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合作组织 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时间:2019-05-14 20:37: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快发展合作组织 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快发展合作组织 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第一篇:加快发展合作组织 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加快发展合作组织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中共桂阳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欧阳志杆

近年来,桂阳县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强引导扶持,不断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目前,全县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52个,发展会员3.8万人,带动农户6.6万余户,建设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3.4万多亩,涵盖种植、养殖、加工、运输、服务等多个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农民增收的重点,乡风文明建设的基地,民主管理的榜样,产业结构调整的典范。2008年,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营总收入达1.02亿元,可分配盈余0.26亿元,合作组织成员年人平纯收入达5843元,高出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574元。

一、坚持入退自愿,推行多样化合作

近年来,我们都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坚持入社(会)自愿、退社(会)自由,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多主体、多元化创办农民专合组织 1

和行业协会。一是部门引导。农业、林业、畜牧、供销等涉农部门充分发挥技术、服务、管理等优势,按照农户意愿和产业发展需要,积极引导发展对生产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营销的专业协会。如烟草部门引导发展了烟农协会、林业部门引导发展了花卉协会、畜牧部门引导发展了生猪养殖协会等。二是企业带动。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由基地农户参与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公司+农户”扩充为“公司+合作组织+农户”产业化模式,充分发挥合作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结成紧密的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生产体系。如以太和辣业有限公司为依托,创办了桂阳县辣翻天辣椒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发展成员206个,成员人平纯收入达2万余元。三是大户联合。以生产大户为龙头,联合从事相同产业的农户组建合作社会,以实现信息共享、市场共占。如桂阳县大连牲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就是由刘典文等7个生猪养殖大户创办,现已发展成员52个,年出栏生猪1.2万头,带动农户550余户。三是股份合作。由农户自愿组合,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利益而建立的紧密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汽车运输协会等。

二、坚持市场导向,推动品牌化建设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各合作组织发展品牌农业,着力塑造农产品品牌,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一是鼓励争创品牌。组织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注册商标、名牌产品评定及著名商标评选工作,获得省级名牌产品和省著名商标的组织,优先享受各项优惠政策。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省级名牌产品5个,市级名牌产品12个,共注册商标5个。二是加强优质农产品认证。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并不断提供优质服务,整合资源,全力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工作。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取得中国有机食品认证2个,绿色食品认证5个,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个,国家ISO900标准认证10个。三是加快科技创新。不断加强农村科技服务,引导各合作组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不断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水平。如桂阳县富民特色红薯专业合作社,每年从利润中拿出10%作为技术培训和引种推广费用,引进淀粉型新品种10个、紫薯新品种

8、食用型红薯新品种4个,发展推广种植面积8000亩,带动农户1800余户,辐射我县雷坪、莲塘、方元、光明、华泉等7个乡镇,实现年产鲜薯总量1.75万吨,年加

工产湿淀粉0.25万吨,年总产值750万元,创销售利润100万元。

三、坚持优质服务,推进规范化管理

近年来,我们以强化优质服务为目标,从完善制度着手,不断推进规范化管理,有力保障了合作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鼓励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了对合作组织登记注册、财政、税收、信贷、质量认证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优质服务,组织相关部门派出技术人员,帮助合作社搞好技术培训,引进先进技术和高优品种,建立生产基地。同时,加强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宣传,推介和奖励先进典型,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二是完善管理机制。制定了《关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办法》、《桂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章程》等规范性文件,同时,在充分尊重合作组织意愿的基础上,派出工作人员,帮助合作组织建章立制,健全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部的利益分配、分工协作、风险防范等机制,进一步提高了组织化程度。三是推行规范化建设。推行以“四有”(有明晰的产权、有完善的服务体系、有民主管

理制度、有合理的分配机制)、“五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会员知识化、产品安全化)为内容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目前,全县已建成规范化合作经济组织52家,规范化发展趋势明显,数量增加迅速。

第二篇:加快发展合作组织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桂阳县加快发展合作组织促进农民增收

近年来,桂阳县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强引导扶持,不断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目前,全县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52个,发展会员3.8万人,带动农户6.6万余户,建设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3.4万多亩,涵盖种植、养殖、加工、运输、服务等多个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农民增收的重点,乡风文明建设的基地,民主管理的榜样,产业结构调整的典范。2008年,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营总收入达1.02亿元,可分配盈余0.26亿元,合作组织成员年人平纯收入达5843元,高出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574元。

坚持入退自愿,推行多样化合作

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坚持入社(会)自愿、退社(会)自由,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多主体、多元化创办农民专合组织和行业协会。一是部门引导。农业、林业、畜牧、供销等涉农部门充分发挥技术、服务、管理等优势,按照农户意愿和产业发展需要,积极引导发展对生产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营销的专业协会。如烟草部门组建了烟农协会、林业部门组建了花卉协会、畜牧部门组建了生猪养殖协会等。二是企业带动。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由基地农户参与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公司+农户”扩充为“公

司+合作组织+农户”产业化模式,充分发挥合作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结成紧密的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生产体系。如以太和辣业有限公司为依托,创办了桂阳县辣翻天辣椒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发展成员206个,成员人平纯收入达2万元。三是大户联合。以生产大户为龙头,联合从事相同产业的农户组建合作社会,以实现信息共享、市场共占。如桂阳县大连牲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就是由刘典文等7个生猪养殖大户创办,现已发展成员52个,年出栏生猪1.2万头,带动农户550余户。三是股份合作。由农户自愿组合,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利益而建立的紧密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汽车运输协会等。

坚持市场导向,推动品牌化建设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各合作组织发展品牌农业,着力塑造农产品品牌,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一是鼓励争创品牌。组织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注册商标、名牌产品评定及著名商标评选工作,获得省级名牌产品和省著名商标的组织,优先享受各项优惠政策。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省级名牌产品5个,市级名牌产品12个,共注册商标5个。二是加强优质农产品认证。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并不断提供优质服务,整合资源,全力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工作。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取得中国有机食品认证2个,绿色食品认证5个,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个,国家ISO900标准认证10个。

三是加快科技创新。不断加强农村科技服务,引导各合作组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不断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水平。如桂阳县富民特色红薯专业合作社,每年从利润中拿出10%作为技术培训和引种推广费用,引进淀粉型新品种10个、紫薯新品种

8、食用型红薯新品种4个,发展推广种植面积8000亩,带动农户1800余户,辐射我县雷坪、莲塘、方元、光明、华泉等7个乡镇,实现年产鲜薯总量1.75万吨,年加工产湿淀粉0.25万吨,年总产值750万元,创销售利润100万元。

坚持优质服务,推进规范化管理

以强化优质服务为目标,从完善制度着手,不断推进规范化管理,有力保障了合作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鼓励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了对合作组织登记注册、财政、税收、信贷、质量认证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优质服务,组织相关部门派出技术人员,帮助合作社搞好技术培训,引进先进技术和高优品种,建立生产基地。同时,加强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宣传,推介和奖励先进典型,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二是完善管理机制。制定了《关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办法》、《桂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章程》等规范性文件,同时,在充分尊重合作组织意愿的基础上,派出工作人员,帮助合作组织建章立制,健全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部的利益分配、分工协作、风

险防范等机制,进一步提高了组织化程度。三是推行规范化建设。推行以“四有”(有明晰的产权、有完善的服务体系、有民主管理制度、有合理的分配机制)、“五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会员知识化、产品安全化)为内容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目前,全县已建成规范化合作经济组织52家,规范化发展趋势明显,数量增加迅速。(欧阳志杆)

第三篇:发展合作组织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合作组织促进农民增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出现,是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是增强广大农民市场经济意识、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应对国内外农业发展大势、整体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必然趋势。在当前形势下,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专业合作组织是引领农民进入市场的新型组织。家庭经营发展

到一定程度、各类市场发育到一定阶段之后,在家庭经营和广阔市场之间需要一个中间环节来调节产、供、销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农户经营进入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就是这样一种应运而生的新型的中介经济组织。目前,我市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97家,拥有会(社)员15.6万个,带动农户32.9万个,占农户总数的26,全市60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是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营管理的,1/3以上的农产品是依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外销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正在引领我市广大农民走出小农经济的狭小天地,走向现代农业的广阔市场。专业合作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新型载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根据“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农民自愿参加的经济合作组织,能把分散的千家万户组织起来,发挥其连接农民与企业、沟通农户与市场的纽带作用,有效地抵御农产品经营的市场风险,克服分散的小生产与统一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石门柑橘协会2002年9月成立以来,采取“大户入会、能人办会、实体兴会”的办会模式,先后与16家企业的21个品种开展合作,在全县建立特约连锁经营点42个,在哈尔滨、牡丹江、大连、东莞、深圳等地建立营销办事处,去年协会会员共销售果品10.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19亿元。小小的柑橘协会使广大橘农走到了一起,连成了一体,可谓功不可没。专业合作组织是提高农业经营效益的新型依托。农业的社会效益高和自身比较效益低是一对突出的矛盾,随着矛盾的演进,农民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以专业合作组织的形式,重新调整和整合生产与加工、销售的关系,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让农民从中分享到更多的市场利润,是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保证。2004年,全市各类参与合作组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00元,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1295元。桃源三江养殖合作社积极帮助养殖专业户更新品种、传授技术,使每只蛋鸡年获纯利比以前增加了41,户平均增收6100多元。灌溪镇优质稻产业协会通过疏通销售渠道、开展技术服务,使会员每100公斤优质稻比非协会成员多卖6-10元。事实证明,兴办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就能带动一个产业发展;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组织,就能加快增收步伐。专业合作组织是促进政府转变职能的新型帮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其自身特有的民办性、民主性、专业性、合作性和服务性等优势,不断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能有效解决政府“统”不了、技术部门“包”不了、龙头企业“办”不了、农民单家独户“干”不了的许多问题,成为政府调控农业的好帮手。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起来后,也有利于广大基层干部从大量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力量搞服务、办实事。石门县双佳禽业合作社在近两年的“非典”、“禽流感”疫情流行期间,不等不靠,自我调节,先后动用公积金和风险基金500多万元,确保了养殖社员的利益不受损失,发挥了政府难以发挥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为政府缓解了压力。我市是传统农业大市,要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越,必须进一步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目前,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但从总体上说,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大力发展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迫切需要各种社会力量的关心和支持,迫切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推动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步入快速健康发展轨道。

1、要把握原则,科学规划。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立足本地实际,不定模式、不定规模、不定框框,不搞“一刀切”,引导农民多领域、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发展专业合作组织。要围绕我市的主导产业、拳头产品、优势资源,科学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规划,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在全市建成优势产业比较明显、带动能力比较强劲、内部运作比较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00家,认定并扶持市级以上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0家,带动50以上的农户。

2、要落实政策,大力扶持。各级各部门要树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就是扶持农业、关爱农民的观念,认真落实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各级财政要在支农资金中安排一定财力,用于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要切实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帮助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启动资金和农产品收购流动资金不足等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有关涉农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做大做强。制定和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用地政策,优先安排农产品加

第四篇:加快农业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淮北市地处黄淮海平原,全市农业人口122万人,常年耕地面积204万亩,常年粮食播种面积400万亩,大宗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2013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57亿元,增长5.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40元,比上年增长13.1%。

多年来,淮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不断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基本情况

(一)农业政策支持逐步完善

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土地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近三年来,全市共落实农业“四项”扶持项目1000多家,落实财政补贴资金近6000万元,拉动社会资本投入10亿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全市旱涝保收面积110.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4.2%。涉农信贷投放不断加大,涉农贷款保持快速增长。至2014年6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189.75亿元,较年初增加25.65亿元,增长15.63%,高于各项贷款增幅9.73个百分点。

-1-

(二)农业科技贡献率持续提高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等不断完善;与中农大、安农大、省农科院开展战略合作,技术引进、人才培训等效应显现,科技兴农步伐不断加快。推动实施了小麦高产攻关、玉米振兴计划、畜牧科技进万家、测土配方施肥、农村沼气建设及新型农民培训等一系列农业科技进步工程。近三年来,累计引进、试验、推广应用新品种100余多个,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畜禽良种率达到90%以上。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4%,小麦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优质麦、优质肉猪、设施蔬菜、大中型沼气管理等综合生产水平走在全省前列,科技进步对全市农业的贡献率达60%。

(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与“十二五”初相比,蔬菜总产由42万吨提高到58万吨,增长38%;肉蛋奶总产由13.7万吨提高到15.2万吨,增长10.9%;粮食生产获得“十连丰”,优质小麦订单面积从2007年的50万亩迅速发展到2014年的100万亩,订单优质率100%。今年全市小麦单产达到507公斤,总产达92.6万吨,增长4.5%,单产、总产再创历史新高,在全省第二个成功创建小麦千市斤,标志着淮北市在良种运用、农机农艺结合、社会化服务、高产技术集成运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农业生产加速向优质、高效、规模发展,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 5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6%;已建成百亩以上规模连片蔬菜种植基地200多个,是全省最大的日光温室蔬菜基地之一;形成塔山石榴、和村苹果、段园葡萄、黄营灵枣、东山杂果5个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建成规模养殖小区(养殖场)2000余个,规模养殖比重已超过80%,走在全省前列。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2013年全市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428亿元,是“十二五”初2.2倍,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4.4:1。

(五)农业经营方式加速转变

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核心的产业化经营机制逐步建立,全市已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0余家,其中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32家;培育农民合作社1036家,带动农户14.6万户;培育各类种养大户3970多家,注册家庭农场395家。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等模式,建立起150万亩优质麦等8大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市培育农机服务队等社会化服务组织200多个,建立各类农产品市场182个,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3万余人。

(六)林业发展步伐持续加快

截至2013年底,全市共有林地78万亩,林木蓄积量达27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9.11%,林木绿化率23.23%,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达15.08亿元。把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作为统筹城乡绿化、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抓手,高位推进。市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开展创模工作。全市森林增长工程累计完成造

-3- 林83826亩,完成省下达造林任务的116.2%。累计完成石质山造林14.6万亩,栽植各类苗木1200余万株,苗木成活率达90%以上。编制完成的《石质山造林技术规程》已作为安徽省地方标准颁布实施。2015年淮北市可如期实现全市可绿化石质山全部披上绿装目标。

二、存在问题

当前我市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方面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农业人才短缺

基层绝大部分农技人员从事着非农技推广工作,相当部分农技人员还存在着年龄和知识结构老化现象,基层农技人员从事农技推广的时间、能力和服务水平严重下降。大量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逐渐流出农业领域,进入二、三产业务工,出现农民兼业化、农业副业化现象。农业从业人员大多缺乏专业技术,难于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村现代农业人才匮乏,特别是懂生产、会管理的土专家更少。有钱的人不懂农业,不敢投资农业;想投资的农民没有钱,也不会经营现代农业,成为当前农业人才状况的新常态。

(二)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农村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建设历史欠账多。一是机耕条件差。机耕道路缺失和落后,农业机械往往进得了村下不了田。二是水利条件差。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低,-4- 连续数小时下雨则涝,连续几天未雨则旱,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三是农业基础设施管护不到位。新建农业基础设施无人具体负责管护,机井、涵闸、抗旱设备等普遍存在“平时无人管,忙时不能用”的问题。四是设施用地缺乏。一般规模的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需要配套建设仓储、晒场、机库及简易办公设施等,占用一定面积的土地。调研中普遍反映,家庭农场设施用地不具备合法性,造成有“农”无“场”,严重制约家庭农场的发展。

(三)土地稳定长期流转难度较大

土地分散经营仍然是当前制约我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发展的首要问题,尽管我市在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农村土地产权仍不清晰,“三十年不变”与“长期不变”概念模糊,确权颁证不到位,农民对土地流转特别是长期流转不放心,土地承租者也不能放手、放心经营。很多种粮大户反映,在土地流转中约10%农户不愿将土地流转给种粮大户,造成种粮大户流转土地很难集中连片。由于流转关系不稳定,种粮大户们对土地投入动力不足,“怕变”、“不敢投入”成为普遍心态。与此同时,由于土地规模经营承担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工商资本轻易不介入土地规模流转,农村规模流转面积难以扩大。

(四)财政、金融和保险服务供给明显不足

一是财政扶持政策针对性不强。现有的农业补贴政策以家庭

-5- 承包经营为基础,未体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倾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传统农户待遇一样。支农政策执行存在脱节现象,如种粮补贴按“一卡通”发放给原承包户,流转大户得不到补贴,形成拿钱的不种粮、种粮的不拿钱,增加了种粮大户的生产成本。促进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还未出台,一些规模较小的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很难得到项目和资金支持。二是融资困难。安徽省农业银行分行转发的《中国农业银行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贷款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家庭农场抵押物除与一般商业贷款相同外,还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和农房抵押应优先”,但实施过程中农民拿不出三者合法的权证和手续。大多数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和中小型农业企业由于缺乏有效地担保抵押物,加上申请手续繁杂、隐性交易费用高等问题,也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信贷支持,而小额信贷等扶持性贷款规模又小,远不能满足其资金需求。三是农业保险效果甚微。由于目前农业保险存在法律缺位、财政补贴少、保险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等问题,农业保险尤其政策性农业保险远远满足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需要。

(五)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我市虽为扶持农业出台了不少政策和服务措施,但整体来说服务效果不理想,服务体系不健全。一是公益性技术服务职能弱化。乡镇农技服务人员少、经费不足、设施落后;村级农技服务机构断层、体系断网,农业技术公益性服务难以全面落实到位。-6- 二是经营性社会化服务不足。农业经营涉及产、供、销等各个环节,对物资、信息、资金、科技等社会化服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市社会化服务渠道和内容较为单一,服务效果不明显,服务体系不健全。

三、对策建议

(一)加快制度创新

一是配套制定辅助设施用地标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发„2014‟1号)规定,“在国家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配套辅助设施”,建议按照国家文件精神,尽快制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配套辅助设施用地标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生产、经营需要兴建的简易仓(机)库、生产管理用房、晒场等农业生产配套设施用地,按规模经营面积的一定比例占用土地,按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但不得改变用途;优先安排一定的用地指标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产品仓储、加工、包装等永久性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在总结土地确权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步伐。稳定农民土地预期,避免由于土地“四至”不清、账实不符产生纠纷,让农民放心流转土地,避免农业经营过度兼业化和副业化。探索建立村级集体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调配权。对于在土地流转过程中,90%以上的农户同意流转,而个别农户没有正当理由和原因的,-7- 经协调、说服仍然拒绝流转,致使欲流转的地块无法形成连片集中的,可以赋予村集体对个别农户拒绝流转的地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调配权。三是创新农业保险制度。农业保险保额低,“两年收一年歉”就足以打垮家庭农场。统筹金融保险机构,探索扶持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提高投保保费和赔付标准,使农业保险真正起到保险作用,有效地降低农业风险;增加农业保险品种,针对不同规模和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计多种类型、具有个性化的保险险种,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保的积极性。四是研究建立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准入和监管制度。鼓励工商企业进入农村、投资农业,但应着眼于服务、带动农民,与农民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而不是取代农民、兼并土地。研究建立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准入和监管制度。对那些只“代替”、不“带动”农民,甚至违反土地流转“三不得”(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规定的工商企业经营行为,应加以引导和规范。

(二)强化政策支持

一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着力解决“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各级财政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列支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经费。进一步健全农田灌排体系,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加快病险闸(库)除险加固,全面提高防洪减灾能力。积极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提升工程,落实农民承担主体,建设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切实做好管护工作。二是-8- 做好农民转移性增收工作。落实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臵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实行粮油、生猪等财政奖励补助,完善现代农业发展奖补政策,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增加转移性收入。同时,加大对种粮大户的财政补贴,按照粮食的调出量,安排对种粮大户的补贴,补贴标准应至少不少于农户“一卡通”额度。三是进一步明确政策扶持重点。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重点扶持农民举办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扶持特色农业,着力打造特色园区和精品基地,支持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三)深化涉农服务

一是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农业企业主、以及大学生村官、农民企业家、返乡农民工、返乡大中专毕业生等群体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对象。通过创业培训、市场指导、资金支持等措施,着力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有较高文化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以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为抓手,深入实施高素质农业人才工程,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定向委托培养,培养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农业管理人才和农业高科技人才。二是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下决心解决“农技最后一公里”问题,抽调专业人员或通过财政购买服务雇用专业技术人员分类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对接服务,聘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培训服务。三是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和信息化管理

-9- 平台建设。逐步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市场,为流转双方提高信息沟通、政策咨询、合同签订、价格评估等服务。全面做好土地流转纠纷调处及仲裁和流转土地资源普查、建档备案等工作。四是推广社会化服务。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机跨区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肥料统配同施、农事全程代理等经营性服务,发展壮大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各环节的服务。

-10-

第五篇:加快发展设施蔬菜 大力促进农民增收

加快发展设施蔬菜 大力促进农民增收

加入时间:2011/2/22点击次数:40

2------------------

○ 省农委副巡视员陈文浩

根据张宝顺书记来省农委调研时的要求,近期,省农委组成调研组,先后到宿州、滁州、合肥、芜湖及江苏南京、镇江等地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国设施蔬菜基本情况

(一)生产现状

2008年,全国设施蔬菜播种面积6666.8万亩,产量2.47亿吨,总产值6769.71亿元,净产值5248.98亿元。设施蔬菜用22%的播种面积,创造了36.84%的产量、63.1%的产值。设施蔬菜平均亩产值10154元,比露地生产高出3~5倍,投入产出达到1:4.45。全国设施蔬菜产业呈明显的优势区域集中分布状态,主要集中在环渤海湾及黄淮地区,约占全国的57.2%;其次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约占全国的19.8%。

(二)各地发展设施蔬菜的经验做法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亲自过问设施农业。分管副省长经常深入基层检查指导设施农业工作,调研、解决相关问题。2009年,江苏省蔬菜播种面积2280万亩,总产量4500万吨,总产值510亿元,出口创汇5.5亿美元。其中,设施蔬菜占全省蔬菜面积的24%。辽宁省把设施农业建设纳入到全省县域经济重要内容之中,今后3年每年建设80万亩设施农业,整合12亿元财政资金进行扶持。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从2007年开始,江苏省对年亩均纯收益高于2000元的高效设施农业实行以奖代补,每年投入省补资金达到5亿多元。2010年,该省共投入省级财政资金10亿元,用于设施农业项目以奖代补,其中用于设施蔬菜的奖补为5亿元。南京市每年对省里补助的设施蔬菜项目,配套安排2600多万元。山西省级财政每年安排2.5亿元用于设施蔬菜生产补助。辽宁省对新建的日光温室,每50亩补贴10万元,对每个新建的蔬菜育苗中心补贴100万元,另安排1350万元用于设施蔬菜小区推广相应的生产技术。四川省今年安排1.2亿元支持蔬菜等设施园艺产业基地建设。

三是制定优惠政策。江苏省出台了一系列加速推进高效设施农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南京、无锡、苏州等市也制定了发展设施农业的优惠政策。辽宁省将设施蔬菜列入农民增收7大工程,在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的同时,将设施蔬菜生产中配套的自动卷帘机、小型旋耕机、太阳能杀虫灯等列入农机补贴项目。浙江省将设施蔬菜小区建设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山西省启动设施蔬菜建设富民工程,省财政每年安排资金2000万元,对种植面积达到一定规模、当年新增2000亩以上的前20个县进行奖补,对新建日光温室农户贷款实行一年期贴息,省直涉农部门也调整资金投向,支持设施蔬菜产业发展。

四是多部门重点推进。辽宁省、陕西省在设施蔬菜园区建设中,形成了由农业部门制定发展规划,交通部门负责园区干道与公路的连接道路建设,水利部门负责园区的水利设施建设,电力部门负责园区的配电设施建设,财政部门提供资金支持,多部门共推进格局。江西省整合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水利等涉农资金共同支持设施蔬菜标准园建设。

二、我省设施蔬菜生产情况

(一)基本情况

2009年,全省设施蔬菜播种面积276万亩,产量668万吨,产值140亿元,农民收入中有310元来自于设施蔬菜产业。一些重点地区设施蔬菜产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额在1000元以上。我省设施蔬菜生产主要分布在沿淮淮北、江淮和沿江地区,以及城市郊区。我省设施蔬菜面积处于全国第六位(2008年统计),面积占全国的4.13%,产量占全国的2.7%,产值占全国的2.1%,平均单产2420公斤,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0%,亩均效益5070元,为全国平均的50%。设施蔬菜规模小、单产低、效益不高,总体水平在全国处于落后位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总量少、分布散。设施蔬菜比重较低,规模不大,缺乏统筹规划,生产单元小,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布局不合理,面积小,不集中,基础设施难以配套,品牌难以形成,资源优势难以发挥。

二是生产设施档次低,配套差。设施蔬菜棚体建造不规范,简易设施比例大,基地内水、电、路、沟渠设施较差,不配套、不完善,排灌能力差,抵御风雪、冷害冻害等自然灾害能力不强。

三是单产低,相对效益差。对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等了解少,应用不及时,且应用转化比例小,种植技术水平较低,单产不高,农户收入不稳定。

四是生产盲目性大。市场信息指导和技术服务薄弱,生产盲目性大,季节性、区域性、结构性“卖菜难”情况时有发生。

(三)原因分析

一是资金投入不足。设施蔬菜具有产量高,效益好的特点,但资金投入量也大。大棚每亩建造成本在1万元以上,日光温室每亩建造成本更在4万元以上,高的甚至达到7~8万元。我省绝大多数农户经济基础较差,缺乏生产启动资金。各级财政对蔬菜产业投入较少,缺乏发展设施蔬菜的专项资金。面对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生产农户贷款非常困难,设施蔬菜发

展速度受限。

二是技术服务薄弱。设施蔬菜生产技术较大田作物和露地蔬菜要复杂得多,而基层蔬菜专业技术人员奇缺,一些县区甚至根本没有专业技术人员,农民难以得到技术指导和培训,农民的畏难思想较普遍,影响设施蔬菜的发展。如滁州市3个区原有蔬菜专业技术人员11人,现仅剩1人从事本行业工作。庐江县30多万亩蔬菜,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仅一名蔬菜技术员。

三是组织化程度低。目前,全省设施蔬菜生产主要是以农户为单位,生产规模小,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不快,设施蔬菜产业的标准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难以开展。

(四)我省发展设施蔬菜的优势

一是自然条件优越。我省全年平均气温在14-17℃之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适于多种蔬菜种植。特别是在冬季设施栽培季节,我省气温、日照均比北方地区高和长。

二是区位优势明显。我省紧靠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在中国发展战略重心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过程中,具有独特的承东启西、连江近海的区位优势。以省会合肥市为中心,以500公里为半径,周边上海、南京、杭州、武汉等大中城市散布,城乡人口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加上道路密集,交通便利,陆上车程不超过10个小时,蔬菜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三是劳动力资源充足。设施蔬菜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省农村劳动力相对较充足,可以满足蔬菜生产的需求,促进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同时,我省劳动力成本不高,设施蔬菜生产成本及价格将保持相当长的竞争优势。

三、发展设施蔬菜的重要意义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具有节水、节地、节能、高产、高效等特点,对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设施蔬菜是设施农业的重要内容,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前景广阔,意义重大。

一是发展设施蔬菜可以保障蔬菜的常年供应。随着设施蔬菜配套生产技术的推广,可以有效地消除或降低自然气候的影响,使得蔬菜的常年均衡生产供应水平大大提高,实现了淡季不淡,季节价差明显缩小,满足了市场日益增长的反季节蔬菜的需求。

二是设施蔬菜的发展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据测算,每个劳动力可经营1~1.5亩设施蔬菜生产,按全省500万亩设施蔬菜计算,仅设施蔬菜生产一项即可吸纳劳动力500~750万人。加上搭建设施、集约化育苗、集中采摘、经营运输等需要大量的人工,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就业,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是发展设施蔬菜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设施蔬菜发展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调查显示,用中小弓棚生产蔬菜每亩年收入在6000-8000元,大棚蔬菜每亩年收入在1万至2万元,日光温室每亩年收入可达3至6万元左右。亳州市有日光温室每亩年收入超5万元的典型,和县有设施蔬菜每亩年收入超10万元的典型。与种植粮食相对比,单位面积设施蔬菜的收益是粮食收益的5-10倍。南京市设施蔬菜播种面积占全市蔬菜面积26.7%,产值却占到蔬菜总产值的54.05%。

四是发展设施蔬菜可以促进现代农业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发展设施蔬菜,可有效促进现代科学技术与装备在农业上的应用,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带动种子、农用薄膜、农药等生产资料的生产经营,带动棚架、卷帘机、专用肥、种苗(菌种)、净菜加工配送中心、市场建设、贮藏保鲜冷库等建设,带动市场营销、运输业、餐饮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进一步延长蔬菜产业链条,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四、“十二五”我省设施蔬菜发展的主要目标、对策及建议

(一)主要目标

以蔬菜、食用菌等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集生产、科研、加工、出口功能于一体的设施蔬菜产品高效综合生产园区,到2015年末,设施蔬菜播种面积达500万亩。打造一批设施瓜菜专业乡镇和专业村,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设施蔬菜基地。到2015年,在皖北、沿淮沿江蔬菜主产区、黄山和九华山旅游区以及大中城市郊区,新增规模化设施蔬菜基地220万亩以上。细化分解地区和目标,制定扶持政策,落实推进措施,确保每年新增设施蔬菜不少于50万亩。

(二)对策措施

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沿淮、淮北及皖东地区,利用冬、春季光照条件较好的优势,以发展节能型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为主;江淮之间、沿江地区,要适应气温高、阴雨天多、日照少的气候特点,以发展大中小棚为主。规划布局上,重点围绕华东市场周年均衡供应,实现设施蔬菜多样化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开发,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品”或“多乡一业”,发展区域化块状经济产业带。

二是强化标准,科学管理。加快推行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因地制宜地推广标准化设施和优质安全生产技术。加速优质、专用、抗逆、高产蔬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良种扩繁。鼓励开发、推广生物农药、新型农膜、生物肥料,以及高效施药、施肥新机械。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棚室综合环境调整技术,多样化高效益模式化栽培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加快开发果蔬、花卉产品加工、包装、运输和储藏(保鲜)技术设备,加快简便、经济、快速、高效的检测技术和设备的开发,提高检验检测技术水平。围绕做大做强设施蔬菜高效园区建设,加快建设一批配套工程。按照科学定位、产业聚集和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推进设施蔬菜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进“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运行模式。加快产品品牌培育,打造一批省内、国内名牌产品,加强与大型国际国内商业连锁集团的贸易合作,提高市场占有率。

三是提高组织化程度。支持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发展,大力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支持和鼓励种殖大户、购销大户、农村能人、基层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等,牵头领办各种类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工商资本通过租赁的方式,在规划区域内,开展规模设施蔬菜的生产经营。围绕设施蔬菜优势产品,组织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大户和技术研究、推广等部门,组建行业协会,对内搞好行业自律,对外全力开拓市场,提高设施蔬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四是建立健全技术保障体系。建立设施蔬菜专家组,参与制定发展规划,研发和解决重大技术难题,制(修)订完善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标准,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推广适合本地实际和市场需求的名特优新品种与特色种植模式。把蔬菜生产技术服务作为农技推广体系重要内容,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以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为抓手,安排专项资金,抓好市、县(区)、乡(镇)农业技术干部和专业大户、农民创业带头人技术培训,使主产区每村、每个协会至少有一名经过培训的设施蔬菜农民技术员。各级农业部门要组织技术下乡,开展技术承包和技术指导,建设一批示范片,以点带面,促进设施蔬菜业发展。

(三)几点建议

2010年,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菜篮子”工作。近期,又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国发〔2010〕26号),要求各地加大政府调控力度,把解决当前问题和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发展设施蔬菜是稳定蔬菜长效供给机制、保障蔬菜价格基本稳定的有效措施,也是促农增收的重要途径。为此建议: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省市财政、发展改革委要安排专项资金扶持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并逐年增加。加强农业专项资金整合,在扶贫、农业综合开发、出口农产品基地、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开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等项目资金中拿出一定比例,支持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投入我省设施蔬菜产业。

二是强化专项资金的征收、管理和使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和副食品价调基金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工作,确保能及时足额征收,专户规范管理,其中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要全部用于蔬菜生产基地,特别是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土地出让金用于设施蔬菜开发的比重。

三是贷款优惠。以合作经济组织或基层乡镇向银行担保,或以设施为抵押,对农户利息进行优惠。以政府财政提供农贷风险补偿金为支撑,构建由农业主管部门、金融机构、财政组成的联合放贷机制。对一定规模的设施蔬菜基地贷款实行财政补贴。

四是制定优惠政策。将设施蔬菜小区建设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主要内容,给予重点支持。将设施蔬菜列入政策性保险范围,由政府给予保费补贴。鼓励保险公司完善设施蔬菜保险产品,积极引导菜农投保。对流转一定规模以上土地发展设施农业的,按面积给予一定的奖补。将发展设施蔬菜的小型农业机械及配套设施列入农机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比例。

五是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在基层农业技术体系建设时,统筹考虑在各设施蔬菜重点生产区域建立蔬菜生产技术服务机构,配备能够适应工作需要的技术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经费。

下载加快发展合作组织 有效促进农民增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快发展合作组织 有效促进农民增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积极发展农机合作服务组织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积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句容市水利农机局 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是随着市场经济和农机化发展而成长起来的集体和个体从事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的新兴农机......

    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农民增收

    靖边县东坑镇现代农业发展情况简介 靖边县东坑镇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靖边县城西22公里处。全镇总土地面积522.5平方公里,有耕地24.6万亩,有水浇地19万亩,有农业人......

    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百良镇太枣村位于合阳县东北部,距县城30千米,共有8个村民小组,555户,2185口人,耕地面积4680亩。具有良好的地域资源优势,海拔高度适宜,土地资源丰富,土层......

    加快梧州食用菌产业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加快梧州食用菌产业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一.基本情况 梧州市食用菌产业从2003年起进入恢复发展阶段,特别是2006年开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食用菌得到较大幅度的发展,已......

    关于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

    关于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 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具体要求,结合我市农 业农村发展的现状,提出以下建议:(一)统一思想,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各级各部门大力引导和扶持各类市场主体,围绕发展优势特色农业组建......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是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织形式。是......

    促进农民增收

    白水民间资本助推经济发展澄城六大举措促进农民增收 (记者 王小丽 通讯员 杨娟)作为全省首个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意见》的白水县,今年民间资本呈现出活跃态势,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