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形势分析
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形势分析
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纺织服装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纺织服装业不仅为国家经济建设、工业一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丰富国内市场供给,及拉动农村剩余人口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还为我国出口创汇、贸易顺差及外汇储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05年1月1日,WTO成员方正式取消全部纺织品服装配额限制。随着ATC的终止,纺织品服装贸易已进入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正面临着各种竞争与压力。
2005年配额取消后,中国纺织业强大的出口能力得到尽情地释放,可是中美中欧接连不断的贸易摩擦给出口带来了非常不稳定的局势,使中国的出口商和欧美的进口商错过了下一阶段订单签订的最佳时期,于是2006年上半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欧美情况很不理想,甚至出现负增长的现象。中美中欧协议的签署,为中国纺织品出口带来相对稳定的贸易环境,2006年下半年我国纺织品出口欧美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由此可以总结两点:一是尽管2006年我们在开拓欧美之外的国际市场方面取得了不斐的成绩,但由于美欧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纺织品消费国,因此欧美依然是我国纺织品的主要出口地;二是稳定的贸易环境将是我国出口贸易稳定发展的保障。随着2007、2008年底中欧、中美纺织品协议的相继到期,欧美将不会再对我国纺织品实行配额限制,由于欧美设限,大量中国纺织品服装输往其周边国家,而一旦协议终止后,这部分贸易势必将浮出水面;另一方面,欧美企图在07/08年后利用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等保护手段对我纺织品实施限制的意图明显,这些措施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危害要比单纯的数量限制大得多,一旦实施,我国纺织品在欧美市场份额将遭到严重削弱。
传统市场的服装消费需求增长有限;新兴市场尽管增速较快,但由于占比很低,对全球贸易额贡献不会太大。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预计未来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额增速会较前几年出现下滑;
中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依然明显,随着07、08年对欧盟和美国配额相继取消,未来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占全球贸易额的比重仍能继续提升;但考虑到此前中国占比已接近40%,加之贸易环境继续改善的空间已经不大,出口份额08年的金融危机暂缓了产业转移的进程。但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下降,劳动密集型的服装制造业会继续向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的东南亚国家转移。由于这些国家产业链不完善,服装制造产能的扩张需要进口纺织品进行配套,会加大对中国出口纺织品的需求;另一方面,高端的纺织品产能目前仍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还处在向中国转移的进程中。因此,我们认为未来中国纺织品的出口情况会好于服装。提升的速度会比较缓慢;今年一到七月中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九百八十六亿美元,同比约下降一成二。其中,出口同比下降一成一,但七月出口环比增幅进一步扩大,显示出口继续回暖。记者今日自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获悉,今年前七月中国对欧盟的出口逐步复苏,出口额自三月以来逐月提升。七月,出口额同比下降百分之五,降幅较六月份有所放大,但出口额攀上年内最高点,环比增长了一成七。此外,中国服装(5.81,-0.14,-2.35%)在美国市场率先反弹,对美国的出口继续提升。自三月以来,中国对美出口保持月度同比、环比双增长的态势。今年前七月中国纺织品服装对美累计出口增长百分之二点六,其中主要是由服装增长拉动,纺织品仍然下降 同期,中国服装对日本市场的出口出现触底反弹。四五两月,中国服装对日本出口陷入低谷,月度出口额骤减。七月份,对日
出口略显起色,月度环比增长二成五,其中服装的反弹力度更大。今年前七月,中国服装对日本累计出口增长百分之一点六。
从长远来看,只有更加注重人体健康和周围环境质量、对环境保护较为有利的“绿色纺织品”,才能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中国服装企业应在新一轮绿色消费的浪潮中,惟有提升纺织环境竞争力才能有效获取通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争取逐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和经济增长点。目前,我国的生态纺织品尚处于起始阶段,为适应国际纺织品市场的发展需要,2000年10月我国推出了第一个与国际接轨的HJBZ30-2000《生态纺织品》标准,以应对发达国家对我国纺织品设置的技术壁垒。中国生态纺织品环境标志标准基本上可以与国际通用的生态纺织品标准接轨,因此可以说中国纺织和服装环境标志产品突破了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获得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这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纺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目前有90余家纺织企业也相继通过国际环保纺织品协会“Oko-Texstandard100”的认证。如“鄂尔多斯”牌针织纯羊绒服装被授予“信心纺织品”标签,为我国驰名商标早日成为世界名牌打开一条绿色通道。(3)促使出口企业节约能源,降低经营成本,加速产品结构的调整环境标志标准要求企业按照自身的情况,逐步实现能源消耗的减少和废弃物的再生利用。这样既减轻了污染,减少了资源消耗,又降低了各项环境费用(投资、运行费、赔罚款、排污费等)的支出。另外,环境标志制度在改进企业环境行为的过程中加速了纺织品结构调整的步伐。一些企业在申请环境标志过程中,积极开展高新产品和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改进和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技术,努力提高产品档次和技术附加值,从而达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了条件。如淄博第三毛巾厂在实施环境管理体系中,采用了两项工艺改革,使染纱的耗水量降低73.5%,染布的染料用量降低54.7%。
三、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应对环境标志制度的对策
1.提高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
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生产企业应顺应全球环境保护大潮,实施以质量取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企业应提高技术水平、注重环境保护,从整体上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从根本上突破环境标志这个新贸易壁垒。在日常生产经营中,企业要设计绿色产品、进行绿色生产、获得绿色环境标志并建立绿色营销渠道。这一系列的绿色环境保护措施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调整企业结构,开发符合环境标准的产品
环境标志制度的推行无疑为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催化剂,并且纺织行业推行环境标志制度还带来了其他相关行业的结构调整。如染料行业与纺织行业密切相关,由于生态纺织品标准中禁止使用部分有致癌作用的染料,并且这一要求也成为纺织品国际贸易的普遍要求,因此,染料行业加大了对环保型“绿色”替代染料的研发和生产的力度,并成为染料行业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换代的一个切入点。
3.积极申请国际环境标志认证,突破绿色贸易壁垒
虽然环境标志制度的实施属于企业的自愿行为,但它对国际市场关系的影响是潜在和巨大的,因为零售商或消费者可能会拒绝购买无环境标志的产品,从而使有环境标志的产品和无环境标志的产品处于不同的市场竞争地位。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出口产品应积极申请并取得出口市场需要的环境标志等认证,主动争取在国际市场的有利竞争地位。特别是要重视贸易对象国的产品认证要求,根据进口商要求的标准提供产品。如杭州市喜得宝丝绸公司自从获得了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并被批准使用环境标志以后,原先要经过200多项检测的丝绸产品出口到对方口岸时获得了免检,大大促进了公司的出口增长,使公司业务量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出口量增长了一倍多。
第二篇: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范文模版)
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疾速发展,纺织品出口贸易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期间,并逐步建立起重要的国际市场地位。与此同时,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也面临着国际环境和国内局势的双重挑战,因此本文运用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等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期得出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竞争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并由此提出相关对策,以保障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纺织品贸易的发展对整个市场经济也有推动作用,要加大纺织品贸易的发展,融入到经济革命中去,在市场贸易中顺应时代的发展,要科学持续的前进,要把握方向,确定目标,明确任务,制定科学的营销方法,经营方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带动市场的需求,加快企业健康成长。
关键词:纺织品;出口贸易;现状;对策
Abstract
SinceChina joining the WTO, our foreign trade developed rapidly and textile export trade has also entered a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and gradually establish an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market position.At the same time, China's textile exports also face the dual challenges of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domestic situa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s textile export trade by using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such as absolute superiority theorie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It is expected to draw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challenges of China's textile export trade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to ensure the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textile export trade.Keywords: Textile;Export Trade;Situation;Countermeasure
I
目 录
摘 要...................................................................I 前言.....................................................................1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1
(一)纺织品类别和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界定...................................1
(二)理论基础...........................................................1
二、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分析......................................2
(一)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发展进程.........................................2
(二)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3
(三)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竞争优势.........................................5
(四)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发展挑战.........................................6
三、提升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对策...................................7
(一)通过“走出去”,努力开拓新国际市场..................................7
(二)重视科研,加快推进品牌建设.........................................7
(三)创新观念、技术创新.................................................8
(四)机制创新...........................................................8 结 语..................................................................8 参考文献.................................................................9
II
前言
近年来,全球经济处于低迷状态,我国纺织品的出口贸易的发展开始遇到瓶颈,同时国家内原料、劳动力成本提高,国外新兴经济体的冲击等因素使得我国纺织品的出口贸易面临严峻的形势。因此,研究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能够充分正视自身定位,对于我国纺织品贸易应对国内国际压力,迎接挑战,继续提升出口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纺织产品的出口贸易进展为研讨对象,结合当前情况,客观实际的分析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相对竞争优势及面临的挑战,并在相关数据的分析下进行分析和论证,为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提出科学性的意见和发展对策。本论文主要阐述纺织品贸易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对纺织品贸易进行科学的理论研究,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是纺织品贸易、竞争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新国际贸易理论相关理论并且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分析,主要介绍纺织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以及具备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针对纺织品贸易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科学的对策。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纺织品类别和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界定
纺织品类别设计多个方面,按照不同加工方法可以分为机织物,有纯纺织物,混纺织物和交织物。按组成机织物的纤维长度和细度分为棉型织物、中长织物、毛型织物和长丝类织物。按组成机织物的组织结构分为平纹、斜纹、缎纹与其他组织。按照组成机织物的用途分为服装用、家纺、产业用布等。所谓纺织品出口贸易,是指将我们国家所生产的纺织品或者由我们国家加工的纺织品销往国外的行为。
(二)理论基础
1.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①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的,是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延伸和发展。此后,相关学术界的学者也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对该理论又进行了不断的补充和完善,进而形成了完善的比较优势理论的相关体系。
① 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后人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其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性会造成不同的企业在生产相同的产品时,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产品的最终价格各不相同,而生产成本和价格较低的企业则会有较大的优势,从而产生国际贸易,也就是说国际贸易的产生是只有绝对优势才能产生。比较优势理论改变了以前绝对化认识国际贸易的弊端,相对化的观点符合国际贸易发展的内涵,更广泛的论证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但也存在一定不足,主要是比较优势理论只考虑了劳动力的影响,而忽视了原材料、技术、自然资源等其他生产要素的影响。2.新国际贸易理论
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贸易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新国际贸易理论应运而生。新国际贸易理论也是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对其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解释,在分析是新国际贸易理论同时考虑了不完全竞争市场以及规模经济这两个因素,这一理论认为在国际贸易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关于劳动力和生产要素两方面的竞争,同时企业之间的竞争还会受到技术创新、规模经济以及国际分工等相关因素的影响[1]。同时一国的比较优势除了一些自然资源外,更需要注重后天可学习得到的人力资本、科研技术进步等长期发展优势。主要的代表性理论成果有:生命周期理论、技术创新理论、规模经济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等。
二、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一)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发展进程
纺织业从古至今都是我国经济结构中的重要行业之一,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进程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回顾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历程,可以大抵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初步建立阶段.这一时期主要是指建国初期,此时我国正面临战后萧条的经济环境、市场经济发展不景气,也在苏联等友好国家的帮助下,我国初步重新建立起了工业发展体系,纺织工业也加快了发展步伐,到70年代末期,在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下,我国纺织业形成了一个品种齐全,各材料完备的行业结构,这为纺织业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在这一阶段,我国纺织品行业的主要用途是为国内市场服务,满足国内需求为主,但出现了出口贸易,70年代末期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额大约在20亿美元左右,虽然此时的出口贸易主要是以低端产品为主,目的是换取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其他物资,在国际纺织品出口贸易的份额中占比极少,但这也是我国纺织品的出口贸易发展的一个开端,对以后的出口贸
易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2]。
二是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主要是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期,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开始疾速进步,对外开放水平也不断上升,这给我国的纺织业未来及出口贸易的现状带来了丰厚的条件。这一时期的纺织产业也抓住这一机遇,对内不断完善产业结构,改革企业机制,提高产量,对外大力发展出口贸易,扩大海外市场,发展重心逐步向外向型转变[3]。这一阶段我国的纺织业工业基础不断发展完善,出口额稳步上涨,到1994年我国纺织品出口的贸易额一跃升至世界的第一位。2001年我国纺织品出口额达到了535亿美元,在世界纺织品贸易中的份额已提升至15.7%。
三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指我国加入WTO以后的阶段,2002年我国正式成为国际贸易组织的成员国,这大大减轻了配额制度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我国纺织品行业可以在一个相对公平自由的环境中参与国际竞争,我国特有的劳动力优势,原料与生产成本优势以及产业链优势等使我国纺织品在自由贸易中的优势不断显现,出口能力进一步提高,同时,参与国际竞争也使我国纺织品行业看到了自身的不足,纺织品贸易得到很大的发展空间,纺织品贸易在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国际地位提高了[4]。
(二)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
1.出口规模总体较大
随着我国加入WTO及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带来的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我国在纺织品出口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出口额进一步增加,如图1,2011年我国纺织品出口额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到2015年,纺织品出口额已接近3000亿美元,可见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在近年总体上仍处于增长趋势。2016年,纺织品出口额已接近3600亿美元,有了持续的增长,稳居不下,得到很大的发展。
******79.552984.262840.712838.92549.***01220***016 3
图1 2011-2016年我国纺织品出口额
2.总体份额缓步增长
2011至2016年间,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但出口额在近两年有所波动,不过我国纺织品贸易出口额占世界纺织品贸易出口额中的份额仍在稳步提升,由2011年的34%左右增长到接近38%,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较高,在世界纺织品出口贸易中的地位仍不可动摇,近五年间我国纺织品贸易出口额的增长速度为42%高于世界纺织品贸易出口额的增长速度39%,可见我国的纺织品工业发展仍领先于世界水平,近几年来,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发展有所减缓,但在全球市场上占据的重要份额仍然有利于我国纺织品产业及纺织品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3.纺织品出口贸易发展不均衡
如下图2所示,2016年我国的纺织品贸易出口额中,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山东省、福建省、上海市这些地区的总体纺织品出口额所占比例超过70%,其他地区加起来的比例只有20%左右。一方面,可以看出这些沿海地区的纺织业产业规模大、产业结构较完善;另一方面,确实可以看出我国的纺织业产业发展及出口贸易严重不均衡,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纺织业的持续优化发展。
浙江上海山东江苏广东其他 图2 2016年纺织业出口贸易比例图
4.纺织品出口贸易面临的问题
第一、近些年,欧美经济下滑,直接影响纺织品的需求。欧美地区历来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最主要市场,其经济发展直接影响我国纺织品出口。除了欧美经济下行造成需求减少,影响我国纺织品出口外;欧美进口企业贷款难度加大、资金周转困难,下单时要求货到后延期半年付款方式,这对我国原本资金就很紧张的中小型纺织品出口企业来说是不能接受的,也是一个影响出口的一个重要原
因。
第二、国内生产成本和组织出口成本急剧上升,推高产品出口价格,阻碍纺织品出口。受国内通胀的影响,原材料、劳动力价格、土地使用、国际运输物流等价格不断上涨,推高出口产品的价格[5]。国内纺织品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影响纺织品出口。长期以来我国纺织品出口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三大市场,对这三大市场出现高度依赖性。
第三、大部分中小型工贸型纺织出口企业存在着人才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弱的问题。企业专业人才的缺乏,在出口企业中,出口专业人才和技术专业人才的奇缺尤为突出。专业人才的不足,已经成为工贸型出口企业在中国加入 WTO后面临的最大挑战,特别是近年来出口纺织产品遭遇多起以反倾销、以技术和安全为借口的贸易壁垒案件,涉及金额巨大且越来越频繁,而这些出口企业对 WTO的有关货物贸易法律、反倾销、反补贴法、知识产权法以及争端解决机制等的相关知识都极为陌生,所以成为出口企业跟国际接轨以至做大企业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产品单
一、技术含量低下,不能满足发达国家市场的需求。
(三)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竞争优势
1.政策优势
从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发展进程可以看出,我国的各项政策对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同时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出口贸易的增长,我国的各项导向及优惠政策对我国纺织业产业的优化升级,对提高纺织业企业的竞争力,都产生重要影响[6]。纺织品出口贸易的政策优势主要指政府的行政政策、经济政策、税收政策和对外政策。建国初期计划经济时代,虽然纺织品出口贸易总体发展缓慢,但计划经济的政策在特定时期内完成了纺织业工业体系的建立,为以后的纺织业产业发展及出口贸易发展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政策更是直接影响了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的发展水平,加入WTO后,我国的纺织业稳步发展,纺织品对外贸易也迅速扩大,在发展的过程中,政府根据发展的不同状况跟面临的问题,不断采取一些扩大内需政策、财政税收政策来保证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例如我国对纺织品贸易的出口退税率便是根据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及纺织品对外贸易的状况不断调整,1998年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为了保障国内纺织品产业的稳定,保证出口贸易的顺利进行,政府将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都进行了提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了优化产业结构以更好的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政府将纺织品贸易的出口退税率下调,今年来,全球经济低迷,纺织品贸易受到冲击,在此基础上将出口退税额再度提升至17%实现全额退税。由此可见,我国的相关政策对纺织品的出口贸易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生产要素优势
生产要素优势是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发展中的最根本优势,是内在优势。生产要素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基本要素主要是指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基本条件等方面,而高级要素是指生产的基本设施、劳动力、技术水平等。在基本要素方面,我国是农业大国,纺织品生产所需的基本原材料如棉花、化纤等产量都较高,在世界产量中占较大比例。在高级要素方面,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一直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最大优势之一,虽然近年这一优势不断减弱,但在世界范围内仍存在一定优势,而我国多年不断进行的产业升级带来了优化的基础设施及不断提高的技术水平,这也保证了我国在纺织品出口贸易中的竞争优势。
3.产业优势
从前文可以看出我国纺织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一方面这显示出我国纺织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在这些地区纺织业产业体系完善,产业链完整,产业集群化效应显现,产业集群化带来的信息共享、技术共享、上下游产业衔接及规模作业等提高了纺织业产业的规模经济效益,促进了出口贸易的规模化发展,而规模化发展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转型发展,最终进一步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4.市场优势
从前文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逐步扩大,从出口的国家来看,虽然大部分集中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但在新兴经济体中的份额也在逐步上升中,较高的市场地位及市场份额保证了我国纺织业行业规模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四)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发展挑战
未来纺织品将会遇到更大的机遇与挑战,现在科技更新飞快,信息技术的利用几乎遍布各个角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来每个行业质的飞跃。每个行业都把握住信息技术、高新科技的,纺织业也要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新的科技力量。在生产方面要创新科技,利用高新科技,在生产、销售、运行管理各个方面都要与时俱进,在管理方面也要运用好互联网这个平台,统一数据库,扩大网络销售面,拓展销售渠道,挖掘市场,打响自己的品牌,充分利用网络的平台,而且纺织品加工行业也要不断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环保的道路,这样才能永葆活力,健康的成长。信息技术将成为企业决策分析的重要辅助手段。公司只有依靠强大的信息技术,规划先进的系统构架,建立以数据仓库为基础的决策支持系统,实现由联机事务处理向联机分析处理转化,全面、多角度地解读各类信息,深入挖掘其中的价值,才能准确把握市场,制定符合未来发展态势的决策,为企业的明天奠定良好的基础。强大的信息技术有助于公司开辟新的销售渠道;强大的信息技术有助于公司制定精准的销售策略,通过强大的数据采集技术,总结互联网出现的客户共同特征和购买规律,实现精准的场景营销;强大的信息技术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可以保障业务系统的稳定,提高日常工作的效率。企业要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探索新型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
三、提升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一)通过“走出去”,努力开拓新国际市场
在保持原有市场的情况下,积极的开发新市场,积极的与国外企业合作,寻找更好的发展层次,实现对国际市场的开拓和跨越式的发展。加大资金的投入,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利用网络营销等手段,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突破境外的贸易保护壁垒,提高产业出曰的竞争力。实现原产地多元化、国际化经营,要减少对欧美市场的依赖,开拓新兴市场,努力实现市场多元化。我国应该创新发展方式,通过在国外办厂,利用国外的廉价劳动力,便利的交通,以及低价格的原材料,得到新的发展优势。同时研究国外的优惠政策,找寻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在国际市场占据资源优势,更进一步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巧开新市场,扩大出口量,増加贸易额。攻克新兴市场应是目前纺织品出口的重点发展方向,欧美市场的出口空间增长幅度有限,在巩固欧美市场的同时,可选择性地将出口重点转移到新兴市场,特别是印度、俄罗斯、南非和巴西这些有较高人口基数和消费能力的国家和地区,同时在出口产品结构上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这些新兴地区的市场需求。
(二)重视科研,加快推进品牌建设
品牌代表着产品的质量、科技和服务的保证,是企业产品的代言词。一个品牌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是身份和品味的象征,也是时尚和流行的符号。因此,品牌的树立对企业向更高品质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产品质量、优化售后服务、创新产品类型,及时把握市场需求,是提高品牌影响力,占据市场的关键。中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但在品牌的建设上一直存在着不足。近年来,在企业的不断发展么中,相当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需要进一步打造企业品牌的力量,加速企业产品创新的步伐。国内的纺织品业品
牌意识发展较晚,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建立起来的品牌优势还很少,因此科学健康的推进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就必须注重国际策略,立足建立起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价值。这就要求必须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注重科研设计,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对纺织品设计、质量及科技含量的要求日益提升,品牌价值的体现就需要独创的设计、先进的科技水平以及过硬的质量,这也是企业品牌能够打出去的根本。二是注重宣传和营销,品牌策略的形成,除了具备过硬的质量及科技含量外,还需进行正确的宣传和营销,这就要求国内纺织品企业在出口贸易中并不是简单的输出产品,而是加大在国际市场上的宣传营销投入,制定品牌经营策略。只有在国际市场上建立起品牌形象,才能在高端产业占据一席之地,获取更高的利润率。
(三)创新观念、技术创新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有更大的市场,所以哟啊有创新观念,要充分利用好科技,在科技的指导下,加快创新的步伐,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要有主攻方向与辅助方向,双管齐下。提高技术手段,建立知识型市场营销方式。纺织业要技术创新,要加大对技术的研发,建立在产品和市场营销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还要针对资源计划调配、营销环节控制等技术出口贸易问题进行展开分析制定相应科学合理的对策。
(四)机制创新
企业要有充足的资金,要有好的团队,要有科技人员和研发设备,要大力推进高科技产业化,形成企业内部的核心。纺织业也可以有自己的专有技术。要有自己的特色,在体制、机制、政策方面要把握好科技的指导,要加大资金的投入,要有促进高新技术的运用,拓展出口贸易。充分运用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模式,利用高新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加快更新换代,增加技术附加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市场机遇,扩大销售渠道,更好的把握好市场的方向,适应市场的变化。
结
语
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虽然总体发展趋势良好,占据较大的国际市场份额,但也面临着全球经济低迷、贸易壁垒等国际环境的影响以及原料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国内形势的挑战。这就要求我国的纺织品业继续发掘自身优势,不
断进行产业升级,平衡区域发展,塑造品牌策略,以更好的应对国际竞争,保持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华,李艳红.国际R&D溢出的地理效应——对Keller问题的进一步回答[J].国际贸易问题,2014(10):146-156.[2]陶希晋.石油价格波动、人民币汇率与宏观经济相互影响的机制分析[J].统计教育, 2010(6):19-24.[3]洪银兴.以创新支持开放模式转换——再论由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J].经济学动态, 2010(11):29-34.[4]周雄志.我国人造板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1.[5]王建明,赵宏光,杨彩仙,戴苏,华徐成.世界纺织品贸易趋势及我国纺织品出口问题[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2(3):10-12.[6]孙健韬.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 2012.[7]徐燕霞.我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南昌大学, 2012.[8]李青青.我国纺织品出口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3):72-75.[9]马萍萍.汇率变动对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的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 2013.[10]顾成军.新疆出口贸易竞争力研究[D].石河子大学, 2014.[11]周林英.我国葡萄酒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 2009.[12]谢孟军.目的国制度对中国出口和对外投资区位选择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 2014.[13]王乐,王曼.浅谈我国生态纺织品标准与检测现状[J].中国纤检, 2014(14):45-47.[14]丁颙.促进舟山水产品出口贸易的政府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 2015.[15]王威.证券经营机构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 2015.[16]蒋兴红.农产品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威.证券经营机构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 2015.
第三篇:2010年全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情况分析报告
2010年全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情况分析
纵观2010年前10个月,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同比基本保持两位数增长,累计出口1676.1亿美元,同比增长23%,出口规模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总水平.分析其原因如下:
1.全球经济复苏,外部需求回暖,带动出口增长.全球经济在经过09年的萎靡不振后,在10年开始呈现复苏迹象.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好转,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障碍逐渐消除, 对于零售产品的需求逐步释放,纺织品服装领域内订单增加。前10个月,我国对全球主要市场的出口全部实现增长,其中欧盟和美国仍是主要增长来源。另外,部分新兴市场情况也有明显好转,对俄罗斯、拉美的出口增幅都达到50%以上。
2.产业整合,结构调整,技术升级,产量上升.危机过后,行业内订单逐步向大企业集中,行业集中度提高.危机使得企业优胜劣汰,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同时,很多规模型企业借此契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改变劳动密集型,产品价值链低的行业弊病,另外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技术得以升级,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议价能力,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产品,赢得更过市场关注。
3.原材料成本上升,产品价格上升
从今年年初以来,棉价的大幅攀升给国内的棉纺织企业带来巨大影响,纺织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动力成本的增加将侵蚀出口型企业的订单利润,促使出口订单的合同价格提高,随着出口产品价格的上涨,国内纺织服装出口金额逐渐回升。
4.2009年低基数效应
2009年是纺织品服装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的一年,与2010年相比整体出口额都是较低的,这也为2010年提供了一个较低的基数,使得2010年出口额增长较为明显。
虽然整体上2010年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明显,但这其中还隐藏着诸多问题:
1表观上看,出口额实现增长,但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利润并未实现增长。
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压缩
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我国纺织业逐渐回暖,棉花、化纤等纺织原料价格水涨船高。另外用工荒越来越凸现劳动力成本。长期以来,我国纺服领域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利润率较低,技术仍较落后。上升的成本致使企业利润很难有所增长。人民币升值,贸易顺差缩水
近几个月来,人民币升值问题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虽然3月份我国6年来首度出现贸易逆差,但在随后的4月份再次出现反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政府及组织不断地向我国施压,就连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纷纷抛出了支持人民币升值的言论。一旦升值将会进一步削减纺服领域的利润空间,使我国目前持有的以美元计价的资产缩水。
3全球经济复苏缓慢
今年年初到现在,全球的经济复苏脚步整体低于各国政府及经济学家预期。首先,美国虽在金融危机发生后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援助计划,并逐步实施金融业改革,使其迅速从危
机中走出,但占GDP比重2/3的消费者支出仍没有多大起色。而且,美国非农失业率仍然徘徊在高位。只有当美国整体失业率下降到金融危机之前5%左右时,才能确定美国经济真正回到原有的平稳增长轨道。因此,美国对我国纺织品进口量近期不会有大幅增长。
其次,欧洲经济缓慢的复苏态势着实令人担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洲是继美国之后的第二个重灾区。接连爆发的债务危机使得欧盟多数成员国走出危机的步伐显得缓慢而沉重。虽然目前欧洲这种混乱的局面稍稍有所缓解,但可以肯定的是,欧元区经济复苏将会经历一个非常漫长的周期。当欧洲各国政府宣布削减财政支出并纷纷捂紧口袋时,接踵而至的必定是对我国纺织品需求的回落。
第四篇:中国服装分析
班服
中国服装分析
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服装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这对我国服装行业既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是中国从服装大国建设服装强国的关键。建设服装强国的根本性因素是依靠服装科技生产力的跨越式进步,实现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
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关于科技工作“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服装行业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服装科技涵盖了技术与艺术两个方面,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根据行业客观现实,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分别以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前沿研究、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四个部分作为服装行业科技发展指南,通过这些技术的突破和项目的研发、应用,全面提高服装行业的产品质量、服饰文化、设计水平、工艺与装备水平、管理水平、人才素质、信息化程度及公共服务能力,指导行业科技发展,推进企业的科技进步,带动整体产业升级。
一、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
重点领域,是指在服装行业发展过程中亟待科技提供支撑的领域。优先主题,是指在重点领域中急需发展、任务明确、较快能够突破的技术和项目。加强针对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的研究、推广应用,为解决服装行业发展中紧迫问题提供全面有力支撑。
1、品牌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产品附加值的总称,是一个企业及其产品的综合体,它涵盖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管理、市场定位、营销服务等多方面的综合特征。创建自主品牌是服装行业走向全球增值链高端的必由之路。
优先主题:
(1)国内外服装流行趋势预测研究
(2)自主服装品牌设计开发和营销推广研究
对于品牌的建设和运营,我国服装产品的生产加工能力和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设计开发和营销推广方面我们与世界服装强国还有较大差距,是创新的重点和难点。
(3)开展服装品牌的体系整合研究
通过对国内外服装品牌的类型细分、国内外同类品牌的体系建设比较,研究时尚文化在整合服装品牌诸要素中的作用,提出以服装品牌体系竞争力建设为核心的可行性建议。
(4)服装创意文化市场拓展研究
服装设计是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一个类别。中国拥有几千年的文化储备,文化资源相当丰
班服
富,北京、上海等地均在兴建创意产业园区,加强服装创意文化的市场拓展研究,在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的同时,促进行业的整体提升。
2、质量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已成为服装行业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优先主题:
(5)在线检测及成衣质量控制体系研究
7、产业研究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的不断深入,服装行业面临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产业政策复杂多变。产业研究工作需要动态跟进、长抓不懈。
优先主题:
(16)WTO背景下的服装国际新贸易研究。
(17)加强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研究。
(18)主要竞争国竞争力研究。
(19)全球服装贸易展发展趋势及中国服装产业的全球发展目标研究。
(20)国内市场运行及变化趋势及中国服装行业发展战略(方针)研究。
8、服装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
根据中国服装行业发展的战略需求,依托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技术辐射能力的科研机构或大企业,集成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相关力量,建设一批服装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建立开放共享的机制和制度,全面加强对自主创新的支撑,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起带动服装行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引擎作用。
优先主题:
(21)搭建中国服装产业科技文化研发平台
中国服装产业正在进行着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全行业正在推行新型工业化战略和品牌发展战略,组织、协调各个领域的力量,搭建中国服装产业科技文化研发平台,开展流行趋势、服装设计、服饰文化、服装营销推广、服装企业管理、服装品牌策略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着力提高科学技术、自主原创品牌对行业持续增长的贡献率。
(22)构建中国服装企业科技评估平台
组织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化科技评估队伍和专家网络,构建中国服装企业科技评估平台,研究科技评估理论、方法、程序及指标体系,针对服装企业开展科技型企业认定,企业信息化、标准化、科技创新能力评估等工作。
(23)搭建服装行业标准化体系服务平台
搭建服装国内行业标准化体系服务平台,引导产学研联合研制技术标准,促使标准与科研、开发、设计、制造相结合。支持企业制定和参与制定国家、国际技术标准,加快国外先进标准向国内标准的转化,鼓励和推动我国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24)创办服装科技学术刊物
服装行业尚无一本专业性、高档次学术刊物,无法满足业内广大技术人员的需要,制约
了服装行业的持续发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努力创办权威、专业的中国服装科技学术刊物,搭建服装专业学术交流平台。
9、公共服务
服装行业具有明显的集群特征,是中国产业发展中“集群化”最突出的行业之一。中小企业占服装行业企业的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进步就是整个行业的进步。整合社会资源,加大公共服务的力度,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解决服装产业集聚地及中小型服装企业的共性技术难题,推动整个行业的升级。
优先主题:
(25)搭建服装产业集群及中小型服装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基于互联网技术,研究面向产业集聚地及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内容,确定服务平台的服务模式、具体设置与配置,最终建成网络及网下服务中心。
(26)进一步健全服装标准化与质量体系
进一步健全服装标准化与质量体系,加强基础管理建设,针对行业产品的质量管理,检验部门尽可能的统一规范工作标准,包括对各国各类标准在执行或理解上的统一。开展针对检测业务的专题研究,提倡检验机构之间学术研讨与交流,对标准的制修订积累素材。强调对培训资质的确认,防止检测技术培训的泛滥化,避免给企业以误导,为服装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27)服装科技高层论坛
依托专家委员会,举办服装科技高层论坛,最终把论坛办成研究、交流、普及、服务等多功能组织。
二、前沿研究
前沿技术是指在服装行业科技发展中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的重大技术,代表世界服装科技的发展方向,对服装产业的发展具有引领作用,是未来服装科技更新换代的重要基础。
1、服装虚拟现实设计(VRD)
服装虚拟现实设计主要研究内容是:①虚拟现实环境的技术;②数字化操作手套、数字化服装、数字化头盔显示器等设备;③研制虚拟现实设计软件。
2、大规模定制生产的实现研究
在现代制造企业中对服装企业来说,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是企业立足市场激烈竞争前沿永不言败的唯一制造模式。此项研究的完成需要找好企业主体,以规模型企业为点进行列项研究,研究的主要任务是:①主体企业实现全面信息化技术;②按产品加工工艺进行信息技术模块化设计与组合;③完成虚拟制造与定制系统设计。
3、电子商务
依赖互联网的电子商务,由于其具有使贸易流程简化、能超越时空限制、成本低和利润大等特点,成为二十一世纪各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对服装行业、企业和对个人消费者来说,B to B,B to C电子商务研制和实现条件基本成熟,国家正在加大法律支持力度,因此要加强其研制和实现,促进其应用和推广。
三、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是服装科技发展的源泉,是服装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和保障。
1、服装基础科技体系建设
以人体数据采集技术和国家服用人体数据库为基础,加强号型系列、原型系列、板型系列、标准人台系列等国家服装基础科技体系建设。
2、服装舒适性基础研究
依托服装院校基础研究中心的现有资源,结合企业的需求,针对我国服装业的主要市场销售区域的人体体型进行收集和分类研究,并结合企业生产的实际需求,确定急需研究的服装品种,如内衣、功能性服装等,研究体型分类与这些服装之间的关系,解决服装产品设计中的舒适性问题。
3、加强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与国内标准比对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进程不断深化,我国服装标准体系要随之实现由生产型向贸易型转变。加强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与国内标准比对研究,了解发达国家服装系列产品已颁布的一系列法规和条例,研究应对措施。
四、人才培养
人才是二十一世纪最为宝贵的资源已成为不争的共识,我国在近20年的高等服装专业教育中,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技术、管理及贸易人才。随着产业的发展,我国服装企业为了摆脱品牌缺乏国际认知度、产品竞争力较弱和品牌附加值极低的现状,开始从被动的模仿加工型企业向品牌经营型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对人才的层次、结构及实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形成一批专业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型服装人才队伍,为我国服装行业的后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建立开放式立体教育模式手工打版的高手工具会用的越少,也许就一把直尺(可能还没有刻度)就会把版搞定。电脑CAD制版就更不用工具了,完全靠眼睛。可对于手工打版来说打版工具就必不可少了。
打版工具运用的好会让你的板型锦上添花,保证线条的圆顺流畅。对于初学者多准备一些打版专用工具是必需的,可如何选择质量优合适自己的最好让明白人指导一下。
必需的工具要有一管质量优质的0.5铅的自动铅笔,能画袖山和袖窿的曲线版,便于推板的方眼定规直尺(最好是夹膜的),再有就是便于复制线条的描线器
什么是服装量尺?
服装打版(或裁剪)是量和型的统一。量就是服装打版的尺寸依据。有了具体的服装尺寸打出的板型才能合体达到设计效果。
服装的尺寸来源于对人体的具体测量。测量部位要根据打版的需要,服装的款式而定。一般来说,上衣需要测量胸围,肩宽,腰围,臀围,衣长,袖长等。裤子需要测量臀围,腰围,裤长等。
在个人量身定制中能否穿着合体取决于服装量尺是否准确。一般来说服装量尺要测量人体的净尺寸(不含有服装的松度量)。在打版时要使用的是服装的成品尺寸(在净尺寸的基础上加放松度量)。松度量根据服装的款式是有规律的,关键要保证净尺寸要测量准确。完成服装量尺工作的人可称为量体师。量体师是否优秀是需要实践锻炼的,不同的体型需要测量特殊的部位才能保证做出的衣服合体舒适,这是需要认真观察的。
对服装打版师的介绍
现在,服装企业里专门聘有作服装结构设计的“打板师”,他们在领会了款式设计师的理念后,通过不同的方法把款式图变成“板型”,以提供裁剪布料时运用.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的审美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对服装个性化的要求不断加强,要想满足人们的时装化,个性化,舒适化要求,打板师必须有提供个性化服装板型的本事,这可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体体表是一个不平的复杂表面,体内又有运动着的内脏器官和骨骼关节,它们随时都会让体表皮肤的形状产生微妙变化,这就使得服装的结构设计在有些部位,仅用数学公式作量的推算还无法表述得十分完美,必须借助创造性的形象思维,借助于想象,理解,和谐组合等自由的审美意识来支配.有些分隔线的精炼处理,颡道转移的功能美化,破断的隐藏,褶裥量感的变化等等,也必须依靠对美的感受能力,丰富的艺术素养来处理.许多曲线,弧线不是依靠设立众多的坐标点连接起来产生的,而是依靠形象思维,依靠个人对美的感受能力而徒手“划顺”的,做不到这一点便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打板师.此外,现代打板师不仅要能很快的理解款式设计师的设计概念,还应掌握各种面料的性能和造型感觉,以便根据不同的面料确定板型的尺寸;同时,板型师还应当十分了解服装的缝制工艺常识,以便确定衣片缝份的宽度,并能详细地填写缝制工艺规格单和缝制说明书.在服装行业激烈竞争的今天,作为一个服装打板师,如果不具备上述本领,就很可能被无情的淘汰出局.服装结构制图三要素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的服装,怎样才能使服装合体,关键的一步就是绘制服装结构图,而服装结构制图不仅同服装的制图规格有关,还与选用的服装材料、服装的款式、工艺制作有关。
一、服装款式与服装结构制图
服装款式是由服装成品的外形轮廓、内部衣缝结构及相关附件的形状与安置部位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服装款式主要来源于实物样品、实物纸样、照片、杂志图片、设计画稿等。对于实物样品,我们只要对它进行仔细观察、测量,可以制作出与实物样品完全吻合的成品服装。对于实物纸样,我们只要根据裁剪、工艺要求,也可以制作出所想要的成品服装。但对于照片、杂志图片、设计画稿等,就比较困难一些,尤其是款式复杂的服装,因为照片等一般只有正面图(或附背面图),不能全方位地对服装进行观察,更不能具体地测量其规格。因此,以下着重谈如何看懂设计意图和领会设计意图,其中有些内容也适用于观测实物样品。正确理解设计意图一般从品种名称、款式结构、外形轮廓、线的造型和用途、服装各部件的组合关系及其具体尺寸和比例五个方面进行考虑。
(1)品种名称
首先要了解所设计服装的基本类属,穿着对象的性别、年龄,以及季节、区域、用途、穿着方式等条件的重要内容。从穿着对象的性别、年龄来看,凡由男、女性别和老、幼差别所形成的男、女服装,中老年服装、儿童服装等品种,无论在款式造型及面料色彩纹样上都有明显的差别。从穿着季节与区域来看,一年四季由于气候的变化,人们的衣着分为:春秋装、夏装、冬装。以冬季为例:在针对服装专业教育与服装企业的需求之间的差距,开展教学体系改革研究。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实践环节,使学生能直接动手、参与市场和企业。在专业设置上,要针对性地适应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的需求,积极探索服装与新材料技术、服装与艺术设计、创意服饰文化产业、服装与信息技术、服装与生命科学、服装与现代经管的有机结合,不断更新和优化学科与专业。在培养目标层次上,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定位。逐步建立开放式立体教育模式。
转自:
贡献者:康康
第五篇:中国纺织品的对外贸易状况分析
中国纺织业对外贸易状况分析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纺织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从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以后,纺织品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给我国纺织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也遭受到各种新的贸易保护和贸易壁垒。本文将对中国纺织品的出口贸易状况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出口现状和出口贸易中出现的问题等。
关键词:中国纺织品出口状况贸易问题
一、引言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之一,从1994年至2008年,我国始终保持世
界纺织品第一大出口国的地位,特别是2008年,我国纺织品出口额为1896.24亿美元,占世界纺织品出口总额的29.34%。虽然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需求下降,我国的纺织业受到巨大冲击,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但是经过一年的调整,我国的纺织业迅速恢复和发展。2010年,我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2065.3亿美元,突破2000亿美元,出口同比增长23.6%,较2008年增长11.5%。其中纺织品出口770.5亿美元,增长28.4%,较2008年增长17.8%,服装出口1294.8亿美元,增长20.9%,较2008年增长8.1%。2010年12月,纺织品服装出口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当月出口199.2亿美元,同比增长18.6%,环比增长4.7%。其中纺织品出口73.7亿美元,同比增长18.6%,环比增长4.2%,服装出口125.4亿美元,同比增长18.7%,环比增长5%。
二、中国纺织品的出口贸易状况
(一)外贸出口现状
纺织业是我国最早进入国际市场的产业,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量居世界第一,在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表1: 2001~2009年中国纺织品出口额与出口总额
1852.2亿美元。8年间实现了三倍多的增长。而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导致09年出口额出现小幅度的回落,回复到1670亿美元,但占出口总额的比例仍有13.9%。纺织品出口额的波动趋势,较出口总额显得不是非常明显。尽管纺织品出口额和我国出口总额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纺织业出口额的增幅却低于出口总额的增长速度,如下表2所示,纺织业出口总额所占比例从01年至08年,下降了7个百分点。在经济危机影响下,09年的纺织品出口额回落幅度也低于出口总额的波动幅度。
表2:纺织品出口额与出口总额
(二)出口市场
1、国外市场
我国纺织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美国、欧盟、日本、香港和阿联酋,占纺织品出口总额的将近
70%(见表3)。
表
表3:中国2008年纺织产品
2、国内市场
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仅江苏、浙
江、广东、上海、山东、东部沿海四省一市就集中了全国
80%以上的规模的纺织企业,73%的从业人员,82%的销售
产值,88%的出口交货值和超过90%的外商、港澳台资本。
浙江为29%,江苏为17%(见表4)。
表4:2008年中国前五位纺织品
(三)贸易规模
从表5可以看出,2002年和2003年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规模增长迅速,从200
1年的532.8亿美元分别增长到2002 年的 617.69 亿美元和 2003 年的 804.84 亿美元,增长率由 2001 年的 2.31%上升到2002 年的 15.66%和 2003 年的 27.72%。此后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继续保持在 20%左右,直到 2008 年增长率下降为7.98%。从出口规模和增长率来看,我国纺织品服装的总体出口比较平稳,各年均保持大额顺差,并且服装的出口要大于纺织品的出口,前者基本为后者的 2 倍。
表5:2001-2008年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规模
(四)贸易方式结构
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以一般贸易为主导,且一般贸易发展迅速,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发展比较缓慢,边境小额贸易等其他贸易方式有较快发展,但在总出口中所占比重依然较小。2008年,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纺织服装1317.99亿美元,增长3.6%,占同期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总额的69.5%。同期,加工贸易出口409.1亿美元,增长4.7%;其他贸易出口122.7亿美元,增长79.8%。
三、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一)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
当配额从国际贸易舞台退出后,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进口产品的技术门槛也越抬越高。据商务部发布的《2005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22大类出口产品中有18类遭受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直接损失金额达到691亿美元,占全年出口额9.07%。其中,纺织产品的直接损失比较严重,为298.7亿美元,占我国纺织品出口全部直接损失的43.2%。
(二)纺织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1、出口成本增大,且品牌竞争力不强。
人民币汇率上升、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因素成了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的最大利空因素。纺织品附加值较低,人民币升值使企业的出口成本增加,削减了企业的出口利润,并加剧了纺织企业的困难。并且我国纺织业自主品牌寥寥无几,就连国内的知名服装品牌也被国外的品牌主宰。
2、自主创新能力低
我国纺织业不少加工工序的核心技术、许多高档设备和关键零部件仍然依靠大量的进口,高新技术、纤维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的差距还很大。
3、产业链整合度不高
整个纺织产业生产链缺乏有机的协作,印染产品与服装面料脱节,面料又与纺织坯布脱节,纺织坯布又与化纤原料脱节,并且化纤、织造、印染等相关行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由此形成的“水桶效应”为我国纺织企业最终产品质量档次提升带来极大困难。
四、结语
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纺织生产国和贸易国,是影响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的重要力量。但也应认识到,虽然我国纺织品服装产品市场综合竞争力较强,对外贸易面对着许多的机会,但
同样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我国有关部门和出口企业都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减少摩擦,积极推动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北娜:《入世5年中国棉纺织业的进出口分析》,2007,7,105~108。
[2] 薛丹,路世昌:《我国纺织业出口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2009,8,44~45。
[3] 赵文峰:《浅析我国纺织工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2004,3,49~50。
[4] 李静萍:《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体系的比较研究》,2002,8,30~33。
[5] 付韶军:《协整理论在纺织品进出口研究中的分析应用》,2008,33~34。
[6] 花小伟,刘欣:《人民币升值 纺织业不能承受之痛》,20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