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央财政下达农村义务教育资金
中央财政下达农村义务教育资金
《 人民日报 》 2014 年 6 月 8 日 4 版
为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央财政近日下达2014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878.97亿元,在学生人数减少的情况下,仍比2013年增加约50.6亿元,增长6.1%。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通学生年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40元,达到年生均中西部小学600元、初中800元;东部小学650元、初中850元,以满足学校信息技术和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开支需求。在提高基准定额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公用经费,切实解决寄宿制学校运转困难。单独核定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公用经费补助资金预算,大幅度提高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达到年生均4000元,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按公用经费分担比例分担。继续落实北方地区取暖费补助和不足100人学校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等政策。继续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全国约1.1亿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享受免杂费和免费教科书政策,其中,小学一年级新生可免费获取正版学生字典;中西部地区约124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继续享受生活费补助政策,年补助标准达到小学1000元、初中1250元。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和抗震加固,部分特殊困难地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以及特大自然灾害教育救灾应急等方面。稳步推进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和教学点任教,对已实施义务教育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的地方给予奖补。
第二篇:关于下达2011年中央财政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的通知
关于下达2011年中央财政农作物
良种补贴资金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良种繁育场:
根据茂名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11年中央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的通知》(茂财农〔2010〕339号)和《关于下达2011年第二批中央、市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的通知》(茂财农〔2011〕139号)文件精神,现按照高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高州市2011年中央财政农作物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高府办函〔2011〕102号)的要求,将2011年中央财政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下达给你们(详见附件),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本次下达的补贴资金为2011年中央财政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和2011年第二批中央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按照国家规定的最新中央财政农作物良种补贴标准,早稻补贴标准由10元/亩提高到15元/亩,改变后的补贴标准:早稻、晚稻为15元/亩,小麦、玉米为10元/亩。请你们按照市农业局核定的各镇2010年实际种植面积,尽快将中央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落实到户。
二、各镇政府(街道办)及有关单位要严格按照《高州市2011年中央财政农作物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工作,切实加强对补贴面积的检查核实工作,严禁虚报补贴面积、重复补贴和补贴其他农作物(如蔬菜、香蕉)等行为。如在实施工作的过程中遇到问题,1
请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三、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及相关财政所要按《中央财政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09﹞440号)的要求,切实加强资金监管,严格执行补贴资金公示公告制,及时开展资金拨付和使用情况的检查,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如发现有挤占、截留、套取和挪用等行为,将按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规定处理。
四、各镇政府(街道办)及市良种繁育场须在2011年9月10日前将中央财政农作物良种补贴落实情况汇总表一式两份报送市农业局种植业管理股。
五、各财政所根据镇政府(街道办)农作物良种补贴面积分配情况表做好数据录入,并于2011年9月15前将中央财政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的到户电子数据卸出文件报送市财政局农业股,邮箱地址为:lstao008@126.com,并做好邮政金融机构发放的清单和相关账务处理工作。
六、此款请列入“暂存款—财政专项资金—良种补贴资金”科目列支。
附件:高州市2011年中央财政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安排表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六日
主题词:农业 良种补贴资金通知 抄送:茂名市财政局、茂名市农业局,市委办、市人大常委办、市府办、市政协办、市纪委,各相关财政所,邓建和副书记、邓铁辉副主任、冯殷林副市长
高州市农业局办公室2011年8月16日印发 校对人:王再华(共印73份)
第三篇:吉林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
吉林省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 大中型灌区改造、高效节水灌溉项目自查报告
提
纲
一、自查范围及基本情况
本县市从2008年以来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用于大中型灌区改造和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数量、资金额度、项目等。逐项说明项目基本情况。
二、自查组织
当地水利、财政部门自查组织、执行、参与单位及人员,自查程序和时间安排,项目情况汇总和自查报告编写、审核上报等情况。
三、项目建设情况
(一)总体情况。
项目申报立项、前期工作、建设程序、“四制”执行、工程质量、建设进度、档案资料、资金筹措、使用、项目验收等
(二)项目具体情况。1.***项目情况
项目建设过程情况(项目立项、批复、开完工等重要程序和时间等,工程参建单位情况,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情况),建设内容完成情况,资金下达、落实和支付情况,项目验收情况
— 1 — 等。
2.***项目情况 ……
四、工程效益及建设经验和做法
(一)工程效益。
(二)经验和做法。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六、整改措施
吉林省水利厅办公室
2018年8月20日印发
第四篇: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农[201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不含厦门、深圳)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管理,保障资金安全、高效运行,根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实施情况和政策落实情况,我部重新修订了《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根据本通知有关规定,我部颁布的《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11〕68号)和《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考评暂行办法》(财农〔2008〕144号)即行废止。
财政部
2013年1月6日
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相关政策和财政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是指财政部设立的用于支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部有关直属垦区(以下简称各地),以关系国计民生或者具有区域优势、地方特色等条件的农业主导产业(以下简称优势主导产业)为重点,以促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 各地财政(务)部门应加强与水利、农业、林业及有关涉农部门(或单位,下同)的沟通协作,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以优势主导产业发展规划为平台,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形成合力” 的原则,积极整合相关支农资金,统筹用于支持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同时,积极推进机制创新,引导社会各方面增加优势主导产业发展投入。
第四条 各地应以优势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和区域布局为基础,安排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支持优势主导产业集中开发,推进集约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培育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带和重点生产区域,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引导效应。第二章 资金分配
第五条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分配遵循以下原则:
(一)公正规范,科学合理。公平、合理、规范地分配资金,体现公平与效率;
(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集中资金重点支持关键环节,向优势产区倾斜,同时兼顾地区间的平衡;
(三)绩效评价,结果导向。建立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的绩效评价制度,实行以结果为导向的资金分配管理机制。
第六条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综合考虑粮食产量(产区)、地方财力、绩效评价结果、以前资金分配结果和其他相关因素进行分配。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对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农业部有关直属垦区给予定额补助。第三章 方案编报与资金下达
第七条 财政部根据预算安排、资金分配结果和财政预算执行政策及要求,下达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并明确扶持政策和工作要求等。
补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农业部有关直属垦区的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按照部门预算管理程序和要求分别编入兵团预算和农业部部门预算。
第八条 省级财政(务)部门根据财政部下达的预算资金和工作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结合本地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实际,确定扶持的优势主导产业和支持的关键环节,并编制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实施方案内容包括: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状况、项目建设内容、资金投入情况、资金整合计划、资金具体用途、组织保障措施和项目预期效益等方面。省级财政(务)部门要以正式文件将项目实施方案报财政部备案。
第九条 各地财政(务)部门应当加强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预算执行管理,提高预算执行的及时性与有效性,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第十条 除农业部直属垦区外,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不得切块到有关主管部门。第四章 资金使用管理
第十一条 各地财政(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关系国计民生或者具有区域优势、地方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确定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扶持的立项优势主导产业。要将立项优势主导产业扶持项目落实到具体品种。不得笼统地将粮食、畜禽、水产、林业等综合性行业作为一个立项优势主导产业。
各地应严格控制立项优势主导产业的数量,对立项优势主导产业的扶持要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并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推进产业带建设,形成规模效益,确保优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第十二条 各地财政(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针对制约立项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和薄弱环节,区分轻重缓急,对每项优势主导产业选择一至两个关键环节给予重点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重点支持的关键环节是:
粮食类产业(主要包括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产业):重点支持以农田水利设施为主的农田基础建设;
畜禽类产业(主要包括养猪、养牛、养羊、养鸡等产业):重点支持养殖小区的建设和改造;
水产养殖类产业(主要包括养鱼、养虾蟹贝等产业):重点支持养殖池塘建设和改造;
水果类产业(主要包括苹果、柑橘等产业):重点支持果园基础设施建设、优质种苗培育及推广;
其他经济作物类产业(主要包括木本油料、蔬菜、茶叶、甘蔗、花卉等产业):重点支持种植基地建设、优质种苗培育及推广。
各地财政(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具体确定所支持的关键环节。
第十三条 各地财政(务)部门对农民等项目受益主体给予直接补助的,应主要采取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形式,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提高项目实施效果。
第十四条 各地财政(务)部门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应当遵循以农民为受益主体的原则。对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基地的农业生产环节,鼓励采取先建后补或者以奖代补方式给予扶持;对农业龙头企业加工环节,如生产设备购置、技术改造升级等方面的扶持,应严格控制,并且原则上只采取贴息的方式。
对单个农业龙头企业支持额度超过一百万元的,应在项目实施方案中单独列示资金的补助方式及资金的具体用途等内容。
第十五条 财政部从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切块分配给省级财政,由省级财政在对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对支农资金整合先进县给予奖励。各地财政(务)部门应因地制宜制定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评价和资金奖励的具体办法,合理确定奖励县的范围、数量和支持额度。奖励资金用于支持先进县发展优势产业,资金具体使用按照本办法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不得用于平衡预算、偿还债务、建造办公场所、建设车间厂房、改善办公条件、购置车辆、购买通讯器材、发放人员工资补贴等与所扶持主导产业发展无关的支出,不得用于建设农民群众不满意、没有推广价值的“示范园区”等形象工程,不得用于项目管理工作经费。
各地财政(务)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另行安排适当的项目管理工作经费。
第十七条 各地财政(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督促项目实施单位严格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用途安排和使用资金。资金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各地应遵循勤俭办事原则,降低项目工程建设成本,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因此而产生的结余资金在本办法规定用途内继续用于支持优势产业发展,并由省级财政(务)部门审批或备案管理。
第十九条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各地应立足本地实际,加强对已建工程项目所形成资产的管理,建立工程项目的管护机制,明确管护要求,落实管护责任,发挥各项资产的最大效益。第五章 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 财政部建立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评价制度。财政部负责对省级财政(务)部门上一相关工作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资金分配的重要因素。省级财政(务)部门负责对行政区域内项目县(市、区)进行绩效评价,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评价结果,引导项目县(市、区)管好用好资金,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第二十一条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应当规范管理,因地制宜推行公示公告制、报账制、政府采购、招投标、工程监理等监管制度,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安全有效。
第二十二条 项目实施方案及资金用途不符合相关规定,又擅自安排使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财政部将责令有关地方进行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将追回有关资金。
第二十三条 各地财政(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弄虚作假或挤占、挪用、滞留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一经查实,应立即责令改正,追回资金,并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 对违规违纪使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并造成恶劣影响的项目县(市、区),下一不得纳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扶持范围;对该项目县(市、区)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部在安排下一资金时,根据违规违纪性质,按其金额的一至三倍予以扣减,并予以通报。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省级财政(务)部门应当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管理细则,并报财政部备案。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3年2月1日起开始施行。财政部2011年5月13日颁布的《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11〕68号)和2008年6月19日颁布的《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考评暂行办法》(财农〔2008〕144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丰顺县2007-2009年下达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种草养畜科技扶贫项目情况汇报
丰顺县2007-2009年下达中央财政扶贫资金
种草养畜科技扶贫项目情况汇报
2007-2009年省下达我县的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种草养畜科技扶贫项目资金共30万元,为管好、用好这笔资金,发挥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县扶贫、财政等部门高度重视,认真组织项目实施,加强管理监督,确保了资金的安全,发挥了较好的效益。现将3年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07年粤贫办[2007]33号和粤财农[2007]162号,2008年根据粤财农[2008]378号和梅市财农字[2008]143号,2009年粤贫办[2009]67号、粤财农[2009]249号等文件精神,我县按照中央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规定,实行报账制度管理,根据当年实施情况及时将每年10万元项目资金下达到相关的3个有关镇,各镇认真组织项目的实施工作,将资金下达到村、到户,各个项目建设效果明显。经统计,2007至2009中央财政扶贫项目,我县三年共组织实施3个项目,总投资30万元,资金投入到位达100%,引导群众自筹资金20多万元,受益的4个村,直接带动75户360多人,人均增收900元以上。
2007年,由丰顺县扶贫办和县畜牧局负责在汤南内岭村
和阳光村两个村实施种草养畜科技扶贫项目,引导农民开发山区资源,种草发展奶山羊。投入22入万元,其中省安排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0万元,县安排配套资金2万元用于技术培训和购买牧草种子补贴,带动农户投资10万元主要用于扩大生产,增加羊群和修建栏舍,带动了40户200左右人,人均增收1300元。2008年,由丰顺县留隍镇口铺新光村实施“种草养羊”科技扶贫试点,项目资金10万元;带动农户投资9.54万元,通过相关单位技术培训带动20户100多人发展种草养羊项目,人均增收1300元。2009年,在汤西镇南礤村实施种草养牛项目,项目资金10万元,带动15户61人养殖肉牛,人均增收900多元。
二、主要做法
为了能够用好中央财政扶贫资金,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益,县主要领导重视,要求扶贫、财政部门严格按照有关制度和规定,做好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实行报账制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保证了资金的安全性、效益性。主要是抓好了如下几项工作:
1、加强资金管理。为做好中央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工作,扶贫、财政部门都非常重视做好资金的监管工作。县扶贫办每年要求各有关镇(场)切实抓好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管理工作,同时把资金使用管理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纠风工作等紧密结合起来,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
要内容列入议事日程,贯彻落实好上级纪检部门、业务部门和财政、审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严格遵守好财经纪律,加强对资金拨付使用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发挥效益。
2、完善备案制度。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向上申请项目资金。我们按照自下而上的程序,由镇村逐级向上申报,项目请示材料要求村、镇、县各级主管部门的意见齐全,做到有据可查,认真做好批准实施扶持项目的材料备案工作。提高透明度,加强监督。
3、落实绩效评价。在做好资金使用管理工作上,县扶贫、财政密切配合,按照省市《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考评试行办法》,提出了具体的贯彻实施意见,强调要做好项目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考评工作,加强对实施项目的检查监督,在实施工作中要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制订措施,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
三、主要成效
贫困地区发展环境逐步改善,贫困户增收渠道有所拓宽。三年的中央财政扶持项目,实施种草养畜项目的有4个村。直接带动农户75户360多人脱贫致富,资金回收后继续滚动发展,可持续地实施种草养分畜这一科技脱贫项目。并以示范户带动农户规模经营方式辐射带动当地群众发展养殖业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拓宽了贫困户的增收渠道和门路。促进了当地的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生态
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建议意见
从项目实施的情况看,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种草养畜科技扶贫项目是科技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的效益良好,特别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建议中央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扶持力度。扩大扶持面,让改革开发的成果惠及更多的贫困村、户。真正让群众看到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感受党关心群众,兑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诺言,有效地改善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脱贫奔康步伐。
丰顺县扶贫开发局
2010年9月9日