村道路主干道和巷道尚未硬化,为泥土路或砂石路,群众出行受到影响;尽管户户通了自来水,但村民饮水全部为地下水,没有经过处理,群众身体健康受到威胁。
(四)群众主观脱贫意识差
由于该村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消极保守,思维观念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发展意识不强,科技文化水平难以适应发展的需求,对发展经济、建设小康的方针、政策理解不到位,现有的种养产业大多管理粗放,生产力低,生产条件落后,农产品品种品质不优,生产成本较高,难以起到增产增收的目的,部分群众还有严重的“等、靠、要”思想,国家的扶贫救济思想严重。
第五篇:前进村村情调研报告
宿豫区新庄镇前进村村情调研报告
2013年元旦,按照镇党委政府安排,由我担任新庄镇前进村驻村干部,作为驻村干部,和村支两委一起推动前进村又好又快发展是我的工作职责。如今,时间已经过去十个多月,期间经历了“百名干部联千户”活动、低收入户建档立卡,低保、五保户核查,夏季秸秆还田和秸秆禁烧,“三项费用”收缴,“三百访谈”活动,“土地流转”,村支两委换届,秋季秸秆还田和秸秆禁烧等,同时,通过田间地头实地走访调查,召开群众座谈会,和村组干部交流探讨等形式,加深了我对前进村的了解,同时对前进村所面临的问题、困难以及今后的发展对策有了一些个人浅薄的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前进村位于宿豫区东郊8公里,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588户居民,人口2435人,其中党员89名,低保户32户,五保户12户,低收入户210户,土地总面积5224亩,其中流转土地面积1500余亩。一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全村党员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华通道路工程有限公司、顺达工程有限公司、五德旺米业、华夏园林、中节能草场、永强液化气站、徐亮养鸡场、昌搏养鸡场、韩斌特种水产养殖场(水蛭项目)、许开建特种水产养殖场(泥鳅项目)、黄桃种植基地、韩松竹柳基地、乔红霞红叶石楠基地、周承业养鸡场、浅水藕种植基地等一批企业和养殖公司落户前进村。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共计36户现已搬
迁入住;计划生育妇检率达95%以上;综合整治、环境卫生都居全镇前列。
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集体经济收入仍旧薄弱
虽然现在已经有一部分企业入驻前进村,但是基本上都是小企业,小养殖场,对本村劳动力就业不能起到明显带动作用,创造的集体经济收入也微乎其微,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企业给予的部分赞助费用,对于整个村集体的运转仍旧杯水车薪。同时,原来村在征收三提五统及农业税费等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难户”、“钉子户”、“逃帐户”、“赖帐户”长期拖欠不交,从而形成一些历史欠款,征收难度加大,部分历欠资金变成了呆帐。出现了村欠户、户欠村的现象。
(二)村级党员干部年龄老化,知识层次较低,干事创业能力不强
村支两委共有8人,组长9人(其中两人入选支委),平均年龄56.4岁,其中主职干部两人平均年龄61岁,最年轻的计生专干也已经41岁,年龄最大的是74岁的杜庄组组长。全村89名党员,平均年龄59.6岁。由于农村青年流动频繁,发展对象难选“苗子”,农村绝大多数有文化、有能力的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经商,留在家中的大多是年龄偏高、文化偏低、能力偏弱的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较差,使得发展党员时好“苗子”难选。同时,由于外出青年务工地点不固定、流动频繁等原因,给党组织的考察培养增加了难度,加上其本人又不主动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行踪,使得入党积极分子 2
培养工作难上加难。现在留在家中的,一部分是有能力能够赚到钱的,不愿当村干部。一部分是能力差表现不好的,群众不愿选。这直接导致了部分村干部组织群众、引导群众的能力素质明显滞后于农村发展需要,主要表现在两个“基本功”的缺乏上:一是一些村干部缺乏超前思维的基本功。重点表现在大局观念不够强,对上级方针政策存在理解上的片面性和执行上的摇摆性,对工作缺乏前瞻性和整体性,就事论事多,疲于应付多,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状态。二是部分村干部缺乏研究解决农村突出问题的基本功。主要体现在学习不够,政策掌握不透。有的甚至存在片面的群众观念,不依纪依法办事。
同时,选出的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由于受年龄和知识结构的局限“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作用不明显。一是部分党员自身能力不够强,“双带”作用不明显,习惯于传统的农业生产和“小农”式的营销方式,对现代农业、科技农业和农产品的市场信息、市场营销一窍不通,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供求变化风险的能力较弱,村干部在群众眼里降低了“含金量”。二是部分农村“经济能人党员”存在求稳守摊、怕露富的思想,没有在自己带头致富的同时积极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经调查,这个情况在全镇各村(居)都很普遍,因此农村亟需一批带动力强、思路开阔的年轻人来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百姓致富注入新鲜血液。
(三)群众矛盾易发多发,干部工作压力大
现如今村(居)中群众矛盾较多,土地纠纷,邻里矛盾,3
计划生育,群众上访闹访等等问题,而且很多问题非常棘手。主要体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民主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取消农业税以后,广大农村干部对于开展工作已经无所适从。一是因为经济发展了,老百姓的腰包鼓了,思想更先进了,消息更通畅了,对待村(居)集体班子已经不那么“尊重”了,正如区委张书记民情日记所说,农业税的取消给了群众一种错觉,认为收取的水费,一事一议费用都已经不合理,因此我们前进村存在十几年不交“三项费用”的群众,而且很具“带动示范”作用,导致部分干群关系更加紧张;二是因为我们的广大农村党员干部不能及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转变工作思路,仍然按照以往那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管理农村,显然与现阶段农村发展实际不相符合。比如最近我参与处理的前进村杜庄组土地纠纷问题,按照合同约定该6户村民承包土地时间是2003年到2013年,但是当时的组长并没有把土地如期交给他们耕种,这6户群众真正拿到土地的时间是2005年,今年又是合同到期日,组里其他群众纷纷要求这六户人家让出这48亩土地,但是实质上这六户只种了8年土地,强烈要求要种地到2015年,但是其他群众纷纷要求按照合同执行,于是上演一出抢种小麦争土地的闹剧。
一年两季的秸秆禁烧工作,耗费了村里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由于秸秆禁烧工作标准高、要求严,村支两委、小组长自然不敢懈怠,纷纷扑在禁烧一线,但是,他们也是普通老百姓,家里也有土地,有的家里地还很多,由于忙于禁烧,4
耽误了自家的农忙,造成了家庭不和睦。禁烧期间,也容易与违反禁烧政策的乡亲发生矛盾,有时不免被个别群众讥诮怒骂。这些都无形中给我们的村组干部带来压力,加之待遇过低,村组干部颇有怨言。用前进村周书记的话说,他现在对村组干部是打“感情牌”,“哄”着大家跟他一起干,目的都是为了把前进村的工作做好。
由于现在既取消农业税,又有国家良种补贴,所以土地变得寸土寸金,这在以往农民将土地抛荒的时代相比形成强烈反差。类似土地纠纷还非常多,比如,1998年土地确权发证的时候,有的群众在外打工常年不在家,也没有把土地当回事,现在回乡就业了又向村里要土地;还有当初把土地口头无偿给本组群众耕种的,二三十年过去了,现在又反过来索要土地,这样的的例子还很多,这些只是农村工作众多矛盾中的冰山一角。
(四)村级组织管理制度存在“形式化”
经调查,当前村级制度上主要存在三方面“形式化”现象:一是执行制度形式化。虽然我们各村都建立了“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党员活动日”等制度,并且都写在了纸上,挂在墙上,张贴到公开栏里,但村党组织负责人认为组织党员学习是务虚的,做不做一个样,不重视党员的学习,不组织党员活动,党员对此意见较大。二是村务公开形式化。现如今,各村都基本做到了村务公开,但一些村干部在村务、财务公开上敷衍了事,村务公开不及时,往往在村民最关注的时候不公开,上级来检查的时候才公开,这些问题直接影响 5
了村民对村务活动的参与度和对村党组织的信任度。三是重大事项决策的形式化。在决定重大事项时,常常是支部书记组织召开村支两委会议决定,没有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即使有时召开党员干部会议,但因事前没有深入征求干部、村民意见,事后又缺少沟通,结果不公开,导致干部有意见,群众不支持,致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形同虚设。
另外还存在1、村卫生室在村部二楼不方便年老体弱患者就医,但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场所。同时,村卫生室药品缺乏,种类不全,医生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
2、村级精神文明建设、体育建设不到位,农家书屋形同虚设,健身器材几乎为零,村民业余生活以看电视、打牌为主。
3、村内硬化道路不均,有的小组路况较好,有的小组阴雨天难以出行,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很多不便等等诸多问题,比如前进村周刘庄组庄内道路状况就很差,该组群众颇有怨言。
三、下一步发展思路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村级集体经济是村(居)发展的经济基础,组织制度是村(居)发展的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村(居)集体经济发展的好坏为组织制度的贯彻落实提供了有力支撑,组织制度的贯彻落实反过来又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最终都促进村(居)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为此,对前进村未来的发展有如下思考:
(一)努力壮大村(居)集体经济收入
前进村地理位置优越,境内宿沭一级公路、宿关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我们要充分利用地理优势,一要盘活亏损企业,鼓励盈利企业规模化经营。前进村企业虽然较其它村要多,但是普遍经营规模小,产出效益低,带动就业能力弱,如前进缫丝厂,已经停产停业很久,迟迟无人接手。下一步,我们要搞好和企业的对接,搞好帮办服务,企业的规模扩大了,经营效益提高了,对我们本村和周边的老百姓的就业大有裨益,同时也会对村集体收入的增长作出贡献;
二要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截至去年10月,全市累计土地流转面积达325.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9.96%;累计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386.2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9.24%。而前进村土地流转面积仅占耕地面积28%,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也只达到30%左右,远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新一代农村年轻群体不像祖辈父辈一样对土地有深厚的感情,他们更希望留在市区、集镇区生活,更愿意到企业工作,不想再向父辈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劳作。这就使我们的土地流转工作有了更好的群众基础。因此我们要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在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的基础上,做好年龄大群众思想工作,让更多的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到附近的工厂企业去打工。努力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逐步建立起一个个家庭农场,发展高效农业,积极引导有资本、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等主体参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采取“大园区、多业主”形式和土地股份合作社等经营模式,发展特色主导产业,提 7
高农产品产出率和农业生产效率。同时要加强同落户宿迁的中粮集团、蒙牛集团、汇源集团、雨润集团、五得利集团、益客食品、绿港、瑞克斯旺等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农业产业化大项目的合作,做好农产品供给和加工配套服务。土地流转工作能够直接有效地发展前进村的经济,更好促进前进村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组织制度建设方面
1、要加大制度规范的落实
党的制度建设包括两个方面,即制度的制定和制度的实施。没有制度的制定,就无所谓制度的实施;仅有制度的制定,而没有制度的实施,再好的制度也不过是一纸空文。要将“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党员活动日”等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引导,使他们自觉贯彻执行党的政策和决定,特别是对村集体班子工作的支持,使他们真正成为村级班子的依靠。经走访调查发现,有部分党员不能保持共产党员操守,违反党性和组织原则,不听组织招呼,曲解党委意图,刻意制造群众矛盾,和现任村级班子唱“对台戏”等等。继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纯洁性建设”列入党建主线,下一步我们要加强教育、在取得上级组织认同的情况下,完善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来纯洁队伍、保持先进性。
2.建强班子、带好队伍
鉴于前进村村支两委成员年龄结构偏大的现实,亟需通过“大中专毕业生回村、复退军人返乡、干部回村任职、8
乡镇机关干部分流、下派机关干部挂职”等多种选拔途径,充实党组织班子。这一点,在我们新庄镇其它村也有实践,特别是干部回村任职已经在朱瓦、安圩、朱林圩取得了良好效果。
3.发展党员、增强后劲
充分利用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特点,分别成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引导他们在指导农民发展生产、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注意从中发现优秀人才、培养优秀人才,并逐步把他们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把农村致富能手培养成入党积极分子、把优秀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农民致富带头人、把优秀党员培养成村干部。
4.化解矛盾、维护和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各种利益关系重新进行调整,农村在发展中呈现出来的矛盾和问题复杂多样,处理难度较大,这些问题不重视、不解决,将直接影响到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大力实施办实事承诺制,是不断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和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号召力的重要措施,是解决农村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的有效办法。因此,前进村党组织将会每年把广大农民群众组织起来,广泛征求意见,把群众急、难、盼、怨,关系农村经济长远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收集上来,认真梳理汇总,把大多数群众要求办理的事情整理出来,建立承诺实事办理台账,并在村公开栏公开承诺事项、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等内容,诚心实意地接受广大党员群众监督,以干事、开明、廉洁的作风赢 9
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5、搞好服务、顺应民意
以村级活动场所为主阵地,以村干部为主体,以服务群众生产生活为核心,不断完善服务内容、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能力。第一,筑牢便民服务基础。进一步加快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拓展服务党员、群众空间和活动场所。第二,规范便民服务行为。推行村干部轮流值班制度,保证每天至少有一名村干部值班,为群众提供有关业务办理或代办、政策咨询、代群众预约上级部门、处理矛盾纠纷等服务;第三,发放便民服务卡。注明服务事项和预约服务电话,群众可通过服务电话约定服务时间;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群众,经预约后上门服务。如前进村卫生室在二楼,不方便群众就诊就医,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和一楼的经营用房户加强协调,自筹和向上争取资金,尽快将村部卫生室搬到一楼,对于卧病在床的老人,实行上门问诊、定期回访。
2013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