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市召开组织工作新闻发布会
我市召开组织工作新闻发布会
本报港口讯(记者 江里梅 实习生 宋浩源 通讯员 杨耀宇)走过2011年四级换届的关键之年,2012年我市组织工作将有哪些新亮点?2月10日上午,我市在市行政中心召开组织工作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我市去年的组织工作情况,介绍2012年的亮点,并回答记者提问。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伦兵向媒体通报了相关情况。
据悉,2011年,我市圆满完成了四级集中换届工作,组织工作满意度实现大幅提升,“阳光选才工程”继续深化拓展,人才工作开创新局面,创先争优掀起新高潮,“六统强基工程”扎实推进,干部大培训实现新突破,组织系统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
2012年,我市将以贯穿一条主线,力求两个突破,强化六个注重,狠抓七项任务,实现两大目标来全面开展组织工作。其中“贯穿一条主线”就是要以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努力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工作。“力求两个突破”就是要力求在破解人才瓶颈和加强乡镇政权规范化建设难题上取得新突破,在提供人才支撑和加强基层组织方面取得新成效。“强化六个注重”就是要注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注重公道正派、求真务实;注重调查研究、问计于民;注重锐意改革、勇于探索;注重坚持标准、严格要求。“狠抓七项任务”就是要深化拓展创造争优活动;大力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着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突出抓好乡镇政权规范化建设;倾力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以“一迎双争”为主题,切实加强组织部门自身的建设。
新闻发布会上,相关新闻发言人就与会媒体记者提出的组织工作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回答。
新华社、人民日报、中新社、广西日报等11家媒体记者参加了发布会。
第二篇:我市召开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
我市召开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
研判经济形势奋力冲刺“双过半”
本报讯(记者 马宏飞)4月23日下午,我市召开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进一步总结成绩,排找差距,落实措施,奋力冲刺“双过半”,确保时间过半、任务超半,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兆江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张育林主持会议。市领导孙云、孙宏建、刘荣华、黄红旗、官新民、王克毅、耿元进、林楠、孙群、张健羽、薛晨光、顾爱军出席会议。
今年以来,我市经济运行以“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基本面,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形势,及早谋划和精心组织各项关键举措,各项经济指标完成好于预期,实现良好开局。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亿元,同比增长12.2%;实现工业国税开票销售151.2亿元,同比增长26.5%,增幅和总量在泰州市第一,增幅在全省名列前茅,工业用电量、利用外资、列统工业增加值等工业指标的增幅在泰州均名列第一。
张兆江指出,一季度全市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主要经济指标逆势上扬,在整个工业经济形势都不太理想的大背景下,我市工业经济的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大幅度增长;二是项目开发继续保持强劲态势,3000万元以上项目190个,总投资514.7亿元,其中1亿美元或7亿人民币以上的项目25个;三是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培育呈现良好势头,在建的新兴产业项目30个,总投资113.4亿元,占重大项目的三分之一左右,园区、乡镇的特色产业培育势头良好。
张兆江说,这一强劲的发展势头来之不易、弥足珍贵,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四大发展战略,同时突出一区四园来加快发展;得益于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埋头抓项目,扎实打基础;得益于我们积极应对复杂形势,全面破解发展难题;得益于大家自加压力,负重奋进,扎实工作。希望全市上下共同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局面,全力把这个好的势头巩固好、发展好、提升好。
张兆江指出,宏观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将会对我们经济的发展带来影响,在我市的经济运行中,存在项目推进速度不快与项目开发势头强劲不相适应、工商税收与开票销售不协调、乡镇及重点企业发展差距拉大、企业上市仍没有突破等问题,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积极应对。
张兆江强调,全年的目标任务必须坚定不移、全力以赴完成。狠抓重大项目开发建设。坚持招商引资第一要事不动摇,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要事不动摇,在项目推进上要突出“快”和“早”,做到快审批、快建设,早投产、早见效。项目招引要突出“大”和“好”,紧盯龙头型、带动型、基地型大项目,注重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招引;着力强化税收征管不麻痹。做到征管要有力、措施要到位、思路要创新,摸清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税源状况,规范征管秩序,完善征管机制,确保应收尽收,做到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双过半”,以“双过半”保全年任务;积极破解发展难题不松懈。资源要素制约的形势只会越来越严峻,破解难题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必须加大工作力度、迎难而上。审批上要做到本市无障碍,服务全过程。拆迁工作加快启动、加大力度。同时,做好土地、资金、用工等工作;全面服务发展不懈怠。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做到主动服务、高效服务、创新服务;统筹抓好当前工作不放松。“一把手”要按要求和标准抓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高度重视夏季安全生产,切实抓好卫生城市创建和当前信访维稳工作。
张育林在主持会议时就围绕抓落实促发展、完善工作机制、提高经济工作组织化程度提出四点要求,一要完善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机制,二要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三要完善部门服务机制,四要完善要素保障机制;同时,要围绕发展战略,研究落实具体举措,提升区域竞争力。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环保工作,做到安全第一、环保优先,并贯穿经济工作全过程。
会上,“一区四园”、市发改委、经信委、商务局、住建局、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泰兴支行的负责同志汇报交流了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市委副书记孙云,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荣华,副市长林楠就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阶段的经济工作分别提出要求。
第三篇: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新闻发布会
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新闻发布会
一、中国宁波网记者问: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新闻发布会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年”活动启动仪式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领导答: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人民银行工作会议都重点强调了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在1月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王辉忠对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牢固树立“实业兴市”理念,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提出了具体要求。3月1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推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动员大会,做出了具体工作部署。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金融对宁波市“六个加快”战略实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方式转变的推动作用,更好地支持宁波市实体经济持续向好发展,我中心支行通过深入的政策学习和扎实的调查研究,明确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重点。不久前,我中心支行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并决定在全市金融系统开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年”活动。今天,我中心支行组织全市各金融机构在此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布会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年”活动启动仪式,目的是营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并通过新闻媒体来向社会做出公开承诺和表态,接受公众的监督。
二、中国宁波网记者问:今年以来,央行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已经采取了哪些措施?
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领导答:一是密集调研,广泛走访,做到集思广益、心中有数。从年初起我中心支行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实地调研,行党委班子成员分别牵头,到部分金融机构、众多中小企业和市有关经济管理部门密集开展了现场调研和走访10余次,而且把到企业现场调研作为党委中心组的专题学习内容,深化了思想认识,加强了与实体经济主体和部门的交流与沟通,广泛听取了意见建议。同时,在调查中同步开展已有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了各项政策。
二是明确重点,细化要求,出台具体指导措施。在前期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和多次讨论酝酿之后,2月15日,我中心支行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向辖内人民银行各县(市、区)支行、各金融机构印发,明确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细化了工作要求。
三是沟通汇报,出谋划策,取得地方党政支持。针对今年的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工作要求,我中心支行分别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做了专题汇报,并在推动辖内债务型融资工具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这些工作和建议得到了市领导的肯定和采纳,市委王辉忠书记、刘奇市长均做出了批示肯定,市人大常委会施孝国副主任认为我中心支行迅速出台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行动快、效率高、内容实。目前,我们向市领导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也得到了很好的采纳和落实,部分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四是找准载体,落实责任,凝聚金融合力。为了确保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我们还组织开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年”活动。我中心支行成立了以“一把手”行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人民银行各县(市、区)支行和各金融机构也建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活动以“夯实实体经济基础,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实现和谐共赢发展”为主题,围绕“六个加快”重大项目、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等内容,组织全辖金融系统开展“金融进村入企,一线解难创优”等系列活动。通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年”活动,统一思想、协调大家的工作步调,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形成一种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也为我中心支行提供一个工作抓手,确保各项工作举措的有效落实。
五是做好宣传,营造氛围,强化政策效果。我们今天举办新闻发布会和活动启动仪式,既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也是我们的工作举措之一。当然,新闻发布会只是一种形式,关键还是要把工作做实、抓好。下步我们还要采取各种宣传形式,让社会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金融产品、金融服务。
三、中国宁波网记者问:《指导意见》主要有哪些特点?
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领导答:一是指导性强,体现“五个并重”:融资总量和结构优化并重,支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重大项目建设和民生金融发展并重,促进实现包容性增长;解决当前问题和推动长远发展并重,着力推进金融业转型升级;推动发展和防范风险并重,牢牢把握不发生金融风险的底线;扩大内需和服务开放型经济发展并重,努力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二是目标明确,力争“三个快于”。《指导意见》对很多工作都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目标,明确了工作要求。例如,在信贷投放上,要求力争做到“三个快于”:一是涉农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速快于其全部贷款增速,二是中小微型企业贷款增速继续快于全部贷款增速,三是涉海信贷投入增速快于全部贷款增速。
三是措施较新,确保工作成效。主要包括全面深化贸易外汇管理便利化改革,为实体经济企业办理各类外汇业务提供“一站式”服务,开展进出口核销改革,取消进出口收付汇核销和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手续;加强金融产品的研发力度,在中小企业、“三农”、个人创业等领域推广使用手机信贷产品;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理顺投诉处理机制,确保金融消费者公平获取金融服务。
四、中国宁波网记者问:《指导意见》中提到要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主要有哪些渠道和方式?
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领导答:促进实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保持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增长。对此,我们采取了以下三个措施。一是要争“盘子”。在今年稳健货币政策的背景下,我们要求各商业银行分支行积极向上级行争取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要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要合理安排流动性,保持信贷投放适度均衡增长,有效发挥“支农支小”的主力军作用。二是要强引导。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将积极运用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支持优质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三是要辟蹊径。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引导各金融机构稳步开展各类非信贷融资业务,加强同业之间、与担保机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机构的合作,发展债权、股权相结合的融资模式,多渠道满足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
五、中国宁波网记者问:信贷资金仍是社会融资规模的主要构成吗?今年确定的信贷投向重点是什么?
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领导答:从目前看信贷资金是社会融资规模的主要构成,2011年宁波市的本外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七成。为此,我们必须坚持“有扶有控”的原则,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着力优化信贷投向结构。加大对“六个加快”重大项目的金融支持,优先满足在建续建项目的合理资金需求。在信贷投放上,要力争做到“三个快于”,一是涉农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速快于其全部贷款增速,二是中小微型企业贷款增速继续快于全部贷款增速,三是涉海信贷投入增速快于全部贷款增速。同时,要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改善首套普通住房的信贷服务,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信贷支持。积极发展小额担保贷款业务,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六、中国宁波网记者问:宁波经济的特点是中小微型企业众多,今年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
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领导答: 3月份,市经信委和我中心支行共同建立的宁波中小微企业网上融资平台将正式运行,与宁波市外经贸企业网上融资平台一起,将为我市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大的融资便利。我中心支行将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建设,按照中小微型企业的融资需求特点,下放信贷审批权限,简化信贷审批流程,开辟信贷审批绿色通道,加强对新型融资模式、服务手段、信贷产品及抵质押方式的创新和推广,着力提高中小微型企业融资能力。切实加大对中小微型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对符合信贷条件和转型升级要求、但因外部原因导致资金周转暂时出现困难的中小企业,及时满足其资金需求,不抽贷、压贷。
为确保政策的落实,我中心支行将把小型、微型企业贷款纳入中小企业信贷政策评估的范围,督促金融机构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和各项收费标准,坚决禁止各种附加在贷款业务上的不合理要求和收费,切实帮扶企业减轻财务负担,我中心支行将适时对金融机构中小微型企业金融服务情况进行督查。加强对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流向特别是大额信贷资金流向的监测,确保信贷资金真正用于小微企业生产和实体经济发展。
七、中国宁波网记者问:在加大对开放型经济、推进对外开放合作的金融支持方面有什么新举措?
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领导答:2012年,我中心支行(外汇分局)将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这个中心,重点推出以下工作举措:
一是要充分利用好已有的各项外汇试点政策的积极效应,如境内银行跨境贷款、中资企业借用外债等,有效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同时,在前期试点基础上,深化外汇主体监管试点工作,全面推动进出口核销制度改革,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为企业办理各类外汇业务提供“一站式”、便利化服务。
二是大力开展“中小企业外汇服务年”主题活动。研究出台《外汇管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出《中小企业外汇金融服务指南》,全面梳理外汇管理各项政策法规,提升外汇管理透明度,为我市广大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加大对涉外中小企业资金上的支持,引导和鼓励全市银行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贸易背景真实和风险适度三大原则的情况下,加大贸易融资资金的发放,全力支持我市涉外中小企业开展进出口贸易。加强外汇市场培育,推进外汇衍生业务的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多个性化的外汇避险产品和服务。
三是大力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创新,当前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已由经常项目扩展至部分资本项目,企业可以运用人民币结算进行进出口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直接投资业务。下一步要进一步推进跨境贸易、外商投资、对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和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业务,积极探索个人项下人民币结算业务。
八、中国宁波网记者问:在提高金融服务现代化水平,服务社会民生领域方面宁波有何优势,如何进一步推进?
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领导答:在推进金融服务现代化方面,我们将进一步依托信息化技术,拓展金融服务社会民生新领域。宁波的金融IC卡项目有很大的优越性,早在2008年1月,人民银行总行正式批准宁波金融IC卡项目为全国金融IC卡多应用试点。目前,金融IC卡应用领域已拓展到高速通行、停车场、加油站、电力、电信等社会公共领域,医院挂号、配药付费等医疗卫生行业;教育领域的学校校园卡应用,以及城市公交的应用等。2011年,金融IC卡实现了从信息服务、交易支付到融资便利的新突破,推出了手机信贷产品,实现在中小企业、个人创业、“三农”等信贷领域的应用,有效地简化了的贷款流程,提高信贷服务的便利水平。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推广手机信贷业务,以“五•一服务卡”推广、宁波市社会保障卡加载金融功能为契机,加强与社保部门的合作,将金融IC卡多应用试点打造成惠民工程和暖心工程。
为解决无银行网点的农村偏远地区现金取款难问题,2011年推出了银行卡助农取款业务。银行卡持卡人可以在指定的农村金融便民点(如商店、超市等)布放的POS终端上刷卡,向农村金融便民点取得现金。截至2011年末,全市已在16个乡镇30个行政村设立了助农取款服务点,2012年,我们将实现助农取款业务乡镇覆盖率100%。同时,为推进非现金交易在农村地区的运用,我们将进一步推进“刷卡无障碍”示范街区建设,2012年实现中心镇“刷卡无障碍”示范街区全覆盖。
九、中国宁波网记者问:我们注意到最近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出台了《关于促进和支持银行卡小商户发展的指导意见》,那么出台这个指导意见的背景是什么,主要有哪些措施?
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领导答:我们所指的银行卡小商户,包括便利店、小超市、小餐饮、农家乐、服装等行业的个体工商户。目前,中大型商户的银行卡使用比较普及,小商户相对较为薄弱。出台这个指导意见的目的,就是进一步改善宁波市银行卡受理环境,充分发挥信用卡免息信贷对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作用,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高银行卡小商户支付服务水平。具体措施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优化账户开立、实行银行账户收费优惠、实施灵活的账户服务等方式促进小商户单位银行账户的开立与使用;二是通过改善小商户入网管理、加大对小商户投入力度、建立符合小商户需求的业务模式、提供优质的银行卡收单服务等方式积极推动小商户银行卡业务发展;三是建立健全小商户POS机具投入补偿机制;四是加强小商户管理,切实防范业务风险。
十、中国宁波网记者问: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对金融消费者的权益进行保护?
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领导答: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和各国际组织普遍认识到了金融消费者保护对于维护国际金融体系长期稳定的重要意义,包括美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领导答:国等在内的发达国家,成立了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等机构专门负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目前,人民银行正在探索推进此项工作,很多省市都试点开展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为有效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督促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我中心支行2011年在慈溪、奉化试点开展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阶段,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将继续本着“积极稳妥、重在实效”原则,与对金融机构的综合管理工作、信访工作、政务公开工作有机结合。推动建立人民银行与法院、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共同参与的纠纷调解机制,探索搭建行政调解与司法确认之间的绿色通道,增强调解结果的公信力,提高纠纷解决的效率,有效维护金融消费者的财产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人格权、名誉权等合法权益。
十一、去年下半年以来,宁波市发生了个别企业资金链断裂、企业主逃跑案件,今年的形势仍会很艰难吗?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在防范金融风险,营造和谐稳定的经济社会环境方面有什么措施?
2012年,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稳、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何问题仍很突出,宏观调控面临更多“两难”选择。从宁波市情况看,全市经济增长步伐明显放缓,经济下行风险压力加大。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信贷管理和风控制度建设,强化信贷资金流向及用途的合规性管理,切实防范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民间借贷、房地产、股市等领域,确保信贷资金真正用于实体经济。加强对银行贸易融资风险的防范,尽可能杜绝投机性融资“挤出”实体经济发展的正常融资需求。树立全面风险管理意识,及时开展金融风险压力测试,严格落实金融风险报告制度。
同时,积极关注企业资金链状况、企业主出逃事件等风险因素,妥善处理企业资金链断裂事件,防范非正规金融及其他相关领域风险向金融体系传导。加强各类监测,实现金融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做到风险早发现、早报告,切实防范区域金融风险。高度重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对存量债务要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妥善处理,不搞“急刹车”、“一刀切”。金融系统要加强“防火墙”建设,密切关注实体经济风险对金融体系的影响,防范跨行业、跨市场风险,防范非正规金融及其他相关领域风险向金融体系传导。
第四篇:伊犁州召开州直法院新闻发布会
伊犁州召开州直法院新闻发布会
本报讯(实习记者 张亚兵)11月11日,伊犁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伊犁州直法院前三季度的主要工作及落实司法公开制度、兑现服务承诺的有关情况。
新闻发布会由伊犁州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成才主持,伊犁州法院党组副书记、代院长托汗•拜多拉对法院前三季度工作有关情况作新闻发布,伊犁州各大媒体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从维护社会安定、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管理机制、加强党建工作、深化基层建设等五个方面向社会全面介绍了前三季度周至法院的工作情况。州直法院积极开展“法院开放日”、“人大代表旁听评议百庭”等活动,主动参与“法治聚焦”电视栏目制作,努力提高司法民主化水平,尊重和保护当事人与社会公众的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探索建立了更加合理、及时、透明、有效、科学的司法公开制度。州直法院立案庭、民事审判第二庭和执行局三个部门积极践行向社会承诺的8项服务承诺,并延伸到了所有内设机构和各项工作中去,促进了法院工作整体提升。
伊犁州法院审判委员会专委丁志刚、伊犁州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吴伊升、伊犁州法院立案庭庭长万平、伊犁州法院民二庭庭长张志坚还分别就记者有关问题作了详细的解答。
第五篇:如何加强我市组织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如何加强我市组织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四平市委组织部调研组
目前,我们正处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正渗透到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也给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挑战。国家对信息化工作很重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要在全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政府行政管理、社会公共服务、企业生产经营要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加快信息化步伐。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对信息网络化问题,我们的基本方针是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各地各部门的领导干部,必须加紧学习网络化知识,党的建设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群众工作,也都应适应信息网络化的特点。既要积极推进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发展,又要大力加强管理方面的建设,推动信息网络化迅速而又健康地向前发展。”
整个组织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这两年发展特别快,在干部信息化管理、利用互联网开展党的建设、办公自动化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展,已经成为组织部门信息化建设的三个主要标志。
一、组织工作信息化发展现状
(一)国内部分地区组织工作信息化发展现状
中组部、人事部多次召开全国会议,强调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信息化工作的目标、要求。在机构改革中,增强了信息化工作的机构设置,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干部信息化管理方面,深圳市现在已经建立起包括全市14万干部的信息库,吉林省委组织部已经实现了省管干部信息的网络化管理,并建立起领导干部的声像信息库,在省委常委会介绍干部情况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在利用互联网开展党的建设方面,北京市委组织部于2000年7月1日,开通了全国第一个组织工作专业网站“北京党建”,最近两年相继开通了“鼓楼党建”、“杨浦党建”、“南京党建”、《支部生活》、《组织人事报》电子版等40多家“红色网站”,此外,各省、市级党委职能部门还有一批职能工作主页。网站的访问量直线上升,南京市委组织部在网络党建方面已经形成了规模,它下属的县(市)区有8家都建立了网站,而且网页链接到乡镇一级,业务拓展到干部任前公示、网上人才招聘等各个方面。南京市委组织部和湛江市委组织部在全国率先提出了“网络党建”这一新名词,可以说,各级组织部门在利用互联网开创一个党建工作的全新领域即“网络党建”方面已经开始起步,并且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
在办公自动化方面,深圳市委组织部和北京市委组织部实现了“网上办文”,在公文的查阅、流转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组织部门的办公效率。
(二)我市组织工作信息化建设现状
我部的信息化建设于今年正式起动,三月初部里成立了信息管理中心,进一步明确了工作重点和职能。经过多次论证,我们认为加强我市各级组织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应该首先立足于建立健全管理权限范围内的干部信息库,从县级领导干部信息化管理方面进行突破,逐步扩展到办公自动化以及网络党建等方面。今年,部里投入了宝贵的资金,于今年8月份在中心内部建成了局域网,以后根据工作需要还将逐步扩大联网规模。围绕干部工作重点,我们做了几项重点工作,现在已经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一是对全市县级领导干部信息实现了建库管理。从今年3月份开始,我们从干部工作的实际出发,制定了县级领导干部的信息采集表,对涉及到的县级领导干部100多项信息进行了认真采集和校核。后来在为准备机构改革数据时,相关科室又把干部信息重新审核一遍,干部监督室还做了最后的认定。从实际效果看,这种采集信息的方式比较好,从运行情况看,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现在领导干部信息可以做任意组合条件的查询,比如想查看55岁以上的、正局级的、工龄30年以上、任正县级10年以上、市直的领导干部,只需比较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完成。除此之外,在干部工作的日常工作方面,如名册管理,干部任免审批表的打印等都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
二是建立了后备干部信息库。在全市第一批公开选拔后备干部考试结束后,我们认为应该以此为契机,对参加考试的人员进行建库管理。后备干部信息库是加强干部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备干部进行建库管理,对建立一支高素质后备干部队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于调整领导干部结构和做好后备干部队伍的动态调整将起到积极作用。
三是编制了干部档案管理软件。编制这套软件是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一项创新工程。干部档案工作是干部工作的基础,干部信息的延伸则是档案,档案又是现行工作的主要信息源。所以加强干部档案管理,实现干部档案工作的办公自动化,对于提高组织部门的干部工作的管理水平将起最直接的影响。在干部档案管理的常规工作方面,我市的干部档案管理基础比较好,达到中组部一级的就有3家,但是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与干部管理工作还有脱节、不适应的地方,所以必须把干部档案纳入干部工作正规管理的重点环节来抓。干部档案的信息化是干部工作信息化管理的重中之重,越是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就越要重视干部档案这一重要信息源的管理。这套软件的编制完成,将改变干部档案的日常办公方式,比如在查档这个环节,只需按几次鼠标,就可以查阅常用的干部信息,在收集归档材料这个工作量特别大的环节上,只需输入材料的名称和类别就可以自动归入干部档案,再配合使用干部档案的扫描件,将对干部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将起到革命性的变化,以后的干部档案管理的工作量就可以承受,在无特殊情况下,再不必查阅干部档案的原件,可以有效地避免更改干部档案等情况发生。
总的看,我们所做的这些工作,可以说在信息化建设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已经走在全省其他市州的前面。但是,我们所做的工作也仅仅是刚刚起步,要真正走向正轨还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同时我市的整体发展仍不均衡,目前只有双辽市委组织部在干部信息管理方面做的比较好,其它县(市)区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所以要实现我市组织系统信息化管理道路还很长。
二、要做好信息化建设的几项主要工作
(一)核心是对干部实行建库管理
一是要建立健全干部管理权限范围内的领导干部的信息库。我市已经建立起了包括干部的基本信息、简历、职务级别、学历、学位、工资变动、奖惩、配偶等10个信息集,档案扫描件信息集正在采集,今年为省委采集市级领导声像信息后,市委组织部可以借鉴省委组织部的做法逐步建立起四平市县级领导干部的声像信息集。涉及到领导干部的这些信息集全部建立完成后,基本上可以满足干部工作需要。各县(市)区在建立领导干部信息库时,考虑到工作量特别大,可以首先采集可以满足一般需要的几个主要信息集,相对次要的可以分批建立。
二是建立起所管干部档案人员信息库。我市各级组织部大多采取档案的集中管理,四平、公主岭、双辽、梨树所管档案都超过10000卷,要建立这么庞大的人员信息库,其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建立这个信息库时,对干部个人采集的信息不宜太大,否则在日后信息维护方面很可能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是建立起管理权限范围内的,还是干部档案管理范围内的干部信息库,各级组织部要量力而行,根据我部的实际,可以考虑建立四平市的公务员队伍信息库。
三是要建立起后备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知识分子信息库。这几个库同样对于提高组织部工作档次有直接益处,它的建立相对来说工作量要小得多,在建库时可与所管干部档案人员信息库同时建立,这样可以避免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四是建立党员库。党员库的建立,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党内统计工作现在已经实行建库管理,这方面我市的基础比较好。
五是建立单位、组织信息库。这两个库是最容易建立的,在机构改革后要重点对各种编制、领导职数信息进行采集,这项工作主要是做好与各相关部门的协调。
这些工作虽然工作量非常大,但只要规划好,从目前各市各级组织部的人员特别是档案管理人员看,大部分是可以在近两三年内完成。
(二)关键是要理顺工作流程。这项工作涉及的部门很多,从市委组织部看,涉及到的就有干部调配、任免、工资审批、干部审查、出国审批、干部档案、干部教育、发展党员等环节。在建立起信息库的前提下,由于信息的来源非常广泛,信息的维护的工作量又很大,要做好信息的及时更新,就要求必须做好与人事、纪检等形成归档材料的部门的协调工作。
(三)基础是做好干部档案日常办公自动化。所有要建立的信息库,信息源基本上都来源于干部档案,可以说干部档案工作是整个信息化建设当中最重要的工作,那么,如何实现干部档案办公自动化?这里主要的工作是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干部档案的提供利用这两项日常工作,今年我部与金鹰公司联合开发的《干部档案多界面管理系统》,正是基于这种考虑编制的,这套软件的功能可以满足我市各级组织部及各机关单位干部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所以,要做好这套软件的推广应用工作,同时也要重视软件的培训工作。
(四)前提是处理好保密与安全的关系。大量的涉密文电、档案如何应用计算机进行管理?
怎样通过网络进行存储、传递和有限共享?信息利用与安全保密之间的矛盾,是各单位都在设法解决的一个难题,也是提高机关办公自动化水平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这就需要正确认识保密与各方面业务工作的辨证关系,既不能不重视保密工作,认为无密可保,或片面相信软、硬件产品自身的安全机制,又不能教条地看待保密工作,只要是涉密信息就锁好看牢,限制了信息的应用,这些都不是正确对待保密工作的观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建立起一整套的保密、系统安全、备份等制度。只有制度健全了,保密工作才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五)下一步是办公自动化。这方面我部的条件比较成熟,一是各科室都配备了电脑,二是使用电脑的水平可以完成正常的操作,三是部内已经建成了局域网,四是办公自动化软件有选择的余地。做好我部的办公自动化,主要是要充分发挥局域网的作用,实现信息共享。
三、信息化建设的几个难题
经过我部一年的实践,综合全市信息化管理的各方面情况,我们认为,做好信息化建设必须要面对、必须要攻克的有以下几个难题。
(一)认识不到位的问题。这里主要有两个意见,一是认为缺少资金,不可能搞联网,搞信息化建设更是以后的事。二是认为目前工作还可以,还不用搞信息化,没什么必要。分析以上两种意见的实质,我们认为,这里主要原因还是有的领导对信息化还不够了解,还不知道怎么来搞信息化建设,另外,信息化建设是一套系统工程,它将不可避免地冲击习惯势力,要想改变一些组织工作的流程还是相当困难的。当然,搞信息化建设必然涉及到资金的落实,尤其是在我市目前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投入资金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但是,是不是财政紧张就意味着就不能搞信息化呢?这里需要明确一个观点,搞信息化建设不一定非要联局域网,也不一定非要投入大量资金。最小配置只需一台电脑,再配备中组部的信息管理软件和我部的干部档案管理软件就可以做基础工作。
(二)整体推进难的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在几个县级组织部普遍落实资金有一定难度,二是所管理的干部档案量太大,三是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所以,要建立一个覆盖我市各级组织部门的信息网络,确实还有相当大的难度。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制定整体发展措施才能实现。
(三)数据维护难的问题。
数据库能否进行及时的维护、更新,直接决定组织工作信息化能起到什么样的效果。对这么大的信息量要做到及时更新,一方面必须协调好同各方面的信息来源渠道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必须做好相关工作流程的理顺工作。
(四)人员配备难的问题。能否将一个单位的信息化工作做好,核心因素之一就是人。一个信息系统能否真正投入应用,服务于本单位的主体业务,有没有胜任的系统管理者是问题的关键。搞办公自动化需要具备现代管理技能的新型人才,否则便失去了主体因素。从目前我市各级组织部门人员情况看,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的人还非常少,所以要力争在单位内部挖潜,大力加强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培训,抓紧培养能够担当这项工作的人员。由于信息工作岗位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既要熟悉组织人事业务知识,又要懂得计算机技术,所以要尽量保持
人员的稳定,避免出现工作不连贯、滑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