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济学原理曼昆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经济这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其意思为“管理一个家庭的人”。经济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与政治是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一样,是构建人类社会并维系人类社会运行的必要条件。
小到家庭个人,大到国家社会,经济金融活动是人类生活之中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每个人都应该至少了解懂得经济金融方面的知识。于是,在各大实体书店、网络商城里铺天盖地的“专业书”迷乱了人们的双眼,给我们一种错觉,让我们无法区分“经济”和我们手中的货币资产。
当今社会的趋势,往往是将一些本应该是简单的、贴近人类生活的东西复杂化、专业化,越是应该通俗地为众人所熟知的事物,越要将其飘渺化,将它们捧至一个很高深的境界,好像这样就能体现出它的精妙之处一般。把那些纯理论的东西堆砌在一起,随意地抛上两张图片或者图表,然后包装上厚厚的皮囊丢给读者,以至于本就不明白不清楚何为经济的情况下更加对其望而生畏。事实也是如此,且看世界的金融海啸,很多人就是在于凭借着一些模糊的对经济的概念,肆意对自己手中的资产以及将来很可能不在自己手中的他人的资产为自己所用,只着眼于当前的利益,导致了最终世界上疯狂的经济危机。
其实很多“位高权重”的经济学专家本身也可能并不清楚经济金融的真谛,只是照着前人所留下的概念,花多年的时间复刻在自己的脑海里。而经济这东西,虽然是有迹可循的,但事物总有发展有迁移性,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对自己的生活要求的改变以及社会对经济体看法的转变,“经济”是时刻都在变化的,若不根据现状和当下的各类时事动态而发展,别说经济学家们本身就不能预测未来的动向,更多的普通人也无法获知。
曼昆的书中,虽然也是有理论,但并不是向其他的教学书一样,用常人无法揣测的专业词汇让读者看得云里雾里。曼昆循序渐进地从最浅显的知识层面引入,像讲述一个个故事一样,慢慢剖析每一个案例中所蕴藏的经济学原理。比如“垄断”这一章中所叙述的,垄断就相当于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越是普遍拥有的就越无高价值可言。很多垄断者的成功,不仅仅是从资源上截断,更是从各种其他手段来实现目的,比如用广告给消费者以心理暗示,暗示他们的产品不同于其他,即使商品本身是毫无差异的,但就因为消费者自身主观的心理暗示,使得垄断者能最终获利。
我们所有的人,都是生活在复杂的经济体制之下,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经济知识来巩固和固防我们的经济生活。我们的确是需要理性的思维去应对经济金融活动的变化,同时我们仍然需要以实际的眼光去处理生活的变化。曼昆就是从每一点的生活细微处入手,让被教育者产生“生活即学习”的亲切感,于是,经济学,便不再那么苍白无力,而是富有色彩的了。
第二篇: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近期看了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感慨颇深,全书没有晦涩难懂的抽象概念,也没有复杂深奥的近代数学知识,这是一本适合平民大众阅读的作品,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另一方面,其内容是博大精深,返璞归真,用平易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现代经济学的根基,原理清晰,分析透彻,在当今众多的经济学著作中璀璨而夺目。
什么叫经济学?文中在前言中首先定义,经济学是研究和处理社会中人一般生活事务的学科。该定义简单而扼要,阐明了经济学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是人类的一般生活事务,指出了经济在人类一般事务中的基础地位。据此,如果一个生活在当代的年轻人连一些基本的经济学概念都不具备,全然无知,那么某种程度上,其可以形同于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文盲。因此,曼昆在前言中所述,这是一本给下一代阅读的书籍,作为留给下一代的另一种贡献。《经济学原理》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上下两分册,遵循了从微观到宏观的叙述线路,上册为《微观经济学分册》,下册为《宏观经济学分册》。《微观经济学分册》中,文章从经济学的十大原则入手,指出经济的一切原理或推演均源于此。根据这些原则,讲述了微观经济的几大经济理论基础,包括供需理论、弹性分析、剩余福利等。从这些概念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意思的经济学分析结论,如由于粮价的低弹性,科技进步带来的农业发展往往却牺牲了农民收益;又如,无论商品税收是向消费者还是向生产者征收,其最终成本的转嫁结果都是一样的等等。
《原理》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其非常注重读者分析能力的培养,阐述了经济现象分析的一般步骤,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拓宽读者的思路,激发读者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兴趣,进而从分析中形成观点。在分析完市场失灵下政府的作用后,书籍循序渐进,水到渠成,重点介绍了企业的微观组织行为,分别对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和垄断竞争四类市场环境下企业产品的供需关系和企业运作行为作了详尽的理论剖析,这部分内容非常精彩,前面章节的铺垫终于滋育出了丰硕的果实,使读者大饱口福,受益匪浅。
在全书微观经济理论体系构建中,曼昆显然觉得还有必要对生产要素市场展开一些阐释,进而向读者展示了重要的劳动力价格原理:一个竞争的、利润最大企业雇用的工人数要达到劳动的边际产量值等于工资的那一点,边际产量曲线即为劳动需求曲线。至此,《微观经济学分册》似乎可以划上了句号。但著者显然不满足于此,在书籍的最后还抛出了不对称信息、消费偏好、政治经济和行为学等现代经济的一些基本思想,为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了一个今后学习的更加广阔的空间。
第三篇: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格里高利·曼昆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曼昆的《微观经济学分册》告诉我们,由于对于市场产品价格的话语权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垄断企业的产品价格要高于其边际收益,产生了超额垄断利润,这种利润是以抑制有效需求,减少社会福利、产生无谓损失为代价的,是一种市场不合意的行为。因此,一个讲公平负责任的政府应对于市场垄断进行必要的干预,维护公众利益,增进民众福祉。针对国内垄断行业目前存在的权责不清、企政不分、管理成本过高、名义亏损个人流油、价格听证走过场等种种怪象,笔者认为政府至少应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有所作为:
一、建立明晰的现代权属关系。针对国内的供水、供电、供气、固话、铁路、航空、石化等垄断行业,由于其一次性建成成本巨大,技术门槛和综合协调要求很高,历史上已形成了国家自然垄断。这些行业机构人员冗肿、管理成本居高不下、运行效率低下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通病,不从体制权属改革促进市场竞争的根本上入手无法治疗历史顽疾。有效的做法是,将这些行业的固定产权和经营权进行剥离,管线、设备、铁轨、采油井等固定产权归国家独有,经营权全面向社会挂牌出让,扩大民间财富投资途径,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水电气、电信、石油开采、铁路运营等行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经营权同产权剥离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分工,促进市场调节功能的完善,将经营权中的生产权和销售权进一步剥离,两权均交由社会化资本去公开运作。同时,制定国家紧急状态物权征用法,在遭遇战争、重大天灾等突发状况下保留国家紧急征用和托管公共资源和战略物资的权力,以保护国家重大利益和生存安全。
自然垄断行业权属关系的剥离,虽可以较大节约管理成本,更大地发挥市场调节机制,但缺点是由于产权归国家所有,企业往往没有科技发展、升级换代的更新动力,而政府也不会主动去升级设备和更新管网设施等。导致的结果是,由于设备老化,系统可靠性和运营效率降低。为解决这一矛盾,按权属关系,应由各级政府编制相关行业的设施设备更新、升级和发展规划,报送国家审批或备案,设备更新和设施建设严格按批准的规划实施,以上规划内容的调整和修编须立法加以规范。同时,按属地化管理原则,由当地政府成立专门机构或单位负责国有固定资产的全天候日常维(养)护管理。
格里高利·曼昆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曼昆的《微观经济学分册》告诉我们,由于对于市场产品价格的话语权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垄断企业的产品价格要高于其边际收益,产生了超额垄断利润,这种利润是以抑制有效需求,减少社会福利、产生无谓损失为代价的,是一种市场不合意的行为。因此,一个讲公平负责任的政府应对于市场垄断进行必要的干预,维护公众利益,增进民众福祉。针对国内垄断行业目前存在的权责不清、企政不分、管理成本过高、名义亏损个人流油、价格听证走过场等种种怪象,笔者认为政府至少应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有所作为:
一、建立明晰的现代权属关系。针对国内的供水、供电、供气、固话、铁路、航空、石化等垄断行业,由于其一次性建成成本巨大,技术门槛和综合协调要求很高,历史上已形成了国家自然垄断。这些行业机构人员冗肿、管理成本居高不下、运行效率低下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通病,不从体制权属改革促进市场竞争的根本上入手无法治疗历史顽疾。有效的做法是,将这些行业的固定产权和经营权进行剥离,管线、设备、铁轨、采油井等固定产权归国家独有,经营权全面向社会挂牌出让,扩大民间财富投资途径,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水电气、电信、石油开采、铁路运营等行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经营权同产权剥离的基础上,进
一步细化分工,促进市场调节功能的完善,将经营权中的生产权和销售权进一步剥离,两权均交由社会化资本去公开运作。同时,制定国家紧急状态物权征用法,在遭遇战争、重大天灾等突发状况下保留国家紧急征用和托管公共资源和战略物资的权力,以保护国家重大利益和生存安全。
自然垄断行业权属关系的剥离,虽可以较大节约管理成本,更大地发挥市场调节机制,但缺点是由于产权归国家所有,企业往往没有科技发展、升级换代的更新动力,而政府也不会主动去升级设备和更新管网设施等。导致的结果是,由于设备老化,系统可靠性和运营效率降低。为解决这一矛盾,按权属关系,应由各级政府编制相关行业的设施设备更新、升级和发展规划,报送国家审批或备案,设备更新和设施建设严格按批准的规划实施,以上规划内容的调整和修编须立法加以规范。同时,按属地化管理原则,由当地政府成立专门机构或单位负责国有固定资产的全天候日常维(养)护管理。
第四篇:曼昆《经济学原理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名词解释
(注:有小部分相同名词在不同章有不同解释,考试会避免,12章不考,所以
81到92可以不看)
1、稀缺性
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2、经济学
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3、效率
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
4、平等
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
5、机会成本
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6、理性人
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7、边际变动
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8、激励
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9、市场经济
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服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10、产权
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11、市场失灵
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12、外部性
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13、市场势力
单个经济活动者(或某个经济活动小群体)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14、生产率
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服务数量。
15、通货膨胀
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16、经济周期
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17、循环流量图
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18、生产可能性边界
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19、微观经济学 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的学科。20、宏观经济学
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的学科。
21、实证表述
试图描述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观点。
22、规范表述
试图描述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观点。
23、绝对优势
一个生产者用比另一个生产者更少的投入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24、机会成本
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25、比较优势
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26、进口品
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
27、出口品
在国内生产而在国外销售的物品。
28、市场
由某种物品或服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
29、竞争市场
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30、需求量
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31、需求定理
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的观点。
32、需求表
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33、需求曲线
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34、正常物品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35、低档物品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
36、替代品
一种物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的增加的两种物品。
37、互补品
一种物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的减少的两种物品。
38、供给量
卖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39、供给定理
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该物品的供给量增加的观点。40、供给表
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41、供给曲线
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42、均衡
市场价格达到使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的水平时的状态。
43、均衡价格
使供给与需求平衡的价格。
44、均衡数量
均衡价格下的供给量与需求量。
45、过剩
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状态。
46、短缺
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的状态。
47、供求定理
认为任何一种物品的价格都会自发调整,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的观点。
48、弹性
衡量需求量或供给量对其某种决定因素的变动的反应程度的指标。
49、需求价格弹性
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用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50、总收益
一种物品的买者支付从而卖者得到的量,用该物品的价格乘以销售量来计算。
51、需求收入弹性
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用需求变动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52、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另一种物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的指标,用第一种物品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第二种物品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53、供给价格弹性
衡量一种物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用供给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54、价格上限
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
55、价格下限
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低价格。
56、税收归宿
税收负担在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分配的方式。
57、福利经济学
研究资源配置如何影响经济福利的一门学问。
58、支付意愿
买者愿意为某种物品支付的最高量。
59、消费者剩余
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量减去其为此实际支付的量。60、成本
卖者为了生产一种物品而必须放弃的所有东西的价值。61、生产者剩余
卖者出售一种物品得到的量减去其生产成本。62、效率
资源配置使社会所有成员得到的总剩余最大化的性质。63、平等
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地分配经济成果的性质。64、无谓损失
市场扭曲(例如税收)引起的总剩余减少。65、世界价格
一种物品在世界市场上通行的价格。66、关税
对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征收的一种税。67、外部性
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68、外部性内部化
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69、矫正税
旨在引导私人决策者考虑负外部性引起的社会成本的税收。70、科斯定理
认为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的观点。71、交易成本
各方在达成协议与遵守协议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72、排他性
一种物品具有的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该物品的特性。73、消费中的竞争性
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将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使用的特性。74、私人物品
既有排他性又有消费竞争性的物品。75、公共物品
既无排他性又无消费竞争性的物品。76、公共资源
有消费竞争性但无排他性的物品。77、俱乐部物品
有排他性但无消费竞争性的物品。78、搭便车者
得到一种物品的利益但避免为此付费的人。79、成本-收益分析
比较提供一种公共物品的社会成本与社会收益的研究。80、公地悲剧
一个说明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为什么公共资源的使用大于合意的水平的寓言。81、预算赤字
政府支出大于政府收入。82、预算盈余
政府收入大于政府支出。83、平均税率
支付的总税收除以总收入。84、边际税率
增加1美元收入所支付的额外税收。85、定额税
对每个人等量征收的税收。86、受益原则
认为人们应该根据他们从政府服务中得到的利益来纳税的思想。87、支付能力原则
认为应该根据一个人可以承受的负担来对这个人征税的思想。88、纵向平等
主张支付能力更强的纳税人应该缴纳更多税收的思想。89、横向平等
主张有相似支付能力的纳税人应该缴纳等量税收的思想。90、比例税
高收入纳税人和低收入纳税人缴纳收入中相同比例的税收。91、累退税
高收入纳税人缴纳的税收在收入中的比例低于低收入纳税人的这一比例。92、累进税
高收入纳税人缴纳的税收在收入中的比例高于低收入纳税人的这一比例。93、总收益
企业出售其产品所得到的货币量。94、总成本
企业用于生产的投入品的市场价值。95、利润
总收益减去总成本。96、显性成本
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97、隐性成本
不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98、经济利润
总收益减总成本,包括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99、会计利润
总收益减总显性成本。100、生产函数
用于生产一种物品的投入量与该物品产量之间的关系。101、边际产量
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引起的产量增加。102、边际产量递减
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随着投入量增加而减少的特征。103、固定成本
不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104、可变成本
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105、平均总成本
总成本除以产量。106、平均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除以产量。107、平均可变成本
可变成本除以产量。108、边际成本
额外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109、有效规模
使平均总成本最小的产量。
110、规模经济
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的特性。111、规模不经济
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增加的特性。112、规模收益不变
长期平均总成本在产量变动时保持不变的特性。113、竞争市场
有许多交易相同产品的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一个买者与卖者都是价格接受者的市场。114、平均收益
总收益除以销售量。115、边际收益
增加一单位销售量引起的总收益变动。116、沉没成本
已经发生而且无法收回的成本。117、垄断企业
作为一种没有相近替代品的产品的唯一卖者的企业。118、自然垄断
由于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向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服务而产生的垄断。119、价格歧视
以不同价格向不同顾客出售同一种物品的经营做法。120、寡头
只有少数几个提供相似或相同产品的卖者的市场结构。121、垄断竞争
存在许多出售相似但不相同产品的企业的市场结构。122、寡头
只有少数几个卖者提供相似或相同产品的市场结构。123、博弈论
研究在策略状况下人们如何行为的理论。124、勾结
一个市场上的企业之间就生产的产量或收取的价格达成的协议。125、卡特尔
联合起来行事的企业集团。126、纳什均衡
相互作用的经济主体在假定所有其他主体所选策略为既定的情况下选择他们自己最优策略的状态。127、囚徒困境
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128、占优策略
无论其他参与者选择什么策略,对一个参与者都为最优的策略。129、生产要素
用于生产物品与服务的投入。130、生产函数
用于生产一种物品的投入量与该物品产量之间的关系。131、劳动的边际产量
增加的一单位劳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量。132、边际产量递减
一单位投入的边际产量随着投入量增加而减少的性质。133、边际产量值
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乘以该产品的价格。134、资本
用于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设备和建筑物。135、补偿性工资差别
为抵消不同工作的非货币特性而产生的工资差别。136、人力资本
对人的投资的积累,如教育和在职培训。137、工会
与雇主谈判工资和工作条件的工人协会。138、罢工
工会有组织地从企业撤出劳动。139、效率工资
企业为了提高工人的生产率而支付的高于均衡工资的工资。140、歧视
对仅仅是种族、民族、性别、年龄或其他个人特征不同的相似个人提供不同的机会。141、贫困率
家庭收入低于一个称为贫困线的绝对水平的人口百分比。142、贫困线
由联邦政府根据每个家庭规模确定的一种收入绝对水平,低于这一水平的家庭被认为处于贫困状态。143、实物转移支付
以物品和服务而不是以现金形式给予穷人的转移支付。144、生命周期
在人的一生中有规律的收入变动形式。145、持久收入
一个人的正常收入。146、功利主义
一种政治哲学,根据这种政治哲学,政府应该选择使社会上所有人总效用最大化的政策。147、效用
衡量幸福或满足程度的指标。148、自由主义
一种政治哲学,根据这种政治哲学,政府应该选择被认为是公正的政策,这种公正要由一位在“无知面纱”背后的无偏见观察者来评价。149、最大最小准则
一种主张,认为政府的目标应该是使社会上状况最差的人的福利最大化。150、社会保险
旨在保护人们规避负面事件风险的政府政策。151、自由至上主义
一种政治哲学,根据这种政治哲学,政府应该惩罚犯罪并实行自愿的协议,但不应该进行收入再分配。152、福利
补贴贫困者收入的政府计划。153、负所得税
向高收入家庭征税并给低收入家庭补贴的税制。154、预算约束线
对消费者可以支付得起的消费组合的限制。155、无差异曲线
一条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消费组合的曲线。156、边际替代率
消费者愿意以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157、完全替代品
无差异曲线为直线的两种物品。158、完全互补品
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的两种物品。159、正常物品
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160、低档物品
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161、收入效应
当价格的某种变动使消费者移动到更高或更低无差异曲线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162、替代效应
当价格的某种变动使消费者沿着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变动到有新边际替代率的一点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163、吉芬物品 价格上升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164、道德风险
一个没有受到完全监督的人从事不诚实或不合意行为的倾向。165、代理人
一个为另一个人(称为委托人)完成某种行为的人。166、委托人
让另一个人(称为代理人)完成某种行为的人。167、逆向选择
从无信息一方的角度看,无法观察到的特征组合变为不合意的倾向。168、发信号
有信息的一方向无信息的一方披露自己私人信息所采取的行动。169、筛选
无信息的一方所采取的引起有信息的一方披露信息的行动。170、政治经济学
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政府。171、康多塞悖论
多数原则没有产生可传递的社会偏好。172、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一个数学结论,它表明在某些假设条件之下,没有一种方案能把个人偏好加总为一组正当的社会偏好。173、中值选民定理
一个数学结论,表明如果要选民沿着一条线选一个点,而且,每个选民都想选离他最偏好的点最近的点,那么,多数原则将选出中值选民最偏好的点。174、行为经济学
经济学中将心理学的观点考虑进来的分支学科。
第五篇:曼昆经济学原理(推荐)
《经济学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1.人们是如何决策的。这其中包括四个原理:
原理一,人们面临着权衡取舍。此原理典型的注释 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得到某个你喜欢的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个喜欢的东西,因此,作出决策要求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或者几个目 标之间有所取舍。认识到生活中的权衡取舍的重要,因为人们只有了解自己可以得到的选择,才能作出良好的决策。
原理二,一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当作出任何一项决策时,决策者应该认识到伴随每一种可能的行动而带来的机会成本。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生活中许多决策,涉及到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经济学界称这些调整为边际变动。在许多情况下,个人和企业通过考虑边际量,将会作出更好的决策。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行动。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作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因此,在分析任何一项政策时,不仅应该考虑直接影响,而且还应该考虑激励发生作用的间接影响。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它将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2、人们如何相互交易。包括三个理论。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解读:比较优势,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用自己擅长的与别人进行交换,人们从相互交易中获利。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解读:亚当斯密斯“无形的手”。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解读: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但在公共品、垄断等方面市场有时会失灵,这时就需要政府介入。
个人的决策和人们的相互交易,共同组成了“经济”。
3、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解读:同样10个人做蛋糕,如果生产能力越强,比如A蛋糕房采用手工做,B蛋糕房采用机器辅助。肯定是B蛋糕房的产量大,因为机器的帮助,B蛋糕房的人均产量就比A蛋糕房要多了,也就是生产率高于A。因此10个人可以分的蛋糕更多了,也就是生活水平越好了。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解读:通货膨胀,一斤米能够一个人吃三天,这个价值是不变的。以前工资低,卖5角,现在卖1元,是因为你工资涨了钱不值钱了,但米的价值一直还在。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解读:物价会刺激生产,当物价上涨了,短期内,就有更多的工作机会,失业率就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