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理学读书笔记2
梁小民的《读经济学书》读书笔记 梁小民著,2005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刚读完了梁小民教授所写的这本书,他向读者推荐了一些经济学书,但这些书并不都是经济学书,还有管理学的书,更令人意外的是其中所包括的文学,梁小民教授通过看文学作品来发掘其中的经济学原理,这很值得我们学习,正所谓“经济学无处不在”。
看完这本书后,做个回顾,温故而知新。
第一部分 读经济学书,从教科书
学经济学,无论是作为专业还是作为业余爱好,都应该有一个扎实的基础。奠定经济学基础的唯一捷径就是读好一本教科书。
梁小民教授在北大经济系西方经济学专业读研时,杜度教授给他们用的教材是Richard G.Lipsey和Peter O.Steiner的《经济学》(第六版),这本书结构清晰、框架合理,适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而且文字简洁、通畅,易于阅读。梁小民教授提出了选一本好的教科书的五个标准:第一是内容全面,能涵盖当代经济学的所有基本概念与理论;第二是内容新,版本新,能反映经济学的最新进展;第三是逻辑结构合理,对基本概念与理论的介绍准确、透彻;第四是举例丰富、读起来生动有趣;第五是文字通畅,不仅原书的英文通畅,而且中文本的译文也要信雅达。
1、经济学教科书的楷模——《经济学》
二战以前,欧美大学流行的教科书都是以英国剑桥学派领袖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为蓝本的。这本书初版于1890年,最后一版(第八版)出版于1920年。由于马歇尔所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绝对主流地位,大学里或者直接使用《经济学原理》作为教材,或者用的是根据这本书的内容改编的教科书。这本书的内容是古典微观经济学。20世纪30年代,垄断竞争理论的出现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补充和发展,标志着微观经济学体系的最终完成。略后一点,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出现,又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学的面貌。
萨缪尔森既熟悉新古典经济学(他的《经济学分析基础》正是用数学方法对新古典经济学内容的综述和发展),又是最早接受凯恩斯思想的人。他把这两部分结合成为新古典综合。这被称为经济学史上第三次重要的综合(第一次是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的综合,第二次是马歇尔的综合)。
《经济学》的总体框架包括四各部分: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与其他经济问题。尽管后人对这种体系提出质疑。尤其认为这种体系人为的把经济学分为宏观和微观两部分,割断了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但至今没有人能从根本上推翻这个体系。
萨缪尔森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回答了一些经济学简介认为写教科书不入流的看法。一个人问一个耕地的农民为什么要耕地,农民说是为了赚钱。问另一个耕地的农民为什么要耕地,农民说是为了寻找创造性的乐趣。
2、百万美元一本书——《经济学原理》
这本书的英文版我已经读过,曼昆教授对整个体系的把握能力,以及幽默的语言令人佩服。他用浅显的语言来描述经济学原理,就是没有一点经济学知识的人也能看的懂他的书。特别是书中的大量例子来自于现实生活,加深了我们对经济学的理解以及教会了我们怎样在平时的生活中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各种现象。他在开篇中归纳的经济学十大原理,贯穿于整本书的始终,使我们掌握了原理的一般方法。
看了梁小民教授的介绍后知道了书内容之外的一些内容,还根据我和梁教授对书本理解的差距来吸取教训,以后阅读文章时能有所改进。
美国德赖堡出版社决定出一本不同凡响的教科书,于是以140万美元的高价招标。哈佛大学年轻的经济学教授曼昆中标了。这么高的稿酬真令人不敢相信。《经济学原理》作为教科书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有创新,被称为是能替代萨缪尔森《经济学》的新一代教科书,甚至可以说是教科书历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应该说,与其他篇幅巨大的教科书相比,《经济学原理》内容并没有那么复杂,或者说称不上是百科全书式的。但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重点突出,把中心问题讲深讲透;二是不断修改,增添新的初学者必须了解的内容。
在宏观经济学部分,结构不同于其他的教科书。在介绍宏观经济基本指标后,本书与其他教科书先从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开始分析短期问题不同,先讲长期宏观经济问题,再进入短期分析。把长期安排在短期之前有两个好处:一是短期经济波动是围绕长期增长路径的背离,先了解长期问题再了解短期问题就容易多了;二是经济学家对长期问题的看法基本是一致的,分歧主要在短期分析上,先讲一致,再讲分歧,有利于对分歧的理解与把握。
曼昆教授的这本《经济学原理》最大的特点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这才是真正的大师。
3、精品经济学教科书——《经济学》
迈克尔·帕金并不是大师级经济学家,与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曼昆这些同类经济学教科书作者相比,在经济学界水平和名气都差的多。超一流的经济学家可以依靠自己的学术地位和名气提高教科书的知名度,这是一种品牌效应。帕金没有这种效应,但他写的书被许多名牌大学作为教材,更显得这是一本优秀的书。一本优秀的教科书应该全面系统的反映本学科的基本概况。从内容来看,应该有一个严密而且逻辑性强的体系结构,应该能概括出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还应该反映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帕金的《经济学》具备了这些特点。如果说曼昆的书更适于非财经专业和一般读者,那么这本书更加适于财经专业和想对经济学有更多了解的读者。
书中的每一个概念、原理都有相应的事件,读起来现实感强、不空洞,理解起来当然容易了。作者的文字表述也甚好,语言简洁、通俗,如行云流水。图形使用彩印,各种变动容易掌握。
4、读一本经济思想史——《经济理论与方法史》
每一个学习经济学的人,甚至每一个对经济学有兴趣的人,都应该读一本经济思想史的教科书。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经济思想史的研究都是一个冷门,写出的书也不畅销,难以吸引有才华而又耐得住寂寞的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最有名的经济思想史就是苏联学者卢森贝的《政治经济学史》了。但这套书写成于上个世纪30年代,不是客观地介绍历史,而是按当时的意识形态的要求歪曲历史。它以批判为主线,体系陈旧、内容片面,早就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分析史》(许多经济学家言必称经典的三大巨卷)。但这本书偏重于经济分析方法的演变,而且在熊彼特去世后由他夫人整理的生前讲稿,缺乏系统性,读起来不易。
美国学者小罗伯特·B·埃克伦德和罗伯特·F·赫伯特合写的《经济理论和方法史》。这本书尽管有不足之处,但还是可以看,而且读过后会有所收获的书。这本书的长处首先在于全面系统,它从古希腊写起,一直到当代。它的脉络非常清楚,按各篇分为前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时期、新古典时期以及20世纪的经济学范式。粗略读一下就会对经济学演进的主要阶段有个大致的了解。说这本书全面有两个含义。一是各个学派都有所涉猎,既有各个时代的主流思想,也有非主流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二是包括了过去被人们忽略的一些经济学家。这本书的另一个长处是论述公正、客观,它以介绍为中心,并有公允的评论,而不是以某种教条为指南或用今天的眼光枉加否定前辈经济学家。作者对不同时代不同学者或流派的思想理论的起源、发展及其横向相互影响关系和纵向相互继承关系进行了细致的梳理、系统的比较和分析,体现出纷繁复杂的经济思想的内在联系。他把经济学家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来评论他们的得失。
这本书的书名是《经济理论和方法史》,表明作者不仅关注理论,而且还关注分析方法。经济学分析方法是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方法论的演变与思想的演变是不可分割的。许多思想史的著作偏重于经济思想,而忽略了方法论。这本书理论与方法的演变并重。作者不仅对每一个经济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有翔实细致的考察,而且还着重经济学家观察经济现象的角度和进行经济研究的方法,揭示不同流派思想和理论分歧背后的方法论基础。这对读者学习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经济思维,提高认识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无疑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5、经济学家争论什么——《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
英国经济学布赖恩·斯诺登和彼得·温纳齐克的《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介绍了各个学派之间的争论与关系。
就专业经济学家而言,他们在微观经济学方面的一致性要远远大于宏观经济学,在实证经济学方面的一致性要远远大于规范经济学。即使在大家公认争论最为激烈的宏观经济学领域,对长期问题的看法也基本一致,分歧就是在短期问题上。弗里德曼就指出,经济学家对实现稳定这一目标并没有分歧,争论在于对各种问题的解释,以及相应的政策主张上。当然这并不否认经济学之间存在分歧,而且这也是本书的重点。
作者认为,经济学家之间的分歧更多地集中于理论问题、经验证据和政策工具的选择面。
第二部分 经典,不读也该知道
经济学经典就是在经济思想史中开创一种学说,或作为一个学派的代表作,或者对经济思想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并被一代一代人所阅读的著作。经典是许多重要理论的“源”,其他解释性著作都是“流”。读了经典知道“源”,自己才可以写出“流”。只要解释性的著作,有可能被误导。
1、经济学的开山之作——《经济论》
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有两本堪称开山之作的经济学著作:《经济论》和《雅典收入》。色诺芬(Xenophon,约公元430-355)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弟子。
《经济论》是用记录苏格拉底和克利拖布勒斯、伊斯霍玛斯对话的形式写出来的。有人据此把它作为《苏格拉底言行录》的续篇。其实这本书是色诺芬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独著。这本书是至今仍受高度重视的一个原因是它对“经济“这个词的解释。
《经济论》一书的副标题是“关于财产管理的讨论”。关于这一问题的结论体现在这样一段话中:“财产管理是一门学问的名称;这种学问好像是人们能够用以增加财产的;财产似乎是等于一个人的全部所有物;我们还说财产是对于维持生活有用的东西,也弄清楚有用的东西仍是所有那些我们懂得怎样使用的东西。”色诺芬认为,“财富是一个人能够从中得到利益的东西。”从两个角度来看待财富——带来效用与交换。
对于财富的来源,色诺芬强调了农业的重要性,他在文中得出结论:农业是其他一切技艺的母亲和保姆。因为农业繁荣时,其他一切技术也都兴旺,但在土地不得不荒废下来的时候,无论是从事水上工作或非水上工作的人的其他技艺也都将处于垂危的境地了。并在《雅典收入》中希望“有更多的人和我们贸易”。在如何增加财富的问题上,色诺芬谈到了三种影响财富增加的因素:分工、人才与技术。
2、市场经济的圣经——《国富论》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原名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书名表明它要研究什么是国民财富以及如何增加国民财富。
3、一部新世纪的纲领——《共产党宣言》
4、读一本边际效用学派的书——《资本实证论》
19世纪70年代边际效用的出现被认为是经济学中爆发了一场全面革命的标志。这场革命使经济学从古典经济学强调的生产、供给和成本,转向现代经济学关注的消费、需求和效用。
边际效用学派的代表人物应该使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洛桑学派的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和奥国学派的门格尔。但是这次所选的书却是奥国学派庞巴维克的《资本实证论》这是因为杰文斯、瓦尔拉和门格尔的书都布不太好读,庞巴维克的《资本实证论》是边际效用理论的集大成之作,全面、系统,而且较为好读。凯恩斯曾把经济学家分为两类。一种是具有原创力的,他们的思想属于开创性,有思想深度,但著作较为艰深。另一种是具有综合力的,在总结前人思想方面贡献很大,尽管缺乏更多原创性,但他们的著作更容易读。庞巴维克就属于后一种。在历史上有客观价值论和主观价值论之争。边际效用论是主观价值论。庞巴维克认为,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需要(或称欲望)和需要的满足。需要只有在消费某种物品时才能得到满足。所以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就是效用。
6、创新时社会进步的动力——《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发展理论》的副标题是“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熊彼特首先分析一种循环流转的均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企业总支出等于总收入,没有利润,也没有资本和利息,生产过程循环往返,周而复始,也
谈不上经济发展。发展是“从内部自行发生的变化”,是打破原来静止均衡的动态过程,它产生于替代传统方式和打破原来平衡状态的内部变革。这种变革就是创新。创新包括五种情况:“⑴采用一种新的产品;⑵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⑶开辟一个新的市场;⑷掠取或控制原料或半制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⑸实现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创新要能进入经济循环流程,即成为影响经济活动的事情,必须要有资本。银行家为创新的实现提供资本保证,是新资本的创新者。
熊彼特用创新的概念解释经济发展和利润与利息的来源。一个企业创新所带来大利润引起其他企业仿效,这就形成整个社会的创新浪潮,从而引起整个社会前进。熊彼特用创新理论解释经济周期。他把经济周期作为不断打破旧均衡实现新均衡的动态社会进步过程。在经济学中,创新理论是非常独特的,既不于新古典经济学,也不同于凯恩斯主义。创新理论强调了经济制度内在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生产技术和管理变革在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强调了企业家的独特作用。
7、真正的创新之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凯恩斯所要解决的就业问题。他认为,决定就业水平的是国民收入。凯恩斯理论的中心正是要解释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所以又称有效需求理论。有效需求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利率。他在理论上的创新正是在于用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即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对资产未来收益大预期和心理上的流动性偏好来解释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
8、进步从认错开始——《通往奴役之路》
9、一本必须知道而不一定要杜度经典——《经济分析基础》
10、农业走出困境之路——《改造传统农业》
11、为“投资饥渴症“号脉——《短缺经济学》
科尔内把计划经济概括为“短缺经济”,用“软约束”来分析企业行为,用“投资饥渴症”来说明资源配置失误的原因,用“父爱主义”来概述政府与企业关系。
12、发展的中心是自由——《以自由看待发展》
李光耀认为,经济河社会发展并不一定需要政治自由,甚至政治自由有时还会阻碍经济发展。如果要穷人在政治自由和满足经济需要之间作出选择,人民总是会选择后者。这种观点被称为“李光耀命题”和“李光耀推论”,是他和马哈蒂尔共同推崇的亚洲价值观。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对这种观点作出了否定回答。在1998年9月出版的《以自由看待发展》中论述了自由发展观: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自由也是促进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以人为中心最高的价值标准就是自由。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个人自由的实现。
13、宗教与市场经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14、从低信任社会到高信任社会——《信任》
第三篇 雅俗共赏,在轻松阅读中学习
当代经济学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是运用了越来越复杂的数学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越来越专业化。数学和抽象思维能力成为经济学专业的入门资格。另一方面经济学正在从象牙塔中走出,面对丰富的现实生活。这既包括用经济学解
决实际问题,又包括以通俗易懂的形式把经济学知识介绍给普通公众。我比较欣赏后一种经济学,与实际生活比较接近,能从学习中感受到乐趣。
1、市场经济的入门读物——《自由选择:个人声明》
2、大经济学家的小文章——《生活中的经济学》
3、市场经济是一种观念——《不在神圣的经济学》
人们谈到市场经济时总是关注它的制度建设和运行等“形而下”的东西。其实,市场经济“形而上”的东西首先是观念。
巴罗把斯密的市场经济概括为两点:一是相信每个人利己的行为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会实现整个社会的福利。这一点很多人都接受了。更重要的是第二点,即使市场经济出现了问题,也要靠市场机制本身去纠正,而不能求助于政府或其他能力。斯密的市场经济观念正是巴罗这本论文集的一条主线。
4、走出萧条之路——《萧条经济学的回归》
克鲁格曼的这本书介绍了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拉美和亚洲的衰退,以及围绕这些问题的争论。但作为一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不是要做那些新闻记者式的报道纪实,而是要探讨其原因,寻找走出萧条之路。
过去20年间,主流经济学家扬弃了凯恩斯的需求分析为中心的需求经济学,把研究重点放到技术进步和长期发展上。这些问题并不是不重要,但“短期中的现实世界已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所有问题都涉及需求不足。”从这一现实出发,“如何增加需求,以便充分利用经济的生产能力,已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正是本书题目《萧条经济学的回归》的含义。
克鲁格曼指出,“从本质上,萧条经济学意味着两代人以来,宏观经济需求管理方面第一次出现问题,即私人支出不足以利用现有的生产能力,越来越成为世界大部分地区通向繁荣的障碍。”因为“在一个没有足够需求的世界里,自由市场原则是很难运行的。”
美国经济学界有谈水边经济学家(芝加哥-明尼苏达)和海水边经济学家之间关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之争。
这本书中对中国问题。首先克鲁格曼指出“能够挽救中国的原因在于它的货币是不可兑换的;其次,中国近期面临需求不足,失业严重等问题,且不说是是否可以称为衰退式通货紧缩,借助一下凯恩斯主义式的国家干预,刺激总需求还是有必要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打破僵化和教条。
5、斯蒂格利茨——《全球化及其不满》
6、经济学可以这样讲——《卖桔者言》
7、在生活中学会博弈论——《策略思维》 个人强烈推荐
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通俗易懂性和趣味性,美国博弈论权威之一迪克西特和青年学者奈尔伯夫写此书的目的式“用描述性的例子和案例分析取代理论证明。”
8、披着狼皮的羊——《看不见的心》
用小说的形式介绍经济学是一种创新。这几天我正在拜读这本书,大概已看了一半,小说的故事情节很一般,但书中男主角山姆把经济学应用到生活当中来使别人相信并接受很值得我们学习。看完这本书后,我将会写个详细的读书心得。梁小民的《读经济学书》的最后两部分:
一是,启迪而不是模仿,这是有关描写管理的书,我兴趣不大,就没仔细阅读。他推荐了迈克尔·波特的《竞争策略》、彼得·杜拉克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基业长青》、《赢利》、《富甲美国》、《谁说大象不能跳舞》、《小总裁大企业》、《鞋王耐克》、《差距》、《大败局》、《水煮三国》。
二是,戴上经济学眼镜看文学。
第二篇:管理学读书笔记
序 言
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
一、人类活动的特点
1.目的性2.依存性3.知识性
二、管理的必要性
1.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特别是资金、能源、原材料往往成为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
2.作为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落后是阻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国家和现代化企业建立的基础。
4.实现社会发展和企业或任何社会组织发展的预期目标,都需要靠全体成员长期的共同努力。
5.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各行各业中得到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
三、管理的定义
(1)对管理定义,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
法约尔: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福莱特: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包涵三层涵义:
1.管理必须涉及其他人;
2.管理是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
3.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管理者要处理好与其他人的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让他们来为你完成工作。
彼得.德鲁克:管理是实践的综合艺术,他认为无论是经济学、计量方法还是行为科学都只是管理人员的工具。
赫伯特.西蒙:管理就是决策。他把决策分为四个阶段:
1.调查情况,分析形势,搜集信息,找出决策的理由;
2.制定可能的行动方案,以应对面临的形势;
3.在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中进行抉择,确定比较满意的方案,诸付实施;
4.了解、检查过去所抉择方案的执行情况,作出评价,制定新的决策。
哈罗德.孔茨和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的完成既目标的过程。定义需要展开为:
1.作为管理人员,需要完成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
2.管理适用于任何一个组织机构;
3.管理适用于各级组织管理人员;
4.所以管理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5.管理关系到生产率,雷思.琼斯:管理是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快速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资源包括人、机器设备、原材料、信息、技术、资金等。
斯蒂芬.罗宾斯和玛丽.库尔特:管理是通过协调其他人的工作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这一定义强调:
1.管理是协调其他人的工作;
2.管理应当是有效率和有效果;
3.管理是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各项管理职能。
综合前人研究得出的完整精辟的定义: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这定义包含以下内涵:
1.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2.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一是协调组织内部有行与无形资源之间的协调;二是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
4.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一、管理的职能
1.决策 2..组织 3.领导 4.控制 5.创新
二、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也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职能。
管理也是生产力
三、管理的社会属性
与管理的社会属性有关的至少四点基本变化:
1.所有权和经营权发生了分离;
2.整个社会普遍出现中产阶级;
3.几乎所有国家都在使用宏观调控;
4.管理者需考虑消费者和社会生态环境的保护。
管理的社会属性:为了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更加和谐。
第三节: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一、管理者的角色
亨利.明茨伯格:
正式权力和地位:
1.人际角色:代表人 领导者 联络者
2.信息角色:监督者 传播者 发言人
3.决策角色:企业家 干扰应对者 资源分配者 谈判者
二、管理者的技能
1.技术技能2.人际技能3.概念技能
三、21世纪管理者面临的挑战
1.信息网络化
2.经济全球化
3.知识资源化
4.管理人本化
第四节: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1.归纳法:通过对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物(或经验)进行观察,从掌握典型事物的典型特点、典型关系、典型规律入手,进而分析研究事物的典型特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这种从典型到一般的研究方法也称为实证方法。
2.验证法
3.演绎法
第二章
第三篇:管理学读书笔记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笔记
德鲁克在前言中指出,管理者能否管理好别人从来就没有被真正验证过,但管理者却完全可以管理好自己,管理者在很大程度上是要身体力行的,如果管理者不懂得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到卓有成效,就会给他人树立错误的榜样。因此,本书讨论的内容有两个基本前提:
1、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
2、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本书的第一章即为“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在本章中,作者简单论述了有关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几个基本问题。关于为什么需要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德鲁克并没有过多的阐述,事实上,在后面的章节中,德鲁克解释了这一点,这是因为“卓有成效对管理者来说是理所当然应该做到的”.本章解决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谁是管理者:“在一个现代的组织里,如果一位知识工作者能够凭借其职位和知识,对该组织富有贡献的责任,因而能实质的影响该组织的经营能力及达成的成果,那么他就是一位管理者。”管理者泛指知识工作者、经理人员和专业人员,不论其是否有下属,不论职位高低,只要是因为其职位和知识他们必须在工作中做影响整体绩效和成果的决策。
接着,德鲁克提出了管理者必须面对的对有效性造成困难的现实:
1、管理者的时间往往只属于别人,而不属于他们自己。
2、管理者往往被迫忙于“日常运作”,却无暇顾及真正重要的事情,除非他们敢于采取行动来改变周围的一切。
3、管理者处于组织之中,只有当别人能利用他们的贡献时,他们才算有效,然而能利用他们的贡献的往往是其他部门的“旁系人士”和他们的上司,并非他们能够直接控制的下属。
4、管理者身处组织的内部,受到组织的局限。
这说明了,如果一位管理者不能努力提高自己的有效性,就不可能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那么,究竟如何认识有效性呢?如何才能提高效益呢?
根据我们所学的内容,“管理定义中的‘效益’指的是既要注重效率,又要
注重效果,从而取得好的效益”,德鲁克也特别分析了这一点,他认为,效率(efficiency)就是把事情做对(to do things right)的能力,而不是做对的事情(to get the right things done)的能力。对体力工作而言,或许只重视效率即可,但对知识工作者——生产知识、创意和信息的特殊生产要素——他的工作必须有效果(effectiveness),即在工作中能有所成就。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矛盾:时间是有限的,而只是工作者的工作有必须有效,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要求各方面都有能力特别强、知识特别丰富的人。然而在人类的历史中这样的全才却不见得有几个,于是管理者真正要做的事是,组织各种专业人才,使之分工协作,这乃是管理的必要所在。换句话说,真正有效的组织,不是要求它的管理者是什么都精通的超人,而是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这让我联想到刘邦,他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张良);治国理财,安抚百姓,供应粮草,我不如萧何;率百万军队,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三者皆为人杰,我能用好他们,这就是我为什么能取得天下的原因。我想,刘邦应该算得上是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了。
德鲁克认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在实践中都要经历一段训练,这一训练使他们工作起来能卓有成效。反之,一个人如果没有经过这些训练,则无论他有多大的智慧、多大的努力、多大的想像力和多丰富的知识,也必是一位缺乏有效性的管理者。有效性是一种后天的习惯,是一种实践的综合。”
既然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那我们学些什么呢?德鲁克在书中做了明确的回答:有效的善用有限的时间,重视工作的贡献,善于利用各人的长处,集中精力于重要领域,善于做有效的决策。这也是全书的主要内容,后面每一章分别论述一个要素。
一、掌握自己的时间
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们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他们所能控制的时间非常有限,他们会系统的工作,来善用这些时间。时间管理非常重要,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因此要做到卓有成效,首先要做的第一步,是记录好时间的使用情况并且分析时间记录。这帮助管理者消除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提醒管理者在行为、人际
关系和工作重心上做出必要的调整。
第二步是要做有系统的时间管理。要找出什么事情根本不必做,什么事情可以由别人代做而不影响效果(即“授权”),还有一项时间浪费是管理者自己可以控制的,即他自己浪费的自己和别人的时间。
二、我能贡献什么
有效的管理者重视对外界的贡献。他们并非为工作而工作,而是为成果而工作,他们不会一接到工作就一头钻进去,更不会一开头就探究工作的技术和手段。他们会首先自问“别人会期望我做出什么成果?” 也就是说,他强调的是责任,而非职权。
重视贡献是有效性的关键,一般机构对有效性的要求往往表现在三个方面:直接成果;树立新的价值观及对这些价值观的重新确认;培养与开发明天所需要的人才。
有效地管理者还应该懂得建立正确的有效的人际关系,而着眼于贡献正可以满足有效的人际关系的基本要求:互相沟通、团队合作、自我发展、培养他人。
总结这些方面,德鲁克提出:重视贡献,就是重视有效性。
三、如何发挥人的长处
有效的管理者善于利用长处,包括自己的长处,上司的长处,同事的长处,下属的长处。还善于抓住有利形势,做他们想做的事。
要做到用人所长,大致有四个原则:
1、卓有成效掉的管理者不会将职位设计成只有上帝才能胜任,只有“让平凡人都能做出不平凡的事”的组织,才是好的组织。
2、职位的而要求要严格而涵盖要广,它是对具有才干的人的挑战,同时可使人们把与任务有关的优势转化为确实的成果。
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在用人时,首先考虑这个人能做什么(他的个人条件),而不是先考虑这个职位的要求是什么。
4、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知道用人所长,也应懂得容人所短。
关于如何利用上司和自己的长处,德鲁克强调了解上司和自己的类型,配合其习惯而行动
总之,管理者的任务不是去改变人,而在于运用每一个人的才干。
四、要事优先
有效的管理者集中精力于少数重要的领域。在这少数重要的领域中,如果能有优秀的绩效就可以产生卓越的成果。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设定优先次序,而且坚守优先次序,他们知道:要事第一。重要的事情先做,不重要的事情放一放,一次只做一件事,否则反倒一事无成。一位管理者越想发挥长处,就越感到应在重大的机会上,集中一切可用的长处,这时获得成果的唯一办法。所以应该做到两点:
1、管理者要学会摆脱昨天,尽量减少昨天遗留下来的不再产生效果的工作,社会组织其实像生物有机体一样,必须保持小而精的状态,推陈才能出新。
2、做事前要确定优先次序,重将来而不重过去,重视机会而不能只看到困难,选择自己的方向而不盲从,目标要高,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
五、有效的决策
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善于做有效的决策。有效的决策事关处事的条理和秩序问题,也就是如何按正确的次序采取正确的步骤,决策是“不同意见的讨论”的基础上的判断,不是“一致意见”的产物。他们需要的是正确的思考和研究,一个人是否可以做正确的决策是长期经验的积累。他们需要的是正确的战略,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战术。
根据德鲁克所列,决策有五个特征:
1、要了解问题的属性,要清楚所处理的问题究竟是偶然发生的还是经常性的。通常,有效的决策者会把问题假定为“经常性质”也就是总是假定该问题是一种表面现象,另有根本的问题存在,他要找出真正的问题,而不是满足于表面的解决。
2、应找出问题的“边界条件”,也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低要求。
3、仔细思考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是什么,艺妓这些方案必须满足那些条件,然后再考虑必要的妥协、适应及让步事项,以期该决策能被接受。
4、决策方案要同时兼顾执行措施,让决策变成可以被贯彻的行动。找出边界条件是最难的一步,而化决策为行动是最费时的一步。
5、在执行的过程中重视反馈,以印证决策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我们知道管理同时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就科学性而言,需要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其中之一便是提出假设然后用实验验证。有效的管理者都知道一项决策不是从搜集史诗开始,而是先有自己的见解,即以尚待证实的假设开始。这就引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相关的标准时什么?如何衡量某个问题和相应的决策?德鲁克认为,找出适当的衡量方法不是数学方法所能解决的,这是一项带有风险的判断。因此有效的管理者一定要求先有若干种不同的方案,然后选取最适当的一种。
反面意见就是一种“另外的方案”,且反面意见保护决策者不至成为组织中某方面的俘虏,还可以激发想象力。有效的管理者绝不会把某一方案认定为“是”,其他方案均为“非”也绝不会以自己为“是”,以他人为“非”。
其实做一次决策就像组一次手术,所以在决策前要想清楚,是不是真的需要一个决策。如果利益大于风险就该行动,另外,行动或不行动都要坚持到底,只做一半或者折中只能曹成更大的浪费且一事无成。
做到了上述五点,一个管理者就可能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到底什么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呢?德鲁克指出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般具有以下六个特征:第一、重视目标和绩效,只做正确的事情。第二、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并只做最重要的事情。第三、作为一名知识工作者,知道自己所能做出的贡献在于:创造新思想、远景和理念;他的原则是:我能做哪些贡献?第四、在选用高层管理者时,要注重出色的绩效和正直的品格。第五、要知道增进沟通的重要性,但要有选择性地搜集所需要的信息。第六、只做有效的决策。
在书中,德鲁克特别提出了电脑的问题,在管理过程中,应当谨记,电脑只是没有生命的工具,是逻辑的机器,电脑所能做的只是计算,真正的预见、决策、选择还要人来做。事实上,自从有了电脑以来,高层管理者正越来越开始做起真正的管理工作。
此书是彼得·德鲁克的一本经典之作,成于1966年,却依然在四十年后的中国,被一群职业经理人选为最值得阅读的十本书之一。作为一个管理专业的学生,我们必须从开始就给自己定位一个卓有成效的目标,向着它努力、靠拢,这样当我们成为一个管理者,就理所当然地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要求自己:
1、学会合理的分配自己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做正确的事,集中整块的时间首先解决重要的事,将空闲的零散的时间用于休息、娱乐、记单词等零散的工作。面对种类繁复的事,应当分出轻重缓急,按照那个紧急而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但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的矩阵来合理安排工作的顺序。
2、学会宽容待人。
中国的文化素来讲求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可是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的并不好。我是一个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人,于是也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别人、要求别人,这样使我不容易发现别人的长处,却容易看到他人的缺点。因为当别人没有达到我那高高在上的标准,我就会觉得这时他的缺陷所在,而当别人达到了那个标准,我又觉得这时他理所当然应该做到的。知道后来,我发现那个标准确实很难达到,坚持它让我自己一事无成,于是我开始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却忘记了放松对别人的要求,久而久之,我将变成一个好高骛远、苛求他人的人。好在我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点,已经开始主动去寻找外界的人和事物的优点,我开始不再注意美女的龅牙,也开始容忍洁白的纸上有一道折痕。长龅牙的美女仍然是美女,有折痕的白纸仍然不失其功能。
3、还要学会有效的与别人沟通
信息渠道的不畅通造成了时间的浪费和成本的消耗,更严重的是,不正确和不完全的信息会让我们产生错误的判断,做出错误的决策。
我们应当学会听取别人的意见,即使他说的“不对”,听听又何妨?他人指出的我们的偏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至少给了我们不同的选择方案,还给他人留下了谦虚、有耐心的印象,我相信这会对日后的沟通协调工作有所帮助。
4、我们还要加强自己的个人修养,比如正直、诚信,这体现在管理者是领导力的问题,但即使将来不从事管理事业,即使没有什么可以直接领导控制的下属——根据德鲁克的观点,其实即使这样,我也还是一个管理者——我也应该做一个这样的人、公民。
这本书给那些德鲁克称之为“管理者”的人讲述了一些原理,帮助他们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教给我们这些尚未成为管理者的管理专业学生一些知识,使我们更多的了解管理是怎么一回事儿,使我们及早树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目标,也许,对我们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是,它其实我们如何做一个卓有成效的人。
第四篇:管理学读书笔记
创新篇读书笔记
创新是一种思想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以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是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创新工作作为管理的职能表现在它本身就是管理工作的一个环节,他对于任何组织来说都是一种重要的活动;创新工作也和其他管理职能一样,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建构在其内在逻辑性基础上的工作原则,可以使得创新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近代以来人类文明进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主要得益于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和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得益于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生产力,得益于近代启蒙运动所带来的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解放。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的进化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不同民族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发展的阶段有先有后,发展的水平有高有低,究其原因,民族创新能力的大小是一个主要因素
创新本质上是一种经济活动,是经济利润的重要源泉之一。由于企业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单位,企业应该成为创新的真正主体,把握住企业创新也就为理解管理的创新职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具体地说,企业创新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组织和管理活动中应用新思想、新方法,建立新的生产函数或实现资源的新的配置方式的经济行为。正像前面对创新的一般性说明一样,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是企业创新的两类基本形式,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推动,共同构成了企业管理的创新职能的有机整体。其中技术创新是形成企业物质生产能力的直接因素,但技术创新要有一系列诱导机制,这些诱导力量的出现主要是组织创新的结果,而且技术创新只有在特定组织制度和结构中才能最终实现;当然,组织创新也常常受到技术创新的推动,而且其规模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又受到技术创新的限制。管理的创新职能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创新职能包括目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环境创新。尤其是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临近,企业的性质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适应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革命及全球化竞争对生产经营活动的新要求,现代企业的价值观念、制度框架、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与传统企业相比都有显著不同。由于商品的个性化、多样化和社会的信息化,知识价值的流动性大、变化快、寿命也越来越短。因而,追求知识价值的不断更新就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的主要理念。“变”是唯一不变的真理。创新成为现代成功企业的突出标志。一般地说,创新源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一系列不同的机会。这些机会可能是企业刻意寻求的,也可能是企业无意中发现后立即有意识地加以利用的。了解和把握创新的诱因或来源,对于理解企业为什么要创新和如何实施创新,并能够适时而有效地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内容。任何企业都是利用一定的产品来表现市场存在、进行市场竞争的;任何产品都是一定的人借助一定的生产手段加工和组合一定种类的原材料生产出来的。因此技术创新的进行、从而技术水品的提高是企业增强自己在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持续技术创新是技术创新型企业的本质。技术创新型企业就是指实现持续技术创新的企业。在这里,持续技术创新,不仅仅是指企业不断地进行一项又一项的技术创新,更主要的是指企业适时地从原有的技术轨道进入新的正确的技术轨道的活动过程;不仅仅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更主要的是具有技术上的渐进跃迁性和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性。
事实上,综观20世纪工业企业发展的历程,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趋势,即企业愈来愈自觉地把从事技术创新活动视为自己的核心职能。特别是近30年来,世界上那些谋求长期持续发展、追求卓越的公司无不投巨资和人力从事技术创新。国际企业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观点:不创新即死亡。如今,企业不断地技术创新,不断地推出新产品,使市场变化越来越快;反过来,市场的变化又进一步激发企业技术创新。这种创新循环流动激起一波又一波的创新浪潮,在这种创新浪潮中已经涌现了一批技术创新型企业。它们以美国的英特尔、日本的日立、德国的西门子、中国的海尔等为代表,这些技术创新型企业在技术创新浪潮中经久不衰、持续技术创新,公司也因而不断成长。
可以预料,未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主要发生两方面的变化。一方面,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使科学技术成为真正的资本与首要的财富;另一方面,全球化的市场变化步伐加快,竞争的程度也日趋强烈。新产品越来越多,更新越来越快,面对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的全球化的市场竞争态势,未来企业若不牢牢抓住技术创新这个本原,就无法实现“上质量、上品种、上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而组织与制度创新主要有三种:一是以组织结构为重点的变革和创新,如重新划分或合并部门、组织流程改造、改变岗位及岗位职责、调整管理幅度等。二是以人为重点的变革和创新,即改变员工的观念和态度,包括知识的更新、态度的变革、个人行为乃至整个群体行为的变革等。例如GE总裁韦尔奇在执政后就曾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GE这家老企业重新焕发创新动力。有一个部门主管工作很得力,所在部门连续几年盈利,但韦尔奇认为可以干得更好。这位主管不理解,韦尔奇建议其休假一个月,放下一切,等再回来时,变得就像刚接下这个职位,而不是已经做了4年。休假之后,这位主管果然调整了心态,像换了个人似的,对本部门工作又有了新的思路和对策。三是以任务和技术为重点的创新,即对任务重新组合分配,并通过更新设备、技术创新等,来达到组织创新的目的。
文化创新是指企业文化的创新。企业文化的与时俱进和适时创新,能使企业文化一直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这样不仅仅可以维系企业的发展,更可以给企业带来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意义。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影响企业创新与变革的重要因素。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凝聚起来的“胶水”,这种凝聚效应全面体现于企业的各个方面,任何为了提高企业创新力的举
措必然应该有相应的企业文化转型计划。最有助于创新的企业文化应该是这样:更加外向型而非封闭型的文化;更加灵活、适应变化的文化而非一味求稳的文化;扁平化而非等级化管理的文化。企业文化中还应强调持续学习和不断适应。在支持和鼓励创新中,企业文化如想起到关键作用,就必须着力将文化的作用和影响渗透至企业战略的各个层面,如员工、政策、企业行为、激励机制、企业的语言和系统架构等等。
第五篇:管理学读书笔记
管
理
学
读
书
笔
记
管理的内涵
——读《管理学:现代的观点》 芮杰明 主编
作者简介:
芮明杰,初中毕业后从城市到农村务农,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时顺利考入不是自己志愿的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1982年2月本科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3年9月考入心仪已久的复旦大学科学管理系工业经济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86年7月毕业后留校任教.1988年晋升为讲师,同年在职攻读复旦大学经济管理系工业经济专业博士学位,之后成为复旦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并于1991年12月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工业与企业发展、企业战略与经营、国有企业改革理论、现代公司理论、管理创新等方面的研究。
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开设十余门课,其中《中国经济分析》、《产业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现代企业理论》、《现代市场学专题》、《现代管理理论》等课程均受到学生热烈欢迎。
从1993年起,先后应邀到新加坡、日本鹿儿岛经济大学、爱知学泉大学、日本大学、挪威管理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等讲学,先后到香港、台湾、韩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两次参加世界管理大会,一次在上海(1997),一次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IFSAM)(1998),并发表论文,受到与会同行的重视和赞扬。现为美国管理学会会员,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国民经济管理学会理事,IFSAM 中国委员会委员,上海管理教育学会理事等,并受聘成为多家股份公司独立董事,大集团、大银行的顾问或咨询专家。
一、管理的概念
1、管理的定义与特性
(1)定义: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现实资源的有效整合)
(2)特性: a.动态性
其动态性主要表现在这类活动需要在变动的坏境与组织本身中进行,需要消除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b.科学性
既是程序性活动,又是非程序性活动。所谓程序性活动就是指有章可循,照章运作便可取得预想效果的管理活动。所谓非程序性的活动就是指无章可循,需要边运作边探讨的管理活动。
c.艺术性
体现在管理主体对管理技巧的运用和发挥,设计和操作管理活动。d.创造性
管理既然是一种动态活动,没有一种唯一的完全有章可循的模式可以参照,那么要达到既定目标,就需要创造性。e.经济性
资源配置是需要成本的,因此管理具有经济性。
2、管理的目标与基本手段
(1)管理的目标是双重的:具体目标和组织既定目标
组织既定目标确定了工作的大方向,将组织既定目标分解开来,这些分解后的小目标既是组织目标的规定,又是管理活动或工作欲达成的具体目标。
组织既定目标的双重性:功利性和非功利性
管理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关系:管理的目标既可以是一项具体管理活动或管理工作欲达成的具体结果,又是以组织既定目标作为它的终极目标(2)管理的基本手段: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3、管理的创新
含义:用新的更有效的方式方法来整合组织资源,以便更有效地达成组织的目标与责任
(1)熊彼得的管理创新思想:采用一种新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
(2)科斯及其追随者的意见:交易费用,组织创新(3)管理创新的概念
a.提出一种新发展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 b.创设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 c.提出一个新的管理方式方法 d.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e.进行一项制度的创新
本章读书心得:
在“管理的概念”这一章节里,处处可见“资源”、“目标”两个次,管理无时无刻与它们关联着,“资源”是开展管理工作所必须的条件,而“目标”就是开展管理工作所要达到的结果。之所以要进行管理,就是要把有限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预期目标。
管理创新也是紧密围绕“资源配置”展开,就是要通过各方面创新,即实施一种全新的资源配置方式,来使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从而更好实
现利益的最大化。
所以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如何进行有效地资源配置,用最小的成本来获得最大利益。
二、管理的基本问题
1、资源与资源配置
(1)资源的有限性
a.组织资源的有限性对组织目标的确定有很大影响 b.组织的有限资源是指组织拥有的所有资源是有限的
c.组织资源是有限的,就要求组织有效利用有限资源,使之发挥最大效用 d.组织资源的有限性导致了实现组织目标的具体管理活动的安排方面有机会成本的存在(2)资源配置
资源类型:人力资源、金融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关系资 资源配置:要求a.资源配置结构与产出物结构需求一致
b.对资源的市场价格变化作出反应,在配置中既保持所需结构又进行适当调整
(3)资源配置的行政机制:利用科层制的行政官僚机构,通过命令、执行、检
查监督等手段来保证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2、管理中的人性假定
受雇人、经济人、社会人、管理人、自我实现的人
3、环境变动与管理模式选择
(1)组织活动的变动特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a.组织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主要是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的不确定性 b.复杂性通常在影响决策的因素中表现出来,这些因素如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数量、消费者的类型、组织所在的区位及组织所要处理的各种联盟都影响到管理人员需要处理的复杂性程度(2)管理模式的类型与选择依据
a.直线管理系统:企业组织所面临的环境比较简单而且确定 b.科层系统:适合复杂但相对来说确定的环境
c.直线——参谋系统:组织所面临的任务是不确定的 d.矩阵系统:组织的核心直接处理不确定性和复杂性(3)企业组织生命与管理模式重组
企业发展的五个阶段:出现阶段、扩张阶段、成熟阶段、防护性阶段、复杂阶段
本章读书心得:
任何一个组织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不仅是自然资源有限,还有组织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得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组织可调动的资源不等于组织所拥有的有限资源,应该学会广泛调动外界资源为自己所用,但在利用外部资源时必须考虑自身条件,比如自身偿还能力等。在面对有限资源时,我们应该保持“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态度。
在资源配置中要重视人力资源,因为人力资源在配置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要将各成员的能力发挥到最大。
管理中对人性的不同假定,形成了不同的管理出发点、管理方式和手段,形成了不同的组织资源配置模式。相应的人性假定便有相应的管理方式方法。
人不可能对环境作出准确的预测,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影响着资源配置过程,因此管理者要适时调整决策,来适应环境和避免有害影响。在不同的环境下,管理模式应该进行变革和从组。
三、管理理论发展
1、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其代表人物为弗雷德里克•泰罗。核心:
(1)对工人工作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科学的分析,以科学的操作方法代替陈旧的操作方法
(2)科学地挑选工人,对工人进行培训教育以提高工人的技能,激发工人的进取心
(3)摒弃只顾自己的思想,促进工人之间的相互协作,根据科学的方法共同努力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
(4)管理人员和工人都必须对各自的工作负责
2、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既是管理理论的发展又是管理实践的总结 它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a.社会人假定
b.需求因素与激励 c.作业组合 d.领导理论
3、管理科学理论
它的理论特征有:
(1)以决策为主要的着眼点,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给定各种决策分析模型
(2)以经济效果标准作为评价管理行为的依据,为此建立诸如量、本、利等模型以讨论行为的结果及变化
(3)依靠正规数学模型,建立合适的模型成为管理行为可行性的前提
(4)依靠计算机运算,以便计算复杂的数学方程式,从而得出定量的结论
4、现代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是指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的管理新理论,它是科学管理、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三阶段演进之后的必然产物,它与现代组织发展密不可分 5、90年代最新管理思潮:“公司再造”和“第五项修炼”
本章读书心得:
随着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实践对管理的需求日甚,因此,管理理论的发展源于实践;同时,管理理论的发展也源于管理主体及管理理论工作者不断地对管理真谛、管理特性、管理规律性的认识与驾驭。
正是由于组织管理上不断会遇到新问题、新情况、新要求,企业界和理论界便会去探求和尝试相适应的管理思路、方式、方法和手段,从而便推动管理理论的演进。通过不同时期管理理论的发展的积淀,现代管理理论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管理的内涵进一步拓展,管理组织向多样化发展,管理方法日渐科学,管理手段自动化,管理实践丰富化。
不断演进的管理理论将会更加适应生产方式的发展,并有效推动企业大规模的发展。反过来,发展的需要又会推动管理理论的不断前进。
四、管理主体
1、管理者的角色
(1)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
管理主体:管理活动的出发者、执行者(组织里的核心人物和骨干人物)
管理客体:管理活动的作用对象,或者说是管理的收受者(包括组织里的一般成员<最重要>;组织中的其他资源;组织向外扩张和发展时作用的人、财、物、信息和其他组织)
(2)管理者的角色
a.人际方面的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员)b.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c.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企业家、混乱的驾驭者、资源的分配者、谈判者)(3)管理者角色的变动
组织中的管理层次:决策层、执行层、操作者)、管理者角色的变动:角色分配时应以人际角色为主
组织规模对角色重要性的影响:不同组织内的管理者角色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小
组织最重要的角色是发言人,大组织最重要的角
色是资源分配者
2、管理主体的心智模式
(1)远见卓识: a.随时掌握当代最新的管理、科技成果、知识和信息
b.系统的思维方式
c.奋发向上的价值取向(2)健全的心理:a.自知与自信.b.情感和情绪
c.意志和胆识
d.宽容与忍耐(3)优秀的品质:a..勇于开拓
b.使命感
c.勤奋好学
d.乐观热情
e.诚实与机敏(4)管理主体的能力结构
构造:核心能力、必要能力、增强能力 核心能力:创新能力
必要能力:转化能力、必要能力、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本章读书心得:
管理活动出发者是管理主体,管理者在组织里通常会扮演很多种角色,在不 同的情况环境中,他们的角色是不断变化的。而由于组织内部管理的需要,组织 被分为若干层,处在不同层次的管理者,他们所扮演各种角色的机会是不同的。
管理主体的心智模式状况对管理工作的开展有重要影响,他们的心智模式在 很大程度上决定在进行管理活动中的思维、行为等,最终会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高层的管理者需要具备独特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创新能力、转化能力、应变 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
组织对于不同组织层次、工作岗位上的管理者都有一些特定的素质、能力的 要求,但这些要求与管理者的个性没有必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